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太阳,你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2用读、思、评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太阳最爱孩子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文章时边读边思考并能提出问题。
4学会感受和欣赏真善美的事物。
教学重点
1用读、思、评结合与边读边思考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感受和欣赏真善美的事物。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或教学挂图、朗读录音带或用于配乐的磁带。
学生:搜集了解有关太阳的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师: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太阳就天天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你好》
这篇课文,看看太阳都为小朋友们做了些什么?(师画出太阳简笔画)
二、配乐欣赏,感知全文
1.老师自己配乐范读。辅之以多媒体幻灯片或挂图,展示文中所描绘的景象。
2.小组合作,借助生字卡片互教互学,巩固生字读音。
三、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段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大意。(注意纠正字音)
3.齐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太阳的?
四、美读交流,感悟体验
(一)学习第1段。
1.齐读第1段,结合旁批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生自由交流,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旁批,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词,对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提示、指导)
3.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
太阳行走在天上。他看见的东西最多,他听说的故事最多,他知道的事情也最多。(最多一词重读)指导读师生点评分组赛读。太阳这么见多识广,那他都看见些什么,听见些什么,知道些什么呢?
(二)学习第2~14段。
1第2~3段(可依据学生回答进行变序教学)。
(1)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研读,边读边思考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喜欢它?(字词方面鼓励学生结合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或小组相互讨论自主解决)
(2)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相互议一议,并把自己感受到的批在旁边。
(3)全班交流自己读后感受到的美景。根据学生发言,师相机出示挂图或多媒体教学课件,让生看看太阳怎样放出温暖,使一切变得美好的。可以淡淡地画出简笔画做板书背景。
(4)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
先自己美读,也可以同桌合作读一读;再指名读互动点评分组或男女生赛读。
2第4段。
他知道小朋友们爱吃水果,就发出光来,放出温暖来,叫瓜田长出了蜜,果林挂满了甜。
(1)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师相机展示课件或挂图。
(2)生根据自己朗读后的旁批,说说自己喜欢这部分的原因以及自己的感受、想象。
(3)这里没写瓜田长出了瓜,果林挂满了果。这种写法真新颖,你喜欢吗?在习作时,如果同学们多用这样新颖的写法,文章就会显得更有趣。
(4)学生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
3第7~11段。
(1)运用前面读、思、批的学习方法,边读边思考太阳还看见了什么,他看见这些之后会想些什么,自己批在课文旁边。
(2)全班交流朗读后的感受。
(3)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第7段。
师领读,感受太阳的爱憎立场,讴歌真善美。
太阳高高地行走在天上,世界每个角落他都走到了,他看见了些什么呢?
生接读。全世界好的一切他都看见了,全世界坏的一切他也全看见了;全世界美的东西他都看见了,全世界丑的东西他也全看见了。
(4)太阳他也像小朋友们一样有感情的啊,他爱(师领读,生接读)
爱善良的人们。
爱勤劳的人们。
爱智慧的人们。
爱勇敢的人们。
配上活泼欢快喜悦的音乐,指导学生抓住善良勤劳智慧勇敢,有感情地朗读,同时以饱满的热情来感染学生。
(5)师:太阳给我们树立了一个美好的人生目标,我们也要努力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做一个善良、勤劳、聪明、勇敢的人。
(6)有感情地朗读7~11段。
4第12段。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批下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师领读,生接读。
太阳最爱什么?
太阳最爱孩子。
太阳爱什么样的孩子?
一切到太阳下来的孩子,他全部爱,爱白皮肤的孩子,也爱黄皮肤的孩子;爱黑皮肤的孩子,也爱棕色皮肤的孩子。
咱们看看旁批:这句话揭示了太阳最爱孩子的原因。哪句话呢?一起读一读。
(因为,在孩子身上,寄托着人类的理想和希望)
(3)个别朗读,师生点评,全班齐读。
5第13、14段。
(1)太阳微笑着行走在天上,他会为自己最爱的孩子们做些什么呢?(联系上下文说说,总结回顾,自由发言)
(2)太阳最爱孩子,为孩子们做了许多好事,那我们跟太阳问声好吧!(师示范把手放在嘴边喊)
生:太阳,你好!
五、配乐美读,评价比赛
1.配上音乐,自由美读。
2.小组推荐或自荐,参加美读比赛。
3.师生共同评价,评选读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4.模仿读得好的同学再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试着背诵。
六、课外拓展
太阳最爱孩子,他为小朋友们做了这么多,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七、教师总结,升华情感
太阳行走在天上,看见许多东西,他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但他最爱孩子,因为孩子是人类的希望。希望同学们不要辜负太阳对你们的期望,努力成长!
八、自由背诵、积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主积累好词佳句。
附:板书设计
(背景上可以淡淡地画上小河、树林、花果、鸟儿)
33你好
爱善良、勤劳、勇敢、智慧的人
最爱孩子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西师大版三上34课《太阳,你好》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检查学习情况。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理文章的条理。
3、理解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游玩等情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
2、理解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游玩等情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
三、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歌曲《种太阳》
3、教学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拟人化的太阳公公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什么?(太阳公公非常慈祥,他把光和热都无私地给了我们;太阳公公出来了,我感觉很暖和;想起了《种太阳》这首歌……)
2、教师相机播放歌曲《种太阳》:那我们一起来唱唱《种太阳》这首歌吧。
(二)要求导读,整体感知,掌握生字词。
1、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掌握它们。
(2)读课文,理解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们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有不理解的地方,可在旁边作记号。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其他正音。
(2)根据学生认读情况,强调读和写上的注意点。
(3)再次出示生字卡片,齐读。
3、一起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们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
4、反馈分段情况。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师: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他看见的东西最多了,他听过的故事最多,他知道的事情也最多。他会看见什么呢?(如河流、大海、森林、人类、动物等)他又听到了什么呢?(如河水哗哗地流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在欢笑)
他知道小朋友的什么事情,他又是怎么做的?
2、出示体现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的内容的挂图。
3、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师生交流后,齐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5、学生用以下句式练习说话。
当太阳知道小朋友们喜欢——————,他就发出————来,放出————来,把(叫)————,让——————。
6、指名反馈。
7、有感情地朗读1——6自然段,进一步感知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
8、拓展思维:同学们,你能按照句式模仿着说一句吗?
9、有感情地朗读1——6自然段,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深入感知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
10、师生交流:太阳这样对待我们,我们应该对太阳说些什么呢?
(四)小结:同学们,太阳真好,给了我们光,给了我们热,给了我们美好的一切。好,大家一起来对太阳说——太阳,你好,谢谢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五)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根据课文内容或者自己的想象,画一幅在阳光下我们尽情地游玩的图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他在孩子们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希望”的含义。
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世界和平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他在孩子们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希望”的含义
2、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世界和平的感情。
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作业展示,导入新课。
1、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太阳是如何对待我们的,他给了我们光和热,给了我们美好的一切。可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可爱的世界。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动手画我们在阳光下尽情地游玩的图画,下面,就请同学们上台来展示一下。
2、学生展示作品。
小结:同学们画得真棒,给老师一种美的享受,谢谢你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七自然段。
1、出示第七自然段,指名读。其他思考:世界世界上哪些东西是美的?世界上哪些东西是丑的?
2、指名反馈。(美的东西如刚才展示的图画,文明的行为,善良、勤劳、聪慧、勇敢的人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世界和平;而丑的东西如疾病,饥饿,各种可怕的灾难,人类之间的战争。)教师相应地展示图片。
3、小结:是的,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太阳都看得到了,他看到全世界美的东西,也看到全世界丑的东西。但是,他喜欢美的东西,他爱所有热爱美的人类。
(三)学习第8——14自然段。
1、出示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读一读,完成练习,并回答问题:
(1)太阳爱————的人们。
(2)太阳最爱的,是————。生长在太阳下的————,他全都爱。
(3)“所有的孩子”指哪些孩子?
(4)“他在孩子们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希望”。“寄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太阳把人类的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
2、学生合作学习,思考讨论。
3、集体反馈。
4、指导感情朗读。(读出渴望和平、向往和平的感情。)
5、小结:因为孩子们最纯真,最善良,孩子们热爱美的东西。所以太阳把各国人民和平相处,平等互助,没有战争的希望放在孩子们的身上。请同学们怀着渴望和平、向往和平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8——14自然段。
6、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拓展延伸。
老师扮演太阳公公,学生们扮演孩子们进行角色表演。
(四)总结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太阳公公对全国人民都是无私的平等的,他爱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因为孩子们最纯真,最善良,最热爱美的东西,所以太阳把各国人民和平相处,平等互助、没有战争的希望放在孩子们的身上。太阳公公这样无私地、平等地对待我们,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他上午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完成课后习题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2用读、思、评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太阳最爱孩子”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文章时边读边思考并能提出问题。
4学会感受和欣赏真善美的事物。
教学重点
1用读、思、评结合与边读边思考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感受和欣赏真善美的事物。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或教学挂图、朗读录音带或用于配乐的磁带。
学生:搜集了解有关太阳的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师: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太阳就天天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你好》
这篇课文,看看太阳都为小朋友们做了些什么?(师画出太阳简笔画)
二、配乐欣赏,感知全文
1.老师自己配乐范读。辅之以多媒体幻灯片或挂图,展示文中所描绘的景象。
2.小组合作,借助生字卡片互教互学,巩固生字读音。
三、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段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大意。(注意纠正字音)
3.齐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太阳”的?
四、美读交流,感悟体验
(一)学习第1段。
1.齐读第1段,结合旁批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生自由交流,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旁批,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词,对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提示、指导)
3.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
太阳行走在天上。他看见的东西最多,他听说的故事最多,他知道的事情也最多。(“最多”一词重读)指导读——师生点评——分组赛读。太阳这么见多识广,那他都看见些什么,听见些什么,知道些什么呢?
(二)学习第2~14段。
1第2~3段(可依据学生回答进行变序教学)。
(1)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研读,边读边思考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喜欢它?(字词方面鼓励学生结合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或小组相互讨论自主解决)
(2)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相互议一议,并把自己感受到的批在旁边。
(3)全班交流自己读后感受到的美景。根据学生发言,师相机出示挂图或多媒体教学课件,让生看看太阳怎样放出温暖,使一切变得美好的。可以淡淡地画出简笔画做板书背景。
(4)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
先自己美读,也可以同桌合作读一读;再指名读——互动点评——分组或男女生赛读。
2第4段。
“他知道小朋友们爱吃水果,就发出光来,放出温暖来,叫瓜田长出了蜜,果林挂满了甜。”
(1)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师相机展示课件或挂图。
(2)生根据自己朗读后的旁批,说说自己喜欢这部分的原因以及自己的感受、想象。
(3)这里没写瓜田长出了瓜,果林挂满了果。这种写法真新颖,你喜欢吗?在习作时,如果同学们多用这样新颖的写法,文章就会显得更有趣。
(4)学生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
3第7~11段。
(1)运用前面“读、思、批”的学习方法,边读边思考太阳还看见了什么,他看见这些之后会想些什么,自己批在课文旁边。
(2)全班交流朗读后的感受。
(3)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第7段。
师领读,感受太阳的爱憎立场,讴歌真善美。
太阳高高地行走在天上,世界每个角落他都走到了,他看见了些什么呢?
生接读。“全世界好的一切他都看见了,全世界坏的一切他也全看见了;全世界美的东西他都看见了,全世界丑的东西他也全看见了。”
(4)太阳他也像小朋友们一样有感情的啊,他爱——(师领读,生接读)
爱——善良的人们。
爱——勤劳的人们。
爱——智慧的人们。
爱——勇敢的人们。
配上活泼欢快喜悦的音乐,指导学生抓住“善良”“勤劳”“智慧”“勇敢”,有感情地朗读,同时以饱满的热情来感染学生。
(5)师:太阳给我们树立了一个美好的人生目标,我们也要努力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做一个善良、勤劳、聪明、勇敢的人。
(6)有感情地朗读7~11段。
4第12段。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批下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师领读,生接读。
太阳最爱什么?
“太阳最爱孩子。”
太阳爱什么样的孩子?
“一切到太阳下来的孩子,他全部爱,爱白皮肤的孩子,也爱黄皮肤的孩子;爱黑皮肤的孩子,也爱棕色皮肤的孩子。”
咱们看看旁批:“这句话揭示了太阳最爱孩子的原因。”哪句话呢?一起读一读。
5第13、14段。
(1)太阳微笑着行走在天上,他会为自己最爱的孩子们做些什么呢?(联系上下文说说,总结回顾,自由发言)
(2)太阳最爱孩子,为孩子们做了许多好事,那我们跟太阳问声好吧!(师示范把手放在嘴边喊)
生:太阳,你好!
五、配乐美读,评价比赛
1.配上音乐,自由美读。
2.小组推荐或自荐,参加美读比赛。
3.师生共同评价,评选读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4.模仿读得好的同学再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试着背诵。
六、课外拓展
太阳最爱孩子,他为小朋友们做了这么多,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七、教师总结,升华情感
太阳行走在天上,看见许多东西,他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但他最爱孩子,因为孩子是人类的希望。希望同学们不要辜负太阳对你们的期望,努力成长!
八、自由背诵、积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主积累好词佳句。
附:板书设计
(背景上可以淡淡地画上小河、树林、花果、鸟儿)
33你好
爱善良、勤劳、勇敢、智慧的人
最爱孩子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宽恕、欣慰、感触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犯了错要有勇气承担责任。
教学重难点
借助批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小故事或关于里根的小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责任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从感性的角度出发,举例谈自己对责任的认识;也可以查字典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责任》,相信大家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对责任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并知道应该怎样来要求自己成为一位有责任感的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生字,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记住它的读音,字形,再往下读。
2.同桌互抽读文,读中互相检查生字读音。
3.分段检查学生朗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生词,以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5.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结合旁批自学课文,然后小组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6.全班自学情况汇报。
7.全班交流,评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说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会有出息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要让小男孩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等。
三、精读课文,学习用批读的方法理解课文
1从重点句入手,明白事情的起因。
(1)过渡:曾连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在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时,深有感触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出示句子):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2)让学生朗读这句话,师问:过失是什么意思?谁能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男孩的过失是什么?请找出相应的段落。
(3)学生自由读第1段,结合旁批,了解故事的起因,体会小男孩的委屈。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把阅读感受批注在书上?(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批注的方法:记下自己真实的阅读感受)
2学习第2、3段,体会父亲的严厉。
(1)是的,面对老太太的不原谅、甚至索赔,小男孩尽管委屈,可他还是向父亲一五一十地汇报了实情。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这对父子的对话内容吗?先让同桌互练,再抽两组全班表演,评议。
(2)师:请结合旁批阅读课文第2、3段,问:父亲为什么也这样严厉?当儿子面临困难的时候,他只答应把钱借给儿子,这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把你的意见写下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引导他们联系生活积累,反复阅读,读出里根委屈而为难,父亲近似不近人情的语气,读出自己的感受。
3读第4段,体会里根的自豪。
(1)里根先是委屈,然后是委屈而为难,后来他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自豪)这变化太大了!其间发生了什么?请大家齐读第4段,边读边勾画描写小男孩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具体句子。
重点理解:不知洗了多少盘子和碗,不知流了多少汗水,他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自豪地把钱交到了父亲手里。(联系课文最后一句话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来理解)
(2)读句子,读出里根劳动的艰辛和后来的自豪感。
(3)付出了辛劳与汗水,换回了骄傲与尊严,面对儿子的所作所为,父亲是怎样说的?
体会重点句,抓住欣慰探寻父亲严厉的原因。
对父亲的这种做法你有什么新的认识?请真实地写下你的感受。
4回归整体,升华对责任的认识。
(1)读最后一段,问:什么叫深有感触,里根为何感触?学了本文,说说现在你对责任有了什么新的理解和认识。
(2)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读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四、深化主题,说话练习
小男孩后来成了美国总统,一个有出息的人。请把自己当成里根,设想这件事对里根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五、拓展练习
1.你曾经有过过失吗?当时你是怎样对待的?学了本文,你有什么触动?请学生写一个片段。
2.为本文设计板书。
两题之中任选其一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日记两则》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简析:
向我们介绍了一位喜欢观察的小朋友在外婆家玩耍时,看见母鸡孵小鸡,产生了观察的欲望。第二天他仔细而有耐心地观察小鸡出壳,并及时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属于“批读课文”,本课的旁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和如何写日记。
教学要求:
1、知识能力:学会9个生字,借助旁批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日记。
2、过程方法:对比法、交流讨论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
理解日记的内容,并学习写日记的格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母鸡孵小鸡课件。
2、了解小鸡等小动物繁殖的过程。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第一则日记,并学习日记的格式。
3、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细心观察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同学们,瞧,大母鸡在干什么?
2、讨论谈话: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生宝宝的?
3、导入新课:小鸡是怎样从蛋壳里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里有几个生字。想一想,你怎么以最快的速度记住它们。
2、出示生字卡,挑学生认读,并分享自己的心得。
3、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
明媚:阳光明亮、美好、可爱。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又感兴趣。
硬喙:本课指小鸡的嘴。
注视:集中所有注意力认真地看。
4、学习第一则日记
1、认识日记的格式与写法。
(1)师范读。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与平常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3)再次认识写日记应注意的格式。
2、学习日记的内容。
(1)这则日记作者写作的时间与天气情况你知道吗?
(2)哪些句子具体说明当时天气晴好?
(3)你知道这只芦花母鸡怎么啦?你是怎么知道的?
(4)你见过母鸡孵小鸡吗?小鸡怎么出世的吗?
3、讨论交流
学习了这则日记,你想给小作者一个怎样的评价?(分小组讨论,然后交流总结。)
5、作业
用自己的方式记住写日记格式。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第二则日记,巩固写日记的格式。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写日记的格式。
2、听写词语
明媚剥皮观摩微弱艰难动静
二、借助批注,仔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了解这则日记写了什么内容?
(“我”观察小鸡出壳的过程。)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小鸡是怎样出壳的?”
(1)、默读课文,用“﹏”画出作者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句子。
(2)、小组交流。
(3)、课件出示与以上内容相对应的画面。
(4)、全班讨论:小鸡是怎样出壳的?
(5)、出示“小鸡只有靠自己啄破蛋壳才能活。”这句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6)、把你最大的收获说给我们听一听。
三、小结:
小鸡出壳这一件小事情也这么有趣!看了日记,我们仿佛听见了小鸡“嗒嗒”的啄壳声音,仿佛看见了小鸡那尖尖的嘴,湿漉漉的脑袋……这都是小作者用他的笔把自己看见的、听见的和想到的写出来,给我们带来的享受。同学们,热爱生活,认真观察生活吧,我们也一定能写出这么有趣的文章。
四、拓展延伸:
1、翻开“自己阅读园地”,读一读两位作家谈写日记地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写一则200字左右的观摩日记。
板书设计:
芦花鸡——孵小鸡
第一则
小作者——感兴趣
日记两则
听到
第二则仔细观察看到小鸡出世
想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的2个生字。
2、能背诵诗歌。
3、能说出诗歌的大意和意境。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如竹与石的对话、把自己假想成郑燮等,用情景的创设来加强对文本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2、树立敢于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2个生字。能说出诗歌的大意和意境‘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如竹与石的对话、把自己假想成郑燮等,用情景的创设来加强对文本的体验。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树立敢于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
2、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板书设计:
30、竹石
郑燮
咬定千磨万击
坚劲
立根东西南北风
咏物明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图:图上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
2、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
(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
(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
(4)、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
3、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欣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
二、学诗
1、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学习更多的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2、学生说说学古诗的有效方法。
3、学生自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弄懂诗意。合作学习、自我体会均可。
4、反馈: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
(“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三、体情
1、合作表演竹与石的对话。
2、诗人喜欢竹子吗?他是怎样表达的?再读古诗,体味诗人写竹,是写什么?
借物喻人,表明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
把自己想象成郑燮,说说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
3、怀着对劲竹、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朗读全诗(对读、指名读、齐读)
4、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
(如:竹是空心的,很谦虚;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四、拓展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诵过这看似普通的竹子!
交流诵读我们课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诗句。
典故:宋代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
诗句: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郑燮《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刘禹锡《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五、巩固
在画的空白处题写《竹石》,要求默写。也可以题写你喜欢的写竹的诗句。
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要体现开放襟怀,把课外的学习引进课内,使古诗的教学变得“充实”“厚实”起来。而且诗人的生平与他诗作蕴涵的精神一脉相承,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如竹与石的对话、把自己假想成郑燮,用情景的创设来加强对文本的体验。教学过程讲究承接、回环,从入课时赏画到结课时在画上题诗,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对称现象》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建立起“对称”的概念。
2、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等过程,在此过程中有积极的学习心态。
3、感受生活中物体的对称美,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对称”
1、开门见山,指出学习课题:对称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知识——对称。
2、独立看书第115~116页
教师:请同学们看书115~116页,边看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看了,想了,想不想说说呢?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发现或看书后的想法。
要求:组内每个人均要发言,老师可以通过看、听、问的方式了解组内说的情况。
4、全班交流
抽代表在全班交流,有不同的发现时,其他小组派代表补充,相同发现不重复发言。
要求:发言时要说明是组中集体的认识还是个别认识,如果有个别认识,应说明是谁认识到 的。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调控,如果学生表达偏离建立对称概念的目标时,要适时适宜导回,并注意点到“对称”的本质,即对称事物(以及后面的轴对称图形)的共性:可以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完全一样。不要在“美”、“漂亮”这些非本质属性上过多纠缠!
[点评:“对称”是生活中的一种现象,然而这两个字对学生来说仅仅是两个字(符号)而已,它到底有什么实际含义,学生是弄不清楚的。为了让学生脑中有一些初步的、具体的表象,就需要提供一定数量的素材让学生充分进行感知,进而初步发现这些对称事物的共同特征——可以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完全一样!到底到哪里找这些素材呢?现成的课本上就
有!于是便有了上面的教学安排。此安排充分利用了教科书上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教科书的作用。学生独立看、想,然后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在生活中(室内、室外、校外)找对称现象,拓宽对称外延的认识
(1)教师:同学们通过看书、交流知道了许多物体是对称的。其实生活中远不止这些对称现象。想一想,你还发现过哪些物体是对称的?为什么说它是对称的?先独立想,再告诉同伴,好吗?
(2)抽代表全班交流,相互学习。
在解释为什么说它是对称时,要求不宜过高,只要说出基本意思即可。
[点评:书上看到、学到的“对称”现象,生活中也有!此环节的安排一是用初步感知的对称现象的共性,在生活中去找符合这类共性特征的现象;二是拓宽对称的外延。]
三、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对称”的认识
(1)书上第117页第2题“做墨渍图”。
(2)书上第117页第3题:“搭积木”,无积木者可用小棒、图片等代替。 要求:要边做边说,如:我搭了一口箱子,是对称的……
[点评:“做”更能强化对对称的认识。]
四、在辨析中深化对“对称”的认识
通过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许多图片(也可就用书上第119页练习二十第1题的素材),让学生辨析哪些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并简述原因。
五、通过生活中的反例进一步深化对“对称”的认识
教师:生活中有没有不对称的事物呢?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再相互说说,最后全班交流。教师要引导点穿:不对称的事物也有!但有些事物不对称的话就不美、不谐调、不方便。如:缺了一只眼、一只耳朵、一只手、一条腿的人或其他动物。
[点评:先正面建立了“对称”概念,再通过反例深化认识“对称”的本质。]
六、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对称)能闭上眼睛想一想对称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吗?(可以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完全一样)
指出:正因为生活中有许多对称现象,我们这个世界才会这样美丽、漂亮,想知道关于对称的更多知识吗?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它。
[点评:本课最大特点是抓住建立“对称”概念这个关键,先利用教科书上的材料让学生在脑中初步建立起一些表象,再通过用“对称”的本质特征在生活中找对称现象,之后在动手做、动口辩等活动中深化对“对称”的认识,这样安排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很好地体现了课改理念。]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笔算》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算理。
2、理解并掌握试商方法,准确书写商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
明确算理,准确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看题直接说出得数。
1、抢答:80÷20= 60÷30= 240÷30= 350÷50=
2、估算:93÷30≈ 143÷70≈
师:细心的同学,发现它与前面的抢答题有什么不同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把两位数看做比较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143≈140,140÷70=2所以143÷70≈2)
(二)学习新知
同学们,你们真棒,快速而准确的答出了这么多题,你们想变得更聪明吗?想!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方法——“多读书,读好书!” “阅读日”到了,我们去阅览室看看吧!
1.92÷30
(1)a(课件出示教材81页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中获取的相关数学信息。
b出示例1(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指名让学生读题。
c引导学生列式92÷30,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就是看看92里面有几个30)
d放手学生:你能算出结果吗?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请与同位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寻找不同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用之前学的知识,很快地说出结果。
(想乘法做除法 92÷30=3……2 30×3=90 90+2=92
估算 92≈90 90÷30=3 92÷30≈3
摆小棒 请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 理解算理 )
e引导学生交流,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竖式计算,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2)a引导学生自主尝试竖式计算92÷30,请一名学生板演。
B(实物投影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商是几?商在哪一位上?为什么?”学生交流。
师:为什么商3?
生1:刚才用小棒摆过了,分了3份,就是3个1,所以商3.
生2:估算92≈90,92÷30≈3。
师:刚好除完吗?
生1:有余数,余数是2。
生2:余下2本,不能再分给1个班了。
生3:余数比除数小,不能再分了。
师:商为什么写在个位?
(生1:92里有3个30,而不是30个30,所以要写在个位。
生2: 92里面1个30都没有,要多看一位,92里才有30。
生3:除数是两位数,我们就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来除。
生4:做除法要从高位除起,一位数肯定比两位数小,商1都不够,所以要看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3)总结:像这样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时,把商写在个位上。
2.140÷30
师:我们已经分完了连环画,再来分分故事书吧!
a出示例1(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引导学生列式140÷30
b谁能先估一估能分给几个班?(学生估算:30×( )=140 5个班需要150本,140本不够分。)
c (教师事先发给学生方格图)请同学们拿出手中方格图, 140个格就代表140本书,用红笔圈一圈,实际分分,验证一下。(理解算理)
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图:140个方格,提问学生每30个方格为一份,能分出几份?能分4份,还剩下20个方格。也就说明140里面有4个30,所以,在个位上)
d怎样用竖式计算呢?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教师板书
因为除数是两位数,所以被除数要先看前两位。(拿出一张纸片,先遮住被除数的个位,让学生比较与除数30的大小)同学们发现什么问题?(14除以30不够商一)那怎么办?(看前三位)
教师把纸拿开,140除以30要商几?(商4)为什么商4,商5行吗?(①引导学生看方格图,分了4份,余下的20个格不够30个格一份了。商5不行。②30×4=120,120最接近140。 30×5=150,150比被除数140大。)
商要写在十位还是个位呢?(个位。分了4份,就是4个1。在这里看到了个位,就在个位上写商)
120和20怎么来的?(30×4=120,还剩20)
总结: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时,要看前三位,在这里看到了个位,就在个位上写商。
3、整理算法。
引导学生观察92÷30与140÷30的竖式,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异: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同:除数都是整十数 )
讨论交流除数都是整十数时(课件出示)
a应该从哪里除起?
b要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c商要写在那个数位上?
讨论后总结:
a从高位除起
b看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
c除到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4、巩固练习
a好,我们就运用自己总结的方法来计算。
交流订正,(实物投影展示)请学生说一说第一题和第四题的计算过程。
b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在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反思: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基础上教学的。因为这是一节计算课,它本身就比较枯燥,而理解算理,正确计算又是它的重点,要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就要想办法调动起学生兴趣。因此我利用李咏主持的“非常6+1”节目创设笔算除法“非常6+1”这样一个大的教学情境,以此为突破口调起学生胃口,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从整节课来看,这个情境创设还比较有效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问题与自主探究的方法,通过复习口算除法,归纳复习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打好了基础,也为引导学生提炼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做好铺垫。在新课的学习中我始终围绕“如何试商?商应该写在那个位上?为什么?” 这一中心问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用估算的方法思考可以分给几个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列竖式探讨商究竟应该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师生共同分析,通过教师点拨,达到用笔算验证估算,体现出估算、口算、笔算之间的紧密联系,达到初步理解算理的目的。在巩固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以儿歌的形式加深理解与巩固。
一节课中学生注意力一般最多维持20分钟左右,我用“非常6+1” 最精彩的环节,砸金蛋,三个金蛋里分别有苹果、蛋糕、鲜花送给学生,以此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学生达到“想学-学会-会学” 的目的。通过大量的巩固练习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由于教学情景比较新颖,整课堂的氛围都比较活跃,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
不足之处:
1、对教材的挖掘能力还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讲解140÷30的商到底应该写在哪一位上这个问题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我应该多多强调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商是一位数。这样会让学生对以后学习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更加理解和清楚商就写在什么位置上。
2、教学的节奏较快,给予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太短。
在教学例1时,我安排了让同学们讨论交流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因为担心时间不够的问题,所以让学生交流的时间太短。这样会导致学困生依然没有弄懂这个算理。
3、教师课堂灵活应变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教学中在处理课后“做一做”的三道计算题时,应该考虑到由于时间问题,这三道题应让学生灵活选择完成两道,了解学生重点知识掌握情况就可以了,节余时间来处理其它问题。
4、对课件的制作能力不是很强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一幅画》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幅画》是一篇赏析文章,全文观察顺序清楚,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清新优美。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并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3想象画中美景,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的词句和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感受、品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弄清作者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中的美景,掌握并能运用课文观察方法练习写作。
教学准备
cai课件、优美的轻音乐或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赏画激趣,导入新课
1孩子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投影展示文中的插图)看见这样一幅画,你们想说些什么?
2导入新课。
哟,孩子们都在认真欣赏这幅画呢?你们知道吗?一位小朋友最喜欢这幅油画了,他不但像你们一样欣赏了这幅画,而且还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一幅画》(板书课题)。看看这幅画,看看这个题目,孩子们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提炼出主要问题。
那么我们就带着问题,走进这幅令人陶醉的画卷中,和作者一起欣赏这幅画吧!
二、自学课文,了解写了什么
1孩子们,你们都是学习的主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应该怎么办?对,老师相信你们能自主读懂它!
2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自己读通课文,注意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采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2)这幅画画了些什么?用铅笔勾画出文中描写的画中景物。
(3)作者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幅画?
3师:现在孩子们可以按自学要求,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如果你有体会、有感受,请与同桌互相交流,和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教同桌,寻求他的帮助。
4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仔细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帮助。(指名读→师生评议)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摇线、悦耳、奇形怪状”等词语。
3说说哪些段落写了这幅画的主要内容,都写了些什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先汇报,教师点拨。课文的第2~6段写了这幅画的内容,作者在第2、3段中描写了天空——大山——绿树——草地——野花——小木屋等景物,其中侧重描写了绿树;在第4、5、6段中抓住小溪——溪水——两旁的野花——石铺小路——石头等进行描写,其中抓住了小溪动态的描写,写出了自己的联想。
四、重点阅读,学习怎样写
过渡:孩子们,刚才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已经知道课文写了画上的天空、大山、绿树、草地、小木屋、小溪、野花、石铺小路和石头。画上的景色美,作者写的文章美吗?就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书上描写的这些内容吧!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美读课文第2~6段。
2老师在读的时候,希望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小组探讨:课文这几段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弄清楚作者由远到近欣赏图画的顺序,并且一边欣赏,一边发挥想象,使画上的内容活起来。写的时候,采用打比方等方法,写得生动而又具体。
五、拓展延伸
请你自选一幅你最喜欢的画或自己画一幅最美的画,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并写一写。看谁选的画最美,看谁写的文章最美!
附:板书设计
一幅画远:天空、大山、绿树、草地、野花、小木屋
近:小溪、野花、石铺小路、石头美
观察有顺序有想像画面美、活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课后2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体会这首诗的意思,领会诗中所描写的情境及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并能背诵。
4、培养自己对古诗的兴趣,并能在课后去搜集更多自己喜欢的古诗。
教学重点
这首古诗的教学重在美读。通过诵读,领悟意境,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了解唐诗,作者张继及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师:反映诗中意境的图画或教学挂图,古代弹拨乐曲的磁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1、放古乐磁带,带学生入情入境。
2、教师语言导入,板书课文题目,指名读题、解题,介绍作者。
张继,唐代诗人。他的诗,多是描写旅途感受和自然风光,写得自然朴素,情味深远。《枫桥夜泊》是诗人夜泊枫桥,见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郁,有感而发所写。由于《枫桥夜泊》这首绝句,枫桥和寒山寺成了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
二、感知课文
1、教师配乐,示范诵读这首古诗。
2、学生自由读诗,将不懂的字、词勾出。
3、同桌互相帮助,解决不懂的字词。
4、质疑答疑。
5、同桌互相讲一讲诗句的意思。
6、师根据挂图相机纠正、指导。
今译:月亮慢慢落下去,乌鸦啼声阵阵,秋霜仿佛铺天盖地。伴着江边的枫树,对着江中的渔灯,漂泊思乡的忧愁使我难以入眠。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夜半冷清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三、美读课文,深入领会
1、自由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用笔勾画出来。
2、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在这些词语下面作上记号。
3、这时诗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诗中的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感情?
4、理解“愁”,诗人究竟“愁”什么?为什么而“愁”?(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补充)
5、看到的、听到的和诗人的心情有什么关系?边读边想象诗句中描绘的画面。
6、说诗意境,加深领会诗表达的感情。
师小结:
这不仅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这幅画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和夜泊的“客船”。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枫桥夜泊”图啊!诗人很善于设色,霜天是透明的,渔火是鲜艳的,二者遥相辉映。近处的渔船和远处的山寺,又通过钟声联系起来。这样,就使得远景和近景交织成章,连成一片,使得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除了色彩以外,还有声音,夜空的钟声,一声一声地传到客船,敲在旅客的心上。这怎能不引起旅客无限的遐想?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但由于作者丰富、鲜明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绘,并不引人进入“愁”境,反而能使人得到一种美感。
教材分析
《点金术》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神灵为了惩罚希腊国王麦得斯的贪得无厌而赐予他点金术,在接下来的事情中,麦得斯经历了由“心花怒放——高兴——扫兴——闷闷不乐——痛苦”的情感变化后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幸福。这篇童话故事形象生动、爱憎分明,语言通俗浅显,每一个读过的人都会深受启发:做人不能太贪心,一味地追求金钱会使你失去更珍贵的东西。真正的幸福其实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只有懂得珍惜的人,知足的人,才会拥有幸福和快乐。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贪得无厌的人必将受到惩罚。
重点难点
1.通过国王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了解他的感情变化,从而领悟国王因为受到惩罚,吸取了教训。
2.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体会课题,感知内容(8)
1.看到课题“点金术”,你想到些什么?
2.有这样一句话:“给学生金子(知识),不如教给学生点金术(学习的方法)。”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认准生字,读通课文(12)
1.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教师指导写好笔画较多的生字。
2.教师抽查新词能否读正确。
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分组读、分角色读、画出难读的地方反复读。
4.师抽读、范读,师生、生生互评。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5)
1.初读课文,国王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课文中哪些词句表现国王的“贪得无厌”?
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3.找出表现国王感情变化的词语,谈谈体会。
4.贪得无厌的国王为什么会说:“我这么喜欢金子是愚蠢的”?
四、教师小结(3)
五、作业设计(7)
1.写你喜欢写的生字或词语。
2.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痛苦——
教训——
色彩缤纷——
贪得无厌——
3.贪得无厌的国王为什么会说:“我这么喜欢金子是愚蠢的”?
板书设计
祈祷神灵——想得到更多金子
点金术神灵赐给——点金术做人不可太贪心
国王——心花怒放——终于醒悟
《钉子的故事》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3帮助孩子树立勇于克服自己弱点的信心和勇气,懂得尊重他人,知道该怎样和身边的人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的话和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钉子,说说钉子有什么用?
2师:在一个充满智慧的父亲眼中,钉子还具有神奇的作用呢?揭示课题《钉子的故事》,读课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句一句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试读,集体评议,订正字音:栅栏、钉钉子、疤痕。
3默读全文,想: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汇报,引导归纳:父亲用钉子教育孩子。
三、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1父亲是怎样用钉子来教育孩子的?
小组合作读课文,讨论归纳。
2汇报交流,引导归纳:钉钉子、拔钉子。
3生独立找出相应段落朗读、理解。
父亲要求孩子钉钉子的用意是什么?建议拔钉子的目的呢?
4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1)读课文第1、2段,想:当父亲发现小男孩脾气很坏时,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引导归纳钉钉子记录发脾气的次数。
(2)这个办法有用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3)读课文第3段,当父亲知道孩子的转变时,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4)你从父亲开始对孩子的要求到后来对孩子的建议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要求表达了父亲一定要帮助孩子改掉坏脾气的决心,建议一词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位父亲的民主、智慧
5现在,孩子的坏脾气已改掉了,父亲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1)指名说,找出相应段落自由读。
(2)指导朗读父亲的话,体会含义。
引导:钉钉子伤害栅栏的身体留下钉孔
发脾气伤害人的内心留下疤痕没什么两样
(3)此时,你明白了什么?
齐读最后一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联系父亲的话理解。
四、小结、明理
1读了课文,在你脑中出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结束语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我们有什么不快,想向人发泄时,不妨多想想《钉子的故事》,学会克制自己,这样才能与人友好相处。
附:板书设计
31钉子的故事
(明德学校)
《钉子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课件,钉子和木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验激趣,导入课文题目
1教师拿出一块木板和一颗钉子,把钉子钉入木板。接着请一个同学上台拔出。师:同学们,木板上留下了什么?板书:小孔。(顺势过渡)小孔虽小,却凝聚着一位父亲的智慧。
齐读课文题目。
2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汇报交流,检查预习情况
1大家带着问题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注意把预习中遇到的较难的字词,多读两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要求学生读得正确通顺。
3齐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只要学生说个大概就给予肯定)
5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
(1)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父亲要以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不觉得太费时间吗?
(3)坏脾气真的有那么大的危害吗?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再读课文,针对黑板上的问题,把你读懂的内容、获得的启发、自己的感受讲给全班同学听。
2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一起解决了问题,读懂了课文,学会了在合作交流中集思广益,真是受益匪浅。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课文,勾画出启发你的句子。
3钉子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1)用把父亲的话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2)联系课文和自己的感受理解父亲的话。
(3)从父亲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4)父亲的话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在交流中总结主旨:口头的伤害与伤害身体没什么两样。
四、拓展与升华,运用与积累
1结合实际,让学生谈一谈坏脾气在生活中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伤害与懊悔、不便与烦恼。
2教师用搜集的资料说明:坏脾气不但伤害别人,还危害自己的健康。
3积累园:把中给你印象最深的语句抄写在采蜜本上,多读几遍,最好能背下来。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乘法笔算》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进行熟练地计算;
情感目标:养成良好的笔算习惯,通过应用题进行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笔算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进行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百位上的数乘一个数所得的积的末位要和百位对齐。
教学过程:
(一)提供材料
1.出示准备题325×42
指名一生说说计算方法,师板演。
2.改一改,构建新的学习材料
师:如果我42改成142,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
(二)分析研究
1.研究这样的题目应该怎样算?
生想一想,做一做,同桌交换想法。
2.指名一生板演,其它学生观察他的做法和你的是不是相同,以及他有没计算错误:
325
×142
650
1300
325
46150
3.比较两题,325的末位的5的位置怎样?5为什么要写在百位上?
生答:5是百位上的1与325的积的末位,所以要写在百位上。
4.试一试:把下而各题做完(投影出示)(指名口答)
325417
×213×358
9753336
3252085
小结:百位上的数与另一个数的积的末位的位置应该怎样处理?
(百位上的数乘另一个数,积的末位要和百们对齐)
5.投影出示,练一练(全班练做)
326285437
×148×164×222
(三位同学做在卡片上,放投影机前校对。)
(三)认同规律,得出计算方法。
观察三题,你发现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笔算方法是怎样的?
(独立思考,四人合作完成书P81页的填空,全班讨论汇报)
(四)运用规律
张家镇每天节约用水256吨。照这样计算,一年可以节约用水多少吨?
(师关于节约用水的思想品德教育)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笔算方法是怎么样?
(六)作业本
《《太阳,你好》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604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