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五单元诵读欣赏
课时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
科任
教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预习使同学能了解澳门的有关知识 。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七子之歌》。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感受闻一多">闻一多先生深挚的爱国情怀。2、能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能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了解历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重点:能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
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感受闻一多先生深挚的爱国情怀。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1、导入新课
(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同学们,我相信刚才的旋律你们都十分熟悉,他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那你们想一下,国歌在什么场面之下演奏最能感动人呢?(同学回答)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其实你们刚才听的国歌曾经就在澳门回归的现场演奏过。
2、出示目标
(1)、通过预习使同学能了解澳门的有关知识 。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七子之歌》。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感受闻一多先生深挚的爱国情怀。
(2)、能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
(3)、能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自学提纲:
1、阅读课文,读准文中的字音。
2、结合课下的注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找出诗歌中你们认为最具震撼力的词语和句子,在文中划出来并说明你们的理由。
4、从你们的震撼中可以发现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1、读准下列各加点的字的读音。
迄 虐 臆 眷 襁褓 寐 骸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朗读课文,找出诗歌中你们认为最具震撼力的词语和句子,在文中划出来并说明你们的理由。
明确:太久了/依然/梦寐不忘
4、 再把课文朗读一遍,结合文中插图分析图中那些画面给你的感触最深?
面容憔悴但目光坚定的学者
面容狰狞且趾高气扬的侵略者
阴森森的铁制的刑具
5、为什么这些东西会给你震撼呢?
明确:学者既是闻一多的写照,也是广大澳门同胞的写照,侵略者和刑具是澳门同胞受苦受难最好的见证 。
6、从你们的震撼中可以发现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见前面的古文)
7、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加强这种表达效果的呢?(通过拟人手法,把祖国比成母亲,通过最普通但是又最感人的母子之情来增强这种表达效果)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1、同学们学唱《七子之歌》。
2、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之下,澳门已经顺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你们想一下,闻一多的“七子归来”之愿望实现没有啊?(台湾)
3、当其他六子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安然入睡时,台湾正隔着台湾海峡孤苦地望着自己的母亲,台湾回归我相信也是各位同学最大的愿望,那我们假设明天台湾就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了,作为漂泊多年的游子,它最可能说的话是什么?思考几分中,用最简洁的话说出来。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思考:澳门的回归对祖国和澳门本身有哪些巨大的影响?
讨论补充记录
讨论补充记录
板书
设计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
《凯风》《诗经邶风》
《尼布楚条约》
澳门、香港、台港、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
二、《一面》
课题
二、《一面》
课时
1 课时
(总第 课时)
科任
教师
授课
时间
三维
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抓住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
性格的写法。学习叙议结合、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
式议论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以阅读为主,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重难点
重点:鲁迅">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格;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法。
难点:了解语言的感情色彩,以及叙议结合,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议论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示目标。(2分钟左右)
1、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作者)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一次面就记忆深刻,无法忘记的人呢?如果有,请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自由回答,谈自己的发现与感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作者阿累在见到文章主人公一面以后给他留下的印象而写的,你们知道是谁吗?(学生一起回答:鲁迅)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阿累的《一面》,看看他为什么只见到鲁迅">鲁迅先生一面就有如此深刻的印象。
2、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刻画人物精神面貌的写法。
(2)学习鲁迅同情、爱护劳苦大众,和工农站在一起的崇高精神和坚定立场,激励学生以鲁迅为榜样,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
1、出示学习提纲
(1)、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2)、整体感知理出课文层次
(3)、读文思考:
A、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那些?根据这些词语,我们可以判定本文采用了那种写作顺序?
B、本课写人运用了什么手法?在文中找出来,这些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2学生按自学提纲自学。
(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
(2):
第一部分(1-38):叙述者和鲁迅">和鲁迅先生的一次偶然会面。先写一面之交的起因,再写内山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重点写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经过-----成为文章主体。
第二部分(39-43):写“一面“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及事隔四年后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沉痛悼念。这部分主要通过衬托、对比、抒情和议论来表现。
(3):A、“1932年秋天”、“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顺叙(回忆)
B、外貌描写。
作用: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顽强不屈的刚毅性格,突出鲁迅的精神,突出他那种斗志,表现了他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献给革命事业的那种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左右)
阅读对鲁迅">鲁迅先生的三次肖像描写的段落,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段都是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但由于距离、光线明暗,状貌也就不一样。第一次作者是站在__处,光线 _,而人物形象模糊,作者只作了__的描写,这是鲁迅先生外貌的__景。第二次作者站在__处,光线__,因而人物形象刻画得__、细致,这是鲁迅先生外貌的__景。
2.这三次描写都抓住了鲁迅先生外貌的最突出的特点:
3.第二次有两处突出的细节描写:一是____;一是__。这些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的__性格和___的精神。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左右)
六、教师小结(1分钟)
自主备课
记录
自主备课
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板书
设计
一面 阿累
阿累: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
鲁迅:刚毅的性格、崇高的品质、顽强的意志。
教学反思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
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
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
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
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
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
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
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
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
二、《一面》
课题
二、《一面》
课时
2 课时
(总第 课时)
科任
教师
授课
时间
三维
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抓住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写法。
学习叙议结合、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议论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以阅读为主,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鲁迅">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重难点
重点:鲁迅">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格;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
写法。
难点:了解语言的感情色彩,以及叙议结合,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议论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示目标。(2分钟左右)
1、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作者)
在鲁迅">鲁迅先生不幸逝世的时候,作者怀着悲痛和崇敬的心情,深情地回忆了四年以前同鲁迅">鲁迅先生邂逅一面的往事,通过对">通过对先生的外貌、语言和行动的描写,颂扬了鲁迅">鲁迅先生关怀、帮助进步青年的品格和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表达了踏着鲁迅">鲁迅先生足迹奋勇向前的决心和意志。
2、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刻画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2)学习鲁迅同情、爱护劳苦大众,和工农站在一起的崇高精神和坚定立场,激励学生以鲁迅为榜样,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
1、出示学习提纲
(1)、复述课文,弄清事情的六要素。
(2)、通读课文,随手画出你认为感情色彩最丰富、最令人动情的语句。
(3)、在文中找出议论抒情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作用。
2、学生按自学提纲自学。
(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
(2)①“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表现了对鲁迅尊敬、爱戴的感情。
②“他微笑着,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微笑”表现鲁迅">鲁迅先生的慈爱和安详;“点头”表现鲁迅">鲁迅先生的信赖和放心;“知道”表现鲁迅">鲁迅先生的理解和关切。
(3)“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予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同志,表示志同道合;朋友,表示亲密无间;父亲,表示崇敬热爱;师傅,表示仿效学习。不同的称谓,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感情。战士则是热烈地歌颂了鲁迅为革命而献身的顽强斗志。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左右)
1、理解句中划线词的作用: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2、指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1、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2、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 3、摸摸里衫上的口袋——袋里只剩下一块多钱。( ) 4、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 )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左右)
六、教师小结(1分钟)
自主备课记录
自主备课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板书
设计
同志,表示志同道合; 朋友,表示亲密无间;
父亲,表示崇敬热爱; 师傅,表示仿效学习。
战士则是热烈地歌颂了鲁迅为革命而献身的顽强斗志。
不同的称谓,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感情。
教学反思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
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
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
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
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
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
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
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
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课题
4、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课时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科任
教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贝聿铭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学习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
重难点
重点:贝聿铭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难点:学习本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在世界建筑历史的长廊中,一个中国人的名字被抒写在了顶级大师的行列中,他就是美籍华人贝聿铭。(结合页下注释④了解人物)这样一位集无数荣誉于一身的艺术大师,还有着一颗深深的爱国之心。下面我们一起来领略他的伟大人格。
出示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2、了解贝聿铭及其在建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3、感受贝聿铭的爱国之心,并从中获得启迪
二、学生自学,发现问题(10分钟左右)
自学提纲:
1、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2、选择最喜欢的阅读方式阅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能体现贝聿铭杰出建筑艺术成就的语句或者事例。
3、本文介绍的是贝聿铭和他设计的建筑,为什么会以“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标题?
4、复述每个小标题的主要内容。三个小标题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
5、找出文中能表现贝聿铭的爱国之心的语句或者事例。
学生自学,对疑难问题做好标记。
教师检查学习情况。
三、合作探究,构建知识(15分钟左右)、朗读课文,积累字词:贝聿铭 剔透 牛犊 遗孀 水榭
遴选抉择 轩然大波 萦系于怀
声誉卓著 轻装淡漠 相辅相成
2、约翰·肯尼迪图书馆,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
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等。
3、、本文介绍的是贝聿铭和他设计的建筑是表,歌颂华夏文化的魅力是里,通过写贝聿铭建筑成就,揭示其成功的根源是将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结合。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是本文的主旨。
4、这三个小标题先讲贝聿铭在国外的建筑成就,后讲国内的建筑成就;讲国外的建筑成就,先讲从事建筑初期的成就,再讲后来的突出成就,全文内容层层深入,按照初露头角—创建筑奇迹—不变的中国心来安排,结构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
四、巩固新知,学会运用(15分钟)
教师出示课堂作业。
一,开头两段,写的什么内容?这两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二,选择题(见课件)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基础训练
讨论补充记录
讨论补充记录
板书
设计
展示华夏文化
巨大成就 学习精神
贝聿铭 爱国之心 报效祖国
教学反思
————————————————————————————————————————————————————————————————————————————————————————————————————————————————————————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课题
4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课时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科任
教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贝聿铭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学习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
重难点
重点:贝聿铭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难点:学习本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复习字词,默写:贝聿铭 剔透 牛犊 遗孀 水榭 遴选抉择 轩然大波 萦系于怀 声誉卓著 轻装淡漠 相辅相成
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
2、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学生自学,发现问题(10分钟左右)
自学提纲:
1、贝聿铭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的建筑艺术成就杰出。如果把他的生活经历写成一本书都可以,那为什么我们的课本却只选择了几件事来介绍?
2、文章精心选材,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同学们阅读课文把文中侧面描写的语句画出来并体会它的作用。
3、找出文中描写、说明、议论的句子,感受描写、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作用。
4、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鉴赏。
学生自学,对疑难问题做好标记。教师检查学习情况。
三、合作探究,构建知识(15分钟左右)
1、他设计的大型建筑有100多项,获奖50多次,但作者只选择了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这三座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建筑物来写,是因为它们具体代表性。虽然所写的建筑设计不多,但完全能使人们认识到贝聿铭这一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的伟大成就。写他的爱国之心,除了他的生活习惯以外,只选取了北京香山饭店和香港中国银行大厦来写,因为贝聿铭可写的东西太多了,作者必须很好地处理详写和略写的关系。
2、提示: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的设计时,既正面写了设计的特色,又用美国总统卡特的称赞来侧面表现设计的特色和成功。
3、(1)写早期成就和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等设计时,为了表现他设计的艺术,作者多处运用了描写的手法,如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外观和大厅内部的园林空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的内部、北京香山饭店等;
(2)为了说明建筑物,作者还运用了说明的方法,如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两个入口就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为了使读者对贝聿铭有更深刻的了解,作者在关键之处运用议论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评论,如在主体部分的第二部分最后一段说:“他的足迹和作品可以说遍及世界的各大城市,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再如课文结尾对贝聿铭的评价,更是作者的点睛之笔。
教师小结本节课的重难点
四、巩固新知,学会运用(15分钟)
1、教师出示课堂作业。
2、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从贝聿铭这位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身上,你能学到些什么?
想象作文:我与贝聿铭见了一面
讨论补充记录
讨论补充记录
板书
设计
1、精心选材 详略得当
写作方法
2、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观察;
2.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说明的顺序。
2、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3、学会写简单的说明文。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心理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学,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有五彩缤纷的自然景观,又有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还有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同学们可能看过中央8台播放的《动物世界》,平时对小鸡、小鸭、小狗、小猫等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说明文就介绍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松鼠。
二、文体介绍
本文是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它短小精练,资料可靠,数据确凿,力求知识的科学性;它玲珑活泼,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可叙述,可描写;它力求生动,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科学融于艺术之中,富于情趣,引人入胜。
三、检查预习
1作者
布丰(1707~1788年)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躯者。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他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2检查预习,指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词
驯(xùn)良矫(jiǎo)健蛰(zhé)伏苔藓(táixiǎn)缨(yīng)圆锥(zhuī)榛(zhēn)子榉(jǔ)实
四、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2初步阅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特点是什么?如何分段?
对象:松鼠
特点:漂亮、驯良、乖巧(在本文中有讨人喜欢、聪明、心灵手巧的意思)
3、依据说明文的结构特点,根据以下提示,理清文章的层次,并标明各段的起止点:
第一部分(1):总写松鼠的特点总
第二部分(2--5):分别介绍松鼠的特点。分
第三部分(6):补充介绍松鼠的用途。
4围绕这三个特点,文章中间是怎样具体、分别体现的?
分析文章:
(1)找出关于松鼠的几个词语,哪些是直接写的,哪些不是?
这三个词语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提示:不能,观察顺序由外到内,为什么采用这种顺序,与下文第2—5自然段内容相照应。
(2)这些词语分别与下文哪些段落相对应?(分层)
(3)教师示范分析第二小节
写松鼠漂亮的外形。(从两方面来写“漂亮”和“最不像四足兽”)
(4)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分析松鼠驯良、乖巧的特点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明确
①写松鼠驯良的习性。((1)活动的范围(2)活动的时间(3)主食及寻食习惯)
②写松鼠乖巧的个性。(从聪明警觉,轻快敏捷两方面写的。
③写松鼠筑窝。(从环境选择,搭窝方法,窝口特点三方面写的。)
④写松鼠是有用的动物。(从松鼠多产,皮毛的色泽、肉、尾毛和皮的用途三个方面来说明的。)
小结:这篇科学小品文采用总分的结构模式,先总说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然后具体介绍了松鼠的特征,补充说明了松鼠的用途。让人一目了然。
五、品味语言
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请同学认真品读文章,从文章中找出写的生动形象的句子。(学生轻声朗读并划出相应句子)
人格化的描写,赋予松鼠人的习性
拟人化的手法:
肖像:清秀的面容
动作:练跑、搬、放、编扎、、挤、踏
感情:会恨会恼
习性:驯良、乖巧
六,比较阅读
我们再来看一篇介绍松鼠的文字,想一想两篇在语言上有什么区别,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又称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体中型,长20-30厘米,尾20多厘米,尾毛蓬松。体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冬季耳尖生出毛簇,耳壳灰黑色。前后肢均发达,前肢4指,后肢5趾,指(趾)端钩爪锋利,便于攀登。行动敏捷,善于在树枝间穿行、跳跃,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冬季有贮集食物的习性,为森林害兽。可用树叶等筑巢,有时也用鸦、鹊废巢安身。每年产仔1~4窝,每窝5~10仔。尾毛可做笔,毛皮可制衣。我国东北分布最多,西北等地也有出产。
明确:这段文字采用平实说明,而课文采用了拟人化得手法,赋予松鼠人的性格、动作,使文章生动形象。
七、本课小结
本文用细腻的描述,文艺的笔调,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表现松鼠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动物。
八、课后作业(学以致用)
学习本文后,请你仿照本文抓住动物的特点,按照一定顺序,生动形象的描述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字数300字以上。
九、板书设计
松鼠启示:
一、总说特征:漂亮、驯良、乖巧1)说明要抓住事物特点
外形——漂亮2)要言之有序
二、分说特征习性——驯良3)运用拟人手法
(总——分)性格——乖巧4)仔细观察事物
内容预览:
《松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抓住关键句子,准确把握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
2、学习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语言;
3、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培养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兴趣;
二.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下列问题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字词
驯良乖巧矫健玲珑帽缨躲藏歇凉蛰伏惹恼遮蔽搭窝分杈勉强暖和狭窄榛厉害
3.解词:驯良矫健蛰伏
(二)再读课文,圈点勾画下列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
2.勾画圈点,画出文中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
3.找出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4.你认为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三)合作探究
1.本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说明松鼠的特点。从课文中找几处描写生动的句子来品味交流。
2.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3.我们应如何对待小动物?
达标练习
(一).字词积累:
(1)加拼音:驯良()矫健()蛰伏()惹恼()
搭窝()勉强()暖和()狭窄()榛()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躲cnigh()帽yīng()遮b()分ch()
l()害guāi()巧lng()珑xiē()凉
(3)解词
驯良:矫健:蛰伏:
(二).填空:
(1)《松鼠》的作者是_____国著名___________家和______家,他著有《____________》等书
(2)《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第一段先概括介绍松鼠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即以此展开内容,第二段具体说明小松鼠___________,第三段具体介绍________,第四、五段介绍_______,最后写了松鼠的______和______。
(三).阅读《松鼠》文段,完成问题。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颗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______-又_______。它们搭窝的时候,先(弄、搬、找)些小木片,错杂着(堆、垒、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捆扎、缠绕)起来;然后把苔藓(捏、挤、踩)紧,(压、踏、踩)平,使那建筑物既_______又_______,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______又_______,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1.准确的说明来自细致的观察和词语的恰当运用,、、三个词,写出了搭窝的步骤。松鼠搭窝的复杂动作,是用一系列动词写出的,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
2.在文中画横线的地方填入下列词语:
舒适暖和干净坚实宽广安全
3.文章第②段细致地描述了松鼠搭窝的先后次序和一系列复杂的动作以及窝口的设计,作用是什么?
4.这两段文字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习性的?作用是什么?
(四)拓展练习
2.学完本文,你愿意成为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吗?当你左边是闪亮的屠刀、右边是漆黑的枪口、眼前蔓延着树桩,你还愿意吗?当谁知盘中餐,最爱是松鼠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你是否还愿意呢?那你愿意为保护这些像小松鼠一样可爱的人类的朋友作点什么吗?
我们先看一条发人深思的消息吧!
人民网2004年9月
小学生画哭泣的猫头鹰期待人类停止破坏环境取名《期待》,希望人类停止破坏环境
本报讯(记者王卡拉)昨天下午,观看北京猛禽救治中心的猛禽时,一位小学生画了一幅哭泣的猫头鹰。为庆祝已经救治了1000只猛禽,北京猛禽救治中心特地将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生物小组的学生请到了救治中心,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活动刚开始时,救治中心的王助理让24位孩子们画出自己认为的猛禽。其中一个孩子画完后说:我画的是猫头鹰,它正在哭,因为世界上最后的一棵树也被人类砍掉了,它的鸟蛋也破了,我希望人类能停止破坏环境,所以给画起了个名字叫《期待》。一个小姑娘说,这幅画表达了她对地球的关心。
为了唤起人们保护动物的良知和责任,放飞你想象的翅膀,用你喜欢的方式,为保护这些处境日益艰难的人类的朋友献出自己的爱心吧!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表格式全册教案15”,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课题
4 d t n l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要求
1、学会d t n l 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d t n l 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及四声。
3、学习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重点
1、d t n l 的正确发音。
2、认清字形,区别b 和d 的字形。
教学时间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2006年9月14日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 抽读字母卡片。
d t n l i a u e
2、 复习声调符号。
3、 指名说说拼音方法。
二、 新授
1、 看图拼读带调音节。
(1) 出示吹笛子图。说说图上画了谁?他在干什么?
指名拼读。
出示四声,学生轻声练读,指名读。
引导用di的四声组词。
(2)依次出示其他图,教法同前。
2、 将图和带调音节对应起来。
(1) 提问:闹钟走动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小朋友赶猪时,口里会发出什么声音?
小汽车喇叭是怎样鸣叫的?
拖拉机行进时,会发出什么声音?
(2)引导连线。
三、 巩固练习
1、 练读课文。
2、 读拼音句。
教 后 记
课题:二十五 有的人
上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对诗歌的爱好。
2、了解这首诗对比、反复的写法和前后呼应的结构特点。
3、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深刻理解这首诗的思想。
重点:了解这首诗对比、反复的写法和前后呼应的结构特点
难点: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深刻理解这首诗的思想。
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的问题串设计
学生活动串
设计
目标达成及
反馈串设计
一、
导入新课
3、导入语:“在黑暗的旧中国,他曾擎起熊熊的思想火炬,照耀过人民前进的道路。他的思想并没有随着生命的逝去而减弱光芒,却被时间磨练得愈来愈亮。”这句话赞美的是谁呢?
4、介绍作者鲁迅及其作品
5、介绍写作背景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写作背景
师引入课题
师介绍作者及其作品、写作背景
二、
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诗歌,找出能体现这是纪念鲁迅的诗句。
思考:1、“有的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结局分别怎样?作者对他们是怎样的感情?
2、“俯下身子给人们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源出何处?什么意思?
自由朗读诗歌
独立思考后同伴说一说
教师巡视
指导
师组织交流
三、
品读诗歌,理解内容
1、集体朗读诗歌,思考:
本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对应和对比)
有的人活着——肉体和生命还存在
他已经死了;——精神已经消亡
有的人死了——肉体和生命消亡
他还活着。——精神永存
2、填表格(见ppt)
思考其作用:歌颂鲁迅及革命者,鞭挞反动统治者
3、请将某一句诗或某一小节诗的意思用具有相同内涵的成语、诗句或名言警句表达出来
集体朗读,独立思考 回答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思考 回答
教师巡视
个别指导
四、
朗读训练
比较阅读
(1)、小组合作朗读
要求:
⑴ “/”给诗歌划分节奏,并用“.”标出重音。
老师示范: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⑵对诗节作朗读分工。
⑶朗读时注意抒发与诗歌内容相符的感情。
组织评价:建议评价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节奏、重音处理得如何?
2、分工合理吗?
3、读出诗歌所蕴涵的感情了吗?
(2)比较阅读
读泰戈尔的《某人》,问:
1、《某人》赞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人?
(默默无闻的人,奉献,不求回报的人,被大家爱戴的人)
2、它与《有的人》有何相似之处?
(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3、做人要做怎样的人?
(默默无闻的人)
先小组分工朗读
互纠
朗读比赛
小组互评
阅读
思考
回答
巡视指导
组织比赛
互评
组织阅读分析
五、小结
结束语:保尔·科察金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侯,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听讲
感悟
自省
对学生进行情感思想的渗透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松鼠 教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观察动物的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2、学习本文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3、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课前准备:
1、教师搜索有关松鼠的图片,并查阅有关资料制成教学课件。
2、学生简要了解作者布丰,查阅生物课本及与松鼠有关的书籍,制成知识卡片,同时预习课文解决本课生字词。
3、在家观察一种小动物,着重观察它的一两个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又有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还有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同学们可能看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动物世界》,平时对小鸡、小鸭、小狗、小猫等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法国作家布丰向我们介绍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松鼠,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一遍)
1、学习本文观察动物的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2、学习本文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3、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下列生字词
驯(xùn)良矫(jiǎo)健帽缨(yīng)苔藓(táixiǎn)
榛(zhēn)子榉(jǔ)实蛰(zhé)伏分杈(chà)
2、思考问题:
作者写出了松鼠的哪些突出的特点?
明确:松鼠总的特点:
漂亮、驯良、乖巧
给人的感觉:讨人喜欢
3、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设想:如果你是松鼠家族的一员,请你为在坐的朋友展现一下你的这三个特点好吗?
(提示:根据文章内容进行介绍。)
引导得出:结构:由总到分
四、品读课文,体味语言
1、作者为什么能把松鼠这个动物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教师引导得出:(1)全面细致的观察;(2)抓住了松鼠的特征;(3)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必不可少的是:浓浓的情感。
五、比较阅读:我们刚读了《松鼠》这篇文章,再来看这一篇介绍松鼠的文字,想一想两篇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松鼠】又称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体中型,长20-30厘米,尾20多厘米,尾毛蓬松。体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冬季耳尖生出毛簇,耳壳灰黑色。前后肢均发达,前肢4指,后肢5趾,指(趾)端钩爪锋利,便于攀登。行动敏捷,善于在树枝间穿行、跳跃,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冬季有贮集食物的习性,为森林害兽。可用树叶等筑巢,有时也用鸦、鹊废巢安身。每年产仔1~4窝,每窝5~10仔。尾毛可做笔,毛皮可制衣。我国东北分布最多,西北等地也有出产。
六、拓展延伸:
1、提问:布丰写到的松鼠这么惹人喜爱,可是文章最后一句却说“它们的肉可以吃,尾巴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你怎么看待这一说法?
教师引导总结:我们不仅不能伤害它们,还要能保护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并向周围人进行宣传!
2、请设计一套四枚的松鼠邮票(你认为这套邮票该从哪些方面反映松鼠的特点?谈谈你的设计构想)
七、课后作业:
1、请你也选择某一种最令你感兴趣的小动物跟踪观察,写一篇三百字以上的观察日记,要求:①注意抓住它的一两个特点;②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③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2、收集与松鼠有关的图片资料,便于在后面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交流。
八、板书设计
松鼠
布丰
漂亮
驯良讨人喜欢
乖巧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松鼠》教案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松鼠》是一篇文质俱佳的文艺性说明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松鼠》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观察和形象生动说明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学,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说明的顺序。
2、学会写简单的说明文。
难点:学会抓住特点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有五彩缤纷的自然景观,又有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还有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同学们可能看过中央8台播放的《动物世界》,平时对小鸡、小鸭、小狗、小猫等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说明文就介绍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松鼠。
二、走进学者、博物学家、作家,生于蒙巴尔城的贵族家庭。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自然史》。
三、预习检测:
驯良(xùn)乖巧(guāi)蛰伏(zhé)惹恼(rě)
褐色(hè)矫健(jiǎo)爪子(zhǎo)
遮蔽(zhèbì)分叉(chà)翘起(qiào)勉强(qiǎng)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总说松鼠的特征--具体说明松鼠的主要特征--补充说明有关松鼠的一些知识。
2.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明确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结合完成课皇思考和练习一,1、3题。
五、合作探究:
1.分析第一部分,(1)从中找出说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词语,即"漂亮"、"驯良"、"乖巧"随文解释这三个词的含义,(2)结合读中提示,这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这一题,明确观察顺序由外到内,为什么采用这种顺序,与下文2-5小节内容排列的联系。
2.分析第二部分第一层,即第2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体现在哪些方面?
(2)哪些词能说明其漂亮?
(3)这段文字除运用说明发外,还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归纳总结,初步指明用拟人手法进行说明可使读者对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
(5)齐声朗读这一自然段。
快速阅读了3-5节,结合思考练习五,围绕松鼠的"吃"、"住""行"分组展开了小型讨论,可根据课文中内容加以合理想象,设制一定的情节,以小故事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述。
目的:
1.通过讨论了解松鼠内在习性的"驯良"和动作的"乖巧"
2.精彩的故事片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更熟悉,进一步体会生动说明的妙处。
3.训练了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明确课文中材料安排与我们的讨论的不同之处,从而掌握根据事物特征组织材料的方法。
5.第三部分,补充说明的作用。
六、精读品析:
组织学生阅读布丰写的其他动物的片段,进一步体会布丰的语言特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片段。(重点就看一个片段)
看一幅狼的图片,想一想说一说狼在人的眼中是怎样的形象?(明确:贪婪、狡诈、凶残等等。)联想有哪些和狼有关的成语?(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等)。通过幻灯片展示描写狼的片段,并请学生思考:片段中的狼是一幅怎样的形象?会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人?(孤独无助、象荒原上的流浪汉。这就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丰笔下的狼。布丰笔下的狼是可怜无助的,布丰让我们对狼现在的处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明确布丰写动物的语言特点: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情)
七、拓展延伸: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首儿歌,小白兔也是同学们非常喜爱和了解的一种小动物。请同学们仿照《松鼠》一文的写法,采用生动说明的手法,抓住白兔的特征,写一篇关于"小白兔"的说明文。
板书设计:
十五、松鼠
漂亮: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外形)
讨人喜欢驯良:活动范围、活动时间、吃的食物(性格)
乖巧:过水、反应、跑跳、叫声、情绪、搭窝(行为)
说明顺序:先总后分再补充说明
语言特点:拟人化的描写,生动形象
教学反思
《松鼠》是一篇文质俱佳的文艺性说明文,在教学时我将体会抓住事物特点生动说明的方法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再带领学生学习如何生动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教学时,我也采用了这样的思路。教学开始,我先由松鼠视频导入,让学生自己动笔先介绍一下他们在短篇中所看到的松鼠,然后再引入布丰的《松鼠》,重点是将课文中生动介绍外貌、动作的语句与学生自己所写的片断进行比较,从中寻找自身语言的不足,归纳课文语言的生动之处。最后,运用所学方法为大熊猫拟一段介绍词。
【教学内容】统计
【教学要求】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杂乱地贴在黑板上的图形。谈话:小朋友请你瞧一瞧黑板上有哪些图形?(学生说一说)
怎样能很清楚地看出它们各有多少个?(指名说一说)
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分一分、排一排?(找一个学生上来分一分,排一排,现在你能告诉大家,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讲述:分一分、数一数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统计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板书课题:统计。
二、进行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
谈话:老师在你们每组的盒子里也放了许多这样的图形,能不能用其他方法统计出它们的个数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听老师讲一下游戏的要求。小组长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图形,说出图形的名称,其他,]、朋友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上,组长再拿一个,你再记一个,一直把盒子里的图形拿完为止,然后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我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们要比一比、看一看,谁记得正确,记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2、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小组活动。组长报图形名称,其余的小朋友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2)讲述:记录完了的小组讨论一下并选择一个记得既清楚又方便的方法贴在纸上,然后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3)谈话:刚才小朋友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一
说是怎样记的吗?(学生上来说一说)
听了这几个小朋友的介绍,现在你喜欢哪种方法?(小组讨论)
哪位小朋友能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为什么喜欢这种记法。
讲述:既然大家都喜欢这种方法,如果让你再来记一次,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
3、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谈话:把书翻到第95页,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表里吗?(学生填表)看着这张表格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背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提出多种合理、新颖奇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各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2)请小组长介绍各组统计的方法和结果,并把结果填写在教师在黑板上预先画好的表格里。
(3)提问:看着这些表格想说些什么?如果我是文具店经理,
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
2、统计本地区四月份的天气情况。
(1)谈话:老师记录了我们这个地区今年四月份的天气情况,你能帮老师统计一下晴天、阴天、雨天各有多少天吗?
(2)教师用翻日历的形式,报出每天的天气,学生随机作记录。
(3)指名汇报统计结果,并填写在投影片上的表格里。
(4)引导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表后在小组内互相校对,并讨论教材中提
出的问题。
[评:由于学生在做想想做做的第1、3两题时,用排一排、数-数的方法比较方便,很可能不使用打∨作记录的方法,所以补充了统计本地区四月份天气情况的练习,教师用随机出现的形式呈现每天的天气,以引导学生用新学习的方法作记录。]
四、全课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还
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第65课时
【教学内容】统计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有关统计的知识,知道了一些统计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地一节练习课,看看谁掌握得好。
二、练习:想想做做2-5。
1.完成“想想做做”2你知道一星期数学课、语言课各有几节吗?
(1)教师看着周课表逐天报出语文、数学课,学生边听边用画“√”的方法在左边的表中记录。
(2)学生独立整理数据填写写右边的表,集体交流提问:一周中语文课有多少节?数学课有多少节?谁多?多多少节?
(3)你还喜欢什么课?在表格里填上名称,统计一星期有几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老师说明题意:这是一个月的天气情况。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种方法,统计一下各种天气的天数。
(2)独立统计,老师巡视,帮助困难的学生。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3)集体交流。提问
①“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样算?应该是多少?(如果哪个小朋友算得不是30,要让他们分析可能错在哪里)。
②雨天比晴天少几天?比阴天呢?
③晴天比阴天多几天?
3.完成“想想做做”4。
(1)分小组活动,统计前第小组同学商量一下打算用什么办法记录。然后再活动说说“你家有哪些家用电器?”并按照商量好的方法记录,完成统计表。
(2)集体交流统计结果,说说看了上面的统计结果。你想到什么?
4.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活动,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种?
(2)老师出示一张记录表巾在黑板上,并请几名学生当记录员,全班学生逐个说自己喜欢的寻种活动,边说边记。
(3)学生独自把记录的结果填成统计表,集体交流,说一说,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数最多,喜欢哪种活动人数最少?你有哪些想法?
三、小结。
这两天我们所学的统计知识作用很大,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通过统计表,我们可以了解许多信息,便于掌握、比较。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第68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100~101页期末复习第1~7题。
【教学要求】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组成、数位、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
2、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统计的认识。
教学过程: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期末复习,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100以内的数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数。
二、复习100以内的数。
1、复习计数单位“十”与“百”、数数、写数。
(1)要求学生从37数到52,再从52数到37。
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从5数到100。
(2)完成100页“期末复习”第1题。
按要求数数,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一共有几个5本,几个10本?一共有多少本?
(3)完成100页“期末复习”第2题。
老师说明题意并指导学生完成。
①先圈出10个,再看一看图中的草莓大约有几个十,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十个?
②老师指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边数边用铅笔做记号,防止漏数或重复。
2、复习数的组成和数的比较大小。
(1)出示“期末复习”第3题,师生先示范一下题目要求,同桌同学拿出计数器按要求完成此题,第一步在计数器【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上拨上数并说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第二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刚才我们复习100以内的数,你有哪些收获?
三、复习平面图和简单的统计。
1、出示第5题仔细观察并提问:看一看题中有哪些图形?并从题中各指出一、两个。
2、仔细观察横着每排有哪些图形?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接下去的应该是什么图形?并在右边的四个图形中找出合适的一个,用线和括号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括号里是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统计出上面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4、出示第6题仔细观察并提问:想一想怎样统计比较合理、科学?
独立完成
5、出示第7题仔细观察并提问:要求应找回的钱,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付出的钱-要买的物品的钱=应找回的钱
第69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02页的第8~13题。
【教学要求】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掌握估算方法。3、通过富有童趣的情境练习,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数学情感。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二、复习口算。
1、完成"期末复习"第8、9题。
(1)学生独立口算。
(2)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比一比。
①竖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三道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
②横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两道题在口算上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4)老师小结:
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要从十位算起;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从个位算起。
2、完成“期末复习”第10题。
(1)教师说明题意“不计算,你能说出哪几道题的得数比50小,哪几题的得数比50大”。
(2)学生独立估计,集体交流说说估计时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比能很快地看出来?
3、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集体交流
4、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集体交流
5、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
然后交流:先说一说题意,
(1)原来有足球35个,借出20个,还剩多少个?
(2)跳绳借出36根后还剩4根,跳绳原来有多少根?
(3)毽子有50个,借出一些后还剩8个,借出了多少个?
三、复习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怎样口算?
第70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3页“期末复习”的第14~16题。
【教学要求】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2、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数学意识。
3、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二、复习。
1、出示第14题:先用竖式计算,再比一比。
43+25=86-54=75+7=
43+28=85-58=75-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
2、出示第15题:用竖式计算。
16+53=32+29=93-42=86-17=
16+35=23+29=93-24=68-1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认真计算。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3、认真完成第16题,集体交流。
4、出示第17题,先把题意说一说。
小朋友踢毽,小明第一次踢了18下,第二次踢了25下,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下?
小娟两次一共踢了60下,其中第一次踢了32下,那么第二次踢了多少下?
然后独立完成。
三、小结:
我们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时,数位对齐,个位加起。
、
第7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页“期末复习”的第18~20题。
【教学要求】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找到数学问题,能够利用题目中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简单的推理判断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看看哪一位小朋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二、复习。
1、“期末复习”第18题。
(1)出示第18题,说一说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要求篮球比皮球少多少个?就是求篮球和皮球相差多少个,用减法算)
2、“期末复习”第19题。
(1)出示第19题,提问:它们各得了多少分?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2)你能解决书中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想法和算法。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3、“期末复习”第20题。
(1)出示第20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2)你能解决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书中所提的5个问题,集体交流时说说想法和算法。
(3)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时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解决这些问题时,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常见的数量关系。
比如:付出的钱-用去的钱=找回的钱,
用去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
在一年级适当渗透一些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2,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要求
1、细观察课本上的图或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读写姿势,培养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
2、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读书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养成形成习惯。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2006年9月4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请小朋友说说为什么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再说说不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的后果。
2、说说保护视力要做到哪些。
3、小结。
二、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读书姿势的要求。
1、看图 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说说他们的读书姿势是怎样的。
3、请全班学生照着练习。做到胸离桌沿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还有做到肩平、背直,手臂放平,脚也要平放,稍稍分开。书要稍微往外倾斜。、
4、老师巡查,点拨,纠正。
5、巩固练习。
说说读书姿势的要点。
同座位或练习小组练习,互相提示,互相帮助,教师不断地予以表扬鼓励。
读《读书姿势歌》。
6、 过渡:同学们学习了正确的读书姿势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三、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的要求。
1、看图,讨论要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讲解要点:
写字姿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子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握笔姿势也要正确,手离笔尖一寸。比杆往斜后方倾斜。
2、练习要点:
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示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然后全班同学学习,摆放好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巡查,逐一点拨纠正。
3、巩固练习。
说说写字姿势的要点。同座位互相帮助,互相纠正。给姿势正确的同学奖励小红花。
四、总结。
1、强调读写姿势要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演学得好的学生。
2、强调不仅在学校要做到这些,回家也要做到这些。
3、要求学生回去后请家长检查读写姿势。
教 后 记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1”,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要求
1、细观察课本上的图或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读写姿势,培养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
2、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读书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养成形成习惯。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2006年9月1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我们现在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要学习很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通过读书写字来获得。因此,我们从小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十分重要。
二、看图说话
了解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
看第一页最上面的两幅图,说说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按“左边的同学在……”“右边的同学在……”的句式说。
老师讲解正确的坐、读、写的姿势。
出示人直立的脊柱图。
引导学生看人的脊柱,让小朋友在自己的背上摸一摸,感觉一下健康的脊柱应该像柱子一样直。
出示弯曲的铁丝,告戒小朋友,如果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脊柱就容易弯曲,就可能长成驼背,像铁丝一样,多难看啊!
看下面的一幅图,先说说图中有几位小朋友,穿白大褂的是谁,正在干什么。
启发小朋友主动说,有条理说。
小结:保护视力,要定期检查视力。
三、巩固练习
有条理地说说几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四、总结
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认真做眼保健操,还有定期检查视力。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长大后才能为国家作贡献
教 后 记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七律·长征》表格式教案6(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标题
七律长征
课型
讲读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2、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3、体会并学习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突破重难点
重点: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反复诵读)
难点:理解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比较法、联系生活)
教学媒体
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设疑自探(10-15分钟)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品《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2、借助多媒体播放红军长征的录像,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观看的电影电视说说长征的历史事实,并让学生欣赏歌曲《七律·长征》,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播放朗读录音。
2、学生听后自由朗读,体会诗意。
(合作学习:1、正音。2、借助工具书以页下注合作弄懂课文意思。)
3、学生齐读课文。
4、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自学展示,解疑合探(5-10分钟)
1、学生结合注释,说说全诗的大意。
2、创设问题情景:
诗第一句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从全诗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远征之“难”?红军又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的?
(请学生在书上自主圈点勾画,然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运用艺术夸张手法突出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三、局部细品,质疑再探(5-10分钟)
1、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明确: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胧,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2、全诗中有很多精彩的词语,你能至少找一个说说它的妙处吗?
示例:(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月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紧承上句的“万水千山”,具体写山。“腾”“走”化静为动,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写水,“拍”“横”“暖”“寒”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结尾这两句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3、红军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而诗中为何只描写了这几幅画面?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四、激励评价,学用延展(8-10分钟)
1、谈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图,可以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景和事例的描述,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悟等方面来谈自己的体会。
2、背诵全诗。
静听简记
看录像
自由发言
欣赏歌曲
听朗读录音,在文中注音
自由朗读
齐读课文
学习朗读技巧
标注停顿
有感情再读课文
看注释自学
在书上自主圈点勾画,然后合作交流
自由发言
适当笔记
读文本思考
自由发言
全班讨论
简要笔记
读文思考
自由回答
全班交流
简写发言内容
自由发言
背诵
教学心得
《《松鼠》表格式教案15(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教案格式”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439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