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程标准解读
对斯大林模式历史功过的评价,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是“功大于过”说。他们认为,评价经济建设应该有一个客观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是:是否符合国情和世界形势,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斯大林模式,其功绩是抹煞不了的。一种是“过大于功”说。有人认为,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包括政治上的不民主和“肃反”严重扩大化,经济上国民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以及外交政策方面的大国主义。它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学习“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明确以下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苏维埃政权刚成立时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及评价。
●掌握国内战争胜利后,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掌握政策的内容及评价。
●掌握斯大林体制的形成、内容、评价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培养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结合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培养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重要历史现象的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新经济政策的学习,认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是苏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途径。
●通过学习俄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认识社会主义有顽强的生命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信心。
自主学习精要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十月革命后,在落后的俄国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十月革命后,协约国帝国主义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妄图扼杀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
(3)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面对极为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即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内容: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食外,其余粮食以极低价格交售国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评价:(1)进步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局限性:它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后来战争基本结束,情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其原因在于,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思维激活
说一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
做一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里的“特殊历史条件”包括①国内外反动力量过于强大②俄国受到帝国主义威胁③俄国的相对贫困落后④巩固苏维埃政权是最重要的任务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亟需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但是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实施: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在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在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4、意义:(1)理论意义:它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实践意义: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思维激活
说一说新经济政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实施的意义如何?
做一做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②是苏维埃政权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的倒退③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④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D.①②④
答案:C
三、斯大林体制:
1、形成过程: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主要特征: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1)积极影响: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2)消极影响:但是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对其他国家:第二次世界大会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
思维激活
说一说斯大林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有哪些?如何评价其影响?
做一做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有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实行市场调节的指导性计划经济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核心问题突破
1、考点一: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认识
学法指要:首先要注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运用,既要看到其进步性,还要注意其局限性;另外要注意“战时”的含义。
思维开放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初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以及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物资极端缺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为了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需要,在经济领域中实施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上就是其最初实施的特殊历史条件和最初目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18年夏开始推行,1919年春形成一种特殊的经济体制,1920年发展到高潮。其特点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撇开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的方法,超越了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之所以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依据在于此政策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因为在特殊的条件下被迫采取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惟一可行的政策,它使苏俄政权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战争的胜利。
案例拓展园: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一设想之下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农业集体化方针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解析型选择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分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判断出这一经济政策是指新经济政策。
2、考点二:新经济政策
学法指要:注意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来理解新经济政策实行的背景,从而理解其实行是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的特征要注意从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对比中理解。其历史意义要注意放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来理解。
思维开放线从原因看,其出现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分析。首先,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其次,从深层次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
从本质特征看,新经济政策是坚定的无产阶级政策,目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其本质特征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治、经济领导权的前提下:第一,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第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第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从意义看,首先,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其次,它探索出了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再次,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苏俄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情况制订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案,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国际意义。
案例拓展园: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
A采取余粮收集制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
答案:C
解析: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是新经济政策,而且新经济政策的特征是利用商品和市场,发展商品经济。
3、考点三:20世纪初苏俄(苏联)四次经济政策的调整
学法指要:首先要注意梳理出十月革命之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四个阶段,调整的原因要注意从当时的形势来思考;启示要注意影响经济政策制定的因素即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运用。
思维开放线调整过程:①1917年,苏俄十月革命胜利之初,把私有银行、铁路、大企业收归国有。垄断对外贸易。②1918—1921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③1921~1927年,实行新经济政策。③从1927年起,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策。
调整原因:①为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社会生产,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②为粉碎国内外敌人进攻,保卫苏维埃政权,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③由于战争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使苏俄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苏维埃政权面临经济和政治危机。④为了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避免落后挨打。
启示:①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要从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案例拓展园:结合相关社会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联(俄)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变化及影响:①十月革命胜利,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②三年国内战争时期面临内忧外患,实施余粮征集制。保障了军事胜利,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③1921年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④斯大林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施农业集体化方针。一定程度上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条件。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启示:农业政策的制定,必须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利益;必须从实际出发.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解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苏维埃政权。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其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实现了两大转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俄国向新经济政策的俄国的转变,从新经济政策的苏联向社会主义苏联的转变。结合各个时期的特点概括各个时期的农业政策及其影响。
4、考点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学法指要:要注意从两种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目的、内容及其影响等方面来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思维开放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1918~1921年国内战争期间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战争结束后,鉴于形势的变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于1921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两种政策都是无产阶级政权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在目的方面: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内容上: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关系,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后者则是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在成效方面:前者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但在战争结束后引起了社会动乱;后者则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实施证明,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则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为俄国人民指明了发展道路,其中的原则和经验对各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两种政策的交替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肯定了商品货币关系的重要作用,采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案例拓展园: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C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比较能力。A、B两项是两者的相同点,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C项。
5、考点五: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
学法指要:首先要注意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含义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现代化。
思维开放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包括: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即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二是实现经济现代化,1937年,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农业的耕种现代化即机械化初步实现,但农业生产却长期停滞不前,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失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使许多产品无人问津,大量积压。经济粗放发展,效益低下,造成国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往往受国内外政治形势和领导人意志的影响,非经济的方法对计划的实施起了消极的作用,高度指令化和过分集中妨碍各地区、各企业的积极性。商品货币关系处于受限制、受排斥的状态。工农间、城乡间缺乏各种流通渠道。②忽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消费品的供不应求,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改造小农经济缺乏经验,工作中注重农民利益不够,不少领导人追求集体化速度,公然采取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农庄,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牧生产量进一步下降;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致使整个国民经济无法达到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
案例拓展园:1928年,苏联政府决定采取非常措施,强迫富裕农民把多余的粮食按固定价格卖给国家,违抗者的粮食和农具将被没收,并被判处徒刑。这种做法直接违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精神
答案:B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政策规定,纳税后剩下的余粮由农民自己支配,材料明显违背了这一精神。
高考经典感悟
例1(2000广东3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内外局势危急的情况下,苏俄政府采取的非常措施,其直接目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障军事上的胜利。这是评价这一政策的出发点。
例2(2000上海23)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答案:B
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要注意对“根本目的”的理解,根本目的是指同一事物的若干目的中最本质、居支配地位的因素。A、C、D项,都是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某一方面的目的和原因。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才是根本性的。
例3(2003上海15)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性选择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内容看,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利益,故A项不正确。B项与A项是相反的两种结论。所以B项叙述是正确的。C、D两项不是材料反映的问题。
同步优化训练
一、选择题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苏维埃俄国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请回答1~2题。
1.列宁指出,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问题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关系到
A.使农民获得彻底解放B.巩固工农联盟
C.避免农民倒向资产阶级方面D.小农的经济利益
2.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是一种恐怖政策B.是一种应急措施
C.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D.没有发挥积极作用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后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请回答3~5题。
3.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国家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
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
4.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5.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苏维埃政权实施的经济政策最符合当时社会情况和客观经济规律的是
A.实行余粮征集制
B.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
C.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D.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在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逐步形成了斯大林体制。请回答6~8题。
6、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
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7.下列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变化
B.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C.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D.与当时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
8、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是①是在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列强包围的形势下形成的②它极大地调动了苏联农民生产的积极性③它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④它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并对以后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其它各领域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的内战和干涉对有关的所有党派都是一场灾难。它使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沿岸的俄国农村的土地荒废,使俄国人民大批死于战祸、饥饿和疾病。同样严重的是新成立的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关系恶化了。苏联领导人怀有的“被资本主义包围”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担心进一步加深,而西方政治家则对1919年建立的共产国际的无用的宣言过于认真。这种相互的不信任既深刻又持久,因此毒化了随后十年的国际关系。——《全球通史》
材料二、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全球通史》
材料三、1922年4月,包括苏俄和德国在内的国际经济会议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根据列宁指示,苏俄代表团出席会议的基本任务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坚持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正常贸易和经济合作。会议期间,协约国拒绝了苏俄的建议。但苏德双方签订了《拉巴洛条约》。条约规定立即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并按最惠国待遇的原则发展两国的经济关系等。——《全球同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苏俄面临着怎样的内外形势。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3)结合材料一,概括说明材料二、三中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的内外政策对苏俄(苏联)的重大意义。
(4)材料二、三中列宁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10、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认为,“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你是否赞同布哈林的观点?结合俄国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论证,并分析其中反映了哪些哲学原理?
阅读思考视窗
毛泽东曾经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的好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请思考:斯大林时期的农业政策与列宁时期的农业政策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
1.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据题干可知,是指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农业方面的措施,“是一个政治问题”,即是为了解决当时的政治危机,因此是为了巩固工农联盟,进而巩固苏维埃政权。
2.B解答时要注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战时”的含义,因此它是一种应急措施。
3.C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国家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的,其具体体现就是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4.A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国家无条件的占有农民的一切余粮,新经济政策中农民处理的粮食必须是纳税后剩下的余粮,因此共同点是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5.B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实行配给制,取消商品贸易,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这是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
6.A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而斯大林体制是排斥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的。
7.D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超越了当时苏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8.B在斯大林模式下,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不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
9、(1)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外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封锁。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答世界大战也可)(2)放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3)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恢复,苏维埃政权巩固。和德国改善关系,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联的政策,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4)实事求是。依据国情和形势采取灵活的政策。
解析:(1)问主要是依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来回答。(2)问注意新经济政策的特点的把握。(3)问要注意把材料知识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10、赞同。布哈林的观点正确反映了俄国的实际情况。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想消灭市场关系,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结果事与愿违,由于这一政策严重脱离了俄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但没有实现过渡,还在一定程度上酿成了1921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列宁及时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政策的核心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实践证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反映了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要相适应的辩证关系。
解析:本题属于观点判断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辨析的能力。论证时要注意结合“经验教训”,同时要注意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两个方面,还要注意两种经济政策的各自的特点。
阅读思考视窗参考答案:
列宁时期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在斯大林时期,取消了新经济政策,由于中央的推动和压力,苏联各地出现了农业集体化高潮。

相关推荐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岳麓版第三单元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规定为:⑴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⑵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本课的三个子目,分别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和影响。

学生分析

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因此,理解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利弊等,难度不大。

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

内容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作用。

①“非常”政策的实行与中止。②制定国家政策与保护农民利益。③中国经济建设改革与借鉴苏联(俄)经验教训。

①分析图表及文字材料

②经济政策比较

③历史现象联想

④问题探究

①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充满艰难和曲折。②经济建设要符合生产力水平。③以史为镜,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新经济政策

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与意义。

斯大林体制

表现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利弊及影响。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难点: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

教学方式

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㈠新课导入

使用投影,放映幻灯片。教师不必急于回答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讨论,并由此导入新课。

左图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期的群众争议的情景,请问: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会引起群众的争议?主要是哪个阶级不满?苏维埃政府改变政策了吗?

2、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那么,之前的苏维埃政府为何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呢?

㈡师生互动

第一目放映幻灯片,指导学生围绕要点阅读课文,掌握知识要点。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国内战争,政治经济形势严峻

目的:⑴战时: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军事胜利。

⑵战后: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内容: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强制劳动、取消贸易、集中

分配等

评价:⑴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捍卫苏维埃政权,起了重大作用。

⑵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引起新的经济政治危机。
课堂探究

问题1分析P110《内战时期的苏俄形势》图和中间的小字,从哪些方面体现实行战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

过程: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归纳提炼主要内容。

提示:①从地图看:外有英、法、美、日,从东西两面进攻苏联国土,内有捷克军团和白军发动叛乱。②从文字看:红军只控制全国的1/4,原料缺乏,铁路瘫痪,工厂大量停工,粮食短缺,人民忍饥挨饿,反革命活动猖獗,列宁被刺。

结论:政治经济形势严峻,只能采取非常措施。

联想: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采取的“恐怖政策”。说明: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政策是必要的。问题2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

阅读表格,请你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发表看法。国家征购价

6卢布

国家零售价

30卢布

黑市价格

200卢布过程:自由发言,归纳提炼。

提示:①国家的这种做法,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红军的军粮供应,对战胜敌人、捍卫苏维埃政权有重大意义。②苏俄政府的粮食征购价格极低,几近于无,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意见很大,又带来新的政治危机。

结论:这不是一种理想的经济政策,战争结束后还试图用这种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显然是行不通的。(承上启下,转入第二目)

第二目放映幻灯片,让学生围绕要点阅读课文,勾划要点。

二、新经济政策

背景:国内战争后,经济严重破坏,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不满。

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开始: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内容:固定粮食税政策、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允许自由买卖等

评价: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⑵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课堂探究

问题3阅读材料

……最严重的事件是,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兵变。这里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十月革命中,曾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l921年初,他们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在基地举事,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夺取了当地政府的权力。

请问:喀琅施塔得事件反映了1921年苏俄怎样的政治形势?

过程:学生自由讨论,然后请一位同学回答。

提示:喀琅施塔得事件集中反映了当时苏俄国内危机的严重程度,它以最尖锐的形式向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出改变政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联想:法国大革命时雅各宾派没有及时改变恐怖政策,结果出现“热月政变”,雅各宾派下台。苏俄及时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为新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得到了恢复,政权更加巩固。由此可以体现无产阶级领袖和政党的英明。

说明:所谓“新经济政策”,是在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以后出现的新名词。那么,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底有哪些不同呢?(引入下面的问题)

问题4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过程:放映幻灯片,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完成表格。

表一历史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表二内容

名称内容

农业

工业

商业

分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表三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表四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提示:答案基本上没有难度,大都能从课本找到,但要注意语言精炼准确。如果学生不能分析特点,教师应当启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则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用幻灯片打出材料——『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为什么这样说呢?由此转入第三目。第三目放映幻灯片,先引导让学生阅读课文。这是本课的难点,老师随堂走动,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斯大林体制)1、体制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2、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成就和弊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客观评价:取得过巨大成就,但超越了苏联生产力水平,二战后成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斯大林模式,为日后苏联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要点序号化
放映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的相关图片:《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宣传画》、《第聂伯河发电站》、《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共青团城的建设者们》。

适当补充:⑴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经济建设意义很大: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扫除了大量文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一些做法;苏联经济军事实力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消极影响也同样是巨大的。⑵斯大林模式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政治上的,如高度的权力集中,民主集中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个人崇拜盛行,等等。⑶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客观原因有俄国专制主义传统、落后的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的恶劣等;主观原因如斯大林的个人因素、错误的理论指导等。课堂探究

问题5回到上一张幻灯片,并阅读P113“阅读与思考”题:为什么邓小平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什么?从中可以看出斯大林体制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过程:随意抽查,提问学生。

提示:思考角度:⑴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⑵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⑶根本问题是斯大林体制存在着超越生产力的缺陷,最终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引伸:新中国经济建设应该从苏联历史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教学总结

师生共同梳理本课脉络:

背景____________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背景__________________

新经济政策内容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确立__________________

斯大林体制表现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不论是列宁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还是斯大林创立“斯大林模式”,无不是苏俄、苏联历史的转折点。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一个大国的领导人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都是关系到国这家命运的重大事件。斯大林体制确立后逐渐僵化,对苏联影响巨大。有关情况,第18课还会涉及。课后练习

1、有人说:“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请查阅相关资料,想想这是为什么?

2、历史小论文:你如何看待斯大林体制?(不少于300字)教学反思

对本课涉及的许多经济政策,学术界讨论十分热烈,观点颇多,因此,在讲课时要尽量按教科书讲解,避免得出与教科书相反的结论。教师不必讲得太多,应充分发挥和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讨论的氛围。同时,本课与第18课是一脉相承的,教师要把握住这个大方向,以便学生形成为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

高一上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一上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高一上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案

知识能力

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搜集丰富的历史和现实生活资料,讨论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利弊得失,探究市场经济与现代化的关系,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明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从而更坚决地跟党走,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年腊月,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忙着预备各种年货,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一天,大队小卖部(当时应该叫代销店)到了一批有红色碎花儿的棉布,很是好看,惹得许多姐妹们争相购买。我的一位堂姐也很想买到几尺这样的棉布,做个袄褂儿穿上,算作节日的盛装。可是婶娘却犯愁了,因为家里没有布票,无法买布。那时买东西都要有个票证的,如买粮吃饭要粮票,买猪肉要肉票,买油要油票等。我的小堂姐(当时大约十二三岁)二话没说,在那天下午走到离家20多里的姑姑家借布票去了。可姑姑家布票也有限,只剩下一尺布票都给了堂姐,可怜的堂姐当晚摸黑带着这一尺布票匆忙赶回了家。看着女儿这个样子,第二天,婶娘在村里、邻村挨家挨户借布票。大家都很热心,凡有剩下的,几乎都借给了婶娘,东家一寸票,西家两寸票的,等到第二天中午,婶娘终于凑齐了做一件袄褂所需的布票。堂姐高兴极了,马上带着这堆鸡零狗碎的布票赶到了代销店,但营业员告诉她,那种碎花儿的棉布上午就卖完了。堂姐一下子呆了,泪水无声地在脸上流淌。此后(包括春节)有很长时间没见堂姐出过门,据说人瘦得不成样子。同学们,当时在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今天为什么已没有这样类似的故事发生呢?这节课的学习将告诉我们其中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推进新课]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想想议议:

师:刚才那个故事里买东西需要票证的现象实际上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随着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逐渐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这种体制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在共和国早期,这种经济体制对于当时集中有限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国家重点建设,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保证人民的基本需求,确实起过应起的作用。但在后来,它的消极作用日渐显现,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计划经济时的粮票、肉票、布票等)

师:阅读教材第一段,结合材料回答。

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中央统一制定各种商品的生产计划和销售价格,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商品供应严重不足,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师:同学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生: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师:对,因此改革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成了改革的当务之急,那么新的经济体制是什么样的呢?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这个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起了关键作用。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

材料一: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

材料二:1985年邓小平同志又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

材料三:1987年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材料四: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更加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师: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话特别是“南方谈话”有何重大意义?

生: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澄清了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为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师:(小结)对,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主要就是两点:(1)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2)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师:(过渡)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呢?它与计划经济体制有什么本质区别呢?结合大屏幕材料分析。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

材料一: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材料二: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就是以行政审批配置资源为主,以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为主,甚至有时以长官意志配置资源。

生:两种经济体制的本质区别在于以什么作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因素,或者说是采取何种资源配置方式。

师:讲得很好,请问什么是资源配置?

生:它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面之间的分配。

师:对。市场机制又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的呢?为什么它更科学呢?

合作探究:

生甲:比如在商店里买零食吃,同样是某一品牌的口香糖,我会买价格低的,这价格的不同影响到我的零花钱的流向。

生乙:再比如企业招工,什么学历呀、年龄呀、性别呀都有同样的要求,你会到哪家企业?当然是工资高、待遇好的企业。

生丙:我是一个粮食大户,今年大丰收,有几位精米加工厂的营销员天天往家跑,要我把粮食卖给他,卖给谁呢?当然是谁出的价钱高卖给谁。

生丁:我是一位汽车厂的经理,今年我们厂该生产什么系列的汽车为主呢?各种型号的汽车分别生产多少辆呢?看什么呢?看市场上流行趋势,看市场需求量的大小呗。

师:好,通过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我们不难发觉:市场机制通过供求、价格、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师: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

措施:(1)推进国企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全面放开粮价;

(3)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4)改革企业所得税;

(5)改革社会保障体制。

师:(点评)这些措施抓住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金融监督与宏观调控,创造企业竞争的公平环境等方面措施得力,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师:(过渡)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配置,四通八达、服务周到、种类齐全的商品市场体系已经基本确立。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一点也不需要国家的计划、调控与干预呢?为了解决这个疑问,我们先思考一下,市场是不是无所不能的?

生:不是。市场机制依靠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自发地对经济进行调节,必然会带来一定的盲目性甚至破坏性,例如,近几年房地产的价格迅速上升,远远超出了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严重影响了建筑等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师:在这种情况下,即“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就需要国家的干预,实行宏观调控。国家可以用哪些手段进行干预呢?还是用刚才的例子说明吧。

生:可以提高银行存款、贷款的利率,以限制社会购买力;也可以对住房价格实行政策限价,还可以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行政管理等。

师:由此可见,宏观调控即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手段和一些行政手段,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以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优化结构,实行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有力地保证了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2.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

归纳总结:

师:1993年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哪些重大成就?

(多媒体课件播放教材P69“历史纵横”的材料)

生:(1)经济保持了稳定高速增长;

(2)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3)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4)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

(5)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师:归纳得很有条理,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市场经济推动的结果。

师:(小结)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这一体制的建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通过学习,同学们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经过,还要重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意义。

[延伸新课]

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一样的,两者没有本质区别。想一想,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要点:不正确。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平等经济、竞争经济、开放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其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具有很强的调控能力。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主题:请自己的父母或祖父母谈谈20年来饭桌上的变化,并进行相关社会调查,写一篇小型的调查报告,说明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目的

1

请父母谈变化

指导学生如何请长辈谈心

1.了解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情况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贴近生活的人文情怀。

3.锻炼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2

围绕主食结构、菜肴结构、餐桌餐具的变化,进行较大范围的抽样调查,构思调查报告

指导学生围绕哪些方面调查

3

报告完成,朗读优秀文章

对报告点评,指出长处和不足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题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1课时

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农村改革的两种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建立的意义;国企改革的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讲读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并采用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讨论等方法来完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农村改革前后的对比,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情感,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的讲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难点

理解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具

PPT课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一年级新教材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的一节重点课,主要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状况。本课主要讲的就是对内改革,对内改革的成功为我们对外开放的开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为中国进入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生活巨变打下了良好基础,本课又为下一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提供了前提。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该课地位举足轻重。

学生分析: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对身边的人或事比较感兴趣。因此他们对这段历史有浓厚的兴趣。给学生一个较完整、条理的知识结构不难,但是由于我校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所以本节课的关键是如何讲清这些改革的背景,将这些改革,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会比较难。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本课中通过阅读教材、展示图片、小组探究、设置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达到课标的要求。

教学方法:

(1)教法:根据本课的特点,我采用的方法是讲读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并采用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讨论等方法来完成。

(2)学法:根据教材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对教材知识作总体了解,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阅读教材和讨论的方法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

基本作业:

完成《成才之路》相关习题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新课讲授

复习提问: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确立的标志?

2、十年文革给中国经济建设带来哪些影响?

总结导入: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痛定思痛,十年文革的深刻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必须对原有的体制进行变革,才能使社会主义在我国更好的发展。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走进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

一、改革之旗——十一届三中全会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几个问题阅读教材:

(幻灯片出示问题)

1、哪次会议确立我国改革的方针?

2、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从而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接下来,我们来共同探讨我国改革的过程。

二、改革伊始——农村巨变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1)经济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农村开始?

(2)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的实施,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试举例说明。

幻灯片出示改革前农村的相关图片,并简要介绍改革前农民的生活条件,然后找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讲述现在农村生活的状况。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学生根据前一课所学进行回答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联系自身实际,对比改革前后的变化

复习提问,让学生温故,然后更好的知新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比,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学习环境,努力学习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渡过渡小组讨论课堂总结随堂练习

以前农民除了留下口粮外,其余的都要交公,而今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了都是自己的”,所以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劳动力,促进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3)乡镇企业取得了哪些成就?乡镇企业的出现有什么影响?

在农村经济改革的推动下,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迈开了稳健的步伐。

三、改革推进——城市飞跃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下面几个问题阅读教材:

(幻灯片展示问题)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2、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及措施。

3、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给国家带来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适当补充总结。

随着对内改革的逐步深入,改革前景渐趋明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我国也逐步确立起来。

四、改革深化——指路明灯

总结归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特征。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犹如指路明灯,指引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前进,那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对我国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小组探究:有人认为:“计划是社会主义的”“市场是资本主义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小结:学生依据板书总结本课知识点,教师适当加以补充。

习题:教师精选习题学生完成。(幻灯片出示习题)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总结本课所学

当堂巩固通过对问题思考,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系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板书:

反思: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课题: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1)农村的现实

(2)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

(1)生产组织形式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前提

内容

特征

作用

(2)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原因

作用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1、背景

2、过程

(1)试点期(1978—1984)

(2)全面展开(1984—1992)

(3)进一步深化(1992------)

3、作用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确立过程

1992年10月

1993年

1997年9月

21世纪初

2、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有何不同?

结合资料,分析改革前后的不同,想一想,小岗生产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中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它的特征不在于是否有计划、有宏观调控,有政府指导,这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都有,而是在于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其他所有制和分配形式并存。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不能解放生产力。在当代中国,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不可能建成和谐社会,也就不可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健,改革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经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不展不断深化改革。

一、选择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2、率先放宽政策,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省区是

A.山东、陕西B.安徽、四川C.河南、河北D.江苏、江西

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978年安徽凤阳民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④说明农民已经过上小康生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

4、右图为1979年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农民为响应政府“生产自救”号召而签订的秘密协议。与之相关的信息有①安徽等省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②当地政府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③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协议使农民获得空前大丰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据统计,199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8%,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工商业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4947家,从业人员4200万人,三资企业23.6万家,股份制试点企业68万家,注册资金17302亿元。这一现象反映了

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D.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③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7、(2003年全国春季,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8、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表明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③④

9.十四大确立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制度

C.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化D.建立综合性企业集团

10.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建立公司体制的标准有①产权清晰、权责明确②政企分开、负盈不负亏③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④管理科学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社,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巩固呢,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作社到普遍办高级社,就是如此。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①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什么教训?

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以上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②材料二所属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③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C

C

D

A

C

A

D

二、非选择题

11、答案:(1)忽视这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高水平、高速度。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在所有制上否定前者的成果,因为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环节。

(3)基本着眼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要以能否发展生产力为准,采取稳妥的方针。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375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