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物理全册《22.3太阳能》教学案(人教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3节太阳能
学习目标
1.认识太阳的结构。
2.了解太阳是人类资源的宝库。
3.知道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自主探究
1.太阳距地球1.5亿千米,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倍,体积是地球的倍,质量是地球的倍,核心的温度高达摄氏度。
2.煤、石油、天然气是地球给人类提供的最主要的能源。
3.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合作探究
一、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74,学习有关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太阳的结构是怎样的?
2.太阳为什么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是哪一种形式的核能?
3.太阳能是以怎样的方式向外传递的?
4.太阳的“核能火炉”,会永无止境地“燃烧”下去吗?
二、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74~P175的内容,学习有关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是如何形成的?
2.在煤、石油、天然气形成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想想议议:观察图片,说明太阳能辐射到地球的能量的利用、转化和守恒的情况。
过程分析:地球上不同地方吸收太阳能不均匀,空气的冷暖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周围冷空气过来补充,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水吸收太阳的能量经过蒸发形成水蒸气,暖湿气流从地面升起,因绝热达到过饱和而凝结成云,遇到冷空气就形成雨。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获取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在植物体内,人类和动物从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物,获取生物质能以维持生命。
归纳总结:地球上的、、等都是来源于太阳能。
三、太阳能的利用
观察图片:观察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种方式是什么?
2.观察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玻璃管内表面为什么涂成黑色?
思考讨论:太阳能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归纳总结:
想想做做:
1.在一个黑色盘子和一个白色盘子中分别注入约1cm深的冷水,用温度计测量初温。
2.将玻璃板盖在盘子上,然后放在阳光下晒一个小时。
3.移开盖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比较哪个盘中的水温高。
想一想,为什么要用黑色的盘子?为什么盘子上面要盖玻璃板?
课堂检测
1.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两型”社会的建设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下列能源中,在使用时最安全、最清洁的是()
A.煤B.太阳能
C.天然气D.核能
2.太阳是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其能量来自()
A.核裂变
B.核聚变
C.煤燃烧
D.目前尚不可知
3.下列装置中不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是()
A.电冰箱B.太阳灶
C.光电池D.太阳能热水器
4.下列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中,利用太阳能加热的是()
5.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下列能源中,不是来源于太阳能的是()
A.地热能B.风能
C.水能D.生物质能
6.我国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安全、清洁”是今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方向。下列能源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石油B.太阳能C.煤炭D.核能
7.关于太阳能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太阳能十分巨大,供应时间长久,目前太阳能的转换率也很高
B.太阳内部不断地进行核聚变,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C.太阳能分布广泛,获取方便,无需开采运输
D.太阳能安全、清洁,利用太阳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8.如图所示是由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电池)组成的功率达到10kW的光伏发电站。关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发电站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B.这个发电站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C.这个发电站工作时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
D.这个发电站在任何时候都能正常工作
9.利用吸热式集热箱获得太阳能,箱内温度不断升高。下列不是升温原因的是()
A.其内壁涂成黑色B.装有透明的玻璃
C.集热箱是长方形的D.集热箱用绝热材料封闭
10.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共有种方式,即太阳能转化为,如;太阳能转化为,如;太阳能转化为,如。
11.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能属于(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太阳能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释放出的能。
12.森林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可以放出大量的氧气。小明同学为测量地球表面植物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脸盆装6kg的水,水面的表面积为0.1m2,经太阳垂直照射15min,温度升高了5℃.请计算:
(1)实验时,6kg的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若地表植物接收太阳能的能力与水相等,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秒钟接收的太阳能为多少焦耳?
(3)100m2绿地每秒钟可以放出多少升的氧气?(若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每吸收103J的太阳能可以放出0.05L的氧气)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1.110130万33万1500万
2.一次
3.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用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合作探究
一、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自主学习:1.太阳是由太阳大气、对流层、辐射层、太阳核心组成的。
2.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3.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
4.至今稳定地“燃烧”近50亿年,而且还能继续“燃烧”50亿年。
二、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1.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中的动、植物的躯体被埋在地下和海底,经过几百万年的沉积、化学变化、地层的运动,在高压下渐渐变成了石油和煤。在石油形成过程中还放出天然气。
2.太阳能转化成生物体的化学能,最后成为化石能源。
归纳总结:风能水能生物质能
三、太阳能的利用
观察图片:1.一种是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种是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
2.黑色物体更容易吸收太阳光的能量。
归纳总结:(1)太阳能的优点:能源量大,可持续性强,能源易获取,安全清洁、无污染。
(2)太阳能的缺点:能源分散、受自然条件限制、不稳定、转化效率低、成本较高。
想想做做:黑色盘子可以更好地吸收热量。盖上玻璃板可以防止热量流失。
课堂检测
1.B解析:核能、化石能源等在使用时,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污染,只有太阳能安全、无污染。
2.B解析: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外辐射。
3.A解析:电冰箱是利用电能来工作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光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4.A
5.A解析:地热能是由于地球内部发生变化时产生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生物质能、水能、风能都来源于太阳能。
6.B解析:安全、清洁的能源是太阳能,石油、煤炭和核能均能造成污染。
7.A解析: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来源丰富、不需要开采运输,使用安全,清洁、无污染等优点,但由于其能量比较分散,且受季节、气候、昼夜变化的影响较大,给大规模利用带来困难。目前光电转换效率较低,还有待于研究更好的光电转换材料。
8.C解析:太阳能光伏板即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它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污染,但没有阳光的情况下,不能正常工作。
9.C
10.答案:三内能太阳能热水器电能太阳能电池化学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太阳是一个巨大的天然能源宝库,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三种: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如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11.答案:一次聚变
解析:太阳能属于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为一次能源;在太阳内部时刻发生由“氢”聚变成“氦”的聚变反应,不停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12.答案:(1)1.26×105J(2)1.4×103J(3)7L
解析:(1)Q吸=cm(t-t0)=4.2×103J/(kg·℃)×6kg×5℃=1.26×105J.
(2)水面每秒钟获得的能量为:1.26×105J/(15×60)=140J
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秒钟接收的太阳能为140J/0.1=1.4×103J.
(3)100m2绿地每秒钟接收的太阳能可以放出的氧气为(1.4×103J/103J)×0.05L×100=7L.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本章学习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从广阔的宇宙到地球上的高山、大海再到微观的原子和分子,都是本章研究对象。学习本章知识以后,你会知道: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物质的三种常见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基本性质-------质量和密度,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等。同时学会探究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会应用质量和密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1)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3)了解原子的结构;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二)学法点拨
物质世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研究:宇观世界:宇宙、银河系、地球等。它们的体积非常大,大多距离我们非常远,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和研究:宏观世界:地球上人类可以实地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物体尺寸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研究。
微观物质的尺度很小,人类肉眼无法直接观察。但是,分子也有结构,它是由原子组成的。
课前准备
○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
教师: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1.宇宙有多大?
综合观察课本图10.1-1和课本图10.12-1。
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2.交流资料数据: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
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科恒星中的一员;
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光年;
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3)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4)结论: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
3.人类对宇宙的探究过程。
交流资料: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
哥白尼与日心说;
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我国“神舟”号飞船的五次成功飞行。宇航员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宇宙的奥秘将逐渐被揭示。
4.宇宙的组成
问题: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物质由分子组成
○1问题: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土、气四元素组成;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但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到底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2分割物质实验:
物质分割有一个限度,分割到这一限度时小粒子能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但用肉眼不能看到,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主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第一个把这些粒子叫做分子。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1学生交流课前观察蜡凝固时体积的变化。(液体蜡在凝固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
○2问题: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缩小,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增大。物质由分子组成,那么,物质存在的形式与分子的存在状态是否联系呢?
○3探究:先让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堂上听课,课间在教室里活动时,课间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时这三种情况下活动的状态和活动空间。
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结论:根据以上探究,可以认为物质存在的形式与构成物质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有关。
原子结构
我们知道了物质同分子组成,人们又猜测分子能不能继续分割?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并把这样的粒子称为原子。同时还发现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
在一般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相相等。原子核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又由更小的夸克组成……
达标自查
1.我们人类生活在广阔的宇宙里,太阳是中一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人类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条轨道上运行。目前发现的太阳系有大行星。
2.物质由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微小粒子保持了物质的性质,我们叫它。由于它的体积很小,一般要用观察。
3.固态物质中,粒子之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和。
4.液体没有确定的,具有。气体粒子之间作用力小,故气体容易被,并具有性。
5.物质由组成。分子由组成。原子核外的电子绕运动。
6.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体积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A.体积都变小;B.体积都变大;C.有的体积变大,有的体积变小;D.无法判断。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B.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D.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8.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12nm=1.2×109m;B.12nm=1.2×10-9m;
C.12nm=12×109m;D.12nm=12×10-9m。
9.下列对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固态物质的排列规则,就像学生做广播体操一样;
B.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操场上踢足球的学生一样可以在球场上跑动;
C.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就像下课以后的同学可以自由活动。
能力提高
10.探究: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时候,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猜想:
设计、进行实验:选用熟动物油作为探究对象。
把熟动物油放在烧杯里,用火加热,使它完全熔化,记下液面所在的刻度位置。
拿开火源,使熟动物油冷却。
观察:它的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你还可以用什么物质进一步进行探究?
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11.探究:水结成冰以后,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猜想:
设计、进行实验:
分析结论:
交流:通过第10题和第11题的探究,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2)
课题11.1宇宙和微观世界课型新授课课时1授课人
重点能描述固液气三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固液气三物态微观的分子排列。
难点学生对物质世界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了解
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过程与方法:建立模型、拟人类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家对科学的探索历程的艰辛,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尊重科学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显示
引入新课对学生课下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交流(以知识竞赛的形式)提出问题学生抢答抢答题目
讲授
新课总结刚才所抢答的题目,得出物质从宏观到微观的尺寸排序。
宇宙、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分为中子和质子、质子和中子又是由夸克组成的。引导学生
总结谈感受
讲授新课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状态有:固态、液态、气态。这三种状态在宏观上有什么特点?提问学生讨论,完成表格出示表格
讨论猜想:为什么固、液、气三态会具有这样的宏观特点?
猜想:与物质的分子排列情况有关。
为了表示三态物质分子排列情况的不同,需要建立一个模型。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建立模型
并上台展示
设计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老师指导学生实验
得出结论,并让学生完成表格。
总结:
搜集资料→得出结论→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建立模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教师引导
老师总结整节课的程序。学生讨论
布置作业搜集资料探究纳米材料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能源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能源。
2.了解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3.了解21世纪的能源趋势。
自主探究
1.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称为。
2.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称为。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的能源,称为。
3.化石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且不能再生,将来会消耗殆尽,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课题。
合作探究
一、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66~P167的内容,学习有关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钻木取火在人类利用能量的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2.蒸汽机的工作过程中能量是怎么转化的?蒸汽机的发明在人类利用能量的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3.什么是化石能源?哪些是一次能源?
二、21世纪的能源趋势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67~P168的内容,学习有关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能源作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使用化石能源有什么缺点?
3.怎样解决能源问题?
课堂检测
1.下列物质是能源的是()
2.下列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A.风能B.电能C.太阳能D.核能
3.关于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量就是能源
B.空气和水是能源
C.汽油和木柴是能源
D.化肥和阳光是能源
4.在下列能源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太阳能、地热能、风能B.煤、石油、天然气
C.核能、生物质能、水能D.电能、汽油、柴油
5.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下列能源最理想的是()
A.氢气B.煤C.石油D.天然气
6.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A.组成水的氢和氧均为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气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成为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D.寻找特殊的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7.高铁动车组在高速行驶时利用车上电动机提供的动力,到站前可以先停止供电,车速从200km/h减至90km/h,这段时间利用车的惯性前进,磁场中线圈随车轮一起转动,产生感应电流,在90km/h以下才进行机械刹车,这样既可以减少机械磨损又可以节约能源。整个过程中没有涉及的能量转化是()
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现阶段,人类所用能量,大部分来源于燃料燃烧
B.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热值是表示燃料燃烧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D.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把油料中的化学能全部转化成有用的机械能
9.在下列有关能或能源的讨论中错误的是()
A.人类社会面临能量危机,总有一天能量会被消耗殆尽
B.煤、石油、天然气等的储量有限,人类面临能源危机
C.很多传统能源已走向枯竭,但我们可以开发新的能源
D.太阳能、风能、水力、地热能、潮汐能实际是无限的
10.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能源家族有:①柴薪;②煤炭;③石油;④天然气;⑤水能;⑥风能;⑦太阳能;⑧地热能等。在大量耗用各种能源时,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有;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有。(填题中序号)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煤作为燃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煤浑身是宝,不仅是一种重要能源,而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煤三兄弟”中变质程度最深的是无烟煤,它的发热量最高,火力强,烟尘很少,燃烧后灰渣不多,是一种很好的燃料。烟煤虽说变质程度比无烟煤差,发热中等,却是三兄弟中最有出息的,它不仅可以用来冶炼钢铁,而且还可以被汽化、液化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许多方面;褐煤变质程度最差,发热量最低,却是很好的化工原料。
把煤放到炼焦炉里,隔绝空气,加热到1000℃左右时,可得到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等产品。焦炭可用于生产煤气、电极、合成氨、电石等。电石除了照明、切割和焊接外,还是生产塑料、纤维橡胶的重要化工原料。焦炉气是气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煤焦油是制造染料、香料、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农药、化肥、炸药、洗涤剂、除草剂、溶剂、沥青、油漆、糖精、卫生球等的“原料仓库”。
就连燃烧煤过程中产生的硫氧化物也可用来生产出优质硫酸;煤灰和煤渣,可用来制造水泥等建筑材料。
噢!从煤里竟能得到这么多宝贝,怪不得它被人们誉为“万能的原料、黑色的金子”呢!
(1)根据煤在形成过程中的变质程度,可将煤分为、和。其中是最好的燃料。
(2)煤焦化后的产物为、和,它们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气是用生产出来的,属次能源。
(3)根据你对煤的用途的了解,设想一下,假若地球上的煤没有了,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请列举三例。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1.化石能源
2.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3.开发新能源
合作探究
一、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
自主学习:1.钻木取火使人类实现了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启了人类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
2.蒸汽机的工作过程是将燃烧获取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利用能量的新里程碑,实现了以机械动力大规模代替人力和畜力,人类的主要能源从柴薪转向煤。
3.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称为化石能源。像化石能源这样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等属于一次能源。
二、21世纪的能源趋势
1.已探测的数据表明,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的储量并不丰富,而且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后不能再生,如果长期大规模开采,不久的将来会消耗殆尽。
2.在开采化石能源的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化石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3.在节约已有能源的基础上,开发新能源、合理地利用已知能源。
课堂检测
1.C2.B3.C
4.B解析:化石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
5.A
6.A解析: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过程中,水必然要分解。
7.D解析:高铁动车组高速行驶时,利用车上电动机提供的动力,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到站前停止供电后,利用车的惯性前进,磁场中线圈随车轮一起转动,产生感应电流,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动车行驶过程中,克服机械部件间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8.D解析:汽车行驶时,燃料没有完全燃烧,损失一部分能量,经过燃烧后转化为内能的部分,汽缸吸收、废气带走、克服摩擦等又会造成损失,所以汽车发动机中油料的化学能只有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
9.A解析:人类消耗能量的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其总量是保持不变的,总有一天能量会被消耗殆尽的说法是错误的,A项符合题意;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总量不断减少,人类面临能源危机,B项不符合题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会发现和利用新能源以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C项不符合题意;太阳能、风能、水力、地热能、潮汐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是取之不尽的,D项不符合题意。
10.①②③①
11.答案:(1)无烟煤烟煤褐煤无烟煤
(2)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焦炭二
(3)如果地球上的煤没有了,就无法用焦炭冶炼钢铁,无法生产煤气、电极、合成氨等,无法为制造染料、香料、塑料等提供原料,等等。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33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