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学设计)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学设计)”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二)教学难点
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
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6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
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
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1)读图1-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
(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析。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问题导读
1、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2、经纬度位置?

3、亚洲的海陆位置
4、欧洲的地理位置
5、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6、亚欧大陆的分界线

第二节亚洲及欧洲问题训练
1、世界上最大的洲,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洲界在图例,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2、了解一个大洲的位置可从、入手。
3、亚洲、欧洲名称的由来:古代生活在的人们,把居住地
以的地方称为“”以的地方称为“”亚细亚意为“”,欧罗巴意为“”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圈内,南部延伸到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度~北纬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度~西经度之间
主要位于球和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洋、洋和洋,
西与洲相连,西南与洲为邻,东隔海峡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三、欧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纬度范围:北纬度~北纬度之间
经度范围:西经度~东经度之间
全部位于球,绝大部分位于球。
(2)海陆位置
北临洋,西临洋,南临海,西南隔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四、面积
1、亚洲的面积
2、欧洲的面积
板书亚洲及欧洲
两洲名称的由来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教后札记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缺少的工具,教学时指导学生看图,不断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学校:招贤中学年级:七年级

学生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产生“地方时”?
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
3.什么是“区时”?
4.我国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
5.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

第一节亚洲与欧洲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的时候,那么现在美国应该是什么时间呢?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与什么有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上的时间?
指导学生读图1-2世界时区图并通过自制的时钟模型演示6城市的区时,以北京(东八区)正午12点为准。也可用数轴图表示学生回答:晚上。
讲述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
讲述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
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范围是东经172.5°~西经172.5°。
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的思考题。
阅读材料: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点拨:
某地时区数=经度/15
某地时间=已知时间(区时)±1小时×时区差
注:已知西面区,求东面区用“﹢”号;反之,用“-”号。
时区差:若a、b在中时区同侧,则:a-b。
若a、b在中时区两侧,则:a﹢b。
结果处理:若在0--24间,则为当天时间;
若大于24,则减去24,日期加一天,余数为次日时间;
若为负数,则加24,日期减一天,余数为前一天时间。
例:北京为20点(东8区)求纽约(西5区)几点?
20-1×(8+5)=7点
拓展训练我国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出发,东渡太平洋到美国洛杉矶,5月1日6点钟越过日界线后,当地的日期和时间是多少?
答案:4月30日6点
讲述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练习请同学们读图1-3,完成练习题1、2。
(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世界时区的知识,学生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作为初一的学生,对于时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要用比喻的方法,做出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形成较深的印象,并且加深理解能力。
板书设计
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1.地方时
2.时区及换算
3.北京时间
4.国际日期变更线
教后札记
时间的换算是一个难点,关于时间的早晚许多学生弄不明白,在教学时,我用太阳直射点来解释,同学们很快就明白了。

姓名:班级:授课:
第一节亚洲与欧洲问题导读单
时区与日界线
1.为什么会产生“地方时”?

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

3.什么是“区时”?

4.我国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

5.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

问题反馈: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第一节亚洲与欧洲问题训练弹
时区与日界线
1、地球仪上有这样一条界线,向东过此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过此日期加一天,该界线大致是以
哪条经线为界的()
A.0°经线B.20°W经线C.160°E经线D.180°经线
2、一架飞机4月30日14时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后是什么日期和时间()
A.4月30日15时B.5月1日14时C.4月29日14时D.4月30日13时
3、一架飞机4月30日14时由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到达东十二区是什么日期和时间()
A.5月1日14时B.4月29日14时C.4月30日15时D.4月30日13时
4、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是()
A.西经20°线B.东经160°线C.180°经线D.日界线
5、北京时间是()
A.只适用于北京地区使用的时间B.我国大部分地方使用的北京的地方时
C.我国大部分地方使用的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
D.以116°E为中央经线的东八区的区时
6、上海申博代表团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坐飞机向西飞往蒙特卡洛(7.25°E),经过12小时后于
当地时间2002年11月30日1点到达,代表团出发时间是()
A.2002年11月29日7点B.2002年12月1日6点
C.2002年11月29日21点D.2002年11月29日17点
7、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比()
A.相等B.早16分钟C.迟16分钟D.晚一个小时
8、当北京时间为2003年1月1日8时时,世界上还有多少地区在2002年()
A.只有东、西十二区B.恰好一半地方C.少于一半地方D.多于一半地方

第一节亚洲与欧洲的地形
第3课时
导入新课
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等风光图,引入亚洲地形的学习。
复习提问:陆地地形可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亚洲全有——地形复杂)
自读: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讨论:亚洲地形有什么特征?
活动:
(1)读图1-1,亚洲地形图,1-5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的位置。(填图练习)
(2)依据地理方位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
(3)亚洲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有哪些山脉?
(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玛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
(4)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等)
归纳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5)小组讨论:
找出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组岛弧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是什么?
讲解从北向南分别是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马来群岛。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
小结亚洲地形的特征: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西部低。
活动请根据对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说出大洲地形的特点主要从哪几方面来总结?
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相对高差、平均海拔、特色地形等方面。
活动根据以上步骤和方法,依据图1-1和资料总结归纳欧洲地形特征。
小结欧洲地形特征:
一是平原分布广
二是地势低平
三是冰川地形分布广泛
(课堂总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亚洲的地形特征,结合对亚洲地形的分析方法,来总结出欧洲的地形特征。
姓名:班级:授课:
第一节亚洲与欧洲的地形问题导读单
一、温故知新
1、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
2、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
3、亚洲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山脉有
4、亚洲大陆四周的大平原有、、、

5、找出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组岛弧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是什么?

6、亚洲地形的三大特征:
7、亚洲的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
全洲平均海拔,是除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8、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和低平的平原。
9、喜马拉雅山脉主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
10、世界陆地最低处是
11、结合对亚洲地形的分析方法,来总结出欧洲的地形特征。
欧洲地形的类型以为主。
欧洲地面起伏
欧洲地势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第一节亚洲与欧洲的地形问题训练单
一:填表比较亚、欧两洲的主要地形差异:
亚洲欧洲
平均
海拔高度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洲
相对
高度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主要
地形类型
地形
分布特点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二:选择题
1、将与下列地理之最相对应的项相连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死海
世界上最大的山脉里海
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喜马拉雅山脉
2、世界上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南极洲D、非洲
3、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非洲D、大洋洲
4、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是()
A、阿尔卑斯山脉B、昆仑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D、安第斯山脉
5、欧洲平原广阔,位于欧洲最东的平原是()
A、西欧平原B、东欧平原C、波德平原D、西西伯利亚平原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第一节亚洲的气候
第4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光。
利用录像展示冬季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地区冰天雪地,气候严寒;而亚洲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过的黄金海岸却是一派妩媚的热带海滨风光,是世界著名的海滨浴场。
亚洲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亚洲的气候特征以及成因。
自读: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教师指图讲述,学生进行回忆后回答问题。
讲述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提问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结论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板书1.气候复杂多样
提问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且地形复杂,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
板书2.大陆性特征明显
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
(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
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哪些特点?我们来观察位于这个气候区内的两个城市:雅库茨克和乌兰巴托,分析它们的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展示“雅库茨克气温曲线图”和“乌兰巴托降水量柱壮图”)
学生分析讨论

小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渡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几种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热带季风气候
三种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教师简单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单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
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继续启发: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展示有关干旱和洪涝的视频、图片)
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大。
小结:所以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引导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
结论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明显、季风气候显著。
过渡我们学习了亚洲的气候特征,那么欧洲的气候特征又如何呢?
以学生自学的形式为主,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列表比较亚洲和欧洲气候特征的不同。
利用书上的练习总结:
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读图及学习方法的掌握,通过对亚洲气候特征的分析,掌握其分析方法,来了解欧洲的气候特征。所以,要多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找有用的知识,增加读图的练习。
作业:
板书设计
亚洲气候特点:
1、复杂多样的
2、大陆性特征明显
3、季风气候显著
欧洲气候特点
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教后札记
教学前,领着学生复习气候类型部分,在学生自学新课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
效果较好。
板书设计
教后札记

班级小组姓名
第一节亚洲的气候问题导读训练单
知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简单,试试看。不过,要认真仔细哟!
一、你会判断吗?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0C~80C。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A、农业生产B、人们生活C、交通D、旅游
2、降水概率为100%表示(),降水概率为零表示()。
A、可能有雨、肯定无雨B、肯定有雨、可能无雨
C、可能有雨、可能无雨D、肯定有雨、肯定无雨
4、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四季如春B、长冬无夏C、中年炎热D、电闪雷鸣
5、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学校,放暑假的时间一般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华迪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得学校某天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为6℃、16℃、14℃、4℃。据此,完成6—7题
6.华迪中学该日的最高气温最有可能是()
A.14℃B,17℃C.25℃D.10℃
7.该日的平均气温是()
A.10℃B.14℃C.16℃D.8℃
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A、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B.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C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10。下列地区,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A、赤道地区B.青藏高原C.亚洲北部D.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11、“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A,日常生活B,交通出行C、工业生产D.农业生产
12、下列叙述,表述气候的是()
A、这里天空蓝极了,偶尔有云飘过来
B、这场大风真厉害,把马路两边的座椅都掀翻了
C、一场寒流过后,气温降到了零下二十多摄氏度
D、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
19.有关亚洲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亚洲东、南部主要分布的是季风气候B.受纬度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气候类型齐全
C.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D.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
20.季风气候的最大特点是()
A.冬季特别漫长B.雨热同期C.风向无规律变换D.全年多雨湿润
16.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第一节亚洲与欧洲
第6课时河流、人口、国家
知识点一:亚洲的河流特征
1、说明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差异。
2、分组比赛:第一组:找出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
第二组:找出亚洲注入印度洋的河流
第三组:找出亚洲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第四组:找出亚洲两条著名的内流河。
3、检查学生读图的情况。
4、简单分析长江和湄公河的特点。
5、归纳亚洲河流特征。
一是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地形影响)
二是内流区面积广大。(气候)
知识点二:亚洲的主要湖泊
活动学生在1-1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
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
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欧洲的河流,并根据亚洲河流的特点,总结欧洲河流的特点有哪些。
总结通过地形图,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总结。
知识点三:欧洲河流特征
出示下列题纲,启发学生思考
(一)找出欧洲主要河流: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
(二)归纳欧洲河流特征。
1、受平原地形影响,欧洲河流河网,水流。
2、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欧洲河流水量,径流量季节变化小,航运价值。
3、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绝大部分为河(外流河、内流河)。
知识点四:亚洲、欧洲人口特征。

导入新课
放一段录像资料,反映亚洲人种、民族的特色,用人口攒动的亚洲东部或欧洲的繁华的街景以及青藏高原无人区等具有人口分布特色的景观,有这些资料引入亚洲的人口。
(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读图1-14,亚欧人口密度图,回答人口分布的特点。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列举。
讲述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占十分之六)
亚洲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3.亚洲的人种和民族
学生自学阅读14页亚洲的民族小材料。
4.亚洲的国家
在13页地图1-15上找到与我国在陆地上相邻的国家。
中国的临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4个。
过渡前面我们了解了亚洲的人口与国家,那么欧洲的情况如何呢?
学生阅读12页材料,欧洲的人口与国家。
板书(二)欧洲
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2.城市文化水平高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活动课下搜集亚洲和欧洲的世界之最。
(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指导学生自学。在今后的讲述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板书设计
板书(二)欧洲
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2.城市文化水平高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班级小组姓名
第一节亚洲与欧洲问题导读单
1、亚洲最长的河流是()
A、长江B、印度河C、叶尼塞河D、勒拿河
2、在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是()
A、恒河B、湄公河C、湄南河D、印度河
3、多瑙河流经国家的个数是()
A、8个B、9个C、10个D、11个
4、欧洲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是()
A、多瑙河B、莱茵河C、第聂伯河D、伏尔加河
5、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是()
A、里海B、死海C、贝加尔湖D、巴尔喀什湖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A、苏必利尔湖B、贝加尔湖C、里海D、死海
7、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
8、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欧洲
9、世界上城市人口所占比例最大的洲是()
A、北美洲B、大洋洲C、欧洲D、亚洲
10、下列关于亚洲河网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河顺地势由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
B.亚洲部分只有小面积的无流区
C.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主要内流河有注人里海的锡尔河和阿姆河
D.高原山地区河网密,平原丘陵区河网疏
11、下列关于亚洲及欧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各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欧洲人口密度最小
B.目前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均匀的大洲
C.除南极洲外,欧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大洲
D.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和欧洲

第一节亚洲与欧洲问题训练单
1.下列地点不属于亚洲与其他洲分界线的是()
A.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
B.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
D.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2.苏伊士运河沟通的是()
A.地中海和红海B.太平洋和大西洋
C.地中海和里海D.北冰洋和太平洋
3.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其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的()
A.80%B.71%
C.61%D.50%
4.下列河流中,最终注入印度洋的是()
A.鄂毕河B.叶尼塞河C.勒拿河D.印度河
5.读“亚洲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海洋:①海,②湾,③洋。
河流:a,b,c。
湖泊:d:______。
山脉:A,B,C,D。
半岛:甲,乙,丙。
(2)属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的是______。(填代码)
6.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01年11月7日在伦敦公布“2001年世界人口形势报告”,对当前世界人口增长、生存状况与环境质量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报告说截止到2001年,世界人口已增加到61亿。报告预测,未来5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90亿。
6.1有关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都在发展中国家B.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非洲
C.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D.亚洲人口最多,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6.2东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B.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
C.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D.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6.3根据预测,人口总数不变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最多的洲分别是()
A.北美、亚洲B.欧洲、亚洲C.拉美、非洲D.亚洲、非洲
6.4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文化教育的发展相适应B.住房、交通建设情况相适应
C.城市人口比例、人口年龄构成、人口密度疏密情况相适应
D.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适应
6.5各国政府都十分注意进行人口普查,表明政府行使了()
A.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B.政治统治的职能
C.领导国家政权的职能D.社会管理的职能


第一节亚洲和欧洲的人口
导入新课
放一段录像资料,反映亚洲人种、民族的特色,用人口攒动的亚洲东部或欧洲的繁华的街景以及青藏高原无人区等具有人口分布特色的景观,有这些资料引入亚洲的人口。
(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读图1-14,亚欧人口密度图,回答人口分布的特点。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列举。
讲述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占十分之六)
亚洲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3.亚洲的人种和民族
学生自学阅读14页亚洲的民族小材料。
4.亚洲的国家
在13页地图1-15上找到与我国在陆地上相邻的国家。
中国的临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4个。
过渡前面我们了解了亚洲的人口与国家,那么欧洲的情况如何呢?
学生阅读12页材料,欧洲的人口与国家。
板书(二)欧洲
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2.城市文化水平高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活动课下搜集亚洲和欧洲的世界之最。
(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指导学生自学。在今后的讲述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板书设计
板书(二)欧洲
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2.城市文化水平高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教后札记
教学时,注重学法的指导,学生阅读“欧洲的人口与国家”的资料时,思考问题:亚洲、欧洲分别存在着人口问题主要是什么?它给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带来哪些不利因素。

精选阅读

第一节《中东》教学设计


第一节《中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说出一则关于中东的新闻或一个与中东相关的词语。
(2)能看图比较中东与西亚范围的不同之处。
(3)能在“中东”地图上找出“两洋、三洲、五海”。
(4)能看图说出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分布。
2.能力目标
通过读图,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石油的分布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培养对地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时事的意识、热爱和平的态度,正确看待和使用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东的战略性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
(2)难点: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中东石油对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法、问题讨论法、启发式谈话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走过了我们临近的国家。今天我们又踏入东半球其它国家。第一站,我们来到中东……(展示课题)
师:[问题]这个地区在哪里?为什么把这个地区叫做中东呢?
[课件展示]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名称来历文字简介。
师:中东和我们学过的西亚一样吗?请大家把中东和西亚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
[课件展示]中东地区图与西亚图作比较。
[结论]中东比西亚多了个非洲埃及,少了一个阿富汗。中东包括除阿富汗的西亚国家,北非的埃及和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师:请注意看图上哪些国家是跨洲的?分别跨了哪两个大洲?(土耳其跨亚洲和欧洲,埃及跨亚洲和非洲)
师:请同学看这样一组关于中东地区的新闻报道(请男、女播音员播报)
[课件展示]新闻报道内容
师:再看摄影师在中东大地上拍下的几幅照片。
[课件展示]战争画面图
师:这些报道和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这里战争频繁,所以成为世界的焦点,并且受到美国等大国的关注。)
[说话练习]如果你是中东的一名中学生,你有何感想?如果给你向所在国的领导人或世界人民说几句话的机会,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师:报道中都提到哪些战争?(两伊战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
[课件展示]中东——世界热点地区
师: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中东战争是怎么回事?
[课件]关于两次中东战争的介绍
师提问:为什么中东的战争会有英国和法国插手?他们在争夺什么?(苏伊士运河)
师追问:为什么要争夺苏伊士运河?(因为这里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
[课件展示]焦点一:位于世界重要的战略位置
[课件展示]中东地区图(一湾、两洋、三洲、五海)指导学生读图。
师提问:你怎样来描述中东地区的海陆位置?
位于亚洲西部,欧洲的东南,非洲的东北(地跨三大洲)。
师提问:这一地区有哪些主要水域?(五海,一湾)
师追问:这些水域当中,哪些是相通的?通过哪些水道相通?(里海和地中海通过土耳其海峡相连,地中海和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相连,阿拉伯海和波斯湾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相连)
师追问:除了内部相通外,哪些水域还和外面的大洋相连?(地中海与大西洋,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相连)
[活动]完成第52页第1题第(1)小题。
[课件展示]表格图答案
师:刚才我们还提到了海湾战争,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战争是怎么回事?
[课件展示]海湾战争资料。
师:美国插手中东问题的关键性原因是什么?(石油问题)[课件展示]焦点二:为石油而战---丰富的石油资源。
讲小笑话[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
[讨论]中东石油在世界的地位(储量:最大;产量:最多;出口量:最多)
[课件展示]中东石油的分布。
[讨论]中东石油的分布状况;(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课件展示]世界主要产油国石油储量(中东五大产油国占中东63%)
[课件展示]波斯湾图文介绍。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日本、美国、英国石油公司的总裁,要从中东进口石油,最短航线需要经过哪些海峡、海洋、运河?
[课件展示]航线A、B、C图。
[课件展示]ABC三线到达的国家。
师小结:由此可见,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需要中东的石油资源,以美国为首的这些国家在中东有着很大的利益可图,因此,他们要干涉中东事务。
[讨论]发达国家为什么要疯狂的争夺石油?(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据估计,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其它地区的石油储量只够开采15年,中东的石油储量可开采80年,中东地区必将面对石油枯竭的问题。)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中东石油用完,其经济将如何发展,人民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可以发展旅游业、信息产业、交通运输业等)
总结
本节课我们分析了中东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的两个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两点都是这个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但这些优势条件在给它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麻烦,少数发达国家由于这些优势而不断在这个地区挑起一些争端,引发了许多战争。下节课我们继续来讨论引发战争的另外两个原因:匮乏的水资源、文化差异。
作业:1.完成课本中活动题空格填充。
2.完成填充图册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遗传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一节遗传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节遗传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人体的每一个形态特征或者生理特征,叫做性状。人体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基因是遗传物质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单位。遗传物质(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课本是通过由“性状的认识”到“基因对性状控制的认识”进行编排的,符合初中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通过对“探究竟”三个步骤的逐步研究,学生会逐步认识到“性状→染色体控制性状→染色体承载着遗传物质(DNA)→基因是DNA上的功能单位”。
然后,教师在学生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小组研究“大家谈”的问题。在学生得出“基因是遗传物质基本单位”的结论以后,教师讲解“知识链”的内容,着重把握(1)染色体、遗传物质和基因的概念;(2)染色体、遗传物质、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条绳子上染上不同的颜色,每一种颜色的片段就代表一个基因,以示基因和DNA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可以补充DNA和蛋白质是怎样超螺旋形成染色体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阐明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控制生物性状物质的分析,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实际用”中关于中国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材料,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三、重点难点
重点:(1)染色体、遗传物质和基因的概念;(2)染色体、遗传物质、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难点:染色体、遗传物质、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难点突破:引导学生多讨论发言,通过相互补充和评价,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知识链”中这一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在“知识链”中,教师结合图片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媒体
自制的彩绳,相关图片
五、课时建议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应该多举一些关于相对性状的例子,比如:人有无耳垂、直发与卷发、拇指能否弯曲、中指长于无名指与短语无名指等等,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并请学生讲述自己那里与妈妈长得像,哪里与爸爸长得像,借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这些性状的例子引出“性状”的概念。以及“遗传”的定义。指出后代长得像妈妈或者像爸爸的现象就是遗传现象。
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自己的身上的相对性状属于哪种类型。(学生积极发言)
(二)讲授新课
探究1:
仔细观察“长臂猿”,“父子情深”图片。描述亲代和子代之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可能回答:
学生1:眼睛长得很相。
学生2:嘴长得相。
学生3:手长得也相………等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对照能力。
归纳总结
遗传的概念。
阅读“小辞典”,根据上图举例说出几个生物的性状。
每种生物所繁殖的新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上都和自己的亲代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
长臂猿母子的眼睛都是圆的。眼睛的形状就是一个性状.父子的嘴形状很相,嘴的形状也是一个性状。
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探究2:
仔细观察一组谷穗照片。分析它们的形状为什么各不相同?
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因为它们体内的染色体不同。染色体导致生物的性状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讨论
谷子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的不同,会导致谷穗的形状不同,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可能回答:
染色体的变化导致了生物的性状不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探究3:观察“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图。
明确:染色体的概念和染色体的组成及基因的概念。
找出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染色体: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是由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是DNA分子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单位。DNA是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讨论
你认为遗传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图片资料分析
“人的每个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玉米的体细胞内含有10对染色体,蚯蚓的体细胞内含有16对染色体,狗的体细胞内含有39对染色体。”分析这个资料说明了什么?
说明:
每种生物的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目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
1.知道DNA指纹鉴定有哪些应用吗?
2.你对人类基因组计划了解有多少?
可能回答:
生1:用于亲子鉴定。
生2:用于犯罪认定。
生3:疾病检查,遗传病诊断,血液配型……等等。
生1:"人类基因组计划"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的。
生2:有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和中国六个国家参加研究.中国是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生3:2002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等等。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关注当代生物新成果,新技术同时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学以致用
讨论:
为什么种瓜得瓜,种瓜不能得豆?因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瓜的种子中含有遗传物质,决定了种瓜只能长瓜,不能长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能力。
认真完成教师提供的练习题。巩固加深,使知识内化。
(四)知识拓展
生活在草原上的牛和羊,吃同样的草,饮同样的水,但牛肉和羊肉的味道却相差甚远,试分析原因。肉的味道是由其蛋白质的性状决定的,而不同的蛋白质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的,因为牛和羊具有不同的基因,所以牛羊肉味道相差甚远。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知识面。
七、小结
基因是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基本单位,存在于DNA上。DNA包含着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所有信息。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每种生物的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目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而且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基因工程、DNA指纹鉴定等技术在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21世纪必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八、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一生物的性状和遗传物质
一、生物的性状
概念: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
表现:直发和卷发、拇指能否弯曲、有无耳垂……
二、生物的遗传
概念:每种生物所繁殖的新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上都和自己的亲代相似,这种现象叫做遗传。
三、基因、DNA、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发酵技术”教学设计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第一节“发酵技术”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一节“发酵技术”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说明食品的腐败的原因。
3、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运用发酵技术制作一种传统食品。
(3)、体会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
2、能力目标
(1)、通过品尝酸奶,引出身边的发酵技术。
(2)、通过自制酸奶(或制酱,或酿米酒)的实践活动,了解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一般原理。
(3)、通过制用沼气发酵装置,了解科学技术的关系。
(4)、通过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活动,了解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体验与生物发酵技术有关的职业。
三、教学重点
1、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四、教学难点
1、活动:制作沼气发酵装置。
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3、活动: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准备
1、生物技术成果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2、生活中常见的发酵产品:调味品、米酒等。
3、师生各自制一份酸奶。
4、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制一份米酒。
5、收集工业化的发酵产品:味精、抗生素、加酶洗衣粉等。课前学生调查家中厨房里的调味品。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你们吃过面饱、酸奶吗?你们洗衣服时用过加酶洗衣粉吗?知道多莉绵的故事吗?通过多媒体或图片给学生展示。从而导入本章课题——《生物技术》。
出示面包、酸奶、醋等准备好的发酵食品,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发酵产品?从而引出本节课题——《发酵技术》。可见,了酵技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可不分,有极重要的意义。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多媒体画面,让学生回答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生活体验。

指导学生看教材114页,并勾画生物技术的概念。
学生积极回答。甜面酱、豆腐乳。。。。。

(一)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

你们还记得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特点吗?
你们家中厨房中有哪些发酵产品?
你可能品尝过多种各有特色的酸奶,但你品尝过自制的酸奶吗?其实课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每一个小组的同学按照书中的操作步骤自制一份酸奶,今天老师和你们一样制作了一份酸奶,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好吗?
(品尝学生自制的酸奶时,教师要提示学生品尝前一定要仔细观察酸奶的色泽和形态,确认质量合格后才能品尝)。
通过展平台或每小组一名学生进行对自制酸奶进行展示,并对每小组的酸奶进行评比。
提问:(1)你们刚才品尝的酸奶是什么味?
(2)你们能否将刚才品尝的酸奶,制作的步骤讲给大家听呢?要求学生阅读教材115页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3)为什么要将牛奶煮开?

(4)煮开的牛奶为什么要冷却后,才可加入酸奶?

(5)加入酸奶的作用是什么?
(6)为什么酸奶和牛奶的口味、形态不同?

(7)你能举出一种利用相同原理制用的食品或饲料吗?(教师要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给予肯定的指导)。
教师小结:酸奶的制作需要乳酸菌的参与,温度适宜,没有氧气条件,可以使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所致。四川泡菜、青贮饲料等根据同样的发酵原理。
回答:微生物种类多、代谢能力强、繁殖速度快,代谢方式多样。
味精、酱油、豆豉、泡菜。。。。。
学生品尝酸奶,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并让每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制作过程。

学生回答:(1)酸奶呈酸味、微酸。

(2)一是器具和原料的消毒,二是微生物接种,三是微生物的发酵。(学生一边回忆自制酸奶的操作,一边对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
(3)牛奶煮开可杀死牛奶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的微生物,避免酸奶腐败。
(4)煮开的牛奶冷却后才能加入酸奶的原因是高温能杀死乳酸菌或减弱乳酸菌的生活力。
(5)加入酸奶的作用是接种。
(6)不同的学生描述会不同。但是大多数同学指出酸奶的口味有点酸,酸奶是因为在乳酸发酵的过程中,利用牛奶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等物质,牛奶与乳酸的物质不同,口味就不同。酸奶是固态,像豆腐。
(7)泡菜、酸菜、青贮饲料。。。。。

(二)酿一醇香浓郁的米酒
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闻一闻,是什么?(同时拧开盖知道怎么酿成的吗?

课前几天已布置同学们回家在家长的指导下制用的米酒,质量如何?让全班同学看一看你的劳动成果,行吗?(要加强学生的教育,不能饮酒,对同学们的身体影响很大)。
好的。我们来看看怎样才能酿出一醇香浓郁的米酒,请看教材116页活动:酿一瓶醇香浓郁的米酒。
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方法步骤,让学生明白制作米酒的一般方法。
提问(1):同学们品尝了酿制的米酒和基本操用方法,酒药里有哪些微生物?在酿酒中起什么作用?
(2)酒药为什么要与米混合均匀?学生回答时要给予肯定与鼓励。

(3)联系前面的知识回答,米饭表面的绒毛是什么?

(4)如果酿酒的时间拖长,味道会发生什么变化?

(5)同学在酿酒的过程中注意了哪些问题?

归纳小结:酿酒时酒药与米饭充分混匀,酒药的质量要合格,发酵的温度要适宜,创造无氧的环境。
曲霉、毛霉酵母菌
淀粉——————葡萄糖———酒精
30℃无氧


学生边看边,作吸气状。好香,有酒香味。学生相互交流着,我们能像制酸奶一样自己酿酒吗?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计论酿酒的方法步骤。
让每一个小组指定一名学生进行对对方的米酒进行评价。

回答:(1)酒药中有曲霉、毛霉、酵母菌等微生物。可用米饭作为原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2)酒药与米饭混合均匀的目的是使酒药生物更充分地利用米酒作为原料,加快发酵的速度。
(3)米饭表面的绒毛是霉菌的菌丝。

(4)如果酿酒的时间拖长,有更多的糖被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所以米酒的甜度会减少,酒味变浓。

(5)注意酒药的质量和米饭充分均匀混合,温度不能太高,适宜的温度,米饭要煮熟煮透等。

三建议活动:选做一种调味的发酵酱

指导学生看教材117页建议活动:选做一种调味的发酵酱,讨论发酵酱的一般过程有哪些?
制作发酵酱和制豆豉时,需要微生物的参与吗?制曲过程中为什么要将原料蒸熟?

在制内过程中却需要适量的食盐水,其目的是为什么?

归纳小结:制作面酱的原料是面粉,需要米曲霉素进行发酵;制作黄豆酱的原料是面粉和黄豆,主要需要米曲发酵;制作豆豉的原料是黄豆,主要需要米曲霉、毛霉、黑根霉等进行发酵。回答:原料处理,制曲,发酵制酱、晒酱。

都需要微生物的参与,发酵微生物的参与,发酵微生物来自空气。制曲过程中将原料煮熟更容易被微生物利用。
主要是抑制腐败微生物的活动,使产品咸味更适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分析某农业村的结的结构示意图利用媒体:“某生态农业村的结构示意图”,请同学们分析该农业村是怎样处理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杆的?(教材第102页某生态农业村结构示意图)。
提问:生态农业村的做法有什么优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

你们知道沼气是怎样产生的吗?
那在什么样的条件和设备中才能产生沼气,我们一起来制作沼气发酵装置。学生回答;将生活垃圾、粪便、秸杆进行沼气发酵;农作物的秸杆没有焚烧,是经过发酵产生沼气,作能源利用了,这样不会污染环境,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回答:利用了农作物秸杆中的能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主生沼气,杀灭粪便中的病菌,减少燃烧秸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粪便传播疾病的机会,提高了阳光利用率和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转化率。

回答: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

准备实验装。
二制作发酵装置

三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课前准备好制作的沼气发酵简单装置的器具和发酵原料。

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地阅读教材120页“制作沼气发酵装置”的内容,教师要及时讲解,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小组活动:注意公工协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发酵一段时间,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因为课堂时间短,让学生课外观察)。
提问1:在沼气的发酵过程中,池塘污泥的作用是什么/

2在沼气的发酵过程中,植物秸杆和猪粪的作用又是什么?

3、在制作装置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用橡皮塞塞A和B的瓶口?

4、你能预测实验装置中发生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沼气发酵的过程开始了。
5、发酵一段时间后,应从哪个部位采用哪种措施检验是否有沼气的产生呢?

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了沼气发酵装置,并对实验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表的意见很好,那么沼气发酵的原理是什么呢?沼气发酵有何作用呢?你认为沼气发酵在生态农业中有何重要的意义?
归纳小结:(1)沼气发酵的原理:杆及人畜粪便等在厌氧的条件下,温度保持在25℃需要甲烷细菌的参与,经过发酵产生了甲烷,可以燃烧、照明等,沼气渣可以作饲料、鱼料及畜禽饲料。
(2)利用沼气发酵能够更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增加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从而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酸奶、沼气、米酒等是传统的发酵技术,还有工业化的发酵产品。如在生活中运用的味精、加酶洗衣粉等是工业化的产品。
指导学生看书,书中介绍了哪些工业化的发酵产品,生产方式及用途是什么?

讲解:国科学家巴斯德揭示了微生物在发酵中的作用,使发酵技术有了理论基础后人们开始利用微生物工厂生产各种产品,从而构成了生物技术产业。这些工业化的产品早已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们想一想,它们用在哪些方面呢?
认识发酵装置的器具及其作用(有学生看见发酵原料有恶心感,但教师的鼓励下,能顺利进行下面的实验。
制作沼气的步骤:一是将猪粪70克,粉碎的植物秸杆20克,池塘污泥50克,清水350毫升,混匀放入在A瓶中。在B瓶中装入少量的清水,水面封住玻璃管口。二是照教科书中的装置图进行制作装置。三是用凡士林涂抹接口处。四是把整个装置放置在25℃上条件下,将止水夹挟紧进行发酵。

1、沼气的发酵主要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池塘污泥中含有沼气发酵所需要的厌氧微生物,尢其是产甲烷的细菌。

2、植物秸杆为微生物提供含碳的有机物,猪粪为微生物提供氮、磷等养料。
3、因为产生沼气的甲烷菌是厌氧微生物,要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产生沼气,所以要将瓶口塞紧。
4、学生观察。

5、将教材装置2处的止水夹打开,使气体自尖嘴玻璃管口徐徐流出,以燃烧排出的气体如果看到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就说明有沼气产生。

学生看书后回答:(1)有抗生素,能够治疗许多疾病;(2)氨基酸,广泛运用于医药、食品、饲料等;(3)甜味剂,广泛用于饲料、果冻等;(4)食用有机酸,广泛用于饲料、糖果等;(5)酶制剂,广泛运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以上这些工业化产品均是微生物发酵产品。
回答:略
四活动: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作用要求学生课前进行调查,同学们做得怎样呢?请各小组一名学生进行汇报调查结果。
微生物发酵技术产品应用于生活的有哪些呢?
如果没有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小组代表分别介绍调查的内容和结果。

用于食品和食品加工业等。

食品单一,味道不好,没有鲜味;影响疾病的治疗等。
七、板书设计
第25章生物技术
第一节发酵技术
一、身边的发酵技术
(一)发酵食品
1、认识发酵食品。
2、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3、酿一瓶醇香浓郁的米酒。
4、制作发酵酱。
(二)、沼气发酵
1、制作沼气发酵装置。
2、沼气发酵的原理。
3、沼气发酵的应用。
4、沼气发酵的优点。
二、发酵工业产品。主要有抗生素,氨基酸、甜味剂、食用有机酸。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090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