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新课程高一历史外交关系的突破与发展教材点拨及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2)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课程高一历史外交关系的突破与发展教材点拨及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2)”,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新课程高一历史教材点拨及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2)
二 外交关系的突破与发展
历史回眸一、风雨如晦中的中国外交
1.背景
(1)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利用台湾问题大搞所谓“两个中国”的阴谋,还公开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
(2)1958年,苏联提出有损中国主权的合作条件,被中国严词拒绝。随后,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与中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
(3)1959年,苏联赫鲁晓夫访华,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不久,中苏两党的分歧公开化,并扩大到国家关系方面。
(4)1960年7月,苏联政府突然照会中国,单方面决定召回全部在华苏联专家,停止对中国的经济技术援助。此后,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甚至在边境地区爆发了武装冲突。
2.状况
(1)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逐步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这就是被称为“一大片”的外交方针。
(2)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与大批亚非国家以及拉丁美洲的古巴建交。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则是中国打开同西方资本主义大国间外交局面的一个重大成果。
二、中美关系解冻
1.背景
(1)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要尽快消除越南战争败局造成的影响及改变其在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
(2)中国迫切希望对付苏联威胁,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祖国统一,恢复和扩大国际交往等。
2.经过
(1)1971年4月,毛泽东批准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2)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1972年9月,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随后,日本同台湾当局断绝了“外交关系”。
2.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并陆续签订贸易、航空等一系列协定。
四、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本节内容包括风雨如晦中的中国外交、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重返联合国四大内容,重点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国重返联合国。这些内容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已经出现过,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头绪繁多,仍然需要采取得力措施予以突破:
(1)风雨如晦中的中国外交 这一子目实质上阐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国的外交状况,教学时应重点解决当时中国外交面临的四大背景:一是适当补充有关资料,说明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二是结合《布尔加宁与艾森豪威尔在一起》等图片,理解当时国际局势的明显缓和,说明中国外交面临的国际形势;三是结合朝鲜战争后的台湾问题、越南战争,引导学生认识中美关系的敌对状态;四是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有关内容,理清中苏关系逐步恶化的发展趋势。至于中国这一时期的外交方针和成果,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即可,不必展开。
(2)中美关系解冻 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应着重处理好三大问题:一是结合美苏争霸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国际形势,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中美关系解冻的主要原因,真正理解“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二是在学生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出示并分析《美国乒乓球队队员在长城游览》等历史图片,理清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三是适当补充《中美联合公报》有关原文,师生一起分析其内容及意义。
(3)中日邦交正常化 这部分内容可以在欣赏有关影视资料片段的前提下,师生共同分析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结合中日两国联合声明在北京签字说明建交过程,着重使学生理解:“中美关系改善促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4)中国重返联合国 这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性胜利,可引导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能够重返联合国?”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教科书
有关内容,从中国国际地位和第三世界的支持两个方面进行归纳;然后,结合“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和课本插图,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意义.并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合作讨论1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美国的关系逐步解冻,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想一想:为什么中美关系正常化是新中国外交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成果?
我的思路:原则性可以从台湾问题上进行思考,灵活性可以从正常化的历程等方面分析。具体分析时,应着重突出以下问题:中国在与美国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既坚持大节(一个中国),坚持原则(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前提),又照顾现实(同意美国与台湾保持商务、文化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合作讨论2针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毛泽东形象地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议一议:20世纪70年代初期,新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我的思路: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够在1971午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国家实力、外交政策、国际关系格局等方面分析:首先,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国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改变了过去国家积贫积弱的面貌。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国际社会对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确认,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的必然结果。其次,中国政府长期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不仅赢得了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尊重,而且也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完全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大势所趋。再次,从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来看,关苏矛盾的激化、各种政治力量的新分化和组合,客观上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极为有利;与此同时,第三世界日渐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同属第三世界,是第三世界国家最可靠、最真诚的朋友。因此,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积极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时空隧道1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对苏联的原则和态度 材料一:1950年我和斯大林在莫斯科吵了两个月,对于订立互助同盟条约、中长路、合股公司(以上三项都是苏联提出的合作项目,具有控制中国经济和利用中国资源的倾向——引者注)、国境问题(指在划分中苏边界问题上中苏两国的争议——引者注)。我们的态度:一条是你提出,我不同意者要争;一条是你一定要坚持,我接受。这是因为顾全社会主义利益。还有两块“殖民地”,即东北和新疆,不许第三国的人住在那里,现在取消了。
——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1958年)
材料二: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不太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那时候有这样一种情况,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自己的创造性很少。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是长久之计。从1958年起,我们就确立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毛泽东1962年1月30日的讲话
思维点睛:材料一反映了苏联的霸权主义倾向,企图在政治经济方面对中国进行控制和利用。这是导致以后中苏关系恶化的重要根源。
材料二中,毛泽东认为苏联的农业政策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业发展缓慢;在工业上,轻重工业发展比例失调。因此,他认为由于中国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学习苏联是必要的,但不能照搬苏联的做法,应该具有创造性,要独立自主。这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正视苏联的经验与教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材料一、二、三体现了在20世纪50~60年代毛泽东对待苏联的原则和态度,那就是:对于苏联的霸权主义倾向,要进行斗争,维护本国的利益,又要顾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要学习苏联的经验,又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探索。毛泽东的独立自主原则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是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唯一正确的原则和态度。
时空隧道2尼克松和邓小平有关中美关系的言论
材料一:1960年,尼克松对《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
材料二:1960年2月,一贯强烈反共的尼克松在同肯尼迪竞选总统时说:“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太过于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有六亿人的政府,保持永久不予承认的态度。”1968午大选时,尼克松又说:“时间已经到来,我们必须掌握中国的现实了。”
材料三:1971年5月5日,尼克松在电台广播《公告》时说:“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正常关系敞开门户。……我谋求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的关系的行动不会以牺牲我们的老朋友为代价,这个行动不是针对任何其他国家的。”
材料四:1989年,邓小平在会见尼克松时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2年,二十多年间,中关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在您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种状况,我非常赞赏您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我知道您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思维点睛:材料一反映了尼克松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表面上的原因是中国不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实际深层次的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支持亚洲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使美国称霸亚洲和世界的企图难以实现。而且,尼克松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仇视社会主义制度。
材料二则表明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对华政策已出现分歧,尼克松有了结束同中国对抗关系的想法。
材料三和材料一相比,尼克松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坚决反对承认新中国,变为表示要主动使中美关系正常化。其主要原因是新中国发展壮大,闽际地位逐渐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在与苏联争霸过程中.由于实力下降而转为战略防御,需要利用同中国和解来取得与苏联争夺的国际战略优势。材料二中“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的关系的行动不会以牺牲我们的老朋友为代价”则暗指美国不放弃对台湾蒋介石集团的支持。
材料四中,邓小平指出了影响国家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但是两国关系的改善既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邓小平说“我非常赞赏您的看法”。
时空隧道3中美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问题上的斗争

 材料一:(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一一不要告诉任何可能会泄密的人。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造成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
材料二:(当尼克松通过特使赴华向周恩来转达上述构想时,毛泽东、周恩来表示)绝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双重代表权提案。中国不是联合国会员国的时间很长了,中国还可以再等。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自1961年第十六届联合国大会起,联合国内外展开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一系列斗争。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又展开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两项议案的争论。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终于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联合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到达纽约,出席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井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书》
思维点睛:材料一反映了在第三世界的兴起使联合国结构发生变化,接纳中国成为历史必然的形势下,尼克松基于不愿放弃在台利益的考虑,提出了“双重代表权”的方案,企图在联合国中制造“两个中国”。
材料二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严正立场,说明中国政府在对外关系方面坚持了外交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材料三的内容主要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和重新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是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最显著标志。它说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影响的扩大;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联合国日益摆脱美国的操纵和控制,成为伸张正义的讲坛;美国图谋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最终失败。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联合国中亚非新会员国的增加,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国家越来越多。1971年,第26届联大召开。7月15日,联合国内开始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两项议案的争论。美国先是企图阻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后又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当有代表权”“应当规定不剥夺中华民国的代表权”,在联合国中制造“两个中国”。为此,我国外交部在8月20日发表严正声明,指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决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类似的荒唐主张,坚决反对“台湾独立”阴谋。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阿尔巴尼亚等国的联合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到达纽约,出席第26届联大。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并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
围绕台湾问题,中美两国的关系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敌视对抗,走到七八十年代的缓和合作,九十年代再次跌入低谷。台湾问题成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也是中美两国关系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后仍未实现关系完全正常化的根本症结所在。其中有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及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最引人注目。
1972年2月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作为新中国成立23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总统与中国领导人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包括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回归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国一台”“两个中国”“一个中国,两个政府”“台湾独立”和“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美国也在联合公报上发表了自己的声明:对中国政府的声明表示基本赞同。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也是台湾问题逐步解决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1978年12月6日,中美双方在经过多轮双边会谈后,发表了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声明在1979年元旦结束美台外交关系,按公报规定终止美蒋“共同防御条约”,并在4个月内从台湾撤出余留美军人员。至此,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完成。
《中美建交公报》是双方妥协的结果,台湾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全部解决。美国仍然坚持它与台湾的官方关系,并采取措施来保证他们所关心的台湾的“安全”。为使这种特殊的美台关系符合美国的法律,美于1979年4月10日批准了《与台湾关系法》称:鉴于美国已于1979年1月1日结束了与“中华民国”的台湾当局的政府关系,国会认为有必要制定本法,以帮助维护西太平洋的和平、安全和稳定,并重申美国的政策是:继续与台湾保持密切的商务、文化关系;限定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为排除武力,“将通过和平方式”;向台湾继续提供武器装备;除“共同防御条约”外,与台湾的其他一大批“协定”“条约”继续有效,等等。可以看出,《与台湾关系法》严重违背了《中美建交公报》中的“断交、废约、撤军”三原则,是发展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也是日后中美双方发生冲突与纠纷的主要根源。
迫于中国政府的压力,美国于1982年8月l?日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与中国一道发表了一项联合公报,即“817公报”。在公报中,美国承诺向台湾出售武器无论在质量或数量上都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并保证减少向台湾出售武器,最终导致问题的解决。该公报消除了因美向台售武所具有的爆炸性。
一、选择题
1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B.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
C.为巩固政权、恢复经济而努力 D.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答案:A
2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A.中美关系逐步缓和B.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
C.中苏关系渐趋正常化 D.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答案:A
3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推行“冷战”政策
D.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策略
C.中国维护自己国家主权,不作让步
D.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
答案:D
4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中国奉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指的是……………()
A.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B.大力发展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友好关系
C.断绝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
D.与柬埔寨、老挝、古巴等国家建交
答案:B
5 1972年,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C.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受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答案:D
6 当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有些日本政府要员参拜靖国神社
B.日本文部省审定历史教科书的错误态度
C.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活动猖獗
D.日本对侵华战争的态度问题
答案:D
7 国家之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其主要决定因素是…()
①国家性质 ②国家力量 ③国家利益 ④国家科技发展水平
A.①②B.②③C.①③ D.①④
答案:B
8 中国外交史上发生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中苏建交 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③中美上海公报签订 ④中日邦交正常化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答案:A
9 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最主要标志是………………()
A.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C.成为第三世界的核心
D.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答案:A
10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第三世界的兴起及友好合作
C.中美、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D.中国国际威望的进一步提高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回顾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考虑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它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的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联合国2758号决议
请回答:
(1)上述决议包括哪几项主要内容?
(2)据材料,通过这一决议的原因是什么?
(3)第26届联大通过的这一历史性决议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参考答案:(1)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中国在联合国享有的权利;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中的代表。
(2)维护联合国宪章需要恢复中国合法席位;联合国组织所从事的事业需要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3)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成为中国唯一的合法代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查资料分析,中国为何能重返联合国?
参考答案:(1)根本原因是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2)中国政府一直为恢复自己的合法席位进行斗争。(3)亚、非、拉美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第三世界崛起,且在联合国中占大多数。(4)中国正确的对外政策,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家关系,赢得了大多数国家的支持。

相关推荐

新课程高一历史教材点拨及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1)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程高一历史教材点拨及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1)”,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新课程高一历史教材点拨及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1)
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合作讨论11999年前后,北京各界人土曾经围绕着是否应该修复圆明园的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一种意见主张按当年原样修复,当今国力强盛,理应再现我国园林一绝,褒美于世界;一种意见主张保持现状,以利于教育子孙后代勿忘国耻。
你是怎样认识这一问题的?试谈谈你的观点。
我的思路: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思考题,建议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申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可以归纳分歧意见,适当引导不同论点问题展开辩驳交锋,以活跃思维,培养思维说理能力,并鼓励多角度地考虑问题,不必强求一致。
当然,讨论辩驳时可以适当参考以下资料: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精美的主体建筑大多被焚毁,处处断壁残垣,不胜悲凉。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再次被劫掠,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残存的景点和同治、光绪年间修复的部分景点遭到更加严重的破坏。中华民国成立后,军阀割据混战,圆明园无人管理,军阀政客乘机将园中名木佳石拆卸运走,附近农民为了生计也拆砖运瓦加以变卖。这样,铭刻中国近代历史沧桑的圆明园遗址最终形成!
2 合作讨论2
下面是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向列强借债情况表:
时间借款额年息折扣年限共计偿还本息
1895年4亿法郎4厘9436白银3亿两白银7亿两
1896年1600万英镑4厘9436
1898年1600万英镑4.5厘8345
请你想一想: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今天我国向资本主义国家贷款,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我的思路: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的国家环境(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目的(偿付战争赔款)、性质(政治借款)等方面加以分析,使学生明确:目前中国面临着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即经济迅速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与本国现有资金短缺的矛盾,因此需要引进外资。这是在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条件下主动实行的,只要我们加强法律、税收等综合手段的运用,对外资的剥削本性加以约束,是可以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取得经济效益的。这与清政府的大借外债是完全不
31899年,美国政府第一次向侵华主要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的照会,核心内容是要求“利益均沾”“商业机会均等”。1900年5月中旬,美国第二次向诸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照会,核心内容是强调“维护中国的领土和行政完整”。
请思考:有人相信美国对华的“门户开放”政策是为“保持中国领土完整和行政完整”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我的思路:这实质上是把美国的要求由经济利益扩大到政治领域,由只包括各国在华“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扩大到整个中国。 因为美国所说“保持中国的领土和行政”完整的实际含义是要使中国成为一个完整和稳定的世界市场。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在于:(1)把中国的门户向一切帝国主义国家开放。这是因为美国害怕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使自己难以插足。(2)美国企图通过“门户开放”政策,得以插足任何一国的“势力范围”,分享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权益。(3)美国的经济实力在当时的世界上首屈一指,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在竞争中排斥其他列强,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所以从表面上看,美国标榜“利益均沾”似乎是一视同仁,而实际上在同等条件下竞争,结果总是对强者有利。而事实也正是如此,随着“门户开放”政策得到列强认可并得以贯彻,美国在华势力逐步扩大。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美国取得优势地位。
练习

“领事裁判权”也称为“治外法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1843年,英国通过《五口通商章程》,首先在中国攫取到该项非法特权,据此特权,英国在华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约束和法院审判,在中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受英国领事依照英国法律审判,中国政府不能过问。随后,美、法、俄等国也取得了此种特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历史回眸一、国门洞开
1.经过
(1)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并通过《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美、法等国也加入了侵华的行列。
(2)1856~1860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前后,俄国侵吞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乎方千米。
(3)1883~1885年,法国发动侵华战争,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4)1894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5)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t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德国等1l国签订《辛丑条约》。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危害
(1)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杀害了数以百万计的无辜百姓;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丧心病狂地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其中,英、法联军及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就是最有力的例证。
(2)政治上,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
(3)经济仁,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1895年,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1895年的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3.1897年11月,德国派军队占领了胶州湾。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随后,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4.1899年9月,美国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
“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清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有:一是封建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二是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闭关政策的实行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因为闭关政策不但不会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妨碍了自己的发展,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上至皇帝下至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骄傲自大,故步自封,阻碍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在他国强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和管理的地区,租期为25—99年不等。表面上看,在租借期间,租借地的主权仍属于出租国,实际上这是帝国主义国家侵占弱小国家领土的一种形式。1897年,德国租借胶州湾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块租借地。它和租界不同,在产生的时间、空间、殖民性质的程度等方面二者都存在较大差异。“势力范围”一般指殖民主义或帝国主义国家凭借军事、政治或经济力量,控制某一国家或该国部分地区,作为其“势力范围”,宣称这个地区是特定地带,它享有特殊权益,不许其他国家染指。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实际是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

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及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它的取得必须有条约根据,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最惠国条款”。这种待遇一般是相互给予的,其享受范围可由缔约国双方协议确定。这是发展国际间正常贸易、消除贸易歧视的一种手段。但鸦片战争后,中国与外国所订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外国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的权力,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

突破思路本节课言简意赅地涵盖了自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侵略,主要包括国门洞开、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两部分,其中的“门户开放”政策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鉴于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此比较熟悉,历史资料又很丰富,我们教学时应该各有侧重。
(1)国门洞开 本目主要阐释了中国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及其影响,其中的“影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首先,结合《1841年1月29日英军侵占香港》等插图,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并填写“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简表”,从而把握历次侵华战争的时间、发动者和结果;其次,教师出示体现战争危害的典型资料,结合《日军旅顺大屠杀》等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研究,从中归纳出列强侵华在人权、主权,经济等方面的危害。
(2)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教学时应予以特别的关注。首先,教师应在简要指出瓜分狂潮国际背景的基础上,结合《19世纪末列强在华强占的租借地示意图》和《时局图》等插图,形象直观地介绍瓜分狂潮的状况,真切感受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其次,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门户开放’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影响”,重点有不加干涉是其策略、现行税率利于美国等,说明“门户开放”政策既是中国对列强开放,又是列强在华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对美国的开放。
时空隧道1英国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材料一:英国商务监督或领事,将遵本国政府的命令,制定制度规则和章程,并设立法庭,以管理侨华的英国臣民,如有任何英国臣民被控犯罪,他将受监督和总领事为此目的所设的法庭审理。如果他讯明有罪,则他的处罚应听由英国政府或它的官员处理。
一一《巴麦尊子爵致奉命向中国政府交涉的全权公使函》
材料二:关于刑民事案件管辖这一问题,我愿唤起你的注意,最好是能以环境所能许可的一种正式方法,争取中国同意,英国当局对英国臣民这一类案件的绝对管辖权。
——1843年1月4日《阿伯丁伯爵致亨利璞鼎查爵士函》
材料三: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管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思维点睛:上述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后英国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有关过程: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基本相同,反映了英国企图从中国攫取领事裁判权;材料二中的“绝对管辖权”最能说明英国企图攫取这种特权。鸦片战争结束以后,英国最终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强迫清政府承认了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时空隧道2正确认识中国近代铁路的兴建
材料一: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其词曰:“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屏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但更多的人“群相讹骇”,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维艰可以体味。
材料二:甲午战争以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千米,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千米,仅占14%。
材料三: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材料四:据袁昶估计,庚于(1901年)前后,仅顺天府(注:清朝时北京称京师为顺天府)所属州县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
材料五: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一如他们所有的经济扩张活动,“完全是被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马克思语)。俄国外交大臣维持在揭示列强争夺铁路的奥秘时说:“欧洲列强十分清楚,在中国保障经济势力的有力方法之一,就是将铁路建筑权抓在乎里。”
——周积明著《最初的纪元》
思维点睛:中国近代铁路的兴建与列强的入侵直接相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材料一、二、五反映了中国近代铁路兴建的主要特点:遭到落后势力的强烈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投资兴建铁路,并超过了中国自建的铁路长度;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铁路建筑权。材料三和材料四则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近代铁路的兴建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带动了其他产业发展;传播了知识和信息,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以及从业人员的生活。对于中国近代铁路的兴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修筑铁路是世界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因而修筑铁路有其进步性;但由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铁路的兴修在当时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但从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来看,修筑铁路值得肯定。
时空隧道3列强在瓜分中国问题上的斗争与勾结
材料一:“不在中国长城以北为他自己或英臣民或其他人谋求铁路让与权。”
材料二:“不在长流域为他自己或俄国臣民或其他人谋求铁路让与权。”
——《中外条约》英俄换文协议
思维点睛:上述英俄换文协议,表面上看来是在尊重中国主权,但根据材料中的“长城以北”和“长江流域”等信息,联系课本第42页《19世纪末列强在华划分的“势力范围”示意图》可知,“长城以北”是俄国的“势力范围”,“长江流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由此不难看出,英俄换文协议的真正意图是互相承认对方在中国所取得的既得利益,巩固或分取更多的侵华特权,并非是为了尊重中国主权。由此可见,帝国主义国家在瓜分中国过程中的关系是既勾结又斗争。

新课程高一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教材点拨及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3)


新课程高一历史教材点拨及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3)
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
历史回眸一、侵华日军的暴行
1.发动军事进攻
(1)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
(2)1933年,日军向长城沿线进犯。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默认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和热河、冀东为“非武装区”,华北门户洞开。
(3)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4)1937年?月,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
(5)1937年8月,日军制造八一三事变。随后占领上海、南京、济南、太原等地。
(6)1938年5月,日军攻占徐州。10月,广州、武汉失守。
2.制造大屠杀:先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3.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做试验,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4.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号召进行民族革命战争。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官兵,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从1936年开始,中共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
3.蔡廷锴、蒋光鼐等率领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中奋起抗日,后来,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4.1933年,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5.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使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6.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它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2。在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多次战役,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则根据洛川会议精神,开辟了敌后战场。
3.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组织了枣宜会战等,继续抵抗日军进攻,制造了包括皖南事变在内的反共摩擦活动;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进行了百团大战等战役。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2.1944年,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国民党丧师失地。同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3.1945年?月,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开始。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侵华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不是偶然发生的。中国东北是日本重要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的市场、农业和重工业原料供应地。日本统治者视中国东北为其“生命线”。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在“东方会议”上确立了先占领中国东北、内蒙,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政策,决意打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限制日本独占中国的华盛顿体系,加紧推行既定的“大陆政策”,试图称霸亚洲、争霸世界。第二,促使日本在1931年“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的内部原因,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统治集团急需利用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经济危机的困扰。板垣征四郎在《关于满蒙问题》的讲演中宣称:“打开我国目前经济困难局面的根本政策,不外乎是向海外发展。”发动对外战争成为日本政府维护本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转移人民斗争视线的“反危机”措施。第三,日本在1931年9月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外部因素是时机有利:国际上,欧美资本主义各国正在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顾及中国;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正在南方集结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日本帝国主义趁此“良机”发动了蓄谋已久而又迫不及待的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和全民族抗日战争的比较
(1)相似之处:战争爆发时两国的形势均是敌强我弱;战争爆发时日本都足采取了先制造事端后发动突然袭击的方式;侵华过程中手段残忍,制造了大屠杀;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深重的灾难。
(2)结局完全不同: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全民族抗日战争,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出现不同结局的主要因素有:从领导方面来看,中日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消极避战,求和妥协,这是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日。从民众方面看,清政府压制人民的抗日热情,并阻挠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的积极努力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从战略战术上看,中日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以致坐失良机,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和战争的彻底失败;抗日战争中,正面和敌后两大战场分别开展阵地战和游击战,并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进行持久抗战,最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从国际环境来看,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华采取支持或默许的态度,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国的抗战得到了苏、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时空隧道1中外各派政治力量对西安事变的态度
 材料一:毫无疑问,张学良部队举行兵变的原因,应当从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帮助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奴役中国的事业的那些亲日分子的阴谋活动中去寻找。臭名昭著的日本走狗汪精卫的名字同陕西省发生的张学良部兵变紧密相联,这也绝非偶然。——苏联1936年12月《真理报》评论
材料二:英美的舆论,虽对捉蒋表示不赞同,然而也不主张讨伐张、杨。苏联《真理报》两次评论,对西安事变等同两广(倒蒋)事变一样。 日本说苏联造成,苏联说日本造成。双方对事实的实质,都有抹杀。
材料三:苏联因为日本的造谣,只能这样说。同时苏联如表示同情,便可以使与南京对立。这样的舆论,自然对局部的利益是有些妨碍。然而我们是不是能采取这一立场?当然是不能的。……我们的方针应确定为争取成为全国性的抗日,坚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方针。
——材料二、三均摘自毛泽东193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发言》
思维点睛: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外各派政治力量对此极为关注,并发表了自己对这一重大事件的不同看法:苏联和日本相互指责由对方造成事变;英美由于被扣的蒋介石是其统治中国的工具,而不赞同扣蒋,但由于同日本在争夺中国问题上有矛盾,故又不主张讨伐张、杨;中共认为事件的实质是中日之间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后,张、杨从维护民族利益出发,逼蒋抗日而实行“兵谏”。在这一系列的不同看法中,中共不仅正确地分析了西安事变的实质,而且从有利于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形成全国性的抗日浪潮。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已经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的实际问题,表明中共已由幼稚走向成熟。
时空隧道2日本近卫内阁发表的三次对华政策《声明》节录
材料一:在攻陷南京后,帝国政府为了仍然给中国国民政府以最后重新考虑的机会,一直等到现在。然而,国民政府不了解帝国的真意,竟然策动抗战……因此,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国合作的中国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并将与此新政权调整两国邦交,协助建设复兴的新中国。——1938年1月16日《声明》
材料二:帝国陆海军已攻克广东(州)、武汉三镇,平定中国重要地区。国民政府仅为一地方政权而已。然而,如该政府坚持抗日容共政策,则帝国决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溃为止。……如果国民政府抛弃以前的一贯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
——1938年11月3日《声明》
材料三:日本政府,本年曾一再声明,决定始终一贯地以武力扫荡抗日的国民政府。 同时和中国同感忧虑、具有卓识的人士合作,为建设东亚新秩序而迈进。……当此之时,政府向国内外阐明同新生的中国调整关系的总方针,以求彻底了解帝国的真意。日满华三国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
——1938午12月22日《声明》
思维点睛: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1938年1月16日的《声明》体现了日本企图采取不承认国民政府,图谋另立亲日伪政权的方针;1938年11月3日的《声明》反映出日本对国民政府的方针又有变化,即改变了不承认国民政府的方针,在对国民政府实行军事打击的同时,伸出诱降之手;1938年12月22日的《声明》则进一步耍出了新的花样,即所谓的“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三原则,以此作为诱降的条件。日本对华政策之所以如此调整,主要是因为:从当时中日战争的实际看,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由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资源紧张,又由于中共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猛烈发展,严重威胁日军后方,日本被迫改变原来的方针。 日本侵华方针的调整,对国民政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而蒋介石集团则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日本改变侵华战略方针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由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缺,特别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建立,严重威胁着日军后方,这就迫使日本帝国主义基本上停止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而把其主要兵力转向敌后战场,以巩固其占领区。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应付长期战争,在占领武汉之后,不得不改变其前一阶段的侵华战略方针而开始实施其新的战略方针。它的新的战略方针表现为:
(1)把军事进攻的主要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战场;对国民政府则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2)以“反共”的诱惑之词积极挑拨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破坏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积极利用汉奸,扶持伪政权,达到“以华治华”的目的。
(3)积极掠夺沦陷区的资源,利用中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战养战”。
(4)在世界范围内,配合德、意法西斯轴心国对英、法各国施加压力,同时
在争夺中国利益上,向英、美表示让步,并作出反苏姿态,企图通过英、美、法等国转而压迫国民政府投降。
合作讨论1
 1940年8月22日,聂荣臻司令员《致日本军官长士兵书》摘录:“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岁,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
联系教科书内容读完这封信,你有什么体会?
我的思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南京大屠杀”等日军的侵华暴行进行对比,通过侵略者的兽行与八路军的人道,体验革命人道主义的可贵、军国主义的凶残。同时,强调此信的中心意思,是要体验中国人民抗击的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日本人民同样是侵略战争的受害者。中日两国人民应该共同反击侵略者,世世代代友好相处。

2.
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说:“关于东北暴徒之根本讨伐,实为极难之事,因其集团作乱,不易治平,且非一朝一夕所能收效。自奉天事变发生后,我军对安奉线附近暴徒中心地之讨伐不下六十二回之多,结果收效甚微。”
想一想:日本侵略者三宅光治的“自白”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的思路:这段话反映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情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了各种番号的抗日义勇军,主要有辽宁省的“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辽宁民众自卫军”“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等,吉林省的“吉林自卫军”“吉林国民救国军”“吉林抗日军”“吉林人民抗日自卫军”等,黑龙江省的“东北民众救国军”“黑龙江救国军”“大刀会”“红枪会”等。这些群众性的抗日武装统称为“抗日义勇军”,大约有30多万人。他们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坚持抗去日伪军。
3.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联合各阶级共同抗日方面做出了哪些重大努力?
我的思路:抗日战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我们通常所说的抗日战争是指狭义的抗日战争,即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即平常所说的八年抗战。在这八年中,中共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等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按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进行梳理。
在防御阶段:卢沟桥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号召实行全民族抗战,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八一三事变后,中共领导的军队接受改编;抗战初期积极配合国民政府进行正面战场作战。在相持阶段:针对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共,中共以斗争求团结,打退反共高潮;在抗日根据地内制定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政策和策略,加强根据地建设,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反攻阶段:配合友军积极反攻日军,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举行。与会者有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121万中国共产党员。大会是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为确定打败日本,建设新中国的路线而召开的大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愚公移山》的闭幕词和《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了《沦统一战线》的重要发言。大会分析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制定厂“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大会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建立真正联合政府而斗争。为此要求全党发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大会选举出新的中央委员会,由44名中央委员和33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这次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大会全面总结了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统一战线、群众运动等历史经验,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高度的统一和团结,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突破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侵华日军的暴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四大部分,时间跨度大、内容多、头绪繁杂,教学时应采取如下的突破措施:
(1)课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并欣赏反映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图文音像资料,从而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有一个宏观的大致了解,增强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2)课堂教学时,紧紧抓住四个中心环节进行突破:一是通过考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断扩大侵华的事件,探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变化,认识抗日救亡运动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问题,二是通过梳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并分析其重要性,使学生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适应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而形成的,并成为发动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条件;三是通过让学生阅读南京大屠杀等材料或观看《黑太阳731》等有关影视录像,使学生深刻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制造的各种暴行及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四是通过讲解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使学生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通过分析、讨论等形式,使学生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教科书中的“读一读”“学习质疑”等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抗日战争主要过程的理性认识,以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插图和历史资料的能力。如果条件允许,应尽量联系当前中日双方对抗日战争的不同看法进行教学。
一、选择题
1 20世纪30年代的下列事件中,揭开了日本侵华战争序幕的是 ……………()
A.确定“征服满蒙”方针B.九一八事变爆发
C.日本制造华北事变D.八一三事变爆发
答案:B
2 中国国民政府与日本侵略者签订《塘沽协定》是在 …………………………()
A.1927年 B.1931年 C.1933年D.1935年
答案:C
3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 ………………………………………………()
A.揭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
B.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打开了中国华北地区的门户
D.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
答案:D
4 日军残酷屠杀我国人民30多万是在……………………………………………()
A.上海B.南京 C.广州D.武汉
答案:B
5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 ……………………………()
A.决定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B.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号召工农红军和人民进行民族革命战争
答案:C
6 下列事件发生在1933年5月的是……………………………………………()
A.日军进犯山海关
B.一二八事变爆发
C.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
D.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答案:D
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
C.国民政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答案:C
8 在1940年5月的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著名抗战将领是 …………………()
A.张自忠B.宋哲元 C.谢晋元 D.林伯渠
答案:A
9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豫湘桂战役
答案:D
10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 B.遵义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七大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政府,本年曾一再声明,决定始终一贯地以武力扫荡抗日的国民政府,同时和中国同感忧虑、具有卓识的人士合作,为建设东亚新秩序而迈进。现已感到,中国各地复兴的气势澎湃而起,建设的趋势,日盛一日。当此之时,政府向国内外阐明同新生的中国调整关系的总方针,以求彻底了解帝国的真意。……共谋实现相互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
——1938年12月22日近卫内阁第三次对华声明
材料二:这次近卫的狂妄声明,所谓“完全消灭反日之国民政府”,亦不过是如上次的声明一样一文不值。 日寇所满口鼓吹之“东亚新秩序”“睦邻亲善”……等亦不过是“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完全消灭国民政府”为内容……近卫的狂妄声明,如同日寇军阀手里的刺刀一样凶恶,无非是梦想灭亡中国,想把中国变为第二个满洲。须知今天的中国已找到自己解放的道路,这就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坚决抵制日寇的进攻,驱除日寇出中国。
——1938年12月24日中共《新华日报》社论《近卫狂妄声明》
材料三:(近卫声明)是敌人整个吞并我国,独霸东亚,进而以图征服全世界的一切妄想和阴谋的总自白,也是敌人整个亡我国家灭我民族的一切计划内容的总暴露。……是要以“建立东亚新秩序”来关闭中国门户,打破九国公约,以“东亚协同体”与“经济集团”来排斥欧关在远东的势力。……我是不会背盟弃信,以破坏人类相与维系的正义的。
——1938年12月26日蒋介石的《声明》
材料四:近卫声明在日本方面,有人解释为日本自始即不是侵略主义,有人解释为日本经过反省以后,已放弃侵略主义。无论怎样解释,近卫声明总可以说放弃侵略主义,日本既然放弃侵略主义,我们就开始和平运动。
——汪精卫《所望于产业界诸君》
请回答:
(1)依据有关材料,联系史实说明近卫声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国共双方对近卫声明有什么共识?声明发表后,双方在对日问题上的反省有何异同?
(3)依据材料四,说明汪精卫对近卫声明的态度及目的,并指出其“和平运动”的实质。
(4)依据材料一、二、三、四,简要谈谈你对近卫声明的认识。
参考答案:(1)在日本近卫声明诱降政策的影响下,国民政府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成立了伪国民政府。国民政府蒋介石集团虽然继续抗战,但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反共投降倾向日益增长。由于日本改变侵华方针,把主要力量用来进攻抗日根据地,造成根据地1941~1942年的严重困难局面。
(2)共识:国共双方都认为近卫声明是灭亡中国的政策,双方都表示要抵抗日寇。异同:蒋介石依靠英美势力,利用政府军队抗日,中共则依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3)态度:汪精卫为近卫声明作掩护,认为它是“放弃侵略主义”。目的:欺骗人民,为其投降日本做准备。实质:是一场叛国投敌、反共反人民的卖国运动。
(4)旨在诱使国民政府投降,排除英美在华势力而独占中国,以打破华盛顿会议后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说到底是灭亡中国的侵略声明。
12 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支那战争是试图建设日满支(指日本和日本扶持傀儡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伪满洲国政权与中国)一体的东亚新秩序的、日本同与美、英、苏结盟的蒋介石之间的一场斗争。”试概括日本右翼分子的主要观点,结合有关史实加以批驳。
参考答案:(1)主要观点:日本发动战争没有掠夺中国领土的意图和性质;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建立东亚新秩序;日本是为了对抗蒋介石与美、英、苏结盟。(2)批驳:第一,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已经将中国的东北变为殖民地;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又占领了中国的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第二,所谓的“东亚新秩序”,实质上是日本对中国的殖民统治。大肆掠夺沦陷区的工矿业,将沦陷区变为其工业原料的基地,以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并从中获得巨额利润;强占沦陷区大量的耕地,建立军事设施和分配给日本移民使用;在沦陷区大肆掠夺劳动力和金融资源,征收苛捐杂税,加紧对人民的搜刮;建立殖民化教育体制,向青少年灌输奴化思想,以消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第三,并不是蒋介石与美、英、苏结盟,而是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为了反对日本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才与美、英、苏等国家共同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人民在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后,又驱逐了英美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新课程高一历史教材点拨及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课程高一历史教材点拨及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新课程高一历史教材点拨及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3)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历史回眸
一、伟大的开端
1.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规定了党的任务和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
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提出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国民革命
1.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1926年,中国国民党决定出师北伐,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工农群众参加革命。
3.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秘密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2.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3.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4.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1946年夏,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不断地粉碎敌人的进攻。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决定进行土地改革。
3.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底到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l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
(1)据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记载:“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指出,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至于‘二十一条’、1918年中日关于山东的换文,以及英法等国与日本之间关于山东的协约,均因欧战爆发所致,此次和会理应予以变更。中国代表团另提交了取消‘二十一条’、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的书面照会。”
(2)顾维钧在回忆录中写道:“(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总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坚请拒签。”
(3)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指出:“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2.中共三大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
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的《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指出:
……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同时依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很难另造一个比国民党更大的党,即能造成,也有使国民革命势力不统一集中的结果。
(四)以产业落后的缘故,中国劳动阶级还在极幼稚时代,多数劳动群众之意识,还停留在宗法社会。非政治的倾向非常之重,只有少数产业工人已感觉国民运动之必要,真能了解共产主义及共产党组织的更是少数,因此工人运动,尚未能强大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势力,以应中国目前革命之需要。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决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井冈山位于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远离中心城市,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周围500里都是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四周各县物产丰富,粮食充足,便于筹粮筹款,是进行武装割据的理想地区。尤为重要的是,这里经历过国民革命的洗礼,具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有利条件。
尽管如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仍然经历了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当时,井冈山周围的共产党组织已被完全破坏,群众的革命情绪遭到严重挫伤。因此,毛泽东率领队伍到达后,立即着手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组织,积极发动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从1927年10月到1928年2月,先后在宁冈等地建立县委,在酃县成立特别区委,在莲花等地建立起共产党组织;同时,大力进行工农革命军建设,吸收工农子弟入伍,加强部队教育,并对袁文才等地方农民武装进行改造。到1928年春,已初步建立起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革命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迅速溃败的原因
(1)毛泽东同志认为:“总的原因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内战是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战争。由于这个最基本的原因,尽管国民党反动派表面一时很强大,人民革命力量暂时还很弱小,但是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是暂时现象,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在军事方面来说,就是我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原则,广大指战员很好地执行了这些正确的军事原则。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站在我们一边,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我党制定了正确的土地改革路线,实行土地改革,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2)司徒雷登则认为:“共产党,没有战斗力和士气降低的任何迹象……军官和士兵同甘共苦,为了理想而献身地战斗……在国民党内部弥漫的腐化和反动势力已是尽人皆知,无须再说了。在这个党当权的整个时期中,内部分歧从来没有停止过,生活费用的日益高涨大大加剧了中国的局势。前途无望中产生出来的失败主义情绪使一切创造性努力无能为力……”
(3)当代西方学者苏珊娜佩珀认为: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最终胜利,是建立在旧社会的衰弱及支配这个社会的政治体制的衰弱的基础之上的”。
时空隧道1共产国际在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上的基本主张
(一)中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是国民党,它既依靠自由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小资产阶级,又依靠知识分子和工人。
(二)由于国内独立的工人运动尚不强大,由于中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中国的封建代理人的民族革命……工人阶级又尚未完全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所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认为,国民党与年青的中国共产党合作是必要的。
(三)因此,在目前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留在国民党内是适宜的。
(四)但是,这不能以取消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面貌为代价……在这一工作中,中国共产党应当在自己原有的旗帜下行动,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政治集团……中国共产党绝对不能与它合并,也绝对不能在这些运动中卷起自己的旗帜。
——《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决议》
思维点睛: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封建军阀的混战也不断加剧,“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愿望,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共产国际主张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进行国民革命,但中共不能与国民党合并。应该说,共产国际在材料中提出的国共合作的主张及采取的方式是正确的,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大革命的兴起、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是,它过低估计了无产阶级的力量,为后来中共领导人的右倾错误埋下了伏笔。
时空隧道21929~1934年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
材料一:中央苏区进行经济建设,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苏维埃政府努力发展工业、商业,在工业方面,中央苏区建设了一些军需品工厂和民用品工厂。
材料二:在商业方面,把苏区的产品输出到白区去,再从那里换回军民需要的物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苏区的进出口贸易起先几乎全部由私商掌握,为了反对私商的高利盘剥,保证军民的生产需要,中央苏区各级政府成立了对外贸易机关,加强对输入输出的管理,并直接着手经营粮食、盐和布的贸易。
材料三:据1934年3月的不完全统计,中央苏区有较大的军需工厂33座,民用工业方面有制粮、制盐、纺织、煤炭、炼铁、造船、农具以及纸张、烟草、樟脑,肥料、医药等工业。1934年春。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出入口公司——中华商业公司,同福州、厦门和广州等地进行了大宗贸易。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史》
思维点睛:1929—1934年,中央苏区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总体建设部署是把发展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同时努力发展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这一中心和部署的出发点在于适应革命战争和群众生活需要,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但是,当时的对外贸易方面遇到了极大的阻碍,主要因素包括: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严密的经济封锁;私商利用中介地位控制贸易进行高利盘剥;苏区商品生产规模小、产量少、品种不齐全、技术不雄厚。为此,中央苏区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成立专门外资机构,加强管理,对于生活必需品粮、盐等的输入直接经营,避免私商盘剥;建立规模较大的企业,增强经济实力;成立出入口公司,扩大对外贸易。这些措施的实施,促使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成就显著,农业、工业、商业发展起来,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改善了军民生活,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积累了发展生产和管理经济的经验。
时空隧道3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共与国民党的斗争
材料一:希腊人、法国人得到雅典、巴黎,但政权落在或主要落在别人手里。我们现在在全国范围内大体上要走法国的路,即资产阶级领导而有无产阶级参加的政府。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是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而不是要砍头。这个弯路将使我们党在各方面达到成熟,中国人民更觉悟,然后实现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1945年8月26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二:1946年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认为:“从此中国即走上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的群众与议会的斗争,国内问题由政治方式去解决。”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材料三: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在1946年3月7日一致通过了三项协议:(一)国大为有组织行使四权;(二)取消政协会议“修改宪章第六项”;(三)取消省宪改为省制定自治法规。张继等110人的临时会议都主张推翻政协决议,主张由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策一切。
材料四:1946年3月18日,中共中央致电各地负责同志:我们反对分裂,反对内战,但我们不怕分裂,不怕内战,我们在精神上必须有这种准备,才能使我们在一切问题上立于主动地位。
思维点睛:上述材料反映了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两党在中国向何处去问题上的斗争。材料一中,毛泽东认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在世界和平形势出现、人民需要和平、蒋介石表面渴望和平的基础上,中共可以通过参加联合政府进行和平合法的斗争;材料二是中共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后的批示,其中的“政治方式”是指谈判、协商、议会斗争等非武装斗争方式;材料三则意味着国民党基于一贯反共的政策和苏美冷战开始的国际形势,坚持一党专政和独裁内战的方针;材料四则反映了中共积极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积极争取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由此可见,当时国共两党的破裂,和平民主建国希望的破灭,责任完全在国民党。
合作讨论1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说:“在这个反抗运动中,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一八四零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年中,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就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联系前面学到的历史知识,思考:这一论断包含了哪些历史事实和历史经验?
我的思路: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为了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抗争。其中,既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这样激烈的农民起义和反洋教斗争,也有洋务运动这样的“自强”运动,还有戊戌变法和辛女革命这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民主革命。然而,由于没有正确的思想理论作指导,这些运动和斗争或者收效甚微,或者完全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运动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革命运动缺乏正确理论作指导、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的面貌。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历史经验表明,只有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中国的革命才能取得成功,中华民族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和解放。
合作讨论2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结论性表述。
请你来畅谈: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我的思路: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都是先占城市,后占乡村。为什么中国不能走类似的道路呢?从经济上看,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十分薄弱,工人阶级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不到0.5%,没有强大的工人阶级,就没有在城市发动革命的阶级基础。从政治上看,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无议会可以作为合法斗争的阵地,无组织工人罢工和其他政治活动的合法权利,没有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公开政治斗争的客观条件,因此中国只能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这就是说,中国革命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看问题、想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认清矛盾的普遍性,也要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必须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
合作讨论3自1840年以来,中国民主革命先后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奴役中国各族人民历史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结合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习,思考: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异同点?
我的思路:革命性质的确定主要取决于革命的领导者及其纲领、对象、结果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1)社会性质相同,即都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革命任务和对象相同,即反帝反封建;(3)性质相同,即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不同点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1)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2)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车命以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3)群众基础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4)革命的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领导人民走向资本主义,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领导人民走向社会主义。

本节课包含伟大的开端、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主要阐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内容头绪多,教师应在引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可以采用重点讲授、讨论交流等方法,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1)伟大的开端 这部分涉及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两大内容,可结合《北京高师欢迎被捕学生获释返校》等反映五四运动过程的图片,简要理清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并从领导阶级、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其历史意义;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应通过比较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的革命纲领,重点理解:中共一大在组织上宣告了党的诞生,中共二大则在思想纲领上进一步完成了建党的任务。
(2)国民革命 这部分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梳理“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革命兴起→北伐战争开始→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的历史线索,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讨论、交流,阐释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及经验教训,从而为下一目的学习奠定基础。
(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本目主要阐述了1927—1937年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曲折历程。教学时,应重点依据教科书上的有关内容,结合毛泽东等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论述,按时间先后顺序理清线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中国革命的艰巨性、曲折性,从而认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中的伟大历史功绩。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这部分内容包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由于前面已经学过抗日战争,所以本目的重点在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争取民主革命的努力。教学时,可以结合有关音像资料和教科书,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顺历史线索;同时,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重点明确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最后,简要引导学生回忆近代中国的屈辱和抗争,从人民地位、社会性质、世界格局三个层面,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在1919年5月4日B.前期的中心在上海
C.最终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D.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答案:B
2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A.是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的
B.决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答案:D
3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最低革命纲领不包括 ………………()
A.实现共产主义B.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C.打倒封建军阀D.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答案:A
4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中国国民党的诞生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答案C
5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 ……………………………………………()
A.孙中山逝世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上海获得解放D.“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答案:D;
6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了国民革命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D.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转入了低潮
答案:C
7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 ………………………………()
A.广州B.南京 C.瑞金D.长沙
答案:C
8 下列事件发生在1935年的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长征开始D.遵义会议
答案:D
9 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是在 ………………………………………()
A.1945年 D.t946年 C.1947年D.1948年
答案:C
10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
A.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B.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C.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英文译稿)
材料二: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日前政治状况又另开了一个新局面。这个新局面一方面便利于帝国主义列强实行华盛顿会议所决定的共同侵略政策,一方面延长中国的纠纷情势”。为了实现革命目标,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小资产阶级的大量群众因遭受极大痛苦,会“加入到革命的队伍里来”;“中国幼稚资产阶级为免除经济上的压迫起见,一定要起来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奋斗”;工人阶级有伟大的势力,这种势力“发展无已”。“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
材料三……(3)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同时依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很难另造一个比国民党更大的党,即能造成,也有使国民革命势力不统一集中的结果。(4)以产业落后的缘故,中国劳动阶级还在极幼稚时代,多数劳动群众之意识,还停留在宗法社会。非政治的倾向非常之重,只有少数产业工人已感觉国民运动之必要,真能了解共产主义及共产党组织的更是少数,因此工人运动,尚未能强大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势力,以应中国目前革命之需要。(5)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决议。……(8)我们须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以应目前中国国民革命之需要。……
——《中共三大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案》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奋斗目标和革命动力的看法前后有什么变化?中国共产党是否放弃了材料一中的主张?根据材料归纳导致这种变化的思想认识根源。
(2)比较材料三和材料二,中共为实现奋斗目标而提出的方针政策有何共同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材料三所阐述的路线方针有什么缺陷?
根据材料二归纳产生这种缺陷的思想认识因素。
(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这一时期中共方针政策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1)材料一强调通过工人阶级的斗争推翻资产阶级;材料二提出工人阶级联合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放弃。材料一强调的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材料二强调的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奋斗目标(即最低革命纲领),最高革命纲领仍保持了材料一中的最终奋斗目标。对中国社会性质和阶级状况的正确分析和认识。
(2)建立民主主义统一战线。材料三明确提出实行以国民党为中心的国共合作。没有提出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问题。认为只有国民党实力较大、革命性较强,无产阶级力量弱小,觉悟程度不够。
(3)逐步认清了中国国情,开始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12 简要指出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并谈谈你对这次会议的评价。
参考答案:(1)主要内容: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评价: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13 结合有关课内外知识分析,19世纪20—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趋势?主要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1)变化趋势:由合作到分裂,再从合作到分裂。(2)主要原因: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国共两党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时,两党从民族大义出发,就能实现合作,当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会产生斗争和分裂。③国际政治势力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则能促成两党合作;反之就会加速两党合作的破裂。(3)影响:①第一次国共合作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一次分裂则导致国共十年对峙和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②第二次合作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第二次分裂又导致了双方三年多的内战,祖国至今不能统一。

外交关系的突破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交关系的突破”,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教学目标:
1.内容标准:
(1)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意义;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经过,分析其背景及影响,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探讨这一事件的历史与现实的意义;
(2)通过搜集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史实材料,结合当时的背景及今天的现状来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间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进一步形成开放意识和国际理解意识,形成全球史观;明确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美、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外交关系的处理以国家的根本利益为准绳。
(2)通过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及中美建交的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2.难点:
(1)中美关系解冻、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之间的关系;
(2)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报告》发表、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在中美现代外交史上的地位。
三、教材分析:
《外交关系的突破》一节主要围绕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展开。其中,中国能够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及其影响、中美关系解冻的过程、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概况及影响在教材中均有表述。学生需分析中美关系解冻的背景及影响、中美关系解冻和中国重返联合国对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授课节数:1节
四、学情分析:
1.学生在上节中已学过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及其影响,知识准备状态较好;
2.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3.学生善于预习,对乔冠华的开怀大笑、乒乓外交、美日对台关系感兴趣,且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五、教学手段与方法:
多媒体教学、探究式教学、问题引领教学、图表法等。
六、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观察法、联系与归纳的方法、图表记忆法、理解记忆法等。
七、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利用课件“联合国大厦”,设问:你知道图中这幢建筑是哪个国际组织的大厦吗?中国是什么时候加入这个组织的?(学生思考回答)
师: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一个子目“中国重返联合国”。
2.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探究一]为什么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而不用其他如“加入”之类的说法?当时恢复合法席位面临的最大障碍来自哪个国家?针对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的你,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能够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道路平坦吗?(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播放多媒体课件联合国的成立及新政权直接获得旧政权席位规则、中国在联合国支持率上升图表、中国原子弹和氢弹试验成功,体会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内在因素和必然性,板书原因。)
材料一:中国人到联合过来,就好像他们是月球或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材料二:毛泽东风趣地说:“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来的。”
材料三: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拥有联合国席位。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周恩来向当时秘密访华的基辛格博士表示:中国不在联合国已经很久,中国可以再等一段时间,但是中国绝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的安排。
(2)请同学们自主学习,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学生板书,学生点评)
(3)[探究二]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说明了什么?有何影响?(播放课件乔冠华在26届联大开怀大笑的一幕,板书影响。)
材料一:西方媒体称乔冠华之笑“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材料二: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材料三:在联合国这样一个普遍性最为广泛的国际性组织里,中国代表团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那当然是对我们的国家、对中国革命的肯定。我们代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当然觉得很荣幸、很骄傲,但我们更多地想到的是这一时刻的重大意义。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墙中国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国际形势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71年乔冠华团长在联大上的讲话
3.中美关系解冻
(1)[探究三]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出现重大突破的关键性环节是什么?是不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成为对外关系出现重大突破的关键一环?
(2)[探究四]中美关系为什么能够逐步缓和?(播放尼克松访华课件,板书)
材料一:1967年,尼克松在美国《外交》杂志上撰文:“从长远观点来看,我们实在不能让中国永远呆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不能让7亿有可能成为最能干的人在孤立和愤怒状态下生活”。1968年8月,尼克松再次声称,不管谁是今后四年或八年的总统,“到头来必须同一个超级大国的共产党的中国的领导人谈判。”他向记者发表谈话时又说,他“将会访问中国,如果肯发给我签证的话。我认为今后八年将看到同中国的对话”。1970年9月27日,已经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对美国《时代》周刊发表谈话时说:“如果我在去世之前,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要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这是他第一次以总统的身份公开表示愿意访华。
材料二:中美关系“解冻”当时正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后十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材料三: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冰点。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
(2)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中美现代外交演变一览表”:
时间标志性事件地位或意义
新中国成立
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孤立、封锁中国资本主义阵营
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
1971.3
1971.7
1972.2
1978.12
1979.1.1
学生合作学习,学生点评,教师总评。
(3)[探究五]]根据下列材料,分别指出这些材料指的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五与材料四相比,有何进步?结合教材102页“知识链接”,体会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美双方及世界形式有何影响?(板书影响)
材料一:周恩来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数的赞成和支持。”
材料二:尼克松在事后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
材料三:在掌声中,周恩来意味深长地对尼克松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3年没交往了啊!”事后,尼克松在华的七天被誉为是“改变世界的七天”,为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材料四:“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从此,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材料五: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材料六: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4.中日邦交正常化
(说完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让我们看看中日关系的改善吧。
(1)[探究六]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实现的?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大肆屠杀、奴役中国人民,中国为何在20世纪70年代同意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日本为什么要抢在在美国之前同中国建交?说明了什么?
(2)[探究七]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了解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基本史实,思考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状态”?
(3)学生自主学习,把握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中日双方及世界格局的影响。
八、小结:
[探究八]中美关系的缓和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外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性环节,并且推动了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请问,你是如何理解本节标题“外交关系的突破”的?通过此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何收获?
(教师口说)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学生回答),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请听下回分解,并请大伙们做好预习工作。
(接下来我们看看课堂练习。)
九、课堂练习:
1.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基辛格说:“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三世界国家的蓬勃兴起B.欧洲国家日益走向联合
C.美国霸权地位江河日下D.西欧、日本不再对美惟命是从
2.(2007天津文综,16)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以民促官B.国际推动C.官方交流D.以官带民
3.(2004全国文综Ⅲ,23)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其重要背景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B.中美已经建交
C.中苏关系正在得到改善D.“文化大革命”结束
4.解决以下问题:
(1)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三大成果是什么?有何内在联系?
(2)以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史实,分析中美间“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3)影响中美、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共同障碍是什么?应怎样扫除障碍,保障中美、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十、课外练习:
1.书面作业:列举新中国成立至70年代中国外交所取得重大成就。
2.[探究九]请大家搜集有关材料,探讨中美关系解冻过程中,哪方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能否说中美关系的解冻是中国现代外交的转折点?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0336.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