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电磁联系、原子、分子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电磁联系、原子、分子”,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磁联系、原子、分子
【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两种电荷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量及其单位。
2.电荷的检验。
3.磁体的基本性质,包含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磁极间相互作用。
4.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和磁场具有方向性。
5.磁感线和地磁场。
6.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一些基本性质。
7.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8.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9.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0.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呈现形式】
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但有许多知识点在小学自然中已经学过,只是在知识的层次上有所提高,但要求还是比较低,大都是知道这一层次,在这些知识中磁场、磁感线的分布、奥斯特实验、右手螺旋定则、电磁感应现象是本部分知识的重点,考试的侧重面是利用磁体的性质、磁极间的作用规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右手螺旋定则、电磁感应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常见的题型可以涉及到所有中考试题的题型,但难度系数会较高,也就是说会较容易。
【知识结构】
一、简单的电现象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定: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作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电荷之间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和相互吸引。
二、简单的磁现象
1.磁性:(1)磁极:南极(S)、北极(N)(2)磁极间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磁化和消磁。
2.磁场:(1)磁场的基本性质和方向;(2)磁感线;(3)地磁场的方向。
三、电磁联系
1.电流的磁场:(1)奥斯特实验;(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①右手螺旋定则;②电磁铁的构造和应用。
2.电磁感应:(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3)应用――发电机
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2)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电动机:①原理;②组成。
四、原子和原子核:(1)原子结构的实质: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②整个原子呈中性,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和负电荷数相等。
【方法提示】
1.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正负电荷的三个共同特点是:(1)具有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2)能使验电器金属箔张角发生变化。(3)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检验的方法:(1)用验电器。(2)是否吸引轻小物体。(3)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例题1】用一个带电体接触已带正点的验电器金属球,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试判断
带电体的带电性质
A.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小B.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大
C.金属箔先闭合又张开
【解析】
(1)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小,说明金属箔所带的正电荷减少,减少的这部分电荷是因为与带电体之间发生了中和而抵消了,所以带电体带的是负电荷,且所带电荷量小于验电器原有正电荷的电荷量。
(2)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大,说明金属箔所带的正电荷增加,增加的这部分电荷是由带电体通过金属棒转移而来的,因此,带电体带的是正电。
(3)金属箔先闭合又张开,说明金属箔原来所带正电荷先全部被中和掉,所以带电体带负电;之后,金属箔又张开,说明带电体所带负电荷的电荷量大于原验电器所带正电荷的电荷量,中和现象发生后,金属箔又重新带上与带电体相同性质的负电荷。
2.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并不相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后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例题2】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会发生带电现象
B.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一定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在摩擦起电现象中负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D.在摩擦起电现象中正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解析】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因获得多余电子而带负电。摩擦起电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因此相互摩擦后的两个不同物体带上的是等量异种电荷。如果两个物体是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相同,相互摩擦后不能起电,不会发生带电现象,所以选项A、B、D是错误的,正确答案为C。
3.通电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的异同点
相同点:(1)它们都有吸引铁类物质的性质;(2)都具有指北性;(3)磁感线的形状相同。
不同点:条形磁铁属永磁体,而通电螺线管只是在通电时才具有磁性;(2)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条形磁铁的南北极不变;(3)磁性强弱的变化。
【例题3】在图1中,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黑色为N极),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解析】(a)图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向右,说明该处磁场方向向右,则螺线管右端是S极,由安培定则知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正对你一面沿导线向上,即电流从电源右端流出,所以电源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
(b)图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向左,说明该处磁场方向向左,则螺线管右端是S极,由安培定则知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正对读者一面是沿导线向上,即电流从电源左端流出,因此电源左端是正极,右端是负极。
根据小磁针北极指向(或磁感线方向)判断电源正负极的思路是:小磁针北极指向(或磁感线方向)→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用安培定则判定螺线管中电流方向→电源的正负极。
4.右手螺旋定则的运用
(1)知道电流方向及线圈绕线方式,判定磁极位置及磁场分布,进而判断周围小磁针的方向;(2)知道螺线管绕线方式及磁场方向,判定线圈中电流的流向及电源极性;(3)知道电流方向及磁场方向,判定螺线管绕线方式。
【例题4】如图2所示,电磁铁B通电后,悬挂软铁块A的弹簧被拉长,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弹簧的长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弹簧被拉的更长,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弹簧缩短,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弹簧缩短,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弹簧被拉的更长,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解析】
这是一道电磁学综合题,解题时应按一定的顺序分析,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总电阻增大,而总电压不变,所以总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的示数较小,电磁铁B的磁性也随之减弱,所以电磁铁B对磁极附近的铁块A的吸引力也将减小,铁块A在弹簧作用下上移,弹簧缩短,所以本答案为C。如果将本题中铁块A换成磁铁A,那么,本题又要涉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吸引或排斥,题目难度将会增大,同学们可以试一试。
5.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电路要闭合;(2)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运动;(3)导体必须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例题5】在图3所示的装置中,要使电流表有电流通过的可行办法是〔〕
A.闭合开关S,使导体ab竖直向上移动B.闭合开关S,使导体ab水平向外移动
C.保护开关S,使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D.断开开关S,使导体ab斜向后移动
【解析】
本题考查电磁感应中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这些条件应包括下面两点:
(1)电路必须是闭合的;(2)电路一部分导体(不是整个电路)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因此对照上面两个条件,选项A不满足条件(2),选项C也不满足条件(2),选项D则不满足条件(1),而选项B则同时满足条件(1)、(2),所以有电流产生。有关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中考中一个热点,要记住。
6.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的区别

直流电动机交流发电机
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里转动电磁感应现象
构造与电刷接触的是换向器与电刷接触的是两个铜环
能量转化电能机械能
机械能电能

在电路中的作用用电器电源
【对应训练】
1.雷电是云层与云层或云层与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两云层尖放电时带的是电荷,云层带的电荷是因为而产生的。
2.判断小球是否带电,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吸引小球,则小球一定带电
B.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排斥小球,则小球一定带电
C.用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它,如果验电器的金属片能够张开,则小球一定带电
D.如果小球能吸引小纸屑,则小球一定带电
3.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正电,这是因为〔〕
A.摩擦过程中,玻璃棒上产生了正电荷B.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C.丝绸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D.玻璃棒和丝绸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发生转移
4.任何磁体总是同时具有、两个磁极,它们是磁体上磁性最的部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5.用一根钢棒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北极,结果磁针向钢棒靠近,由此可以判定〔〕
A.钢棒原来一定有磁性,且靠近磁针的一端是北极
B.钢棒原来一定有磁性,且靠近磁针的一端是南极
C.钢棒原来一定没有磁性
D.钢棒原来不一定有磁性

6.如图4所示在条形磁铁周围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可以自由旋转的小磁针,当它们静止时,磁针的N极指向错误的〔〕
A.甲小磁针B.乙小磁针C.丙小磁针D.丁小磁针
7.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叫做。磁针指向南北就是因为受到了的作用,地磁北极在附近,地磁南极在附近,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并不完全重合,世界上最早准确记述这一现象的是我国代的。
8.在图5中,螺线管的一端悬挂一只小磁针,当开关接通后,小磁针将〔〕
A.只发生转动,N极转向螺线管
B.只发生转动,S极转向螺线管
C.发生转动,S极转向螺线管,同时又被螺线管吸引
D.发生转动,N极转向螺线管,同时又被螺线管排斥
9.如图6所示,通电螺线管附近有甲、乙、丙、丁四个小磁针,在图中标出它们的N极。
10.如图7所示。软铁棒m用橡皮筋悬吊着置于电磁铁的上方,当合上开关S的瞬间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若增大通入螺线管的电流时又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11.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段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B.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无关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12.如图8所示,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体,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v”表示导体的运动方向,“×”表示电流方向垂直纸面面向内,

请根据图甲中的电流方向画出其它各图中有感应电流的导体中电流的方向(用“”表示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没有感应电流产生的说明原因。
13.阅读分析下面一段话,并回答问题。
一天,小明在炉火旁烤火,他突然想到如果将磁铁放在火中烧,会有什么现象呢?磁性是变强了?还是变弱了?“也许是磁性会变强吧?”小明这样想。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将一条形磁铁的一段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磁针,在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后,小明发现小铁钉纷纷落下,现在小明知道该怎样保护磁铁了。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上述短文后,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这一现象,你认为生活中要保持磁体的磁性不消弱,应注意什么?
(3)刚才你和小明在学习研究这一问题时,整个过程运用了怎样的学习程序?
14.如图9所示中所提供的元件,以笔画线为导线,设计一个可以改变磁性强弱的电磁铁,并要求滑片P向右运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2)若要求滑片P向左移动时磁性增强,只能改动电路中的一根虚线上的一根接头,应怎么改?
【参考答案】
1.异种与大气层摩擦2.C3.B4.南(S)、北(N)强同名磁极
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5.D6.C7.磁体地磁场地磁场地理南极地理北极宋沈括8.D9.略10.电流周围产生磁场,软铁棒被吸引,电流增大时,磁性加强,软铁棒被拉下的距离加大。11.C12.乙:向外丙:无电流,因未切割磁感线;丁:向内13.(1)在高温烧灼下,磁体将失去磁性(2)注意不要让磁体靠近高温热源(2)提出问题→合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际应用。14.略

相关推荐

《分子和原子》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分子和原子》”,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开始的。在第一、二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对身边的物质及其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会以燃烧、分解、化合、扩散、蒸发、溶解、热胀冷缩等化学、物理学概念来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加以解释。但对物质的内在变化及其原因却很少接触。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水,作为第三章学习内容的知识承载物,它是自然界广泛存在,学生能经常感触的物质。与水有关的自然、实验现象为学生所熟悉。在进行分子、原子抽象的概念、原理性教学,我试图以在自然界司空见惯的水变化的现象和简单、趣味的实验作为串联知识,带动研究的主要线索,学生在分析熟悉的水蒸发、天下雨、下冰雹、糖在水中“消失”、水电解等物理和化学变化时,大脑思维直接与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现象反复、充分地接触,积极展开想象的空间,在看得见的宏观现象获得启发下,通过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理解化学想象的本质,宏观与微观环环相联,物质的微粒观被学生“确认”,顺理成章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本课学习后,学生能增添一个“心眼”去看微观世界,去理解事物的本质。给学生在今后理解化学问题带来无穷的便利。

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处理不当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想:将一个个明确的、具体的知识点、技能点和能力发展点“溶解”于实际之中,进行情景化处理。将分子、原子、物质微粒性、微粒运动性、微粒可分和不可分性等裸露的化学知识包装在以水的变化为线索的问题情景中,围绕着“物质变了,其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微粒怎么变?用微粒的观点怎么解释变化?”的化学问题,所设置的有真实背景,纵向独立,横向递进的驱动性问题:《不解之谜》──水为什么会“跑”,《趣味实验》──“清水”映红桃花,研究性课题《汽车加水也奔驰》等,来推进学习,让学生在问题或任务驱动下展开自主、合作、开放、互动的活动。

设计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学生熟悉的素材设计的探究活动,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STS三条内容线索拧成一股,学生解释着人类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的各种化学现象,回答着各种现实的化学问题。不断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自然界,从现实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从丰富的实际中“结晶”出来,建构着学生科学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和能力体系,体现化学素质教学的建构观。

课题

分子和原子

知识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发展目标: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重点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难点

物质变了,其中的微粒怎么变?

教学方法

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仪器药品

仪器:锥形瓶、烧杯、注射器、集气瓶、量筒、烧杯、小型喷雾器、胶头滴管等。

药品:氨水、水、醋酸(酸醋)、酚酞、品红、方糖、酒精等。

其他教学用具:黄豆、芝麻、酚酞染过的小花、多媒体教学课件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设疑激思,发现问题;

启发诱导,确立主题

人类在认识世界,利用物质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少疑惑,如:牛顿发现苹果总是向下坠落,拉瓦锡发现红磷燃烧后总有部分气体剩余.......。正是科学家没有放过这每一个小小的疑惑,不断地思索和探求,以至于今天我们能更清楚、更透彻地认识世界。

小明和小丽和同学们一样,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遇到《不解之谜》,我们怎么去面对困惑呢?

flash动画小明和小丽的《不解之谜》

1、“1+1=2”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等式?

一杯水+一块糖=?

2、夏日缘何飘“雪”?

炎炎夏日,忽然风起云涌,雨点、冰粒从天而降……

3、水“跑”哪儿去了?

水蒸发、电解水后液态水无踪无影地“跑”了。

提出研究主题

我们用好奇的双眼去认识世界,却依然难以看透物质内部的奥秘,让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去探求和发现物质内部肉眼看不见的秘密吧。相信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能帮助我们揭开许多不解之谜。

进入情景

好奇、疑惑,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

发现问题

水会“跑”会“结”?水有三态变化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肉眼看不透的物质内部隐藏有无穷的奥秘。

确立正确的学习导向

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内涵明晰,外延宽广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提出富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激起学生寻求变化本质和内在原因的欲望。引领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布下的悬念为进一步研究物质的微粒性,分子的可分性埋下了一条线索。

新课教学

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读古诗,品自然,通过趣味实验切入学习: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演示实验:氨水使“树”上沾有酚酞的棉花变红。

设疑:一汪“清水”,习习“微风”吹开了“桃花”的笑脸?

激发:看来桃花并非只开在春风里。今天是桃花盛开日子,用你们智慧头脑,灵巧的双手,映红课堂这一片“桃花”。

提供实验用品:棉签、水、氨水、酚酞、品红等

引导实验验证假设,做好学生活动可能性预测和应接准备

追问:是氨水使酚酞变红,但氨水并没有与酚酞接触呀?

激趣:氨有“无影脚”,“跑”到棉花上?

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播放氨分子在从水中向空气扩散的微观过程)

得出结论: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

说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向同学展示各种分子、原子的照片,进一步说明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边听、边看、边疑:是“清水”?是“棉花”?

各人通过实验验证假设。活动可能性预测:

*棉花沾水

*棉花沾酚酞

*沾有酚酞的棉球移近氨水

*棉花沾品红

*验证氨水使酚酞变红

动手实验、观察现象、思考问题、讨论交流,寻找“清水”映红桃花答案

得出结论:氨水、酚酞等物质中有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粒子,这些粒子能运动。微粒聚集在一起构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

学生置身于特定文化背景的学习情景中,被新鲜、生动的实验所吸引,获得情感的激发,顺利切入主题内容的学习。

不拘一格,按照一定的思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的想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让他们充分回味实验,解惑释疑。该环节通过有趣的开放性实验和问题思考、讨论、争论达到思想的碰撞,激发新思维。通过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联系,促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培养良好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开放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达到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

活动与探究二:微粒的特征

问题思考: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湿衣服上的水“跑”哪儿去了?

推论一:分子的特性

1、分子等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类比说明:人们常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比喻事物或物质的如芝麻之小。可是在微观世界里芝麻的小却无法与分子比拟的,芝麻由无数个细胞组成,细胞由无数个分子组成,分子还有更小的微粒原子构成。50万到100万分子一个紧挨着一个排成长队,也只有一根头发的直径长。

知识迁移应用

问题讨论

1、衣服晒在太阳下,变干了,为什么?

2、路过花丛,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味?

呼应:解开水为什么会“跑”的疑惑。

推论二:分子等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提出新问题:冲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吗?

投影实验内容:

一杯水+一块糖=?

100mL水+100mL酒精=200mL液体

正确吗?等式“1+1=2”会成立吗?

A组实验:

100mL水+100mL酒精

50mL一杯黄豆+50mL一杯芝麻

B组实验: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高锰酸钾(或品红),观察现象。

C组实验:

下面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上面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抽掉中间的玻璃片,观察现象。

的和50mL的水混合。

D组实验:

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引导:通过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大家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有什么新发现。建议:各小组以自己的方式向其他同学展示你们的发现和解释。

推论三: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气体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

知识迁移应用

问题思考: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

新建马路时,为什么要分成许多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什么不一样宽?

想象、理解:分子有多小,思考:物质为什么会自己移动?

运用新知识,解析常见的生活现象。

通过实验与研究,认识了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不断运动,所以水会“跑”走。

分组实验、观察、交流、解析,探究微粒间有间隔

从“50mL一杯黄豆+50mL一杯芝麻”实验中,芝麻钻到黄豆的真实情景里获得启发,理解微粒间也有间隙。物质溶解、扩散都与物质的这一微粒特征有关。

采用生动的比喻,学生可以通过想象、类比等方式,理解化学本质。能信服地承认微粒的客观存在,深刻地认识微粒的客观性状。

“逐步引导,抽丝剥蚕”的方法将学习推向深入,使“分子存在,并不断运动”的抽象、枯燥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

将研究“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运动……”方法和程序,贯穿于“物质微粒性等”教材知识内容学习始终,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和程序通过实验与观察、思考与讨论自主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又适时地进行具体指导,使每个探究活动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自然、生活到学科知识,再将学科知识应用到解析实际问题中,了解研究身边的物质及化学现象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了教学的第一难点。

活动与探究三:分子可分

提出问题:

1、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的情形与电解水时水“跑”走的情形是否一样?为什么?

2、一种分子是如何变成新分子的?

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

推论四:分子是保持化学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巩固与提升

氢气(H2)是一种新型能源,用氢气(H2)和氧气(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水(H2O),试用图示表述其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微粒变化情况。

反复利用几种物质——氢气(H2)、氧气(O2)、水(H2O)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各种变化,刺激学生思维,使“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认识得到深化和升华。

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

第一种情形:物质没变,分子本身没变。

第二种情形:物质变了,分子本身也变了。

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听讲解,理解和领悟

巩固、深化

反复从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领会分子的“分与合”,做出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微粒变化的图示,

当学生形成分子运动特征的认识后,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不仅使学生对这两种变化的认识有所深化和发展,而且便于得出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建立起分子概念。

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的难点,学生难以进行自主探究,因此,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并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让学生“看见”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了,物质性质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突破教学的又一个难点。

延伸性研究

放飞思维:(可放在课后进行)

演示flash动画《“加水也奔驰”》

思考问题:氢气燃烧可释放能量。这样,汽车加油站能不能变成加水站?

1、谈“加水也奔驰”的可行性及意义。

延伸学习

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感受知识的实用性、价值性。体会生活与科研所需的知识博大与精深。让学生在学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技巧的同时,也能涉身自然、社会问题中,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从而加强科学态度、方法、价值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等人文精神的培养。

分子和原子教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分子和原子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题名称:3~2分子和原子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能力目标: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分析、推理能力。

教育目标:认识世界的物质性。

重点、难点:建立对分子和原子的微观想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媒体:实验

教学过程:

复习:水通电时发生的反应

导课:物质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过去的人们是怎样探究物质的构成的?

新授:阅读:书P47

了解:1、科学家是怎样探究的?

2、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活动与探究:书P48

板书:一、分子和原子:

1、分子的特征: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

③分子间有间隔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阅读:P49,完成讨论

目标P28,方法导航,让学生提出问题。

板书: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二、从微观角度认识:

1、化学变化的过程是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分子本身是否发生变化

3、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

是否由同种分子构成

4、化合物与单质的区别

其分子是否由同种原子构成

小结:纯净物构成的几种情况:

原子单质例如:Hg

同种原子分子单质例如:O2、N2、O3、C60

不同种原子分子化合物例如:KMnO4、P2O5

作业1、课本P51习题

2、目标P29达标训练

课后记: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关系混淆;化合物往往误认为是混合物。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子和原子导学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2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时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4.能从微观上认识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分类
【学习重点】
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
2.认识微观粒子的特征,并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难点】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和构成
【预习自测】
1.一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这些事实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而物质有热胀冷缩及三态变化,则说明分子之间有;在花园里能闻到花香,又说明分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
物质的化学性质也;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起了变化,首先是分子分解成,然后这些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而原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因此,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同种物质,分子相同,化学性质;不同种物质,分子不同,化学性质。因为分子是。
4.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例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是由构成的;汞、铁、铜、氦气等物质是由构成的。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而不可分。
5.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一变化的过程;

6.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
①把糖块放到水里,糖块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②气体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和固体却难以压缩
③液氧和氧气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④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晒在阴冷处干的快
⑤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的高低
⑥加油站里的汽油储存在油罐中,但在加油站内仍要“严禁烟火”
7.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分类:
①同种物质的分子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不同。所以,混合物是由构成的,
纯净物是由构成的。
②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
单质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达标导学】
一分子
问题导入: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常温下会逐渐减少;湿衣服在阳光下可以晾干;在花园中可以闻到花香等等。再如P49.实验3—2
演示实验3—2,我们可以看到杯中的水逐渐变成红色,说明品红在水中不断地扩散。
请问大家:为什么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为什么在远处可以闻到花香?静置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够扩散呢?------为了解释上述这类现象,很多科学家和学者提出了物质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设想,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现在,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观察课本P50,苯分子的照片和硅原子的照片以及移动原子所得到的“中国”字样。
这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活动与探究二:微粒的特征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A.请考虑:水是由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是水而不是水分子呢?
------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例如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很多的微观粒子聚集在一起才可构成宏观物质。所以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探究氨分子的扩散—P50(活动与探究)
现象:①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②A杯中的液体变成红色,B杯中的液体不变色
解释:C杯中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进入A杯中,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B杯中没有氨分子进入,溶液不变色。-----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这说明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率越快。看课本图3—9
C.将20毫升的水和20毫升的酒精混合,测量混合后的体积
------混合后的体积小于40毫升,这是为什么呢?
类似的道理,大家想一想:把1升黄豆和1升的芝麻均匀混合,其体积还是2升吗?为什么?
------小于2升,因为黄豆粒之间有间隙,混合后总探体积会变小。因此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并且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液体、固体时分子间的间隔较小。物态变化、热胀冷缩等都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
问题思考: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受热变成了水蒸气”
----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分子之间都有间隔。水受热时,分子运动加快,水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从液体变成了气体。
二微观理解物质的变化
讨论:P51
①从分子的角度看,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因此该变化为物理变化;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新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②在这两个变化中都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不发生变化,原子只是重新组合。
分析总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也没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原物质的化学性质也不再保持。可见: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同种物质,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类的物质,分子不相同,化学性质也不同。
所以: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问题思考:试简述“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化学反应的过程。
分析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原子只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不发生变化。可见: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原物质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的分子。
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汞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原子
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相同点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都在不断地运动着③微粒间都有间隔④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⑤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联系
分子_——————→原子
问题讨论:分析图3—11,图3---12,图3---13,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课堂训练】:P56习题1——5
【达标测试】
1.下列物质中只含一种分子的是()
A.冰块B。糖水C。酱油D。白醋
2.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是()
A.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B大米磨成面C加热水产生水蒸气
D.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逐渐变小至消失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分子改变,原子重新组合
D.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中间去
4.有关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C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D.原子很小,不可以再分
5.下列对过氧化氢(H2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是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B它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它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D它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
6.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一事实说明;站在桂花树旁能闻到怡人的桂花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7.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8.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同种分子性质,不同种分子性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若由构成就是纯净物,若其构成就是混合物,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它的分子本身,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本身。
9.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保持不变的粒子是和
生成的新粒子是和。该事实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
则不能再分。
10.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
①酒精、汽油等储存时,必须塞紧瓶塞
③冰和水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④把糖块放到热水里比放到冷水里溶解的快

1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酒精挥发”和“酒精燃烧”两种变化在本质上的区别。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650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