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1 奶奶的白发 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1奶奶的白发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认识“心”字底和“八”字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本课拟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两幅课文插图;轻音乐磁带;写字软件;生字卡片等。
一、激情导入
1.老师板书“白发”,指名读。(相机为“发”正音)
2.老师:你们见过谁有白发?(依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完善板书:奶奶的白发)
3.指导读好课题。
二、读中感悟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小朋友听后说说指导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纠错正音,如:好奇、吭声、怎么、抬起头等。
4.学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我和奶奶的画,并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例如我的画用三角标出,奶奶的画用圆圈标出,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一标)
5.同捉分角色练读对话,边读边体会我和奶奶说话时的情感。
6.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小朋友们仔细听,并好老师一起评一评:
(1)什么地方读得特别好,请他们再读读,为大家作示范;
(2)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理想,也请他们再读读,让他们作改进。(邀请几对同桌来读,达到对教材充分熟悉的程度)
三、入境悟情
1.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
(1)体会第一处重点句:
a.小朋友,当我问奶奶为什么她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时候,奶奶笑着告诉我:“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老师边说边出示文中插图1和奶奶的话)
b.指名读这句话。
c.小朋友,你们能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来说一说,为什么“白发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我给的呢“?
d.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注意奶奶说话时的表情。
e.小结:奶奶为了我和爸爸十分操劳,才有了这满头白发。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想?(小朋友充分想象,体验“我”当时的情感)
(2)体会第二处重点句:
a.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及相关句子:
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b.指名读句子,小朋友说说自己的体会。
c.指导读好这句话,可加进我说话时的动作,同时体会我的天真以及我对奶奶的关心。
2.演练整篇对话。
(1)小朋友,你们能像刚才一样,加上动作和表情把整篇对话演一演吗?
(2)先请小朋友分角色在小组里演一演,别忘了加上动作和表情,老师也参与表演。
(3)小组之间展开竞赛,比一比哪组表演得最棒。师生一起担当评委,并给优胜组颁发奖品。
3.小结:
奶奶对我充满疼爱,我对奶奶也无比关心,这种情感是多么感人啊!相信每个小朋友也能像文中的我一样孝敬奶奶、爷爷、爸爸、妈妈。
四、自主识字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几个。读给同伴听听,告诉他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
2.出示自己认为难记的字,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帮助记忆。
3.媒体先后出示“怎”和“兴”的写法,学生仔细观察后,按笔顺先在书上描红,而后写在习字本上。
4.实物投影学生作业,学生观察并评价,最后达成共识:
(1)“怎”是上下结构的字,上窄下宽,横画间的距离要韵称。写“心”字底,关键是写好卧钩。
(2)“兴”是“八”字底,“八”字的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5.剩下的字,请小朋友看清字形,记住笔顺,然后认认真真地写。每个字都先在书上描红,再在习字本上写两遍。
五、实践延伸
小朋友,为了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再那么操劳,不再很早就生出白发,让我们回家后就帮着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吧!并且请小朋友以《我为**做家务》为题,向别人介绍你所做的事。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奶奶的白发”课时教学计划“奶奶的白发”课时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奶奶的白发”课时教学计划11.奶奶的白发
教材分析:
《奶奶的白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它篇幅虽短,但意趣横生,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课文。教学理念: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流露真情;助学生在想、述、演、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认识到长辈为抚养我们成长所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关心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2.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
3.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认识新偏旁,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准备:
1.课文的录音磁带。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月26日总第46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明白“好奇”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并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初步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通过我和奶奶第一次的对话,理解奶奶的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从上学期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首儿歌。最近老师又教了大家几首,不知道还记不记得?(生高呼:记得。)好,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看图猜儿歌”的游戏。
(教师出示图。众生抢猜儿歌名。师生一起绘声绘色地背诵。)
思想小点拨:这儿歌里的小朋友好不好?
(两首儿歌都与情感教育有关,选自《诗文赏读》。一首名为《紫葡萄》,另一首名为《变只大雁往南飞》。)
师生齐演唱与之相关的歌曲《爷爷奶奶》。
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在刚才背的儿歌和唱的歌中,我们都提到了同一个熟悉的人,那就是自己的(师点板书,生齐说:奶奶)奶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朱老师也有。来,挥挥小手,朝奶奶亲热地打声招呼吧!
2.请学生用亲热的声音呼唤“奶奶”。
3.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自己的奶奶。课文中也有一位非常喜欢奶奶的小朋友。他说呀,他奶奶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头白发。(出示奶奶头像图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故事(边揭题边范读:“奶奶的白发”)。
(1)指名读;(2)齐读。
(设计意图:所教课文是《奶奶的白发》,因此,在此时通过让学生跟奶奶亲热地打招呼,能勾起学生对奶奶的熟悉感、亲切劲,乃至一种莫名的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质疑探求。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若有疑问,可在听完朗读后提出。
2.学生纷纷质疑。
3.小结:瞧,我们的小朋友多聪明、多会学习,一下子就提了好多问题。别急,待会儿我们通过学课文一个一个地来解决,好吗?(生:好。)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如在听完故事后,我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积极、主动向老师提问。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为自由、舒展的平台。)
三、充分诵读,巧破疑难。
1.导读第一段。
(1)学生充分地、自由地读第一自然段。
(2)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3)巧解“好奇”。
①示范演“好奇”的样子。
②询问过渡:“好奇”的样子看到了吗?明白了吗?
③指名上台表演。
师:A.哎,看他刚才把眉头都皱起来了,这好奇的样子还真像。
B.瞧,小朋友刚才这一脸不明白的、奇怪的样子,可好奇啦!
④学生齐演。
(若这是某个学生一开始提出的疑问,那在操作步骤③后就应有反馈,问问他明白了没有,让他给大伙儿演一演,在演中给予反馈。当然有此之后,步骤④可以省略。)
2.导读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
(1)过渡:那奶奶听了我的话后,她又是怎么说的呢?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3)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4)指导看图(实物投射教学插图):看哪,这个奶奶说话的时候表情、动作是怎样的?
(5)学生自由学着样子准备表演。
(6)指名上台表演。
(7)妙破难句“一半……一半……”。
①师边贴边述,变换句意,降低难度。“哎,对呀,奶奶怎么会说她的这一头白发有的……有的……”
②实事求是,唤起众生疑难,引起共鸣和关注:“我不明白(作举手状),你明白吗?那你呢?你呢……”
③引导学生说说平时奶奶都是怎样关心他们,为他们操心的?
根据学生回答强化奶奶的“辛苦”、“操心”、“操劳”、“劳累”、“忙”。
④小结:
A.是呀,奶奶为你们都操碎了心。看!奶奶的这一头黑发就是这样为你、为你、为你们才变白的。所以,奶奶笑着说:(点着板书前半句)“这白发一半是你给的。”你们明白了吗?(明白)那你呢?你呢?
B.知道吗?(点着板书后半句,同思共解)在爸爸小的时候,奶奶也是这样关心他,为他操心!
(8)过渡:那么当奶奶说,她的这一头白发有的是你给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呢?
(询问众生,引起共鸣,营造氛围。)
(9)指名多人读下一句话。
(设计意图:这里我摒弃了以前那种追求整齐划一、寻找统一结论和标准答案的“告之”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例举谈论中思考、感悟。教育不是告诉,也不是外塑,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是自我建构和生成的。)
四、以讲代背,自然内化。
1.小朋友,现在我们来讲一讲这个关于《奶奶的白发》的故事,好吗?
2.学生自由练习。
3.指名上台讲演。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欣赏、听读欣赏、用眼观察、身心一体地多感官参与,语音、语意、图像、情感、观念等要素融合,帮助学生感受、积累语言,创设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表现语言,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完成背诵积累的任务。)
五、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1.出示所写生字:指、半、给(读准字音)。
2.指名口头扩词。
3.自学课文后笔顺。
4.书上田字格中描红,描好观察: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
5.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6.习字册上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在“读帖”、“描红”、“仿影”和“临帖”的系列过程中,再次让学生从认识和操作上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获得进一步的深化。为此,写字教学中要坚持既动“口”,又动“手”,更动“脑”的“三动”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字字入心”。)
第二课时3月27日总第47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并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3.学会正确书写“指、半、怎”等生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难点: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
课前准备:
1.以前,奶奶为爸爸操过什么心?现在,奶奶又为我操什么心?”课前就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向爸爸了解奶奶为爸爸操心的生动事例,向奶奶了解她对孙子有什么殷切期望。
2.日记《奶奶,我想对你说》。
3.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认识新偏旁。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激情导课: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指名回答:奶奶、“我”,)他们在一起谈论什么?(奶奶的白发)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开着这列小火车去拜访一位老人,怎样才能将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呢?首先,注意力要集中,第二,声音要响亮,读音要准确。(复习生字新词,开双层小火车(读字、组词))
好,我们的火车顺利到站了。看,这是怎样的一位奶奶?(年纪很大了,满脸皱纹,满头白发,非常亲切慈祥)
师小结:这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奶奶,她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奶奶的白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读词语,活跃了气氛,增添了趣味。)
二、走进文本,充分体验情感
A.扣词品读,感知文本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写到了奶奶的白发,请轻轻打开课文读一读,找一找。
1.生自由地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汇报:雪白雪白(板书)
(1)指名读词,相机评价。
(2)指导读词:读这个词,你好像看到了像什么一样的白色?
你能读出来吗?通过评价激励朗读,体悟词意:很白很白,全白了。
3.师:奶奶的头发真白呀!那文中“我”的头发呢?
(1)指名汇报,相机出示:黑黑的。
看一看,你们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出示词语:黑的、黑黑的)
这两个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通过评价,指导读出黑得发亮的感觉。特别特别黑叫黑黑的,特别特别红叫什么?特别特别蓝呢?特别特别亮呢?特别特别白呢?(出示:白白的雪白的)这两个词又有什么不同之处?(雪白的:像雪一样白。)那雪白雪白的呢?(更白了,一根黑发都找不到。)这个词应该怎么读?
4.引读:“我”的头发——奶奶的头发——
(1)师:这一比呀,我们发现祖孙俩头发的差别真是太大了!看到这满头白发,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对啊,这也是文中的小朋友想问他奶奶的问题。小朋友是怎么问的?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好奇地问)
难怪文中的“我”觉得很奇怪,想不明白,却又很想知道为什么,这就是“好奇”。(课件显示变色字体)好奇什么意思?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吗?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我们一起用好奇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齐读)
(2)有什么让你也觉得好奇的事吗?指名结合生活实际说,师相机引导。
(3)对这些充满好奇的事儿,我们该怎么办?(交流,小结:不懂就问、仔细观察、看书、上网查资料……)
(4)文中的小孙孙“我”跟你们一样,对不明白的事儿充满了好奇,谁来学着小孙孙好奇地问一问?(指名读,适时评价,相机指导加上表情、动作等。)
B.巧破疑难,升华情感
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你能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吗?自由朗读第二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听听奶奶是怎么说的?
1.师范读: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一半……。”
2.听了奶奶的话,你明白了什么?(指名交流)板书:一半……一半……
3.想一想,你奶奶平时为你做了哪些事?
小组交流一下。
创设情境:(音乐起)让我们把时光的镜头拉回到三十多年前,年轻时的奶奶的头发是什么颜色?【乌黑乌黑】
是的,那时候,奶奶的头发也是黑黑的。后来,爸爸出生了,奶奶【每天】......,奶奶一天天把爸爸抚养长大,煮饭、洗衣、上班、干活,还要操心爸爸的身体和学习、工作和家庭。渐渐......长大了,........花白了。渐渐地,奶奶的头上有了白发。后来,.....出生,......我又出生了,奶奶又在忙些什么呢?【又每天】......,渐渐......长大了,.........雪白雪白。(flash演示)
(指名说,适时评价:奶奶真辛苦)(所以说:“这头发一半是你给的”,同样,在你爸爸小的时候你奶奶也是这样为你爸爸操心的,你奶奶为你爸爸操了哪些心你知道吗?所以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
4.一天天、一年年,奶奶的头发越来越白,最后变得雪白雪白的了。怪不得奶奶会说:这白发,一半……,一半……。(引读)看到这满头白发,你有什么想对你们的奶奶说的吗?
5.奶奶真了不起,为了两代人的成长操了这么多心,忙白了头发,真辛苦!可奶奶的心里难过吗?(不难过)你能从那个词里读出来?
(指名回答:笑着说)就请你笑着读一读吧。(再指名读,评价)
6.虽是辛苦的,却是快乐的,奶奶对爸爸和我的爱是无私的,这恩情比海还要深,比山还要高,这就是“情深似海、恩重如山”。(齐读)
7.听了奶奶的话,我——,没有——。(引读)
奶奶抚养了你们的爸爸和你们两代人,头发都忙白了,但是奶奶的心里却很高兴,因为你们的爸爸有出息了,你们也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奶奶们觉得很欣慰,很知足,所以她——。谁能将奶奶的这句话读给我们听听,可以加上动作和表情。
我们明白了奶奶这句话的意思,课文中的小孙子听明白奶奶的话了吗?你怎么知道的?(他低下了头,没有吭声)你知道这个时候小孙子在想什么吗?于是他才会说:“(引读:奶奶,要是我——这白发——)
此时,我低下头,一句话都没有说,我可能在想些什么呢?(引导说话)
8.看到为爸爸和我忙白了头发的奶奶,我的心里很难过。奶奶发现了,连忙说:“怎么啦?……?……,奶奶……。”(引读)
9.此时,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了什么?
(1)指名说,评价:多懂事的小孙孙!
(2)指导朗读,适时评价。(表情,动作等)
(3)引导齐读: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心疼地说——
10.时光不会倒流,奶奶的白发也不会再变黑了,但看到小孙孙如此懂事,奶奶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出示: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1)引读
(2)指名读,适时评价。
(3)这是充满爱的抚摸,这是洋溢着幸福的笑。让我们一起读:奶奶……,笑了。
11.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孩子们,你们又想为你们的奶奶做些什么呢?(引导说话,酌情表扬和评价)孩子们,听了你们的诉说,老师不禁想到了我的奶奶,可惜她已经离开了人世。老师真的很羡慕你们还能有好多好多和奶奶在一起的幸福时光,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关爱奶奶,不再让奶奶操心,好吗?
12.分角色朗读,重温爱的故事。
这是一个幸福的故事,这是一个爱的故事。让我们伴着音乐的旋律,再次走进这爱的故事吧!女生读提示语部分,男生读小孙孙的话,老师读奶奶的话。(音乐起,分角色朗读)
谁能用文中的话来回答我,为什么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句话什么意思?
13.倡导争议,深化理解
你们说这头发能不能变黑?
奶奶的年纪大了,头发不会变黑了,这是自然规律,即使我们不让奶奶操心,奶奶的头发也不会变黑,但是我们可以怎么做?
师小结:我们虽然不能让奶奶的头发变黑,但我们可以做一些事使奶奶高兴快乐,心情好,俗话说的好:笑一笑,十年少
14.升华亲情,滋育心根
1)朗读
你们看,这是谁?“蜡笔小新太淘气了,他经常惹奶奶生气,老是让奶奶为他操心,今天我们就把新学的《奶奶的白发》这个故事说给他听,让他也知道我们的奶奶是多么的不容易。好不好?”
相信蜡笔小新听了你们的故事,一定不会再惹奶奶生气了。
2)情感升华,明理导行。
最后再让我们一起回顾奶奶们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播放音乐《懂你》,伴随画面想起孩子的声音:奶奶,还记得吗?小时侯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是你、每天陪我出去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我走不动时总嚷着要你、来背我,我长大了,你的背却弯了;每天你都要在厨房忙好半天,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可我有时竟然还嫌弃、你烧的不好吃;一大早起来,你总是会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上学,下午再接我放学,奶奶,你辛苦了!)
总结:小朋友们,你们一天天长大,你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却在一天天地老去,长辈们操劳一辈子,为的都是你们,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多体谅他们,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少让他们操心,让他们拥有一个快快乐乐的晚年。
(设计意图: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提升阅读的乐趣”。)
三、学习生字
任务呈现:孩子们,你们读得真好!我们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写好字。
这节课我们继续写“指”“半”“怎”。出示生字,指名读
自主学习:学生识记字形,分析结构,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和关键笔画。
展示交流:
(1)示范写,生书空说笔顺。
(2)生练习在习字册上写字,师巡视辅导,及时纠正坐姿。
1.练习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在生字本上书写“指”“半”“怎”。
(设计意图:在指导书写时,注重指导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课时(3月28日总第48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语,偏旁。
1.进一步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复习生字。)
二、练习巩固
扩词。
让()()()
抬()()()
说说下面字的笔顺。
半怎
让跟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练习的形式,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本课学习的生字和偏旁,学生独立完练习。)
三、再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
2.说说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句子读出来谈谈你的体会。
3.组织全班的朗读比赛。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分角色朗读。
4.读完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谈体会加深阅读的感受,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11.奶奶的白发(操心)
雪白雪白一半……一半……(爱)
不再让奶奶操心
教学反思:
对于这样一篇以“亲情”为基调的文章,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练习实际体会长辈对自己无私的爱。让很多学生说一说平时在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自己做的事情,让学生从这些点点滴滴得小事中感受到长辈对自己不求回报的爱。同时引出练习里的“情深似海”、“恩重如山”两个成语,让学生看着字面意思想一想成语的含义,孩子们都能说得出来。
我问学生:除了奶奶,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在关爱着我们,时时为我们操心,你能感受得到吗?
虽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但他们的回答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生1:我妈妈整天为我操心,因为我的字写得不好,妈妈每天都要耐心地把我作业本上写得不好的字擦掉,让我重写,经常会陪我很长时间。
生2:我在学校生病不舒服的时候,爸爸不管在哪里,只要一接到我的电话,总是很快地赶到学校,接我去看病。
生3:我的爷爷很关心我,爷爷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但是每天都来接我放学。
生4:我妈妈很为我操心,因为我成绩不好,妈妈把工作辞了,一心来照顾我,辅导我的学习。
生5:我们只要双休日到爷爷奶奶家,他们一定会做很多好吃的来招待我们。
……
孩子们人小心不小,他们用自己灵动的心去纪录下生活中感动他们的点点滴滴,也许他们说的,现在还做不到,还会继续让很多人为他们操心,但只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他们也会让周围的人像课文中的奶奶一样,“操心并快乐着。
11奶奶的白发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认识“心”字底和“八”字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本课拟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两幅课文插图;轻音乐磁带;写字软件;生字卡片等。
一、激情导入
1.老师板书“白发”,指名读。(相机为“发”正音)
2.老师:你们见过谁有白发?(依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完善板书:奶奶的白发)
3.指导读好课题。
二、读中感悟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小朋友听后说说指导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纠错正音,如:好奇、吭声、怎么、抬起头等。
4.学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我和奶奶的画,并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例如我的画用三角标出,奶奶的画用圆圈标出,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一标)
5.同捉分角色练读对话,边读边体会我和奶奶说话时的情感。
6.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小朋友们仔细听,并好老师一起评一评:
(1)什么地方读得特别好,请他们再读读,为大家作示范;
(2)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理想,也请他们再读读,让他们作改进。(邀请几对同桌来读,达到对教材充分熟悉的程度)
三、入境悟情
1.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
(1)体会第一处重点句:
a.小朋友,当我问奶奶为什么她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时候,奶奶笑着告诉我:“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老师边说边出示文中插图1和奶奶的话)
b.指名读这句话。
c.小朋友,你们能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来说一说,为什么“白发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我给的呢“?
d.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注意奶奶说话时的表情。
e.小结:奶奶为了我和爸爸十分操劳,才有了这满头白发。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想?(小朋友充分想象,体验“我”当时的情感)
(2)体会第二处重点句:
a.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及相关句子:
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b.指名读句子,小朋友说说自己的体会。
c.指导读好这句话,可加进我说话时的动作,同时体会我的天真以及我对奶奶的关心。
2.演练整篇对话。
(1)小朋友,你们能像刚才一样,加上动作和表情把整篇对话演一演吗?
(2)先请小朋友分角色在小组里演一演,别忘了加上动作和表情,老师也参与表演。
(3)小组之间展开竞赛,比一比哪组表演得最棒。师生一起担当评委,并给优胜组颁发奖品。
3.小结:
奶奶对我充满疼爱,我对奶奶也无比关心,这种情感是多么感人啊!相信每个小朋友也能像文中的我一样孝敬奶奶、爷爷、爸爸、妈妈。
四、自主识字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几个。读给同伴听听,告诉他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
2.出示自己认为难记的字,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帮助记忆。
3.媒体先后出示“怎”和“兴”的写法,学生仔细观察后,按笔顺先在书上描红,而后写在习字本上。
4.实物投影学生作业,学生观察并评价,最后达成共识:
(1)“怎”是上下结构的字,上窄下宽,横画间的距离要韵称。写“心”字底,关键是写好卧钩。
(2)“兴”是“八”字底,“八”字的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5.剩下的字,请小朋友看清字形,记住笔顺,然后认认真真地写。每个字都先在书上描红,再在习字本上写两遍。
五、实践延伸
小朋友,为了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再那么操劳,不再很早就生出白发,让我们回家后就帮着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吧!并且请小朋友以《我为**做家务》为题,向别人介绍你所做的事。
施教时期
主备人:
教学内容奶奶的白发
共几课时2课时
第几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指、给、玩、抬、让”。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资源
1、生字卡片、挂图
2、课前引导学生向长辈询问自己成长中的故事。
3、回忆奶奶为一家人操劳的事情
预习设计
1、认读课后生字。
2、想方法记住本课生字。
3、看着笔顺书空生字。
4、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导入
1.读课题,读准“发”
2.说说见过谁有白发。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听师范读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小节号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4.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我和奶奶说的话。
5.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6.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评一评。
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给生字组词
3.识记生字
4.自学笔顺
5.描红
一、导入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关爱着我们的人,有……是呀,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他们的关爱,我们才会感到如此的温暖。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文中的“我”也很爱自己的奶奶,奶奶留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满头的白发。
3、读板书“奶奶的白发”,指名读。(相机为“发”正音)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小朋友听后说说知道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纠错正音,如:好奇、吭声、怎么、抬起头等。
4.学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我和奶奶的话,并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例如我的话用三角标出,奶奶的话用圆圈标出,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一标)
5.同桌分角色练读对话,边读边体会我和奶奶说话时的情感。
6.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小朋友们仔细听,并和老师一起评一评:
(1)什么地方读得特别好,请他们再读读,为大家作示范;
(2)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理想,也请他们再读读,让他们作改进。(邀请几对同桌来读,达到对教材充分熟悉的程度)
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指、给、玩、抬、让
2.给生字组词
3.猜猜看为什么把这些生字放在了一起(都是左右结构)
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5。学生根据书后笔顺表自学笔顺。
6师重点指导“指、给”
7学生描红。
作业设计
★完成《习字册》“指、给、玩、抬、让”几个字的描红临写
★★完成《一课一练》我会填
★★★1、阅读《新阅读新习作》中的《棉鞋里的阳光》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认识1个多音字。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芝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能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妙词侍句。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第2自然段。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课文应该写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4、师范读课文。
5、全班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1、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教学新偏旁。
3、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指导写字。
5、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四、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后记:指、跟难以掌握,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芝累、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投影、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3、“雪白雪白”是什么意思?
三、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名读写奶奶和“我”的句子。
3、出示重点词句。
4、听了奶奶的话,“我”为什么低头不说话?
5、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时候,他心里会想些什么?(齐读)
6、为了不让奶奶操心,“我”会怎样做呢?
7、指导朗读奶奶第二次说话和“我”的话。
8、奶奶听了“我”说的话,为什么会笑了?带着高兴的心情读最后的一句话。
9、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10、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总结课文。
五、指导背诵。
六、教学后记:
1、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拉近了学生和老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了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了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3、本课的生字学生掌握的较好。
4、课的要认读的生字学生交难掌握。
5、本课含义较深,学生较难理解人物内心的心理变化。
施教时期
主备人:
教学内容奶奶的白发
共几课时2课时
第几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的书写“半、怎、吗、会”三个生字
3、认识到老一辈人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动,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4、感受阅读的乐趣,能主动积累语言,发展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资源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2、诗歌《游子吟》
奶奶为一家人操劳的事情
预习设计
1.读熟课文。
2.读课文,想想奶奶是怎样辛辛苦苦为一家人操劳,黑发慢慢变成白发的?
3.你想为奶奶做些什么?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导入
1.认读词语
2.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
2.观察插图,想想第一自然段写的是哪幅图。
3.想想我是怎样问奶奶的。
4.联系生活,理解“好奇”,用“好奇”说话。
5.比较“雪白”、“雪白雪白”
6.照样子,说说这样的词语
7.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二)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句话
2.说说奶奶是怎样为我们操劳的
3.齐读《游子吟》
4.齐读第一句话
5.指名当奶奶说一说
6.观察插图,想象奶奶说话时的表情。
7.加上表情来说说这句话
8.厅了奶奶的话,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9.指名读
10.当奶奶来安慰我,互相评价。
11.指名读我的回答,互相评价。
12.分角色朗读
13.根据提示来讲讲这个故事
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组词
3.识记生字
4.自学笔顺
5.当小老师交流把字写漂亮的诀窍
6.在书上描红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2.回忆课文大意。说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些什么。
3.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我在做着作业,突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我发现了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读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出示两幅图画)想想这一小节讲的是哪幅图画,你怎么知道的?
3.我是指着奶奶的头发怎样问的呀?(好奇)什么时候你才会好奇呢?
4.我好奇什么呢?比较“雪白”、“雪白雪白”
5.照样子,说说这样的词语
碧绿火红金黄
6.谁能学着好奇的样子来问一问。(评价:A.哎,看他刚才把眉头都皱起来了,这好奇的样子还真像。
B.瞧,小朋友刚才这一脸不明白的、奇怪的样子,可好奇啦!)
7.男女生赛读,齐读。
(二)第二自然段
1.那奶奶听了我的话后,她又是怎么说的呢?
2.指名读第一句话
3.破难句“一半……一半……”。
①奶奶怎么会说她的这一头白发“一半……一半……”
②引导学生说说平时奶奶都是怎样关心我们,为我们操心的?
根据学生回答强化奶奶的“辛苦”、“操心”、“操劳”、“劳累”、“忙”。
③小结:A.是呀,奶奶为你们都操碎了心。看!奶奶的这一头黑发就是这样为你、为你、为你们才变白的。所以,奶奶笑着说:(点着板书前半句)“这白发一半是你给的。”你们明白了吗?(明白)那你呢?你呢?
B.知道吗?(点着板书后半句,同思共解)在爸爸小的时候,奶奶也是这样关心他,为他操心!还记得这首古诗吗?(出示《游子吟》齐读)所以奶奶说——读第一句。谁来当回奶奶说一说?我们都是奶奶的孩子对着我们说一说?
4.再看看奶奶说话时候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呀?那谁能加上表情读一读?
5.那么当奶奶说,她的这一头白发一半是你给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呢?你心里会想些什么?
6.所以我——这句话该怎样读?指名读。
7.奶奶看见心爱的小孙子心里不好受,好心疼呀,连忙安慰小孙子说——
(出示重点句)怎么啦,不高兴了吗?傻孩子,奶奶跟你说着玩呢。
哪位小朋友来当奶奶,安慰小孙孙?
指名读,学生自评。
8.见奶奶又为我操心了,我不禁抬起头,对奶奶说——
(出示重点句)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各位小孙子、小孙女们,自己对奶奶说吧。
练说。指名说。学生评价。
9.小朋友联系自己的实际,为了不让奶奶操心,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10.奶奶看到这么懂事的我怎么样了?男女生分别做动作读。
11.小朋友这么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吧!分角色朗读
12.多动人的故事能讲一讲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出示课文提示内容)
13.小结:奶奶对我充满疼爱,我对奶奶也无比关心,这种情感是多么感人啊!相信每个小朋友也能像文中的我一样孝敬奶奶、爷爷、爸爸、妈妈。
三、学习生字
1.出示所写生字:半、怎、吗、会(读准字音)。
2.指名口头扩词。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
4.自学课文后笔顺。
5.当“小老师”交流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三种结构的字如何把握?。
6.描红。
作业设计
★完成余下的《习字册》。
★★完成余下的《一课一练》。
★★★为爸爸妈妈或奶奶做一件事情,然后写下做了一件什么事,怎么做,有什么感受?
教学目的:
1、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芝累、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投影、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3、“雪白雪白”是什么意思?
三、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名读写奶奶和“我”的句子。
3、出示重点词句。
4、听了奶奶的话,“我”为什么低头不说话?
5、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时候,他心里会想些什么?(齐读)
6、为了不让奶奶操心,“我”会怎样做呢?
7、指导朗读奶奶第二次说话和“我”的话。
8、奶奶听了“我”说的话,为什么会笑了?带着高兴的心情读最后的一句话。
9、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10、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总结课文。
五、指导背诵。
六、教学后记:
1、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拉近了学生和老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了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了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3、本课的生字学生掌握的较好。
4、课的要认读的生字学生交难掌握。
5、本课含义较深,学生较难理解人物内心的心理变化。
《奶奶的白发》是苏教版第二册的一篇文章,浅显的文字中蕴涵了一个深刻的主题:教会孩子孝敬老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娇生惯养。他们自我意识强烈,主体性强,但在成人的过分关怀下缺乏必要的责任感,抛弃现实不重视传统的现象比比皆是。从小加强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是这篇课文承载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把这个道通过课文的学习,深入学生的内心,拨动学生的心弦,河南省实验小学的刘程媛老师,以学生对课题的质疑为起点,通过品析重点词句为双翼,在读书思考中实实在在的体验到孝敬老人的过程,受到一次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下面是这一课的实录:
一围绕课题质疑,触摸文本
师:同学们看了课题,最想知道什么?
生:奶奶的白发是什么样的?
生:奶奶的白发为什么会变白?
师:这个问题提的真好,老师在题目的后面加上一个问号。
生:奶奶的白发为什么会是白的哪?
生:奶奶的白发还会变黑吗?
师:孩子们真会提问题,奶奶的满头的白发还会变黑吗?我们在题目后面再加上一个问号。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对于没有读过课文的学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愿望,了解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教学,已经超越了质疑问难本身的含义,寻求的是文本的视野与学生阅读视野的最佳结合点。学生提的两个问题,也是文本想要学生理解,文本的呼吁变成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联系生活,体验情感
师:孩子们我们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奶奶的白发是什么样的?能不能找出一个词来形容?(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找,在书上画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奶奶白发的词语)
师:孩子们读书真认真,奶奶的白发是什么样的?
生:奶奶的白发是雪白雪白的。
师:孩子们雪白雪白是什么样的?
生:雪白雪白是比雪还白。
生:雪白雪白是很白很白。
生:雪白雪白是比墙还白。
生:雪白雪白是很白很白。
师:啊,雪白雪白是很白。我们一起读这个词好吗?
(学生朗读)
师:课文中的小朋友是带着什么语气问奶奶的?
生:好奇的语气。
师:好奇的语气是什么语气?好奇什么意思?
生:好奇的语气就是奇怪的语气。
生:好奇的语气就是奇怪的语气。
师:我们一起用好奇的语气读。(齐读)
师:同学们把好奇的语气读出来了。
(教师先让学生理解雪白雪白的字面意思,这是工具性的理解。但是课文中的语言,大多都是浸润了作者的情感,是作者情感的投射,如果只是让学生理解字面的意思,学生只能停留在语音语义层,无法进入语言背后的言意象,更谈不上理解语言背后的思想意义了。如果按此进行分析,雪白雪白的理解是不是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哪。这个词的理解,我觉得应该练习当时课文的插图,与孩子说话时的心情去分析。即使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了好奇的意思,但这种理解缺乏文本的支持,失去了应有的根基)
师(指黑板上学生提的第一个问题:奶奶的头发为什么会变白?)孩子们,奶奶的头发为什么会变白?读一读第二节。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奶奶的白发是怎么来得?
生:我让奶奶操心了。
生:奶奶每天早上催我起床。
师:奶奶每天早上催你起床,这也是操心。
生:奶奶每天给我做饭,让她操心了
师:除了吃饭之外奶奶还操什么心?光为我操心吗?
生:奶奶刷锅洗碗。
师:奶奶还操谁的心?
生:奶奶还操儿子的心。
师:我们一起读第二节的第一句。
师:奶奶操爸爸什么心?
生:爸爸调皮,爱抽烟。
生:爸爸上班时不吃饭。
生:爸爸不愿意上班,天天让奶奶操心,惹奶奶生气
师:爸爸小时候让奶奶操心,长大了还让奶奶操心,现在又要操孙子的心。所以奶奶的白发变成雪白雪白的了。
奶奶的白发怎么变白的懂了吗?
师:我为什么低下了头不吭声了?你有什么感受?
生:不高兴。
师:为什么?
生:我让奶奶操心了。
生:我心了难受,奶奶为我操了那么多的心,我却没有一点感觉,觉得她是应该做的。
师:多么懂事的孩子。我们一起读这一句。(齐读)
(这一部分的教学联系了学生身边的生活,似生活场景的再现,学生在不断的联系自我中突然发现了奶奶每天为自己做出很多的牺牲,自己却没有发现。这是课文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产生融合,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实现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但是这一段学生读的太少,此时美好的情感只能停留在学生的思想中,没有融为学生的情感记忆,化入学生的精神与身体里。)
三倡导争议,深化理解
师:孩子们,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奶奶的白发还会变黑吗?
生:不能了。
师:为什么?
生:奶奶永远有操不完的心,不能变黑了。
生:奶奶的白发能变黑?
师:有分歧了,你们同意谁的意见?
生:我同意变黑,不让奶奶操心,奶奶的白发就能一根一根的变黑。
生:奶奶的白发不可能变黑,她的孙子还会有孙子,孙子的孙子还会有孙子,还会让奶奶操心。(全场大笑)
师:孩子们,你们看到奶奶的年级了吗?
生:孙子的孙子还让奶奶操心,那时奶奶早已不在了。
师:奶奶的年级大了,头发不会变黑了,只是自然规律,你们认为哪?
生:老师奶奶的头发永远不会便黑,时间不能倒流,奶奶不可能像年轻时那样了。
师:明白了,如果不让奶奶操心,奶奶的头发也不会变黑,但是我们(欲言又止)
生:(大声说)我们可以让奶奶高兴。
生:让奶奶每天都快乐,奶奶就会变得年轻,显得更加健康。
师:我们虽然不能让奶奶的头发变黑,但我们可以使奶奶高兴快乐,心情好,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
(作为成人我们肯定会认为奶奶的头发怎么会变黑哪,但是在孩子眼中就不一样了,他们从自己的认识出发有的孩子认为奶奶的头发会变黑。这个答案看似好笑,其实是孩子童贞的表现,对奶奶的爱化为自己的情感需要的表现。这位老师可贵的是没有马上给孩子一个准确的答案,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只是让学生的思维发散,而是尊重了文本的内在结构和预先给学生的潜在思维,引导学生认识奶奶的白发是自然现象。看似生成但是教师预先预先的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要做了一个懂事的孩子,给奶奶带来快乐的孩子。这可能就是预设中的一次生成,是教师对教材独特理解的表现。)
师:孩子们,我来扮演奶奶,你们如何让奶奶高兴哪?
生:不让奶奶操心,不让奶奶做家务,不让奶奶早上给我热牛奶。
生:学习好,让奶奶高兴。
师:我们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两句话。(齐读)
师:奶奶听到我的话,有什么表现?
生:抚摸了我的头。
师:抚摸师怎么样的摸?
生:轻轻的摸我的头。
师:是疼爱的摸我的头。我们再读这一句。
师:奶奶为什么会笑了?
生:孙子这么懂事,奶奶当然笑了。
生:孙子能作力所能及的事了。(学生轮换读这一句)
师:第二个问题奶奶的白发还会变黑吗,懂了吗?
(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感受到自己对奶奶的爱,奶奶对自己的关心。学生在读书思考的过程中,历练了自己的情感。教师采用的朗读方式过于单一,有时不能体现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无法通过个性化的声音表现学生与奶奶之间和谐安详的氛围,浓浓的亲情。)
四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挑战性的作业,是想办法逗长辈笑,我觉得非常难。(学生嚷着说,不难不难,跃跃欲试)
师:老师扮演长辈,我们来演一演,看能不能逗我笑。(表扬开始,教师扮演奶奶)
师:饭菜都做好了,腰酸背疼,腿抽筋。好孙女放学了,来,奶奶给你倒水。
生:不用了,奶奶我来帮你倒。
师:你一定饿坏了吧,奶奶帮你盛饭。
生(连忙抢过饭碗)我来帮你盛,您坐下。我还要帮您拿凳子,拿筷子。
师:真懂事,我刷碗去了。
生:我来帮你刷碗。
师:干了一天活,累死了,腰都酸了。
生(赶忙跑过来)我来帮您捶背。
师:好孩子,今天为什么这么懂事?
生:因为今天学了《奶奶的白发》这篇课文,奶奶的白发为我操心都变白了。
师:奶奶的头发变黑是自然现象,这是自然规律。
生:(赶忙说)奶奶只要您天天心情好,天天高兴,头发就会变黑了。
师(问台下的学生)孩子们,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齐说)好孩子,懂事的孩子。
师:奶奶为由你这个孙子感到高兴(说着说着,笑了起来)
(在另一班上这一课时,有一个孩子与教师一起表演时,奶奶为她做什么事都是心安理的。台下的同学纷纷指责他没有完成作业,这个孩子都快哭了。这说明有的孩子并没有理解文本的作者赋予读者的思想,他的学习还只是停留在表层次的阅读上,没有认识和理解文本,文本的视野没有同化这个孩子。这种理解上的差异,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基本动力,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教材分析:
《奶奶的白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它篇幅虽短,但意趣横生,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课文。教学理念: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流露真情;助学生在想、述、演、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认识到长辈为抚养我们成长所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关心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2.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
3.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认识新偏旁,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准备:
1.课文的录音磁带。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明白“好奇”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并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初步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通过我和奶奶第一次的对话,理解奶奶的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从上学期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首儿歌。最近老师又教了大家几首,不知道还记不记得?(生高呼:记得。)好,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看图猜儿歌”的游戏。
(教师出示图。众生抢猜儿歌名。师生一起绘声绘色地背诵。)
思想小点拨:这儿歌里的小朋友好不好?
(两首儿歌都与情感教育有关,选自《诗文赏读》。一首名为《紫葡萄》,另一首名为《变只大雁往南飞》。)
师生齐演唱与之相关的歌曲《爷爷奶奶》。
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在刚才背的儿歌和唱的歌中,我们都提到了同一个熟悉的人,那就是自己的(师点板书,生齐说:奶奶)奶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朱老师也有。来,挥挥小手,朝奶奶亲热地打声招呼吧!
2.请学生用亲热的声音呼唤“奶奶”。
3.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自己的奶奶。课文中也有一位非常喜欢奶奶的小朋友。他说呀,他奶奶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头白发。(出示奶奶头像图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故事(边揭题边范读:“奶奶的白发”)。
(1)指名读;(2)齐读。
(设计意图:所教课文是《奶奶的白发》,因此,在此时通过让学生跟奶奶亲热地打招呼,能勾起学生对奶奶的熟悉感、亲切劲,乃至一种莫名的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质疑探求。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若有疑问,可在听完朗读后提出。
2.学生纷纷质疑。
3.小结:瞧,我们的小朋友多聪明、多会学习,一下子就提了好多问题。别急,待会儿我们通过学课文一个一个地来解决,好吗?(生:好。)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如在听完故事后,我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积极、主动向老师提问。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为自由、舒展的平台。)
三、充分诵读,巧破疑难。
1.导读第一段。
(1)学生充分地、自由地读第一自然段。
(2)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3)巧解“好奇”。
①示范演“好奇”的样子。
②询问过渡:“好奇”的样子看到了吗?明白了吗?
③指名上台表演。
师:A.哎,看他刚才把眉头都皱起来了,这好奇的样子还真像。
B.瞧,小朋友刚才这一脸不明白的、奇怪的样子,可好奇啦!
④学生齐演。
(若这是某个学生一开始提出的疑问,那在操作步骤③后就应有反馈,问问他明白了没有,让他给大伙儿演一演,在演中给予反馈。当然有此之后,步骤④可以省略。)
2.导读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
(1)过渡:那奶奶听了我的话后,她又是怎么说的呢?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3)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4)指导看图(实物投射教学插图):看哪,这个奶奶说话的时候表情、动作是怎样的?
(5)学生自由学着样子准备表演。
(6)指名上台表演。
(7)妙破难句“一半……一半……”。
①师边贴边述,变换句意,降低难度。“哎,对呀,奶奶怎么会说她的这一头白发有的……有的……”
②实事求是,唤起众生疑难,引起共鸣和关注:“我不明白(作举手状),你明白吗?那你呢?你呢……”
③引导学生说说平时奶奶都是怎样关心他们,为他们操心的?
根据学生回答强化奶奶的“辛苦”、“操心”、“操劳”、“劳累”、“忙”。
④小结:
A.是呀,奶奶为你们都操碎了心。看!奶奶的这一头黑发就是这样为你、为你、为你们才变白的。所以,奶奶笑着说:(点着板书前半句)“这白发一半是你给的。”你们明白了吗?(明白)那你呢?你呢?
B.知道吗?(点着板书后半句,同思共解)在爸爸小的时候,奶奶也是这样关心他,为他操心!
(8)过渡:那么当奶奶说,她的这一头白发有的是你给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呢?
(询问众生,引起共鸣,营造氛围。)
(9)指名多人读下一句话。
(设计意图:这里我摒弃了以前那种追求整齐划一、寻找统一结论和标准答案的“告之”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自己的见解,在例举谈论中思考、感悟。教育不是告诉,也不是外塑,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是自我建构和生成的。)
四、以讲代背,自然内化。
1.小朋友,现在我们来讲一讲这个关于《奶奶的白发》的故事,好吗?
2.学生自由练习。
3.指名上台讲演。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欣赏、听读欣赏、用眼观察、身心一体地多感官参与,语音、语意、图像、情感、观念等要素融合,帮助学生感受、积累语言,创设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表现语言,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完成背诵积累的任务。)
五、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1.出示所写生字:指、半、给(读准字音)。
2.指名口头扩词。
3.自学课文后笔顺。
4.书上田字格中描红,描好观察: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
5.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6.习字册上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在“读帖”、“描红”、“仿影”和“临帖”的系列过程中,再次让学生从认识和操作上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获得进一步的深化。为此,写字教学中要坚持既动“口”,又动“手”,更动“脑”的“三动”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字字入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
2.学会3个生字。
3.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认识到长辈为抚养我们成长所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关心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流程
师:小朋友,从上学期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首儿歌。最近老师又教了大家几首,不知道还记不记得?(生高呼:记得。)好,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看图猜儿歌”的游戏。
(教师出示图。众生抢猜儿歌名。师生一起绘声绘色地背诵。)
思想小点拨:这儿歌里的小朋友好不好?
(两首儿歌都与情感教育有关,选自《诗文赏读》。一首名为《紫葡萄》,另一首名为《变只大雁往南飞》。)
师生齐演唱与之相关的歌曲《爷爷奶奶》。
【拓展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我校自编的课外读本趣味性很强,又和课文相配套,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我常常选择一些儿歌指导学生阅读。这堂课,在课前我采取“看图猜谜语”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背儿歌,活跃了气氛,增添了趣味。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我想:如果小朋友从小就能把阅读当作是他们喜爱的活动,那该有多好!】
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在刚才背的儿歌和唱的歌中,我们都提到了同一个熟悉的人,那就是自己的(师点板书,生齐说:奶奶)奶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朱老师也有。来,挥挥小手,朝奶奶亲热地打声招呼吧!
2.请学生用亲热的声音呼唤“奶奶”。
3.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自己的奶奶。课文中也有一位非常喜欢奶奶的小朋友。他说呀,他奶奶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头白发。(出示奶奶头像图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故事(边揭题边范读:“奶奶的白发”)。
(1)指名读;(2)齐读。
【所教课文是《奶奶的白发》,因此,在此时通过让学生跟奶奶亲热地打招呼,能勾起学生对奶奶的熟悉感、亲切劲,乃至一种莫名的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质疑探求。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若有疑问,可在听完朗读后提出。
2.学生纷纷质疑。
3.小结:瞧,我们的小朋友多聪明、多会学习,一下子就提了好多问题。别急,待会儿我们通过学课文一个一个地来解决,好吗?(生:好。)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如在听完故事后,我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积极、主动向老师提问。小朋友爱提问是天性,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提问、爱提问,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张扬个性的需要。对小朋友提出的不同问题,我都用赞赏的目光、鼓励的言语给予肯定,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为自由、舒展的平台。】
三、充分诵读,巧破疑难。
1.导读第一段。
(1)学生充分地、自由地读第一自然段。
(2)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3)巧解“好奇”。
①示范演“好奇”的样子。
②询问过渡:“好奇”的样子看到了吗?明白了吗?
③指名上台表演。
师:a.哎,看他刚才把眉头都皱起来了,这好奇的样子还真像。
b.瞧,小朋友刚才这一脸不明白的、奇怪的样子,可好奇啦!
④学生齐演。
(若这是某个学生一开始提出的疑问,那在操作步骤③后就应有反馈,问问他明白了没有,让他给大伙儿演一演,在演中给予反馈。当然有此之后,步骤④可以省略。)
2.导读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
(1)过渡:那奶奶听了我的话后,她又是怎么说的呢?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3)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4)指导看图(实物投射教学插图):看哪,这个奶奶说话的时候表情、动作是怎样的?
(5)学生自由学着样子准备表演。
(6)指名上台表演。
(7)妙破难句“一半……一半……”。
①师边贴边述,变换句意,降低难度。“哎,对呀,奶奶怎么会说她的这一头白发有的……有的……”
②实事求是,唤起众生疑难,引起共鸣和关注:“我不明白(作举手状),你明白吗?那你呢?你呢……”
③引导学生说说平时奶奶都是怎样关心他们,为他们操心的?
根据学生回答强化奶奶的“辛苦”、“操心”、“操劳”、“劳累”、“忙”。
④小结:a.是呀,奶奶为你们都操碎了心。看!奶奶的这一头黑发就是这样为你、为你、为你们才变白的。所以,奶奶笑着说:(点着板书前半句)“这白发一半是你给的。”你们明白了吗?(明白)那你呢?你呢?b.知道吗?(点着板书后半句,同思共解)在爸爸小的时候,奶奶也是这样关心他,为他操心!
【这里我摒弃了以前那种追求整齐划一、寻找统一结论和标准答案的“告之”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例举谈论中思考、感悟。教育不是告诉,也不是外塑,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是自我建构和生成的。】
(8)过渡:那么当奶奶说,她的这一头白发有的是你给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呢?
(询问众生,引起共鸣,营造氛围。)
(9)指名多人读下一句话。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为此,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要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这是我实施教学的首要重点目标。在教学中,我无时无刻都在努力营造着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或通过精心设置的导语;或用激励性、挑战性的话语;或在学生朗读之后,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在整堂课中就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当然,这“读”也不是枯燥、刻板、一味地“念书唱山歌”,而是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提升阅读的乐趣”。】
四、以讲代背,自然内化。
1.小朋友,现在我们来讲一讲这个关于《奶奶的白发》的故事,好吗?
2.学生自由练习。
3.指名上台讲演。
【内化语言是一个能动的自我构建过程。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语言的初步阶段,光积累不行,还要学转化、学表达。为此,我竭力运用多种途径给予学生切实的帮助,通过自读欣赏、听读欣赏、用眼观察、身心一体地多感官参与,语音、语意、图像、情感、观念等要素融合,帮助学生感受、积累语言,创设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表现语言,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完成背诵积累的任务。】
五、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1.出示所写生字:指、半、给(读准字音)。
2.指名口头扩词。
3.自学课文后笔顺。
4.书上田字格中描红,描好观察: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
5.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6.习字册上练习书写。
【让学生在实践描红、自主观察探究中掌握如何写好字的要领,并让其当小老师上台交流,而后在“读帖”、“描红”、“仿影”和“临帖”的系列过程中,再次让学生从认识和操作上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获得进一步的深化。为此,写字教学中要坚持既动“口”,又动“手”,更动“脑”的“三动”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字字入心”。】
知识目标:
⒈学会9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认识“心”字底和“八”字底。
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要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理解奶奶的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⒈老师板书“白发”,指名读。(相机为“发”正音)
⒉你们见过谁有白发?(依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完善板书:奶奶的白发)
二、读中感悟
⒈多媒体出示课文并伴有音乐,老师范读,小朋友听后说说知道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⒉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⒊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纠错正音,如:发、半、怎、跟等。
⒋学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我和奶奶的话,并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例如我的话用三角标出,奶奶的画用圆圈标出,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一标)
⒌多媒体出示我和奶奶的对话,同桌分角色练读,边读边体会我和奶奶说话时的感情。
⒍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小朋友们仔细听,并和老师一起评一评:
⑴什么地方读得特别好,请他们再读读,为大家作示范;
⑵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理想,也请他们再读读,让他们作改进。(邀请几对同桌来读,达到对教材充分熟悉的程度)
三、入境悟情
㈠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
⒈体会第一处重点句:
⑴小朋友,当我问奶奶为什么她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时候,奶奶笑着告诉我:“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老师边说边用多媒体出示文中插图1和奶奶的话)
⑵指名读这句话。
⑶小朋友,你们能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来说一说,为什么“白发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我给的呢”?
⑷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注意奶奶说话时的表情。
⑸小结:奶奶为了我和爸爸十分操劳,才有了这满头白发。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想?(小朋友充分想象,体验“我”当时的情感)
⒉体会第二处重点句:
⑴多媒体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及相关句子:
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⑵指名读句子,小朋友说说自己的体会。
⑶指导读好这句话,可加进我说话时的动作,同时体会我的天真以及我对奶奶的关心。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奶奶的白发》》,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认识1个多音字。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芝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能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妙词侍句。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第2自然段。
教学课时:两课时
2003年4月2日第七周星期三第一节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课文应该写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4、师范读课文。
5、全班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1、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教学新偏旁。
3、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指导写字。
5、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四、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后记:指、跟难以掌握,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
2003年4月2日第七周星期三第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芝累、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投影、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3、“雪白雪白”是什么意思?
三、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名读写奶奶和“我”的句子。
3、出示重点词句。
4、听了奶奶的话,“我”为什么低头不说话?
5、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时候,他心里会想些什么?(齐读)
6、为了不让奶奶操心,“我”会怎样做呢?
7、指导朗读奶奶第二次说话和“我”的话。
8、奶奶听了“我”说的话,为什么会笑了?带着高兴的心情读最后的一句话。
9、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10、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总结课文。
五、指导背诵。
六、教学后记:1、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拉近了学生和老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了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了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3、本课的生字学生掌握的较好。
4、课的要认读的生字学生交难掌握。
5、本课含义较深,学生较难理解人物内心的心理变化。
《奶奶的白发 教案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397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