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几》教案设计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小学数学一年级《第几》教案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结合排队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尊敬老人、礼貌谦让等社会公德教育。

一、创设情境

活动1:开车出游。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你们想去吗?那就开上咱们的小列车去吧。(律动开火车,多媒体显示列车开到了动物园)

[说明:律动时,要让学生模仿坐车的动作,并配上列车行进及到站时的声音,使学生身临其境。]

二、感知新知

活动2:排队买票。

1.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多媒体显示5人排队买票图)

2.引导看图,自由提有关几与第几的问题。

如:有几个人在排队?老爷爷排第几呢?戴帽子的男孩排第几?小女孩的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3.说一说。

(1)如果是你排在老爷爷的前面,你会对老爷爷说些什么呢?(多媒体演示老爷爷从第五走到了第一)

(2)老爷爷高兴地排到了第一。现在看看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小女孩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3)刚才我们说的几人与第几人,如5人和第5人,2人和第2人意思一样吗?(板书课题)

4.(多媒体演示老爷爷买完票走了)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并要求回答。

如:剩下几个人?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孩又排第几?小女孩的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说明: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加以引导,特别要让学生说清楚是怎么数的。同时,要告诉学生排队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从前面数起。]

三、内化认知

活动3:点灯笼。

1.今天动物园可真热闹,门口挂满了灯笼。我们一起来做点灯笼的游戏好吗?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图。

要求:第一行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

第二行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

2.指名在电脑上进行涂色操作。

3.议一议:4个和第4个意思一样吗?

[说明:给灯笼涂的颜色不作统一要求,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并要求说说为什么涂这种颜色。在区别4个与第4个时,如果学生能明白4个指一共有四个灯笼,而第4个指排在第四个的那个灯笼就可以了。]

活动4:我说我家。

1.多媒体出示小丽家楼房图。

2.看图,要求用几和第几这两个词说一句话。

如:这幢楼有5层,小丽住在第4层

3.介绍自己家:你家的楼房一共有几层?你家住在第几层?

[说明:在数楼房层数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根据房门、窗户和阳台等参照物来数,并要指出数楼房习惯上都是从下往上数。]

活动5:猴子捞月亮。

1.快看,动物园里的小猴子又在捞月亮啦!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右图。

2.说一说:看到这个画面你想说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注意到戴帽子的猴子很特别)

3.小组讨论:戴帽子的小猴排在第几?你是怎么数的?

[说明:数戴帽子的小猴子是第几只时,要引导学生先从下往上数,再从上往下数,明白由于数的方向不同,答案也不同。]

活动6:课间律动操。

1.挑选领操员。(每组各派1名学生排队上台领操)

提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上台领操?谁排第一?谁排第二?你是怎么数的?

2.全班模仿动物动作做课间律动操。

3.领操员重新排队下台回原位。

提问:刚才领操员下去时谁排第一?谁排第二?你是怎么数的?

[说明:本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目的是通过活动解除学生的学习疲劳,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活动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不得少于3分钟。]

活动7:赛车比赛。

1.小朋友们的操做得可真不错。接着,我们一起去看小动物赛车。(多媒体出示赛车图)

2.抢答: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

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3.小组合作:看着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说明: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最好是同桌合作或前后桌合作,同时要强调学会尊重,学会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说话不要太大声,不要影响其他人的交流等。]

四、总结评价

活动8:满载而归。

1.小朋友们今天在动物园里玩得开心吗?不过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家去。(律动开列车游戏)

2.今天我们参观了动物园,学习了几和第几的知识,你能说一句含有几和第几的话吗?

3.今天这节课有意思吗?为什么?现在你知道几和第几有什么不同吗?你觉得你今天表现怎样?满意吗?

[说明:在说几和第几时,要启发学生结合实例进行描述。在课末评价时,要引导学生既评价自己,也评价别人,甚至可以评价老师。]

延伸阅读

小学数学一年级《8和9》教案设计


数学一年级《8和9》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教具准备:

1.第56页情景图课件。

2.学生准备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画的白色小猫。

3.教师准备2个邮箱、麦当劳优惠卡和礼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夺红花

1.教师电脑出示口算题。

2+4=1+5=6+1=2+2=

3+2=4+3=6+3=7+2=

师:这里有几道口算题,你们想抢答吗?(给对的小朋友奖一朵红花。)

二、教学例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想见机器猫吗?今天啊,机器猫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但他给小朋友设了三关,你们必须闯过三关,才能见到机器猫,它还要送给你们礼物呢!

评:教师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机器猫设置的三关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

2.采访学生

师:老师想采访小朋友,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猫、狗、小白兔等)

你们喜欢恐龙吗?

(教师走到小学生中进行采访)

(二)教学例1、例2

1.闯第一关(电脑出示)

(1)师:我们来闯第一关,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请讲给你的同桌。

(电脑出示:在大森林里来了6只蓝恐龙,2只红恐龙。)学生汇报

(2)提问题

师:你们认识“?”是什么符号吗?(电脑出示“?”)有问号在说明小恐龙有问题了,你们回答出问题就能和小恐龙成为好朋友,愿意吗?

①、请看第1题:看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列式解决吗?

●学生提出:6只蓝恐龙和2只红恐龙,合起来是多少?

●师:谁来列式帮她解决?

●汇报(6+2=8只2+6=8只)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提出:一共8只恐龙,有6只蓝恐龙,有几只红恐龙?

师:谁来帮他?

汇报(8-6=2只)

师: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组交流)

汇报

●学生提出:一共8只恐龙,有2只红恐龙,还有几只蓝恐龙?

列式(8-2=6只)

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幅恐龙图我们一共列出了几道算式。(4道)

评:教师设计了形象直观而又蕴含数学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变“让我学”为“我要学”。本环节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个体潜能,进行小组合作式探究,寻找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提高交往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②、请看第2题:请小朋友试着把四道算式写在纸上。

汇报、板书:6+2=88-6=2读算式

2+6=88-2=6

③、请看第3题: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6+2=82+6=8呢?

(小组交流)汇报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因为6和2组成8,所以6+2=82+6=8。

④请看第4题:请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知道8-6=28-2=6?

汇报

师:你们真聪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小恐龙成为了好朋友,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来唱、来跳《找朋友》。

2.闯第二关

学生摆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师:请看圆片图,试着一下写出四道算式。

汇报板书:7+2=99-7=2

2+7=99-2=7

问:女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7+2=92+7=9

男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9-2=79-7=2

请讲给同桌听。

小结: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只恐龙?(8只)

你们共摆了几个圆片?(9个)

你们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几和几的加减法。(板书:8、9的加减法。)

3.课中操

4.闯第三关

电脑出示:5+3=8-3=

3+5=8-5=

师:不用摆,请小朋友说出这四道题的得数?

汇报

师:请你挑一道自己喜欢的算式,说说你是怎样知道得数的?讲给同桌听。

学生交流、汇报。

评:第二关、第三关,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自己去说,自己解答,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5.小结:你们用智慧闯过了三关,看机器猫来了,它给你们带来了礼物(在抽斗里),高兴吗?

三、游戏活动

1.邮递员

信有:6+2=8+1=9+1=4+5=

1+7=7+2=3+6=8+1=

师:老师有两个邮箱,一个是8号邮箱,另一个是9号邮箱,拿信的小邮递员要算出信上的得数,就投进几号邮箱。

2.给小猫涂色

师:得数是8的涂成黄色,得数是9的涂成蓝色。小组合作,看哪个组涂得又快又好。

3.麦当劳

师:这棵树上有你们喜欢的汉堡、奶酪……,你们想要吗?你要算出你吃的东西要多少钱,老师就奖给你一张麦当劳优惠卡。

评: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不仅轻松愉悦地掌握新知,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总评: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1、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小动物,通过设计三关,使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了课堂情趣。

2、这节课创设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脑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设计:

《8、9的加减法》是在学习7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是根据一幅主题图,让学生写出四个算式并计算得数的探索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教学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复习和巩固7以内加减法,为今后熟练地口算打基础。

通过采访学生,设立三关,让学生闯关这样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一关,让学生观察恐龙图,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并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探索出“一图四式”,并掌握了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第二关,通过让学生摆圆片,列出四道版式并计算得数;第三关,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来计算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设计了各种游戏活动,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案


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体验和参与,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以表示物体的多少,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能够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3、培养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1、导入新课

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喜羊羊排在什么位置?

2、出示排队买票图。

过渡: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你们看。出示课件。

3、谈话。

(1)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

(2)请小朋友数一数小明排在第几?

(3)小明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3、小组代表汇报

4、思想教育:看到小明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景,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的位置,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在外面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好习惯。

5、动画展示:

(1)教师:这时有几个人?谁排第一?小明排第几?他后面的叔叔排第几?

让学生再次在具体的环境中区分“几”与“第几”,同样先在小组中交流,再全班交流。

(2)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说明:排队的时候我们都从前面数起,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要数第几的时候。

[评:紧密结合排队买票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进一步感悟新知

1、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介绍自己。

2、“做一做”第1题(左图)。

3、“做一做”第2题。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三、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反思:

通过情景体验和参与,学生能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以表示物体的多少,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个别学生不能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培养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8和9》一年级教案

【教学内容】: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熟练数出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并会正确读写.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有序看图,有序数数的方法.

4、初步向学生渗透统计的有关知识.

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熟练数出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并会正确读写.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教学难点】:8和9的序数含义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数学王国里的故事.今天,数字王国里非常热闹,数字娃娃们在做游戏呢?数字娃娃0觉得自己太胖了,他想减肥,于是在腰间系了一根腰带(在0的中间系上一根绳子),结果,它变成了几?(8)数字娃娃6看见了直笑(出海绵做的数字6),于是对它说:你怎么变成8了呀?要减肥得多做运动,我来做个倒立给你看(将数字6倒过来),数字娃娃0一看也笑了: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小朋友,你们看看6变成了几?(9)那我们今天就来和8、9交朋友.(板书课题:8和9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

1、到生活中寻找8和9.

师:生活中哪有8和9呢?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吧?老师和同学们正在做什么呢?

师出示情境图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它们的数量是多少?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生:(兴致勃勃地用手点数着,一边数一边说)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生1:花坛的两边有8棵松树.

生2:花坛里有8朵美丽的花.

生3:黑板上写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生4:黑板的前面摆放着9盆花.

生5:有9只蝴蝶在花丛中飞.

生6: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共9个人整理花坛.

教师:我们怎么数才能把蝴蝶一只不漏地数出来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方法:按一定方位数蝴蝶的只数或者数一只做一个记号.)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细致,图中树、花朵、大字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图中的盆花、蝴蝶、人物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

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他们在劳动.

生:他们在整理花坛.

生:他们在为学校做贡献.

师:在他们的努力下,花坛及周围的环境美吗?

生:(齐)美!

师:是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地为学校做贡献,那么我们的校园也会越来越漂亮!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领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生:(齐)好!

师:聪明的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幅图上事物的数量都是几和几?

生:8和9.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8和9.

师;在黑板上画8个点,问学生:这有几个点子?8个小点子想加入9的队伍你们有办法吗?

2、教学8和9的顺序.

师:小朋友们,生活中有8和9,我们的计数器上也有8和9.(师出示计数器)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拨了几个珠子?

生:老师拨了7个珠子.

师:大家注意了!我要变出8来了!(师又拨了一个珠子)现在是几个珠子?

生:(齐)现在是8个珠子.

师:8比7多几?

生:8比7多1.

师:很好,再来观察,我再拨一个珠子,现在是几个呢?它比8多几?

生:现在是9个珠子,9比8多1.

师:(回拨,9个珠子拨走一个还剩几个?再拨走一个呢?让学生体会8比9少1,7比8少1.)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的一个老朋友已经等不及了,它要求马上和大家见面,好吗?

生:(高兴地)好!

2.学习直尺图

师:(出示直尺图)看,它是谁?

生(齐)尺子!

师:尺子朋友说话了,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我,你们能很快的在我身上找到数字8吗?

生:(争先恐后的)能!

师:好,你到台前找到8,指给大家看!

生:(很快找到8)

师: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8的位置吗?

生:8在7的后面,9的前面.

师:谁能按照他的样子介绍一下9的位置?

生:9在8的后面,10的前面.

师:我们知道:在尺子上,从0开始,越往后面的数越怎么样?

生:越往后面的数越大.

师:那你们能把我们到现在认识的这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来吗?

生:(齐说)0、1、2、3、4、5、6、7、8、9.

师:能从大到小再说一遍吗?

生:9、8、7、6、5、4、3、2、1、0.

C、拍手游戏:请你拍的和我同样多,请你拍的比我多一个,请你拍的比我少一个.同桌互相玩游戏.

3、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79>89>7

4、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5、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

这里有一群小动物,它们有的小动物想知道自己的序号,有的小动物的帽子掉了,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1)把左边的8只小动物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8只小动物带上帽子.

(2)老鼠排第一,那谁排第九?龙排在第几?

6、教学8、9的书写

(1)指导8和9的书写

出示8,问学生8字像什么?师: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就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近.然后播放8和9的书写视屏,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让学生空写“8”和“9”.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各小组“开火车”报数:从1到9,从9到1.

2、帮一帮:这些小帆船的船号顺序排错了,你能帮助改正过来吗?

4712

589

63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下前后》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下前后》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过程与方法: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交通情景挂图,十二生肖图。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画面一: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画面二: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

①观察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们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清楚,(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的上、下位置关系吗?我们的身体上呢?

②练习。

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

(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

①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说它们又是什么位置关系呢?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⑦练习。

a.出示十二生肖图,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谁排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

b.教室里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在另一个同学的(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还可以问:从前往后数,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师生一起玩“做一做”的游戏。然后同桌两人出座位玩边说方向位置边拍手的游戏。

(2)做“说反话”游戏。

四、质疑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师指着板书)“上”“下”“前”“后”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例子说明吗?学会了“上、下、前、后”的位置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将它们进行应用。请小朋友回家后结情境给父母说一说生活巾的“上、下、前、后”。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优质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几》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设计

教学第18页“购票图”

1.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

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

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

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

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人在买票?谁排第一?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让学生再一次在具体环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多媒体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适时安排两道基础性的练习,强化和巩固了学生对“第几”的感知和认识.]

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

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3.引导学生明白: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教育,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从而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教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2~P3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

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利用学具模型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派代表全班交流。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 : 没有角(即封闭的) 不断开的

三角形: 有3条边 3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的第1题 。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 观察结果 。

四、总结

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

五、课堂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 : 没有角(即封闭的) 不断开的

三角形: 有3条边 3个角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及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用具:

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

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生答: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对了,这就是三角形。出示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

(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

① 先在小组里交流。

② 学生回答。

③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

(3)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2.认识平行四边形

(1)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教师巡视

(3)交流。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

(4)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

(5)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探讨。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每出现一种拼法,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X k B 1 . c o m

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板书)

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把它稍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你看:(演示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如: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三、体验深化

(P3做一做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四、练习巩固

(1)练习一第1题。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练习一第1题图,学生分组找学过的平面图形并涂一涂,最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一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二)

认识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P6~P7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 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

第7页练习一的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备课教案4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备课教案4》,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备课教案4
课题
9加几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86~87页练习十5~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2、熟练计算9加几
3、联系生活应用
教学重难点
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卡片、红旗
一、基本练习
9+5=9+8=9+2=9+7=9+4=
看卡片,读算式,说得数
二、巩固练习
1、第5题夺红旗
指名两个学生夺红旗,其余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颁发红旗。
引导比较两边的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第7题小动物回家
游戏
森林里修了许多新房子,每种动物都有,请你帮小动物找自己的家
方法:出示标有141311121718的楼房,指名扮演小动物各自算卡片找自己的家。
3、第8题
让学生弄清楚每种商品的价格
你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
你喜欢那两种玩具,买这两种玩具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填空集体讲评。
4、第9题
指导弄清题意
数一数大树前有几只小兔?树后有8只,一共有多少只兔?
学生独立列式,师巡视辅导。
指名汇报讲评
5、思考题
出示珠子图
指导看懂图意
依次数出每颗黑色珠子前面的红色珠子有多少颗?
看一看,红色珠子的颗数有什么规律?
猜一猜,手里有多少颗?
小组讨论
指名汇报。
板书设计
9加几的练习课
8+9=179+8=17
课题
8加几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88~89页例1~例3,课堂活动1、2题,练习十一第5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生活中找到8加几的方法。
2、会口算8加几,能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口算方法。
3、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讨8加几的口算方法,感受8加几的不同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卡片
一、游戏复习
找10的好朋友
二、新授
1、情景引入
出示88页情景图,激发兴趣
看图,说图的意思
你能提哪些数学问题?
出示例1图
学生说图的意思,并列算式
指名汇报,老师板书:8+5=
学生交流8+5的计算方法
指名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看书讨论,你和谁的方法一样?
出示算一算:8+3=8+4=8+6=
学生独立计算,师巡视辅导。
指名回答并订正。
2、教学例2:学习4+8
出示例2图
观察图,列算式4+8
学生自己算,并且说方法(小组讨论)
看书验证,你喜欢那种方法?
算一算8+8=6+8=
学生独立练习,口述方法
3、教学例3
指导弄清题意:数一数窗台上现在有多少盆花?(8盆)小明已经拿走7盆,窗台上原来有多少盆?
分组讨论列式并计算
指名汇报,集体讲评。
三、课堂活动
1、完成89页第1题。
学生分小组议一议,填一填。
指名回答并订正。
2、第2题。
学生看图,独立列式,指名回答并订正。
3、第3题。
按规律写出8加几的算式,并与同学交流。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第5题。
板书设计
8加几
例1:8+5=13例2:4+8=12例3:原来有多少盆花?
8+7=15(盆)
课题
8加几第二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90页练习十一1~4、6~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
3、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教学重难点
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小棒
一、基本练习
1、8+()=108+()+4=14
2、第1题
看图,独立填空,指名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3、摆一摆,填算式,90页2题。
小组合作,先独立摆,再检查
说说自己的方法
二、指导练习
1、90页3题。
看图同桌讨论列式计算,老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第4题。
游戏:小猫钓鱼
出示小猫的头饰9+28+73+85+107+49+5
鱼卡片111514
指名扮演小猫和鱼,观察,那只猫钓那条鱼。
让小猫钓鱼。
讲评,看小猫是否钓对鱼。
3、91页6题。
出示小黑板,指名口算。
4、第7题。
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辅导。指名回答并订正。
5、第9题。
指导弄清题意,送给弟弟几只?还剩下几只?原来有多少只?原来的包括哪两部分?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讨论并列式计算。指名回答并订正。
6、第10题。
数一数青蛙第一次跳了多少格?第二次跳了多少格?两次一共跳了多少格?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讲评。
7、92页思考题
学生表演后看书,怎样算?
三、布置作业。
第8题。
板书设计
8加几练习课
8+3=116+8=14
3+8=118+6=14
课题
7、6加几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93页例1、2,94页课堂活动1、2,练习十二1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找到口算7、6加几的方法;
2、会口算7、6加几,能较清楚表达自己的口算方法;
3、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进一步巩固凑十法这种简便算法。
教学重难点
7、6加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花、小棒
一、复习
游戏:找朋友
10的好朋友
你会填吗?
7+()=106+()+3=10
二、新授
1、出示例1图
引导学生提问题,并且列算式
7+5=
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小组交流。
(1)、想:
7加几得10?
把5分成几和几?
7+3=10,10+2=12。
(2)、想:5加几得10?就把7分成几和几?5+5=10,10+2=12。
看书,你的计算方法给谁的一样?
(3)、算一算:7+47+7
你会用刚才的方法计算吗?
学生算后小组交流
观察:你发现了7+57+47+7的秘密吗?
老师小结计算方法
2、教学例2。
贴小花
小猪有5朵花,小猫有6朵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列算式,
指名板书自己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全班订正。
算一算:6+6=6+8=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说出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94页1题。
学生独立填空,指名回答并订正。
2、自制7、6加几的卡片
四、布置作业。(练习十二1题。)
板书设计
7、6加几
例1:爷爷摘了7筐苹果,5筐梨。例2:小猪有5朵花,小猫有6朵花。
爷爷一共摘了多少筐水果?一共有多少朵花?
7+5=12(筐)6+5=11(朵)5+6=11(朵)
课题
7、6加几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94页例3、及练习十二2~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凑十法,能用凑十法学会6、7加几。
2、正确口述计算过程。
3、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教学重难点
口述计算过
教学准备
小棒、小黑板
一、复习
6+()=106+()+2=12
二、新授
教学例3
老师在黑板上照图贴出羊的图片。
(1)引导根据羊的颜色来分析题意:有8只白羊,5只灰羊,一共有多少只羊?
学生独立列式师巡视辅导
指名回答,集体讲评。
(2)引导根据左右来理解题意:左边有7只羊,右边有6只,一共有多少只羊?
学生摆小棒列式计算,老师巡视辅导。
指名回答并讲评。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二第2题
引导回忆加法算式中什么最大?那么7、4、11中谁就是和?
学生独立列式,指名回答并讲评。
2、练习十二的3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订正。
3、练习十二第5题
出示小黑板指名口答并订正。
4、练习十二第8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同桌讨论交流说题意并列式,老师巡视辅导。
指名汇报,集体讲评。(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来说题意解答)
5、练习十二第4题
猜一猜,盒子里可能有那些算式卡片、
老师出示盒子和卡片,指名猜盒子里的卡片并让他在盒子找出来。然后把算式读一遍。
猜对的给与鼓励。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第6、7题
五、课外作业
自制6加几的卡片
把6加几的卡片有规律的排列
说7加几,6加几的算式。
板书设计
7、6加几
例3:
(1)8只白羊,5只灰羊,(2)左边有7只,右边有6只。
一共有多少只羊?一共有多少只羊?
8+5=13(只)7+6=13(只)
课题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97页~99页1~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口述计算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写有1~9的移动纸带,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
一、基本复习
1、第1题。
引导学生竖着看,找出规律。
学生独立填表,教师辅导。
出示加法表,指名回答,集体讲评。
开火车,回答表中所有试题。
2、第2题。
学生独立做,教师辅导。
指名口述计算过程,集体讲评。
3、第4题。
引导学生说题意,独立列式计算,指名回答并订正。
4、第6题。
教师出示移动纸带,告诉学生计算方法,
教师移动纸带,指名学生口答。
二、巩固练习
1、第7题。
展示第7题,讲解做法。
指名学生完成第1道题,然后学生完成后面的题,教师巡视辅导。
指名回答并讲评。
2、第8题。
弄清题意,每辆车只坐15人,弄清每个组的人数。
学生思考:哪两个小组坐一辆车最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讲评。
3、第9题。
开火车按顺序回答。
三、提高练习。
完成思考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讲评。
四、布置作业
第3、5题。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7+5=口6+9=口
想:7和几能凑成十?想:9和几能凑成十?
5应该分成几和几?6应该分成几和几?
课题
11减几(一)
教学内容:101—102页的例1、2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习11减几即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从十位上退1的概念。
2、通过让学生动作、语言、思维的配合,手、脑、口并用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3、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多样化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不够减则借位”思维方式的形成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小棒等
教学过
一、复习和为11的加法
9+()=11()+8=11
6+()=11()+7=11
鼓励学生多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二、学习11减几的计算方法
1、板书:11—5=?提问:大家怎么计算这个算式呢?
2、学生动手摆小棒计算。
3、提问:大家看看单个的小棒够不够减呢?那应该怎么办呢?
4、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计算方法;教师加以引导:从捆好的10根小棒里拿出4根,加上余下的一根,就是5根,拿走它们,数余下的根数,就是这道题的答案。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计算方法,现在大家动手操作一下,看看还有什么其它的科教片方法。
5、学生操作。
6、引导:对了,我们还可以这样算,从捆好的10根小棒中拿出5根,把留下的和散着的数一数,就是我们要得到的结果。
7、引导:大家说一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8、总结学生的理解,鼓励学生要多动脑筋思考,发现问题。
三、练习巩固
四、作业
板书设计
11减几
11-5=6
(1):10-5=5(2)5+6=11(3)11-1-4=6
5=1=611-5=6
教学反思
课题
11减几(二)
教学内容:102页例3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巩固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从十位上退1的概念。
2、通过让学生我动手操作,多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接受和理解新的知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退位的概念
教学难点:对不同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
一、11减几的复习
1、引导学生回忆上堂课学到的11减几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2、总结学生作业和练习中出现的错误,重复强调多样化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二、学习退位减法的含义
1、引导:大家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拆开捆在一起的小棒呢?
2、继续引导:同学们,我们拆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借了,捆好的小棒,在数学里,我们叫做“借位”。大家回忆我们学过的数的组成,你们接触过哪个位置的数字?
3、引导:大家知道十位上的数字表示有几个十,数学里的借位只能借10个,不能象我们数小棒一样借5根或6根。
4、要求学生再动手操作一遍,体会借位的含义。
三、三、巩固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分小组练习,出对应的题目,两人为一组,计算11-5和11-9。
2、听学生汇报练习的结果,指出学生的错误。对做得比较好的小组予以表扬,鼓励学生要善于观察,从观察中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捷径。
3、总结11减几的计算方法,总结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布置适当的作业。
四、小结
板书设计
课题
12、13减几(一)
教学内容:106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加深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巩固计算。
2、充分注意对学生退位减法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的连续性。
3、培养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教学难点:数学迁移思维能力的形成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数字图片、卡片
教学过
一、复习11减几的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复习11减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写出计算的步骤,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总结练习的情况,对做得比较好的同学予以表扬,纠正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二、学习12减几的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一边说,一边板书11-4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4=11,采用学过的加法的计算方法,求出()中的值来。
2、引导:好,那么大家跟着我的计算思路,求出12-4=?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看看谁计算的结果正确。
3、请几个学生谈一谈计算步骤和方法,总结学生中出现的好的方法。
4、和同学们一起重复计算步骤,把其中的一种方法作为重点讲解,让学生动手操作小棒。
5、启发学生寻找11减几和12减几的联系和区别。
6、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鼓励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三、练习巩固
1、引导:我们已经掌握了解12减几的计算方法,并且不止一种,现在我们做练习巩固这几种方法。
2、出示题目:公共汽车上有12个人,下去了5个,现在还有几个?
3、学生发言。
4、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讲出计算步骤。
5、小组游戏练习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2减几
12-4=8
(1)10-4=6(2)4+8=12(3)12-2-2=8
6+2=812-4=8
课题
12、13减几(二)
教学内容:107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逐渐脱离表象的支持,学习退位减法。
2、鼓励学生联系前后知识,学习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利用知识学习新知识
教学难点:对“借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过
一、12减几的复习
1、引导学生回忆12减几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2、总结学生作业和练习中出现的错误,重复强调多样化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二、学习13减几的计算方法
1、提出问题:9+4=?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谁能把这道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告诉我呢?
2、总结学生回答的答案,提出问题:13-9=?
3、提示学生找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的区别和联系来。
4、教导学生根据学习12减几的计算方法,总结找出13减几的计算步骤。
5、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分别说出想法。
6、总结学生的想法,肯定并强调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做游戏,4个同学一小组,用纸做卡片,然后在卡片上写出数字,组成12、13减几的算式,并把做好的卡片算式有规律地摆出来。
2、检查学生动手做的结果,对做得比较好的小组予以表扬,鼓励学生要多动手操作,关于观察,从观察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捷径。
3、总结12、13减几的计算方法,总结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布置适当的作业。
四、作业
板书设计
13减几
13-9=4
(1)10-9=1(2)4+9=13
1+3=413-9=4
课题
14、15减几
教学内容:111—112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加深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学习,脱离表象的支持,直接计算退位减法。
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接受新的知识,为学习以后的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学习和总结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数学迁移思维能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用具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
一、复习
引导学生复习11、12、13减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加深理解计算的思路,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总结练习的情况。
二、学习14减几的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读题:树上原有14只猴子,下来7只,还有几只在树上?
2、引导:我们能列出什么样的算式计算树上还有的猴子呢?
3、板书算式:14-7=?要求学生相互进行讨论,说出计算14-7的步骤,并让学生对比11、12、13减法的计算方法。
4、引导学生集体讨论计算步骤和方法,启发学生联系11、12、13的减法计算的方法,学习14减几的计算方法。
5、引导学生做练习巩固这部分知识,拿出做好的卡片算式,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式子计算结果。
6、听学生汇报练习的结果,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指出学生中出现的错误。
三、学习15减几的计算方法
1、引导:我们已经掌握了14减几的计算方法,并且学习了不止一种,现在我们继续学习15减几的计算方法。
2、拿出15-8=?的卡片,向学生展示,要求学生相互讨论,然后请学生把计算的方法说出来。
3、肯定学生的答案,并要求学生讲出计算步骤,强调,计算的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
4、引导学生分小组做游戏:两个一组,用做好的卡片算式,一个同学从中拿出一个减法算式,两人一块讨论计算出结果。
5、听同学们汇报练习的情况,对做得比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理解计算的方法。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6、总结本课内容,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14、15减几
14-7=715-8=7
10-7=310-8=2
3+4=72+5=7
课题
16、17、18减几(一)
教学内容:16、17减几
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巩固形成退位减法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连续性。
培养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数学中多样化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退位减法思维模式的形成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过
复习
引导学生复习11、12、13减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写出计算步骤,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总结练习的情况。
学习16减几的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一边说,一边板书15-8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8=15,采用学过的加法计算方法,求出()中的值。
2、引导:好,那么大家跟着我的计算思路,求出16-8=?可以相互讨论,看看谁算的结果正确。
3、要求学生谈计算步骤和方法,表扬学生中出现的好方法。
4、引导学生重复计算步骤,重点讲解一种方法。
5、启发学生寻找15与16减几的联系和区别,在对比中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方法。
6、教师总结。
学习17减几的计算方法
1、引导:大家已经学会了16减几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来学习17减几的计算方法。
2、出示题目:花园里有17棵树,小明浇了9棵,还有几棵没浇水?
3、学生尝试列出算式。
4、肯定学生的答案,并让学生讲讲计算步骤和方法。
5、引导学生做游戏
6、汇报,师小结。
四、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18减几
教学内容:116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形成多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连续性。
2、鼓励学生联系前后知识,学习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算法多样化
教学难点:方法的掌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
一、复习
引导学生回忆16、17减几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总结学生练习的情况,重复强调计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学习18减几的计算方法
提出问题:9+9=?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这道题,谁能把计算过程和结果告诉我呢?
总结学生的答案。进出问题:18-9=?
引导学生找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的区别和联系。
教导学生根据学习18减几的计算方法,总结出18减几的计算步骤。
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
总结学生的方法,肯定并强调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三、练习巩固
四、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内容:120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复习20以内各数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熟悉整理的方法,学习整理的思路。
3、培养学生养成关于总结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教学难点:学习总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
列出本单元的复习脉络
引导学生复习,板书:
9加几
进位加法的计算8加几
7、6加几
导学生复习本单元的内容,把学生的思路串起来。
复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指导学生复习进位加法,让学生参照前面所学的不进位加法表,试着列出进位加法表。
2、提示学生找出加法表的特点来。
3、板书进位加法表,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一起列表。
4、启发学生找出加法表的规律来,可以横行和竖行两个方向来寻找规律。
5、总结加法表的特点,鼓励学生应该我注意观察。
练习巩固
1、引导学生分成两个一组做游戏:从箱子里边拿出写有数字的卡片,组成数字算式,共同说出计算的结果,要求两个学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集体讨论计算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说出计算步骤。
3、总结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纠正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表扬做得好的小组,鼓励学生应该善于观察、认真思考。
板书设计
课题
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内容:122—123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巩固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系统化地了解和掌握知识。
2、培养学生学会总结所学的知识。
教学重点:知识的系统化
教学难点: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
一、复习加法表的内容
引导学生回忆加法表,并指导学生找出它的规律来。
强调加法表的特点,启发学生根据加法表写出减法表来。
二、复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列出减法表,让学生分小组互相讨论,让每一个小组的成员讨论完以后,写出减法表。
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减法表的组成,把每个小组的总结在全班展示出来。
总结列出减法表,表扬做得好的小组,鼓励学生应该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和总结新的知识。
总结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合练习
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总体的回顾,指引学生学习整理的思路和方法,并提问:谁能告诉我,本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
肯定学生的回答,补充学生遗漏的知识点,仔细讲解每一个小知识点,从概念到注意事项到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
布置系统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计算。
板书设计
课题
总复习(一)
教学内容:总复习1-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复习过程,体验复习方法,感受复习的必要性。
2、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教学重点: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顺序的表述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
一、回顾引入
回顾: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学知识?
1、看目录相互说说;
2、全班交流;
3、教师概括。
二、沟通整理
(一)数数、基数、序数
以一个小组为例,进行以下活动:
1、数出全组人数:(1)按座次顺数,倒数。(2)全组人数无序地站在一起,再数。
2、他(她)的座位是第几?还可以是第几?
(二)数的大小比较:数序
1、根据一列数(13567)完成:
(1)说出3的相邻数,并按顺序填在这列数中,这两个数与3还可以是什么关系?
(2)什么数可以放在“1”的前面?它表示什么?
(3)把这列数接着数到20。
2、根据0-20这列数,请学生提出一些有关的数学问题,让同学回答。
(三)数的组成(16)
用小棒表示:
(1)一根一根地数
(2)拿出一捆和一根
(3)在计数器上表示:为什么这样表示?
三、综合练习
板书设计
课题
总复习(二)
教学内容:总复习7-15题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按一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比较准确地区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2、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不进位加法及相应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及相应减法。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区别进位与不进位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
一、复习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引导学生回忆11-20各数字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做练习巩固这部分内容。例如计算:12+6,说出它们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必要的补充。
3、引导学生练习
4、听学生汇报练习的情况,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二、复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1、让学生说说口诀表的特点。
2、小组讨论,看谁记得又对又快。
3、练习。
4、检查练习情况并作小结。
三、复习分类和认识物体
书127页的15题。
四、总结、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总复习(三)
教学内容:总复习的16-20题
教学目标
能解决一些数目较小,涉及加或减关系的简单数学问题。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儿童对数学会更有兴趣,经历学习过程的快乐。
教学重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问题的表述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
复习数字的应用
出示16题:
学生看图,理解图意,
师问: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述吗?
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补充。
学生练习。
讲解订正。
引导学生完成17、18、19题
二、总结本册知识。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教案


《上下前后》一年级数学教案

本课教学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教材提供学生熟悉的教室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领会上下、前后的含义,认识上下、前后的方位,再组织学生领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想想做做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椅、小朋友)

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2)小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

前拍拍,后拍拍,

你拍拍,我拍拍,

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2)小组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境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

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境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排队。

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境3:(投影演示冰箱)

小朋友,你能根据冰箱里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

情境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

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总评]

认位置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具体地讲,这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悟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不但培?养了学生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3.选用了观察、讨论、游戏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主动探索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如小组同学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小组成员间开展互帮活动,把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等等。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具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1、教师创设情境:体育课可好玩了,瞧,同学们都在跑步呢。观察主题图,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

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4、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2、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师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问: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4、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教师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5、师: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

6、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想出了做8、

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一样,都是利用“凑十”。那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目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做一做”。

1、第1题。“圈一圈”,完成凑十的过程,再算出得数。

2、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凑十过程,再填在书上。

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1题。先让学生看图,描述画面。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类方法确定两个加数,获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9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备课教案3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备课教案3”,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课题
认识物体
教学内容:课本第59-6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和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2.对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分类
3.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盒子
教学过
一、创设情景
请小朋友把课前准备的各种盒子拿出来,前面我们学习了分类,可以按颜色分,可以按形状分,……….今天,我们再来分一分,好吗?你可以自己分,也可以同桌,还可以小组分
二、探索
(一)教学例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出示教具
问:能将这些物体分成两堆吗?
2.学生上台分
3.讨论:他门是按什麽形状分的?
4.你知道他们是什麽形状?板书:长方体,正方体
5.老师画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
6.联系实际,巩固认识
7.你们带的里面有没有长方体,正方体?
8.生活中还有那些是长方体?正方体?
9.课堂活动1
10.学生先说每个图形的名称,在连线
11.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看一看,摸一摸,问:你如何辨认他们?
12.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教具,学生分成两堆
2.讨论:他们按什麽分类的?
3.他们是什麽形状?板书:圆柱体,球
4.老师画圆柱体和球
5.联系实际,巩固认识
6.你们有圆柱体吗?有球吗?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圆柱体,球?
7.再观察圆柱体,求的形状。
(三)搭积木
搭一搭,说说你用了哪些形状?并说说原因
(四)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麽?
三、课堂活动
1.连一连
先让学生弄清题意,再独立完成。
2.数一数,填一填
板书设计
课题
练习七
教学内容:课本第61-62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求
利用这些物体搭积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根据不同的形状,搭出不同的积木
教学准备
贴图
教学过
3、复习
昨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物体的形状?
4、新授
1.找朋友
第一行中的物体你认识吗?说说他们的名称。
学生介绍
电冰箱是什么形状的?
填空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完成。
对于个别学生教师要作指导
集体交流
看图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集体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猜一猜
同学们,猜一猜,用几个小正方形可以摆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摆一摆,在交流
三、巩固练习
到校园里找认识的物体
(2)分组活动,保证纪律
(3)比一比,看哪一小组找的多?
(4)在小组里汇报
(5)谁愿意给全班说说?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课题
综合与实践我有一双小巧手
教学内容:课本第63页
教学目标
5.通过实践,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并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6.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巩固本章知识,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准备
各种图形模具
教学过
一、激趣导入
1.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2.老师拼的这个机器人用了哪些物体?
3.这个机器人漂亮吗?你想拼一个吗?板书课题
三、实践活动
1摸一摸,挑图形
2.四个同学为一组,把自己带来的实物放在一起,摸一摸。
3.动手拼摆各种物体,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汇报。
5.分一分,数一数。你拼的物体分别用了什么?用了多少个?
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课题
11-20各数的数、说、认、写
教学内容:课本第64-6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认识11——20各数
2、认识感悟10个一是10
3.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4.会读11——20各数
5.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一是0
2、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
教学过
复习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0后面的数是多少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读11-20各数。(板书课题)
看图,说说这是哪?有什么?
你知道有几个人跳舞吗?
你是怎么算的?公园里还有什么?
(2)让学生说说数数
2、分别感知计数单位十
摆十根小棒问:老师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
把十根小棒捆在一起,说:这一捆是10根,也叫一个十。
5、教学例1
(1)认数11
先数数,在捆一捆,最后填一填。
问:十位是上的1表示什么?个位上的1表示什么?谁能说说11的组成?
(2)认数13
摆13根小棒,怎么摆?十位上摆几捆?是几个十?个位上摆几根?是几个一?
你会写吗?
4.教学例4
(6)认数15
摆出15根小棒,怎么做?学生操作
出示计数器,认识个位、十位。
在计数器上拔出15,说说15的组成。写一写。在读一读
(2)认数17
一个十和七个一组成多少?在计数器上拔朱
(3)认数20
看看有几捆小棒,一共多少根?说说20的组成。
请在计数器上拔珠子表示。学生操作
7.教学例3
教师指导书写。学生独立完成:边读边写
8.认数11-20各数
让学生在已经学的11-20各数中找一个数作朋友告诉大家,在用这个数说一句话。
三、课堂活动
1.数一数
2.拔一拔,数一数
3.找出书的指定页码
4.第4题,圈一圈
学生独立完成,在订正
5.第5题,打电话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数、说、认、写
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1个十5个一组成15
读作十三读作十五
二个十组成20

20以内数的顺序以及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课本第67-68页例4和例5,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
2.知道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
3.正确书写11——20
4.进一步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5.巩固数位顺序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
2、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
尺子
教学过
四、复习
出示卡片11——20各数
看卡片说数的组成
五、新授
1.教学例4,填一填,算一算
(1)用小棒摆出16,说说他的组成
谁能用算式表示?
读,数19
谁能说说19的组成?会用小棒表示吗?
谁能用算式表示?
算一算
出示算一算的题目,要求学生计算。
2.在游戏中体验数顺序和大小
(1)出示直尺图
(2)拿出自己的小直尺,从0数到10,从10数到0,从11数到20,从20数到0
提问:10后面是几?11后面是几?......
12比14大还是小?比19多1的数是几?比20小1的数是几?......
三、课堂活动
1.游戏
拿出准备好的卡片10和其它的1-9数字卡片。
教师示范,学生抢答。
同桌做游戏,两人配合完成。
2.摆一摆
同桌合作摆小棒。
3.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11-20中的数?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1-20各数的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20以内数的顺序以及比较大小
一个十6个一一个十9个一
1619
课题
练习八
教学内容:课本第69-71页第1-12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2.巩固掌握数位的意义
3.联系生活应用
4.增进学习的兴趣几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
复习
填空
1一个十和六个一组成()
18是由()十和()个一组成的。
14读作(),十位上的“1”表示()个(),“4”表示()个()。
二、新授
1.数一数,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
反馈时,重点说说怎么数。
2.第3题
动手操作,先把10朵涂成红色,把剩下的涂成黄色。
数一数,一共涂了几多花?
3.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反馈交流
4.看数画珠子
老师说数,学生拔珠子,然后集体交流说说。
小组讨论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反馈
5.按顺序连线
6.找朋友
同桌配合完成
三、巩固练习
1.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2.背萝卜
引导看图弄清题意
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反馈
3.比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4.想一想
学生先看图
小组交流讨论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课题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感悟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认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计算方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
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
一、复习
3+25-210+710+9+
学生说计算方法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小棒图
看图写算式
认识各部分名称
板书:加数加数和
学生用小棒计算13+2,同桌交流,
把3和2合起来再加10
从13接着往后数
………………………………..
2.教学例2
出示小棒图,学生说图的意思
列算式15-2
认识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被减数减数差
学生用小棒计算15-2,同桌交流
先算5-2,再算10+3
因为13+2=15,所以15-2=13
…………………………………
教学例3
先让学生看图填空。说说图中11+6和17-6这两个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在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
集体交流反馈“你是怎样算得?
教学例4
出示图片,谁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
那你们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怎么列式?
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算一算出示题目,独立完成后,再交流。
课堂活动
1.摆小棒,算一算
2.拔珠子计算
同桌合作完成
3.看卡片口算
同桌游戏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3+2=1515-2=13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课题
练习九
教学内容:课本第74-76页
教学目标
六、进一步巩固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八、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
复习
1.摆小棒计算
5+1012+514-3
2.开火车口算卡片
新授
1.看图填空
(1)第1幅图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内交流算法
在图中这两个算式表示什么?
(2)第3幅图
同桌合作摆小棒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集体反馈
(3)第3幅图
说说图中画的算朱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
(4)第4幅图
看图,说说图中珠子的变化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反馈
2.计算
(1)同桌竞赛
(2)请个别学生说说算法
3.看图填算式
(1)看图,说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小组内交流反馈
4.填空
(1)弄清题意,独立完成
(2)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反馈
5.找朋友
(1)独立完成
(2)交流反馈
巩固练习
1.过河游戏
先让学生看图,再说说题意
同桌比赛
集体交流反馈
2.计算
同桌竞赛
请个别学生说说算法
3.填空
让学生看图,弄请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
4.一共有多少只蜗牛?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
列式计算,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5.思考题
讨论口答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课题
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77页~78页1~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计数单位“一”和“十”;
2、知道10~20各个数的组成;
3、能用各种方法正确地数1~20以内的数。
教学重难点
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计数器
一、基本练习
1、第1题
第(1)题:学生独立填空,指名回答并讲评。
第(2)题:出示计数器,拨出13,指导学生看图填空。
第(3)、(4)、(5)题:老师念题,学生独立填空。指名回答并讲评。
2、第2、题
老师念题,学生数动物填空,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第3题
(1)指导学生从1数到20,再从20数到1。倒转来数多数几遍。(板书:1~20各数)
(2)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数,训练学生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3)训练学生五个五个地数,从5数到20,然后同桌伸手指练习数。
二、巩固练习
1、第4题
(1)指导看椅子上的数,找出规律,学生独立填空。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全班读一读,再倒转来读一读。
(2)指导观察圆圈里的数,找出规律。
学生独立填空,指名回答并订正。
指导学生读一读。
三、提高练习
第5题
指导做法:有算式的要先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
学生独立填空,老师巡视辅导。
指名回答,集体讲评。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468101214161820
5101520
课题
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6~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3、进一步巩固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第7题
教学准备
计数器
一、基本练习
1、第6题。
说一说图上每个人的年龄,思考:按照他们年龄的大小排一排,应该怎样排?
学生自己排一排,同桌互相看一看。
指名回答并订正。
2、第7题。
出示计数器,完成左边一个圈。先在十位上拨一颗珠,再看看个位上可以有哪些拨珠的方法,把拨出的数记在圈里。
完成右边一个圈,个位上是0,十位上可以是哪些数?20以内的数有哪几个?
3、第9题。
指导学生弄清题意:17是怎样组成的?右边这一组算式是怎样得来的?
照例子说一说。
4、第10题。
图上的小动物们在做什么?指挥的唱歌的共有多少只?乐队有多少只?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应该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布置作业
第8、11题。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十位上是1的数个位上是0的数
10111213141020
1516171819
课题
9加几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82页例1——例2,84页课堂活动1、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探索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
2、感悟凑十法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3、正确计算9加几。
教学重难点
多种计算方法(主要是凑十法)
教学准备
小棒、卡片
一、出示情景图
操场上,同学们正在进行课间活动。
数一数,做游戏的有几人?又来了几位小朋友?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做游戏?
谁能列出算式?(师板书:9+5=)
引入课题9加几
准备题
(1)卡片:10-510+710+810+310+4
集体订正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先出示3个瓶子,数数几个?再出示9个瓶子,数数几个?
要把3个瓶子和9个瓶子合起来,怎样列算式?
谁会算9+3
学生用小棒代替瓶子,自己摆一摆,可以怎样计算?
自己摆后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引导看书,观察你和书上的方法一样吗?
课堂活动84页1题。
(二)教学例2
指导看例2图,学生说图的意思
怎样写算式?9+5
学生自己说计算的方法,全班交流
三、课堂活动
1、84页2题
计算后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指名学生说一说。
2、练习十第1、2题。
四、课外作业
84页课堂活动第3题:自制9加几的口算卡片。
板书设计
9加几
例1:9+3=12例2:9+5=14
把3分成1和2,
9+1=10,10+2=12
课题
9加几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83页例3~例4,84页课堂活动第4题,85页~87页4~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
2、通过自制9加几的卡片,初步感悟有规律的排列;
3、进一步巩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便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计算方法(主要是凑十法)
教学准备
小棒、卡片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下课都喜欢做游戏,看,图上的小朋友玩的多开心啊!
二新授
1、教学例3
出示例3图
学生口述图的意思
怎样列算式?7+9
想:7+9怎样计算?
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你觉得那种方法好?为什么?
指名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完成书上的算一算:
4+9=9+9=8+9=
2、教学例4
指导理解题意:
图上的小朋友在数蚂蚁,洞里有9只,洞外有6只,你能帮他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只吗?
学生自己独立列式计算,
指名汇报。
三、课堂练习
1、84页第4题。
把自制的口算卡片有规律的排列起来,指名展示自己的排列情况。
计算出卡片上的题,观察每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师板书两组算式及结果,引导观察
得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练习十3、4、5、7、8、9题。
(1)、第3题
指导看图,学生独立填空。
集体讲评。
(2)、第4题
学生填空,集体讲评。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第6题。
板书设计
9加几
例3、7+9=16例4、一共有多少只蚂蚁?
9+6=15(只)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备课教案1


课题
0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10页的例1、例2、例3,课堂活动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
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规范整洁地书写0。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来感知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跳远起点条和一把长米尺。1——5的数字卡片。
谈话导入。
师: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他是谁?(利用投影仪出示例1,同时指导学生翻开课本第10页)
师:从图中你能看出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的意思。)
新授。
教学第一种含义。
揭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东东原来有几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生:用数字2表示。(边说边举出数字卡片2。)
师:后来,东东的气球全飞走了,用什么数字表示呢?(是根据课堂中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
师:气球全飞走了,一个也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教师板书:0的认识。)
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教师竖起2根手指,问:这可以表示数字几?
师: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也没有竖起来,这时指头的个数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大家能想办法用桌上的文具、书包里的书或其他东西表示“0”吗?
学生充分联想,利用手里的一切东西来表示“0”。
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例2)
揭示第二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让学生观察。
师: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学生从前往后读0——5,体会数越大离0越远。
师: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的长度,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物体的长度就越长。
(知道学生试着比较铅笔和橡皮擦的长度。)
师强调:量东西的长度时,“0”就是表示起点。
学生活动,体验起点。
师: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用长米尺示范性地量,说出大概远近,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事先在教室的前面地上贴上“0”起点纸条。)
指名学生到教室前面从老师设好的“0”起点起跳,比赛跳远。
说说怎样比才公平。(起点一样,都从0起点跳才公平。)
教学书写0。
观察0的写法,说说要写好“0”应注意什么?
教师边总结边示范写“0”。
学生跟着书空。然后全班同学在书上第10页描写“0”,最后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全班同学评价谁有缺点。
课堂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0——11页的第1、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说一说。师:想想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0,它表示什么意思?
数方格填空。
学生独立填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上往下,你发现了什么?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组汇报交流。
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1——5的认识之1——5各数的数、说、认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的例1、例2、例3,课堂活动的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学会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数一数,说一说。
出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
认读1——5各数。
根据学生所说数字贴出卡片1——5,学生认读。
师说数,生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反馈实践。
师说数,生摆小棒。
你还能用其它方式表示吗?
感知数的顺序。
摆小圆片,边摆边数,逐步感知1——5的顺序。
整体感知。
出示点子图,打乱顺序摆在黑板上,师:大家来给他们排排队,先在小组里商量商量。
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上台摆摆,并说说理由。
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开放性活动。
引导学生看书本第8页的例3。师:例3中的“2”表示什么?
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告诉你周围的小朋友。
猜谜游戏。
师生互动:这个书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呢?
小组互动。
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告诉小伙伴你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总结。
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1——5各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8页例4,第9页课堂活动第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生的比、画等活动,使学生感知1——5各数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数序的排列。
使学生在数数的基础上会读,会写1——5各数。
通过课堂活动中的数、写、圈、摆,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画、数、写、圈、摆等活动让学生愉快学习,掌握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数字卡片,小棒。
复习旧知。
复习数数。
新授。
教写“1”。
师:你能用手指表示1吗?
引导学生伸出1个手指。
师:如果用画圈来表示1的话,要画几个圈?
教师指导学生看例4,并用投影仪出示数字1。
师:请小朋友读一读1,并仔细观察1的写法,看看1像什么?
生:1像小棒。
师:它在田字格里是怎样放的?
师边写边指导写法。
然后让学生书空1,再让学生在第8页“写一写”中沿虚线描1,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学生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
教写“2——5“。(方法同教写“1”。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放手让学生独立写1——5各数。
学生独立书写。
小组中交流并评选出最好的书写参加全班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课堂活动。
数一数,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注意强调学生的书写习惯。
集体交流反馈。
圈一圈,写一写。
教师帮助学生弄懂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集体反馈。(注意圈法的多样化。)
总结
师总结: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学会了1——5各数的写法,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姿势的正确。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21页的例1、例2,课本第22页的例3、例4以及课堂活动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两个连续性画面,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意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减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
是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小棒、投影仪、5粒葡萄。
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喜欢玩什么游戏啊?
有3个小朋友喜欢荡秋千,我们一起看一看。指导学生看课本第21页的例1。
新授。
减法的含义。
引导学生观察例1的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引出减法。
图中本来有3个小朋友荡秋千,后来走了一个,还有几个小朋友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师:三个小朋友走了一个,就是原来的三个去掉一个,我们用减法算式来表示:3–1=2(板书)
师:我们来认识新的符号“-”,读作减号,整个算式读作:3减1等于2。
师领读,生跟读。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3–1=2是什么意思?
探索算法的多样化。
摆一摆。
师:大家拿出5根小棒,然后再从5根中拿走2根,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小棒。)
师:根据刚才摆、拿小棒的过程,你能提出个数学问题吗?
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5–2。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算一算,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集体交流。
说一说,算一算。
观察图,说说图意。
解决问题。
师:看看第一个小朋友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答吗?师:请小朋友解答问题,想想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和共同之处。
比较、分析。
比较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课堂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1、第2题。
说图意,列算式。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交流。
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
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通过具体直观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感受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许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圆片若干个、小棒。
创设情境,理解加法含义。
指导看课本18页图,创设情境。师:图中画了什么?
理解加法含义。师:2辆车和一辆车合起来是几辆车?你怎么知道的?
师根据学生回答指明:把两部分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板书:5以内的加法)
认识加号。
师:在数学上,2和1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表示。
板书:2+1=3
读作:2加1等于3。
师领读,生跟读。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符号,你准备怎样记住它?
合作交流,探索算法的多样化。
摆一摆。
师:请拿出学具圆片。先摆3个圆片,再摆2个圆片,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圆片?你怎样列式?
生:3+2=5
小组合作,探讨算法的多样化。
师:3加2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
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算一算,写一写。
师:刚才大家想出那么多的计算方法,下面,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田字格中的3个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注意个别指导以及观察各学生的计算能力。
集体反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一图两式,体会加法交换律。
1、引导学生观察图,提出数学问题。
2、观察对比,找出规律。
师:一共有几枝铅笔,你会列算式吗?(引导学生说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大家观察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课堂活动。
说一说,填一填。
先让学生说说题意,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
画一画,算一算。
教师帮助学生弄懂图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集体反馈,订正。
看图填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互相交流。
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
学生独立操作、思考。
小组合作交流,看看一共能写出几个不同的算式。
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的例5,课堂活动的第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通过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使学生能熟练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动手操作来感知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数字卡片、5根小棒。
复习旧知。
复习写数。
新授。
创设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看谁的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动手分一分,师巡视指导。)
交流展示。
指名让分法不同的学生到投影仪前展示。
师: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有点乱,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每种分法都想出来,一个也不落下?同桌商量一下。
(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
师:老师发现有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大家。
学生展示按顺序分。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边说边自己按顺序分一分。
小结。
我们通过分小棒得到了5的组成,以后凡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出其中的规律,想出更好的办法。
小组学习4、3和2的组成。
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汇报展示。
课堂活动
出示课堂活动第3题,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有困难可以向同桌或老师请求帮助。)
反馈、集体评议。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先与同桌交流,再回家与父母交流。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比较
教学内容:课本第12——13页的例1、例2、例3,课本第14页的课堂活动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过程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活动来感知数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蜜蜂、花朵的图片,圆片,小正方形。符号卡片,小棒,三角形。
导入。
指导看情境图1。
新授。
数一数。
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比一比。
引导观察,初步感知同样多。
师:花丛中有3朵盛开的花,有3只小蜜蜂在采蜜。(教师边讲解边出示蜜蜂图和花朵图,并把它们一一对应好。)
师:蜜蜂和花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答。
师:蜜蜂和花一个对一个,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蜜蜂和花同样多,用算式表示是:
3=3
学生认识“=”,书空后齐读。
动手操作,理解“多“和“少”。
师:蜻蜓和蜜蜂比,谁多,谁少?大家拿出圆片和三角形分别代表蜻蜓和蜜蜂摆一摆。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
学生反馈:蜻蜓比蜜蜂多,因为摆的时候有一只蜻蜓多出来了。
师:蜻蜓比蜜蜂多,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4》3
学生认识“》“,学生跟着老师书空,齐读。
师:蜻蜓比蜜蜂多,还可以怎么说?
引导学生说出:蜜蜂比蜻蜓少。
师:蜜蜂3只,蜻蜓4只,蜜蜂比蜻蜓少,可以写作:
3《4
学生认识“〈“号,跟着老师书空,然后齐读。
同桌讨论:大于号,小于号有什么不同?
写一写。
学生先描红,然后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符号。
摆一摆,填一填。
师:请小朋友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5个三角形,想一想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让学生独立完成书本第13页例3。)
小组交流,读一读3〈5和5〉3。
师强调: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开口都向着大的数。
应用拓展。
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一个同学摆,同桌摆的和他同样多。
同桌合作,一个摆的多,一个摆的少,并用几大于几和几小于几说一句话。
2、说出你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课堂活动。
看图填数。学生看图,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比多少,填一填。先说一说,数一数,图上画着什么,有多少?然后学生独立填一填,同桌交流。
游戏。教师先作示范,同桌之间玩游戏。
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同桌交流。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比一比
教学内容::课本第5页的比一比及第6页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的高矮、长短、大小及多少,以及会判断物体的高矮、长短、大小及多少。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初步比较物体高矮、长短、大小及多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五角星、纸袋、各种文具。卡片。
复习旧知。
数数
新授。
教学高矮。
创设情境。
在黑板上方贴一个五角星,下放也贴一个五角星,师:谁愿意把黑板上的五角星摘下来?
为什么小朋友只能摘下下面那个五角星,老师能摘下上面那个?
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请两个差不多高的同学站在讲台两端,问:大家能看出谁高谁矮吗?
小组讨论,交流比高矮的方法。
小组汇报、交流。
比长短。
引导学生观察:看看你桌子上的纸袋里有什么?
交流、汇报:有两枝铅笔,两把尺子。
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请学生说说: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短些?
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小组汇报。
比大小。
出示两个球,一大一小,让学生比较他们的大小。
学生讨论交流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比多少。
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认真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摆一摆,说一说。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说。
一个同学摆,同桌摆时和他一样多。
同桌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说出生活中多些、少些、同样多的例子。
课堂活动。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图意思,然后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比较的方法。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2、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数,数数。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实物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人、对物的爱。
教学重难点
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10的数字卡片。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师生相互介绍。
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打开第一页,教师有感情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
数数自己有几个手指。同桌合作数数。
数一数。
激发观察兴趣,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3页情境图,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什么?
先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互相说说,然后指定内容让学生说一说。
数图中的数量。
数出数量是1的。
出示卡片1,师领读,生自己小声读一读。
数出数量是2的。
师出示卡片2,请学生读读。
依次数出其它数量的事物。(教学方法同上)
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数。
1、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说。
集体反馈交流。
2、寻找教室里的数。
学生独立观察,寻找各数。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集体交流。
寻找校园里的数。
总结。
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26页例1-例6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对6-10的感性认识。2培养良好习惯,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8的书写。2、抽象出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10根小棒
有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看图:请你用有数字的话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6、7、8、9、10
教学例2
学生对立用小棒摆6-10,(2)学生上台摆。
教学例3
问:你会用手指表示6-10吗?
涂方格表示6-10
观察方格,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感悟依次多1
读数,并用手指表示
书写
老师示范,学生书空,在书上写。
学习8的组成
每人准备8根小棒,按不同的分法分成两堆。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8的组成
让学生根据板书,再把8的组成完整摆一遍。
分小组讨论怎样记8的组成,教师归纳。
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区别
1、引导学生看例4,说说图意,在根据图意把图下的填空补充完整。
2、问:这里的1、2、3、……6是表示数量的多少吗?
3、答:是表示小动物排第几。
4、这些第1、第2、……第6,是表示小动物的位置与顺序的。一共有6个运动员的6才是表示数量。
5、联系实际,体会序数的含义。
六、看图填空
1、要求学生把6-10这几个数字填在尺子的方格里。
2、顺数一遍,倒数一遍。
板书设计
6-10的认识
678910
8的组成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28-29页课堂活动1-6题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突出10的认识,感悟10与1-9各数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确定物体位置是第几
教学准备
完成第1题
读题,明确要求,看数圈一圈。
完成第2题
出示题目,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填一填。
完成第3题
(1)读题,依次连线,这里写着数字1、2、3、4、……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连起来,看看你最后连成了什么图形。
四、完成第4题
(1)读题,分清左和右,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五、完成第5题
(1)读题:数一数,填一填。
(2)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六、完成第6题
观察:这幅图说了什么,有谁知道发射火箭是怎样数数的?为什么倒数?
板书设计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30-31页6.7的加法算式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2.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复习.
对口令:如5.老师说1,学生说4.
二.新授.
1.教学例1:出示图,抽学生说图题意,问:怎样列式?板书:4+2=6说说怎样算?(1)同桌说,(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2.教学例2:(1)用小棒摆,左边4根,右边2根,可以怎样算?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4+33+4你怎样算?
3.教学例3:出示图,(1)说图的意思,(2)可以怎样列式?学生填在书上.1+6=77=()+()第二种学生讨论后填,(3)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三.课堂活动
1.31页1题,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看懂图,有几个要求:写加法算式,得数是7.先连线,在填算式.
2.31页2题,游戏:对手指,合起来是7.
3.31页3题,引导学生看懂图的意义,先画再填.第二幅图让学生探索多种画法,从而对应多种算式.
板书设计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32-33页例4、5、6和课堂活动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减法意义。2、掌握看图写两个减法算式。3、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1、探索计算方法多样性。2、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学具盒
复习:对口令
新授:
教学例4:
出示图:学生观察,并且用3句话说。
还剩多少匹马?怎样列式?
板书:6-2=怎样算6-2=
让学生说方法。在看图写出另一个减法算式。
教学例5:
学生拿5个黄圆,2个红圆摆一排。
学生根据摆的圆写两个减法算式。
7-2=7-5=
问:怎样计算?
教学例6:
出示图,看了以后说三句话。
自由说,全班交流。
怎样写算式?学生说一种图的意思,就写一个算式
板书:4+3=7-4=7-3=
观察:3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全班讨论。
小结: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两个减法算式
课堂活动
第一题:引导读题,理解有几个要求,独立完成。
看图填空,独立完成。
对口令:老师说加法算式,学生说两个减法算式。
板书设计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33-34页练习三第1-5题。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数表示物体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巩固6、7的加法。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10根小棒
完成第一题
读题:填数。你能又快又好的填出方格里的数吗?
交流,请一个同学说说填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填的。
小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且后面一个都比前面一个大1。
完成第二题
读题,看书划小圆。
讨论题目要求,弄清题意。
答题,交流。看看谁填的最好。
完成第三题
出示第1小题:我的座位是第几组第几号。
出示第2小题:排队游戏后完成第2小题,找几位同学说一说小山排第几,你是怎么想的?
完成第四题
出示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
出示第(2)小题,写出6个比10小的数。
讨论:比10小的数有哪些?
0、1、2、3、……9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的。
选出6个填在方格里。
完成第四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备课教案2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35页练习三第6-9题。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2、巩固6、7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
目标1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完成第六题
1、读题:先连线,再填空。
2、集体完成第一组算式,你知道这个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吗?
3、学生独立连线,填算式。
二、完成第七题
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了解答题情况。
2、集体订正。
三、完成第八题
1、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然后教师检查。
四、、完成第九题
1、出示内容:看图,说说图意,再写出算式。
2、出示第2小题:导入,列式,交流,把所写的加减法算式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从而体会6的组成和6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四、布置作业:第7、8题。
板书设计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36-37页8、9的加减法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一图四式。2、加减法之间的关系。3、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一图四式的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导入:板书8、9的加减法
二、新授
1、教学例1:分一分,算一算。
(1)学生拿出8根小棒分一分,
(2)把分的结果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3)再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4)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2、教学例2:
(1)观察图,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数学问题吗?
(2)根据自己说的图意写出算式。
板书5+3=83+5=88-5=38-3=5
(3)说出计算方法。
(4)小结一图四式的方法。
3、教学例3
(1)分小组学习,拿9个圆分两堆,可以怎样分?
(2)根据不同的分法,看书36页,填书。
板书9的加减法算式
(3)读算式。
(4)小结9可以分成什么,对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是什么。
4、教学例4
(1)完成左题:出示南瓜图,帮助学生理解图意。
(2)完成右图:列出算式,说说算式的意思。
板书设计
8、9的加减法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三.看图填算式。
1、出示图,根据图意你能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吗?
2、学生填空,同桌交流,看谁的填的好,
四、游戏
1、讲述游戏规则,
2、进行游戏:教师说总数,同桌间轮着出数字。
3、交流游戏结果。
五、涂一涂,填一填。
1、让学生用彩笔涂色,再填空,要先想好了再涂色,然后交流。
六、布置作业:写出8、9的加减法算式。
板书设计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38-39页10的加减法第8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一图四式,2.掌握10以内的组成和分解。3.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10根小棒
一.、揭题导入:10的加减法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引导学生用3句话说图的意义。
(2)用小棒代替笔,摆一摆,说一说
(3)写算式:7+33+710-710-3
(4)看书例1右图怎样填,并说出意义。
(5)全班交流。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填一填,算一算。
(2)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3)小结:通过例1和例2,我们认识和掌握了10的加减法,下面我们通过例2来学习10的组成。
3、教学例3。
(1)出示例3,读题:划一划,填一填。
(2)引导学生看懂题意。
(3)学生独立将剩下的圆圈划完,并填出相应的数字。
(4)根据划出来的结果,列出10的加减法算式。
三、课堂活动
1、第1题:明确题目要求,在每张卡片上补足10个点。讨论怎样答题,独立完成后几张卡片的补点。
2、第2题:明确题目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连线。
3、第3题:教师读题,涂一涂,算一算。(注意有多种做法。)
四、作业布置:写10的加减法。
板书设计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40-41页练习四第9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2.联系生活实际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10根小棒
对10的口令。如:我出3,学生出7……
练习指导
1.第1题。(1)出示第1小题,两图根据算式中的一个数,说说意义。
2.第2题。(1)出示第1小题,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图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交流后列出算式。
3.第3题。题出要求:口算,比一比看谁算的快。
4.第5题,读题,数一数,填一填。提出要求:数的时候要特别认真,不要数错了。
5.第6题。独立想一想,说一说每道算式是怎么填空的,为什么这样填。
6.第7题。看图,让学生先把整个图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人,分别在做什么?)然后根据要求,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列出算式计算。
三、布置作业:第1题第2小题,第2题第2小题。第4题,独立做在书上。
板书设计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42页连加连减和课堂活动第10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景教学说明连加连减的意义.2.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重难点
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10根小棒
一.复习
00000学生看图说图的意思,并且写算式
000把5和3合起来用什么方法,这是几个数相加.
二.新授
1.出示情景图:学生口述图的意思,问:要求共有多少只?怎样列算式?
2.学生说,板书:2+3+4=4+2+3=
3.观察这些算式与复习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根据学生回答,得出连加.
这里的连加是几个数相加.
4.学生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
5.全班交流.
三.课堂活动
1.43页第1题.
(1)引导学生摆小棒.
(2)用这种方法看算式,在计算.
(3)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练习:完成45页第一题.
板书设计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3..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买过菜吗?你们看见有什么蔬菜?
2.刺猬的妈妈在春天里种下了南瓜,现在是收获的季节,刺猬兄弟帮妈妈摘南瓜,出示例2图,学生根据图的意思说.
3.要求还剩多少个?怎样列算式9-2-3=
4.减了多少次?板书:连减
5.学生自主探索9-2-3的计算
(1)独立计算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二.课堂活动
1.43页第2题
2.43页第4题
板书设计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44页加减混合运算课堂活动第1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图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2.体会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10根小棒
一.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有6只白天鹅在湖边,又飞来了几只?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6+3=
3.演示飞走2只的场面,说说发生了什么变化,怎样表示?(再减去2只),从几里面减去2?
4.补充算式:6+3-2=
5.观察这道题与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板书:加减混合)
6.照图说说6+3-2所表示的意义.7
7.讨论:该怎样计算?
先算6+3再算9-2=7
二.小结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活动
1.用圆片摆,按题目要求,先摆3个,再摆2个,一共是几个?再从5个里拿走4个,还剩下几个?根据题意在书上列出算式,说说算式的含义.
2.用小棒摆,根据题意在书上列出算式,说说算式的含义.
四.布置作业:练习五第5,7题做独立做在书上.
.
板书设计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45——47页练习五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2能正确地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重难点
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10根小棒
一.完成练习五。
1.第1、2题:出示题目,读题,说一说,填一填。讨论完成左题。`独立完成右题,然后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2.第4题:理解题意,计算出竖行,横行的3个数相加的和,独立完成,集体进行交流。
3.第6题:教师进行言语激趣。我们今天扮演这两只猴子来进行比赛,看谁跑的快,进行计算,反馈答题情况。
4.第8题:读题,说题意,填算式。
5.第9题:(1)完成左题,讨论怎样计算这道题,得出结果是10.
(2)完成右题,先理解题意,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在进行计算。
6.思考题:理解题意,小组交流,讨论在列出算式。
二.布置作业:第3题。
板书设计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48-49页整理与复习1-5题第13课时
教学目标
1-10的大小顺序,区别基数和序数,一图四式,正确比较多少
教学重难点
基数和序数的区别,看图列出算式.
教学准备
10根小棒
一.完成第1题:
复习10以内数的顺序,使学生能按规律填数.说一说怎么填,并明确三.四两组都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每次递增2来排列的.
二.完成第2题:
区别第五和数字5,先读题,理解题意,学生动手涂一涂,圈一圈.在说一说.
三.完成第3题:
比较物品数量,数字大小.(1)读题:比多少.(2)数一数,填空.在交流.
四.完成第4题:
看图列式,学生独立填空,然后交流,看谁填的又对又快,在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
五.完成第5题:
整理和复习加减法,填一填,议一议,(1)提出要求:把空白的地方填出来.(2)交流所填的算式.(3)回答书上的问题..
板书设计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50-51页整理与复习6-12题第14课时
教学目标
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整理方法,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
观察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10根小棒
.一.激发整理的欲望:
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说一说你知道的加减法有哪些?教师板书:(看了这些算式,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整理10以内的加减法.
二.经历整理的过程:
(1)给黑板上的算式分类.
(2)整理加法表:观察:横看,你发现了什么?竖看,你发现了什么?讨论交流.(横看:得数分别是1.2.3.―――,竖看:几+1几+2―――1+99+1只是交换了位置,)于是我们把45个加法算式分成两部分,左边25道,右边20道,我们只要记住左边25道就行了.
(3)整理减法表:思考::横看,你发现了什么?竖看,你发现了什么?讨论交流.(横看:2-几―――10-几,竖看:几-1―――几-9)于是把减法算式表也分成了两部分.
三.练习:50页6-12题4在书上.
四.思考题:
(1)引导学生读题,观察题意.
(2)讨论怎样使两队人数相等.
(3)交流.只要说的对就行.
板书设计
课题
综合与实践认识周围的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52-53页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二、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感受数学。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
在实践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
(1)创设情景导入
1.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了10以内数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来找一找我们周围的数。(板书课题)
2.出示挂图
3.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数,我们一起去找找,好吗?
请同学们打开书52页,我们一起去找。
二、新授
(一)看跳绳图
1.这些同学在干什么?
2.排在第一的小男孩说,我后面有6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你能算出来吗?
3.当中一个小女孩问:我排第几?同学们帮他数一数吧。
4.你是怎么数的?
(二)看跑步图
1.看到这幅图,你想到哪些知识?你找到了哪些有关的数?(小组讨论)
2.让每一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说说,并比比哪个小组找到的数多。
(三)看跳圈图
1.小英和小东共套了多少个?
2.你会列式吗?
(四)看学习小组图
1.学习小组一共有多少本书?
2.你是怎么算的?
3.谁还能提出其它的数学问题?
(五)看教学楼图
1.你想到了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在小组内交流
三、应用拓展,交流总结
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数,你们能说说吗?
板书设计
课题
分一分
教学内容:课本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分类的方法
2、感悟在生活中的应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分类的方法
2、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学过
创设情景,引人课题
同学们,小猴搬家了。我们一起去看看。你觉得怎样啊?我们能为他做点什么吗?(出示课题)
实践操作,自主探索
1.想一想,在组内说说,你准备怎样帮助小猴整理房间?
小组实践:在图上帮助小猴整理房间。
小组汇报
小组活动拿出6个三角形,5个圆。
讨论怎样分图形
派代表说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5.每个小组把所有的铅笔放在一起,分一分。说说你的方法
课堂活动
第55页1题
2.小朋友的书包是怎样整理的?
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
学生说方法
同桌交流
课堂练习
练习6第1-6题
板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雪山乐园》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雪山乐园》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雪山乐园》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雪山乐园主题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做整理复习。

3、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整理复习。

教学难点: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应用。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模型。

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物体。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雪山乐园中参观了凉亭和滑雪场,复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加减法。圣诞节到了,你们看,谁来了?(课件)

圣诞老爷爷带来几棵圣诞树(指黑板),等我们把这些树上挂满知识果实以后,老爷爷就会送礼物给我们。想得到礼物吗?

好,让我们和圣诞老爷爷一起走进雪山乐园。(板贴课题:雪山乐园)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天真可爱,为了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以圣诞老人派发礼物来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二、复习:

(一)图形、位置的复习

1、复习立体图形(课件出示)

(1)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

(2)师:仔细观察一下,图中有没有我们学过的图形,在哪?(学生一一说明,教师随机板贴。)

(3)师:你们的桌子上就有这些形状的物体,小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他们的样子。(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相应物体摸一摸、说一说,感受物体的特点。教师随机指导。)

(4)师:谁愿意上来和大家说说这些物体的样子。(生自己选择,拿的是什么体,它是什么样的。)

(5)师:教室里也有这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朋友,你能找到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纠正。)

(6)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图形”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板贴:图形)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观察主题图,回顾以前学过的图形,并从图中找到与学过图形相对应的物体。然后通过摸实物进一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点,同时说出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物体。真正的把学过的知识整理并运用。】

2、复习位置

(1)师:打雪仗堆雪人真有趣,圣诞老爷爷还会带我们去哪呢?(课件出示)

(2)师:咦,圣诞老爷爷呢?(课件)

(3)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小组内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都在哪儿?(师巡视,随机指导。)

(4)找生交流。(是板贴:前后、上下、左右)

(5)师:同学们看的很认真,你们看老师现在在哪?

(6)你能说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吗?我们平时说话还经常会用到表示位置的“上下、前后、左右”,你能说一个吗?

(7)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位置”的知识还真不少呢!(板贴:位置)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由找圣诞老爷爷引导学生对位置的描述,然后让学生具体说说图中每个图形的位置,最后说说生活中需要用表示位置的词语来描述的例子。通过以上几个环节,来复习整理并巩固位置的这部分知识。】

(二)比较和统计的复习

1、复习比较

(1)师:圣诞老爷爷接着带领我们去哪,你看到了什么?(课件)

(2)师:这么多的冰雕小动物,你能给小鹿和小松鼠比比个吗?(板贴:高矮)它们还能比什么?(板贴:多少、大小)

(3)师:你怎么知道猴子比兔子少?(因为小猴3只,小兔4只,34。所以,小猴比兔子少。)

(5)师:同学们回答真积极,老师请两个同学过来,你们说他俩该怎么比较?(学生回答)现在老师和他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师:看来谁比谁很重要,不能单独的说谁高或者是谁矮。)

(6)师:同学们既会看又会说,还真的是很会“比较”呢!(板贴:比较)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出冰雕小动物不同之处,并以此展开对生活中不同事物的比较。同时,教师渗透比较的对象发生变化时比较的结果也发生变化的数学思想。】

2、复习统计

(1)师:如果想知道这些冰雕小动物各有多少只该怎么办?(统计一下)

(2)师:好,请你们小组合作完成手中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3)【板贴四个小组统计表】师:谁能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统计的?(学生说,教师随机提炼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并板贴。)

(4)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分一分、数一数、排一排”的过程就是“统计”。(板贴:统计)

(5)(课件出示)看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口头提问并口头解答。)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由学生独立解决老师所提出问题,引出对“统计”知识的回顾应用。同时,在小组交流中,回顾整理统计的方法。】

三、律动:同学们,现在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拍拍手。(1)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2)看谁能说出和老师意思相反的词,并做出动作。(师说大,生说小)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氛围中,回顾刚才所复习内容:位置、比较。】

四、练习:

师:好,刚才我们休息了一会。接下来,我们再努力闯过四关,圣诞老爷爷的礼物就会来啦!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

1、第一关分一分:(课件)这两个小朋友的房间太乱啦,大家能帮忙整理一下吗?你打算怎么整理?

好,请打开书第115页,大家按照统计表对以上物品进行分类统计。

【实物投影展示订正】学生说数量,老师表扬数一个划掉一个的好方法。

2、第二关:比一比。(课件)师:你看到了什么?。追问,小狗一定比小兔重吗?

3、第三关:圈一圈。(课件)师:这个叫小华的女孩在干什么?仔细观察,想象出是“前、后、侧”那一面照出的,然后圈出来。问:你怎么知道照的是后面,你是怎么判断的?你怎么知道照的是侧面,你是怎么判断的?

4、第四关捏一捏:同学们,你们喜欢捏橡皮泥吗?(喜欢)。请你捏一个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者是球的物体送给圣诞老爷爷吧!(学生捏)

【实物投影展示】找生展示并说。我相信圣诞老爷爷一定很喜欢!

五、小结:

今天我们和圣诞老爷爷一同游玩了雪山乐园和数学王国,同时装饰了几棵圣诞树,这些知识果实是:图形、统计、比较和位置。圣诞老爷爷对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满意,所以他要把礼物送给大家!同时他也祝愿同学们圣诞节快乐!(课件)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几》教案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18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