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教学实录——《画杨桃》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教学实录——《画杨桃》》,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一课时

师:以前我给你们上过什么课呀?

生:《曼谷的小象》

师:今天咱们还去曼谷吗?

生:不去了。

师:不去了,咱们就在教室里上什么课?

生:《画洋桃》

师:(教师板书“囗”)我不按笔顺写,我写了一个什么?

生:口(kǒu)字。

师:不对。想象一下。

生:正方形。

师:你说像什么?

生:支老师写了一个大口的框。

师:大口框,还有什么说法?

生:像窗口。

师:像窗口,你说。

生:像画纸。

师:像一张画纸,将来往里面画洋桃是吗?太小了。还像什么?都猜不着啊?它像一块豆腐。再看,

(教师在“口”里写“十”,成“田”)这豆腐怎么了?你说。

生:分开了四份。

师:分开了四份,那豆腐一分不就坏了吗?你说。

生:这个豆腐切开了四份。

师:对了,他用的“切”,你用的是“分”。哪一个合适?

生:切。

师:一块豆腐切四块(教师板书在“田”下画“画”,成“画”)现在呢?这块豆腐怎么了?你说。

生:一个盘子装着豆腐。

师:盘子有那么高的沿儿吗?

生:没有。

师:你说。

生:用碗装着豆腐。

师:用碗?你说。

生:用胶袋装着豆腐。M.jaB88.cOm

师:用胶袋?一块豆腐切四块,放在锅里怎么样啊?(板书在“画”上加“一”成“画”)

生:盖上盖。

师:什么字啊?

生:画。

师:我刚才说了,我没按顺序写。现在你们按笔顺写一下,举起手来,预备,齐。

生:(学生用手比划)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折、竖。

师:记住没有?

生:记住了。

师:这个字原来就会写,是不是呀?(板书“杨”)这是什么?

生:杨(yáng)字。

师:这是什么?(板书“桃”)

生:桃。

师:见过杨桃吗?

生:见过。

师:广东的孩子们肯定见过。读过课文吗?

生:读过。

师:还想不想读?

生:想。

师:你自己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读书。默读也可以;朗读也可以;两个人读也可以;小组读也可以。

你说老师我想搬上椅子找我的朋友去读也可以。读一次,好吗?开始。(学生各自读文)

师:这个同学最好,别人都读完了,我没读完。一般情况下,见别人读完,我也就算了。他要坚持读

到最后一个字。非常好,这是认真的态度。还想不想读了?

生:想。

师:谁读得最好?你起来,读第一段。文(读文)“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画走了样。”

师:读得不错啊,你觉得班里还有读得比你好的吗?(此生指另一个学生)你找他当你的榜样。你起

来,人家可拿你当榜样了,读读试试。

生:是第一段吗?

师:下一段。

生:(读文)“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师:嗯,你过来。(生上台)书上有一句话,老师让画杨桃的时候,课文中的“我”,比如我现在是一

个杨桃,放在这儿,让大家画。你按书上的介绍,当时的“我”坐在什么地方?大家读读那句话。

生(读文):“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

师:“我坐在前排靠边的地方。”你指指看,“我”可以是咱们班的谁?就按现在的座位。

生:是他。(指一学生)

师:还可能是谁?(学生又指一生)这句话他读懂没有?

生:读懂了。

师:读懂了,很好,回去。下面我们一起读下面这一部分。谁来当解说员?就读叙述部分,你来。谁

来当老师?你来。同学们说的话,大家一起读。看看你们能不能分清是谁说的话,开始。(学生按角色读文)

师:角色分得很清。大家一起读,声音朗朗又响又脆,开始。

生(读文):“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就画成什么样。”

师:最后一段谁来读。

生(读文):“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hǔi)使我一生受用。”

师:再读一次,她读得很好,声音再高一点。(此生重读)教诲(hùi),再读一次。

生:“他们的教诲(huì)使我一生受用。”

师:对,坐下。还想不想读?

生:想!

师:这回我还让你们读,默读,默读完了我要让你们站起来说话,我不提任何问题,就让你随便说,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提问题也可以。明白没有?

生:明白。

师:一边读一边想,想好你要说的话,想好你要提的问题。好不好啊?

(学生默读课文)

师:有的同学已经开始举手了。啊,这么多,你先举手,你想说什么?

生:我要汇报词语的意思。

师:好,讲吧。

生:“和颜悦色”的意思,就是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师:你讲了一个词语。你要说什么?

生:我要说“严肃”的意见。

师:哦,也是一个词语。他说了一个“和颜悦色”,他说一个什么?

生:严肃。

师:这两个词正好怎么样啊?

生:相反。

师:你过来。(让学生上台)咱们看看这位同学讲“和颜悦色”而他是不是和颜悦色?你和颜悦色地看着大家。

生:..我不太会。

师:哈!面无表情。笑一个,你对大家微笑。抬起头来,别不敢看大家。(学生笑了)这回有点和颜悦色了。你过来,(让另一学上台)你不是要讲“严肃”吗?根本就不用讲,你给严肃一下,好,你会做这就说明你懂了。但有点悲哀。(众笑)把眼抬高,敢于看大家,(学生作状)这次可以不可以呀?

生:可以。

师:这个词根本不用讲了。还有谁打算说什么?你说。

生:这篇课文一共有19个自然段。

师:还有什么?就这一点吗?你说。

生:我想提问题。老师的神情为什么会变得严肃了?

师:老师的神情为什么会变得严肃了,你把你这个题写到黑板上。(学生上台板书)谁还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要说的?

生:为什么作者说老师和他父亲的话,会使他一生受用?

师:你先说说什么叫“一生受用”。

生:就是永远都会用到。

师: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我只要按照父亲和老师的话去做,一辈子都有好处,是吗?

生:是。

师:你再提提你的问题。

生:为什么父亲和教师的话,会使我一生受用?

师:好了,上来写。(学生板书)你讲。

生:杨桃是怎样的?

师:刚才我问你们见过杨桃没有,你见过吗?

生:见过。

师:既然见过,你这个问题是要问我什么?你是问我杨桃的样子,还是杨桃的味道是怎样的?

生:它的特点。

师:它的特点是怎样的?咱们一会再说吧,你先坐下。大家记住,你也记住你的问题。还有人要说什么?

生: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状?

师:有意思,比如,大家看,我这儿要写一个字。(教师随手在粉笔盒上写了“9”,拿到学生面前)你看这是什么字?

生:9。

师:(又问身后的学生)你看我写的什么字?

生:6。

师:我就写了一个字,他看就是9字,他在这儿看就是6字,刚才是你提的问题?懂了没有?

生:懂了。

师:还有什么?你说。

生:为什么老师要让同学画杨桃。

师:你起来,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画洋桃》这篇课文?

(此生无言,众笑)

师:因为想学知识,因为这是课程的内容。那节美术课就是画杨桃的内容。通过画杨桃,学生不但学会了画,还懂了好多道理,懂了吧?这道理是什么,咱们完了再说。还有什么要说的?你讲。

生:我想为什么画东西不能画得想当然?

师:对了,你写到黑板上去。谁还有?(学生板书问题)

生:我知道“熟悉”的意思就是知道得清楚。

师:你熟悉我吗?

生:熟悉。

师:因为以前上过一次课了,但是你对我的熟悉有对你们班主任老师那么熟悉吗?

生:没有。

师:了解的程度越深,就越熟悉。还有什么问题。

生:我知道“教诲”的意思,就是教训、教导。

师:对,你说。

生:我知道“和颜悦色”的意思就是形容态度温和,和蔼可亲。

师:对,还有什么要说的?你讲。

生:我想问为什么画杨桃的那个同学把画交给了老师之后,老师没有笑他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其他的同学却哈哈大笑。

师:对,同样一件事情,老师就没有笑,同学们却哈哈大笑起来。为什么?咱们一会儿再说。还有别的问题吗?你说。

生:“半晌”的意思就是半天。

师:对,可以,你说什么?

生:为什么有几个同学觉得“我”画的杨桃不像杨桃?

师:你们俩提的问题都一样。因为觉得不像他们才笑,是不是?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画杨桃的过程,共写了19个自然段。

师:画杨桃的过程?接着他的话,谁能继续往下说?这篇课文就单单写了画洋桃的过程吗?你说。

生:还告诉了我们画杨桃一定要从不同的方向去看。

师:“告诉我们画洋桃从不同的方向去看?”你的意思是说,杨桃放在这里,你先在这里画,再去左边画,再去右边画?(众笑)是这意思吗?

生: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师:什么道理?

生:就是画每样东西都要认真观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了什么就画什么。

师:有点意思了,你说。

生:这篇课文就是说了从什么角度看的就画成什么样。

师:还有吗?你说。

生:这篇课文还告诉了我们杨桃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样子是不一样的。

师:对了,还有什么?好了,我给画一样东西,你们能看出来是什么吗?

生:能。

师:试试看吧。(教师在黑板上作画)我先画一个圆,中间再画一个圆,里面再画一个圆,两边还各有个小角,这是什么东西,你们能看出来吗?如图:

生:车轮。

师:车轮?不对。

生:马蹄。

师:马蹄也不对。

生:蜗牛。

师:蜗牛?不是。

生:指南针。

师:不对,指南针的针跑到外面去了?(众笑)猜不着了吧?

生:人造卫星。

师:卫星我可不会画。

生:迷宫。

师:不是。

生:这是古时候人们推的车子。

师:不是。你们为什么猜不到,看不出我画的什么画?因为你们用的是习惯的,常用的,常看到的那种观察角度。你们在喝早茶的时候,茶桌上有茶壶没有?

生:(恍然大悟的)有。

师:这个图是从哪里看茶壶?

生:上面。

师:从上面往下看就是这样子是不是啊?你刚才问我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看东西就有不同的结论,这回明白没有?

生:明白了。

师:明白了,坐下。我再画样东西有兴趣猜吗?(教师在黑板上作画)我最善于画圆圈,一个小圆圈,两个小圆圈,三个小圆圈,四个小圆圈,五个小圆圈,然后再把它们围起来,是什么?你说。如图:

生:豌豆。

师:一个豌豆夹?不对,这还是惯常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角度。

生:冰糖葫芦。

师:外面还包着纸?(众笑)

生:扁豆。

师:扁豆和豌豆是一样的。能猜着吗?你说。

生:坦克的车轮。

师:这辆坦克立起来了?(笑声)

生:毛毛虫。

师:不是。

生:蚕茧。

师:蚕茧,五个蚕茧连在一起了。猜不到了吧?你们看我这只手,从这个端点来看(师将手伸展指尖对着学生)看这只手是不是画的样子?

生:是。

师:可我要画成这样子(在黑板上画了只正面的手)一看就看出来。因为这是习常性的观察法,而今天我让你们从手的端点来看,就看不出来了。刚才有同学问看到那个同学画的杨桃像五角形,同学们都笑了,他们为什么笑?

生:因为同学们都用平常看惯了的方法去看,觉得画得不像,才笑。

师:嗯,你们把这一点弄懂了,很好。你们对画画感兴趣吗?

生:感兴趣。

师:感兴趣你再读读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根据你们刚才的发言。我觉得有些同学似乎懂了。你们提的问题也不错。现在自我衡量一下,这篇文章你们读懂了没有?读懂了吗?

生:读懂了。

师:要没有读懂的话你告诉我哪里不懂。再看看课文,如果没把握,你得告诉我哪里不懂,都懂了咱们就下课。哪里还不懂?你说。

生:为什么这位老师讲的话和“我”父亲的话是那么相似呢?

师:记住你的问题。你说。

生:每篇文章都有含义,但这篇文章有什么含义呢?

师:含义还不太明白,坐下。实际上你们刚才不是说,我读懂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含义。至于这个道理你懂得是不是非常准确,非常深刻,然后再研究。好吗?你能提问题吗?

生:为什么父亲那么严格要求“我”?

师:你的意思是希望你的父亲对你要求松点吗?(众笑)你说。

生:为什么老师不直接表扬“我”?

师:为什么老师不直接表扬“我”?嗯,你说。

生:为什么“我”读小学四年级时,父亲才教“我”学画画?

师:你的意思是嫌他父亲教得太晚了?看来你们提的这些问题对理解课文不是很重要的。可能你们理解课文差不多了。你还要说吗?

生:我问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是什么意思?

师: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老师看了我的“画”要拿起来问大家?

师:为什么拿起画来问大家?嗯,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意思。看来大家对课文真的理解得差不多了,究竟理解到什么程度,我下面开始考试。愿意不愿意接受?

生:愿意。

师:好的。(教师从旁边拿过一个话筒架竿,放教室中间,手中拿一胶袋)你们猜这胶袋里面有什么东西?

生:杨桃。

师:对。前两排同学向后转,把椅子挪一下。我这里真有一个杨桃,想让你们来画。你要能够画正确,这篇文章,你就读懂了。课文里面讲的道理,也就是含义,你们也就懂了。你要是没懂就画不正确。我一会一看你的画我就知道你懂了没有。我把杨桃放在这里。(教师将洋桃插到话筒架竿的顶端)不画这个竿子,只画杨桃。打开你们的本,不用画太细致,只画它的基本轮廊就可以。给你五分钟的时间,开始作画。

(学生作画,教师查看)

生:好了,大家抬头,很有成果。好多优秀作品我已收集过来了,咱们先下课,休息10分钟再上课。

第二课时

师:现在我们来看几位同学画的杨桃,我们不管他画的技术好不好。只是通过他的画评价他读懂课文没有。懂了吗?

生:懂。

师:你要想评价他读懂课文没有,你在评价的时候就得引用课文的有关语句。用课文上的话来说他理解了,或者没有理解。听懂这个意思没有?

生:听懂了。

师:咱们先看一位同学的画。(将一位同学的画放在投影仪上),这幅画是谁画的?(学生起立)大家看清是他画的。开始评价,你说。

生A:(站在自己座位上说)我觉得他没读懂课文。

师:停一下。从他一开始发言,我们就应该发现他的评价对不对?你说。

生:他的方法是不对的。

师:你是说画画的人不对呢?还是评价的人不对呢?

生:他。(指评价的学生A)

师:那你说吧,他怎么不对?

生:他说..他说.

师:你先坐下组织一下你的语言。谁知道他(指A)这样评价对不对?

生:评价者是错的,因为他没有引用课文上的语言..

师:我可以断言,他即使引用课文的语言,也不会作出正确的评价来。想想为什么?你说。

生:因为他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的。

师:对了,他要想正确地评论人家的画,他应该怎么办?

生:他应该去画这幅图的同学座位上去看这杨桃?

师:对不对呀?

生:对。

师:课文上有没有关于这个方面的叙述?

生:有。

师:哪里?读出来。谁找到了,关于这一点的叙述。你读出来。

生(读文):“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

师:老师走到我的座位上,先干什么呀?——在他的位置上来看。这是一次叙述。还有没有?关于刚才那个问题,课文哪里还有叙述?

生:还有“审视”。

师:你跟他说的是同一句话,为什么要强调“审视”?

生:因为..

师:谁知道她强调这个“审视”对不对?

生:对。

师: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审视”?

生:因为强调了“审视”,就可以判断他画得对不对。

师:你应该从“审视”这个词的词义上去理解。“审视”是不是就看一下?

生:不是。

师:是不是就观察一下?

生:不是。

师:怎么看?

生:认真看。

师:认真地,还有检测、检查的眼光去看,那就叫什么呀?

生:审视。

师:对了,还有一处可以证明评价人说得对不对的地方。刚才你们找到一句是老师去画画人的位置上

去看、去审视。还有哪里?

生(读文):“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座位上”。

师:哪几个同学?笑人家画得不对的几个同学。请他们干什么?

生:请他们坐在“我”的座位上去看杨桃。

师:听懂没有?

生:听懂了。

师:老师亲自去,然后又让笑话人家的同学亲自去。去哪里?去画杨桃同学的位置上看,对不对?

生:对。

师:现在你知道你哪里错了没有?(对评价的学生A)

生:知道了。

师:那么应该怎么办?我还让你来评价这位同学的画,你自己采取行动。

生A:(仍然站在他自己的座位上说话)他这幅画是对的。

师:还是这样来发言,行吗?

(学生七嘴八舌在下面议论)

师:他(指A)读懂课文没有?

生:没有。

师:你把刚才同学们读的课文,再读一遍给他听。

生(读文):“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

师:对,这是一段,再读:“让那几位同学..”大家一齐给他读。

生(读文):“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师:(对A)这两段你听明白没有?

生:没有。

师:还没听明白?大家再读一次。你注意听。

生(读文):“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

师:对,这是一处。(对A)因为你不懂,所以我加一个问题问你:老师为什么要走到那个画洋桃的孩子位置上去?

生A:因为老师要审视一下..

师:没有答对。课文上也有答案,找。老师为什么亲自走过去,也让笑的同学走过去?课文上有答案。

你读出来(指另一生)

生(读文):“提起洋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

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洋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师:(对A)“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这句话意思懂不懂?

生A:懂了。

师:懂了。再读读同学们那句话,大家一起读。

生(读文):“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师:好的,让同学们也坐到“我”的座位上。现在我还请你(指A)评价刚才那幅画。你再采取行动。

(A生下座位走到画图的学生位置观察杨桃)

师:这次他(指A)读懂文章没有?

生:读懂了。

师:现在他读懂了,(对画图的同学)你起来,让他坐到你的座位上。你(指A)现在来评价,看实物和看图对照,讲。

生:这位同学画得对。

师:画得对,找到课文上有关的语句,说明他对。

生A(读文):“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师:引用得对不对?

生:对。

师:他(指A)现在读懂课文没有?为什么?

生:读懂了,他知道要走到画画人的位置上去评价。

师:很好。这儿还有一幅图,来看一下,进行评价(放图于投影仪)

生B:(走到画图者的位子上)这幅图他画得不像。

生(画图者):老师,我这图画得很像。(老师走到画图者的位子上,低头观察,并对照图画)

师:是啊,他这幅画得很像。

生B:就是不像,我怎么看都不像。(众笑)我就是在他这里看的呀!

师:(纳闷地)这就怪了,(忽然醒悟)对B说,你坐在他的椅子再观察对照一下。

生B:(坐在作画者椅子上)这样看,他画得像了。

师:能说一说为什么吗?

生B:刚才站着看,我个子高,现在坐下,眼睛的位置降低了,杨桃下面的几个角的侧面也能看到了,所以变得圆圆的了,他画的也是圆圆的。

师:那么你刚才硬说人家画的不像,为什么呢?

生B:还是看的角度不一样,杨桃的样子就不一样。

师:很好,(指作画的学生)你来读一下课文,说明你为什么能画得很正确?

生(读文):“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师:他读懂课文没有?

生:读懂了。

师:那么父亲的话他做到没有。

生:做到了。

师:引用有关语句。

生B:(读文)“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师:说得对不对?

生:对。

师:对了,咱们再找一幅画,这是谁的?(有学生起立,教师放图于投影仪)咱们看这幅画。看清没有?谁来评价?请那个女同学来吧。(此女生先到画图同学位置上观察杨桃)她读懂课文没有?

生:读懂了。

师:谁能评价她?为什么你说她读懂了。

生:因为她亲自到画图同学的座位上去观察。

师:对不对?

生:对

师:他也读懂了。你起来让位给她。(让女生坐到画图同学的座位上)看图看实物。说自己的意思,也要引用课文上的话。

生(女):我觉得这个同学画得不像。

师:讲道理。一边说自己的,一边引用课文的。

生(女):因为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不一样。

师:那你的观察和他的图画的差别。

生(女):我的观察和他画的不一样,因为他的图好像是一个蝴蝶图形。我在他这里的观察好像是个五角星一样。

师:她刚才说话中有一个词非常重要,谁注意到了?

生:蝴蝶。

师:不是。

生:观察。

师:不是,要注意会听人家的话。你说。

生:.像。

师:不是。

生:像五角星。

师:你说他怎么观察就像五角星了?再重说刚才那句话。

生(女):我从这个地方看这个杨桃好像五角星。

师:听到她这句话没有?

生:听到了。

师:哪个词重要?一起说。

生:这个地方。

师:对了,都读懂了。她强调“我在这个地方看洋桃”就是五角星,但他画成蝴蝶了。他为什么不对?用课文的话评判他。接受不接受?(对画图同学)

生:接受。

生女:(读文)“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洋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

师:看起来像五角星,但他没画成五角星。

生(女):看得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师:还是没找到。找找课文直接批评他的那句话。找到了你就懂了。哪句话?

生女:(读文)“我们看见别人把洋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师:他没有画成五角星呀?该画成五角星他没有画成呀?课文还有批评他的话,哪句话?

生女:(读文)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样子就画成什么样。”

师:那一句话还没读出来,你读。

生:(读文)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师:他读得是谁的话?

生:爸爸的话。

师:爸爸的话,你再读一遍。(此生重读)那么刚才这位画画的同学,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生:五角星样的。

师:是五角星样的就应该画成什么样的?

生:五角星样。

师:他没画成五角星样的,而画得像蝴蝶,犯了什么错误了?读。

生:(读文)“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师:犯什么错误了?

生:画走了样。

师:为什么画走了样?

生:想当然了。

师:“想当然了”,他想的杨桃有“翅膀”,就按照平常对杨桃的印象来画了,对不对?刚才课堂提问,谁提了一个关于“想当然”的问题?你是怎么提的?

生:我当时提的是:为什么画画不能想当然?

师:现在你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讲。

生:这是因为画画如果想当然的话,就会把画画得乱七八糟,画走了样。

师:要想不“想当然”,要想不画走样,应该怎么办?

生:应该像写生画那样,仔细观察。

师:课文上怎么说的?

生:(读文)“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

师:是谁说的?

生:老师。

师:老师说的。课文最后说老师的话和爸爸的话非常怎么样啊?

生:相似。

师:那么把相似的爸爸的话再读一次,大家读。

生:(读文)“你看见一样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师:对了。刚才有一个同学还提问,为什么爸爸的话和老师的话那么相似?谁提的?现在明白没有?一个父亲一位老师,为什么说的话这么相似啊?为什么?

生:因为这都是画画的要求。

师:你有别的说法吗?

生:这是因为他父亲和老师的经验是一样的。

师:他们有经验,觉得做事情的正确办法是这样的,所以父亲说的是这样,老师说的也是这样的。因此他们的话就怎么样啊?

生:相似。

师:好了,经过这一段的读和对图画的评价,你们都懂了没有?

生:懂了。

师:你起来,你刚才说这课文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我说了,你讲那个道理就是含义。你现在对于你刚才讲的道理,有没有更深入的见解?

生:没有了。

师:那么把你认识到的再说一次。

生:画画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状。

师:那该怎么办?

生:将自己看到的就画下来,不要想当然地画。

师: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就怎么样啊!

生:看到的是什么样子,就画成什么样。

师:他说得对不对?

生:对。

师:对,就本课而言,他全懂了。你们懂了没有?

生:懂了。

师:我相信也全懂了,但再深一层你们还不太懂,一会儿咱们再说。现在你们再看看书。刚才有个同学说了,“老师我知道课文一共写了19段,”对,那么你们根据我们刚才讨论的情况,实际上重要的段落只有几个?哪几个?找出来。在重要的段前画个圈。(学生找段画圈)

师:第一个最重要的段落是哪个段?

生:第十八自然段。

师:还有没有重要的段落?

生:是第一自然段。

师:对不对呀?

生:对。

师:第一自然段是什么内容?简单地说。

生:他爸爸对他的要求。

师:对不对呀?对,咱们记录在这儿。(教师板书“爸爸的话”)第二个重要自然段,你说。

生:十八自然段?

师:到那么远了吗?

生:第二自然段。

师:第二自然段是写什么的?

生:讲“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

师:简单地说,“我”在干什么?

生:画杨桃。

师:对,第二自然段,“我”的画。(板书“我的画”)还有哪一段重要?

生:十八自然段。

师:十八自然段是讲什么的?

生:讲老师说的话。

师:对,(板书“老师的话”)现在又告诉了你一个读文章的重要方法。紧紧抓住文章中最重要的内容深入理解。你看他写老师和同学问答的过程,写了好长,是不是呢?一句一句对话。其实它只起了个铺垫的作用,衬托环境的作用。讲讲事情的由来,很简单。真正的道理在哪些段落里呢?在这三个段落里。这是第一步:读文章抓最重要的段落;第二步,最重要的段落里面再抓最重要的句子。现在从这里面往出抓爸爸的话,你认为哪几句话最重要?越简炼越好,你讲。

生:(读文)你看见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师:她找的地方对,就是不够简炼。要概括,哪几个字?最重要?

生:你看见一件东西..

师:还跟她一样在读,没有概括。我告诉你们可以概括成八个字。你说。

生:想当然。

师:“想当然”?干事情,都应该想当然?(众笑)

生:应该是:不要想当然,不要画走了样。

师:这是八个字吗?(众笑)谁能说八个字的举手?

生:是什么样,画成什么样。

师:多一个字。再去掉一个字,重说。

生: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师:这就是父亲说的话中最重要的部分。你把这八个字写在黑板上,(学生板书)在他作画这一部分中再找出最重要段落里的最重要的句子,我也要八个字。好好读一读,你找到就说明你完全读懂了。

生: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师:完全正确。你把它写在黑板上。(学生板书)下面该看老师的话了,也是从老师这段话里找最重要的内容,然后概括。几个字?你先说。

生:八个字

师:讲。

生:角度不同,样子不同。

师:这是在讲道理吗?好像不是。

生:看到什么,画成什么。

师:意思对了,但还不太合适。

生:见到什么,就画什么。

师:你在街上看到狗就画狗,看到人就画人,是这意思吗?

生: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师:不能也用八个字来说吗?

生: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师:对,还是这八个字。因为老师的和父亲的话非常相似,基本相同。谁说的过来,写在黑板上。(学生板书)再抬头,提最后一个问题。要想做到是什么样、画什么样(指板书“爸爸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指板书“老师的话”)这个作画的人必须是什么样的态度?

生: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师:对了,只有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指板书中间一行)才能做到是什么样、画什么样。课文全明白没有?

生:明白了。

师:课文全明白了,我们能不能跳出课文来看广大的世界,看众多的事物,想不想?

生:想。

师:现在讲的是画画,我们从课文中跳出来,不说画画了。做别的事情。“是什么样,画什么样”,怎么理解?怎么联系别的事情?比如我今天上学的时候,走到街上看到一个老汉,在逗一只猴子招人看,在耍猴,我被他吸引了,一下子忘了上学的时间了。等到想起来了,跑到学校里迟到了。老师问我:你怎么了?那么根据“是什么样,画什么样”这个要求,我应该怎么说话?

生:事情是什么样的就说什么。

师:那么你要是看耍猴的同学,我是老师,你怎么跟我说?

生:我今天半路上看到老汉耍猴,忍不住就去看了。

师:结果..?

生:结果忘了时间,就迟到了。

师:应不应该这么回答呀?

生:应该。

师:应该,事情是什么样的,我们就说是什么样的。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时间的关系就不说了,大家联系起来,总起来看:这个事情是什么样子的(板书“事”)我们就按照事情本身实际的情况去观察,去了解,去反映,对不对?这就加了一个字(板书“是”)。这个字不是“是不是”的“是”,而是准确、正确的意思。所以我们平常拿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词语,(加板书“实”和“求”,组成“实事求是”)对,根据实在的事情真实的样子,我们去寻求最正确、最准确的认识和解决办法,这就叫什么呀?——实事求是。这样是不是已经从“画杨桃”里跳出来了?

生:是。

师:课文讲的是“画杨桃”的事,我们把它扩大到一切事情了。你起来,刚才我说你对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得差不多了,含义也明白了,现在你是不是知道得一点了?

生:是的。

师:知道什么了?

生:知道了做什么事都应实事求是。

师:都应该实事求是。要想做到实事求是,大家告诉我,你应该抱什么态度去做事?

生:老老实实,认认真真。

师:对了,认认真真,老老实实。要老老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办事,明白没有?

生:明白。

师:好了,课文没什么问题了,看看这几个问题是不是已经解决了?(指学生上课初在黑板上写下的问题)为什么父亲和老师的话使我一生受用,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了。

师:还有,为什么老师的神情会变得严肃了?因为其他的同学..

生:因为别的同学对我这种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态度不但没有夸赞,而且还讥笑,所以老师严肃了。

师:还有,为什么画画不能想当然?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了。

师:明白了,还用解答吗(生答:不用了。)不用咱们就下课吧。

全文板书样式:

爸爸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老师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精选阅读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赶海》教学实录之一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赶海》教学实录之一”,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自读、自评、自悟赶海的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赶海给“我”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播放flash动画《赶海的小姑娘》)

2.知道什么是赶海吗?(师介绍:大海退潮后,人们常去海边捡贝壳、捞海带、玩耍等,我们把这些活动称为赶海。)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赶海》。(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赶海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前两句)“每当我唱起这支歌时,便会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赶海给作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4、练习用“每当……便……”说话。

三、精读重点部分。

1、默读课文的2、3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你认为做有趣的地方。

2、在四人小组内读读自己画的句子,互谈感受。

3、汇报学习成果

A、生:我画的是“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象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出示大屏幕)

师:说说你的体会吧!

生:我觉得浪花“回过头来不忍离开”写得很有意思。

师:谁还有补充?

生:从“闹”字,我体会出作者非常想去赶海。

生: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浪花当作人来写,只有人才会回头、不忍心,让人感觉浪花很可爱,所以说这里很有趣。

师:你可真了不起,还知道这里有了拟人的手法。看到这可爱的浪花,作者心情怎样?

生:兴奋极了。

师:谁能读出作者的兴奋?(指名读)

师:如果能边读边想象,就更好了。(生自由读,师指导)

过度:刚才大家那朗朗的读书声,让我们体会了追赶浪花的乐趣。(板书:追赶浪花)潮退了,可爱的浪花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时,沙滩上来了很多人,我和舅舅也来到了海边,在海边,我们又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呢?

B、生:“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大屏幕出示句子)

师:能给这句话起个名字吗?

生:摸海星(师板书:摸海星)

师:为什么你把“摸呀摸呀”读得那么慢啊?

生:我在认真仔细地摸。

师:后来为什么又读快了?

生:因为我很高兴啊!

师:为什么而高兴。

生:因为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你可真会读书啊!同学们,让我们像他一样,感受一下摸海星的乐趣吧!自己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C“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呦’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师:你这是在干什么呢?(板书:抓螃蟹)

(2)你们能表演出抓螃蟹的乐趣吗?要想表演好,就必须先把这些话多读一读,意思读明白,表演才能刚出色。

(3)同桌两人合作,读完以后表演。(教师指导)

(4)指名表演。

师:为什么你只努努嘴儿,不做声?

生:怕把螃蟹吓跑了。

师:你觉得抓螃蟹有趣吗?

生:很有趣。螃蟹很不好抓,它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还夹我的手呢!

师:被螃蟹夹得疼吗?(有点)以后还抓不抓了?

生:还去,因为抓螃蟹太有趣了!

师:下次可要小心哦!

师:同学们,努着嘴儿的小伙伴,四处逃窜的螃蟹,以及那“哎呦”一声的疼痛大叫,让我们体会了抓螃蟹的乐趣,你们能通过朗读来让所有的人感觉到其中的乐趣吗?

(5)生练习读。

(6)指多名学生充分读,师相机评价。

(7)生再有感情地读。

D“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1)生谈体会:小作者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发出了疑问“咦”?后来当知道大虾在逗我时,恍然大悟,“哦”。

师:同学们,这就叫读书,揣摩文章中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它隐藏在里面的感情,然后通过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情趣。我们为这位同学的精彩发言鼓掌!

(2)你们见过戏台上的武将吗?对,威风凛凛的。在这里武将指的是------?伸出你的双手,当作长须,也威武地摇摆吧?看你们神气的样子,想对我说些什么呢?

(3)怪不得我的脚那么痒,“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威武的大虾们,你们已经被我束手就擒了,别再那么神气了,快坐好吧!

(4)齐读捏大虾部分。

E刚才我们同小作者一起捏大虾、抓螃蟹、摸海星,感受了其中的乐趣,沙滩上其他人在干什么呢?

(1)生读相关句子。

(2)练习用“他们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3)选择其中的一种活动说一说,用上一些语气词。

(4)指名说,师生共同点评。

四学习结尾部分

(1)赶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我们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这时的大海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2)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3)这时,如果你站在海边,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4)(音乐)是啊.!大海非常的安静非常的美.

一路上,海风吹拂着,舒服极了,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课件《大海啊故乡》)

(5)介绍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五.感情升华,进行思想教育

(1)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到了好词好句、语气词;领略了大海的美景;学会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2)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大海真美;海里有很多宝;我爱大海,我爱我们的生活!。。。。。。)

师总结:是啊,大海是美丽的,赶海是有趣的,因此,每当我唱起这支歌时,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最后,让我们一起通过读表达出我们对大海的热爱吧!(配乐有感情朗读)

小学语文二年级:《画鸡蛋教案实录》教学设计资料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小学语文二年级:《画鸡蛋教案实录》教学设计资料》,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课题是——画鸡蛋

生:画鸡蛋。

师:(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是讲谁画鸡蛋的事?

生:达.芬奇。

师:把话说完整。

生:这篇课文是讲达.达芬奇画鸡蛋的事。

师:要是把达.芬奇什么时候,谁让他画鸡蛋也说清楚,就更好了。谁来试一试。

生:这篇课文是讲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让他画鸡蛋的事。

师:他说得好不好?

生:(齐)他说得好。

师:大家照他说的样子练习说一遍。

生:(练习说)

师:打开书,看看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是从哪几方面概括介绍达.芬奇的。

生:(打开书,轻声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后)这一自然段有两句话。

师: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生: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四百多年以前,有个意大利人叫达.芬奇。他是个着名的画家。

师:噢,你只是把这两句话读了一遍。“四百多年以前”是告诉我们什么?

生:“四百多年以前”是告诉我们时间。

生:“四百多年以前”是告诉我们什么时候。

师:说得都对。(出示“什么时候”的卡片)

师:“意大利”是告诉我们什么?

生:“意大利”是告诉我们什么地方。

师:“意大利”是个国家的名字,应该说告诉我们哪个国家。(出示“国家”的卡片,挂出世界地图,指出意大利的位置。)“达.芬奇”是告诉我们什么?

生:“达.芬奇”是告诉我们人物。

师:(出示“人物”的卡片)“着名的画家”是告诉我们什么?

生:“着名的画家”是告诉我们他是什么人。

师:(出示“是什么人”的卡片)什么叫画家?

生:画家就是会画画的人。

师:图画课上老师教你们画画,你们也会画很多画,你们能叫画家吗?

生:(发出笑声)不能。

师:那你们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画家?

生:会画画的大人才能叫画家。

师:是这样吗?我们学校教图画课的老师都是大人,又会画画,他们都是画家吗?

生:(沉默不语)

师:看来这个问题难了一些,听老师说。画家一般是指有画画的特长,画画得很好,并以画画为主要职业的人。懂了吗?

生:懂了。

师:你们还听说过什么“家”?

生:歌唱家。

生:音乐家。

生:科学家。

……

师:什么是“着名的画家”?

生:“着名的画家”就是出名的画家。

生:“着名的画家”就是有名的画家。

师:对了。像达.芬奇一样,他很有画画的特长,一生画了好多世界名画,不但意大利人知道他,世界上的很多人都知道他。他就是着名的画家。

师:第一自然段的两句话从“什么时候、哪个国家、什么人物,他是什么人”四个方面概括介绍达.芬奇,用话不多,讲得很清楚。一齐把这两句话读一遍。读的时候,要把“四百”“意大利”“达.芬奇”“着名”读得重一些,“有个意大利人”后边稍停顿一下。

生:(齐读)

师:第一自然段两句话概括介绍达.芬奇,是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生:先讲什么时候,再讲哪个国家,接着讲人物,最后讲他是什么人。

师:他说得好不好?

生:好。

师:为他鼓掌。

生:(热烈鼓掌)

师:大家照他这样说一遍。

生:(齐说)

师:我们能不能不按这个顺序,也从这四个方面来概括介绍达.芬奇?

师:(把黑板上的卡片顺序调整为:什么时候、国家、是什么人、人物)按这样的顺序该怎么说?自己练习一下。

生:(练习后说)四百多年以前,意大利着名画家达.芬奇。

师:四个方面都说了,顺序也对了,就是有点不太连贯。应该说“意大利有个着名画家,叫达.芬奇。”谁能这样说一遍。

生:四百多年以前,意大利有个着名画家,叫达.芬奇。

师:这样说就好了。大家练习说一遍。

生:(齐说)

师:(把卡片顺序调整为:什么时候,是什么人、人物、国家)按这样的顺序该怎样说,自己练习一下再站起来对大家说。生:(练习后说)四百多年以前,有个着名的画家叫达.芬奇,他是意大利人。

师:很好。从这里我们知道,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我们学会了,说话的能力就提高了。

师: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讲达.芬奇开始学画画的时候,老师要他画鸡蛋的事。那么,老师为什么要他画鸡蛋,开始他是怎样画的怎样想的,后来又怎样画的怎样想的,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他画鸡蛋与成为着名的画家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课文,弄懂这些问题,好吗?

生:好。

(接下去指导学生围绕以上问题,读书,思考,议论,一层深一层地理解课文。)

点评

《画鸡蛋》是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里选取的教学片断,是这篇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仅此片断,我们便不难看出老师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扎实的教学功底。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这是理解课文的前提,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有些句子看起来很容易懂,其实学生并不一定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因此,要抓住学生似懂非懂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和务求甚解的学习品质。如老师在讲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时,紧紧抓住“意大利”“画家”“着名画家”等词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意大利的地理位置,使学生建立“意大利”是个国家的概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环境,逐步理解“画家”“着名画家”等词语,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在句子训练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是一个明显特征。如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及时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相同的内容,可以说是颇具匠心的。在句子训练中,他不仅要求学生把话说对,而且还要求学生把话说好,说活。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相同的内容,就是把话说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从以上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非常重视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概括课文内容、理解词句,还是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述句子,他都注意到使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

从老师的“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组织课堂教学”的经验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务实的教风。在课堂上他让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写写”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受到思想教育。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课堂实录——《跳水》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教师板书“跳水”)

师:在学以前,我了解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谁能根据你预习中所知道的东西,说一说这篇文章里面都有哪些角色?(众生纷纷举手)

生:有船长,和船长的儿子,有猴子。

师:还有没了?大家说还有谁?

生:水手。

师:如果给他的发言里再加上水手,那么他说对了吗?

生:对。

师:说得好不好?

生:不好。

师:谁能比他说得更好?后面那位女同学。大家注意听,她说她能比他说得更好。你们听一听,她说得比他好不好,好在哪里?注意听,你请讲。

生:这篇课文里面的角色有船长的儿子、猴子还有船长、水手。一共有四个人,四个角色。

师:她说得好吗?

生:不好。

师:哪不好?你再说一次。

生:通过预习,我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角色有船长、船长的儿子还有猴子、水手。

师:好吗?

生:不好。

师:我觉得应该按出场的顺序把角色说出来,这就使你的发言有了一定的次序了。你讲。

生:这篇课文一共有四个角色,第一个是猴子,第二个是船长的儿子,第三个是水手们,第四个是船长。

师:他这个次序对吗?

生:不对。

师:另外说“四个角色”对吗?

生:对..不对..

师:水手是一个人吗?

生:不是。

师:不能说是“四个”。你来说。

生:通过预习我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角色有猴子,船长的儿子,船长和水手。

师:次序还不对,你请说。

生:通过预习我知道这篇课文的角色有水手们..

师:停一下,水手最先出现对不对?

生:对。

师:水手。(教师板书“水手”)下面接着说。

生:猴子。

师:(板书“猴子”)再下面。

生:船长的儿子。

师:我们简单地叫他什么?

生:孩子。

师:对,孩子。(板书“孩子”)下面。

生:还有船长。

师:老船长,对不对?有一首歌唱了:“还有一个老船长..”(板书“船长”)这样说就是按照出场顺序说了。第一个问题解决了,我还要提第二个问题:谁能根据你读书的印象,说一下,这些角色和角色之间是怎么相互联系起来的?因为我们学这篇文章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文章,理解它的语言文字,学会观察事物,特别是事物和事物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所以我们就要研究这些角色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或者换一句话说:角色和角色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把他们联系起来了?

生:猴子和孩子之间,猴子抢孩子的帽子。

师:一开始就是猴子和孩子发生了关系吗?也要按照顺序来说。你来说。

生:是水手在看猴子,猴子又把孩子..

师:你停一下,水手在“看”猴子吗?像咱们参观动物园一样?

生:在吓唬它。

师:在吓唬猴子?不是。

生:水手拿猴子取笑。

师:水手在拿猴子取笑,对不对呀?

生:对。

师:有没有人能用一个字来表达它们的关系?拿它取笑叫什么?

生:逗。

师:对,水手在逗猴子。(板书“逗”并随手画箭头等符号,下同)使他们之间发生关系了,那么下面的关系是如何发生的?

生:猴子抢孩子的帽子。

师:抢他帽子,还龇牙咧嘴地撕。猴子在干什么?用一个字来表达。

生:抢。

师:猴子抢孩子?啊呀,天下大乱了,猴子在“抢”孩子!(笑声)

生:惹孩子。

师:还不太好。

生:气。

师:猴子在故意“气”这个孩子。(板书“气”)下面的关系呢?

生:然后孩子追猴子。

师:孩子就去追那个猴子,对不对?他不甘心让它气,所以他就追那只猴子,(板书“追”)一直追到那儿?

生:桅杆上。

师:一直追呀追呀,追到最高的横木上,(板书“桅杆顶端”)一直追到桅杆顶端。下面呢?下面谁出现了?

生:船长出现了。孩子和船长的关系是,船长急中生智救孩子。

师:怎么救?

生:船长威逼孩子跳水。

师:威逼?我们再换一个词,船长“命令”孩子跳水,行不行呀?

生:行。

师:(教师板书“命令”)然后呢?

生:然后孩子跳水。

师:孩子跳水,孩子从桅杆上跳进水里。然后呢?

生:水手们救孩子。

师:水手救孩子。(板书“救”。到此,形成如下板书)

师:故事完了吗?

生:还有孩子得救了。

师:水手救孩子,孩子得救了,还不是一样吗?故事完了,对不对呢?可是我们刚才都是一点一点把它凑起来的。现在如果我让你按照这个意思把故事说一下,这篇课文的梗概能说吗?

生:是讲在一艘船上,水手们逗猴子,猴子就去气孩子。因为猴子拿了孩子的帽子,孩子就去追猴子。由于孩子追猴子,孩子爬上了最高的桅杆。这时候孩子走上了绝路,船长出来了,他拿着枪命令孩子跳水。孩子从桅杆上跳下去,水手们又去救孩子,孩子得救了。

师:他说得好不好啊?

生:好。

师:说得不错。整个故事都把它串连下来了,那么我们再把它分开。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是分几个阶段讲完的?

生:四个阶段。

师:第一个阶段。

生:第一个阶段是讲水手拿猴子取乐。

师:水手逗猴子,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

生:第二阶段是猴子把孩子帽子拿走了,猴子气孩子。

师:第二个阶段是猴子气孩子。

生:孩子的自尊心非常强,他追猴子追上了桅杆。

师:第三个阶段,孩子追猴子,直追到了桅杆顶上。第四个阶段呢?

生:船长用威胁的方法命令孩子从桅杆跳到海里。

师:非常正确,四个阶段。如果我现在让你给课文分段,谁还不会分请举手?(学生无人举手)都会了,好,那我下面还问一个问题:在预习中,哪些同学发现有什么问题?现在请提问。

生①:课文为什么以“跳水”为题?

师:为什么要以“跳水”为题?好,这个问题问得不错,你讲。

生②:为什么猴子跳到十一二岁孩子面前,还要打下括号说他是船长的儿子?

师:为什么要加注一下,好。你讲。

生③:按常情孩子醒悟以后,看自己在这么高的地方,一定害怕会跌了下去,他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有掉下去?

师:你怎么知道醒悟以后“这么长时间”?

生③:因为这里写了他脚底下摇晃起来,船长才走了出来。

师:好,你先请坐。谁还有问题?

生④:孩子是船长的儿子,他走上桅杆很危险。水手们应该阻止他,那就不会很危险了。

师:你是说水手为什么不早提醒他一下,是这个意思吗?

生④:是。

师:好。你讲。

生⑤:为什么开头要写一艘轮船环游了世界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站在了甲板上?

师:为什么要写这些?好的,你讲。

生⑥:既然已经写了孩子气急了,爬上桅杆横木,为什么还要写甲板上的人望着,在笑猴子戏弄船长的儿子,一下子转到“但是他们看到孩子放开了绳子,摇摇晃晃上了最高的横木”,一下就吓呆了,和有人大喊一声,这些人为什么..他们早提醒一下不好吗?

师:为什么一下吓呆了,大叫起来,为什么不早点提醒孩子。好,你说。

生⑦: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着他的孩子跳水?他说“不然我就开枪”。不然是什么意思?

师:为什么要用枪威逼孩子跳水?好,你讲。

生⑧:如果,他儿子不跳水,他会不会真的开枪?

师:好,等一会再研究这个问题。你说。

生⑨:我觉得这篇课文写“跳水”的内容不多,还没有前面写的多,为什么还用“跳水”为题?

师:跟刚才那位同学提的一样,为什么用“跳水”为题。你讲。

生⑩:为什么作者要在“40秒钟”和“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之间要打个破折号?

师:为什么这里要打个破折号?好,你坐下。你来提一下。

生11:孩子吓唬猴子,还朝着它大声叫喊。为什么猴子撕得更凶了?

师:为什么它撕得更凶了?你讲。

生12:猴子为什么只跳到孩子面前去抢帽子?不跳到水手面前去抢东西?

师:有意思,猴子专门欺负小孩,好,你再提一个。

生13:为什么猴子拿上他的帽子,孩子就哭笑不得?

师:为什么哭笑不得是吧?你讲。

生14:为什么水手不在孩子爬上桅杆之前把他拦住?

师:为什么不在爬上桅杆之前拦住?不让他爬。你讲。

生15:为什么人群里有人大叫起来,孩子才醒悟过来?

师:为什么直到大叫一声,孩子才醒悟过来是吧?你现在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当那个人大叫一声以前,孩子处于什么状态?你现在自己在想。大家先不举手,由于时间的关系,咱们先提到这里。也可能你那个问题在讲课的过程中自然就明白了。如果在最后你的问题还没解决,你到时候再提出来好不好?

生:好。

师:对不起大家了,不能全提了。因为大家的积极性太高了。人人都有问题,可是我们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先上课好不好?

生:好。

第一课时第二部分

师:谁来把水手逗猴子这第一个阶段读出?你认为读到哪儿就读到哪儿。

生:(读文)一艘轮船环游了世界正在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人们在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师:这是第一自然段,就是水手逗猴子。对不对?(生答对)

师:她读得声音有点小,谁能再读一遍?你来读吧。他读的时候大家拿一支笔,我要求画一些东西,画什么呢?画出这一段中所描述的事物,所提供的情况,哪些事情,哪些情况和后面将要发生的故事有联系?把这些内容找出来。勾出来,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勾出来没有?谁来说?

生:“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站在甲板上。”

师:分析,你为什么要勾这一句?这一句和后面有什么联系?

生: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师:甲板上有人,不然开不起玩笑来?你是这样认为的。那你为什么要勾“风平浪静”?

生:..

师:咱们先来分析这个问题:“风平浪静”应该不应该勾?

师:应该。

师:为什么?请后面那位同学讲。

生:因为风平浪静,后面船长才敢叫孩子跳水。

师:是这样吗?你讲。

生:风平浪静水手们才站在甲板上,要不然船长就要叫他们去干活,去抢险。

师:噢,她说得对不对呀?

生:对。

师:如果海上正起着风暴,波涛汹涌,船摇来摇去,水手们都去各自忙自己的工作,抢救船只,他们还有那个闲心跑到甲板上逗一只猴子吗?

生:没有了。

师:没有,所以“风平浪静”勾得很对。还有什么?

生:还有“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师:谁呀?

生:猴子。

师:你为什么要勾这句?

生:因为它更加放肆才跳到孩子面前。

师:它很放肆,什么叫“放肆”

生:放肆就是任性,一点也不受约束。

师:不受约束,很随便很不像话,是不是?从这儿我们可以想到一个问题:这个猴子已经在船上呆得时间很长了,还是刚刚抓到的?

生:时间很长了。

师:它和水手们或那个孩子都..

生:熟悉。

师:要不是这样,它不会那么放肆。刚逮上来的,它一定很害怕很拘束,躲到旯旮里面藏着去了,是不是?是一只跟大家很熟悉的猴子,这点很对。你讲。

生:我勾的是:“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师:还是说那只猴子,有别的吗?

生:“一艘轮船环游了世界正在往回航行。”

师:你为什么要勾这一句。

生:因为轮船环游世界,如果没有轮船就根本没有桅杆,那就不会有这些事。

师:你是说有一艘轮船,也有桅杆,给这件事提供了具体的场所,是吧?这是可以的。但是更重要的你没有分析。你说“环游了世界,正在往回航行。”你把这句都勾了,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只因为“往回航行”,他们的心情才那么轻松。因为他们“环游了世界”,时间一定很长,多烦闷呀。现在快要回家了,一高兴,轻松了,就去逗猴子。

师:“往回航行”,他们的任务已经..

生:完成。

师:说得真好,水手们心中烦闷,想寻点开心,船在返航,消闲自在很轻松,人没事了,天气又好。无事就容易..

生:生非。

师:无事就容易生非,生非就是要出事了。正是这种环境、这种条件,还有水手们和大家的心情,才能产生后面的这些情况。是不是呢?你站起来,(指提问的生⑤),你刚才问我,跳水就写跳水吧,为什么要先写第一段水手啊,猴子啊,还有风平浪静,往回航行呀等等。为什么要写第一段?现在你明白了吗?

生⑤:明白了。

师:为什么?把它概括出来,说为什么要写第一段?

生⑤:..

师:你请一个,你最信任的同学,让他告诉你。(此生⑤找不到人)啊,你信任的人这么难找?(众笑,后此生指后面一同学)你给他讲一讲。

生:因为水手们环游了世界,他们的心情很开朗,天气也好,所以他们就找..

师:噢,你还在具体地分析这些因果关系,我让你概括一下为什么要写第一段,你说吧。

生:这一段是为了给后面衬托。

师:是衬托吗?

生:它是在为下面做铺垫。

师:对不对呀?对,没有这一段就不能给后面提供具体的活动场所,活动环境,人们的心理状态等等。所以写这一段是很重要的。咱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了。接着往下看,该写猴子气孩子了。谁来读一读?能把猴子顽皮的样子,孩子哭笑不得的样子读出来吗?后面那男同学吧,你举手最高。在他读的时候大家一边听他读,一边注意猴子气孩子的时候,孩子是一种什么心理状态?他的心情怎么样?找一个最关键的词。你开始读。

生:(读文)“猴子跳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面前..撕得更凶了。”

师:读到这儿对不对?

生:不对。

师:要他读的是猴子气孩子。下一段是孩子追猴子了。说明人家读到这里对不对呢?

生:对。

师:对了,但是他读得不能令人怎么样啊?

生:满意。

师:谁不满意?(生举手,众笑)你不满意,你来读。你能让大家满意吗?

生:能。

师:好!大家看看,他读得能让你们满意吗?

生:(读文)“猴子跳到十二岁的孩子面前..撕得更凶了。”

师:满意不满意?

生:满意。

师:你领着大家读一读吧,大家对你这么满意,你教给大家读吧。她读一句,大家学一句。

生:(此生带同学分句重读)“猴子跳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戴到自己的头上,很快爬上了桅杆..”

师:注意她的音调和语气,大家学她这一句。(学生重读此句)你们注意到吗?他把哪几个词读得强调出来了?

生:自己

师:戴到“自己”的头上,还有呢?

师:“很快地”,这就把猴子顽皮样子读出来了。把人的帽子戴到它“自己”的头上,而且“很快”地爬上桅杆。对不对?把这一句再读一读,领着大家读。(学生重读)

师:往下接着读。

生:(领读)“水手们都笑了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光着头站在那里。”

师:这儿应该有一点区别,写孩子的神态的读得慢一点,这样来读,(教师示范)就把他那个尴尬的样子读出来了,再读。(学生重读此句)

生:(领读)“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把帽子摘下来,用牙齿和爪子撕。”(学生重读)

生:(领读)“它好像故意逗孩子,冲着他做种种鬼脸。”

师:哪两个词读得给你印象深刻?

生:故意,种种。

师:对,“故意”和“种种”。大家开始读。(学生学读)

生:(领读)“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声叫喊,但是它撕得更凶了。”(学生学读)

师:读得不错。谁再读一次,比她还读得好?有把握吗?你来读。(一生重读此段)不错,现在我提个问题:你们看,在这第二阶段刚开始的时候,首先是谁有动作?

生:猴子。

师:把孩子帽子抢走了,更重要的是水手们表现什么样子?

生:笑。

师:笑起来。你要是有点什么事情,当众做完惹得大家发笑,你会有种什么心情?那孩子在这儿怎么样?

生:哭笑不得。

师:谁能讲讲哭笑不得?

生:又想哭又想笑的样子。

师:是又想哭又想笑吗?

生:是很尴尬的样子?

师:很尴尬,那么“哭笑不得”是不是又想哭又想笑?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

生:想哭但哭不出来,笑又笑不出来。

师:这才对了。那么你再站起来。(指提问的生瑣)你刚才问我,猴子气孩子的时候,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你现在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怎么了?

生:因为在很多人面前,猴子气孩子,孩子就不好意思。

师:就为难,就尴尬,那么孩子这种哭笑不得,主要是谁造成?

生:猴子。

师:是猴子,但还有一个因素。

生:水手。

师:水手们在哄堂大笑,是不是啊?刚才作为不懂的问题来提问,现在我没有讲,你自己又明白了。你是怎么由不明白到明白的?介绍给大家。

生:是您刚才说的..比如你自己做事别人哄堂大笑..

师:我举了个例子,你把这个例子联系自己来理解,联系到猴子对孩子的动作,水手对他的表现。这就是用联系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学会没有?为什么孩子会哭笑不得,看看猴子怎么样,看看水手们怎么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咱们下面再说:就是这孩子本身..(一生举手)你讲。

生:我刚才也提了个问题就是:“猴子跳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面前,它正要把..”

生:你这个问题还不到时候呢,(众笑)不要着急啊!这一段大家明白没有?

生:明白了。

师:明白了大家接着往下学,愿不愿意?

生:愿意。

师:愿意,谁来读第三段?(众生举手)那位戴帽子的男同学读吧。他读的时候这段任务比较多。第一孩子在上一段讲他“哭笑不得”找出这么一个关键词就把他当时的心情讲了,把他的处境就写出来了。在他读这段时,大家注意再找几个关键词语,看看孩子的情绪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你找的那几个词语应该正好是孩子心情变化的几个台阶。这个孩子越来越怎么样?能找出几个这样的词语来吗?

生:能。

师:拿出笔来,把这几个词勾出来,看谁找得最准确。你来读。

生:(读文)水手们笑的声音更大了,孩子的脸红了。他脱下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不一会他已顺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就在孩子想去抓住帽子的时候,猴子又往上爬了,爬得比孩子更灵巧,更快。“你逃不了”孩子一边喊一边往上爬,猴子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孩子生气了,不停地往上追,眼看就要爬到桅杆的顶端了,这时猴子把身子尽量伸直,用后脚勾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一头,然后爬到桅杆的顶端,乱扭着身子,龇着牙,做着怪样。从桅杆到挂帽子的横木有一米多,要拿着(zhe)帽子(教师纠正发音:“拿zháo

着,在这儿读zháo”)手必须放开绳子和桅杆,此外没有别的办法。孩子气急了,他丢开桅杆,走上横木。甲板上的人都在笑猴子戏弄船长的儿子。但是他们看到孩子放开了绳子,两只手摇摇摆摆地走向那最高的横木,全都吓呆了。

师:完了吗?

生:(齐)没完。

师:下面就该船长命令了吗?

生:没有。

师:那你接着读。

生:(接读)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dǎo)甲板上..

师:跌到(dào)甲板上。

生:(接读)“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得粉碎,即使他不会失足,拿到帽子也难以转身回来。所有的人全都默默地看着他,等着将要发生的事情。忽然,人群里有个人吓得大叫

一声。孩子听到下面的叫声,才醒悟过来。他往下一望,脚底下就摇晃起来。”

师:现在读完了没有?

生:读完了。

师:正在这时候,船长出来了,进入了第四阶段了,是吧?那几个词找到了吗?按次序读出来,只读那几个词。你来读。

生:孩子的脸红了。

师:“脸红了”,第一个对不对?

生:对。

师:下面。

生:孩子生气了。

师:“生气了”。

生:孩子气极了。

师:“气极了”。还有几个?

生:一个。

师:还有一个什么?

生:醒悟。

师:“醒悟了,”好,咱们下一节课再继续研究,先休息。

第二课时第一部分

师:刚才大家找到了孩子情绪发展的几个台阶。在这一段里面首先是孩子的脸红了。刚才是什么呀?

生:哭笑不得。

师:哭笑不得,只是心里很尴尬,现在内心的这种情绪已经怎么样了?

生:表现出来了。

师:脸红了,紧接着是怎么样啊?

生:生气了。

师:紧接着是..

生:气极了。

师:到最后呢?

生:醒悟了。

师:到最后醒悟了。那么你来说,(指提问的生③)刚才你问我,孩子醒悟过来,脚底下就会摇晃,很快就会掉下去,为什么还能坚持比较长的时间?我先问问你:孩子为什么一直会追到顶上去?也就是说,在他醒悟以前,他处于什么状态?

生③:他处于想取回自己帽子的状态。(众笑)

师:这是他的目的。也就是说从孩子最后一个“气极了”到“醒悟过来”,既然是“醒悟”,那么在“醒悟”之前..

生③:他就是想拿回帽子,没想到他爬到很高。

师:还是没有回答出来。醒悟以前是一种什么状态?你说。

生:气极了。

师:气极了。好吧,这个问题咱们先不研究,一会咱们再看看能不能搞清楚。大家把这个题存在心里:气极了是处于什么状态?所以后来他才能醒悟。下面咱们研究这样一个问题:从孩子哭笑不得到最后脸红了、生气了,气极了到最后才醒悟。这是不是这篇课文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呀?

生:是。

师:如果我们把一件事情的发展分成事情是怎么起来的,到后面事情往前发展了,到后来又发展到高潮了,到最后事情才结束。那么孩子追猴子这一段正是这个故事的什么呀?

生:中心。

师:不对,是事物发展的高潮。既然是高潮,我们深入地研究一下。下面大家默读课文,完成什么任务呢?看看孩子这几个情绪,这几个心理台阶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发展到这种程度的?也就是说孩子为什么会脸红,孩子为什么会生气,孩子为什么会气极,最后一个就是孩子在醒悟以前处于什么状态?把这几个问题自己默读,看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原因来分析它的因果。你一边读一边把你要回答问题、分析问题所需要的语句勾下来,自己默读。(学生默读、勾画)

生:我认为那个猴子太坏了,它故意惹孩子生气。孩子才一步步气极了。

生:水手们也有责任,我还以为一开始水手就应该阻止孩子去追猴子。

师:啊,你还记着你提过的问题,(生④)你也提了这个问题是吧?(指生)很不错。

生:小孩子年纪还小,不太懂事,但水手都是大人,不应该把事情搞得这样危险。

师:不能只从别人,从客观找原因,也要从主观、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这才全面。不然的话,你光找客观原因,以后你犯点什么错误,老师批评你,你就会怨这个怪那个,不找自己的原因?孩子自己有什么原因呢?

生:当时他在追猴子的时候,水手们在笑他,那个孩子有自尊心,所以他就追猴子去了。

师:那就是说孩子不该有自尊心?(众笑)他要没有自尊心就不会生气,就不追猴子了?那人就少一点自尊心比较好了!(众笑)

生:是因为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声叫喊。

师:还是把责任推到谁身上了?(生答猴子)

生:孩子的性格倔强,在追猴子的时候,猴子还朝着他乱龇牙齿,他就生气了,一个孩子被猴子戏弄了,不好..

师:分析得有点道理,但是没有形成一种概括的认识。

生:他去追猴子,猴子拿着帽子往桅杆上爬。他不应该冒着这么大危险去..

师:噢,他不应该办这件事,去追猴子,但是他追了。说明这个孩子缺点在什么地方呢?

生:因为他不愿被一个猴子戏弄。

师:想想刚才那个问题,孩子在“醒悟”以前,他的头脑怎么样?

生:模糊。

师:不要说模糊。

生:糊涂。

师:糊涂也不太对。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他头脑发昏了,发热了,从这儿来开始想这个孩子的缺点。

生:他是船长的儿子,不应该被猴子戏弄。

师:如果不是船长的儿子,就应该被猴子戏弄吗?

生:他不想当众出丑。

师:不想当众出丑。他已经..

生:因为他处于模糊的状态..

师:你怎么还是说“模糊”?眼睛看不清时,记忆不清晰时才说模糊呢!

生:他爱面子。

师:爱面子。这倒是很重要的一点,还有什么?爱面子和自尊心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有自尊心的人一定爱面子,爱面子的人不一定有自尊心。这是两回事,有共同的地方,但并不完全一样。还有什么原因?

生:孩子不应该只顾着去拿帽子。

师:也就说他只顾去拿帽子,他为什么要用这个“只”字。只顾去拿帽子,说明他还忘掉一些应该考虑的,忘掉什么了?

生:忘掉了安全。

师:忘掉了自己的安全,只有这些吗?

生:他怕别人看自己的笑话。

师:怕别人看笑话,还有吗?

生:他只想着拿帽子,没想到后果。

师:只想着眼前的目的,没想后果,这句话很重要。还有吗?

生:孩子不应该为了帽子,而忘记了自己生命安全。

师:不要因为一个帽子而忘记自己的生命安全,要衡量轻重。

生:他还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身份。(众笑)

师:你为什么这样说呢?(指提问的生②)你刚才问为什么要用括号注明孩子是船长的儿子?现在你注意听,你的问题可能能得到回答,你说吧,为什么希望别人尊重他?

生:因为他是船长的儿子。

师:接着讲下去,船长的儿子怎么样?

生:因为他是船长的儿子,他觉得他给爸爸丢脸了。

师:他有一种地位优越感,有这方面的原因。大家想一想,当这个孩子开始去追猴子,一直发展到最后,他的头脑是冷静的,还是急躁的,已经被一种强烈的爱面子的思想,一种强烈的好胜心冲昏了头脑。他的脑袋已经发昏了。头脑发热,他考虑到那件事的后果吗?

生:没有。

师:他没有考虑,当时他也考虑不到。现在我们归结一下,大致有几个方面原因?把刚才所有发言梳理一下,找出一个概括说法来,大概有几方面的原因?

生:第一个方面太爱面子。

师:第一个方面太爱面子,被这种强烈的好胜心冲昏了头脑,这是孩子的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呢?

生:第二个方面是为了达到眼前的目的,而不顾后果。

师:这还是他主观的方面,也就是说他冲昏了头脑不会去考虑,没有去考虑。这还是一个方面。生:还有一个方面是水手造成的。

师:水手起哄、哄笑。水手们冷静不冷静?

生:不冷静。

师:水手们也不冷静,只顾寻开心,不但也没考虑后果,还给事情推波..

生:(齐)助澜。

生:第三个就是猴子戏弄他。

师:猴子非常顽皮。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你们说这三个方面的原因:水手、猴子和孩子他本身的原因,哪方面是最重要的?

生:孩子本身。

师:对,他本身是最重要的原因。如果这个孩子很冷静的话,即使猴子那样逗他,即使水手哄笑,孩子也不会犯下这不冷静的错误来,对不对?

生:对。

师:这个问题解决了,很多事情也解决了。比如说,你当时提问我:(指提问的生〞)那个猴子把帽子抢走了,孩子朝它大喊它为什么撕得更凶了?现在你知道了吗?

生:知道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孩子吓唬它,猴子非常顽皮。

师:对了,解决了。你也起来,(指提问的生⑥)你刚才问:为什么直到走上桅杆的顶端了,才有人大喊一声。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⑥:知道了。

师:为什么?

生⑥:因为孩子爬桅杆的时候,水手只顾着笑,看猴子怎样逗孩子,没有注意到孩子走到桅杆的顶端

就有危险。

师:你同时还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水手们不提前提醒孩子呢?

生⑥:因为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只顾着笑了。

师:对了,也就是说孩子不冷静,水手们也..

生⑥:不冷静。

师:刚才你问我的问题,现在你自己明白了是吧?你怎么明白的,给大家介绍点经验。

生:有三个原因,一是水手们不冷静;二是孩子太爱面子;三是猴子太顽皮。水手们只会笑,没有想到孩子敢一直追上桅杆顶端。

师:他为什么学会的,我告诉大家。他掌握了我们概括出来的主要原因那三点:孩子怎么样、猴子怎么样、水手怎么样。掌握了这高度的原因,有了概括的认识就能认识这些具体的原因了。你起来,(对提问的生问)你刚才问我:为什么甲板上的人看见孩子上了桅杆大叫起来,孩子才醒悟了?现在明白没有?

生:不明白。

师:还不明白,(对另一生)你给解释一下吧。

生:孩子听到惊叫才醒悟了,当他醒悟了才知道自己走到..

生:绝路了。

师:不能说绝路,他的路绝了没有?

生:没有。

师:所以不能说绝路,是走到非常危险的境地了。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他才怎么样啊(再问生15)

生15:醒悟了。

师:他才害怕了。醒悟过来他才意识到危险;意识到危险,他才..

生15:害怕了。

师:因为他害怕了,所以他脚下才..

生15:摇晃。

师:是不是这个一连串的原因呀?明白没有?

生15:明白。

师:那么咱们下面看看最后一段吧,船长出来了。谁来读?你读一读吧,声音大一点。

生:(读文)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向他瞄准,喊:“跳到水里,赶快跳到水里,不跳我就开枪了”!

第二课时第二部分

师:船长就像你这样喊吗?(学此生语气,众笑)能不能像一点船长?你现在就是船长,把气魄拿出来,再读。

生:(读文)“跳到水里,不跳我就开枪了!”..

师:等一等,缺了一句。(众笑)这次比刚才读得怎么样啊?

生:(齐)好了。

师:再读一遍。(此生重读此句)这次挺好,接着往下读。

生:(读文)小孩在上面摇晃着,没有听明白爸爸的话,“跳到水里,不跳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的时候,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师:不错,有进步。谁能再读一遍,把当时的气氛读出来。(指一位举手的同学)你给推荐一个人吧,如果你读得好,你就说“我读”。(此生推荐一位同学)啊,人家这么信任你,你就读吧。读不好就辜负人家对你的信任了。

生:(读文)“正在这时候..跳了下来。”

师:满意吗?

生:不满意。(众笑)

师:那我读一次,好不好,看像不像。(教师示范读此段)这次有点像没有?

生:像。

师:各自读一读。(学生各自读此段)好啦,谁来当这个船长?(指一举手的同学)你来读。

生:(读文)“跳到水里!赶快跳到水里..”

师:你比船长还着急吗?(众笑)还没说清什么事,就让大家跳!从头读。

生:(读文)“正在这时候..跳了下来。”

师:大家看第二次喊话:“跳到水里”下面用了个什么词呢?

生:“不然。”

师:不然是什么意思?(教师指提问的生⑦)

生:不跳的话。

师:因为前面让他跳,不跳就开枪。这是第一句话,“不然”在这儿的意思就是“如果不跳”是反过来说的。比如“你要好好学习”,如果下面“要不好好学习”,就可以简单地说成什么?

生⑦:不然。

师:不然就会落后。再如说要注意饮食卫生,不然就要生病。“不然”就是说“如果不注意卫生”,懂了吧?

生⑦:懂了。

师:懂了。那我说一句话,你用“不然”说相反的意思,注意听:孩子应该跳到水里,不然——你接着说。

生⑦:不然就会掉到甲板上摔死。

师:很对,很好。你刚才问我船长为什么非得让孩子跳水?现在你自己做了回答,很好。

师:刚才还有一个同学问我,他父亲用枪逼着他跳水,要是孩子不跳,父亲真的会开枪吗?(指提问的⑧)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谁能给他解释一下,父亲为什么非得用枪威逼他跳水?他要不跳会开枪吗?

生:如果不用枪,孩子可能不会听他的话,一用枪孩子就会跳,不会不听他的话。

生:如果不用枪,孩子的头脑已经糊涂了,看见下面就会害怕。如果开枪,他就会跳。父亲很肯定这一点。

师:你讲。

生:如果不开枪他就不跳,他怕被爸爸打死,所以就跳了。

师:他要真不跳,他爸爸真拿枪打死他吗?

生:不会。

师:你来想想,指生⑧他在桅杆的顶端,跟他做过多的解说,他能听清吗?

生⑧:没有。

师:一切都不允许,他爸爸只好..你说。

生⑧:他爸爸急中生智,拿出枪时对他儿子说:“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

师:那么我再问你:他爸爸为什么会急中生智。

生⑧:因为他一心想救自己的孩子。

师:一心想救不一定能想出办法来。如果是我儿子在桅杆上,我就想不出这个办法来。(众笑)

生⑧:因为他看到海里风平浪静的,甲板上水手们都站在那儿,一旦孩子跳到水里,他们都会救他的。

师:你的意思是他爸爸在喊以前已经观察了海面、观察了水手?(众笑)

生⑧:因为船长拿着枪。

师:你这么考虑,他的孩子走上了这么危险的境地,主要是因为他不冷静。他父亲能想出这个办法来,当然是因为他..

生⑧:冷静,头脑冷静。

师:另外一个,他既然当船长,他的航海经验,生活经验就一定怎么样啊?

生⑧:丰富。

师:遇见过各种的情况。所以他临危不乱,立刻想出了办法。

生⑧:儿子站在最高的横木上,想跳下去必须有足够的勇气。但他爸爸用枪威逼他,就以为要杀他。

(众笑)

师:你前面那句话说得很好,想跳下去就得有什么呀?

生⑧:足够的勇气。

师:对,足够的勇气。父亲一说要开枪,而且喊出了一、二的口令,就给他增添了勇气。你这点分析得对。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不会不跳?他又是常年生话在船上。

生⑧:他不会不跳。您又说他经常生活在船上,一定会游泳,他一定会跳下去

师:对。这说明船长命令他跳水是有把握的,不会发生不跳的情况。所以你问的“如果孩子不跳水,父亲会不会真的开枪?”还用讨论吗?(生答:不用讨论了。)

师:不用讨论了,说明你自己搞明白了。好了,谁来读一下最后那段课文?

生:(读文)孩子的身子像一颗炮弹“扑通”一声落到了大海里。波浪还没来得及把孩子淹没,已经有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由船上跳到海里。40

秒钟以后——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孩子的身体浮上来了,水手们把他抓住,拉到了甲板上。过了几分钟,从孩子鼻子里、嘴里控出许多水,他又开始呼吸了。

师:40秒钟时间长不长啊?

生:不长。

师:40秒钟时间太短了,可是后面说“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为什么觉得太长了?你讲。

生:在大家的心里头。

师:心情着急,一着急就觉得时间长。人为什么要着急呢?都在耽心什么呀?

生:孩子。

师:那么时间本来不长,可是后一句就说觉得时间太长了,——后面那位同学,(指提问的生瑠)你刚才问我为什么要用破折号,那么你现在明白破折号在这儿起什么作用?

瑠生:..

师:四十秒钟本来不长,这人们觉得它长,起了什么作用?

生10:就是表现大家担心。

师:是这个意思,但,你不是问破折号起什么作用吗?

生10:时间很长。

师:你注意听我的话,从我的话里能找出一个词来回答你。注意听:时间本来不长,但是人们已经觉得很长了。抓住哪个词啊?

生10:但是。

师:那么起了什么作用?

生10:起了一个转折作用。

师:对了,明白了吗?那么还有一个问题,你们说这件事情发生了,最后解决的关键是什么?用什么方法,也就是说发生了危险,用什么方法解除了危险?

生:跳水。

师:这样说跳水就是整个故事的关键,对不对呢?

生:对。

师:对了,那么一开始有两个同学都问我,(指提问的生①、⑨)为什么以“跳水”为题。你起来,现在明白了没有?

生①:..

师:(指另一生)你说吧。

生⑨:因为跳水救了他的命。

师:你再说。

生①:因为跳水是这个故事的解决问题的关键。

师:对了,这个故事由危险到平安,化险为夷的一个关键。这种命题的方法是抓住关键内容,抓住关键情节命题的方法,懂了没有?

生①、⑨:懂了。

师:下面你再说说(指提问的生②)为什么要加个括号,说明是船长的儿子

生:因为他身份特殊,有什么..优越感——这是您说的。(众大笑)

师:还有一点原因我们还没说。(有举手)啊,你知道你讲讲。

生:因为船长的儿子,船长才一心一意地救他,才让他跳水。

师:那这船长太冷漠了,如果是别人的儿子,他就不管了?(众笑)

生:因为他后面写到了他没听清爸爸的话。

师:大家想想,让人从那么高处跳水,这还好说,而且还用开枪的方法来逼。只有对自己的孩子才说得过去。如果对别人的孩子好不好意思:我要开枪了?

生:不好意思。

师:明白了吧。那么最后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说这篇文章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

生:写事的。

师:写事的文章一般都在表现一个什么?写人的文章是表现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写事的文章在表现什么?或者说明什么?

生:一个人要..

师:不要先说具体的,就说一般写事的文章它要说明什么?(此生答不出来,下面有同学提醒)唉,(指下面“提词”的学生)他说对了,要讲一个事理,讲清一个道理。或者是反映一种什么风气什么现象。这篇课文要说一个道理的,什么道理?

生:这篇文章要说的道理是遇到什么麻烦事,要头脑冷静。

师:是这意思吗?

生:是。

师:头脑不冷静就要走上危险,头脑冷静就能想出解决的办法,对不对呀?(有生举手)你要讲什么?

生:我还有一个问题:前面说了,这天风平浪静,后面又说波浪还没有来得及把他淹没。怎么前面没有波浪,后面又有波浪了?

师:咱们简单地解决这个问题吧,大海上即使风平浪静,会不会像漓江的水那样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大海是无风也有浪的。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孩子从那么高跳下去,他要激起什么呀?

生:水花。

师:激起波浪。水花再落下去,就是“没来得及把小孩淹没”的波浪。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时间到了,我们就上到这儿吧,好不好?那就下课吧。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放小鸟》教学实录之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鸟的乐园!

(点击课件,出示图片"鸟的乐园")

师:瞧,一只小鸟飞出来,它带来了生字娃娃,跟生字娃娃打个招呼吧!(点击课件,出示图片"鸟衔纸片"图)

检查生字读音:(学生读,教师相机评价)

师评价:小鸟对你笑呢!

小鸟对你拍拍翅膀,夸奖你呢!

小鸟对你眨眨眼睛!

有进步,小鸟对你叫两声……

师:一起打个招呼!齐读生字(点击课件,出示图片"鸟侧整体字"图)

检查生词读音(评价略)

师:词语宝宝也来了!(点击课件,出示图片"鸟衔纸片"图)

师:我们一起来跟这些词语认识一下!齐读生词(点击课件,出示图片"鸟侧整体字"图)

师:听着小朋友们读得这么好,生字娃娃词语宝宝要带你们到他家里做客呢!他们的家在哪里?(课文)打开语文书,再把课文读一遍,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了这篇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读课文一遍。

二、扩充知识,鼓励积累:

师:小朋友们,你们读书的声音真好听,把"鸟的乐园"里的鸟都吸引来了!瞧!(点击课件,出示图片"群鸟纷飞"图、配音乐《苗岭的早晨》)

这么多的鸟,一定有你认识和了解的吧!你认识哪些鸟?

师:介绍介绍?

生: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生:啄木鸟能给树治病,是森林医生!

生:布谷鸟在麦子成熟时会"布谷布谷"地叫个不停。

生:喜鹊……

生:乌鸦……

生:燕子……

生:麻雀……

师:我们小朋友了解得真多啊!

三、展示小鸟,粘贴小鸟,创设鸟儿自由翱翔的情境。

师:小朋友们,看着这么多的小鸟,你们一定也想起了你们自己喜欢的鸟吧?带来了吗?

生:带来了!(学生取出自己带来的小鸟)

师:同桌交流交流!

师巡视评价:哇,你的小鸟真漂亮,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吗?你的也很漂亮,愿意展示吗?哇,这燕子好可爱哟!愿意展示给大家看的都贴到黑板上吧!

生(上黑板贴鸟的图案。)

师:这么多的鸟在蓝天里自由自在地飞翔,多么快乐呀!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留心"重点鸟"--与课文情境吻合的鸟。

师:咦,这只小鸟真可爱,它是什么模样的,谁能说说?

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

师:请把话说完整!

生:这只鸟……

四、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这只鸟多么像姑妈送给我的那只鸟啊!请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谁能读出这只鸟的可爱!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谁来试试读读!

生1:姑妈送我一只……

师:(评价)老师一听就知道这只鸟很可爱!谁再来!

生2:……

师:听你这一读,老师也想读了!(范读)

师:还有谁想读的?

生3:……

师:老师听你们这样读,已经喜欢上这只鸟了!相信这只鸟也已经飞进小朋友的脑海里了!请闭上你们的眼睛,用你最美的声音介绍介绍这只鸟!

生:(背诵)

师:我非常喜欢这只鸟,(贴鸟笼)把它放进笼子里,怎么样了呢?

生读第一自然段后一部分。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小鸟很想妈妈!

生2:我知道了它为什么一动也不动!

生:……

师:同学们懂得的内容真多,相信小朋友们一定也能读好!试一试,老师待会儿请你读!

生自由练习读书。

师:谁来把这两句读一读?

生:……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有一点点着急!有谁再读读?

生:……

师:听你这么一读,老师知道你真的很着急!一起读读!

生齐读。

师:这只鸟……我把它……请小朋友用最美的声音把第一自然段读给你的小伙伴听听!

指导质疑

师:孩子们,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

生:我不知道小鸟为什么不吃也不喝!

生:我不知道……

五、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读书!请接着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自由读。

师:孩子们,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生讨论,师巡视参与。

师指导生大组交流。

生:我知道……

师引导质疑

师:你还有不明白的吗?

生:我不知道"叫唤"什么意思!

生:我不知道"焦急"什么意思!

……

师点击课件,出示母子鸟对叫(配鸟叫)的动画图

师配述:小鸟在笼子里叫,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这就是(叫唤)那声音焦急!孩子们,用心听,你一定能听懂点什么!

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师:如果你就是那只小鸟,你已经好久没见到自己的妈妈啦,现在你突然见到了自己想念的妈妈,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生:……想回家!

生:……想死你了!

生:……想和你一起在蓝天上飞!

师:小鸟不吃不喝,原来是因为想念妈妈呀,想自由飞翔啊!

师:妈妈找孩子也找了很久,现在终于找到了,而孩子又被关在笼子里,妈妈会说些什么呢?

生:孩子……,可把妈妈急坏了!

生:儿子,你到哪里去了?

师:你们真是一群用心体会的孩子,再读这一段,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读得更好!(大屏幕显示文字)

生1:突然……

生2:突然……

师:老师听到你们把这句话读得特别好!"……多焦急啊!"

生齐读。

六、音乐升华情感,理解课文内容。

师:有妈妈的孩子真好啊!说到这儿,老师想起一支歌--点击课件播放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

生和着歌唱。

师:虽然笼子里有食吃,有水喝,可是……看到它这么痛苦,我决定(揭除鸟笼)放了它。

我打开笼子--

七、指导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生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点击课件,补述:瞧,小鸟随妈妈又飞回到天空中了,他们多么快乐呀!小朋友,我们能把小鸟这种快乐与感激的心情读出来吗?

生齐读。

八、给动画配音,整体回顾课文。

师: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啊!老师已经把它制作成了一部动画片,可是没有配上声音,老师想请小朋友做课文里的小朋友或那只可爱的小鸟,给这段文字配音,还可以加上合适的动作。

(播放动画,学生"配音"--背诵课文)

九、创设情境,现场采访,深化理解。

师:这个故事虽然很小,但是还是很快传到了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栏目的编导耳中,他们决定出一期节目报道我们。

师(配上道具):现在,我就是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栏目的主持人,谁来接受记者的采访?

"记者":你为什么放走小鸟?

"记者":孩子们,放飞了心爱的小鸟,你心情怎样?(高兴、难过、舍不得……)

"记者":你想对电视机前的小朋友说些什么?(爱护鸟)

十、放飞小鸟,向课外延伸。

师:孩子们,拿出实际行动吧!到黑板上来取回你的小鸟,让它们在明媚的春光里自由自在地飞翔吧!

学生去黑板前取鸟,在音乐《小鸟小鸟》声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将相和》教学实录之二


师: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战国时代的赵国。那个时期在赵国有两个威望很高、影响极大的人,一个是蔺相如[板书:蔺相如],这个人的姓不好写,草字头下一个“门”字,“门”里面一个“隹”字,这个字念l@n。还有一个人,名望和地位不在蔺相如之下,他的名字叫廉颇。[板书:廉颇]注意这两个字的写法。廉颇是个大将,[在廉颇后面板书:将]蔺相如是个有名的宰相。[在蔺相如后面板书:相]这个故事是说大将军廉颇和宰相蔺相如起初感情不是那么很好,但后来一变而为感情很好的朋友。这篇文章主要是说他俩由感情不好而到很好,所以题目就叫做《将相和》。

[板书:将相]。什么“和”?

生:[齐答]和好的和。

师:[继续板书:和]这个字的口字要写得靠下一点,凡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笔画较左边少,右边部分就靠下一点写[指板书:“和”字的“口”]。这个故事是怎样引起的呢?它的起因是由于当时闻名天下的一块宝玉“和氏璧”,[板书:和氏璧]哪个璧?

生:[齐答]璧玉的璧。

师:这个故事在哪里见过?

生:《和氏献璧》。

师:《和氏献璧》的最后两句话怎么说?[指名学生回答,以下凡不注明的都是指名回答]

生:为了纪念和氏为这块玉失去双足而命名为和氏璧。

师:这块玉之所以称为宝玉,不只是它玲珑剔透,质地精良,更重要的是这块玉在刖掉一个人的双足后,才被发现的,所以简称和氏璧。《将相和》这个故事怎么引起的呢?当时战国时期在中国境内分成七个大国,谁能说说是哪七国?

生:齐楚燕韩赵魏秦。

师:哪个国家最强?

生:[齐答]秦国。

师:人们当时提起秦国往往叫它什么?

生:虎狼之国。

师:虎狼之国[板书:虎狼之国],一方面说明他强,一方面说明什么?

生:强暴。

师:不讲道理。另一方面说明这个国家不守信用,对各个国家也有不同的对策。究竟是怎么样呢?看地图。

生:近攻远交。

师:远交哪些国?

生:远交齐、楚、燕。

师:近攻哪些国?

生:近攻韩、赵、魏。

师:和氏璧原来在楚国,后来落入赵国手中。秦国听说和氏璧落入赵国,便写了一封信给赵国送去,说愿意拿十五城交换和氏璧。赵王接到这封信就召开了御前会议,商量换不换。这是故事的开头,由赵王作主席,召开文武大臣会议。我们看是怎样处理的,文章一开头第一节就是。我们翻开书看一看[学生开始看书],看到决定之后就行了。看完的坐好[学生默读,读完后即自动坐好,约一分钟,大部分学生都已坐好,教师即开始讲课]。我们首先看赵王接到信很着急,召集文武大臣讨论很久,得出两句话。哪两句?[许多学生举手,教师指名回答]

生:送去不好,不送去也不好。

师:决定没有?

生:[齐答]没有。

师:送去不送去呢?

生:[齐答]没决定。

师:讨论半天没有办法(用手势表示没办法)。怎么说?

生:简直没有办法?

师:送去不好,文章说明得很清楚。送去有什么不好?

生:这是秦王耍的花招,想把璧骗到手,但又不给城。

师:秦王耍的花招不过是想把宝玉骗到手罢了。“罢了”是什么意思呢?

生:[齐答]完了。

师:“罢了”换两个字怎么说?

生:[参差不齐地回答]而已。

师:送了璧秦王就给城吗?

生:[齐答]不给。

师:送去不好,白丢宝玉。不送去有什么不好?

生:不送璧伯秦王以这件事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师:不送璧怕秦王以这件事作为什么?

生:[齐答]借口。

师:[板书:借口],什么叫借口?

生:不正确的理由。

师:有理由没有?

生:[齐答]有。

师:[发现学生的回答不恰当,立刻重问一句]有理由没有?

生:[齐答]没有[学生显然对这个词是不太理解]。

师:没理由,假托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又是不正确的,这就叫做借口。过去讲过的《草船借箭》,周瑜想杀诸葛亮,限他三天造那么多箭,“造箭”是为杀诸葛亮的——

生:[齐答]借口。

师:对,这就是“借口”。赵国文武大臣争论了很久,简直想不出办法。以后呢?课文中单提一人,谁?

生:廉颇,连那位百战百胜的大将军也拿不定主意。

师:连那位百战百胜的大将军廉颇也拿不定主意,以后还差一句话……你们能不能补充?

生:别人更甭提了。

师:那别人就更甭说了,这是由赵王作主席讨论了半天也实在没办法。文章用哪四个字可以说明没有办法?

生:束手无策。

师:束手无策[板书:束手无策]。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这种写法是为谁出场而写的?

生:[齐答]蔺相如。

师:蔺相如出现了,蔺相如出现之后有办法没有?谁能在这个地方接着念,念出这段[指名朗读]。

生:[朗读]正在非常为难的时候,有人推荐一个官职很小的蔺相如,说他勇敢机智,找他夹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差人把蔺相如找了来,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并问他有什么办法。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秦强赵弱,不能不答应。”赵王说:“如果他不给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要求拿城来换宝玉,要是赵国不答应,理屈的是赵国;赵国给了宝玉,要是秦国不给城,理屈的是秦国。两下比较,宁可答应下来,让理屈的罪名背在秦国身上。”赵王问:“谁可以担当这个任务?”他说:“大王若找不到人,我愿带着宝玉去泰国。如果泰国不拿十五座城交换,我就设法把宝玉送回来,保证完璧归赵。那时候我国理直,秦国理屈,秦国如果动兵,就更没有道理了。”

师:结果蔺相如有没有想出办法?

生:[齐答]有。

师:“介绍”用哪个词?[指名推荐]

生:推荐。

师:几个字说明了蔺相如?——

生:机智勇敢。

师:[板书:勇敢机智]连同赵国大将廉颇和文武宫在内,讨论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把蔺相如找来,想了一会儿,比开会时间——

生:[齐答]短。

师:短时间就想出解决办法,怎么样?

生:提出自己的主张。

师:[板书:主张]主张什么?

生:秦强赵弱不能不答应。

师:不能不答应。蔺相如接着陈述自己的理由[板书:理由],他根据的是什么理由?念念这段话[指名朗读]。

生:[朗读]蔺相如说:“秦国要求拿城来换宝玉,要是赵国不答应,理屈的是赵国;赵国给了宝玉,要是秦国不给城,理屈的是泰国。两下比较,宁可答应下来,让理屈的罪名背在秦国身上。”

师:两相比较,他用了一个什么词[用手势表示两相比较]?

生:让理屈名声背在秦国的身上,这样解决了大家的什么顾虑?

生:怕秦国发动侵略战争。

师:我们不给送去,理屈的是赵国;送去,不给城,理屈的是泰国。对比的办法,要让理屈的罪名背在秦国身上。“宁可”理屈背在秦国身上,则不能发动侵略战争。我们看“宁可”,你们见过这样的句子吗?说一说。

生: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师:还有——

生:[有些紧张]宁可跪着——

师:你说反了[等待了一会儿,那个学生还答不出,其他学生纷纷举手]。谁能说?[又等待了一会儿,才叫另一个学生回答]

生:宁可站着死,也不能跪着生。

师:对了,宁可站着死,也不能跪着生。在几种情况下选择一种,蔺相如有几种方法?

生:[齐答]两种。

师:宁可送去璧让秦国理屈。接着蔺相如还提出他的结论[板书:结论],谁愿意念一念[指名朗读]。

生:[朗读]“大王若找不到人,我愿意带宝玉去秦国,如果秦国不拿十五座城交换,我就设法把宝玉送回来,保证完璧归赵。”

师:对,送去之后,如果秦国真的拿十五城交换,赵国交换不交换?

生:[齐答]交换。

师:如果交换成了,就出现这样一个局面:城入赵,璧留秦[板书:城入赵,璧留秦],两者加一个虚词用什么?[有个学生回答“归”,教师说“归”不好,又有人答“而”]对,而[在城入赵和璧留秦当中加一“而”字],不给城,完璧归赵[板书:不给城,完璧归赵]。我们也加一个虚词是什么?

生:[齐答]而。

师:不大合适[有一个学生说“则”]。对,“则”,如果秦给城则璧给秦,不给城则璧归赵,这样做容易吗?

生:[齐答],不容易。

师:这当中当然有——

生:波折。

师:还有——

生:斗争。

师:要经过斗争,谁把这段念一念[指名朗读]。

生:[朗读]蔺相如到了秦国,在王宫里大殿上献上宝玉,秦王只称赞宝玉好,绝口不提十五个城。他看秦王果然没有诚意交换,就上前几步,说:“这宝玉有一点小毛病,让我指给你看。”秦王就把宝玉交给他,他捧着宝玉往后退,退,退,靠近柱子站定了,怒发冲冠,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没有交付十五个城的意思,所以我把宝玉拿回来,你要是强迫我,我的头和我手里的宝玉,就一齐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托着宝玉,斜看着柱子。秦王怕砸了宝玉,再三说好话,又叫主管人员拿了地图来,指给他看,说明把哪十五个城给赵国。蔺相如又想,秦王这是耍手段,假装要给那些城,就说:“和氏璧是天下著名的宝贝,赵王送出这宝玉的时候,礼节很隆重,曾经斋戒五天。现在大王也应该斋戒五大,还要举行授璧典礼,这样我才敢献上宝玉。”秦王想强迫蔺相如改变主意恐不可能,于是便答应斋戒五天,并且跟他约定日子,举行隆重的授璧典礼。

蔺相如回到馆驿,知道秦王仍旧没有诚意交换,就叫跟他来的人,化了装,走小路把宝玉送回赵国去。到了举行授璧典礼的那一天,他大大方方的对秦王说:“秦国从来不守信用,我实在怕受大王的骗,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宝玉回赵国去了。再说,秦国强,赵国弱,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者到秦国去,赵国马上就把宝玉送来。凭着秦国这样强大,要是先把十五个城割给赵国,赵国哪里敢留住宝玉,得罪大王呢?现在宝玉已经送回,你杀了我也没用!请你和你的大臣仔细商量商量吧!”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好好招待他,送他回国。

师:还有几句再念一念。

生:[接着朗读]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封他做大夫。

师:[发现学生读丢了一个字,有的学生也发现了,便举了手,这时教师问了一句]封他做什么?

生:[愣了一下]封他做大夫。

师:什么?

生:上大夫。

师:这段课文表明蔺相如花了不少力量,也表现了他[指名回答]

生:勇敢机智。

师:别人[赵国其他官员]不敢去,他敢承担这么大的责任,挺身而出,他的对手是厉害无比、狡猾阴险的秦王。到了秦王大殿上,蔺相如的智慧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拿玉要砸的那个地方。

师:第一次秦王接玉时怎么样?[停了一下,没让学生回答]秦王接了这块宝玉,高高地坐在当中的宝座上,两边排列着文臣武将和卫士,很是庄严威武。蔺相如一个人,双手捧着宝玉献给秦王,秦王只称赞宝玉,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字,什么字?

生:[齐答]只。

师:只是不提什么。

生:[齐答]十五城。

师:怎么说?

生:[齐答]绝口不提。

师:连谈都不谈,这是耍手段。如果商相如说你不给城,还给我宝玉,这样秦王会给玉吗?

生:[齐答]不给。

师:不但不给,反而会遭到武士的驱逐。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这叫什么?

生:随机应变。

师:对,他说宝玉有毛病指给秦王看,接到玉后,退到柱子边,他很气愤。书上怎么说?

生:怒发冲冠。

师:[板书:怒发冲冠]冠是什么?

生:[齐答]帽子。

师:“怒发冲冠”是说生气时头发把帽子都冲掉了。[学生都笑了]没有这样的事,这是什么写法?

生:[齐答]夸张。

师:“怒发冲冠”是夸张的写法,表示非常愤怒。蔺相如干脆揭穿秦王的阴谋,你看他是不是莽撞的人?

生:[齐答]不是。

师:如果他拿不到宝玉,他绝对不撞,如果撞了怎么样?撞碎活该![学生活跃]他拿着玉这样一撞就和玉怎样?

生:[齐答]同归于尽。

师:当时秦王对他有办法没有?当时秦王可以让武士对付他,但怕他把宝玉砸碎,只好拿着地图对他说好话,蔺相如是不是一个只是能说会道的人?

生:[齐答]不是。

师: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秦王想让他把宝玉交出来,他不想交出宝玉,又想出什么办法来了?念一念书上怎么说的?[指名学生朗读]

生:[朗读]“和氏璧是天下著名的宝贝,赵王送出这宝玉的时候,礼节很隆重,曾经斋戒五天。现在大王也应该斋戒五天,还要举行授璧典礼,这样我才敢献上宝玉。”

师:和氏璧是块宝玉,是不能用金钱的价值来比的,这叫做什么?

生:无价之宝。

师:[板书:无价之宝]这块宝玉给秦王送去的时候,赵王曾经怎样?

生:斋戒。

师:过去我们曾经在哪里讲过?

生:西门豹治水,讲过斋戒。

师:斋戒的时候要沐浴,不喝酒,不吃荤,要恭恭敬敬。赵王既然这样,秦王也应该斋戒五天,举行授璧典礼,这叫什么?

生:[齐答]受。

师:秦王答应了没有?

生:[齐答]答应了。

师:他为什么答应?

生:他知道蔺相如走不了。

师:秦王想,早两天得到也可以,晚两天得到也可以,只要人走不了,璧也走不了,白添一块宝玉。结果蔺相如又发挥他的智慧,回馆驿后,让随从化装把宝玉送回去。他为什么要求用五天呢?

生:可以保证随从带璧回到赵国境地。

师:他是有意识的这样做,过了五天秦国追也追不上了,五天之后他再大大方方地承认。如果秦王讲信用,你要璧就把城先给我们。这时璧也不在了,你杀我也没有用,秦王只得好好款待他。为什么不杀他?

生:杀之没用。

师:杀了他也得不到宝玉,白白承担一个随便杀人的名声。秦王得了宝玉就完了吗?

生:[齐答]没完。

师:没完。他一定会认为赵国好欺负,要了玉之后,还会把城要回来。相如的机智粉碎了敌人的阴谋,维护了赵国的名誉。所以回去后赵王封他什么?

生:上大夫。

师:赵王封他做上大夫是对的;什么叫封?[没有学生举手]你们不知道?古代帝王奖赏他做官,给他名利地位叫做封[板书:封]。下课。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将相和》教学实录之一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将相和》教学实录之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二段(讨论)

师:前一第课同学们已经自己提出问题揣摩表现人物品质的第二个典型事例。现在我们紧扣人们的言行特点分析讨论

(学生打开课文和自学笔记。教师巡视。)

生:书上说“赵王和大臣们商议,去,怕有危险;不去,表示胆怯,一时决定不下。”

这种情况,跟“完璧归赵”的故事一样,说明赵王的群臣无策,拿不定主意。

〔学生善于前后联系想〕

生:我有个疑问:秦王骗取和氏璧已经失败了,为什么刚过了几年,又要约赵王渑池相会?

生:(争相举手)道理很清楚,秦王就是不甘心骗取和氏璧的失败,想要报复。

生:他想要抓赵王也说不定。

师:秦王想要报复,这是故事发生的起因,但课文没有明写出来。大臣商议决定不下,后来又怎样呢?继续讨论。

〔教师及时点拨,既点出故事起因,又扭到原来的议题。〕

生:后来“蔺相如认为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认为”、“还是”这两个词显得蔺相如很果断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师:“认为”在文中表示蔺相如对这件的看法、判断。这个词课后要求你们练习造句。

生:课文说“蔺相如随行”,可以知道这次蔺相如同样要冒着危险去的。他真是智勇双全。

师:你认为蔺相如的“智”是指什么?(生:群臣无策,而蔺相如果断决定,比群臣有谋。)

〔寻根究底,不走过场〕

同学讨论得好,我们刚才就是运用抓人物言行特点的方法来体会人物品质的。

〔教师紧扣阅读重点训练项目指导。〕

生:秦王和赵王都是国家之君,秦王要赵王为他鼓瑟,这是要侮辱赵王的。课文又说“秦王叫人记录下来”、“记录下来”什么意思?

师:“记录下来”就是作为一种历史资料记载,这件事就流传给后人知道,这不仅侮辱赵王,也是侮辱赵国的,有损国家尊严和民族的自尊心,是不能容忍的。在这种情况下,蔺相如怎样反击?

〔学生不懂就主动提问,教师解释,有机渗透爱国教育。〕

生“我从蔺相如的神态、言行体会。蔺相如“生气极了”说明他爱赵国的心强烈。秦王拒绝为赵王击缶,蔺相如再要求,直至“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迫使秦王只好为赵王击缶,并叫人记下来。蔺相如这一招比秦王更厉害,显示他勇敢,不怕强暴。

师:蔺相如不怕强暴,这股勇气从哪里来?(略)

〔这一点拨,为要透过外表深究思想基础。〕

生:蔺相如为什么还对秦王多次称“您”?(略)

生:这里用了两个“只好”很有意思,一个“只好”为赵王击缶,一个“只好”放赵王回去。都说明在蔺相如反击下,秦王完全失败了。

〔学生一字未忽,词词悟神。〕

生:不然,秦王失败,也有廉颇的功劳。

〔学生认真听同学发言,及时提出纠正。〕

师:怎么知道廉颇有功劳?(引导学生看课文。)

生:故事说秦王“知道廉颇在边境上已经作好准备,不敢怎么样,只好……”可以说明。我读到这里才想到前面写“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到边界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这一句不是无关紧要的,是作者有意先伏笔的。

师:讨论得很好,读书就要这样前后联系起来想,才能完整地认识。请同学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加上小标题(略)

第三段〔揣摩〕

师:蔺相如和廉颇和好、合作,使秦王在渑池之会失败了。我们接下来自学揣摩第三段,要求不用提问题,直接从语句中体会。举例指导:(先指名读廉颇不服气说的话)我读到廉颇这些话,就停一来想一想。廉颇说的三句话:1、“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功劳”棗廉颇的确是战无不胜的将军,但不难看出他居功骄傲;2、“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棗说明廉颇很不服气;3.“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棗可以知道廉颇准备报复。

请同学仿照举例的方法,围绕体会人物精神、品质这个中心边读边揣摩,允许在小组里“交头接耳”,“七嘴八舌”,互相启发。

〔为了让学生掌握方法,教师再次举例示范。〕

讨论第三段

生:廉颇不服气,想报复,是因为蔺相如在渑池之会立了功。这是故事的起因。

师:小李同学找到故事的起因,有道理吗?

生:(静默一会儿)这个说法不很完整,应该说蔺相如在渑池之会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引起廉颇的不服。

师:大家认真想一想,廉颇不服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引导看课文)

生:真正的原因是蔺相如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生:我赞同这个见解。如果说是因为蔺相如立了功引起的,前次蔺相如“完璧归赵”立功时,他怎么没有不服?

生:廉颇说“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爬到我头上去”就是职位比他高。这引起他的不服。

〔教师一丝不苟,引导潜心会文,求得理解。〕

师:认真读书分析,就不难理解。廉颇要给他个下不去,主要原因是蔺相如职位比他高。我们继续从他们的言行体会人物内心境界。

生:廉颇的话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对廉颇又是“避开”,又是……“把车往回赶”,连他手下的人都看不下去。联系蔺相如的话可以知道,他不是怕廉颇,为的是不削弱赵国的力量,维护赵国的利益。

生:蔺相如说“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因为我们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可见他并没有瞧不起廉颇,能正确对待廉颇的功劳。他认为如果两个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他一心想保卫赵国的利益,蔺相如的思想是好的,品质是高尚的

生:这是因为蔺相如顾全大局,所以宁可忍让。

师:是啊!如果不以国家利益为重,沉不住气,就容易闹不和。因此,小利益服从大利益。这种品质是高尚的,值得学习的。

〔教师有机渗透思想教育〕

廉颇有错,后来他怎么样?

生:蔺相如的话传给了廉颇,廉颇能“静下心想了想”还认为自己“真不应该”。可以体会廉颇还能虚心考虑别人的话的。

生: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新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也说明他诚心认错的。

师:荆条是古代一种鞭打的刑具。“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引导看图)说明他内心痛悔自己过错的程度是很强烈的。

〔图文结合得合适〕

生:“于是”和“亲自”两个词也可以说明问题。用“于是”连接下句说明知错就改,不迟延;“亲自”表示真心实意,非亲自去请罪不可。

师:人都会有错误,但知错就改很重要。小吴读书很认真,对作者用心遣词能认真推敲。

生:廉颇上门请罪,蔺相如“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连忙”、“热情迎接”表现蔺相如不计较个人得失。

师:蔺相如胸怀宽广。(学生插话: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从此他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祖国。

他们从不和到又和好起来。他们最后和好,思想上有什么共同认识。

〔深化认识他们共同的思想基础。〕

生:他们都能认识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应计较个人得失。

师:对,他们都有热爱祖国的精神,都要维护国家的利益。我们学习这一课,受到什么启示和教育吗?

总结谈话

点评

朱老师的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是教师教得得法、高效,学生学得主动、活泼。他不拘泥于已有的教学模式,创设让学生“揣摩”、“讨论”和教师“引导”、“点拨”的课堂教学结构,摒充教师包办代替或一问到底的教法。他重视指导学习方法,然后循法走路。

《将相和》这一节课正是“揣摩、讨论、引导、点拨”八个字阅读教学课堂结构的部份体现,是他理想境界的缩影。你看,课堂上学生们学得多么主动、活泼,两段文字分别用提出问题和直接从语句中体会的两种方法揣摩自学,必要时教师示范,学生可以“七嘴八舌”,互相启发。讨论时,学生理解的就说,不理解的就问;有不同见解的就争议、交流,学生的讨论紧各教材,一个词没有疏漏。学生能说的,教师就让学生说;学生理解不透的,教师就启发深化;学生不懂的,教师要言不烦地讲;讨论走岔了,教师点拨一下就扭过来了,基

本没有偏离一个中心或一条主线。经过讨论,人物形象显明了,精神品质领会了,阅读重点训练项目得到训练了。教师虽然言语不多,但能教在点子上。他的奥妙在哪里?他曾说“在培养的过程,教师像排练戏剧总是要指指点点,又要示范,又要矫正,不会像正式演出那样什么指点都不要”。是的,理想的境界,就是靠他日积月累的培养。他的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一、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从提高民族素质出发,培养学生自学揣摩的独立阅读能力。他既有长远的培养计划,又有分阶段训练的措施,并坚持不懈地努力。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立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精神和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课堂上形成多向的信息交流,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以教师讲多讲少为准绳,而是体现在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语言文字知识教学都教在点子上。

四、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讨论前要自学揣摩,写自学笔记的习惯;培养“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认真读书的习惯;养成学生主动发言、质疑、争议的习惯;训练学生能按课文内容的顺序,一个问题讨论透了,再换一个议题,不颠三倒四的讨论习惯等等。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特殊的葬礼》教学实录之一


师: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你想了解老师的哪些情况?大胆地说出来。

生:老师,我想知道你姓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陈)

师:我姓陈,看到你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好开心!(环视,提高声音)同学们好!

(生齐说“陈老师好!”)

师:同学们真懂礼貌!你们还想了解老师的哪些情况?

生:我想知道老师你有多大了?

师:那你们猜猜看?

生:二十多。

师:谢谢!我做梦都想这个年龄。

生:四十多。

师:知道你猜这个年龄,今早真应该去做做美容。

生:三十多。

师:接近了。

……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今天上课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生:平时我们在教室上课,今天在大礼堂上课。

师:对,地点变了。

生:今天听课的老师特别多。

师:是呀,平时就和咱们老师在教室里上课,哪有这么多老师来关心咱们。

生: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我们不认识的老师。

师:对,老师也不认识,咳,刚才咱不认识了吗?一转眼就把我忘了?(众笑)

师:总之,这么多不同,情况发生了变化,今天很特别。对吧?

生:对。

师:和“特别”的意思很接近,还有哪个词?

生:特殊。

(师随即板书:特殊)

师:“特殊”的意思明白了吧?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特殊的葬礼(补充板书)

(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师:读了课题,有问题的请举手!

(全班同学纷纷举手,略停,师示意放下。)

师:想揭开谜底吗?那就请你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看看自己的问题能不能解决。

(全班立即投入到如饥似渴的读书中去。)

师:读了一遍课文,你原先的问题解决了多少?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这葬礼是为一条瀑布举行的。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这条瀑布的名字叫塞特凯达斯。

生:我原先想问《特殊的葬礼》为什么是“特殊”的,读课文后,我已经知道了是人们为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断流而举行的葬礼,这是为自然界的变化而举行的“葬礼”,所以说这是一次“特殊”的葬礼。

师:你真了不起,才读一遍就理解了,你很善于读书。

生:塞特凯达斯瀑布为什么会断流呢?读课文后我知道了是因为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森林被乱砍乱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造成的。

(先后有多位学生发言)

师: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或者读了课文后又有了什么新的问题,再快速地读读书,待会交流交流。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师:读了两遍课文,谁有话要说?

生:我知道因为水土流失,所以美丽的大瀑布消失了。

师:这位同学有个词用得很好,哪个词?

生:因为……所以……

师:谁能再用这个词说说课文中的其它内容。

生:因为大瀑布枯竭了,所以人们再也见不到它的雄姿了。

生:因为人们乱伐林木,工厂不加节制地用水,所以大瀑布枯竭了。

生:因为大瀑布是巴西流量最大的瀑布,所以人们都去那里旅游。

生:因为大瀑布曾经是巴西人民的骄傲,所以人们自觉加入到保护瀑布,保护环境的行列中。

生:因为瀑布干枯了,所以引起了专家教授的重视,为它举行了葬礼,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所以人们将再也见不到昔日的壮观气势了。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所以它曾经吸引了世界各地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生:因为人们不注意环保,用水毫无节制,乱砍乱伐森林,所以导致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断流消失。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滔滔不绝,咆哮而下,气势雄伟壮观,所以它曾是巴西人民的骄傲。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所以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又失望地离去。

生:因为葬礼一般是为死去的人举行的,而今天人们却为一条即将消失的瀑布举行葬礼,所以这种葬礼是一种特殊的葬礼。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消失了,所以人们今后要更注意环境保护。

……

(学生发言越来越踊跃,共有近20位同学用“因为……所以……”句式发言,其内容已囊括课文的的每一个角落。)

师:读了两遍就能用“因为……所以……”说出课文的基本内容,真了不起。

师:现在同学们闭目凝思,眼前会出现怎样的两幅画面?

(同学们闭目凝思,然后几位同学先后说出自己想像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前后不同画面的景象。)

师:这前后不同的画面谁能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

(同学们先后用“气势汹涌”、“气势磅礴”、“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雄伟壮观”等词语概括过去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画面,经师生讨论,认为“雄伟壮观”一词最具概括性,然后教师让同学们推荐一名书写最好的同学到黑板上板写,其余同学则写在课文的插图旁。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现在的画面,同学们先后用“生命垂危”、“危在旦夕”、“奄奄一息”、“即将消亡”等词语概括,经师生讨论,最后认为课文中的“奄奄一息”一词最具概括性,教师又让同学们推荐一名书写最好的同学到黑板上板写,其余同学则写在课文的插图旁。)

师:想看一看美丽壮观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吗?(师播放大瀑布录像。)

师:有人还盯着它,是不是被这壮美的景象陶醉了?赞美它一下吧!

生:太酷了!

生:仿佛自己就站在瀑布面前。

生:比天堂的玉池还美。

师:我们来读读课文,课文是用哪些词来赞美的?(生默读)

生:咆哮而下、一泻千里、从天而降……

师: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流连忘返”读懂了人们被它的雄伟壮观吸引了。(另一生补充:忘记了回家)

生:从“咆哮而下”“一泻千里”可以看出水流很急,声音很响。

生:从“从天而降”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落差很大,水帘巨大,很有气势。

师:你能把它的气势读出来吗?(生读)

师:棒极了,我想他是全班最好的了,没有超过他的了!(生不同意,争着读)

师:太棒了,大瀑布再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来,我们一起读读这气势磅礴的感觉。

(生齐读)

师:读了课文,现在会赞美了吗?

生: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刻在我的心中。

生:啊,塞特凯达斯瀑布,书上说你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你一泻千里,滔滔不绝,今天亲眼所见,真是名不虚传啊!

生:啊,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此的雄伟壮观,你不愧是巴西人民的骄傲啊!

生:你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让全世界游客感叹:“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我一定要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送给你。(掌声响起。)

生: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有神奇,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掌声又响起。)

生:啊,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果我是当年的李白,即使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无法描绘你的美丽!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果我是当年的李白,情愿永远伴你身边,不想再回唐朝了!(热烈的掌声)

生:哇!塞特凯达斯瀑布!你“谋害”了多少游客的“胶卷”啊!

……

师:同学们,我相信,大瀑布的美丽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上,可有谁会想到,所有的一切,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了,它成了我们记忆中一个美丽的梦。我实在不忍心看它现在的样子。(放大瀑布枯竭时的照片,生看完后个个神色凝重。)

师:看完了,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真伤心,我长大后一定会在你身旁种很多树,让你永远年轻。

师:你很想留住瀑布,作者也一样,用动情的笔调写出了大瀑布的现在,请翻开书,自由读,认真品味。

(生自由读。)

师:是啊,昔日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即将消亡了。此时此刻,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请动笔写出来,然后再说说。

(学生先写后说)

生:人类啊,我把一切都奉献给了你们,可是你们却毫无节制的使用,还大量的砍伐森林,使我们失去了水源,今天已经奄奄一息了,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对待我们?

生:人类啊,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恩将仇报?我们消亡了,你们也终会有消亡的一天的呀!

生:(悲愤地)你们为什么把我的血吸光!

生:我以前是那么雄伟壮观,可现在……难道你们愿意看到我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头,像个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最后的消亡吗?

师:你心里什么滋味?(失望、悲哀、伤心、愤怒……)

师:同学们把自己想像为行将消亡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情感的体验非常深刻。下面就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要通过你们的感情朗读,感动同伴,感动老师,感动现场所有的人。

(学生感情朗读,大都读得情深意切。)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下面让我们看着屏幕上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再次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投放课件,课文第5、6自然段的文字以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为背景呈现,同学们触景生情地感情朗读。)

(一生再读,效果不理想,师接着他的话动情地范读。)

师:你能感受到它的奄奄一息吗?(能)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作者把它当人来写,一个生命垂危的人。

师:(动情地)对,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刚才还在亲切地与你讲着故事,与你在夜幕下数着星星,他沙哑的话语还在耳畔,他抚过的脊背还依然温暖,可突然,他的手一滑,闭上眼睛,远去了,再也见不到他了。让我们再读课文,回忆一下它的音容笑貌吧!

(生自由读后指名读,当读至“奄奄一息”时,许多同学热泪盈眶。读到最后,全班同学忍不住深情地齐读起来。)

师:(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社会生活中损坏环境的事。)

(学生先后联系南宁市“朝阳沟”、“南湖”曾经一度的受污染的情况谈及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师:巴西总统要举行葬礼,目的是什么?

生:让悲剧成为历史。

生:弥补人类的错误。

师:如果你是总统,在这个葬礼上,对着巴西人民发表演说,你应该怎么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拿出一份演讲稿,并推选出一位同学当总统,现场发表演说。)

(学生准备,教师下到小组里点拨。几分钟后开始演说。)

生:亲爱的巴西人民,你们好!我今天用沉痛的心情来参加这个葬礼,这就是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大瀑布,你瞧它,奄奄一息,就像是一具被吸干血液的尸体,静静地躺着,没有气息,没有了活力。是谁这么狠心,是我们,是我们人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给它们生存的权利,不要失去第二个、第三个大瀑布,我希望,这样的葬礼是最后一次,这样的演讲是最后一次。(生鼓掌)

师:好,很有总统风度,用上了书中所学的词语,很感人,如果把大瀑布的雄姿和给巴西人民带来的骄傲一起说一说就更好了。

生:(精神饱满地)女士们,先生们(鼓掌,师插话:女士优先,有绅士风度。):今天在这里为大瀑布举行一场葬礼,它曾是我们巴西人民的骄傲,那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那巨大的水帘,那如雷的咆哮曾让全世界为之陶醉。我们常常自豪地站在它的脚下,望着腾起的水雾,感受它的年轻和活力。如今,它再也不年轻了,它静静地躺着,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它沙哑的话语还在耳畔,它抚过的脊背还依然温暖。你看到那顺着崖壁淌下的浊水了吗?那是它的泪,(声音哽咽)救救它吧!它活着是我最大的心愿。(掌声响起)

……

(共有五、六位同学过了一把总统瘾,不一一列出。)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蚂蚁和蝈蝈》教学实录之一


教学设想

《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逐步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而苏教版教材无论是编排思想、编写内容和教学目标上都体现了这一基本理念。教学中围绕课文以读为本,由易到难,由表及里,让学生充分的读书,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读中培养语感,这应是低年级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课堂培养目标。作为课标、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教师,如何把双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喜欢阅读,领悟阅读、感知阅读的成功与快乐,本课教学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情趣

师:听,谁在和我们打招呼呢?(播放蝈蝈的叫声)

除了蝈蝈还来了位小动物呢,(课件展示蚂蚁图片)蚂蚁和蝈蝈遇到一起,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同学们读了19课就知道了。(给3分钟时间让学生读书)

[评:一听一看真是有趣,迅速将学生引入课本,激起了学生要读书的欲望。]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蚂蚁很勤劳。

生:蚂蚁在夏天就开始准备过冬的粮食。

生:蝈蝈到了冬天又冷又饿。

生:蝈蝈笑话蚂蚁是傻瓜,很不应该。

生:蚂蚁很能干,很辛苦。

师:同学们年龄这么小,读书的本领可真大。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到了冬天,有的蝈蝈死了,有的哭了?

生:蝈蝈为什么要笑蚂蚁?

师:这些问题也是老师想问大家的,咱们就一起认真读书共同来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评:以读为本,不是一遍一遍的呆读傻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读一遍有一遍的目的,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

二、读中感悟,以读见悟。

师:闭上眼睛听一听,(播放西北风的录音)听到这种声音,你有什么感觉?

生:好冷啊,一定是冬天。

师:当冬天来临的时候,小朋友们是怎么过冬的?蚂蚁和蝈蝈又是怎样渡过这寒冷的冬天的呢?自己找一找读一读。

生:蚂蚁躺在洞里过冬,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师:你从哪一段里知道的?

生:第三段。

师:谁能完整的读一读这段话。(生读课文)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很有感情。

生:表情也好。

师:哪一句或者哪个词读得最有感情。

生:“又冷又饿”读得最好。

师:那就请你带领大家读读这个词好吗?

(生练读)。

师:刚才有同学问“神气”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

生:神气就是很得意很骄傲。

师:那你能做个“神气”的样子给大家看吗?(学生表演)

师:原采这就是“神气”。“神气不起来”又该是什么样子呢?(学生表演),看他们表演得多精彩呀。

生: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的刮了起来,中间那个“呼呼的”读得也好。

师:我觉得你读得也很棒,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生:因为冬天很冷,风很大。

师:原来是这样,那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学生练习朗读)

[评: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使每个孩子都有评价他人和被评价的权利。或赞赏或提出异议,这正是孩子对课文不同理解的结果。这样不仅能刺激孩子的读书欲,而且极大程度的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落到了实处。]

师:读了这一段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蚂蚁准备的粮食很多。

师:你从哪知道的?

生: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装满”就说明蚂蚁准备了很多很多的粮食。

师:那该怎样读呢?(学生练习朗读)

师:每句话都读得这么有感情,那我们把这一段连起来读一读吧。(学生齐读)过渡:蚂蚁哪来这么多粮食过冬呢?

生:蚂蚁在夏天就开始搬粮食了。

师:噢!你从哪里知道的?(第一段)那我们就细心的读读第一段,看看蚂蚁是怎么搬粮食的?

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师:你觉是他们干得怎么样?

生:蚂蚁干得很棒。

生:小蚂蚁没有偷懒的。

生:蚂蚁很辛苦。

师:你从哪个词知道蚂蚁很辛苦。

生:满头大汗。

师:这么热的天,蚂蚁干吗要搬粮食呢?

生:夏天准备好粮食,冬天就不用挨饿了。

生:女口果夏天不搬粮食就会像蝈蝈一样饿死。

师:多么聪明、勤劳的小蚂蚁呀,真让人敬佩。那我们来夸夸他吧!

生:小蚂蚁,你辛苦了!

生:小蚂蚁,加油啊!

生:小蚂蚁,你真爱劳动!

师:说得真好,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来,让我们把第一段再美美的读一读,好好的夸夸他们吧!

[评:到这里,文本和学生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并得到了升华。]

师:不光我们看到蚂蚁在搬粮食,蝈蝈也看到了,他们是如何表现的?(放时间让学生读书,约3--4遍)

师: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什么是“乘凉”?

生:夏天很热,大树的叶子能遮住太阳,人就可以在大树下凉快。

生:什么是“自由自在”?

生:自由自在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师:那蝈蝈在“自由自在”的干什么?

生:蝈蝈有的唱歌,有的睡觉。

师:明白意思了,同桌两个比赛着再读读这一段。

师:小蚂蚁这么勤劳,蝈蝈为什么要笑话他呢?

生:蝈蝈觉得天这么热,蚂蚁还要搬粮,食,真是太傻了,还不如去乘凉。

生:蝈蝈笑话蚂蚁,是因为他觉得离冬天还远着呢,现在搬粮食还太早。

师:你也这么想吗?

生:不!

师:那你是怎么想的?就讲给蝈蝈听吧。

生:蝈蝈,你别笑话别人,多没礼貌,快向蚂蚁道歉。

生:蝈蝈你是个懒惰的家伙。

生:蝈蝈你别那样做了。

师:那蝈蝈该怎样做?

生:蝈蝈快准备粮食吧,不然到冬天你就要饿死了。

师:我想蝈蝈听了同学们的话一定会惭愧的。

[评:思想的闸门一旦开启,学生思维便一泻而出。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读中培养语感得以实现,同时,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三、熟读背诵,形成积累

师:现在,我们再将课文完整的读一读,看看和刚上课时有什么不一样。

生:比刚开始熟练了。

生:比开始读得有感情了。

生:比开始读得美了。

师:是吗?这么好听的故事要是我们能把’它背下来多好哇!(指导看图背诵)

四、围绕主题,总结升华

师: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我们要学习小蚂蚁做个勤劳的孩子。

生:只有劳动才能过得好。

生:做什么事都要先做好准备。

师:还有问题吗?

生:蝈蝈是蛐蛐吗?

生:蝈蝈是益虫还是害虫?

师:同学们个个都是动脑筋的孩子,学了课文后又提出这么多问题来,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问题的答案是老师现在告诉你呢,还是你查出来告诉大家?

[评:多有特色的结尾,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问题出教室,把学习延伸到课外,不正是我们所极力推崇的吗?苏教版常务编委高林生教授说:“情趣是学生内在的阅读动力。”这节课,情趣伴随着教学的全过程,孩子们通过与课文的对话,历经感悟、积累、迁移等心理过程正在形成朗读能力。]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语言的魅力》教学实录之一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语言的魅力》教学实录之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发生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执行新课标,实施新课程,改变教师的角色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联系生活,根据一定的目的尝试写一句打动人的语言。

情感目标:

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有非凡的感染力。

教学重点:

感受“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一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悟其打动人心的原因。

教学难点:

感悟语言的魅力所在。

教学准备:

1、帮助学生加深情感体验,感悟语言魅力的课件。

2、网上或其他地方查找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在路上被一些标语或广告吸引,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板书课题)

1、读题

2、质疑:“魅力”是什么意思?

(课文的题目就是课文的“眼睛”,它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阅读的韵味。)

二、自由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在巴黎的街头有一个盲人老头乞讨,竖了一个牌子:我什么也看不见,可是路人无动于衷,一个法国诗人让彼德勒看到了拿起笔在牌子前面添加了几个字:春天到了,可是……。下午给盲老人钱的人多极了。

师:能够把这么长的课文用这么简单的几句话描述。很好。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师:盲老人上午在木牌上写的是什么?

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结果路人无动于衷,后来诗人在牌子上添了六个字,

生:春天到了,可是……(师板书)

师:结果——

生:下午给钱的人多极了。(师板书:多极了)

三、抓住“变化”,启发思考

师:我们发现随着木牌上的字的变化,人们的表现发生了变化,老人也由叹息到非常的高兴起来。变化这么多,变化这么大,同学们注意从早到晚什么是不变的?这么多情况都发生变化,你发现哪些情况没有变?看书。生读书。

生:从课文第一段知道他是一个盲人,从早上看不到,从晚上也看不到,一直看不到。

师:从早到晚盲老人还是盲老人。还有什么?

生:都是在繁华的巴黎大街上。

师:有没有道理?

生:有。

生:木牌上的字我什么都没看见没有变。

师:从早到晚盲老人乞讨的方法变没变?

生:没有。

?师:既然还是在这条繁华的巴黎街上,还是那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可是还是这样乞讨的方法,可是你们看随着木牌添加的几个字,事情发生了变化,而且变化得这样大,几个字竟然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生:多了这六个字为什么会起了变化?

师:这六个字为什么会起变化,他提出的。核心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添了六个字会起了这么大的作用?我们再读读这句话。

连读三次,

第一次学生齐读。

第二次老师范读。

第三次学生再读。

师:读完之后你想说什么?这样,把你的想法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

小组交流。

生汇报。

师:好,谁先给大家说说,拿出自己独特的意见。

生:第一次路人看见牌子上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没什么反应,后来看到“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产生了同情心,就给盲人钱了。

生: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可是对于盲老关来说却什么也看不见,一片漆黑。当人们想到一个盲老人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见,怎能不对盲老人产生同情心呢?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是这个想法,和你们一样,并且用生动的语言写出来就是我们这篇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让学生反复读这句话,再与没加字之前的话相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样学生才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四、引导思考,感受语言魅力

1、同学们饱含着感情朗读第六自然段体会情感。

思考:为什么“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一句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2、?进行交流。

师:在你的心中春天是不是万紫千红的?

生:是。

生:我也同意两位同学的看法,我认为这句话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语言。看到这些字行人都想到了这万紫千红的春天,想到了春天的良辰美景,特别的美妙,然后他们又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中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美丽的景象,都会产生同情心,所以都会帮助这位老人。

师:你能说出这样一段话,并且说得这么流利这么精彩。你来说说。

生:我也同意他的看法。可是我想到这是一个盲老人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很多人看到了觉得春天太美了,可是这个盲老人这么大岁数却连春天也看不到就产生了同情心。

师:很多同学都会有同样的感觉,的确,春天在我们正常人的眼里

放课件:春天的美景(师描述:生机勃勃的春天,欣欣向荣的春天,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能不叫人陶醉呢,但是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屏幕出现一片黑色)上午盲老人写在这句话没起作用是因为他没有打动路人,而下午这句话起了这么大作用是为什么呢?

(适时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深情感体验。)

3、?激发情感朗读第六自然段。

4、?小结学生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再探究。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五、联系生活,适当拓展

1、结合实际,说出自己发现的生活中打动人的语言(如广告语、名言警句等)。

师:有时相同的意见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会起到不同的作用,而且如果你运用了恰当的语言,它会更吸引你。社会、校园内经常看到警示语发生了变化,不但能够吸引人而且能够教育人。在预习的时候我建议大家搜集,有谁搜集了一些?

生:我在校园里的草坪上写着: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

生:我看到:别踩我,我怕疼。

生:我在外面街道上看到: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

生:我在河边看到:我不是澡盆,请不要在里面洗。

2、根据提供的画面,尝试写一句打动人的语言。

出示课件:(一个草坪,一个图书室)

师:请同学们任选一个设计一个警示语,如果这两个你都不喜欢,你也可以设计其他的。

生小组设计。

(每组选择一个比较好的警示语写在老师发的牌子上展示到前面黑板上)

师:请设计的同学读自己写的。

生:爱护每一枝花朵,珍惜每一片绿色。

生:天空不能没有白云,树林中不能没有小鸟,北京也不能没有绿色。

生:花儿是如此美丽,假如您明年春天还想与它重逢,就不要让他们倒在你的脚下。

生:我会给你带来芳香,请不要把我摘掉。

生:不要把我的花裙踩烂,不要把我的身体踩扁。

生:请保护小草吧!不要让世界少了一份生命,不要让世界少了一片绿色。

师:同学们看这些都是写草坪的,你觉得哪个好。

生评价。

师:还有同学是自己选择的,请他来读读。

生:让每一个走进我的人,都感到我的清洁。

生:请不要让垃圾泛滥成灾。

生:水龙头正在哭泣,请你赶快帮它把泪擦干净。

师:我们发现展示出来的没有第二幅图,有没有写的,给大家读一读。

生:踹一脚我疼,折一角书疼。

生:书是知识的源泉,不是你的玩具。

3、组织交流。

(这一过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生活积累,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布置作业。

师:回去之后,把你的写的整理出来,帖在教室的后面。建议把你们认为比较好的送给社区的有关部门,也可以送给学校比如食堂、图书馆等部门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月光曲》教学实录之一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月光曲》教学实录之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导入

师:关于描写月光的词语你知道几个?

生1:月光融融

生2:月光皎洁

生3:月光如水

生4:《静夜思》这首诗中也写到了月光,“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板书课题。

师:知道的真不少,今天咱们要学的这篇文章也和月光有关。请同学们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贝多芬曾经这样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他与一对穷兄妺之间的故事,描述了他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着重思考什么问题?

生1:文章写了他与穷兄妺俩的一件什么事?

生2:是什么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生3:贝多芬在这首曲子里要表达自己的什么感受?

生4:他的这种感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生5: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二、整体感知,畅谈所得

师:同学们很善于动脑筋,下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看看自己能体会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生自由读。

师:读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谈一谈?

生1:姑娘很喜欢贝多芬的曲子,很崇拜他。

生2:盲姑娘家很穷,她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

生3:贝多芬是一位很善良的人,他对穷人有同情心。

生4:贝多芬演奏的曲子太好了,兄妺俩都陶醉了。

生5:我有个问题:“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姑娘的话,而却要再为她弹一曲呀?

师:问得好,真会动脑筋!

生6:我也有个问题,贝多芬为什么连招呼也不打,就飞奔回客店连夜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生7:老师,我知道为什么?

师:请讲。

生7:这首曲子是他现想出来的,

师:这叫即兴创作。

生7:对,他即兴创作,害怕忘了,所以才飞奔回客店连夜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生8:他为什么能够即兴创作?

师:也就是说是什么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呢?问得太好了,抓住了最关键的问题。现在咱们就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三、分节细读,探究贝多芬创作灵感的产生

师:请同学们先读一读文章的第二小节,仔细体会一下贝多芬的心情。

生读。

师:从“幽静”一词能想像到什么?

生:光线不明亮,只有淡淡的月光,周围很安静。

师:对,这样的环境就叫“幽静”。能体会到贝多芬的心情吗?

生1: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他肯定很愉快。

生2: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他肯定很惊讶,很好奇,这么一个小镇上有人在弹我的曲子,他是谁呀?

生3:弹得断断续续的,肯定不熟悉,有没有人教他?

师:体会得好,所以他就——

生:走近茅屋。

师:接下去读第三小节,继续体会他的感情。

生读。

师:从兄妺俩的对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1:姑娘渴望能亲耳听一听贝多芬是怎么弹的。

生2:兄妺俩相互体贴。从哥哥的话中我体会到他很伤心,因为他不能满足妺妺的心愿。妺妺感觉到了,就连忙安慰他,说自己不过是随便说说罢罢了,实际上她非常渴望能听到贝多芬的演奏。

生3:盲姑娘很善良。

师:假如你是贝多芬,听了他们的对话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为他们做些什么?

生:很激动,我会进去为他们弹奏一曲。

师:贝多芬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姑娘善良的品质和她对音乐的热爱,让贝多芬为之激动,正你们所想,他推门进去要为这位盲姑娘弹奏一曲,满足她的心愿。请同学们读课文第四、五、六三个小节。

生读。

师:“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从盲姑娘的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1:盲姑娘觉得只有贝多芬才能弹得这么好。

生2:从两个叹号可以看出盲姑娘听到贝多芬演奏的音乐太激动了。

师:理解得好!贝多芬是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演奏不只是凭技巧,而是凭感情。盲姑娘深深地感受到了他赋予乐曲的感情。在这么一个小镇上,在一所茅屋里,贝多芬遇到了一个能够凭借音乐与他进行感情交流的人,他此时的心情一定——

生:很激动

师:此时对贝多芬来说,告诉对方自己是谁并不重要,他只想——

生:为姑娘再弹奏一曲。

师:是的,他想为姑娘再弹奏一曲,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就在他要再弹一曲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情况呢?请读课文第八小节。

生读。

四、体会月光曲的内容

师:借着这清幽的月光,心情激动的贝多芬开始即兴弹奏了,他的琴声带给这对穷兄妹什么感受呢?练习读课文的第九小节。

生读。

师:请同学们再重点练习读一读皮鞋匠所联想到的,体会怎样读才能读出景物的变化。

生练读,指名读,师范读,生再读。

师:同学们读这几句话,语气由轻而重,由缓而急,你能想像到乐曲的旋律吗?

生:乐曲的旋律也应当由轻而重,由缓而急。

师:能由乐曲的旋律想像到贝多芬弹奏时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吗?谁来表演表演。

生表演,开始动作优雅舒展,面带微笑,后来动作迅速而有力,整个身体都晃动起来。(众笑)

师:演得好。能由此领会到贝多芬赋予乐曲的情感吗?

生:老师,我明白了,贝多芬表达的正是自己见到盲姑娘前后的感情。

师:真聪明!结合贝多芬见到盲姑娘前后的情感变化再来读一读皮鞋匠所联想到的。

生再读。

五、巧设情境,说写训练

师:月光曲多美啊!请同学们读最后一小节。

(生读)

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陶醉”是什么意思。

生:从“苏醒”一词我觉得“陶醉”是说兄妹俩被月光曲迷住了,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连贝多芬走都没有发觉。

师:真会动脑筋。等他们醒来之后,兄妹俩会交谈些什么?前后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一会儿给大家表演表演。

(生讨论)

表演过程略

六:作业:

1、搜集《月光曲》,认真地欣赏欣赏。

2、练习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3、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贝多芬传》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实录之一


师:初次见面,可以很冒昧地问大家一个问题吗?最让你钦佩的人是谁?

生:我最钦佩的人是司马迁。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他虽然含冤入狱,却是那样的坚强,写下了五十多万字的巨著《史记》。

师:身残志坚,值得敬重。

生:我最钦佩的人是航天英雄杨利伟。他驾驶着“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又能安全返回地面,他最伟大了!

师:吃苦耐劳,勇攀高峰,一百个佩服!

生:我最佩服运动员桑兰,她战胜病魔,为国争光,真是巾帼英雄!

师:这样顽强的毅力,怎不让人叹服!

生:我钦佩的人是“飞人”刘翔,他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了百米跨栏的世界冠军,为中国人争了光,让外国人不敢小看我们。

师:扬眉吐气!壮我国威!谁敢不服气!

生:我最佩服我爸爸。他在外贸公司做翻译,能说三国语言。

师:将来超过你爸爸,说五国语言!

师:同学们敬佩的大多是名人。有一位叫章武的作家,他对一位偶然相遇的普普通通的扫路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想了解事情的经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天游峰的扫路人》(板书课题。)

(学生自读课文。)

师:谈谈感受好吗?

生:我觉得这位老人很了不起,怪不得作者会对他产生敬意呢!

师:从哪里看出作者对这位扫路的老人怀有深深的敬意?能找到根据吗?

生:能!

师:说说看?

生:(读)“我紧紧地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这说明“我”对扫路人很喜欢,30年后还要来看望他,说明他对老人已很有感情。

师:谁能体会到这种感情?读读看。

(一生读。)

师:交情好像一般,感情还不够深。哪个词语最能体现“我”对扫路人的敬重之情?

生:“紧紧地抓住”说明作者感情深挚,说明他们两个人的心靠得越来越近

了。

师:两颗心靠得越来越近了!你体会得多好呀!多深哪!愿意读一下给大家听听吗?

(一生自读。)

师:给你这一读,这回是“紧紧握住双手”喽!我觉得这句的“再”字你读得挺重的,为什么?

生:“再”就是又一次的意思。下山后他还要回来,30年以后还要来,这么长的时间都没忘记这位扫路人,可见扫路人在“我”心中位置很重。

师:对!一个“紧紧”,一个“再”字,确实表达了作者对扫路人的敬意!还有吗?

生: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驻地。“一直伴随”表示时间很长很久,说明扫路人对“我”的影响太深了,一辈子都忘不了。

师:那么到底扫路人哪些地方让“我”如此敬佩呢?请大家默读一下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自由读书,思考梳理问题。)

师:谁来说说?

生:(读)“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山。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已是暮色中了,说明天快要黑了,扫路人却要一级一级地扫下一千八百多级台阶,真是太累了,让人敬佩!

生: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就连游客们都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这就说明石阶太长太高,还很危险,游客们都提心吊胆的,而这位老人每天都要在这里扫下一千八百多级台阶,我觉得老人的勇敢令人敬佩!

生:我觉得老人之所以这样默默无闻地扫路,给游客一个美好的环境,他不图什么奖励,也不图什么表扬,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心!

师:说得多好啊!一颗爱心!一颗无怨无悔、甘于奉献的爱心!因为有了这颗火热的爱心,再大的工作量,他也不觉得累;再危险的工作环境,他也不动摇;再艰苦的生活条件,他却怡然自乐。这真是一位——

生:了不起的扫路人!

生:伟大的扫路人!

生:令人惊叹、让人钦佩的扫路人!

生:顶天立地的扫路人!

(掌声响起。)

师:好!顶天立地!这个词用得好!在书中这个词是写——

生:天游峰的。

师:“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指天游峰很巍峨很高大。

生:从字面上看,就是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我觉得这是夸张,就是说天游峰很高,很有气势。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那为什么说是“顶天立地的扫路人呢?”

生:我想这是因为扫路人的精神太伟大了,他的精神顶天立地!(热烈的掌声。)

生:他的品质太高贵了,让人敬仰!所以说他顶天立地!(掌声再度响起。)

生:他的心灵太美好了,虽然年事已高,本该退休了,却还在这样为人们付出自己的辛劳。所以看着他,就像面对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一样。(热烈的掌声。)

师:精彩啊!精彩!你们高水平的发言,同样的顶天立地!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顶天立地的扫路人。“我抬头望了望”,读——

(学生深情地齐读第7节。)

师:对于这一节,谁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倒抽了一口气”,就是说作者看到扫路人这样不怕危险,不顾劳累地扫石阶,感到很惊讶!很佩服!

师:他的解答你同意吗?

生:我有点同意。

师:就是说还有点不满意?

生:我觉得既然是表示作者的惊讶。那为什么不说我不禁惊讶起来了呢?

师:你又提出了一个更有价值的新问题!我请大家都来思考一下,如果换成“我不禁惊讶极了”或“我不禁惊呆了呢?”行不行?

生:我觉得可以。因为意思都一样吗?而且又读得通顺。

生:我认为不能换。虽然意思是一样,都是说作者很惊讶,但直接说出来了,反而没有“倒抽了一口气”给人的印象深。

师:为什么“倒抽了一口气”印象就深?

生:因为“倒抽了一口气”让你感觉到自己的呼吸了,就跟感觉到自己的心跳一样!(掌声响起!)

师:这就是我们中国语言的无穷魅力!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说“惊讶”也可以,但看不见摸不着,不太好体会;说“倒抽了一口气”就形象化了,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说表示害怕,还可以说成“倒抽了一口冷气”,“吓得浑身起鸡皮疙瘩”,“脊梁骨发麻”。我们要学习和运用这种形象化的表达方法。下面,我们再回到前面的大问题,扫路人还有哪些品质让人敬佩?大家再找找看。

(学生自由快速地读课文。)

生:(读)“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茶。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地把我们俩的心灵沟通了。”老人对陌生的游客这样热情,还为他沏茶,让人佩服!

师:热情待客,心地善良!好人!你有个字音没读准。“沏”读第一声,“qī”,不读“qì”。来,读一遍,全班一齐读。“沏”是个生字,“彻底”的“彻”双人旁换成“氵”就是“沏”。因为沏茶要用水来泡,所以就是“三点水”。能记住吗?来,在书上写一遍。

师:我发现这一节里有一句话和我们刚才学的“倒抽了一口气”的表达方式一样。你们发现了吗?

生:(读)“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沟通了。”这句话表面写茶香,人喝了心里热乎乎的,其实是写老人的热情像茶一样让人感到温暖。

生:老人的热情,老人的友谊就像茶一样温暖着作者,他把友谊和热情传到了作者的心里。

师:作者把老人的热情比作了热茶。茶热,情更热;茶浓,情更浓,茶香,情更真!“一杯热茶”把老人的热情写活了!好!就顺着这个话题,大家再找找看,看文中还有没有这种形象化的表达方法?

生:(读)“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就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作者把天游峰的“险”形象地写了出来,它把石梯比作在云雾中飘飘悠悠的风一吹就能断掉了的银丝,让人似乎真能看到这样一幅画,看到了它的“险”。

师:谁能把这个危“险”的画面读出来?

(指生试读,齐读。)

师:我倒有个问题了,既然是写扫路人,作者为什么用了整整一段话来写天游峰的险?

生:天游峰是扫路人工作的地方,写天游峰的险,就是突出了老人扫路的危险性。

生:若随便在一个比较容易的地方打扫卫生,可能也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了。

师:这对我们写文章有什么启发?

生:看来写一个人不一定都从正面直接来写这个人,从侧面来描写这个人所在的环境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师:课文里有直接描写老人的吗?

生:(读)“下了山,已是傍晚时分。我游兴未尽,……我循声迎了上去,……

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生:我觉得这是一位非常朴素的老人。

师:从哪里看出?

生:因为他穿了一套褪色的衣服,说明衣服已穿了很多年了,已经很旧了;而且人是精瘦的,说明他生活条件也不好。

师:生活条件好的人都得是胖子?(众笑。)

生:不一定。

师:再往深处想一想,从“褪色的衣服”、“精瘦”两个词还能体会到什么?可以讨论讨论。

生:从“精瘦”可以看出,老人是在辛勤地劳动,因为整天劳动就不容易发胖,而且整天在山上风吹日晒的也容易变瘦。(掌声。)

生:“褪色的衣服”不但说明老人艰苦朴素,也看出这是老人长期在外劳动造成的,风吹日晒才会褪色的。

生:老师,“运动鞋”也说明了老人是扫路人,穿运动鞋干起活来才能方便。

师:可见,无论是“褪色”、“运动鞋”还是“精瘦”,都非常准确地反映出老人是扫路人这一身份。你看只有一句话,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多么恰当!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师:来!我们继续走近这位老人。

生:读“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师:注意!“瘦削”(xuē)不是“瘦削”(xiāo),读!再读!是“炯”(jiǒng),读!再读!是(yǒu)“黝黑”,不是“yōu”,读!再读!

师:读了这一段,你又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生:这是一位身体健康的老人,因为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有神身体肯定很好。

师:你从炯炯有神的眼睛看出了老人的健康,会读书,会思考。

生:这是一位善良的老人,因为书上说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生:这是一位勤劳的老人。因为面色黝黑,说明他长期在外风吹日晒,“瘦削”和前面的“精瘦”一样,也说明他不停地劳动着。

师:谁来概括一下?

生:这是一位健康的、善良的、勤劳的老人。

师:能用上四个字的词语吗?

生:这是一位身体健康、勤劳善良的老人。

生:这是一位勤劳善良、神采奕奕的老人。

生:这是一位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精神矍铄的老人。(热烈的掌声。)

师:我很奇怪,对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作者为什么要分开写呢?放在一块儿写不是更省事吗?

生:第一次描写是概括地写,第二次写得很详细。

师:你说得没错!但为什么不放在一块呢?

生:一口气写在一起太罗嗦了。

师:是吗?

生:在一块写也不是罗嗦。因为两段话加在一起字数也并不多。因为第一次写的是穿的衣服之类的,后面是写老人的脸和眼睛的。

师:穿着和五官不能放在一起写?

生:也不是。

(学生面露难色,一时说不清楚。)

师: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刚才有同学说了,第一次主要写了穿着,第二次却很细致地描写了老人的眼睛、眉毛、脸色。那这两次描写的内容能不能颠倒过来呢?再读读这两段话。

(生自由读第3节和第8节。)

生:因为第一次作者是无意中听见“哗哗”的扫路声被吸引过去的,他对老人只是初识,并不了解,也不太在意。所以这时候只能从衣服等方面对老人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能看出老人的身份就可以了。

(掌声响起。)

师:很有道理!接着说。

生:第二次,是因为老人和作者交谈了很多,作者对老人每天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很佩服,这时他是怀着很深的敬意来看这位老人的,所以打量得非常仔细。

(掌声再度响起。)

师:噢,听你精彩的解说,我算明白了!大家都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这就叫会读书!不但要看仔细,还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三节,看看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自由读课文最后三节。)

生:我发现课文最后一句的写法和前面“倒抽了一口气”的写法一样,也很形象。

师:好!一起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师:谁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笑声怎么可能随着我回到住地呢?这笑声其实就是指老人的性格。

师:什么性格?

生: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性格。

师:“自信”应该能够理解吧,“豁达开朗”是什么意思?

生:“豁达”就是很大方吧?

师:有点靠近了。联系整篇课文再想一想。

生:“豁达”应该是大度吧?

师:对!联系老人说一说。

生:老人在那么危险的石阶上扫路,工作量那么大,那么累,已经退休了,可他一点都不在乎,不去计较。

生:“豁达开朗”就是乐观。这么险,这么苦,他都不抱怨,默默地奉献着,而且说自己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还有花鸟作伴,自己舍不得走。没有乐观的精神,谁会这么做呢?(掌声响起。)

师:精彩呀!还能从文中的哪句话里看出老人的豁达乐观?

生:(读)“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明明已经很累很辛苦了,他却这样轻轻松松,自在悠闲,像游山玩水一样。说明他对工作很满意,很快乐,很乐观。

师:正因为老人有这种豁达开朗的心胸,他才会在这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上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正是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也让我们接受了一次难忘的心灵洗礼。我想到了这样几句话:知足者常乐!(板书。)还有一句是一个工厂的宣传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想,大家肯定也有很多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好吗?

(生写感受。)

师:咱们来交流一下。

生: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读了《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生:读了《天游峰的扫路人》我懂得了:人不能太计较自己的得失,不要老是抱怨什么,而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好好工作。

生:学了《天游峰的扫路人》,我想起了一句话:对于一个不满足的人,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

生:既来之,则安之!

生:自信快乐生活,踏踏实实做人。

生:乐观一些,生活永远都会对你微笑!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教学反思
画杨桃一课课文很长,本来预计两节连堂将课文讲完,把故事蕴含的道理揭示出来,但由于突然有事,第二节课没上成,一整天没有在补上这堂课,所以第二课时被拖到了第二天。本来第一课时就有几个地方没讲透,所以在今天准备的时候,很纠结这节课该如何开始,如何展开。最后决定,重新梳理昨天的内容。
在讲课的时候,发现原来有几个之前纠结的重点,可以这样引入:
1.当作者我看到杨桃后,有什么反应和想法?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从这里你能读出他当时是什么心理?他又是如何去做的呢?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从认认真真这个词,你能读出什么?(生:认真、仔细)什么是老老实实地画呢?(他画的是什么,没有画成什么?)这就是老老实实地画。从这里能感受出什么?(坚持自己的看法)
在上节课中,我忽视了对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理解,但现在想想,这是关注作者我的起点,我怎么想的,很重要,所以要讲一下。
2.当同学们笑我的画时,老师是什么态度?(生:严肃)为什么老师会变得严肃呢?(生:学生笑我的画,老师觉得他们做的并不对)老师的态度后来变成怎样的呢?(找课文中的四字词语来概括)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你是如何理解和颜悦色这个词的?
在这里,我觉得老师态度的转变很重要,而且是个难点,需要问题来指导,而学生态度的转变要较容易理解,通过分角色扮演,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下很容易能体会当时学生的心理。
3.老师是如何对学生说的?你读完老师的话有什么体会?(把你的体会写在课文旁)
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想让学生把体会写下来,但是,这个班的孩子实在对这种题目无感啊,一遇到说体会的问题和霜打了似的,低着头不出声,所以当时临时起意让他们写下来。事后看来,这种方法确实有效,而且新课标中也提到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我想这种以笔书写感受也算得上是这种要求的变形吧。
其实,老教师都说,每一堂课都不一样,即使教过一轮再来一轮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通过这堂课更是感受颇深,正是每堂课的遗憾,才让自己慢慢的变好。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要认识的生字6个,会写的生字12个。正确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嘱读zhǔ,不要读成shǔ;晌读shǎng,不要读成xiǎng;诲读hu,不读huǐ。
3、识记字形:嘱:右边下半部的第七笔是竖。肃:笔顺,悉:上部不是采。提醒与熟字区分比较:注意非在排和靠两字中字形的变化。叮和钉、订;幅和副、诲和悔;晌和响。
4、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明白老师和父亲说过的道理都是让我们能够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身受益。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并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把一段话说清楚。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8自然段老师说的话。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文本中学生和老师的态度变化,体会其背后的原因,悟出本篇课文的主题。通过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朗读,便能感受到这些标点背后的含义,体会学生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难点:
体会学生和老师态度的变化,感受标点背后的含义,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明白做事看问题都要实事求是,这样会使自己终生受益。
教学准备:在纸上写好师生对话。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这节课咱们学第十一课《画杨桃》。(板书题目)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词语,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订正。注意叮嘱的嘱又下部分的第七笔是竖;肃的笔顺;悉的上部不是采;晌是日字旁;诲是言字旁。
2、同桌读词语,然后齐读。
3、同桌检查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梳理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
1、朗读课文,概括段意。
课文讲的是什么事?为了说得明白,要先弄清每段讲什么,或意思相近的几段合起来讲什么。
(1)指名读第一段,画出你认为关键的词语。指名回答,叮嘱什么意思?谁叮嘱过你?这段讲的是什么?(父亲叮嘱我是什么样,画什么样。)齐读第一段。
(2)我记住父亲的叮嘱了吗?自己读第二段,画出关键词,指名概括段意。
(3)当我看到杨桃和平时的不一样时,父亲的叮嘱在耳边回响:(生读父亲的话)当我画完,觉得画得很准确,心里会想:(生)
(4)这段是讲课上我画杨桃,还有那些段落是讲这个意思的?请同学们自己读剩下的部分,也画出交流汇报。
(5)最后一段讲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3、学生练习连起来说课文的内容。
三、提出疑问,再读课文。
1、自己选一种方式读课文,都到哪有什么问题在旁边记上。
2、汇报,互相解答。
第二课时
师:这节课咱们继续学《画杨桃》。
一、听写词语,导入新课。
1、听写:叮嘱、教诲、一生受用(强调写字姿势)学生齐读订正。(把铅笔本子收好)
2、过渡:什么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呢?(指名说说。)课文的结尾这么写的,谁来读?这教诲指的是什么?指名说。(父亲和老师的话就是对我的教诲)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父亲叮嘱我:是什么样,画什么样。(板书)那老师的话和父亲的很相似,你读读老师的话,有哪些意思?
3、学生读老师的话,初步理解。
老师的话里和父亲相同的是
同学们,你们觉得文中的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准确吗?用老师的话来说明。(指名说)我按照自己看到的去画对吗?用老师的话说,用父亲的话说。我们一起读读老师的话。
二、读三到十七段,体会老师和同学们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
1、师生合作读三到十七段,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老师的话,那些忙着嘲笑的同学,一开始明白吗?后来呢?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读三到十七段,你会有发现的。老师读老师的话,谁读叙述,大家读同学们的话。没提示语的地方能分清谁说的吗?
2、交流。学生回答时让学生说清从哪句看出的,想象同学们的心理说话练习。读出感情。
3、体会老师的态度变化。
师:同学们刚看到我的画时,嘲笑我,走到我的座位观察后知道错了,这是对比的写法。文中还有这样的对比,你能找到吗?
老师先是严肃的,什么时候变严肃的?(1)自己读第六段,画出写老师动作的词。老师为什么这么做?可同学们却是这又是对比。(2)什么时候老师变得和颜悦色?谁愿意和颜悦色地读老师的话?
4、再读老师的话。
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话,明白了(指名学生说)我听了老师的话,会想(生)咱们也要记住这位老师的话,请大家一起读十八段。
三、联系实际,感悟道理。
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现在,同学们能用这些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2、启发学生联系实际。
师:课文结尾说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他一生受用,在她成长的路上,只有画画时才想起这教诲吗?显然不是。遇到什么事她会想到?会怎么做?举个例子,一次她上学迟到了,路上遇到变戏法的看入了迷,忘了时间。来到学校老师问起,她会怎么说?
你遇到过类似画杨桃这样的事吗?(如果学生想不出,老师就给出情境,学生判断怎么做。)
3、揭示道理。
师:生活中的事情是怎样(板书:实事),我们就要寻求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板书:求是)。这个是不是是不是的意思,它是正确的意思。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板书:
第一课时:11画杨桃
父亲叮嘱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我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准确
同学哈哈大笑
老师审视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教诲一生受用
第二课时:11画杨桃
叮嘱是什么样,画什么样一生受用
角度不同,样子不同实事求是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教学实录——《画杨桃》》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1466.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