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加几》一年级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计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同学们,你们想参加吗?好,老师这就带你们去。
二、新授:
1、我们先去聪明屋,看看那里的题你会不会做。
2、出了聪明屋,我们再去智慧山瞧瞧。
请同学们把3座山峰上的3个数字加在一起,看谁先找到好方法,最快算出来。
通过此题是学生能熟练运用凑十的方法计算,加深理解。
3、接下来我想实现同学们的一个梦想,你们喜不喜欢天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呀?你想不想把它摘下来呀?今天老师就让你们的梦想成真。大家看前边的黑板,我们把它看作蓝天,上面贴着12颗小星星,星星上都有数字。我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个人摘左边的星星,另一个摘右边的星星,然后把两颗星星上的数字加在一起,谁愿意来摘星星?
(一)教师指导操作:
1.学生分别摘下两个数字星星。(数字是几不限制)
2.教师列出算式,例:(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3.提问:
你是怎样算的?(例:先把8凑十,8凑十需要2,把6分成2和4,8与2凑十,10加4得14)
注:前三道题教学方法同上。(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摘数字星星。
2.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写出计算过程。(同上)
3.找另一个学生到前边判断上一个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画上
4.提问:
你还能说出几道8加几,7加几,6加几的题,算出得数,说说你是怎样做的?(8+4,7+9,6+7等)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8加几,7加几,6加几的加法,同学们可真够棒的,只用了一节课就学会了还几页书上的知识。我们学会运用凑十法来计算,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凑十呀?(好算)
完成书后练习。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876加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
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
1、注重操作,为学生把已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情况中去打好基础。教学例1时,利用学习9加几的基础,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把8凑成10的过程,以加深对“凑十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明用“凑十法”计算8+5的口算过程,强化“把8凑成10,就把另一个数分成2和几”的认识,为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打好基础。
2、运用迁移规律,解决新问题。
教学例2时,先利用学生计算8+5的基础,让学生思考怎样把8凑成10,算出8+4的得数。之后,让学生回顾比较9加几、8加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学生用“凑十法”
计算7加几、6加几作准备。然后,让学生思考,推出用“凑十法”计算7+6、6+5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以加深学生对7加几、6加几计算方法的认识。
3、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例3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8+9。学生完成计算后,请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注意请用交换加数的方法的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如果没有出现交换加数的方法,要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能很快想出得数?”“怎样算简便?”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一步启发:“我们学过的哪道题的加数和这道题的相同?”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9+8=17,算出
8+9=17。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是运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规律推想出得数,蕴含有简单的推想过程。如计算8+9:因为9+8=17,所以8+9=17。让学生在计算中初步学习简单的推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咱们比比谁的反应快,看谁算得快。(复习数的组成)
2。刚才大家表现很好,现在咱们去个有趣的地方,看看吧!(儿童乐园)
3。想去吗?咱们乘车去,说对了就先出发!
学生回答后选择一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复习已有知识,揭示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的实质,并利用这种数学思想方法的迁移知道新知识的学习。]
二、自主研究,学会算理
1。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大家看,已经有许多人在等着买票,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出示主题图)
(2)你知道共有几个小朋友吗?应该买多少张门票该怎样列式呢?生汇报并交流。教师板书8+5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熟悉的到公园玩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8加几(教学例1)
①师:9加几的方法咱们己经学过了,那8+5该怎么算呢?把你的想法用学具摆摆,并和同桌说说,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动脑筋,想的方法最多。
②学生交流后汇报:指名生上台演示。并说算法。(出示学生的几种摆法,并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记下来。你们看哪种方法能一眼看出8+5是多少?)
③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以后同学们在口算时,可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来算。看着你喜欢的方法把它装到脑子里吧!
④现在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算8+4行吗?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根据《课标》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不同的计算方法。而这些方法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动手摆一摆,动脑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归纳得出来的各种方法,同时教师强调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灵活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⑤小结:这些题都是几加几?(8加几)8加几,怎么算?(生小结)那么如果是7加几、6加几同学们会算吗?
(2)自主探究7、6加几
①同学们刚才都学得很不错,下面咱们看看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课件出示:一些游乐项目及其票价,由师简单介绍。)
②你最想玩哪两个项目,你知道一共要用多少钱吗?怎么列式?(学生自主列式,师将板书设计按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分类)
③学生自由算一算自己要花多少钱?(由学生说算法,班内交流)
④学生看板书小结8加几、7加几、6加几的算法。
⑤出示“凑十歌”,学生自读、互读、齐读、背诵
[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同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结:看来解同一道题,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其中的一种!
三、趣味游戏,巩固新知
1。做一做:看车来接我们回家了!谁能根据这幅图说出几句话?请大家翻开书104页,自己在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幅图里圈出10个来,再计算!
2、对号上车(连线)
3、转盘:再来玩个快乐转盘的游戏。(转盘正中心写有8、7、6数字)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孩子好动、活泼、积极、好胜的个性特点,把游戏贯穿在课堂中,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热情。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算法把8、7加几这些算式能算得又对又快。由于题目没有什么难度,课堂上学生都很兴奋,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数学一年级《876加几》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意识及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知铺垫
1.口算。
2.括号里能填几。
3.分解数的组成。
(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复习,为下面的学习进行必要的铺垫)
二、新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课件出示风景片及情境图。
教师创设情境: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到处是盛开的鲜花,无论走到哪里都生机盎然,充满着绿色的气息,在这里还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你喜欢这儿吗?现在就让我们出发,去公园好吗?可是你们要注意在公园游览时,要爱护那里的一草一木,保护优美的环境,不要破坏它,要和那里的小动物做朋友,不要伤害他们好吗?
同学们,前面就是公园了,我们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小朋友才能买门票进公园,你知道一共来了多少个小朋友吗?
(二)自主探索
1.探索一共有多少小朋友。
指名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讨论
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3.小组汇报交流
生可能出现的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12、13,一共有13个人。
(2)接数法:左边有5个人,然后接着数6、7、8……13,一共有13个人。
(3)凑十法:左边有8个人,把右面的2个人与这8个人合起来,凑成10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4.教师小结:这几种方法都不错,那你最喜欢用哪一种方法?
(三)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探索用计算方法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列算式呢?(生说,师板书8+5)
2.小组合作交流,动手用小棒摆。
要求在摆好后,把你的摆法说给同桌听,在听人讲话时,要学会倾听,这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
3.指名演示过程(师板演过程)
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用凑十法的小组,到前面演示。
4.小结
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中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但是凑十法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5.比较8加几和9加几的异同。
(四)尝试独立学习
1.生独立完成P103页例2。
现在请同学把书翻到103页,用你喜欢的方法,完成例2,把得数写到书上。
2.汇报计算方法。
3.小结。
鼓励用多种方法来计算。
(五)总结算法,发散思维
1.出示情境图(课件演示有八只蜜蜂,又飞来九只蜜蜂)
在公园的花丛中,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它们把蜜蜂都引来了,你们看,又来一群,你能根据这幅图列一个算式吗?
2.列式
谁能列式解答?(生说,师板书)
3.自学
这道题中的同学,想出了3种方法解答,可是他们没有完成,你能帮助他们完成吗?
4.交流
把你喜欢的算法,说给你同桌听。
5.指名汇报(师课件演示)
6.小结。
我们在计算8加几时,可以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和8凑成10再计算,也可以把8拆分与另一个加数组成10再计算,也可以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比如9+8=17,8+9=17等多种方法来计算,在以后的学习中,你认为哪种好,就用哪一种做题。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一)创设数学迷宫情境
师:我们下一个观光地点是天赐湖,想到天赐湖要走过一座数学迷宫,想走出迷宫就必须解答这里的数学问题,同学们有信心走出迷宫吗?师讲解走迷宫的方法。(课件出示题目)
1.P104做一做第2题
2.P104做一做第1题
3.P104做一做第3题
(二)创设游天赐湖情境
师:同学们,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顺利走出了迷宫,来到了美丽的天赐湖,你看见了什么?这些小动物在欢迎我们呢,他们看见同学们来了,非常高兴,这一高兴不要紧,他们忘记了回家的路,你们愿意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吗?
连线题(课件演示)
四、课堂总结,画龙点睛
愉快的一节课很快过去了,你学会了什么?那么8、7、6加几是怎么样计算的呢?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开和8、7、6凑成10,然后再计算,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可以,看来这节课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少啊!
《876加几》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情趣引入,课前口算。
1.师:看谁能先到公园的门口呢?(口算9加几)
2.看看公园门口发生了什么呢,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公园门口一共有多少人?)
就这个问题怎么列式呢?
二、自主探究,学会算理
1.引发思考,小组合作。
8加几(教学例2)。你是怎么算出结果的,9加几的方法咱们己经学过了,那8+5该怎么算呢?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并用学具摆一摆。比比那组的小朋友最会动脑筋,想的方法最多。
2.生汇报并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数的接数法凑十法
引导说出凑十法较简便)
指名生上台演示凑十法的过程。
教师演示凑十的过程。
3.知识迁移。自主探究得出7、6加几。(做一做91页第一题。自己先在第一幅图里圈出10个来,再计算!展台展示学生的作业。生说师板书过程。同时板书出课题8、7、6加几。)
(生唱十的朋友歌整理课堂)
三、趣味游戏,巩固练习。
1)解决了公园门口的这个问题,那我们就继续前行逛公园,我们的第一站是动物园。(课件设置基础习题—显示凑十的过程)
2)我们的第二站是植物园,“好大的苹果呀,如果答对题了,你就可以摘下一个来,你就可以得到一颗星”(用自己的方法口算)
3)我们的最后一站是通过城堡出公园(设置带括号的习题,作为习题的拓展)
五、课堂小结
1.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得棒极了,那你们都学会了些什么呢?
六、板书设计8、7、6加几
8+5=13
7+4=11
6+5=11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减法》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究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运用11~20各数组成正确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过程。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组成的基础上。学生完全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脱离直观借助数的组成,理解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填一填。
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12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看计数器写数,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及根据计数器写数的活动,为学习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做好铺垫,唤起学生的旧知,帮助学生架起新知和旧知之间的桥梁。
(二)探究新知,交流算法
1.探究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小棒图。
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根据小棒图列出加法算式。
10+3=13或者3+10=13
由学生介绍算式表示的意义,并说出计算的方法。
(3)根据小棒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13-10=3和13-3=10
由学生介绍算式表示的意义,并说出计算方法。
(4)观察对比
师:观察这3道题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的?交流算法。
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总结:
①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13减个位上的数,就是10;13减十位上的数,就是个位上的数;
③10加3就把3写在个位上。
(5)尝试练习,内化方法。
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图及数的组成,帮助学生自主探究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2.探究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计数器:
师:看着计数器你能列一道加法算是吗?
(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2=13
(3)引导学生思考。
师:2与那位上的数相加?为什么要加在个位上?
(4)课件出示计数器:
把看到的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列式:13-2=11
师:为什么要从个位减3?十位和个位都是1了,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5)教师介绍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6)尝试练习,内化方法。
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小结: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10加一位数就得十几;十几减几(个位上的数相同)就得10,十几减十就得几;十几加一位数要加在个位上,十几减一位数要减在个位上。
【设计意图】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渗透位值制,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做准备。
(三)及时巩固,强化算法
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2)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二十八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实际应用。
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二十八第5题。
(1)理解“推迟3天”的意思。
(2)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练习分为两个层次,基本练习脱离了直观图的支撑,帮助学生强化算法。第二层次安排了解决问题,意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全课小结,提升认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计算问题,请用温馨的话提示大家在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卡片9+()=10,指名口答。
2.口算。
9+1+2=9+1+5=9+1+3=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
1.出示运动会场景画面。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让学生观察画面左边。
(2)研讨解决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3)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逐一出现各种解决方法。①点数出结果。②接着数,数出结果。③用“凑十法”算出结果。④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强化凑十法。①教师引导:有的同学用加法算出还有13盒饮料。回想一下,怎样算的?纸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9+4计算。(板书:9+4)②演示9+4的口算过程。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重述凑10的过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③说明9+4的口算方法。算9+4,怎样想出得数呢?先让学生结合黑板上的演示,想一想怎样算9+4得几?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说明:因为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然后,在9+4后面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3.解决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出示问题: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3)教师口述: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男生9人与女生6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待学生回答后板书)9+6。(4)让学生讲讲怎样算?得数是几?(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4.小结。今天我们开始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前面计算的9+4、9+6两题的得数都超过了10,就是进位加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9加几)我们已经知道9+4=13、9+6=15,那么9+2、9+3......怎样算?得数是多少呢?我们共同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1)摆一摆,算一算。先圈一圈,再填写思维图,直观操作和抽象思维一一对应。
2.通过游戏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巩固计算,加强训练,提高计算正确率。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做练习二十第1题。(1)先让学生看图说题意,再填写算式。(2)说一说加的过程,集体评议、订正。注意阅读文字,观察、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做练习二十第4题。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总结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九加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九加几》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教师的演示,理解并掌握“凑十法”在计算中的方便与快捷,达到准确计算的程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初步渗透转化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13个小木棒学具等。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认知
1.出示口算,抢答(课件出示)
10+24+105+1010+7
(1)怎么算得这么快呀?
(2)学生总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2.看谁算的巧(课件出示)
9+2+1=5+3+7=
8+4+2=6+5+4=
3+2+8=5+6+5=
7+1+3=1+8+9=
(1)学生口算抢答。
(2)没有“10”怎么也算得这么快呀?说说你是怎么找到10的?
小结:看来,“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把复杂的计算变得很简单。
【设计意图】回顾已学的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提取信息,发现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运动会赛场。
教师:在运动会赛场,你发现哪些信息?
学生看图之后互相说一说。(有啦啦队、赛跑的、跳绳比赛)
(2)重点研究“饮料”图片提供的问题。
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从这幅图中,发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信息。
箱子里有9盒饮料,外面有4盒饮料,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预设学生回答)
生1:1、2、3……12、13依次数。
生2:从9数到13。
生3:先拿1盒放到箱子里,再算10+3=13
生4:先将9看成10,10+4=14,9+4=13
(3)发现方法间的区别与联系
这几种方法,哪种最熟悉?(前两种方法)
第3、4种方法,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它们都是借助10帮忙)
这种方法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新方法,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解决9加几的新问题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沟通不同方法间的联系,突出要研究的重点。
3.建构方法,揭示“凑十法”
(1)动手摆一摆
让学生用“木棒”代替“饮料”,把“凑十”的过程动手摆一摆。
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教师追问:为什么拿1个呢?2个行吗?9和1在一起,好在哪里?
板书计算过程。
将演示过程记录黑板:
揭示:从4里分解1和3,9+1=10,这种方法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强调:10个一转化成1个十。
(2)看一看(课件微课)
(3)归纳算法
黑板呈现的算式:9+4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中,使学生体验“凑十法”,在说一说与画一画的活动中,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学习的是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体会。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教师的演示,理解并掌握“凑十法”在计算中的方便与快捷,达到准确计算的程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初步渗透转化思想。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它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开始,通过学生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方式,理解“10个一转化为1个10”,并掌握“凑十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四、教学准备
课件、算式卡片、每人13个小苹果学具等。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认知
1.出示口算,抢答(课件出示)
10+24+105+1010+7
(1)怎么算得这么快呀?
(2)学生总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2.看谁算的巧(课件出示)
9+2+1=5+3+7=
8+4+2=6+5+4=
3+2+8=5+6+5=
7+1+3=1+8+9=
(1)学生口算抢答。
(2)没有“10”怎么也算得这么快呀?说说你是怎么找到10的?
小结:看来,“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把复杂的计算变得很简单。
【设计意图】回顾已学的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提取信息,发现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运动会赛场。
教师:在运动会赛场,你发现哪些信息?
学生看图之后互相说一说。(有啦啦队、赛跑的、跳绳比赛)
(2)重点研究“饮料”图片提供的问题。
①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从这幅图中,发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②学生交流信息。
箱子里有9盒饮料,外面有4盒饮料,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预设学生回答)
①生1:1、2、3……12、13依次数。
②生2:从9数到13。
③生3:先拿1盒放到箱子里,再算10+3=13
④生4:先将9看成10,10+4=14,9+4=13
(3)发现方法间的区别与联系
①这几种方法,哪种最熟悉?(前两种方法)
②第3、4种方法,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它们都是借助10帮忙)
③这种方法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新方法,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解决9加几的新问题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沟通不同方法间的联系,突出要研究的重点。
3.建构方法,揭示“凑十法”
(1)动手摆一摆
①让学生用“苹果”代替“饮料”,把“凑十”的过程动手摆一摆。
②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教师追问:为什么拿1个呢?2个行吗?9和1在一起,好在哪里?
③板书计算过程。
将演示过程记录黑板:
揭示:从4里分解1和3,9+1=10,这种方法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强调:10个一转化成1个十。
(2)说一说(课件)
箱子里有9个橙子,外面有7个,一共有几个橙子?
①看图说信息
②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
③学生汇报(课件演示:7被分成了1和6,一个橙子进入盒子里。)
④板书计算过程
(3)圈一圈,写一写(每人一份题目)
9+8=
①学生先在图中圈一圈,再完成下面的计算。
预设:
②学生汇报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追问:为什么9要添上1?为什么8要添上2?
③拆数虽然不同,但是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都是让其中一个数“凑十”,再算10加几。
(4)归纳算法
黑板呈现的算式:9+49+79+8
①观察: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②计算时,方法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③归纳总结:计算9加几的加法,见9想1凑成10,把另一个加数分解成1和几,
用10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也就是将9加几转化成好算的10加几,这是数学中的转化
思想,运用转化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新问题。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中,使学生体验“凑十法”,在说一说与画一画的活动中,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卡片抢答。
9+3=9+5=9+9=2+9=7+9=
前两个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动笔写一写。
①P91,做一做,第1题
②要求:先独立解决,再汇报交流想法。
2.灵活练习
商店里,伞9元,气球8元,水笔5元,小象有15元钱,可以买哪两种商品?
(1)9+8=1717>14不能买。
9+5=1414<15可以买。
(2)适当延伸:8+5追问:应当怎样算呢?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题的练习,达到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稍灵活的练习,既渗透排列知识,又为下节新课做一些孕伏,深化“凑十法”。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学习的是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体会。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45、4、3、2加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0页的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软件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1.歌谣
2.口算(计算机显示)
95=93=85=83=94=
92=84=75=65=86=
3.计算机显示:89=?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电脑演示各种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20以内进位加法)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57=,同桌合作学习。
a.师问:5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
b.学生独立试做57。c.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
d.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生1:把5分成2和3,3加7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书)
生2: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书)
生3:想75=12,所以57=12。(板书)
e.看看每种方法有多少同学选择。
f.师指导: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
a.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b.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3.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
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生根据提示汇报:(师板书)
a.5加几有:56575859
b.4加几有:474849
c.3加几有:3839
d.2加几有:92
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4.看书质疑。
5.做一做。
a.看图列式。
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注:此题可以一图四式,学生说哪种都可以。
b.
75=95=84=
57=59=48=
94=83=92=
49=38=29=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6.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练习
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一第1题)
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的数加里面的数。按照外面的数变化的顺序先说得数,再说算式。
学生汇报。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一第2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对照投影自批自改。
3.学生自己出题,其他同学抢答。
4.数学游戏。学生依据得数举算式卡片。说出自己找到了哪些卡片。
全课总结
教学设计说明
5,4,3,2加几是在9加几、8加几的基础上设置的,共有两个例题,四道算式。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凑十法,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而是算法的多样化。在设计本课时,依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设想如下: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主,合作交流。
有关20以内进位加法,学生已经学过9、8、7、6加几,所以,整堂课不再像前面那样教学怎样去凑十,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讨论。在出示57=后,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组说一说。这样,既创立了一个合作讨论的氛围,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补充、完善,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取长补短,同时也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
2.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学生在开放自主的环境里,思维也会开阔、活跃起来。在学习完例1、例2后,我引导学生想: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并适时地给出两个提示,这样学生就能迅速、准确地想出来。比起老师直接给出20以内进位加法表记忆更深刻。
3.尊重学生的思维多样性,鼓励不同方法计算。
成人的思维是固定的,而儿童的思维是灵活多样的。他们在课堂上冒出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应爱护这些宝贵的思想。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在出示57=后,学生想出很多种方法,教师应适时引导,鼓励创新,提倡学生算法多样化。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的兴趣会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执教: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实验学校赵岩
指导教师: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实验学校姚亚萍
1.9.45、4、3、2加几|人教课
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案苏教版
课题:9加几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从实际情境中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算法多样化,树立创新意识,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9加几的算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对“凑十法”算理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苹果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老师今天就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有一天,一只小猴带着一个盒上街买苹果(出示主题图)。在一个水果摊前,看到了又大又鲜的红苹果,赶紧买了9个,装在盒子里。它继续往前走,看到另一个水果摊上的青苹果更大更鲜,忍不住又买了4个。
2、提问:你能根据小猴买苹果的故事提一个问题吗?要求小猴一共了多少个苹果,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4=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9+4。
(1)谈话:9+4得多少呢?请小朋友先拿出苹果的图片摆一摆来帮助计算,再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2)学生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3)提问:哪位小朋友愿意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在学生交流时,及时肯定各种正确的算法,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相机揭示“凑十法”,并板书:
9+4=13
/
13
10
(4)介绍:把9和1凑成10,这种方法我们就叫它“凑十法”。
(5)完整地说说9+4的计算过程。
2、试一试
(1)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先圈出10朵花,再看图填一填。
(2)交流后,提问:你能根据填空的过程说一说9+7是怎样算的?
3、小结
看黑板上的算式,今天学的是什么内容?揭示课题。这些算式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师小结9加几的算法。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小猴搬方块,左边有几块?右边有几块?“再放1块,就是10块”,为什么这样放?9加6怎么算?
学生填好后,再指名说一说。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请小朋友先看图圈出10根小棒,再把算式填完整。
提问:圈出10根小棒后旁边还剩几根?你是怎样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题目,在心里默算,边算边想怎样算比较快。先自己算一算,再比一比,看看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怎样算9+2的?
小结:上面一题就是下面一题的计算过程,在计算9+几时,可以想9+1再加几的连加算式。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介绍推方块的游戏方法。
学生开火车进行练习。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指名交流各题的得数。
比较:请小朋友比一比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把算式打乱,让学生口算。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会计算哪些算式?
一年级上册《9加几》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的意识与判断、选择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师准备挂图、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今天有位客人和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知识,小朋友们欢迎吗?
(出示小猴图)
它给大家带来了“智慧树”。
(出示三棵“智慧树”,每棵树上有三个数,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很快说出三个数相加的得数是多少?)
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算才会又快又对呢?
师小结:对,这些题都是把9和1先加起来得10,10再加几就得十几。
2、喜洋洋偷偷地藏起了“1”(擦掉“1”),只剩下9和5两个数了,你们想知道9+5得多少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9加几的题。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题,探索算法
(1)谈话:你们真是聪明,答得又对又快。小猴要去买些桃子来奖励你,你们看(出示例题图:盒子里9个,盒子外4个。)
提问:你能说说这些桃子是怎么摆放的吗?(带着数,板书:94)
提问:看着这幅图,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你会列式吗?
列出算式9+4
提问:怎样算出结果呢?(同桌讨论)
(2)学生自主探索,再指名汇报。
你怎么会想到这种方法的?请用同样方法的小朋友再来说说。
(3)教师分析、总结学生的算法:因为盒子里已经有9个桃,所以先把4个分成1个和3个,9个和1个合成10个,再把10个和剩下的3个加起来就得到13个。边分析在算式下注出思维线路图:??
(4)讲述: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就是先把9和1凑成10再计算。因为我们学过10加几得十几,很好算,所以把9凑成10之后计算非常方便。
2.尝试计算,优化算法。
(1)教学“试一试”,出示题中的花朵图
提问:图中的花分成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7)
提问:你能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写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猴不但爱学习,还爱劳动,他正在搬砖块,你知道一共有几块砖吗?(左边有几块,右边有几块?)怎样算?
提问:猜一猜,小猴想怎样算?小猴为什么只搬一块呢?(引导学生体会从左边的9块中搬4块,和6块凑成10太麻烦了,突出看大数分小数的“凑十”的思路最简便。)
让学生先在同桌间说一说怎样计算,再把结果填在书上,最后指名汇报,并板书思路图。
(3)引导小结。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今天学习的算式,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计算9加几时,用怎样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凑十法)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猴准备用小棒来做篱笆,你能帮他算算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1)让学生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和同伴交流想法
(3)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找出规律。
提问:比较第一组两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结果相同;下面算式的“1+1”就等于上面算式中的“2”对第二种发现的学生加以肯定并表扬)
提问:在第二组两题中,你又发现了什么?第三组呢?(请学生以在第一组中发现的规律说说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发现)
提问:每组的两个算式,你们都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认识“凑十法”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独立填写得数
(2)指名回答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
(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如①都是9加几。②9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③得数都是十几。④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这些发现都是对的,应给予肯定。
4.悄悄算。(“想想做做”第4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们是怎样学会9加几方法的?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设计
课题
《9加几》
年级
一
学科
数学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用“凑十法”口算九加几的进位加法;
2、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口述计算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的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比较、归纳,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2、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9加几是在系统学习了10以内加法和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理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掌握转化的得思想。对于9加几,学生可有不同的方法计算。可让学生在操作、讨论中充分感知、总结、概括,学好本节课,为以后学习有关数的加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开运动会的场景图,生动的描绘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情景,为9加几提供丰富资源。在知识的理解上渗透了“凑十法”,从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出发,用图画吸引孩子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乐趣和与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
10以内加减法和10加几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对于9加几学生可通过讨论、操作、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凑十法”这种思想及具体的方法,学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应作为重点。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总结、掌握知识。
教法与学法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计算10以内加法及10加几的式题,初步积累了一些计算经验。而通过这节课的探讨,不仅使学生掌握凑十的计算规律,而且能让他们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比如,8加几、7加几等。
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拥有自主发现的经验,尊重学生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等。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师: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路上居然遇到了数字宝宝的阻拦,他们要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挑战?
1.数的分解。
复习2、4、5、7、8、9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10+210+310+410+5
10+610+7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也就是10加几就等于十几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创设情境,激趣学习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光明小学的运动会开始了,大家来数一数,说一说有哪几个同学在干什么呢?
学生先独立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汇报。
(二)教学例1:
师:运动会进行到一半了,运动员们又累又渴,咱们为他们准备一些饮料吧!
学生看放大的饮料图,说出图意:
师:谁能说说饮料是如何摆放的?
生:箱子里有9盒饮料,箱子外有4盒饮料,
师:光明小学的同学遇到了困难,这里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谁来帮助他们(引导学生说出算式:9+4)
师:那么9+4到底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4、生汇报计算方法。
师:刚才老师看见很多同学都在认真地摆小棒计算,现在请小朋友出来当小老师,来前面摆一摆小棒,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请学生来前面摆小棒,说计算过程,然后老师归纳:
(1)点数出结果。(2)从9接着数。(3)从4接着数。(4)圈一圈。(5)凑十法。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那么,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那一种呢?(生发表意见)
三、重点学习凑十法.
1.师:老师也喜欢这位同学的算法,因为用它来计算我们能更快地得出结果,现在我们就使用这种方法,把饮料盒的计算过程写出来,
2.(师演示整个凑十计算过程,完成数字图。)
师:9+4=看看9和4谁更接近10(生9),那咱们就把9凑成10,先想9加几凑成10?(1)
那么这个1从哪分出来的呢?(从外面的4盒饮料里分出来的1)
也就是把4分成1和3
然后先算9+1等于10,那么这道题咱们做完了吗?不要忘记盒子外面的3盒饮料!再算10+3等于13
3.带着学生一起重复计算过程(老师读,学生小声跟读,同桌互读)老师将9+4的小棒图摆好
4.老师在黑板上写出9+4=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师:我要请小老师来给大家说一说9+4的计算过程。
5、运用凑十法
过渡:通过观察,对9+4的凑十方法大家都说得很清楚,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就是9+几(板书)
6.师:那么今后咱们怎么计算九加几这样的题呢?这就要使用到咱们今天学习的这种计算方法,我们管它叫作凑十法。
7.出示凑十法的定义,师读,学生齐读。解释其中含义。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学生看太阳的图,一起来数。
师:请大家左边摆9个,右边摆7个,自己说一说算式是什么?利用凑十法来算一算,(教师引导说出计算过程:左边摆9个,右边摆7个,把右边的7个分成1和6,将9凑成10,最后10再加6等于16)之后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2)老师巡视,指导。请同学列出算式,并说出计算过程。
(3)老师在黑板板式,再请同学来说一说。
(4)出示小棒图,直接请同学来列式并说出计算过程
四、巩固新知
1、口算,并请个别同学说出计算过程
9+2=119+3=12
9+4=139+5=14
9+6=159+7=16
9+8=179+9=18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课堂练习
数学书89页第1题
七、结束语
运动会结束了,咱们今天的课也先上到这里,今天你们的表现太棒了,请为自己鼓掌。
退场。
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尝试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渗透逻辑推理、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
9加几
9+4=139+7=16
《《876加几》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音乐教案一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174.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