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咬文嚼字》——重点难点解析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咬文嚼字》——重点难点解析”,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重点难点解析

(一)学习方法

朱光潜先生是学贯中西的著名美学家和著作家。早在三十年代,他就写了大量关于写作的文章,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他的许多著述内容丰厚,语言精当、风趣,读来兴味盎然,这与他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坚实的功底是分不开的。

《咬文嚼字》一文,乍看起来仿佛是一篇研究推敲文句,遣词造句的文章,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我们阅读《咬》文时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咬文嚼字”,它是个老词儿,元代乔吉有一篇叫《越调·小桃红·赠刘牙儿》的散曲中说:“试寻思,风流漫惹闲唇齿。含宫泛徵,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明代冯惟敏一首《满庭芳·书虫》一词也有这样的句子:“蠹鱼虽小,咬文嚼字,有甚才学。”“咬文嚼字”通常用作贬义,一指,过分地斟酌或强调字句;一是讽刺死抠字眼儿。《咬》文中的用法则不同,它指的是写作时要字斟句酌,讲究语言运用的准确、传神,力求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另外,“嚼”有玩赏的意思,平常说的有“咬嚼”也指的是有耐人品味的地方,所以,又涉及对作品语句的玩赏、品鉴,这些,无论在写作或阅读时都要注意,提高到审美、鉴赏的境界。

其次,学习《咬》一文要注意精读,抓住主线,扼要归纳段意。

第三,要注意把握《咬》文以“理”驭“事”,理充词沛的特点,文章达到了理至事随,说理充分的水平。

最后,要注意积累词汇,结合语感,体会文章行文的妙处。

(二)学习要点提示

1.理清脉络,掌握重点句。

第一段,写郭沫若为了准确表达作品人物情感,修改台词,以便“够味”。

第二段,指出郭沫若修改婵娟台词“是炼字的好例”。同时分析了修改的原因及作用,强调了文字修改和表达情感的密切关系。

第三段,突出对文学作品语言的特殊要求,强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第四段,通过李广射虎一段原文或改文的对比,强调“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原文看似繁冗,但“有发出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意味”一词十分重要。

第五段,强调“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但最根本的目的是为表达思想情感的内容服务的,因为“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作者对“推敲”这个典故,进行了细密准确的分析,最后,作者极有分寸地说:“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道理很简单,“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六段,强调阅读和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意义包括“直指的”和“联想的”,前者“明显而确实”,后者因“历史过程上所积累的种种关系,……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不同,变化莫测”。“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这是因为“联想的意义却难用”难用在它的“游离”、“偏于个性”,“不易控制”,如果控制好了,就可以“点铁成金。”

第七段,上一段说的是“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本段是对“误用”而生流弊的条分缕析:先说联想起于习惯,一些“做诗文的人”也未能免俗,他安于套语滥调,深陷陈腐的“套板反应”,而这恰恰与文艺的创造使命大相径庭,“习惯力量”无孔不入,形成文学创作的桎梏。因此“惟陈言之务去”成了当务之急,也是“最紧要的教训”。作者大声疾呼,文学工作者要用富有创造力的语言,去表达思想情感,挖掘事物的深层内涵,“作”出个性来,创作出上乘的作品。

第八段,概括提倡“咬文嚼字”的真正意义:文学是艰苦的事,作者必须具有“谨严精神”,要想达到“艺术的完美”,必须“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2.运用典型事例,说理透辟。(从略)

3.语言运用准确,得当,富有辩证性。

(三)、读写借鉴

有人说:“文章留待别人看,晦涩艰深读亦难。简要清通四字诀,先求平易后波澜。”《咬》这篇文章就具有“简要清通”的特点。

朱光潜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就写作技巧说,好文章的条理都是一样,第一是要有话说,第二要把话说得好。思想条理必须清楚,情致必须真切,境界必须新鲜,文字必须表现得恰到好处,谨严而生动,简朴不致枯涩,高华不至浮杂。”他还曾提出要为“中国文创造一种新风格和新组织。”他要求自己在写作时,要做到“我要求合逻辑。一番话在未说以前,我必须把思想条理先弄清楚,自己先明白,才能让读者明白,糊里糊涂地混过去,表面堂皇铿锵,骨子里不知所云或是暗藏矛盾,这个毛病极易犯,我总是小心提防它。……我爱好法国所推尊的明晰。”《咬》文将咬文嚼字和思想情感的辩证关系一线贯底,突出了“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一主线,因为“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思想情感”是第一位,“语言”是为它服务的,“思想情感”也要不断的提升和陶冶,“不致落入下乘”,而要达到臻于“完满”就必须“刻苦自励,推陈翻新”,通篇文字简要清通,明澈可见。

《咬》文第二个值得借鉴的是选取典型材料阐释道理,理到笔随。作者对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例子,分析透彻,入情入理,令人首肯。为了剖析“是”与“这”二字的区别,先后引了《水浒》和《红楼梦》的例子,强调“是”与“这”不是单纯的文字之争,而是涉及到了“思想感情”的意味。接着作者将《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文字和王若虚《史记辨惑》的改文对举,从比较分析中,不难看出改文虽然“似乎简洁些”但“惊讶的意味”和“斩截的意味”却已存无多,令人觉得“索然无味”,这是由于“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造成的,这个典型例子说明简洁必须以准确表达情味为前提,“苟简”是必须反对的。我们要注意从《咬》文中学习选取典型材料阐释道理的方法,逐渐做到行文时理到笔随。

《咬》文第三个值得借鉴的是写文章要善于选取新视角,遵从文贵新的原则。清代赵翼论诗绝句说:“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是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他还说:“意未经人说过则新,书未经人用过则新。”他在《论诗》中强调“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他的《删改旧诗作》说:“诗文无尽境,新者辄成旧。”《咬文嚼字》一反过去以咬文嚼字为陋的观念,从新的角度对咬文嚼字的新意进行了阐释,入情入理,使人们的耳目一新。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为了强化创新意识,不妨再选几首诗,以供学习参考:

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晚爱肥仙诗自然,何曾绣绘更琱镌?

春花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琱琱

戴复古《论诗绝句》

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刘克庄《答惠州曾使君韵》

先贤平易以观诗,不晓尖新与崛奇。

若似后人穿凿说,古人字字总堪疑。

都穆《学诗诗》

学诗浑似学参禅,语要惊人不在联。

但写真情并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

张问陶《论诗绝句》

名心退尽道心生,如梦如仙句偶成。

天籁自鸣天趣是,好诗不过近人情。

五十朋《游东坡绝句》

出处平生慕乐天,东坡名自乐天传。

文章均得江山助,但觉前贤畏后贤。

相关阅读

BodyLanguage重点难点汇集


人教新课标:必修4Unit4重点难点汇集
必修4Unit4BodyLanguage重点难点汇集
1.major,localrepresent
TheywillbemeetingatamajorhotelwithlocalbusinesspeopleandpeoplewhorepresenttheChinesegovernment.(P25)
(1)majoradj.表示“主要的;较大的;重要的”,句中amajorhotel意思是“大酒店”;major经常用作名词,意为“主修课程;专业课”;可作动词,主要用于majorin,意为“主修”。如:
Manypeoplewishtoliveinamajorcity.
Shedecidedtotakecomputerashermajor.
MyfriendmajoredineconomicsatTsinghuaUniversity.
(2)localadj.表示“地方的;当地的”。含有local的常用词组:localcustoms意为“地方风俗”;localnews意为“本地新闻”;thelocalTVstation意为“地方电视台”;thelocalcourt意为“地方法院”;thelocalgovernment意为“地方政府”。如:
Mysisterstudiesatalocaluniversity.
(3)represent在本句中是“代表”的意思,还有“象征;表现;描绘;扮演”等意思。如:
Wemustchoosesomeonetorepresentus.(代表)
ThestarsinourflagrepresenttheStates.(象征)
Thispicturerepresentsamanridingahorse.(表现)
meetwithsb表示“和某人会晤(商讨问题等)”。但具体句子要具体分析,有时候可表示“偶然遇见”。如:
Imetwithafriendonthetrainyesterday.(偶遇)
2.introduce
Youintroducethemtoeachother,andaresurprisedbywhatyousee.(P26)
introduce表示“介绍;引荐;引进;采用”等意思,常和to连用,即introduce…to…。在本句中是“介绍;引荐”的意思。如:
Letmeintroducemyselftoyoufirst.
Thechairmanintroducedthespeakertotheaudience.
introduce的名词形式是introduction,意为“介绍”,多作不可数名词,有时候也作可数名词;还可译为“引论;导言;概论”,是可数名词。如:
Mynextguestneedsnointroduction(=isalreadyknowntoeveryone).
BeforethemeetingbeganImadethenecessaryintroductions.
Theintroductioninabooktellsuswhatthebookisabout.
3.approachtouch
MrGarciaapproachesMrsSmith,toucheshershoulderandkissesheronthecheek.(P26)
(1)approachvt.vi.意为“接近;靠近;走近”。approach作名词讲时,表示“方法;步骤;途径;接近”,用于makeapproachestosb,表示“想法接近(认识)某人”。如:
Wecouldjustseethetrainapproachinginthedistance.
Itbegantorainwhenheapproachedhishome.
Thetimeisapproachingwhenwemustbeonboard.
Allapproacheswereblockedbecauseoftheaccident.
Anewapproachshouldbefoundtosolvethematter.
Iamnotgoodatmakingapproachestostrangers.
(2)touch作动词讲,意为“接触;触摸”;touch作名词时,除了“接触;触摸”的意思外,还有“联系”的意思。如:
Visitorsarenotallowednottotouchtheexhibits.
keepintouchwith同……保持联系
getin/intotouchwith和……取得联系
losetouchwith和……失去联系
beoutoftouchwith同……失去联系
4.express
…theyalsoexpresstheirfeelingsusingunspoken“language”throughkeepingphysicaldistance,actionsorposture.(P26)
expressvt.意为“表达;表示”。文中expresstheirfeelings意为“表达他们的感情”;expressoneself用于表达自己的意思、思想或情感。如:
Nowordscanexpressmythankstoyourhelp.
HecanexpresshimselfinclearEnglishnowafterfiveyearshardlearning.
express作名词讲时,表示“快车;快递;快件”。如:
theNo.102specialexpresstoBeijing开往北京的102次特快
5.avoid
Itisaninterestingstudyandcanhelpyouavoiddifficultyincommunication.(P26)
avoidvt.表示“避开;避免”,avoiddifficultyincommunication意思是“避免交际上的困难”。avoid后接名词、代词或动词-ing形式。如:
Whyareyoutryingtoavoidthatboy?
Icrossedthestreettoavoidmeetinghim,buthesawmeandrantowardsme.
6.belikelyto
PeoplefromplaceslikeSpain,ItalyorSouthAmericancountriesapproachotherscloselyandaremorelikelytotouchthem.(P26)
likely作形容词,指“可能发生某事”,后可接不定式或从句。belikelyto意为“很可能……;有希望……”。如:
DoremindmebecauseImlikelytoforget.
ItsquitelikelythatwellbeinSpainthistimenextyear.
Theyarelikelytorefuseyourinvitation.
likely,possible,probable都含有“可能的”的意思,但也有差异:
likely指从表面迹象来看很有可能。如:
Lookattheblackclouds.Itislikelytoraintonight.
possible指由于有适当的条件和方法,某事可能发生或做到,强调“客观上有可能”,但常含有“实际希望很小”的意思。如:
Itispossibletogotothemoonnow.
probable语气比possible强,“可能性”最大,指有根据、合情理、值得相信的事物,带有“大概、很可能”的意思。如:
Idontthinkthestoryisprobable.
7.atease
Asmileistheuniversalfacialexpression—itisintendedtoputpeopleatease.(P29)
atease是个固定词组,意思是“处在舒适、自由自在的状态下”。本句中putpeopleatease意为“使人自由自在;不拘束”。如:
Hermindwasatease,knowingthatthechildrenweresafe.
(1)ease作名词讲时,表示“安逸;安心;不费力;悠闲”。如:
Heleadsalifeofease.(=Heleadsaneasylife.)
(2)ease作动词讲时,表示“解除;减轻(痛苦、忧愁或烦恼)”。如:
Thedoctorgavehimsomepainkillerstoeasethepain.
(3)ease的常用短语:
withease(=easily)熟练地;轻而易举地
be(feel)illatease局促不安,心神不宁
putsbathisease使某人宽心;使某人感到无拘无束
standatease稍息

生物遗传的重点难点突破-新人教


[重点难点突破]

一、遗传的物质基础

1、生物的遗传物质(1)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2)细胞内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和体内只含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3)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4)在只含RNA的少数病毒中RNA才作为遗传物质。2、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复制

转录

翻译

时间

有丝分裂间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中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少部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

细胞核

细胞质

原料

四种脱氧核苷酸

四种核糖苷酸

二十种氨基酸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中的一条链

mRNA

条件

特定的酶和ATP

过程

DNA边解旋边以两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子链,子链与对应链螺旋化DNA解旋,以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NA(单链),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tRNA一端的碱基与mRNA上密码子配对,另一端携相应氨基酸,合成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模板

去向

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恢复原样,与非模板链重新绕成双螺旋结构

分解成单个核苷酸

特点

半保留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DNA双链全保留

一个mRNA上可连续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肽链

产物

两个双链DNA分子

一条单链mRNA

蛋白质

意义

复制遗传信息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性状 3、半保留复制的证明与计算(1)用同位素示踪法和离心技术证明已知某一全部N原子被15N标记的DNA的分子(0代),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若干代,其结果分析如下表:

世代

DNA分子的特点

DNA中脱氧核苷酸链的特点

分子总数

细胞中的DNA分子在离心管中的位置

细胞中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之比

链总数

不同脱氧核苷链占全部链之比15N分子14N15N杂种分子含14N分子

含15N的链

含14N的链

0

1

全在下部

1

2

1

1

2

全在中部

1

4

2

4

8

3

8

上部

16

n

2n

(或)

2n+1

(2)计算:DNA在自我复制过程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无论复制多少代,这个DNA的两条链不变,一直作为模板,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关于这方面的计算,可按上表进行。4、正确理解基因的概念(1)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指的是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即可同一个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在一起),每一个基因都由四种特定数量和排列顺序的脱氧核苷酸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如果将DNA分成若干段,则每一段就称为DNA片段。这些DNA片段中,有的能分别控制生物的多种性状(即具有复制、转录、翻译、重组、突变和调控等遗传功能),这些DNA片段就具有遗传效应,就是基因。而有的DNA片段不能控制生物的性状,即无遗传效应,这样的DNA片段就不能称为基因。(3)本质:DNA分子中碱基对序列代表生物的遗传信息。5、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区别遗传信息是指子代从亲代所获得的控制遗传性状的信号,这种信号是以染色体上DNA的脱氧核苷酸的顺序为代表。基因中控制遗传性状的脱氧苷酸顺序称为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子”是指信使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它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遗传信息与遗传“密码子”的区别:一是存在的位置不同,遗传信息是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密码子是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反密码子是转运RNA分子与信使RNA分子中密码子互补配对的三个碱基,与相应的DNA模板链上对应碱基相同,只是DNA中碱基为T而在转运RNA中碱基为U。6、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及性状之间的关系

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

每个DNA分子含有许多基因

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染色体

DNA

基因

脱氧核苷酸

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型的确定(1)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是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即aa。表现型为显性,另一个不能确定即AA或Aa。(2)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被测个体为纯合体。测交后代性状分离,被测个体为杂合体Aa。(3)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亲本是纯合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双亲是杂合体Aa×Aa。(4)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亲本之一是显性纯合体AA,另一方面AA或Aa。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体分离出来,双亲一定是Aa×Aa。2.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1)等位基因:生物杂合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这就是等位基因。在纯合子中由两个相同基因组成,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A和A或D和D,这样的基因叫相同基因。(2)非等位基因: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1中的D与E、D与e、d与E、d与e.。或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置的两个基因,如图中的A与B、A与b、a与B、a与b。

图1

(3)复等位基因;若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称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基因、IA、i、IB三个基因。ABO血型是由这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因为IA对i是显性,IB对i是显性,IA和IB是显性,所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只能是:IAIA、IAi————A血型IBIB、IBi————B血型IAIB——————AB血型ii———————O血型3.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分离定律的习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正推型(已知双亲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推后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及比例),此类比较简单;二是逆推类型(根据后代的表现型或基因型推双亲的基因型),此类题目最多见也较复杂。下面结合实例谈谈推导基因的思路与方法。(1)隐性纯合子突破法例如绵羊有白色的、有黑色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基因b控制。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试问那只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及小羊的基因型。①根据题意列出遗传图式。

因为白色(B)为显性,黑色(b)为隐性.双亲为白羊,生下一只黑色小羊,根据此条件列出遗传图式如下:

②在后代从遗传图式中出现的隐性纯合子突破。

因为子代有黑色小羊,基因型为bb,它们是由于精子和卵细胞精后发育而成的,所以双亲中必有一个b基因,故推导出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Bb。

(2)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若后代分离比为1:1时,则一定是测交,若后代性状只有一种表现型,则有三种情况:①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②显性纯合子与显性纯合子③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

4、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方法

(1)求双亲基因型:一对相对性状分别考虑,然后再综合考虑。

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1:0,则双亲都是纯合子(一显、一隐)。即:AA×aa→Aa(1:0)

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为1:1,则双亲一为杂合子,一为隐性纯合子。即Aa×Aa→Aa:aa=1:1

③表现型相同的两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为3:1,则双亲都为杂合子。

即:Aa×Aa→(1AA、2Aa):aa=3:1

④两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则双亲基因型都含一个隐性基因。即:Aa×Aa→aa

⑤表现型相同的两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样本性状,则这个性状必是隐性性状。

(2)棋盘法求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概率

①先求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然后列表

②求出配子结合成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或只列出求基因型(表现型)

③求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配子种类×♂配子种类

④求子代基因型概率=所求表现型个数/结合方式

⑤求子代表现型概率=-所求表现型个数/结合方式

例如:F1(为YyRr)求①F2中YyRr的概率;②F2中黄色皱粒出现的概率

解:F1(YyRr)

F1配子


YR

yR

Yr

Yr

YR

YyRr

Y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则结合方式=♀(4种)×♂(4种)=16所求基因型YyRr概率=4/16=1/4所求表现型黄色皱粒(Yrr)概率=3/6(3)用乘法定理求子代概率①用乘法定理求子代基因型的概率:具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基因型种数之积,子代基因型种数等于每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的概率等于每对性状相交所得基因型概率的乘积。

例如: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求子代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

解:∵Aa×AA×→Aa,Bb×Bb→Bb∴子代AbBb的概率=1/2×1/2=1/4

②用乘法定理求子代表现型概率

具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概率等于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所得表现型概率的乘积

例如:已知双亲基因型AaBb×AABb,求子代双显性状(AB)的概率。

解:∵×tt→2种(Tt、tt),Rr×Rr→3种(RR、Rr、rr)

∴子代基因种数=2×3=6种

④用乘法定理求子代表现型种数

具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种数等于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所得表现型种数的乘积。

例如:已知双亲基因型为TtRr×ttRr,求子代表现型种数。

解:解:∵Tt×tt→2种(Tt、tt),Rr×Rr→2种(RR、rr)

∴子代表现型种数2×2=4

(4)分枝法

推一代用“分枝法”,按分离定律一对一对分别来解,最后加以组合。例如黄色圆粒(YyRr)与黄色皱粒交配组合的六种方式,Yy×Yy,有三种基因型和两种表现型,Rr×rr,有两种基因型和表现型,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后代应用六种基因型和四种表现型。后代基因型的化值是各相对性状的基因型比值的积,后代表现型的比值是各对相对性状比值的积。即YyRr×Yyrr。

后代基因型种类=3×2=6种

后代基因型比值=(1:2:1)×(1:1)=1:1:2:2:1:1

后代表现型种类=2×2=4种

后代表现型的比值=(3:1)×(1:1)=3:3:1:1

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Yy×YyRr×rr子代基因型亲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

1Rr……1YYRr

↓↓↓↓↓↓

1圆粒…………3黄色圆粒

11皱粒…………3黄色皱粒

1圆粒…………3绿色圆粒

1皱粒…………3绿色皱粒

1绿色

3黄色

1YY

2Yy

1rr……1YYrr

1Rr……2YyRr

1rr……2Yyrr

1Rr……1yyRr

1rr……1yyrr

1yy


5、遗传规律中有关几率问题

几率是对某一可能发生事件的估计,是指总事件与特定事件比例,其范围从0到1。例如:Bb×bb,其后代出现Bb和bb的几率均为1/2。

求遗传规律中有关几率的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难题,这必须搞清下面两个问题:

(1)如何判断某一事件出现的几率?例如杂合子(Aa)自交,求自交后代某一个体是杂合体的几率,对此问题首先必须明确该个体是已知表现型还是未知表现型。

①若该个体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它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性:AA和Aa,且比例为1:2,所以它为杂合体的几率为2/3。②若该个体未知表现型,那么该个体基因型为AA、Aa和aa,且比例为1:2:1,因此它为杂合体的几率为1/2。

(2)亲代的基因型在未肯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几率?

例如: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个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多少?解此类题目分三步进行:a.首先确定该夫妻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由前面分析可知,该夫妇为Aa的概率为2/3,AA的概率为1/3;b.假设该夫妇为Aa,后代患病可能性为1/4;c.最后将该夫妇为Aa的概率(2/3×2/3)与假设该夫妇为Aa情况下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1/4相乘,其乘积1/9既为该夫妇后代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概率。

6、杂合体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体或杂合体所占比例(比Aa为例)

依据下面的遗传图解分析: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知得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体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情况如下表:

Fn

杂合体

纯合体

显性纯

合体

隐性纯

合体

显性性

状个体

隐性性

状个体

所占比例

注:上例以Aa为亲代,其自交所得F1为子一代。若以Aa为第一代,其自交所得子代为第二代,则上述所有比例式中的n都应取值为n—1。对n的取值,可取为自交次数。对纯合体几率记忆方法:分子永远比分母2n少。

三、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1)当我们研究一对性状的伴性遗传时,这一对相对性状一般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因此它也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在形成配子时,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彼此分离。

(2)当研究分别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时,若其中一对位于性染色体上,为伴性遗传,其余各对皆为常染色体遗传,则它们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3)但是,性染色体有同型性染色体和异型性染色体两种组合形式,因此伴性遗传也有它特殊性:一是雄性个体中,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或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二是由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在考虑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时,也一定要和性别联系在一起。

2.关于遗传系谱的分析

遗传系谱题形式简洁,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已成为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热门题型。因试题中的遗传病种类多,既有显性遗传,又有隐性遗传,既有常染色体遗传,又有伴性遗传。故常使学生不能简捷明快的判断出某个遗传系谱图反映的是什么遗传病类型,而无从下手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如何分析解答这种类型的问题呢:

(1)理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其基因的传递规律是父、母把每对基因中的一个基因随机传给子女,没有性别差异。也就是说,子、女体细胞中的每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由基因突变产生的性状不同不在此研究范围)。在伴X染色体的遗传过程中,基因的传递规律是:父亲的X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只能传给他的女儿,母亲的两个X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随机地把一个传给她的儿子或女儿。儿子的X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只能来自母亲,女儿的两个X染色体,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基因的传递具有性别的差异,这也是伴性遗传的显著特点,在伴X染色体的遗传中,Y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只能由父亲传儿子,代代相传不间断,无一例外。而女性体内不存在此中基因。患者只在男性中出现。

(2)常规分析法

一般用反证法,对于一个遗传图谱,先假定它是某种遗传方式,根据基因的传递规律及题目告诉的已知条件,以隐性性状的个体为突破口,推出系谱中各个个体的基因型,如能顺利推出不矛盾,则假定成立,如矛盾则假定不成立。对于某些复杂的遗传系谱图,可符合几种遗传方式,分析过程中,故要假设到。具体举例分析如下:下图是某遗传病的家谱图,故要假设到,具体举例分析如下:下图是某遗传病的家谱图,分析该病的遗传方式(A表示显性,a表示隐性)

Ⅰ12

正常女性

Ⅱ3456患病女性

正常男性

Ⅲ78910患病男性

Ⅳ111213

分析:①假定此种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正常个体就是隐性性状,则III8、III9的基因型为aa而它们的女儿IV13是患者,她的基因型不是AA就应是Aa,而这两个基因一个来自III8,一个来自III9,而III8、III9都没有A基因,这显然是不能的。因此,假设不能成立,此种遗传病就一定不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②假设此种病为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则Ⅲ8的基因型为XaY,Ⅲ9的基因型为XaXa,而IV13号的基因型不是XAXA就是XAXa如①所述,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假设不能成立此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③假设此种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IV13号的基因型为XaXa,而III8号的XA染色体及基因一定是传给IV13号,这显然自相矛盾,假设不能成立,因此,此种遗传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传病。

④假设此病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由于系谱图中有女性患者,显然这个可能不成立。

⑤假设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3号的基因型就是aa,8号,9号的基因型都是Aa,那么11号,12号的基因型都是AA或Aa系谱中其他个体的基因型为:1号、4号、7号都AA或Aa系谱虽其他个体的基因型为:1号、4号、7号都是aa,2号、3号、5号的基因型都是Aa,6号10号的基因型都可能是AA或Aa。上面按基因传递规律推导出的各个个体的基因型和系谱中的表现型都是相符合的,因此,假设成立。

结论: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快速判断法

此法是把各种遗传方式的最显著特点找出,一看系谱中要符合某一特点,就能马上作了判断。具体过程如下:

①先确定系谱图中的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遗传系谱图,只要有一双亲正常,生出有病孩子的,则该病必定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解析反证法)假设该病由显性基因控制,由于双亲表现型正常,故都不含显性致病基因,则子代也不可能含有显性致病基因(不考虑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即子代也必然表现

正常。这与子代中有患者相矛盾,因此该病只能是隐性遗传病。

②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伴性遗传

a.隐性遗传情况的判定。在确定是隐性遗传的情况下,就不要考虑显性情况,只考虑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很容易分开)。这样就把问题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思维的头绪简单明了,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下面两点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要点:

第一,有隐性遗传的系谱中,只要有一世代父亲表现正常,女儿中有表现有病的(父正女病)就一定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分析:假设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父亲表现正常,其X染色体上必定带有正常显性基因,根据基因的传递规律,只能生下正常女儿,不可能生下患病女儿,这与女儿有病相矛盾,因此该病就不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而必定是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第二,在隐性遗传的系谱中,只要有一世母亲表现有病,儿子中表现有正常(母病儿正),就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而必定是常染色体遗传病。分析:假设该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则患病的母亲的两个X染色体上都带有致病的隐性基因,她生下的所有儿子都要从她那里得到一个带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因此,患病的母亲只能生下患病的儿子,不可能生有正常儿子,这与子代中有正常儿子相矛盾,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就一定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显性遗传情况的判定。

关于显性遗传的判断,也有两个特点可作为判断的依据。

第一,在显性遗传的系谱中,只要有一世代父亲表现有病,女儿中表现有正常(父病女正)。就一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分析:假设是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则患病的父亲的X染色体上一定带有显性的致病基因,生下的女儿都患病,不可能生有正常的女儿,这与女儿正常相矛盾,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就一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第二,在显性遗传系谱中,只要有一世代母亲表现正常,儿子中有表现有病的(母正儿病),就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必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分析:假设是伴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表现有病的儿子的X染色体上必定有致病的显性基因,而他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他的母亲,母亲也必定是患者,这与母亲正常相矛盾,因而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必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

③不能确定判断类型

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就只能作不确定的判断,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向推测,通常的原则是: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性,则该病有可能为显性遗传,若系谱图中的患者

无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患病的各占,则该病很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系谱图中的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男、女患者相差较大,则该病很可能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它又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a.若系谱中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则该遗传病更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因为在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带有隐性致病基因就表现为患者,而女性要两个X染色体上都带有隐性致病基因才表现为患者,携带者女儿表现正常。因此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通常表现为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b.若系谱中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则该病更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分析:对于伴X显性遗传病,男性只能从母方获得一个带有显性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而患病,而女性既能从母方获得—个带有显性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而患病(几率与男性相同),又能从父方获得一个带有显性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而患病,从而增大了患病几率。所以从整个系谱看,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

c.若系谱中,每个世代表现为:父亲有病,儿子全病,女儿全正常,患者只在男性中出现,则更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由只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

3、致死基因

(1)隐性致死

隐性基因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力型细胞贫血症。植物中白化基因(bb),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植物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而死亡。

(2)显性致死

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

(3)配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4)合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成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而早夭的现象。

四、生物的变异

1、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概念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

发生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及有丝分裂的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后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未受精卵细胞、花粉发育而成

原因

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基因突变是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的结果

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和基因的互换而引起的变异

在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下,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变化的结果

结果

产生新的基因,控制新的性状

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产生新的基因

不产生新的基因,引起性状的变化

种类

①自然突变

②人工诱变

物理方法:利用各种射红和激光

化学方法:利用化学药剂

①基因自由组合

②基因连锁与互换

①染色体数目变异

②染色体结构变异

意义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工诱变育种,可以提高育种,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因而能够加速育种的进程

变异的主要来源,指导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2、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

多倍体

概念

体细胞中含有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自然形成原因

由未经受精作用的卵细胞发育而成单倍体

由于自然条件剧烈变化的影响,有丝分裂过程受到阻碍,于是细胞核内染色体加倍。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也相应加倍的生殖细胞再经受精作用形成合子而发育成多倍体

人工诱因导方法

花药离体培养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植株特点

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都有所增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降低

意义

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可迅速获得纯系植株,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

选育多倍本新品种,如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3、人工育种方法

方法

实例

原理

特点

连续自交选择

小麦的抗病性状,多由显性基因控制,为获得稳定的抗病类型,需连续自交选择

显性性状的基因型有纯合体和杂合体,其中纯合体能稳定遗传,而杂合体的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必须选出显性个体再进行自交选择

育种年限较长(自交选择5—6代)

通过杂交使亲本的优良的性状组合在一起

小麦高茎(易倒伏)、抗锈病的纯种与矮茎(抗倒伏)易染锈病的纯种进行杂交,培育出矮茎抗锈病的小麦品种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导致基因重组,子代出现亲本优良性状的组合,而产生符合要求的新类型

同上

人工诱变育种

青霉菌经X射线、此外线照身以及综合处理,培育出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

用物理、化学因素处理生物,使之发生基因突变

能提高突变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

多倍体育种

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使之变为四倍体,然后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二倍体植株作你本,进行杂交,结出三倍体种,三倍体种子长成三倍体植株,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紊乱,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这时,授给二倍体西瓜成熟的花粉,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西瓜),因胚珠未发育成种子,所以西瓜无籽

目前采用三倍休西瓜幼苗组织培养方法,扩大三倍体西瓜的种植面积

单倍体育种

普通小麦

花药离体培养,使花粉粒直接发育成单倍体植株,再经人工诱导使染色体加倍

自交后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可缩短育种年限

高中物理实验重难点解析:测量性实验


高中物理实验重难点解析:测量性实验

一、长度的测量
1:测量原则(1)为避免读数出错,三种测量器具(包括毫米刻度尺)均应以mm为单位读数!(2)用游标尺或螺旋测微器测长度时,均应注意从不同方位多测量几次,读平均值。(3)尺应紧贴测量物,使刻度线与测量面间无缝隙。
2:实验原理
l游标卡尺----(1)每等份为0.9mm,每格与主尺最小分度差0.1mm;20分度的卡尺,游标总长度为19mm,分成20等份,每等份为19/20mm,每格与主尺最小分度差0.05(即二十分子一)mm;50分度的卡尺,游标总长度为49mm,分成50等份,每等份为49/50mm,每格与主尺最小分度差0.02(即1/50)mm;
二、读数方法:
以洲标尺的零刻线对就位置读出主尺上的整毫米数,再读出洲标尺上的第几条线一心尽的某条线重合,将对齐的洲标尺刻度线数乘以该卡尺的精确度(即总格的倒数),将主尺读数与游标读数相加即得测量值。
l螺旋测微器
(1)工作原理:每转一周,螺杆运动一个螺距0.5mm,将它等分为50等份,则每转一份即表示0.01mm,故它精确到0.01mm即千分之一厘米,故又叫千分尺。
(2)读数方法:先从主尺上读出露出的刻度值,注意主尺上有整毫米和半毫米两行刻线,不要漏读半毫米值。再读可动刻度部分的读数,看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线重合(注意估读),乘以0.01mm即为可动读数,再将固定与可动读数相加即为测量值。注意:螺旋测微器读数如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一定要读够三位数字,如读不够,应以零来补齐。
三、注意事项:
(1)游标卡尺读数时,主尺的读数应从游标的零刻度处读,而不能从游标的机械末端读。
(2)游标尺使用时,不论多少分度都不用估读20分度的读数,末位数一定是0或5;50分度的卡尺,末位数字一定是偶数。
(3)若游标尺上任何一格均与主尺线对齐,选择较近的一条线读数。
(4)螺旋测微器的主尺读数应注意半毫米线是否露出。
(5)螺旋测微器的可动部分读数时,即使某一线完全对齐,也应估读零。
四、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1.实验目的: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实验原理:g=
3.实验器材:长约1m的细线、小铁球、铁架台、米尺、游标卡尺、秒表。
4.易错点:
a.小球摆动时,最大偏角应小于50。到10度。
b.小球应在竖直面内振动。
c.计算单摆振动次数时,应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d.摆长应为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即:L=摆线长+摆球的半径。

五、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
1:实验原理:油酸滴在水面上,可认为在水面上形成了单分子油膜,,如把分子认为是球状,,测出其厚度即为直径。
2:实验器材:盛水方盘、注射器(或胶头滴管)、试剂瓶、坐标纸、玻璃、痱子粉(或石膏粉)、酒精油酸溶液、量筒
3:步骤:盘中倒水侍其静,胶头滴管吸液油,逐滴滴入量筒中,一滴体积应记清,痱粉均撒水面上,靠近水面一滴成,油膜面积稳定后,方盘上放玻璃稳,描出轮廓印(坐标)纸上,再把格数来数清,多于半格算一格,少于半格舍去无,数出方格求面积,体积应从浓度求。
4.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注意方盘是否干净,否则油膜难以形成。(2)方盘中的水应保持平衡,痱子粉应均匀浮在水面上(3)向水面滴酒精溶液时应靠近水面,不能离水面太高,否则油膜难以形成。(4)向水面只能滴一滴油酸溶液(5)计算分子直径时,注意滴加的不是纯油酸,而是酒精油酸溶液,应用一滴溶液的体积乘以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
六、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电路连接方式是安培表外接法,而不是内接法。
2.测L时应测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有效长度。
3.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正确位置。
4.多次测量U、I,先计算R,再求R平均值。
5.电流不宜过大,否则电阻率要变化,安培表一般选0—0.6安挡。
七、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实验电路图:安培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后与伏特表并联。
2.测量误差:e、r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3.安培表一般选0-0.6A档,伏特表一般选0-3伏档。
4.电流不能过大,一般小于0.5A。
误差:电动势的测量值e测和内电阻的测量值r测均小于真实值
八、电表改装(测内阻)
实验注意:
(1)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时,应满足电位器阻值远远大于待测表内阻(倍左右)的条件。
(2)选用电动势高的电源有助于减少误差
(3)半偏法测得的内阻值偏小(读数时干路电流大于满度电流,通过电阻箱的电流大于半偏电流,由分流规律可得)
(4)改装后电表的偏转仍与总电流或总电压成正比,刻度或读数可由此来定且刻度线应均匀。
(5)校准电路一般采用分压器接法
(6)绝对误差与相对(百分)误差相比,后者更能反应实验精确程度。

高中物理(选修3-1) 重点难点梳理


高中物理(选修3-1)重点难点梳理
第一章电场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一、课标及其解读
1、了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知道元电荷(①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②了解摩擦起电、感应起电,能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③知道元电荷、电荷量的概念,知道电荷量不连续变化。)
2、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①知道电荷守恒定律;②应掌握完全相同的两个带电金属球相互接触后,电荷间的分配关系。)
3、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喷涂、静电复印、经典植绒、静电除尘等。)
二、教学重点
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三、教学难点
起电的本质
四、教学易错点
1、在静电感应现象中,金属导体内移动的是电子,而不是质子;
2、元电荷是电荷量,并不是某个实体电荷;
3、电荷量是不连续的,电荷的正负表示其带电性质。
五、教学疑点
1、对起电方式及实质的理解(①对物质内部微观结构分析,说明部分物质内部电子可以自由移动;②电荷守恒,说明起电的实质不是新电荷的产生。)
2、电中性的解释,加深学生对起电的理解。
六、教学资源
(一)教材中重视的问题
1、关于静电现象方面的知识,初中已有介绍,而高中则更侧重于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去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如教材中提到的导体与绝缘体;
2、能用静电现象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课本P5第1题)。
(二)教材中重要的思想方法
1、各种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本节进一步突出守恒的思想;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教材中各种实验现象均未给出具体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学中要渗透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
1.2库仑定律
一、教学要求
1、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探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①了解点电荷;②明确点电荷是个理想模型及把物体看成点电荷的条件;③体会理想化物体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
2、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①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了解库仑定律的建立过程;②知道两个点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库仑定律及其适用条件);③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库仑定律中存在的极值问题。)
3、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二、教学重点
库仑定律
三、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库仑定律的建立过程。
四、教学易错点
1、将库仑定律应用于非点电荷;
2、完全相同的两个金属带电球接触后,应先中和再平分;
3、库仑定律中的极值问题。
五、教学疑点
1、实验探究的方法;
2、库仑实验中解决电荷定量的思想方法;
3、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类比于质点);
4、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计算方法类比于万有引力(区别)。
六、教学资源
(一)教材中重视的问题
1、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电荷分配问题(如P11(1)),帮助学生了解库仑实验中巧取不同电荷的方法,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2、通过原子核内核子作用力的计算,使学生对微观粒子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如课本例1);
3、库仑定律的具体应用,注重与力学的结合,注意矢量法则(如例题2,习题5)。
(二)教材中的思想方法
1、将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相类比,体现自然界物质规律的和谐与统一;
2、体验理想模型的研究方法;
3、通过对库仑定律的历史背景学习,体会科学定律的建立除了实验事实外,还需推理创新及在此基础上的猜想。
1.3电场强度
一、课标及其解读
1、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①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②场与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
2、理解电场强度(①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②理解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单位、方向;③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④认识匀强电场,点电荷的电场,能推导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并进行有关计算;⑤了解电场的叠加原理(电场的叠加只限于两个电场强度叠加的情形。)
3、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①知道电场线的定义和特点;②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③经历用实验的方法模拟电场的过程,了解几种典型的电场线分布。)
二、教学重点
电场强度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情况。
四、教学易错点
1、对电场的客观性理解不够,误认为E与F成正比,与q成反比;
2、将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应用到其它电荷;
3、电场强度的方向;
4、电荷在电场中运动轨迹问题(认为沿着电场线或与电场线重合);
5、对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情况不清;
6、对电场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的理解不够。
五、教学疑点
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和电场强度。
六、教材资源
(一)教材中重视的问题
1、对电场强度的理解及利用定义式进行相关计算(P16);
2、电场强度的矢量叠加问题(课本P177)这种训练为今后与力学知识综合运用,夯实基础;
3、电场中电荷运动轨迹问题(课本P174);
4、利用电场线分布情况判断电场强弱(课本P175);
5、力平衡问题。
(二)教材中重要的思想方法
1、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通过电场线的教学,使学生感悟用虚拟的图线描述抽象的物理概念的做法,是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1.4电势能电势
一、课标及其解读
1、知道电势能(①经历电势能概念建立的过程,了解电场力做功的特点;②认识电势能的相对性;③知道电场做功与电势能改变的关系。)
2、知道电势(①了解电势的定义方法及其定义式;②知道等势面的定义;③知道电场线一定垂直于等势面;④了解几种典型电场的等势面的形状与特点。)
二、教学重点
电势的概念、电势能变化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电势、电势能概念的建立
四、教学易错点
1、不能把电势能的变化与电场力做功相联系;
2、正负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势能的变化情况分析。
五、教材疑点
1、建立电势能、电势的概念;
2、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的阐述方法反证法;
3、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证明方法;
4、电场中的电势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
5、零电势点。
六、教材资源
(一)教材中重要问题:
1、对电势及电势能的定义理解(课本P221);
2、通过实验探究电荷在电场中的静电力做功,判断电荷电势能的变化;
3、通过电场线或等势面的分布情况,来判断静电力做功和描绘电场线(课本P223、7);
4、将电场与重力场类比,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课本P224)。
(二)教材中思想方法
1、类比法;
2、比值的定义方法。
1.5电势差
一、教学要求
理解电势差(①理解电势差的概念,知道电势差与电势零点的选择无关;②掌握两点间电势差的表达公式,知道两点之间电势差的正负号与这两点的电势高低之间的对应关系,能进行有关计算;③知道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两点间电势差之间的关系,会应用静电力做功的公式进行相关计算;④了解电势差、电势、电势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重点
静电力做功公式WAB=qUAB的推导和具体应用。
三、教学难点
静电力做功公式中正负号的应用与正负号的理意义。
四、教学易错点
1、忽略电势差的正负,平时不注重顺序UAB=A-B;
2、利用WAB=qUAB求功时,可以把q、UAB的正负号直接代入求出功的正负,也可代绝对值,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正负功;
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对应关系WAB=EPA-EPB。
五、教学疑点
WAB=qUAB的推导;电势差的绝对性
六、教学资源
(一)教材中特别重视的问题:
认识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关系,理解WAB、q、UAB三个物理量正负的应用,如书本P17例1是一个很好的例题。
(二)教材中思想方法
本节由电势概念为起点,再次用类比的方法,把电势差与高度差相类比引入。
1.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一、课标及其解读
认识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进行有关简单计算(①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定性、定量关系,对公式U=Ed要知道推导过程;②正确理解公式的意义、适用条件及公式中d、U的准确含义;③能熟练应用U=Ed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运用公式U=Ed进行有关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电场强度描述的是电场力的性质,电势差描述的是电场能的性质,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同一对象,必然存在一定的关系,我们也只有把握这个关系,对电场才能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所以本节内容是前面几节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前面知识的升华和补充,对这个公式的理解和应用,理所当然地成为本节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公式的适用条件及公式中d、U的准确含义(①只有在匀强电场中,这个公式才能适用;②d是两点间在电场强度方向上的距离,U是所对应的两点间的电势差。)
四、教学易错点
1、不看公式适用条件,盲目代公式(不是匀强电场的,有的同学也用它来计算。)
2、不理解d的准确含义,就用两点间的距离代入计算;
3、不理解U的准确含义,就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代入计算。
五、教材疑点
课本在27页的说一说栏目中提到静电平衡问题,应该适当补充静电平衡、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有关知识。
六、教材资源
(一)教材中重视的问题:
静电平衡问题(课本27页的说一说栏目中提到)。
(二)思想方法:类比法,讨论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时,可以举例说明从山顶上从坡度不同的两个方向下到同一水平面,坡度陡的方向,单位长度的水平方向上高度下降大,即高度下降快,再讲匀强电场中,沿不同方向,电势下降差值都相同时,沿电场线方向距离最小,即电势降落最快。
1.7电容器与电容
一、课标及其解读
1、观察常见电容器的结构(知道电容器的结构、分类及相关电容器的特点,特别是电解电容器的使用、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与击穿电压的关系);
2、了解电容器的电容(①知道电容器充电就是把电能储存起来,放电过程就是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②经历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只有电容器本身的、S、d能影响C的大小,而电容器是否带电、极板上电压多高对C都没有影响;③电容器的计算虽然不作要求。但对电容单位的换算、利用C=Q/U,C=s/(4kd)以及E=U/d讨论平行板电容器上各物理量变化情况还应是要求的。)
3、举例说明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如收音机、电视机等电气设备上的滤波电路,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等。)
二、教学重点
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利用C=Q/U,C=s/(4kd)以及E=U/d三公式讨论平行板电容器上各物理量变化情况。
三、教学难点
利用C=Q/U,C=s/(4kd)以及E=U/d三公式讨论平行板电容器上各物理量变化情况。
四、教学易错点
1、电容单位不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容易搞错;
2、电容器带电量是指电容器一个极板上带电量的绝对值,学生容易理解成两个极板上带电量的绝对值;
3、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当有一极板接地时,改变影响电容的因素,电容器上所带电量不变,学生不易理解。
五、教材疑点
在电容器极板间插入金属导体、绝缘介质对电容器电容的影响
六、教材资源
(一)教材中重视的问题:
1、电容器中U、C、Q、E的变化
(1)若电容与电源断开,则Q不变,然后根据C的变化确定以上物理量的变化;
(2)若电容与电源相连,则U不变,然后根据C的变化确定以上物理量的变化(如课本32页第1、4题);
2、电容器的决定因素。
1.8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一、课标及其解读
1、认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讨论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只限于带电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平行或垂直于场强的情况。但也应注意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平衡类问题。)
2、了解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包括示波器的结构、加速和偏转。)
3、了解示波器面板开关与旋钮的作用,并会使用示波器观察直流电与交流电的波形(只要求了解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对示波器的工作原理不作要求。)
二、教学重点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示波器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
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的侧移距离、偏向角的讨论,示波器面板上各旋钮熟练使用。
四、教学易错点
1、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同学会不分电场是否是匀强电场,而直接用牛顿定律求解;
2、对示波器面板上的扫描微调旋钮、外x、外界信号输入、同步开关等使用不清楚;
五、教材资源
(一)教材重视的问题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平衡问题;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问题;
3、示波器的基本原、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二)思想方法
1、理想化方法;
2、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科学研究方法(带电粒子的中力。)
第二章恒定电流
2.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
一、课标及其解读
认识电流(①了解形成电流的条件,知道电源的作用和导体中的恒定电场;②初步体会动态平衡的思想;③理解电流的定义,知道电流的单位、方向的规定;④理解恒定电流的含义;⑤经历金属导体内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速率的推导过程,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电流的定义,能在具体环境中求解电流强度;
2、会用假设法推导电流强度与自由电荷定向移动速率关系。
三、教学难点
1、对通电导体中恒定电场的理解,体会动态平衡的思想;
2、会用假设法推导电流强度I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速率V定、导线横截面积S载、导体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个数n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易错点
1、导线中的电场分布
错误类型:
(1)认为也是静电平衡,内部合场强为0;
(2)认为导线内电场仅由正、负极产生,与导线上堆积电荷无关。
2、对恒定电场的认识
错误类型:
(1)电场分布稳定与匀强电场混淆;
(2)恒定电场中电荷相对位置不变,不能很好理解动态平衡;
3、将导线内自由电荷定向移动速率与电场传播速率等同。
五、教学疑点
电流形成的微观表达式是否作为一个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
六、教学资源
假设法求解电流的微观表达式,类似方法应用还有:
例:风力发电中,知道空气密度为,流动速度为v,风扇的半径为R,机械效率为,求发电功率。
再如:洗车时水枪出水速率为v,枪口横戴面积为S,又知水密度为,求水对汽车的冲击力
2.2电动势
一、课标及其解读
1、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①知道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②了解电源外部和内部自由电荷在定向移动过程中,静电力和非静电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③了解电源电动势的基本含义,知道它的定义式④理解电源内电阻。)
2、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①知道测量原理及所需实验器材;②明白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③学会数据记录和处理;④懂得误差分析方法。)
二、教学重点
1、知道内、外电路中自由点荷定向移动的原因,从而理解静电力做功与非静电力的存在;
2、从非静电力做功角度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1、对电动势的理解;
2、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四、教学易错点
1、电动势
(1)认为电动势就是电压、电势差,反映了静电力做功本领;
(2)电动势与电池容量相混淆。
2、影响电源的内阻及电动势因素
错误类型:
1、认为电池体积越大,电动势越大;
2、电池体积越大,内阻越大。
五、教学疑点
科学漫步中关于电池的知识处理深度不明
六、教学资源
类比法应用
1、电源水泵
2、电动势类比于电势差
3、电动势、电池容量的应用
2.3欧姆定律
一、课标及其解读
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①经历探究导体电压和电流关系的过程,体会利用U-I图象来处理问题、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的方法;②进一步体会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理解电阻的定义;③理解欧姆定律;④通过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掌握利用分压电路改变电压的基本技能,知道伏安特性曲线,知道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学会一般元件伏安特性曲线的测绘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用分压式电路探究导体电压和电流关系的过程。
2、能根据实验数据正确绘制U-I图象,正确分析图象中所隐含的信息。
三、教学难点
1、分压式电路的连接及优缺点。
2、对U-I图像中各类信息的判断
四、教学易错点
1、分压式电路的设计与连接
(1)不看实验条件,直接设计成限流式电路;
(2)开关闭合前滑片P的位置随意。
2、实验数据处理
(1)绘制U-I图象时,坐标轴上一格习惯取1V或1A为一个标度;
(2)当U-I图线为曲线时,图线上某一点电阻值的计算方法与该点切线的斜率相混淆。
五、教学疑点
什么情况下考虑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六、教学资源
加强U-I图象绘制与信息判断,为后面的图表绘制继续做准备。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08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