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案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入手,分析各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必修二前三章内容的学习,分别从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五个方面具体地对人地关系进行了解,对人地关系有自己的认识。学生有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掌握本节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本节知识对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要求更高,学生不仅要会理解知识本身,还要学会归纳出其中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过程。
2.使学生掌握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过程
3.使学生学会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下人类活动产生的后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片及资料,使其能够归纳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掌握归纳法的运用
2.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使其了解不同人地关系思想的代表人物及论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人地关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产生条件及其影响。
难点
从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得出人地关系的正确选择是可持续发展
五、教学过程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从人类出生那一刻起,为了生存与发展,就不断从环境中取得物质和能量,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从弱到强,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球,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有差异,我们把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时期来说明,古代人地关系的思想是怎样的呢?读课本94-95页,思考、讨论并填写下表:
读课本95页“阅读”,思考:古代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产生与影响
这段材料是说明古代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相关思想,这时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只是处于萌芽状态。
读课本95页“阅读”,说明中国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
这三段内容,分别体现人定胜天的思想、天人相关的思想和因地制宜的思想。
1.采猎文明
2.农业文明
读课本96页“活动”,思考、讨论。
第1题:该县的引水工程是人定胜天思想的表现,体现了当地人民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辛,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
第2题:引水工程的成功会使清澈的渠水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地,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引水工程对本县及邻县生态环境的副作用,要根据饮水量的大小来判断,只要饮水量的大小适中,利用得当,就不会有副作用,但如果饮水量太大,就会使邻县出现缺水现象,本县也会出现土地次生盐碱化等生态问题。
古代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中出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近现代人地关系的思想又有什么特点呢?
1、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环境问题严重
2、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环境和发展得到普遍关注
读材料97页活动,思考、讨论:
第1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人类社会早期、农业社会时期、工业社会时期和“二战”以后四个阶段。
第2题:人类对人类地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例如,18世纪以来先后出现的地理环境决定论、适应论和人地协调论等,就反映近代人类对人地关系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
第3题:工业社会时期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在方式、范围、强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农业社会时期,原始的刀耕火种,尽管对资源景观有所破坏,但由于这种迁移农业的生产方式落后,作用范围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能得到回恢复,而工业社会时期则是集约化大规模生产,它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很难在短期内回得到恢复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1.采猎文明
2.农业文明
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1、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环境问题严重
2、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环境和发展得到普遍关注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状况
2.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3.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的相互关系。
4.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即资源利用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能力目标
1.利用世界人口增长图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图,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
2.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了解并分析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尝试解决措施,写出可行性报告,以供研究。
德育目标
认识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行为规范、思想道德修养有直接关系,我们应从身边小事做起,切实做到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1.人口压力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形成了环境的恶性循环,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教学难点
如何处理好经济的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地发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3.2.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要说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
2.简要说明人类中心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条件。
3.简要说明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4.简要说明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过程及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三种人地关系的比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判断力
2.以具体问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理解与 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自己的生活中注意环保节约。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2.人类 中心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条件
3.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教学难点】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过程及其原因
【教具准备】
……
附件下载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078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