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语文下第十七课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含课件)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七年级语文下第十七课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含课件)”,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五单元
17诗词五首
【课前寄语】
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如田园诗、边塞诗等,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有了极大的发展。单是诗歌就有乐府、律诗、绝句。到元代,元曲成为主流的文学样式。他们都是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五首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精练的语言、和谐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古代诗歌的朗读技巧,背诵诗歌。
2.掌握诗歌中字词的解释。
3.品味鉴赏诗歌。
4.体会作者在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诗人灌溉了中华诗歌这片沃土,这节课让我们先了解其中几位杰出的代表,去品味诗歌的芬芳。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作者与作品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官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进士。因上书言事被武后赏识,授麟台正字。曾多次上书论政事,官至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后解职归乡,遭县令段简诬陷入狱,忧愤而死。他是初唐著名诗人,反对唐初靡丽诗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他的一些诗,风格苍凉激越,是初唐一代诗歌先声。有《陈伯玉集》传世。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世称“诗鬼”(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云诡谲、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也是长期受压抑造就了离奇的心态),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
马致远(约1251—1321),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号东篱,大都(北京)人。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四人以杂剧并称“元曲四大家”。著杂剧15种,今存《汉宫秋》《荐福排》《岳阳楼》《黄粱梦》《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七种。
2.字词积累
东篱(lí)燕脂(yānzhī)提携(xié)
车马喧(xuān)塞上(sài)怆然(chuàng)
3.词语解释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人境:人世间。
车马喧:诗中指世俗往来的纷扰。
日夕:接近黄昏的时候。
真意:真正的意趣。
辨:辨别、说明。
客路:旅途。
风正:顺风。
残夜:夜将尽之时。
旧年:一年将要结束的时候。
乡书:家信。
悠悠:辽阔、遥远。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
黑云:比喻敌军。
临:抵达。
声不起:声音不响。诗中指鼓声低沉。
玉龙:宝剑的代称。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学生运用工具书,结合注释轻声朗读这五首诗词。
2.以《次北固山下》为例,简介古诗朗读停顿的两种划分方法。
(1)按音节划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按意义单位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小结:同一首诗,可以有不同的读法,我们现在读古诗一般采用按意义单位停顿的读法。
①教师范读五首诗词,或放录音。学生在书上画出停顿,注意读准字音。
②指名朗读五首诗词,教师注意给学生正音,并在正确停顿方面作具体指导。
③学生自由朗读五首诗词,要求字音、停顿正确。
3.按照意义停顿的方法朗读这五首诗词。
步骤三深层探究深入理解
1.(1)《饮酒》一诗中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呢?
【交流点拨】“车马喧”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所以,当诗人“心远”时,也就是说诗人精神超脱凡俗时,自然也就不热衷于世俗的往来,因而即使身居闹市,也就像居住在偏远安静的地方。开头的四句诗,表达了诗人鄙弃追名逐利之心的人生态度。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领会到“真意”,却忘了该怎样表达,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
【交流点拨】这里的“真意”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
(3)《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什么会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交流点拨】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我的天真意趣。
2.(1)《次北固山下》每句各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点拨】①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的景色;
②写青山绿水掩盖不住旅途忧虑情怀;
③写景致的缺憾——残夜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④写思乡之情。
(2)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景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
3.(1)《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交流点拨】作者孤独地站在幽州台上,仰首责问苍天。大地茫茫,空洞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2)《登幽州台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交流点拨】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哀伤,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4.(1)《雁门太守行》描绘了几个画面?
【交流点拨】两个。一个是日落前边关将士守城的情景;一个是写援军的行动。
(2)《雁门太守行》中的第三、四句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了情景?
【交流点拨】第三句是从听觉的角度,第四句是从视觉的角度。
(3)《雁门太守行》这首诗几乎每句都有鲜明的色彩,试举例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交流点拨】这首诗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染“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色彩斑斓,对比鲜明,准确地表现了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显得奇诡而又妥帖。
5.(1)《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一关键诗句可以体现出来?
【交流点拨】表达了作者孤寂愁苦的情感,从“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因为思念家乡而孤寂愁苦。
(2)《天净沙秋思》中哪些景物表现作者的伤心之情呢?
【交流点拨】通过十种景物,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之情。分别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3)如何理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话?
【交流点拨】这句话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夕阳西下”点明时间,并照应上文的“昏”字。“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抒胸臆: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
步骤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一)总结课文
1.总结写法
“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天净沙秋思》中得到体现的?
【交流点拨】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以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2.归纳主题
《饮酒》这首诗主要写作者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通过对沿途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登幽州台歌》这首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作者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雁门太守行》全诗描绘了两个场景,前四句写日落边关,将士守城的场景,后四句写援军的活动及将士们以身报国的豪情。
《天净沙秋思》作者通过对秋天傍晚的几种特有的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一种孤独漂泊之感和思乡之情。
(二)拓展延伸
思乡报国诗是古诗中的一大主题,请搜集这类诗歌中的名句。
名言警句积累(思乡或报国)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
4.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独漉篇》)
5.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板书设计
饮酒第一至四句:叙说“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第五至八句:描绘田园景色,表达悠然闲适的心情
第九、十句:人与自然融合,领会人生真谛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绿水前
看景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海日残夜江春旧年
思乡:乡书归雁乡愁难解羁旅之情
登幽州
台歌抒发的情怀孤独的慨叹
人生苦短的悲感
怀才不遇的哀伤
艺术特色景藏情中
沉郁悲壮
长短参差的楚辞体句法在悲怆
的涕下
蕴藏的
是强烈
的报国
愿望
雁门太守行写景第一句:敌军来势汹汹
第二句: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第三、四句:惊心动魄的战斗
第五、六句:援军的活动、双方的苦战
抒情——第七、八句:誓死报国的决心
天净沙秋思写景第一句:萧瑟的意境——客愁之意
第二句:幽雅恬静的画面——思乡之情
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孤寂之情
抒情第四句:点出时间
第五句:肝肠寸断——凄苦愁楚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相关推荐

诗词五首(语文版七下)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诗词五首(语文版七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练朗读并背诵五首古诗词。

2、理解诗词大意,把握意境,体会感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讨论、对比联想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串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背诵诗词,理解大意,把握诗词描绘的形象、意境,体会感情。

难点描绘意境。突破方法

对古诗词的教学,就是在基本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多诵读、多感悟,通过诗

词描写的形象、意境,来达到体会作者感情的目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投影片。

◆学生准备

熟悉五首古诗词及补充资料。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情境导1.朗读,体味

2.重点提2.把握情感

3.拓展巩固3.对比朗读

一、《迢迢牵牛星》(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情境导人。投影古诗。秋夕

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2.牛郎织女的故事,尽人皆知,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借助这个神话传说,抒发情感的。(板书题目)介绍:《古诗十九首》在内容上,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失意郁闷心情;在艺术上,都属于比较成熟的五言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

3.“诗”是抒情色彩较浓的一种文体,要想体会作者的情感及当时的意境,就必须反复朗读,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谈谈本诗

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情感。

4.请同学们将这种情感通过吟咏来表达。(师要做必要的示范和指导)

5.请同学们将此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1.看投影,朗读古诗,进入情景。

2.结合注释①了解《古诗十九首》:收

录在萧统编的《文选》,题目都是用

诗的首句为题。

3.自由朗读、同桌互读结合注释,理解

内容,积累词语。

谈本诗所抒发的情感(全诗抒发了

因爱情遭到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

情)

4.至少找五位同学来表演,可选好、

中、差同学轮流表演。

5.改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内

容要充实、丰富;语言要优美,能将

人带入意境之中。

小组评议,将最佳作品在全班朗读,

朗读仍要做到有声有色。

二.《渡荆门送别》(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每个星期天的下午返校的时候,母

亲送你上车,你总会觉得有些许留

恋,这时,看看路旁的树,都会觉得

它们似乎在向你招手,谈谈当时的

感受。

2.板书《渡荆门送别》,提问“送别”到底

是谁送,送谁?

3.请反复朗读本首诗,并结合注释,理

解诗意。请同学们把自己体会到的

意境,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4.朗读表演。(本诗充满激情,最好请

几位男同学来表演)

1.各抒己见,谈出真情实感。

2.整体感知,找到理解本诗的突破口:从首尾两联看,是故乡水……长江送诗人离家远游。

3.把握诗歌字面意义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

(如:长江水远远渡出荆门山外,伴随着自己来到楚地游览,本文是作者顺流而下,但他却说江水跟从自己游览,可见诗人的大气魄;苍茫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奔赴莽莽无际的辽阔草原,依然滔滔不绝,天开地阔,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间;晚上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镜子,云气簇拥而来,就像海上结成了一座座楼阁,乘船的诗人仍旧喜爱那不远万里伴随着他的家乡水,诗人虽是远行,却少了几分忧愁多了几分激情)

4.朗读。

三、拓展阅读(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李白的诗句很多都与长江有联系,

大家就曾学过他的《早发白帝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境开

阔,激情荡漾。

(投影):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2.请同学们朗读、比较,这首诗与《渡

荆门送别》在意境上有何相似之处。

1.朗读、比较。

这也是李白青年时期初次出四川

时,依恋家乡山水的一首诗。诗人

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

眉山尖的半圆的秋月,山月的影子

映在平羌江水之中,月影总是随江

流,好似也依恋着这个初次离家的

游子,与《渡荆门送别》有异曲同工

之妙。

2.两位同学将两首诗做对比朗读表

演。

四、复习导入《春望》(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们在上学期学习了杜甫的《望岳》。,那是作者青年时代的代表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怎样的豪情壮志。可是诗人在中年却经历了安史之乱,长安被占,诗人被俘,在长安城时,诗人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行逆施。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忧国忧民的诗人的痛苦和感伤。(板书题目、作者)

背诵《望岳》,朗读《春望》,了解背景。

二、重点提示(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放录音,范读。

2.简介律诗各联的名称,并提问。

(1)首联写什么景象?你怎样理解

“草木深”?

(2)颔联中的“花”、“鸟”怎会使作者

“溅泪”、“惊心”呢?表达了作者什

么样的情感?

(3)“家书抵万金”是否太夸张了?

3.国难家愁使诗人变成了怎样的形

象?

1.听读,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

自由朗读,排除字词障碍。

2.记录、记忆。

(1)它表面是描写城市的破败、人烟

稀少、遍地草木的荒凉景象,实际深

含着人作者无限的感慨。

(2)由于感伤国家破败,看到美丽的

花、听到动听的鸟鸣,反而更增加了

自己的感伤。

(3)并非夸张,这是作者对亲人思念

之切所致。

3.描述诗人的形象。

三、辐射对比(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诗人的爱国情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

才能体会,让我们以读来进一步体

会诗歌内涵。

2.下学期我们将学习杜甫晚年的代表

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通过

这三首诗会对这位诗史的一生有所

了解。(投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小组轮读课文,互评。朗读表演。

学习自学、讨论,整体感知即可。不

做过多要求。

2.看投影,预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形成印象。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前两首诗歌,一首低回婉转,一首意境宏大,都是中国诗歌中的

精品。请同学反复吟咏,体会作者的情感并搜集一两首与这两首诗在内容、写法上

有相似之处的诗歌做做比较。读了《春望》一诗,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站在残破的长

安城中,目睹春花,耳闻鸟鸣,感伤国事,思念妻儿,潸然泪下。他希望战乱早日平

息,他盼望得到妻儿的消息。他抓了抓那因忧伤而日渐稀少的白发,发现少得都有

些插不住了簪子了。

五、板书设计参考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皎皎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荆门

2.填写诗句

①迢迢牵牛星,________。

②________,札札弄机杼。

③盈盈一水间,________。

④________,江人大荒流。

⑤月下飞天镜,。

⑥,恨别鸟惊心。

⑦烽火连三月,。

◆个性练习设计

1.请写出至少三句有关写长江的诗句。

2.阅读《相见欢》,回答下列问题。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剪不断,理还乱”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心绪。这两句后人多用来比喻________。这首词中的

“愁”与“春望”中的“愁”有什么不同。

3.古人描绘凄惨环境时,常用一些动物形象的描写。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情境导入1.回顾旧知

2.指导朗读2.感知理解

3.诱思导学3.思考表达

4.引导辐射4.拓展丰富

一、情境导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李白曾有一名句:“燕山雪花大如席”,

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首送别诗。虽是

一首送别诗,却以描写边地雪景为主。

板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朗读记忆,阅读注释①了解作者岑参是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释题(“歌”是指歌

行)

二、指导朗读(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初读课文

2.听读、正音、范读。

3.请大家大声地把课文朗读一遍。

(巡视,个别辅导)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读

课文。

2.请2至3名同学朗读课文,其它同学

帮助正音。听读,把握感情基调。

3.自由诵读,熟悉课文内容。

三、诱思导学(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诗的前四句是从什么角度写疾风

暴雪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

万树梨花开”这一比喻句的本体、

喻体分别是什么,你认为这个比

喻句用得好吗?为什么?

2.哪几句是写酷寒中的军营生

活。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作顺

序是什么?

3.(投影:“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长江天际流”)这首诗中哪一句

与李白的这一句有异曲同工之

妙。请找出来并默读。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1.默读思考(从视觉角度):

作者把雪花漫天、银装素裹的世界,比喻

成春回大地、满树梨花的天下,十分新

奇、贴切。,作者不畏奇寒、昂扬向上的精

神得以表现。

2.分析发言:

次六句写酷寒的军营生活。运用反衬的手

法,先着意写“珠帘”、“罗幕”,以见主人地位之尊贵,取暖设施之优越;但是穿“狐裘”、盖

“锦衾”仍觉寒冷异常,乃至都护也手脚僵

直,拉不开弓,穿不上甲。“瀚海”二句从帐

内写到帐外,仍紧扣“寒”来写。

3.默读雪地送别的四句。勾划诗句“山回

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畅谈感受。

边地虽酷寒,但不觉其苦;主客虽难舍,

但不觉缠绵。本诗气势磅礴,精神昂扬。

读后令人精神振奋。

四、引导辐射(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请学生赏读《沁园春·雪》,思考:这两首诗中的景物都是以“雪”为主,但两者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致?

(此题旨在使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加深对诗中意境的理解。)

学生回答,要联系词句:两首诗都对雪景做了描写,都表达的是不畏严寒,积极向上的精神。岑参的诗主要突出边地的奇寒,毛泽东的词,描写北国雪景,色彩丰富,动静结合,两首诗各有千秋,都是传世名篇。

五、导入《西江月》(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放朗读带。

2.请同学谈听了这首诗后的初步感受。

1.静听、欣赏。

2.谈感受(仿佛来到了乡村夏夜,明亮月光,惊飞了夜宿枝头的喜鹊;习习的微风,惹得树上的蝉儿嘶鸣。扑面而来的稻花香,使人联想到丰收的景象。

二、朗读理解(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指名解说作者、题目。

2.指导朗读。

1.依课下注释解说:西江月,词牌名。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字幼安,号稼轩,爱国词人。

2.个人朗读、齐读。

六、诱思导学(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出思考题。

(1)在上片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景

物,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同学用

自己的话说一说。

(2)上片,夜色清幽,气氛恬静,那么

下片则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2.提出问题。

(1)你如何理解“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话?

(2)从“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

忽见。”这句中看出:本来很熟悉茅

店的位置,一时竞找不到了。这是

为什么呢?

3.鼓励个人背诵,看谁背得快。

(提出齐背要求:声音洪亮、注意语速)

1.理解词意。

(1)词人选取了风、月、蝉、鹊这些寻常景物,经过巧妙组合,于寻常中见出不寻常。明亮的月光,惊飞了夜宿枝头的喜鹊;习习的微风,惹得树上的蝉儿嘶鸣。“惊鹊”、“鸣蝉”似写动实写静,以动衬静,真神来之笔。

(2)由近而远,着力描写远处的“星”、“雨”、“茅店”、“路”、“溪桥”,与上片清幽、恬静的氛围相映成趣。

2,分组讨论,明确:

(1)扑面而来的稻花香,使词人联想到丰收的景象,他竟有些掩饰不住心头的喜悦——常人耳朵里喧嚷的蛙鸣,在他听来,俨然是蛙儿们在“说丰年”。

(2)词人因醉心丰收景象而竟忘了自己的位置,反映了词人当时怡然自得、淡泊潇洒的心态。

3.踊跃背诵。集体背诵。

七、辐射比较(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写农村风光的诗

句?与本诗描写的意境有何异同?

交流,思考。(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

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诗一词。在作者的笔下,一幅幅奇异而美丽的画面,或令

人感慨,或使人陶醉,在思想、情感上都给予了陶冶,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

六、板书设计参考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召开一次讨论会,围绕对古诗文的不同看法展开讨论。观点一:“古诗文那么难

学,现在又不写古诗文,有什么必要学呢?”观点二:“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学习古诗文可以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同时,还有助于提高语文

整体水平。”你怎样看待上述两种观点?你还有其他观点吗?将你的观点说出来,并

说说理由,大家讨论。

教学探讨与反思

古诗文教学,一要重视“读”,特别是朗读;二要重视“想”,联想诗人创作时的意境;三要重视“情”,品味作者所抒之情。做到了这三点,就差不多了。另外,应利用早自习,多积累名家诗作。

七下语文24口技导学案(语文版含课件)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七下语文24口技导学案(语文版含课件)》,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24*口技
【课前寄语】
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艺术宝库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口技,它用人的声音模仿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万事万物,惟妙惟肖,妙不可言。今天,我们学习的林嗣环的《口技》,就描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同学们读后一定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口技》,去领略这美妙的艺术。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翻译全文。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和领会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妙神奇。
4.能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故事。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播放《洛桑学艺》模仿乐器演奏的片段。趁学生情绪高涨之时,教师引导:普通的嘴,竟能将如此众多的乐器模拟得惟妙惟肖,可真是令人叹为“听”止。我们把这种艺术叫做口技,它是中国传统曲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三百多年前,清代作家林嗣环也描绘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他笔下那位艺人和洛桑相比,又是如何呢?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声音世界呢?(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以及学生主动探究的愿望)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作者与作品
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这本书是清朝的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
《口技》的作者是清朝的林嗣环,字铁崖,代表作品《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后世尊他为小说家之祖。
2.字词积累
少顷(qǐng)齁声(hōu)犬吠(fèi)
中间(jiàn)曳屋(yè)许许声(hǔ)
3.词语解释
(1)理解词义
①少顷:一会儿,片刻。②惊觉:因惊吓而醒。
③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④一时:同一时候。
⑤默叹:默默地赞叹。⑥俄而:不久,一会儿。
⑦百千:是虚词,极言其多。
⑧凡所应有: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
⑨战战:哆嗦的样子。
(2)词类活用
①会宾客大宴:举行宴会。名词活用为动词。
②妇抚儿乳:喂奶,名词活用为动词。
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看,名词活用为动词。
④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名词活用为动词。
(3)一词多义
①绝以为妙绝:副词,极,非常。
群响毕绝:动词,断绝,消失。
②妙众妙毕备:名词,妙处。
以为妙绝:形容词,奇妙。
③指手有百指:名词,手指。
指其一端:动词,指出。
④坐众宾团坐:动词,坐下。
满坐寂然:通“座”,名词,座位。
⑤乳妇抚儿乳:动词,喂奶。
儿含乳啼:名词,乳头。
(4)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读懂文意
a.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凭借工具书,注释自读课文,通过师生、同学合作,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b.互动交流,积累文言词语。
2.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交流点拨】善;赞叹口技者高超的技艺。
3.简要概括口技表演描摹的三个场面。
【交流点拨】梦中惊醒、醒而复睡、火起群惊。
步骤三精读课文赏析语言
课文中哪几处描写了听众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第2段中听众的反应是:“伸颈”“侧目”说明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明对表演者的赞赏,观众初入情境,尚能自持;
第3段中写“意少舒,稍稍正坐”,几个字说明观众已渐渐融入表演情境,开始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了;
第4段写听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恨不得赶紧逃脱这场火灾,说明已完全进入到表演者创造的生活情境中,都失去了自持能力。
作用:细腻的刻画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侧面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步骤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一)总结课文
1.文中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文中运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表示突然发生的有“忽”“忽然”;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的“一时”;表示相继发生的“既而”;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的“是时”;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发生的“俄而”“少顷”“未几”等。这些词语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表演者在不同情况下制造出的声响种类和听觉效果,从而很好地突现了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
2.总结写法
层次清楚,有条不紊,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
文章重点记叙口技艺人的表演。依次写了由两个声响场景组成的一次深夜火警。这前后两个场景,先由静到动,再由静到大动。声响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小到大、由分而合、由缓慢到急速、由细微到强烈,安排得严谨有序而又错综复杂,高潮迭起,把口技表演者技艺之“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二)拓展延伸
1.由口技之精,我们可以联想到各行各业的技艺之善,如果想在本专业有所建树,你认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交流点拨】可就“德”和“才”、“苦练”和“顿悟”等角度展开,有恒心,争取做到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2.表演者技艺为什么这样出神入化?这给我们什么启迪?
【交流点拨】勤学苦练的结果,凡事都要下苦功,做到精益求精。
板书设计
口技表演前:突出道具简单暗示技艺高超
表演中表演者(正面)宾客(侧面)
深夜惊醒以为妙绝
再次入睡少舒正坐
失火救火变色欲走
表演后:突出道具简单强调技艺高超善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初一语文下第十九课爱莲说导学案(含课件)


19爱莲说
【课前寄语】
同学们大都喜欢花草,你最喜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
历代文人墨客赞颂莲花的诗句很多。如宋代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尽了西湖六月莲花盛开之态,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而宋代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他在南康做郡守时曾劈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扑面。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千古名篇《爱莲说》。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能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相关文言实词的含义。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托物言志和对比、衬托的写法。
3.理解作者莲花般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这里的莲以高尚纯洁的形象出现,表现出它特有的廉洁、清正,不与邪恶同流合污的品质。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作者与作品
周敦颐,宋代道州(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谥号,死后皇帝所给的称号)。中国的思想史,如果从上游往下说,汉代以“经学”著称,魏晋是“玄学”,隋唐是“佛学”,宋代以后是“宋明理学”,而“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就是周敦颐。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是一篇经典的、不朽的文学作品。
2.写作背景
《爱莲说》是周敦颐于1068年在南康做郡守时写的,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宽广,淡泊名利,平生酷爱莲花。他在府治东侧开辟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全部种植荷花。所以每当茶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为人所传诵。
3.题目解说
《爱莲说》就是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通常借某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可以记叙事物(描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可以抒情)、与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托物言志)。
4.字词积累
蕃(fān)淤泥(yūní)濯清涟(zhuóqīnɡlián)
妖(yāo)蔓(màn)枝(zhī)益(yì)
亭亭净植(tínɡtínɡjìnɡzhí)亵玩焉(xièwányān)
5.词语解释
(1)通假字
“蕃”通“繁”:多(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词类活用
蔓:名词活用作动词,用蔓缠绕(不蔓不枝)
枝:名词活用作动词,用枝缠绕(不蔓不枝)
远: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远传(香远益清)
清: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得清幽(香远益清)
(3)一词多义
之:
①助词,的(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②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
③宾语前置的标志,起强调的作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者:
①的人(可爱者甚蕃)
②“者”“也”结合,表判断(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表语音停顿(同予者何人)
(4)特殊句式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省略介词)
同予者何人?(反问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宾语前置句)
(5)成语
不蔓不枝、中通外直、香远益清
6.指导朗读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要读得一气贯通。二字句一般“二二”结构,五字句一般“二一二”结构。
7.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交流点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交流点拨】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3.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之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
【交流点拨】不是。是为了歌颂具有莲花那样高尚品质的人。
步骤三深层探究深入理解
1.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交流点拨】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3.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交流点拨】这是一种映衬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4.谁爱菊花?
【交流点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5.谁爱牡丹?
【交流点拨】世人。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由此可以看出,写“菊”写“牡丹”仍是为了衬“莲”,写“菊”为旁衬,写“牡丹”为反衬,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砭了世俗。
6.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交流点拨】叹惋菊花,为了洁身自好而逃避现实,超然物外,处世态度未免有些消极。
鄙薄牡丹:追名逐利,攀附富贵,未免有些庸俗。
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浊尘世却能永葆高洁本色,十分难得。
课文中的两个“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已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步骤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一)总结课文
1.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
【交流点拨】喜爱哪一种花,表明人们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气节。
2.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莲又比作什么呢?
【交流点拨】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
菊是隐逸者,逃避现实。菊花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独吐幽芳,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
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
莲是君子,高洁典雅。它不染尘俗,就像胸怀磊落,行为正直,美名远播的君子。
3.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是什么态度?对于牡丹呢?
【交流点拨】不是。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惋惜”的情感。对于牡丹,作者更多的是“鄙视”。
4.文章结尾处,修辞和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作者使用了排比和比较的手法,强调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文章中心,呼吁人们不要被世俗所污染,“要入流,而不同流”的这个想法,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5.归纳主题
【交流点拨】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世俗及其风尚的不满,文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进步思想和美学情趣。
6.谈收获: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
【交流点拨】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教师总结: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二)拓展延伸
1.积累古诗文中描写莲花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宋杨万里《小池》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采莲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蜡烛,因为它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恰如默默无闻,甘为孺子牛的老师。
我爱莲花,因为它濯清涟而不妖,恰如品行端正,美名远扬的少女。
我爱莲花,因为它中通外直,恰如风度翩翩,高洁正直的雅士。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陶渊明爱菊隐逸者(正衬)
予爱莲君子
世人爱牡丹富贵者(反衬)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821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