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唐朝的民族关系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朝的民族关系”,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Jab88.cOM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学习目标
1、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
2、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
3、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2、难点:唐朝时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
自主学习:
1.唐与吐蕃: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皇帝说:唐蕃和同为一家了;823年,唐蕃正式结盟,立了会盟碑(拉萨大昭寺门前);
2.唐与南诏: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3.唐与回纥:回纥出兵帮助唐朝平定了安史之乱;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4.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联姻、册封、经济文化交流,共同平定叛乱等。
阅读课文,完成填空:
(一)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1.吐蕃是(民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他们饲养牦牛,种植。吐蕃杰出的首领统一各部,并向唐朝皇帝请求与皇室通婚。都城在唐太宗决定将嫁给松赞干布,加强唐蕃友好。
2.在位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向唐朝皇室求婚,他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二)唐与南诏的关系
1.六诏是族和族的先民于唐初在今云南洱海一带建立的六个政权。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统一六诏,建立以(今云南大理)为中心的政权。
2.唐玄宗时封他为,南诏和唐朝关系密切。
(三)唐与回纥的关系
1.回纥是的祖先。其首领建立回纥汗国后,主动向唐朝表示友好,唐玄宗封他为。
2.788年,回纥改称为。以后唐朝册封回纥可汗的制度固定下来。
合作探究:
(一)唐与吐蕃的关系
1、了解吐蕃族生活的地区及其生活。
2、通过教材小字部分介绍文成公主进藏的具体史实及其影响。
3、代表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有哪些?
(二)唐与南诏的关系
1、南诏一词的含义。
2、唐朝与南诏友好关系的史实反映在小字之中。
(三)唐与回纥的关系
1、唐朝与回纥的关系表现在什么地方?
2、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有哪些主要方式?
练习反馈:
A
1.唐朝时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是当今哪个民族的祖先?()
A.藏族B.白族C.维吾尔族D.苗族
2.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政权,其都城在()
A.洛阳B.逻些C.安西D.北庭
3.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的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唐中宗
4.唐玄宗册封谁为怀仁可汗()
A.骨力裴罗B.尺带珠丹C.松赞干布D.皮罗阁
5.755年安史之乱发生后,帮助唐军收复长安和洛阳的是()
A.吐蕃兵B.南诏兵C.回纥兵D.突厥兵
6.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了()
A.尺带珠丹B.皮罗阁C.骨力裴罗D.松赞干布
7.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和同为一家”的是()
A.尺带珠丹B.皮罗阁C.骨力裴罗D.松赞干布
8.唐玄宗册封谁为云南王()
A.尺带珠丹B.皮罗阁C.骨力裴罗D.松赞干布
9.唐朝时的回纥是哪个民族的祖先()
A.藏族B.维吾尔族C.白族D.黎族
10.布达拉宫建造于()
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11.先后两次与唐朝和亲,并立碑会盟的少数民族是()
A.回纥B.突厥C.吐蕃D.南诏
12.下列遗址、遗迹、文物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布达拉宫B.唐蕃会盟碑C.崇圣寺三塔D.大昭寺
13.松赞干布和皮罗阁的共同点是()
A.都向唐皇室求婚B.都派人到长安、成都学习
C.都受到唐的册封D.都统一了本民族或本地区
14.唐和回纥的关系不包括()
A.进行经济文化交流B.帮助唐朝平定内部叛乱
C.接受册封通婚联姻D.建立会盟碑,正式结盟
B
15.识读下图,正确回答问题:
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
(1)唐朝时期的疆域辽阔,向西达到了A地,该地名是。
(2)吐蕃人是今天族的祖先,其都城在B地,当时该地名为城,今为。
(3)唐太宗时,把嫁给吐蕃赞普。
(4)唐朝时,居住在今云南洱海一带最南部的是,后统一各部,建立政权。
16.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材料一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大量物品,有锦帛珠宝、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还有经史、诗文、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
材料二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书中说:“……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1)文成公主入藏时,唐朝在位的是哪位皇帝?文成公主嫁给了谁?
(2)材料一、二说明文成、金城两位唐朝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起到了什么作用?
17.唐朝是怎样加强同国内各少数民族联系的?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精选阅读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教学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教学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教学案
点击新目标
1、记住唐朝周边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著名首领的名字及被唐朝册封的称号
2、列举唐朝与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方式和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3、理解并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链接旧知识
1、背一背:唐太宗的主要治国措施
2、问一问:唐朝前期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3、填一填: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他为.
课前小热身
1、通读全课,把你认为重要的知识勾划出来,并圈点出关键词语,并把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作个符号
2、完成预习练习。
(1)、吐蕃是今天的祖先,生活在
唐与吐蕃(2)、7世纪初统一吐蕃各部,唐太宗将嫁给了他。
唐(3)、唐中宗时又将嫁给了;后唐蕃正式结盟。

的(1)南诏是今天和族的祖先,生活在一带。
民唐与南诏(2)8世纪初统一各诏,建立以太和城为中心的南诏政权;
族(3)唐玄宗时册封为。

系(1)回纥是今天族的祖先,生活在一带;
唐与回纥(2)唐玄宗时册封为;
(3)两次助兵:唐灭突厥时出兵助战,安史之乱时有帮助唐朝收复失地。
3、师生交流完成情况。
课堂进行时

情景创设
在历史上有一个年轻、貌美、知书达理的女孩,为了各民族的友好交往,主动愿嫁到偏僻的青藏高原,但又担心那里的人太粗俗,故出了三道难题让对方回答。若能答对,她就自愿嫁过去。第一,把一根很细的丝线穿过有九曲孔道的明珠;第二,把100匹小马和100匹母马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出哪匹小马是哪匹母马所产?第三,从2500名美女中找出谁是文成公主。
新课解读
1、归纳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



2、分析文成公主入藏对汉、藏两族所产生的影响:

3、讨论并归纳出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方式有哪几

4、你知道在唐朝时周边少数民族多主动与唐朝交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恩:
(1)恩威并施
威:
(2)
课堂小结朗读知识建构

课堂大练兵
1、一首民歌的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连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你。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歌中反映的事件发生在
A唐高祖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唐高宗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
2、会盟碑屹立在今天中国某城市的大昭寺门前已有一千年的历史了。它反映了和唐朝结盟的少数民族是
A吐番B回纥C靺鞨D南诏
3、曾经出兵帮助唐朝打败东突,后来“安史之乱”中又帮助唐朝收复失地的少数民族是
A吐番B南诏C回纥D靺鞨
4、下面少数民族的首领曾经受到唐玄宗册封的有
(1)回纥(2)吐番(3)突厥(4)南诏A、(2)(4)B(1)(4)C(1)(3)D(1)(2)(3)(4)
5、“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唐朝与吐蕃的和亲政策B松赞干布时就与唐朝结亲C尺带珠丹感谢唐朝皇帝D汉藏关系密切
6、列举(1)列举唐朝和吐番友好交往的三件史实

(2)列出本课的三位皇帝和四位少数民族首领

(3)列出唐朝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的方式

7、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贞观十五年,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之。。。。。。及与公主归国,谓其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
(1)材料中所提到的“弄赞”和“公主”分别指谁?

(2)“当为公主筑一城”指的是什么?该城在什么地方/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弄赞”和“公主”的结亲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后谈收获
1、我记住了

2、我懂得了
附历史故事:公主出的三道难题:第一,把一根很细的丝线穿过有九曲孔道的明珠。(应对:把丝线系在一只蚂蚁的腰部,让蚂蚁穿过九曲孔道的明珠。)第二,把100匹小马和100匹母马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出哪匹小马是哪匹母马所产?(应对:把它们分开,断晓马的粮草,再把它们放在一起)。第三,从2500名美女中找出谁是文成公主

第四课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川教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第四课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川教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四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吐蕃的统一及其与唐朝的联姻,并受到唐朝的深远影响;南诏的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关系;回纥的发展及其与唐的友好关系。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回纥、南诏、吐蕃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疆的开发做出过重大的贡献,都有过灿烂的文化。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开放的政策、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唐朝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中,吐蕃与唐朝的关系更是与唐“和同为一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通过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民族团结、祥和的重要前提。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唐朝与土蕃的关系
二、难点:1、对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和、观点的理解
2、唐朝时汉族与少数民族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谈话、讲解、阅读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你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知道多少?或朗诵有关文成公主的配乐诗,由此导入新课。除了政治上统治时间长、经济发展水平高和文化繁荣以外,也体现在和周边少数民族的相处中,有密切的交流,推动了他们的发展。不过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汉朝又有很大的区别,究竟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展示《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弄清楚唐朝主要边疆民族的名称与分布。
(一)、唐朝与土蕃的关系
唐朝时期,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吐蕃东临中国,西临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南临印度戒日王朝和尼婆罗(尼泊尔),北临突厥。为了进行统治,把战略位置重要的逻些作为都城,就是现在的拉萨。(显示吐蕃的政权和经济)
松赞干布热心地接受周围各族的先进文化,派贵族子弟到天竺留学,招揽了天竺的学者、尼婆罗的技师、大食的医生。所有这些国家中,以中国的文明程度最高,松赞干布非常仰慕中原文明,决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公元634年,第一批吐蕃使臣来到了长安。(显示《松赞干布像》和《吐蕃赞普图》)
唐朝很快派使者到吐蕃,松赞干布见到唐朝使者的礼物,更增加了他对中原文化的无限向往,两次向唐朝皇家求婚。尤其是第二次,派宰相禄东赞携带大量珍宝到长安。(显示《步辇图》)
唐太宗认识到吐蕃是西部疆域重要的力量,要保证安宁,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是必要的,准备答应松赞干布的请求。但是几位年龄合适的公主都害怕到吐蕃吃苦,太宗很为难。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得知以后,很欣赏大宗讲的“一桩婚姻顶得上十万雄兵”这句话,自愿前去。但是又怕边远地区的人是不是太粗俗?因此她出了三个难题,如果使臣能够答上,她就自愿嫁到吐蕃。太宗非常高兴,封她为文成公主(显示《文成公主像》);禄东赞也接受了挑战,不仅顺利地解答了难题,还在公主面前展示了吐蕃人的机智和能歌善舞。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出发了。下面请几位同学来讲一讲文成公主嫁吐蕃的故事。(经过准备的三位学生分别讲述下面的故事)
学生甲:公主带着乳娘、宫女、乐队、工匠,加上江夏王率领的3000羽林军,组成一支庞大的队伍。他们带着华贵而丰富的妆奁。其中有金银、珍宝、绸帛,显示了唐朝国力的充沛:有经史、诗文、佛经、佛像以及种树、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送去了中原文化的精英;他们还带着种子、工具等物,成为传播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的队伍。
学生乙: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长安,长安城的居民纷纷赶来送行。大路两旁有几十万人,排出二十里长的队伍。人们挥舞着香花和彩带,祝愿他们的“女儿”一路平安。先向西,后向南,穿过青海到达西藏。因为青海的吐谷浑首领早已接受了唐朝的册封,娶了唐朝的公主,所以热烈欢迎文成公主的到来。他们在事先建好的“行馆”里休息了三个月,以适应高原的气候和吐蕃的风俗习惯。继续行进中,公主看到青海的土地平坦,河流纵横,但是居民只会种植疏朗的青稞,于是让随行的工匠教他们种植大麦和燕麦,还为他们装上水磨。当地人为了纪念公主,在山上树立了一尊公主的石刻像。
思考: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唐与南诏的关系
1、六诏是南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名称。公元8世纪蒙舍诏统一六诏更名为南诏。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问“唐与南诏的友好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利用有关史料介绍大理崇圣寺三塔并看图。
(三)、唐与回纥的关系
到了唐朝后期,北方又兴起了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回纥。回纥兴起于色楞格河一带,和突厥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突厥向西迁移以后,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建立回纥汗国。回纥人与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最大的不同就是,看到突厥的兴衰,明白南下侵扰暂时能得到一些好处,但是不能长久。于是回纥吸取匈奴和突厥失败的教训,知道和平对自己有利,主动与唐朝交往,是与中原王朝保持和好关系时间比较长的北方少数民族。唐朝也不把回纥列为敌人,唐玄宗还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共有12位可汗接受唐朝的册封。两国边境平静无事,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和好关系。在唐朝发生“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帮助唐朝收复洛阳和西安。
三、巩固小结: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多数是友好的。由于开明的民族政策、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唐朝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在交往中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其中,吐蕃与唐朝的关系更是“和同为一家”。
四、学习与探究:唐朝通过哪些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五、课堂作业:学习辅导该节作业
教学后记: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民族关系》知识点复习湘教版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民族关系》知识点复习湘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民族关系》知识点复习湘教版

知识点

一、发展原因

①经济上: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农民有了一定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手工业、商业、彰通都有了发展。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增强,这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政治上:由于唐朝前期几位皇帝比较善于用人.又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使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这又为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③唐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正确、开明,策略也是灵活的,有利于改善民族之间关系,使不同民族和睦相处。

二、各民族关系

1、吐蕃

唐朝政府对外推行的是比较开放的外交政策。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并结成联盟,和同为一家。将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吐蕃。822年,唐蕃会盟,划定了疆界,互不侵犯,唐蕃会盟碑现在还保存在拉萨的大昭寺。794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会盟,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2、突厥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唐军降服东+突厥,突利可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覆亡。大量突厥人迁到长安,各游牧民族尊唐太宗为“天可汗”。东+突厥的灭亡与归顺震动了西突厥与西域各国,一些西域小国纷纷改投唐代门庭。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西突厥在唐军数次打击下覆亡(参见唐与突厥的战争)。西域至此成为唐朝廷的势力范围,期间唐军与当时的另一大帝国阿拉伯帝国的开始交往。不过随着时间转移,

到了八世纪中叶以后,唐朝安史之乱的暴发无力顾及中亚地区,唐朝势力也基本退出了中亚沙漠地区。

3、亚洲各国

唐朝由于经济发达,文化在当时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朝鲜、日本派来许多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唐朝同阿拉伯地区的友好往来,使绿宝石、胡椒、伊斯兰教先后传入中国。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072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