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下册历史隋唐史复习课导学案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隋唐史复习课导学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复习课隋唐史一编号:22
班级:姓名:学号:组号:

1、掌握隋朝的大运河和唐朝的三个盛世局面及他们相关的帝王。

 重点:隋朝大运河的目的、三点、四段、评价;贞观之治
一、请用对学的形式完成以下问答题。
※1、隋的统一的时间、人物、影响?
2、隋朝的历史特点?
3、隋朝大运河的1、2、3、4、5分别代表哪些知识点?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皇帝、原因和目的分别是?
5、如何评价隋朝大运河?
6、唐朝三位帝王与他们的统治时期分别是什么?
二、关联信息。
大运河:_______________,唐太宗:______________;武则天:_____________;唐玄宗:____________
1、巩固隋朝的统治;2、文成公主进藏;3、任用姚崇为相;4、知得失的一面镜子;5、开元盛世;6、贞观遗风;7、颇有作为,促进社会继续发展,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8、洛阳;9、贞观之治;10、鉴真东渡;11、开创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12、玄奘西行;13、南水北调,南粮北运;14、隋炀帝;15、《唐律疏议》;16、改《姓氏录》17、《秦王破阵乐》;18、《霓裳羽衣曲》19、用实物代替服役。
三、检测反馈。
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D、为了对高丽战争
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我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下列选项与“唐宗”有关的是()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A、房玄龄B、杜如晦C、姚崇D、魏征
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能说明唐太宗( )
A.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B.认识到水与舟的关系
C.认识到隋亡的教训 D.认识到统治者应有的权力
6、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B、全长四、五千千米
C、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D、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7、“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8、“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纳谏B、吸取隋亡教训C、轻徭薄赋D、任用姚崇为相
二、材料题:
17、以下是古人关于大运河的两首诗,请你先阅读理解,不懂的地方问老师,然后回答问题:

问题:
(1)这两首诗中的大运河是谁在位时修建的?

(2)对于开凿大运河的态度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各是什么态度?

(3)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4)如何评价唐太宗?
一、课后评价反馈
1、唐太宗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翻译:做天子的人,如果是有道之人,那么百姓就会推他做国君;如果是无道之人,就会被百姓抛弃,(百姓)确实值得敬畏啊。
(1)唐太宗的这个认识和隋朝的灭亡有何关系?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是对哪项工程的历史赞颂?()
A.长城B.都江堰C.大运河D.赵州桥
3.下列各项制度中,为隋朝创立的有:①郡县制②均田制③三省六部制④科举制()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盛况?()
A.唐高祖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前期
5.在古代,“状元、榜眼、探花”这些称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
A.皇帝御赐B.九品中正制C.科举考试制D.察举制
6.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密切了汉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A.文成公主B.蔡文姬C.王昭君D.金城公主
7.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
①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隋炀帝开通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 B.巩固全国的统治C.巡游享乐 D.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9.三省六部制中,负责审核的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刺史D尚书省
10.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B.唐的统一与安定为“治”的局面出现创造了条件
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D.人民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
11.唐太宗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
A以法治国B以德治国C选用贤能D一人治国
12.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开皇律》B《隋律》C《唐律疏议》D《宋律》
13.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
A秦朝B隋朝C元朝D宋朝
14.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
A、唐高祖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
15.谁统治时期,人口增长,边疆巩固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全盛时期奠定基础。()
A.唐高宗B唐中宗C武则天D唐玄宗

17、(1)填图:本图比较模糊,请你用彩笔在图上填上大运河的中心;南北端点和;从北向南的四段、、、;连接的五大水系、、、、;最后填上隋朝的都城。
(2)、作用: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沟通南北交通,促进了沿岸地区经济发展;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级
18、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谠《唐语林》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M.jaB88.CoM

(2)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3)阅读材料二,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开元年间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4)除了“开元盛世”,唐朝前期还出现了哪些盛世、治世局面?

课后拔高:君主专制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创新与发展(6世纪后)。
创立:秦始皇嬴政;皇帝制与郡县制
发展:
西汉措施:设司隶校尉与刺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唐:隋杨坚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太宗: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武则天:殿试)。
元朝:忽必烈建立行省制度(中央:中书省,地方:行中书省)
明清:废宰相制度,设厂卫和庭杖制度,设军机处,思想上:推行八股取士,文字狱,加强皇权。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共同影响: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相关阅读

七年级下册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复习学案二


七年级下册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复习学案二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唐诗和杰出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散文和著名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唐代书法和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著名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艺术宝库莫高窟。

2.思想教育目标:

(1)隋唐时期,文学艺术获得高度发展,尤其是诗歌、书法以及石窟艺术进入了我国的黄金时代,在我国及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在文学艺术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的感知,使学生体会到,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一是来自于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二是来自于刻苦的学习和对相关文化艺术领域的变革与创新。从而有机地进行品德、意志和创新意识的教育。

3.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唐代的文学艺术成就,从而提高学生对唐诗、散文、书画、雕塑等方面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通过列表整理隋唐时期主要文学艺术家及其艺术特点和代表作来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书法和绘画

难点:雕塑艺术和乐舞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隋唐时期我国科技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什么地位?隋唐时期,我国不仅在科技方面创造了骄人的业绩,而且在文学艺术诸如诗歌、书法和石窟艺术方面,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书写课题)

新课学习

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凑”。这一谚语本身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略)说明唐诗的影响之大。

一、诗歌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说唐朝是我们诗歌的黄金时代?(答)仅流传下来的唐诗,就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5万首。诗歌在唐代已成为一种最普通的文学形式。从帝王、贵族、官僚到尼姑和歌妓,从鹤发到童颜都留下了他们的作品,而且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呈现出百花吐艳的景象。一个时代有如此众多的诗人和作品受到后人喜爱,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是罕见的。(问)在二千多位诗人中,同学们熟悉或知道哪些诗人?唐代诗人多,有成就的诗人也多。本课特别推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1.李白

(引导学生看课本李白像,并作介绍)李白,字太白,少年好学,喜欢文学。“一生好人名山游”,青年时即离家漫游祖国的大江南北。后被唐玄宗召为文学侍从,但当时政治日渐腐败,不满两年,便因得罪权贵,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这一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名篇迭出。744年,李白在洛阳和杜甫相遇并结成好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安史之乱后,李白遭遇不幸,最后在贫困和漂泊中病逝。他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传奇色彩,如李白的豪饮、剑术和球技,可谓德才兼备、文武两长。

李白存诗900多首,长于描绘祖国壮丽河山。同学们比较熟悉李白的哪些诗作?(《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是李白的代表作,也是无与伦比的绝唱。从诗歌风格来讲,李白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语言轻快。正由于此,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

如是说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杜甫则是一位现实主义大诗人

2.杜甫

同学们比较熟悉杜甫的哪些诗作?(《三吏》、《三别》是杜诗中的不朽篇章)从杜甫的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有哪些特点?杜甫的诗歌或气魄雄伟,或沉郁悲怆,语言锤炼凝重。

为什么在杜甫的诗歌中表现出与李白诗歌风格特点的巨大差异?主要是因为两人生活的遭遇与生活的时代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年青时即以诗文出名,也先后长期漫游;与李白相遇后,写下许多怀念的感人诗篇;后十年旅居长安,科举不第,常靠朋友接济,在失意和贫困中,杜甫看到朝政的黑暗,体会到人民生活的痛苦;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带着全家加入流浪的队伍,一度被叛军抓到长安,看到国破家亡的惨境,饱尝了战乱的苦楚;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写出了一生中很少有的一首表现出高兴的诗歌;但连绵不断的藩镇战争仍逼他到处飘泊、最后杜甫在贫病交加中,永远停止歌唱。

杜甫今存诗1400多首。他的诗歌反映出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落的历史,深刻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期人民所遭受的痛苦,被人们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诗圣”。在杜甫去世两年以后,我国另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诞生了。

3.白居易

中唐时期,唐朝走向衰落,社会矛盾重重。诗坛掀起改革浪潮,提倡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白居易是其中的代表人物11岁时,白居易为躲避藩镇战乱,开始了长达五六年的逃难生活,深刻感受到什么是民间疾苦,从而写出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讽喻诗。

白居易的讽喻诗有哪些代表作?(《秦中吟》、《新乐府》、《卖炭翁》)。白居易诗歌的另一特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因此,白居易的诗歌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流传很广。不仅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喜爱,而且流传到国外,在朝鲜和日本广为传抄。

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什么能在诗歌创作上取得卓越的成就?一是来自于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二是来自于刻苦的学习和对诗歌的变革与创新。

在书法艺术方面,我国隋唐时期亦是书法家辈出,并且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从而形成我国书法艺术的高峰。

二、书法的高峰

我国继王羲之后在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谁?他创立的新书体是什么样子?颜真卿,他创立的新书体雄浑敦厚,人称“颜体”,代表作有《多宝塔碑》等。和颜真卿齐名的书法家是谁?他的书法特点是什么?代表作有哪些?柳公权,他的书法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等。

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为后人称颂,是不是就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字写得好?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为后人称颂,并不仅仅是字写得好,还在于他们的人品高,在安史之乱事件中,颜真卿挺身抗击安禄山。柳公权借笔法劝谏唐穆宗。这说明,人品与书品是紧密相关的,只有人、书俱佳,才能赢得后人的赞颂。

隋唐时期,我国的书法艺术为什么会有高度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唐朝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还有当时的统治政策比较开明,这些都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唐太宗本人亦非常喜欢书法,还把书法的好坏作为取士的一项重要标准,这就刺激了读书人学习书法的积极性,由此促使唐朝的书法艺术达到极高的水平。

三、异彩焕发的绘画

隋唐时期画坛出现怎样的盛况?宗教画富有现实生活气息,人物故事画、山水画、花鸟画已大量出现。

对后世影响大的唐代画家是谁?他们的绘画各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代表作?对后世影响大的画家是唐代的阎立本和吴道子。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他画的人物神态各异,生动传神,代表作有《步辇图》。这是一幅有重要价值的历史画卷,它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向唐朝求婚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真实地反映了汉藏两族友好亲密的关系。吴道子善画写意画,即用笔不求工细,但求神态。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讲究主体效果,其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石窟艺术在唐朝也进入了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四、艺术宝库莫高窟

我国古代有三大佛教艺术宝库,有两个曾在上一学期学过,还记得吗?(山西云岗和河南龙门石窟。)除了云岗、龙门石窟以外,还有座落在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其中十分之六七的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现存的492个洞窟绘有“飞天”。总计4500余身,其中有的飞天长2。5米,也有的不到5厘米。这些飞天好像不受任何约束,姿态千变万化,反映了古代艺术家们丰富的想象力。

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创建于前秦时期,后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时代陆续开凿。当你面对这里的每一个雕像,每一幅壁画,你将作怎样的感想?凝集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汗水,这是我们的前人对世界雕塑、绘画艺术作出的贡献。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同时也激励我们更加刻苦地学习,以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任。

五、盛大欢腾的乐舞

指导学生看书,找出这个时期乐舞发展的特点

隋唐时期在继承前代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变革、创新,在诗歌、散文、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各方面的人才辈出,佳作累累。我相信,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在你们中间将会出现伟大的诗人、学者和艺术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学案
一、科学技术
1、建筑:
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代表:①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
2、印刷术:①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②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歌等。③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医学:“药王”孙思邈《千金方》。
二、文学:诗歌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2、代表诗人:
①李白(盛唐)──“诗仙”(《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②杜甫(盛-衰)──“诗圣”“诗史”(“三吏”“三别”)
③白居易(中唐)──《秦中吟》《新乐府》,诗歌反映现实。
三、书法:“颜筋柳骨”
1、颜真卿:创立雄浑敦厚的新书体,称“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为《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颜真卿。
2、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成“柳体”,其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为《玄秘塔碑》。
四、绘画
1、(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代表作为《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2、(唐朝)吴道子:“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图》。
五、艺术宝库
代表:甘肃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开凿,壁画和彩色塑像,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1、唐初:《秦王破阵乐》2、盛唐:《霓裳羽衣曲》
以上内容用表格可简化归纳为:
一、科技方面
类别朝代设计者成就
建筑隋朝李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雕版印刷术唐朝《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二、文学方面(诗歌)
代表人物生活时期代表著作诗歌特点人称
李白盛唐时期《早发白帝城》《蜀道难》即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诗仙”
杜甫由盛转衰“三吏”、“三别”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诗圣”
白居易唐朝中期《秦中吟》《新乐府》现实主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诗歌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三、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
类别代表人物著作成就
书法颜真卿《颜氏家庙碑》创立了新书体“颜体”,是继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柳公权《玄秘塔碑》自成“柳体”
绘画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像》擅长人物故事画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被称为“画圣”
石窟艺术甘肃西部的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七年级历史下册18课导学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18课导学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一.
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
2.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二.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
三.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A.自主学习
1、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杨坚就是帝。
(2)、隋朝的统一
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政权,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的繁荣
①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②表现:、。人口激增;粮仓丰实
2、大运河的开通
①目的:,。
②时间人物:年,征发几百万农民,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③三点四段五大水系: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起,今北京市,南至,今杭州市,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全长四五千里。
④地位和作用:地位大运河是。作用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
B.合作探究(15分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下列问题)
利用导入框和〔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
问题一: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问题二: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五.

四、(10分钟)
1.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的是秦始皇时开凿的()
A.灵渠B.白渠C.六辅渠D.都江堰
2.隋朝重新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A.581年B.589年C.605年D.610年
3.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是在()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
4.隋朝的都城在()
A.长安B.洛阳C.成都D.建业
5.隋朝大运河的四段中,与洛阳相连接的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6.隋朝主持开通大运河的是()
A.隋文帝B.隋炀帝
7.隋朝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B.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C.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发展D.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8.阅读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龙舟水殿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曰休《汴河怀古》
回答①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哪一著名的水利工程?

②上述水利工程的功能是什么?当前,国家正在进一步扩展材料二中水利工程的功能,那么扩展其功能的重大建设工程是什么?

③材料二反映出唐代对该项水利工程的开凿普遍持什么看法?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第二课贞观之治学案
出品人:王晶审核人:史卫民课型:新授时间:2011-2-21
一.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
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三.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A.自主学习
1、唐朝的建立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同年,在太原起兵的反隋贵族,进入长安,建立唐朝,就是唐高祖。唐高祖退位以后,传位,他就是,年号。
2、贞观之治
(1)、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力量的伟大,吸取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皇帝要,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
(2)、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他任命赋予谋略的和善断大事的做宰相,人称“”。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他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
3、女皇武则天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晚年称帝,改国号为,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
B.合作探究(15分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一:学生自己看课本p8-9,总结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问题二:贞观之治的表现:

五.
四、
1.“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高宗D.武则天
2.在唐太宗时期,以敢于犯颜直谏而流芳青史的是()。
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
3.“贞观之治”与武则天统治时期的不同表现是()。
A.重视农业生产B.选拔任用有才能的人
C.重用酷吏D.国力不断强盛
4.连线
房玄龄敢于直谏
魏征善断大事
杜如晦富于谋略
第3课开元盛世导学案
一、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二、
本课的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
三、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
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A.自主学习
(一)、“开元之治”
武则天以后,...................即位,在唐玄宗统治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唐朝制造了.................(用来耕地的工具),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

具........................

2、手工业品方面:(1)瓷器有..................的青瓷和................的白瓷最有名;

(2)、......................是艺术的珍品。

3、唐朝著名的大都会有:.........、洛阳、..........和成

都。...................成为国内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

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三)、唐朝的衰亡
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天宝年间的............和..................的叛乱。唐朝由盛转衰。公元9世纪后期,爆发的唐末农民起义瓦解了唐朝的统治,................年唐朝灭亡。
B.合作探究(15分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下列问题)
1、唐玄宗统治的前期为什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他统治的后期却使唐朝由盛转衰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2、今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说说唐朝时城市有那些美好的方面?

C.知识拓展
我国是茶的故乡。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陆羽就被人称为“茶神”了。

五.

四、(10分钟)


1、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史称“------”。
2、唐朝制造了-------(用来耕地的工具),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
3、瓷器有:------的-------和-------的-------最有名;-------是艺术的珍品。
4、唐朝著名的大都会有:------、-------、------和------。(------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5、唐玄宗统治后期,------年间-----年的-----和-------的叛乱,又称--------。
唐朝走向衰弱的标志是:_______。--------(什么事件)瓦解了唐朝的统治,------年唐朝灭亡。
6、-----的《------》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称为“茶神”。
7、材料题:“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这是谁的诗句?2)“开元”是谁的年号?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5)这种全盛局面是何时被打破的?
6)人们尊称这首诗的作者为什么?隋唐时期还有哪些盛世?
7)与这位大诗人同朝代的著名诗人还有哪些?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学案
出品人:高志伟审核人:史卫民课型:新授时间:2011-2-2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⑵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法:指导预习,问题设置指导课前预习工作: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采用分组合作的方法做好预习工作。第一组:了解隋唐以前我国采取什么选官方法。第二组: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科举考试究竟怎样考。一个普通读书人怎样才会成为进士。第三组:找出课文中提到哪几位人物是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的,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哪些历史人物是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的,如岳飞、司马光等。第四组:排练一个短剧小品(1分钟以内)“看榜文”。学法:阅读、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尤其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的作
2、难点:如何客观评价科举制度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及其对中外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在用人方面有什么共同点?(注意任用贤才,选拔有才干、有道德的人当官。)
设问过渡:隋朝之前,怎样选拔官吏呢?原来,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的推荐,才能当高官。(所谓“高门”就是“高等”的意思。)地方官吏、高门权贵推荐的人当上高官之后,就要“知恩图报”,往往利用职权来维护推荐者的特权,不利于皇帝加强中央集权。所以,隋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实行有效的统治,废除了旧的选官制度,创建新的选官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叫做科举制度。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科举制的诞生
学生阅读15页课文、插图和资料,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隋文帝开始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分科考试)

2、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正式诞生?(隋炀帝)

3、科举制度起了什么作用?(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过渡讲解:科举制建立之初的隋朝,选拔的人数不是很多。后来,经过唐初几位皇帝的完善,通过科举制度录取了很多有才学的人。

二、科举制的完善

学生阅读16页课文和插图,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

1、唐太宗怎样发展科举事业?(扩充国学规模)

2、唐太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是科举制度的最大获益者。)

3、武则天怎样发展科举事业?(开始实行“殿试”,在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应举者。)

4、唐玄宗怎样发展科举事业?(把诗赋列入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八次亲自“殿试”应举者,录用了很多有才学的人。)

5、结合第16页“动脑筋”:它类似于我们今天哪一种题型?(填充)你怎样看待这种题型?(有助于强化记忆,但不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见解。)

6、学生阅读16页小字部分“唐玄宗处理‘曳白’者”和15页导入框“李昂羞李权”的故事,思考回答:这两件事说明科举制度讲究什么原则?(公平,真实。)

过渡讲解:因此,科举制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科举制的影响

1、学生根据18页“动脑筋”:唐朝进士科考诗赋好不好?(好)为什么?(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后来唐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

2、学生阅读18-19页课文,按19页“活动与探究2”: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它与英国的考试制度和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可以激励人们用功读书,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3、学生阅读19页“自由阅读卡”,思考回答:“最大最重的石头书”说明了我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对读书人学习内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认真攻读儒家经书,防止传抄错误。)

4、学生按18页“活动与探究1”:李德裕态度如何?(反对科举制度)他的话有理吗?(他这些话不妥。因为熟悉朝廷事物和礼仪只是有利于从形式上办好朝廷的事情,并不是当官的必要条件。)

5、学生根据17页归纳:隋唐科举制度从哪三个方面对当时封建社会产生了影响?(用人制度、教育事业、文学艺术)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围绕一个问题进行了步步深入的探讨。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我们是围绕什么问题进行讨论的,又是怎样步步深入的?(学生总结)
目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为改变许多出身地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的弊端,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开始于()

A.隋文帝时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D.武则天时

2.科举制在我国正式诞生是在()

A.隋朝 B.唐朝C.明朝D.秦朝

3.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是在()

A.隋文帝时B.唐太宗时

C.唐玄宗时D.武则天时

4.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B.唐朝时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

C.明经科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D.明朝时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

5.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和废除的年代是()

A.500多年明朝B.700多年清朝C.900多年元朝D.1300多年清朝

6.下列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A。隋炀帝——分科考试B。唐太宗——扩充国学增加学员

C.武则天——殿试、武举D。唐玄宗——诗赋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7.自隋朝确立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员,其意义在于()
①废止过时的选官旧制,将选官、用人权力从地方收回中央。②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特性。③开始突破门第的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才。④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获得了施展才能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8.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始于()

A.东汉 B.明朝C.唐朝D.隋朝

9.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科举制度从思想上控制了读书人。

C.培养了更多的中华民族的英才。

D.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0.科举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在于()

A.普通读书人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扩大了选官的范围。

B.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C.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不能做高官,选拔官吏的实权也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D.选拔官吏必须实行世袭制。

11.武则天开创殿试,亲自出题面试举人的根本意图是()

A.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鼓励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D.巩固封建统治。

12.隋文帝废除旧的选官制度的原因是()①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需要加强中央集权②隋文帝重视文学。③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才能有效地进行统治。④使选官实权控制在地方官员手中,扩大地方自主权利。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③

13.下列属于完善科举制度的皇帝是()①唐太宗②隋文帝③唐玄宗④武则天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二.问答题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⑴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⑵举例说明在科举制度下出现的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科举不第的才华之士。

⑶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科举制度?

导学案第5课和同为一家
——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
1、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3、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4、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6-27页“天可汗”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1—3题:
1、唐太宗对东突厥采取了哪些政策?
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毒爱之如一”,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

3、“天可汗”的含义是什么?少数民族为什么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请看课文第27-30页“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点苍山会盟”二目
的内容,回答下列4—5题:
5、“点苍山会盟”是怎么回事?
(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议一议:本课课题“和同为一家”的含义是什么?
(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边疆各族与唐朝关系和睦、
友好,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2、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有什么疑难问题?

请在下图的空白处填上少数民族的名称,填一个讲一个相关的故事,
看谁讲得好?

(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一)单项选择题
1、被西北各部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的()
A、唐高宗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B.吐蕃与唐朝的关系不断加强
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4、右图同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唐在东突厥就地设立都督府B、文成公主入藏
C、甥舅会盟碑D、点苍山会盟
5、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
A、唐高祖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6、在点苍山与唐朝使团会盟的首领是:()
A、吐蕃赞普B、突厥可汗C、南诏王D、匈奴可汗
7、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到“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趁”其中的“文皇”是指()
A、汉文帝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
8、吐蕃是今天哪族的祖先?()A、苗族B、黎族C、藏族D、突厥族
9、阅读下列材料
太宗尝谓长孙无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吴兢《贞观政要》
①魏征指出的“中国既安,远人自服”对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影响?
②“耀兵振武,慑服四夷”与“偃革兴文,布德施惠”有什么不同?
导学案第5课和同为一家
出品人:高志伟审核人:史卫民课型:新授时间:2011-3-3
——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
1、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3、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4、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6-27页“天可汗”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1—3题:
1、唐太宗对东突厥采取了哪些政策?
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毒爱之如一”,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

3、“天可汗”的含义是什么?少数民族为什么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请看课文第27-30页“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点苍山会盟”二目
的内容,回答下列4—5题:
5、“点苍山会盟”是怎么回事?
(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议一议:本课课题“和同为一家”的含义是什么?
(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边疆各族与唐朝关系和睦、
友好,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2、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有什么疑难问题?

请在下图的空白处填上少数民族的名称,填一个讲一个相关的故事,
看谁讲得好?
(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一)单项选择题
1、被西北各部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的()
A、唐高宗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B.吐蕃与唐朝的关系不断加强
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4、右图同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唐在东突厥就地设立都督府B、文成公主入藏
C、甥舅会盟碑D、点苍山会盟
5、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
A、唐高祖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6、在点苍山与唐朝使团会盟的首领是:()
A、吐蕃赞普B、突厥可汗C、南诏王D、匈奴可汗
7、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到“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趁”其中的“文皇”是指()
A、汉文帝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
8、吐蕃是今天哪族的祖先?()A、苗族B、黎族C、藏族D、突厥族
9、阅读下列材料
太宗尝谓长孙无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吴兢《贞观政要》
①魏征指出的“中国既安,远人自服”对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影响?
②“耀兵振武,慑服四夷”与“偃革兴文,布德施惠”有什么不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的导学案
出品人:王晶审核人:史卫民课型:新授时间:2011-3-8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的社会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⑵了解与科举制有关的进士、明经、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和知识点。
⑶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延伸,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得到提升。
⑷了解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社会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⑵通过教材资料,整理相关信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科举制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举制的诞生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是隋唐社会繁荣和文化绚丽的因素之一,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1、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2、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
⑴改善了用人制度,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
A、科考形式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考试。
B、他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扩大了唐朝以后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为封建统治阶级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C、开创了整个社会读书求学的良好风气。
⑵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文化的发展,造就一批诗人,推动古文运动和传奇小说发展,使唐文学达到很高水平。
⑶在世界文明史上占重要地位。
⑷科举制有进步作用但也隐含弊端。
科举制度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功、金榜题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

唐代科举考试的常设科目: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明法,明书,明算是关于律令,文字,数学的专门科目,选择专门人才,录取后只在与专业有关的机构任职。
明经: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汉代设置这一科,为儒生进入仕途提供渠道。明经与进士二科为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明经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等,考试之法,先贴文,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科举制的历史发展:
1、隋炀帝时的科举分两科,一称明经,另一称进士。虽然唐代大大增加了科目数量,但明经和进士仍是选拔官员的主要科目。明经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墨义。帖经有点像现代考试的填充,试题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至于墨义则是一些关于经文的问答。进士科的考试主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有时也会加入帖经。
2、唐高宗时代以后,进士科的地位慢慢超越了明经,成为科举中唯一的重要科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进士科考生需要发挥创意方能及第,而明经只需熟读经书便能考上。而且进士科的评选标准甚严格,考上的人数往往只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当时曾有一句说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道出了进士科的难度。
3、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始。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宋仁宗时,曾发生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封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亦不可以进士重考。
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一、自主学习(精彩课堂,由我开始!)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完成填充:
1、科举制的诞生:
⑴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⑵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⑴唐太宗:
①扩充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②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⑵武则天:武则天时创设了殿试和。
⑶唐玄宗:
①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②玄宗曾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
3、科举制的影响:
⑴科举制改善了,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
⑵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
⑶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⑷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科举制的诞生
1、隋文帝开始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
2、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正式诞生?
3、科举制度起了什么作用?
科举制的完善
4、唐太宗怎样发展科举事业?(扩充国学规模)
5、唐太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6、武则天怎样发展科举事业?
7、唐玄宗怎样发展科举事业?)
8、讨论18页“动脑筋”:它类似于我们今天哪一种题型?你怎样看待这种题型?
科举制的影响
学生根据19页归纳:隋唐科举制度从哪三个方面对当时封建社会产生了影响?(用人制度、教育事业、文学艺术)

三、拓展延伸(深化知识,我行你也行!)
1、学生根据20页“动脑筋”讨论:唐朝进士科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

2、学生按20页“活动与探究1”:李德裕态度如何?他的话有理吗?
3、21页阅读分析;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什么感想?
4、学习了科举制后,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满意吗?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
(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
谈谈你在本节课的收获。

一、单项选择题:
1、魏晋时期,选拔官员依据的主要标准是()
A.才能和学识 B.门第和出身C.民族和地域D.等级和财产
2、为改变许多出身地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的弊端,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开始于()
A.隋文帝时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D.武则天时
3、下列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A.隋炀帝——分科考试B.唐太宗——扩充国学增加学员
C.武则天——殿试、武举D.唐玄宗——诗赋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4、“武状元”这个词最早可能出现于:()
A.唐太宗时期B.唐高宗时期C.武则天时期D.唐玄宗时期
5、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和废除的年代是()
A.500多年明朝B.700多年清朝
C.900多年元朝D.1300多年清朝
6、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科举制的有()
①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慈恩寺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
D.②④
7、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科举制度从思想上控制了读书人。
C.培养了更多的中华民族的英才。
D.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请回答:
(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它对唐代的教育事业产生的什么影响?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导学案
出品人:王晶审核人:史卫民课型:新授时间:2011-3-10
一、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知道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的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比较日本、新罗与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及佛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唐朝所起的作用,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通过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二、学习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三、学习难点: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四、知识链接:唐朝国力强盛,海陆交通发达,政府又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这些都促进了唐朝对外交往的活跃。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不断向外传播,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唐朝也以开阔的胸襟吸收着外来文化中的先进内容,如阿拉伯的医药学,天主的熬糖法、西域的音乐和舞蹈等,为我所用,不断创新。
五、自主预习,自我提高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唐朝从_______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还有______和_______等。
2、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高僧_______。________时,他___次东渡日本。他精心设计的__________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问题归纳:概括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是________上的国家,强胜以后,派遣______和大批_______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新罗仿制唐朝的政治制度,采用_______选拔官吏。
三、玄奘西游
1、唐朝时,中国同天竺(即_______)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_________
2、_______初年,玄奘从______出发,历尽艰险,前往天竺,______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了《________________》。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六、课堂小结
学生谈谈本课的收获
七、当堂训练
(一)填空
1、世界各国仰慕中国文化,把中国人称作“唐人”开始于_____
2、日本派遣来中国唐朝学习的使团称之为________
3、唐朝时期赴日本的僧人最有影响的是________,他于______时六次东渡。
4、朝鲜半岛上与唐朝关系密切的国家是_______
5、唐朝时期西游天竺取经的高僧是_______
6、高僧玄奘根据自己的见闻写成的书籍是_____________
(二)选择
1.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唐代高僧是()。
A.玄奘B.戒贤C.鉴真D.戒日王
2.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3.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鉴真和尚B.玄奘C.阿倍仲麻吕D.崔致远
4..“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
A.新罗B.天竺C.波斯D.日本
5、如果你想研究唐朝时印度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A《史记》B《资治通鉴》C《西游记》D《大唐西域记》
6、“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不畏艰难的精神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著追求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7、唐朝时,我国与各国间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是()
①中国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②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④唐朝疆域比过去扩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精义的唐朝高僧是()
A.鉴真B.玄奘C.晁横D.郑和
9、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遣唐使东来
10、七年级一班的黑板报设计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四个标题,请你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遣唐使来华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过程与方法:对赵州桥与颐和园玉带桥等桥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培养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诗进行赏析,激发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对祖国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以此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习重点: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光耀千古的诗坛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赵州桥是一座高度的科学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
二、自主预习,自我提高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_____朝____设计并主持建造的________,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______多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桥。
2、唐都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_____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经有_________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
2、唐朝印制的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____________的雕版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1、______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今天,我们能看到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______首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的诗,既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__________”。
3、杜甫生活在唐朝由胜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年代,被后人称之为“_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_____”就是史诗里不朽的篇章。他的诗,有的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语言精练凝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__________”。
4、白居易生活在__________,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是这类诗的代表作。
三、共同学习,合作提高
合作探究一
材料一“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
材料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
材料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
材料四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白居易称李白和杜甫的诗说:“吟咏流千古,声明动四夷。”
①李白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试再列举一例。
②材料二体现了杜甫怎样的高尚情操?对我们有何启示?
③结合材料三说明白居易的诗歌有什么特点?
④材料四中韩愈和白居易对李白和杜甫的评价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合作探究二
赵州桥入选中国世界记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桥的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既可以加大泄水面积,又可以减少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可以减轻桥身重量和对桥基的压力。桥两侧栏杆上雕刻者龙形花纹,龙的姿态活泼,若飞若动。
①赵州桥有着如此高的历史地位,你知道它有着怎样的建筑特点?

②材料中的哪句话最能体现赵州桥历经千年仍屹立不倒的原因。
四、当堂训练
1、“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是人们对现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它修建于()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
2、河北民歌《小放牛》中唱到:“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是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扎了一道沟。”实际上赵州桥的建筑设计者是()
A.李冰B.李春 C.郑板桥D.鲁班
3、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化,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A.词B.小说C.戏剧D.诗歌
4、一首歌这样唱到:“-------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莲,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在唐宋诗篇中被称作“诗仙”的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轼
5、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隐
6、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被誉为“当代毕升”,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千金方》B.《金刚经》C.《齐民要术》D.《伤寒杂病论》
7、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是()
A.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D.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8、唐朝是我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其中哪位诗人的诗被称作“史诗”()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
9、白居易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讽喻社会,同情人民,其代表作品有()
①《早发白帝城》②《蜀道难》③《秦中吟》④《新乐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与唐朝诗歌的繁荣有直接关系的是()
A.唐朝强盛B.印刷术的发明C.社会安定D.科举制的实行
五、课堂小结
谈谈本课的感受
六、课后学习,加强自律
一,填空
1、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________
2、唐朝时期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
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______
4、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_______
5、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仙是指______
7、诗圣是指_______
8、分别说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代表作品和风格。
二、列表归纳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及其特点等内容

诗人生活的时代代表作作品主要特点
李白“诗仙”盛唐《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
《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裴十四》等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
杜甫“诗圣”盛唐转衰《春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三吏”“三别”等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
白居易中唐《赋得古原草送别》
《秦中吟》《新乐府》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知识归纳
基础知识:知道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成就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包括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敦煌莫高窟艺术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颜真卿书法成就的学习,认识到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书法艺术在唐朝进入了黄金时代。通过学习阎立本、吴道子绘画成就,了解他们各自的创作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它在壁画和彩塑方面的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以激发爱国主义感情。
学习重点: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学习难点: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二、自主预习,自我提高
1、隋唐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书法家是________、_________。
2、继王羲之之后,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__________,他的书体____________,人称_________。
3、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_______”,他的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归纳:书法在何时成为一门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都有谁?简要叙述书体的演变历程。
4、隋唐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________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出现,对后市影响较大的画家有唐朝的_________、__________。
5、阎立本擅长____________画,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道子画技高超,后世尊称他为“_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
问题归纳: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分别有什么特点?
6、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_______西部的_________。它堪称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7、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________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并加以创新,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盛世特色。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共同学习,合作提高
(一)合作探究一
材料一“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苏轼
①“颜公”指的是哪位书法家?生活在哪个年代?
②.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③.如何评价这个人?

材料二颜真卿,字清臣,名与字相合,父辈的希望于此可见;而颜真卿一生.也似乎正是沿着这一既定轨道求真求清。一生历任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大臣,以至为唐王朝舍身取义,杀身成仁。颜真卿撰碑往往自云“琅砑颜真卿”,因其祖籍山东琅砑临沂。其父颜惟贞,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判人高第,授衢州参军,历长安尉、太子文学,以草、隶擅名。几乎和父亲一样不幸,三岁的颜真卿也尝到“少孤”的辛酸,由母亲殷氏亲加训导。这种命运的播弄,或许正是发挥才能的砥石。既长,由勤奋与刻苦中磨砺而出的颜真卿,已是“少好儒学,恭孝自立。贫乏纸笔,以黄土扫墙,习学书字,攻楷书绝妙,词翰超伦。”(《颜鲁公集行状》)
④我们学习唐朝的艺术不仅仅是知道其繁荣的兴盛,更重要的是学习这些艺术家的优秀品质,指引我们以后的道路。上述材料主要说的是颜真卿,那么你认为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呢?
(二)合作探究二
材料一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燿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杜甫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李白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篷舞——白居易
材料二:在电视时代,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并不是惟一手足无措的剧种。中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中,三分之二都面临生存危机。偌大的上海,昆曲观众只有几百人;越剧故乡浙江的100多个正规越剧团现在只留下不到20个。
古典戏剧真的进入了“疲惫岁月”?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学者余秋雨在《笛声何处》中写道,昆曲“太长,太完满,太缓慢,太文雅,太刻板;但是,戏剧家和戏剧理论家们还在以苛严的标尺刻意追求它的完整性和规范化,刻意追求它的韵律和声调,致使它的局限性越来越严重。” 
也有人在倾全力焕发古老剧种的青春。著名华人作家白先勇将汤显祖55折的《牡丹亭》剧本压缩成27折,于今年4月开始世界巡演。改编版本在保持昆曲抽象写意和以简驭繁的美学传统的同时,也利用现代剧场概念使古老的剧种适应现代观众的视觉要求。
——《扬子晚报》2004年9月12日
①材料一中的三首诗歌描述了唐朝文化哪一方面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唐朝舞蹈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典戏剧所面临的困境,调查你的家乡有什么地方戏?你能结合唐朝的经验谈谈你对保护发展地方戏曲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四、当堂训练
1.我国书法艺术的高峰是
A.秦汉时期B.三国时期C.五代时期D.隋唐时期
2.继王羲之之后,我国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A.柳公权B.颜真卿C.钟繇 D.欧阳修
3.“画圣”是指
A.展子虔B.吴道子C.阎立本D.唐玄宗
4.擅长人物故事画的唐代画家是
A.展子虔B.吴道子C.阎立本D.唐玄宗
5.下列关于隋唐的音乐、舞蹈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 
②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
③呈现出气势恢弘、风格多样,既优美和谐,又铿锵热烈的盛世特色 
④融合了南朝的优美和北朝的雄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属于隋唐时期书法家的是()
①阎立本②颜真卿③吴道子④柳公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我国古代有许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医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A.华佗、顾恺之、李白 B.华佗、顾恺之、杜甫
C.张仲景、吴道子、李白D.张仲景、吴道子、杜甫
8、右图是20世纪20年代被美国人华尔纳从敦煌莫高窟盗走的珍贵文物,它体现了高超的雕塑技艺与宗教文化的完美结合。这里的“宗教”是指()
A.道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佛教
9.下列内容与画家吴道子相符合的是
A.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B.擅长人物故事画
C.博采众长,别处新意,骨力劲键D.优美和谐,铿锵热烈
课堂小结
五、课后学习,加强自律
1、隋唐时期最著名的两大书法家是_____、_______
2、继王羲之后最著名的书法家是_______
3、画圣指的是________
4、隋唐时期著名的石窟艺术是_________
5、唐朝的乐舞风格有哪些?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727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