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空气、氧气和水》第二课时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空气、氧气和水》第二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

2.熟记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和实验操作。

3.熟记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候课

请同学们挺直脊背,端正坐姿,以饱满的精神迎接知识的挑战。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出示【投影01】)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和水(二)。

二、先学。

1、复习指导。(15分钟)【投影02】请同学们认真回忆相关知识点,完成以下任务。

《中考指导》P51填空题4、5时间15分钟

15分钟后,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很好的完成检测题。

2、学生自主复习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后教

1.先交换课本后更正。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两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明优生更正)

2.讨论:(先让优生“兵教兵”,优生讲的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时间8分钟

四、当堂训练(15分钟)出示【投影03】,

《中考指导》P53能力提升第一、二题

五、教师及时批阅指导更正、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延伸阅读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学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九年级班姓名时间:2012年月日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2.能记住收集氧气及验满的方法。
3.通过练习连接仪器,熟练基本操作。
4.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5.通过实验探究,记住氧气的一些主要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初步认识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学习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课前预习】
1.实验室有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将它们的文字表达式写在下面,如果你能知道各种物质的化学表达符号(物质的化学式)请在相应物质下面注明。

2.请说出实验室可以利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它们是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3.请说出每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所用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
1.请仔细观察课本图2—14和右图
(1)在图2—14和右图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2)此装置适合于用哪种方法来制取氧气?

(3)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4)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5)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二、交流学习
1.请在仔细阅读课本p45——46页的《实验活动1》的基础上,与小组成员讨论解决一下问题。
(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如何检验,如何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为什么?用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制取氧气需要么?

(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为什么?

(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否则会产生什么后果)

(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6)本实验中需不需要验满?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时需要验满?如何验满?

(7)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思考: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观察思考】
动手做一下木炭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与氧气反应的物质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反应类型
木炭
细铁丝
【思考交流】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应用坩埚钳夹住木炭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思考:为什么?)

2.做铁丝燃烧这个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思考:为什么?)

三、我的收获
1.实验室装配仪器的一般顺序是什么?

2.总结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般步骤有哪些?与小组成员交流一下?形成全班共识后记在下面。

四、有效训练
1、制取和收集氧气时,都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集气瓶,量筒,铁架台,试管B.集气瓶,试管,铁架台,导管
C.酒精灯,蒸发皿,试管,铁架台D.铁架台,试管,漏斗,导管
2、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A.没有颜色B.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D.易溶于水
3、检验集气瓶里氧气是否已收集满,可以把______放到集气瓶______。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错误的操作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对试管加热,过一会儿把导管放入水里,没有看到气泡逸出,说明装置漏气
B.固定在铁夹上的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C.加热时,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
D.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到集气瓶中检验内氧气是否已满
B.食盐水蒸发得到固体食盐和水蒸气是分解反应
C.把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加热,比单独加热氯酸钾制出氧气的速率快
D.因为氧气比水轻,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酸钾中含有氧气,加热时即可放出
B.从空气中可以得到氮气和氧气,这个变化是分解反应
C.凡是含氧的物质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
D.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8、在实验室里,我们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某些气体

(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是;
干瘪气球
(2)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实验室用上述反应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4)如果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9、图甲所示的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装置。请你回答:
(1)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如果没有伸到液面以下造成的后果是。
(2)可以用如右图甲图所示的收集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3)右图乙图所示装置也可以用来制取氧气,甲图中的发生装置与之相比较具有的优点是。
【课后提升】
1.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问:
①还需借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主要分为以下七步。请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第()步: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第()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第()步:用铁架台上的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第()步: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
第()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
第()步: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第()步:将导管拿出离开水面

空气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名:

课题:课题1空气(第2课时)

学习目标:
⒈能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能说出稀有气体的稳定性及其主要用途。
3.能说出空气的污染物、空气污染的防治措等。
学习重点、难点:
1、氮气和稀有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学习过程: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氮气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用途?
(1)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稀有气体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用途?
答:(1)稀有气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
(2)稀有气体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稀有气体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的成分本身具有固定的组成,是不是说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空气污染,你的认识是:
(1)空气的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污染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

[课文阅读]课本“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日报”
我国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记住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氮气N2、氦He、氖Ne、氩Ar、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
二:自主探究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氧气用途:(1)、潜水、医疗(2)、炼钢、气焊(3)、化工生产(4)、宇宙航行
(这些用途一般都是利用氧气易于跟其他物质起反应并放出热量的性质)
2.氮气性质:1、2、3、氮气是____色、_____味的气体。
氮气用途:(1)、化工原料(硝酸、化肥)(2)、(焊接金属、充入灯泡、食品防腐)
(3)、医疗、麻醉(4)、超导材料
3.稀有气体性质:________、_____、____。
稀有气体用途:(1)、_________(焊接金属、充灯泡)(2)、__________(3)、________(4)、制造______环境(氦)(5)、医疗______(氙气)
二)、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的原因:有害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尘,(如__________)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化工厂排放的_____,汽车排放的________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
(1)____________;(2)、影响_______生长;(3)、破坏_____________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
4、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1、加强大气质量监测;2、3、4、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养成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四:学习评价
1.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可根据它们下列性质中的()
A.颜色B.能否使火焰熄灭C.状态D.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2.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原因是()。
A、人的呼吸B.植物的光合作用C、矿物燃料的燃烧D.工厂的废气
3.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A.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废气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
C.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物
4.许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时①产生有毒气体。②产生噪音。③产生粉尘。④易引发火灾。其正确答案是()
A.只②和④B.只①,②和④C.只②,③和④D.①②③④
5.据报道,现在许多城市交通主干道的空气严重超标污染,其主要原因是()
A.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B.几十万辆汽车,摩托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C.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的;D.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的排放造成的;
6.氮气的用途也很广泛,下列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A.合成氨制作氮肥B.充入灯泡作保护气
C.作为火箭发射的推进剂D.医疗上可作为危重病人的急救气
7、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A.二氧化碳B.氮氧化物C.硫氧化物D.可吸入颗粒物
11、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在包装食品时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充入保护气的方法,对于一些易腐连败的食品,常常充入氮气以防腐,原因是。
五: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内容并由做出反思
六:评测
包含自我评测、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第二课时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第二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常用仪器的名称、适用范围。

2.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并概述操作要求。

3.熟记正确使用量筒、滴管、酒精灯的方法。

候课

请同学们挺直脊背,端正坐姿,以饱满的精神迎接知识的挑战。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出示【投影01】)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实验与科学探究(二)。

二、先学。

1、复习指导。(15分钟)【投影02-03】请同学们认真回忆相关知识点,完成以下任务。

1.下列仪器使用不当的是()

A.用滴瓶盛放液体药品B.在试管中进行化学反应

C.在量筒中配制溶液D.溶解固体药品时用温度计来搅拌

2.在过滤操作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玻璃棒B.酒精灯C.漏斗D.烧杯

3.下列化学药品保存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避免阳光直接照射B.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必须单独存放

C.易挥发、腐蚀类药品应分别密闭保存D.药品只要分类摆放即可,不用作出特别规定

4.在试管中加热2~3mL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溶液③将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④瓶盖好放回原处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②③④①

5.下列实验仪器中,常用来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是()

A.药匙B.试管夹C.镊子D.坩埚钳

6.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①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③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应该超过试管容积的2/3;④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⑤制取氧气结束后,应立刻把装反应物的试管用冷水冲洗干净;⑥进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的水。

A.①和②B.②和④C.④和⑥D.③和⑤

7.做化学实验时,当需取用90g蒸馏水配制溶液时,取用90g蒸馏水最合适的仪器是()

A.100mL量筒B.100mL烧杯C.托盘天平D.50mL量筒

8.在实验室中取用一定量的下列药品,可以用量筒的是()

A.盐酸B.锌粒C.食盐D.碳酸钠粉末

9.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在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

A.偏低B.偏高C.相等D.无法比较

10.用pH试纸测定某酸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A.将pH试纸伸入待测酸溶液的试剂瓶中蘸取酸液

B.将待测酸镕液倒入试营中,将pH试纸伸入试管中蘸取酸液

C.用玻璃棒从试剂瓶中直接蘸取酸液,然后沾到pH试纸上

D.先将待测液倒在试管中,再用玻璃棒从试管中蘸取酸液沾到pH试纸上

11.除去混在白糖中的少量泥沙,需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A.溶解、过滤、蒸发B.溶解、加热、结晶

C.溶解、蒸发、振荡D.搅拌、溶解、称量

12.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下列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A.59gB.59.3gC.59.32gD.59.329g

13.现有烧杯、试管、量筒、带铁圈铁夹的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药匙、带导管的橡皮塞、天平、玻璃棒,仅有这些仪器(所需化学药品可任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制取氧气B.精盐提纯C.制取二氧化碳D.用氯化钠晶体配100g5%的食盐溶液

14.现有下列数据:A.45°B.90°C.2/3D.1/3E.0.1gF.0.01g

(1)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

(2)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大约处,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要与桌面成的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15.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应将量筒放置,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若观察时视线是仰视,则此时读出液体的体积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数。

16.实验室要配制50g8%的食盐溶液,主要操作步骤是:、、,用到的主要仪器有、、、、药匙、胶头滴管等,此实验需称取食盐g,量取水mL。

17.有镊子、烧杯、试管、胶头滴管、燃烧匙、坩埚钳等仪器,请你为下列实验各选一种仪器:用作配制溶液的容器是;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移走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时用;将硫粉置于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使用;取用块状药品一般使用。

18.把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填写在横线上。

(1)酒精灯熄灭后未盖灯帽:。

(2)粗盐提纯时蒸发滤液,等到蒸发皿中的水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3)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后撤导气管:。

19.xx同学在实验室中做“粗盐提纯”的实验时遇到了2个问题,你能帮他分析出原因吗?

(1)他将粗食盐水进行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仍然是浑浊的,请你写出两条可能的原因:

①;

②。

(2)将上述问题纠正后,他继续实验,最后得到纯净的精盐,但与其他同学相比,他得到的食盐晶体最少(实验时所用粗盐的质量是相同的),请你写出2条可能的原因:

①;

②。

20.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玻璃仪器受热不均匀时很容易炸裂。

21.你在家中帮父母洗碗或洗水杯时,怎样知道碗或水杯洗干净了?

22.右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②。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

(3)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等到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15分钟后,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很好的完成检测题。

2、学生自主复习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后教

1.先交换课本后更正。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两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明优生更正)

2.讨论:(先让优生“兵教兵”,优生讲的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时间8分钟

四、当堂训练(15分钟)出示【投影04】,

《中考指导》P96第二题1、2、3

五、教师及时批阅指导更正、小结.

板书设计:

文章来源://m.jab88.com/j/16291.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