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质世界导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1希望你喜爱物理教学点滴
集体课:初二物理组
导学目标
1.了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认识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
结构的科学。
2.认识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归纳和数学分析、建立概念和探究规律、理性思维等。
3.初步体会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
4.了解物理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认识研究问题运用科学方法。
器材准备
多媒体设备、激光光学光学仪器、感应起电机等
导学过程
一、新课导学:
先让学生朗读章首诗,由此引出课文第一部分:物理学就在你身边。
二、新课导学:
(一)物理学就在你的身边
播放有关海上日出和闪电的音像片段,让学生了解有关自然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活动1与活动2的实验。
演示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偏折的现象
演示2:利用感应起电机模拟闪电和雷声。
“世界物理年”:投影世界物理年徽标,介绍“世界物理年”来历。
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
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
对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量子理
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物
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一百年
来,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
近代物理学,对人类文明和进步起
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全球物理学
界一致呼吁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
世界物理年徽标构图像一个光锥。红底代表过去。在物理学中,光谱
发生“红移”是物体背离我们的方向运动的光谱特征;红色又有底部或基础
的含义。蓝顶表示未来,天空是蓝色的;“蓝移”是面向我们方向运动物体
的光谱特征。黄和绿表示连结过去到未来,体现出在过去的基础上建立
未来的信心。其中,绿色又代表“绿灯可走”,即进步;黄色代表和平、
合作。徽标主要表达的意义是:科技的进步和国际的合作可以帮助建设
光明的未来。
(二)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运用多媒体,结合物理学发展史谈物理学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系:
(1)有关简单机械的应用
简单机械的发明与使用:――人类从手工劳动到机械操作
(2)代表蒸汽时代的蒸汽机车、轮船的图片、录像
热学的研究、蒸气机的发明:――人类进入蒸气时代,机械工业进一步完善
(3)体现电气时代的各种设备和情景,如电动机、发电机、电力机车、城市夜景等
电磁学的研究:电动机、发电机的出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4)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空间探测技术以及我国发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录像资料等。
电磁学、电子――电子计算机
2.举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有关物理学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实例,进一步使学生体会物理学是有用的。
(三)物理学的召唤
介绍几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学家的突出贡献,同时结合这些科
学家的研究方法,向学生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和实验、
归纳和数学分析、理性思维以及建立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规律等,从而
使学生领悟怎样学好物理学。
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
课堂练习
1.物理学就是研究光、热、声、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和物
质的一门科学。
2.请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资料,列举我国航天
技术的重大成果。
3.简述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的贡献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导学案(苏科版)
课题:5.1丰富的图形世界学案编号:7144姓名
【学习目标】1.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并能对它们进行正确的分类,体会分类的方法.
2.知道立体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了解线和面有直的,也有曲的.
【学习重点】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能对它们进行正确的分类,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问题导学】
问题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你能填写下列几何体的名称吗?
试一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如图,将下列图形与对应的图形名称用线连接起来,并试着将它们分类.
根据是否是球体、柱体、锥体可分为,,;
根据是否含有曲面可分为,;
根据是否含有顶点,;你还有其它分法吗?
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其结果怎样?.
问题3.下列图形中,都是柱体的一组是;并给其命名.
【问题探究】
问题1.(1)根据棱柱上各部分结构的名称,你能在棱锥上也标注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吗?
(2)观察上面的两幅图,你认为棱柱、棱锥中面与面相交、线与线相交分别得到什么结果?
小结:立体图形由、、组成.
问题2.正方体是由六个面围成的几何体,有由一个面围成的几何体吗?举例说明由三个、四个、五个面围成的几何体?
问题3.下图是图(1)的正方体切去一块,得到图(2)~(5)的几何体.
①它们各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
②若面数记为f,棱数记为e,顶点数记为v,则f+v-e应满足什么关系?
(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发现规律,探究结论:)
【问题评价】
1.埃及金字塔可以与以下哪个几何体类似?①圆锥;②圆柱;③棱锥;
④棱柱;答:(只须填序号)
2.棱柱的长相等,上下底面是的多边形,侧面
是.
3.如图,长方体ABCD-A′B′C′D′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与棱AB垂直相交的棱有条,与棱AB平行的棱有条.
4.一个棱柱的底面是七边形,则它的侧面有个长方形,它一共有个面.
5.有一个几何体,有9个面,16条棱,那么它有个顶点.
6.一只蚂蚁从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的一顶点A沿着棱爬向B,
只能经过三条棱,共有___________种走法.
7.用3根火柴可以摆出一个等边三角形,你能用6根火柴摆出4个等边
三角形吗?(不能折断),请画出示意图.
课题:5.2图形的变化学案编号:7145姓名
【学习目标】
1.经历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变化,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提高操作、探究能力;
2.学习图形的变换关系,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通过探索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问题导学】
问题1.如左图,你能说明△ABC通过怎样的移动可以得到△BAD吗?
将△ABC可以得到△BAD.如右图,可以看做是一个菱形经过______次旋转
得到的,每次旋转______度.
发现:图形有三种基本变换,,.
问题2.如图所示,按要求涂色:
(1)将图形A平移到图形B;
(2)将图形B沿图中虚线翻折到图形C;
(3)将图形C沿其右下方的顶点旋转180°到图形D.
体会各种变换的操作方法
.
问题3.如图的四个图形,既可以通过翻折变换、又可以通过旋转变换得到的图形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③
【问题探究】
问题1.下列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几何体,在对应图形下,写出几何体的名称.
问题2.如图,一块直角三角形ABC,在水平桌面上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的位置.若AC的长为30cm,那么顶点A从开始到结束所经过的路径是什么图形?路径的长度是多少?
小结:当直接求解困难时,考虑方法求解.
【问题评价】
1.下列现象中是平移的是()
A.将一张纸沿它的中线折叠B.飞蝶的快速转动C.电梯的上下移动D.翻开书中的每一页纸张
2.如图,是由9个相同的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
(1)图形2绕它下面的顶点旋转180°度,可以变换到图形.
(2)图形1沿它的下边缘线翻折可得到图形.
(3)涂出图形1通过平移可以到达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共有个.
(4)图形1通过可以变换到图形3.
3.阅读下列材料:如图②,把△ABC沿直线平移线段BC的长度,可以变到△ECD的位置;如图③,以BC为轴把△ABC翻折180°可以变到△DBC的位置;如图④,以点A为中心,把△ABC旋转1800,可以变到△AED的位置,像这样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由另一个三角形按平行移动、翻折、旋转等方法变成的,这种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三角形的全等变换.
问:在图①中,可以通过平移、翻折、旋转中的哪一种方法,使△ABE变到△ADF的位置.
课题:5.3展开与折叠(1)学案编号:7146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展开、折叠,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体会有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成立体图形;
2.能根据表面展开图判断、制作简单几何体.
【学习重点】将几何体展开成展开图,在几何体展开图中,能识别多个面在几何体中的对应位置.
【问题导学】
问题1.如图有五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用胶水将邻边粘在一起,折叠后能得到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吗?
能否移动右图中一个正方形的位置,使得折叠后可以得到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画出移动后的图形,并用纸复制下来,然后折叠,验证你的想法.
上述问题,还有其他的移动方法吗,画出图形,整理一下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
问题2.小马虎准备制作一个有盖的正方体纸盒,他先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形(实线部分),经折叠后发现还少一个面,请你在图中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用实线在图中画出来),使得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再用纸复制下来,然后折叠,验证你的想法.
【问题探究】
问题1.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根据正方体展开图上的编号,写出相对面的号码:3的相对面,4的相对面,5的相对面.
方法:先,再
.
问题2.下图是一正方体的展开图的一个部分,其中正方形A、B、C、D连成一排,还缺一个正方形F,正方形F应画在什么位置,在下面的两个图中画出所有可能的情况.
想一想,正方体的展开图中,若有四个正方形连成一排,它的另外两个正方形的位置有何特点?
问题3.下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后,其中完全一样的是()
(1)(2)(3)(4)
A.(1)和(2)B.(1)和(3)C.(2)和(3)D.(3)和(4)
【问题评价】
1.如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请把8,-3,-15分别填入余下的三个正方形中,
使得按虚线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若一个正方体的两个相对的面上都涂着相同的颜色,那么不可能是这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第1题图第2题图
3.若一个长方形能折叠成一个所有棱长均相等的五棱柱的侧面,则该长方形的宽与长之比是.
4.在下列正方体的展开中,确定点M、N的位置.
课题:5.3展开与折叠(2)学案编号:7147姓名
【学习目标】
1.经历实验、操作,交流讨论认识多面体与它们展开图的关系;
2.能正确判断展开图是哪个几何体的展开图.
【学习重点】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发展空间概念,养成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问题导学】
问题1.请写出图中,各个几何体的展开图是什么几何体的展开图.(先想象,再操作验证)
问题2.在下图的图形中,是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根据三棱柱的特点分析判断)
问题3.想想看:下面的图形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只要填序号).
发现规律:.
【问题探究】
问题1.下面图形是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吗?你能说出这些多面体的名称吗?若不是,请阐述你的理由.
问题2.如图是一多面体的展开图形,每个面都标有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提问:
(1)如果面A在多面体的底部,那么面在上面;
(2)如果面F在前面,从左面看是面B,则面在上面;
(3)从右面看面C,面D在后面,面在上面.
问题3.如图,一只壁虎在一座直立的油罐的下方A处发现正上方B
处有一只害虫,它想冲上去吃害虫,但又觉得这样的袭击方式容易暴露自己而让害虫跑掉.它想给害虫一个出其不意,绕过油罐来攻其不备,那么壁虎经过什么路线,才能用最少的时间捕到害虫?(通过圆柱的展开图加以分析,体会立体转化成平面的研究方法)
【问题评价】
1.如图,圆柱体的表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如果将它折叠成一个正方体后相对
的面上的数相等,则图中x+y的值为.
3.下面四个图形都是由相同的六个小正方形纸片组成,小正方形上分别贴有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五个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的卡通画和奥运五环标志,如果分别用“贝、晶、欢、迎、妮”五个字来表示五个福娃,那么折叠后能围成如图所示正方体的图形有.
个.
4.如图,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1cm的正方形,侧棱长是2cm,请你沿着图中的粗线的棱剪开,并将其展成平面图形,试画出展开后的平面图形.
走进蚂蚁世界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进蚂蚁世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走进蚂蚁世界
一、进入问题情境
以“问题”为载体,注重实践是探究性学习的显著特征,为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入问题情境:“提出你对蚂蚁感兴趣的问题”。由于蚂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小动物,平时学生就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所以对此项调查非常感兴趣,纷纷提出了自己对蚂蚁感兴趣的问题:蚂蚁的“家”是什么样的?蚂蚁是不是和蜜蜂一样有“头领”?蚂蚁的触角剪掉后还能找到自己的家吗?蚂蚁为什么能驮动比自身体重大好多倍的物体?蚂蚁能游泳吗?蚂蚁有IQ吗?……经统计共有140多个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进行实践体验
1.搜集分析信息。主要通过以下四个途径获得:咨询专家──东北三省著名昆虫学家张雨奇教授;上网下载;查阅书刊──《儿童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蚂蚁的食用和药用》等;通过电视节目──“奇趣大自然”、“动物世界”、“科技博览”等。通过搜集信息资料,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学会了查找相关资料的快捷方法,通过分析资料学会了识别有用资料淘汰边缘资料。
2.观察和实验。在观察实验中有的小组观察不全面,如研究“蚂蚁是昆虫吗”的课题小组,只观察一种蚂蚁就得出蚂蚁是昆虫的结论。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多观察几种蚂蚁再得出结论。有的小组设计的实验具有科学性,如研究“蚂蚁最喜欢吃什么食物”的课题组采用了列表统计数据的方法计时观察蚂蚁取食每种食物的数量。研究“蚂蚁为什么要打仗”的课题小组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1)将同窝蚂蚁放在一起看它们是否打仗,将不同窝蚂蚁放在一起看他们是否打仗;(2)将正在咬杀的不同窝蚂蚁用清水洗去身上的气味观察是否打仗,将同窝蚂蚁喷洒香水看回窝后是否打仗。有的学生在观察中善于思考:许建同学发现蚂蚁往洞中搬运大块食物时不是推而是拉。通过观察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树立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撰写研究报告。通过讲座掌握课题报告的撰写方法,本次课题报告主要有两种形式:(1)实验报告:问题—方法—结果—分析—结论;(2)小论文:题目—引言—正文—结论。
三、研究成果交流
让课题组成员到前面介绍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台下的学生可针对研究的方法和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通过交流,学生分享了研究成果,在答辩过程中闪现出了思维碰撞的火花和灵感。
1.金点子。在研究蚂蚁的行为和蚂蚁洞的结构时需要挖开蚂蚁洞观察,但是他们不忍心破坏蚂蚁辛辛苦苦建起的家园,所以都取消了这个计划。王德浩认为到堤坝附近挖蚂蚁洞,既可以看到蚂蚁的地下宫殿,又可以防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一想法不仅解除了学生的后顾之忧,而且体现了很可贵的同情心。魏雨利同学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蚂蚁喜欢往洞穴中搬运香肠,于是她想在香肠中放入一架微型摄像机,当蚂蚁将香肠运到洞穴里面的时候就可以拍到蚂蚁洞的结构,这一方法虽然受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施,但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2.小发明。研究“蚂蚁的家是什么样的”课题小组,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蚁穴观察盒”,用这个盒子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的蚂蚁洞与洞之间的通道,有趣的是我们看到了蚂蚁排成队一个接一个地往外运沙砾的“壮观”场面。
四、感悟和体验
陆正:在观察蚂蚁取食时,我们看到蚂蚁发现食物时,不是自己独吞,而是招引同伴一起分享,我觉得蚂蚁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人类学习。
张宝达:当一只蚂蚁搬不动大块食物时,立刻就有许多蚂蚁来帮忙,它们齐心协力共同将食物拖入洞中。这个情景让我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的含义。
王辰:为了寻找蚂蚁的卵,我们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每个双休日都到野外去找,常常累得筋疲力尽,多少次我都想放弃不找了,幸好小组同学相互鼓励。终于有一天我们看到了蚂蚁的卵,我们高兴地欢呼跳跃,想不到“艰辛后的成功更快乐”。
陈昊:通过课题研究,我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交流我学会了采纳他人的建议,学会了理解、欣赏他人,这些都是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学到的。这会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大有帮助。
教师:半年的实践与探索,使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是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一个个“金点子”的产生,让我体验到了极大的惊喜与快乐,我感到学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源”,关键看教师怎样去开发。我为有他们这样的学生而骄傲和自豪。
一、设计理念
立足改变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资源分析
蚂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学生平时就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所以他们对这个课题非常感兴趣。有关蚂蚁的资料在常见的科普读物、网站、媒体都有介绍,蚂蚁随处可见,观察材料易得。这些资源为探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学情分析
1.优势。在学生刚刚学完有关的基础知识后,开展此项活动,学生已具备了研究蚂蚁的知识基础。初中学生热爱生活,求知欲强,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提升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2.弱势。探究性学习是开放性的,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超出了教师的视野范围,他们的活动有很大的流动性,不便管理。对这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家长并不理解,他们反对孩子搞调查研究,所以不给孩子时间,这是致使研究不能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策略
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避免探究性学习陷入盲目境地。教师要研究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的困难,鼓励学生尝试多种途径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既让课题顺利进行,又保证学生学习不受影响。当然,最关键的是做好家长的协调工作,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搞课题研究。
1.开发利用了课程资源。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正成为课改的新理念,基于这种认识,王雪梅老师开发、利用了如下课程资源:(1)学生原有的认知储备;(2)家长的经验;(3)专家的知识;(4)网络资源;(5)各种媒体;(6)科普读物。
2.凸显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是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主要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方法的训练。
3.教学呈现出开放的态势。从问题的提出、资料的获得到研究结果的得出,都突破了原来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获得了亲身体验,提高了实践能力。
4.重视研究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这其中有许多感受与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与价值的基础。即使有些探究,学生走了弯路,遇到了挫折和艰辛,甚至最终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他们也会从这一亲历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
总之,“走进蚂蚁世界”的课程设计,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具体的生活,为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此课题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607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