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学反思”,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昨天上课后没有评课,但我知道很不理想。回来心情沮丧到了极点。上了那么多次公开课,唯一这次还来了两位校长来听,偏偏上得死板僵化毫无生趣,不知那么多关心我的人是不是要怒其不争了,深感对不住他们。人生凉薄,因为爱惜自己,因为感激他们,我不敢懈怠,为此也难以放松,甚至比第一次试教的效果都要差很多。

今天上课让学生们自己评了课,他们首先反省自己表现不好,这让我觉得很愧疚。后来我请他们坦诚地谈我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他们谈得很中肯,课堂的气氛也比较热烈和融洽,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对这次上课,我有几点认识: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个理念是很对的,只是因为孩子们长期习惯了灌输,加上时间完全被挤满,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真正实践到位。我们的调整只能是缓慢的,渐变式的。

虽然反对做课,但导学案上的内容还是可以强调他们更好地落实,相关链接部分的内容需要提醒他们好好看一看。这样一来,他们对于文章难点“悲凉”的理解会要好些。

一篇纯文学重感悟的作品,对很多不太有语言感觉的孩子来说,有些勉为其难,完全放手是不行的,还是要做些示范,再让他们举一反三。虽然以前有过零散的指导,很多东西并没有真正被他们吸纳。

课堂沉闷,即算有再多的客观原因,老师的设计、掌控和引导绝对是关键。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是对的,但在恰当的时候要巧妙地往自己的方向上引导,点评和激励是激活课堂的重要方法,也是最体现教者水平和能力的地方,这也是我有所欠缺的地方。

不能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够理想就乱了自己的阵脚,话语变得啰嗦,提问变得过于随意。

旁人的很多意见都是有道理的,是很好的参考,但是不能全盘采纳,丢了自己,也就没了个性。一些准备了要讲的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即使有些个人化,也还是不能因为时间匆促或者畏首畏尾而丢弃。

事实证明我最初的想法还是好一些,拟标题写板书分块赏析过于僵化了些。导学案的第二题问题提的也比较僵,改为“文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故都之秋的特点?请选取一两处稍作赏析”,这样会更自然一些。

十四班的孩子很大一部分课堂比较寡言,不爱和不善表达,就我个人失败的人生经验而言,一个不善言谈和交际的人第一是不那么容易让自己开心,第二是让人有距离感,第三是讲话难免失当,第四就是所谓不灵活吃不开,我该在这方面多提醒提醒他们。

精选阅读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贯彻“三主”思想,即:以学生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教学目的:

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自读棗讨论棗点拨式

教学重点:散文的形和神

教学媒体:投影机、录音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导语设计

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播放录音带〈〈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

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对,北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首先请全班同学朗读全文;

读罢全文,你们觉得郁达夫主要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的?请用一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教学设想:

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读一、二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答:北国的秋棗清、润、悲凉

南国的秋棗慢、润、淡

教学设想: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在文段中找到。

读第三~第十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为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答:即不是以时间为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教学设想:

(1)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干以选择问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

(2)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此为本课教学重点。

(3)为了方便学生的讨论,可在讨论前出示本课投景胶片之一:

秋花棗色

秋槐棗形

秋蝉棗声

秋雨棗味

秋果棗实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答: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是“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的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物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关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第一,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上术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教师总结时,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二:

(1)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2)旧中国时代气质的抑郁善感;

(3)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

(4)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教学设想:

(1)此题旨在学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2)分析时可与导语中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作比较,体现课堂线索。北京的名胜迹有很多,但词作者只选取前门、蛐蛐、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来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情画,很好地表达了选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四)读第十二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答:应该是:足风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教学设想: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岐,可提出几句站学生进行辩析。如:

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B、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C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

(五)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级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教学设想:

(1)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辩认能力及理解能力。

(2)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对比,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本体与喻体这间的相似点就是“味”。

(3)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三:

三、结语设计

1.教师播放《前门情思大碗茶》的后几句: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那醇厚的香味儿,直传到天涯,它直传到天涯?”

2.郁达夫在《故郁的秋》中给我描绘的故都的秋味也是如大碗茶的香味一样传遍天涯!

附:《故都的秋》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故都的秋》教学实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一,教材内容分析:
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的名篇,抓住故都的秋的三个方面的特点:清,净,悲凉,通过对故都之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的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的秋的情景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恋,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了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从结构上是总分总的结构体系,分为总起,分写,总结三部分.总起部分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分写部分先记后议,从两个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总结部分与开头照应,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整篇文章很好地抓住了使情和景结合的有特征的对象,借景抒情,以景显情,感情浓厚,意味隽永.
二,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目标设计: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当中去,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过程设计:《故都的秋》是一篇语言优美,典雅的美文.应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品赏景物描写,揣摩精警的语句,赏析散文优美的语言,消除时代的隔阂,感受人文精神,感受文学形象,培养学生散文鉴赏中的审美情趣.
方法设计:本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结合的教学方法.理由是:本文是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需重点训练学生精读的方法,所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进入高中阶段,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尤其是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本文语言优美,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本文采用朗读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语言,如何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三,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请同学们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1: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生2:杜甫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生3:柳永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师:由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文学作品,常常是情与景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景抒情的名篇《故都的秋》,体会作者郁达夫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二,)介绍作者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师: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那一句能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生: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师:哪些段落来描写北国的秋
生:3------11自然段.
师:是通过哪些画面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生:主要是刻划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
师: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生: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师: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生: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
入其境.
师:江南的秋有什么特点
生:慢,润,淡.
师:作者为什么要提到江南的秋
生:对比,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四,)精读课文分析鉴赏
1,齐读第3段
师:作者选取了哪些平常的景物来写故都的秋
生:租来的一椽破屋,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漏下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师:回答很好,北平的秋意,果真是无处不在,写了哪些秋色
生:碧绿,青天,蓝朵,
师::秋色的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格调)
生: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师: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
生怎样的感受
生:冷清.
师:凄清如许.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又写了哪些秋声呢
生: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师:写了秋声,可我们还说它静,这是什么写法
生:以声写静的反衬手法.
师:回答很好,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谁能再举些例子
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生:课文《荷塘月色》中,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师:很好,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生:更加孤独,凄冷.
师:在这样的清冷寂静的声色环境中,作者做了些什么
生:泡一碗浓茶,细数,静对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生:悠闲,惬意,对故都秋的一种热爱.
师:回答很好,这幅画面作者正是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写,透露出一种悠闲,惬意,对故都秋的一种热爱,还有些须凄冷,孤独.
2,指名学生读第4段
师:这四个句话从哪四个方面的感受写槐树的落蕊
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师:突出故都秋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概括.
生:静.
师:最后一句通过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绦,给人以清闲,落寞的感觉,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概括.
生:清
师: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用二个字概括.
生:悲凉.
师:梧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意思是什么
生:以小明大,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师:非常准确,是啊,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秋徐再思在《水仙子》中的感受与作者竟是这样的相似.
3,读第3——8段,品味秋味(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灰尘尘的天气,凉风一起,便下起雨来;秋雨过后,天气很快晴朗;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得快.
生:干净利索,而不是南方的混混沌沌.
师:很好.这幅画面出现了两个都市闲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生:外貌,动作,神态,语言.
师:透露出怎样的心境
生:悠闲中透露出一种感伤寂寞.
师: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生: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师:请两位同学读一下这句对话,让我们体味一下故都的秋的秋味.
生: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读得怎么样
生:太快,太平淡,没有微叹的语气.
师:再读一遍
生: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这次比上次好多了,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很好,的确让人感到一种浓浓的秋味,
4,读第5,9段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谁能描绘一下剩下的两幅图
生:第5段描绘的是秋蝉的残声图,作者从广阔的角度写出悲切的蝉叫声,每刻都引发人的思绪,叩击人的心扉.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顿生悲凉之感.
生:第9段描绘的是枣树在秋天里的奇景图.虽然只是平常的枣子,作者却给以了另一种含意,把枣子的生长过程看作是秋由始至终的过程,赞枣子的同时也是赞秋.
师:这两位同学都回答得很好,基本上把作者描绘的景象都表达出来.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而这又是散文的什么特点的体现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师:那么,文中的形是什么神又是什么形神又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呢
生: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师:很好.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什么原因会让作者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生:这肯定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师:回答很准确,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小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
5,品读第12段,
师: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本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生:这一段采用议论,中心句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师:回答很准确,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生: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6,品读第13,14段,
师: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几乎醉倒了我们,然而却先醉倒作者自己.他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
生:作者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运用对比来形象地比喻两者之味的不同,说明了南国的秋的味比不上北国的秋.
师:回答得很好.既然运用了比喻,哪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
生:本体是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喻体是黄酒与百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相似点是味.
师:回答得很正确,作者的意图正是如此.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句话
生:直抒胸臆,表达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再次与前文呼应.
师:很好,文章最后的议论,是点睛之笔.作者愿意以生命为代价,与北国之秋同在,这足见他对北国之秋所倾注的深情.
四,案例评析
本课体现了语文新课改的精神:第一,注重了诵读教学,通过诵读加深对语言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身品味语言的精妙.第二,注重创设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四,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品味语言入手,去解读全篇.第五,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共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第三,注重了课堂提问,激发探讨兴趣,促进引发多数学生积极的活动愿望,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并能促进人际活动,加强学生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反应.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故都的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提问法
3.对比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秋色、秋声、秋味。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
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
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板书课题:故都的秋郁达夫)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大家快速阅读,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三、具体研习
1.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那么他选取了哪些画面来写故都的秋?(学生阅读圈点,教师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关键句。)
明确:从3-11自然段。主要是5幅画面,第3段庭院静观(破屋秋色),第4段槐树落蕊(街头落蕊),第5段秋蝉残鸣,第6—10段闲话秋凉,第11段清秋佳果。
2.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明确:清、静、悲凉。
3.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枯黄)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板书】
①那么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明确:冷色。
②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③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
【秋声】
鸽声帚声蝉声衰弱风雨声人声静
四、小结
本文情与景的密切关系: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板书】
五、布置作业:
思考:这节课我们主要赏析了3-11段,感受了作者笔下故都秋的清、静、悲凉。文章的第2、12、13、14段这些文字看似多余,它们有没有作用,如果有,有何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赏析意象,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分析第12段。
【教学过程】
一、朗读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赏析意象
①牵牛花:作者选择的牵牛花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啊,要“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既写“静”同时也写“清”;为什么是“一椽破屋”“破壁”?这些都说明了这是“故都”,它是从漫长的岁月中走过来的,有了一定的岁数与历史了,更能体现作者的悲凉情绪。试想,在崭新的房子里面,能够有这些悲凉、凄清的情绪吗?而且,作者对这些牵牛花的颜色也是挑三拣四的,“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淡红色最下?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体现了“悲凉”。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萧条,落寞,凄清的景。
②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明确: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三、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两者的比较点都是
“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
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文章还有没有前后呼应的段落?
明确:1和14段,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难点探讨
第12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
板书: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庭院静观清秋色: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槐树落蕊秋草(枯黄)灰沉沉的天(灰色)以以
秋蝉残鸣静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情景
闲话秋凉秋声:鸽声、蝉声、风雨声、人声驭显
清秋佳果悲凉情感:向往、迷恋、孤独景情

故都的秋教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故都的秋教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作品赏析
一、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二、本文的结构
本文分为总起、分写、总括三部分。总起(第1、2段),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接着分写部分(从“不逢北国之秋”到“才感受得到底”),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这一特色上的联系,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议论部分,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最后(最后两段)总括全文,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结构图示:

三、课文内容探究
(一)理清行文脉络
1.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本文围绕“秋”,描写了哪些关于秋的景物?
提示: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息列索落的秋雨”,“秋天枣树的奇景”等这些景物来描写的。
2.文章在刻意描绘的五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
提示:在文章开头和结尾处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秋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其中点明中外文人及作品。
(二)把握文章中景物的特征
1.读罢全文,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各具怎样的特点?
提示:作者先从“秋光”写起,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我们还能从文中听到“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弱的残声”,是凄凉哀婉的,但也有“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和“潭柘寺的钟声”,是高亢、幽远、清亮的。而再看那“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透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还有秋树的落蕊,没声、没味,“会铺得满地”却“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可“像花而又不是花”,真是朦胧中又有落寞蕴含其中,更具“秋味”的是那“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2.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提示:北国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而南国秋则具有“慢”“润”“淡”的特点。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枣子红透、牵牛花的蓝白之色)、天之高远(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
(三)深层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主旨。
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和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上述秋景的描绘,是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呢?
提示: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是觉得很自然,没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点,都“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作者正是依据这“缘情写景”的手法,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而这“情”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四)揣摩领悟语言
对景物细致、真切的描摹
1.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揣摩点:作者饱尝到了故都怎样别具一格的秋“味”?
提示:天的颜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比南方的天有“味”;那花开的有“味”,因为它多蓝白,或凄然于“破壁腰中”或默然于众人脚下,由稀疏的秋草陪衬;那蝉叫得有“味”,因为在南方,则“非要到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得到的”;那雨下得有“味”,因为它比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像样;那风刮得有“味”,因为它使故都成了尘沙灰土的世界;那都市闲人侃得有“味”,因为那方言的合辙而美妙,“倒来得正好”。
2.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揣摩点:从这秋景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主观色彩”(情绪)?
提示: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筛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显然,这是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与“皇城人海”相比,于“一椽破屋”独居,显然又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中难免有“孤单”感觉,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一种最美的“创造”,是一种对社会的洁身自好,静对秋光、秋花,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的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交织的情怀的着落点。
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揣摩点:从这幅“落蕊图”中,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观,是“秋风扫落叶”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铺得满地”的落蕊的存在,读之仿佛有亲临其境之感,使人不由得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愫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4.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揣摩点:对于这“衰弱的残声”的秋蝉,作者称这为“家虫”为何意?
提示:一方面作者认为秋蝉的残声,是北平的特产,点明在烘托北国秋意中是必不可少的,用到处都能听见它们的啼唱,说明了它是北国悲凉的秋声中的主角,因而称之为“家虫”,另一方面,把秋蝉当作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也暗合了作者的内心对它的喜爱之情,对北国秋声中这一“高音”的情有独钟。
5.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提示: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就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了,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这种腔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雨后之秋的凉意之中。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6.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揣摩点:(结合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壁赋》中秋景的片段描写)作者在后文为什么强调“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与其自身有何用意?
提示:“有情趣的人类”,在文中侧重于指文人学士,因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较深,因而对于天气逐渐变得凄凉,接近寒冬的秋季,这些文人学士总是要进行“悲啼”的。尤其是中国的文人学士们,当在仕途上不得志时,内心多产生失落、凄凉之感。这和暮秋的萧索的景象一样,像欧阳修、苏轼等就是这样的文人,他们面对西风飒飒、草木凋零的秋天,都会引起心潮澎湃,引起“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共鸣。作者在写古代文人学士,实际也是在表白自己,表白作为一名有着民主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内心多感的“情趣”——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作家自己独立于北国的寒秋中,曾经如夏蝉一样高唱过“唤醒民众的醉梦,增进民主的地位,完成民主的革命”的他,由于现实的不得志,虽然隐逸于山水之中,而当面对北国深秋的秋声、秋雨之时,此情此景,能不引起他内心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伤感之情吗?
7.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揣摩点:整篇文章,作者或议论,或抒情,或描写,都展示着一种感伤、忧郁而又清静、闲适的情绪,可却有这样的一个结尾,读后有何感受?
提示:作者这样的收笔,就如同一条舒缓的小溪,经过长久的蓄积后,达到了喷涌而出的飞瀑之势,炽烈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情感的潮水势不可挡地奔腾而出,作者愿以生命为代价,换得北国之秋的长在。这是何等的眷恋,何等的激情,仿佛我们跟前站立着这位沉醉于故都之秋的率真而感伤的主人公。
(五)运用了恰当的比喻
1.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
品评:秋与名花、美酒,在欣赏角度上有何不同之处?
提示:名花在品味中,只有在半开的含苞欲放时,才使人陶醉,使人欣赏到其朦胧之美;美酒在品味中,只有达到半醉微熏的状态,才会感到酒之香、酒之美,使人陶醉其中。而秋则不然,那种“浑浑沌沌”地只感到一丝清凉,而草木还是绿的,天气还是湿润的,是不能使人陶醉的,只有在飒爽的秋风中,在清凉的秋雨中,在残弱的秋声中,才会真正感到十分的秋意。在秋天,只有草木凋得快,空气来得燥,天色对比度大,才是故都的秋,才是秋具有独特的个性。
2.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品评: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而上句中的比喻又是从哪个角度入手的呢?
提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知识归纳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间部分充分展开,酣畅淋漓。同时,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
●追踪练习
一、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凋谢(diāo)潭柘寺(zhè)一椽(chuán)落蕊(ruǐ)
B.细腻(nì)平平仄仄(zē)椭圆(tuǒ)歧韵(qí)
C.文钞(chāo)橄榄(lǎn)嘶叫(sī)普陀(tuó)
D.鲈鱼(lú)鲑珍(xié)驯鸽(xùn)譬如(pì)
答案:B
2.下列加点词的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的倩影倩:美好
B.不能自已已:止,抑制
C.何尝不然然:对,是
D.回味不永永:久远
答案:C
3.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A.苦涩屋檐萧索落蕊
B.幽远混钝落寞平仄
C.训鸽细腻凋谢意境
D.点缀颓废赏玩蟋摔
答案:A
4.选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答案:B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B.郁达夫早年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
C.郁达夫的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D.《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的小说,带有浓重的颓废情绪,毫无积极意义。
答案:D
6.下列语序的顺序已被打乱,其中排序正确的一项应为()
①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②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③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④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④①③D.①③②④
答案:C
(二)课内阅读训练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百天下知秋的,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7.在文中处填写正确的一组是()
A.点缀落叶触觉寂寞
B.点缀落蕊触觉遥想
C.装饰落蕊感觉落寞
D.装饰落叶感觉寂寞
答案:B
8.体味画浪线句子表现出来的意境。
答案:这段文字像一片飘浮的白云,作者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亦动亦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9.请指出“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一句的出处和含意。
答案:“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语出《淮南子说山》“以小明大,见落叶而知岁之将暮”。意即树叶落而预示着秋天的来临。
10.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大意。
答案:主要写了槐树的落蕊及其有关情况。
二、拓展训练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报秋
宗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
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1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1)作者为什么吃惊?(不超过8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不超过10个字)
答案:(1)没几天便是立秋。
(2)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12.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不超过12个字)
答案: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1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六个“便”字和五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什么?(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什么?(不超过26个字)
答案:(1)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
(2)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强化作用。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可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的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
F.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答案:ACE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604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