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三国演义课件

2024-03-24 三国演义课件

三国演义课件优选10篇。

千万不要错过“三国演义课件”它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教案是促进师生教育教学交流和互动的重要工具。欢迎收藏我们的网站随时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

三国演义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写作背景及成书过程。

(2)学习欣赏名著的的基本方法,了解鉴赏小说的角度,如线索、人物、主题等。

(3)引导学生认识《三国演义》的价值,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积极人生观。

(2)确立正确的社会历史观。

学情分析

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蓝本,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分析及点评,引导学生感知其中的人物形象,并适当进行比较,鼓励学生思考探究,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通过欣赏、互动,让学生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身为荆州人,大家引以为豪吗? 荆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璀璨的文化长廊中,三国文化便是其中一张名片。一提起三国,大家恐怕会脱口而出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诸葛亮、关羽、赵子龙、刘备、张飞、曹操、周瑜……的确,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中国历史并不乏这样的英雄时代,像春秋战国、隋末唐初、元末明初,但唯独这一时代特别让人难忘,也特别让人热血沸腾,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传播带来的影响。

大家完整地看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吗?能说出几个有关三国的俗语吗?大家知道其中的含义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演义》,品味意味深长的三国文化。

活动2【讲授】授新

阅读方法

1、线索法:一部小说,情节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元素,《三国演义》共120回,情节曲折,故事跌宕起伏,错综复杂,每一回都像一粒粒的珍珠,但要把这些珍珠串起来,成为一件绝世的艺术品,那么线索是关键。因此,品读名著抓住线索,无疑可以事半功倍。回顾历史,请同学们说说三国之前是哪个朝代?(东汉)那东汉的末年 的状况如何呢?(宦官专权、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朝廷风雨飘摇,民众苦不堪言)《三国演义》就是以此为引线来讲故事的。三国之后呢?(西晋一统天下)。这就是《三国演义》的终局。那中间80回这条主线是什么呢?(三国纷争的矛盾和斗争)这三条小线索此起彼伏,交互联络,构建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不过三线之中,写得最详细的是蜀汉集团,其次是曹魏,再次是东吴,要注意作者的详略安排。

东汉之乱--------------引线(前20回)

三国纷争------------- 主线(中80回) 线索法

三国归晋------------- 结局(后20回)

至此,我们通过把握线索对《三国演义》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进入了王国维先生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作线索法。

2、人物分析法

有了宏观的把握,接着就要具体深入文本,我们发现,小说中人物的出场让人目不暇接在多大千人的队伍中,大家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人物呢?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收集信息,确定本组讨论人物,在分析人物时,注意选取合适的角度,分析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归纳

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

举例:曹操

细节一:动作凸显性格

曹操骗父

曹操献刀

错杀伯奢

细节二:语言表现性格

曹操借刀

曹操献刀

路遇陈官

错杀伯奢

细节三:心里暗示性格

曹操献刀

错杀伯奢

总之,一方面,曹操镇压起义,充当屠夫,欺君罔上,窃国谋利,玩弄权术,残暴不仁,虚假伪善,奸诈狡猾,骄奢淫逸,嫉贤妒能;另一方面曹操仍不失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目光远大,胆识过人,求贤若渴,重视人才,胸襟开阔,豁达乐观,军纪严明,爱护百姓,豪爽多智,指挥若定,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善于总结,著作颇丰。

通过故事情节分析人物

示例:诸葛亮

情节一:正面侧面表智慧

徐庶曾曰:“以某比人,譬就驽骈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36回——元直走马荐诸葛)——侧面描写

火烧博望、再烧新野、舌战群儒、巧借东风、智算华容、三气周瑜……奉命入川、夺取汉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正面描写

情节二:反复皴染突忠诚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

只为刘备的知遇之恩,他将自己的一半人生都献给了刘备的复兴汉室。刘备在世时,他开辟疆土,平定南方。刘备死后,他尽力辅佐后主,六出祁山,几度北伐魏国,最后还是操劳过度死于九丈原,后追曰“忠武侯”,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在《出师表》中表现得一清二楚。

情节三:对比渲染衬稳重

46回,应奇谋孔明借箭;85回,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其办事的稳重真的可以比作泰山也。

情节四:情节摇摆显大度

刘备三顾茅庐后,关、张二人就不高兴了,以无礼于诸葛亮,然而诸葛亮并没放在心上,用火烧博望冰释前嫌。在赤壁之战前,周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三日造百万之箭来陷害他,但他没有计较。平定南夷时。他七擒七放,对孟获的大度,连敌人也服了。

可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有缺点,他过分忠诚,成了愚忠。过分的谨慎导致蜀国人才短缺,君主无能……这些都是他性格中的缺点。

小结: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围绕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予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丰富性、复杂性。

名著人物众多,建议大家在阅读时分门别类建立人物小档案,会更清楚。

曹魏集团

文臣:郭嘉、程昱、贾诩、荀彧等

武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颌等

蜀汉集团

文臣:诸葛亮、庞统、法正、姜维等

武将:关羽、张飞、赵子龙、马超等

东吴集团

文臣:周瑜、陆逊、吕蒙、鲁肃等

武将:太史慈、甘宁、周泰、凌统等

3、主题探讨法

我们在交流时,发现大家对文本有很多疑虑,我选了一个大家很关注也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希望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能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问题:为什么我们读《三国演义》,当读到曹操失败时,我们内心极为愉悦,而刘备失败时我们觉得很失落伤心?

作者站在刘备的立场,具有比较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而把魏国的曹操等作为权诈、推行暴政的代表,至于孙吴方面知识陪衬而已。

作者处在元末明初,他经历了外族统治的时代,所以他呼唤正统,刘备又是正统的代表。

小结:我们在读《三国演义》时,要注意小说的要素,把握情节中的线索、人物及时代背景,在分析中关注塑造人物的方法及小说的主题等。

三国演义课件【篇2】

课程说明: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3)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4)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3、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形成

1)《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2)《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 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 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2、名著的影响

1)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3、名著的价值

1)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

2)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

《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

《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

课件展示。

4、名著的欣赏

1)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

2)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提问: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谓“三绝”是?

课件展示: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智绝——诸葛亮

课件展示“曹操小档案”,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时,由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可以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的方式理顺内容。

谈谈诸葛亮的形象:

诸葛亮是群众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件出示武侯祠楹联;复习背诵杜甫律诗《蜀相》

3)欣赏《三国演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与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斩马谡的记载。

a)分角色朗读《孔明挥泪斩马谡》中孔明“三哭”片段

分5个角色:孔明、马谡、蒋琬、先主刘备及叙述者。

b)讨论“三哭”各含怎样的感情?

一哭: 挥泪 哀伤之哭

二哭: 流涕 惋惜之哭声

三哭 大哭不已 惭愧之哭

c)阅读《诸葛亮传》中记载,理解“戮谡以谢众”,意即:杀了马谡来向众人谢罪。

d)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与正统史书叙事的客观性。

四、小结:

名著欣赏的方法: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小说三要素;

4积累语文知识。

五、作业:

1)课后准备“三国”故事会;

2)阅读《同步作业》中两篇文章《孔明挥泪斩马谡》和《群英会蒋干中计》

六、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声中结束。

附板书提要:

名著《三国演义》导读

怎样阅读名著?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

4、积累语文知识。

三国演义课件【篇3】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并了解《三国演义》相关知识要点以及整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形象

3、把握作者的“拥刘反曹”的局限

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把握人物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思想脉络

2、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并了解《三国演义》相关知识要点以及整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把握人物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思想脉络

2、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借助多媒体资料,以影视作品先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直接引入正题

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中央电视台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断。

二、通过老师介绍,整体感知,系统把握《三国演义》框架构思

1、作者简介: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2、作品简介: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一八四)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二八O)约九十七年的历史故事。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腐败,造成社会危机总爆发,民众生活困苦,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各种军阀也拉起军队,相互残杀。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阀不满,多家联合起来声讨他。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最后,西晋先后灭了蜀、吴,取代了魏,复归统一。

3、艺术思想

这部书反映了三国时期政治、军事的复杂矛盾及其转化,概括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发展轨迹,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形象。

三、引导学生有目的自读,并进行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制定部分篇目、回合让学生阅读,然后小组合作,对以下问题进行谈讨:

1、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怎样一个人?你印象中的曹操又是怎样一个人,两者是否相同?

2、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三国演义》中刘备却处处流泪,你是如何看待刘备的“眼泪”

3、诸葛亮运筹帷幄,谋略过人,但你相信他真懂得七星台祭风、五丈原禳星吗?你如何看待《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得才能。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进行有针对性的小结并适当对研究性学习进行点评(不作具体分析),布置作业

作业:

以下诗句对联分别描写了《三国演义》哪些人物和哪些事件,请同学们课后找出来,并思考一下,你对这些人有什么样的评价.1、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2、赤面粟赤心,骑赤兔迫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3、收二州,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驳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并了解《三国演义》相关知识要点以及整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形象

3、把握作者的“拥刘反曹”的局限

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把握人物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思想脉络

2、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二、重点篇章人物分析、掌握阅读方法

1、曹操人物形象阅读分析——“奸雄”

第一回合(宴桃园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曹操便出现,更以整段篇幅给予描写。其中作者便把曹操的奸诈形象尽显无遗,并为曹操人物形象作了定位。

2、关羽形象阅读分析——“忠义”、“勇猛”

关羽从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到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释曹操再到单刀赴会以及最后败走麦城。每一个故事和情节都把关羽的“忠义“、勇猛”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3、诸葛亮形象阅读分析——“智慧超群”、“鞠躬尽瘁”

诸葛亮形象要一分为二看待,首先从智谋上看,诸葛亮确实有其过人之处,但小说毕竟是小说,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被“神

化”了,这一点老师在分析时候必须向学生点明;其次,诸葛亮对于刘备和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是否是封建的愚忠,不再这里作探讨!)

三、全面概括阅读、欣赏小说的方法

(1)首先要理清故事脉络、把握作者整体思想。

(2)小说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人物形象。应抓住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结合文章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性格形成原因。

(3)品味精彩的语言,掌握人物形象所反映的人物特?、社会风貌等。

四、运用所学的方法、拓展延伸

1、蜀国有“五虎上将”,他们是哪五个,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同样是君主(首领),刘备、孙权两位又是怎么样的形象呢?

四、进行课堂总结,进行有意识的激发

1、有许多的成语、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比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探囊取物、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等等

2、《三国演义》中人物并不是人人都有姓名的,有的有名无姓、有的有姓无名、还有的无名又无姓,你能找出几个来吗?

3、古典四大名著除了《三国演义》你还读过哪些?

设计意图:总结是对两节课来的一个结束,其中的主要内容在前面已经讲过,所以切不可拖沓冗长,反复罗嗦。在这里关键还要有意识的去激发学生课后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不要为了上课而读书,为了考试而阅读。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利用课外时间,认真阅读《三国演义》以及相关资料,并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人物形象,并就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剖析、研究和探讨,可以立足《三国演义》本身,也可以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基调,写一篇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三国演义曹操奸 关羽义智诸葛亮

三国演义课件【篇4】

课程说明: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熟语、歇后语;

3)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4)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3、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形成

1)《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2)《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 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 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2、名著的影响

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3、名著的价值

线索、作品倾向。

2)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

《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

《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

课件展示。

4、名著的欣赏

1)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

2)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提问: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谓“三绝”是?

课件展示: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智绝——诸葛亮

课件展示“曹操小档案”,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时,由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可以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的方式理顺内容。

谈谈诸葛亮的形象:

诸葛亮是群众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件出示武侯祠楹联;复习背诵杜甫律诗《蜀相》

3)欣赏《三国演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与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斩马谡的记载。

a)分角色朗读《孔明挥泪斩马谡》中孔明“三哭”片段

分马谡、蒋琬、先主刘备及叙述者。

b)讨论“三哭”各含怎样的感情?

一哭: 挥泪 哀伤之哭

二哭: 流涕 惋惜之哭声

三哭 大哭不已 惭愧之哭

c)阅读《诸葛亮传》中记载,理解“戮谡以谢众”,意即:杀了马谡来向众人谢罪。

d)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与正统史书叙事的客观性。

四、小结:

名著欣赏的方法: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小说三要素;

4积累语文知识。

五、作业:

1)课后准备“三国”故事会;

2)阅读《同步作业》中两篇文章《孔明挥泪斩马谡》和《群英会蒋干中计》

六、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声中结束。

附板书提要:

名著《三国演义》导读

怎样阅读名著?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

4、积累语文知识。

三国演义课件【篇5】

《三国演义》导读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①曹操:权奸与英雄相结合的典型。“白脸曹操”成为奸臣的代名词。

②诸葛亮:忠臣和智慧的化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个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③关羽:勇武和义气的化身。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身陷曹营终不降,镇守荆州时违背了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针,致使荆州失守,败走麦城而死。

④张飞:一个勇猛、坦率、刚直的武将。痛打索贿的督邮;三顾茅庐时,耐不住性子要放火;关羽从曹营回来后,他举起枪便刺,误会消除后,他又痛哭参拜;长坂坡单枪匹马拦住曹军百万大军;关羽死后,因粗暴急躁而为叛将所杀。

⑤周瑜:东吴水军都督,英俊儒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曹操幕僚蒋干到东吴劝降,他巧妙地运用反间计,使老谋深算的曹操反而损失了两员大将。火烧赤壁,火烧曹营,使曹军八十万水军大败而归。因过于好胜,心胸狭窄而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⑥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英雄。初为袁绍部将,后投奔刘备,为蜀汉大将。在长坂坡战斗中,突出重围,单骑救出刘备的太子刘阿斗;江汉之战,拦江夺斗,使曹操为之震慑。虢亭一战,退吴兵,救刘备。因他忠诚勇敢,一身是胆,具有远见,每战必胜,所以“常山赵子龙”成为常胜将军的代名词。

⑦黄忠:归附于刘备时年近六十,在葭萌关,定军山等战役中有勇有谋,屡建战功。后在讨关战役中,以75岁高龄又斩吴一部将。后为暗箭所伤,不愈而死。“老黄忠”是老当益壮的老英雄的代名词。

⑧鲁萧:字子敬,和周瑜同辅孙权。力排众议,与周瑜一起坚持联刘抗曹的主张,并力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待人宽厚诚恳,但他的忠厚有时显得近愚。

⑨刘备:知人善用,是一个从平民奋斗到开国帝王的圣君形象。

⑩蒋干:曹操的幕僚,一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政客。

⑩杨修:曹操手下主薄。

《三国演义》

作者简介: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杭州人,祖籍太原。

内容简介:《三国演义》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人物简介:

曹操:自幼放任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诸葛亮:智者和智慧的象征,清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 鞠躬尽瘁。

刘备: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俗话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关公:忠义,智勇双全

事件:1.桃园三结义2.曹操煮酒论英雄3.关云长刮骨疗4.关公五关斩六将

5.刘玄德三顾茅庐 6.诸葛亮舌战群儒7. 火烧赤壁8.草船借剑 9.孔明借东风10.诸葛亮智用空城计

三国演义课件【篇6】

阅读指导目标:

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了解成语背后的三国故事深入理解成于含义,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事物。

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

1、阅读少年版《三国演义》,每人准备一个有关三国的成语故事,要求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俗语、歇后语,谈谈自己的感悟。

评价任务:

1.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

2. 了解成语故事背后的深意,会运用部分成语。

阅读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激趣导入

。知道这出自哪一部电视剧吗?

《三国演义》。

决胜千里的诸葛孔明,骁勇善战、忠义为先的关云长,雄霸江东的孙仲谋,一代奸雄曹阿瞒,旷世奇才周公瑾等生动传神的人物。也让我们目睹了桃园结义、官渡之战、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场面。让我们再次漫游“三国”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三国中的成语

(板书课题)

活动一 成语知多少

(蜀国的霸主是谁?(刘备)吴国的霸主是谁?(孙权)

(是哪朝人?(明朝)

(7)请说出跟关羽有关的两个成语。

(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桃园结义、大意失荆州)1.情境导入,渲染气氛,使学生入情入境,了解课堂学习重点。

学习接下来内容作铺垫。

环节二

引导学习活动二 引导学习

1.师:老师收集了一些三国成语,我们先来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三顾茅庐、七步之才、一身是胆、望梅止渴、锦囊妙计、乐不思蜀、如鱼得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生齐读课件中的成语

(2)同桌交流已经掌握的成语及含义,相互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成语背后的故事面向全体学生,课内外结合。课前组织多次故事会,逐层选拔,推选故事大王,既让每个学生都有讲述的机会,又让有特长的学生得到充分展示。在熟知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中感受到名著语言的精妙和名著对语言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活动三 我是故事大王

1.师: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三国知识,真了不起!你们知道吗?每一个成语的背后还有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故事王国,请四大组各推出的“故事王”给我们讲一讲。

。还可以讲述其它(桃园结义;煮酒论英雄;过关斩将;跃马檀溪;三顾茅庐;携民渡江;大闹长坂桥;舌战群儒;初出茅庐;七步成诗;巧借东风;曹操献刀;义放曹操;单骑救主;大意失荆州;夜走麦城等)

3.评选故事大王

环节三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师:今天,我们一起回味了《三国演义》中的几个精彩片故事,认识了堪称英雄的几位三国人物,感悟了一些精妙的词句,初步领略了经典名著的魅力。(宣布得分最高的一个小组为本次读书活动“三国通”。)《三国演义》中还有更多的故事、人物、语言等待着我们去品味。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因为每读一遍,我们都会有新的发现。希望同学们再去仔细品读,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更深的感受!在我国文学宝库中,还有许多像《三国演义》一样优秀的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都值得大家阅读。让我们(齐声):与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

推荐课外阅读。

透过范例总结读书方法,提出读书的要求,引入其它经典名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环节四

作业布置

1、交流《三国演义》读书成果和自己的阅读方法。

2、阅读作业:运用对比法读《三国演义》中《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体会诸葛亮因人而异的智慧。

3、完成手抄报

巩固练习附:板书设计

《三国演义》之“三国成语”

桃园结义

羽扇纶巾——诸葛亮

三国演义课件【篇7】

走进《三国演义》

-------课外阅读课指导

金沙街小学杨泳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3、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借助多媒体资料,以影视作品先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直接引入正题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名著影响生活:无处不在的“三国”

1)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万事俱备 ——()

周瑜打黄盖——()

刘备招亲 ——()

司马昭之心——()

刘备的荆州——()

张飞穿针 ——()

三个臭裨将——()

马中赤兔 ——()

3)生活中有趣的谚语。

曹操下江南——来的凶,败得惨

赵子龙战长坂——浑身是胆

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诸葛亮用空城计——情非得已

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

(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

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

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三、名著欣赏:走进文本,阅读“三国”。(阅读方法指导)

(除了通过以上有趣的积累来了解“三国”,作为高中生,我想我们

还是应该尽可能的走进文本,通过阅读,来真正了解那些曾经活跃

在历史舞台上的鲜活的生命。

当然,由于特殊的半文半白的语言形式,我们和“三国”之间似

乎有了些隔阂。下面,我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可行的阅读方法,帮

助大家更好的走进“三国”)

?(1)知人论世法(了解作者及故事背景等)

1、作者简介: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2、作品简介: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一八四)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二八O)约九十七年的历史故事。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腐败,造成社会危机总爆发,民众生活困苦,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各种军阀也拉起军队,相互残杀。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阀不满,多家联合起来声讨他。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最后,西晋先后灭了蜀、吴,取代了魏,复归统一。

?(2)提纲挈领法(理清故事脉络)

? 百回整体框架:前20回写东汉之乱,中间80回写三国纷争,后20回写三国归晋。

? 十回推进谋略:每10回都集中写一人,层层推进。)

?(3)“各自为营”人物串联法(按照所属集团将三国人物串联。如曹魏集团有文臣郭佳武将张辽等,蜀汉集团有文臣诸葛亮武将关羽等,东吴集团有文臣周瑜武将周泰等。)

四、设计活动“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看谁能在最少的提示下准确猜出三国人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首苏轼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会浮现出《三国演义》一书中的许多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一书中出现了将近500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与特点,在此就不一一叙述了。不管大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是英雄所见略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五、全面概括阅读、欣赏小说的方法

(1)首先要理清故事脉络、把握作者整体思想。

(2)小说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人物形象。应抓住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结合文章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性格形成原因。

(3)品味精彩的语言。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名著研讨活动推荐

? “三国”故事会

? “穿越”历史,走进“三国”人物,替他们完成未竟的事业。

? 写读后感,交流阅读心得。

? 积累更多的“三国流行语”

? “三国讲坛”“?品三国”

板书设计:

名著《三国演义》导读

怎样阅读名著?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

4、积累语文知识。

三国演义课件【篇8】

一、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学会带着意识阅读《三国演义》;

2、 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三国演义》的技巧和方法;

二、 教学重难点:

1、 把握人物刻画技巧,了解作者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

2、 领会《三国演义》的进步思想。

三、 教学设想:

1、 借《三国演义》著名片断《失街亭》管中窥豹,感受《三国演义》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设置重点问题让学生自学,力求在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意识地掌握一些阅读名著的技巧和方法。

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每次听到《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曲,我总有一种血脉贲张的感觉,仿佛自己又回到那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 今天,让我们一起出征街亭,会晤英雄。

(二) 问题探究:

探究一、复述故事情节思考:《失街亭》的战争描写亮点纷呈。你关注到了吗?结合导读中相关战争描写的阐述找出本文的一些片断来讨论交流一下。

《三国演义》著名的战争描写有没有类似的特点呢: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伏击战:乌林、葫芦口、华容道,三笑,三惊)

彝陵之战 ……

结论:铺垫伏笔,构思严谨,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有张有弛,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明确:读《三国演义》,一要读扣人心弦的战争场面。

(我们读《三国演义》,精彩纷呈的战斗场面令人应接不暇,带给人以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是我们读三国最不能错过的精彩)

探究二:小小街亭,为何如此重要?如此重要的街亭为什么会失守?

课文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街亭的重要战略位置,请大家寻找一下。“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

结论:马谡麻痹轻敌,孔明用人不当 客观原因,司马懿老谋深算,实力不俗

作者是怎样刻画马谡和孔明这两个人物形象的?

结论:三笑 三哭。

主要通过语言和神态的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突出人物的典型性格,使得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三国演义》人物的典型形象表现在毛宗岗说的“三绝”: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

大家能举一两个相关人物奸(阴险、虚伪、狡诈)、智、义(正当、合理)的事例吗?

明确:读《三国演义》,二要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今天去读《三国演义》中个性鲜明的人物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借此去探究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虽然时代不同了,场景不一样了,衣服也换掉了,但人性却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探究三:马谡该不该斩?这一情节中的孔明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不斩的理由

1两人情同手足 2杀人才叫亲者痛,仇者快

3处理败将有各种办法 4疑人不用,孔明要为此买单,不能马谡一个人承担责任

必斩的理由:

1马谡立了军令状,执法必严。 2后果情节十分严重,必须死刑。

3一意孤行,不听建议,咎由自取。

4、不斩全家已属网开一面,再不斩马谡军心涣散,众怒难平,难以服众

结论:我们不是当事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但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应该能体会到孔明内心情感与理智激烈的矛盾冲突。

从个人情感上讲,不忍心;从大局上从理性上讲,必须斩。所以孔明万般无奈,只得挥泪执法。什么是仁?仁者爱人,是不忍心;什么是义?公正、合理,应当做的就是义。仁和义在这里发生了矛盾,而挥泪执法,将仁义统一在了一起。

挥泪这一细节集中展示了他仁义的一面。

讨论:

有一个问题老师特别好奇:如果可能,你愿意做曹操还是刘备?为什么?

结论:想做曹操,多是功利心作怪。我们做事情不能什么都利字当头啊!

功利心太重,容忘记做人做事的底线。

如果要交朋友,你愿意交曹操这样的朋友还是刘备这样的朋友?为什么?

结论:想交刘备这样的。不会吃亏,还可能占便宜。还是或多或少有功利的因素

《三国演义》,都觉得曹操好厉害,刘备太窝囊。两人都有野心。关键是在实现野心的方式上,曹操是无底线,无节操,无所不用其极;而刘备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条件多么恶劣,他都守底线、知敬畏,这就是仁德爱民,绝不滥杀无辜。

刘备要恢复重振的,不仅是汉室,更是世道人心。

我们读《三国演义》要知道,良禽择木而栖。孔明选择刘备,绝不仅仅是报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更在于刘备的人品契合了孔明的理想。

所以,我们读孔明,要读他的宅心仁厚,读他的有仁有义。

导读中特别谈到了《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拥刘反曹。实质是拥护德政,反对暴政

而德政的基础便是为政者有一颗仁爱之心。

我由此有一个感悟:一个人有没有价值,一个家庭能不能兴旺,一个国家是不是强盛,关键只在一个“德”字。品德高尚,这个人就有价值。一家人品德良好,这一家庭必然兴旺。国民重视品德修养,这个国家自然强盛。《三国演义》的重大启示,即在有仁有义远比权贵名利更值得尊敬。我们读《三国演义》,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促进家人的品德修养,就等于白读。

我知道大家读了《失街亭》后,也写了很多的人生感悟,下面的时间我留给大家作展示

(学生展示)

明确:读《三国演义》,要读高尚人品和人生智慧。

(四)、结语:

必须要指出,《三国演义》还是一部宣扬权谋的书,民间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一个“三国气”重的人,往往心理阴暗,中国人要阳光,要坦荡,不能承袭这种阴晦的“三国气”。我们要有拿来主义的眼光。一堂课讲三国,难免挂一漏万,让我们借今天学习《失街亭》的东风,把握《导读》的精髓,一起走进这部经典,去发现更多的精彩!

(五)板书设计 :

从《失街亭》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导读

读战争 艺术性

读人物 (交相辉映)

读人品和智慧 思想性

三国演义课件【篇9】

阅读指导目标:

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了解成语背后的三国故事深入理解成于含义,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事物。

3、通过分小组汇报阅读成果,训练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

1、阅读少年版《三国演义》,每人准备一个有关三国的成语故事,要求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摘抄其中优美的语言或收集关于“三国”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谈谈自己的感悟。

评价任务:

1.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

2. 了解成语故事背后的深意,会运用部分成语。

阅读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激趣导入

1.师:让我们首先来观看一个片段,欣赏一首曲子(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及开剧片段)。知道这出自哪一部电视剧吗?

2.生:(齐答)《三国演义》。

3.师:悲壮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把我们带到了群雄争霸的三国时期,《三国演义》让我们认识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孔明,骁勇善战、忠义为先的关云长,雄霸江东的孙仲谋,一代奸雄曹阿瞒,旷世奇才周公瑾等生动传神的人物。也让我们目睹了桃园结义、官渡之战、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场面。让我们再次漫游“三国”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三国中的成语

(板书课题)

活动一 成语知多少

1.师:我们先畅游知识园,考考大家对“三国”中的成语到底了解了多少。(多媒体出示“畅游知识园”及相关题目。)

(1)魏国的霸主是谁?(曹操)蜀国的霸主是谁?(刘备)吴国的霸主是谁?(孙权)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是哪朝人?(明朝)

(3) 这部著作写的是哪段时间到哪段时间的历史故事?(汉末年到晋代初)

(4)“七擒七纵”跟谁有关?(诸葛亮、孟获)

(5)“羽扇纶巾”描写的是三国中的哪位人物?(诸葛亮)

(6)请列举“过五关斩六将”中的“五关”或“二将”。(五关: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滑州渡口、六将:孔秀、孟坦与韩福、卞喜、王植、秦琪)

(7)请说出跟关羽有关的两个成语。

(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桃园结义、大意失荆州)1.情境导入,渲染气氛,使学生入情入境,了解课堂学习重点。

2.小结语为学生回顾故事、学习接下来内容作铺垫。

环节二

引导学习活动二 引导学习

1.师:老师收集了一些三国成语,我们先来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三顾茅庐、七步之才、一身是胆、望梅止渴、锦囊妙计、乐不思蜀、如鱼得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生齐读课件中的成语

(2)同桌交流已经掌握的成语及含义,相互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成语背后的故事面向全体学生,课内外结合。课前组织多次故事会,逐层选拔,推选故事大王,既让每个学生都有讲述的机会,又让有特长的学生得到充分展示。在熟知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中感受到名著语言的精妙和名著对语言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活动三 我是故事大王

1.师: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三国知识,真了不起!你们知道吗?每一个成语的背后还有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故事王国,请四大组各推出的“故事王”给我们讲一讲。

2.故事内容:可以讲述自己印象最深的成语,可以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成语故事,也可以讲述最让自己感动的成语故事(赵云飞骑救公孙;典韦飞戟退追兵;周泰宣城救孙权;许褚护曹夺船避箭;曹洪护曹步随渡水;周泰救权惨战重围;曹洪挡超竭力死战;曹昂让父奉马身死;长坂赵云决荡救幼主;宛城典韦生死当塞门等)。还可以讲述其它(桃园结义;煮酒论英雄;过关斩将;跃马檀溪;三顾茅庐;携民渡江;大闹长坂桥;舌战群儒;初出茅庐;七步成诗;巧借东风;曹操献刀;义放曹操;单骑救主;大意失荆州;夜走麦城等)

3.评选故事大王

环节三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师:今天,我们一起回味了《三国演义》中的几个精彩片故事,认识了堪称英雄的几位三国人物,感悟了一些精妙的词句,初步领略了经典名著的魅力。(宣布得分最高的一个小组为本次读书活动“三国通”。)《三国演义》中还有更多的故事、人物、语言等待着我们去品味。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因为每读一遍,我们都会有新的发现。希望同学们再去仔细品读,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更深的感受!在我国文学宝库中,还有许多像《三国演义》一样优秀的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都值得大家阅读。让我们(齐声):与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

推荐课外阅读。

透过范例总结读书方法,提出读书的要求,引入其它经典名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环节四

作业布置

1、交流《三国演义》读书成果和自己的阅读方法。

2、阅读作业:运用对比法读《三国演义》中《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体会诸葛亮因人而异的智慧。

3、完成手抄报

巩固练习附:板书设计

《三国演义》之“三国成语”

桃园结义

羽扇纶巾——诸葛亮

三国演义课件【篇10】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

教学目的:

1、理清《三国演义》全书脉络,2、熟悉其中重点情节,3、了解主要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

1、概括其中的主要情节,2、从重点情节中分析主要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1、理清《三国演义》全书脉络,2、概括情节和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讲读法,问答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预习:熟悉、概括和主要人物关羽、诸葛亮、曹操有关的16个情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课

“说曹操曹操到”的俗语、“羽扇纶巾”的扮相,“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山中五老虎,猴子当大王)的谚语

二、背景介绍(课本中的内容要点)

三、全书脉络梳理 第1-33回,群雄逐鹿

1、桃园结义

2、怒鞭督邮

3、孟德献刀——陈宫捉放曹(杀吕伯奢家)

4、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

5、连环计

6、辕门射戟

7、挟天子以令诸侯

8、煮酒论英雄

9、挂印封金 ——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10、古城聚义

11、官渡之战 第34-59回,赤壁鏖战

12、三顾茅庐 —— 隆中对

13、火烧博望坡—— 火烧新野

14、携民渡江——大战长坂坡 ——大闹长板桥

15、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蒋干中计——

黄盖受刑——借东风 ——火烧赤壁—义释曹操

16、三气周瑜

17、割须弃袍

第60-86回,三足鼎立

18、截江夺阿斗

19、单刀赴会

20、智取汉中——杀杨修

21、水淹七军——刮骨疗毒——败走麦城

22、杀华佗——曹操之死

23、张飞遇害

24、火烧连营——巧布八阵图——白帝城托孤——安居平五路 第87-105回,南征北战

25、七擒孟获

26、出师北伐

27、失街亭——空城计——挥泪斩马谡

28、六出祁山——秋风五丈原 第106-120,三分归晋

四、人物情节简介

(一)情节: 关羽: 温酒斩华雄 挂印封金 千里走单骑 过五关斩六将 华容道释曹 水淹七军 单刀赴会 刮骨疗伤 败走麦城 温酒斩华雄

袁绍总领全军讨伐董卓。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交战中先后有四位部将被他所杀,关羽请战。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推荐关羽出战华雄,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曹操所辖关,立斩曹操六员大将,最终完成使命。华容道释曹

赤壁战后,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遇到了关羽,由于先前在途中分别受到赵云和张飞的阻截,此时已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关羽“义绝”:

作品中突出表现关羽这种“义气”的情节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千里走单骑”,另一个是“华容道放曹”。这个“义”既包含对刘蜀集团的忠诚,也包含“有恩必报”的人际关系准则。

关羽是良将的典型。他腹有韬略,英勇无敌,“斩华雄”,“单刀会”,都具有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但是,英雄气又转化为一股傲气,他不懂战略,侮辱孙权,破坏了孙、刘联盟;他刚愎自用,听不进忠告,结果“败走麦城”。

诸葛亮: 火烧新野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借东风 三气周瑜

七擒孟获 空城计 挥泪斩马谡 三气周瑜

诸葛亮借东风帮助周瑜以少胜多,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但是周瑜对诸葛亮的嫉恨有增无减,也引发了他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三气周瑜”分别为:一气周瑜,夺了南郡取荆州,让周瑜金疮迸裂;二气周瑜,将计就计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金疮难愈了;最后,诸葛亮识破周瑜假途灭虢之计,三气周瑜,最终让周瑜在大叫“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愤中恨恨而亡。七擒孟获 公元225年,南中蛮彝发生叛乱,诸葛亮派军南征,对蛮王孟获实行“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方针,七次生擒孟获,又七次释放,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不再反叛。亮抚慰孟获,下令退军。从此,南中基本安定。空城计

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安排撤军,把兵力分散出去了,而司马懿率大军攻城。众文臣皆惊,唯诸葛亮临危不惧,令士兵隐匿旌旗,大开城门,各门均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亮本人于城楼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司马懿惧城内有埋伏,便率军望北山路而退。诸葛亮“智绝”:

诸葛亮是“贤相”的典范。他既是智慧的化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是道德的化身,忠心耿耿,为蜀汉事业殚精竭虑。他悲剧的一生。“遗恨五丈原”,诸葛亮的悲剧是与命运抗争的悲剧,是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剧。曹操: 孟德献刀 杀吕伯奢家

挟天子以令诸侯 煮酒论英雄 官渡之战 败走华容道 杀杨修 杀华佗 孟德献刀 董卓残暴,大臣打算找机会除掉董卓。曹操愿借王允的七星宝刀,拼死杀掉董卓。曹操带着宝刀来到相府,见屋内只剩董卓一人,便要拔刀下手。不料董卓从镜里看见曹操在背后拔刀,问曹操干什么,曹操非常惊慌,急忙跪下说他有口宝刀献给董卓。曹操骗过董卓,就纵马逃跑。杀吕伯奢家

曹操刺杀董卓不成,逃亡途中被士兵捉住,县令陈宫弃官追随。两人夜里住在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里。曹操疑心吕伯奢要报官杀他们,便先下手将吕家八口杀个精光。又将买酒归来的吕伯奢也杀了。陈宫斥责他滥杀无辜。曹操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听了,心都寒了,便离开曹操。曹操“奸绝”: 曹操,“奸雄”的典型。具有雄才大略,为人洒脱;却又阴险、狡诈。为争取人心,减轻赋税;却又血洗徐州。尊重、爱护人才;却又忌才妒能,虐杀人才。作

者总是在表现他的雄才大略时,不忘揭露他的恶德。此外,他以法家的面目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玩弄权术,身上有一股恢宏阔大的王霸之气。刘备:

“仁君”的典范,求贤若渴,爱才如命,为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爱民如子,待人宽厚,“携民渡江”不忍丢弃百姓;辩才识才,知人善任,白帝城托孤时嘱咐马谡之不可用。但是,作者在描写其“仁爱”时极尽夸张,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周瑜:

一个衬托性的人物,是作者为了更好地歌颂诸葛亮这个人物而塑造的艺术形象。文韬武略,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但是,气量狭小,嫉贤妒能,几次欲杀死诸葛亮;冲动急躁,意气用事,最终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周瑜在三江口挫败曹军,曹操派蒋干劝周瑜投降。周瑜设下群英会款待这位旧友,大谈东吴兵强粮足情况,让蒋干无法陈述劝降之意。又故意将捏造的曹操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件让蒋干得知。蒋干中计,回去报告曹操,杀了深得水军之妙的两位水军都督。

五、主题概括

(1)从忠奸对立的立场看,作者是带着“拥刘反曹”的倾向来写三国乱世的。由于帝蜀寇魏的意识形态在起作用,小说主题是渲染正统之“仁者”的“仁”,反对暴政。(2)着重写出三国时代的盛衰变化,探讨为何会出现大**,什么人才能统一天下,如何才能巩固政权。说明只有具有雄才大略,怀着争人心、求人才的渴望,又有正确的战略、策略的英雄,才能成为一代英主。

六、习题

选择题、问答题

七、总结

理清情节先后顺序,熟悉并概括情节,通过情节分析性格。《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热”、“易中天现象”、《水煮三国》

八、作业:

课外补充资料的学习

1、“《三国演义》导读”资料和习题汇编

2、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俗语和诗词 附: 板书设计: 群雄逐鹿

赤壁鏖战 三足鼎立 南征北战 三分归晋

以上就是《三国演义课件优选10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三国演义课件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文章来源://m.jab88.com/j/157319.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