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目标:
1.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3. 在简单的购物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4. 通过阅读故事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人民币的知识,知道重要数和非重要数,巩固人民币兑换的知识
5. 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购物使学生经历兑换人民币,加深人民币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储蓄罐: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课件)
2、看到它,你马上会想到什么?你们都有储蓄罐吗?春节一过,你们的储蓄罐里是不是又多了些压岁钱,你打算用这些钱干什么?
3、大家看,这个小朋友用自己的零用钱在干什么?还有很多灾区、贫困地区的孩子不能上学。这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是个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
4、刚才我们一直在说钱,钱在我们国家叫什么?
【板书:人民币】
5、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看来,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人民币,好吗?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认识人民币
1.师:咱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放了一个袋子,你们轻轻地把里面的人民币都拿出来,倒在桌子上,把你认识的人民币和你们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然后想一想,你是根据什么认识它的?
2、口袋里的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有没有不认识的?那谁愿意拿着你认识的任意一张人民币上来,告诉大家它的面值是多少呢?你是怎样认识它的?(学生汇报) 。
3、刚才这几个同学都能结合平时生活经验,从人民币的颜色、数字、图案、大小来辨认,你们真是太棒了!
4、咱们快来看,这张人民币是多少?背面的图案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咱们国家,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的祖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的人民币。
5、出示50元、100元,这些大额面值的人民币你们认识吗?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真是了不起,这么多的人民币你们都认识。(演示课件)
(二)整理分类
1、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桌子上的人民币,这样摆放是不是很乱呀,你们能不能整理一下分类摆放呢?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小组合作)。
2、汇报:
师:现在哪个小组愿意以上来汇报你们是怎样分的?
①纸的软硬 ②单位③颜色 ④纸的大小
师:你们真有数学眼光,都能用不同的方法把这些人民币整理好,老师觉得你们真是又会动手又会动脑,这样下去你们会更聪明的。
有的小组是把这些人民币按元、角、分来分类整理的,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按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呀?【板书:元、角、分】
3、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我们来看看(播放课件)我们一起来认一认以角为单位的┉以分为单位的┉
(三)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发现别看你们年龄小,你们的本领可真高,那你们能帮我解决一个难题吗?
1、现在谁愿意把我这一元钱给换成以角为单位的钱,帮老师这个忙?
(10个1角;2个5角;5个2角┉┉)
2、同学们的办法真多啊!现在大家想一想,通过换钱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1元=10角 (齐读)】
3、这就是元与角之间的关系,角与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想知道吗?赶紧参加换钱的游戏,(要求:四个人一组,组长拿出一角钱,其他同学用分币和他交换,看哪组方法多)。
4、说说你们是怎么换的?通过这回你们之间换钱,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1角=10分 (读)】
三、巩固应用
1、前面我们掌握了人民币的知识,那你们会用它买东西吗?谁自己用钱买过东西?(生介绍)你们这么棒,我可要考一考大家。看,这有几件你们喜欢的商品,谁来读一读它们的价钱分别是多少?
2、如果你有10元钱你打算买什么?怎么买?
①如果你想好买什么就准备好钱。
②谁愿意把你买的东西怎样付钱跟大家说一说?
③买这样东西还可以怎样付钱?
④要付10元我应找你多少钱?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岛版:一下《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这节课我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回顾这节课我觉得做得好的地方有:
1、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我先让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做准备,分别从家里拿来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面值较小的纸币和硬币。而1分、2分、5分的面值的人民币在市面上已经没有了流通,所以我自己准备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和较大面值的人民币。为学生在真实的认识人民币面前认识人民币的探索学习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2、《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我也是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摸钱、认钱、比钱、分类、购物等活动,让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而我始终是一个合作者和引导者。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热情高涨,人人抢着参与,都能说得出根据人民币的颜色、图案、大小、数字等来辨别,这为后面学习换币和简单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这个理念在这节课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让我疑惑:
1、合作式学习,落实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一节课下来,总会有个别同学成了观战者,特别是个别后进生,虽然我强调组长要督促好成员,帮助后进生,一起合作参与,但真正动手操作之后就各顾各的,应该怎样落实更好呢?
2、一年级的学生贪玩好动,组织纪律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感觉活动一旦开始就有点不听指挥了,虽然也能完成教学目标,但学生没有顺着老师的教学设计一步步地去探索研究,是否只需顺着学生的生成材料去教学就可以了呢?
总之有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吸取经验,不断学习、提高。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小存钱罐”,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五小小存钱罐
-----人民币的认识
1、我的存钱罐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9页,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引入。
师:请大家看屏幕,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一个小姑娘(小华)那一枚一元的硬币投到存钱罐里)
师:你知道我国的钱你知道我国的钱叫什么吗?
引出课题
学生看主题图,然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板书课题:
人民币的认识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活动二、解决问题
1、怎么数?
师:听听小华还说了什么?
课件:“我想数数存钱罐里有多少钱,大家说我应该怎么数呢?”
师:快来一起整理一下吧。
师:大家所想的数钱方法还真多,我们来看第三种方法: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2、认识人民币
师:除了存钱罐里的这些钱,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面值的人民币?
3、人民币的兑换。
师:听听小华又说了什么?
“我们这里乘坐无人售票公交车的票价是1元,可是我只带了成角的钱,大家说我该怎么办呢?”
小结:1元等于10角,5元是多少角?80角是多少元?
师:拿起一张1角的纸币或者硬币,谁能拿出和我一样多的人民币?
师:1角等于多少分?3角是多少分?60分是多少角?
4、数一数
师:现在大家能准确地数出存钱罐里到底有多少钱了吗?快点来数一数吧!
活动三:实践
1、出示文具超市(小刀2角、橡皮3角、铅笔4角、练习本3角5分、笔记本7角,铅笔盒2元)
(1)1元钱能买哪些东西?要找回多少钱?(2)我有5角钱,能正好买些什么呢?
2、买东西
你能拿出正好的钱吗?(根据屏幕上商品的价格,学生拿出正好的钱)
学生把存钱罐里的钱倒出来,小组合作探讨数钱的方法。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按质地数:纸币、硬币;(2)按版别:新版、旧版;(3)按面值数:元、角、分;先属成分的,再属成角的,最后数成元的……
板书:元、角、分
学生来介绍自己熟悉的人民币。(各种面值,版别的人民币都介绍)随着学生的介绍,老师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辨别的。
学生操作,可能出现的情况:
(1)两个5角,因为两个5角就是10角,10角就是1元;(2)5个2角(3)10个1角……
板书:1元=10角
学生展示各种摆法。说明换发和理由。
板书:1角=10分
小组合作数一数,然后汇报,并且展示数钱的过程。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并说明理由。
展示自己拿钱的方法,鼓励不同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会倾听。
能注意观察,仔细辨认。
能深刻体会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深刻体会学有所用。
举一反三。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钱有什么用途?
自由发言
爱护、节约人民币。
2、购买文体用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44页,人民币的计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掌握计算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体验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养成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意识。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小小文具店看看,但是只有答对门上的题才能进去,我们试试吧!
【课件出示题目:1元=()角10分=()角()角=6元7元5角=()角
24角=()元9元=()角】
学生分别口答,分别说说后4道自己是怎样想的。
复习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为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做好铺垫。
活动二
1、师:大家完成得真棒,我们快进去瞧悄吧!【可件出示问题商店的图片(教科书第40页情景图)】
师:店里有什么呢,你知道哪些商品的价钱?
2、师:你想买哪些物品,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足球15元,篮球68元5角,羽毛球拍17元;(2)乒乓球拍7元6角,乒乓球
8角……
(1)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支铅笔应付多少钱?(2)买一个乒乓球和一只球拍应付多少钱?
引导学生充分看图,寻找信息。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活动三:
1、解决问题:买一个乒乓球和一只球拍应付多少钱?
师:你能烈士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再把你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听。
师:谁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2、师:请自己解决同学们提出的以下问题:
(1)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支铅笔盒应付多少钱?(2)买一盒彩笔和一副三角板应付多少钱?
(2)师:说能说说你是怎养算的?
活动四:
1、师:我们看看谁来了?(课件播放:凯蒂猫手拿5元钱,说:“我买一块橡皮。”)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板书问题)请你自己先试着做做,再把你的方法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师: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
2、师:如果你有1张2元钱,你想买什么,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师:请你独立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出来。
师:谁能把自己做的题给大家说说?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7元6角+8角=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算法。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想出的方法有:①7元6角是76角,76角+8角=84角84角是8元4角。②6角+8角=1元4角,7元+1元4角=8元4脚。③从8元里拿出4角给7元6角,凑成8元,再加上剩下的4角就是8元4角。④……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算法,全班交流。
生:应找他多少钱?
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全班交流,想出的方法可能有:①5元=50角,50角-7角=43角,43角是4元3角;②1元-7角=3角,4元+3角=4元3角;
③……
(1)买一个乒乓球,要找回多少钱?(2)买一套三角板,要找回多少钱?③买一支铅笔,要找回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养成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鼓励不同的思考方法。
能独立解决问题,并能清晰有条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巩固人民币加法的计算方法。
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在交流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尊重并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方法。
积极动脑,提出问题。
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巩固人民币减法的计算。
活动五:
师:现在,我们一起做个“小小售货员”的游戏,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标有价钱的实物图片和人民币图片。小组成员轮了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当顾客,看看看看那位售货员收的钱和找出的钱最正确。
分组做游戏。
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同组其他同学活动时,是否能认真倾听,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纠正。
活动六:
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学生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并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的内容及自己的真实体会。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青岛版(五年制):四下《珍稀动物 简易方程》单元备课》,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生理解了四则运算和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到学习方程,是学生又一次接触初步的代数思想,这既是对学生所学四则运算意义和数量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又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作准备,在知识街接上具有重要作用。
二、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
三、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能力目标:
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
情感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单元重难点
解简单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既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
本单元,首次学习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大的转变。用 算术法解逆向思维的题目,难度比较大。而方程法则是把未知数同样对待,让未知数也参与运算,将逆向思维变成顺向思维,大大降低了思维难度。因此,初学方程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实现由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转变。
难点:能准确的找到等量关系,为列方程解题扫清障碍。
四、设计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列举法、归纳法以及练习法。
五、单元课时统筹(共9课时)
信息窗1 信息窗2 信息窗3 信息窗4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岛版(五年制)一下《农夫与牧童----方位和图形》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有关方向知识的起始单元,虽然这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但由于方向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掌握,所以本单元教材内容只是借助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为进一步学习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他方向打好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能借助参照物正确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建立初步的空间感和方向感,发展形象思维。
3.在图形拼摆和欣赏活动中,感受图形美。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发展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和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教学难点是在日常生活中,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具准备:
挂图、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你认识过哪些方位?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方位来做拍手游戏好吗?(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正正反反、石头、剪子、布)今天我们继续认识一些新的方向。
二、新授
(一)看图编故事
1.先来看几幅有趣的图画,你能把它们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么?要讲清楚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
2.故事讲完了,你能根据故事的内容提出有关方向的数学问题吗?(板书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3.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四个方向。你能用上面这四个方向再讲一讲图上的故事吗?
(二)你说我讲
1.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东方)
2.北极星在什么方向?(北方)
3.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落下的方向是西方,中午太阳所在的方向是南方,晚上北极星所在的方向是北方。
4.在书上表示出来。
(三)应用
1.谁能指一指咱们教室的东、西、南、北?怎样判断哪边是东、哪边是西、哪边是南、哪边是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你知道我们学校的门牌号么?那咱们学校的东、西、南、北面各有什么?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四个方向,它们分别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可多了。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了解(认识)方位的相关知识,能用方位知识(东、南、西、北)描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位置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东、西、南、北方位知识描述常见事物位置关系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描述现实世界事物位置的过程中,认识方位的相对性,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了解(认识)方位的相关知识 能用方位知识(东、南、西、北)描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你认识过哪些方位?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方位来做拍手游戏好吗?
师:今天我们继续认识一些新的方位。(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教师:你会讲故事吗?老师这儿有几幅有趣的图画,你能把它们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吗?(挂图出示)注意要讲清楚什么时间?谁?在干什么?
2.师:故事讲完了,你能根据故事的内容提出有关方位的数学问题吗?
师: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位升起的吗?中午时太阳在哪个方向?太阳又从哪个方向落下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板书)
3.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四个方位。你能用上这些方位再讲一讲图上的故事吗?
师小结:原来故事里还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呀! 师生一起做拍手游戏。(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正正反反、石头、剪子、布) 选男生、女生各一个代表进行讲故事比赛,台下的同学当评委,注意听听他的这个故事好在哪里,有没有漏掉什么。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可能没有注意到最后一幅图中的图像是北斗七星,教师可适当引导。 学生用上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重述故事。讲述时,可结合刚才教师的提问来讲。引导学生对其给予评价。
三、实践应用
1.怎样判断哪边是东、哪边是西、哪边是南、哪边是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开动脑筋,在小组内商量一下,看哪个小组能想出好的办法。
2.谁知道咱们教室的东、西、南、北分别是哪边呢?
3.站一站 师:你知道教室的四个方位了吗? 下面我们将举行站一站比赛。听好要求:请四位同学按照头饰上的方位,是东的就站在教室的东面,是西的就站到教室的西面,是南的就站在教室的南面。是北的就站在教室的北面。比一比谁站得的又对又快。
四、总结、拓展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我们的同学真棒。老师知道我们学校的南面是一条马路,那学校的东面、西面、北面有什么?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2.拓展:你家的东面、西面、南面、北面都有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课下调查了解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比一比谁知道的最多。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 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见解。比如现在是早上,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而确定东的方位,东的对面是西面,阳光从南边照进我们的教室,相对的方向就是北面等等。 组内交流后,全班反馈。 一组指方位,教师引导其余小组与这个小组提问交流为什么这样判断。 引导学生在互相提问质疑中逐步掌握判断方位的策略。 找一个小组的同学分别站到教室的四个方位。 请四位同学戴好标有四个方位的头饰,到教室的四个方位站一站。 板书设计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岛版(五年制):五下《完美的图形—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圆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
1.买圆规,并在上课时带到课堂上来。
2.阅读课本P52P53,回答什么叫半径,什么叫直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谈话:这些轮子都是圆形的。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
二、探索新知
1.谈话: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请大家画一个圆,研究一下。
学生独立画圆。 谈话:同学们得到圆了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画出圆的呢?
学生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方法;
① 用图钉、细线和铅笔画图,画时图钉要固定好,细线要拉紧,就可以画出一个圆。
② 用圆形的瓶子盖可以画出一个圆。
谈话:我们来看这几个同学画的,有什么问题吗?(不圆)为什么会不圆呢?你们画的时候有问题吗?
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师生予以评价。
谈话:怎样才能画出一个规范的圆呢?给大家介绍一种画圆的仪器圆规。请大家用圆规画圆试一试。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交流:用圆规画圆时,先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之间的距离,再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把有铅笔的一脚旋转一周。
谈话:有针尖的一脚固定的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教师边讲边板书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自主练习第2题:找出下面圆的直径和半径。(生答)
2.谈话:直径和半径是圆中不同的线段,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研究一下试试?
学生小组合作。
谈话: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是怎研究的?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出现下列情况:
① 通过对折,发现圆有无数条直径。
② 通过画一画,我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
③ 通过测量发现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④ 通过对折或测量发现这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用字母可以表示为:r=1/2d; d=2r。
3.谈话:谁能用今天学习的内容解释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
三、限时作业
1.想一想,填一填。
自主练习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2.按要求画圆。
自主练习第4题,画在练习本上,同桌互相检查。然后请学生交流一下,是怎样画的?
谈话: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就是圆心,两脚分开的距离是半径。
四、全课小结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青岛版(五年制)一下《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 培养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海边玩一玩好不好?海边可热闹了,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看情境图,看看海边小朋友在干什么?
2、学习情境图。 谈话:看着捉虾的小朋友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看着捉螃蟹的小朋友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学习例1
1、列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谈话: 一共捉了多少只虾?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12和26都是几位数?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板书课题)
2、探究算法。
(1)学生自主尝试计算。
(2)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将学生交流的口算算法、竖式算法进行板书)
(3)动手操作、自主构建。(用小棒拿一拿,计数器上拨一拨 )
(4)学习竖式的写法、算法。
师:既然我们学习了竖式,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25+4 ,你能不能尝试着用竖式的方法进行解答。(学生动笔,上来交流)
师:有没有做的与她不一样的?老师这里还有种不同的写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
25+4师:做的对么?为什么?
总结: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要个位跟个位对齐,十位跟十位对齐。 总结一句话:
两位数加两位数应该怎样算?用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二)例2
那第二道问题该怎样列式?那它的结果又等于多少呢?
三、练习
1、师:在解决了在海边的两个小问题,小朋友们在海边的小树林里发现了两只小刺猬,它们在干什么?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呀。(出示自主练习6)你能编一个数学故事吗?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么?谁能很快的算出它的结果?
2、自主练习第3题。
同学们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几只可怜的小壁虎,他们正忙着找自己的尾巴,你能帮帮它们吗?学生独立解答。
3、自主练习第4题
同学们自己买过东西么?这里老师给你这个机会,看,这里有很多的东西,可你只能买两件东西,你会买什么?计算出他们共需要多少钱?
四、拓展
在海边结束了一天的活动,小明回到了家里也做了几道竖式计算题,可是一不小心在这张答题纸上滴上了几滴钢笔水,你能不能把残缺不全的地方补充完整?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思辨等思维能力。
3、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4、让学生体会圆形物体的美及圆所内含的文化特性,渗透数学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在游戏中整体感受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正是圆,你能从信封中将这张圆形纸片给摸出来吗?
生:能。
师:如果信封里只有这一个图形,谁都能摸出来。问题是信封里除了圆以外,还有其他的平面图形,你能从这一堆平面图形中把圆给摸出来吗?为什么?
生:圆的形状与其它图形的不一样。
生:圆没有角。
生:圆的边光滑。
师:对,圆的边光滑,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是曲线图形,我们把这些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叫直线图形。要从这一堆图形中把圆这个唯一的曲线图形摸出来,不难。不过,信封里还有一个图形呢。(出示椭圆)椭圆也是由曲线围成的,看起来也特别光滑,你们会不会把它也当做圆给摸出来?为什么?
生:不会的,椭圆比圆扁一些。
生:如果周长相等的话,椭圆的面积比圆要小一些。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联想,还想到了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比椭圆面积大。圆和椭圆比,它既饱满又匀称。和这一些平面图形比起来,圆这个图形的确很特别,它饱满、匀称。难怪,在2000多年以前,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学生都瞪大了眼睛,精力特别集中,在感受到圆的美。)那么,圆究竟美在哪儿? 是什么内在的原因,使得圆这种平面图形看起来这样饱满、匀称,以至于让它成为所有平面图形中最美的一个,就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深入地认识圆、研究圆吧。
二、在自主探究中认识圆
1、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先请一个同学读一下活动要求。
生:(读)活动要求:(1)将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你可以发现什么?(2)再用直尺量一量折的每一条折痕的长度,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动手操作2分钟。)
师:下面继续来看活动要求,请一个同学来读。
生:(读)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记录员做好记录,最后看看哪个小组的收获多?小组交流完后,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
(小组交流讨论5分钟。)
2、汇报交流,总结梳理。
师:下面要进行小组的汇报展示,哪个小组先来?
组1:我们的第一个发现是所折的每一条折痕的长度一样,折痕是圆的直径;圆上有无数条直径;我们又对折,打开再对折,折痕的这一半是圆的半径,圆有无数条半径;无论是直径和半径它们的长度都一样。
师:你们真善于探究,已经有了这么多的发现。刚才你们提到了圆的直径和半径,能解释一下什么是直径和半径吗?
组1:(指圆形纸片)对折的这些折痕就是圆的直径,折痕的一半就是圆的半径。
师:你们通过预习知道了圆的直径和半径,真不错!除了这些发现,哪个小组还能补充?
组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组3: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师:你们又补充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又一个重大发现!
组4:直径是从圆的一边通过圆心到达另一边,半径是从圆心到达另一边。
师:它们小组又补充了什么是直径和半径,等会儿我们看一下数学家是怎样描述圆的直径和半径的。
组5:圆只有一个中心点。
师:又一重大发现,哪是圆的中心点呢?
组5:折痕相交的这个点就是圆的中心点。
师:说的真完整!圆的中心点就是圆的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咱们同学的发现可真多,说明同学们是很善于探究发现的。下面我们来看数学家是怎样描述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屏幕出示)谁来读圆的直径?
生:(读)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师:圆上是什么意思?谁能到前面来指一下?
生:(指圆的边)这就是圆上。
师:在圆上点一个点。(该生在圆上点了一个点)
师:在圆内点一个点。(该生在圆心上点了一个点,其他同学在下面喊圆内哪个地方都可以点)除了圆心还能在其它地方点吗?(该生又在除了圆心之外的圆内的一个地方点了一个点)
师:在圆外点一个点。(该生顺利地在圆外点了一个点)
师:任意一点是什么意思?
生:随便的一个点。
师:圆上有多少个点?
生:圆上有无数个点。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圆上圆内圆外,还知道了圆上有无数个点,再来看什么是直径,(屏幕出示)谁来读?
生:(读)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师:(在圆内画一条不通过圆心的线段)这是圆的直径吗?
生:不是,因为这条线段虽然两端在圆上,但没有通过圆心,所以不是圆的直径。
师:回答的好不好?
生:(齐说)好!(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知道了圆的有关概念,现在我们就把刚才各小组的发现整理一下吧。
(教师和学生一起边整理边板书:在同圆中所有的半径和直径都分别相等,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是:d=2r, r=d/2。)
师:我们共同发现了圆的这些特征,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圆的半径和直径真的有无数条吗?有人就不同意这个观点。这是我院里的小东同学在学完《圆的认识》后回去做的一次小实验(呈现在半径5厘米的圆上画得密密麻麻的半径)。他在这么大的圆里画满了半径,最后一数,才124条。不是说无数条吗?
生:我觉得他的圆太小了,要是再大一点,那么画的半径就更多了。
生:这位同学用的笔太粗了。如果用细一点的笔画,应该可以画的多。
生:如果用再细一点的笔画,半径就可以画更多条。这样不断地细下去,就可以画出无数条半径。
师:多富有想象力呀!半径可以不断地细下去,直到无穷无尽。这样想来,半径当然应该有无数条。
师:关于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老师出几个题考考你。
(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总结了圆的一些特征,关于圆,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也得出过和我们相似的结论,他是用古文描述的,你们能不能看懂? (课件出示:圆,一中同长也。)一中指什么?同长呢?
生:一中是一个中心点,同长就是一样长。
师:什么一样长?
生:直径一样长。
师:同长在这里是指半径同长。而且,墨子的发现比西方人早了一千多年,就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感来读:圆,一中同长也。
生:(齐读)圆,一中同长也。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圆的特征,那么,在一切平面图形中,为什么圆最美,现在你能解释了吗?
生:因为它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
生:(补充道)每条直径和半径都一样长。
生:正方形从中心到边的距离就不一样长。
师:这位同学的联想能力真强,想到了正方形,(师拿起正方形车轮模型)对,正方形从中心点到边的距离不一样长,而圆是一中同长的,所以才最完美。
三、在画圆中深层感受圆
1、学习画圆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圆的一些特征,你能画一个圆吗?
生:能。
师:画圆用什么工具?
生:圆规。
师:对,用圆规。有句古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就是指的圆规。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用圆规画一个圆,看谁画的圆最美。
(学生在纸上用圆规画圆,教师巡回观察。)
师:在画圆的过程中,你们遇到过什么问题?
生:圆还没画完,圆心这个地方容易跑偏。
师:没有固定住圆心,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在画圆时,先点一个点。
师:她想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先点一个点,固定圆心。谁还遇到问题了?
生:(拿圆规)画圆时,这两边(指圆规两脚)容易动。
师: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动了,画出的圆还圆吗?
生:不圆。
师:对,不符合一中同长的特征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生:把两脚间的距离固定住,别让它动。
生:把圆规上面的螺丝拧紧就不容易动了。
师:这些都是好办法。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画圆的步骤吧。先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上演示画圆,其他同学帮着总结画圆的方法。
生:(一个学生在投影上边画圆边讲解)先将圆规的针扎到这一点上,然后慢慢移动带铅笔的这头,转转转,直到把边连接上,就画出一个圆来了。
师:根据他画圆的步骤,第一步是干什么?
生:点圆心。
师:对,先点一个点,就是定点。第二步呢?
生:确定圆的半径。
师:就是确定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即半径的长度就是定长。第三步呢?
生:开始画。
师:也就是旋转。刚才我们总结了画圆的方法,下面在再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圆,画完后,同桌互相说画圆的方法。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圆。)
2、圆的位置和大小的确定
师:(在投影上展示一个同学画的圆)这个同学画的圆位置一样吗?(不一样)大小一样吗?(不一样)思考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生: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生:半径和直径决定圆的大小。
生: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决定圆的大小。
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所以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下面请大家按下面的要求来画两个圆。
(略)
四、在现实生活中解释圆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有关知识,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圆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吗?看屏幕,(出示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
生:圆形的比较均匀、比较稳。
生:圆的车轮有利于滚动。
生:车轴应装在圆心上,圆上各点到车轴的距离都相等,不会产生颠簸。
生:圆的轮子能滚动,是因为圆的半径都同样长的。
生:如果是方形的就滚不起来了。
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圆是一中同长的,车轴装在圆心上,我们把直尺当马路,来演示圆形车轮的滚动,(用圆形车轮的模型在直尺上滚动),车轴到地面的距离总是相等,所以,圆形的车轮,车跑起来平稳。刚才有同学还提到了方形的车轮,再来看方形车轮跑起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把方形车轮的模型放在直尺上演示),跑起来会一颠一颠的。如果我拿一个正六边形的车轮(出示正六边形的车轮模型),和正方形车轮比起来,怎么样?
生:会平稳一些。
师:(屏幕出示)正八边形比正六边形怎么样?
生:更平稳一些。
师:(屏幕出示)正十七边形比正八边形怎么样?
生:还平稳。
师:正五十边形比正十七边形怎么样?
生:更平稳。
师:正无数边形呢?
生:那就是圆了。
师:对,正无数边形就是圆了,在这里体现了数学上的极限思想,圆上有无数个点、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同圆中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也体现着极限思想。对于前面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解释的很好,(出示篮球比赛开场的情境)再来看篮球比赛中也有圆的知识呢!篮球比赛是怎样开始的?我班有很多同学喜欢篮球,就请爱好篮球的一个同学来回答。
生:(一个爱打篮球的同学)在篮球场中心的圆的中心点上发球,其余的人在两边。
生:裁判站在圆心上,其他人在边上。
师:边上是指的哪里?
生:圆的边上。
师:是呀,球在中心,球员都在圆上,大家离球的距离都一样,符合一中同长的特征,这样才公平。再想想,怎样画出这个半径是1.8米的大圆呢?没有圆规能画圆吗?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交流画大圆的方法。)
师:用老师提供的工具(钉子、绳子、粉笔),请两个同学来演示画大圆的方法。
(两个同学上黑板演示画一个较大的圆。)
师:大家看,没有圆规也能画出圆来,只要确定圆心和半径,符合一中同长的特点,就能画出圆来。
五、在作业中拓展延伸圆
师:下面老师布置一个课后作业,用圆作一张画或者以我眼中的圆为题写一篇数学日记,两个作业任选一个。
六、在自然人文中欣赏圆
师:最后,让我们在对圆的欣赏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配乐出示大自然、建筑设计、工艺设计、标志设计、工业生产、科技中的圆,学生都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欣赏,图片放完了,学生还意犹未尽。)
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青岛版(五年制)五下《完美的图形—圆》教学实录,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讲完第一单元圆的知识后,我准备了一节练习课,感觉学生做的还可以,于是我向往常一样,为了激发优秀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掌握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从而达到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我设置了一道思考题,求涂色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如图所示:题目一出示出来,马上有学生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见学生的参与意识这么高,我请学生来交流他的想法。下面是我们之间的一场对白:
师:大家觉得,求涂色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哪个容易些?
生(众):面积。
师:怎样算涂色部分的面积?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班级有一大半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我选了一位成绩中等的学生红,示意他来回答。)
红:将左边的那个小半圆移到右边的空白处,这样正好组成了一个大的半圆形。
师:这个办法不错,通过平移再旋转,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这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就是
生(众):转化法。
师:那移过来之后形成的半圆的直径是多少?
生1:0.8米。
师:那直径是0.8米的半圆的面积,你会求吗?
(学生点点头,我请学生源说说计算方法)
师:那么涂色部分的周长怎么求呢?
(举手的学生比刚才少了一些,我请一位平时数学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阳来回答)
阳:将小半圆向右平移。
(我顺着他的思路,用课件演示小半圆平移到右边的空白处的过程)
阳:老师,不对,是.移到下边。
(我一听他这样说,一时竟没反应过来,求周长不是就这样平移吗?这才是正确的方法呀,但我还是要先听听他接下来
怎么说)
师:怎么平移到下面?你能上来演示一下吗?
(阳大步跑到讲台前,高兴地向我和同学们演示起来,原来他的做法是跟前面求面积的方法一样,只是表述得不太清楚)
师:你为什么想到这样做呢?
阳:因为这样移过来以后,也就是变成了一个大半圆形。那原来涂色部分的周长就变成了大半圆形的周长。
(下面不少学生也连声说对,表示赞同。我很疑惑,求周长也能像求面积一样移?)
师:大家也同意他的观点?有没有不同意见?
(全班没有一人举手,我想先顺着阳的思路说下去,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的根源)
师:好,用阳的方法,我们将左边的小半圆向右平移并旋转之后,的确能形成一个大半圆形。那这个大半圆形的周长怎么求?
(生2上前用手指出半圆形的周长,一部分半圆弧加上一条直径。)
师:那原先涂色部分的周长在哪儿?
(生3接着指出它的一周的长度)
师:大家看,移动之前和移动之后的周长是相等的吗?
(经我这样一提示,马上有学生发现问题了)
生4:移动之前和移动之后,都有下面的圆弧是公共的部分,但剩下的两个小圆弧的长度和根本不等于大圆半径的长。
师:大家看出来了吗?因此我们不能用前面求面积的方法来求周长。那到底应怎样求呢?小组之间讨论一下。
接下来经过我的点拨和启发,绝大部分学生找出了正确的计算方法,求出了周长。
学习目标:
1、学习解形式为ax=b 、ax+b=c的方程,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继续渗透猜想验证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科研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
解形式为ax=b 、ax+b=c的方程的方法。
学习难点:
分析应用题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珍稀动物,你还知道哪些珍稀动物呢?黑鹳这种动物大家见过吗?出示信息窗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文字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可能提出问题:我国现存黑鹳多少只?
师生共同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3X=1500
二、自主探究-----发现数学问题
(一)师生探究ax=b这类方程的解法。
1、师:你会解这个方程吗?打开课本14页,看书完成导学案中的1.
2、学生独立研究这类方程的解法。(通过天平的原理探索等式的另一性质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3、生交流解这类方程的依据和方法。
解:设我国现存黑鹳X只?
3X=1500
3X3=15003
X=500
答:我国现存黑鹳500只。
(二)师生探究ax+b=c 这类方程的解法。
1、师:2003年繁育基地有多少只东北虎?(信息窗1)
2、先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根据2003年的只数3+多的只数=2010年的只数,列出方程3x+100=1000。
学生看书完成导学案2.
3、学生尝试解方程,并把自己的解法与同伴交流:在解此方程的过程中首先把3X看作一个数,再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其次,要让学生明确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运用了两次等式的性质。3X+100-100=1000-100这一步应用了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3X3=9003这一步应用了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4、生讨论检验的方法。
5、概括解ax=b 、ax+b=c这类方程的依据。关注学生的归纳、概括水平。
三、课堂练习
1、P15页第1题、判断对错
师:你认为判断对错的依据是什么?
2、P15页第2题,哪个X的值是方程的解?
3、P15页3、4、列方程解应用题。(关注学生列方程是否会找等量关系及解方 程的依据)
四、巩固练习
完成导学案3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检测
出示导学案课堂检测。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 ,”,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列举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用什么来付款?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每5套人民币,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旧版和新版:(以10元为例)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可能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出示5角硬币和纸币,有什么不同?背面有什么?(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3、出示其它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
4、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呀,请你们按规律分一分。
5、请看到书上的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的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进行简装的计算:
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四、实践活动:
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下面同学们通过活动,看能不能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1、老师手中的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
2、这个玩具1元1角钱,有几种付钱的方式?(四人小组讨论)
五、小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呀,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1.提供广泛的生活情境,由表及里,使学生充分体验圆的美的同时,学习知识。
教材从情境到自主练习,提供了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圆,既有交通中的圆(各式各样的从古到今的车轮),也有建筑中(天坛)、航天中(神五降落伞)的圆,包含了大自然(水波、巨石阵)、动植物(花、狮子领地、树冠)、人类生活中(石碾、钱币、喷灌、旱冰场、圆桌、光盘)的圆,体现了圆的无处不在。通过这些广泛的素材,使学生对圆的认识由表象到抽象,深深地印在头脑中。
2.渗透探索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转化策略和推理能力。
圆是小学数学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小学数学中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本单元在安排圆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了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实验总结应用的探索方法,在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知识的探索时,都由生活中的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引入探究,联想以前所学的知识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直至发现总结出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这种探索的方法教材在合作探索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可使学生初步体会探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通过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与手段,进一步发展学生转化的策略和推理能力。
3.突出科学性,感受人类的智慧。
轮子设计成圆形的、天坛中祈年殿顶周长30丈(100米)、神五舱的降落范围等,都蕴含着科学知识,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明白了其在生活中运用的科学道理,体现了古代和现代利用圆的知识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体会圆的科学价值,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青岛版(五年制)一下《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单元备课》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3285.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