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记叙文,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故事。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以革命传统教育的课文,是否能讲的透,课前我也是一头雾水。
首先谈话引入,简介时代背景,从中涌现出英雄人物。虽然学生不知道一些英雄的事迹,但可从英雄一词着手,先理解英雄的意思。把学生带入教学情景之中,再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是一个小英雄,跟你们差不多大,他叫王二小。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图文紧密结合。图画形象,生动,与课文相辅相成。初读课文,先指导学生弄清部分生词的意思:八路军,根据地,儿童团员,扫荡,带路。借图理解这些词语,可见学生兴致还挺高,有的学生还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本课我先抓住重点句: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进行讨论理解本句的意思:为什么要装?说明了什么?使学生从中感受:王二小爱憎分明,机智勇敢的精神。最后再引导学生感悟英雄的内心感世界,突破难点: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结合图,根据图上王二小的神态,动作,想象:王二小在面对敌人那时刻的一些行动,语言和内心世界。此时的学生以被这个情景所感染,表现的是那么激动和安静。我想这个故事已经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在故事的结尾,气氛还是那么沉重,因为学生清晰的明白王二小永远的离开了。恰到此时,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在艰苦的斗争岁月,是这些革命先烈为我们换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学会珍惜,学会努力。整个课堂显得那么鲜活生动。
课文讲完后,总感觉少了什么情节,如果能将儿时所唱的《歌唱王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引入课堂,我相信更能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更能激发学生情感。
抗日战争
【开始】抗日战争从1937年7月开始,1945年9月结束。(根据远东军事法庭裁判:中日战争应从1928年皇姑屯事件开始)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一名士兵不见了为名,要进城搜查。29军不准,日军就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经过】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但是,由于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则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亦迁都重庆。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的路线。1937年8月下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八路军全军共四万六千人,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第一二零师,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第一二九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10月间,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开赴华中前线。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主要从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1938年6月蒋介石命令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南岸大坝。此举虽然暂时阻挡了日军南下,但是也造成了黄河下游的大规模水灾,造成上百万民众直接死亡或间接因饥荒而死,造成当地民众对国民党的不满。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问题,批判和克服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在此阶段,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日本侵略军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
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的斗争,坚决地进行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在黄土岭战斗中八路军利用大兵团伏击的战术与日军第二混成旅作战,击毙日军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在日本政府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降。1940年3月,他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组织伪军,协同日本侵略军进攻抗日根据地。国民政府组织的三次长沙会战和1940年底的百团大战对日军造成重大打击,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歼灭日伪军4万多人,其中日军伤亡2万多人;1940年的枣宜会战中,张自忠将军率部血战到底,不幸牺牲。1941年薛岳指挥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日军5万多人。这些大捷一度改变了当时中国国内的抗战士气。一些不受两党直接指挥的民兵组织(如蒙古抗日游击队等)也开始逐步壮大。至1940年7月,第18集团军已发展至近40余万人,并拥有约1亿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近200万的民兵组织。成为华北方面日本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百团大战后,侵华日军将视线转移至它们的后方共产党控制的华北地区。开始将前线作战的日军抽调至华北,以维护对美、对华战争物资的流通,1941年底,华北日军兵力达到47万,并集中了傀儡政权中投入战场的全部伪军。为应对共产党方面的游击战术,采用了保甲制度来断绝共产党军队与当地民兵的接触,设立无人区,进行三光政策来压制八路军的活动空间。为达到这个目的,日本军队希望利用屠杀来震慑抗日力量,在华北进行了大量的屠杀惨案。并使用了违反国际法的生化武器来作战。其中1942年的冀中五一大扫荡,八路军和冀中根据地遭到最严重的损失,八路军伤亡1万多人,日军也伤亡2万人之多,有1万多青壮年被日军抓走充当苦力,战后八路军主力被迫撤离冀中,日军暂时控制了冀中平原。1942年太行区反扫荡中,八路军司令部遭到巨大损失,副参谋长左权牺牲,副总司令彭德怀惊险突围。中国政府根据1941年12月《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应英国政府请求遂以第五、六、六十六军,共十万余人组成远征军。由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罗卓英和同盟国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指挥,于1942年2月先后入缅作战。另一方面,国民党的反共倾向也日渐增长,蒋介石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妄图消灭共产党和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领导解放区军民一面抗击日伪军的大扫荡,一面打退了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
至1943年12月,日军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收缩战线,华北方面军停止向抗日根据地的进攻。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与此同时,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豫湘桂战役却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先后丧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豫湘桂溃败的同时,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发起了滇西缅北大反攻。1944年5月,由卫立煌将军指挥的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先后攻克日军坚固防守的松山、腾冲、龙陵,收复西南失地,将日军逐出国门。由史迪威和郑洞国指挥的中国驻印军也在缅甸北部发起了反攻。中国驻印军先后在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和密支那取得大捷,全歼日军名震东南亚的第18师团,战果辉煌。1945年1月23日,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在缅甸芒友会师。中国军队收复滇西失地,打通中印公路,取得滇西缅北反攻的胜利。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扩大了解放区,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当时,由于国民党军队主力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军正式向盟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宣告结束。
1945年8月,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作战胜利,逼近日本本土。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关于八年抗战中国的损失,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周恩来总理签署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通告,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结果】审判战犯战后,盟国在东京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但由于日本跟美国的政治协商成功,所以只对东条英机为首的28名日本甲级战犯宣判有罪,而不少真正犯下战争罪行的战犯却无罪释放(当时日本天皇甚至不需要上庭作供或辩护)。中国战区则成立南京军事法庭对日本乙级战犯和汉奸进行了审判。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对关押在太原和抚顺的一千余名日本战犯进行审判,无一人被判处死刑。最终于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所有战犯释放回国,开创了处置二战战犯的先例,为日本右翼势力复兴埋下了隐患。中日和约1951年,美国主导并邀请52个国家召开旧金山和会。和会的结果是48个战胜国与战败国日本于1951年9月8日签订的对日《旧金山和约》,但与会的越南、朝鲜、蒙古宣布不承认该条约。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也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合法性。直到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和日本建交,于是建交时声明放弃向日本提出战争赔款要求
(当时毛泽东与黑田寿男的对话:日本的南乡三郎见我时,一见面就说:日本侵略了中国,对不住你们。我对他说:我们不这样看,是日本军阀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因此教育了中国人民,不然中国人民不会觉悟,不会团结,那末我们到现在也还在山上,不能到北京来看京戏。就是因为日本皇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别无出路,才觉悟起来,才武装起来进行斗争,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所以日本军阀、垄断资本干了件好事,如果要感谢的话,我宁愿感谢日本军阀。至此,这场中日战争在法律形式上结束。领土变化与七七事变前相比,中国收回了被日本占领的东北地区、甲午战争中割让给日本的台湾、澎湖地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领悟小英雄爱憎分明、机智勇敢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认识军、根、敌等14个生字,会写灭、面、听、就、员、声、边8个生字,理解根据地扫荡等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录音
三、课时安排:两节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烘托气氛
1.播放课件:在《歌唱二小放牛郎》为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显示课文内容的动态画面教师配乐解说,并适时简介时代背景抗日战争时期,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之中。
师:同学们:想深入了解这个动人的故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小英雄王二小》。(板书课题)
2.请读课题,读出你现在的感受。
(指读、齐读、点拔重读英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借图解词。
1.初读课文,明确要求。
师: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音读准。多读几次,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提出生字、新词。
(预没:学生提出的不理解的词可能有根据地、八路军、儿童团员、扫荡、敌人、放哨、迷了路、带路、气急败坏、埋伏圈、四面八方等)(板书)
3.自主识字,合作交流。
(1)学生自学字、词。
四人小组互认互教互查生字认读情况,并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以及对词语的理解。
(预设:学生交流解决的问题,可能是生字,及迷了路、带路、敌人、四面八方几个词语)
(2)检查识字情况
做摘果子游戏:课件出示智慧树,上面挂满果子(未加音的生字),师点击生字,生认读,读对了生字变成红苹果。并抽查识字的方法,组词,用帮助造句等。
(3)说说解决了哪些刚才不懂的词。(划掉板书上相应的词)
4.借图解词,降低难度。
(集中解决一、二自然段的生词,其余随文解决)
(1)课件出示抗日根据地画面,随之飞入生词根据地,学生读生词,教师通俗地讲解:
抗日根据地:就是抗日基地,是为打击日本鬼子提供各种支持的地方。
(2)在课件根据地的画面上,依次出现八路军战士,正在山坡上放哨的儿童团员,同时随之出现生词八路军、儿童团员、山坡、放哨。学生读词后,教师讲解。
八路军:抗战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儿童团:抗战时期的儿童组织,儿童团员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少先队员。
放哨:观察敌人的情况,及时向八路军报告。
扫荡:敌人进村里杀人、放火、抢东西。
5.看图说词,理解巩固。
师:让我们连起来说说画面的意思。
(师)这个村庄是一块抗日(生)。根据地,(师)这里有乡亲们,还有(生)八路军、儿童团员,(师)为了预防敌人来一(生)扫荡,这位儿童团员正在(生)山坡上放哨。
6.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7.指导写字
具体指导内容可参见《教参》写字部分。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小英雄王二小,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读课文,弄清楚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板书课题)
要研读课文,必须闯过三关生字关、插图关、朗读关,有勇气闯关吗?
(二)、复习生字、词。
1.课件演示从课文中飞出的生字,学生轮读、抢读。(先加音读,再去掉音读)
2.再演示从词语花篮飞出的生词,学生认读。
(三)、看图读文,理解大意。
1.同桌一起合用一本书,看课文插图,找到相应的段落,读一读。
2.用谁在干什么?这样的句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1)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放哨。
(2)敌人迷了路让王二小带路。
(3)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4)敌人杀害了王二小。
(5)八路军消灭了敌人。
(四)、研读感悟
1.找到你认为最能说明王二小是小英雄的段落,大声读一读,然后说说你从哪里可以看出王二小的确是个小英雄。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调整教学顺序)
(1)生:敌人经常来扫荡,王二小还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所以说,他是个小英雄。
课件出示句子:王二小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师:指读句子,常常是什么意思?换个词再读一读。
师:你会用常常说句话吗?
课件出示
常常
。
学生口头造句。
师:(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看,王二小常常干什么?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做?(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神态,理解王二小是以放牛做掩护,为八路军放哨。)
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导突出常常一边一边
(2)继续研读。我们还可以从哪里看出王二小是个小英雄?
(讨论后回答)
生:敌人叫王二小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生: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被敌人杀害了,所以他是英雄。
生: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了敌人,所以是英雄。
2.借助画面,启发想像,感悟英雄内心。
(1)课件出示第二幅插图。看图,想像敌人怎样叫王二小带路的?王二小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2)先说一说,再演一演,然后为集体评议。
(3)课件出示第三幅画面以及远处山腰上隐约可见呈包围之态的八路军战士。
(4)理解:埋伏圈
(5)课件出示句子: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
师:为什么要装着听话的样子?说明什么?
(6)课件出示第四幅图。看图,敌人知道上了当,会怎么样?说说他们的表情,想想他们的样子。
生:敌人肯定又急又气。
生:敌人是又气又怕。
生:敌人气得大喊大叫,举刀要杀王二小。
生:敌人气得瞪着眼睛,跺着脚。
师:这就是气急败坏的样子。
(7)第5自然段
(8)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英雄的内心世界。
师:面对气急败坏的敌人,面对敌人举起的战刀,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是怎样想的呢?(引导看图,根据画面上王二小的神态、动作,想像出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世界)
(9)说说王二小在敌人面前的表现,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小结。
师:现在,你觉得王二小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课件出示,填空:的王二小。
4.激发情感。
师:(根据学生填空总结)对,就这样聪明可爱、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热爱家乡的王二小被敌人杀害了,年仅13岁。他永远离开了亲爱的爸爸妈妈,离开了热爱的村庄、学校、小伙伴和八路军,他的鲜血染红了家乡的土地,他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山沟里的乡亲们。正是千千万万个王二小这样的英雄,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件出示,王二小牺牲后,乡亲们悲愤的场面)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对王二小说些什么?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吗?
(五)、指导朗读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3、4、5自然段,同桌互读互评。
2.谁觉得自己读好了,就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先自评我比我,说说自己比初读有哪些进步,然后师生对自评进行评价。)
3.教师范读
4.学生配乐朗读。
5.师:王二小英勇牺牲了,但他的血不会白流。看(课件出示八路军冲锋的录相画面),齐读最后一段。
(六)、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在我们幼小的心田里又种下了一个英雄的名字他就是(生)王二小。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示意齐读课题):小英雄王二小,让我们一起把一首颂歌献给他。(出示王二小画像)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
(七)、实践活动:
1.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小朋友听。
2.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
小英雄王二小
班级姓名
一、读拼音,写汉字。
mihuǒjinmintīngjinyungōng( )()() ()dshēngybiānchngji() ( )( )
二、连一连。
jūnxiāogēndimind根面军敌消带
三、照样子,填一填。
例:(亻)+(乍)(作)
( )+( )声
( )+( )边
( )+( )听
( )+( )灭
( )+( )就
( )+( )员
四、先组词,再写一段话。
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你喜欢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体会感悟的美及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体会感悟的美及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一起走进了童话世界,认识了可爱的。
(课件出示)
师: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呀?
(学生自由发言)
[评:简单的提问引领学生复习了文章的内容,这不仅是在训练学生初步概括的能力,而且也是一种读书方法的训练,同时,一个喜欢又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础。]
师:是呀!老师和你们一样喜欢!(引读课文)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就出现了一颗颗。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
二、创设情境,分层朗读。
过渡:清晨,起早的小动物遇见了,你们知道是哪些小动物吗?他们和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5节。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们刚刚遇见了哪些小动物呀?指名回答。
(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
师:他们是怎样和打招呼的呢?我们一起来用心听一听。(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三种小动物和打招呼的动画)
[评:动态课件的使用既使文字形象化,又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交流:
小青蛙:
(出示动画后)师:我们也来做小青蛙跟打招呼。谁来试一试?
师:哦!老师听出来了,你是在夸像
(钻石那么闪亮)(相机板书:闪亮)
师:谁再来夸一夸。
师:咱们一起来夸一夸吧!
[评:叶老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作者用词造句准确精当,教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出内含的滋味。咬文嚼字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
小蟋蟀:
师:小蟋蟀又是怎样和打招呼的呢?(出示动画)
师:老师听了之后,也忍不住想做一回小蟋蟀和打招呼。
师读,学生评价。(相机板书:透明)
师:男同学也来做一回小蟋蟀夸一夸吧。
小蝴蝶:
(出示动画,师有感情地解说画面)活泼可爱的小蝴蝶翩翩起舞,来到了大森林,飞过了绿油油的草地,飞过了五彩缤纷、竞相开放的鲜花,来到的
身边。
师:谁也来做小蝴蝶和打招呼呢?
师:这只小蝴蝶和招呼打得好不好?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并有感情地朗读。)(相机板书:圆润)
师:谁来用自己的话夸一夸。
[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夸一夸,进行说话训练。读和说,一是吸收,一是表达,两者理应结合在一起训练。]
师:(指板书)啊!多么闪亮、透明、圆润的啊!(出示课件)我们来美美地读好这几句话。
齐读这三句话。
[评:朗读的指导离不开评价,但要注意避免评价形式的单一性,本课采用了学生读老师评、老师读学生评、学生之间互评的形式,在这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更好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读书中了。这由扶到放的过程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
师:是啊,多么美丽的啊!难怪小动物们都喜欢呢!
过渡:不仅赢得了小动物们的喜欢,还给植物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评:又是一次说话训练,优美的画面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是欣赏能力的培养。]
师: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边读第六自然段边想象画面。
[评:边读边想象画面是读书方法的指导。]
师:(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谁来读一读。
师:在霞光的照射下闪着亮光,发出耀眼的光芒,你想到了哪个词语。(生说,师红色显示光彩熠熠)指导读好这个词语。
师引读破折号前的话。
师:谁再来读一读破折号后面的句子。指名点评,相机红色显示(金黄、碧绿、紫红、更加生机勃勃。)
[评:语言的文字美是在学生对字词的咀嚼、对文本的反复诵读中体验出的,这也是学生语感的积淀。]
师:让我们再去看一看这美丽的景色。(出示课件,师配乐朗读)
[评:好的示范不仅有指导性,还有激励性。]
师:好,下面我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再来美美地读好这一节。(配乐)
[评:在学生充分玩味语言文字后,通过课件将之形象化,便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文字之美,再通过读书去表达,在这一进一出、逐层推进的过程中让学生吸收、内化语言文字。]
过渡:看到这么多的花草树木在自己的滋润下变得那么俊俏、那么精神,可高兴啦!她爬着,滚着,笑着(出示)指名读好这句话,读出欢快之情。
师:引读(她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向空中飘去。)植物们是怎样向她告别的呢?
指名读。
师:是啊!(出示)大家多么想把留住呀!这一句话该怎么读呢?试读,评读、齐读。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也想把留住。如果这些植物会说话,此时,他们会对说些什么呢?
指名说。
师:猜猜看,此时心里在想什么?(相机板书:奉献)
青蛙的舌头构造:青蛙的舌头舌根在外,舌尖向里,舌上有粘液,以便于捕捉昆虫。
青蛙是杂食性动物,其中植物性食物只占食谱的7%左右;动物性食物约占食谱的93%。从解剖的60只青蛙中发现,在动物性食物中,被吞食的动物涉及四门、四纲、十目、三十多个科。在156只被食动物中,昆虫纲动物占80%,鳞翅目最多:稻卷叶虫11只,稻螟10只,稻苞虫7只,粘虫10只,玉米螟2只,棉红铃虫2只,萍灰螟2只,眉蚊夜蛾3只,稻眼蝶5只。鞘翅目次之:稻负泥虫5只,稻象鼻虫6只,金龟子2只,瓢虫4只。其次是半翅目(白背飞虱8只,灰背飞虱7只,稻黑蝽象2只,褐背飞虱6只)和双翅目(稻潜叶蝇8只,萍摇蚊5只,果蝇2只,蚊3只)。 无尾目是属于两栖纲的动物,成体基本无尾,卵一般产于水中,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态,成体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数皮肤也有部分呼吸功能。主要包括两类动物:蛙和蟾蜍。这两类动物没有太严格的区别,有的一科中同时包括两种。一般来说,蟾蜍多在陆地生活,因此皮肤多粗糙;蛙体形较苗条,多善于游泳。两种体形相似,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
青蛙爱吃小昆虫,它捕虫时的动作:一只青蛙趴在一个小土坑里,后腿蜷着跪在地上,前腿支撑,张着嘴巴仰着脸,肚子一鼓一鼓地等待着什么。一只蚊子飞过来,在青蛙面前一晃,青蛙身子猛地向上一蹿,舌头一翻,又落在地上。蚊子不见了,它又原样坐好,等待着下一个昆虫的到来。 青蛙除了肚皮是白色的以外,头部、背部都是黄绿色的,上面有些黑褐色的斑纹。有的背上有三道白印。青蛙为什么呈绿色?原来青蛙的绿衣裳是一个很好的伪装,它在草丛中几乎和青草的颜色一样,可以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青蛙头上有两只圆而突出的眼睛,一张又宽又大的嘴、舌头很长。身体的背上是绿色带有深色条纹,腹部是白色。身体下面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脚趾间有蹼。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小油灯》,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油灯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据考古资料,早在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北京猿人已经开始将火用于生活之中,而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成型的灯具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中,灯具则见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周礼》中亦有专司取火或照明的官职。
早期的灯,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瓦豆谓之登(镫),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虽然形制比较简单,却奠定了中国油灯的造型基础。此后经青铜文化的洗礼,由于铸造技术的提高,油灯和其他器物一样,在造型上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创造了中国油灯艺术的辉煌。从春秋至两汉,油灯的发展已经脱离了实用的具体要求,它和其他器物一样,成为特定时代的礼器,兰膏明烛.华灯错些,折射了社会政治的规章法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青瓷技术的成熟,青瓷灯开始取代了此前的青铜灯。而由于青瓷灯造价低廉易于普及,具有一定造型和装饰的油灯开始为民间广为使用。又由于青瓷的技术特点,一种和这种技术相应的造型和装饰也随之出现。此后直至隋末唐初的白瓷蟠龙灯及唐三彩狮子莲花灯,新材质被不断运用到油灯的制作中+铜、铁、锡、银、玉、石、木、玻璃等,品种繁多,代有佳作。明清之际的青花和粉彩油灯,下接外来的洋油灯,直至电灯的出现,将一
用途
灯作为照明的工具,实际上只要有盛燃料的盘形物,加上油和灯芯就能实现最原始的功用。而具有一定形制的灯的出现,则是人类将实用和审美结合的成果。早期的灯,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 油灯 。瓦豆谓之登(镫),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虽然形制比较简单,却奠立了中国油灯的基本造型。此后经青铜文化的洗礼,由于铸造技术的提高,油灯和其它器物一样,在造型上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创造了中国油灯艺术的辉煌。从春秋至两汉,油灯的高度发展,已经脱离了实用的具体要求,它和其它器物一样,成为特定时代的礼器,兰膏明烛,华灯错些,折射了社会政治的规章法度。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河北平山三汲出土的战国银首人形灯和十五枝灯;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西汉龙形灯;河北满城出土的西汉长信宫灯、羊形灯和当户灯;广西梧州大塘出土的西汉羽人灯;江苏邗江甘泉山出土的牛形灯;湖南长沙发现的东汉卧人形吊灯;山西襄汾县出土的东汉雁鱼灯。
个有着几千年技术文明的油灯的历史在二十世纪作了终结。
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青瓷技术的成熟,青瓷灯开始取代了此前的青铜灯。而由于青瓷灯造价低廉易于普及,具有一定造型和装饰的油灯开始为民间广为使用。又由于青瓷的技术特点,一种和这种技术相应的造型和装饰也随之出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南京清凉山吴墓出土的三国青瓷熊灯;浙江瑞安出土的东晋青瓷牛形灯;山西太原出土的北齐瓷灯;此后直至隋末唐初的白瓷蟠龙灯及唐三彩狮子莲花灯,新材质不断运用到油灯的制作中,铜、铁、锡、银、玉、石、木、玻璃等,而且品种繁多。由于唐代经济的高度发达,实用兼装饰或纯装饰性质的灯开始大量出现在宫廷和灯节之中,像灯轮、灯树、灯楼、灯婢、灯笼、走马灯、松脂灯、孔明灯、风灯等。这些新的灯具或灯俗烘托了那个时代盛世,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宋代的京师每一瓦陇中皆置莲灯一盏,向晚灯烛荧煌,上下映照,继续着盛世的辉煌。由于陶瓷业的发达,各个窑口都有各具特色的陶瓷油灯。书灯勿用铜盏,惟瓷质最省油。而始于唐代的省油灯到宋代则广为流行,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一半。(陆游《陆放翁集》)而辽代的摩羯灯则表现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到明清之际时青花和粉彩油灯成为新的时髦,明代的书灯陪伴了无数的书生,万古分明看简册,一生照耀付文章。此后油灯的发展下接外来的洋油灯,直至电灯的出现,一个有着几千年技术文明的历史在20世纪终结。
现代
中国的灯具就使用的燃料而言,分膏灯和烛灯,即后世所言的油灯和烛台;就功用而言,分实用灯(照明用)和礼仪灯(宗教仪式用);就形式而言,分座灯(台灯、壁灯和台壁两用灯)、行灯和座行两用灯。中国油灯和中国的技术文明以及造型艺术息息相关,反映了科技的进步和审美的时尚。为了消烟除尘,汉代的青铜灯加装了导烟管;为了节省燃料,宋代发明了夹瓷盏(省油灯);为了防止老鼠偷吃油,元代设计了内藏式灯(气死猫);为了方便实用,明清时利用力学原理制造了台壁两用灯。在审美的领域,战国时期出现的人物形灯以及汉代出现的动物形灯,把一定的造型引入到灯具的设计中,使之增加了实用性之外的文化内涵,而尺度适宜、结构合理、造型生动、装饰富丽,无不包含了审美的意匠。明清之际的青花、粉彩,把绘画引入到装饰中,又切合了时代的风尚。
和其它事物一样,油灯也有文野之分,有宫廷和民间之别。短檠二尺便且光,长檠高张照珠翠,反映了地位和阶级的不同,那么朴实与繁华也就自然成为它们在审美上的区别。这种相互对照的关系,构成了中国油灯的两大体系,同样具有研究的价值。因此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油灯,通常人们所关注的是那些墓葬出土或宫中传世的作品,因为它们造型考究、装饰繁富,一般都反映了主流社会的审美时尚。但是民间灯具一般比较朴实,造型又有出奇之处,表现了普通大众的审美爱好和功用要求。它们之间具有不可替代的互为补充性。
特色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油灯在各地和各民族间又有着独特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比如西藏的金属油灯,通常都是组合式的,而汉族的灯一般都是一体化的。组合式的灯可以拆成若干个部分,是为了适应藏民生活方式中流动性的特点。而这种金属灯的纹饰又可见汉族的福字、寿字,反映了具有历史传统的藏汉民族文化的交流。藏族的酥油灯,不管是陶质的还是金属的,都是藏族特有的一种灯具,反映了这一地区深厚的宗教文化。
今天,上了《小青石》一颗,我感触颇多。一是虽能够掌握教材的整体,把握教材的主线:小青石最初的理想是什么?小青石的理想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小青石后来的理想又变成了什么?但是在教学时,为了赶时间,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进程,忽视了很多细节,比如:教学生字、词语,本来一带而过,课上临时改变注意要教发瓒、玛瑙、颠簸这几个生字词语,等我在黑板上写了,学生早读好书等在那里,此时拿出已经有些迟了,这样硬插就显得突兀。二是课堂教育机智还不够,我一心想按照自己设计的思路牵着学生走,可学生却翩翩不按我的要求去做。所以那时我就硬把学生给拉回来,却没有即时找原因,为什么学生没有完成我的要求,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比如,让学生找出小青石和小黑石起初的对话,大部分学生都找错了,此时我就慌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于是我又强调一下,起初两个字,终于有学生举手答对了。于是我马上就肯定了那个答案。就接着完成我的教案,其他没有弄懂的,只有湖里糊涂地跟着我走了。三是对学生的评价语不足。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是至关重要,好的评价语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愿学乐学。而我今天恰恰没有做好这一点。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多积累多学习。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领悟小英雄爱憎分明、机智勇敢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认识军、根、敌等14个生字,会写灭、面、听、就、员、声、边8个生字,理解根据地扫荡等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录音
三、课时安排:两节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烘托气氛
1.播放课件:在《歌唱二小放牛郎》为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显示课文内容的动态画面教师配乐解说,并适时简介时代背景抗日战争时期,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之中。
师:同学们:想深入了解这个动人的故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小英雄王二小》。(板书课题)
2.请读课题,读出你现在的感受。
(指读、齐读、点拔重读英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借图解词。
1.初读课文,明确要求。
师: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音读准。多读几次,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提出生字、新词。
(预没:学生提出的不理解的词可能有根据地、八路军、儿童团员、扫荡、敌人、放哨、迷了路、带路、气急败坏、埋伏圈、四面八方等)(板书)
3.自主识字,合作交流。
(1)学生自学字、词。
四人小组互认互教互查生字认读情况,并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以及对词语的理解。
(预设:学生交流解决的问题,可能是生字,及迷了路、带路、敌人、四面八方几个词语)
(2)检查识字情况
做摘果子游戏:课件出示智慧树,上面挂满果子(未加音的生字),师点击生字,生认读,读对了生字变成红苹果。并抽查识字的方法,组词,用帮助造句等。
(3)说说解决了哪些刚才不懂的词。(划掉板书上相应的词)
4.借图解词,降低难度。
(集中解决一、二自然段的生词,其余随文解决)
(1)课件出示抗日根据地画面,随之飞入生词根据地,学生读生词,教师通俗地讲解:
抗日根据地:就是抗日基地,是为打击日本鬼子提供各种支持的地方。
(2)在课件根据地的画面上,依次出现八路军战士,正在山坡上放哨的儿童团员,同时随之出现生词八路军、儿童团员、山坡、放哨。学生读词后,教师讲解。
八路军:抗战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儿童团:抗战时期的儿童组织,儿童团员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少先队员。
放哨:观察敌人的情况,及时向八路军报告。
扫荡:敌人进村里杀人、放火、抢东西。
5.看图说词,理解巩固。
师:让我们连起来说说画面的意思。
(师)这个村庄是一块抗日(生)。根据地,(师)这里有乡亲们,还有(生)八路军、儿童团员,(师)为了预防敌人来一(生)扫荡,这位儿童团员正在(生)山坡上放哨。
6.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7.指导写字
具体指导内容可参见《教参》写字部分。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小英雄王二小,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读课文,弄清楚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板书课题)
要研读课文,必须闯过三关生字关、插图关、朗读关,有勇气闯关吗?
(二)、复习生字、词。
1.课件演示从课文中飞出的生字,学生轮读、抢读。(先加音读,再去掉音读)
2.再演示从词语花篮飞出的生词,学生认读。
(三)、看图读文,理解大意。
1.同桌一起合用一本书,看课文插图,找到相应的段落,读一读。
2.用谁在干什么?这样的句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1)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放哨。
(2)敌人迷了路让王二小带路。
(3)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4)敌人杀害了王二小。
(5)八路军消灭了敌人。
(四)、研读感悟
1.找到你认为最能说明王二小是小英雄的段落,大声读一读,然后说说你从哪里可以看出王二小的确是个小英雄。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调整教学顺序)
(1)生:敌人经常来扫荡,王二小还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所以说,他是个小英雄。
课件出示句子:王二小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师:指读句子,常常是什么意思?换个词再读一读。
师:你会用常常说句话吗?
课件出示
常常。
学生口头造句。
师:(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看,王二小常常干什么?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做?(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神态,理解王二小是以放牛做掩护,为八路军放哨。)
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导突出常常一边一边
(2)继续研读。我们还可以从哪里看出王二小是个小英雄?
(讨论后回答)
生:敌人叫王二小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生: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被敌人杀害了,所以他是英雄。
生: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了敌人,所以是英雄。
2.借助画面,启发想像,感悟英雄内心。
(1)课件出示第二幅插图。看图,想像敌人怎样叫王二小带路的?王二小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2)先说一说,再演一演,然后为集体评议。
(3)课件出示第三幅画面以及远处山腰上隐约可见呈包围之态的八路军战士。
(4)理解:埋伏圈
(5)课件出示句子: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
师:为什么要装着听话的样子?说明什么?
(6)课件出示第四幅图。看图,敌人知道上了当,会怎么样?说说他们的表情,想想他们的样子。
生:敌人肯定又急又气。
生:敌人是又气又怕。
生:敌人气得大喊大叫,举刀要杀王二小。
生:敌人气得瞪着眼睛,跺着脚。
师:这就是气急败坏的样子。
(7)第5自然段
(8)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英雄的内心世界。
师:面对气急败坏的敌人,面对敌人举起的战刀,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是怎样想的呢?(引导看图,根据画面上王二小的神态、动作,想像出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世界)
(9)说说王二小在敌人面前的表现,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小结。
师:现在,你觉得王二小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课件出示,填空:的王二小。
4.激发情感。
师:(根据学生填空总结)对,就这样聪明可爱、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热爱家乡的王二小被敌人杀害了,年仅13岁。他永远离开了亲爱的爸爸妈妈,离开了热爱的村庄、学校、小伙伴和八路军,他的鲜血染红了家乡的土地,他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山沟里的乡亲们。正是千千万万个王二小这样的英雄,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件出示,王二小牺牲后,乡亲们悲愤的场面)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对王二小说些什么?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吗?
(五)、指导朗读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3、4、5自然段,同桌互读互评。
2.谁觉得自己读好了,就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先自评我比我,说说自己比初读有哪些进步,然后师生对自评进行评价。)
3.教师范读
4.学生配乐朗读。
5.师:王二小英勇牺牲了,但他的血不会白流。看(课件出示八路军冲锋的录相画面),齐读最后一段。
(六)、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在我们幼小的心田里又种下了一个英雄的名字他就是(生)王二小。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示意齐读课题):小英雄王二小,让我们一起把一首颂歌献给他。(出示王二小画像)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
(七)、实践活动:
1.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小朋友听。
2.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
当我打开蔡穗铭的柜橱,轻轻地取出一个装着壁虎的小瓶时,我看见所有被它吓唬过的女生脸上露出了解恨的笑容,那些刚才跑来叽叽喳喳告状的男生此刻的小脸也洋溢着得意的浅笑,只有蔡穗铭的神态与众不同,耷拉着脑袋,小手不自然的抠着脑门,时不时地看着我手里的瓶子,又赶紧收回目光,心不在焉地盯着课本,小脸已经涨得通红
走上讲台,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我对他处置,蔡穗铭还低着头不敢看我。教室里安静极了,当我打开实物投影,将小壁虎轻轻地放在展台上时,同学们都惊讶地盯着屏幕,连刚才被吓得东躲西藏的宛薇此刻也舍不得将眼睛离开。
你们认识它吗?
知道它在哪里生活吗?
你们想了解壁虎吗?
我的提问立刻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在大家不由自主的议论中,我发现蔡穗铭的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悄地抬起,兴奋的眼光不停地在每个同学身上游弋。
今天,我非常感谢勇敢的蔡穗铭。他为了帮老师上好25课《小壁虎借尾巴》,亲自捉了一只小壁虎给同学们观察,而且,他还搜集了许多关于壁虎的资料,下面就让他来介绍一下好吗?。
在同学的掌声中蔡穗铭不好意思地走上讲台,用不大的声音开始讲述他心中的壁虎。每个人都静静地听着,看着,忘记了刚才被他捉弄的恐惧,也忘记了对他的怨恨,从同学们信服的表情中,我感觉蔡穗铭的紧张与不安早已荡然无存。
一堂临时调整内容的语文课就这样顺理成章地进行着,带着同学们感情朗读课文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投入地表现小壁虎借尾巴的艰难与断尾爬行的痛苦,他们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学着小壁虎的语气苦苦地向小鱼,老牛,小燕子乞求。尤其是课文的最后一句:我终于长出新尾巴了!全班同学的惊喜和欢呼雀跃真是让人激动。
下课后,我把小壁虎还给了蔡穗铭,同学们依然是那么兴奋地围着、看着、说着、用手比划着,有的同学说要给它做个房子,不让它再被蛇咬断了尾巴;有的同学说要每天都给它捉虫子吃;有的同学还在讨论给它取个名字,和它照张相然而我发现蔡穗铭的表情却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第二天,同学们都急坏了,说小壁虎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着!看着大家焦急的样子,再看看蔡穗铭不自在的笑容,我笑了,我欣慰地告诉全班同学小壁虎回家啦!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小彩笔》,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小彩笔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7个字。
2、认识新笔画“提”、“斜钩”和“横钩”,认识“单人旁”。
3、了解课文内容,想想用小彩笔话画画的情景,能用小彩笔给书上的画涂上颜色。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识字。
教学难点: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及新词。
2、能用“美丽”和“五颜六色”各说一句话。
3、了解课文内容,想一想用小彩笔画画的情景,能用小彩笔给书上的画图上颜色。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朋友们,我们的校园漂亮吗?老师把校园画了下来,你们看看我画的校园漂不漂亮?(黑白画)
1、你有什么好办法把这幅画变漂亮吗?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小彩笔”(板书课题)
二、新授:
1、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自由读)。
3、检查生字词读音(我、你、用、画、我们、小彩笔、美丽、五颜六色、蓝色、红色、黄色、绿色、天空、国旗、高楼、草地)。
4、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自由读----指名读)。
5、理解课文:
(1)我们要给哪些地方涂上颜色?
板书:天空
国旗
高楼
草地
(2)我用什么颜色画呢?你能读读书上的句子吗?
板书:我用蓝色画天空
红色国旗
黄色高楼
绿色草地
这回看看老师的画变得漂亮了吗?(出示课件:带彩色的画)指导朗读:我们读这个句子时要让人听出用什么颜色画的什么(自由读----指名读)
(3)画这幅画用了这么多颜色,书上用一个词就说出来了,你能找到吗?(出示:五颜六色)你还知道什么是“五颜六色”的?(说话训练)
(4)五颜六色都用上了,我们的校园这幅画就变得漂亮了。你能用另外一个词表示“漂亮”吗?(出示:美丽)你还知道什么也很“美丽”?(说话练习)
(5)指导朗读:这幅画为什么变得这么美丽了?(因为五颜六色都用上了。)我们读这句话时,就要把美丽的样子读出来。(同桌互读-----指名读)
(6)小彩笔的用处可真大呀!你喜欢它吗?你想对它说句话吗?齐读第一句。
(7)小彩笔真是太可爱了!我们把课文完整读一遍,要把对小彩笔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师生对读)
6、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小彩笔给书上的画图上颜色。
7、扩展练习:你还用小彩笔的其他颜色画过什么?用“我用什么色画什么”说一句话。
三、识字写字。
1、自己读两遍生字。
2、你们认为哪个字最难写?(生说哪个字就学哪个字)。
3、边看笔顺跟随,边说说难字的笔顺。
4、集体书空。
5、观察难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小组内说说。
6、一名学生说位置,指挥师写。
7、生描第一个红字,注意笔顺。
8、生描第二个红字,注意位置。
9、独立写一个字,不仅要注意笔顺,还要注意位置。
10、小组内互评后修改。
板书设计:
4小彩笔
蓝色天空
我用红色画国旗
黄色高楼
绿色草地
四、教學反思:學生讀課文情況較好,個別學生生字書寫不規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2个生字,认识7个字。
2、认识新笔画“横钩”,认识“单人旁”。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说说你的校园是什么样的?
二、指导背诵课文。
1、自己试着背一背。
2、同桌检查。
3、汇报。
三、学习生字,哪个生字没学学哪个。
1、学习新偏旁“横钩”,认识“单人旁”。
2、认读生字字音。
3、记忆字形。
4、描红练写。
四、指导书写。
五、课堂练习:
1、读生字卡片。
2、读课文。
3、做语文课堂练习册。
六、课堂小结: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4、小彩笔
蓝色天空
红色国旗
五颜六色黄色画高楼美丽
绿色草地
七、教学反思: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很浓。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的18个生字,知道多音字行的读音和用法。
2.指导朗读,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
4.渗透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是什么节日呀?你们都去了哪里呀?有没有认识新的朋友呀?有一个新朋友也想和你们大家交朋友,你们猜他是谁?
谜语: 短腿腿,圆脸膛,耳朵长在脑袋上。
肚里声声滴嗒响,提醒我们早起床。
谁猜出来了?(板书课题:小闹钟。齐读两遍。)
老师指导书写,同学一起书空并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个钟字。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小闹钟是一个特别为朋友着想的人,他总想为朋友做点事情。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大家自己读一遍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圈出来,然后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认识它的。
2.课文读下来了吗?你是怎么认识新的字宝宝的。(读拼音,组词,结合课文,相同桌请教。)
3.词宝宝就藏在这些小闹钟的后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来第一个叫出他们的名字。
4.请同桌合作再读一读,相互听一听,学一学。我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如果他读对了就请大家一起和他读一读。
师:我们的词认的特别棒,老师相信那我们的字宝宝也会认的更棒。下面请女孩子读一读,男孩子接着读,声音大的一起读,我的好朋友再来读。
5.有没有新的发现?让我们一起比一比。有一个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句中读音也不同。(出示一段话,试读、齐读。)
妈妈骑着自行车,带我到银行里去。我看到路上有许多行人,银行门口有一行大字。
6.请大家把书翻到113页课后的认字表。同桌先读一读。
7.你们被这些字宝宝难住了吗?(没有)看来呀我们的生字词都认得特别好,我们把这些字宝宝放到课文中再来读一读,这次不仅要读正确了,还要尽量做到流利。
三、学习课文
1.请大家用手势告诉在座的老师们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认段。(6个自然段)。
2.课文中小闹钟都去帮助谁了?课文中的这三部分内容我们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我们大家在听他们读的时候,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请大家拿起笔,在他们读的时候在他们读得好的句子上面画一个勾。一定要注意他们语气。读完以后我们大家一起评。
(一)猫头鹰家
1.大家读得真好,我们知道了小闹钟先去了谁的家。猫头鹰的家,(板书猫头鹰) 他看见了什么?板书(日记)
我们来评一评刚才读这部分的同学他读得怎么样?指名讲(读出了猫头鹰的辛苦)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那句话能看出猫头鹰很辛苦?
2.猫头鹰这么辛苦,小闹钟这么关心人,你能把你们的体会读出来吗?(出示句子)
哦,猫头鹰晚上抓小偷,太辛苦,应该让他好好睡觉,不能闹。
3.那位小朋友愿意试一试?
4.老师听出猫头鹰真的是很辛苦,那么老师读一读请同学们听一听我读得怎么样? 师:大声读出来。学生讲评。(不能大声,会吵到猫头鹰的)
5.师;哦,猫头鹰正在睡觉不能吵。那么小闹钟怎么离开了猫头鹰的家。谁来做一下动作。想一想小闹钟应该怎样离开。
(二)小白兔家
1.小闹钟离开猫头鹰的家他又去帮助谁了,看到了什么呢?
2.小兔子给自己制定了一张作息时间表。(板书:作息时间表)
3.(出示时间表)
作息时间表
6点15分 做早操;
7点50分 上 学;
1点0分 睡午觉;
3点0分 上 学;
8点30分 睡 觉;
瞧,这就是小兔子的作息时间表,6点15分做早操,早晨锻炼身体,小兔子安排得多合理呀!
(出示另外的时间)小兔子的作息时间表上还有这些时间,猜一猜,小兔子会怎样安排?同桌讨论(抽生说)
(出示标准安排)我们看看小兔子是怎么安排的吧。(齐读)
小兔子需要他的帮助吗?用不用叫醒它? 请学生板书(不用叫)
小闹钟看见小白兔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做事情了,他想对小兔子说些什么?谁来说说? 小闹钟特别开心,你们能不能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读。
(三)小熊的家
1.小闹钟做后来到了那里?(小熊的家)
谁刚才读的这一段,大家来评一评。
2.这时间小闹钟看见什么?小熊在干什么?(睡懒觉)
3.如果你是小闹钟你会怎么办?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小闹钟帮助小熊的。
小闹钟就使劲闹起来:嘀铃铃,嘀铃铃,该起床了。
4.如果你是小闹钟你会怎么闹呢?不用文中的话,自己想一想。
5.大家闹得真好,大家这么一闹呀?小熊怎么样了?
6.师引读:小熊爬起来,说:谢谢你,小闹钟。小闹钟说什么:滴答,滴答,不谢,不谢!咱们是好朋友嘛。有了小闹钟
7.小熊在小闹钟的帮助下终于改掉了睡快懒觉的坏习惯。(板书:请小闹钟帮忙)
四、分角色读
1.大家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现在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四人一小组。组长来安排角色。
2.小组汇报演出开始。
3.大家都读得非常好。课文中的朋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同学们有的说要像猫头鹰一样把要做的事记下来,有的说喜欢像小兔子一样制定作息时间表,他们们能够合理地利用和支配时间,还有的像小熊知错就改,虚心介受别人的帮助,提醒自己。小闹钟特别爱帮助人,问们大家都愿意和他交朋友。)
4.想一想:
小闹钟如果到你家,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你会不会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大家自由讨论。发表意见。完成时间表。
五、总结
时间一去永不回头。同样的一分钟,我们可以眼睁睁看着它从我们身边溜走,也可以利用它做许许多多事情。要是我们能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又该做多少事情啊!时间这么宝贵,古往今来,我们写了许许多多关于时间的谚语、格言、诗句,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
今天小闹钟要送给大家一句话:
(课件出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师生齐读。
师:你喜欢这个礼物吗?你打算用什么方式对小闹钟表示感谢呢?(板书:珍惜时间)说得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总结:
1. 孩子们,时间像小马车,一去永不回头,让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吧。
2. 播入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作业:
1.从学校到家里要用多长时间?
2.汽车1分钟跑多远?
3.你1分钟内可以做什么?
板书设计:
小闹钟
猫头鹰 日 记 不用叫
小兔子 作息时间表 不用闹
小 熊 睡 懒 觉 使劲闹
珍惜时间
《小帆船》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前滚翻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310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