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并能认、读、写0~10各数。
德国著名数学家克罗内克说:“上帝创造了自然数,其它数都是人造的。”孩子们小学阶段学习的1、2、3……这些数,都是自然数。六年级总复习时,有个学生曾说:所谓自然数,就是自然中本来就有的数,比如1棵树、2块石头、3只鸟、4朵花等等。这个说法很好的解释了自然数的形成过程——自然数是古代人民在计数中产生的,是从羊的只数、玉米的个数等等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这个过程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
孩子们学习这一单元的过程,就是要把这几千几百年的历程浓缩成两个星期8课时来完成,时间浓缩,过程浓缩,但该走的程序一步都不能少。
第一步,从实物的数量中抽象出数。数人数、数小树有多少棵、数小皮球有多少个等等,都是为了将数从具体实物的数量中抽象出来,并且学会数数,能“物”与“数”一一对应、手口一致。1,不仅表示1个手指头(我身上的),也可以表示1个太阳(遥远的物体);既可以表示1棵树(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1棵小草(很小的物体);既可以表示1个萝卜(一个个体),也可以表示1筐萝卜(这一类物体的集合)……等等。每认识一个数,都要从很多种类的相同数量的物体中抽象出这个数,否则,就有可能让孩子分不清3和4,或分不清5和6。此类情况,参见后文《她为什么分不清3和4》。
第二步,把数符号化。数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符号化的世界。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把数学符号化,简明扼要,便于交流与推理。把1个手指头、1个太阳、1棵树、1棵小草、1个萝卜、1筐萝卜都用“1”这个符号来表示、来记录;把2个手指头、2个太阳、2棵树、2棵小草、2个萝卜、2筐萝卜都用“2”这个符号来表示、记录……依此类推。1、2、3……自然数就能高度概括的表示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第三步,为数建立内部秩序。儿童学习数,其本质是在认识数的同时认识数之间的关系,即数的大与小。先有1,比1大1就是2,表示为1+1=2,;比2大1就是3,表示为2+1=3……,以此类推,数有大小,并且规定了谁大谁小,还能推理出谁比谁大几,这就为数建立了可以推理演算的内部秩序。
请参看后文《基数与序数》。
2、在一一对应的活动中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认识“=”、“﹤”、“﹥”,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通过“快乐的午餐”中各种餐具“够不够”的问题,引导孩子们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数清楚物体数量的多少,从而分清数的大小。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一一对应构成了儿童在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理解数量关系的“算理基础”。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数数或比较,也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渐渐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3、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请参看后文——数学故事《“>”、“<”和“=”的本领》。
4、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开始学习认真倾听、思考、表达、书写,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是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最重要的阶段。孩子能认真倾听、用心思考、清晰表达、规范书写等等好习惯,不是天生就具备的,需要用心培养。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本套教科书将对自然数的认识分五个阶段:1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认识更大的数。
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能帮准我们了解孩子们对本单元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知道孩子们大致上已经有了什么样的基础,这次学习的重点什么,下一个重点又将在什么时候学习,便于我们既不会“不掉队”,也不会强行“超车”。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数学出1~10各数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10的意义
●1~10的书写
●0的认识与书写
●认识“=”、“﹤”、“﹥”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上册
●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
●20以内数的认识
●20以内数的加法、不退位减法及其应用
一年级下册
●20以内的退位加法及其应用
●100以内数的认识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

延伸阅读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教学时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数、人数、读数、写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实物操作,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能力目标: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情感目标: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愉悦。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情况分析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单元教学重点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单元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初入学的学生不太容易分辨数字的结构和笔顺,容易搞错上、下、左、右的位置。由于学生的手指肌肉不是特别灵活,要把数字写的正确、整齐、匀称是比较苦难的,因此,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可以要求学生每次少写几个,经常练习,除课本中的练习外,教师可组织学生在田字格本中练习写数,逐步提高。

学困生突破方法

课时划分

课题可爱的校园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生对书中情境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能力目标:借助挂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会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它?大家会从1数到10吗?

二、探索新知:

1、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学生可能说:有1个脑袋,1张嘴,10个手指等。只要说得对,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同时要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

2、寻找教室里的数

师:同学们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这么多的数,真了不起!快来看看我们的教室,你们能发现哪些数?

(学生可能会说:有1块黑板,2扇门,6盏灯,25张桌子,47名学生……对于能说出比10大的数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1)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说。

(2)集体反馈交流。

(1)学生独立观察,寻找个数。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3、寻找校园里的数

师:现在,我们要数一数“可爱的校园”中的数。

4、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在忙什么啊?你发现什么呢?

三、课堂总结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睁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想和他们交朋友吗?你打算怎么做?

(1)学生独立观察,寻找个数。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

这节课我们在数数,发现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数学

课后到校园到处看看,边看,边和小朋友交流,再把看到的记下来,明天上课和大家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可爱的校园

12345678910

教学反思:

课题快乐的家园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1可以表示1个体(如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如1筐萝卜),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能力目标:借助挂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数“1”的含义。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知

1.师: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有一位小动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猜猜它是谁?(出示机灵狗)

2.师:原来是机灵狗。机灵狗给我们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看看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能发幅的图的奥秘?(出示“快乐的家园”情景图)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认识基数与序数。

1.出示“快乐的家园”情景图

师:这是一个美丽的家园,生活在这样的家园里,淘气一定非常快乐。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有多少?

2、学习1可以表示什么?

观察课本中的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用数学的语言来叙述。

说说1个萝卜和1筐萝卜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到1的地方?

3、学习2、3、4可以表示什么?

(1)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看的?

(3)集体交流。

和同桌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1个萝卜、1筐萝卜、1个太阳、1座大山……)

体会数不仅可以表示多少(如运动员的人数),也可以表示顺序(如小运动员球衣上的号码)。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4、练习

(1)连线。(找朋友)

(2)数一数,画一画。

先让学生说说,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书上是怎么来表示看到的数的?

(3)选同样的数。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数出左边的数量,再从右边选出同样数量的物体圈上,二是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然后再圈起来。

5、小结: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先让学生观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画画来表示吗?

老师说清题目的意思,在让学生自己完成。

板书设计:快乐的家园

1

2

345

678910

教学反思:

课题玩具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能力目标: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情感目标: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课件。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1、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2、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这2个新朋友是谁?

3、板书:12345

(二)出示主题图。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2)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3)我准备拿5把玩具手枪请好朋友玩。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三)揭示课题。

1、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2、板书:玩具(1、2、3、4、5)

(四)指导书写。

1、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

2、指名板书。

3、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

4、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5、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

6、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谁会写1?2怎么写?

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玩具

1—5的数的认识与书写

课题小猫钓鱼(0的认识)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能力目标:2、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情感目标:3、引导学生观察图,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理解0的三个含义。

教具准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2、放录音,听故事。

二、观察画面,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1)你猜猜故事里的小猫是哪一只?

(2)别的小猫钓了多少条,你们知道吗?

2、出示小猫图片。

(1)学生在书上写数。(2)展示。

(3)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4)小黄猫一只也没钓着,在他的下面应该写几呢?

3、出示图片。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的认识。

(2)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

(3)小猫下面的“0”在这里表示什么呢?

三、感知0的另两种含义。

1、你还在哪见过0?

2、出示尺子图片。

(1)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这个0表示什么呢?小结:

3、出示温度计图片。

(1)在温度计上也有0,这个0又是什么意思?

(2)0度是水变成冰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0度时水就开始结冰了。

(3)0度可以这样表示“0℃”。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你们能把这些数写在下面的田格里吗?

(板书:0的认识)

我们在直尺上发现了0,请同学们拿出直尺看一看。

(这些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从0开始的)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直尺上的这个0,表示开始,起点的意思。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四、学习写“0”。

1、我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0,0是怎样写出来的,请看大屏幕。

(1)课件演示:0的写法

(2)边演示边讲解:0是一笔写成,起笔在右上边线中间偏上一点,向上碰到上边线,再向左下写,写到横竖中线焦点的地方,与竖中线接触,然后向右下拐,到下边线中间偏左的地方与下线接触,再往上拐到中线附近,与右边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接。

2、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

4、出示学生作品。

5、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6、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五、课堂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三题。

2、完成练一练第四题。怎样数得快?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请你用手指和课件演示一起写一遍。

(1)你能把下面的空格写完吗?

(2)出示学生写法。(3)哪种写法对呢?为什么?

(4)这两种方法都对,第一种是接着写的,第二种是照样子写的。

(5)你们写得真棒!在写好字的同时,还注意了写字的姿势。下面我们一起来休息一下。

(1)请你从0开始,按顺序把这些数连起来。

(2)你们画出的是什么呢?(小熊举重)

(3)谁还想把你的作品给大家看看?

(1)请你先想想,怎样数快,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说说,看谁的方法最快。

(2)指名演示怎样数。

板书设计:

小猫钓鱼

0的认识

教学反思:

课题文具(6—10的认识和书写)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的联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检查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爱科学的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6~10各数的书写

教学难点6、8、9的书写

教具准备田字格黑板、6~10的数字卡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一、创设情景,出示主题图,认识6~10各数。

1、新学期到了,同学们都买了什么文具?

2、你能数数这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吗?

4、零乱贴出6~10的数字卡片。

二、实践活动,感知身边的数学。

1、小小文具店的各种文具我们数清楚了,可是我们小朋友的文具盒里有些什么呢?老师也想了解一下,谁愿意数一数,再

2、数自己的文具。

3、数两个人的文具。

①谁的铅笔比谁

②谁的直尺比谁的长?

三、写一写,说一说。

1、小朋友真会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了解了两个同桌学习用品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就要把今天认识的6、7、8、9、10写下来,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好。

指导学生看书连线:我们的书中也有一个小小文具店,你能数一数,把学习用具和数字朋友连起来吗?同学们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连的?

(1)数出自己文具盒里的文具,记在心里,再和同桌的伙伴说一说。

(2)再指定2~3组学习伙伴汇报给大家听,语言简洁明了。

(1)把同桌两人的文具合在一起,再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多少个?

(2)汇报交流。

(3)在数你们两个人的文具时,你还发现了什么?

(1)观察数字卡片6、7、8、9、10,说说6、7、8、9、10像什么?

(6像口哨,7像镰刀,8像葫芦,9像调羹。)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2、指导学生写。

教师边示范,边说明各数的书写要点:

6的书写要点:从右上有起笔往左下角写,再在下半格画一个圆。注意:下半部分的圆要写满下半格。

7的书写要点:从左上角起笔往右上角写平,再往上半格的中间拉。

8的书写要点:从右上格起笔,先写一个拼音“S”,再往右上格写,注意:不能写成两个圆合在一起。

9的书写要点:像拼音字母“q”,但这一竖要向左边斜一点。

注意:上半部分的圆要占满上半格。

10的书写要点:左边的1和右边的0分别占半格。

3、小组内说一说:6、7、8、9、10还可以表示什么?

四、练一练。

我们已经学习了0~10各数,你能顺着数吗?倒着数呢?

(2)学生边看老师示范或课件演示,边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

(3)学生在第10页上先描4个,再独立写一个。

(4)小比赛:每个小朋友在本子上写6~10各两个,再在小组内评评谁写得好,并展示给大家看。

(5)你会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吗?试试看。

先请2~3名学生数一数,再全班齐数。

板书设计:

文具

(6—10的认识和书写)

678910

教学反思:

课题快乐的午餐(比多少)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能力目标: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情感目标:继续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教学难点结合动手操作活动,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教具准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主题图:一群小松鼠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动物餐厅,准备美餐一顿,爱动脑筋的小松鼠发现了好多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板书:快乐的午餐

二、操作感知,感悟“一一对应”

1、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

①盘子够吗?学生说出后,你是怎么知道的?6和6一样多。要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数数;也可以一个对一个的进行比较。老师这里有松鼠和盘子图,我们一起来摆一摆,看看盘子到底够吗?一只松鼠要发一个盘子,那我们就把一个盘子对着一只松鼠摆,一个对着一个。

②勺子够吗?餐厅里的勺子够吗?我们一起来摆一摆。指名学生摆一摆。

③杯子够吗?有了盘子勺子,还要给每只小松鼠准备杯子,餐厅里的杯子够吗?

2、看图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最多、那个最少。理解“多少、同样多、最多、最少”的含义。

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6只松鼠、6个盘子、5把勺子、7个杯子

(用线连起来)每只松鼠都有一个盘子有没有多余,那我们可以说松鼠和盘子一样多(相等)。

注意让学生一个对着一个摆,勺子不够,少了1个。那我们可以说勺子比松鼠少(1个)

我们一起摆一摆。一个对着一个摆,杯子够,多一个。我们可以说杯子比松鼠多(1个)

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哪个最多,哪个最少?”杯子最多,勺子最少。

要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数数;也可以一个对一个的进行比较。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三、练习反馈,强化思维

1、拍手游戏,前后呼应。

如:师拍3下,你和我一样多。生相应拍手3下。

师拍4下,你比我多。生相应拍手5下。(指名说)

师拍4下,你比我少。生相应拍手3下。(指名说)

2、画一画。完成教材“练一练”的第1题。

引导学生先读每道题的要求,再按要求画。画完后,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3题。

4、完成教材“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小结

回忆下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读一读小动物说的话,然后小组演一演,借助学具摆一摆,最后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快乐的午餐

比多少

同样多最多最少

教学反思:

课题动物乐园(认识“=”“>“<”)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能力目标: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情感目标: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1、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2、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课件演示:动物乐园场景。

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

2、汇报交流。

3、设疑激趣: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①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

②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比多、比少。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比较小小熊和小鹿的个数,认识“=”。(研究第一种情况)

(1)图上有几只小小熊?几只小鹿?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习等号

小小熊有4只,小鹿也有4只,我们就说小小熊和小鹿的只数同样多,4和4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3)写一写。

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

(4)举例:除了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汇报,师板书。

2、认识“”、“”(小兔和小猴比、小猴和小鸟比)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

(5只小白小兔,4只小小熊,4只小鹿,3只小猴子,2只小小鸟)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鹿有4只,小熊有4只,所以鹿和小熊一样多。)

课件出示4=4读作:4等于4

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两边相同用等号”。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1)认识“”。

课件动画演示等号变大于号:把等号左边的口张大点,右边的口变小点,就成了大于号。(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之间的联系)

(2)认识小于号。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号)这个式子怎么读?35(3小于5)。课件:我们用左手表示小于号,撑开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号”。

(3)写一写。

三、练习与拓展。

1、练习使用“<”“>”

(1)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

(2)引导发现: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3)课件出示书第13页“填一填”。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用手势帮助我们记住大于号,课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

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

请同桌交流:说一说几大于几?几小于几?课件逐一出示。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再讲评。

板书设计:

动物乐园

认识“=、<和>”

4=4

3>24<5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插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儿歌,通过比喻和想像,以“水田是镜子”一句领起,诗化了插秧的耕作过程,廛化了艰苦的农业劳动,诗化了农民们辛苦劳作的场面。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和谐,那么富于诗情画意!要引导学生思考水田还能映照什么?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一些农业生产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2.认识生字6个,学写生字4个。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

2.通过学习课文,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教学难点:

理解:水田、插秧。

教学用具:

自制课件、教师用生字卡片、学生用生字卡片、音乐(小白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下面听老师说一则谜语:“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学生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镜子有关的文章,看看作者在文中把什么写成了镜子?(板书课题:插秧)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问题要问吗?

解释:把水稻的秧苗插到水田里的活动就叫插秧。(课件)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同学们找出了自己不认识的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集体的力量大无比”的游戏好不好?

2.这个游戏需要小组合作完成两件事:

第一件:每个同学说一说自己不认识的字,组内同学想办法解决这些字的读音。

第二件:组长带领组员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教师小结合作情况。

3.小组汇报读课文。

要求:听的同学边听边想:你要向他们学什么?你能给他提一些好的建议吗?

4.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评议。

老师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呢?因为我有一个小窍门。就是我一边读课文一边用脑子想象美丽的图画。比如:我读到映照着蓝天,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蓝天的图画,这样就能读得有语气了。不信,你们也试试。

5.齐读课文。

6.背诵课文。

(1)指名背。

(2)会背的站起来背。

向同学们介绍,你是怎么背会这篇课文的?

7.发散思维

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看来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看这句话,你会填吗?

课件:水田是镜子,映照着蓝天,农民在插秧,插在()上。(你照镜子,镜子里就会出现你,镜子里出现蓝天,农民就会在哪儿插秧呢?)

齐读,这句话写得多美呀!你能想象水田还映照着什么吗?

水田是镜子,映照着(),农民在插秧,插在()上。

现在,让我们也做个小诗人,自己做几句诗。

水田是棋盘,农民在棋盘上()。

水田是地毯,农民在地毯上()。

水田是(),()。

过渡:同学们真聪明,你们也成了小诗人了。据老师上网查资料,我发现农民伯伯也非常聪明,他们已研制出“七彩水稻”,你们想和农民伯伯比一比,种出咱们的多彩水稻吗?教师出示水田图:上面标上小组号,每个小组发五棵稻秧,小组合作讨论热烈的,教师奖励一棵稻秧。

三、学习生字,游戏:多彩水稻我来插。

1.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出示:插、秧、镜、映、农、民。

组长带领组员用学过的方法记字。

2.讨论:你们是怎样记字的?

说得好的到黑板前插一棵稻秧。

学生说哪个字,教师就往黑板上粘哪个字,说完后带领学生齐读。

将学生分为九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块稻田,哪个小组的同学回答问题正确就可在自己小组的稻田里插一棵稻秧,哪个小组插的稻秧多哪个小组就获胜。

3.游戏:照镜子

方法:教师举生字卡片,学生读出来并举出生字卡片。

4.同学们,看,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插上了多彩稻秧,虽然有的小组多有的小组少,但这都是我们积极学习换来的,看到你们那么爱学习,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四、写字。

1.出示“农”。

2.描描书上“农“的笔顺,边说边描。

3.自己描描书上的“农”,说一说怎么写才好看。

4.教师指导写。

5.大家评议。

6.自己写“民“的笔顺,描红,写字,同桌评议。

7.在生字本上写字。

附:板书设计

插秧

插秧镜映农民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对韵歌》教学设计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对韵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设计理念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是说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渐感受到学习汉字对自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必然会主动探求识字的方法,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因此,本课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创造条件教学生逐渐学会拼读音节外,还应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渐懂得归纳识字的方法,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对韵歌》是北师大语文一年级九单元的一片主题课文,主要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字与拼音的关系,同时认识5个字,会写三个字,并学习新笔画“横斜勾”。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拼读音节,在其中体会学习拼音识字的快乐,以及利用熟字巩固拼音的情趣,加深理解字与拼音的关系,韵文内容可以让学生浅显的了解,并尝试让学生学习“对韵”的方式。

三、教学目标

1.复习声母bpmfdtnl

2.复习拼读拼音。

3.阅读《对韵歌》,读通课文,会认5个字,1个字。

4.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知道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现象,懂得爱护大自然。

四、教学重、难点

1.巩固所学的字母以及两拼法。

2.识字、写字。

五、教学方法

谈话,创设情境,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学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七、教具准备

1.ppt

2.字母卡片。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6个单韵母,它们是---那么声母有几个呢?对,23个,我们也学了一些声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还记不记得它们?(出示卡片:bpmfdtnl)

师:看来,大家已经和八个声母交上朋友了。

(二)拼读音节

师:今天,这些声母朋友又带了一些朋友来,你们还认识他们吗?自己拼读一下。(拼音+汉字)大米泥土马路伯父

1.学生认读生字

师: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读?

师:这个小老师当得怎么样?那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2.学生拼读(拼音+汉字)的音节

师:词语头上的拼音你们会拼读吗?自己拼读一下。

师:刚才同学们拼读得很认真,那我们应怎样拼读音节呢?(出示拼读规则:声母短,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现在请一些同学来拼读一下。

师:同学们拼读得真好。请男生女生合作拼读一个音节。

3.拼读没带汉字的音节

师:男女生合作得不错,还有一些音节朋友想和大家交朋友,愿意吗?和同桌一起拼读一下。

师:刚才同桌两个人拼读可热闹了,老师请几对同桌来拼读一下。

师:看来,团结力量大。我请小组来拼读一下。

【设计意图:采用“识字带拼音”的方法拼读音节,以更好的帮助学生通过熟字认识字母和音节,学习拼读。】

(三)谈话,揭示主题

师:老师发现大部分的同学们都能准确拼读音节,还不熟练的同学不要紧,只要坚持练一定可以的。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学习一首诗歌,题目叫:对韵歌。先看老师写课题。

师:同学们,跟老师读读课题。

师:同学们,在第三单元里,我们背过一首对韵歌,大家还记得吗?

师:在这首诗歌里,我们知道了几个对子,那就是?(天对地,上对下,日对月,今对古)

师:今天我们也要再学习一首对韵歌,这首对韵歌同样藏着意思相对的字或词语呢,一起来听听这首诗歌。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再次学习《对韵歌》时,通过初步渗透《对韵歌》“意思相对,字数相同”的基本特点,让学生逐渐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四)初读诗歌

师:同学们,请打开语文书43页听老师读,老师读到哪个字你们的手指就指到哪个字。

师:你们想不想也读一读?那就赶快自己去读一读吧。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热烈,老师请几位同学来读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待会说说看,他们读得怎么样?

师:同学们真会评价。

师:我请全班同学一起响亮、流利地读一读《对韵歌》。

师:第一二组和三四小组比赛一下。

师:四个小组都读得不错,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五)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画出学习过的八个声母

师:同学们,拿起你们的笔,到诗歌里把我们学习过的八个声母圈起来。圈完了和同桌读读这些声母,注意声母要读得又轻又短。

师:谁来说说这八个声母藏在哪里?我们一起读读吧。

2.找出水果名

师:同学们,《对韵歌》中除了藏着我们学过的八个声母,还藏着一些水果呢!找一找,用“-”画出来。(出示:葡萄架苹果园李苦对瓜甜)

师: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认识了这些水果。你们知道葡萄长在哪里吗,那苹果呢?

师:你看(出示:葡萄,苹果的图片),多诱人呀!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师:你们吃过李子吗,什么味道?那西瓜呢?(出示李子,西瓜的图片)

师:看到你们的笑容老师就知道有多甜了,老师忍不住想表达一下我的心情。听--(师读句子)

师:同学们,你们能像老师这们读一遍吗?

3.理解“习习绵绵”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来了风婆婆和雨姐姐,它们从天南地北赶过来了,大家一起和它们打打招呼。(出示:风习习雨绵绵地北对天南)

师:风习习是怎样的?雨绵绵又是怎样的呢?(出示风习习,雨绵绵动态图)

师:同学们真会用眼睛观察生活啊!那就让我们轻轻地,柔柔地读一读这一句。

师: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感受到了风婆婆和雨姐姐的温柔了。

4.学习对子

师:老师上课不久说过这首《对韵歌》里也藏着对子,你们找到了吗?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歌,一边读一边找。

师:谁来说说有哪些对子?

师:同学们真能干。我们一起读读对子吧。

师: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找到了不少对子,那你还知道哪些想对的词吗?

师:学过的知识会运用真棒。奖励你们把诗歌再读一遍。

5.拼读生字

师:刚才我们走进诗歌里,和诗歌交朋友,现在诗歌里的字词很调皮跑出来了,还认识他们吗?(出示生字:葡萄苹果李风习习绵绵地北天南)

师:谁来拼读,拼读对了,其他学生跟着读。

师:请男生或女生拼读。

师:同学们拼读得真好。那这几个字你们认识它吗?(出示:苹、李、瓜、地、南)指名生拼读这些字。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看着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字,想想打算怎么记住它。

师:同学们的认字能力越来越强了,刚才我们采用了“加一加”、“组词”、“找象形字”等等记住了这些字。(出示:“加一加”、“组词”、“找象形字”、“读拼音”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记住认识很多字。)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继续运用这些方法认识更多的字。

【设计意图:通过“熟字带拼音”的方法,让学生既学会拼读识字,又总结归纳识字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6.学写字

师:好了。字我们会认了,我们要学写字了,要求我们会写的字有三个。(出示:果、风、北)

师:谁把他们拼读一下。

师:这节课我们学写一个字—“果”,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果”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观察得真仔细呀。谁来说说它的笔画顺序?

师:现在老师根据你们说的写,请认真看。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指书空,描一个,写一个。(老师巡视指导,展示作品,评价)

【设计理念:为了落实“写对”原则,课堂上通过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字的笔画顺序,来引导学生掌握汉字正确的笔顺和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果园里的收获可真大啊!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规律,知道了一些自然现象,那我们更要懂得热爱大自然。

(七)布置作业

1.“果”字写一行。

2.背诵《对韵歌》

十、板书

对韵歌

苦对甜

天对地

北对南

教学反思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教学这首诗歌前我先带领学生复习音节,因为学生已有前面几课的拼音储备,所以我采用各用形式,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拼读音节。例如:采用“识字带拼音”的方法拼读音节,以更好的帮助学生通过熟字认识字母和音节,学习拼读。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再次学习《对韵歌》时,通过初步渗透《对韵歌》“意思相对,字数相同”的基本特点,让学生逐渐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学《对韵歌》时,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识字,并在读中感悟,同时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现象。

遗憾的是本次教学设计的内容过多,时间把握不到位,可以在学生了解韵文内容后升华主题---我们应如何爱护大自然,最后教师总结以此结束本课教学。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豆子》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豆子》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初步感知数位、数序及数量多少的含义。

2、经历运用数的知识进行达和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

3、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合作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估计豆子的数量。

教学难点:

1 、数位、基数 、序数概念的渗透。

2、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 展估计意识。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数出规定数目的豆子,初步体验估数。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给每组发一袋豆子)

今天的数学课就是在数豆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看谁会观察、会思考。在数豆子的时候,同学之是要互相合作,互相谦让,还要小心,千万不要让豆子掉在地上。数出30粒豆子。

活动规则:

①请你数出30粒豆子,你打算怎么数?

②把这30粒豆子放在手中,感觉一下,然后轻轻地放在盒子的右边。

③用刚才的感觉再抓一把豆 子,如果你觉得抓得多了或者是少了,可以重新抓一把,然后放在盒子的中间,看看和右边的豆子是不是差不多,再数一数是多少粒豆子。

④再用刚才的感觉重新抓一把豆子,放在盒子的左边,看一看三堆豆子是不是差不多。

教师小评。

刚才大家在数豆子的时候,都数得非常开 心,同学之间合作的非常愉快,而且大家还记得我们的活动规则,非常好!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心中有了一杆秤,像那样抓的一把豆子大约是30粒,你们可要记住了。

二、活动二:

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估数。

(1)师生互动。

你们数得真开心,老师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师顺手在一个小组内抓了一把豆子)。怎样才能知道这一把豆子大约多少粒?(可以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这是个办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2)教师给每个小组都抓了同样多的豆子,要求学生选用刚才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来进行估数 。

教师巡视,学生小组活动。

(3)在计数器上拨数并写数。

请在计数器上拨出你们小组数出 的数,拨好后小组间互相看看拨得是否一样, 各小组的组长进行监督 ,不一样的就调整一下。

学生 在计数器上拨数,教师在小组中间活动,指导个别小组拨数。

怎么写这个数呢?请你试着写一写。

学生在纸上写数,教师巡视,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在黑板上写数。

教师给予评价。

练习拨数、写数。

我们一起来看22这个数,谁来拨出这个数?谁来试着解释一下这个数?

学生汇报:

左边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右边的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

写一 写“22”。

问:计数器上右边起第三位是什么位?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27页的“练一练”。

(1)做一做,填一填。(“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2)根据计数器写数。 (“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想一想,试 一试。(“练一练”第4题)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集体交流。

(4)找找生活中的100。(“练一练”第5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

四、小结:

今天学了很多知识,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不小,哪位同学能跟大家交流一下你都学到了什么?

《两件宝》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设计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10个生词。学会9个生字和1个基本笔画。

2、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要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兀教师说一个谜语给你们猜好吗?

“摇钱树,两枝叉,每个叉上五个芽,常摇常开金银花,要吃要穿全靠它。”

谁知道这是什么?(生:双手)(师:猜对了,同学们真聪明)

2、双手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太重要了,它可以说是人的一件宝。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还有一件宝是缺少不了的,这件宝呀,其实大家都有,而且天天都要用到它,谁认识它?(生:大脑)(师:又猜对了,同学们棒极了!)

3、现在,同学们都知道手和脑是人的“两件宝”。(师板书“两件宝”)

会读课题的同学可以站起来当小老师带读,不会读的同学跟着小老师一起读。

过渡: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它们有什么用呢?

二、初读课文

1、愿意听老师读课文吗?(指导学生运用指读法,认真听、仔细看。)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指导学生把不认识的生字作上记号。)

3、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这些生字的呢?(生交流:问家长、问老师、问同学、查生字表……)

4、找自己的好朋友读一读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合作读。)

5、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给全班同学听。

6、会读的同学站起来齐读。

三、认读生词

①课件出示一只只小手,每只小手上都有一个生词,会读的起来当小老师带读,读对了,小手的大拇指就高高翘起。

③抢读生词。

④你喜欢读哪个生词,就站起来读吧!

过渡:同学们,把每个词拆开,就成了一个个生字,这些生字,你们想学吗?(生:想)。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教师讲述游戏规则,学生自主选择角色。)

四、认读生字

①识字小游戏。

全班学生一起拍手:丁零零、丁零零、邮递员、来送信、不怕风、不怕雨,一心一意为人民。

邮递员:xx同学,你的信。

xx生:谢谢

邮递员:不用谢

xx生:byby

邮递员:byby

xx生:哦,原来是兀老师写给我的信啊!信中内容是说让我带读生字呢!下面,请同学们跟我读。

xx生读一遍,全班学生读三遍。

xx生把生字贴在黑板的果树上。

(共表演3次,每次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一共12个。主体是学生,老师加以指导正音。)

②同学们,请你们把这节课认识的12个生字在课文中找出来。也可以把不会读的字找出来,然后在书后面的生字表里去查出它的读音。

③开火车认读生字。

五、熟读课文,指导背诵

1、师引读课文。

2、全班齐读课文。

3、再全班齐读课文。(编动作,边作边读。)

4、学生上讲台背一背,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体会一下课文内容。

5、谁能把你最喜欢的句子上讲台上来读给大家听?如果能背的同学也可以背给同学们听一听。你喜欢哪一句就请你来读(背)哪一句吧!

六、拓展延伸

①这12个生字你们都学会了吧,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瞧,我们的学习伙伴冬冬也来了,看,她正在干什么呢?(生:冬冬在做飞机模型)

②冬冬在做飞机模型时运用了她的双手和大脑才把飞机模型做的那么好。同学们都知道只有通过大脑认真思考,又动手实践,才能想出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③说一说,你能用你的两件宝做什么事情呢?

④下面请同学们先动脑筋想一想,怎样用学具里的圆形,三角形和小棒等拼出美丽的图画呢?再动手摆一摆。

⑤说说自己摆出了什么?

七、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你们知道吗,一个人只要爱劳动、肯动脑,一定会有所创造。我们从小就要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养成肯动脑,爱劳动的习惯。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春天的手》教学设计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春天的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目标:

1、初步阅读课文。

2、认识15个生字,会写7个。

3、学习“日”字旁,扩词。

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优美的音乐——钢琴曲《海边的阿狄丽雅》、歌曲《报春》。

教学过程:

预习:走出家门观察春天(天气、动物、植物、色彩、声音、气味)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请学生谈一谈发现与感受,引入课题。

春天到了,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为什么春天到了,就有这么多的变化呢?(学生谈)我觉得呀,那是因为春天有一双神奇的手。出示课题,读“春天的手”,(观察“春”字,用红笔描:一边写一边说“三人一日去春游”)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配乐背诵诗文,学生倾听。学生评价。(要读得优美,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2、学生小声跟老师再读一遍。

3、学生自读诗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做个记号)

同桌互读,互教生字,争取读熟。

4、根据学生学习生字情况,教认普遍感觉困难的生字。

同桌摆生字卡片,找朋友认读“温暖”“轻柔”“抚摸”“肩膀”“健壮”

做动作学习“传”“拍”“拉”“抚摸”:

一个学生背对着黑板上的生字,另一名学生在他前面,面对着黑板,选字做动作,前一个学生猜,并且指出是黑板上的那个字,读一遍,组一个词(其他同学跟着读一遍、组一个词)。

开火车等检查认字情况。

三、学习写字。

1、学习“日”字旁:

观察“春”的部首:“日”字旁,春天,春季,一年里头三个月,天气由冷渐渐变暖。

你还知道哪些“日”字旁的字?暖、阳、晒、明、映、晓……

2、学写其他生字

重点指导:乐、树

乐:第二笔是竖折,用红笔标出。书空。在《学生写字本》上描红,书写。

树:左中右结构,每部分要写得细长。在《学生写字本》上描红、书写。

以上两字老师范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词、扩词。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树立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复习生字词、扩词:

抽读生字卡片,认读生词。

春天、温暖、轻柔、抚摸、传来、拍着、肩膀、活泼、健壮、拉住

3、根据读词情况有重点认读生字、扩词

春:春天、春日、春光、春风、春色满园、春夏秋冬、满面春风

轻:轻柔、轻巧、轻风细雨、轻重(反义词)

柔:轻柔、柔美、柔软、柔弱、温柔、柔和、刚柔(反义词)

泼:活泼、泼水、泼辣

二、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共有几小节。

2、指6名学生读诗文,每人一节。其他学生听完后评议(注意:要先说优点,再说不足,让学生示范怎样读更好。)

3、指名读诗文。配乐朗诵(学生)。

三、理解诗文内容。

1、你感觉到“春天的手”了吗?读读有关语句,请你说说“春天的手”指的是什么?

“春天的手抚摸着大地,大地一片新绿”:怎么抚摸?“新绿”是一种什么样的绿?你还见过哪些新绿?(下面的三节引导学生仿照上面的学法学习)

2、表演读课文。

3、试着背诵课文。

四、听歌曲《报春》。

1、过渡:听春天多么富有生机,快来说说你还发现春天里的什么变化了。(比如:小松树又在枝头跳来跳去了,小朋友们爱在户外活动了,风柔和了……)

2、补充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你还知道有关“春”的成语吗?(春意盎然、春华秋实、春兰秋菊、春色满园、春风得意、满面春风……)

《我的名字》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

2、补足课文省略的部分,复述课文的记述的几件事。

3、认字12个,积累新偏旁父子头、女子旁和土字旁。

4、写字7个,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继续培养运用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继续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补足课文省略的部分,复述课文的记述的几件事。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出示课题。

1、出示课题,出示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儿歌,了解一下我的名字。

二、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标出生字。

2、同位互相帮助,要求:不会的字请同桌帮忙。

3、检查生字的读音。

4、学习课文体会文意:

自己读课文,思考:大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我?

根据学生回答学习课文:

第一节:叔叔有什么难题,我可以帮助他?我帮助他了吗?怎么知道的?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第二至四节可以按以上的程序进行。

学习最后一小节:齐读课文,自读体会:我热心帮助别人的行为使大家记住了我,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5、指导朗读课文。

6、认读生字。生字宝宝从文中跑出来了,你能认识他们吗?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并练习组词。

7、调皮的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中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三、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书写奶奶的书写方法。

2、练习书写生字。

3、谈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四、作业:仿写一小节。

板书设计:

小朋友

我的名字红领巾

好孩子

小雷锋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花生》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花生》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

2、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

3、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在表达和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数感。

4、在数数过程 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认 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数数方法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装有花生的盒子),知道 里面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猜一猜,使学生明确盒子里装的是花生。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盒子里到底有多少个花生呢?

(板书课题:数花生)

二、数花生

(1)想一想,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学生猜测,小组交流。

(2)数一数,问: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指名回答。

你是怎么知道的?先 抓一把花生,再数一数。

刚才你是怎样数的?学生汇报:一个一个的数。

(3)一把花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出来,那三把花生有多少个?谁能快速的数出来呢?学生尝试数一数。

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其它同学呢?

组织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几种数法并标上序号。

①两个两个的数。

②五个五 个的数。

③ 十个十个的数。

……

教师补充:当我们不能确定是否数对的时候,就可以换一种方法数一数。

三、应用拓展

(1)接龙:老师说一个数,你们说出后面连续的五个数,看谁说的又快又对。

①师生互动。② 生生互动。

(2)接力赛:你们能根据给出的数填写后面三个数吗?

34,36,38 ,( ),( ),( )。

45,50,55,( ),( ),( )。

(3)排顺序:学校的运动会快到了,今天老师特地选出了几位运动员,请看--6名学生上台。每人胸前 写有一个数,分别是13,11,15,14,16,12。现在请同学们根 据运动员胸前的数将他们排排队,看谁排的又快又好!

学生活动。

(4)拓展: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在平时生活中,你在哪儿看到过或听到过呢 ?

四、小结: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 ?还有问题要请教吗?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我的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的家》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爱,向人们勾画出一个温暖幸福的家,赞美了人世间最为可贵的情感——亲人间的真挚的爱。虽然篇短小,却是小朋友们感情的真实流露,富有人情味。阅读诗歌,一种自然质朴的亲情会自由展现、升华,让学生无形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温馨,似乎有吃冰淇淋果冻一样。

教材安排了12个生字:家、有、的、爸、妈、也、中、快、乐、长、大。写3个字:人、个、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爱亲人、爱同学、爱家,有奉献爱的愿望,体会幸福的核心是爱。

2、识字:认识12个字,在生活中识字。写字:会写3个字;注意笔顺:先撇后捺。

3、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背诵。

4、口语交际:按照简单的提纲介绍自己的家。

5、学法和习惯:继续学习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亲情,体会亲人的爱,也准备付出自己的爱。同时渗透爱祖国、爱集体、爱动物的教育。

2、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相关磁带)、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在这个家里,每个人互敬互爱,充满温馨。出示卡片“家”,谁认识这个字,大声读出来。(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温馨的气氛,有利于下面的课堂教学。)

2、能介绍一下你的家吗?(指导学生完整的句子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说的好的,给予表扬,说地不够完整的,给予适当的补充、激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揭题,板书《我的家》。

二、多种形式读课文,读中感悟

1、听录音读。

2、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字,在下面划上横线。

3、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课文,互帮互学。在文中找到自己认识的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4、大声指读,边读边想:课文中的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家中都有谁?(这是一个幸福的家,有我和爸爸、妈妈)

5、认识词语:爸爸、妈妈(指导后一个字读轻声)

6、老师带读课文。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个幸福的家?(最好用课文中的语言说)

7、同捉互相检查读,熟读成诵。

三、结合实际,展开想象

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爱不爱你们?你们爱不爱爸爸妈妈?怎么爱的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实际的例子,再结合图画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又是怎样爱她的。(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想象画面情景,注意回答问题时声音的响亮及说完整话。)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想象,加上适当的动作。)

五、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2、谁能诚实地说,有的生字我还不能熟练地读出它的名字,需要别的小朋友帮一帮自己。(让该生认读生字新词,不熟练的让他自己指名同学带领自己读。)

2、认识笔画:撇和捺。

3、以“人”为例,认识书写笔顺:先撇后捺。

4、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同时注意观察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总结升华

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每天照顾你们的生活,关心你们的学习,教给你们做人的道理,你们爱他们吗?你们应该怎样做呢?

一年级上册《海水》教案北师大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海水》教案北师大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年级上册《海水》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体会打鱼人的辛苦,激发学生探索大海、探索自然的积极兴趣。

2、学习并掌握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掌握新的笔画“撇折”。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勤学好问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一、自主学习: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欣赏有关大海的图片)

2、喜欢大海吗?那你们了解海水吗?你知道它为什么是蓝色的,你知道它为什么是咸的吗?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海水》。

(二)、自学提纲

1、预习提示

1、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处理。

2、熟练朗读课文,用“——”画出向海水提问的句子。

3、那么海水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到文中画出来读一读。

(三)学生依据提纲自主学习。

二、自学检测:

1、出示词语,学生自己先认读。

2、试一试把词语回到课文,指名读。

3、齐读全文,在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4、出示字宝宝,抢读识字。

三、合作探究:

1、指读课文,用“———”画出作者向大海提出的问题。

指名回答,指导朗读。

师示范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2、师问:“那么海水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大家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3、为什么海水的怀里抱着天,海水就那么蓝呢?

4、那么“渔人”是干什么的?,你们知道吗?

5、师小结:捕鱼人的汗水居然把一望无际的海水变成咸的!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6、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拓展训练:

使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五、堂清检测:

1、读一读

你好笑着回答怀抱流汗因为什么

2、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日清对象:

日清结果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海水

↙↘

蓝咸

↙↘

抱着天流了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掌握新的笔画“撇折”。

2、拓展延伸,总结全文,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收集关于大海的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自学提纲

1、你还了解大海什么知识?你还想向大海提什么问题?

2、学习书写6个生字.学习新笔画“撇折”。

二、自学检测

1、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延伸,激发兴趣。

1、你还了解大海的什么知识?和同学交流一下。

2、运用书中的方式,向大海提出问题。

3、小结:同学们,海底还有许多奥秘等着你们去开发呢!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自由认读。

2.学习新笔画“撇折”,指导书写。

3.指名说字的笔画顺序。

4.指导书写“为、回、因”。师范写,生书空。

5.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五、堂清检测:

1、拼音节,写词语。

yīnwèishénmehuílai

()()()

2、组词。

什()回()为()

打()因()位()

日清对象:

日清结果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比较》学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比较》学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尊重别人想法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3.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4.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重难点,关键

重点:体验比较的过程,获得比较的不同方法.

难点:理解感知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

关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对比较多少,高矮,长短,大小,轻重的体验活动.

课时参考:4课时

第一课时过生日

教学内容:课本内容18-19页

知识与技能:

1.会比较物体的大小和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与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讨论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与他人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会正确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

2.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

教学难点: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3个塑料杯一些水2本书

教学方法:通过引导、观察,启发学生思考。

教学过程

一、探索

1.比大小,多少

师:今天小明的妈妈过生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桌子上摆了什么?(学生回答)

(1)说一说,3块蛋糕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西瓜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哪杯装得最多?哪杯最少?(引导学生观察杯子的粗细,学会推理)

小结:几个不同大小的物体比较,最大和最小的,都只有一个.

(3)两瓶饮料,哪个装得多?

二.联系生活比较

师伸出一只手,让小朋友也伸出自己的手.

师:比比你们的手和老师的手,哪个大,哪个小?

生:老师的手大,我们的手小.

师:谁比谁的大?谁比谁的小?(学生回答略)

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东西,找出两种物体来比一比大小.

师:比较大小的时候,小朋友可以用眼睛看出来,比较多少时,小朋友一般要数一数再比较.同桌之间比较一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

三.练一练

1.P19第1题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要求,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2.练一练第2题

本题是3个物品之间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强调最大、最小都只有一个。

3.第3题

通过观察交流,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4、第4题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用自己的语言编个短故事.

(2)学生在反馈时,教师根据学生编的故事提出数学问题:

爸爸,妈妈,谁喝得多?(学生讨论后回答)

问:为什么爸爸,妈妈喝得不一样,谁比较渴?为什么呢?

5.练一练第5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

师:认真观察每个杯子里的水,动脑筋想想,每杯水里都放入一块一样大的搪,哪杯水最甜?

六.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下课啦

教学内容:课本第20~21页

知识与技能:

1.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厚薄等。

2.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能力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知识,通过所学知识判断事物的高矮和长短等。

教学重点

1.会比较事物的高矮和长短.

2.知道在比较高矮(或长短、厚薄)时,需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方法比较。

教学工具:2本书(薄厚各1个)2条绳子(一长一短)

教学方法: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比一比高矮,看看全班谁最高.好不好?

二.新知识

1.比一比

先请两位同学上来比一比.(让一位同学站在台阶上,另一位站在抬价下,进行比较)用手比划一下谁高.

师:我们这样让他们比较后知道了站在台阶上的同学比台阶下的同学高,这样比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不在同一位置上,不能这样比.

师:那如果他们和书上的同学一样比好吗?小男孩该一点,是吗?

生:不是,因为小男孩垫起了脚.

师:第二幅图,他们这样比行吗?谁高?谁矮?

生1:行,小女孩高一点,小男孩矮一点.

生2:我觉得他们一样高.

师:那我们谁来说一说怎样比较高矮才合理?

小结:我们必须站在同一个位置,不能垫脚来比较才合理.

2.说一说

现在我们知道了该怎样比较高矮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图中的小朋友们下课啦,他们在干什么呀?

(1)说说谁高谁矮?

(2)图中的跳绳谁长?谁短?

3.选哪个钉子好?

(1)小组内互相讨论

(2)集体反馈

你们讨论的怎么样了,我们的淘气应该选哪个钉子呢?

师:第1个太小了,钉子钉不过去,不能把凳子面和凳子腿钉到一起.而第3个太长,会把凳子敲坏;所以用第2个最好,它的长度正好不短不长.

三.练一练

1.完成练一练1-3题

四.作业

五.课后小记:

第四课时练一练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铅笔》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铅笔》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2、认识100以内的数,能正确读出各数,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顺序。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培养合作交流与耐心倾听的意识,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0以内的数,能正确读出各数。

教学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顺序。

教学准备:

铅笔、铅笔图;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东西(出示装有15枝铅笔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其实里面装的是铅笔。上课之前老师想跟你们玩猜铅笔有多少的游戏,愿意和我玩吗?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操作、数数

(1)(老师把盒子里的铅笔全抓在手中)同学们,猜猜看,老师手里的铅笔有几枝?

生自由猜测…

同学们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呢?

好,我们数数看,(把铅笔拿在手上边数边摆在桌上)

1,2,…,15,有15枝,你猜对了吗?(台下猜对的学生发出一阵欢呼声。)

(2)好,我们再来猜,(教师在桌上再添铅笔)现在有几枝?

原来有15枝,再添上去,应该怎么样?(生:肯定比15枝要多。)

(自由猜测,在猜测的基础上数数发现有20枝。)

(3)我们再来猜。(变20为26,重复经历猜——数的过程。)

(4)好,我们猜最后一次。(教师在桌上拿掉了4枝)现在猜猜有几枝呢?

(生:肯定比26少了。)

教师与学生一起兴趣浓厚地一枝枝数着:1,2,3,…,22。)

(5)刚才我们猜完以后要想知道到底有几枝铅笔,都是通过一枝一枝地数,每次都要这样数一数,你感觉怎样?

(6)对呀,一枝一枝地数这么麻烦,那有没有好办法使铅笔摆起来别人一看就知道有多少枝呢?可以和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师巡视,加入学生的讨论中。)

(7)好,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呢?

(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几种数法并标上序号。)

生1:2枝2枝地数。

生2:5枝5枝地数。

生3:把10枝扎成一捆。……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种数法,你们比较一下,觉得哪种数法最好呢?

为什么把10枝扎成一捆,就能很容易看出有多少枝呢?

师:对,一捆就是1个十即10,二捆就是2个十即20,三捆就是3个十即30,……,九捆就是9个十即90(板书:1个十是一十,2个十是二十,3个十是三十,……,9个十是九十,学生齐说),再数数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了。

2、摆小棒,读数

(1)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想出的好办法来试试看,(用小棒在黑板上摆出3捆加4根小棒)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吗?

你们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怎么看的呢?

(3捆就是30根,再加旁边的4根,就是34。)

(2)(拿起3捆小棒)这是几个十?(3个十)

(再拿出4根小棒)几个一?(4个一)

(3)小结: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板书:3个十和4个一)。好,刚才老师讲的这句话,谁来说一说?(指名复述这句话。)

(4)还有好多同学都想说,那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桌互相说。)

(5)练一练:

△(出示5捆加8根)现在老师再摆,这表示多少?为什么是58,谁能用刚才的说法说一说呢?(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58。)

△(又出示7捆加2根)现在有几根?为什么是72?(7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72。)

(6)同学们想一想,刚才老师摆小棒都是怎样摆的呢?(先摆出几捆,旁边再摆几根。)

(7)对,先摆几捆,就是几个十,再摆几根,就是几个一。刚才都是老师摆小棒,现在同学们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摆一下,有问题吗?

(8)学生各自操作后教师指名回答。你摆的小棒表示几?好多同学都没看见你是怎么摆的,你能介绍一下吗?

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呢?

生:我摆的是29,是由2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

(9)现在反过来,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摆的,让其他同学猜猜你摆的表示几。

生1:我摆的数由3个十、5个一组成,你知道我摆的是多少吗?

(小组之间根据各自所摆的数字互相猜数、评价。)

(10)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一捆一捆地边摆小棒边数数,从10开始。10,20,…,90(当数到90时,教师故意停顿),我们一根一根地摆数到99(放慢速度),再数100。同学们,100根怎样摆让别人一眼看出是100根呢?

为什么这样就是100了?

(1捆是1个十,2捆就是2个十,……,10捆就是100。)

对,真聪明,10个十就是100。(板书:10个十是100)

3、数的顺序和大小

(1)同学们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老师说出一些数,你能很快地用小棒摆出来吗?你是怎样摆的?

54在44的基础上只要怎样?

(2)接下来同学们拿出你的皮尺,把你认识的数字读出来好吗?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越怎样呢?

老师看着尺子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75前一个数是几?比36多1是几?49比50少几?

谁能学老师的样子,看着尺子上的数字给大家提问题呢?

(学生提问,其他人倾听、回答。)

好多同学还想提问题,那么我们小组合作,1人提问,其他同学回答。(小组内交流。)

同学们能否把尺子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行抢答呢?

63比64少几?89前一个数是多少?5个十是多少?(学生抢答)

(评析学生通过读数、了解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100以内各数。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对100以内的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

三、游戏活动。

1、数字接龙。老师说一个数字,你们说出后面连续的五个数,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2、接力赛。你们能按照老师的方法说出后面三个数吗?试试看。

(1)34,36,38。

(2)45,50,55。

3、排顺序

同学们,学校的运动会快到了,今天老师特地选出了几位运动员,请看(10名学生上台,每人胸前有个数字,分别是24,36,30,42,75,63,50,21,19,38)。

他们身上都有一个数,表示什么呀?

有几位运动员呀?

看这些运动员上场,你感觉怎样?

很乱,那怎么办呢?

那你们说说按什么顺序排队呢?

现在我们先请运动员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吧,看谁排得又快又好!(运动员互相矫正排好队。)

哪位运动员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号码?比如,我是几号,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如果同学们觉得介绍得好,就鼓掌表扬,好吗?

作为运动员,反应要特别敏捷,现在我们来比赛。当给出问题的答案是你胸前的号码时,就请你举起手,说:是我。其余同学当裁判,对反应快的运动员鼓掌表扬,好吗?

同学们,你对这些运动员的表现满意吗?我们平时也要向运动员学习,锻炼好身体,才能学到本领。

4、拓展:同学们今天学习了100以内各数,在平时生活中,你在哪看到过或听到过呢?

四、小结。

这节课中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

《数一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数一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详细介绍: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27—29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具: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模型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2、学生每人准备20个小正方体。

3、教师准备10个正方体模型。

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谁能从1数到100?他是几个几个数的?为什么29后面的数是30?

2、刚才他一个一个地数了,谁能5个5个地数?

3、你们能10个10个地数吗?为什么你们数了90后数的是100呢?

4、同学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从1数到100,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数的比较快呢?

(设计意图:以数数活动为引子,既回顾了已学知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又使学生体验了有多种数数的方法,为新课数数部分的教学做好铺垫。)

活动二:

1、在我们生活中除了刚才数过的这些数外还有别的数吗?(出示课件资料图片)在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愿意介绍给大家?

2、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大数?谁来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

3、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大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提出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为引线,先展示老师提供的资料,再交流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引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大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

活动三:

1、(出示课件大正方体图)这是一个什么物体?(出示课件大正方体与小正方体对比图)这个大正方体就是由很多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你能估一估这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吗?(学生汇报完后)谁估的比较接近呢?我们还是来数一数吧。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数出来呢?

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想一想,摆一摆,议一议,怎样数比较好。(学生分5人小组活动,每组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每人20个小正方体,合作讨论数的方法)

3、小组汇报:可以怎样数?(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操作演示)

4、哪一组数的方法比较好?我们一起来这样数一数。(课件演示由10个小正方体到一条,由一条到一层的过程)这就是大正方体中的一层,这样的一层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是怎样数的?(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5、我们知道了这样的一层是100个小正方体,那么在大正方体中有这样的几层呢?(课件演示由10层小正方体组成一个大正方体的过程)一起数数看。

6、那么要知道大正方体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就可以象这样几个几个地数了?数了几个100?10个一百是多少呢?(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设计意图:出示大正方体后先让学生估一估其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然后再数一数,这是一个较有难度的问题,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讨论后,评价选择出较好的数的方法,在数出一层有100个小正方体后,再数出一共有这样的十层,发现可以一百一百的数,得到10个一百是一千的结论。这一部分有效的利用了课件,由抽象到具体,突破了重难点,同时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7、我们知道了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如果有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3个呢?4个呢?5个呢?现在你们是几个几个地数的?为什么这样数?那如果有这样的10个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呢?一起数数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8、现在如果有7个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差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够一万?

(设计意图:对学生刚学习的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巩固,并教学了数几千的数,一个一个大正方体的出示,既引导了学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又让学生得到10个一千是一万的结论。提问有7个大正方体后还差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够一万,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又为以后学习大数的计算打好了基础。)

活动四:

1、请同学们感受一下一张纸的厚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比划出来。

2、请同学们感受十张纸的厚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比划出来。

3、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是50张纸,两本就是100张,再请同学们感受一下它的厚度,说一说,并用手比划出它的厚度。

4、请同学们估计一下1000张纸的厚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5、请同学们估计一下10000张纸的厚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6、现在你们知道一千和一万谁比较大吗?一万里面有多少个一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天天接触的数学书的教学,让学生对一千和一万这两个数的大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不但巩固了10个一千是一万,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技能,更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活动五:

1、我们在记数时,一个一个地数,个就作为了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谁是计数单位?一百一百地数呢?一千一千地数呢?一万一万地数呢?(板书:个、十、百、千、万……)

2、在这些计数单位中,哪个计数单位最小?哪个计数单位最大?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3、我们在写数时,为了表示不同大小的数就会把数字写在不同的位置上,这些数字所占的位置就是数位。要表示几个一,数字就要写在个位上,要表示几个十,就要写在十位上,那要表示几个百,就应该写在什么数位上?要表示几个千呢?要表示几个万呢?(板书: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4、那么你能在计数器上找到千位和万位吗?从右边数起第几位是千位?第几位是万位?为什么?

5、请同学们试着完成书28页的填一填。填完后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体验了一千和一万的大小后,继续认识到千和万都是计数单位,他们对应的数位是千位和万位,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找到他们,提问学生为什么以引导他们了解从右往左数位依次增高,计数单位依次增大,进一步巩固对千和万的认识。)

活动六: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我会填: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是一千,()一千是一万;千位的左边是()位,千位的右边是()位,百位的()边是千位。

3、出示书29页说一说的正方体木块图,先让学生小组试做,在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4、出示书29页的涂一涂,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提出要求:想一想怎样涂才能使涂出的方格数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238个小方格。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并相互评一评。

(设计意图:通过我会填的练习,进一步巩固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说一说木块图的数法是为了掌握大数的组成,为后面学习大数的大小比较和计算打好基础,涂色的练习是对前面练习的补充,前面是看形说数,后面是看数摆形,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数一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811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