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范德华力和氢键学案(人教版选修3)
[目标要求] 1.掌握范德华力的实质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掌握氢键的实质、特点、形成条件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一、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含义
范德华力是________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它使得许多物质能以一定的凝聚态(固态和液态)存在。
2.特征
(1)范德华力约比化学键键能____1~2个数量级。
(2)无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影响因素
(1)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________。
(2)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________。
4.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________性质,如熔点、沸点;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________性质。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熔、沸点________。
思考 CO2和CS2结构和组成相似,常温下CO2是气体、CS2是液体的原因是:_______。
二、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概念
氢键是一种______________。它是由已经与____________很强的原子(如N、F、O)形成
共价键的____________与另一个分子中或同一分子中____________很强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
2.表示方法
氢键通常用________表示,其中A、B为____、____、____中的一种,“—”表示____________,“…”表示形成的________。
3.特征
(1)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键能较小,约为________的十分之
几,但比____________强。
(2)氢键具有一定的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4.类型
氢键—→分子间氢键→分子内氢键
5.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当形成分子间氢键时,物质的熔、沸点将________。
(2)当形成分子内氢键时,物质的熔、沸点将________。
(3)氢键也影响物质的电离、________等过程。
6.水中的氢键对水的性质的影响
(1)水分子间形成氢键,________了水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水的熔、沸点比同主族元素中H2S的熔、沸点________。
(2)氢键与水分子的性质
①水结冰时,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
②接近沸点时形成“缔合”分子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用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
7.卤族元素氢化物中存在氢键的是________,氧族元素氢化物中存在氢键的是
________,氮族元素氢化物中存在氢键的是________。
1.当干冰汽化时,下列所述各项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的极性B.范德华力
C.分子内共价键D.化学性质
2.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3.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4.下图是两种具有相同分子式的有机物——邻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已知它们的沸点相差很大,你认为哪一种沸点较高?如何从氢键的角度来解释?
参考答案
基础落实
一、
1.分子
2.(1)小 (2)方向 饱和
3.(1)越大 (2)越大
4.物理 化学 越高 CS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因而范德华力大,CS2的熔、沸点比CO2高
二、
1.分子间作用力 电负性 氢原子 电负性
2.A—H…B N O F 极性键 氢键
3.(1)化学键 范德华力 (2)饱和 方向
5.(1)升高 (2)降低 (3)溶解
6.(1)增大 高 (2)①增大 减小 ②大
7.HF H2O NH3
课堂练习
1.B
2.C [氢键存在于水分子之间而不存在于水分子之内,故A项错误;气态的水分子之间距离较大,一般不认为存在氢键,故B项错误;水分子的稳定性是由O—H共价键键能决定的,与分子间作用力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3.B
4.对羟基苯甲酸的沸点高,因为对羟基苯甲酸存在分子间形成的氢键,而邻羟基苯甲酸分子内可形成氢键。
延伸阅读
2.1共价键第2课时键参数等电子体学案(人教版选修3)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2.1共价键第2课时键参数等电子体学案(人教版选修3)》,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1共价键第2课时键参数等电子体学案(人教版选修3)
[目标要求] 1.掌握键能、键长、键角的概念。2.会用键参数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3.知道等电子体、等电子原理的含义。
一、键参数
1.键能
(1)定义:键能是指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mol化学键释放的________能量。
(2)键能与共价键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化学键的键能越大,化学键________,越不容易______________。
2.键长
(1)定义:键长是指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决定化学键的键长,____________越小,共价键的键长越短。
(2)键长与共价键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往往键能________,这表明共价键____________,反之亦然。
3.键角
定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多原子分子中键角是一定的,这表明共价键具有________性,因此键角决定着共价分子的__________。
二、等电子原理
1.等电子原理是指__________相同、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主要是物理性质)是________的。
2.仅第二周期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中,为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B.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长越长,分子越稳定
C.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角越大,分子越稳定
D.在双键中,σ键的键能要小于π键的键能
2.根据π键的成键特征判断CC的键能与键能的关系是()
A.双键的键能等于单键的键能的2倍
B.双键的键能大于单键的键能的2倍
C.双键的键能小于单键的键能的2倍
D.无法确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
B.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
C.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
D.H—Cl的键能为431.8kJmol-1,H—Br的键能为366kJmol-1,这可以说明HCl比HBr分子稳定
4.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1,H—N键能为391kJmol-1,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1molN2与足量H2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kJmol-1,则N≡N键的键能是()
A.431kJmol-1B.945.6kJmol-1
C.649kJmol-1D.896kJmol-1
5.依据等电子体原理在下表中填出相应的化学式。
CH4CO2-3
C2O2-4
NH+4
N2H2+6
NO+2
N2
参考答案
基础落实
一、
1.(1)气态基态原子 1 最低 (2)越稳定 被打断或断裂
2.(1)核间距 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 (2)越大 越稳定
3.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方向 空间构型
二、
1.原子总数 价电子总数 相近
2.N2和CO CO2和N2O
课堂练习
1.A [在双原子分子中没有键角,故C项错;当其键能越大,键长越短时,分子越稳定,故A项对,B项错;D项中σ键的重叠程度要大于π键的,故σ键的键能要大于π键的键能。]
2.C [由于π键的键能比σ键键能小,因此双键中有一个π键和一个σ键,所以双键的键能小于单键键能的2倍。]
3.D [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A项错,D项正确;H—H键没有方向性,B项错;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叫键长,C项错。]
4.B [本题与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有关,N≡N、H—H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N—H的形成需要放出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可得如下关系式:Q+436kJmol-1×3-391kJmol-1×6=-92.4kJmol-1,解得Q=945.6kJmol-1。]
5.(从左到右)C2H6 NO-3 CO2 N2O4 CO
解析 通过对CH4和NH+4的比较可知,由于C的原子序数比N的原子序数小1,所以C原子的电子数与N+的电子数相等,因此只要C、N原子数相等且其他元素种类和原子总数相同即符合题意,不要忘了所带的电荷数。如N2H2+6和C2H6。
2.3函数的单调性(3课时)
2.3函数的单调性(3课时)
教学目的: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能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及对称性作一些函数的图象.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教学难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单调函数、单调区间的概念:能说出单调函数、单调区间这两个概念的大致意思。
(2)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能用自已的语言表述概念;并能根据函数的图象指出单调性、写出单调区间。
(3)掌握运用函数的单调性定义解决一类具体问题:能运用函数的单调性定义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重点: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
教学难点:利用函数单调的定义证明具体函数的单调性。
一、复习引入:
观察二次函数y=x2,函数y=x3的图象,由形(自左到右)到数(在某一区间内,当自变量增大时,函数值的变化情况)(见课件第一页图1,2)
二、讲授新课
⒈增函数与减函数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⑴若当时,都有f()f(),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如图3);
⑵若当时,都有f()f(),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如图4).
说明:函数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有的函数在一些区间上是增函数,而在另一些区间上不是增函数.例如函数y=(图1),当x∈[0,+)时是增函数,当x∈(-,0)时是减函数.
若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则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这一区间叫做函数y=f(x)的单调区间.此时也说函数是这一区间上的单调函数.
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是下降的.
三、讲解例题:
例1如图6是定义在闭区间[-5,5]上的函数y=f(x)的图象,根据图象说出y=f(x)的单调区间,以及在每一单调区间上,函数y=f(x)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例2证明函数f(x)=3x+2在R上是增函数.
例3证明函数f(x)=在(0,+)上是减函数.
例4.讨论函数在(-2,2)内的单调性.
三、练习课本P59练习1,2
四、作业课本P60习题2.31,3,4
第1节第3课时概率的基本性质教学案
第3课时概率的基本性质
[核心必知]
1.预习教材,问题导入
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P119~P121,回答下列问题.
在掷骰子试验中,定义如下事件:
C1={出现1点};C2={出现2点};C3={出现3点};C4={出现4点};C5={出现5点};C6={出现6点};D1={出现点数不大于1};D2={出现点数不大于3};D3={出现点数不大于5};E={出现的点数小于7},F={出现的点数大于6},G={出现的点数为偶数},H={出现的点数为奇数}.
(1)事件C1与事件H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事件H包含事件C1.
(2)事件C1与事件D1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事件C1_与事件D1_相等.
(3)事件C1与事件C2的并事件是什么?
提示:事件C1∪C2_表示出现1点或2点,即C1∪C2={出现1点或2点}.
(4)事件D2与G及事件C2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D2∩G=C2.
(5)事件C1与事件C2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这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
(6)事件E与事件F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这两个事件为对立事件.
2.归纳总结,核心必记
(1)事件的关系
①包含关系:一般地,对于事件A与事件B,如果事件A发生,则事件B一定发生,这时称事件B包含事件A(或称事件A包含于事件B),记作BA(或AB).不可能事件记作,任何事件都包含不可能事件.
②相等关系:一般地,若BA,且AB,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记作A=B.
(2)事件的运算
①并事件:若某事件C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或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C为事件A与事件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记作C=A∪B(或C=A+B).
②交事件:若某事件C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且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C为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或积事件),记作C=A∩B(或C=AB).
(3)概率的性质
①范围:任何事件的概率P(A)∈[0,1].
②必然事件的概率:必然事件的概率P(A)=1.
③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A)=0.
④概率加法公式: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有P(A∪B)=P(A)+P(B).
⑤对立事件的概率:若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那么A∪B为必然事件,则有P(A∪B)=P(A)+P(B)=1,即P(A)=1-P(B).
[问题思考]
(1)在掷骰子的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点数为1},事件B={出现的点数为奇数},A与B应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AB.
(2)在同一试验中,对任意两个事件A、B,P(A∪B)=P(A)+P(B)一定成立吗?
提示:不一定,只有A与B互斥时,P(A∪B)=P(A)+P(B)才一定成立.
(3)若P(A)+P(B)=1,则事件A与事件B是否一定对立?试举例说明.
提示:事件A与事件B不一定对立.例如:掷一枚均匀的骰子,记事件A为出现偶数点,事件B为出现1点或2点或3点,则P(A)+P(B)=12+12=1.当出现2点时,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所以事件A与事件B不互斥,显然也不对立.
[课前反思]
通过以上预习,必须掌握的几个知识点:
(1)事件的关系:;
(2)事件的运算:;
(3)概率的性质:;
(4)互斥、对立事件的概率:.
在五一劳动节小长假中,某商场举办抽奖促销活动,根据顾客购物金额多少共设10个奖项,规定每人仅限抽奖一次.
[思考1]某位顾客抽奖一次能否同时抽到一等奖和二等奖?
提示:不能同时抽到.
[思考2]抽到的各奖次间是互斥事件还是对立事件?
提示:是互斥事件而不是对立事件.
[思考3]怎样认识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
名师指津:1.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两个事件A与B是互斥事件,包括如下三种情况:①若事件A发生,则事件B就不发生;②若事件B发生,则事件A就不发生;③事件A,B都不发生.
而两个事件A,B是对立事件,仅有前两种情况,因此事件A与B是对立事件,则A∪B是必然事件,但若A与B是互斥事件,则不一定是必然事件,亦即事件A的对立事件只有一个,而事件A的互斥事件可以有多个.
(2)联系: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在一次试验中都不可能同时发生,而事件对立是互斥的特殊情况,即对立必互斥,但互斥不一定对立.
2.从集合的角度理解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1)几个事件彼此互斥,是指由各个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交集为空集.
(2)事件A的对立事件A-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是全集中由事件A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补集.
?讲一讲
1.某小组有3名男生和2名女生,从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判断下列每对事件是不是互斥事件,如果是,再判别它们是不是对立事件.
(1)恰有1名男生与恰有2名男生;
(2)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男生;
(3)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女生;
(4)至少有1名男生与至少有1名女生.
[尝试解答]判别两个事件是否互斥,就要考察它们是否能同时发生;判别两个互斥事件是否对立,就要考察它们是否必有一个发生.
(1)因为“恰有1名男生”与“恰有2名男生”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它们是互斥事件;当恰有2名女生时它们都不发生,所以它们不是对立事件.
(2)因为恰有2名男生时“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男生”同时发生,所以它们不是互斥事件.
(3)因为“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女生”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它们互斥;由于它们必有一个发生,所以它们对立.
(4)由于选出的是1名男生1名女生时“至少有1名男生”与“至少有1名女生”同时发生,所以它们不是互斥事件.
(1)判断事件是否互斥的两步骤
第一步,确定每个事件包含的结果;
第二步,确定是否有一个结果发生会意味着两个事件都发生,若是,则两个事件不互斥,否则就是互斥的.
(2)判断事件对立的两步骤
第一步,判断是互斥事件;
第二步,确定两个事件必然有一个发生,否则只有互斥,但不对立.
?练一练
1.一个射手进行一次射击,有下面四个事件:事件A:命中环数大于8;事件B:命中环数小于5;事件C:命中环数大于4;事件D:命中环数不大于6.则()
A.A与D是互斥事件B.C与D是对立事件
C.B与D是互斥事件D.以上都不对
解析:选A由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定义可判断A正确.故选A.
对空中飞行的飞机连续射击两次,每次发射一枚炮弹,设A={两次都击中飞机},B={两次都没击中飞机},C={恰有一弹击中飞机},D={至少有一弹击中飞机}.
[思考1]若事件A发生,则事件D发生吗?它们是什么关系?
提示:若事件A发生则事件D一定发生,它们是包含关系.
[思考2]事件B和事件D能同时发生吗?
提示:不能同时发生.
[思考3]事件D与事件A,C间有什么关系?
名师指津:A∪C=D,即“至少有一弹击中”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恰有一弹击中,一种是两弹都击中.
?讲一讲
2.在投掷骰子试验中,根据向上的点数可以定义许多事件,如:A={出现1点},B={出现3点或4点},C={出现的点数是奇数},D={出现的点数是偶数}.
(1)说明以上4个事件的关系;
(2)求两两运算的结果.
[尝试解答]在投掷骰子的试验中,根据向上出现的点数有6种基本事件,记作Ai={出现的点数为i}(其中i=1,2,…,6).则A=A1,B=A3∪A4,C=A1∪A3∪A5,D=A2∪A4∪A6.
(1)事件A与事件B互斥,但不对立,事件A包含于事件C,事件A与D互斥,但不对立;事件B与C不是互斥事件,事件B与D也不是互斥事件;事件C与D是互斥事件,也是对立事件.
(2)A∩B=,A∩C=A,A∩D=.
A∪B=A1∪A3∪A4={出现点数1或3或4},
A∪C=C={出现点数1或3或5},
A∪D=A1∪A2∪A4∪A6={出现点数1或2或4或6}.
B∩C=A3={出现点数3},
B∩D=A4={出现点数4}.
事件间运算的方法
(1)利用事件间运算的定义.列出同一条件下的试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分析并利用这些结果进行事件间的运算.
(2)利用Venn图.借助集合间运算的思想,分析同一条件下的试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把这些结果在图中列出,进行运算.?
练一练
2.盒子里有6个红球,4个白球,现从中任取三个球,设事件A={3个球中有1个红球,2个白球},事件B={3个球中有2个红球,1个白球},事件C={3个球中至少有1个红球},事件D={3个球中既有红球又有白球}.
问(1)事件D与A、B是什么样的运算关系?
(2)事件C与A的交事件是什么事件?
解:(1)对于事件D,可能的结果为1个红球2个白球,或2个红球1个白球,故D=A∪B.
(2)对于事件C,可能的结果为1个红球2个白球,2个红球1个白球,三个均为红球,故C∩A=A.
?讲一讲
3.一名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中射中10环、9环、8环,7环,7环以下的概率分别为0.24,0.28,0.19,0.16,0.13.计算这名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中:
(1)射中10环或9环的概率;
(2)至少射中7环的概率;
(3)射中环数小于8环的概率.
[思路点拨]先判断所求事件与已知事件的关系,然后选择公式求解.
[尝试解答]设“射中10环”“射中9环”“射中8环”“射中7环”“射中7环以下”的事件分别为A,B,C,D,E,可知它们彼此之间互斥,且P(A)=0.24,P(B)=0.28,P(C)=0.19,P(D)=0.16,P(E)=0.13.
(1)P(射中10环或9环)=P(A∪B)=P(A)+P(B)=0.24+0.28=0.52,所以射中10环或9环的概率为0.52.
(2)事件“至少射中7环”与事件E“射中7环以下”是对立事件,则P(至少射中7环)=1-P(E)=1-0.13=0.87.
所以至少射中7环的概率为0.87.
(3)事件“射中环数小于8环”包含事件D“射中7环”与事件E“射中7环以下”两个事件,
则P(射中环数小于8环)=P(D∪E)=P(D)+P(E)=0.16+0.13=0.29.
(1)运用概率加法公式解题的步骤
①确定诸事件彼此互斥;
②先求诸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再求其和.
(2)求复杂事件的概率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是将所求事件转化成彼此互斥的事件的并;
二是先求对立事件的概率,进而再求所求事件的概率.
?练一练
3.(2016洛阳模拟)经统计,在某储蓄所一个营业窗口等候的人数及相应的概率如下:
排队人数012345人及5人以上
概率0.10.160.30.30.10.04
求:(1)至多2人排队等候的概率是多少?
(2)至少3人排队等候的概率是多少?
解:记“无人排队等候”为事件A,“1人排队等候”为事件B,“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C,“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D,“4人排队等候”为事件E,“5人及5人以上排队等候”为事件F,则事件A、B、C、D、E、F互斥.
(1)记“至多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G,则G=A∪B∪C,
所以P(G)=P(A∪B∪C)=P(A)+P(B)+P(C)
=0.1+0.16+0.3=0.56.
(2)法一: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则H=D∪E∪F,
所以P(H)=P(D∪E∪F)=P(D)+P(E)+P(F)=0.3+0.1+0.04=0.44.
法二: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则其对立事件为事件G,
所以P(H)=1-P(G)=0.44.
——————————————[课堂归纳感悟提升]———————————————
1.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事件间的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理解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念及关系,难点是了解并利用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解题.
2.本节课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规律方法
(1)判断两事件互斥、对立的两个步骤,见讲1.
(2)事件间运算的方法,见讲2.
(3)用概率加法公式解题的步骤及求复杂事件概率的两种方法,见讲3.
3.本节课的易错点有两个:
(1)混淆互斥、对立事件概念致错,如讲1;
(2)分不清事件间的关系而错用公式导致解题失误,如讲3.
课下能力提升(十七)
[学业水平达标练]
题组1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1.(2016大同高一检测)给出以下结论:①互斥事件一定对立.②对立事件一定互斥.
③互斥事件不一定对立.④事件A与B的和事件的概率一定大于事件A的概率.⑤事件A与B互斥,则有P(A)=1-P(B).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0个B.1个C.2个D.3个
解析:选C对立必互斥,互斥不一定对立,∴②③正确,①错;又当A∪B=A时,P(A∪B)=P(A),∴④错;只有A与B为对立事件时,才有P(A)=1-P(B),∴⑤错.
2.从1,2,…,9中任取两数,①恰有一个偶数和恰有一个奇数;②至少有一个奇数和两个数都是奇数;③至少有一个奇数和两个都是偶数;④至少有一个奇数和至少有一个偶数.在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是()
A.①B.②④C.③D.①③
解析:选C从1,2,…,9中任取两数,有以下三种情况:(1)两个奇数;(2)两个偶数;(3)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至少有一个奇数是(1)和(3),其对立事件显然是(2).故选C.
3.掷一枚骰子,记A为事件“落地时向上的数是奇数”,B为事件“落地时向上的数是偶数”,C为事件“落地时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其中是互斥事件的是________,是对立事件的是________.
解析:A,B既是互斥事件,也是对立事件.
答案:A,BA,B
题组2事件的运算
4.给出事件A与B的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则()
A.ABB.AB
C.A与B互斥D.A与B互为对立事件
解析:选C由互斥事件的定义可知C正确.
5.(2016台州高一检测)掷一枚骰子,“向上的点数是1或2”为事件A,“向上的点数是2或3”为事件B,则()
A.AB
B.A=B
C.A+B表示向上的点数是1或2或3
D.AB表示向上的点数是1或2或3
解析:选C设A={1,2},B={2,3},A∩B={2},A∪B={1,2,3},∴A+B表示向上的点数为1或2或3.
题组3用互斥、对立事件求概率
6.若A、B是互斥事件,则()
A.P(A∪B)1B.P(A∪B)=1
C.P(A∪B)1D.P(A∪B)≤1
解析:选D∵A,B互斥,∴P(A∪B)=P(A)+P(B)≤1.(当A、B对立时,P(A∪B)=1).
7.某射手在一次射击中,射中10环、9环、8环的概率分别为0.2、0.3、0.1,则此射手在一次射击中不超过8环的概率为()
A.0.5B.0.3C.0.6D.0.9
解析:选A此射手在一次射击中不超过8环的概率为1-0.2-0.3=0.5.故选A.
8.市场上供应的灯泡中,甲厂产品占70%,乙厂占30%,甲厂产品的合格率是95%,乙厂的合格率是80%,则从市场上买到一个是甲厂生产的合格灯泡的概率是()
A.0.665B.0.56C.0.24D.0.285
解析:选A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甲厂产品占70%,甲厂产品的合格率是95%,∴从市场上买到一个甲厂生产的合格灯泡的概率是0.7×0.95=0.665,故选A.
9.盒子里装有6个红球,4个白球,从中任取3个球.设事件A表示“3个球中有1个红球,2个白球”,事件B表示“3个球中有2个红球,1个白球”.已知P(A)=310,P(B)=12,求“3个球中既有红球又有白球”的概率.
解:记事件C为“3个球中既有红球又有白球”,则它包含事件A“3个球中有1个红球,2个白球”和事件B“3个球中有2个红球,1个白球”,而且事件A与事件B是互斥的,所以P(C)=P(A∪B)=P(A)+P(B)=310+12=45.
10.在数学考试中,小明的成绩在90分以上的概率是0.18,在80分~89分的概率是0.51,在70分~79分的概率是0.15,在60分~69分的概率是0.09,在60分以下的概率是0.07,计算:
(1)小明在数学考试中取得80分以上成绩的概率;
(2)小明考试及格的概率.
解:记小明的成绩“在90分以上”“在80分~89分”“在70分~79分”“在60分~69分”为事件A,B,C,D,这四个事件彼此互斥.
(1)小明成绩在80分以上的概率是P(A∪B)=P(A)+P(B)=0.18+0.51=0.69.
(2)法一:小明及格的概率是P(A∪B∪C∪D)=P(A)+P(B)+P(C)+P(D)=0.18+0.51+0.15+0.09=0.93.
法二:小明不及格的概率为0.07,则小明及格的概率为1-0.07=0.93.
[能力提升综合练]
1.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2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A.“至少有1个白球”和“都是红球”
B.“至少有1个白球”和“至多有1个红球”
C.“恰有1个白球”和“恰有2个白球”
D.“至多有1个白球”和“都是红球”
解析:选C该试验有三种结果:“恰有1个白球”、“恰有2个白球”、“没有白球”,故“恰有1个白球”和“恰有2个白球”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
2.甲、乙两人下棋,甲获胜的概率为40%,甲不输的概率为90%,则甲、乙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为()
A.60%B.30%C.10%D.50%
解析:选D设A={甲获胜},B={甲不输},C={甲、乙和棋},则A、C互斥,且B=A∪C,故P(B)=P(A∪C)=P(A)+P(C),即P(C)=P(B)-P(A)=50%.
3.现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共5本书,从中任取1本,取出的是理科书的概率为()
A.15B.25C.35D.45
解析:选C记取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书分别为事件A、B、C、D、E,则A、B、C、D、E互斥,取到理科书的概率为事件B、D、E概率的和.∴P(B∪D∪E)=P(B)+P(D)+P(E)=15+15+15=35.
4.对一批产品的长度(单位:毫米)进行抽样检测,如图为检测结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标准,产品长度在区间[20,25)上的为一等品,在区间[15,20)和区间[25,30)上的为二等品,在区间[10,15)和[30,35)上的为三等品.用频率估计概率,现从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件,则其为二等品的概率为()
A.0.09B.0.20C.0.25D.0.45
解析:选D由图可知抽得一等品的概率为0.3,抽得三等品的概率为0.25,则抽得二等品的概率为1-0.3-0.25=0.45.
5.(2016合肥高一检测)为维护世界经济秩序,我国在亚洲经济论坛期间积极倡导反对地方贸易保护主义,并承诺包括汽车在内的进口商品将最多在5年内把关税全部降低到世贸组织所要求的水平,其中21%的进口商品恰好5年关税达到要求,18%的进口商品恰好4年关税达到要求,其余进口商品将在3年或3年内达到要求,则包括汽车在内的进口商品不超过4年的时间关税达到要求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设“包括汽车在内的进口商品恰好4年关税达到要求”为事件A,“不到4年达到要求”为事件B,则“包括汽车在内的进口商品在不超过4年的时间关税达到要求”是事件A∪B,而A,B互斥,
∴P(A∪B)=P(A)+P(B)=0.18+(1-0.21-0.18)=0.79.
答案:0.79
6.同时掷两枚骰子,既不出现5点也不出现6点的概率为49,则5点或6点至少出现一个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记既不出现5点也不出现6点的事件为A,则P(A)=49,5点或6点至少有一个的事件为B.
因A∩B=,A∪B为必然事件,所以A与B是对立事件,则P(B)=1-P(A)=1-49=59.
故5点或6点至少有一个出现的概率为59.
答案:59
7.袋中有12个小球,分别为红球、黑球、黄球、绿球,从中任取一球,得到红球的概率是13,得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512,得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是512,试求得到黑球、黄球、绿球的概率各是多少?
解:从袋中任取一球,记事件“摸到红球”“摸到黑球”“摸到黄球”“摸到绿球”分别为A、B、C、D,则有
P(B∪C)=P(B)+P(C)=512;
P(C∪D)=P(C)+P(D)=512;
P(B∪C∪D)=P(B)+P(C)+P(D)=1-P(A)=1-13=23.
解得P(B)=14,P(C)=16,P(D)=14.
所以得到黑球、黄球、绿球的概率各是14,16,14.
第2节第3课时循环语句教学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2节第3课时循环语句教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3课时循环语句[核心必知]
1.预习教材,问题导入
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P29~P32,回答下列问题.
(1)循环语句与程序框图中的哪个结构相对应?
提示:循环结构.
(2)与图1.1-12中的直到型循环结构对应的UNTIL语句的一般格式是什么?
提示:一般格式为:
DO循环体LOOPUNTIL条件
2.归纳总结,核心必记
(1)UNTIL语句
①UNTIL语句的格式:
DO循环体LOOPUNTIL条件
②UNTIL语句的执行过程:
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先执行一次DO和UNTIL之间的循环体,再对UNTIL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不符合,继续执行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不符合,再次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符合时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直接跳到UNTIL语句后,接着执行UNTIL语句之后的语句.
③UNTIL语句对应的程序框图:
(2)WHILE语句
①WHILE语句的格式:
WHILE条件循环体WEND
②WHILE语句的执行过程:
当计算机遇到WHILE语句时,先判断条件的真假,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WHILE和WEND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符合,再次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不符合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直接跳到WEND语句后,接着执行WEND之后的语句.
③WHILE语句对应的程序框图:
[问题思考]
(1)循环语句与条件语句有何关系?
提示:循环语句中一定有条件语句,条件语句是循环语句的一部分,离开条件语句,循环语句无法循环.但条件语句可以脱离循环语句单独存在,可以不依赖循环语句独立地解决问题.
(2)编写程序时,什么情况下使用循环语句?
提示:在问题处理中,对不同的运算对象进行若干次相同运算或处理时,编写程序要用到循环语句.
[课前反思]
通过以上预习,必须掌握的几个知识点:
(1)UNTIL语句的格式:;
(2)WHILE语句的格式:;
(3)循环语句的功能:.
观察如图所示的内容:
[思考]怎样认识UNTIL语句?
名师指津:使用UNTIL语句应注意以下几点:
(1)DO语句只是循环体的开始标记,遇到DO语句,程序只是记住这个标记,其他什么也不做,接着执行后面的循环体,在执行一次循环体后,再检查UNTIL后的条件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就重复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符合时退出循环.
(2)在循环体内,应注意务必有相应的语句使“条件”改变,保证能终止循环,否则循环将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讲一讲
1.编写一个程序计算11×2+13×4+15×6+…+12015×2016的值,并画出程序框图.
[尝试解答]程序如下:
s=0i=1DOs=s+1/i*i+1i=i+2LOOPUNTILi>2015PRINTsEND
程序框图如图:
对UNTIL语句的几点说明
(1)直到型循环语句中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判断条件是否满足,以决定继续循环还是退出循环.
(2)循环次数的控制往往是判断条件,在循环体内要控制条件的改变,否则会陷入死循环.
(3)控制循环次数的变量要综合考虑初始化时和LOOPUNTIL后两处,若初始值为1,则循环体中累加,若初始值为循环的次数,则循环体中递减.
?练一练
1.(1)用UNTIL语句写出求1-12+13-14+…+1999-11000的程序.
(2)根据下列程序,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s=0k=1DOs=s+1/k*k+1k=k+1LOOPUNTILk99PRINTsEND
解:(1)程序如下:
s=0i=1DOs=s+-1^i-1/ii=i+1LOOPUNTILi>1000PRINTsEND
(2)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观察如图所示的内容:
[思考]怎样认识WHILE语句?
名师指津:使用WHILE语句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型循环以WHILE语句开头,以WEND作为结束标志.WEND是WHILEEND的缩写,表示WHILE循环到此为止.
(2)执行WHILE语句时,先判断条件,再执行循环体,然后再判断条件,再执行循环体,反复执行,直到条件不满足.
(3)WHILE语句中的条件是指循环体的条件,满足此条件时,执行循环体,不满足时则执行循环体结构后面的内容.
(4)WHILE语句由于先条件,再循环体,因此循环体可能一次也不执行就退出循环结构.
?讲一讲
2.给出了30个数,1,2,4,7,11,…,其规律是第1个数是1,第2个数比第1个数大1,第3个数比第2个数大2,第4个数比第3个数大3,…,依次类推,要求计算这30个数的和,先将下面所给出的程序框图补充完整,再依据程序框图写出程序.
(1)把程序框图补充完整: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写出程序.
[尝试解答](1)①i≤30?②P=P+i
(2)程序:
i=1P=1S=0WHILEi<=30S=S+PP=P+ii=i+1WENDPRINTSEND
对WHILE语句的几点说明
(1)计算机执行当型循环语句时,先判断条件的真假,若条件为真,执行循环体,若为假则退出.这是确定是否应用当型语句的关键.
(2)当型循环语句中WHILE和WEND成对出现.
(3)判断条件往往是控制循环次数的变量.
?练一练
2.设计计算1+2+3+4+…+99的值的一个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并编写程序.
解: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程序如下:
i=1S=0WHILEi<=99S=S+ii=i+1WENDPRINTSEND
?讲一讲
3.分别用当型和直到型循环语句编写一个程序,同时计算1×3×5×…×99和2×4×6×…×100的值.
[尝试解答]用UNTIL语句编写程序:
i=1A=1B=1DOA=A*ii=i+1B=B*ii=i+1LOOPUNTILi>100PRINTA,BEND
用WHILE语句编写程序:
i=1A=1B=1WHILEi<=100A=A*ii=i+1B=B*ii=i+1WENDPRINTA,BEND
两种循环语句的异同
两种循环语句的相同点是:(1)进入循环前的语句相同;(2)循环体相同;(3)输出部分相同.
不同点是:(1)循环条件的位置不同;(2)循环条件不同.
?练一练
3.分别写出下列算法语句(1)和(2)运行的结果(1)________;(2)________.
S=0i=0DOS=S+ii=i+1LOOPUNTILS20PRINTiENDS=0i=0DOi=i+1S=S+iLOOPUNTILS20PRINTiEND
(1)(2)
解析:由程序(1),知S=0+1+2+3+4+5+6=2120时,终止运行,此时i=7.
对于程序(2)有S=1+2+3+4+5+6=2120时,终止运行,此时,循环执行了6次,所以i=6.
答案:(1)7(2)6
——————————————[课堂归纳感悟提升]———————————————
1.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两种循环语句的格式与功能.难点是会用两种循环语句编写算法语句,能根据程序写出运行结果.
2.本节课要掌握以下几类问题:
(1)把握两种语句的内涵,准确使用两种语句解题,见讲1,2.
(2)把握两种语句的转化方法,见讲3.
3.本节课的易错点有两个:
(1)混淆两种语句,如讲3;
(2)对控制循环的条件理解不清而致错,如讲1,2,3.
课下能力提升(七)
[学业水平达标练]
题组1UNTIL语句及应用
1.下列循环语句是程序的一部分,循环终止时,i等于()
i=1DOi=i+1LOOPUNTILi>4
A.3B.4
C.5D.6
解析:选C该循环语句是直到型循环语句,当条件i>4开始成立时,循环终止,则i=5,故选C.
2.下面程序输出的结果为()
A.17B.19
C.21D.23
解析:选C当i=9时,S=2×9+3=21,判断条件9≥8成立,跳出循环,输出S.
3.如果下列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132,那么在程序UNTIL后面的“条件”应为()
i=12s=1DOs=s*ii=i-1LOOPUNTILPRINTsEND
A.i11B.i>=11
C.i<=11D.i11
解析:选D当i=12时,s=1×12=12;当i=11时,s=11×12=132.故应填i11.
题组2WHILE语句及应用
4.下列循环语句是程序的一部分,循环终止时,i等于()
i=1WHILEi<3i=i+1WEND
A.2B.3
C.4D.5
解析:选B该循环语句是WHILE语句,当条件i<3开始不成立时,循环结束,则所求i=3.故选B.
5.求出下面语句的输出结果.
i=4S=0WHILEi6i=i+2S=S+i^2WENDPRINTSEND
解:该程序的执行过程是
i=4,S=0,i=46成立,i=4+2=6,S=0+62=36;
i=66不成立输出S=36.
6.给出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1)说明该程序的功能;
(2)请用WHILE型循环语句写出程序.
解:(1)该程序的功能是求1+12+13+…+199的值.
(2)程序如下:
S=0K=1WHILEK<=99S=S+1/KK=K+1WENDPRINTSEND
题组3循环语句的综合应用
7.已知有如下两段程序:
i=21sum=0WHILEi=20sum=sum+ii=i+1WENDPRINTsumENDi=21sum=0DOsum=sum+ii=i+1LOOPUNTILi20PRINTsumEND
程序1程序2
程序1运行的结果为________,程序2运行的结果为________.
解析:程序1是计数变量i=21开始,不满足i≤20,终止循环,累加变量sum=0,这个程序计算的结果为0;程序2计数变量i=21,开始进入循环,sum=0+21=21,i=i+1=21+1=22,i20,循环终止,此时,累加变量sum=21,这个程序计算的结果为21.
答案:021
8.下面是“求满足1+2+3+…+n2014的最小的自然数n”的一个程序,其中有3处错误,请找出错误并予以更正.
i=1S=1n=0DOS=S+ii=i+1n=n+1LOOPUNTILS2014输出n+1
解:错误1:“S=1”改为“S=0”;
错误2:无END语句,在输出下面加“END”;
错误3:“输出n+1”改为“PRINTn”.
[能力提升综合练]
1.如下程序的循环次数为()
x=0WHILEx<20x=x+1x=x^2WENDPRINTxEND
A.1B.2C.3D.4
解析:选C程序执行如下:
(1)x<20,x=0+1=1,x=12=1;
(2)x<20,x=1+1=2,x=22=4,
(3)x<20,x=4+1=5,x=52=25,此时跳出循环,并输出x.
∴一共进行3次循环,故选C.
2.读程序:
甲:乙:
i=1S=0WHILEi=1000S=S+ii=i+1WENDPRINTSENDi=1000S=0DOS=S+ii=i-1LOOPUNTILi1PRINTSEND
对甲、乙程序和输出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A.程序不同,结果不同
B.程序不同,结果相同
C.程序相同,结果不同
D.程序相同,结果相同
解析:选B执行甲、乙程序后,可知都是计算1+2+3+…+1000的值.
3.(2015北京高考)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k值为()
A.3B.4C.5D.6
解析:选B程序框图运行如下:k=0,a=3×12=32,k=1,此时3214;a=32×12=34,k=2,此时3414;a=34×12=38,k=3,此时3814;a=38×12=316,k=4,此时31614,输出k=4,程序终止.
4.(2016吉林高一检测)已知有下面的程序,如果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360,那么在程序UNTIL后面的“条件”应为________.
i=6s=1DOs=s*ii=i-1LOOPUNTIL条件PRINTsEND
解析:因为输出的结果是360,即s=1×6×5×4×3,需执行4次,s需乘到3,i<3后结束算法.所以,程序中UNTIL后面的“条件”应为i<3(或i<=2).
答案:i<3(或i<=2)
5.在下面的程序中,若输出k=3,则输入的最小整数n=________.
INPUTnk=0DOn=2n+1k=k+1LOOPUNTILn>100PRINTkEND
解析:设n=a,则第一次循环,n=2a+1,k=1;第二次循环,n=2(2a+1)+1=4a+3,k=2;第三次循环,n=2(4a+3)+1=8a+7,k=3,此时,执行“是”,结束循环,输出k=3.因此8a+7>100,即a>938,故n最小为12.
答案:12
6.编写一个程序计算12+32+52+…+992,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解:程序如下:
S=0i=1DOS=S+i^2i=i+2LOOPUNTILi>99PRINTSEND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7.输入100个数,将其中正数的个数输出.试用循环语句设计程序.
解:用WHILE语句编写程序如下:
n=1m=0WHILEn=100INPUTxIFx0THENm=m+1ENDIFn=n+1WENDPRINTmEND
或用UNTIL语句编写程序如下:
n=1m=0DOINPUTxIFx0THENm=m+1ENDIFn=n+1LOOPUNTILn100PRINTmEND
文章来源://m.jab88.com/j/12114.html
更多猜你喜欢
更多-
课题2分子和原子(A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课题2分子和原子》,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课题2分子和原子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 -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学案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学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第2章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以... 小学美术课的教案 11-02
- 2.3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学案(人教版选修4)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3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 小学美术课的教案 09-23
- 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学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1性质活泼的氧气学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第2章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以及反应... 小学美术课的教案 11-02
最新更新
更多-
大班科学教案:够月亮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动物够月亮的画面中,讨论并发现叠高时保持平衡的方法。 2.与同伴一起尝试叠高,从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月亮的味道》绘本和各种叠高的PPT。 2.短的薯片罐、小旺仔... - 氯 学校临清三中学科化学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一、教材分析 本节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氯气的性质、用途,二是Cl-的检验,再在科学视野中对卤素作了简单的介绍。教材从海洋中富含的大量的食盐入手,引入...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07-23
- 高一化学必修1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3学案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1学案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主要性质2.掌握Fe3+的检验及氧化性 3.明确Fe2+与Fe3+的相互转...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07-23
- 猫(第2课时)导学案
-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学习8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进一步感知8以内数的组成。 2.学习运用互换和互补规律,猜测抓握花片的数量,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花片若干、记录纸和笔。 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 小学数学教案大全集 07-23
-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老鼠嫁女》附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逐步了解故事中各形象之间的关系,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用语言、动作、表情大胆地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 活动准备: Flash动画课件《老...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 07-23
- 社戏(第2课时)导学案
-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运动会》附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感受东北说唱曲调的欢快风格。 2.掌握歌曲,能根据动物的特性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3.热爱运动,向往运动会,感受其欢乐的情境。 活动准备: 钢琴伴奏,动物图谱。 ...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 07-23
- 大班打击乐教案 威尼斯音乐钟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打击乐器为乐曲进行伴奏,激发幼儿兴趣。 2、能看老师指挥,与同伴合作演奏,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打击乐器(碰铃、沙锤、铃鼓、手铃)、乐曲。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 打击乐幼儿园教案 07-23
- 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研究学情,剖析教材,整合内容 在初中的化学课程和生活常识的积累中,学生都能够了解能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能源转化也并...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07-23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铁三角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铁三角 铁是高中化学重要的金属,主要有铁、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高考化学中铁的考点主要集中的三价铁和二价铁及其相互转化。 一、铁 铁是银白色光泽的金属,密度大,熔沸点高,... 小学三角形教案 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