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
我选择的这节课属于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知在学习过程中要正确恰当地看待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形成辨证唯物主义观,这节课是在复习初中接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让学生们知道,初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只是从形式上划分,并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然后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最后从本质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从这节课目标的执行情况来看,应该达到了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初中知识入手,学生便于衔接和学习,然后根据具体的反应来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同时在教学中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总体来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有点平淡。对于概念的教学逻辑性和概括性很强,学生很容易觉得枯燥。。课的导入不够精彩。
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和组织学生讨论“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等内容,让学生学会联想,类比,分析,迁移等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讨论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留出时间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练习巩固,小结等,通过提问与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以知识层次结构为基础,通过分析,讲解将老师的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认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本教学设计过程中还采用图像演示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学生的兴趣,降低教学的难度,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学中采用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化合物形成过程中电子转移情况,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氧化还原微观本质。设置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课不仅讲究科学性,还讲究艺术性。教学的路还很漫长我必须多加强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同时要向其他老师学习。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要点”,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1、有关概念
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的依据:化合价是否有变化
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
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性质
被氧化:失去电子被氧化
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被还原:得到电子被还原
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氧化产物:氧化反应生成的产物
还原产物:还原反应生成的产物
2、概念间的关系
height=42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
1、两条线桥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对准同种元素
2、要标明"得"、"失"电子,且数目要相等。
3、箭头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
1、一条线桥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
2、不需标明"得"、"失"电子,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
3、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4、单线桥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化合反应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如:colSpan=2(3)分解反应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就,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colSpan=2(4)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
5、常见的氧化剂
6、常见的还原剂
7、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1)氧化剂
2非金属元素2width="72%"height=25非金属活动顺序:FOClBrISwidth="72%"同周期从左到右,氧化性增强:ClSPwidth="13%"rowSpan=2(2)还原性rowSpan=2金属元素rowSpan=2height=23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H)CuHgAgPtAuwidth="72%"同主族从上往下,还原性增强:MgCaBacolSpan=4(3)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colSpan=4height=26
colSpan=4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colSpan=4(4)浓度、温度、酸碱性等:colSpan=4height=21如:浓HNO3的氧化性稀HNO3,加热时浓H2SO4的氧化性增强,KMn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增强等。8、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一般用"化合价升降法"或"电子得失法"配平。配平原则是"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或"得失电子总数相等"。下面以硫与浓硝酸反应为例,说明配平的一般步骤:
(1)标变价: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中价变元素的化合价。
(2)求总数:求得失电子数的最小公倍数,以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
还原产物四大物质前的系数。
height=73(3)配系数:观察配平两边其他物质的系数,并进行检查,最后改"----"为"==="号。
9、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1、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常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氧化剂、还原剂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数值变化(升降)的计算;
二是关于氧化剂、还原剂用量的计算。
2、计算的原则是: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即常说的"电子得失守恒"。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复习”,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复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使学生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3、通过复习及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复习内容:
【问题引入】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许多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化学反应或者化学现象: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些诗句中涉及到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学生讨论】C.
【知识再现】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概念
(1)从化合价升降的观点:
的化学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从电子转移的观点:
的化学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特征(判断依据):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
3、本质:反应中元素的原子之间发生了电子的(电子的或共用电子对的)。
【教师总结】
【小试牛刀】
⑴、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若是请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A、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B、Ca(ClO)2+H2O+CO2=CaCO3↓+2HClO
C、IBr+H2O=HBr+HIO
【交流研讨】
⑵、已知反应:Fe+Cu2+=Fe2++Cu;2Fe3++Cu=2Fe2++Cu2+①你能否判断Cu2+、Fe2+、Fe3+的氧化性的强弱顺序?能否判断Cu、Fe、Fe2+的还原性强弱顺序?若能,则其顺序为氧化性,还原性。②若将铁粉投入到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将会发生哪些反应?
【教师引导】在解决以上问题时,你应用了哪些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学生讨论】
【归纳总结】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强弱规律:
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优先发生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
【交流研讨】
⑶、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种物质:H2S、S、SO2、H2SO4、H2O。已知H2O是反应的生成物之一。
A、反应的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
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教师引导】在解决以上问题时,你应用了哪些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学生讨论】
【归纳总结】
2、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元素
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有又具有。
同种元素的高价态和低价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价态介于。
同种元素的相邻的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
3、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化合价降低的总数,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
【一展身手】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1、某校同学为探究Br2、I2和Fe3+的氧化性强弱,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KI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溴水,振荡,再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红色;②取少量FeSO4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溴水,振荡,再继续滴加两滴KSCN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呈血红色。
(1)写出实验②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由上述两个实验,对物质氧化性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Br2>I2B、Fe3+>Br2C、Br2>Fe3+D、I->Br-
(3)已知氧化性Fe3+>I2,请从所给的试剂中选择所需试剂,设计一个实验加以证明。①FeCl3溶液②碘水③KI溶液④稀H2SO4⑤淀粉溶液。简述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答。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①反应为Br2+2I-=2Br-+I2。②反应为2Fe2++Br2=2Fe3++2Br-。所以氧化性Br2>I2,Br2>Fe3+。③取少量的FeCl3溶液于试管中,依次加入KI溶液和淀粉溶液,振荡,若溶液变蓝,证明Fe3+氧化性强于I-。
2、某同学写出下面三个不同价态的氮的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未配平):
a、NO+HNO3→N2O3+H2Ob、NH3+NO→HNO2+H2O
c、N2O4+H2O→HNO3+HNO2其中你认为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b
【教师小结】
【课后作业】
一、教材特点(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
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来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应发生必然有还原反应发生,它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中的对立统一现象到处可见,通过认真引导,就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里的体现。反过来,这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2.教学目的要求与编排特点
本节要求学生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的理解并学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并能用箭头正确表示电子的转移情况。本节教材从复习初中学过的狭义氧化还原反应入手,即从得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入手,继而从化合价升降角度(或观点)分析,最后上升到用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的观点来揭示氧化、还原的实质,从而形成广义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这种由狭义到广义,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宏观到微观的安排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符合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
3.教材的重、难点分析
本节教材所要探索的主题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重点及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用相关知识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观点认识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从而归纳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至于难点还有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以及如何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二、教学方法的总体设计及理论依据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手段,它要求符合学科特点,符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而化学基础理论又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教材是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后,开始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从感性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然后通过教材分析,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实质上就是要突出本节重点,结合本节内容实际。教师首先复习提问:什么叫化合价?为什么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初中化学里,为什么把氢气跟氧化铜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然后探索引申,学生分析讨论,深化认识层次,教师归纳总结讲解,最后学生反馈练习,使学生的理解深度和广度能更进一层。
三、说学法
由于采用的是探索引申、分析讨论的教法,不断给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诱导思维、层层推进,所以学生就沿着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来思考、推理、判断和概括总结的程序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特征及其本质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发现一个问题,就是H2还原CuO的这个氧化还原反应,氢、铜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针对此问题,紧接着提出Na在Cl2中燃烧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问题,顺势引导学生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然后提出元素化合价有升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分析讨论,学生不难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发生转移;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深刻理解氧化与还原这两个相反的过程总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原因是一种物质失去电子,必定同时有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它们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这样,学生靠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思考分析,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特征,另外通过练习掌握了表示电子转移情况的方法,这就突破了重点、难点,其内心自然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增强记忆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程序及教学环节的确定
依照教学的安排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中应以让学生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反应为主,不宜把问题向纵深引申,本节课可安排如下:
1.关于氧化还原反应
(1)复习旧知识阶段。初中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和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化合价概念、单质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情况,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
(2)通过探索引申阶段。分析H2跟CuO的反应,Na在Cl2里燃烧等例子。
(3)分析讨论阶段。从得氧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角度一环扣一环地由表及里地分析,逐步提示其实质。
(4)概括总结阶段。得出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特征、氧化还原反应实质。
(5)知识应用训练、巩固阶段。练习反馈;作业布置;介绍并练习掌握表示电子得失的一种方法——双线桥法。
2.关于氧化剂、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1)复习旧知识阶段。H2跟CuO的反应中,谁是氧化剂?谁是还原剂?
(2)探索引申阶段。Na与Cl2及H2与Cl2的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各是什么物质?
(3)分析讨论阶段。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角度一环扣一环地由表及里地分析提示实质。
(4)概括总结阶段。形成氧化剂、还原剂概念。
(5)启发回答阶段。为什么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本身被还原、还原剂本身被氧化?为什么说氧化剂和还原剂必定同时存在?氧化剂及还原剂对应的产物各是什么?
(6)师生共同小结阶段。得出关系式: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产物。
(7)知识应用训练、巩固阶段。练习反馈、作业布置。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210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