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1、小蝌蚪找妈妈

要求:

1.学会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3个新字。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正确理解动词。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蝌蚪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2.(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引导看图

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教师相机板书:乌龟

三、自学课文

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

蝌蚪,kdu,都是左右结构,虫字旁。群,qu?n,13笔,左右结构。灰,hu,6笔,半包围结构,右下是“火”。腿,tu,13笔,左右结构,右边是退。姨,yi?,9笔,左右结构,左边女字旁,右边夷字边。注意“女”作偏旁时,横不要出头。宽,kun,三拼音,10笔。嘴,zu,要读准平舌音,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龟,gu,7笔,注意下边的写法。摆,bi,左右结构,13笔,追,zhu,翘舌音,9笔。要写好右边。肚,du?,左右结构,7笔。鼓,g,左右结构,13笔,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

2.试着回答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

五、课堂练习

认记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蝌蚪 一群灰色 乌龟宽嘴巴 鼓眼睛

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导学课文

1.导读第1自然段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一群黑灰色

(2)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来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

(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生读蝌蚪的话)

(5)(出示——鲤鱼)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请学生当小蝌蚪来练习)

(6)交换,学生念鲤鱼妈妈,教师念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7)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

2.导读第3自然段

(1)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

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

3.导读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

板书:四条腿(蹲) 宽嘴巴 大眼睛(鼓) 绿衣裳(披) 白肚皮(露)

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表演动作。

4.齐读第5自然段。

(1)小蝌蚪象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昵?(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小青蛙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捉害虫)

5.小结: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

三、课堂练习

1.读写生字新词。

2.仿写句子。

地点有什么样子干什么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有一群鹅

有一群小鸡

有一只猴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汉字。

Qngwmmayusi?tia?otu,kunkundezuba,gzheda?ynjing,pzhebi?ldeyshang,lo?uzhexuba?idedu?p。

2.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后来呢?教师板书:

大脑袋 黑灰色 长尾巴→长两条后腿 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 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

老师提示线索: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

四、总结

课文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帮助。

五、课堂练习

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课后习题3。

板书: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 变 → 青蛙

大脑袋 → 长了两 → 长了两 → 尾巴 → 不见

黑灰的身子 条后腿 条前腿 变短 尾巴

长尾巴 ↓ ↓ ↓

找妈妈 → 鲤鱼 → 乌龟 → 大青蛙 → 捉害虫

2、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故事录音、反映水的变化的录像片或课件。

2、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们呀?(播放录音故事)

(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了解了课文大意。)

2、谜语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条谜语,看看你能猜到谜底吗?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板题)

对话平台 自读

1、给学生充分地时间自由读课文。同时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注意难点的字音。如:躁、灾是平舌音;稼是第四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等。

3、读书交流,鼓励质疑。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读书质疑的良好习惯。教师有效地收集学生读文后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与走向。)

识字

1、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我会认中的11个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指认,交流识字的方法。

2、请同学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生字和词语。(参见我会读)。

3、分组开火车读字词比赛,评出优秀小组,读得不准的,请组内的同学帮助纠正。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冲、晒、池、浮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重点。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以及两点水和三点水在写法上的异同。

3、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谈话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已经学到了什么或会干什么,接下来你们想做些什么呀?(学生自己说想干什么,学生可能说出以下的活动意向。)

1、用学会的词语说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和伙伴一起合作读课文,读最喜欢的段落。

3、一边表演动作,一边朗读。小组合作。等等其他方法也可以。

(要学生读文识字以后,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扎实有效地学习。)

汇报

学生根据自主的学习活动,汇报学习成果,交流学习感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用自己喜欢的记生字词。听写生字词,然后说出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巩固识字。同桌检查写字情况。

2、指读课文,师生评议。

启思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是会不断变化的。那么水是怎样变化的?水除了变化以外,还有什么特点呀?你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这些问题弄懂呢?

2、学生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交流方法。(学生可能会提出小组读书,边读边记、画表格填写、故事表演、绘画表现等方法。)

(这样的设计应该建立在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问启思,讨论探究阅读理解的方法,充分发挥了阅读主体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可能会找出一些方法,但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注意方法的可行性,以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学习。)

探究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学习方法,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及时关注各组学习情况,因材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正确地运用自主选择的阅读方法,以确保学习质量。

展示

1、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小组学习),汇报学习情况。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以下的问题。

(1)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过程。

(2)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第3自然节)

(3)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

2、教师可利用课件或录像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认识和理解。组织评价各组的学习情况,特别注重对学生合作情况,创新方法及学习态度的评价。

(充分相信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自主学习。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作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合作学习及主动探究的意识。)

谈话 你还知道哪些水的作用与危害?

演读

1、引导学生结合对文中重点语句的体会和理解,练习感情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如:用突出重音的方法读出落、打、飘;用愉快、轻柔的语气读出白云与红霞的美丽、可爱;用沉闷的语气读出云的沉甸甸;用轻而慢的语调读出水的平静、温和;用稍强的语气读出水汹涌澎湃等。

2、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变化及水的不同性格。

3、组织学生分别戴上水、汽、云、雨、雹子、雪的头饰,表演课文内容。适当加上运用和表情。

(从读到说最后到演,科学地遵循了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利用了儿童善于表现自我的特点。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创新的胆识和表演能力。)

谜语两则

1、好吃没滋味,脏了不能洗,掉在地面上,再也拿不起。(水)

2、太阳一晒我就变,火上一烧我也变。向上缭绕像青烟,遇冷结成小水点。(水)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学生容易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有一定词语积累。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信息资料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对话平台

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读书的快乐。)

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让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要引导学生的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演读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

(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加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语感,丰富学生的积累。)

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

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学生认读。

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

4、学生再练写。

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一、谈话揭题,齐读课题。

播放课件,板书课题,学习“花”。 二、初读诗文

感知大意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3、指名读诗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教师与学生配合读诗,指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停顿、节奏! 5、认识二类字

6、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2、学习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会一下梅花不怕冷的品格。

3、学习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谁愿意来读读这两行诗?

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

4、同学们,你们喜欢梅花吗?为什么?让我们读出对梅花的喜爱! 5、师配乐读;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听老师读诗,想象画面。

6、生配乐读: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朗读,再次把我们带到那个梅花开放的地方?

7、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读诗的吗?(摇头晃脑地读)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一学古人,用你的表情,用你的动作来表演这首古诗。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中心思想:

《梅花》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通过写梅花凌寒独放、真纯无暇,身处墙角依然散发幽幽清香,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

第三课时

我爱阅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1、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 天空飘着一片霞, 水上游来一群鸭。 霞是五彩霞,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 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六、快乐读书吧。 读读童话故事

你读过《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吗?书里写了两个男孩,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他俩一个做事丢三落四,一个干什么事都不高兴。有一天他们突然变成了大人,因为自己的缺点而闹了不少笑话。通过一个个教训,两个人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于是又重新变回到童年时代。

我最近读了美国作家阿诺德?洛贝儿写的《青蛙和蟾蜍》的古诗,可有意思了!

每次读完书,我都小心地把书收好,不把书弄脏。 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七、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延伸阅读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能力点: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5、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德育点: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6、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7、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8、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吗?我们需要借助什么工具呢?

2、直尺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好帮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二、新授

【知识点一】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1、我们现在有直尺作为测量工具,那在古代没有直尺,人们又是如何测量物体的呢?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古代的人们经常用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作为长度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如果让你用身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你打算怎么测?

播放课件认识“庹”、“拃”以及以脚掌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

2、同一事物,选择测量的长度单位不同,测量结果也不同。

3、用拃作长度单位量课桌长度。

(1)学生和老师一起用拃量课桌的长。

发现:师生量得的结果不同。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2)比较学生的拃和老师的拃的长短。

学生的拃短,老师的拃长。发现:不同人的拃,长度可能是不同的。

(3)得出结论:

不同人的拃长短可能不同,用它作单位去量物体的长度,得到的数值不够准确。要想得到一个准备的数值,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

通过我们一起量桌长这个实践,我们发现:古代人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作为长度单位(比如“庹”和“拃”)去量物体的长度是不够准确的,因为测量的人不同,他的“庹”和“拃”的长度也可能不同。

归纳总结:所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量,才能知道物体究竟有多长。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就引出了我们今天使用的尺子。

【知识点二】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

1、观察直尺,认识1厘米。

尺子是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认真观察,说说直尺上都有什么?

播放课件认识尺子

2、借助实物感知1厘米的长度。

提问: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圆珠笔的粗细、钥匙柄的直径)同学们想得真好,老师也在生活中发现了一些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食指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

提问:请你在生活中认真观察,看谁能找到我们身边更多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

数字0-1之间的一个大格就是1厘米,(教师用拇指和食指区间比划1厘米)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cm”来表示。直尺上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3、观察上面的实物特点,发现规律。

食指的宽、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相对较短,所以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4、量一量教材上的纸条的长度。

把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对着数字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5、用身体量一量步、庹、拃。

6、找一找、量一量尺子上从哪到哪是1厘米。用尺子量一量食指宽约几厘米,手掌宽约几厘米,一拃长约几厘米。

7、量一量。

8、作业

板书设计:

厘米和米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庹、一拃、一个脚长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厘米——cm

教学反思:

学生之前有过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经历,所以本课在教授时难度不大,学生也易于接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米尺、软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如果我想量黑板的长度,用直尺1厘米1厘米的量是不是太麻烦了,那谁有好办法呢?(引出“米尺”)

结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二、感知1米有多长

(1)那1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观察米尺,感知1米的长度。

(2)实物对比,感知1米的长度。女孩1庹长约1米,男孩的身高比1米还多一些。

(3)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通过观察或数数,发现1米里一共有100个1厘米。因此1米=100厘米。反过来100厘米=1米,也就是说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结论:①测量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作单位。②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三、拓展运用:
1、教师出示1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1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量跳远的距离。
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1米=()厘米100厘米=()米
5米=()厘米200厘米=()米
实践活动:试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
量跳远的距离。
(指导学生:要先确定两个点,一个是跳的起点,另一个是跳完后脚后跟所在的点(终点)。量的时候,尺子要从起点拉到终点,尺子要放平拉直,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板书设计:
认识米、厘米和米
长度单位:米——m
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1厘米的概念。本节课上,学生通过实物能够感知1米的长度,也能够进行米与厘米之间的单位换算,学生通过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交流、实践,形成理性认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一幅图,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弯的,问:走哪条路比较近?为什么?
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线段。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和弯的吸管、铅笔、绳子、直和弯的铁丝等,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找出你认为直的东西。
从铅笔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书本的边等都有两个端点。
情境图解读:拿一根线,用手捏住线的两端,用力拉紧,这时这根线就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段。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就叫做线段。
实物感知线段: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认识线段:线段是直的,两端有端点的线。
问: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为什么?
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
2、线段可以度量吗?
试量课本第5页的线段,互相交流量法。师总结:先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
观察图形,总结线段的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3、画线段。
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是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总结: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铅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下面写上3厘米。
三、拓展运用: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
..
.
2、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3、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实践活动:估一估,再量一量。
板书设计:
线段
两端有端点的直线叫做线段

教学反思:

线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生早已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认识了它,陌生是因为线段作为几何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学生的感性认识远远超过了理性认识,要以纯数学的角度去理解有些难度,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才行。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2、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巩固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能力点: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教学难点: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实物、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这单元我们学了什么?小组合作整理一下。
二、自主探究:
学生汇报整理的结果。
谁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什么是线段?估测线段的长度。
出示习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
单位和数据相结合进行判断:13厘米就这么高,旗杆不可能这么矮。
借助参照物判断:我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旗杆应该是13米高。
利用生活实物判断:一支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三、拓展运用:
1、拿一张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
2、小组合作量铅笔、本子、墨水瓶、成员的身高、课桌。
3、练习一第6题。先估测一下所量物体有几个小方块长,再用小方块实际测量一下,然后将估测与实测的结果对比,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4、练习一的8题。先估计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量,交流测量的方法。
5、第9题,学生动手试一试,再计算,说明计算的方法。
6、第10题,先估计,再量一量。
开放题:1、数线段。
2、小红离学校有三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
教学反思: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必须建立在长度估测的基础上。由于学生只认识了“厘米”和“米”,很容易作出非此即彼的简单推断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_语文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_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整体感知:

本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这里有波澜壮阔的庐山瀑布,有山行带给我们的快乐,有北方最大的湖美丽的呼伦湖,还有五岳之一黄山的气势。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二首》、《水乡歌》、《美丽的呼伦湖》第二自然段、《黄山奇石》喜欢的段落。

2.能结合语境感悟古诗和现代诗歌的意境,理解课文内容。

3.使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和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4.通过两首古诗,一首现代诗歌,两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56个生字,两个多音字:蒙、都,会正确书写34个生字。

课时安排:

1.《古诗二首》》.2课时

2.《水乡歌》...2课时

3.《美丽的呼伦湖》.2课时

4.《黄山奇石》..2课时

5.《综合学习一》.1课时

口语交际《从小窗口看大窗口》1课时

课前准备:

1.背诵李白、杜牧的诗。

2.观察和搜集我的家乡 多。

3.了解呼伦湖,查阅呼伦湖的资料。

4.搜集有关黄山的资料,读有关黄山的文章。

5.留心观察校园的标语、牌匾、警示语等语言文字。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第一单元:

1、生字:

识字1宜层尽染叠翠爽壮谷登华

第一课图梨笼浪粱燃勤劳

第二课区尤其仙盘峰胳膊巨当脖著形状

第三课旅蒲降娃纷苍洼啪炸蹦察识

第四课刘菊残君橙橘径斜枫于

语文园地一交支龙求凡利

2、词语盘点:

景色宜人便宜白色中华华丽春华秋实谷子五谷丰登金秋时节金子金色云层

层林尽染丰收丰富山河壮美壮丽强壮秀丽神奇天高云淡波浪水波浪花台灯

电灯灯笼作文作业写字生字苹果劳动尤老师尤其其他小区区别山区

巨石巨大它们它的安全平安几块一块车站站立已经甲板甲虫

豆子豆芽知识认识纷纷纷飞经过如果不如好事好人女娃娃娃山洼经过于是由于首都

3、多音字组词

行:xíng行为háng行家为:wèi因为wéi作为

降:jiàng降落xiáng投降都:dōu都是dū首都

作:zuò作文zuō作坊尽:jìn尽力jǐn尽管

4、形近字组词

华(中华)化(化学)识(认识)帜(旗帜)

甲(甲虫)由(由于)龙(龙灯)尤(尤其)

层(层次)屋(房屋)破(破坏)波(波浪)

良(良好)浪(浪花)字(生字)牢(牢记)

作(作业)佳(佳节)枝(树枝)技(技术)

苹(苹果)怦(怦怦跳)壮(壮丽)状(形状)

容(容易)谷(山谷)区(区分)巨(巨石)

棋(下棋)其(其它)己(自己)已(已经)

快(快慢)块(一块)

5、叠词

进出(进进出出)许多(许许多多)高兴(高高兴兴)快乐(快快乐乐)

说笑(说说笑笑)认真(认认真真)来往(来来往往)弯曲(弯弯曲曲)

6、近义词

景色——风景、风光壮美——壮丽勤劳——勤快

好像——仿佛闻名中外——举世闻名尤其——特别秀丽——美丽

奇形怪状——千奇百怪告别——道别粗心——马虎

尽——完赠——送

7、反义词

浪费——节约闻名中外——臭名远扬巨大——渺小

粗心——细心降——升斜——正爱——恨

8、词语搭配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9、本单元文学常识

《秋天的图画》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黄山奇石》作者于永正。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

《赠刘景文》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于元祐五年(1090)在杭州任知州时送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一首勉励诗。

《山行》是诗人杜牧所作七言绝句。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1、秋天的图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美”的道理。

2.学习生字,会认八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相关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说话入境,绘画导入

秋姑娘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

1.先同桌交流自己课外在小道旁、广场中、公园里、草地上观察到的秋天景象。

2.在音乐声中,让孩子们画、剪、贴,自己动手装扮教室。成熟的瓜果,金色的稻浪,南飞的大雁……

3.就让我们在这喜人的丰收图中学习《秋天的图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画画生字,把生字读准确;

想想生字,把生字认一认;

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诵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同桌互读、表演读)。

2.找出自己最喜欢或认为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3.读句子(读哪句,课件演示哪句),师生欣赏、评议,练习朗读。

对“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一重点句,不仅要进行朗读训练,还应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很美?(课件:黑白色的秋天的图画),你觉得美吗?对,色彩不仅使图画变美丽,而且使句子更生动。你还能说出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能不能用它来说一说你的同学、教室、家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劳动创造了美”。

5.用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课文。(可看深件背,同座位互背,下位找好朋友背……)

四、各展所长,赞美秋天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眼中的秋天美吗?你喜欢它吗?勤劳的人们用双手画出了秋天的图画,我们也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秋天,好吗?

2.自由组合,赞美秋天

画画组:画秋天

写作组:写秋天

表演组:演秋天

歌唱组:唱秋天

五、识记生字,书写生字(略)

2、黄山奇石·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看这文,了解黄山岩石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背其中的两段。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2~5自然段的内容,体会黄山岩石之奇。

2.教学难点──多数学生未去过黄山,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

1.《黄山》录像资料片。

2.多媒体课件。

3.薄型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记句子。

1.四川的峨眉山风景秀丽,到处鸟语花香。

2.无锡的五里湖好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和云,红红的花,绿绿的树。

二.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1.过渡: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非常美丽。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起去黄山风景区游览。

2.看录像,范背课文。(多媒体显示:填空)

3.完成填空,相机学习部分词语。

指名完成填空。

生字词正音。

理解词意。

你看到了哪些秀丽神奇的景色?

4.齐读第1自然段。

5.指导背诵。

6.揭示课题。板书:黄山奇石

7.释题。奇石就是指──(怪石)

奇石、怪石也就是说──(出示卡片:奇形怪状的岩石)

8.质疑。

看了课题,小朋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三.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脉络。

1.自由轻读课文。

课文里边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

2.读后交流。

介绍了哪些奇石?

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哪些是具体介绍的?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

小结。

四.品词析句,理解文意,学习第2、3自然段。

学习第2自然段

1.过渡:刚刚有个小朋友问:“这些奇石‘奇’在哪儿呢?”咱们先来看这块“仙桃石”。(指板书)

2.指名读第2节。

课文哪一自然段作了介绍,大家边听边找,什么词语你有懂。

3.质疑问难。

4.理解。

(放录像:“仙桃石”)谁来指指“石盘”在哪儿?

为什么说“仙桃石”是奇石呢?

板书:好像……飞落

5.指导朗读。

6.背诵。

学习第3自然段

7.过渡:黄山的奇石多有趣呀!你瞧,这块奇石就像一只猴子。

(多媒体显示:“猴子观海”)

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

8.默读第3节。

找找这一段几句话?(多媒体显示:①②③)

9.指名分句读。

10.分句理解。

第1句说什么?

看图理解“陡峭”

第2句说什么?

谁来学学这只猴子有趣的样子。表演时要注意哪几个动作?

板书:抱蹲望

指名分解动作表演。

评议。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指板书)

11.看图练说。

(多媒体显示:第2自然段填空)

12.指导朗读。

13.指导背诵。

五.小结谈话。

六.学习生字。

1.复习巩固新词。(多媒体显示:词语)

2.指导书写:翻、滚。(多媒体演示:“翻、滚”的笔顺)◆

附板书:

┌“仙桃石”好像……飞落

│“猴子观海”抱蹲望

黄山奇石┤“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黄山奇石》,并且学习了生字新词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们还记得吗?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什么地方呀?那里景色如何?

(引导联系第一段回答,板书:神奇、有趣)

二、激趣导入

这节课,老师来当导游,带大家去欣赏黄山那有趣的奇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好吗?

三、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

首先,请听老师范读课文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看课文的相关画面,同时留心观察:课文中介绍了哪几处奇石?

(二)分层学习

1、学习第二段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介绍了仙桃石?翻开书找一找。(出示图片)

(2)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仙桃石是什么样子?你从哪儿看出来?(看着图说一说)

(3)仙桃石这么大,又在这么高的地方,它是怎么来的呢?加上想像说一说。

(4)指导朗读

说的真神奇、真有趣,更有趣的是仙桃正好稳稳当当的放在了石盘里,像招待客人一样。其实这是谁的功劳呀?对,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让我们读出仙桃石的有趣,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吧!

2、学习第三段

(1)同学们,刚才老师引导大家抓住仙桃石的样子,加上丰富的想想体会了它的神奇、有趣,那么,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猴子观海”的呢?(出示图片,指名朗读。)

(2)你从哪儿体会出“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请你们小组四人先一块儿读一读,然后互相说一说。(指名回答,从样子、位置来引导。)

①、哪句话写出了猴子的样子?看看图,再从课文中找一找。(出示句子)

②、哪几个词写出了猴子的动作?(变红)请你坐在凳子上学一学。有趣吗?

③、更有趣的是,猴子竟然在干什么?(看云海)

(欣赏云海:云上下翻滚,十分壮观,能看到这么美的云海,是因为黄山太高了。)

④、课文中哪个词也讲了黄山高呢?(陡峭)(出示图片)

(3)指导朗读

同学们,多么有趣的位置,多么有趣的猴子,你能读出“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吗?

3、学习第四段、第五段

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猴子的样子和它所在的位置感受了“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接下来,老师请你们从“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两处奇石中选一出你喜欢的,自己读一读,然后看看图从它的位置、样子加上想象说一说它的神奇、有趣。(出示自学指导。指名回答,抓住一出体会到位,多请人补充。)

(1)“仙人指路”

①、仙人在什么地方?(学一学动作)

②、仙人是什么样子?

③、仙人好像在告诉人们什么?

④、指导朗读

(2)“金鸡叫天都”

①、金鸡在什么地方?

②、它是什么样子?

③、金鸡在叫什么呢?

④、指导朗读。

(3)齐读第四、五自然段。

4、指导背诵

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创造了人间奇迹,创造了黄山那一处处奇石,请选一处你喜欢的,看看图,读读课文,试着背一背,练好了像小导游一样介绍给你的同桌,好吗?

谁来背一背?

谁愿意来当小导游介绍黄山的奇石?(放音乐和画面)

5、学习第六段

同学们,黄山的奇石何止这四种啊,还有很多很多。课文中只提到名字的奇石有哪些?(出示第六段)

(1)自由朗读,找一找。

(2)请你选一处,模仿着课文的写法,想一想:他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加上丰富的想象说一说。(练习,指名说)

(3)黄山还有许多没有名字的奇石呢,请你们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起个名字,好吗?

(依次出示:仙人下棋、天鹅孵蛋、骆驼峰)

(4)指导朗读。

你们大胆、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使黄山奇石有趣极了,下面,咱们来共同体会它的多、奇、趣吧!(齐读)

四、总结谈话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想象训练,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1.让学生用填空的形式扩充想象内容。比如:天狗望着月亮。

2.采用提问式发散思维。比如:什么样的狮子?怎么抢着?抢着什么样的球?

3.自选题材,独立发挥想象,续编内容。比如:仙女弹琴,让学生根据这个题目,自己展开想象,编成一段话。经过这样层层深入的反复强化训练。学生逐步掌握了想象的方法与步骤,并且有了充分展开想象的条件,一段段充满想象的描述应运而生。有的学生写道:“两只张牙舞爪的大狮子,你争我夺的抢着一个漂亮的绣球。”再比如:“一只雪白的天狗蹲在山头,呆呆的望着银盘似的月亮,它心想,我怎幺把他吃掉呢?”“一位漂亮的仙女,端坐在平台上,聚精会神地弹奏一支美妙的乐曲。”

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第一课时

质疑探究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释疑探究

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设计理念: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读书的快乐。)

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设计理念: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设计理念: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让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要引导学生的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演读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

(设计理念: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加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语感,丰富学生的积累。)

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设计理念: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

拓展探究: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设计理念: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学生认读。

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

4、学生再练写。

(设计理念:写字是学生的重要技能,尝试之后,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增强写字效果。)

教学资料:

种子传播的奥秘

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

如: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

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

2、难点:“橙、橘、斜”的识记;“枫”的书写;古诗的理解。

三、教学主要方法:自主识字、情境感悟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赠刘景文》

一、介绍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诗,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师生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播。

3、师生交流。

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六、指导书写

1、师写生看

2、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山行》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姓刘菊花残破君子橙子橘子

2、背诵《赠刘景文》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赠刘景文》的经验,讨论确定本组学习方案。

2、按自己组的方案自学。

三、师生合作,解决疑难

每组提出学习中的疑难处,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教师读,学生边听边想象。

2、学生练读,一边想一边读。

五、感悟诗意,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读,借助插图感悟诗意。

2、找伙伴,练背诵。

六、指导书写

1、生自主探究写“于、首”两个字,师个别指导。

2、生抄写生字。

七、朗读、背诵古诗

才艺展示(把自己课内、课外学的古诗背给同学听)。

八、板书设计(略)

课后反思:苏轼的《赠刘景文》并不常见,教者也是初次教二年级才接触到这首诗,所以课前精心备了课。我采用了板画形式让学生们理解这首诗,学生们熟读此诗后,不懂的问题就自主地提出来。教学第二首诗感到非常轻松。因为课前先给学生较充分的自学时间,学第一首诗后师生讨论得出了一个预习计划:1、读、涂、注;(边读边涂出生字,在易读错的字上注音)2、再读;(读准、读流利、读美)3、讨论。(查字典理解词义,再小组同学说说诗意)。新课教学基本按照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其中自学成果展示精彩不断,学生们纷纷主动上台读诗、背诗,还有的同学通过查词语手册加上自己的理解,已能基本读懂诗的意思。如:

生:停车坐爱枫林晚,就是晚上诗人停下马车。

师:晚上诗人停下马车干什么?

生1:天黑了,他要休息一下。

生2:因为那里风景很美,他停下车欣赏美景。”

师:诗人都欣赏了哪些美景?

生:他在看枫叶;他在看白云、高山、还有一户人家……

(师相机展示枫叶等图片,马上把学生带入到了诗境中。)

在情境中,学生情不自禁地学着诗人读起了古诗,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里,他们说:“我好象看见小鸟在白云间飞来飞去,我好象听见诗人在跟那户人家的主人说:我能在你这里借宿一晚吗……”一节课下来,不仅学生们对本首诗倒背如流,而且能够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备课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备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备课教案

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3、识字游戏“开火车”。二、字词句运用。1、读一读:

迎上去穿衣裳甩甩头追上去披红袍摇摇头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一、谈话揭题,齐读课题。

播放课件,板书课题,学习“花”。二、初读诗文

感知大意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3、指名读诗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教师与学生配合读诗,指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停顿、节奏!5、认识二类字

6、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2、学习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会一下梅花不怕冷的品格。

3、学习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谁愿意来读读这两行诗?

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

4、同学们,你们喜欢梅花吗?为什么?让我们读出对梅花的喜爱!5、师配乐读;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听老师读诗,想象画面。

6、生配乐读: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朗读,再次把我们带到那个梅花开放的地方?

7、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读诗的吗?(摇头晃脑地读)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一学古人,用你的表情,用你的动作来表演这首古诗。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中心思想:

《梅花》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通过写梅花凌寒独放、真纯无暇,身处墙角依然散发幽幽清香,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

第三课时

我爱阅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1、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天空飘着一片霞,水上游来一群鸭。霞是五彩霞,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五彩霞网住麻花鸭。乐坏了鸭,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六、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

你读过《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吗?书里写了两个男孩,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他俩一个做事丢三落四,一个干什么事都不高兴。有一天他们突然变成了大人,因为自己的缺点而闹了不少笑话。通过一个个教训,两个人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于是又重新变回到童年时代。

我最近读了美国作家阿诺德?洛贝儿写的《青蛙和蟾蜍》的古诗,可有意思了!

每次读完书,我都小心地把书收好,不把书弄脏。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七、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教案

13.星星的新朋友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及以下词语:夜空、神气。

2、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几种人造卫星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及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及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1、你有朋友吗?天上的星星也有许许多多的朋友并且它的朋友还在不断的增加呢,想知道它又有哪些新朋友吗?

2、板书课题:13星星的新朋友

3、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读准字音,对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思考:星星又有哪些新朋友?

3、认识生字

①出示生字

管(guǎn)预(yù)另(lìng)奥(ào)运(yùn)

通(tōng)矿(kuàng)产(chǎn)恐(kǒng)介(jiè)

绍(shào)挥(huī)导(dǎo)航(háng)造(zào)

②和字宝宝打招呼,同桌之间相互识字

③交流识字方法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你觉得这些小星星的语气该怎么读?

自由选择卫星进行朗读。

①晴朗的夜空里,仰望天空,你看到了什么?

理解:群星闪烁

②星星都有哪些新朋友,指名分段朗读。

③师生赛读,指导朗读。

A、小星星问话时的惊奇

B、气象卫星的自豪,通讯、资源卫星的自豪神气

C、理解“争先恐后”并说一句话

④侦察卫星、导航卫星、营救卫星话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知道它们想说些什么?⑤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

(1)引导理解:“侦察、导航、营救”等词。

(2)想一想,猜一猜,侦察卫星、导航卫星、营救卫星都有什么作用。

(3)如果小星星还有朋友,你希望它有什么样的朋友?

(4)交流查阅的资料

板书设计:

13星星的新朋友

人造卫星

气象卫星侦察

通讯导航

地球资源营救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认识生字词

奥运矿产介绍导航夜空神气世界等

三、指导书写

产(chǎn)“?”字横中线

界(jiè)笔顺字中间的撇捺要写得长一些,下面是一撇一竖

世(shì)第二笔是竖,不要写成竖折

神(shén)伸与“神”,神仙、神气围(wéi)包围、围住

另(lìng)“力”字“”压横中线

介(jiè)撇捺的收笔压横中线奇(qí)“大”变捺为点,上面要小点

①来和这些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

②你都记住了哪些字呢?

③有要给同学提醒的字吗?

④你认为哪个字最不容易写号,你怎么写,教师师范写。

⑤学生访字,描红。

⑥组词。

四、课堂小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谈谈你学了课文后的想法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教授这堂课时,因为注重了课堂效果,所以忽略了板书设计。

14《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冷、冰、江、坏、极、常、冬”7个生字和1个新偏旁。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读出认读字,指导书写“常”、“冰”和“冷”三个字,认识新部首“小字头”。

了解水的不同形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可有意思了,它不告诉我们它是谁?它说:“你们猜猜,我是什么?”(板书:我是什么)它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14课就知道了(板书:14),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同学小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看拼音,多读几遍。

同桌互相检查,互相帮助正音。(老师巡视)

有针对性地检查复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再读读课文,尽量读流利,读完以后,标出自然段。

学生用手势表示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指名5人读,其他同学想:我们的这位朋友是什么?

这位朋友是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很可能都认为是“水”。板书:水)大家都认为是水,你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请你们再读读1-4自然段,看看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是水呢?一边读一边用笔画下有关的词句。(教师巡视指导自学)

小组里进行讨论。

四、深入学习全班交流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是水的?(板书:汽↑)

2.课件1:(水变成汽,又变成云的过程,板书:)

(天空中那些极小极小的点儿,就是特别特别小的水点儿,有时是极小极小的小冰晶,它们连成一起,就是我们看到的云。)

3.课件2:(三种颜色的云)

这是什么云?(白云)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这是什么云?(乌云)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再看,这又是什么云?(红云)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4.你们平时在什么情况下看到过这三种颜色的云?

5.课件3:(句子)课文用了有时候┅┅有时候┅┅这样的句式,把三种颜色的云连在了一起。自己读一读。

师生配合读。

6.我们的这位朋友一会儿变成这个儿,一会儿变成那个儿,有时穿这种衣服,有时又穿那种衣服,多神奇呀!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语气。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云”又有什么变化呢?小声地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水的。

2.你们看见过冰雹吗?(教师说自己见过的冰雹)

3.你们都见过雪花吧!雪花什么样呀?

4.出示词卡:(雨、冰雹、雪)它们要从空中到地面上[板书:(地面)]完成一次旅行,它们是怎么下来的呢?做找朋友的游戏。出示字卡:(打、落、飘)指名把卡片贴在对应的词卡下面。

5.说说为什么这么贴?(雨点比较轻,是落;冰雹比较硬,是打;雪花最轻,是飘。)

它们是这样从空中到地面的。(拿下字卡画上“↓”)

同桌互读,看谁能把它们的不同读清楚,可以加上动作。

指名读,评议。

学习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从哪儿看出来是水。

2.我们的这位朋友真是无处不在,五湖四海都有它的足迹。学到这儿,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在池子里说是睡觉?在小溪里说是散步;在江河里说是奔跑;在大海里说是跳舞、唱歌呢?)

我们来亲眼看看海洋里的水是怎样跳舞、唱歌的。课件4:(海洋录像)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学大海的波涛声。(轰、哗)

指导朗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从哪儿看出它是水。

水还有哪些用处呢?我们先看看学习伙伴是怎么说,看63页。(指名读)

学生说还知道水有哪些用处?

(我们人类和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水这么重要,我们要节约用水,爱护水。)

可是,有时候水也做了坏事,于是,我们人类想了许多办法,叫水听从人的指挥。你们知道人们想了哪些办法吗?(利用气象卫星来预报天气;建成了三峡水电站,防止水灾和旱灾;多植树,保护水土,也防止泥石流的发生等,这都是我们人类想的办法。)

师生配合读。

五、总结全文

指名有语气地朗读全文。

通过我们仔细地学习课文,确定我们的这位朋友是水了吗?(擦去“?”,结合板书总结水在自然界的不同形态。)

学生说学了课文,有什么收获。

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六、指导书写

这课书有7个生字要求会写,本课时先写3个。课件5:(三个生字)

以下指导书写(略)。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在识字教学时,采取集中随文识字和分散随文识字,把生字最多的第四自然段作为重点细读。

15《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会认读12个生词,借助拼音读准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识字认读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诱发兴趣。

1.观看有关植物的影片,教师声情并茂地作介绍,把学生带到植物的世界中去。

2.谈话:你看到了什么?孩子长大了,就要离丌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施行靠的啥办法?是呀,植物的孩子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样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出示课题,齐读。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错的地方。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字的方法。

4.检查认读字词。

①个别读。师问:你认识了哪些字?怎样记住?

②请小老师带读。师问:你教同学学会了哪些字?

③师随意点击学生个别读词语。

④开火车读词语。

⑤去掉拼音读。

5.再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喜欢的段多读几遍。

6.分个人读全文,谁喜欢第一节?谁喜欢第二节……每人读一节。(评读)

7.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他们各自用什么办法来传播种子?

①师范读(配音乐),学生边听边画出末。

②汇报学习情况。(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

三、赏读课文,入情悟趣。

(一)自荐读第一节(评读)。

1.谁能用一个词来换掉“啥办法”中的“啥”字?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二)导学二、三、四节中其中一节。学生最喜欢哪一节就学哪一节。

过渡:你们最喜欢哪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和同桌说说,抽说时相机追问:

(1)“降落伞”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插图),这降落伞多美呀!有了它,蒲公英妈妈就能靠什么传播种子了。(板书:风吹)只要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能乘着风纷纷出发。(课件演示这一动作)怎样理解“纷纷”呢?(再看课件,“降落伞”一个接一个出发的情景。)

过渡:蒲公英的孩子多快乐呀!你们美美地把这一节读出来,有没有信心?

(2)自由练读(入情入景,读中感悟)

(3)指导朗读。

(4)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再看看画面,然后夸一夸她,再随意地加上动作、表情站起来读。

2.合作学习其余两节。

(1)分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喜欢的小节。喜欢苍耳的就学习第3节,喜欢豌豆妈妈的就学习第4节。(出示学习方法)

方法:①读一读课文;

②说一说办法;

③演一演情景;

④夸一夸妈妈。

在四种方法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2)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质疑。

“铠甲”是什么?(课件出示铠甲,边解释),那课文中“带刺的铠甲”指的是什么?把课前采集到的苍耳种子实物让学生摸一摸,体会苍耳布满刺的外壳。问:妈妈为什么要给孩子穿上它?(这样就容易挂住动物的皮毛。板书:动物皮毛带)(课件演示这一动作)。这个办法可有趣了!你认为怎样读更有趣就怎样读。

①自由练读;

②抽读、择读;

③分小组比赛读。

豌豆妈妈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豌豆宝宝离丌妈妈时心情怎么样?(课件演示豌豆宝宝离丌妈妈的动作)看后回答(板书:太阳晒。)你们能通过朗读体会他们的活泼和快乐吗?

①抽读、评读;

②即兴创作动作自由读;

③全班加上动作、表情朗读夸夸豌豆妈妈。

3.小结:从课文中我们知道了蒲公英妈妈靠风吹,苍耳妈妈靠动物的皮毛带,豌豆妈妈靠太阳晒传播种子。

四、深化内容,拓展延伸。

l.植物传播种子只有这三种办法吗?你还知道多少?怎样才能知道?

①全班齐读第五小节;

②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应该怎样读好;

③诚读;

④抽读,评读。

2.植物妈妈还有哪些办法?让我们一起去野外观察吧!(一边看一边唱,课件显示美丽的草原、田野、树林等等。)

①你发现了什么?

②像课文那样夸一夸这些植物妈妈。

③为自己最喜欢的植物编儿歌。

五、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过渡:植物妈妈的办法真有趣呀!它们的智慧可真了不起!让我们再用背诵的方式夸一夸她们吧!

1.学生反复朗读。

2.比赛背诵。

六、布置作业,积累知识。

查看课外资料,把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写在采集本上。

板书:蒲公英(图)

苍耳(图)——靠

豌豆(图)

风吹

动物的皮毛带

太阳晒

教学反思:兴趣是创造一些快乐的重要途径,学生对课文有了兴趣,自然就想去学课文,想走进课文,有想去了解的积极性。

16、邮票上的齿孔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合作交流识记方法,游戏巩固,正确书写。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激趣揭题。

1、出示连张邮票复印件:请大家想办法把邮票一枚枚地撕下来。

2、生说办法,给予表扬。

3、大家知道这枚邮票上的齿孔是谁发明的吗?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板书课题)

(板书:邮票)(撕开邮票)你们看,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二、自由读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3、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你指我认——看口型猜字——做动作识字。

三、学习课文,合作感悟。

1、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谁发明的?是怎么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生自由发言。

4、师归纳,生把教师未说完的话补充完整。

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在小酒馆里喝酒时,被一位先生用的举动所吸引住了,从中得到了启示,发明了。

5、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石: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真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

生:两个人――――――

6、师: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生:――――――

7、师小结:对,小小的齿孔邮票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说明了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我们养成观察、分析的好习惯,就一定会有所创新。

四、拓展思维,动脑实践。

1、师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启发学生思维。

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

2、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发现有哪些不方便?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为突破口感悟。

第二课时

一、练习

1、填空

一位(先生)一位()一台()一台()

一张()一张()一把()一把()

2、书写

(1)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字(仍、使、便)是新认的字。

“使、便”二字可以与“仍”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单立人的写法学生已经多次接触,应该比较熟悉,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书写。但三个带单立人的字的右半边应该细致地指导一下。“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别的基础上指导写美观。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

(2)学生观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难写的字。

(3)交流展示,互相评价。

3、实践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学习伙伴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收集一些邮票。

(2)故事会。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小资料:

1、邮票的齿孔:

齿孔是邮票外观的一个重要特征。早期邮票的齿孔基本可分为线齿和孔齿两类。线齿又细分为占线、弧线、蛇形、矩形几种孔齿则有圆形、菱形等区别。根据打孔设备和程序的不同,打孔方式主要有线式、梳式、整式三种。根据打孔外观效果,又可以分光齿、毛齿、盲齿三种。

2、目前我国使用的邮票种类: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文”字邮票、编号邮票五种。

3、我国最早发行的有水印邮票是“大龙”邮票,其水印图案为太极图。

作业设计:

1、抄写课文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16、邮票上的齿孔

别针刺小孔

留心观察、乐于发现

发明打孔机

教学反思:在课文教授部分,采用老师少讲、学生多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领悟。

《识字二:读读词语识汉字》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前9个会认字,初步认识后7个会认字,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24个词语。

2.会写“语、枫、杨、桃”4个会写字。能够姿势正确地书写,并能把字写得正确规范。

3、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难点:

1.“枇杷、银杏、猕猴桃”3个词的读音。

2.“杨”的字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北京植物园外景图)植物园的园长给我们寄来了什么?(课件:邀请信图)邀请我们一起参观一个新型的植物园,你们想去吗?现在,咱们就一起参观吧!

二、第一部分的学习

1.老师先带你们到花园里去看一看,如果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就大声地说出来。(课件:荷花、菊花、山茶花的彩图)

2.再看看我们又来到什么地方?(课件:草莓、菠萝、紫葡萄的彩图)

3.我们再到蔬菜园里去瞧一瞧。(课件:莲藕、蘑菇、卷心菜、茄子、葫芦、青豆角的彩图)

4.看来,这个植物园里的鲜花、水果和蔬菜真不少。有的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字,真了不起!有的还不认识,怎么办?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识字二——读读词语识汉字,大家就知道了。(出示课题)

5.课题里有一个生字,是要求会写的,谁说说这个字(在“语”字下点红点,加拼音)你怎么记?还能组成什么词?

6.这课书的词语比较多,请你们先自学前4行的词语。

要求:

(1)先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再看清哪个字是轻声,注意它的读法,多读几遍。

(3)最后试着不看拼音读读词语。

(学生自学时,老师将生词卡随意贴在黑板上,然后指导学生的自学)

7.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采摘”游戏,我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其他同学看屏幕,屏幕上出现了什么,你们大声地告诉他,这两位同学谁找到相应的词语卡片,就举起来大声地读出来,他找对了,大家就跟他一起读。这次采摘就算成功了。

8.读时强调:“紫葡萄、蘑菇、茄子、葫芦”轻声的读法。

9.指名读、齐读(顺读、跳读)

10.这些词语你们都认识了,离开词的单个字你们还认识吗?(出示卡片认字)。

11.把这些字放在句子里,你们还能认识吗?(课件依次出现,并配上插图帮助理解句子的意思)。

我爱吃花卷儿。

荷花的种子叫莲子,可以吃。

妈妈买来了藕和菠菜。

duānbēi

我给爸爸端来一杯茶水。

三、小结过渡:

同学们,我们一起参观了花园、水果园和蔬菜园,认识了这么多的植物,会读了这么多的词语,真是增长了不少的知识。下面,老师准备让你们自己去树林里和另一个果园里参观,那些树和水果上都有标签,你们参观完,把它们的名字告诉大家,行吗?

四、第二部分的学习

1.参观要求:这些标签就在我们的课本上。

(1)把字音读准确。

(2)然后试着背一背这些词语。

2.谁能告诉大家,你都看到什么树木了?(桃树、松树、梧桐树、红枫、银杏、大叶杨)

3.谁能告诉大家,你都看到什么果子了?(柑橘、枇杷、开心果、柿子、鸭梨、猕猴桃)

4.下面,我们做一个点树名的游戏,屏幕上出示一种树名,如果你们读对了,树就出现了。(课件出示词语,读对了,就显示相应的彩色照片课件)

5.树名点对了,我们来点果名(“枇杷”可出示实物)。

五、小结过渡:

现在我们参观完了,到底看到了多少植物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六、指导读课文。

分组读,数一数认识了多少植物?

七、指导书写:

1.(课件)请同学们看屏幕,这4个字要求会写。大家自己读读,指名跳读。这3个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杨桃枫语

强调:桃:右边的笔顺

枫:横折弯钩的写法

杨:横折折折钩的写法

2.(课件)仔细看看这3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3.看这4个字,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4.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占格的位置)

5.学生仿写1个,独立写1个。随机点评。

6.默写反馈。

八、总结:

今天,我们参观植物园,你们有什么收获呀?

板书设计:

识字二

读读词语识汉字

杨桃枫语

教学反思: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备课教案

27.冬爷爷的图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呼、格、盯、盼、冒、图、床、屋”8个字。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冬爷爷的图画之美丽,并进而主动地去发现和体会大自然的美。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其中的重点是学生字词和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

第一课时

一、缘题问文

1.写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题目是《冬爷爷的图画》,现在请大家举起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比比谁写的字更漂亮。

2.读题。谁愿意把课题读给大家听。让大家听了你的读更喜欢这篇课文。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聪明的孩子头脑里一定会出现许多问题。是哪些呢?请你说说看。

二、初步感受

1.会提问题的孩子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会读书的孩子,还能主动从书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现在书就在手边,快快打开书读吧。

2.老师建议你们,读书的时候,可以用笔勾画住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的读音读准;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语言还可以多读几次。

三、可学生字

1.读一读。这篇课文的生字较多,老师已经把它们写在黑板上了(或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己先读一读,看能否读准它们的字音。

2.认一认。看着拼音大家读得很好,现在拼音没有了,顺序也和刚才不一样了,你还能把它们一一认清楚吗?

3.玩一玩。识字就像交朋友一样,见得次数多了,才能熟悉起来。请大家拿出你们的识字卡片,互相说一说,认一认。

4.议一议。谁愿意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听,让它们也能用上你的方法很快地记住这些字。

四、再读品悟

(一)自由练读。

生字认会后,就可以更好地阅读课文了。大家把课文再读读,待会儿我们请一些同学读课文。

(二)逐层指读

1.(第1小节)谁愿意读第1小节,让人听了你的读,就能感觉到“窗里、窗外”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2.(第2-4小节)爸爸和方方的对话比较难读,谁想先试一试:①指名读;②结合实际指导读好“画画”的不同停顿;③分角色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第5小节)这个小节看起来简单,可有几个字的读音有变化,所以要读好并不容易。谁先来试试?

4.(第6小节)读好这个小节,你就知道冬爷爷是怎样画画的。大家先自己练练,特别是那些长句子,要注意停顿。

5.(第7—10小节)冬爷爷画的画美不美,就看你们读得怎么样了。谁能读读这几个小节,让人一听,眼前就能出现一幅幅美丽的画。

6.(第11、12小节)有了前面读对话的经验,这两段爸爸和方方的对话该怎么读,你能选个合作伙伴展示给大家听吗?

(三)重点赏读

读自己喜欢的那些段落,邀请同学比一比。

五、学写生字

1.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田字格中的字,对写好这些字你有什么想法,建议。

2.重点指导

“冒”上面的“曰”要写得扁一点、宽一点。

“呼、格、盯、盼”是左窄右宽的字。

“床”要注意先写左上部分的“广”,“木”字的第一笔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

“图”字形方正,里面“冬”的两点要写在横中线下面的竖中线上。

3.学生练写,看一描一写两。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检查订正。

二、自悟自得

1.好的文章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大家想把课文再读读吗?

2.上节课,大家提出了许多问题,不知这些问题大家是否已经解决?谁愿意把自己的理解和大家说一说?

三、合作研讨

1.课前老师听到同学们议论,有的同学说冬爷爷只画了三幅画,有的同学说冬爷爷画的画可多呢,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先讨论,再交流研讨)

2.大家都认为冬爷爷的画不仅这三幅(出示课件),那么你们说说冬爷爷还可能画出哪些画?(可让学生先画一画,说一说,再交流)

3.冬爷爷的画这么美,请大家夸夸冬爷爷的画。

四、延伸拓展

1.现在也是冬天,我们教室的玻璃窗上却看不到冬爷爷的画,难道冬爷爷不爱在这里画画?(要先组织讨论,回顾,再交流)

2.冬爷爷的画什么时候消失,你是怎么想的,先互相说一说,再说给大家听。

五、作业布置

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其中1-2题完成。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周围的小朋友听。

2.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摘记在积累本上。

3.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冬爷爷还会画什么画?把你的发现画下来或写下来,讲给老师、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冬爷爷的图画

水蒸汽冷冰花一棵大松树

一片大山

一枝兰花

……美无处不在

教学反思:

《冬爷爷的图画》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性文章,特别适宜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的目光由课内引向课外,引向生活。

28.做灯笼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议题导课,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读。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帮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

2、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

3、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

四、总结。

1、齐读全文。

2、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合作真快乐)

3、其实和别人合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平时有和同学们合作吗?和大伙说说吧!

五、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答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上写了“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2、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后,全班齐读。

二、讨论以下问题。

1、同桌忘了带彩色笔,你怎么做?

2、和你一起做班级卫生的同学今天过生日,你怎么办?

3、同桌上课时不专心听讲,做作业时不会做,你怎么办?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巩固会认字。

2、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

3、评讲学生的练习。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自己和别人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某件事情的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不仅很轻松地理解了词语,还懂得了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发挥个人长处真诚合作,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29.贺年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及以下词语:风浪、大海、祖国、贝壳、希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朗读诗歌,使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美好祝愿,并立志做一个健康快乐、有理想、勇于探索的少年。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小朋友,新年快到了,你怎样向家人、老师和同学祝贺新年?

教师出示贺年卡,学生欣赏。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

2.质疑:你在读书时有没有遇到困难?(针对学生读不好的生字,教师加以指导。)

3.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放录音带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字的拼音,听听是否与自己读得一致。

4.学生再读全文,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5.同桌之间互读,然后全班齐读全文。

(三)自学本课生字词。

1.自由读全文,把要认识的字作上记号,看看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它。

2.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读一读。

教师巡视,帮助个别学生解决困难。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要认识的字,学生读出字音,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

2.教师读字音,学生举卡片,看谁举得又快又准。

3.让学生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一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五)自主积累“我的词语库”。

1.读课文中的“我的词语库”,理解意思。

2.说说你从课文中还学到了哪些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检查上节课所学的生字。

2.阅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节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说说从这一小节中读懂了什么,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2)交流:这一节诗告诉我们什么?教师从三个层次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我收到了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贺年片?贺年片表达了什么美好的祝愿?我收到贺年片后会怎么想、怎么做?

讨论: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我的感情?

(三)赛读,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四)用以上方法读好另外几节诗。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进一步整体感受。可四人一小组结合读诗,每人读最拿手的一节,组与组对抗。

(六)指导背诵。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进行背诵。

(七)实践活动:你喜欢什么样的贺年片,你有什么美好的祝愿?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一两个小节。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要求会认的字。

1.出示要求会认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集体读。

2.朗读诗歌。

(二)写字。

1.读要求会写字卡片。

2.介绍自己的记字方法,老师指导。

3.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运笔方法。

5.学生先描写一个,再写两个。(教师巡视,纠正学生执笔和写字姿势。)

教学反思:

整节课师生之间的互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飞扬,自主意识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上,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有表达的欲望,并能积极参加讨论。

语文百花园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汉语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不同意思。

2.学习成语,收集十二生肖图象及儿歌,初步学习积累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3.学习仿照例子写句子,要做到清楚、完整。

4.读、背《九九歌》,初步感知冬春季节的变化。

5.阅读短文,了解传说中龙的样子、龙的本领以及人们对龙的尊敬。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会怎样向别人表达祝福,如何与他人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人百花园,进行一次快乐之旅吧!

2、出示课件:百花园。

3、师:百花园是个百花盛开的世界。瞧,牡丹园、玫瑰园、樱花园、桃花园、梨花园这么多花等着我们去欣赏。我都闻到花香了,我真想去牡丹园看看,你们呢?

二、课件出示《百花园》中的花仙子,激发兴趣

同学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百花园!我是这儿的护花使者——花仙子。今天,由我带领你们参观百花园。要想进人我的百花园,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你们先要完成我的问题,才能进入花园,百花才能盛开!你们想参观什么园!

1、指名询问,进人“牡丹园”。

(1)出示本园要求:读一读、说一说。

森林祝愿我,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

老师祝愿我,————

——祝愿我,————

(2)练习说话。

师:谁读得好,说得好,牡丹园里就会增添一朵盛开的牡丹,课件上便开出一朵牡丹花。

老师祝愿我,像花朵一样美丽绽放。

蓝天祝愿我,像小鸟一样快乐。

草原祝愿我,像骏马一样勇往直前。

(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说出自己独特的表达祝愿的句子。)

(3)教师小结:瞧!牡丹园里的牡丹可真多呀!有红的、紫的、白的……千姿百态,漂亮极了!

2、自主选择,进人玫瑰园。

师:花仙子玫瑰园里的花,都由生肖动物负责,只要你与它们做朋友,它们就会把一株株的鲜花献给你。

(1)出示生肖动物,鼓励学生与生肖动物打招呼(如:鼠,你好!)o

(2)花仙子:你们知道生肖动物有几个吗?你知道自己的属相吗?你爸、妈是什么属相?按生肖顺序今年是什么年?去年是什么年?明年是什么年?

(3)花仙子: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常聪明,他们用几种动物记人的出生年,加上12个表示次序的符号,又可以用来表示年的次序,这就是我们常听到“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子、丑、寅、卯……”这12个字就是古代表示次序的符号。

(4)教读十二生肖歌。

(5)看图背诵。

(6)谁会背十二生肖歌,生肖动物就谁送一株玫瑰。(学生背诵一人,课件上便出现一个小猴,送上一株枝头绽放的玫瑰鲜花。)

(7)你知道生肖歌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8)教学小结:《生肖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内涵丰富,如果你喜欢可以抄在你的采集本里。我们在日常生活,常常听到长辈说一些反映生活常识的句子,都可以像书中的学习伙伴一样,收集起来,积累并丰富自己的语言。

3、教师:牡丹花、玫瑰花已经竞相开放了,百花园中还有迎春园、樱花园、桃花园、梨花园。你们还想去哪里看看呢?

(1)学生自主选择,教师随机出示各园具体要求:

迎春园:读、背《九九歌》,了解冬春季节的变化。

樱花园:阅读短文《龙》,了解有关龙的知识。四人小组交流在其它渠道了解的关龙的资料,如神话故事,成语等。

桃花园:读一读,想一想,区分字义。

梨花园:熟记成语,学会积累词汇。

(2)以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内容,并根据提示,合作、讨论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其中。

(3)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学习结果。

A迎春园。

a.小组派代表朗读。试说个人理解情况。b.教师简要说明:每年从冬至开始,每过九天为一个“九”,过了九个“九”,就到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九、二九,手冷得不敢伸出来;三九、四九,河水结了厚厚的冰,人们可以在冰上走路;到了五九、六九,已经立春,天气渐渐暖和了,柳树也开始发芽了;七九河里冰开始融化;八九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九九一过,农民就要开始播种了。

c.小结:迎春园向我们露出了灿烂的笑脸。你们还想看到哪个园中的花呢?

B樱花园。

a.指名朗读,并说说你们小组读完这篇短文后,知道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说话,相机出示一朵樱花。

b.在神话传说里,龙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他本领高强,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子孙!让美丽的樱花把我们带人龙的世界,欣赏一下龙的风采!出示龙的课件,学生欣赏。

c.指导认读词语,并让学生说明这两组词语的意思。

d.教师小结:不同的字在不同的词里有不同的意思。中国的汉字有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学习时要多注意区分和理解。

e.用词练习说句子。学生说一句,课件上出示一朵桃花。

C梨花园。

a.小组汇报交流,你们记住了几个成语?学生汇报,课件出示桃花。

b.引导发现规律:每个成语都带有动物的名称。指名说说带有动物的词语。

c.小结:雪白的梨花在微风的吹拂下,频频向我们点头致意。真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好地方!

三、总结收获

同学们,在这个百花园里。你们识记了不少的成语,区分了一些词的不同意思,并阅读了短文和背诵《九九歌》。多有趣啊!请把《龙》的特征讲给别的小朋友听,把《九九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1、本文设计上,把大家司空见惯的百花园用具体可感的牡丹、玫瑰、樱桃等花园代替,能较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再给他们布置任务,有的放矢,达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效果。

S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大课堂——制作贺年卡》案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做贺卡这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及收集、合作、评价等能力,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会多种形式真诚向别人表达新年祝福。

3.收集写祝语中识字、积累语言。

二、内容分析

重点:做贺卡前的准备以及贺卡制作的具体操作过程。

难点:如何表达向亲人朋友的祝福,在写祝语中注意字词的用法。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新年了。我知道很多同学都在忙着买贺卡,还有的同学自己动手在做贺卡。为什么要送贺卡?你想把贺卡送给谁?为什么?

二、收集展示:

能不能把你们收集的贺卡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同时介绍一下自己的贺卡?(最喜欢的是什么?)

三、思考设计:

(1)你准备给谁做贺卡?

(2)如何设计贺卡形状、颜色、图案?(课件演示:心形、正方、长方、圆形、花形、其他;鲜艳、淡雅、深沉;植物、动物、景物。)

(3)想写什么表达自己的祝福。读一读自己收集的祝福的语句。(署名、注音。)

(4)指导格式:(课件演示)

[语文实验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学时要体现活动内容的综合性,要求学生眼脑口耳手并用,多种感官参与实践,如:观察、收集、整理、口述、抄写等。]

四、讨论、合作:

把自己设计的贺卡在组里交流一下(形状、颜色、图案、语句)听听同伴的意见,再想想自己有什么困难?可以请谁来帮忙?

开始制作。[学生制作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合作时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如:画,写,剪,粘等。][变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课堂上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讨论、表演、欣赏、评价、互助……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自主权,更能发挥个人和群体的聪明才智,运用多种语文实践的形式,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五、展示、评议。

[“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就是说语文教学应立足于普遍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他们将来的成长准备一片沃土。此环节不仅要让学生评价贺卡,更主要的目的是在学生评价中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评价,学会欣赏别人,善意地去帮助别人,并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

六、送贺卡:

让学生表演送贺卡。

七、布置作业:

修改、完成贺卡,送贺卡。

八、下课。

教学反思:

语文教师应由语文教材的“讲解者”改变为学生语文素质提高的“指导者”和“培养者”。努力做到使用权“教室”变为“学室”,使“教师”成为“导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生字组词(第一单元)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生字组词(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识字1、

宜(不宜)(便宜)(宜人)

实(果实)(老实)(诚实)

色(金色)(色彩)(景色)

华(中华)(华丽)(才华)

谷(谷子)(山谷)(五谷)

金(金色)(金子)(金秋)(黄金)

尽(尽力)(尽量)(尽头)(尽心)层(层次)(上层)(云层)

丰(丰收)(丰富)(丰采)(丰足)壮(壮大)(壮丽)(壮观)

1、秋天的图画

波(波浪)(声波)(水波)(风波)浪(海浪)(浪花)(水浪)

灯(灯笼)(灯光)(电灯)(台灯)(灯火)(灯具)(灯泡)

作(作业)(工作)(作文)(作风)(作为)(写作)(所作所为)

字(写字)(汉字)(字体)(文字)(字句)

苹(苹果)(苹果树)(苹果园)(苹果汁)

丽(美丽)(华丽)(秀丽)(壮丽)(丽人)(丽日)(风和日丽)

劳(劳动)(勤劳)(劳工)(劳苦)(劳累)(功劳)(劳动节)

2、黄山奇石

尤(尤其)(尤异)(尤物)(尤为)(尤妙)(姓尤)(怨天尤人)

其(其它)(其次)(其中)(其实)(其他)(其余)

区(区别)(灾区)(市区)(区分)(地区)(风景区)(小区)

巨(巨大)(巨人)(巨石)(巨人)(巨星)(巨变)(巨浪)

它(它们)(它的)(它俩)

安(安静)(安心)(平安)(安全)(安身)(安定)(安排)

块(一块)(石块)(几块)(木块)(块头)(土块)

站(站立)(站台)(车站)(站长)(站住)(站岗)(站队)

3、植物妈妈有办法

已(已经)(已知)(已往)(已而)(争论不已)(赞叹不已)

甲(甲天下)(甲鱼)(甲队)(甲方)(甲虫)(指甲)(甲板)

豆(大豆)(豆苗)(豆角)(黄豆)(豌豆)(扁豆)(豆饼)

识(认识)(知识)(识字)(常识)(识别)(见识)(识相)

纷(纷纷)(纷飞)(大雪纷飞)(纷呈)

经(经常)(已经)(经过)(经理)(经商)(天经地义)

如(如果)(如意)(如今)(如何)(如同)(如此)(如实)

好(好看)(好人)(爱好)(好奇)(好处)(美好)(好歹)

娃(娃娃)(布娃娃)(女娃)(男娃)(娃娃鱼)(娃子)

洼(山洼)(洼地)(水洼)

4、古诗两首

于(于是)(大于)(小于)(至于)(在于)(嫁祸于人)

首(首都)(首长)(首先)(一首歌)(首要)(首次)(部首)

枝(树枝)(枝叶)(柳枝)(枝节)(一枝花)(枝杈)

枫(枫叶)(枫树)(枫林)(红枫)

记(记住)(记得)(日记)(记号)(记性)(记忆)(记者)

刘(刘海)(姓刘)(刘家)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9天鹅、大虾和梭鱼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9个字。

2、通过读故事,懂得合作的重要。

3、有感情朗读课文。

4、学会合作。

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

教学难点:懂得合作的重要,学会合作.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么?请说说你喜欢的动物名字和本领.生答.生:我喜欢小狗,它能看家。生:我喜欢小猫,它能捉老鼠。生:我喜欢……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小动物,(师展示图片)说说他们的名字和本领.生答,天鹅会飞,大虾会游泳,梭鱼会游泳.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的寓言故事《天鹅、大虾和梭鱼》要知故事究竟讲了什么,先要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让生字宝宝领我们走进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识字

1、快速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仍不认识的生字。

2、小组内合作解决生字,师指导方法: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解决生字,要求:组长安排轮流说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每个同学发言时,其余同学帮助他解决。不抢说,不随便打断别的发言。(设计意图:以实践来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3、再读课文,熟悉生字。

4、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字情况,并作整体评价.点明合作的成功与否,合作中若有问题,可稍加指导.(设计意图:再次对合作进行指导,引导学生理解合作)

5、做猜字游戏3-4组.

6、与生字宝宝握握手。使领写“却”认识单耳刀。“步”注意下面的部分不是“少”。(指导规范写字,及书写字时纠正)

大家和生字宝宝已经很熟悉了,现在它们很想回到课文里重新和大家见见面.下面我们一起到故事里去吧!

二、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练读课文。读文要求:声音响亮,读音准确,有感情。

3、点名读文,生从以上三方面评读。

4、读课文第二小节,思考问题:

(1)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都给自己上了套,而且拼命的拉车,车子动了没?为什么?

(2)从文中找出说明问题的句子,读一读。

生分小组合作交流,每组有一名同学代表回答。(锻炼合作)

师板书图1。小结: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虽然合伙拉车,也很用力,但是劲没往一处使,所以大车不动。

5、读课文第一小节,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生答。可读文中句子说明。

6、你有办法帮帮三个小动物么?出主意,想办法。(应用合作)

师小结:合伙人只有真正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是,才会合作成功。这节课同学们合作得很好,以后要注意合作方法。(评价合作)

三、小结:通过学习课文,希望同学们理解合作,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四、作业布置:想想你和别人合作过什么事,写下来。

教学反思: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范读——自由读——细读——品读——赛读——接力读——挑战读——精读),逐步达到正确、流利、有节奏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10《征友启事》

教学目标

1.会认“征、启”等12个生字。会写“言、者”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4.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考虑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

2.难点:领悟“征友启事”内容的不同,所引起不同的结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关注经验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日常生活中,老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朋友,咱们一起来聊聊朋友这个话题,好吗?(自由说)

师:有一头小牛很孤独,也想交朋友,它是怎样做的呢?

2.揭示课题:征友启事

3.读题质疑

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猜一猜课文可能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如:征友什么意思?启事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征朋友?它想征什么样的朋友?谁成为了它的朋友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有意思的问题,看谁通过读书就能解决问题!读书时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掉字、不添字,边读边想。

2.小组合作读书

让学生画出难读的句子,小伙伴们互相帮助把句子读通顺。小组内交流,对学生普遍感到难读的地方,教师帮助、指导。

3.读后释疑

师:初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围绕质疑中提出的问题。)

4.师范读

①圈画生字。

②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教师范读时,要提醒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如:比一比,看谁最会听,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

三、再读课文巧识生字

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记圈画出的生字。

2.出示生字词语:启事、征友、陪同、耕田、联系、猎狗、兴奋、或者、语言、牛栏、团长。学生试读,齐读,开火车读。

3.游戏中识字

①出示生字(可写在花瓣上):征、启、陪、耕、联、猎、奋、或、者、言、栏、团。

师:你还在哪儿见过这些生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反馈)

②自由认读,开火车读。

③摘花游戏。

(请一名同学上台“摘花”,摘下后,组词。若读得正确,下面的同学举起手中相应的字卡,跟读。例:台上的同学摘下“联”,高高举起:联,联欢的联,台下的同学举起字卡“联”,跟读两遍。)

4.交流识字方法

(此活动在小组内进行,相互说一说,怎样才能记住这些生字的。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熟字加偏旁”、“猜谜语”等方法识字。如:木加兰就是栏,正加上双人旁就是征友的征,著字去掉草字头就是者,窗户下面一个口就是启。)

5.生字组词,丰富词汇。(例:启:启事,开启,启发,启迪……)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三个字“言、者、狗”,选一个字组词,如:言,发言、语言。

2.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言、者、狗”的位置,同桌间说一说这三个字的字形与结构。

(教师可引导学生说一说言、者是独体字,重点指导“狗”字,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3.描红。(教师可提醒:怎样才能把字写好?自由选择一个字,相互说一说。)

4.师范写。

5.生临写。(提醒书写姿势)

6.练写,互相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字形、书写速度、书写姿势等方面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激趣导入

1.教师读生字,学生出示相应的字卡,同桌比赛,看谁出得又快又准。

2.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牛,它非常想和别的动物交朋友,它怎样做了呢?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引出课题:征友启事。)

二、精读理解感悟内化

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

2.学习第一段,理解“孤单”。

相互说说,在什么时候感到孤单,把自己当作孤单的小牛,同桌互读,指名读,体会小牛的心情,读出“很想”找朋友的愿望。

3.学习2—4段

①自由朗读,提出问题。出示第一张启事的内容,引导学生提问题,如:小牛找朋友的条件是什么?它能找到朋友吗?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来?

②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自由选择学习小伙伴,围绕问题,讨论探究,共同解决。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做到以上几点”等词句)

③教师引导:假如你是(山羊、猎狗、马驹等),当你摇着头离开时,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同桌交流,指名说。)

④小组表演读。学生戴着头饰表演读,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读书、表演,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小动物们渴望交到朋友的兴奋心情及交不到朋友的失望,理解“兴奋地走来,又摇着头离开”等词句。

4.学习5—6段

师:小牛没有找到朋友,很失望,就去找老牛,老牛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5、6段,读出小牛“诉苦”的样子,体会小牛的心情。

①师生齐读。

②同桌互读。(入情入境,把自己想像成孤单、找不到朋友的小牛,读出失望、伤心的语气。)

5.小组合作学习7—14段

①自由读。出示第二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小声读一读,理解“或者”的意思。对比“谁能做到以上几点,欢迎联系”与“谁只要能做到以上一点,就欢迎前来联系”这两句话的不同。用自己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师:假如你就是山羊、猎狗等动物,看到这张启事,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小组交流,指名说。)

②小组内分角色读。边读边体会小动物们看到启事及交到朋友后高兴的心情,比一比,看谁读出了小动物们高兴的语气。(理解“热闹”的含义)

③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认真听,评一评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的给他提出改进意见。

④戴着头饰表演读。

6.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师引导:怎样才能交到朋友呢?学到这里,聪明、善于思考的小朋友都已经明白了。也就是老牛在教给小牛办法时说的一番话,想想看,老牛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在讨论反馈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我们交朋友的时候,不能对朋友要求太多,条件不能太高,否则,我们就交不到朋友。

三、指导写字

1.认读,组词。(认读此节课要写的五个生字:栏、奋、团、迎、或,选其中1—2个字组词,积累词汇。)

2.观察。(这几个字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及书写特点,同桌相互说一说。)

3.师范写。(边写边述说笔顺及注意事项,生观察。)

4.临写。

5.练写,互相评价。

四、拓展训练自由表达

1.你还见过哪些启事?

2.课下收集有关朋友方面的箴言名句。

教学反思:小牛两次征友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小组自学比较两个征友启事的基础上,可以师生互动通过角色扮演、口语交际的活动方式进行体验学习,体会“一起------一起------一起------”和“或者一起------或者一起------或者一起------”的征友要求能带来不同的结果。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教案

30.开天辟地

一、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神勇和伟大。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谈话:佳佳是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他平时特别爱提问题,比如天上为什么会有星星?地上为什么会有河流?有一天,她问奶奶,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从哪来的?奶奶就给她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神话故事,佳佳都听得人迷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

2、出示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对照课后的生字表,把生字读准确)

2、小组合作学习,纠正读音。(读一读生字所在的词语或句子,并悄悄告诉同桌小伙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认读生字。

教师范读,边听边画出“开天辟地”的句子。

4、指导学生从整体理解“开天辟地”的过程。

(1)故事中,天地最早什么样?(板书:大鸡蛋躺巨人)

(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出示挂图或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板书:开天辟地顶天立地)

5、读最后一自然段,发挥想像力,感悟神话的创作过程。

(1)奶奶最后告诉我们什么?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发挥你的想像力,说一说盘古还创造了宇宙中的哪些事物?

四、小结拓展

故事中,宇宙是因为盘古开天辟地而诞生的,你相信这种说法吗?你还想通过什么办法知道些什么呢?让我们都为揭开宇宙的奥秘而努力探索吧!

板书设计:

30开天辟地

大鸡蛋——开天辟地——创造宇宙万物

躺巨人顶天立地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了解了古代人民想像的盘古开天辟地、创造宇宙的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娃娃,这一节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巩固识字

1、同桌小伙伴互相认读课后生字。

2、认读生字卡片,试着给生字组词。

三、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说说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盘古的勇敢、献身精神。)

2、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盘古勇敢、很伟大,愿意牺牲自己,造福人类?找出有关句子多读几次。

3、怎样读才能体现出盘古的勇敢和你对他的敬佩?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小组互读互评。(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二、三自然段,适当评价。)

四、讲述故事

1、看图或板书讲《开天辟地》这个故事。试着给同桌小伙伴讲一讲,哪一部分讲不好,还可以再看看书后再讲。

2、各小组推选出代表,开展“故事大王”比赛。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独体字,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四个上下结构的字。)

2、指导书写。

(1)指导“丈”:强调撇捺要舒展开,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止”,描红,练习。

(2)指导“抓”:强调左窄右宽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停”,描红,练习。

(3)指导“突”:强调上下呼应、结构匀称等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盘”、“蛋”,描红,练习。

六、拓展延伸

1、你还听过或看过其他的神话故事吗?讲给同学们听。

2、把你搜集到宇宙诞生的其他资料讲给小伙伴听。

教学反思:

1、本课以孩子们常见的听长辈讲故事的方式导入,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2、重视自主学习,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3、做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从生活中主动学习,主动了解传统文化。

4、不足之处,应该让孩子了解神话是人们以前无法解释宇宙形成的原理,自己想出的一些合理解释,并不事实上如此。

31.爱斯基摩人

教学目标:

认识课文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及以下几个词语:传来、响起、信号、夏天、战利品。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爱斯基摩人独特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

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在朗读中了解爱斯基摩人独特的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与爱斯基摩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看。

2、教师做相关介绍。

2、板书课题:爱斯基摩人

3、齐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课文的自然段。

2、小组学习

(1)学习任务:

①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②画出带有生字的句子逐句读一读,在把这段连起来读正确、读流利。③用好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并给他们找朋友。

(2)合作方式:

①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学习任务学习、交流。

②明确分工,各尽其责,人人做好当小老师的准备。

(3)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1、各组轮流上台,人人当小老师,指导其他小朋友学习课文的一段

(1)在汇报交流过程中,同组的组员之间、台上的小老师与台下的小朋友之间可以相互补充。

(2)教师点拨

①引导读准字音

②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有效的方法识字。

③指导学生学会评价。

2、教师巡视指导。

四、朗读全文,巩固生字

1、同桌练读,各组练读。

2、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读。

(2)给身子找朋友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书写的生字,学生练习拼读。

2、分析识记生字的字形。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再试写

5、对照范字评一评。

6、生练习书写。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接力赛朗读,每人读一句。

2、说说每句告诉我们什么。

3、爱斯基摩人生活在什么地方?那里环境怎样?

4、教师介绍“极昼”、“极夜”

5、比较读读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太阳挂在低平线上,整天放射着光芒。

太阳低低的挂在地平线上,整天放射着柔和的光芒。

(1)学生先读。

(2)找找这两句不同在有什么地方?

(3)学生自由说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2、说说看,从第二自然段中你读明白了什么?

3、指名回答。

4、他们住在什么地方?

5、讨论:爱斯基摩人的冰屋是怎样起到保暖防寒的?

6、出门的时候,他们又怎样抵挡严寒的?指导读好“总要”、“厚厚”等词语。

7、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并想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2、结合图片认识爱斯基摩人的重要交通工具。

3、齐读本段。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的读全文。

2、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有趣吗?说说你的想法。

3、互相交流从课外书或互连网查找有关爱斯基摩人的趣事。

四、布置作业

把爱斯基摩人的情况介绍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爱斯基摩人

居住环境:温度低,夏天(极昼),冬天(极夜)

1、住冰屋

2、穿厚厚的衣服、鞋子、戴厚厚的帽子

生活习惯:3、打猎捕鱼为主

4、狗拉雪橇是重要交通工具

教学反思:

整节课师生之间的互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飞扬,自主意识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2.※白雪公主(一)

33.※白雪公主(二)

语文百花园八

S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看望生病的伙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的情境图,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同生病住院的小伙伴进行口语交流,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2.口语交际时要认真听别人讲话,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采用多种互动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际,逐步实现多向互动,引导学生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渗透关心他人,讲文明讲礼貌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创设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步骤:

一、图画导入,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1.出示挂图(教材中的情境图——只有小熊在场景中):

请同学们认真看图,图上画了什么?你们看一看,小熊怎么啦?

(学生根据图意说出“小熊感冒了,发高烧,住进了医院。”之类的话)

2.在情境图中粘贴上小鹿:

小鹿知道好朋友小熊生病了,他会怎么样呢?

3.请同学们想一想:小鹿去看望小熊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

二、在交际情境中,师生互动交际:

同学们说得不错!下面我们就来演一演,应该怎样看望病人。(板书:看望病人)

1.假如,老师是小鹿,谁来扮演小熊,请大家看看,老师这样看望病人,行不行?

2.师生共同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师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边演边说)

3.学生评议:(1)请大家说一说,老师这样看望病人,行不行?

(2)我们看望病人时应该怎么说呢?

(让学生明白:在看望病人时一般先要有礼貌地打招呼,再询问对方病情怎样,接着说说养病时应注意什么,最后可以送上礼品,说说安慰或祝福之类的话。)

三、小组练说,人人参与交际,在双向互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1.同桌同学互练:

那么就请同学们俩人一组,一人扮演小鹿,一人扮演小熊,演一演,说一说。

待会儿,老师请表演得好的同学上台演一演,好吗?

2.全班学生俩人一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3.哪些同学愿意上台表演给大家看看?(让几组同学戴上头饰上台分角色表演)

其他同学看看,他们表演得怎么样?(学生表演时,教师在学生旁边引导,学生有困难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4.学生评议:评议时注意引导学生先说别人的优点,再说不足,引导学生把话说得清楚、规范。

四、让学生根据交际情境,进一步练习口语交际,实现多向互动:

小兔、小猴也知道小熊住院了,也去看望它。它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1.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演一演。先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小兔、小熊,待会儿再请两位同学扮演小猴、小熊,比一比,看谁演得最好?好吗?

2.学生分角色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分别请两组学生表演)

(1)第一组:小兔和小熊交际。

(2)第二组:小猴和小熊交际。

3.学生评议:对四人进行评议,指出表演者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建议。

五、扩展延伸,在需要帮助时实现双向互动:

假如,小鹿、小兔、小猴二个好朋友,一起去看望小熊,应该怎么说?

1.现在,假如老师是小熊,谁愿意扮演我的好朋友——小鹿、小兔、小猴,来医院看望我呢?

2.师生间口语交际练习:(设计一个医院病房的场景,师生戴上头饰,学生拿上实物表演)

(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顾及到上台来的每个孩子,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学生间相互帮助,使课堂成为多向互动的“场”。)

六、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看望病人,大家都是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谢谢小朋友!

S版二年级上册《能说会道——看望病人》案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本中的插图)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小熊生病了,医生要他住院治疗,你们看,小鹿、小白兔和小猴正拿着礼物到医院去看望他呢!作为小熊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去看望小熊)

2、看望小熊时,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能说会道”——看望病人。

二、阅读内容,明确要求

1、阅读课文内容,看看图画。

2、提出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说话时要注意礼貌用语,态度要亲切,自然大方,语气要真诚。

三、引导说话,提高能力

1、想一想你准备带什么礼物去看望小熊,想对小熊说什么,小熊又会怎样说?

2、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互相评一评,看谁说得最好。

3、同桌分角色演说,(一人演小熊,一人演探望者)

4、推选代表分角色表演,看谁的动作、表情配合得最好。(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前最好能准备一些简单的头饰,教师及时鼓励有创意、有个性的表演。)

教学反思:

1.在设计上能够注意到利用孩子们善于模仿的天性,各个环节准备的比较好。

2.要求比较明确,便于操作。

3.如果把这个和写话结合起来,可能效果更好。

S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八》(语海畅游、背一背、读一读)案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中下结构的字和书写规律。

2.读句子,体会句子的好处。

3.朗读并背诵诗歌,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语文百花园八走一走,那里有一道道难关,只要你有开启智慧的钥匙,就能打开它们。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闯关吗?

二、“闯过写字关”第一题,我会写

1、出示“带、壳、常、茶”四个汉字,指导观察。

师:写好汉字,不但要多写,还要会用眼睛观察,会用心思考,请看这四个汉字,在结构上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在书写时中间部分与上下两部分怎样搭配?

2、了解上中下结构的字的一般书写特点。(中间部分与上下部分相呼应,一般是托住上部分,覆盖下部分,使汉字看起来结构紧凑。)

3、教师示范写“带”,引导学生描红,书写。

4、依照例子,练习写“壳、常、茶”。

三、“闯想像关”——第二题,读一读,想一想

1、自由地、反复地朗读句子,看谁能有所发现。

2、指导理解句子。

(1)同学们,这些句子真有意思啊!一边读一边想,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景,想像句子的意思。(如,想像成熟的石榴长裂了,露出一排排整齐饱满的颗粒,多像一个可爱的娃娃裂嘴笑着,多可爱,多愉快呀)。

3、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情感。

你感觉到作者喜欢那饱满的石榴、流动的小溪、飘舞的雪花和欢唱的小鸟吗?你喜欢它们吗?带上你的喜爱之情读一读吧。

四、“闯背诵积累关”——第三题,背一背

1、出示挂图,了解诗人。

这是我国唐代诗人写的一首诗。

2、朗读古诗,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3、一边读一边想,想想古诗的意思。把你读懂的与伙伴交流一下。

4、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查查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5、诵读古诗,把古诗背下来。

五、“闯阅读关”——第四题,读一读

1、有个成语叫“南辕北辙”,意思是说,心里想往南走,车子却往北走,行动和目的刚好相反,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读了以后你就明白了。

2、自由读文申成语故事,不认识的字请教老师或小伙伴。

3、小组互读故事,互相纠正读音。

4、你明白了南辕北辙的意思吗?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5、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跟同桌说一说。

教学反思:

1、以闯关的竞赛形式,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2、在解决问题时能做到让孩子们先自己解决问题,再在此基础上合作探究,能贯彻新课标的自主学习的要求。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22.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学习目标

1.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通过自读,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生齐读)读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问)

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先自己读,再同桌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

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语,齐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并”、“盛”是后鼻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分段练习朗读

1.第1自然段。

a.自由读第1自然段。

b.老师引读。师问:什么时候?谁要干什么?他宣布了什么?

学生以读代答。(很久以前,有位国王要挑选一个孩子做继承人。他宣布: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

2.第2自然段。

a.自由读第2自然段。

b.教师范读。听一听,老师读出了什么语气?(盼望花开)你也来学一学。(注意指导:十分、天天、看啊、看啊)

c.指名读、分小组读。

3.第3、4自然段。

a.自由练读。

b.练习人物的对话,想一想国王问雄日的话,国王和孩子们的对话,注意人物的身份,读出不同的语气。

c.指名分角色读,小组分角色练读。

通读全文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

2.朗读课文。

讨论

1.国王为什么要选雄日做继承人?

a.小组讨论交流。

b.汇报讨论结果。

指导书写

1.学生对书上田字格中的字逐一观察,想一想,提醒大家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如:不能把“分”的“八”字写成“人”字。

2.学生先描红,再临写。

完成课后“读读想想”

1.指名朗读,齐读。

2.“十分”可以换成什么词?(“非常”“特别”“格外”等)

3.试着用“十分”说一句话。(鼓励与众不同)

拓展练习

续编故事:雄日当了国王以后……

教学反思:

课文的每一个细节都要重视,而且应把自己当成文中角色去体会各自的心情、感受,把自己融入到课文里面才可能是可讲的生动、传神。

23.九色鹿

一、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湖、救”等16个生字,会写“义、求”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悟意境、积累语言。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信用、守信用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昨天,我梦见了一只鹿,它的身上有九种颜色,美丽极了!你们能猜出它叫什么名字吗?

2、今天,我们就和书中的九色鹿交个朋友。

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2、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那就请同学们再回头读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同桌互读课文,如果发现有读得不够正确的地方或有不认识的字,你就教教他,也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范读时放慢语速,重读课文中的生字。)

5、指导识字。

(1)教师点击课件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

(2)小老师领读。

(3)全班读。

6、请同学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认不认识它,要是认识了就擦去生字上的圈。

三、指导写字,培养习惯

1、同学们的识字本领真大!老师相信你们写字本领也很大!(出示“义”、“求”、“并”、“任”等八个生字。)

2、同学们再用你们明亮的眼睛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说说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漂亮,再看看老师在田字格中怎么写,记住笔顺。

4、请在书上描一个,写两个。

5、对照课本,同桌伙伴互相评评,哪个字写得好,就用铅笔打个/。没写好的就互相指点一下。

四、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流利。

2、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后评价。

3、感知内容,相互交流,九色鹿把那人救上了岸;后来那个人是怎样对待九色鹿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改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感悟文意

1、同学们的字不但记得好,写得好,课文也一定能读出感情来。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至第四自然段,分别用“——”和“~~~~”分别标出九色鹿的话和那个人的话。仔细读读,看看你想对九色鹿说些什么?

3、四人小组互相读他们的对话,并说说自己想对九色鹿说的话。通过各抒己见,学生们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说出来,大家对九色鹿的好心肠,产生共鸣。

4、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配乐读等形式朗读九色鹿和被救的那个人的对话。

5、聪明的孩子,请你们读读第五至七自然段看看你又知道一些什么?

(1)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后,并让他找出相关的句子,训练怎样读好这些句子;重在通过自由读、同桌读、挑战读等形式指导朗读好第六自然段,让学生从读中体会到被救的那个人为了贪图富贵、享乐,不讲信用。

6、播放第八至十一自然段的动画和课文录音,让学生边观看边听,并配上动作留意它他的神态、动作、语言。

(1)自由组合,三人一个小组演一演。

(2)配乐请三位同学上台演表演,其他同学边看边听边思考:国王为什么叫人放了九色鹿?那个人为什么躲到大山里独自生活去了?

(3)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当小老师带读。

三、指导积累,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请把你喜欢的词语标出来,摘录到《词语花篮》中去。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做一个讲信用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设计上能够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较好地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新的教学目标。

2、在设计上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变化较多,做到了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3、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还让孩子们参加表演,既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有可以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会话能力。但在从课文往品德教育的导出上还稍显不足。

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孟、推、剪”等8个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24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三、识记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

3、加一加:前——剪子——孟口——呆

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

四、写字教学

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

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

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

3、全班汇报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

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用什么语气。

可把课文分为三个情节:孟子逃学——孟母断织——孟子悔悟。并确定对话的基调:母询问、儿作答;母断织、儿惊讶;母述因、儿悔悟。

2、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3、全班汇报表演。

四、分角色演课本剧。

五、扩展练习

收集孟子的故事并讲给同学听。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在表演时课堂没有组织好,有的孩子没有事情做,如果把表演时旁白部分交给表演的孩子,他们有事做,就不会那么吵了。

25.苏雅的画儿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2个会认字,会写8个会写字(另加2个,共10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的心情;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肯动脑,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指导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的不同心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出示课题并读,说说你想知道什么?你从这个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会认字:

1、请你自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得流利、正确,想一想文中的主人公都有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画坏之后,苏雅和爸爸都有什么样的表现?请你读一读。(指导看图)

3、从文中勾划出你喜欢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把你喜欢的词语读给同桌听听。

4、交流词语:

端详楼梯参加客厅弄脏卧下但是评比懂事

变成全班满意比赛道理坏事

(自由读、齐读、抽读)

5、学习会认字。

(1)小组长主持学习会认字;

(2)指导学习一:析字组词

洋弟叁丁庄但苹董

详梯参厅脏担评懂

(3)指导学习二:连一连

艹立王臣讠忄

卜廾办董平端

()()()()()()

(4)卡片识字(抽读、开火车)

三、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

1、抽生分角色读一读,其余同学思考,文中苏雅懂得了什么道理?

2、你能举些“只要肯动脑,就会把坏事变成好事”例子吗?

四、练习加标点符号,再读一读。

1、爸爸的主意很妙

2、爸爸你的主意真妙

3、苏雅你怎么会想到画小狗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有情入味;

2、会写字描红,注意想哪些字特别需要注意,为什么?

教学反思:

读与思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往下文探究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识字三“枇杷”和“琵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流利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枇杷”和“琵琶”》。齐读课题。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题目中的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

2、让学生说说“枇杷”和“琵琶”这两个词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读故事,认生字

1、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圈出生字词语,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做小老师,帮同学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自己认识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字?

(2)汇报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相机让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

(3)你还教同学认识了哪些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出示带有生字的生词,先自由读,再齐读。

三、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1、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丢字。

2、指名读故事,学生互评。

四、讲故事,内化语言

1、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再互相评一评。

2、推选代表讲这个故事。

3、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游戏复习认字

1、“找朋友”认字:让学生把带有本课生字部件的卡片拿出来,自由找伙伴组合认字。

2、把字卡拿出来,老师读一个,学生摆一个在桌面上。(学生跟着边读边摆)

3、给生字找“家”;黑板上贴上写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的“小房子”卡片,让学生按结构将字归类。

二、组词说句

1、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生字,用它来组几个词,看谁说得又多又好。

2、小组内交流组词情况。

3、全班交流组词情况。

4、用“枇杷”、“琵琶”、“特别”这三个词语分别练习说话。

三、指导写字

1、观察要写的字,找出共同点,说说还有什么发现。

2、半扶半放指导写字,特别是写好“候”、“县”这两个字。

3、学生描红,并练写一个。

4、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5、评议后继续练写。

四、完成课后练习2、3题

1、练习课后第2题。

2、让学生读一读,然后比一比“人身”、“人参”以及“珍惜”、“珍稀”这两组词语的异同。

3、举例说说还知道哪些词语是读音一样但意义完全不同的词。

4、全班交流。

5、练习课后第3题。

教学反思:

1、本课设计上能够根据孩子们对故事比较感兴趣的特点,用听故事——读故事——识汉字——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在设计上体现了让孩子自主学习的特点,步步深入地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3、在让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较好落实了教学目标,提高了他们识字的兴趣。

26.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8个生字,正确书写“讶、折、独、梅、暗、寒”6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梅花的顽强品质和夜雪的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梅花》

一、出示课件,导入新课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的课件或图片)

同学们认识这些吗?它们在什么季节开放?

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梅花?你还了解梅花的哪些知识?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雪花飞舞、梅花盛开的情景。

雪花纷飞,银装素裹,几枝红梅迎雪绽放。这美妙、飘香的世界,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叹。让我们与诗人一起走近梅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领略它的品性!

3、板书课题。教师边画梅花,边背诵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二、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教师巡视并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并纠正读音。

墙:qiáng数shù凌:líng雪:xué为:wéi

3、师范读,学生跟着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以组为单位,学生练习朗读。小组内互相讨论,提出疑难问题并尝试解答。

5、师生共同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墙角数枝梅:数枝,许多枝。

凌寒独自开:凌寒,冒着严寒。

遥知不是雪:遥,从很远的地方看。

为有暗香来:为,因为。暗香,淡淡的花香。

6、学生互相提问,先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7、反复练习朗读,想像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怒放的画面。

8、在读、议、背中感受梅花耐寒、清香、洁白的特点。

9、师小结:这首诗通过写梅花不畏严寒,冒雪开放,赞扬了梅花坚强的品格。

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生字

1、了解了梅花的品格,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识字朋友吧!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进行认读。

2、小组合作,进行认读、识记生字。

梅:形声字,左形右声。

暗、独:采用旧字加部首的办法记忆。

遥:和形近、同音字摇进行区分记忆。

寒:和形近字“赛”进行区分记忆。

凌:可采用编写谜或顺口溜的办法记忆。凌:两点水做准备,土八折文排好队。

3、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申的生字,说一说怎样写才能端正、美观。

(2)学生试写,教师重点提示:

独、梅、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书写时要注意避让。

寒:要注意端正。下面两点要写在竖中线上,撇和捺要舒展,起出宝盖头,三条横线间距要均匀。

四、引导背诵

1、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背诵。

2、播放音乐,学生伴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背诵。

3、学生根据诗意,想象画面背诵。

第二课时《夜雪》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猜一猜:我是水,我会变。太阳一晒,就变成汽升到天空。到空中,变成极小极小的点,连成一片,我就成了云。冷风一来,我就会变成小花朵落下来。你们猜,我变成了什么?

2、板书课题:夜雪

3、根据诗题猜猜这首诗写什么?(夜晚下的雪、夜晚的雪景,夜晚出雪……)

4、试读古诗引导质疑,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二、带种疑问,学习古诗,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听读识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并用铅笔圈出认识的新字朋友。

3、教师领读生字卡片,并进行正音练习。

衾:qīn枕:zhěn讶:yà复:fù折:zhé

4、师领读古诗,学生跟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5、播放雪景课件,师配乐范读。

6、理解诗句大意,解释重点词语。

已讶衾枕冷:衾枕,被子和枕头。讶,惊讶。

复见窗户明:复,又。明,明亮。

夜深知雪重:重,雪下得很大。

时闻折竹声:时,时常。闻,听见。折竹声,竹子被雪压断的声音。

7、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朗读,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8、同桌互相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连起来试说诗句的意思:

我睡着睡着,感到很惊讶,怎么被子和枕头越来越冷?这时候,我又看到窗户外面的雪特别明亮。夜己经很深了,我知道外面的雪越下越大,时常还能听到大雪压断竹子的声音。

9、同桌互相说说你读这首诗的感受,想像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三、学习生字,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2、共同交流记忆方法和结果。

讶:形声字,左形右声。

枕:(编顺口溜)木头横着放,倦腿人枕上。

复:(编顺口溜)人上,日中,折文下,不止一次还复杂。

3、指导书写。

讶:讶的第四笔是竖折。

折:第五笔撇,要写在竖中线上。右边是“斤”,不是“斥”。

这两个字的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才好看。

四、想想画画

把你喜欢的梅花或雪景画下来。同桌互相讲解、欣赏。

教学反思:

1、课的设计能够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重视背诵朗读的基础上,把识字的要求在课堂上落实的比较好。

3、重视听说读写,还能让学生把对诗歌的感知通过绘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能较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

17《我真希望》

教学目标

1.认识“希、囱、而”等10个生字,会写“而、囱、扬、洁、彩、芬、芳、晶”8个字以及以下词语:而是、洁白、烟囱、云彩。

2.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你们希望自己能住在什么样的地方?(播放课件)人人都想住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那里绿树成林,空气清新,多美啊!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我真希望》。

2.板书课题,指导有感情读好课题。

(点评:通过课件中的图画、音乐及教师生动的描述,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美好的希望之中。)

二、初读课文,认知生字

1.师:借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圈出文中的生字,和词语在一块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课件显示生字)。

①小老师领读(有注音),想领读哪个就读哪个。

②集体读(有注音)。

③开火车读(无注音)。

④抢读(无注音,打乱顺序)。

⑤游戏:读字救小羊。(课件显示情境:大森林里,小羊站一边,大灰狼站在另一边。大灰狼慢慢走近小羊,学生同时大声快速准确读出生字。如果学生还没读完,大灰狼就走到了小羊跟前,大灰狼就会吃掉小羊;如果学生读完生字大灰狼还没走到小羊跟前,大灰狼就会停下来,小羊就得救了。)

3.学生自由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同桌听。

(点评:这一板块的教学活动,体现教师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教师创造多种朗读方式,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由于生字教学比较枯燥,课件“读字救小羊”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生字的快乐当中。)

三、朗读感悟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

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归类,并找出问题,四人小组带着问题边读边讨论。

2.小组交流并讨论:“我”为什么有这样的希望?该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我的心情?屏幕上随机出现相应的画面内容。

3.全班汇报,朗读感悟。

①整体要求每小节以“我真希望”开头,重音应落在“真”上,突出一片真心。后两句“不是……而是……”,语调应由低沉,逐渐转向明快;用轻柔、向往的节奏和语调读好每小节的最后一句话,把无限的希望、美好的憧憬表达出来。

②第一小节屏幕显示:浓浓的黑烟——轻盈洁白的云彩。

引导学生理解“轻盈洁白”,从而指导学生读好这个词。

第二小节屏幕显示:灰灰的粉尘——清澈晶莹的泉水。

引导学生想像泉水清澈见底,晶莹透亮的样子,理解“清澈晶莹”一词,并读好它。

第三小节屏幕显示:浑浊的气体——象征香味的略带彩色的气体。

引导学生体会浑浊气体刺鼻的味道,理解“芬芳”一词,从而指导学生读好“淡淡的芬芳”。

第四小节:美好的环境——树绿、花红、小鸟鸣叫。

引导学生理解“我真希望”反复出现的含义,及最后省略号所代表的意思,从而指导学生读出内心希望的强烈,感受结尾意蕴深远。

(学生先说哪一节,就先出示哪一节,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4.感情朗读

①学生自由读全诗。

②男女生分读全诗。

③教师引读:我真希望……

不是……

而是……

④看屏幕,学生配乐齐背。

(点评: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并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朗读感悟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充分表达出来,自由发挥自己的朗读技巧。)

四、联系实际,加深感悟,指导实践

1.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录像资料。

师: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们不希望看到,请看屏幕。

2.指导实践,布置作业(课件显示提纲)

师:这些现象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课后对自己身边的环境做一次调查,存在哪些污染,如何治理,咱们下一节课交流。

(点评:通过观看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结合实际情况,深化本课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布置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为动笔写小诗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课文,导入新内容

1.读生词卡片;

2.背诵课文。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深入调查了周围的环境,你有什么收获吗?

(点评:把学生从课前的状态迅速带入情境中,将入境和复习结合起来。)

二、交流调查结果,拓展延伸

1.全班交流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2.谈自己的感受。

师:做了这么细致的调查,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感受吗?有什么新的希望吗?该为环境保护做点什么呢?

3.语言实践,拓展延伸。

师:请大家模仿课文中诗歌的表达形式,用上“我真希望”的开头,把自己对改变环境的愿望写一写,可以写一段,也可以写二至三段。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点评:通过实际调查交流汇报,使学生深深感触到污染无处不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已经刻不容缓。通过写小诗,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口语表达及写话的训练。)

三、巩固课文,加强语言文字的练习

1.出示问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洁白的()芬芳的()动听的()

2.指导“我会写的字”

①出示我会写的字,引导观察。

②学生试写感悟,交流体会。

③根据书写情况,教师范写指导。

④学生再练。

3.采集本课中表达环境美的词语。

(点评:通过这个板块的练习,强化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将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后,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指导更有针对性。)

四、总结

师:学了这一课,让我们大家赶快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母亲,做出自己的贡献吧!

课后反思: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树立环境意识,积极参与治理污染,并通过实际调查,锻炼能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也是本节课力求达到的目的。在学生感悟朗读时,应尽可能多的给更多学生展示的机会,这是我今后在教学中应注意的。

18《清清的溪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新偏旁“衤”。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才能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引入,激情导趣

1、出示课件: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的情感。

(师:你看到了什么呢?你有什么感想呢?

2导入课文。

师:是呀,我们的大自然美极了,不但有茂密的树林,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是一条条清清的溪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大自然中的清清的溪水。谁会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如,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出示会认字字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检查认读。

(1)小组检查(抽读)

(2)师生交流:开火车读(师边听边纠正)

3、出示没标拼音的课文进行朗读。

(1)自由读,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几位学生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几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三、认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掌握的情况。

师:这些生字中,你会读哪个字,请同学们在小组交流。

2、出示去掉生字的拼音。

(1)指名读。

(2)请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小组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

3、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互、象、被、掉四个字,学习新偏旁衤。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和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2)学生范写生字俩、读、沿、朝。引导学生在己认识偏旁和字的基础上能自己正确书写。

(3)学生书写,互相欣赏,检查订正。

四、语文实践活动(一字开花)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多读课文,指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字卡:检查记字情况。

2、课文写了哪些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这儿个动物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说这幅图说的是什么?(交流)

3、出示图1:课文是怎样写的?请自由读一读。

4、小组讨论: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3自然段。

6、小结

师:你认为大象、棕熊做得对吗?为什么?如果再这样做,大自然会变成什么样?所以,假如你是大象、棕熊,你会怎样做呢?

7、学习第10、11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说得对极了。大象和棕熊也知道错了,它们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了,你们看……(出示动画课件)。

(2)指导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

(3)看了动画、读了课文,你想对大象,棕熊说些什么呢?

三、深化练习,积累词汇

出示课后第二题:

例:挖(坑)

栽()培()浇()

四、汇读全文,整体感悟

1、自由读课文,感悟课文。

2、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3、分角色表演。

五、师质疑并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读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再把自己喜欢的抄写下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应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19.一封奇怪的信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及以下列词语:姑娘、种树、奇怪、举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儿童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绿化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对话,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绿化的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对我们大西北有多了解,说说你知道的。一个小姑娘知道了大西北的情况,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2、板书课题,齐读。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以不同形式认读生字词。

4、小组讨论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5、班上交流汇报识记生字的成果

6、巩固识字。

通过拼字,连词,做动作等方式识记生字。

三、读文讨论,评价人物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朗读课文2—8段,讨论问题。

(1)、小姑娘为什么要邮寄槐树籽?联系实际,体会“沉甸甸”的意思。

(2)指导朗读2—8自然段。

(3)、你觉得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

3、轻声读9—10自然段。

(1)用“——”画出小姑娘说的话,用“~~~”画出叔叔说的话。

(2)从小姑娘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朗读人物的对话,重点读出小姑娘骄傲、惊奇和叔叔不解的语气,体会小姑娘的爱心。

四、说话训练,提升情感

你喜欢小姑娘?为什么?

五、分角色演读课文

1、教师扮“我”学生扮“小姑娘”,分角色演读课文。

2、学生小组分角色演读课文,教师指导。

3、让学生上台演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字及新词。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认字。

1、游戏认字

我做动作,说你猜。

“击鼓传花”,花到谁手中,谁上台读生字并组词。

2、读句子

小姑娘请我把这封沉甸甸的、贴着邮票的信封投进邮筒。

二、指导书写生字

1、自主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按结构归类。

2、说说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注意笔顺、间架结构。重点指导书写“树”’“举”这几个字,其他的字让学生自主书写。

4、描红、临写

5、师生评价。

板书设计:

19一封奇怪的信

小姑娘→寄树种→支援大西北

爱心{

叔叔→抱小姑娘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通过用对话让学生去理解感悟。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靠单纯的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得到的,而是在学生入境入情、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自悟出来,有了语感读出来的。

20.不用嗓子的歌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文的朗读与学习,了解小蜜蜂,小青蛙和蝉这些小动物的发言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小蜜蜂,小青蛙和蝉这些小动物是怎样唱歌的?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的兴趣。

【重难点、关键】

通过课文的朗读和学习,让学生了解蜜蜂,青蛙和蝉这些动物的发音方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在课文中找到这个字的位子,把句子读流利。

2、朗读课文,了解小蜜蜂,小青蛙和蝉的发音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唱歌吗?喜欢唱什么歌呢?

2、人类唱歌是用什么来唱呢?(嗓子)对!人类是靠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的,在动物王国里,有写小动物是不用嗓子唱歌的,大家想知道它们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不用嗓子的歌手。

3、生齐读课题,不用嗓子唱歌,那么它们是用什么来唱歌呢?

二、听故事(整体感知,激发课文兴趣)

1、出示课件(挂图)

2、说一说你听到的故事,

三、读故事,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读故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2、组织初读比赛。

(1)、要求:先通读,再选自己喜欢的段读,准备参赛。

(2)、评比,

四、掌握生字的读音,

五、学习课文。

1、要想学习课文,我们得先认识一只小黄莺。(贴图片)黄莺可是森林中的百灵鸟,它唱歌十分动听,小黄莺想找几位金嗓子歌手,组织一支森林合唱队它都找到了谁组织森林合唱队呢?

2、指名读2——4自然段,都找到了谁组织森林合唱队呢?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黄莺来到什么地方?听到了什么?

(2)、嗡嗡嗡的声音虽然很轻,却十分动听,这声音的蜜蜂怎么样发出来的呢?(靠翅膀振动发声)

(3)、看课件。

(4)、指导朗读,分组读,齐读,男女生互换读。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黄莺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听到了什么?这歌声怎么样?小黄莺有是怎么样称赞的呢?

(2)、小青蛙是靠什么发声的呢?

(3)、指导朗读方法同上。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小黄莺又飞到那里?它又听到什么声音?蝉发出的声音又怎样?

(2)、这回小黄莺又听到后,它自己也做了调查,看看它的调查结果会怎么样?

(3)、看课件,(4)、齐读本段

6、小黄莺找到这三位歌手,可高兴了,你们听,森林合唱队演出开始了,(课件,播放动物的声音)好听吗?能用你们读来表达吗?

7、“这些歌手都不用嗓子唱歌,但是唱得比金嗓子还好听,”这些歌手指谁呢?它们分别用什么来唱歌呢?

8、齐读全文。

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找找看其他动物是怎么发声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2、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奥妙的兴趣。

3、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内容,

1、齐读课文,

2、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3、出示表格,生口头填空。

动物

声音的特点

发声方式

小蜜蜂

嗡嗡嗡,声音轻,十分动听

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小青蛙

呱呱呱,又响亮又有节奏

靠声囊发出声音的

吱吱吱,又尖又细,持续不断

靠振动肚子上的透明的薄膜发声

5、你还找到了那些小动物的发声方法呢?交流吧!!

6、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生畅所欲言)

7、总结:《不用嗓子的歌手》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小蜜蜂,小青蛙,蝉这三中动物的发声方法,其实动物世界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奥妙在等着小朋友的发现呢!希望小朋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样你有很大的收获!

二、识字

1、出示要认读的生字,学生拼出读音,

2、小组讨论怎样记字型的。

三、写字。

1、出示要书写的正字,生读。

2、给这些字组词。

3、生记字行,认识欠字旁

4、教师范写,(略)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四、完成课后练习。

五、布置作业。书写生字词。

板书:不用嗓子的歌手

小蜜蜂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小青蛙靠声囊发出声音的

教学反思:

让学生自己用不同的线条画出各歌手说的话,画好了同桌之间就互相检查,老师最后在投影出示。

21.动物过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写会用8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树梢、暖暖和和、舒服”等词语。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比较青蛙、蚂蚁过冬方式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小动物们过冬的方法,增长科学知识。

2、学习本课中的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动物过冬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动物的图片及头饰;动物过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谁知道“过冬”是什么意思?

2.出示图片、标本。问: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谁能说说它们的名称?

3.教师讲述:今天学习的课文,为我们介绍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过冬的一些知识。它们到底是怎样过冬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请大家翻开课文。

板书21.动物过冬

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利用拼音和字典,初读感知,自学课文

1.练习朗读全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多读几遍,读准记牢。还要注意轻声和儿化韵的朗读。

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查查字典,在小组内和同学们交流。(这步活动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其动脑、动手、动口,不流于形式。教师巡视,有重点地指导。)

3.指名学生朗读全文。思考:本文是写这些动物在过冬,还是准备过冬?分几个自然段写的?(因有图画穿插,分段易混,要适当指导。)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几幅图,哪几种动物?想一想,为什么没画出燕子、杜鹃和黄鹂?)

5.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课文写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准备过冬的事。)板书: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

三、分段读、想、批划,再自学

1.自由轻声分段读课文,边读边批划:

①表明天气变化的词句。(或是季节变化)

②表明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各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③表明青蛙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④表明蚂蚁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2.把找出的词句读几遍。

四、分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①指名朗读本段。

②理解:早晨,小蚂蚁来到树林里,它发现树林里有什么变化?(满地是落叶,感到有点儿冷,周围静极了。)从这些变化中你感觉到了什么?(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朋友不见了。)

③谁能说说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冬天来到时,树林里的变化)

④指导读本段。(注意引导学生从“有点儿冷、静极了”等词和后一问句中体会语气)

2.学习第二段。

①指名朗读本段。

②理解: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动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哪里知道的?(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准备过冬的情景,从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中知道的。)

③读议小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从它们的对话中,大家知道了这几种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

结合课文理解“暖暖和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就用“暖和”?“这儿”指哪儿?(当地,现在生活的地方)。

④指导读本段。(联系插图,边看边体会,注意小蚂蚁仔细访问的样子和语气,喜鹊热心并高声回答的样子与语气。)

3.学生自学第三段,教师引导归纳整理。

①出示小黑板,交代学习方法与要求。

a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b看看这段写谁准备过冬,用一个词说一说。

②学生自学。

③讨论。

你知道青蛙是怎样过冬的?冬眠是什么意思?

从青蛙的话中,你知道它是怎样冬眠的?(整个冬天,睡在洞里,不吃不动)

哪些词句写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处?

④回读本段。(注意文中的问号、感叹号,体会对话的语气,先试读,再指名读。)

4.自读第四段,看小蚂蚁怎样准备过冬。

①自学思考:小蚂蚁准备怎样过冬?

②联系比较:蚂蚁、青蛙在洞里过冬有什么不同?(蚂蚁在洞里过冬,但不是冬眠,要活动还要吃的,所以要准备过冬的粮食。)

五、回读全文,总结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6种小动物,共有几种过冬的方法。

3.教师总结。本文告诉我们,冬天到了,各种动物都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过冬。如燕子、杜鹃、黄鹂飞到南方过冬。喜鹊就在当地把窝垫得暖暖和和地过冬。青蛙和蚂蚁都在洞里过冬,但青蛙是冬眠,蚂蚁在洞里不冬眠,还要准备虫子当粮食,好在洞中生活。

六、完成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小蚂蚁:天真好奇;青蛙:自信且答问耐心;喜鹊:平静和气)

2.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教师也可简略介绍几种动物过冬的知识。

3.介绍有关课外读物,要求课外阅读,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句:

词:周围树梢暖暖和和告别冬眠舒服刨土

句:我要冬眠了。整个冬天,我们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到明年春天再出来。

二、学习生字:

(一)读准字音: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周静围雪跳满池该

2.学生自读、同桌互读。

3.指名读,大家纠正读音。

注意:“周、池”两个字是翘舌音,

(二)记住字形。

1.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自学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三)指导书写。

三、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25动物过冬

燕子、杜鹃、黄鹂到南方过冬

小喜鹊搭窝过冬

小青蛙要过冬

小蚂蚁准备食物

教学反思:

注重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进行,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灵活。

语文百花园五

《语文大课堂办小小手抄报》案例设计

一、教学目标

重点:教给学生怎样办手抄报。

难点:通过办手抄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引入

1、同学们,你们平常喜欢看什么?

2、出题《办小小手抄报》,齐读。

二、新授

1、出示各种报纸,让学生观察报纸上有什么内容。

2、报纸有趣吗?你们喜欢吗,想不想也办一份报纸?

3、分几个人一小组,商量手抄报上写些什么,画些什么,内容怎样安排,小组分好工。

4、小组汇报。

三、教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收集手抄报的内容。

教学反思:

1、本课设计上能够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办报,通过自己的学习来落实教学目标。

2、在设计上能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报纸来引入,让学生把平时学到的东西能够用上,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自主学习中能够较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对一些教学目标和应该注意的事项,似乎没有较好地安排,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有一定难度。

语文百花园五

【教学目标】

1、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的能力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2、运用多种方法,尝试不同的练习形式,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3、在多样的练习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尝试创办小报。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

【重点难点】

1、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掌握各个知识点。

2、指导学生创办小报。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尝试各类词语练习,提高辨析能力。

2、引导学生将谚语记录在“我的采集本”中。

二、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一张写有价格的发票。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习题1,了解轻声的读法

1、出示词语卡片。引领学生认读。

2、请你自己读一读。能发现什么规律?

3、学生讨论。

4、教师小结:我们发现,这些词语的第二个字要读成轻声音节。

5、出示标有音节的词语卡片,请学生认读。

6、还有哪些词语在读时有这样的变化?

7、学生列举实例。

(二)学习习题2,掌握数字的大写形式。

1、教师出示一张写有价格的发票。

这是老师在一次购物中拿到的发票。哪个同学知道老师花了多少钱?

2、学生看发票。

3、请看懂的学生说出发票中的金额。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4、今天,我们一起认识数字的大写形式。

学生看书,了解各个数字的大写形式。

5、认读生字。

6、同桌互相出题。练习运用数字的大写形式。

(三)学习习题3,辨析同音字

1、出示同音字,请学生认读。

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点拨。

4、多种形式练习分辨同音字。

(四)学习习题4,认识成语,积累记忆

1、出示成语,引领学生认读。

2、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的大致意思。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欢声笑语喜气洋洋生机勃勃气象万千

3、看书中的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4、请你结合书中的插图,展开想象,用上这些成语,说一段话。(交流)

(五)引导学生积累谚语

1、出示谚语,引导学生认读。

2、想一想每句话的大致意思。

3、小结:这是人们在生活中积累总结出来的语言。它们通俗易懂,而富有深刻的意义,这就是谚语。

4、将这些谚语抄写在“我的采集本”上。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在学习中掌握创编小报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具准备

学生总结创办的小报样本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读一读”,理解短文的意思

1、提出要求,独立阅读《尖尖的草帽》。

2、学生自学,标画出自然段的序号。

3、指名朗读课文,请学生说出这篇短文的大致意思。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5、说一说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

(二)学习“办小小手抄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1、学生讨论,办小抄报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2、学生汇报。

3、教师出示一份同学们办好的手抄报。学生观察这份手抄报包括哪些要素。

4、学生观察后,汇报:手抄报的名称、版面设计、美术装潢、手抄报的内容……

5、学生讨论手抄报主题。(“大自然-----我们的朋友”)

6、根据这个主题,确定手抄报的内容。

7、小组讨论,分工合作。

8、教师提示分工项目:主编、美术编辑、文字编辑、抄写者。

9、根据手抄报的主题,合作完成。

10、汇报展示,集体评议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类型:详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

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使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

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方法。

逐步养成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的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朗读.背诵和阅读课外书报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方面已掌握一些方法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朗读的形式,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朗读姿势。

教学准备:有关挂图。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在一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专心倾听勇于发言……)

二.指导看图1.2

1.图上的小姑娘在干什么?

2.仔细观察她的朗读姿势,她是怎样朗读的?

小结:朗读时要身正.肩平.双手拿书,双臂平放。

三.模仿评价

1.请几个学生练习读书姿势,其余学生观察评价。

2.小结:如果姿势不正确,会对人体有影响,身不正肩不平容易引起脊柱弯曲,两臂不自然平放,朗读时会感到吃力,目光与课本不能保持垂直,课本上的字就不容易看得真切,眼与课本的距离不能保持一尺,过远过近都会影响视力。

3.指导看下图,全班同学的朗读姿势怎么样?

4.全班朗读,指名分组观察,交流。巡视纠正。

四.集体训练

1.复习要领。

2.指名几位学生摆正朗读姿势一齐朗读。

3.评价指出:

朗读时不仅要姿势正确,还要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嘹亮,态度大方,字字入目,句句过心,正确流利,富有情感,神情专注,边读边想。

4.正确的朗读姿势需要我们在平时每一次朗读时加以注意,经常地进行朗读,养成良好的读书姿势。

五.总结:

一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书写字的姿势,掌握了握笔的方法,还知道了保护视力的一些要求,今天我们又知道了朗读的姿势和要领,以后我们要天天坚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背诵形式,训练正确的背诵姿势及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掌握背诵姿势及方法,逐步培养良好的背书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画面

1.指导观察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1.2

1.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样摆放?

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

小结: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态度认真。

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声音响亮,边背边想,正确流利,富有情感)

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

5.请同学们猜一猜,图上的同学背诵的是哪篇课文?

6.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呢?要注意什么?

(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

三.介绍你以前是怎样背诵的呢?

四.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1.观察图3: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背诵时怎样?

2.看图4:图上的人在干什么?感情怎样?妈妈怎样?

3.看图5:小朋友们态度和姿势怎样?

4.小组模仿,同桌交换相互检查背诵。

5.请你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来说说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在哪儿,又是怎样进行背诵的。

五.总结

本课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背诵的正确姿势,要领,了解了背诵的形式,知道了看图背诵的方法。今后,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多读.勤背,乐背。这样你肚子里故事就会越来越多。难怪,有的小朋友能成为故事大王呢。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课文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培养阅读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设计:

一.观察图:

1.从第一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位小同学借到了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多开心呀!

3.你知道为什么这位小同学得到一本课外书就会这么开心呢?

出示几条格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说说你知道谁经常爱读课外书的。

5.看图2

阅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态专一,但为了保持阅读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

6.观察图3:小同学在干什么?表情怎么样?

7.小结:从这三幅图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借到一本心爱的书时那么高兴,阅读时又是那么专心,在挑选课外书时那么认真。

二.观察下面两幅图,请你说说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三.小结

当你与书交上朋友后,你会得到无穷的快乐,因为她会让你懂得许多知识,成为小博士;她会让你了解一些新闻,成为百事通;她会让你有无穷无尽的故事,成为受人欢迎的故事大王……

识字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

2.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去理解字词。

3.了解水乡秋天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激发兴趣自主识字、读词,写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江南,那儿的水特别多,所以也叫水乡。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你怎么看出来的?想知道水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读了这些词语你就知道了。出示韵文。

二.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1.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学生自由练习。

2.交流。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谁还想说说。(注意翘舌音,后鼻音)

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谁来读准第一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男女生分两排读。四排词语连起来谁行?点名2人,齐读。

4.去掉拼音谁也会读?学生练习,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读。齐读。

5.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还要读懂,读出味道来。

三.读词成串,边读边想。

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出示图片,秋天的水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乡变得更美了。你们觉得美么?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来读?点名读。师范读,我读得美么?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美?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当我读这排词语的时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现了这幅画面。你们也来试试,读得慢些,要边读边想。点名读,评议(慢些,听出来了,你很喜欢水乡)男女生读,齐读。

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欢图上的什么?相机认识菱藕。这排词语,你也能读好么?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试试看。点名读,评: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出来了,你特别爱吃菱藕。荷塘真美啊。

3.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船队为什么要唱着渔歌呢?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船舱里装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欢么?能读好这排词语么?注意边读边想,自己练习。点名读。评议。

4.夕阳终于落山了,夜晚来临了,水乡的夜景也很迷人。出示图片,美么?看谁能凭自己的本领把这排词语读好。点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四.连串成篇,形成积累。

1.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来读,你们还能读好么?请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读得真好听,真上口,这里有个小秘密,瞧,一、二、四排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听起来特别悦耳。

2.听了你们读,我也想读。师配乐朗读。我读得好么?知道我为什么读这么好呢?(边读边想)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生练习。

3.点名读。(评议:停顿,想象。你读得真好,封你做读书大王)这么多人都想读,这样吧,请你离开座位,去找自己的好伙伴,你们两个相互读给对方听。读好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都读好了么,那就请大家起立,带着心情,带着表情一起来读一读吧,会背的可以闭上眼睛边想边背。齐读。

五.示范指导,认真写字。

1.课文读得真不错,这些词语你们都记住了么?出示生字。谁能熟练地读出它们?点名读。齐读。把拼音去掉也行么?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看来你们真的都记住了。

2.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春天头发青,秋天头发白,远看像棉花,风来起白浪,猜一植物。谁猜到了?你怎么猜到的?看看是不是它。你真聪明。

3.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都带有草字头?还发现了什么?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观察范字。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学生描红。(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4.出示田字个格“苇”,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进行范写。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了解水乡金秋十月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指导用文中词语造句,以及文中插图的说话:“游水乡”的训练,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具准备

美丽的水乡景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

金秋烟波水乡夕阳归舟渔歌

芦苇菱藕荷塘枫叶灯火月光

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

2.抽读这些词语。

3、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二、指导感悟

1.激趣促读。

小朋友,现在你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水乡,实际上水乡美得很哪!你们还是自己坐上小舟再到水乡游一游,细心地看一看,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介绍边读边展开想像的读书方法。提示: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认为哪儿最美?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3。互说互读。

4.反馈指导。

全班交流,大体步骤为: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通过“烟波”感悟湖面的苍茫、广阔。语速较慢。

(2)第二行:荷塘多彩明丽,摇曳多姿。语速较快,表达出兴奋之情。

(3)第三行:一幅“渔歌唱晚图”。晚霞映红了湖面,渔民们唱着悦耳的渔歌满载而归。语速稍快,抒发了丰收的喜悦。

(4)第四行:湖面的枫叶红得像二月花,湖面的点点灯光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在明亮的月光照射下,水乡更显宁静和迷人。读的时候语速稍慢。

5.整体感悟。

(1)了解叙述顺序: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

(2)练读全文。(提示:边读边联起来想像一幅幅画面。)

(出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

a,自读,再口头填空。

b.反馈说,评议,再说。

C,进一步感悟水乡的美丽富饶。

三、指导熟读

1.体会押韵。

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是押韵的。读起来琅琅上口,自读体会。

2.指导停顿。

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

3.练读全文。

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朗读。

四、练习造句

1.自己从韵文中找一个词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最好。

2.指名造句,评议。

3.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选两三个词来造句。

五、指导看图说话

1.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踊跃,但还觉得不过瘾,下面我们再来比试比试。

2.多媒体课件出示金秋的水乡图。

(1)同学们能不能按顺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听。

(3)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

(4)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拟人句,一些好词呢?

(5)说了这么多的水乡景色,你想发出什么赞叹?

就把这句赞叹句作为文章的结尾。

(6)指名说,比赛说。

六、学习生字

指导描红、书写。

识字2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犭”旁。

2?诵读课文。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

2、能指导看图,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3、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和欢庆场景。

4、学会书写“桥、检、陆、礼、炮”这五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

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

1月1日3月8日5月1日

6月1日7月1日8月1日

10月1日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

2?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国庆节。

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

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显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上空绽放礼炮及天安门升旗仪式插图。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学生齐读词语。

(2)阅兵式插图,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陆空”。

3?指导学习第三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

(2)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

4?指导学习第四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

(3)出示词语,齐读:“神州”“腾飞”“中国龙”。

四、复习阅读,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

2?指导写字。

(1)学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桥、检;炮、焰。说说左右结构比例。

(2)教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笔顺。

(3)教学“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巩固学习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剩余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天安门广场的节日欢庆气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显示)城楼红灯金水桥

大典检阅海陆空

礼炮焰火狂欢夜

神州腾飞中国龙

2.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

3.抽读词语,齐读词语。

二、读韵文。

1、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这些词,现在你是不是已经懂得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呢?

2.训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3.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好吗?为什么?

你们能不能比他读得更好?

4.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跟你们比比,行吗?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学生评价

5.知道老师为什么读这么好吗?教师介绍怎样有感情地朗读:

我边读边想像天安门城楼、金水桥、接受检阅的威武雄壮的陆海空三军,夜晚广场上的狂欢情景……

6.你们也学着老师的方法来试试。

7.指名读,评议,再读。

8.全班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三、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把剩余的生字一齐学完。

2.读读这些词语。

3,看看这些字,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学生互相交流。

4.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着重指导以下的生字:

狂,新偏旁“g”(反犬旁),笔顺是:

第二笔“)”像动物直立微微点头的样子。

焰:右上方是“*”第二笔是不带钩的,下方的笔顺为:“‘r门n闩臼”,其中第四、五的两笔短横等横且不相连。

州:三点的第一点自右向左下点,其余两点自左向右下点。

笔顺是广J:州丹州。

5.你觉得这些生字怎样写美观呢?好好观察一下。

6.重点指导;

州:是“川”加三点,“川”的最后一竖应比其余两笔高,中间一竖略短些。

7.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放轻音乐。

8.出示写得好的生字,评议再写。

四、指导说话

1.看过国庆节时,天安门广场那热闹的场面。回忆一下,我们这儿是怎么庆祝的呢?

2.你们看到了什么?人们穿着什么?脸上怎么样?街上有着什么?

3.同座位互相听,互相纠正。

4.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

教师还可提示:我们也能在说的时候把韵文中所学到的词语用进去。

5.说得这么好,写一定不会觉得困难的。

学生写话,教师相机巡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5802.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