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 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 。(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 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 ,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 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 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 、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习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 ,生生问答 ,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 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姓氏歌》表格式导学案(部编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姓氏歌》表格式导学案(部编版)
课题
姓氏歌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通过节奏明快的儿歌,把生字的组成规律和中国的百家姓结合在一起,为识字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自主识记生字,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课文短小,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经验来理解儿歌,也可以通过组织游戏来帮助学生在趣味中诵读,在诵读中感悟,培养语感,读出韵味。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师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用时:3分钟)
1.师生谈话,互相介绍自己姓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姓。
3.板书课题,指导朗读。
1.说说自己姓什么。
2.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姓氏。
3.跟老师朗读课题,注意“姓”的韵母是后鼻音。
1.我会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小组合作情况。
(1)指名朗读生字。相机正音。
(2)开火车读。
(3)齐读。
(4)指导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
2.找一找课文,圈出“姓”。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1)小组内抽读生字,不认识的,互相帮助,看谁记得牢。
(2)小组内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读,进行评议。
(3)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编顺口溜,编儿歌等识字方法。)
2.给下面的字注音。
姓()氏()
李()张()
古()吴()
赵()钱()
孙()周()
王()官()
三、诵读课文,领会感悟(用时:15分钟)
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组织拍手游戏进行问答,指导背诵。
3.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后,运用课后“照样子做问答游戏”的练习题中的方法介绍自己和别人的姓。
(可以用把字拆分部件和组词的方法。)
4.引导学生运用其他的方法进行介绍。
5.引导学生质疑。认识复姓。
6.指导学生朗读,知道省略号表示什么。
7.总结。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师生进行拍手游戏,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老师的指导下模仿句子来介绍。(先小组内,再班内交流。)
(1)你姓什么?我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2)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4.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介绍。
5.认识复姓,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复姓。
6.了解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这样的复姓。
7.齐读,背诵。
3.读一读下面的名字,圈出名字中的姓。
曹操诸葛亮
东方朔姚明
毛泽东
4.按照要求写一写。
我还知道这些单姓:_________
我还知道这些复姓:_________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示范指导比较难写的字。(姓、国、双)
3.教师范写生字。
4.检查学生描红本。
1.保持写字姿势正确。
2.认读生字。
3.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该怎样写好生字。
4.说说这些字的笔顺。
5.观察老师范写生字:姓、国、双,边看边书空。
6.进行描红。
7.投影仪展示,进行点评。
5.读一读,写一写。
五、布置作业,拓展知识(用时:2分钟)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1)制作姓氏卡。
(2)认读《百家姓》。
(3)了解姓氏背后的故事。
1.说说本课的学习收获。
2.制作姓氏卡:用彩色笔写出自己知道的姓,注上拼音,写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读。
3.课后在家长的帮助下认读《百家姓》,了解姓氏背后的故事。
6.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师批注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教学设计与反思”,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设计说明
这是
篇有关姓氏的儿歌,
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
些常见姓氏的写法,
二节列举了
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
程
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
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
程
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
件。(教师)
时安排
1
时。
教学过程
、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
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
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
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
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
边读
边想:儿歌
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
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
)诵读
节。
1.指名朗读
节。
2.齐读
节。
3.了解
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
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
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
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
节,背诵
节。
(二)诵读
二节。
1.引读: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
接。
3.出示
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
二节。
5.齐读
二节,背诵
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
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习
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
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
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
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
”)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
边观察
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
看,每
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
讲每
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
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
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
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
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
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
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
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
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
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姓氏歌》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 姓氏歌
型:识字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
过程与方法目
:认识“姓、氏、赵、钱”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2.诵读《姓氏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时安排:2
时。
时
授
时间:
教学内容:识字
教学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多媒体
件。
教法:范读,引导
学法:读
读,认
认
教学过程:
、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
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
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
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
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
边读
边想:儿歌
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
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
)诵读
节。
1.指名朗读
节。
2.齐读
节。
3.了解
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
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
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
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
节,背诵
节。
(二)诵读
二节。
1.引读: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
接。
3.出示
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
二节。
5.齐读
二节,背诵
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
文。
四.作业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板书设计:姓氏歌
二
时
授
时间:
教学内容:识字
教学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多媒体
件。
教法:范读,引导
学法:读
读,认
认
教学过程:
、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习
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
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
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
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
”)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
边观察
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
看,每
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
讲每
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
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
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
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
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
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作业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姓氏歌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2022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2 姓氏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2 姓氏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3个偏旁。
2.通过朗读、图片演示等方法了解姓氏的意思,初步了解姓氏,知道自己的姓。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学习正确、规范的姓氏读法,主动积累有关中国姓氏的字词。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 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2.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姓氏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教学难点
1.掌握3个偏旁。
2.了解姓氏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chǔ)卫,蒋沈韩杨……”是的,这就是我们《百家姓》中的内容,是我们的姓氏。我们的姓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让我们走进《姓氏歌》,去了解一下我们姓氏的相关文化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 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教学“姓、双、国 “这些生字时,可以用组合法来识字;同时对多音字和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组合法识字示例:
女+生--姓(姓氏) 又+又--双(一双) 囗+玉--国(国家)
顺口溜识字法
木子李、弓长张、口天吴、文 刀刘、子小孙、耳东陈等。
多音字:
什
shén:什么
shí:什么 什锦
形近字示例:
什 shén 什么
计 jì 计算 不计其数
王 wáng 王后 目无王法
玉 yù 玉石 亭亭玉立
方 fāng 方言 千方百计
万 wàn 万能 万古长青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姓”的“女”在做偏旁时,长横变成提。
“双”的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国”的里面是“玉”,不要写成“王”。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
“王”的笔画少,注意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易错提示:
“么”不要多写一捺,写成“公”。
“方”的笔顺要注意,第三笔是横折弯钩,不是撇。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生--姓(姓名)--性(性别)--星(星光)
又--双(双 方)--观(观看)--欢(欢迎)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新课讲解,知识突破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朗读指导:注意读好后鼻音、翘舌音的汉字。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2)教师范写,学生书写。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 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 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两个小节,第一小节讲了姓氏的介绍方法,第二小节讲的姓氏数量多。
(3)小组交流,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弄清楚不懂的地方。
6.教学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 介绍方法。
明确:什么李?木子李;什么张?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姓氏的介绍 是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的。
拆 字法介绍姓氏拓展示例:
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
(4)齐读第一节。
(5)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6)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①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②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什么方?方向的方。
③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7)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7.教学第二节。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朗读指导: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4)教师介绍复姓。
(5)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6)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百家姓常见复姓: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长孙 慕容 司徒 司空 上官 欧阳 司马 东方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常见的姓氏“李、张”,通过分解姓氏的形式我们学习了“胡、吴”,还知 道了两个读音相近的姓氏“徐、许”,通过对《百家姓》原句的诵读,我们还知道了一些复姓,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课后大家可以多读一读《百家姓》,对我们的姓氏做到更多的了解。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动物儿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来源:学&科&网]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范读生字和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2.结合多媒体课件和板书内容,教学字词,了解课文呈现的丰富场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习性,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来源:学科网ZXXK]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组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蜻蜓、蝴蝶、鸟儿给森林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蝌蚪、鱼儿、青蛙给小溪带来了快乐,小兔、小马、小狮子给草地带来了绚丽的色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儿歌,也讲的是动物。文中介绍了哪些小动物呢?你都认识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和它们做朋友吧!(板书课题)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藏、造”,翘舌音“食、蜘、蛛、池”,边音“粮”和后鼻音“蜻、蜓”。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蜻、蜓、蚂、蚁”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迷、藏、欢”等字时,可以通过学生集体表演的方法;学习“池”字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间、运”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谜语示例:
如果有水,可以养鱼,无水填土,可以栽花。(谜底:池)
形近字对比示例:
间—门(校门)—问(问题)
运—远(远方)—送(送别)
欢—吹(吹号)—饮(饮水)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间”的门字框要写得竖长、横短,呈长方形,里面“日”字形要小,位置居中。
“池”左窄右宽,三点水略呈弧形。右边“也”横折钩的横要向右上倾斜;竖起笔高于左边首点,竖弯钩起笔略低于左边首点,向右边伸展,弯钩圆润有力。
“迷、造、运”三个字都要注意写好走之旁:第一笔偏右书写;第二笔不能写得太正,宜稍斜;第三笔的起笔在垂直方向要对准第二笔的起笔。走之旁与其他结构单位组成半包围结构,属左下包,因此,书写被包部分时要稍偏右。当被包围部分底部有横或横向笔画时,捺的起笔位置与底横或横向笔画等高;当被包围部分底部有中竖时,捺的起笔位置略高于竖的收笔位置。[来源:学#科#网Z#X#X#K]
易错提示:
“池”左边是三点水,不要写成了两点水。
“间”的框内是“日”,不要写成了“目”或“口”。
“迷”的被包部分是“米”的变形,注意长捺变成了点。[来源:Z|xx|k.Com]
“欢”左边第二笔是长点,不要写成短撇;右边是“欠”,不要写成反文旁“攵”。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带走之旁的字:迷(迷人)—造(制造)—运(运动)—达(到达)—迟(迟早)
带门字框的字:间(空间)—闪(闪光)—问(提问)—闷(闷热)—闭(关闭)
带同字框的字:网(渔网)—同(相同)—冈(山冈)—内(内心)—再(再见)
(4)多音字。
(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点拨。
朗读指导:“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2.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并回答问题:课文共有几句话?介绍了哪几种小动物?
明确:课文共有三句话。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分别是: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教师点拨: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最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蟑螂等。多数昆虫可以制作成标本和珍贵的药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初读课文,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为我们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这六种小动物,同时各用一句话展示了这六种小动物的生活场景,介绍了它们的习性。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啊?同学们课下可以再读一读课文,感受一下小动物们的快乐和忙碌。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花间捉迷藏造宫殿
运食粮池子欢笑结网
2.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用三句话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和它们的生活习性。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平时都在做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一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生字认读、词语积累,思考问题。
(1)这一句中介绍了哪两种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
明确:介绍了蜻蜓和蝴蝶。蜻蜓张开翅膀在半空中飞来飞去,蝴蝶在花丛中悠然自得地玩捉迷藏的游戏。
(2)句中“展翅飞”和“捉迷藏”这两个词语用得很生动,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明确:“展翅飞”写出了蜻蜓飞翔时的姿态。“捉迷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悠然自得的样子。
2.学习第二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生字认读、词语积累,思考问题。
(1)这一句中介绍了哪两种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
明确:介绍了蚯蚓和蚂蚁。蚯蚓在土里爬来爬去,忙着建造自己的幸福家园;蚂蚁也在地上爬来爬去,忙着搬运粮食。
(2)句中“造宫殿”和“运食粮”这两个词语用得很生动,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明确:“造宫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蚯蚓建造自己的家园,享受美好的生活。“运食粮”指蚂蚁搬运食物,突出了蚂蚁的勤劳。一个“运”字也从侧面写出了“食粮”对于小蚂蚁来说是多么重要。
3.学习第三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生字认读、词语积累,思考问题。
(1)这一句中介绍了哪两种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
明确:介绍了蝌蚪和蜘蛛。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蜘蛛在房前忙着织网捕食。
(2)句中的“欢”和“忙”两个字表现了什么?
明确:“欢”字点出了蝌蚪在池中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忙”字说明了蜘蛛很勤劳,它正集中全部精神专注于织网的工作。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本课用________句话,介绍了______种小动物。其中,会飞的是________、________,会在土里建屋的是________,会在水里游泳的是________,能搬运粮食的是________,能织网的是________。
答案:36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蚂蚁蜘蛛
2.谈话小结:这首儿歌用朗朗上口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的本领,激发了我们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只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我们就会从细小的事物上得到快乐。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识字 小青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掌握1个笔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树立爱护青蛙的环保意识。
3.通过学习本课,体会形声字的特点,培养自主识字和写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2.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爱护青蛙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掌握1个笔画。
2.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教学难点
1.掌握3个偏旁。
2.树立爱护青蛙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和一个小动物交朋友。它“身披绿衣裳,头顶大眼睛,嘴巴宽又大,捉虫叫呱呱”。是的,这个动物就是青蛙!它是捕捉害虫的小能手,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它们能吃苍蝇、蚊子、蝗虫、小飞蛾等害虫。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学习这一首赞美青蛙的儿歌,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保护青蛙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青、清、晴、眼、睛”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请、保、护、让”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同时对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形近字示例: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青”的第四笔长横在横中线上方,下面“月”的“丿”要变成“丨”。
“清”字要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气”的第三笔是短横,第四笔从横中线起笔。
“生”的第四笔在竖中线上。
易错提示:
“青”的第三笔竖下面不能写出头。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青——青(青蛙)——清(清水)——晴(晴朗)——情(热情)——请(请示)——睛(眼睛)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新课讲解,知识突破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朗读指导:注意后鼻韵母ing在本课中的不同声调,指导轻声词“眼睛、事情”的读法。语调要欢快活泼,读出对青蛙的喜爱之情。
2.教学第一句。
(1)明确这句话写的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写的是青蛙的外形特点——小小的身体、大大的眼睛。
(2)句中描写河水的词语是哪一个?写出了河水的什么状态?
明确:河水清清,表明河水清澈。
ABCC式词语:
河水清清,麦苗青青
雨水华华,泉水咚咚
3.教学第二句。
青蛙的做了哪些好事情呢?
明确:保护禾苗、吃害虫。
知识拓展:
青蛙是怎样保护禾苗的?
青蛙发现禾苗上长了虫子,就把虫子吃掉。这样禾苗才能长得好。一只青蛙一天能吃掉几十只害虫,一年可以吃掉上万只害虫。
4.教学第三句。
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爱护小青蛙。
儿歌拓展:
保护庄稼的小青蛙
地上跳呀咚咚咚,
水里游呀哗啦啦。
保护庄稼捉害虫,
唱起歌儿呱呱呱。
要问它是谁呀,
它是可爱的小青蛙。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同学们,学了这首儿歌,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保护青蛙,交流怎样保护小青蛙)青蛙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更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好吗?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你们喜欢的人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吧!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猜字谜》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2个偏旁。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通过教学,教会学生收集谜语或编写谜语,培养学生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2.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教会学生收集谜语或编写谜语,培养学生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一则字谜,激趣导入:画时圆,写时方。寒时暖,热时长。)
大家一起猜字谜,开动脑筋长知识。谜语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般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让我们在猜猜玩玩中就能学到新的知识。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字谜带给我们的趣味和惊喜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字、红”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左、右、动”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同时对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形近字示例: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字”的点在竖中线上起笔,注意长横的写法。
“左”要注意“工”的那一竖在竖中线稍微偏左一点。
“时”的“寸”的点在横中线和竖中线的交叉点上。
易错提示:
“字”的下半部分是“子”,不是“于”。
“左”的右下部分是“工”,不要写成了“土”。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工——红(红色)——江(江水)——扛(扛着)——杠(单杠)
寸——时(时间)——付(付出)——讨(讨论)——过(过去)
力——动(运动)——劝(劝说)——边(一边)——勤(勤奋)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新课讲解,知识突破
1.讲解第一个谜语。
(1)指读第一则谜语。
(2)学生自由阅读,教师相机指导。
(3)解谜,引导学生猜谜。
①“左边绿,右边红”表明这个字组成部件的颜色,那有哪些东西是绿色的,又有哪些东西是红色的呢?
明确:绿色的东西有禾苗、小草等,红色的东西有太阳、火光等。
②“左右相遇起凉风”,什么时节能起凉风呢?
明确:秋天的时候起凉风。
③“绿的喜欢及时雨”说明左边的部分喜欢雨,“红的最怕水来攻”说明右边部分怕水。
明确:结合前面的提示,可以猜出左边部分是“禾”,右边部分是“火”,最后猜出谜底是“秋”字。
三字词语拓展示例:
及时雨敲门砖莫须有
马后炮执牛耳
猜谜语窍门:
(1)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2)如何猜字谜?
①合成法:由两个以上的字合成谜底。
②加字法:将谜面中的一个字加在另一个上。
③减字法:将谜面中的一个字减去一个字即为谜底。
④离合法:拆开两字(或几字)各取一部分组成谜底。
谜语拓展:
(1)天无它大,人有它大。(谜底:一)
(2)一阴一暗,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谜底:明)
2.讲解第二则谜语。
(1)指读第二则字谜。
(2)指读短语:互相尊重、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净透明。
(3)同桌互读四个短语,选择喜欢的两个短语说话。
(4)学生用喜欢的短语说话,教师适时指导。
(5)把四个短语放回到谜语中还能读好吗?
(6)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7)解析谜语。
通读谜面,可以从第三句“‘日’出万里无云”入手,“万里无云”说明天气去“晴”朗,然后反推过去,是“日”加上谜底是“晴”字,可以猜出另一部分是“青”。然后代入其他三句去验证,“言+青”是“请”,“心+青”是“情”,“水+青”是“清”。最后得出谜底是“青”。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趣的谜语。初步知道了一些猜谜语的方法和技巧,下课后大家回去可以将这些谜语讲给家长猜一猜,还可以搜集一些有趣的谜语,从而增强大家学习语文的兴趣,感受汉字文化的趣味。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人之初》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范读生字和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好节奏,读出韵味。
2.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字图片或场景布置等形式,创设古典文化氛围,有效激发学生识字学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知道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才能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材;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懂得教育和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三字经》是经典国学读本。同学们当中有谁读过《三字经》?你知道《三字经》里都讲了些什么故事吗?(学生举手,教师指名回答)这些故事都告诉了我们哪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感受《三字经》里的智慧吧!(板书课题)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前鼻音“近”,后鼻音“性”和翘舌音“之、初、善、专”。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玉、器”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远、近、贵”等字时,可以通过学生集体表演的方法;学习“近”字时,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相、义”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谜语示例:
斥字少一点,行走在外面,关系很亲密,距离不算远。(谜底:近)[来源:学科网]
形近字对比示例:
相—目(目光)—泪(眼泪)
习—匀(均匀)—刀(刀刃)
玉—王(国王)—主(主人)
义—叉(叉子)—又(又香又甜)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之”首笔点写在竖中线左侧,横撇角度稍窄,最后一捺宜写得平而长。
“习”横折钩写得略长些,折钩略向左下倾斜,点止笔与田字格中心,提画长而有力。
“玉”书写时要注意三横的间距和长短,三横均略向右上方倾斜;中
横最短,起笔于横中线上;最后一点紧靠横中线下方运笔。[来源:学科网ZXXK]
“义”是独体字,注意笔顺,先写点,再写撇捺;点紧靠竖中线左上部中间;竖撇紧邻竖中线右上部起笔,写得长而舒展。
易错提示:
“相”右边是“目”,中间有两横,不要多写或少写。
“习”的横折钩里面是一点一提,不要写成一点一撇。
“远”第四笔是竖弯钩,不要写成了竖弯。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是一个整体,切分不开,一般由图画演变而成。如:
习(学习)玉(玉器)义(意义)之(一走了之)直(直尺)为(因为)立(站立)不(对不起)川(山川)车(车站)午(中午)片(片段)(4)多音字。
(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6)文言词语释义。
①人之初:指人刚出生的时候。②性:文中指人的本性。③相近:相去不远,差不多。④相远:有很大的差别。⑤乃:就。⑥迁:文中指不好的改变。⑦贵:以某种情况为可贵。⑧专:有恒心,专心。⑨子:文中指为人子女。⑩不学:不肯读书学习。?非所宜:不应该如此。?为:作为,成就。?琢:雕刻玉石,使成器物。?成器:比喻成为有用的人。?义:理义,指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简单介绍《三字经》。
明确:《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2.安排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节奏。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错。[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
朗读指导:每句都只有三个字,读的时候慢一点,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速度可以稍快一点,还可以边读边打节拍。
第一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注意重读“善、习、远、迁、道、专”等字,强调教育、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注意重读“幼、玉、器、人、义”等字,强调小时候学习的重要性。“老何为”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生字,然后通过朗读训练,感受了《三字经》的韵味。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蕴含了深深的道理。同学们可以仔细回味一下,想想课文中这两节讲了什么内容,有什么道理。下节课,我们再揭晓答案。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人之初性相近习相远玉石意义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的形式,整体感知了《三字经》,同学们知道这两节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一下。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引导学生结合朗读感受,初步理解这两节《三字经》的内容。
明确:第一节:讲了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说明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第二节:讲了一个人如果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就会一事无成,是要后悔的;一个人只有经过刻苦磨炼,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2.理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句。[来源:学科网]
明确: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种善良的本性,每个人都相同,后来因为个人的学习、成长环境不一样,性情便产生了很大的差别。
3.理解“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一句。
明确:如果在一个人幼小的时候不施以良好的教育,那么他的性情便会因为受到过不好的影响而有所改变。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4.理解“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一句。
明确: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因为年少不肯及时学习,将来长大后,能有什么成就和作为呢?
5.理解“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句。
明确:玉是一种可以用来当装饰品的石头,如果不打磨、雕刻它,就不能使它成为人见人爱的美器。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肯勤奋求学,就不会懂得礼节和道义。
6.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加一加”识字法。
明确:“加一加”识字法就是利用以往学过的独体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的方法。如本文中的生字“初”,就是“刀”加上衣字旁“衤”变成的;“性”是“生”加上竖心旁“忄”变成的;“近”“迁”“远”,分别是“斤”“千”“元”加上走之旁“辶”变成的。运用这种方法识字,既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学习生字的乐趣,也可以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生字的写法。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谈话总结:本文通过两节朗朗上口的《三字经》,让我们懂得了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明白了从小用功学习、刻苦磨炼,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姓氏歌》教学设计及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2姓氏歌篇有关姓氏的儿歌,
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
些常见姓氏的写法,
二节列举了
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
程
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
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
程
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
件。(教师)
时安排
1
时。
教学过程
、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
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
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
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
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
边读
边想:儿歌
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
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
)诵读
节。
1.指名朗读
节。
2.齐读
节。
3.了解
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
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
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
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
节,背诵
节。
(二)诵读
二节。
1.引读: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
接。
3.出示
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
二节。
5.齐读
二节,背诵
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
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习
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
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
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
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
)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
边观察
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
看,每
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
讲每
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
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
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
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
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
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
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
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
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
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 猜字谜》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2个偏旁。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通过教学,教会学生收集谜语或编写谜语,培养学生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 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2.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教会学生收集谜语或编写谜语,培养学生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一则字谜,激趣导入:画时圆,写时方。寒时暖 ,热时长。)
大家一起猜字谜,开动脑筋长知识。 谜语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般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让我们在猜猜玩玩中就能学到新的知识。让我 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字谜带 给我们的趣味和惊喜吧!
二、 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字、红” 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左、右、动”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同时对 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形近字示例:
字 zì 汉字 字字珠玑
宇 yǔ 宇宙 气宇轩昂
左 zuǒ 左边 左顾右盼
在 zài 存在 自由自在
右 yòu 右手 左右为难
石 shí 石头 水落石出
万 wàn 万家 千变万化
方 fānɡ 方向 四周八方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字”的点在竖中线上起笔,注意长横的写法。
“左”要注意“工”的那一竖在竖中线稍微偏左一点。
“时”的“寸”的点在横中线和竖中线的交叉点上。
易错提示:
“字”的下半部分是“子”,不是“于”。
“左”的右下部分是“工”,不要写成了“土”。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工--红(红色)--江(江水)--扛(扛着)--杠(单杠)
寸--时(时间)--付(付出)--讨(讨论)--过(过去)
力--动(运动)--劝(劝说)--边(一边)--勤(勤奋)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新课讲解,知识突破
1.讲解第一个谜语。
(1)指读第一则谜语。
(2)学生自由阅读,教师相机指导。
(3)解谜,引导学生猜谜。
①“左边绿, 右边红”表明这个字组成部件的颜色,那有哪些东西是绿色的,又有哪 些东西是红色的呢?
明确:绿色的东西有禾苗、小草等,红色的东西有太阳、火光等。
②“左右相遇起凉风”,什么时节能起凉风呢?
明确:秋天的时候起凉风。
③“绿的喜欢及时雨”说明左边的部分喜欢雨,“红的最怕水来攻”说明右边部分怕水。
明确:结合前面的提示,可以猜出左边部分是“禾”,右边部分是“火”,最后猜出谜底是“秋”字。
三字词语拓展示例:
及时雨 敲门砖 莫须有
马后炮 执牛耳
猜谜语窍门:
(1)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2)如何猜字谜?
①合成法:由两个以上的字合成谜底。
②加字法:将谜面中的一个字加在另一个上。
③减字法:将谜面中的一个字减去一个字即为谜底。
④离合法:拆开两字(或几字)各取一部分组成谜底。
谜语拓展:
(1)天无它大,人有它大。(谜底:一)
(2)一阴一暗,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谜底:明)
2.讲解第二则谜语。
(1)指读第二则字谜。
(2)指读短语:互相尊重、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净透明。
(3)同桌互读四个短语,选择喜欢的两个短语说话。
(4)学生用喜欢的短语说话,教师适时指导。
(5)把四个短语放回到谜语中还能读好吗?
(6)引导 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7)解析谜语。
通读谜面,可以从第三句“‘日’出万里无云”入手,“万里无云”说明天气去“晴”朗,然后反推过去,是“日”加上谜底是“晴”字,可以猜出另一部分是“青”。然后代入其他三句去验证,“言+青”是“请”,“心+青”是“情 “,”水+青“是”清 “。最后得出谜底是”青“。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趣的谜语。初步知道了一些猜谜语的方法和技巧,下课后大家回去可以将这些谜语讲给家长猜一猜,还可以搜集一些有趣的谜语,从而增强大家学习语文的兴趣,感受汉字文化的趣味。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猜字谜
一 秋
左边绿、喜欢雨--禾
右边红、怕水攻--火
二
“言”+谜底--互相尊重--请
“心”+谜底--令人感动--情
“日”+谜底--万里无云--晴
“水”+谜底--纯净透明--清
反推:青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古对今》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对子”这种语言艺术形式,根据课文内容了解对子中词语的组成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范读生字和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生字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3.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板书,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对子中词语的组成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领略四季朝暮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丰富美妙,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仿照课文的形式自己编创对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来源:学*科*网Z*X*X*K]
对子,也叫对联,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它与中国的语言、文字、修辞、思维以及社会观念有密切关系。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将一些自然现象融入到对子中,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而且能让我们认识更多新的生字朋友。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吧!(板书课题)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生字中的边音“凉、李”,翘舌音“暑、晨、朝”。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圆、李、杨”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寒、暑”等字时,可以通过学生集体表演的方法;学习“香”字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夕、古”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谜语示例:
禾苗青青,长在上边,太阳红红,落下山头。(谜底:香)
形近字对比示例:
古—舌(舌头)—吉(吉祥)
细—田(农田)—抽(抽查)
夕—多(多少)—歹(好歹)
凉—京(京剧)—谅(原谅)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古”上宽下窄,横要写得长些,稳住全字重心,竖稍往左倾斜,“口”略扁窄。
“凉”两点水起笔一点略低于右边,“京”下部竖钩略短,两点左右呼应。
“细”左边的绞丝旁起笔稍高,注意两个撇折的角度不同;“田”起笔低于左边,字形略窄。
“夕”整个字体呈向左下倾斜的态势,首笔竖撇略短,横撇要写得横短、撇长;末点起笔于首撇尾部,止笔于长撇中段。
易错提示:
“凉”左边是两点水,不要写成三点水;右下部是竖钩加两点,不要写成竖和撇捺。
“李”下部是“子”,不要写成“于”或“予”。
“香”上部是“禾”,不要少写一横撇;下部是“日”,不要写成“目”或“田”。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带禾字头的字:香(花香)—秀(优秀)—季(四季)—委(委屈)
带木字头的字:李(李花)—杏(杏仁)—杰(杰出)—查(检查)
(4)多音字。
(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点拨。
朗读指导:“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晨/对/暮,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2.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并回答问题:课文共有几小节?每小节有什么特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明确:课文共有三小节,每节两句,每句尾字押ɑng韵(“方、凉、霜、阳、杨、香”),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四季、朝暮的变化。
教师点拨:
对子的特点:(1)字数相等;(2)节奏一致;(3)词性相对;(4)结构相同;(5)平仄合律。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初读课文,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对子具有哪些特点呢?课下同学间可以交流一下,然后把大家发现的特点总结起来。还可以通过书籍或互联网查找一些对子,积累起来,互相交换着读一读,感受对子的结构美和韵律美。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古今凉风细长夕阳李子鸟语花香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古对今》一课。通过朗读,同学们知道课文是用什么形式写的呀?(指名回答或让全班齐答)对,用的是对子。有没有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积累的对子?(学生抢答)同学们分享的对子都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细读课文,细品对子。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1小节,思考并回答问题:这一节是从哪些角度来介绍对子的?
明确:从时间、形状、冷暖这三个角度介绍了对子。“古”“今”是表示时间的反义词。“圆”“方”是表示形状的反义词。“严寒”写的是冬天,“酷暑”写的是夏天,“春暖”写的是春天,“秋凉”写的是秋天。这几组对子向我们展示了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2.学习第2小节,思考并回答问题:这一节是从哪些角度来介绍对子的?
明确:从自然现象、天气这两个角度介绍了对子。“晨”“暮”“朝霞”“夕阳”是从时间方面来对的。“雪”“霜”“和风”“细雨”是从自然现象方面来对的。其中,第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和风细雨,朝霞艳、夕阳红的美丽图画。总的来说,这几组对子向我们展示的是自然现象。
3.学习第3小节,思考并回答问题:这一节又是从哪些角度来介绍对子的?
明确:从大自然之美的角度介绍了对子。“桃”“李”都是水果。“柳”“杨”都是树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是两个四字成语,这一句把两个含有近义词的四字成语拆开相对,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勃勃生机。
4.引导学生探究:对子、反义词与识字方法之间的联系。
明确:反义词就是意思相反的一组词。我们可以凭借给认识的字找反义词的方法来认识更多的字。如“今”的反义词是“古”,“方”的反义词是“圆”,“寒”的反义词是“暑”,“朝”的反义词是“夕”,等等。这样一组一组地来找,既掌握了一些字的反义词,又认识了一些新字,真是一举两得。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来源:学|科|网]
本课是一首有趣的对子歌,介绍了大自然四季朝暮的美妙变化。我们知道了______对今,圆对______,知道了______暖、秋______,冬天有______、夏天有______;也知道了早晨有______,傍晚有______;还知道了春天不仅有______,还有______。
答案:古方春凉严寒酷暑
朝霞夕阳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2.谈话总结:课文以对对子的形式展开,描绘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激发了我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也激发了我们积累对子的兴趣。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美丽的风景,然后试着用对子的形式写下来。咱们来比一比,谁的对子写得好。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识字 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2个偏旁,1个笔画。
2.通过朗读、图片演示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知道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3.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音韵美,感受四季的美。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2.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四季的美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教学难点
1.掌握2个偏旁和1个笔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四季的美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呢?他们都各自有哪些特点和代表性的事物呢?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雪、花、霜、池”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飞、吹、落、降、飘、游”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春、皮”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同时对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谜语示例:
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谜底:春解谜:“三人”照应“春”字的上半部分,“同日来”加上一个“日”,就是“春”;“百花开”照应“春”。)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谜底:雪)
形近字示例: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春”的第2笔的横要稍微短点,第3笔横在横中线上。
“雪”的雨字头要扁平,下面部分的第2笔不能写出头。
易错提示:
“冬”的上部是折文旁,不要写成了反文旁。
“风”的中间是“”,不要写成了“又”。
“花”的右下部是“”,不能多写一撇,写成“匕”。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欠:吹(吹气)——砍(砍柴)——坎(坎坷)
票:飘(飘动)——漂(漂亮)——镖(镖局)
也:池(水池)——他(他们)——弛(松弛)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新课讲解,知识突破
(一)学习第一组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老师提问。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明确:这四个词语写出了四个季节最明显的特点。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霜、冬天的雪是一年四季最有特色的景物。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朗读指导: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的字——“风”“冬”,翘舌音的字“霜”。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的图片。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借助字的偏旁,拓展认识汉字。
雨字头汉字拓展示例:
霜、雪、雷、雹、雾、霾、零、霞、霸
(3)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写并口头说出笔顺。
(二)学习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明确:这组词串在第一组四个词语的后面都分别加上了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语。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左耳旁汉字拓展示例:
降、队、阵、阶、阳、陆、险、防、院、隐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词串。
(三)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学习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明确:“青”和“红”都是表示颜色的词语,用来描写“草”和“花”的颜色。“游”和“飞”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用它们来写“鱼”和“鸟”非常形象,因为我们通常说“鱼儿游,鸟儿飞”。
3.学习词语: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明确:前两个词语形式相同,都是针对上一排的前两个词语来说的。意思是池塘里的草是青的,山上的花是红的。“池”“山”都表示地点。前两个词语也可以说是相对的:“池”对“山”,“草”对“花”,“青”对“红”。后两个词语形式相同,都是先说动物名称,接着说它们的动作,最后是到哪里。这两个词语也是相对的:“鱼”对“鸟”,“出”对“入”,“水”对“林”。
4.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5.出示词串三和四。
6.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7.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8.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9.知识拓展。
与四季特点有关的词语:
春天:春暖花开 春回大地 春意盎然 春色满园 鸟语花香 草长莺飞
夏天: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枝繁叶茂 鸟语蝉鸣 莲叶满池 郁郁葱葱
秋天: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果实累累 北雁南飞 红叶满山 丹桂飘香
冬天:天寒地冻 北风呼啸 寒冬腊月 冰天雪地 白雪皑皑 冰封大地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年四季的景物特点和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课后大家可以去收集一些能代表四季特点的事物。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四季、了解自然,做一个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 姓氏歌》语文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案一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5235.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