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国专制时代晚期封建王朝建立的内阁和军机处的历史知识;
2、了解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重大措施,理解其边疆政策的现实意义;
3、初步了解中国近代时期晚清王朝所做的一些政治改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所学知识和本节各种图文资料进行综合思考和分析,学会从宏观上理解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脉络;
2、结合现实问题学习历史,通过学习历史以正确对待现实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刻体会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君主专制政体的恶劣影响及由此造成的中国社会落后,产生认识和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历史的强烈欲望。
二、教材分析
本课重点叙述和阐释了三方面问题。第一个方面讲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规定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全部集中到皇帝手里,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但皇帝“躬览庶政”,政务繁多,不可无辅臣,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到永乐帝时正式设立内阁制度。但明朝为防止内阁升华为事实上的丞相,以太监牵制,明后期政治更加黑暗。清朝初年,皇帝受到的制约较多。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每日召集军机大臣商议国事,传达皇帝谕旨,最终解决了君臣矛盾,全国的军政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第二个方面讲清朝成功解决了边疆民族问题,维护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最后,课文简要分析了明清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制度的恶劣影响,介绍了面对近代化浪潮中国晚清统治者被动进行的改革。
中国自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历了初步发展、强化和走向极端几个重要时期。这个制度既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影响。如果说它在初建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的话,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积极的一面便逐步下降,消极的一面逐步上升。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的地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被动地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本目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王朝专制制度的措施和清朝的边疆民族政策。
难点:明清王朝专制制度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明以前各朝皇帝对于宰相的一系列的限制削弱措施,然后让学生阅读下列一段文字:
关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当代学者有这样一种看法: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时代。宋代宰相不仅失去了兵权和财权,而且連用人之权也被剥夺了。故宋代的中央集权已可谓集于皇帝一身了。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理。”可见宋太宗确实有意要削掉宰相的用人权与司法权。从这种发展趋势看,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废相之举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
请思考:是什么趋势导致明朝废除丞相?导入新课
教学
内阁制度的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权臣篡位,一般都是以当丞相为第一级台阶,曹操、刘裕、陈霸先等人,连同那个篡位未成的董卓在内,都当过丞相。权臣夺权的就更多,例如:西汉末年的王莽、唐朝末年的朱温、北宋第一代君主赵匡胤等等。鉴于这些历史教训,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对功臣和权臣狠下毒手。废相问题上有两次重要的行动,一是诛杀李善长案,一次是诛杀胡惟庸案。朱元璋借此机会废除了丞相,并规定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到此,皇权对于可能威胁自身的相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丞相被废除后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是什么?
(皇帝要做的事实在太多。)
皇帝忙不过来怎么办?成立了什么机构?
皇帝政务实在繁忙,于是朱元璋委派了一些有才学且办事较稳重的中下级官员,跟随皇帝左右以便随时接受顾问。到明成祖时就专门成立一个秘书机构,称为内阁,所委派的秘书称为“大学士”。大学士的职位很低,只有正五品,比各部首长(尚书正二品)要低三级。
朱元璋对自己所做沾沾自喜,认为是他最高智慧的结晶,可以永远保持明政权于不坠。所以他下令“后世子孙永不许恢复宰相制度,如果有人如此请求,凌迟处死。”朱元璋来自民间,政权又由他创立,对于繁琐的政务,还可以勉强应付,但他的后裔却是一群花花大少——生于深宫之中和女人太监之手,面对着千变万化的各种事务,手足无措。内阁通过“票拟”向居于深宫的皇帝提出建议,皇帝通过“批红”操持国政。不久之后,大权便渐渐滑入大学士之手,像张居正,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内阁成为没有名义的中书省。
明朝皇帝建立了内阁和大学士制度,但对于内阁和大学士的防控也还是比较严的,这样,又给太监参权开了方便之门。所以明朝后期宦官专权现象十分严重。
明朝已走入了政治统治的迷魂阵。
造成明朝政治腐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实仍然是其极端的专制统治制度造成的。
军机处
依据教材解决如下问题:
1、军机处是在什么时间、为了什么需要而设立的什么机构?
2、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
3、这个机构有什么特征?
4、密折奏事是什么意思?
清初设立军机处的背景:皇太极仿明朝设立内阁和六部。奏章票似由内阁负责,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极大地限制。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这样中枢机要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雍正帝时又在宫内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制度初建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积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积极的一面便逐步下降,消极的一面逐步上升。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的地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同时代西方许多国家已开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两相比较,差距逐步拉开。
清朝的边疆政策
1、清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1)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对西藏的宗教上层人物。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对蒙古族几个不同地区的处理。
2、清朝前期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及加强对边疆地区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的效果。
要求注意理藩院与宣政院的区别。
3、概要介绍在西南地区,元朝以来实行的土司制度和明清实行的“改土归流”制度。理解清朝完成改土归流工作的意义。
近代化浪潮和清末政治
1、晚清统治者改革的原因:面对近代化浪潮,慑于内外压力,也为了迎合西方列强的要求。
2、晚清政府的改革:外务部代替总理衙门,理藩部代替理藩院,设立资政院作为议院的基础。
3、封建帝制的推翻。
小结
中国自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历了一两千年的演变过程,到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达到顶峰。君主专制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本课知识结构可用下列图示表示:
废除丞相,权归六部
明设置内阁
明清王朝以司礼太监牵制内阁
专制制度设置军机处,皇权独揽
清密折制度
清朝的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疆政策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
加强对西南地区管理的措施:改土归流
主要原因
清末改良主要措施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四、知识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宋朝以前,宰相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大臣奏事连站着都不行了,必须跪着。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
A宰相和皇帝的关系日见疏远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满族与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D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
2、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度的建立与废除分别是在-----------------()
A秦朝清朝B汉朝明朝C秦朝明朝D秦朝汉朝
3、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丞相胡惟庸的专权B加强专制集权,维护明朝统治
C丞相制度阻碍了明朝社会发展D朱元璋希望一人独揽大权
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南书房的建立B军机处的设置
C丞相制度的废除D内阁制度的确立
5、“自雍、乾后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政府矣。”对“隐然执政”的准确理解是----------------------------------()
A草拟政令B发布政令C监察百官D传达圣旨
6、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开始于---------------------------------()
A元朝B明朝C清朝D近代
7、理藩院起初只是管理哪个地方的事务-------------------------()
A蒙古B新疆C西藏D台湾
8、近代中国的版图在何时基本奠定----------------------------()
A秦朝B唐朝C元朝D清朝前期
9、面对近代化浪潮,清朝统治者进行了一些政治制度方面的改良。其中取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机构是---------------------------------------()
A外务部B民政部C家工商总部D资政院
10、明清之交,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B军机处的设立
C官僚机构的膨胀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二)材料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
材料四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人君者,不几如木偶旒缀乎?……使为人君者,深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十二朝东华录》引清高宗语
请回答:
(1)材料中各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
(2)有无本质区别?为什么?
(3)根据你的理解,上述转变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三)问答题
12、从哪些迹象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了空前的强化?怎样评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B4、B5、D6、A7、A8、D9、A10、A
(二)|材料题
(1)材料一、二反映了汉唐时,皇帝为了维护统治而依靠丞相。材料三、四反映了当时皇帝防止他人分权而摈弃丞相。
(2)无。都是为了维护皇帝一姓天下。
(3)皇帝的权威成为维系社会稳定统一的精神力量,社会对皇帝的崇拜造成了对个人自然权利流失的麻木,结果导致近代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三)问答题
(一)迹象:1、明朝废除丞相,规定六部政府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就解决了长期以来君相之间的矛盾。2、明朝设内阁,将政府官员变成专制统治的侍从。3、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军机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专制统治达到了极端。
(二)评价:专制统治走向极端表明中国政治的陈腐和落后,它导致了社会的保守,创新发展受阻,并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逐步拉大,近代开始后无法抗拒外来侵略。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中国专制时代晚期封建王朝建立的内阁和军机处的历史知识;2、了解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重大措施,理解其边疆政策的现实意义;3、初步了解中国近代时期晚清王朝所做的一些政治改革。(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所学知识和本节各种图文资料进行综合思考和分析,学会从宏观上理解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脉络;2、结合现实问题学习历史,通过学习历史以正确对待现实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刻体会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君主专制政体的恶劣影响及由此造成的中国社会落后,产生认识和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历史的强烈欲望。二、教材分析
本课重点叙述和阐释了三方面问题。第一个方面讲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规定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全部集中到皇帝手里,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但皇帝“躬览庶政”,政务繁多,不可无辅臣,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到永乐帝时正式设立内阁制度。但明朝为防止内阁升华为事实上的丞相,以太监牵制,明后期政治更加黑暗。清朝初年,皇帝受到的制约较多。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每日召集军机大臣商议国事,传达皇帝谕旨,最终解决了君臣矛盾,全国的军政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第二个方面讲清朝成功解决了边疆民族问题,维护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最后,课文简要分析了明清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制度的恶劣影响,介绍了面对近代化浪潮中国晚清统治者被动进行的改革。中国自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历了初步发展、强化和走向极端几个重要时期。这个制度既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影响。如果说它在初建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的话,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积极的一面便逐步下降,消极的一面逐步上升。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的地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被动地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本目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王朝专制制度的措施和清朝的边疆民族政策。
难点:明清王朝专制制度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明以前各朝皇帝对于宰相的一系列的限制削弱措施,然后让学生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关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当代学者有这样一种看法: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时代。宋代宰相不仅失去了兵权和财权,而且連用人之权也被剥夺了。故宋代的中央集权已可谓集于皇帝一身了。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理。”可见宋太宗确实有意要削掉宰相的用人权与司法权。从这种发展趋势看,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废相之举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请思考:是什么趋势导致明朝废除丞相?导入新课教学
内阁制度的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权臣篡位,一般都是以当丞相为第一级台阶,曹操、刘裕、陈霸先等人,连同那个篡位未成的董卓在内,都当过丞相。权臣夺权的就更多,例如:西汉末年的王莽、唐朝末年的朱温、北宋第一代君主赵匡胤等等。鉴于这些历史教训,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对功臣和权臣狠下毒手。废相问题上有两次重要的行动,一是诛杀李善长案,一次是诛杀胡惟庸案。朱元璋借此机会废除了丞相,并规定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到此,皇权对于可能威胁自身的相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丞相被废除后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是什么?(皇帝要做的事实在太多。)皇帝忙不过来怎么办?成立了什么机构?皇帝政务实在繁忙,于是朱元璋委派了一些有才学且办事较稳重的中下级官员,跟随皇帝左右以便随时接受顾问。到明成祖时就专门成立一个秘书机构,称为内阁,所委派的秘书称为“大学士”。大学士的职位很低,只有正五品,比各部首长(尚书正二品)要低三级。朱元璋对自己所做沾沾自喜,认为是他最高智慧的结晶,可以永远保持明政权于不坠。所以他下令“后世子孙永不许恢复宰相制度,如果有人如此请求,凌迟处死。”朱元璋来自民间,政权又由他创立,对于繁琐的政务,还可以勉强应付,但他的后裔却是一群花花大少——生于深宫之中和女人太监之手,面对着千变万化的各种事务,手足无措。内阁通过“票拟”向居于深宫的皇帝提出建议,皇帝通过“批红”操持国政。不久之后,大权便渐渐滑入大学士之手,像张居正,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内阁成为没有名义的中书省。明朝皇帝建立了内阁和大学士制度,但对于内阁和大学士的防控也还是比较严的,这样,又给太监参权开了方便之门。所以明朝后期宦官专权现象十分严重。明朝已走入了政治统治的迷魂阵。造成明朝政治腐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实仍然是其极端的专制统治制度造成的。军机处
依据教材解决如下问题:1、军机处是在什么时间、为了什么需要而设立的什么机构?2、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3、这个机构有什么特征?4、密折奏事是什么意思?清初设立军机处的背景:皇太极仿明朝设立内阁和六部。奏章票似由内阁负责,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极大地限制。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这样中枢机要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雍正帝时又在宫内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制度初建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积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积极的一面便逐步下降,消极的一面逐步上升。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的地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同时代西方许多国家已开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两相比较,差距逐步拉开。
清朝的边疆政策
1、清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1)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对西藏的宗教上层人物。(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对蒙古族几个不同地区的处理。2、清朝前期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及加强对边疆地区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的效果。要求注意理藩院与宣政院的区别。3、概要介绍在西南地区,元朝以来实行的土司制度和明清实行的“改土归流”制度。理解清朝完成改土归流工作的意义。近代化浪潮和清末政治
1、晚清统治者改革的原因:面对近代化浪潮,慑于内外压力,也为了迎合西方列强的要求。2、晚清政府的改革:外务部代替总理衙门,理藩部代替理藩院,设立资政院作为议院的基础。3、封建帝制的推翻。小结
中国自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历了一两千年的演变过程,到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达到顶峰。君主专制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本课知识结构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废除丞相,权归六部
明设置内阁
明清王朝以司礼太监牵制内阁
专制制度设置军机处,皇权独揽
清密折制度
清朝的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疆政策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
加强对西南地区管理的措施:改土归流
主要原因
清末改良主要措施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四、知识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宋朝以前,宰相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大臣奏事连站着都不行了,必须跪着。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
A宰相和皇帝的关系日见疏远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满族与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D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
2、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度的建立与废除分别是在-----------------()
A秦朝清朝B汉朝明朝C秦朝明朝D秦朝汉朝
3、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丞相胡惟庸的专权B加强专制集权,维护明朝统治
C丞相制度阻碍了明朝社会发展D朱元璋希望一人独揽大权
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南书房的建立B军机处的设置
C丞相制度的废除D内阁制度的确立
5、“自雍、乾后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政府矣。”对“隐然执政”的准确理解是----------------------------------()
A草拟政令B发布政令C监察百官D传达圣旨
6、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开始于---------------------------------()
A元朝B明朝C清朝D近代
7、理藩院起初只是管理哪个地方的事务-------------------------()
A蒙古B新疆C西藏D台湾
8、近代中国的版图在何时基本奠定----------------------------()
A秦朝B唐朝C元朝D清朝前期
9、面对近代化浪潮,清朝统治者进行了一些政治制度方面的改良。其中取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机构是---------------------------------------()
A外务部B民政部C家工商总部D资政院
10、明清之交,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B军机处的设立
C官僚机构的膨胀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二)材料题
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材料四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人君者,不几如木偶旒缀乎?……使为人君者,深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十二朝东华录》引清高宗语请回答:(1)材料中各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2)有无本质区别?为什么?(3)根据你的理解,上述转变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三)问答题12、从哪些迹象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了空前的强化?怎样评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B4、B5、D6、A7、A8、D9、A10、A(二)|材料题(1)材料一、二反映了汉唐时,皇帝为了维护统治而依靠丞相。材料三、四反映了当时皇帝防止他人分权而摈弃丞相。(2)无。都是为了维护皇帝一姓天下。(3)皇帝的权威成为维系社会稳定统一的精神力量,社会对皇帝的崇拜造成了对个人自然权利流失的麻木,结果导致近代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三)问答题(一)迹象:1、明朝废除丞相,规定六部政府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就解决了长期以来君相之间的矛盾。2、明朝设内阁,将政府官员变成专制统治的侍从。3、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军机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专制统治达到了极端。(二)评价:专制统治走向极端表明中国政治的陈腐和落后,它导致了社会的保守,创新发展受阻,并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逐步拉大,近代开始后无法抗拒外来侵略。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专题一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变;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以及密折奏事制度;清朝的边疆政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2)、过程与方法:史料研习,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
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教学建议:
(1)、本节主要讲述明清时期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之后设立内阁使大权进一步落入皇帝手中,到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是本课需探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师因予充分重视。
(2)、第一目“内阁制度的形成”,主要讲述体现明代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加强的两个方面,即丞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设立。可结合课本“学习思考”中的问题分析明初朱元璋为何废丞相,而废丞相又是内阁设立的原因。注意两个区分:一是明代内阁与近代西方内阁的比较,需要补充材料;二是内阁制与丞相制的比较,可引导学生讨论。
(3)、第二目“军机处”,主要叙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情况。军机处的设置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可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
(4)、第三目“清朝的边疆政策”,主要讲述清朝的边疆政策及其管辖边疆的措施,这部分内容从表面上看与整个教材内容不协调,但实际并不是为了单纯叙述清朝边疆政策,而是讲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清朝在边远的蒙古、新疆、西藏以及西南地区都能有效管辖,正说明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5)、第四目“近代化浪潮与清末政治”,主要讲述清末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腐朽败落。本部分重点应放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可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时代、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它在初建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作用则占据主导地位,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分析。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高二历史教案:《专制下的启蒙》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学重点】
掌握启蒙运动的理论表现并理解启蒙运动的性质。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启蒙的真谛在于运用自己的理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讨论法、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自主学习】
【学点l】呼唤民主和自由
1.背景:随着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西方的历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性质: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的一场____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共同主张
(1)以理性作为思想武器,批判____。
(2)反对迷信,提倡科学。
(3)关注社会,希望创造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
【学点2】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启蒙
1.霍布斯:英国启蒙思想家。主张:每个人都有的自然权利;为了防止争斗和战争,有必要按照人们共同的意志,相互订立____,成立国家,来保护人民的公共权利。
2.洛克:英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主张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国王及其政府,应在____控制下行使管理国家的行政权;当国王及其政府威胁大多数人民的生命、财产及人身自由时,人民有权推翻它。
【学点3】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启蒙
1.伏尔泰
提倡自然权利学说,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____的自然权利;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又赞成实行。
2.孟德斯鸠
(1)主张:提出了____的学说,认为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行政权和____。三者互相独立而又相互。
(2)影响:它体现了____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3.卢梭
(1)代表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2)主张: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提出“____”的主张,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用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
(3)意义:卢梭“主权在民”的思想,否定了____的合法性,描绘了一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他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
4.百科全书派
(1)代表:狄德罗。
(2)主张:在自然界里,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包括财产权、生命权和自由权;人们通过组成国家,把裁决是非、惩处犯罪等权力交给国家,以保障财产权等自然权利。
(3)百科全书派的思想主张体现了____的时代精神,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为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小组合作探究】
1.(重点解读)欧洲思想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什么?性质和特征怎样?
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已经形成,手工工场广泛发展,资本主义与封建制度的矛盾进一步发展,科学进一步发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性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特征:强调理性思考,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打倒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要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一系列政治构想。
2.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
17~18世纪
时代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资产阶级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
产阶级壮大
兴起发展
兴起于意大利,后
扩展到西欧
起源于英国,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影响全世界
方式
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公开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
旗帜
人文主义
理性
性质
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批判对象
天主教的神学思想
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影响
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同时也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爆发。
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思想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的影响。
【问题探究】
探究1孟德斯鸠的思想
材料有人说,我们所看见的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一种盲目的命运所产生的,这是极端荒谬的说法。因为如果说一个盲目的命运竞能产生“智能的存在物”,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么?
由此可见,是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的。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
政体有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用最无学识的人的观念就是以发现它们的性质。我们假定了三个定义,或毋宁说是三个事实: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专制政体
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这就是我所谓的各种政体的性质,应该看什么法律是直接从政体的性质产生出来的,这种法律便是最初的基本法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问题探究】孟德斯鸠的思想有何历史影响?
【教师点拨】
(图文解读)1.孟德斯鸠阐述了法的概念。他把政体分为共和、君主、专制三种类型。
2.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里认为,人类社会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演进的。
3.他主张私有财产是人类的自然权利,这种主张是针对教会和封建统治阶级对私人财产的侵夺而发的。
4.他主张兴办工业和商业,反对横征暴敛。
探究2洛克、自然法与社会契约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洛克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洛克:《政府论》
【问题探究】洛克的主张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何联系?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点拨】(图文解读)洛克认为人们在成立国家时,把立法、司法和执法的权力授予了政府,自己仍保留了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自然权利,而政府的职责就是保卫这些权利,如果政府不能履行这些职责,人们就有权推翻它,重订社会契约。
【随堂检测】
1.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2.“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这是康德对启蒙运动含义的理解,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B.要以人为中心考察一切,认识一切
C.人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D.人要运用自己的理智,对世间万物做出自己的判断
3.关于伏尔泰、卢梭,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对卢梭而言主要是针对()
A.“天赋人权”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
C.“人民主权”D.“人是万物的尺度”
4.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B.狄德罗C.洛克D.伏尔泰
5.“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该观点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A.自由主义B.人文主义C.人道主义D.理性主义
6.有人认为右图此人贡献极大,说他在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这主要是因为()
A.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B.他使哲学开始探讨人类社会
C.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D.其自由平等思想证明他是启蒙运动的领袖
7.法国启蒙思想家毕封说:“大自然之所以能全面发展, 之所以能够达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样完善和辉煌, 完全是靠了我们的双手。”他的这一论点的实质意义是()
A.否定上帝创造世界的观点
B.揭示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
C.宣扬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
D.号召人们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8.“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这段话所体现的思想是()
A.主权在于人民B.权利应当“制约与平衡”
C.天赋人权,自由平等D.社会契约论
9.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说:“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上述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A.启蒙思想家们关注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政治
B.中国四大发明对法国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C.西方传教士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
D.中法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10.古罗马奴隶曾喊出过“不自由,毋宁死”豪言壮语,中国农民领袖也曾有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大胆诘问,这都是人类为争取和实现人权的斗争,请你判断启蒙运动中下列思想家在人权问题上取得最高成就的是()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加尔文
11.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三权分立B.主权在民C.民主共和D.君主立宪
12.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A.三权分立说B.天赋人权说C.人民主权说D.社会契约论
【课后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做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孟德斯鸠指出“暴君之所以有权力,正在于他剥夺别人的生命。”“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材料三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卢梭提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四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体系中得到体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现实的黑暗”指什么?为了驱散“现实的黑暗”,材料二提出了怎样的设想?这种设想有何进步作用?(6分)
(2)材料三中两位思想家关于国家政体方面的主张各是什么?在以后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这两种主张有何具体实践?请各举一例说明。(6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启蒙运动?(6分)
【板书设计】
6.3专制下的启蒙
1)呼唤民主和自由
1、原因
2、实质
二、启蒙思想的代表及其思想
1.霍布斯
2.洛克
3.伏尔泰
4.孟德斯鸠
5.卢梭
【教后记】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381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