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单元目标:

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4、使学生认识思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单元重点:

1、 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

2、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理解圆周率“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1. 认识圆

(1)圆的认识

目标:

1、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

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自学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2、 示圆片图形:(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曲线图形)

3、 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二、议学

(一)认识圆的特征。

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

(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4、讨论: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

6、巩固练习:课本58“做一做”的第1-4题。

(二)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三、悟学

(一)巩固练习

1、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

2、判断,并说为什么。

(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 )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 )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4)圆的半径都相等。 ( )

3、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

(二)课堂总结:经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三)作业:书P60第1-4题。

(2)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在前面所学得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2、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

教学重点:圆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学:

1、举例说出轴对称的物体。如:蝴蝶 、飞机、门窗、圆中的钟面、月饼等。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观察、概括。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直线叫做对称轴。

二、议学:

1、你能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你能画出几条?

2、学生尝试画出圆的对称轴,观察、再动手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一条直径所在的位置都是它的对称轴。

三、悟学:

1、在方格上画对称轴,并量出对称轴两边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小结:对称轴两侧相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从上面的图形可以看出,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画出来。

4、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长方形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正方形 圆 环形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四第5—9题。

教学追记:

本堂课是对圆的初步认识,概念较多,也能会较乏味。为了避免学生学得枯燥、没兴趣,我采用了课件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和发现圆的有关特性。但在教学“画圆”时,我的讲授部分似乎就多了一些,如能让学生自己来讲述、演示画圆的步骤,有何不足在相互补充的话,这样的教学似乎会更好一些。

(3)圆的周长(一)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

正确计算圆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自学:认识圆的周长

1、出示一个正方形。

这是什么图形?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这个正方形周长与边长有什么关系? C=4a

2、什么是圆的周长?

让学生上前比划,圆的周长在那?那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得出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议学:

1、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1)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

A、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即可得出圆的周长。

B、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C、用一条小线的一端栓上小球在空中旋转。这样你能知道空中出现的圆的周长吗?

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今天我们来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2、动手实践。

(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2)引生看表,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3)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

(4)阅读课本P63,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

3、解决新问题。新-课-标-第-一-网

(1)教学例1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第一个问题: 已知 d = 20米 求:C = ?

根据 C =πd 20×3.14=62.8(m)

第二个问题: 已知: 小自行车d = 50cm 先求小自行车C = ? c=πd 50cm=0.5m 0.5×3.14=1.57(m)

再求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62.8 ÷1.57=40(周)

答:它的周长是62.8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40周。

三、巩固练习。

1、求下列各题的周长。书本65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

2、判断正误。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2)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周长是半径的6.28倍。

(3)C =2πr =πd

(4)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四、作业。 P64 做一做 ,练习十五的第5、8题

(4)圆的周长(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过程:

一、自学:

1、口答。 4π 2π 5π 10π 8π

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二、议学:

1、提出研究的问题。

(1)你知道Π表示什么吗?

(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 C=πd C=2πr

(3)根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

直径=周长÷圆周率 半径=周长÷(圆周率×2)

2、学习练习十四第2题。

(1)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68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已知:c=3.77m 求:d=?

(2)做一做。用一根1.2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已知:c=1.2米 R=c÷(2Π) 求:r=?

三、巩固练习。

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

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⑴ 3.14×8

⑵ 3.14×8×2

⑶ 3.14×8÷2+8

3、一只挂钟分针长20cm,经过30分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

(1)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30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 ,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 。而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20×2×3.14=125.6(厘米)

(2)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45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 ,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 。则: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 20×2×3.14=125.6(厘米)

45分钟走了多少厘米? 125.6× =94.2(厘米)

4、P66第10题思考题。下图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样计算的?

一、 作业。P65-66 第3、6、7、9题

(5)圆的面积(一)

教学内容:圆的面积第67-68页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例1及做一做的第1题。练习十六的第1、2、5题。

教学目标:⒈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⒊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圆面积的含义。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自学:

1、已知r,周长的一半怎样求?

2、用手中的三角板拼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等,并说出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ab s=a2 s= ah s= ah s= (a+b)h

二、议学:

1、什么是圆的面积?(出示纸片圆让生摸一摸)

圆所占平面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1)演示:将等分成16份的圆展开,问可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若分的分数越多,这个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1)找:找出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的半径 = 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 = 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面积 = 长 ×宽

所以: 圆的面积 = 圆的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S = πr × r

S圆 = πr×r = πr2

3、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推算出圆的面积公式吗?

(1)将圆16等份,取其中一份,看作是一个近似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圆面积的 。这个三角形底是圆周长的 ,三角形的高是圆的半径。

因为:三角形面积= ×底×高

圆面积= ×

= × ?r×r

=πr2

(2)将圆16等分,取其中两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圆面积的 ,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三角形的高即一个半径,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圆面积 = ×r÷

= ×r×8

=πr2

还可以取3份、4份等,同学们可以一一推算。

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例1 一个圆的直径是20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已知:d=20厘米 求:s=?

2、根据下面所给的条件,求圆的面积。

r=5cm d =0.8dm

3、解答下列各题。

(1)一个圆形茶几桌面的直径是1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公园草地上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0m。它能喷灌的面积是多少?

四、作业。

课本P70第1、5题。

(6)圆的面积(二)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理解并学会环形面积。

2、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自学:

1、口算:

32 42 52 82 92 202

2π 3π 6π 10π 7π 5π

2、思考:

(1)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怎样计算?二者有何区别?

(2)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知道圆的周长能够求它的面积吗?

二、议学:

1、教学练习十六第3题

小刚量得一棵树干的周长是125.6cm,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积是多少?

已知:c=125.6厘米 s=πr2

r:125.6÷(2×3.14) 3.14×202

=125.6÷6.28 =3.14×400

=20(厘米) =1256(平方厘米)

3、教学环形面积。

(1)例2 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它的面积是多少?

已知:R=6厘米 r=2厘米 求: s=?

3.14×62 3.14×22

=3.14×36 =3.14×4

=113.04(平方厘米) =12.56(平方厘米)

113.04-12.56=100.48 (平方厘米)

第二种解法:3.14×(62-22)=100.48(平方厘米)

(2)小结: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πR2-πr2 或 S=π×(R2-r2)

(3)完成做一做: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三、悟学:

1、学校有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选择正确算式

A、(18.84÷3.14÷2)2×3.14

B、(18.84÷3.14)2×3.14

C、18.842×3.14

2、环形铁片,外圈直径20分米,内圆半径7分米,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

3、课堂小结。

(1)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求圆的面积时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有几种情况?怎样求出圆面积?

已知半径求面积 S=πr2

已知直径求面积 S=π( )2

已知周长求面积 S=π( )2

(3)环形面积: S=π(R2-r2)

四、作业

课本P70第4、6、7题。

(7)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灵活解答几何图形问题。

教学重点:认真审题,分辨求周长或求面积。

教学过程:

一、自学:

1、求出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并用彩笔描出周长,用阴影表示出面积。

2、分辨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

(1)概念

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平面部分的大小。

(2)计算公式

求圆的周长公式:C=πd 或 C=2πr

求圆的面积公式:S=πr2

(3)使用单位

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

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

二、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计算直径为10毫米的圆的面积的列式是3.14×(10÷2)?。

(2)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把一头牛栓在木桩上,木桩到牛之间的绳长3米,牛能吃到地上草的最大面积是28.26平方米。(栓绳处不计算在内)

(4) 面积:3.14×62=3.14×12=37.68

2、量出求半圆面积所需的数据,测量时保留整厘米数。再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⑴半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半圆的面积:

3、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已知:C=25.12米 求:S=?

4、一个环形的铁片,外圆半径是7厘米,内圆半径是0.5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已知:R=7厘米=0.7分米 r=0.5分米 求:S=?

S环=π×(R2-r2)

3.14×(0.72-0.52)

=3.14×0.24

=0.7536(平方分米)

三、巩固发展.

1、思考题p71 (8)

一条绳子长31.4米,用它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大,还是围成圆的面积大?(分组讨论,探讨面积的大小)

(1)围成长方形: 31.4÷2=15.7(m)(长和宽的和)

长 × 宽 = 面积

当长和宽越接近面积也就越大,长和宽相等时,此时正方形面积最大.

(2)围成圆形

直径:31.4÷3.14=10(m)

半径:10÷2=5(m)

面积:3.14× 52=78.5(m2 )

(3)比较:长方形面积:61.6 m2 正方形面积:61.6225 m2 圆面积:78.5 m2

围成圆的面积最大。

2、思考题 p71 (9)、(10)

四、作业。

课本P71第6、7题。

(8)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⒈根据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⒉培养学生灵活、全面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1、什么是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圆面积公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计算下题。求出它的周长与面积。

(1)学生动手计算。

(2)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

概念不同,计算公式不同,单位不同。

3、判断。两个图形相比较,哪个图形的周长长,哪个图形的面积就大。

(错。周长的长短和面积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4米,周长是多少米?

3.14×4=12.56(米)

2、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2.56米,直径是多少米?

12.56÷3.14=4(米)

3、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14×22=12.56(平方米)

4、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2.5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r=12.56÷(2×3.14)= 2(米) 3.14×22=12.56(平方米)

5、一个环形铁片,外直径是6米,内直径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⑴ 3.14×( )2=28.26(平方米)

3.14×( )2=12.56(平方米)

28.26-12.56=15.7 (平方米)

⑵ - = 5(平方米)

3.14×5=15.7(平方米)

6、先测量所需要的数据,再计算半圆的周长和面积。(解答结果保留整厘米数)

7、一个圆形餐桌面直径是2m,它的周长多少米?它的面积是多少米?如果一个人需要0.5M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

三、综合练习。

1、判断对错,

(1)圆的半径都相等。 ( )

(2)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周长约是半径的6.28倍。 ( )

(3)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

2、只列式不计算。

(1)一个圆形铁板的半径是5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圆形的铁板的直径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一个圆形铁板的周长是28.2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解题思路。

(1)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5米,小明围着它跑了5圈,小明一共跑了多少米?

(2)在草地的木桩上栓着一只羊,绳长3米,这只羊能吃到草的面积最大是

多少平方米?

二、 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1—3,思考第4题。

(9)确定起跑线

教学目标:

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如何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教学难点: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教学过程:

一、 提出研究问题。(出示运动场运动员图片)

1、小组讨论:田径场400m跑道,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终点相同,但每条跑道的长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条跑道上,外圈的同学跑的距离长,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往前移。)

2、各条跑道的起跑线应该向差多少米?

二、 收集数据

1、看课本75页了解400m跑道的结果以及各部分的数据。

2、出示图片、投影片让学生明确数据是通过测量获取的。

直跑道的长度是85.96m,第一条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为72.6m,每一条跑道宽1.25m。(半圆形跑道的直径是如何规定的,以及跑道的宽在这里可以忽略不计)

三、 分析数据

学生对于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通过讨论明确一下信息:

1、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圆。

2、各条跑道直道长度相同。

3、每圈跑道的长度等于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个直道的长度。

四、 得出结论

1、看书P76页最后一图:

2、学生分别计算各条跑道的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两个半圆形跑道的周长以及跑道的全长。从而计算出相邻跑道长度之差,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线。(由于每一条跑道宽1.25m,所以相邻两条跑道,外圈跑道的直径等于里圈跑道的直径加2.5m)

3、怎样不用计算出每条跑道的长度,就知道它们相差多少米?(两条相邻跑道之间的差是2.5π)

五、 课外延伸

200m跑道如何确定起跑线?

扩展阅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六)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六)”,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六)

1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将已学的“比的认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从而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化简比、求比值,并能合理地应用比的意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向学生渗透对各类知识点的整合、梳理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2新设计

1.串联信息,整合单元复习内容

2.沟通联系,自主搭建知识网络

3.聚焦对比,分析说理易混知识

4.数形结合,提炼方法优化思路

3学情分析

厦门市群惠小学六(4)班学生善于思考,思维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更好地以学定教,我通过前测,对学生平时学习中的薄弱知识进行查缺:求比值和化简比混淆了;比的应用中,没有掌握解答的关键与诀窍。针对学生学情和复习目标,本课设计融入四元素:激趣+梳理+补缺+挑战,并利用电子白板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建构知识网络图;能够熟练比的化简以及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呈现信息,感受比的广泛应用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复习:比的知识。(板书课题)整理复习:比

师:首先,大家要明确: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

板书: 比 → 相除

师:来看看生活中一些比的例子:

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3:2

观音山梦幻陆世界,1张门票70元。总价和数量的比是70:1。

爸爸体重和东东体重的比是60:35。

深圳“世界之窗”,园中微缩景与实景的比为1:3。

从厦门坐动车到福鼎,动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6:2。

一杯蜂蜜水,用蜂蜜和水按1:9调制而成。

师:1:9什么意思?

师:在比的应用中,可以将比转化为份数或分数。

板书:比的应用 份数 分数

活动2【讲授】二、信息分类,回顾比的相关知识

师:这6条信息,你能分分类吗,可以分为几类,你是怎么想的?

1.回顾比的两种不同类型

预设分类方法1:前后项单位相同的一类;前后项单位不同的一类。

师:利用比的方法,这里可以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而两个不同类量的比,会产生一个新的量。

2.总结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

(1)师:还有其他分法吗?怎么想的?

预设分类方法2:比的结果是最简比的一类,不是最简比的一类。

(2)求比值、化简比的依据

师:题中426:2和60:35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通过这两个比,我们一起来复习下怎样求比值,怎样化简比?依据又是什么?

(3)分析说理

师:下面3题,做对了吗?请你分析说理。

① 化简比 32:16=32÷16=2

② 化简比 0.15:0.3=(0.15÷0.3):(0.3÷0.3)=0.5:1

③ 求比值 0.75: =0.375÷0.8=0.46875

小结:第3小题要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算法,简便些。

(4)对比区分

师:究竟,求比值和化简比有着这样的区别呢?

师:是的,化简比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而大家要注意区分。

活动3【活动】三、沟通联系,搭建比的知识网络

师: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关于“比”的有关知识,但这样排列看起来有些零散。你们能重新整一整吗?好,请看小组合作任务: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它们重新排列,形成知识的网络。

师:哪一组的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整理的成果?(学生上台来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进行整理,形成关于比的知识网络)

师:看,和前面零散的排列对比,你有什么感觉?

活动4【活动】四、题组对比,提炼方法优化思路

师:在之前学习的“比的应用”中,大家懂得可以把比转化成份数或分数。这里,第1个条件和所求问题都不变,第2个条件在不断变化,那你们会应用吗?动笔试一试吧,拿出个人学习单,只列式不计算。

调制蜂蜜水,用蜂蜜和水按2:9调制而成。( ), 需要水多少毫升?

① 如果调制220毫升蜂蜜水, 列式:

② 水比蜂蜜多用了140毫升, 列式:

③ 蜂蜜用了20毫升, 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后)分别指名学生上台来利用电子白板,结合线段图,当小老师讲解分析: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互动交流)

师:这里,题中所给的具体数量在不断变化,要正确解答,谁有什么好方法呢?

板书: 方法:找对应

师:好方法就是解题的金钥匙!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活动5【练习】五、分层练习,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练习(略)

活动6【讲授】六、全课总结,互动畅谈学习收获

师:上完这节复习课,你有哪些收获?能跟大家说说吗?或者还有什么问题还没弄明白,也也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点击查看更多: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四)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四)

一、教学内容

运用比解决问题。(教材第54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发展分析、概括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难点: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比的意义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比是什么。

2.一盒糖果有50颗,平均分给甲、乙两人,甲、乙两人各得多少颗糖果?他们所得糖果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

点名学生回答,回顾平均分的特点。

3.引出新课。

师:这是一道平均分的问题,生活中,很多问题运用到了平均分,但有时为了分配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分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的应用。(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54页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例2)

【阅读与理解】

学生读题,获得信息。

师:题目中要配制什么?是按什么进行配制的?

引导学生明确是按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1∶4配制500 mL的稀释液。

师: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1∶4,说明在500 mL的稀释液中,浓缩液占几份?水占几份?一共是几份?(点名学生回答)

师:知道了总份数和浓缩液、水的份数,可以求出浓缩液和水各占稀释液的几分之几。

引导学生将比转化为分数。

【分析与解答】

师:根据刚才梳理的信息,我们可以怎样求浓缩液和水的体积?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方法一:平均分法。

稀释液的总份数:1+4=5(份)

浓缩液的体积:500÷5×1=100(mL)

水的体积:500÷5×4=400(mL)

方法二:转化分数法。

浓缩液的体积:500×1/(1+4)=100(mL)

水的体积:500×4/(1+4)=400(mL)

【回顾与反思】

师:怎样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引导学生从总体积和浓缩液与水的体积比两方面进行检验。

学生检验并完成教材第54页填空。

2.归纳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说一说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结果。

教师总结:解决按比分配问题,有两种方法。可以将比的各项之和看作平均分的总份数,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解答;也可以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解答。(课件演示具体步骤)

平均分法。

转化分数法。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1题:男:303×51/(51+50)=153(人)

女:303×50/(51+50)=150(人)

第2题:蜂蜜:200×1/(1+9)=20(mL)

水:200×9/(1+9)=180(mL)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例2的教学中,先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题意,明确按比分配中的份数关系;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自主探究出两种解法;最后通过总结,使学生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利于分散难点,降低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2.不足之处。

给予学生自由交流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练习的时间不够,这也反映了对学生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引导不够,后面要更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小小和豆豆共有贴纸192张。已知小小的贴纸数的23和豆豆的贴纸数的25相等。小小和豆豆各有多少张贴纸?

分析:先求出小小和豆豆的贴纸数的比,再根据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解答。

根据“小小的贴纸数的23和豆豆的贴纸数的25相等”可知,小小的贴纸数的2份与豆豆的贴纸数的2份一样多,小小有这样的3份贴纸,豆豆有这样的5份贴纸。两人的贴纸数可用下图表示:

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例2的教学中,先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题意,明确按比分配中的份数关系;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自主探究出两种解法;最后通过总结,使学生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利于分散难点,降低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2.不足之处。

给予学生自由交流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练习的时间不够,这也反映了对学生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引导不够,后面要更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小小和豆豆共有贴纸192张。已知小小的贴纸数的2/3和豆豆的贴纸数的2/5相等。小小和豆豆各有多少张贴纸?

分析:先求出小小和豆豆的贴纸数的比,再根据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解答。

根据“小小的贴纸数的2/3和豆豆的贴纸数的2/5相等”可知,小小的贴纸数的2份与豆豆的贴纸数的2份一样多,小小有这样的3份贴纸,豆豆有这样的5份贴纸。两人的贴纸数可用下图表示:

由图可知,小小和豆豆的贴纸数的比是3∶5。

解答:由题意可得,小小和豆豆的贴纸数的比是3∶5。

小小:192×3/(3+5)=72(张)

豆豆:192×5/(3+5)=120(张)

答:小小有72张贴纸,豆豆有120张贴纸。

解法归纳:已知甲、乙两个量的和,且甲×c/a=乙×c/b(a、b、c均不为0),则甲∶乙=a∶b。

相关知识阅读

用比例解决问题的顺口溜

数量关系很重要,前后联系很微妙。

先把关系写上面,解题思路它领先。

计划实际在左边,上下对比一条线。

具体数量要体现,不变数量是关键。

按量填数看得准,最后再把问题填。

根据等式列方程,算术方法也简单。

点击查看更多: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三)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三)”,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三)

一、教学内容

化简比。(教材第50~51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理解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

3.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类比思想。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难点:理解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把下面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课件出示题目)

4/8 6/30 12/18 14/56

点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分数。

2.六二班共有学生50人,今天出勤人数为46,总人数与出勤人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点名学生回答)

3.师: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4.引出新课。

师:为了使数量间的关系更明确,我们经常要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化简比)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

师: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最简单的整数比?

引导学生联系最简分数的概念,讨论什么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指名学生举出几个最简单的整数比。

2.教学教材第50页例1(1)。

(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1))

(1)学生读题,写出比。

点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5∶10 180∶120

(2)探究整数比的化简方法。

①师:这两个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比中含有除1以外的公因数,所以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②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化简方法,汇报交流。(教师巡视并指导)

③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5∶10=(15÷5)∶(10÷5)=3∶2

180∶120=(180÷60)∶(120÷60)=3∶2

④总结整数比的化简方法。

师:5是15和10的什么数?60又是180和120的什么数?(点名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化简整数比,可以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课件出示化简方法)

3.教学教材第51页例1(2)。

(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例1(2))

师:观察这两个比,它们与(1)中的比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比的前、后项为分数和小数。

(1)探究分数比的化简方法。

①组织小组讨论第一个比,探究化简方法。(教师巡视并指导)

②各小组汇报化简的方法,可能出现两种方法:

方法一: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1/6∶2/9=1/6×18∶2/9×18

=3∶4

方法二:求比值。

1/6∶2/9=1/6÷2/9=3∶4

(2)探究小数比的化简方法。

①组织小组讨论第二个比,探究化简方法。(教师巡视并指导)

②各小组汇报化简的方法。

根据小组汇报,板书:

0.75∶2=(0.75×100)∶(2×100)

=75∶200

=(75÷25)∶(200÷25)

=3∶8

(3)归纳化简比的方法。

师:化简分数比和小数比时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说出都可以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先化为整数比,如果不是最简比,就继续化简。

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

(4)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

师: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无论是分数比的化简还是小数比的化简,化简比的结果仍要写成比的形式,而不能写成小数或整数的形式。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51页“做一做”。(点名学生回答,并说说化简的方法)

2∶1 6∶5 1∶2 5∶1 14∶9 1∶5

2.完成教材第52~53页“练习十一”第2、6题。(第2题点名学生回答,第6题先判断,再点名学生板演化简过程)

第2题:第②面。

第6题:不对,正确的比应该是155 cm∶1 m=155 cm∶100 cm=31∶20。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怎样将一个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板书设计

化简比

例1:(1)15∶10=(15÷5)∶(10÷5)=3∶2

180∶120=(180÷60)∶(120÷60)=3∶2

(2)1/6∶2/9=(1/6×18)∶(2/9×18)

=3∶4

0.75∶2=(0.75×100)∶(2×100)

=75∶200

=(75÷25)∶(200÷25)

=3∶8

教学反思

1.在求比的实际问题中,部分学生容易忽略单位换算而直接求比导致错误,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统一单位的重要性,让学生形成条件反射:先统一单位,再求比。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甲数的1/3等于乙数的2/5,乙数的2/3等于丙数的3/7。那么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多少?

分析:根据甲数与乙数、乙数与丙数的关系,分别列出等式,令等式两边都等于1,分别表示出甲数、乙数、丙数,从而求出它们的比。

解答:由题意,得甲数×1/3=乙数×2/5。

设甲数×1/3=乙数×2/5=1,那么甲数=3,乙数=5/2,则甲数∶乙数=3∶5/2。

同理,乙数∶丙数=3/2∶7/3。

因为甲数∶乙数=3∶5/2=9∶15/2,乙数∶丙数=3/2∶7/3=15/2∶35/3,

所以甲数∶乙数∶丙数=9∶15/2∶35/3=54∶45∶70。

相关知识阅读

人体中有趣的比

婴儿的头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4;

成年男子的肩宽和头长的比大约是2∶1;

一个人脚的长度与自己身高的比大约是1∶7;

一个人两臂展开的长度与自己身高的比大约是1∶1;

一个人绕拳头一周的长度与自己的脚的长度的比大约是1∶1。

点击查看更多: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十)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十)》,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十)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2学情分析

新课标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其实就是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经验进入课堂,参与学习。在认知经验中,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且理解了比的意义。有了这些知识的储备,学生只要进行知识的迁移、类比就可以自主探究出比的基本性质。本节课意在创设一种“猜测-验证-运用”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求学生参与多向思维,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猜想、大胆表现、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真正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比的基本性质

一、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明、小强、小丽都喜欢制作折纸。有一天,他们三人在争论谁每分钟折的纸鹤数多?

小明说:“我折的纸鹤数与时间(分)的比是6︰8。”

小强说:“我折的纸鹤数与时间(分)的比是3︰4。”

小丽说:“我折的纸鹤数与时间(分)的比是12︰16。

1、问题:小明、小强和小丽谁折得快?

(学生算出这三个比的比值)

2、问题:1. 这三个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比的前项、后项都不相同,可是比值却相同。)

(二)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1、这三个比中有什么规律?请大家用”6︰8“为例子,以小组为单位,联系比与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或者比与分数中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关系,讨论:比的前项和后项会有什么样的规律?

2、小组小组尝试研究、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汇报展示。(不同的研究方法)

小结;把这两个归纳的要点进行整合。谁来说一说。

小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板书)

4、谁来给大家温馨提示一下,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要注意什么?

(三)质疑辨析,深化认识

1. 根据108︰18=6,说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54︰9 =( )

648︰108 =( )

10800︰1800=( )

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快速说出比值的?根据是什么?

2. 判断并说明理由。

(1)6︰7=(6×0)︰(7×0)=0 ( )

(2)1︰2=(1+2)︰(2+2)=0.75 ( )

(3)2︰8=2︰(8÷2)=0.5 ( )

问题:你觉得这种做法正确吗?如果错误,错在哪里?

二、解决问题,巩固发展

利用商不变性质,可以进行除法的简算。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一)明确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18︰27 4︰9 3︰15

4.5︰9 5︰6 7︰11

问题:哪些是整数比?哪些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的?

小结: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而且又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叫最简单整数比。

(二)化简比

例1: “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m,宽10cm,另一面长180cm,宽120cm。这两面联合国旗的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分别是多少?

问题:1. 从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 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3. 反馈交流:5是15和10的什么数?为什么要除以5?

小结:通过上面两个比的化简,谁来说说化简整数比的方法?

(把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三)练习拓展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整数比化简的方法。

(2)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 0.75︰2

问题:这两道题和(1)有什么不同?(前、后项不都是整数)怎样把它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先把前、后项化成整数)

1. 自己尝试解决。(指名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

2. 反馈交流:为什么要乘18?

小结:当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不是整数时,怎样把它化成最简单整数比?

三、综合练习,巩固提高

1、他们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16∶4化成最简比是4。( )

(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3) : 化简后是1 。 ( )

(4)0.4∶1化简后是 。 ( )

2.把下面各比化成后项是100的比。

(1)学校种植树苗,成活的棵数与种植总棵数的比是49︰50 。

(2)要配制一种药水,药剂的质量与药水的总质量比是0.12︰1 。

(3)某企业去年实际产值与计划产值的比是275万︰250万 。

3、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8︰40 0.15︰0.3 : 0.125: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指名汇报展示。

4、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

(1)写出甲、乙两队完成这项工程所用的时间比,并化简。

(2)写出甲、乙两队工作效率比,并化简。

四、知识拓展,介绍黄金比

五、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附: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整数比: 15:10=(15÷5):(10÷5)=3:2

分数比: =( ×18):( ×18)=3:4

: = × =3:4

小数比: 0.75︰2=(0.75×100):(2×100)

=75:200=3:8

0.75︰2= × =3:8

点击查看更多: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九)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九)”,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九)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能正确地把一个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迁移类推,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2学情分析

比的基本性质的学习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在此可以采用自学、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等方式,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时,要学生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使学生进一步受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初步接触函数思想。但由于所学的相关知识的时间有些久远,部分学生已经淡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能正确地把一个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4教学过程

4.1第1课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比的基本性质》导入

1、什么叫做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比与除法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分母 分数值

3、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举例:

12÷4=3 (12÷2)÷(4÷2)=3

12÷4=3 (12×2)÷(4×2)=3

4、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活动2【讲授】《比的基本性质》探究

1、谈话导入,大胆猜想。

比的基本性质

1、类比猜测:除法有“商不变性质”,分数也有“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同学们猜想看看,比也有这样的一条性质吗?如果有,这条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猜测比的性质是什么?

2、验证猜测的性质能否成立: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研究。

6÷8=(6×2)÷(8×2)=12÷16

6:8=(6×2)∶(8×2)=12:16

6:8=(6÷2)∶(8÷2)=3:4

6÷8=(6÷2)÷(8÷2)=3÷4

3、 小组派代表说明验证过程,其他同学补充说明。

正式得出“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板书)

4、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师:你认为比的基本性质里哪些词语很重要?为什么“0除外?”

观察讨论:你们是怎样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概念的?

(最简单的整数比必须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必须是整数,而且前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明确:我们可以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意图:通过练习,理解最简整数比,并为后面化简比作铺垫)

5、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⑴课件出示例1(1):“神州”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m,宽10cm,另一面长180cm,宽120cm(见右图)。这两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分别是多少?

⑵生读题,然后写出一大一小两面旗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比:

15:10 180:120

师问:这两个比,数据大小悬殊,很难看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这两个比,是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呢?如何才能把它们化成最简整数比呢?生自己尝试化简。

⑶观察这两个比的结果,两面旗的长宽不同,化简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

生:交流,体会两面旗的大小不同,形状相同。从中进一步了解化简比的必要性。

⑷课件出示例1(2):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0.75:2 :

师:如何把它们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呢?

生:讨论交流,先化成整数比,再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尝试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6、小结:化简比的方法。

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化简比

15:10 180:120

=(15÷5):(10÷5) = 3:2

活动3【练习】比的基本性质》反馈练习

1、看谁的眼睛看得准?(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各题)

(1)4:15=(4×3):(15÷3)=12:5……(×)

(2) :=( ×6):( ×6)=2:3……(√)

(3)10:15=(10÷5):(15÷3)……………(×)

2、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4:21 (2): (3)1.25:2

点击查看更多: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八)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八)”,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八)

1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能正确地把一个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2.通过迁移类推,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3.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2学情分析

本课时是学习了比的意义的后续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方法,学生已有了知识、方法的经验。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能正确地把一个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教学难点:通过迁移类推,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比的基本性质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

2.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呢?(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关系)

3. 有关比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比的基本性质。

二、探究规律

1.你认识的比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

学生说:(可能是文字)

学生边说时,教师摘录重要词语板书。

2. 他认为比的比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是不变的。那比值是否真的不变呢?我们就需要需要来验证,自己举例证明,比值会不会变。

3.我们来看一下刚才验证的过程。

(1)反馈一: 6:12=(6×2)∶(12×2)=12:24=1/2

学生都用乘法来验证。拿学生的作品用,还能怎么变?

6:12=(6÷3)∶(12÷3)=2:4=1/2

6:12=(6×4)∶(12×4)=24:48=1/2

那么在乘或减除以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你们的意思如果不是同时乘或除以,比值就会改变,是吗?我们来看看。

(2)反例说明:6:12=(6+2)∶(12+2)=8:14=4/7

6:12=(6-2)∶(12-2)=4:10=2/5

刚才同学们用很多例子来验证,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4.看来,比确实有这样的性质。只有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才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5.朱老师觉得这个比的性质,听起来这么熟悉了。你们有这个感觉的吗?这个性质为什么和它们的性质差不多呢?

(因为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分子,后项相当于除数、分母,所以除法里的性质也可以适用在比里面。)

小结:哦,原来我们今天发现的比具有的性质,也不是什么多新的知识,把除法、分数转化成比,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也就自然而然转化成了比的性质。

6.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7.小练习:(逐步出现)

(1)60:80 =120:( )你是怎么想的?利用什么来填的?

(2)=( ):320你是怎么填的?

(3)=(60÷2):(80÷ )这里可以填什么?为什么?还可以填什么?小数、分数可以吗?这样填得完吗?那任意数都可以吗?为什么要“0”除外?(对,只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非0数就可以了。)

(4)现在,朱老师把这这两个数同时除以一个数后,得到3:4,你觉得这个整数比怎么样?还能找到更简单的吗?为什么?

小结:像3:4这样,前项、后项都是互质数的比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三、运用规律

1. “最简单的整数比”。

最简单整数比必须满足几个条件呢?

必须是一个比;

它的前项和后项必须是整数,

前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也就是前后项必须是互质的。

2.教学60:80怎么转化成3:4

同时除以除以60、80的最大公因数,利用什么来做的?

为什么除以20呢?能不能一次次的除以2?

分数在约分时,也是同时同时除以他们的最大公约数是吗?看来,求最简整数比的方法和我们以前约分的方法也是一样的。

3.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4:21 0.75:2 1/5:1/9 4/9:7/9

学生尝试练习。

4.反馈

(1)比的前后项要除以最大公约数。(课件)整数比----比的前后项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最简比。

(2)先化成整数比,(利用什么来化成整数比的呢?)再按照化简整数比的方法化成最简整数比。(课件)分数比----比的前后项都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整数比→最简比。

(3)分子、分母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化成整数比,再再按照化简整数比的方法化成最简整数比。(课件)小数比----比的前后项都扩大相同的倍数→整数比→最简比。

5.观察这两个分数比,你有什么发现?

(还发现凡是分母相同的两个比,它们的化简比就是两个分子的比。发现凡是分子相同的两个比,它们的化简比就是分母调换位置写成的。)

那真的如你们所说的那样吗?请再试着举出几个例子验证一下吧。

6.同学们真了不起,还发现了同分子分数和同分母分数化简整数比的简便方法。

四、综合运用

1.上节课陈老师给我们看了四面不同的国旗,还记得吗?为什么这些国旗大大小小规格不一,但形状一样呢?你能来进一步解释一下吗?

(化简比后都是3:2)我们一起来化简一下,看看是否是这样。

2.看来,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最简整数比,能便于我们书写、比较。能一眼看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3.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对呀,我国国旗法规定,无论多大面积的国旗,长与宽的比必须是3:2.那现在有一张长27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你能按这样的规定制作一面最大的国旗吗?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最简单的整数比?

点击查看更多: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五)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五)”,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五)

一、教学内容

比的应用的练习课。(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二第3~7题)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会灵活运用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师: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什么?(点名学生回答)

2.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5、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师:按比分配问题有几种解题方法?是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

引导学生回顾按比分配的两种解题方法。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3题。

(1)组织学生观察图画,理解题意,了解信息。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并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员和7名游客,也就是救生员和游客的人数比是1∶7。

(3)交流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学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4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师:已知总棵树和每班的人数,要求各班栽的棵数,应先求出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应先求出各班的人数比,人数比等于棵数比,然后根据按比分配求出各班栽的棵数。

教师提示:两个数的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同样适用于三个及以上的数的比。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教学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7题。

(1)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2)师:西红柿的面积可直接用乘法求得,黄瓜和茄子的面积可以怎样求得?

组织小组交流讨论,学生可能有两种回答:

①先求出种黄瓜和茄子的总面积。再根据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解答。

②先求出黄瓜和茄子占总面积的比,然后用乘法直接根据按比分配分别求出黄瓜和茄子的面积。

(3)学生独立完成,点名学生回答,根据回答板书:

(方法一)西红柿:800×2/5=320(m2)

黄瓜和茄子:800-320=480(m2)

黄瓜:480×2/(2+1)=320(m2)

茄子:480×1/(2+1)=160(m2)

(方法二)西红柿:800×2/5=320(m2)

黄瓜占总面积:1-2/5×2/(2+1)=2/5

茄子占总面积:1-2/5×1/(2+1)=1/5

黄瓜:800×2/5=320(m2)

茄子:800×1/5=160(m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8题。(要求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答案不唯一)我和爸爸的年龄比:12∶38=6∶19;爸爸与妈妈的年工资比:36000∶(2000×12)=3∶2。

2.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9*题。(点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150 t∶60 t∶15 t=10∶4∶1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订正)

水泥:20×2/(2+3+5)=4(t)

沙子:20×3/(2+3+5)=6(t)

石子:20×5/(2+3+5)=10(t)

4.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11*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并汇报)

120÷4=30(cm)

长:30×3/(3+2+1)=15(cm)

宽:30×2/(3+2+1)=10(cm)

高:30×1/(3+2+1)=5(cm)

四、课堂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练习课)

第7题:

(方法一)西红柿:800×2/5=320(m2)

黄瓜和茄子:800-320=480(m2)

黄瓜:480×2/(2+1)=320(m2)

茄子:480×1/(2+1)=160(m2)

(方法二)西红柿:800×2/5=320(m2)

黄瓜占总面积:1-2/5×2/(2+1)=2/5

茄子占总面积:1-2/5×1/(2+1)=1/5

黄瓜:800×2/5=320(m2)

茄子:800×1/5=160(m2)

答:西红柿的种植面积是320 m2,黄瓜的种植面积是320 m2,茄子的种植面积是160 m2。

教学反思

1.本次练习,总的来说学生都能熟练地进行列式计算,但他们还没有达到真正理解利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思考解题。究其原因,大概是和一些学生的惰性思维有关。一些学生总认为只要会做就行,没有必要去深究为什么,以至于当新型问题出现时,他们往往不知如何下手。为了改变这种思想,还需要在教学中多注意方法的引导和理解,让其熟练掌握一般方法,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地去解题。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甲、乙两个仓库有很多货物,先从甲仓库运走80 t货物,甲仓库的剩余货物与乙仓库货物的质量比为3∶2;再从乙仓库运走55t货物,乙仓库剩余货物的质量是甲仓库剩余货物的质量的1/4。甲、乙两个仓库原来共有货物多少吨?

分析:不变量:从甲仓库运走80吨货物,甲仓库剩余货物的质量不变。

前后变化的分率:

(1)原来乙仓库货物的质量是甲仓库剩余货物质量的2/3;

(2)从乙仓库运走55 t后,乙仓库剩余货物的质量是甲仓库剩余货物质量的1/4。

对应量:甲、乙两个仓库货物质量变化的分率差的对应量是55 t。

解答:甲仓库剩余的货物:55÷2/3-1/4=132(t)

甲、乙原来共有货物:132+80+132×2/3=300(t)

答:甲、乙两个仓库原来共有货物300 t。

解法归纳:解决此类比与分率前后变化的问题,关键是抓住不变量,找出已知量对应的分率,从而用除法解决问题。

相关知识阅读

公侯伯子男,五四三二一。

假有金五秤*,依率要分讫。

【注释】*:1秤=15斤,5秤=75斤。

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官员,想要根据官位高低来分75斤金子,按5∶4∶3∶2∶1的比分完。可以通过按比分配问题的知识求出每种官位分得金子的质量。

点击查看更多: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一)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一)

一、教学内容

比的意义。(教材第48~49页)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及各部分名称。

2.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3.会正确读、写任意相关联的两个量的比,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

2.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的主题图)

1.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组织学生同桌交流,然后点名学生回答)

2.师:图中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 cm,宽10 cm。我们可以怎样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关系呢?

学生交流得出:

(1)用比较多少的方法来表示:长比宽多5 cm,宽比长少5 cm。

(2)用倍数关系来表示:长是宽的15/10倍,宽是长的10/15。

3.引出新课。

师:在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除了可以用“多多少、少多少、几倍、几分之几”来描述外,还可以用“比”来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的知识。(板书课题:比的意义)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比的意义。

(1)同类量的比。

师:这两面旗的长和宽的倍数关系还可以用比来表示。长是宽的15/10倍,可以说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那么宽是长的10/15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是几比几呢?

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教师小结:长和宽都是表示长度的量,属于同类量。所以无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我们把这类比叫做同类量的比。

(2)非同类量的比。

课件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 km的高空做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 km。

①师: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引导学生回答用“42252÷90”求出速度。

②师:除了用除法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外,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也就是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因为这里的42252 km与90分钟是两个非同类的量,所以比也可以表示非同类量之间的关系。

(3)归纳比的意义。

师:结合上面两个例子,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比吗?

学生试说,教师小结: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板书比的意义,组织学生齐读)

2.教学比的读、写法和各部分名称。

(1)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49页上半页的内容。

师:你学到了哪些比的知识?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明确比值的求法和表示方法。

师: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如这里的3/2。(板书:比值=比的前项÷比的后项)

教师提示: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3.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师:观察上面的式子,你能发现比与除法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师: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和分数又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下表:

教师总结:比与除法、分数联系紧密,但又有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各自的意义不同。所以在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时,要说“相当于”,而不能说成“等于”或“是”。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点名学生回答)

第1题:6 8 3/4 1.8 2.4 3/4

第2题:1/8 4

2.完成教材第52~53页“练习十一”第1、3、5题。(第1、5题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点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第1题:(1)14 8 7/4

(2)16 10 8/5 10 26 5/13

(3)18 12 3/2

第3题:5/9 15/4 7/9 1.6

第5题:7∶5=1.4 2∶1=2

23∶20=1.15

菠菜的钙、磷含量比最高,茄子最低。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比的意义是什么?

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比的意义: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知识点较多,有比的意义、读写以及各部分名称;有比值的概念及其求法;还有比与除法、分数的区别与联系等。针对本课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讲导结合,理解比的意义。在学习比的意义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对比缺乏认知,所以主要通过教师的“导”,引导学生明确: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可以用除法,也可以用比,并通过同类量和不同类量的比,引出比的意义。

二是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在学习比的各部分名称及读法、写法时,采用了让学生看书自学的方式,在学习中通过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学习比和除法以及分数关系的时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结合教材,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总结出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工人种植一批树苗,已种植的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2∶5,下午又种植了36棵,这时已种植的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5∶8。这批树苗共有多少棵?

分析: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可以将与比有关的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解答。

已种植的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2∶5,也就是已种植的棵数是总棵数的2/5。又种了36棵后,已种植的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5∶8,即此时已种植的棵数是总棵数的5/8。所以36所对应的分率是5/8-2/5,即36是总棵数的5/8-2/5。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

解答:36÷5/8-2/5=36÷9/40=160(棵)

答:这批树苗共有160棵。

解法归纳:把与比有关的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解决时,关键是根据已知比正确得出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相关知识阅读

奇妙的比

张扬和李明在争论一个问题。张扬说:“比的后项不能为0,可是,前几天中国女足还以3∶0的成绩战胜了美国女足。这里的比的后项就是0,为什么呢?”

李明笑着说:“比赛中的3∶0,与表示倍数关系的比是两码事。虽然读法、写法都一样,可它们的意义不相同。表示倍数关系的两个数,也可以表述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由于除数是0没有意义,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而比赛中记录的3∶0,不表示两个队得分的倍数关系,只表示比赛双方的进球的个数,只是借用了比的写法。”

张扬佩服地点了点头。

点击查看更多: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七)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七)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沟通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合作、交流等数学能力。

3.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知识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正确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猜想:这两杯糖水一样甜吗? (电脑出示)

水和糖的比: ①60:30 ②20:10

2. 复习商不变性质

(1)口答:80÷10= 800÷( )=( ) ÷ 5

(2)你是怎么想的?

3.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1)口答: 3/4=6/( ) 5/30=( )/6

(2)你的依据是什么?

师:我们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而除法中有商不变性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会有怎样的性质?

4.猜想一下比的规律是什么呢?(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

5.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

6.求比值:

6:8 12:16

思考: 6:8和12:16两个不同的比,比值都相等,会有什么规律呢?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始,以“两杯糖水一样甜吗?” 让学生猜一猜,通过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复习、回忆重现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类比推出比的基本性质埋下伏笔。同时,还有机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活动2【讲授】自主探究,概括性质

二、自主探究,概括性质

(一)推导比的基本性质

1. 自主探索: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6÷8=(6×2)÷(8×2)=12÷16

6︰8 =(6×2)︰(8×2)=12︰16

6︰8 =(6÷2)︰(8÷2) = 3︰4

6÷8 =(6÷2)÷(8÷2)= 3÷4

2.同桌议一议:利用比和分数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3:15=(3×3 )︰(15 ×3 )=9:45

3:15=(3÷3 )︰(15 ÷3 )=1:5

【设计意图】学生在掌握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真正参与“比的基本性质”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归纳比的基本性质。

(1)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规律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规律二: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你能把比的两个规律合并成一句话吗?

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4.找关键词语:同时、相同、(0除外)

5.在○里填正确的符号,在□里填正确的数学

4 ﹕ 18 =( 4÷2 )﹕( 18 ○ □ )

1.2 : 3.6 =( 1.2 ○□)﹕ (3.6 ×10)

1/6:3/4 =( 1/6 ×12)﹕ (3/4 ○□ )

6.质疑辨析,深化认识。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说出理由 。

① 24:16=(24÷8):(16 ÷ 4)= 3:4 ( )

② 0.7:2=(0.7×10):(2×10)=7:20 ( )

③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活动3【活动】性质应用,巩固拓展

三、性质应用,巩固拓展

1.自主学习例1:“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m,宽10cm,另一面长180cm,宽120cm。

(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结合例1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写出两面联合国旗的长和宽的比。

(4)自主学习,补充完整例1,教师巡视。

板书:

15: 10 =(15÷5):(10÷5)= 3﹕2

180:120=(180÷60):(120÷80)=3﹕2

(5) 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注意什么?

2.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最简整数比:

①必须是一个比;

②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

③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互质数。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等的方式,找到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并理解了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3.下面各比中哪些是最简整数比,并简述理由。

12:10( ) 5:17( ) 1/6:2/9 ( ) 8:1 ( )

4.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4﹕32 = 120﹕60=

5.知识回顾,前后照应。

(1) (电脑出示)猜想:这两杯糖水一样甜吗?

水和糖的比: ①60:30 ②20:10

(2)学生交流,分享解法。

60:30=(60÷30):(30÷30)=2:1

20:10=(20÷10):(10÷10)=2:1

6.按下面要求选其中一个每人写一组算式,要求: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同时练习的编排注意从易到难,渐序潜进,有层次性和针对性。通过讲练结合,在练习中理解和巩固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的方法。

活动4【练习】知识回顾,课堂小结

四、知识回顾,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活动5【作业】作业布置,知识提升

五、作业布置,知识提升

1.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写三组比值相等的算式。

( )=( )=( )

2.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4﹕32 = 160﹕240= 140﹕210=

56﹕32= 45﹕72= 42﹕24=

点击查看更多: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二)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二)”,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二)

一、教学内容

比的基本性质。(教材第50页)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类比思想。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问答。

师:什么叫比和比值?(点名学生回答)

师: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回忆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可以结合算式或表格回答。

师: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各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2/6,4/12,8/24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课件出示题目)

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思考,发现都能化简为1/3。

3.引出新课。

师: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在比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比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新课

1.启发引导,发现问题。

把6/8,12/16改写成比的形式。(课件出示题目,点名学生回答)

师:这两个比相等吗?

引导学生通过求比值得出两个比相等。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6∶8=6÷8=6/8=3/4

12∶16=12÷16=12/16=3/4

6∶8=12∶16=3∶4。

师: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观察这两个比,你发现什么变了?

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前项、后项都发生了变化。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组织学生将比转化成除法,通过商不变的规律来认识比中的规律。

①6∶8=12∶16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结果,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演示:

6÷8 =(6×2)÷(8×2)= 12÷16

↓ ↓ ↓

6∶8=(6×2)∶(8×2)=12∶16

师:认真观察,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其中的规律吗?

引导学生得出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②6∶8=3∶4。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结果,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演示:

6 ∶8=(6÷2) ∶(8÷2)=3 ∶4

↑ ↑ ↑

6 ÷8=(6÷2) ÷(8÷2)=3 ÷4

师:同样地,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其中的规律吗?

引导学生得出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利用比和分数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指名汇报)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师:刚才我们根据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进行探究,发现比也存在着一种规律,谁能把其中的规律总结出来呢?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初步归纳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师:相同的数是什么数都行吗?同时乘或除以0可以吗?

引导学生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得出相同的数不可以是0。

(3)引导学生完整归纳总结比的基本性质。(板书性质)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十一”第4题。(点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同乘或除以几)

第4题:(1)98∶100 (2)12∶100

(3)110∶100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订正)

2.7∶12的前项增加1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加上 24 。

3.5∶6的后项增加24,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乘 5 。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吗?

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6∶8=6÷8=6/8=3/4

12∶16=12÷16=12/16=3/4

6∶8=12∶16=3∶4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教学反思

1.本堂课是一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课。教学中,由“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就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是否也存在着“比的基本性质”。对此,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顺从学生的思维规律,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并通过举例、论证等方法小心验证,最后准确地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乙数与丙数的比是6∶7,甲数与丙数的比是多少?甲数、乙数与丙数三个数的连比是多少?

分析:甲数∶乙数和乙数∶丙数中的乙数是同一个量,但在每个比中所占的份数不同,可以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乙数所占份数化成相同。甲数∶乙数=3∶4,乙数∶丙数=6∶7,可以将乙数所占的份数化为4和6的最小公倍数。

解答:甲数∶乙数=3∶4=(3×3)∶(4×3)=9∶12

乙数∶丙数=6∶7=(6×2)∶(7×2)=12∶14

所以甲数∶丙数=9∶14,甲数∶乙数∶丙数=9∶12∶14。

解法归纳:解决连比问题,主要运用转化方法,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同种量转化成相同的份数。

相关知识阅读

奇妙的8∶11

人们都见到过稻麦一类的农作物,在快要收割的时候,它们顶着沉甸甸的穗子,支持着饱满穗子的却是一根空心的茎。为什么一根空心的茎会有这样大的能耐呢?

科学家根据材料力学理论推算:一根空心管子的内径和外径之比,如果是8∶11的话,最不容易弯曲。生物界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求得生存,动物的骨、植物的茎等都选择空心,而且不论粗细如何,内径和外径之比大约都是8∶11,这不是奇妙的巧合,而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结果。科学家就利用这个数据,为人类造福。例如水泥制成的空心电线杆、自行车的车身架等,都是利用这个数据,以达到耗费最少的材料而获得最强的坚固性的目的。

点击查看更多: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1 位置 2

2 分数乘法 5

3 解决问题 5

4 倒数的认识、整理复习 5

5 分数除法 5

6 解决问题 5

7 比和比例,整理复习 5

8 圆的认识 5

9 圆的周长 5

10 圆的面积 5

1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5

1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5

13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5

14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5

15 统计 5

16 数学广角 5

17 总复习 5

18 总复习 5

19 总复习 5

20

本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

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

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

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

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 位置

单元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 位置(一) 新授课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 新授

1、 教学例1

(1) 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 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 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 小结例1:

(1) 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 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 练习:

(1) 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 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 教学例2

(1) 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 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 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 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 练习

1、 练习一第4题

(1) 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 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 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 练习一第6题

(1) 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 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 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 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 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 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个人修改

以前我们学过哪些表示 方向的方法?

怎样用数对表示同学的座位?

游戏:说数对猜同学。

板书设计:

位置(一)

用数对表示位置,先横后竖

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 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单元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难点:

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 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教案

教学内容 分数乘整数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 + = + + =

2.引出课题。

+ +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 新授

1、 利用 + + 教学分数乘法。

(1)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 )

(2)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 ×3)

(3) + + =9,那么 + + = ×3,所以 ×3=____________=9。同学们想想看, ×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整。

2、 出示例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1)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 是多少?(列式: ×3 = )

3、 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4、 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5、 教学例2

(1)出示 ×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三、练习

1、 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2、 “做一做”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用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

三、 作业

练习二第1、2、4题。 个人修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内容 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正确化简比。

教学重难点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正确化简比。

课前准备 课件、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听算练习:

求比值: 2:0.5 4:1 20:5 200:50

90:60 9:6 3:2 0.3:0.2

两个同学板演:写出过程。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每个比式之间会有什么联系?(提出学习目标)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的发现:前面四个比的比值相等,后面四个比的比值相等。

板书算式: 2:0.5 = 4:1 = 20:5 = 200:50 = 4

(2×2) :(0.5×2) (20×10):(5×10)

90:60 = 9:6 = 3:2 = 0.2:0.3 = 1.5

(90÷10):(60÷10) (3÷10):(2÷10)

观察第一组比,他们的比值是相等的,前项和后项有什么变化?

以前两个比和后两个比为例,找同学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师添加板书,渗透格式的书写。

让学生多说自己的发现,从①到③,从①到④,从②到④等,

然后小结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2、观察第二组比,发现规律:方法同上。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做定势,0除外这个关键点学生不会忘记,在这里只须问一句为什么?就可以将这个要点突破)

3、将上面两个规律综合小结: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4、出示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5、理解概念,找出关键词。

6、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做出准确判断:

① 8:10 =(8+10):10+10 = 18:20 ( )

② 12:16=(12÷6):(16 ÷ 4)= 2:4 ( )

③ 0.8:1=(0.8×10):(1×10)=8:10 ( )

④ 比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除以3。 ( )

7、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你联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那部分知识?

学生很容易想到这些内容,比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联系旧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我们刚刚学过分数、除法、比的联系,他们的性质能联系在一起也就不足为奇了。

问:比的基本性质在数学上有什么用途?(约分、通分)

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途?(1.2÷0.3 500÷10 )

那么我们刚刚学过的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呢?

学生已经预习过,故学生应该知道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8、观察黑板上的两组等式,哪一个比最简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像1:4 3:2这样的比叫做最简整数比。

请学生举出最简比的例子,多找几个学生回答,

学生在举例的同时加深了对最简整数比的认识。

由学生总结。最简整数比的特点:

学生总结,教师板书。1、比的前项后项必须都是整数。

2、比的前项后项必须是互质数。

以后我们写出的比应该都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9、化简比:

出示例题:“神州”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另一面长是180厘米,宽是120厘米。写出这两面旗长与宽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

学生口答写出比: 15:10 180:120

由于学生已经预习,因此化简的过程教给孩子。尝试练习,找同学板演:

汇报,学生讲解化简过程,教师规范化简格式。

化简分数比: 1/6 : 2/9 7/12 :3/8

化简小数比: 0.5:0.4 0.75:0.25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交给孩子自己,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尝试练习,学生讲解。最后让学生讨论化简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的方法。

化简整数比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化简分数比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化简小数比时,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然后再化成最简比。

三、巩固训练,拓展延伸

1、等比接龙:

2:3=20:30=4:6=200:300=( )=( )=( )=( )

100:50=40:20=( )=( )= ( )=( )

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甲乙所用时间比是( ),工效比是( )。

3、甲是乙的1.2倍,甲与乙的比是( )。

4、甲是乙的1又1/4倍,甲与乙的比是( )。

四、完善认知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教后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 “轻叩诗歌的大门”,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二、单元 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三、单元 重点:

1.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4.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

四、单元教学难点:

1.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2.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五、单元教学建议:

1.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2.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3.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4.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5.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

6.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六、单元课时安排:

本组教学时间原则上应为两周,共计11课时。

课题 《轻扣诗歌的大门》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重点:确定适合自己的研究专题,制定切合实际的实践计划。

难点:激发热爱诗歌的情感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强烈愿望。

教学具准备

导学过程 我的再创造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引语: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诗海拾贝”,“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本)

(4)举行诗歌朗诵会。

(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三、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阅读材料1~2《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重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具准备

导学过程 我的再创造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

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1.播放多媒体课件。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七、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八、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阅读材料3~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课时安排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了解古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重点: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具准备

导学过程 我的再创造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

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3.让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三、读中悟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① 让学生了解诗、词、曲。

② 解释个别词语。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

1.默读诗歌,体会两首诗歌的异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

① 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② 通过阅读,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指导:

5.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背诵这两首诗歌。

2、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元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阅读资料5~6《太阳的话》《白桦》 课时安排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难点: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

导学过程 我的再创造

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

1.师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

2.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导入

二、初读两首诗,了解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太阳的话》中“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说过:“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正是从这种美学思想出发,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这一时期写得最好的光明颂诗是《向太阳》与《黎明的通知》……《黎明的通知》则是以一个更加乐观、明朗的调子宣告着新的时代的来临:“趁这夜已快完了,/请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在这里,诗人正是一个时代的预言者与理想世界的呼唤者。)假如你就是木板房的主人,看见太阳的到来,听到太阳的这句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注意回扣第一小结体验的“蛮不讲理”,进行矫正;也要随时关注个性化体验,回归个性化朗读,如可以强调“你们”,也可以强调“心的空间”,也可以强调“让我”。)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

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快读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

1.学生默读阅读材料。

2.让学生说说读了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

① 诗歌的特点: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语言具有音乐美。

② 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六、拓展延伸

1.背诵这两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整理诗歌,欣赏诗歌(一) 课时安排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重点: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难点: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教学具准备

导学过程 我的再创造

一、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

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

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

二、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解。

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学生稍作了解。

(2)什么是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三、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

1.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整理诗歌,欣赏诗歌(二) 课时安排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重点: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难点: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教学具准备

导学过程 我的再创造

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

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

诗歌分类表 整理人:

类别 诗歌的题目 作者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

4.师生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

5.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三、利用墙报张贴大家搜集整理的诗歌,供大家阅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学习欣赏诗歌,推荐自己喜爱的诗歌 课时安排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搜集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对诗歌的热爱。

重点:学习欣赏诗歌,推荐自己喜爱的诗歌。

难点: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导学过程 我的再创造

一、学习欣赏诗歌

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

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

3.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

4.组内学习《诗中的“秋”》,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

5.讨论:你还了解哪些有关诗歌的知识?

6.师生交流。

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诗歌推荐活动)

诗歌 作者 推荐理由

推荐人:

1.出示“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

2.学生填表,并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3.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

4.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5.欣赏诗歌(教师推荐)

6.教师推荐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举办诗歌朗诵会 课时安排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重点: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难点: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教学具准备 准备好自己想要朗诵的诗歌,注意读好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导学过程 我的再创造

一、在班里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可以利用教材,本学期教材中,《中华少年》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诵诗,本组教材中的《我们去看海》,选读课文中的《我们的方阵》都可作为选材。还可以是自己写的诗歌。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二、制定一张班级朗诵会安排表,如:

主题 “秋诗冬韵”诗歌朗诵会

时间:11.21 地点:教室

形式:四人小组参赛

主持人: 向诗燚 陈能新

教师布置: 1、2小组

串词准备: 3、4小组

道具准备: 5、6小组

评委安排: 7、8小组

场地清洁: 9、10小组

活动报道: 11、12小组

负责照相:13、14小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自己动手写诗 课时安排 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2.尝试写诗。

重点:尝试写诗。

难点:掌握写诗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导学过程 我的再创造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咱们在诗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了解了许多关于诗歌的知识,谁能谈谈自己前一段活动的收获?(预设:)

2.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可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一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1.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

2.师相机归纳板书:大胆想象

3.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预设:我知道写诗并不是那么神奇的事,我们也可以学着写。写诗就是写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4.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三、补充诗歌,让学生欣赏。将下面的诗歌复印给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交流交流写作方法。

巧用比喻;妙用拟人;运用夸张;运用假设。

四、你喜欢哪首诗,就试着学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五、在小组里交流你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

六、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诗海拾贝 与诗同行》综合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 第十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1.通过第六单元综合实践课的积累、感悟和了解、运用古诗,充分感受古诗的意蕴美,养成背诵古诗的良好习惯。

2.培养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3.拓展能力,丰富课外知识。

重点:歌的积累和理解。

难点: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具准备

导学过程 我的再创造

一、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规则:

1.今天这节课,老师要与同学们一起来组织、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海拾贝、与诗同行擂台赛。首先请参赛的四个代表队队长自报队名。

2.本次擂台赛的比赛规则是:各代表队的基础分均为100分,然后按要求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最后按得分高低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

(二)导入:

播放歌曲《春江花月夜》

多么动人的旋律啊!多么优美的意境啊!老师知道:在同学们的记忆仓库中已储存了许多古诗,今天,让我们打开记忆之门,一起来猜一猜、填一填、背一背、画一画,进行古诗擂台赛,看看哪个队能获得本场擂台赛的一等奖,好吗?

(三)竞赛:

宣布:六年( )班古诗擂台赛现在开始!

1.猜:(8个数字,每队任挑2个,说出画面上描绘的是哪首诗的内容并背出来。)

(1)《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们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村晚》(蕾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印日荷花别样红。

(5)《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几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填:

(1)在空白处填一种动物名称:

①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②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在空白处填一种植物名称:

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④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联:(说出诗的上句或下句)

(8个数字、每组任选两个)

①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③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⑤采得白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⑦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⑧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背:

(1)背一首李白的诗:

《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背一首颂春的诗:

朱熹《春日》、杜牧《江南春》、贺知章《咏柳》、叶绍翁《游园不值》

5.找:(写在答题板上,多找一句加10分)

找一找写有“桃花”的诗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獗鱼肥。

(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6.画(根据诗意作画):

(1)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鹞。高鼎《村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 课时安排 第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重点: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难点: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教学具准备 带上自己活动过程中随时记下的点滴收获和体会以及活动前拟订的活动计划

导学过程 我的再创造

1.同学们,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开展得比较成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出了语文课堂,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延伸到了其他课堂和学校以外的其他地方,在这样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大家都有了一些收获,今天,我们就把自己点滴的收获总结一下,让我们今后的活动开展得更好。

2.还记得活动开始时我们自己拟订的计划吗?请大家将自己的活动计划浏览一遍,回忆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想想本次开展了哪些活动,哪些活动自己收获比较大,然后用5~ 8分钟的时间写一写。

3.就象大家写的一样,这次活动我们有了不少的收获,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还记录了点滴体会,赶紧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交流。

4.全班交流活动中的收获,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教师相机板书:诗歌的特点 诗歌的分类 朗诵的技巧 学习写诗 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5.接着刚才所写的活动过程,详细地写写自己活动中的收获。

6.小组里交流总结,评选出优秀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比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3513.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