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29”,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了解主要农业区位因素。
2、根据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资料,能够说明某一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产生原因。
4、结合案例,能够分析影响某一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并结合事例说明如何进行农业区位的选择。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
自然因素:气候、、土壤、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劳动力
区位选择实质:对农业土地的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处于之中
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环境因素比较,对农业区位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农业区位影响
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特点: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形成: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由于动植物的不同,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混合农业的概念:混合农业是耕作业与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
澳大利亚农业在 世界 市场的主要供应国
世界上的地位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
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分布:东南部和部
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较好,气候
区位因素
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
模式:“土–草–畜–市场”
1、罗列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技术条件:
2、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千烟洲立体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
新疆瓜果之乡()
花基鱼塘()
3、2009学业水平测试原题: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城市功能区看,甲处最有可能形成 ▲ 区。
(2)下列最能够反映从A到B一线地租变化情况的是 ▲ 。
(3)该城市周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了乳牛业、果林业和谷物农业。请将①、②、③地适宜发
展的农业类型及其理由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构建本课知识框架
1.据报道,天津市政府决定,从2001年起将原有的1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天津市政府作出农业调整决策的原因是()
A.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
B.水稻单产低于玉米、小麦,经济效益差
C.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用水量过多
D.种植水稻需喷洒农药,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据此回答2~3题。
2.导致产生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
3.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的原因()
A.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B.荔枝的种植区位范围扩大到了北方
C.大部分荔枝是北方温室里种出来的
D.我国北方市场对荔枝的需求量变大了
4.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D.水资源不足
5.下列关于农业地域的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结构、农业产品相同
B.农业地域类型与农业生产类型是一致的
C.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的结果
D.农业地域类型基本不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6.下列关于墨累-达令盆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国土西南部B.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
C.家庭式的混合农场规模很大D.采用牧草与作物轮作的方法,保持土壤肥力
1.C点拨:华北地区严重缺水,而水稻用水量大是调整的主要原因。这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原则的具体体现。
2.B3.A 点拨:荔枝、柑橘生长在我国南方,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即气候条件,当今北方市场上荔枝较为常见,与现代交通、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有关。
4.D点拨:我国西北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水资源不足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最主要的限制条件。
5.C点拨:农业地域类型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下多种区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它也会随着区位因素尤其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是农业区位合理选择的结果,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
6.A点拨:该题主要考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地域分布、结构、特征等。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高一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47”,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学案
1.通过活动和案例说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运用“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等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和主导因素,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本观念。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和应用
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一、1.农业区位的含义
自然因素:
2.农业的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比较稳定,发展变化较快。
5.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等。
6.说说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课堂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农业生产成果是通过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是()
A.城市农业的重点转向以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为主
B.通过改造地形,我国将小麦的种植高限发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
C.通过大棚、玻璃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
D.农业在大范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B.一地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气候因素
C.人们通过垦荒可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D.限制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因素的是地形
3.影响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的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市场
4.受交通运输影响最明显的是()
A.春小麦B.棉花C.奶牛业D.玉米
5.当前,我国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B.政策C.技术条件D.市场
6.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梯田的原因是()
A.技术力量达不到B.不利于水土保持C.不能耕作D.交通不便
7.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市场B.土壤C.地形D.水分
8.我国南方粮食作物是水稻,而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形成此差异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市场D.政策
9.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政策B.交通运输C.科技D.市场
10.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苹果畅销,但1996年苹果价格大跌,主要由于()
A.政策变化B.市场需求变化C人口增长趋缓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二.双选题
11.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出口国是()
A.美国B.法国C.荷兰D.新西兰
12.国的弗罗里达州利用光热优势,重点生产蔬菜、花卉,供应东北地区,主要依赖于()
A.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B.市场的需求
C.政策D.农产品的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13.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A.平原地形为主B.雨热同期的气候
C.城市市场需求量大D.农业技术的推广
参考答案:
一、1、C2、B3、A4、C5、D6、B7、B8、A9、D10、B11、CD12、AD13、CD
高二地理《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学案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2、主要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3、影响不同导向型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4、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5、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6、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了解怎样进行工业的区位选择。
4.使学生了解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过程与方法:考虑到本节课属于高三复习课,所以,本节以区位分析方法引入,让学生归纳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联系本地实际,以三明钢铁厂为例进行案例教学,并通过问题分析,让学生尝试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工业的区位问题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考工业问题,使学生初步懂得衡量工业区位合理性的标准是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判断影响某一工厂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问题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1课时
创设情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从自然区位要素和社会经济区位要素两个方面来分析;本节课我们要回顾一下工业区位要素,工业区位要素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呢?”
学生回答
工业区位要素结构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工业区位要素。设问:工业区位选择考虑如上因素,最终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
“如果由你来安排一个工厂的地点,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呢?”(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假如你是投资者?
假如你是政府官员?
假如你是厂区附近的居民?
从资料中我们看到主要是从谁的角度去考虑呢?有哪些因素影响工厂的选择?
投资者从经济角度考虑,有运输、原料、政策等要素……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要素——市场、原料、劳动力、技术等
通过表格,结合学生回答补充,得出各种工业的区位主导因素,通过工业区位选择达到经济目的。再通过表格练习,掌握影响一些工业部门区位的主导因素。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利用一道区位选择的题目引入工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区位各要素,从而作出明智的选择。
某地政府拟开办一家工厂,现进行成本比较(见表一、表二),读表回答:
(1)从表一看,在影响D地生产尼龙制品的诸多因素中,D地与其它地方相比,成本过高而无竞争力。D地的成本与其它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D地适宜发展导向型工业。
2、综合考虑表中的各要素,该工业办在何处最适合,为什么?
3、从表二可知,D地发展肉制品加工业与其他地方相比,具有成本优势。综合考虑表一、表二,D地适宜发展工业,才最具竞争力。
4、根据表二判断,ABCD四地中,可能离市场最远的是哪个地方?为什么?
讨论思考、回答。(说明工业区位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确定主导因素应以达到经济目的为原则。)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一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第1~2题。
年份1800年1900年1950年1985年
煤/t421.30.75
铁矿石/t21.81.51.3
1.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靠近()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20世纪50~60年代,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布局上选择图5-61中哪一点最适宜()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主要考虑什么区位要素,属于什么导向工业?20世纪50~60年代,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布局主要考虑什么区位要素,属于什么导向工业?这反映了什么的变化?
(通过对钢铁工业的分析,说明同一种工业因技术条件、科技条件的改变,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会发生变化,在工业区位选择时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工业区位的选择。)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主要因素——1、科技进步
进一步结合资料,近年来大型钢铁企业布局转向哪些地区?科学技术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
看看“三明水泥厂”的搬迁考虑到什么因素?主要从谁的角度去考虑?
环保要素、政策要素……从市民、政府等社会角度去考虑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304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