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三课时学案新版人教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三课时学案新版人教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三课时学案新版人教版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
①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
②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归纳碱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
重点和难点
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难点: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准备
药品:NaOH固体、20%NaOH溶液、CaO固体、澄清的石灰水、盐酸、硫酸、蒸馏水、乙醇、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洗净的鸡爪、去壳的熟鸡蛋。
器材:导线、灯泡、烧杯、试管、软塑料瓶、表面皿、滴管、点滴板。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
演示:

1.实验(如图)观察甲、乙中发生的现象。
2.清水变“牛奶”:吹入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问题:大家想一想,这些神奇的现象存在的反应原理是什么?多么奇妙的化学世界!
学生疑问:
1.熟鸡蛋为什么会掉下去呢?
2.“牛奶”能喝吗?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通过神奇的化学实验把学生轻松地引入化学课堂。取固体NaOH观察,放入表面皿上,在试管中溶解固体NaOH并感知其温度变化。
问题:1.NaOH固体表面溶解的原因。
2.怎样保存NaOH固体?
3.它能做干燥剂吗?
:观察用20%NaOH溶液浸泡过的鸡爪。
问题:1.鸡爪前后的变化及其原因。
2.使用NaOH时应注意什么?
3.NaOH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1.潮解。
2.密封。
3.能。
1.哇!真厉害!
2.使用它应小心,注意安全。
3.作用:化工原料、清洁剂……设计的问题紧紧围绕实验,简明扼要,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思维的兴趣,巧妙点拨,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进行安全教育。实验引导Ca(OH)2的性质及用途
材料引入:
1.冬天园林工人用石灰浆将树干底部刷白。
2.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很牢固。
3.装石灰水的试剂瓶用久后瓶壁上有一层白色的膜。问题:
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物质和化学性质。
:取生石灰加水观察现象。
问题:1.实验现象及反应。
2.Ca(OH)2的用途是什么?
3.使用它有哪些注意事项?粉刷久后为什么会变白变硬呢?
涉及Ca(OH)2与CO2发生了反应,生成了坚硬的CaCO3。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与此相关呢?
我想知道!
1?放热
2?消毒、建筑材料等
3?具腐蚀性,注意安全联系生活实际,引出所讲化学物质,又从实验的角度感知若干关于氢氧化钙的知识。学生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学习的同时,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并学以致用。碱的化学性质
分组实验:
1.NaOH、C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2.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滴加NaOH溶液,密封观察。
3.向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
问题:1.上述三个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2.熟鸡蛋掉下去的原因。
3.“清水变牛奶”的原因。
4.碱有哪些类似的化学性质?
活动:竞赛书写相关的反应原理。1.遇石蕊都变蓝色!
遇酚酞都变红色!
2.软瓶变瘪!CO2与NaOH反应后压强减小。
哦,蛋是这样掉下去的!
3.石灰水变浑浊
哦,“清水变牛奶”原理如此!
4.我能归纳碱的化学性质。
竞赛:我要夺第一!我最怕书写化学方程式了,但只要掌握规律就很简单了。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在实验中加以归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更加深刻。问题回应了最开始的实验,学生理解更透彻。竞赛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化学用语的学习。实验引导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演示实验10:分别试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
问题:1.上述哪些物质能导电?
2.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3.酸、碱如何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反思小结: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①学习掌握了哪些知识?②学会运用哪些方法?③明白哪些道理?真有趣!小灯泡发光了!
1.能导电的有硫酸、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2.导电是因为发生电离,离解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3.酸会离解出H+;碱会离解出OH-。
我又有了一些进步!(从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小结)这些短小的问题点到了学生的许多弱点,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反思、整理、归纳、小结和交流,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方法都不断提高。.碱石灰干燥剂是由固体NaOH和CaO组成的混合物,能用它来干燥的气体有()
A.氯化氢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

相关知识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学案新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学案新版人教版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
①了解酸的通性及原理,能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②通过对酸和碱性物质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③体会化学与人类有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同时提高实验过程中的“规则意识”。
重点和难点
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准备
学生分组:每张实验桌上摆放试管若干、滴管、稀盐酸、稀硫酸、稀醋酸、稀硝酸、NaCl溶液、Na2SO4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洁净紫甘蓝叶片、剪刀、镁、锌、铁、铜、生锈严重的铁钉、粗铜丝、试管夹、酒精灯。
教材延伸
①活动探究(1)表格中应加一些生活可作指示剂的物质比实验,这样感性认识会更丰富,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结合更紧密。在(1)的表格下面对应两种指示剂加“规律性认识”,有利于小结、系统认识知识。
②在除锈这一块应补充一点,“用物理方法也可以除锈”,这样使学生认识在不同的场合或要求下可使用不同的除锈方法。
教学设计
环节一:慧眼识酸
教师: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NaCl溶液,请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后给它们贴上标签,注意实验安全。
学生:(探究活动1)①滴加石蕊溶液;②将紫甘蓝剪成细丝浸泡;③放入洁净小铁钉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我们按“安全、科学、简便、明显”的原则,来评价同学们的方案。
方案①最优,方案③次之,方案②第三。
学生:(对教师提问)能否用酚酞溶液来区别?
教师:(将矛盾交给其他同学)哪些同学能解答这一问题?
学生:不能!酚酞溶液遇酸和中性的NaCl溶液都不变色。
教师:我今天还准备了其他一些新鲜蔬菜、鲜花等含指示剂的材料,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各种实验,进一步探究“认识酸的方法”。
学生:(探究活动2:设计近二十种实验,并在教材表中补充表格内容填写实验报告)
花的种类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稀盐酸中的颜色:花汁在稀硫酸中的颜色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粉红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大红花粉红色橙色橙色教师:同学们的创造力都很强,如果我们要检验某种物质是否是酸,手头又没有石蕊溶液的情况下,就可以用上述方法。
教师:结合探究活动1和探究活动2的体会,思考稀盐酸中的什么成分使石蕊溶液变红?
学生:石蕊溶液本身含有水,因此不是水的作用;NaCl溶液中有Cl-,而NaCl溶液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那么也不是Cl-的作用;应该是酸中的H+使石蕊溶液变红。
教师:(教师从知识的角度及时提升方法)同学们分析正确,而且我们做出这些结论时用到的就是推理方法。请同学们再用我们已经探索出来的方法去认识我们所知道的其他酸是否也具有这些性质。
学生:(学生探究活动3)用稀醋酸、稀硝酸做正面证明;用Na2SO4溶液等非酸溶液做反面证明。
点评:教师通过三个探究活动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认识知识到认识方法,由书本知识拓展到课外知识,三个活动层次逐渐深化,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张扬,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兴奋状态,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环节二:猜它是谁
教师:(设置游戏场景,有四个金属王国的“潜水运动员”要比赛潜水时间)学生分别装稀盐酸、稀硫酸设置“游泳池”。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情、声音等表现比赛的过程,同组学生在纸上写出“运动员姓名”(金属名称)和潜水时的变化(化学方程式)。
学生:(此时游戏化)各组学生用桌上的药品做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后讨论结论,并商量“表演方法”。
各组学生的表演形式不一样。现举一组学生表演例子:
运动员肢体语言表情变化名次铜摇晃、抖腿冷笑无气体产生1铁耸肩、腿颤皱眉、抽冷气Fe+H2SO4=FeSO4+H2↑2锌浑身乱晃呲牙咧嘴Zn+H2SO4=ZnSO4+H2↑3镁双手紧掐颈部翻白眼Mg+H2SO4=MgSO4+H2↑4排名次的理由是:镁反应最快,在酸中呆的时间最短,名次最后;铜不反应,应得冠军。
教师:请同学们总结酸的化学性质,还要小结原因。
学生:(用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快速描述出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性质,后分析原因)原因:酸只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以前的金属反应;是酸中的H+与活泼金属发生了反应,放出氢气,另一种生成物的阳离子是相应的金属离子,阴离子是酸的阴离子。
教师:通过学习酸的这一条性质,能不能将它提升成为我们的技能?
学生:(讨论,形成多种答案,一组学生代表发言)不可将醋放在锅中长时间烹调,不可用铝制品调拌要放醋的凉菜。
环节三:除锈专家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除铁锈的方法,用到过哪些除锈的方法?
学生:小瓦片磨铁锅;砂纸打磨生锈的部位等。
教师:这都是物理方法除锈。在化工生产中人们用什么化学原理除锈?(教师演示实验,用稀盐酸的量掌握合适,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
教师:我还要请同学们帮助我分析其中的原理。(教师强调用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来说明)
学生:(表格内容)
: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氧化铁(铁锈的主要成分)+盐酸氯化铁+水Fe2O3+6HCl==FeCl3+3H2O氧化铁(铁锈的主要成分)+盐酸氯化铁+水Fe2O3+3H2SO4==Fe2(SO4)3+3H2O学生:(另一组学生发言)老师在做实验的同时我们也做了几个实验,把锈铁钉放在NaCl溶液、Na2SO4溶液、水中不反应,这些实验也反证化学方法除锈只能用酸,而且是酸中的H+在起作用。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做一次实验。
学生:(学生分组实验,由于没能掌握好酸的用量,出现了多种实验现象。开始时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当铁锈消失以后,铁钉表面会冒出气泡,溶液颜色变淡,最后由黄色变成浅绿色。学生之间发言出现多种内容,一种与老师实验现象相同,另一种是如实描述实验现象)
教师:(强调应当实事求是地汇报实验现象,即使实验失败,也可以从失败的实验中得到教训)
学生:(学生通过争论一致赞同第二种意见)
教师:原因是什么?
学生:取用的稀盐酸或稀硫酸的量不同造成实验现象不一样。我们认为:当酸不足或适量时,铁锈与酸反应;当酸过量时,与铁锈反应剩余的酸就会继续与铁反应。
教师:同学们从自己实验、观察、汇报及大家的讨论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1:酸也能和铁发生反应,所以清除铁锈时不能把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
学生2:反应产物氯化铁与氯化亚铁颜色不同。
学生3:做实验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要实事求是地描述所发生的现象。
教师:为了进一步证明酸是“除锈专家”,请你们利用桌上的仪器和药品,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学生:(学生自主实验中出现了多种实验方案,其中一些组的学生展示了造“铜锈”和除“铜锈”的实验)学生代表上台演示:将粗铜丝的一端缠绕在试管夹上,把另一端在酒精灯上灼烧,形成约3cm长的黑色氧化铜薄层,趁热插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里,20s后取出:黑色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漂亮的淡蓝色,反应原理:CuO+H2SO4=CuSO4+H2O。
点评:教师做完一个“较理想”的演示实验后,在小结基础知识后,让学生自己来重复刚才的实验,但未给学生点明“酸的用量”的要求,这样就挑起学生的一个新的“思维矛盾”。在这个矛盾中学生通过争论、再探究等主动活动,理解了新知识,明确了实验一定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的价值观。最后又拓展学生思维,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了酸是“除锈专家”的内涵。
环节四:盘点收获
教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明确了哪些道理?
学生:知识类:酸的三条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是由它的H+体现出来的。
①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遇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②酸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以前的金属反应,越靠前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
③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除锈。
方法类:类比迁移方法──盐酸、硫酸使石蕊溶液变红,则硝酸、醋酸、苹果汁、桔子汁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酸能除铁锈,也能除掉铜表面的氧化铜等。
实验对比鉴定方法──应用酸的化学性质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等。
道理类:在学习中只有科学的态度,才能保证形成科学的方法,有了科学的方法才能使我们的大脑真正聪明起来。


2.现有四种金属Zn、Fe、Al、Mg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均能放出2g氢气,则消耗金属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Zn+2HCl====ZnCl2+H2↑
B.2Fe+3H2SO4====Fe2(SO4)3+3H2↑
C.Al+HCl====AlCl3+H2↑
D.Fe2O3+H2SO4====FeSO4+H2O
4.
A.
B.
C.
D.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盐类的概念,知道有哪些常见的盐以及食盐的用途。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氯化钠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通过粗盐的提纯过程,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工业盐误作生活用盐的危害,进而认识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2.通过探究活动,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粗盐的提纯,掌握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难点

盐类的定义,及对盐类物质进行判断。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粗盐、水、烧杯、漏斗、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滤纸、火柴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2分钟

播放视频:《亚硝酸盐中毒事件》。

提出问题:食盐、工业盐和化学中的盐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工业盐中毒症状。

学生回答,食盐和工业盐都属于盐的一种。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食盐和化学中的盐的联系。

新课讲授25分钟

介绍工业盐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于烹调食物。

聆听老师讲解关于亚硝酸钠的知识。

认识到工业盐的毒性。

展示食盐用途的图片,

了解食盐在生产、生活、医疗等方面的作用。

聆听学生回答食盐的用途。

学生看图片,说明食盐的用途。(1)生活中用做调味品(2)腌制食品(3)医疗上,制取生理盐水(4)雪后公路上撒盐(5)工业上做化工原料(6)农业上选种……

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取更多的氯化钠的知识,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通过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提出问题:你知道食盐是怎么来的吗?播放视频《海水晒盐》。

讲解:通过蒸发海水,可以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将泥沙和可溶性的杂质除去,就可以制得精盐。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

认识到化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如何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呢?

探究活动:粗盐提纯

温馨提示:在蒸发操作时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等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水分蒸干。

和学生一起交流可能出现的误差。

提出问题:玻璃棒在实验中的作用。

学生回答:先将粗盐溶解,然后过滤,最后将滤液蒸发,即可除去泥沙。

根据幻灯片上的提示进行实验。

实验完毕,学生小组内交流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分析玻璃棒在实验中的作用。(1)溶解时搅拌,加快溶解;(2)过滤时引流;(3)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4)转移固体。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及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3分钟

1.工业盐(亚硝酸钠)有毒

2.氯化钠的在生产、生活、医疗等方面的用途

3.粗盐提纯

(1)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时搅拌,加快溶解

过滤时引流

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转移固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第3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第3课时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了解盐类的化学性质。

2.学会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反应是否能发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盐类化学性质的归纳,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习用归纳、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

2.通过对物质进行分类,体会分类学习化学物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三、教学难点

利用“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硫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硝酸钡溶液、试管。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3分钟

复习引入:请同学们写出以下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工业制取烧碱;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书写方程式情况,然后给出答案,订正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书。

书写完之后,纠正方程式。并指出,这些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巩固化学方程式,熟悉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

新课讲授25分钟

硫酸铜也是一种常见的盐,它能够和碱溶液、某些盐溶液发生反应吗?请同学们按照提示动手试一试,若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指出刚才黑板上板书的5个反应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试着写出化学方程式。

讨论5个反应的共同点,得出:它们都是复分解反应,因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

总结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化学方程式书写。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那么酸碱盐之间是否都可以发生反应呢?根据书后提供的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硝酸钡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并进行实验证明你的判断。

学生小组内讨论,判断能否发生反应,然后进行实验证明自己的判断。

交流能否反应,并说明判断依据。

学会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溶解性表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提出问题:盐类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一些盐的化学性质,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出盐的化学性质。

学生根据幻灯片提示,回忆一些盐的化学性质,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总结盐类的共同化学性质。

回忆旧知识,总结规律,巩固化学用语。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空气、溶液等混合物,氧气、碳、金属等单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等氧化物;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钠等盐,请同学们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将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物质的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学习分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能力。

课堂小结2分钟

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或者气体或者水生成。

2.盐的化学性质

(1)和金属反应(2)和酸反应

(3)和某些碱反应(4)和某些盐反应

3.物质的分类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155.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