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二)》数学教案
课时:第3课时
课题:小数的意义(二)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 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
2、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实验操作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测量活动: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 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在 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36厘米=36/100米=0.3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0厘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二、填一填:
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 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
三、 试一试:
强调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厘米=0.1分米=0.01米
学生在由米换算到厘米的过程中,可以先将米换算成分米 今儿换算成厘米。
四、作业:
第5页 练一练 2、3、4、5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二)
1米=1 0分米=100厘米
1厘米=0.1分米=0.01米
1千克=1000克
课后反思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69~72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4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实验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认识小数学习小数的欲望。
2、通过直观、操作、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清楚、明确地归纳小数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课件演示: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的过程
1、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这些数是不是都是整米数?
教师:在测量和计算中,有时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通常可以用小数表示。
2、回忆、练习1角=()10元=()元5角=()10元=()元1dm=()10m=()m3dm=()10m=()m
教师:关于小数,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填一填,说一说。(课件出示例1第1个图)①此图用分数、小数该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说一说:0?7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 0?7里面有()个0?1。②像0?1,0?3,0?5,0?7这些一位小数,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分别取其中的1份、3份、5份、7份,也就是: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同理说一说。(课件出示后面两幅图)①第1个涂一个小格,第2个涂45个小格,用分数、小数来表示并说说是怎样想的?②讨论并归纳:百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2、教学例2(认识三位小数)
(1)看一看,填一填。
课件出示①把1m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1d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1c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1mm。
(出示图)学生填分数和用小数表示。
1mm=()1000m=()m;146mm=()1000m=()m
②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第70页例2图)其中1份、25份,107份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
(2)课件出示:说一说0?025,0?107分别表示什么以及它们的组成。
(3)归纳:表示千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3、讨论、归纳小数的意义学生讨论: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归纳:课件出示:像0?7,0?45,0?025,0?25,0?107……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0?1,0?01,0?0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
学生自学数位顺序表。
三、课堂活动
完成课堂活动第1,3,4题。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困难?
《小数的意义》课后问卷
1、老师用课件演示: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的过程,对你自己动手测量有帮助吗?( )
A、很有帮助 B、帮助不大 C、没有帮助
2、有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你是否加深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
A、是的 B、不是
3、你喜欢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教授本节课吗?( )
A、很喜欢 B、无所谓 C、不喜欢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化学习效果统计
图表
认同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人数 认同率%
实验班(40人) 39 97.5%
对照班(40人) 33 82.5%
效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学生还是很喜欢有多媒体课件的课堂教学,实验班的认同率达到了97.5%,即使是对照班的学生,他们也希望老师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认同率也有82.5%。
在本节实验课中,通过课件演示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的欲望,也为学生动手测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紧接着通过课件演示“10×1”的方条图、“10×10”的正方形图、直尺图、“10×10×10”的正方体图,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观察它们的特点,从直观入手把图、分数、小数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推理,从而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点搬家》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小数点搬家(教材35~3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2.技能目标:运 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计算小数乘除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点 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难点: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计算 小数乘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元角分的现实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故事导入:在美丽的大森林里,蚂蚁先生开了一家蚂蚁快餐店,为了方便小动物们就餐,他把每份快餐的价格0.01元清清楚楚的写在门前的广 告牌上。每天来就餐的小动物都快把快餐店的门挤破了。小数点一看,不行,人太多了,太吵了,我 得搬搬家。小数点向右一跳,快餐的价格就变成了0.10元,小动物们一看“涨价啦!”来吃饭的就少了一些。小数点还不满意,又向右跳 了一下,这时快餐的价格就变成了1.00元,小动物们一看“太贵了!”蚂蚁快餐店门前连一个顾客都没有啦!小数点很后悔,它又跳了几下,快餐价格又回到了0.01元,每天来就餐的小动物又多了起来,小数点可高兴啦!
教师:故事讲完了,聪明的同学们,是谁让快餐店的顾客起变化的?它用了什么办法?
学生:小数点--搬家。
(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小数点搬家。)
二、自主探究 。
1.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情境图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吗?
对了这就是老师刚才讲的故事。
教师:小数点向哪边搬家?使蚂蚁餐厅从很多顾客到一个客人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会 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以0.01为例向右移动一位、两位后小数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分享展 示孩子们的想法。)
师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
2.创设情境:一个客人也没有,小蚂蚁特别伤心。热心的小数点知道 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回搬,这时快餐厅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学生观察价格由1.00元依次变化为0.1元、0.01元。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根据刚学习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你知道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3.出示36页试一试。
学生观察图后表述:快餐的价钱不停上涨,顾客越来越少。
小组讨论:怎样来讲故事。
全班汇报,以故事的形式表述小组的理解。
学生思考后汇报:小数点向右搬家,因为蚂蚁餐厅涨价了,所以餐厅的人越来越少,以至 于后来一个人也没有。
小组内讨论:(小组选派代表汇报组内成员的想法,小组 内展开研究,然后把研究的过程和结论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交流。)
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价格由1.00元依次变化为0.1元、0.01元。
学生回答: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在缩小。
三、探究结果汇报。
通过刚才小数点搬家,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归纳: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相当于扩大了10倍,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了10倍。
四、课堂小结。
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本身就扩大了10倍,向左移动一位小数本身就缩小了10倍。
五、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练一练的第1~5题。
2.选做:练一练的第6、7题。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包装》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41页例题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并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包装问题,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使学生感受 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难点
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竖式计算方法及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板演:
1.5×8= 0.35+2.65= 1.45×6= 3.31+0.07=
(找学生板演同时口算。)
2.口算:
0.2×3= 5×0.01= 3.2+2.3= 10-5.5= 5.5+3.5=
2.5×10= 32.6÷10= 3.25×0= 4.8+1= 2.5×4=
(提问:0.2×3= 2.5×10= 怎么算的? 5×0.01= 算式意义。)
3.检查板演并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小数乘小数。
4.出示课题:《小数乘法》。
二、新授过程。
1.课件出示主题图:包装。
(1)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编一道完整的数学问题吗?
2.课件出示。
例1:包装一个礼品盒用纸0.8米,每米2.6元,需要多少元?
(1)谁会列式?(2.6×0.8= )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2.6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3)谁知道列小数乘法竖式要注意什么?(两个乘数末位数字对齐。)
(4)根据它你能推想出2.6×0.8得多少吗?
2 . 6 扩大到10倍 → 2 6
× 0 . 8 扩大到10倍 → × 8
2 . 0 8 ← 缩小到 2 0 8
(注:让学生自主探索。)
(5)小结:做小数乘法时,先把它看成什么乘法来计算呢?(指明学生回答)
3.课件出示。
例2:包装一个礼品盒用彩带2.4米,每米0.85元,需要多少元?
(1)谁来列式?(0.85×2 .4=)
(2)你能估算出买彩带需要多少钱吗?说说理由。
( 3)看老师列竖式:
0 . 8 5
× 2 . 4
(注:给学生一个错误信息,让学生主动发现 错误,并与板演的小数加法竖式题进行比较,为此加深怎样列小数乘法竖式的印象。)
(4)计算0.85×2.4的竖式时,计算谁乘谁就可以了?(看成85×24。)
(5)再想一想0.85×2.4的积是多少?为什么?
(6)小数末位有零怎么办?[来源:学科网]
(7)通过这道题的计算,你知道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吗?
4.观察。
(1)看黑板的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小数乘法。)
(2)计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3)再看看,这两道题的积的小数点是怎样确定的?
(课件出示: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5.质疑问难。
(1)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内容是书中第40页,请打开书看一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2)共同做一道题:1.12×1.4= (找学生板书。)
(3)小结:怎样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
1 .3 6 0 . 7 8
× 0.8 × 0 . 0 4
(强调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
2.快速口算。
0.6×0.7= 0.9×0.1= 0.8×5=
3.判断题:
①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两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 )
②一个数除以0.8等于0.7,这个数是 0.56。( )
③因为6×2=12,所以0.6×0.2=1.2。( )
④在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按照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只要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就行了。( )
4.用竖式计算:
4.8×0.25= 0.32×1.2= 9.8×0.5= 5.4×0.2=
5.解决实际问题:
草原牛的身高是蒙古牛的1.2倍,体重 是蒙古牛的1.4倍。草原牛的身高、体重各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优化》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沏茶”“烙饼”等简单的事例,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2、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难点: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增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最应该要珍惜的是时间,要珍惜时间,就要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运用优化的思想去学习怎样合理的安排时间。(板书课题:优化)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情境一:沏茶问题
1、问题导入:你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
你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估一估,做这些事情你需要多长时间?
2、课件出示情境图,从画面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怎样安排可以节省时间?
3、先让学生同桌交流,再引导,合理安排时间,要考虑好各项事情的先后顺序。想一想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
4、同桌合作,设计方案。
5、互相交流,展示方案。
课件出示流程图:
方案A:一件一件的做:
方案B:几件事同时做:
6、对这些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合理,又省时间?
小结:看来,合理安排时间,不仅要考虑先后顺序,而且还要考虑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安排同时进行,这样就能节省时间。像这种使用最短时间沏好茶的方案,我们把它称为“最优方案”,这种思想就是“优化”思想。
情境二:烙饼问题
1、出示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2、组织活动:接下来进行一次烙饼比赛,看看谁是最聪明的烙饼师?
引导学生用硬币或纸片摆一摆,再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过程,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上台展示烙饼的过程,说一说用了多少时间。
课件出示烙饼示意图:
3、小结:这样的安排,用时最少,也就是最优化的方法。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探索烙4张饼,5张饼……所用时间的规律。
知道了烙3张饼最优化的方法,那么烙4张饼、5张饼的最优化方案又是怎样的呢?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讨论操作寻找最优化方法,并记录过程。
全班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四、联系生活,当堂训练
这样安排时间合理吗?为什么?
A、小东边吃饭边看电视。
B、边打电话边骑车。
C、一边走路一边看书。
D、在马路上踢球。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总结全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方程》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方程(教材66~6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
2.技能目标: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情感目标: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难点: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
图片,纸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
出示66页的天平图:
师:你从图中看到 了什么?
天平的左边有一个10克砝码,右边有一个2克砝码和一个樱桃,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
师: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
生:天 平两边的质量相等。
师:如果用x表示樱桃质量,你能根据天平平衡写出 一个等式吗?每人在纸上写一写,试一试。
学生汇报:x+2=10。
师:x+2表示什么意思?10表示什么意思?
二、自主探 究。
出示课本上的 种子图。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师:你能不能写一个等式吗?
同 桌讨论,一生汇报。
生:每盒种子的质量是x,4盒种子的质量是2000克,那么,4x=2000。
师:如果用y表示种子的质量,你能写一个等式吗?每人在纸上写一写。
学生汇报:4y=2000。
出示课本上水壶图。
师:你从图中看 到了什么?根据这幅图,你能不能说出一个等式呢?
(同桌互相说)一生汇报。
师:如果每个热水瓶能装z毫升的水,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等式吗?每人在纸上写一写。
学生生汇报:2z+200=2000;或者2z=2000-200。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列的几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与同学交流。
师:像上面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谁能说一说方程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
四、拓展应 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 识了方程,那么怎么列方程?
(出示课件进行列方程练习。)
第67页第1题:
看图列方程。
让学生看懂图意,再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等量关系,最后列出方程。
指名回答是在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学生回答)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生日》数学教案
教学主题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教学目标
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统计在数学中的意义,理解条 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掌握条形统计图中横、纵坐标及单位的意义,能看懂统计图中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统计 的结果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统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细心运算,学习数学研究的一般性方法,体会由数字规律得到相关结论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判断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数字的分布规律,体现数学 的美感和对于实际问题的探 究型研究方法,体会数学的魅力和奥妙,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的研究方法。
教具
坐标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小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开始学习,进入到学习状态。
二、导入新课。
1.师生互动:请每一位小同学把自己的生日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在黑板上列出春、夏、秋、冬的图表,请每一位小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与黑板上一样的图表,请班干部在讲台前统计各个季节生日的同学人数,老师在黑板上、同学们在坐标纸上同时完成生日的条形统计图。
2.教师讲解:做统计图时的注意事项,第一步,认真纪录每一个数据;第二步,统计每一个范围内的数据个数;第三步,在方格纸上认真画出条形图;第四步,由统计图对数据进 行分析。明确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代表的数学涵义及单位量的大小。
重点:细心、准确、无误、美观。
难点:对于数据的分析,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理解最大值与最小值。
三、例题讲解。
本例题通过师生互动完成班级内同学们的生日分布条形统计图,旨在要同学们在缜密的数学思维背景下理解统计的涵义,基于一组相关 数据的数理分析过程,了解通过统计的方法掌握某一数据的变化规律和内涵, 进行科学的分析。 掌握条形统计图当中横坐标、纵坐标的数学意义与单位量与数据量的大小关系及单位。
四、习题巩固。
习题一: 四年级举行的特色运动会,调查并统计同学们最喜欢哪些特色体育项目。
习题二:班级要设立图书角,调查并统计同学们最喜欢哪类图书。
习题三:调查并统计班级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
五、拓展及小结。
1.基于某一类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进 行数据的表示,本节课仅利用条形统计图作例,说明对于数据的合理表示可以得到对于数据的更有效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采 取相应措施,体现数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结合性。
2.有关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体现 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3.统计图有很多种,后续课堂还会学习到: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先有一个印象。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买菜》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买菜教材P11~1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 混合计算,并会选择简便的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 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会选择简便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帮助妈妈做过些什 么?去超市里买过菜吗?笑笑今天去超市帮妈妈买菜了,买了一把油菜和一把芹菜。一把油菜是1.25元,一把芹菜是2.41元。谁来帮笑笑估计一下,大约得多少钱?
学生回答。
二、自主探究。
师:收 银员收了她3. 66元,对吗?谁来帮她算一算?
学生用 自己的方式计算并汇报结果。
师:你用什么方法算的呢?
学生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教师:在我们学过的整数加减法中,计算法则是什么?
学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教师:学生们说的真对。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计算方法。
1元+2 元=3元;
0.25元+0.41元=0.66元;
1.25元+2.41元=3.66元。
画图表示:
3元-2元=1元
0.66元-0.25元=0.41元
3.66元-1.25元=2.41元
画图表示:
三、随堂练习。
1.(1)1.25+0.72。
(2)2.76-2.01。
2.同学们进行跳远比赛。冬冬跳了3.16米,亮亮比冬冬多跳0.23米,强强比亮亮少跳0.12米,强强跳了多少米?请把下图补充完整再计算。
3.照样子填一填。
4.计算题。
4.8-2.8 =
1.3 +2.5=
3.11+2.22=
26.2-13.1 =
12.3+ 11.2 =
35.8-13.3=
5.亮 亮身高1.45米。他站在0.4 米高的凳子上时,比爸爸高0.05米。爸爸身高多少米?
6.一箱苹果连箱的质量是46.6千克,倒出一半后,连箱的质量是24.3千克,苹果的质量是多少千克?箱子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四、课堂小结。
计算 小数加减时,首先小数点要对齐,其它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一样,都是相同数位相加减。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来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过程与 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使学生通过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 1000,……的分数,并了解 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用具准备:
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疑引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生活中的小数,你还想知道有关小数的哪些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 回答,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小数的意义,产生,与整数、分数的关系等)
小数有很多的奥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意义。
2.复习旧知。
在研究小数的意义之前,我们必须要把它的好朋友分数理解透彻,你们能接受挑战吗?
(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2)比较大小
(3)加减运算
【通过复习分数的有关知识,为学习小数的意义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起到铺垫新知的作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一位小数。
(1)教师出示一把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
(1分米米 或0.1米)
0.1米是由哪个分数得来的?
3分米是多少米?写成小数是多少呢?( 米 0.3米 )
7分米呢?( 米 0.7米)
(2)请同学们观察这一组数,你发现什么?
教师引导: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0.1、0.3分 别是由那两个分数得来的?这两个分数的分母是多少?它们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3)独立完成并校对。
【借助学生熟悉的米尺引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产生,再抽象到数射线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认识两位小数。
(1)把1平 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你能运用学习一位小数的方法、自己研究出新的小数吗?
教师出示媒体:
①学生自主研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研 究中。
②学生汇报研究的成果:
(2)师: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二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1、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二位小数…… )
(3)教师小结。
3.认识三位小数。
师;你能继续研究出其他的小数吗?
教师出示媒体:
学生自主研究后汇报交流: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01………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讨 论:1.小数是由分母是多少的分数写成的?
2.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归纳: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0.1,0.01,0.001,…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通过让学生自主研究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再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不仅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2.写出相应的分数或小数。
3.比较大小。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以及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一)》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实践,认真观察、思考归纳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学习难点
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填空:含有_______的_______叫做方程。
判断:下列这些是方程吗:
1.x=10 ( )
2.32+x ( )
3.16+4=20 ( )
二、自学指导。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课本左边主题图 )
提示:
(1)现在的天平处于什么状态?_______,说明两盘的质量_______。
(2)从左往右观察每组两幅图片,天平的左右两盘有什么变化?天平有什么变化吗?现在你能把天平的规律描述出来吗?换成等式呢?
2.现在再来观察一组,和上面的 一组有什么不同吗?(课本右边主题图。)
对比上面一组 天平图片的规律,你能说出这 一组图片中有什么规律吗?用一句话来描述等式的规律。
请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对这个规 律进行举例说明。
三、实践应用。
利用刚刚学习的方法,求出方程中的x。
x+2=10
思考:在这个方程里,未知数x属于这个加法算式的哪部分?根据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能想到这个方程的不 同解法吗?试一试吧。
练习巩固:
解方程:y-7=12 23+x=45
四、课堂小结。
总结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 了什么内容呢?
1.会解一些方程了。
2.注意算数准确。
五、目标检测。
1.通过研 究我们明白了:等式两边都_______(或_______)同一个数,等式_______。
2.解方程:x-12.3=3.8。
3.结合我们身边的事例,编一道题,列出方程并解出来。
六、作业布置。
课本P69页第2题、第5题。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一)》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一 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的必要性。
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4.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课前准备
提前14~20天让学生在家栽种一盘 蒜苗,定期(每一天或每三天)测量一次蒜苗的高度,并做好前14天的数据记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事先板 书好课题:栽蒜苗。
师:同学们,前一阶段我们对蒜苗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记录,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你们的数据并进行整理。
二、探索新知。
1.讨论数据收集的方法。
在你观察蒜苗的这些天里,你有哪些体会或者发现吗?
2.讨论数据描述的方法。
(1)学生与小组成员交流各自蒜苗第十五天的生长高度,并把每个小组成员的蒜苗第十四天生长情况记录在统计表内。
(每个小组一张学习卡,其中包括统计表和统计图。)
小组汇报填表情况,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集体交流。
(2)通过寻找所有小组成员中谁栽的蒜苗第十四天最高,谁其次,有什么办法能更直观、一眼就能看出来呢?引出统计图,体现统计图的必要性。
提 出要求:你们小组打算怎么来绘 制这幅统计图,绘制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你又是怎么解决的,把遇到的困难记录到课堂练习本上。
小组合作根据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
(3)讨论一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方法。
学生会遇到一格表示几个单位的问题,每个小组通过组内讨论,确定自己小组的方法,把统计图完成,师巡视进行适当的辅导。
(4)实物投影仪展示其中两或三个一格表示不同厘米数的小组的统计图。
展示时,让展示的学生说说 一格表示这个厘米数有什么原因,有什么好处。引导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确定一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有什么诀窍吗?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5)教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3.进一步了解统计图。
每个小组看着自己小组的统计图,说说自己小组哪个同学的蒜苗在第十四天时长得最高,谁第二,其次呢?你发现了统计图的什么优点了吗?
突出统计图的直观、简便,凸现绘制统计图的必要性。
4.生活中的统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用到条形统计图,你们知道那些有用到它们的吗?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86 页“试一试”及“练一练”。
1.试一试。
这道题目的练习主要是巩固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使学生能结合现实的背景,说出条形统计图中数据的实际意义。
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说得过程中体会从一图形或一小格表示的几个 单位 中理解条形所代表的实际数据。鼓励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练一练。
先让学生通过数据确定每小格表示几个单位,再在方格纸上独立画条形统计图,再进行展示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样画条形统计图的,你能从图上获取哪些信息?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认识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今天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让学生自由回答)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搭一搭》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2.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操作能力。
3.通过实践 活动,发展与同伴合 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会从正面、侧面、上面辨认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难点
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习题。
2.复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二、创设 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淘气(出示课本第57页例题),他想知道咱班谁玩过搭积木 的游戏?你用积木 搭过什么?搭积木是很有趣的,今天淘气就来和我们一起做“搭一搭 “的游戏。(板书)
三、动手实践。
1.在游戏之前,淘气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出示实物),我用4个正方体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你能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吗?课件出示
2.现在我们就来搭小正方体块解决淘气的问题吧。看谁搭得又快又正确。
摆好后,交流,课件出示具体搭法。
师:通过搭一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搭的时候尽量用最少的指令搭出所要的图形。
师:同学们做得真不错,通 过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搭出立体图形,的确是一个好方法。
3.笑笑也用4个正方体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请你动手搭一搭。课件出示图片。
4.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 解决了笑笑的问题,能与老师分享一下你们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吗?
生:我是先从一个面入手,在逐 步调整。
生:搭完后,要从三个方向看看对不对。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58页”练一练“及练习四第1 到5题,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展示、交流。
五、课堂总结。
小结:在愉快的数学活动中,时间也稍稍的流过,下 课的铃声要响了,淘气要和我们说再见了 ,他很想知道大家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学会表示等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况,了解什 么是等量关 系。会用线段、列式这两 种方法来表示等量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等量关系的学习培养数学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学会找到等量关系,锻炼协作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跷跷板图: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有三幅图,第一幅图是一只鹅和两个鸭子在玩跷跷板,结果鹅的质量比较大。(教师说明质量就是物体的重量)第二幅图是1只鹅和3只鸭子玩跷跷板,结果3只鹅的 质量 比较大。第三幅图1只鹅和2只鸭子1只鸡比较,结果跷跷板平衡。
师:跷跷板平衡说明了什么?
跷跷板两边的质量相等,也就是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
师:嗯,说的非常棒,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的等量关系。那如果用等式表示两边的关系,你可以吗?写一写,试一试。
1只鹅=2只鸭子+1 只鸡。
师 :做的很棒,既然大家初步认识了等量关系,那么咱们就继续挑战。
2.出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关系图: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姚明身高是妹妹的2倍,笑笑比妹妹高20厘米、姚明身高226厘米。
师:你能不能表示 出妹妹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之间的关系?
同桌讨论:
一生汇报:我用画图的方法。
师:很好,请你在黑板上表示一下。除此之外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一生汇报 :我用列式的方法。
师:也请你在黑板上列式,给大家分享下你的方法。
成果展示:生1:画图法
妹妹身高
姚明身高
笑笑身高
生2: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 高
师:嗯,上面两位同学做的非常好,非常形象的表达了三人身高之间的关系,那你们做的和他相同吗?你还能说出其他的等式吗?(小组互相说。)
多生汇报:
生1: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生2: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生3: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此处教师予以引导,关系式1与关系式2最后都等于妹妹身高, 那么就说明这两个等式是相等的,渗透到等式转换。)
3.师: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列的几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同学交流。(等量转换)
二、拓展应用。
1. 练一练第1题,第2题。
看图说一说什么时候相等,说出等量关系。
你是怎么想的?
2.练一练第3题。
根据题意写出相应关系式,用字母表示。
第三题对于学生来说有 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做。
3.练一练第4题。
结合下列情景说一说数量间的等量关系。(教师适当引导)
三、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四、作业布置:找一找 说一说 生活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一)》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136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