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多连块》数学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多连块》数学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多连块》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直观认识正方形连成的多连块。

2、动手实践用正方形拼组各种平面图形。

过程与方法: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通过操作探究,探索多连块的组合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合作的愉悦,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相应的学具:若干个正方形:“一连块--四连块”的所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小正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媒体演示:看!小丁丁、小胖、小亚、小巧等同学用这些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正在拼图,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图形。

(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他们分别用了几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了怎样的图形?)

揭示课题:正方形组成的图形

[说明:借助媒体情境,展示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学习探索

1、认识多连块。

(1)介绍:1个正方形就是1个一连块。

(2)出示:两个同样大小正方形,问:你能用它们拼合成怎样的图形?

可能拼出 或 的图形。

师:像这样两个同样大小正方形拼合成的图形就是两连块。

问:两个正方形可以拼成几个两连块?(教师应指出这两种拼法其实是没有差别的,因为相互可以通过一次旋转得到。所以可以拼成一个两连块。)

(3)如果有3个同样大小正方形拼合成的图形就是?(三连块)4个呢?5个呢?

(让学生找一找多媒体情境中的三连块和四连块。)

小结:在数学王国里我们常把像这样用几个同样大小相互拼合而成的新图形叫做多连块。

[借助直观演示,让学生感知三连块和四连块的含义,从而抽象多连块

的定义。]

2、探究多连块的不同形状。

请学生小组合作拼一拼不同形状的三连块、四连块甚至依据班级实际还可以拼出五连块各有几个?

引导学生从两连块推导出三连块,

从三连块推导出四连块

从四连块推导出五连块:

通过操作探究,探索多连块的组合规律。

汇报板书: 多连块

(可以借助英文字母TVIUWXYZLPF直观形象记忆其中的11种)

[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多连块的不同形状,借助形象记忆,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

三、利用多连块拼出几何图形

拼出2×4的长方形。

(1)出示:书上小亚用多连块摆成的2×4的长方形。

瞧!小亚也学会用正方形组成了多连块,她还巧妙的将它们进行了组合,又变成了一个新图形。请看她又用这些多连块组合成了什么图形?(长方形)

师:这个长方形横向有几个正方形?纵向又有几个正方形?

(这个长方形横向有4个正方形,纵向有2个正方形。)

师:我们把这样的长方形叫做2×4的长方形或4×2的长方形

(2)出示一个2×4的白色长方形。你们能用多连块把它填满颜色吗?(学生自己操作,集体反馈。)

(3)用各种多连块摆出3×5的长方形。(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多连块多摆几次。)

(4)请学生尝试用多连块摆一个4×4正方形,并且汇报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模仿书上小巧的样子,学着拼一拼。)

[学生在多媒体情境的引导下,直观感知多连块拼成的长方形。并通过亲自实践,尝试用多连块拼规定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

四、拓展提高

只能用同一种四连块拼一个4×4的正方形,如图:

想一想其中有哪几种是可以的?

(1) ( )

(2) ( )

(3) ( )

(4) ( )

五、全课总结。

课后反思:

小编推荐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第61-62页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周长的含义。

2、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3、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2、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学具小棒、多媒体演示、黑板。

教学过程:

一、知识正迁移,引入新授课。

1、出示三条线段,

线段a:

线段b:

线段c:

2、围成三角形,问:

(1)老师把这三条线段怎么样了?

(2)演示:小蚂蚁绕三角形爬一周。

(3)谁知道小蚂蚁爬了多长的路呀?

师:小蚂蚁爬的这一周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3、情景:小兔子为了防止狡猾的狐狸到自家菜园偷东西,将菜园四周围上篱笆.(出示菜园图)

问:

(1)小兔子家的菜园是什么形状的?

师:长方形有什么特征?边长度一样,四个角都是直角。)

(2)小兔子围这长方形菜园需要多少米长的篱笆?也就是要我们求什么? (周长)

师:让我们一起帮帮小兔子的忙,行不行?

4、引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小组讨论).

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

(一)长方形周长的认识.

1、根据学生讨论得出不同算式出示。

8+5+8+5=26

8×2+5×2=26

(8+5)×2=26

2、利用学具小木棒,摆一摆此长方形周长演示。

3、师:看一看书上的公式是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的?

(先求一组长和宽,再×2。)

问: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哪些条件?

4、小游戏:摆一摆各种不同的长方形.(给定许多长和宽).

(1)a=3cm,b=2cm,摆一摆周长;

(2)a=5cm, b=1cm,摆一摆周长。

5、 量一量书本和铅笔盒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算一算它们的周长是多少。

6、口答练习:(互相说,轻轻在同桌耳边说,下面我们就来练习一下。)

给定长和宽,求长方形的周长:

(1)a=3cm,b=4cm,求周长;

(2)a=5cm, b=9cm,求周长;

(3)a=12cm,b=12cm,求周长。

(二)正方形周长的认识.

思考:

(1)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

(2)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与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练习

1、看图 求长方形的周长

2、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长25米,宽1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3.一张长方形的白纸,长45厘米,宽3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四、 教学效果反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2)》数学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沪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2)》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2)》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P52

教学目标:

1、会利用面积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谁来说一说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生:

长方形面积= 长╳宽 也可以用字母公式来表示:S长=a×b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S正=a×a

二、基本应用

画出下列图形并计算面积。

长方形:

长为4厘米,宽为2厘米。

长为8厘米,宽为1厘米。

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

边长为2厘米。

边长为5厘米。

(生在方格纸上画)

生:4×2=8cm2

长方形的面积为8 cm2 ……

师生校对,强调单位名称。

三、综合应用

1、长方形的四条边总长为12㎝,它的面积可能是多少?

生:尝试。

师:长方形有几条长和几条宽?长与宽分别是多少?

生:12÷2=6厘米,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师:12÷2=长+宽

生:a=5厘米、b=1厘米。

a=4厘米、b=2厘米。

a=3厘米、b=3厘米。那就是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师:计算出三种图形的面积。

解:S长=a×b

=5×1

=5(c㎡)

答:长方形面积为5平方厘米。

解:S长=a×b

=4×2

=8(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面积为8平方厘米。

解:S正=a×a

=3×3

=9(平方厘米)

答:正方形面积为9平方厘米。

师强调书写格式的规范。

2、想一想:

(1)8平方厘米可以表示长是_____厘米,宽是_____厘米的长方形面积;

面积是25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__________。

(2)用4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平方厘米;如果把它摆成一排,这是是个__________形,它的长是_____厘米,宽是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平方厘米。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当它的长和宽都增加2厘米后,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四、总结。

五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六 检测练习

(一)判断

1 10米比5平方米大

2 正方形边长越长,面积越大

3 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2厘米,面积为20平方厘米

(二)应用

1 一个长方形工地,长15米,比宽多8米,这块工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用3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面积十多少?

3 在一张长9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七 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教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教案

第10单元 总复习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

教材总复习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掌握四边形有关知识、计算图形周长;

2.2.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对计量单位有系统的认识,熟记周长公式并会应用。

难 点:能利用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梳理

1.复习四边形的有关知识。

(1)分一分。(出示一组图形,见教材第79页例1)

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 )

长方形:( )

正方形:( )

能说说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征吗?

(2)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你还记得吗?

板书:

长方形周长=( )

正方形周长=( )

二、基本练习

1.教材第110页第2题。

(1)尝试求出两幅组合图形的周长。

(2)评价学生作业。

(3)反馈算理。

三、综合练习

教材第113页第11、12、16题。

1.尝试完成。

2.反馈评价作业。

3.说说思路。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更加清晰,对知识点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学生学习效率较高。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教案

第1课时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

2、培养、操作及思维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 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教室立体图。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们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先用手沿着边围一围,再让我们把它描下来。(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2、举例。

生活中像这样的僵局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教授新知

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请学生汇报。

(2)验证

谈话:同学们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6人一小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不是真的有这些特点。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

(3)班内交流,总结。

提问:你发现长方形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板书:长方形 四条边,对边相等)

讲述:我们把相对着的边叫做对边,相邻边叫做邻边。

提问:你是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回答。

除了这两种方法以外,老师发现还有小朋友用其他的方法发先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指名回答并在展示台上演示。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这些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提问: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指名回答并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你是怎样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呢?指名回答。(用三角形的直尺比一比,课件演示)

小结:刚才小朋友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2.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通过电脑演示长方形的变化,呈现正方形。指出: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相等,这样就成了一个正方形。

引导学生依据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

讲述: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板书:边长)

3.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应用拓展

1、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再将围成的长方形改成一个正方形,说说围成的图形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形,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3、用长方形纸折出正方形,并说明折出的为什么是正方形。

4、剪出一个正方形。

(1)照样子剪出图形,再看看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剪出的图形为什么是一个正方形?

5、动手测量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2)先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大约各是多少,再量一量。

6、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进一步认识、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学反思:

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图画,引出对旧知识的回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创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出示钉子板,加强学生对图形的感知,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都想上台展示自己。让学生走出教室,带上纸和笔,把自己看到的平面图形记下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将它看作是一种文化,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数学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数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数学教案

第7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4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页例5。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所学知识将若干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周长最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学会拼周长最短图形的策略,并计算出最短周长。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拼成周长最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计算出这时的周长。

难点:掌握拼周长最短图形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我们上节课研究了什么知识?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要怎么求?

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为什么乘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为什么乘4?

2.计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今天就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5。

1.阅读理解。

(1)默读例5,收集数学信息。

(2)反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理解“最短”?(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2.分析与解答。

(1)拼一拼:将准备好的学具(16张正方形纸)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形状?(小组活动)

(2)拼法反馈正方形:(一种)16=4×4

长方形:(二种)16=1×16=2×8

(3)画一画:怎样拼使周长最短?画图试一试。

(4)画法反馈:共有几种拼法?(三种)周长各是多少?

(5)拼法、画法对比:共有三种拼法,结论是否一致?哪个图形周长最短?

(6)你有什么体会与同学交流。

拼成正方形的周长最短。

3.回顾与反思:只有这三种拼法吗?只有拼成正方形周长才最短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6页做一做。

(1)求怎样最节省胶带,也就是要使捆的胶带最少?

(2)有几种捆法?先画一画,也可以捆一捆,再算一算。(引导出:只要画出12个边长是5的正方形的周长的捆法就行)

(3)反馈画法或捆法:12=1×12=2×6=3×4,三种。通过计算三种捆法的周长,发现12=3×4周长最短。

(4)将本题与例5比较。得出:

要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那么拼成正方形最短;不能拼成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越接近正方形,周长就越短。

2.练习十九第4题。

(1)独立完成。

(2)反馈:说说为什么这时贴的花边最少。

3.练习十九第5题。

(口答:(1)有几条路可以走?(2)哪条近?哪条远?为什么?)

4.练习十九第6题。

(1)尝试完成;(2)反馈演示,说理由。

5.练习十九第7题。

(1)独立完成;(2)板演齐练。

6.练习十九第8题。

(1)尝试完成;(2)反馈:第1问求什么?第2问如何理解“至少”,这时哪边靠墙?

7.练习十九第9*、10*题。

通过比较、演示或计算得出结论。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反思】

大胆让学生拼一拼,通过小组协作探索出各种拼法,并计算出周长。通过对比各种拼法的周长,得出哪种图形的周长最短。拼一拼,算一算是基础,比一比后发现规律是提升,是关键。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数学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数学教案

第7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页例4。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悟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理解并掌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难 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探究与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通过学习,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

二、探究新知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4图。

①分别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哪条边和哪条边相等?

②尝试列式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你喜欢怎么求就怎么求。

(2)展示学生求法:可能的几种(每一种说一说算理)。

(3)对照比较。

在肯定以上算法都是正确的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对照比较,看哪种算法比较简便。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长方形周长后两种运用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计算比较简便,其中第3种算法只用两步计算,尤其简便。正方形周长第2种解法体现正方形特点,尤其简便。

(4)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①根据以上的讨论,你喜欢哪种方法?

②你能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分别怎么求吗?(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③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填在例4下面空缺处。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5页“做一做”第1、2题。

独立列式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对于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教师给予表扬。

2.练习十九第1题。(量一量,算一算)

3.练习十九第2、3题。(独立完成,板演齐练,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时,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教学中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从而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通过本节课的实践,可以发现学生的思路是活跃的,有时可以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放手让他们去研究、去探索,不仅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研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教学,虽然说内容不难,但对于逻辑思维不是很强的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不能只关注“记住公式”,“会算面积”,这样学生即使学会了也只是机械模仿,对其思维锻炼的含义不大,所以应该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想象等过程。这样能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表象后进行的。书本中例题是让学生用正方形摆出不同的长方形,再将数据填入到表格中,从而推测出长方形面积就是含有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个数。接着是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总体设计理念侧重于通过猜想、验证、概括过程,让学生体会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含面积单位个数的多少”这一面积含义的数学本质。而不是关注“记住公式”,“会算面积”,只会“记住公式”,“会算面积”无法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当然也无法体会到数学探究的乐趣。 在教学设计编排上,采用准备题后出示正方形,让学生猜想面积是多少,再让学生自己验证,通过多个正方形面积概括出面积计算的含义和过程。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面积推导采用的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最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进行巩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推导方法和计算方法,并会正确应用。

过程与方法:渗透“猜想——验证——发现——概括”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内在规律的探索,来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探究和尝试成功的乐趣。

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于孩子来说十分简单,如果是单纯让孩子学会计算方法,那么只要花很少的时间就能做到,但这样的话,学生知识接受知识的一个容器,缺乏过程的支撑, 个别化对象分析: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借助方格纸是很容易数出面积单位的个数,也就是面积的,但是后20%的学生很难推导出计算公式,这就需要教师给与学生更多的关注时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推导方法和计算方法,并会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

渗透“猜想——验证——发现——概括”的学习方法。理解“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的多少”这一面积含义。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谈话

教学准备:

课件、磁贴、方格纸、练习纸

教学环节:

一、准备题

1.出示一个正方形

2.问:它的面积指的是?(学生说一说)那么你觉得它的面积有多大呢?

3.出示“边长是1m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m2”

4.问:那么面积是1dm2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呢?

5.问:边长是1cm的正方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

6.出示 1cm2的正方形和稍大的正方形,猜一猜,估一估,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生:用小正方形放一放,可以放4个,所以它的面积是4cm2.

小结:原来面积大小可以用“面积单位”来测量,能放几个“面积单位”就表示面积有多大。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回忆面积单位的定义,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通过小问题,让学生感受面积就需要面积单位来度量。

二、尝试问题

1.出示1cm2的正方形和稍大的正方形(5×5),问你知道它的面积吗?猜一猜。

2.请同学们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材料试一试,放一放,看看是不是和猜想的一样。材料:提供格子图(透明的),1cm2的正方形若干个(不到25个)和胶水,尺子。 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估一估,猜测面积是多少,再利用提供的材料来验证。其中难度较低的是格子图,准备的小正方形个数不到25个,需要学生动脑筋,引出后面的其他几种方法。

三、反馈

指名不同方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验证的。(失误投影)

预设:

方法一:格子图法,每格是1cm2,一共是25格,所以是25cm2。

方法二:贴小正方形,贴了横和竖,判断出是25格,所以是25cm2. 板书:5×5=25cm2

方法三:贴小正方形,贴了横,又因为是正方形,判断出是25格,所以是25cm2。

方法四:量一量,追问:为什么可以用尺子量(这条边几厘米就表示可以放几个正方形)

【设计意图】四种方法进行反馈,特别是第二、三种,让学生感受到边长是什么,为后面引出公式做准备。

四、概括提炼

1.出示边长7cm的正方形,问:看到7cm你想到了什么? 生:一行能放7个1cm2的小正方形,一列也能放7个1cm2的小正方形。 师:也就是一行能放7个,能放7行,对吧,那么一共能放几个呢?面积是多少呢?板书7×7=49cm2.

2.那如果小一点呢?出示边长3cm的正方形,你能在脑袋中摆一摆吗? 一行能放3个,能放3行,一共可以放9个,那么面积就是9cm2. 板书3×3=9cm2.

3.观察板书,你发现了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么算呢? 板书:边长×边长=面积

4.问:第一个边长表示什么呢?第二个又表示什么呢?面积表示什么呢? 预设:第一个边长表示每行摆几个,第二个边长表示可以摆几行,面积表示一共摆了几个。

5.出示边长4cm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4×4=16cm2.

【设计意图】通过3题让学生说一说,并列出算式,特别强调的是第一个边长表示什么含义,第二个又表示什么呢?面积表示什么呢?最后设计了一题简单的巩固练习,强化记忆。

五、再次探究

1.我们发现,边长是4cm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那么给你16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除了能够评出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你还能拼出什么图形,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2.反馈:出示面积是16平方米的长方形 1×16 2×8 交流:每行摆8个,摆了2行;每行摆16个,摆了1行。 问:那长方形面积该怎么计算呢?长×宽=面积(板书)长表示什么?宽表示什么?

3.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有什么想法(突出“几个几”的乘法模型)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学生应该能想到长方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样的,同样要强调长表示什么?宽表示什么?

六、巩固练习

1.基本训练:口答(课本79页“练习十九第2题”),书面(课本78页“做一做”)

2.拓展练习一 3.拓展练习二 一个花坛长10米,宽5米。 问:(1)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四周围上一圈篱笆,篱笆需要多少长?

【设计意图】第一题的第一小题是基础练习题,第二小题是生活情境的问题。拓展练习为需要学生动脑的题目。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2、能够比较长方形、正方形的异同,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知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通过自主探究,深化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4、培养识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引出“长方形”

(1)(出示长方体模型)看,它是谁?

(2)(从长方体上取下一个面贴在黑板上),问:这个图形叫什么?

板书:长方形

2、引出“对边”

1)你真聪明,大家表扬他。(学生拍手表扬)

2)刚才小朋友们在拍手时,有没有这样拍的?那有没有这样拍的?

3)拍手时,我们的掌心一定要?(师示范掌心相对的动作)

4)长方形中哪些边 也是相对的?(学生边说,师边用彩色粉笔描出长方形的对边)

5)我们把相对的两条边称为对边。(让 全班一起读:对边) 板书:对边

6)问:长方形中有几组对边?分别是哪两组?

3、引出“邻边”

那刚才有没有这样拍手的?我们发现这两只手的掌心不是相对的,而是像邻居。在长方形 中相邻的两条边称为邻边。

板书:邻边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长方形的特征(出示部分课题)

板书课题:长方形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由于学 生已经对长方体、正方体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 从“体”引出“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让学生知道“面”在“体”上。】

二、探究长方形

1、了解“特征”

1)那什么是特征呢?我们来看两张图片。(出示2张赵本山的漫画像)问:他是谁?

2)(出示赵本山与其他人的合影)问:这张图片上哪个是赵本山?(……)我们认一个人是看他的特征,那认识一个几何图形呢?(也是看特征)

3)(课件出示长方形)那长方形我们该从哪个角度来研究它的特征呢?(学生自由说)

引导学生说出:角、边

板书:角 边

4)那我们先研究长方形的什么呢?(学生说)

2、探究角的特点

1)(课件出示长方形的角)我们先来观察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都是直角

2)(指着板书)问:这个是结论吗?这只是我们观察出来的,到底对不对呢,还有些疑问。

板书:?

3)拿出长方形纸片,动手验证。

A、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B、交流结果。(实物投影)

用三角尺的直角量4个角(请一位学生演示)问:量了几次?板书:量

C、要求学生在长方形纸片上标上直角符号

4)小结:通过量,我们验证了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现在还有疑问吗?那这个问号就?(擦?)

3、探究边的特点

(1)(指着板书)问:接下来我们来研究长方形的?(边)

观察长方形的边,说说你的发现?(那对边呢?你发现什么?)

板书:对边相等

(2)这个是我们猜测出来的,到底对不对呢?板书:?我们要验证一下。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结果。

A、直尺度量

B、对折(请一位学生演示,全班一起跟着折,问:对折后发现这组对边?

对折后还发现这4个角都相等,只要量1次就可得到4个角都是直角)

板书:折

C、平移(师演示用一柞平移,引出:这种方法叫平移,再电脑演示平移)

板书:平移

(3)小结:我们用量、折、平移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吗?那问号就?(擦?)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猜测长方形的特征,再动手验证,初步渗透“猜测-验证”的思想,同时让学生在 不断地体验中感悟出长方形的特征。】

三、探究正方形

1、正方形的认识

(1)师过渡:刚才学了新知识,接下来我们就轻松一下。(出示一张超级变变变的图片)问:这个节目看过吗?是什么节目啊?

(2)今天我们的新朋友长方形也想来变变变,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好它是怎么变的。(课件演示长方形变成正方形的过程)

第一次“变”后,问:什么变了?那对边还相等吗?还有什么也没变?那这个图形还是?

板书:对边相等(贴)

板书:都是直角(贴)

第二次“变”后,问:这次什么变了?那对边还相等吗?还是长方形吗?

第三次“变”成一个正方形,问:什么变了?

这个图形是?(正方形)

2、正方形的特征

(1)那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

板书:4条边都相等

(2)这是大家观察出来的,它们真的都相等吗?(师边说边打问号)板书:?还需要我们来验证,拿出正方形纸片,请小朋友们验证。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结果。

A 、直尺度量

B、折(请一位学生演示)(引导学生:边对边对折只能验证它的对边相等,那它和它的邻居呢?)

C、电脑演示对折再对折

小巧也有一种方法,我们来看看。(全班一起折,师边折边说过程)

小巧的办法真不错,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擦?)

(3)小结:通过量、折,我们验证了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它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

板书:正方形

4、补充课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板书:正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长方 形变变变”让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共同特征有个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活跃课堂气氛。因为学生已有了探索长方形边和角特征的经验,所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正方形的特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1、(在黑板上画一个大椭圆)问:如果这个椭圆代表长方形,(手拿正方形的椭圆)那正方形和它是什么关系呢?

请一位学生上前摆

2、(师把正方形的椭圆移部分到长方形椭圆的外面)

问:如果我这么摆,可以吗?为什么?(你能画个图吗?)

这样摆表示:有的正方形是长方形,有的正方形不是长方形。

3、

这样行吗?

4、板书:

小结: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和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通过三种不同的摆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五、 巩固练习

小朋友讲得真好,下面我们来练一练。

1、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把图形的编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练习纸)

长方形:

正方形:

问:(2)为什么既不是长方形也不是正方形?

那(4)号?

2、猜一猜:(课件出示)(机动)

(1)露出一个直角,问: 后面会是什么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再露出一个直角,问:会是什么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等露出四条边后,问:这是?

(2)露出两个直角,问:会是什么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如果告诉你这条边长5厘米,它的对边长?(5厘米)

如果告诉你这条边(前一条的邻边)也长5厘米,那这个是什么图形?(正方形)

如果告诉你这条边(前一条的邻边)长8厘米,那这个是什么图形?(长 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边说,师边画表格)

七、作业:

向家长介绍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八、板书:

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数学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数学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数学教案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41页例3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 、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

2.出示教材第41页例题的,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幅图画的是篮球场,体育老师地四周划上线,篮球场地是长方形的,长28米,宽15米)

请你提出数学问题。

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教学例题。

(1)提问:篮球场是什么形状?请指出篮球场的周长?

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呢?

(2)自己动手算一算。

(3)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算法可能有:(1)28+15+28+15=86(米)

(2)28+28+15+15=86(米)

(3)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

(4) 28+15=43 (米)

43×2=86 (米)

(4)提问:你喜欢是哪一种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什么?你认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计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一个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试做。

计算方法可能有:(1)25+25+25+25=100(厘米)

(2)25×4=100(厘米)

(3)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你哪一促种算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提问:做这两题时,你们先干什么?又干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什么条件?求正方形的周长呢?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追问:做这两道题时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分别求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教学反思:

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应先让学生根据篮球场的形状以及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说一说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对周长的认识先自己想想猜猜,再算算试试。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算法,应该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计算。算出结果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有什么道理,为什么这样算。在学生汇报他们各自的算法后,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把握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再让学生比一比,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在学会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通过“试一试”学习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算出结果后,在小组里交流并归纳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教学,应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算法不能灌输给学生,更不需要揭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算法。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数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三年级下册中的学习内容,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初步练习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首先预测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会有不同的计量方法。在这堂课中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解决“为什么长乘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让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举例说明其正确性和运用价值,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长方形面积,并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迁移得到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法

学生先猜猜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再分小组活动:用学具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拼成后图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并作好记录。小组汇报拼摆结果,观察统计的数据,小组讨论:通过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小组合作进行操作,验证发现,讨论小结出长方形面计算的公式,在此基础上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在“猜想、操作、发现、验证、应用”的学习过程中经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经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事物之间都是有内在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3、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内在规律的探索,来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得出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尺子、课件等。

教学设想:

围绕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这个重点问题,我力图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公式是怎样被提出来的,又是怎样加以推导论证的。

1、复习中设置障碍,引出问题。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对数学

学习的兴趣乃是求知的前提。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中,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存在的关系,再通过启发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为推导公式作铺垫。

2、在动手操作中,解决问题。学具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掌握一些数学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沿着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发现问题,把握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中让学生利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在操作思维基础上,进一步感知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

3、在思考、讨论、分析、验证中,得到结论。在操作交流之后,让学生对面

积与长宽进行观察、比较、思考,组织学生围绕长方形面积和长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行讨论,归纳分析问题,从而引导概括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4、在变化中,推导出正方形面积公式。充分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懂得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顺理成章地得出正方形面积公式。这样使学生了解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又形象地沟通了正、长方形之间的联系。

5、在练习中,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技能形成。本节课练习题的设计,力求紧

扣重点,层次清楚,题型多样,并体现面向全班学生,因材施教的要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得出后,均安排一组专项练习题,旨在及时巩固所学会公式,获取足够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及时调理教学节奏。综合练习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旨在强化应用两个面积计算公式,形成计算技能。最后提高练习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意在因材施教,发展智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提问: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课件出示面积概念和常用的面积单位)

2、课件出示下图,并提问: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大多少?(先估计)你们有什么办法比较吗?(生: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进行测

(小结方法)

3、提问:要想知道黑板、教室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生:用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去测量。)要想游泳池、菜地、森林、操场、知道中国土地的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使学生悟出: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摆、去测量的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

4、教师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同时,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

用面积单位去量的方法太不现实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这节课,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解决问题。

(一)、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

(二)、学生操作发现规律。

1、分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

(1)组长主持活动,活动中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2)用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个数可以不同),并照表做好记录。

(3)思考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2、活动反馈。

操作完毕,反馈活动情况。结合反馈结果师板书黑板上的表格:

3、抽象概括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得出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师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验证与拓展

1、验证: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出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2、观察讨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解答。

思考: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反馈:对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嘛!只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我们习惯上把正方形的长和宽叫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边长 (板书)

三、巩固应用。

1、计算78页“做一做”

2、我们探究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长方形存在着,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可以运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来计算的,想不想试一试啊?计算数学书本封面和学生卡、黑板的面积。先估计再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取整厘米数)问:你首先做了什么?

3、告诉茶几面积,猜长和宽(出示课件)

4、已知正方形的边长,对折一次后是什么图形,面积是多少?(备用)

四、课堂小结

收获是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问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他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学具:教学光盘、音乐、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板书纸片、报告表格(四人一张)、钉子板牛皮筋、三角板一幅、16个小正方形。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直尺、三角板一副、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啊除了汤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上课,还多了( )位老师也来和同学们一起上课,你们欢迎吗?(学生:欢迎,拍手××)谢谢同学们,刚刚拍手的时候,这两只手在位置上有怎样的关系?(学生:面对面的关系),面对面的关系,我们就叫它是相对关系。那么在平面图中有没有相对关系的边呢?现在,我们先来看这两个你们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是什么呀?请指出它们哪两条边有相对关系 (出示投影,学生指图形)

图略

我们就把这些具有相对关系的边叫做对边。

问:有四条边、四个角的图形一定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吗?(学生:不是比如:平行四边形、菱形。)对了。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中比较特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黑板出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那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呢?(学生举例:电视机的屏幕是长方形;开关盖子面是正方形等)

下面我们就从我们的教室开始寻找。(师出示课件例图:)学生可结合自己教室说)(学生举例:黑板的面是长方形,数学书的面是长方形,手帕的面是正方形,地砖的面是正方形……)(学生举例。说的时候强调某一物体的某一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教师同时黑板贴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这中间还藏着很多秘密。到底是哪些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出示后一半课题:的特征)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索,发现特征。

1.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猜想。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长方形、正方形,你发现它们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呢?(个别学生回答: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验证。

师: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一下呢?谁来说说看?(学生举例:可以用尺量一量、把图形对折折一折、用三角尺直角比一比等方法来验证。)

(师:现在四人一组合作,互相讨论,你们可以利用自己桌上的工具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正方形是不是真的具有这些特点。讨论的同时把老师发的表格填一下。

)师同时出示表格。

边 角 实验方法

长方形

正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看好一组要展示的。

(3)班内交流、总结。

师: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哪一组最勇敢先来向全班同学展示你们一组的讨论结果?(学生到投影前展示表格。不要回座位。)

边 角 实验方法

长方形 对边相等 都是直角 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

正方形 每条边都相等 都是直角 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

师说明: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对边,那你们知道什么又叫邻边呢?(学生:相邻的边。)师:对。用手比划一下。

问:你们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贴出板书:边)(学生:有4条边,对边相等)师贴出: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边 有4条边,对边相等

问:你们是怎么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学生:用尺量。)还有呢?(学生:对边相折发现对边相等。)让学生折给大家看一看。量给大家看一看。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的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师点击课件,演示长方形折、量的过程。)

说明: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学生复述一遍。(板书:长、宽。)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 边

宽 有4条边,对边相等

问:那你们发现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学生:有4条边,每条边都相等。)师贴出: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

教学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及初步理解了周长含义,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从而更好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电教手段,指导学生直观的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小组合作讨论获得知识,并将成果展示出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语言表达、合作交流能力。

知识与技能

正确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周长算理的理解。

一、创景激趣,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的花坛美丽可爱,吸引了好多同学的视线,有的同学禁不住要进入花坛欣赏花草,那样会损害这美丽的景色,为此,我们学校打算给他围上护栏,护栏每米8元,需要多少钱呢?如何来算呢?要是一个正方形花坛,你会算吗?(出示课件图画:长方形花坛实物图)(学生齐答)

结果:需要先算出它的周长然后再乘以8,就是所花的钱数。

情境激趣,引出问题。

自主探究,归纳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小结巩固

师: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如何来算呢?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自主探究

(一)忆一忆(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什么是图形的周长,看屏幕,谁知道他们的边有什么特征?什么是周长?(课件出示不同色彩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举手回答)

结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围成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周长。(教师板书: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

(二)试一试(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屏幕上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吗?(出示课件: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结果:有三种方法。

(1)6+4+6+4=20(厘米)

(2)6 × 2 = 12 (厘米) 4 × 2 = 8 (厘米) 12 + 8 = 20 (厘米)

(3)(6+4) × 2=20(厘米)

2、师:同学们,哪一种方法最简单呢?(问题明显,齐答) 结论:(6+4) × 2=20(厘米)最简单

3、师:这几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小组讨论)(讨论出结果之后出示课件: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讨论结果:“6”表示长方形的长,“4”表示长方形的宽,“2”

表示两条相等的长边和两条相等的宽边,“20”表示周长。

由此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 × 2(教师板书此公式)

(三)展一展(拓展应用)

1、师:我们学习了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你能计算出屏幕上一边靠墙,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的院子的护栏的周长吗?(演示课件动画)(小组合作探讨)

探讨结果:院子护栏周长=(8×4)—8=24(米),因为院子一边靠墙不用护栏,所以要减去一边的长度。

2、师:同学们如果两个图形拼在一起组成新的图形,那么新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两个图形周长的相加吗?请看大屏幕,你能算出这两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吗?(演示课件动画)(小组合作研讨)

研讨结果:长方形的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

周长是(2+1)x 2=6(厘米)。学生要明白:两个图形拼在一起组成新的图形的周长不是两个图形周长的相加

三、小结巩固

1、周长是围成图形一周的长度。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 2。

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 4。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单元试题、各科教案、奥数练习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图形的拼嵌》数学教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图形的拼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图形的拼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正多边形,知道正多边形的一些特征。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多边形。

【教学难点】

认识并掌握正多边形的一些特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看这是小胖画的《我和小巧》,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哪些熟悉的图形?

生: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

师:你能给这些图形分一分类吗?可以分成哪几类?

生:三角形是一类;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是一类;

师电脑演示

师:可以分成两类:按边分,三角形是一类;四边形是一类。

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四边形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五边形呢?

六边形呢?

师:它们都是多边形(出示)

二、探究新知

(一)师:要围成一个图形,至少需要几条边?(3条)(出示一个任意三角形)

师:如果给这个三角形一个条件(出示:两条边相等)那么,它就是--等腰三角形(出示 );

如果再给它一个条件(出示:三条边相等)那么,它就是--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出示 );

如果给这个四边形一个条件(出示:两组对边相等)那么,它就是--长方形(出示 );

如果再给它一个条件(出示:四条边都相等)那么,它就是--正方形(出示);正方形也叫--正四边形(出示)

师:(出示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分别是什么图形?

师:这些图形都是--正多边形(出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正多边形。(出示课题)

(二)出示表格

1、师:猜一猜,正五边形的边、角和对称轴有什么特征?

生猜测,师:请同学们拿出大正五边形,想一想,怎样验证正五边形边的特征、角的特征,怎样找对称轴?动手试一试。(生动手折、画、量,师巡视指导)

2、生汇报,交流:

师:(1)找一个标准角,并作记号;

(2)将它与另四个角依次比;

(3)比完之后,对称轴就出来了。

3、师:动手验证六边形边、角和对称轴的特征

生折、画、量并交流,汇报。

4、师:能直接说说正八边形边、角和对称轴的特征吗?(8条边相等、8个角相等、有8条对称轴)

5、师:正n边形呢?(有n条边相等、n个角相等、有n条对称轴)

师:你们看,这些正多边形越来越想什么形?(圆形)(出示)

师:圆形有边吗?(无)有角吗?(无)有对称轴吗?(无数条)

师:通过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小结归纳。

6、师:正五边形是特殊的五边形,它特殊在哪里?

生:它的5条边都相等、5个角相等、有5条对称轴。(出示)

师:正六边形是特殊的六边形,它特殊在哪里?

生:……

(一) 生活中的正多边形

1、(出示地毯)师:你能从这块美丽的地毯上找出哪些是正多边形?

2、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含有正多边形?

3、出示:足球(黑色是什么形?白色是什么形?)

种树的地砖

螺丝帽

地砖

4、生活中有那么多的正多边形,所以下面请你来作小小设计师,有正多边形来拼出美丽的地砖。

5、请生观察图形的变化:两个正三角形重叠;两个正方形重叠;

6、师:小蜜蜂的巢是什么形状?你知道为什么吗?想一想,再回家上网查一查。

三小结

四 板书:我们来认识图形

五 反思: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多连块》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9165.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