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习。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说
韩愈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一语文下册《师说》教学反思”,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高一语文下册《师说》教学反思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我预定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现在主要对第一课时总结。
课堂导入以后,学生根据材料对作者及作品背景进行必要的了解之后,我的安排是先给学生时间结合下文注释理解前两段的文意及相关文言知识,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要求每个组提出五个问题,写到黑板上,然后再让其他小组回答,之后再提问题,老师解答,教学过程中基本是按预想的进行的,其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第一环节是提出问题,七个组上台板书问题,我的初衷是借此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字词的理解,并培养学生捕捉文言知识点的意识,可能是我说的不够清楚,有的小组上来提的问题就是关于段落文意的,我再次说明之后,依然有个小组还是提出“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另外一个小组提出的问题过于笼统,如总结“师”用法,教学相长,通过学生提问题,也让我发现老师教学语言的严谨的重要性。
学生提出的问题大部分都是针对课文的知识点,提问回答形式相较于过于老师单方面教学课堂要活跃得多,学生参与热情也较高,不全的知识点我再强调补充。后面再提问题环节,根据学生提的问题,我发现学生对于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语法现象还是不太理解,举一不能反三,这是以后文言文教学还要多作强调的内容。
高一语文上册《师说》教案鲁教版
2师说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韩愈的文学主张和其倡导的“古文运动”以及韩愈的重要文学作品;学习积累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技能目标:鉴赏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3.情感目标:理解本文所论述的教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的态度;科学认识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从而逐步培养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传的能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字正音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试译难句,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对比论证手法的运用
2.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1.结构图解演示
第一层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一般的士大夫)作对比。作者指出: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众人”之所以更加愚蠢,关键在于前者不自满,虚心向师求教,后者既无自知之明,又耻学于师。
第二层的对比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作者指出这是一种见小而不见大、“小学而大遗”、爱子而不自爱的愚蠢行为,因而嘲笑说:“惑矣。”“吾未见其明也。”
第三层以不耻相师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耻于相师的“君子”(士大夫)相比。作者肯定了前者的态度,揭露和嘲笑了后者反对从师学习的种种谬论,指出,瞧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士大夫,他们的智力(就从师学习而言),反不如他们瞧不起的人,讽刺语气强烈。
接连三个对比,把反对从师学习的人驳的哑口无言,使耻学于师的人显得十分可笑,达到了针砭时弊、发人深思的目的。在进行对比的时候,文章运用了排笔的手法,不仅使对比显得十分鲜明,而且使文章显得十分有气势,很有感情,从而加强了论述的效果,充分表露了作者对耻学于师的士大夫的不满与鄙视。
(2)本文的语言特色。
①排比对偶句。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连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②连珠句。连珠又称顶真、蝉联,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一个句的开头,首位相连,“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③丰富的语气表达。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十分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制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3.作业:讨论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
4.板书设计
段意
论点
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三、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四、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结论:向后学号召
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
高一语文《师说》知识点整理
《师说》
一、导入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二、古今异义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初等教育学校
(4)吾从而师之古义:从,跟从;而,连词。今义:连词。
(5)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
三、一词多义
1.道《师说》知识点整理金文《师说》知识点整理《师说》知识点整理《师说》知识点整理(行,四通的大路)《师说》知识点整理《师说》知识点整理(首,代表观察、思考、选择)《师说》知识点整理《师说》知识点整理(止,行走),表示在叉路口帮助迷路者领路。
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于是废先王之道政策,法规
臣之所好者道也自然规律
2.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3.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4.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四、重点句子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733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