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2篇)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2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
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
4.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认识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
教材分析:
叶圣陶先生创作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反映的是20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农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双重剥削、压迫而日益凋敝的黑暗现实,通过“旧毡帽”朋友“希望——失望——愤懑——产生反抗”意识的心理刻画,真实反映了中国农民真实而可感的独特形象。作者反映这一独特的社会现实,是将其放在“多收”这一特定情景中去表现,这样小说的主题表达就更新颖,更深刻;作家塑造这一群性格鲜明而真实的人物形象,是通过其群体对话和心理变化来表现,可谓匠心独运。特别是小说中反复叙述的“另一批人又从船埠头跨上来”“第二天又有一批敞口船来到这里停泊,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含蓄地说明故事反映社会的广泛性和典型性。通过小说读懂人生,读懂作者,同时也读懂自己,这就是本文给我们最大的收获。
教学设想:
本课采用窥一斑知全豹的思路,尝试引导学生学习从细节出发,抓一点带全文,从而完成对文章主题的探究。希望跳出步步预设的框框,让学生在最大限度的自由空间中完成对文章的整体解读(目标指向主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见过这样一副对联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知道这对联的含义吗?都表达出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全家安康。我们的老百姓总是企求着老天爷,希望能够风调雨顺,多收个三五斗。农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他们不在乎双手的粗糙,汗水的晶莹,只求那谷穗的沉甸,可是命运有时候并不仅仅掌握在老天爷的手里,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
二、教学过程
1.5分钟自由快速阅读。
2.整体感知
“苦涩、哀怨、凄凉、悲惨、愤恨”,难以消平的情感又如滚滚潮水泛滥,最苦的还是农民啊!这是我读完这篇课文的感受,你们有同感吗?
——好不容易丰收,却不能自己定价,别人定的价,连本都收不回来,只能“贱价粜米”
——盘算好久的购物计划不能实现,只能“缩减开支”
——面对这种情况,毫无他法,只有空发牢骚。“船头议论”
3.我们是不是要看看为什么农民丰收了却还是这么苦,为什么丰收反而成灾?首先请出幕前小丑:米行先生。
(1)同学们觉得这个人物怎样?——骄横霸气。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的?——语言和神态。听听他是如何跟老百姓说话的。听朗读。
(2)读的如何?学一句。
(3)这个米行的先生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想想看,如果他们把店开到咱们江都会有生意吗?
——态度不好;没有耐心;有侮辱性的语言;威吓顾客。
(4)大家都知道开门做生意的一定要和气生财,笑迎八方客,诚待四海宾,而米行先生却有违生意人的本分,他为什么敢这样有恃无恐?
——洋米、洋面大量倾销,农民非及早粜米不可;遍布各地的局子,使得农民没有选择的余地;农民要向地主缴纳地租,不得不粜;投机商“同行共议”,互相勾结竞相压价。
(他们的算盘打得可真厉害,难怪会如此霸道。)
4.当时是不是所有做生意都这样?为什么?
5.还是请出我们的主人公——苏南的贫苦农民吧!
(1)你说我们该称他们什么呢?是旧毡帽朋友,乡下曲辫子还是乡亲?
——旧毡帽朋友(借代苏南的贫苦农民,朋友充满作者对主人公的同情)、乡下曲辫子(对劳动人民的讥笑)、乡亲(因为他们知道今天,乡亲的口袋时充实的,希望他们购物)
连个名字都没有,只能用带的帽子表示身份,如果我也不喊你名字,就说:“喂,那个剃平顶”你舒服吗?这样瞧不起人,可见没有地位。当然也不能怪我们的作者,他也必须尊重事实,事实是戴旧毡帽是当时江浙一带农民的典型装束。而他们也确实没有地位。
(2)哪儿最能看出他们没有地位——与米行先生的交锋中。总是处于劣势,一让再让。
说说哪几次交锋?
-
体会在整个贱价粜米过程中,旧毡帽朋友的感情变化。
希望——愤怒——哀求——失望
冷淡——冷笑——厌烦(鄙视)——威吓
6.你看就为了这一叠钞票,不得不忍气吞声把白花花的米送进去。不管怎样,总算有钱了,还是去街上走走吧!
先看看旧毡帽朋友原本的计划:
洋肥皂——十块八块;洋火——几匣;洋油——合买一听;洋布——多量几尺;洋镜——一面;雪白毛巾——一块;小囡帽——一顶;热水瓶——一个。
现在:洋火、洋肥皂——少买一点;洋油——零沽;衣料——减半;洋镜;雪白毛巾;小囡帽;热水瓶——不买;小洋囡囡——最便宜的。
由此可见我们农民的购买力是多么低下,生活是多么的贫困。
7.不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们的农民也有了反抗的意识:让我们一起读出来,大声地读出来。
读的不太好,我们一起听一下雷恪生老师朗读的。学一句。
仇恨的种子终于发芽了,“往后没得吃,就来吃你们的!”忠厚老实的农民终于从心底发出反抗的呼声。
然而这也仅仅是反抗的意识而已,权当议论和发泄。日子还是得过,米还是得贱价粜出,农民悲惨命运的辘轳还是那个辘轳,还在不停地转着。因为“第二天又有一批敞口船来到这里停泊。镇上变表演着同样的过时。这种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
7.我们不禁要问了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老百姓生活如此贫困,遭遇如此凄惨?根源在哪儿?
——社会环境的黑暗:洋米洋面的倾销、地主剥削、投机米商的勾结压价、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层层盘剥。
这些像一座座高山压得老百姓无法生存。
三、拓展
也难怪我们的农民会如此贫穷啊!黑黝黝的肌肤,隆起的肌肉,是一块荒芜的旷野。锈迹斑斑的锄头,一把冰冷的剑,扯破不了几千年如初的面纱。古老的锄头,被结满茧头的手紧握,高举向荒野挑战。晶莹的珠子,从农民宽阔的墙,纷落在旷野。这是农民对荒芜的眷恋?还是期待?农民阿!你们总是用你们的朴实善良,惹起诗人们的万斛同情,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关于悯农的诗句,知道吗?
四、总结
我们感谢农民,是他们用自己的血泪讲述了一段段辛酸的历史;我们感谢农民……
我们感谢叶圣陶先生,他用他深情地笔调表现了农民们的苦痛;我们感谢叶圣陶先生……
五、结语
作者的对旧毡帽朋友的同情溢于言表,同学们对他们的同情也能清晰地看到,可是光有同情没有用,关键是要起来,推翻三座大山。一座太行山就把孙悟空压了五百年,而三座大山压在农民们的身上,何时才能翻身,怎样才能翻身?
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让我们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对我们的农民们说一声:“一路走好!”
板书设计:
场景一:米行粜米一交代环境和人物
场景二:街头购物一“丰收成灾”
场景三:船上议论一心底的仇恨与反抗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和学习本文场面描写、语言描写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下,在国民党反动派、农村封建势力和投机商人的重重剥削压榨下日益贫困的痛苦生活,以及他们自发的反抗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理解人物对话,分析场面描写。
难点:农民丰收成灾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下,在国民党反动派、农村封建势力和投机商人的重重剥削压榨下日益贫困的痛苦生活,以及他们自发的反抗意识。
教学设想:这篇小说刻画了一群旧毡帽朋友在获得庄稼丰收以后的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遭遇以及他们自发的反抗意识。小说采用场面描写的方法,大量运用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用鲜明的对照,深刻地揭示小说的主题。在课堂教学中,以场面描写为单位,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把握谷贱伤农的原因以及旧中国农民痛苦生活的普遍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解题,理清情节,指导学习课文第一个场面描写。
教学流程:
一、解析标题,引入课文。
《多收了三五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有名的短篇小说,反映的是我国30年代初期农村的情况。(教师板书:多收了三五斗)
启发思考:根据文章标题同学们判断一下,文章大概写什么内容?按常理会是怎样的结果,事实上又是怎样的结局?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从题目看,文章是写农村,写丰收,似乎应当写农民丰收以后的喜悦和改善生活的情况。然而,恰恰相反,事实是丰收以后米价暴跌,谷贱伤农,丰收成灾,给农民带来更大的灾难。
为什么丰收反而成灾呢?作者以深刻的笔触对旧中国作了深入而多方面的剖析,把农民的满腔悲愤、万种辛酸、不断增长的反抗意识真实地表达出来了。细细阅读课文,会理解这一深刻的主题。
二、理清情节,划分段落。
1.提问启发:小说的情节按照怎样的顺序安排的?写了几个场面?请同学们阅读全文,理清情节,并拟写恰当的小标题。
2.教师巡回时对学生提出的字、词正音、解析。
埠(bù)头腻(nì)粜(tiào)米斛(hú)廒(áo)迸(bèng)裂拗(niù)不过
横七竖八: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乱横乱竖,没有秩序。踌躇:犹豫不决。
3.划分段落,列小标题。(2种意见均有道理,皆可)
第一种意见:从事情发生的时间角度分为2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倒数第二节------故事上演
第二部分:最后一节------故事常演
第二种意见:按三个场面展开故事情节,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万盛米行的河埠头”到“换了并非白白的现洋钱的钞票”。米行柜台前旧毡帽朋友粜丰收谷米的情景。(希望破灭)
第二部分,从“街道上见得热闹起来了”到“就是大人看了也觉得怪好玩的”。旧毡帽朋友粜米以后到街上购买日用品的场景。(又输一笔)
第三部分,从“‘乡亲’还沽了一点酒”到“船埠头就冷清清地荡漾着暗绿色的脏水”。旧毡帽朋友在船上喝酒、交谈的场景。(路路断绝)
第四部分,最后一节。第二天重复着第一天的故事。(故事常演)
三个场面各有内容,又互相连贯,步步深入,深刻地揭示小说的主题。
三、明确作品的主人公,理解借代手法的运用。
1.提问: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请与《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在烈日和暴雨下》作比较,有何不同。
明确:这篇小说与那几篇不同,它不是刻画一个或两个人物,而是描写一群人,是群象描写。这些主人公没有姓名,而是用“旧毡帽朋友”来借代。
2.提问:什么叫借代?为什么作品要作这样处理?
明确:“旧毡帽”是江南农民的特征(出示戴毡帽农民的画片)就如“乌篷船”是江南水乡的运载工具一样,人们非常熟悉。用“旧毡帽”借代,不仅形象生动,风土味浓烈,而且留给人们回味、思考的余地。“朋友”一词倾注了作者对“旧毡帽”者的无限同情。
3.提问:作者为什么不着力写一、两个人,为什么不写姓名呢?
明确:小说的主题是“丰收成灾”,因此必须反映旧中国农民的共同命运。不写一两个人,写一群人,就可以更广泛而深入地刻画旧中国农民受剥削的悲惨境遇,对黑暗社会的揭露也更深刻,有说服力。
四、讲读理解第一个场面(即第一部分)。
1.启发思考:作者一下笔,就描绘了万盛米行船埠头的景物,这是怎样一幅景象?旧毡帽朋友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上岸的?
老师表情朗读课文——从“万盛米行的河埠头”到“却得了比往年更坏的兆头”。
讨论归纳:作者一下笔就极力渲染丰收景象——“横七竖八”停泊着粜米的船,形容船多;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描绘船载分量重。写出大批农民进镇粜米。
旧毡帽朋友是“气也不透一口”地来到米行柜台前,他们十分忐忑不安,“占卜”一词既反映他们满怀希望的急切心情,又反映他们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忧心忡忡,传神地表达了他们既欣喜又担惊的矛盾心理。
2.提问启发:丰收了,旧毡帽朋友等到的却是什么结果呢?作者怎样描绘他们希望破灭的神情?
讨论归纳。要点如下:
米价狂跌,希望破灭,这就是旧毡帽朋友拼死拼活累了一年所得到的结果。作者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他们希望破灭的神情:刚听得消息,他们十分惊愕,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地一沉,大家都呆了”。一“沉”一“呆”,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希望落空时的心情和呆板滞钝的神态;接着,又写他们刚才摇船如“赛龙船”的劲儿一下子“松懈”下来,这是精神上受到意想不到打击以后的反映;最后写他们想不通的心理:多收了三五斗,怎么会“得了比往年更坏的兆头”?感慨万分。作者反复描写他们希望的破灭,从心理影响到生理上的反应,由惊愕而感到无可挽回,给人以凄苦、辛酸的感觉。
3.作者详细写了旧毡帽朋友和米行先生的对话,请学生表情朗读,体会他们迥然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思想感情,说明这部分对话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一方面是受剥削受压迫的出卖劳动果实的粜米者农民,一方面是榨油吸血、颐指气使的收购者米商。通过对话描写深刻地刻画了榨取者和被榨取者截然对立的社会地位,米商不顾农民死活,唯利是图,贫困的农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点明了文章所要揭露的“丰收成灾”这个主题。
4.启发思考:米价的狂跌,使旧毡帽朋友又吃惊又激愤。既然米价太低,不粜行不行?作者揭示了套在农民头上的四条绳索,哪四条?这样写意图是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还是不要粜的好”到“换到手的是或多或少的一叠钞票”。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要点:
不能不粜。因为四条绳索紧紧地勒住了他们的脖子。
第一条绳索,“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外洋大轮船还要源源不断“运米”。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洋米、洋面,破坏中国市场,使农民粜与不粜都奈何米商不得。
第二条绳索,“地主那方面的租是要缴的”,“借下的债是要还的”。地主对农民残酷的地租剥削和高利贷者的盘剥,使农民不得不贱价粜米;农民只有忍痛贱卖,才能还。为了“雇短工,买肥料,吃饱肚子”而借下的债。
第三条绳索,“不要说范墓,就是摇到城里去也一样”。投机米商的“同行公议”,他们互相勾结,压低粮价,趁火打劫,盘剥欺压,使农民无路可走。
第四条绳索,“这里到范墓要过两个局子,知道他们捐我们多少钱?”过路要捐“洋钱”,国民党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农民更是吃不消。
作者把旧毡帽朋友粜米的事情放到广阔复杂的社会矛盾之中,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当局、封建势力和投机商人狼狈为奸的罪行,他们张开的罗网,逼得农民走投无路。
5.提问思考:四条绳索把农民紧紧勒住,在这种情况下,旧毡帽朋友怎么办?作者怎样描绘的?
讨论归纳:作者反反复复描写了他们由“希望”到“失望”、痛苦挣扎的过程。开始,听到米价狂跌,他们十分“激愤”“想把米‘摇到范墓去粜’”,碰碰运气,卖一点好价钱。此路不通,只能转而“哀求”米商,希望他们看在“种田人可怜”份上,“抬高一点”米价,但得到的是嘲笑、挖苦和冷酷的拒绝。“希望的肥皂泡”一个一个迸裂了,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能贱价把米“卖给这一家万盛米行”。
6.旧毡帽朋友希望破灭之时,正是米商大发横财之日。作者怎样无情地刻画他们的丑恶嘴脸?请抓住关键词句说明。
讨论总结:作者使用锋利的笔触把米商的丑恶形象揭露得深刻有力:先写他们的“嗤、嗤”冷笑,这冷笑包藏着幸灾乐祸,是强盗的窥视;继而写他们的欺压,用洋米、洋面、同行公议进行要挟;当农民要求抬高一点米价时,他们声色俱厉地声称“这样的傻事情谁肯干?”最后写他们气势汹汹,威胁利诱,“不买你们的,有别人的好买。”作者细致地勾画了他们穷凶极恶、狡诈阴险的形象,使他们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罪恶本质暴露无遗。
7.启发思考:作者揭露米行丑恶嘴脸不惜笔墨,接下来米行又戳了旧毡帽朋友一刀,作者添上这一笔有什么意义?
学生朗读课文,从“先生,给现钱”到“换了并非白白的现洋钱的钞票”。
学生思考以后回答;教师补充归纳。要点:
作者从旧毡帽朋友要现洋钱,不要钞票这一点上,又戳奸商一刀。旧毡帽朋友从生活的经验中得出对钞票的不信任,意识到拿了钞票就是“打了折扣”,因此“怪不舒服”。正是在这点上,作者进一步揭露米商盛气凌人、颐指气使的丑态,“这是中央银行的,你们不要,可是要想吃官司?”米商所以这样嚣张,是因为他们有国民党反动派做靠山,主奴狼狈为奸,共同剥削农民。
添上这一笔,就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暴露当时政局不稳、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的社会现实,尖锐地指出农民身受官僚资本剥削的事实。
五、布置作业:
1.熟读旧毡帽朋友和米行先生的对话部分,进一步体会他们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思想感情。
2.预习第二、三、四部分,认识旧中国农民所受的压迫。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第二、三、四部分,进一步认识旧中国农民所受的压迫。
教学步骤:
一、指导学习第二个场面。
1.过渡:在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农民的生活怎么样?作者通过他们粜米以后到街上买日用品的场景,再次描写他们“希望破灭”“又输一笔”的痛苦心情和穷困生活,进一步深化主题。
学生朗读课文——从“街道上见得热闹起来了”到“于是街道上见得热闹起来了”。
2.提问:作者不写旧毡帽朋友上街购货,先宕开一笔,插叙他们粜米前的“计划”,有哪些“计划”呢?这些计划反映了他们什么愿望?
学生:他们的计划其实很简单,很合理,无非是买点肥皂、洋火、洋油,剪几尺布,买面镜子,买条毛巾,最大的奢望是有些人“想买一个热水瓶”。这些都表现了他们对生活改善的热切。
4.提问:他们离开万盛米行时,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
学生回答:他们心灰意冷,感到“这回又输了”。在“输定”之后,横下一条心,还是买点东西回去,“也不过是在输账上添上一笔”。旧毡帽朋友心情的矛盾与痛苦加重了悲剧的色彩:先写对改善生活的热切,再写成了泡影,这样更显出希望落空后的可悲。
5.提问:旧毡帽朋友上街,看到市镇上怎样的景象?作者怎样描绘他们买东西的?这一段描绘起什么作用?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他们三个一群”到“就是大人看了也觉得怪好玩的”。
讨论归纳。要点:
市镇一片“繁荣”的景象。作者用一连串象声词、动词渲染它的“热闹”:店伙们“叭、叭、叭”地吹着“洋喇叭”;“当、当、当”地敲着“洋磁面盆”;殷勤地“不惜工本叫着乡亲”;拉拉扯扯地牵住“乡亲”的布袄。作者巧妙地点了一下,这些商品都是“洋”货,店伙所以拼命叫喊,是因为“唯有今天”乡亲们口袋是充实的。对集镇繁荣场面的描写实际是以乐景写哀情,深刻地揭示了“繁荣”景象掩盖下的萧条冷落,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
旧毡帽朋友是怎样买东西的呢?他们把原来准备稍微放松的手又捏得紧紧的:洋火、肥皂“不得不买,只好少买一点”;“早已眼红了许久”的衣料,预备剪两件的就剪一件;蛋圆的镜子拿到手里又放进橱窗;小孩的帽子试戴合适又摘下……通过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描写,十分逼真地表现了旧毡帽朋友非常贫困的处境,生活降低到不能维持的程度。
这一段描写,表露了对生计日蹙的旧毡帽朋友的无限同情,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愤怒控诉。
6.提问:旧毡帽朋友上街时,作者写了他们心里的“复算”和“谩骂”,这一笔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笔绝非闲笔。它表明旧毡帽朋友对自己的生活遭遇非常不满,对奸商、地主的剥削流露出日益增长的反抗情绪。
他们的反抗意识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个场面。
二、讲读理解第三个场面。
1.学生朗读课文——从“乡亲还沽了一点酒”到“船埠头就冷清清地荡漾着暗绿色的脏水”。
2.提问启发:”戴旧毡帽的朋友“饮在同一河上”,哪些词最能反映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
讨论总结:“发泄”一词集中表达了他们的满腹不平。酒后吐真言,他们内心的愤懑和不平像开了闸的河水从胸中奔涌而出,爆发出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3.提问启发:旧毡帽朋友在一起发泄对残酷现实的强烈不满:收成好与不好都亏本,“种田人吃不到自己种出来的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想了哪些办法?结果怎么样?
学生回答:(1)“田真个种不得了”残酷的现实迫使他们不得不权衡前面摆着的几条出路:倘若“不缴租”就要“吃官司”,如果借债缴租,则“明年背着更重的债”;(2)如果“退了租逃荒去吧”,却没人“当头脑”,此路不通;(3)如果到上海去做工,但东洋人在上海打仗,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小王在那里做叫化子了”。结果是:在他们面前,“路路断绝”,被逼上绝境。
4.提问启发:在“路路断绝”的情况下,旧毡帽朋友开始有了怎样的思考?与在万盛米行粜米时的情况有什么不同?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讨论总结:他们从自身的遭遇中看到了“我们年年种田,到底替谁种的”?这是发自心底的呐喊,表达了不甘忍受剥削的反抗情绪。旧毡帽朋友这逐渐清醒起来的认识,与粜米时向米商求情,盼望他们“行一点好心”已经完全不同。强烈的反抗意识使他们终于喊出了“往后没得吃,就来吃你们的”,“拿点米吃是不犯王法的”。他们不怕反动派的镇压,不怕吃枪,“今天在这里的说不定也会吃枪”。残酷的现实把贫苦农民逼上了反抗黑暗社会的道路。它雄辩地说明:哪里有压迫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这部分是小说思想火花最集中的地方。
5.提问启发:“散乱的谈话当然没有什么决议案”,这句话加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这句话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告诉我们,在三座大山压迫剥削下的农民必然会逐步觉醒,走上反抗的道路。但这个反抗是自发的,“没有什么决议案”,没有先进政党的领导,这种自发反抗是不会取得胜利的,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埋藏在他们心里的革命火种才会熊熊地燃烧起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是必然要胜利的。
三、表情朗读第四段,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启发思考:小说三个场面无论就故事情节、群象描写来说,还是就表现主题来说,已经写得十分清楚,为什么还要加上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点明:作者强调他上面所讲的故事不只是在一个小镇上发生,而是在旧中国各地天天发生的。这就起了深化主题的作用。文中的“又有一批”、“同样的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平常而又平常的”等极其普通的语言十分深刻地揭示出故事的普遍意义,扩展了主题的广度,挖掘了主题的深度。
四、体会本文的艺术特色。
这篇揭示旧中国农民悲惨命运的小说所以深刻感人,与它独特的艺术特色是紧密相联的,请同学们试说其一、二。
学生回答后择要加以肯定,如:
1.善于运用人物对话,语言朴素、精炼、传神。
本文与已学过的小说的不同之处是大量运用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这些语言富有表现力。如旧毡帽朋友与米行先生的大段对话精炼传神,采用了鲜明对照的方法,栩栩如生地勾画了投机商的冷酷、奸诈,又把旧毡帽朋友这些苦人儿的形象突现在读者眼前,使人如见其态,如闻其声。市镇店伙的叫卖声,也由于绘声绘色,如在耳边作响。写旧毡帽朋友们在船头喝酒,发泄忿满,商量后路时,那么亲切自然而又入木三分。
2.成功的场面描写:全文描写的三个场面,四个部分,都是由多收了三五斗贯穿的,第二、三个场面是第一个场面(粜米)的连锁反应,第四部分则是由万盛米行这个点推而广之。这就充分地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3.描写细致、真切。
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截取富于特征的事物,深入发掘。如用阳光表示时间,用“朝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衬托旧毡帽朋友充满希望去粜米的心情;到了中午,则用了“拖着短短的身影”来形容,既反映他们有气无力的神态,又点明他们极度失望的情绪。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描写和谐地结合起来,用墨经济。又如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简略几笔,就绘出了米行船埠头的乱与脏,渲染暗淡的色彩,预示着主人公命运的不佳,创造了悲剧的气氛。肖像描写笔墨也十分省俭,采用了我国小说中传统的描绘人物的手法。不是集中描绘,而是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展开,逐步完整。通过“戴旧毡帽的”、“酱赤的面孔”、“懊丧到无可奈何的嘴脸”、“像就会有殷红的血从皮肤里迸出来似的”、“网着红丝的眼睛向岸上斜溜”等语言的描绘,着力表现了农民终年拼死拼活劳动,经济上处于绝境,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的情况,刻画了他们内心的愤恨不满。
四、布置作业:
在细读全文的基础上,写出本文的故事梗概,要求不超过五百字。
五.板书设计:
 
《多收了三五斗》 
希望破灭又输一笔 路路断绝故事常演———————丰收成灾
(突地一沉)(复算、谩骂) (不犯王法)(揭露深广)———————四条绳索

相关推荐

九年级上册《多收了三五斗》学案苏教版


九年级上册《多收了三五斗》学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能复述课文主要内容,说出“丰收成灾”的原因。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品味人物心理变化,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1、梳理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的主题。

2、品味人物对话,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

教学难点

把握小说内容和主题,通过分析人物对话概括人物独特性格特征。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简介作者和文体。

叶圣陶,原名_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童话集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___是我国现代第一部童话集;短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半个世纪来一直被选入语文教材。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埠头()作梗()粜米()懊丧()捻()斛子()厫间()殷红()褡裢()

拗不过()荡漾()窠()沽()呷()

3、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文中重点写了哪几个场景?

二、合作学习:

1、这篇小说不像一般小说那样,集中塑造一个人物,而是写“旧毡帽朋友”

一类人,这样有什么好处?

2、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70):

第一层(1—34):

第二层(35—44):

第三层(45—70):

第二部分(71):

文章按照_________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二部分写同样的故事在以后还会到处发生,揭示了故事的普遍性。第一部分以_________为线索,按照______________的变化,重点写了三个场景,他们连贯,又各具特色。___________是重点,反映出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_________计划的打破是粜米亏本的结果,具体写出丰收后农民的灾难;_________,是农民被迫贱价粜米,生活理想破灭后的愤激情绪的流露。

三、探究学习:

1、粮食丰收,农民反而更加贫困。读了小说,你认为造成“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更加不幸的原因有哪些?

2、写出旧毡帽朋友在米行粜米、街头购物和船上议论时的心理变化的词语。

3、小说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教(学)后感

韩云生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2篇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2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品味自然美的能力。

2、了解黄山形成的地质史,认识大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

3、培养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2.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黄山是一个大题材,它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者用多幅画面组接连缀,从各个方面写出了黄山的特点,体现了自然美。在写景是依据观察和表现的需要,自由地变换角度。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教学设想:

《飞红滴翠记黄山》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它选自电视片《话说长江》,是柯蓝为电视片《话说长江》中黄山片所写的解说词。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精神,我通过让学生探讨、研究的方式来感受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感受黄山的独特的美。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文章写了黄山的哪些景物?

2、布置学生课前查找有关黄山的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3、去过黄山的同学,可带来照片、图片,并准备做简单的讲解。

二、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播放有关黄山的风光片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有哪位同学去过黄山,作简单的介绍。

学生介绍,并交流相关资料。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

3、检查字词:

瑰宝地壳丘壑万仞

逾越苍穹鳌鱼崛起

郁郁葱葱不计其数浮想联翩登峰造极

三、初读课文,了解文章所写内容。

1、课文介绍了黄山的哪些内容?

奇峰、怪石、古松、云雾、日出、温泉

2、找出课文在介绍自然景观时,选材组材上和前面两课最大的不同。

作为电视艺术片的脚本,既要体现电视组接自如,可以灵活转换镜头的特点,又要尊重大多数观众的阅读心理、阅读习惯。文中有跳脱,但基本上还是连得上去的。有的地方针线很密,如从天都峰到玉屏楼,从莲花峰而下仰视鳌鱼峰等,都是依据行径路线。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行文思路。

1、全文行文结构图示为:

奇峰

怪石

总写----分写----古松------温泉

云雾

日出

2、明确文章的顺序。

⑴时间线,从古到今,开头从徐霞客的话谈到黄山的地质形成史,再到黄山现貌。

⑵空间线,从上山到出山,历群峰,或观黄山种种景物,或体验黄山生活。

⑶逻辑分类线,如体现黄山特点的景物奇峰:怪石、古松、云雾、日出、温泉

这些顺序并非贯串全篇,而是巧妙的组合,正是由于作者的精心组合,虽然所写内容相当复杂,但是把握起来并不苦难。

五、了解黄山的变化历史和人文景观。

1、阅读1—3段,简要的写出黄山形成的历史进程:

汪洋大海(两亿多年前)—丘陵(过了一亿多年)—地壳运动,形成基础----喜马拉雅运动,黄山形成(距今7000万到6500万年前)-----冰川侵蚀,形成奇特造型(距今二三百万年前)

2、到文中找出能概括黄山人文景观的词或句子。

奇峰怪石林立

峰峰有奇观,处处是仙境新课标第一网

六、赏读课文,寻找美点。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黄山的景物,由学生选择喜欢的内容反复诵读,并谈谈喜欢的理由。

2、按文章所写的不同类别,分别请几位同学介绍。学生配合画面介绍

景物奇峰怪石古松云雾日出温泉

特点

优美语句

3、准备做一次电视节目主持人,联系课文内容作讲解。

4、重点进行朗读训练。

“哦讽咏而后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黄山的美。

5、我们面对如此美好的景物,该如何珍惜和保护呢?请提出具体的设想和措施。

七、本文作为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

它的特点是:

1、能自由的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景、全景、近景、特写,或俯视,或仰视;

2、他要配合画面,讲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宜过分的发挥;

3、它应该口语化,要使观众一听就懂。

引导学生对照以上三点作说明。重点思考: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景物的?(结合课后习题三讨论回答)

“从高空俯视……神游天外了。(俯视)

“巍峨黄山-----取名天都峰。”(仰望)

“----当我们登上----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从峰顶俯视)

“黄山著名的飞来峰------称它为仙桃峰(如听导游解说)

八、教师提供一个学生较为熟悉的自然景观,供学生参考。

1、对校园的景观做解说。

2、你曾经去过一些名胜古迹,向大家做介绍。

九: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飞红滴翠记黄山

奇峰

怪石

总写----分写--古松------温泉

云雾

附作业设计: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地壳( )稠密( )虬枝( )鳌鱼( )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高qiao_ xi__牛 jiao_洁温xin__

三、找出下列四字短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

千峰竞秀 万壑藏云 郁郁匆匆 飞红滴翠

悬涯峭壁 登峰造急 连绵不断 五光十色

错别字

订 正

四、选词填空:

黄山著名的巧石“猴子观海”,是一只石猴蹲在狮子峰顶,也真__它有这么好的耐心,千万年来一动不动地__着眼前__的烟云。遇到晴朗的日子,虽然没有云海茫茫,却是别有一番__。

A、幸亏 观望 飘走 景象

B、难为 观望 飘逝 景观

C、幸亏 观看 飘荡 景观

D、难为 观赏 飘忽 景色

五、下面句子有一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升学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都投入到全身心地复习迎考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手里抓着摇晃的铁索,几乎垂直向上攀登,这时,如果回首身后,两侧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峭壁,万丈深渊,不能不叫人心惊胆战。

②在快要到达山顶的地方,石阶更窄,只能容一人通过。

③人们在攀登时,互相扶持,互相照应,互相鼓励,虽然并不相识,但因目标一致,倒像是一个登山的集体。

④如今,从下到上,都有了登山的石阶,还安上了护栏,系上了铁链。然而,这小路仍是太陡太险了。

⑤如果从远处遥望,登山的男女老少,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断,鱼贯而上,如同一条悬空的彩带,飘动在万绿丛中。

A、⑤④①③② B、⑤④①②③

C、④①⑤②③ D、①②③④⑤

七、阅读理解。

①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②黄山是长江与钱塘江的分水岭,位于安徽省南部,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全山面积大约1200平方公里。号称方圆500里的黄山,是祖国大地上的一块瑰宝。

③从高空俯视,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可谁能想到,眼前这座黄山,竟是亿万年前地壳中的帆布背包凝固后形成的花岗石群;这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群峰,竟是日晒雨淋、水流侵蚀这些大自然的能工巧匠“雕刻”“装饰”的结果!地质学家告诉我们,两亿多年前,黄山这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过了一亿多年,海水退去,留下了一片丘陵。以后在猛烈的地壳运动中,地层断裂,岩浆活动,形成了黄山的基础。到了距今7000万年到6500万年前,地质学上称为新生代第三纪的地质时期,我国大陆上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黄山大约是这个时期形成的。在距今二三百万年时,地球进入了第四纪冰川时代。由于长期受寒冷气候影响,黄山山体受到了较大侵蚀,地形变化很大,形成种种奇特的造型;奇峰怪石林立。真是峰峰有奇观,处处是仙境。游人们来到黄山,自然要浮想联翩,寻根问底,神游天外了。

1、“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中的“五岳”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徐霞客是____(朝代)地理学家、旅行家。

2、“瑰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从地质上介绍了黄山的形成,黄山是如何形成的?大约形成于什么时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作角度变化很多,有悬想历史的,有从空中俯视山景的,有让你身临山中边攀登,边观赏的,也有如听导游解说的,请说说第③段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写出了黄山什么样的景色?试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一句含“山”字的名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略

二、跷 犀 皎 馨 三、

错别字竞匆涯急

订 正竟葱崖极

四、B五、“投入到”调到“全身心地”后或:把“全身心地”删掉 六、C 七、1、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明代 2、特别珍贵的东西 3、黄山是亿万年前地壳中的岩浆凝固后形成的花岗石群。黄山大约形成于距今7000万年到6500万年前,地质学上称为新生代第三纪的地质时期。 4、“从空中俯视。”“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方案二

教学目标:

1.了解解说词的一般写法。

2.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3.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2.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黄山是一个大题材,它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者用多幅画面组接连缀,从各个方面写出了黄山的特点,体现了自然美。在写景是依据观察和表现的需要,自由地变换角度。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教学设想:

《飞红滴翠记黄山》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它选自电视片《话说长江》,是柯蓝为电视片《话说长江》中黄山片所写的解说词。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精神,我通过让学生探讨、研究的方式来感受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感受黄山的独特的美。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可见黄山在众山中的地位之高。很多同学没见过黄山,一定想知道黄山是什么样子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关于黄山的课文《飞红滴翠记黄山》。请同学把收集到的有关黄山的诗句或传说在班上交流。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3.请一位同学结合注释介绍作者情况。教师补充:本文是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

二、设置问题,讨论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理清课文的线索和层次。

教师提示:课文设置了三条线索一时间线索、空间线索和逻辑线索。等学生思考后,点名让一两位学生回答。

2.补充:逻辑线索如体现黄山特点的景物:奇峰、古松、怪石等是逐一带出的,彼此间相互独立。课文第二部分还可以分为五层,分别写黄山奇峰、黄山松、莲花峰、黄山烟云、黄山日出,请找出它们的起始段落。

3.讲解:课文是电视解说词,因此课文写作角度就像电视镜头一样变化很多,并且是在一步步的转换。请在课文中找出角度转换的地方,并说说它们是怎样转换的。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4.对学生回答给予鼓励,并适当补充:“沿‘百步云梯’而下……驮着一只金龟。”是仰视;“清晨……神奇的仙山琼阁。”是远视。

5.讲解: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深奥,需要同学们仔细体会,比如“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这一句中的“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内在美”、“外在美”都不太好理解,我们应该怎样来理解呢?

6.提示:文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句子,只要大家认真诵读体会,就能够理解它的意思。

“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登山的集体。”先是在攀登的旅人中边攀登边观赏,然后改从远处遥望;“……当我们登上……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是从峰顶俯视。

三、品味赏析

1、你认为描写的精彩的地方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2、放声阅读课文,沉浸在文章所描绘的黄山仙境之中。

四、思考:

1.本文着力赞颂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伟大创造力和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请说说作者是怎样将两者结合起来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

2.讲解:本文是旅游风光片的解说词,它与一般的游记散文比较起来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同学们能够说出这些不同的地方吗?

五、归纳小结

六、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总写——分写(山上)——奇峰,怪石,古松,云烟,日出——温泉(山下)

附作业设计: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地壳( )稠密( )虬枝( )鳌鱼( )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高qiao_ xi__牛 jiao_洁温xin__

三、找出下列四字短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

千峰竞秀 万壑藏云 郁郁匆匆 飞红滴翠

悬涯峭壁 登峰造急 连绵不断 五光十色

错别字

订 正

四、选词填空:

黄山著名的巧石“猴子观海”,是一只石猴蹲在狮子峰顶,也真__它有这么好的耐心,千万年来一动不动地__着眼前__的烟云。遇到晴朗的日子,虽然没有云海茫茫,却是别有一番__。

A、幸亏 观望 飘走 景象

B、难为 观望 飘逝 景观

C、幸亏 观看 飘荡 景观

D、难为 观赏 飘忽 景色

五、下面句子有一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升学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都投入到全身心地复习迎考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手里抓着摇晃的铁索,几乎垂直向上攀登,这时,如果回首身后,两侧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峭壁,万丈深渊,不能不叫人心惊胆战。

②在快要到达山顶的地方,石阶更窄,只能容一人通过。

③人们在攀登时,互相扶持,互相照应,互相鼓励,虽然并不相识,但因目标一致,倒像是一个登山的集体。

④如今,从下到上,都有了登山的石阶,还安上了护栏,系上了铁链。然而,这小路仍是太陡太险了。

⑤如果从远处遥望,登山的男女老少,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断,鱼贯而上,如同一条悬空的彩带,飘动在万绿丛中。

A、⑤④①③② B、⑤④①②③

C、④①⑤②③ D、①②③④⑤

七、阅读理解。

①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②黄山是长江与钱塘江的分水岭,位于安徽省南部,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全山面积大约1200平方公里。号称方圆500里的黄山,是祖国大地上的一块瑰宝。

③从高空俯视,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可谁能想到,眼前这座黄山,竟是亿万年前地壳中的帆布背包凝固后形成的花岗石群;这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群峰,竟是日晒雨淋、水流侵蚀这些大自然的能工巧匠“雕刻”“装饰”的结果!地质学家告诉我们,两亿多年前,黄山这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过了一亿多年,海水退去,留下了一片丘陵。以后在猛烈的地壳运动中,地层断裂,岩浆活动,形成了黄山的基础。到了距今7000万年到6500万年前,地质学上称为新生代第三纪的地质时期,我国大陆上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黄山大约是这个时期形成的。在距今二三百万年时,地球进入了第四纪冰川时代。由于长期受寒冷气候影响,黄山山体受到了较大侵蚀,地形变化很大,形成种种奇特的造型;奇峰怪石林立。真是峰峰有奇观,处处是仙境。游人们来到黄山,自然要浮想联翩,寻根问底,神游天外了。

1、“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中的“五岳”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徐霞客是____(朝代)地理学家、旅行家。

2、“瑰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从地质上介绍了黄山的形成,黄山是如何形成的?大约形成于什么时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作角度变化很多,有悬想历史的,有从空中俯视山景的,有让你身临山中边攀登,边观赏的,也有如听导游解说的,请说说第③段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写出了黄山什么样的景色?试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一句含“山”字的名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略

二、跷 犀 皎 馨 三、

错别字竞匆涯急

订 正竟葱崖极

四、B五、“投入到”调到“全身心地”后或:把“全身心地”删掉 六、C 七、1、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明代 2、特别珍贵的东西 3、黄山是亿万年前地壳中的岩浆凝固后形成的花岗石群。黄山大约形成于距今7000万年到6500万年前,地质学上称为新生代第三纪的地质时期。 4、“从空中俯视。”“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同课异构2篇)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同课异构2篇)”,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同课异构2篇)
阿里山纪行
教学目标:领略阿里山如画的风光
学习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法
欣赏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游记,作者通过移步换景,把阿里山一幅幅富有鲜明特征的画面舒展自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步步把读者带进迷人的阿里山的灵魂——神木。作者寄情于景,抒发了对阿里山如画风光的赞美,赞扬台湾人们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表达两岸人民的心会融合起来的共同愿望。阿里山的风景美,文章的语言也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
教学设想:《阿里山纪行》一文通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手法,描述了阿里山美丽如画的风景,遣词造句上也尤见功力。学习课文可引导学生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感受行程的进展,景物的变换,感受不同景物所表现出的各自别样的美,感悟本文写景语言的音乐美和情韵美,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字词学习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这篇游记中表示作者游踪的句子有哪些?。
2、作者沿途(进山时和在小火车站、在深山深处和下山路上)分别欣赏到了哪些景物?
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通过什么写作手法将阿里山的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游览过程。通过移步换景的手法展现美景。
不断变换立足点和观察点,边走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的写法叫移步换景。
四、深入研读课文
由学生任选以下一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发现和理解。
1、你以为在众多的景物中颇具风情、风味的是什么?何以见得?
2、最能体现原始森林之美的景物有哪些?作者是如何描写出这些美的?
这些未经人工雕琢的美给你怎样的启示?历经都市的喧嚣,置身其中,会有怎样的心境?
4、最能体现阿里山的精神、阿里山的灵魂的景物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描写的?从作者的描写中你能感悟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5、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者对阿里山风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文章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都写到了台湾歌曲《高山青》,有何用意?
五、欣赏、朗读本文优美的语言。(比喻句、排比句、整散结合的句子)

六、活动体验
如果你跟随作者去了阿里山,回来后向亲戚朋友介绍你的旅程,你将如何讲解?
(旅游的行程、沿途的美景、自己的心情等)
七、小结
八、板书设计
移步换景融情于景

进山小火车独特云雾浓稠

深山潭水清澈曲径幽路陶冶性情
林区宁静森林无边

下山神木神奇振奋精神
民族精神的融合
阿里山纪行
编写人:竹西中学周晓韵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法。
2、理解作者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愿望。
3、体会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领略阿里山如画的风光。
教材分析:
《阿里山纪行》是一篇游记。游记一般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可以记叙的景象很多,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把行踪交代得很清楚,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将课文学习的重点定为理清课文思路,学习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法。课文语言优美典雅,句式多样,节奏感强,值得我们品味和学习,所以将课文的学习难点定为体会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设想: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在课堂上要通过朗读的多种方式,理清文章内容,把握重难点。并以课本为基础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宝岛台湾是一个自然、人文荟萃的地方,一曲《高山青》唱出了海峡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深情。有人说:“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今天我们就跟随当代作家吴功正一起游览美丽如画的阿里山。
二、检查预习,给加点字注音
风靡纯粹山岚谛听镶嵌静谧
chuáng
幢一泓潭水禅师恍惚青苔红桧
zhuàng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阿里山给人的最初印象是什么?(要求用原文的词语回答),学生欣赏、思考、发言。
明确:课文主要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
2、请你找出游览阿里山的段落。并思考其余段落有什么作用?
第一部分(1)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
第二部分(2-9)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10)写下山。
课文开头就引用大陆人和台湾人都喜欢的歌,说明两岸人民的心是相通的。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结尾又以歌作结,首尾呼应。歌曲《高山青》是全文的内在线索。
3、在文中划出作者游览的线路,说说课文描写了阿里山的哪些景物,并说说这些景物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移步换景、寓情于景的写法)。学生圈画、思考并发言。
从台北机场搭机,仅四十分钟就到了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
——经过三个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车站
——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出现一泓水潭
——山间的曲径幽路
——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
——下山的路上
潭水清澈——林区宁静——山间小路幽静、布满青苔——森林无边——神木拔地参天、标志、灵魂
4、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通过什么写作手法将阿里山的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游览过程。通过移步换景的手法展现美景。
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的景物依次描写下来,从而把行踪交待清楚。
四、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完成《同步导学》的相关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学生搜集有关阿里山的资料和风光图片,在班上交流。
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探究讨论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读了课文,你对阿里山、阿里山的神木一带的风光有了哪些认识和感受?你是怎样理解置身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内容思考探究练习一。学生思考、发言。
(融情于景)
三、品位语言
1、在文中划出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然后小组交流。学生圈画、思交流。
2、请几位同学朗读自己圈画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
四、拓展延伸
1、以“扬州”为话题,仿句
不到,何以能说到了?不到,又何以能说到了?
2、请你就以上的句子,选择一个或几个景点,写一段解说词,做一回小导游,带领大家游游美丽的扬州。
3、结合台湾人民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对扬州的旅游业的发展提几条建议。学生讨论、交流。
五、小结
1、本文运用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迷人风光,由衷的赞美了“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含蓄地表达了两岸人民的心融会起来的共同愿望。
2、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并就课文疑惑提问。
六、布置作业
请你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任选一季,通过写景来表达你的体验。

板书设计

潭水清澈

林区宁静情
阿里山风光美如画
山间小路幽静、布满青苔海峡两岸人民
血浓于水
森林无边无际

神木拔地参天、标志、灵魂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304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