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有关0的加、减法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0的加、减法”,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页的例题、“想一想”,第42~4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jaB88.CoM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更加喜爱数学。

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函数。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一天,猴妈妈有事外出,它给三个孩子每人准备3个桃,并对它们说:“孩子们,今天妈妈有事外出,每人3个桃是为你们准备的午餐和晚餐。”小猴们一听,非常高兴。中午时,老大吃了1个,老二吃了2个,而老三呢,一口气吃了3个,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晚上它们各吃了几个桃?

二、新授:

1、操作学具:

讲述:同样是3个桃,三只小猴吃掉的个数不同,剩下的个数也不同。请你们用学具盒中的图片你替桃,分别演示一下三只小猴吃桃的情况。

2、教学例1:

讲述:请大家把书翻到下面写着“42”的那一页。这页书上面的两幅图告诉我们什么?把看到的告诉同桌。

指定三人说图意。并提问:要算“现在有几人”,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减法算?等于多少/为什么等于0?指名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3、教学例2:

交代:投影出示两盆花,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提问:谁能算出“两盆一共开了几朵花”?列出算式。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说为什么列成5+0,为什么等于5。

一盆开了5朵,另一盆一朵也没有开,所以

5+0=5

左边一盆开右边一盆一朵两盆一共

的朵数也没有开的朵数

4、教学“想一想”。

讲述:刚才大家算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比一比。

(出示0+3和3-0)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计论说说怎样想的,再填在课本上。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

提问:0+3为什么等于3?3-0为什么也等于3?

5、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知识都和几有关,谁能有一句话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随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刚才“老三”把桃都吃光了,晚餐什么出没有了。所以它就出去找食物。后来它发现了两棵树,就印在我们书上,看“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猴找到了桃,它是怎么算的?你能算出小猴现在有几个桃吗?晚餐它吃了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小组检查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完成,做完后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你看到了什么?把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再列出算式。

4、“想想做做”第4题(口答)

讲述:根据刚才看到的,谁能把每组题整好队,按顺序说一说。

小组讨论,交流。

四、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关0的加、减法怎样算?

安排学生相互说说,再告诉大家。

五、教学后记:这节课的学习情况较好,学生能掌握0的加减法,也能明白其意义。

精选阅读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有关0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有关0的加、减法》数学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有关0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3课时 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更加喜爱数学。

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函数。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一天,猴妈妈有事外出,它给三个孩子每人准备3个桃,并对它们说:“孩子们,今天妈妈有事外出,每人3个桃是为你们准备的午餐和晚餐。”小猴们一听,非常高兴。中午时,老大吃了1个,老二吃了2个,而老三呢,一口气吃了3个,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晚上它们各吃了几个桃?

二、教授新知:

1、操作学具:

讲述:同样是3个桃,三只小猴吃掉的个数不同,剩下的个数也不同。请你们用学具盒中的图片你替桃,分别演示一下三只小猴吃桃的情况。

2、教学例3:

讲述:请大家把书翻到下面写着“48”的那一页。这页书上面的两幅图告诉我们什么?把看到的告诉同桌。

指定三人说图意。并提问:要算“现在有几人”,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减法算?等于多少/为什么等于0?指名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3、教学例4:

交代:投影出示两盆花,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提问:谁能算出“两盆一共开了几朵花”?列出算式。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说为什么列成5+0,为什么等于5。

一盆开了5朵,另一盆一朵也没有开,所以

5 + 0 = 5

左边一盆开 右边一盆一朵 两盆一共

的朵数 也没有 开的朵数

4、教学“试一试”。

讲述:刚才大家算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比一比。

(出示0+3和3-0)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计论说说怎样想的,再填在课本上。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

提问:0+3为什么等于3?3-0为什么也等于3?

5、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知识都和几有关,谁能有一句话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随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刚才“老三”把桃都吃光了,晚餐什么出没有了。所以它就出去找食物。后来它发现了两棵树,就印在我们书上,看“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猴找到了桃,它是怎么算的?你能算出小猴现在有几个桃吗?晚餐它吃了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小组检查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完成,做完后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你看到了什么?把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再列出算式。

4、“想想做做”第4题(口答)

讲述:根据刚才看到的,谁能把每组题整好队,按顺序说说。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关0的加、减法怎样算?

板书设计:

有关0的加、减法

3-3=0 5+0=5 3-0=3

一个数加上0还等于这个数,一个数减去0也还等于这个数。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要把5以内的加、减法知识和0的认识结合起来。

首先通过情境操作让学生明白了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当减法的结果为0时很自然就会根据0的意义引出对这类算式的理解。

同样根据增加或者减少0个数时对结果没有影响,在计算中再次渗透0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有关0的加、减法并掌握了其算法。

《有关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有关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快乐的森林

——《有关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枣阳市吴店镇中心小学吕其兵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9-3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和游戏形式,引导学生经历认识0的过程及加减法,初步理解0的意义及有关0的加减法,对0的数字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引导学生感受数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0的含义及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0的意义和书写。

教具准备:课件、米尺、有关制图

学具准备:小圆形、小棒

教学过程:

一、0的认识

1、故事引入0及其含义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想不想听啊?(想)我讲的故事题目是:《快乐的森林》(板书课题)(课件出示:屏幕出示森林中飞跑着的几只小鸟)

清晨,天刚放亮,森林的小鸟就叽叽喳喳唱个不停,请听,他们唱得多热闹啊!(画面出示巢里2只小鸟)瞧,巢里的2只小鸟多可爱啊!请你们想想看,它们要干什么去?(小组先说说,请几个人回答)

生1:它们想去捉虫子。

生2:它们想去晒太阳。

生3:它们想找妈妈。

生4:它们想去找朋友玩。

……

师:(渗透)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小鸟十分热爱劳动,一大早就出去捉虫子,我们也要向小鸟一样从小爱劳动好吗?

师:(出示画面,3棵树上都各有1个巢)问:从左边数第1个巢里的有2个小鸟,用什么数表示?(2只)

第2个巢里有几只?用几表示?(1只)

第3个巢里有多少只?用什么表示?(出示0)你是怎样知道用0表示的?(学生小组交流)

生1:我是看出来的。

生2:我是听爸爸说的,没有了就用0。

生3:我是在书本上看的。

师讲:小朋友们说的真好,其实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没有就用0表示。比如说我手里有两支粉笔,然后都用完了,没有了,这时就用0表示;盘子里一个苹果都没有也用0表示!

师:你能像老师一样举个例子来用0表示吗?(学生回答,对回答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师:你还在什么物体上见过0?生举例(温度计、电话、手机号、邮政编码、米尺、车牌号等。)

师小结:0的作用可多啦,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电话、车牌号上0还起占位作用,米尺上的0还表示起点(出示米尺图)请大家看学生尺,找到起点0

2、教学0的大小和写法(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谁表现的好,大家就表扬他。(教师发放数字牌)请1号、2号、3号、4号小鸟飞上来按顺序排队,很好。再请5号飞上来,0号也飞上来(大家来评一评)你认为谁排得好?大家表扬他(她)。

师:从左往右看按什么顺序排列的?1左边的数字是几?0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1为什么排在0的后面?请最大的小鸟号飞下去,请0号鸟留下,其它小鸟飞下去。

师:观察,0怎么写?闭上眼睛用手指比划着写。

师:要想把0写的既正确又漂亮还真不容易呢?老师这儿有一首有关写0的儿歌(画面出示)下面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把儿歌念一遍。

师:请同学们根据儿歌中的方法,在本子上写几个0。(写好后小组互相评比,然后全班评比,及时表扬写的好的同学)

练习:

在书上P29中间仿写。

3、课间休息:齐唱《门前大桥下》

二、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

1、师:故事引入加法,请看(出示巢里没鸟画面)巢里有小鸟吗?用什么数表示?太阳落山了,小鸟也要休息(放飞回来2只)飞回来几只?用什么数表示?现在一共有几只?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4人答)

板书:0+2=2

师:师举例,生说算式,师依次报书

2、师:当小鸟休息时,猫头鹰要出捉田鼠(出示画面)树上有几只猫头鹰,飞走了几只?还剩几只?

板书:3-3=0

师:为什么等于0?怎么想?先引导生用学具摆,再让生摆一摆,看看3-3是不是等于0?你摆的什么学具?怎么摆的?

师:3-0=()得几,怎么想的?

生:举例

三、巩固拓展

老师考考大家好吗?

1、P29:用什么数表示,为什么?

2、P29:看挂图,谁来说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想写什么算式(4+0),还可以怎么写?(0+4)

3、P30苹果图先说图意再说算式

4、P30抢答后让生找一找规律(10道有关0的加减算式。)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加、减法的意义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加、减法的意义》,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内容:教材第52~53页例l、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一

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对具体运算的分析、综合,进一步理解加法和

减法的意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算式里各部分

的名称,并能应用加、减法的意义说明某些实际问题要用加法或减

法计算。

2.使学生认识、掌握。在加法计算里的特性。

3.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36+40= 52+24= 27+33= 45+18=

54—4= 79—57= 80—42= 53—29=

结合口算,选择两道加、减法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表示什么意

思。

2.引入新课。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加法和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会计算加法和减法。现在,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加法、减法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今天这节课,先来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l。

(1)出不例1。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求全班有多少人要怎样想。指名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追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算?提问:想一想,加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谁来说一说,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概括加法的意义,让学生照着书上的结语读一读。

(2)提问:算式里的23和25叫什么数?48呢?

概括加数、和的意义(在算式下面依次板书:加数、加数

说明加数是要合并的两个数,和是合并成的一个数。

(3)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50+30=80 42+20=62 45+38=83

(要求学生说明是表示把几和几合并成一个数是多少)

小结:所以,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教学例2。

(1)出示例2。让学生自己依次看题目。

提问:求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各要怎样想?指名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提问:这两道题为什么都用减法算?指出:要求女生或男生有多少人,就要从全班人数里去掉一部分,所以要用减法算。

(2)现在我们把例2和例1比较一下。例1已知的是什么数,求它们的什么?

指出:在例1里,已知两个加数23和25,求它们的和48,用加法算。

提问:同例1相比,例2的两小题与例1都是哪三个数量?与例1有什么不同?例2与例1在已知条件和求的问题上有怎样的关系呢?(结合题意说明是相反的)

从例1的算式来看,例2第(1)题是已知什么,求的是什么数?怎样算的?例2第(2)题是已知什么,求的是什么数?怎样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被减数“48”下面板书:(和),在减数(23和25)和差(25和23)下面分别板书:(加数))。

例2中两题都是用减法计算的。大家看一看,减法计算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

谁来说一说,怎样的运算是减法?

概括减法的意义,让学生照着书上的结语读一读。

(3)提问:例l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例2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

把例2两道题的算法与例1的算法比一比,是不是相反的运算?

说明:相反的又可以叫“逆”。(板书:逆)

追问:“逆”是什么意思?

指出:减法与加法比,是相反的运算。所以我们就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追问:什么叫“逆运算”?为什么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评析:通过追问,加深对“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认识。)

(4)谁来看着例2两道算式说一说,在减法算式里,已知的和叫做什么数?已知的这个加数叫做什么数?求出的这另一个加数叫做什么?[在(和)、(加数)、(加数)下面依次板书:被减数、减数、差]

(5)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80—30=50 62—42=20 83—38=45

(要求学生按减法的意义,说出已知两个加数的和是几,其中一个加数是几,求出另一个加数是几。)

提问:这里的三个减法算式表示的都是怎样的一种运算?

小结:所以,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3.教学一个数同0相加。

想一想,0在加法里可能有哪几种情况?一个数同。相加,得什么数?你能举例说明吗?

看一看,课本第53页上是不是这样说的。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做“练一练”第1、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第1题为什么用加法?第2题为什么用减法?(引导学生用加、减法意义说明:求两个数的和,就是把两个加数合并成一个数;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是减法。)

从上面的练习可以看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要用加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要用减法。现在请大家用加、减法的意义来说明加、减法应用题为什么要用加法或者减法算。

2.做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在书上填表。

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每格怎样算的,为什么要这样算。

3.做练习十一第2题。

看图理解图意。

指名口答加法或减法问题。

指名口答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和减法来算。

四、课堂小结

从刚才说明的道理可以看出,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怎样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与加法有怎样的关系?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加、减法的初步认识”,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内容:

课本第25页例题,做一做。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操作使学生初步知道减法的意义,认识-号,并能正确读写减法算式。

2、初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二)技能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减法来解决问题,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要用家减法来解决。

(三)情感目标通过直观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减法的含义,正确读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

用减法的含义说算理。

教具准备:

纸鹤、苹果、磁性教具等。

学具准备:

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2、3、4的组成:全班拍手读。

2.口算,并说计算方法:1+1=2+1=1+2=

二、学习新课

1、激趣导入

老师手里拿着几本练习册?(3本)老师送给同学几本?(1本)还剩几本?(1本)

2、创设情景,学习新知。

(1)学习例一:请三个小朋友手拿纸鹤表演,请全班学生观察。

A说图意:让学生认真观察情景,设问:谁能用三句话说说你看到的情景?

B列算式:3-1=2设问:3、1、2各是什么意思?

C认识减号,学读算式:3减1等于2。

D理解减法含义:表示原来有3只纸鹤,拿走了1个,还剩下2个。

师小结:从3里面去掉1个,求还剩几个?就是要从3里面减去1,用算式表示就是3-1=2。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减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2)自学例二:看书上的气球图。

A说图意:让学生认真观察,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谁能说说?

B列算式:4-2=2设问:4、2、2各式什么意思?

C读算式:4减4等于2。

D说减法含义:表示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2个,还剩下2个。

师小结:从4里面去掉2个,求还剩下几个?就是要从4里面减去2,用算式表示就是4-2=2。刚才我们看到纸鹤拿走了,气球飞起了,求还剩多少,都是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摆一摆,算一算.

(1)摆出3个三角形,拿走2个,还剩几个?指名说算式:3-2=1.

(2)摆出4个圆片,拿走1个,还剩几个?指名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课本第25页做一做红花图。。

①说图意,解释虚线圈的意思。②列算式。③指名板演。④说含义。

3、练习

提问:我们不看图,能求出2-1=4-1=3-2=这几道题的得数吗?

老师引导看数的组成。指名说,怎么想的?

4、计时赛。

老师看时间,全班比赛写10道5以内加减法算式,指名报得数。

师小结:同学们做得很好,以后我们在计算2-1时,可以想:2可以分成1和1,2减1等于1;计算3-2时,可以想:3可以分成2和1,3减2等于1,计算4-1时,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总之,我们可以根据数的组成和分解来想得数.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减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飞走、拿走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认识了减号,知道了虚线圈表示去掉。

会读减法算式。还学会用数的组成和分解计算减法。

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减法的开始,在本单元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减法打下基础.课堂设计的安排是。

1、在复习准备环节,设计了老师手拿书本演示.目的是在新课前使学生对减法有个感性的认识.

2、全课的例题和练习安排各有侧重,例1通过指导看图,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知道算式中各数都表示什么。同时在全课贯穿用三句话叙述图意,为以后学习应用题做铺垫。学习例2时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列算式,说含义,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练习重点渗透集合思想,知道虚线圈表示什么,

3、巩固练习主要是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方法使学生对减法的含义有进一步理解.

《0的认识和加减法》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0的认识和加减法》”,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内容:

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包含第29─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熟悉0.

2.初步理解并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有关0的计算方法。

教具:ppt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

1、开火车完成1、填数

1

4

5

3

2、口算

3+2=2+2=3-1=5-4=4-3=5-2=2+1=4+1=3-2=

二、探究新知

(一)揭示0的第一层含义:0表示没有

1、看一看、想一想

师: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在干什么?

生:小猴,吃桃。

师:第一幅图小猴看到了几个桃子?可以用几来表示?

吃掉了一个,还有几个?

再吃掉最后这一个,还有几个?

……

第二张图片盘子为空,一个桃子也没有,用数字0表示。

2、听一听,猜一猜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里面放了两个硬币)的小茶叶桶,使劲摇,让学生猜猜里面是什么东西?

生1:是硬币

生2:是色子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同学们众说纷纭,耳朵、眼睛全都集中到我手中的小茶叶桶上面来了,这时揭开谜底——硬币)

再让学生猜猜有几个硬币呀,学生有说1个的,有说2个的,还有说3个、4个的,当他们争论不休时,教师打开桶盖将硬币倒在桌上,当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2个。师:用数字几表示呀?生:用2表示。

师转过背去,将硬币取出,再摇,没有任何声音。全班同学大声喊道:没有硬币了,0个。

(在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中,对0表示“没有”的含义已经都能接受了,这时板书课题:0的认识。)

3、说一说,做一做

(2)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与0有关的事件。

生:预设(妈妈给我买了3个苹果,我全吃光了,就是0个了)。

生:(妈妈给我买了5角钱,都花光了,就是0了)。等

(二)揭示0的第二层含义:0表示起点、开始

师:请你拿出直尺,找一找“0”在什么位置.让学生自己发现“0”在尺子的起点位置,从而引出“0”表示起点。

出示图片:直尺图.

师:“0”不仅表示一个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你们看,直尺上的“0”就作为起点,排在了1的前面.

问:“0”除了表示没有和起点这两个意思以外,你还知道它可以表示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0”还可以表示界限,如:生活中常说的温度,以零度为界限,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三)教学生正确书写“0”

指导书写,演示“0的写法”(注意转角要写得圆滑)

学生观察以后,练习描红.

(四)有关0的加减法

师:xX的0写得真棒。老师这有两朵小红花送给高甜甜吧。请问,老师手中现在还有几朵小红花?

生:0朵。

师:能列一个数学算式吗?

生:2-2=0。

生:老师手中本来有2朵小红花,送给高甜甜2朵,老师手中一朵小红花也没有了,所以2-2=0。

师:你把话说得这么清楚。真是好样的。

板书:2-2=0。

(1)挂图出示教科书上第29页的小鸟图

师:这两幅图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预设(鸟窝里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一只也没有了)。

师:说得真好。树上一只小鸟也没有了用数字几表示?

师:谁会列式?

生:3-3=0

师:谁能说说这里的3、3、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预设(第1个3表示原来的3只小鸟,第2个3表示飞走了3只小鸟,0表示一只也没有)。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仔细,说得像故事一样好听,还列出了算式。还能说几个这样的算式吗?

生:预设(如:我们家有1苹果,我把苹果吃了,还剩0个。1-1=0。

板书:1-1=0。)

师:你还知道这样的算式吗?

生:4-4=0。

生:0-0=0。

师:写了这么多,一起读一读。

(学生拍手打节奏,齐读算式。)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的发现可真不少。的确,我们现在学习就是关于0的减法,等会还要研究关于0的加法。还有什么发现吗?

板书:关于0的加减法。

继续引导观察发现:(如减号前面是3,减号后面还是3。都是几减几得0。

一个数减去它自己,就等于0。)

师:同学们可真棒,把藏在算式后面的小秘密全都发现了。原来一个数减去它自己,就等于0。也就是说,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那我可要考考大家,9-9等于多少呢?

生:0!!!

师:同学们真聪明。没学过也会计算吗?为什么?

问:你还能举出得数为0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老师板书算式.

观察后找规律.

问:观察这几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预设(一样的数相减,得数是“0”).

2.有关0的加法。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三个小磁钉奖给大家,放在这个盒子里。请注意

(1)(教师先从黑板上取下3个小磁钉,放入一个盒子中。稍后,又从黑板上取下1个,慢慢地放入盒子中。)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发言。

预设:我看到老师把3个小磁钉放到盒子里,后来又放了1个。

师:盒子里现在一共有几个小磁钉?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生:盒子里一共有4个。

生:3+1=4

(2)师:你又看到了什么?

(教师左手端着放有4个小磁钉的盒子,右手举着一个空盒子,两只手慢慢靠拢合并。)

生:我看到一个盒子里有4个小磁钉,老师又拿来一个空盒子。

师: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两个盒子里一共有多少个小磁钉?

师:一共有多少个呢?

生:一共有4个。

师:怎么计算的?

生:本来有4个,又拿来的是空盒子,也就是一个也没有,是0,所以还是4个。

……

生:4+0=4。

板书:4+0=4。

师:看老师变个小魔术

(教师从背后把左右手中的盒子交换位置,两个盒子靠拢合并。)

现在两个盒子一共有几个小磁钉?

生:4个。还是4个。

师:怎么列算式呢?

生:0+4=4。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吗?

生:加号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师:说得真好,以前学习的知识今天又出现了。

敢不敢接受老师对你们的挑战?

生:敢!!!

师:请看挂图

(有3只青蛙蹲在荷叶上,又漂来一片荷叶。)

能根据图意提一个问题吗?

生:本来有3只青蛙在荷叶上玩,后来又漂来了一片空荷叶。问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一共有3只。

生:3+0=3。所以一共有3只青蛙。

师:还能怎么列算式呢?

生:0+3=3。

师:为什么?

生:加号前面和后面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板书:3+0=30+3=3。

师:还能写出这样的数学算式吗?

生:2+0=20+2=2

生:5+0=50+5=5

生:1+0=10+1=1

生:0+0=0

生:6+0=6

教师板书以上算式。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又有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呢?

生:这些算式都是加法。

生:我发现这些算式里面都有0,都和0有关。

生:都是一个数加上0,得数它自己。

生:我发现0加上一个数,也等于它自己。

生:我还发现两个算式里面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师:同学们越来越厉害了。小秘密藏都藏不住。把大家说的综合起来就是,我们学习的是关于0的加法,一个数加上0或者0加上一个数,都等于这个数本身。

师:9+0=?

生:还等于9。

师:真棒。(再次竖起大拇指。)

3.想一想:5-0=?(一个数减0,等于这个数本身。)

师:还敢接受我的挑战吗?

生:敢!!!

师:5-0=?

生:5。

师:为什么?

生:盘子里有5个苹果,我吃了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吃,所以盘子里还有5个苹果。所以5-0=5。

生:我也认为5-0=5。因为,我有5角钱,我1角也没花,也就是我还有5角钱,所以我也认为5-0=5。

师:同学们说得实在太好了。我也同意5-0=5。其他同学呢?

生:同意!!!

板书:5-0=5。

师:还能再说几个像这样,用一个数减去0的算式吗?

生:1-0=1

生:4-0=4

生:3-0=3

生:2-0=2

师:这些算式看起来也很有意思。它们又藏着什么小秘密呢?

生:我发现这些算式都是减法。

生:都是减去0。

生:我发现5减0还等于5,4减0还等于4,也就是等于它自己。这几个算式都是这样的。

生:这些算式都是关于0的减法,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它自己。

师:说得很好。现在大家知道了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这个数本身。

师:还有吗?小组讨论后全班进行汇报.

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预设(5减0就是从5里面去掉0,也就是一个也没去掉,所以还得5).

问:谁还能举出几减0的例子?

学生举例,老师板书.

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预设(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

5、做一做

3+0=4-0=0+2=0+0=5-4=1-1=

三、巩固练习(练习四的一些题目)

1.看图写数(第1题)

2.排序:4、3、1、0、5、2(第2题)

3.括号里填几?(补充)

()+5=54-()=42-()=0

四、小结、质疑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3-3=04+0=45-0=5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不难,是对分数在分母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教学时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1、由复习引入,我先引导学生复习了整数加减法的含义,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以这个切入点为主线,贯穿教学的始终。

2、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出课题,课尾再次回到学生的生活中,这样设计,贴近了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的密切。

3、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这节课我尽量做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机会,学生能回答的老师不包办。充分让学生去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如: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时,让学生自己分析信息,再从问题中想方法为解决问题列算式,再讨论解决算法;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时,让学生在前面的基础上,自己试着做这道题,再让学生说出自己做这道题的全部经过;学生体会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我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

新课程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会计算了,因此这节课我应该把书上的信息提供给学生后,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他们可能会把同分母分数加法、减法问题都提出来,这样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放在一起,再让学生自主探究算理和算法,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更高,学习的主动性会更强,教学效果会更好。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卡片口算

4/5-2/53/4-1/42/7+3/78/9+2/916/18-15/18

2、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为什么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根据情境提问题并列式。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渗透不乱扔垃圾,自觉把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教育。

用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 (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 1/4+3/10 3/10-3/20 (板书算式)

2、比较不同,导入新课

教师:黑板上这两道题,同学们能直接算出结果吗?(不能)刚才那些题你们算得特别快,为什么这两道不行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指名回答)

教师:是的,像黑板上这样,由不同分母分数组成的加减法,叫异分母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同。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 新课

(一)例1(1)1/4+3/10

1、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教师:我们先看第一道加法题:1/4+3/10 ,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呢?(指名回答: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

看扇形图加深理解。图片出示:

教师:我们再从图上看一下,用两个大小相同的圆表示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涂色的部分分别表示1/4和3/10。1/4的分数单位是1/4,用这样的一个大扇形表示,3/10的分数单位是1/10,用这样的一个小扇形表示,它们的大小不同。1/4+3/10就是用一个大扇形加上三个小扇形,能直接相加吗?所以,1/4+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1/4和3/10就可以直接相加了?(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用什么方法可以转化呢?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你们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

学生分组讨论、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教师:都研究的差不多了,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哪个小组同学愿意到前边谈谈你们的想法?

各小组介绍各自的计算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比较评价,选出最好的方法。

板书:1/4+3/10=5/20+6/20=11/20

4、课件演示

教师: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再从图上看一看1/4+3/10的过程。课件出示:

教师:1/4和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同学们就用通分的方法,把它们转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5/20和6/20。这样分数单位就相同了,都是1/20。你看表示1/4和3/10的两个图形都变成了由许多个大小一样的小扇形组成的图形,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

(二)例1(2) 3/10-3/20

1、 引导学生用刚才探索出来的方法,计算3/10-3/20。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

2、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

(三)总结计算方法

1、教师:我们已经计算出两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了,你们考虑过没有,我们计算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呢?(通分)结合以上的计算,同学们能试着总结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吗?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这个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板书: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齐读一遍。

(四)阅读课本

教师:今天我们所学的是课本110页和111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阅读一下这两页,再回顾反思一下新知识,如果有什么疑问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四、巩固练习

1、计算1/3+5/6= 5/8-5/10= (黑板)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研究黑板上的2道例题,总结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按照这个计算方法同学们能把这两道题又对又快的算出来吗?

集体订正。请学生讲一讲算法。

提醒注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结果是假分数要化成带分数。

2、验算2/3-4/9=2/9 3/5+2/7=5/12

教师:小明也运用今天学的新知识计算了两道题(课件出示),但他没有检查就跑出去踢球了,他计算得正确吗?同学们能帮他验算一下吗?在练习本上写出验算过程。

交流验算方法和结果。引导学生体会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一定要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用新知识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张爷爷家后园有一块菜地,种豆角用了总面积的3/8,种黄瓜用了总面积的1/2。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自己解答出来吗?

请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和解答的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集体交流展示。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学们通过积极探索和互相的合作交流,自己找到了计算的方法,并解决了许多相关的问题,都非常不错。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在生活中解决更多的问题。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

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

例:(1)1/4+3/10=5/20+6/20=11/20

(2) 3/10-3/20=6/20-3/20=3/20

加、减法估算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加、减法估算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加、减法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通过对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能力点:1、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德育点: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估算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主题图,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家今年分了大庆区的房子,我们要搬新家了。妈妈要去商店去买一些日常用品。出示暖壶、烧水壶、茶杯。你能猜一猜的它们的价钱吗?学生猜完后,再出示价格。
热水瓶28元烧水壶43元茶杯24元
二、自主探究:
妈妈带了100元钱去买这三样东西,够吗?
小组合作交流,估算一下100元钱够不够。你用的什么方法?
学情预测:(1)热水瓶的价格大约是30元,烧水壶的价格大约是40元,茶杯的价格大约是20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90元,因此,100元够了。30+40+20=90(元)90100
(2)买热水瓶后大约剩70元,买烧水壶后大约还剩30元,买茶杯够了。100-30-40=30(元)3024
(3)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70元,还剩30元,买茶杯够了。30+40=70(元)100-70=30(元)3024
三、拓展运用:
1、二年级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一班39人,二班42人。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学校准备了62个座位够吗?
2、做练习六第1题。这些算式的估算结果大都和80比较接近,要判断其精确的结果是否比80大,并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只要大致估计就可以了。如:31+52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8,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超过80,38+39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6,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比80小。
开放题:我们班有45人,大家要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租金51元,限乘40人。中船每条租金38元,限乘25人。小船每条租金17元,限乘8人。应该怎样租船?请你设计一个乘船方案,再预算一下大约要花多少钱?哪一种方案较为经济合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小结:

复习小数加、减法计算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复习小数加、减法计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汁算。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二、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I.做复习第1题第(1)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三道题计算时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加法要怎样算?小数加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2.做复习第1题第(2)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二道题计算时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减法要怎样算?小数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3、整理计算方法。

提问:你们认为小数加、减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加、减法要怎样汁算?关键都是什么?

三、加、减法综合练习。

1、 口算。

小黑板出示复习第2题,让学生口算,老师板书得数,并结合得数末尾去0、整数部分的O要写的题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2.做复习第3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检查计算过程和验算方法。

3.做复习第5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重点检查第二小题列竖式后怎样算比较简便。

4.做复习第6题。

指名学生说—说题意。

让学生解答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提问:做这道题时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厂什么内容?你在复习中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复习第4题。

加、减法简便计算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72页练习十四第7—1l题和思考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简便方法计算一些加、减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练习十四第7题。 ’

2.揭示课题。

我们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的一些规律,可以使一些加、减法的计算简便,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今天这节课,主要进行加、减法简便计算的综合练习。(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8题。

(1)提问:竖着比,每组题里的数有什么特点?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横着比,接近整百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练习前两组。指名两人板演,每人一组,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集体订正。结合提问:

做第一组两题时是怎样想的?

第二组减法里最后为什么加27加法里最后为什么减27

(4)提问:这两组题里减去的或加上的都是接近整百的数,在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指出:在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大一点的数时,可以

先把它看做几百与几的和,加上或减去几百,再加上或减去几;在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小一点的数时,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数计算,然后多加的要减去,多减的要加上。

2.练习十四第9题。

(1)学生分两组练习。指名两人板演,其余每人在练习本上做一组题。

(2)集体订正。

提问:每组里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得数是不是相同?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在加、减混合运算里,先加后减,调换位置先减后加,或者先减后加调换位置先加后减,得数怎样?

指出:在加、减混合运算里,把数和符号同时调换位置,计算结果不变。

3.练习十四第10题。

让学生直接看题口答得数,结合提问是怎样想的。

三、应用题练习

1.练习十四第1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第(2)题分哪几步做?含有未知数z的等式是根据什么列的?

2.思考题。

(1)读题。

(2)提问:哪个店剩下的水果多?为什么?(学生说明理由时,老师结合画出线段图。并说明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差就减少)多多少千克?你是怎样想到的?

指出:被减数不变,减数少多少,差就多多少。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10题。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个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三个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口算下列各题。

1/4+2/41/5+3/52/7+2/71/8+3/83/9-2/97/10-5/107/9-4/95/6-1/6

2.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二、新课讲授

1.出示以下例题3。

电视台少儿频道各类节目播出时间分配情况图

2.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1)问题一: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①找出前三类节目所占的分数。(4/15 1/15 7/15)

②尝试计算这三个分数的和。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a、4/15+1/15=4+1/15=5/15 5/15+7/15=5+7/15=12/15=4/5

b、4/15+1/15+7/15=4+1+7/15=12/15=4/5

③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并说明为什么?

(2)问题二: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①想一想:每天播出的总时间用什么数表示?

②求其他节目时间应该怎样算?

列出算式:1-2/15-12/15

③尝试计算

算法一:1-2/15-12/15=15-2-12/15=1/15

算法二: 2/15+12/15=2/15+12/15=14/15

1-14/15=1/15

3.归纳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要把分子连加、连减,分母不变。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91~92页练习二十三的第5~11题。

1.第5题

这是一道利用连加、连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由学生独立列式解决第(1)(2)题,然后全班反馈,解决第(3)题时,教师让学生提出问题,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并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理由和解答的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第6~8题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3.第9题

这是一道分数连加、连减的开放型练习,条件和问题同时开放,练习时要让学生审题,按要求分类,再写算式。

4.第10题

算式接龙。多让一些学生起来做游戏。

5.第11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线段图来理解题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板书: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

例3:(1)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4/15+1/15+7/15=4+1+7/15=12/15=4/5

(2)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1-2/15-12/15=15-2-12/15=1/15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要把分子连加、连减,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习通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两个分母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因此在教学中将自主探究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过得成功的喜悦。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之前已经学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请大家计算下面的题目课件出示.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只可以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你能结合分数的意义说说理由吗?(学生回答)

2.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加法和减法,不过今天学习的内容与以往学习的有所不同。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有什么不同。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80页例1,指名读题,并说说自己从题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 提问: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1+)为什么这样列式?

谈话:这道分数加法算式,和我们刚才的分数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分母不同的分数叫作异分母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2)学习计算方法。

谈话: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应该怎样计算呢?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2.完成教材第80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

(2)课件出示:

指出: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假分数再计算。 指名回答

提问:你用什么方法验算上面的两道题目?还有别的验算方法吗?

引导学生交流并明确:可以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也可以用被减数减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来验证。

3.总结计算方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各自涂色、写得数,同桌互相检查。

四年级下册《有关0的运算》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有关0的运算》教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第一单元第13页例6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掌握0在四则运算的特性,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和概括能力
2、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特征。
3、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0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0在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教学准备:主题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口算卡片:
150+0=43-0=25-25=
0+50=0×135=0÷12=
1、让学生快速口算。
2、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以问题的形式创设数学情境,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回忆以前所学知识,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
(1)小组合作交流并举例。
(2)全班交流。
老师结合学生的概括,整理出板书内容。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例:5+0=5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5-0=5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5-5=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5=0
0除以任何数都得00÷5=0
(设计意图:在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加减法,就认识了0,掌握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扩展,在学习乘除法时又认识了0在乘除法运算中的特性,之后学生又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实际计算,进一步掌握了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体会到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这一环节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回忆、整理和概括有关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大家在组内畅所欲言,然后在全班交流,从而得出结论。)
2、质疑
(1)老师提出问题: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或想说的吗?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
板书:5÷0=□0÷0=□
小组交流、教师补充板书: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0不能作除数。
(设计意图: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使教学突破这个难点,我结合教材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接着出示5÷0=□,0÷0=□两个算式,让学生通过分析说明观点,自己从验证过程中得出0不能作除数的结论。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不但掌握结论,而且理解结论的算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算一算.
0+1=0+0=68-0=23×0=456-0=
78×0=0×0=78×1=0÷56=100-0=
2、填一填:
(1)一个数加上0,还得();
(2)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是();
(3)一个数与0相乘,仍得();
(4)0除以一个()的数,还得0;
(5)0不能作().。
3、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58÷2×00÷14+63÷7
24÷(75-67)9+9×9-9
4、列式计算
(1)98加42除以14的商,和是多少?
(2)840减去140的差,再乘上0,积是多少?
(3)87减87的差除以78加22的和,商是几?
5、课本P15
(1)练习二第7、8题。
(设计意图:围绕学习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教师要及时鼓励和提升,正确对待学生暴露出的学习的不足和疏漏,加强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诊断矫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关于0的运算你最想提醒自己或同伴些什么?你认为自己或同伴的表现怎样?
(设计意图:对课堂学习进行全面地回顾总结。在回顾知识的同时,对情感态度进行回顾总结。)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例:5+0=5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5-0=5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5-5=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5=0
0除以非0的数都得0。0÷5=0
注意:0不能作除数。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让学生将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了解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因此,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了解的一些有关0的运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举例,再结合学生的概括整理出要板书的内容,如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必须举出例子来进行验证。教材中特别强调0不能作除数,那么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呢?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使教学突破这个难点,我结合教材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接着出示5÷0=□,0÷0=□两个算式,让学生通过分析说明观点,如有学生发现0÷0的商无论等于什么数,商和除数0的积都等于0,0÷0的结果有无数个。学生能自己从验证过程中得出0不能作除数的结论。

《有关0的加、减法》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减法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862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