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预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预案
识字6
教学目标:
1.认读“海——领”十四个汉字;掌握“沙——苗”六个字的读写及运用。
2.朗读课文,读流利优美,在头脑中再现画面。在朗读中体会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识字、朗读。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组合作
识字卡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合作交流,展示预习内容
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还选了自己喜爱的一句话画成一幅画。现在请小画家们把自己的精彩
作品拿出来,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画了什么。
小组内交流,师参与交流,选四幅图贴于黑板。
图中画有哪些景物?能用数量词说说吗?
二、情境导入课文学习
1.从第一幅图引入:海滩的风景真美啊!谁可以当导游,带我们去海边玩一玩?
2.指名介绍第一幅图。
3.引导学生从书中找到相应的一句,自读,指名读,齐读。
4.课件展示生词:海鸥、沙滩、军舰、帆船
5.开火车读,同桌互相考读。
6.课件隐去熟字,留生字:海、鸥、滩、军、舰
7.自读,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8.总结学生识字方法:
“鸥”,是“鸟”字旁,是鸟的一种;“海鸥”是在海上飞的鸟。谁能画一只在海上飞的海鸥
?
“滩”,是“氵”,跟水、沙土有关。谁能画一片沙滩?
“舰”是“舟”字旁,跟船有关;“军舰”是军事上所用的一种船。谁有军舰的图片,请贴在
黑板上。
“帆”是“巾”字旁,跟布有关。帆船是怎样的一种船,谁能用图表示出来?
猜谜识字:
每天都有水(海)。小区里飞来一只鸟(鸥)。水爬沙滩,太难太难(滩)。把车盖住(军)
。看见一只小船(舰)。
三、引导学生小组自学其余三句
1.小组户主学习。
下面再看另三幅图,小组商量一下,看你们最喜爱哪一幅,讲出图意,再找到相应的一句自学
,要求读优美,圈出要学的字,想办法把字认准记牢。哪组学得好,我们请他们上来做小老师
教大家学。
生自学,师临场指导。
2.自学展示:
请学习良好的四人小组上台,一人做导游,指图讲解,带大家“游览”。一人带同学们读相应
的一句,另二人(可用生字卡片)教大家学本句中的生字。台下同学可自由提问,台上四位“
小老师”作答。
如:一条大布巾,风儿一吹就前进(帆)。两个好朋友,都有禾字旁,春天绿又绿,秋天黄又
黄(秧、稻)。周围有土,中间养鱼(塘)。虽说叫小溪,却把大字踩脚底(溪)。有的长长
有的弯,大口一吹它就响(铜号)。干字戴顶竹叶帽(竿)。
四、复习巩固
认清字形:
(1)引导发现偏旁跟事物之间的联系:
“海、滩、溪”跟水有关;“舰”跟船有关;“秧、稻、塘”跟禾苗、泥土有关;“鸥”跟
鸟有关。
(2)熟字加偏旁识字:干—竿;同—铜;令—领
(3)字形比较识字:亏—号
师展示“一只海鸥”等十六张词卡,指名看图找词卡,贴词卡,并做小老师带大家读。
指导学生借图及词卡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多种形式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两分钟自由朗读,看谁读的遍数多。(目的是让学生在竞争中读熟课文)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师生对读:
师读数量词,学生说相应的事物词;师说事物,学生对数量词。
生读数量词,老师说相应的事物词;生说事物,老师对数量词。
4.齐读全文。
二、入情境背诵
1.展示四张图画,看图背诵。
2.师带生边做动作边背诵。
三、巩固识字练习
1.听老师报“带颜色”的词,生听词在词语卡上填色。如师报“一片金色的沙滩”,生则把“
一片沙滩”涂成金黄色。
2.“带颜色”读词,如读“一只洁白的海鸥,一片金色的沙滩”等。
四、指导写字
1.字形分析,范写,学生书空。
沙、海:都有三点水。左右结构。要写得左小右大。注意“沙”字右边的“小”要去钩。
桥:注意右边的第一笔为撇,不要写成横。
竹:注意右边最后一笔要写成竖钩。
军、苗:都为上下结构。注意要写得上小下大。
“海、沙、桥”左窄右宽;“军、苗”上窄下宽;“竹”左右对等。
2.指导学生静心、坐正,描一个,写一个。
可尝试用“观察写字”教学法:
(1)静态观察:读字。
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竹”字左边是竖,右边是竖钩。
(2)动态观察:看范写。
观察老师范写,注意书写笔顺。如:“海”字右边的笔顺。
(3)体验观察:临写。
学生照样子书写,特别注意老师提示的字。本课有两个带三点水的字(海、沙),可以告诉学
生,写好三点水的关键是要把第二点写的靠外一些,三点的外沿呈一条弧线,不要把三点写在
一条垂线上。
(4)对比观察:品字。
写完字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点线美(如“海、沙)
、结构美(如“桥”的左旁末笔捺变点)、空间美(如“竹”左右各占一半;其余几个的偏旁
占三分之一)。
五、拓展知识
(1)连线搭配词语。
一只军舰一畦稻田一道石桥一面欢笑
一片海鸥一方秧苗一群飞鸟一把队旗
一艘沙滩一块果园一竿翠竹一群铜号
一条帆船一座鱼塘一孔小溪一片“红领巾”
(2)互对词语
师生互对:老师说数量词,学生配上准确的词语。
两两互对:一人说数量词,一人说事物词。
(3)实践活动:
a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来表达,看谁说得准。
b回家观察家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表达给爸爸、妈妈听,请家长评价。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首先我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看图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继
而记住单个的字,最后再以诵读韵文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初读课文、识词
、识字,再到韵文连为一体。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图片或画面是为识字提供语境
,而不是参观游览,重点还是识字、写字。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坚持先自学而后
指导。在识读部分采用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自读生字,同桌互读词,小组合作读韵文以及男
女生比赛读、大组间比赛读等形式。在记字、写字部分让学生自主观察、自主发现,掌握识字
的方法;掌握如何把字写好看、同桌之间相互看一看、评一评,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学
习。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只对难读准的字,如“领、秧”加以示范,对不易
理解、读好的词,如“红领巾、一畦秧苗、一方鱼塘”加以点拨,对“沙、海”2个字加以指
导,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锻炼了自学能力,还培养了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
学习任务,各方面得到发展。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小组合作讲授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收集到的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
3.课件,放大的课文插图。
4.录音机、《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歌曲磁带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好吗?(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说说你
都听到了什么?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教师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板书课题)
(音乐最具感染力,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引发探究欲望,激发
学习兴趣。)
2.展示:出示毛主席的放大图片或课件,问:这位爷爷谁认识?你搜集到了哪些他的图片?展
示给同学们看,用一两句话介绍你的图片。(课件演示毛主席的革命历程)(板书课题)
(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欣赏。)
3.激趣导入、解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板书课题)谁知道“井”是什么样
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么?
(2)齐读两遍课题,并认识“井、挖、忘”三个生字。
(4)借助汉语拼音带问题通读全文:“挖井人”指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指谁?“
立碑”的人又是谁?
(5)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为自然段做出标记。
(组织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在读书方式和习惯上要给学生正确
引导,不必强求统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4.识字(鼓励自主识字,领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1)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怎么办?(互相交流认字方法: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家
人,查字典……)
(2)出示儿歌,(见教参142页)指导学生用儿歌中的方法边读边画,自主识字。
(3)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合作检测。
(4)给机会尝试,体验识字快乐。
出示“我会认”提示卡,让学生主动拼读生字,并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井”、“念”
)
出示“我会记”提示卡,让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供同学参考。
教师及时点拨,评价,让学生体验自学成功的快乐。
(5)给出提示,引导发现识字方法。
归类比较记字:同偏旁“忘”、“念”;同结构“挖、刻”。
分析部件记合体字:“导、解、命、战、席、革”。
数笔画记独体字:“井、士”
(6)给游戏活动,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游戏一:听老师读生字,请学生取字卡带读并扩词;
游戏二:先把字卡分发给学生,学生听老师读字音,拿相应卡片的学生上台读字、组词、说句
子。
游戏三: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老师读字,学生接字认读生词。再分组进行扩词比赛,看
看哪组括词多,哪组就胜。
(新课标要求“识写分开”,“多认少写”,要想多认,就得有一定的识字方法,因此在认字
的时候交流方法至关重要。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使学生渐渐学会用喜欢
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5.朗读(多种方式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1)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练习读一读课文吧!(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读文,可以大声读,轻声读,同座读,小组读……)
(2)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评价
(3)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把课文读准、读流利是感情朗读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练读,要
耐心地纠正学生读得不准的字音,尽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同座练读)
(5)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轮读,评价后组长奖励。
(6)老师引读课文最后一段,感悟乡亲们对主席的崇敬之情。出示挂图,指名解说图意。
6.写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出示要写的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导观察这些字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一说怎么写好看。
(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会看会说,为写好字做铺垫。)
(3)范写,指导写好“乡”注意第二个“横撇”的位置。“忘、想、念”三个字是上下结构的
字。可以联系第十课“意、总”两个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心字底”的写法:关键
是指导学生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第一点是左点,不要写成撇。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复现生字词,加强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生字宝宝要和大家照镜子,比比谁照镜子的速度最快。
(1)教师拿出生字卡片和全体学生照镜子。
(2)同桌同学互相照镜子。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
形式在课堂上再现生字,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2.精读(读中感悟毛主席的伟大,读出崇敬之情。)
(1)朗读接力赛:开火车一人读一句,做到四不:不错字,不漏字,不加字,不重复字。读对
了,下一位接着下一句读;读错了,下一位重复读前一句。(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引导学生
正确评价他人)
(2)指导朗读:学生有读得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时指导,加以范读。
(3)出示文中插图,看图找出相应的自然段读,指导读好碑上的话。
(4)配乐朗读全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5)学生选读课文中的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自然段。
3.讨论(创设情境,加深理解,升华感情,突破难点。)
(1)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感悟毛主席的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
好行为)
(2)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谁关心帮助过你吗?你有哪些想法?
(把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实现情感的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基调,训练
表达,培养语感,渗透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4.拓展(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根据课文内容,分组合作,试着给课文配上插图。
(2)了解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会进行故事比赛,评出故事大王。
(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由吸纳走向表现,由狭窄走向广阔,体现语文综合性的特点。
)
(3)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开国大典》。
5.写字(指导写字方法和写字姿势)
(1)“忘、想、念”这三姐妹哪里长得像?
(2)回忆"心"字底的写法,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第一点是左点,不要写成撇。
(3)学生描红,临写,养成边写边记的好习惯。
(4)展示学生作品。
(要注重对学生写字的评价,鼓励学生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六、资料袋:
1.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冲一个农民家
庭。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
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
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1954----1959)。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2.毛泽东网站:
3.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4.毛泽东网上纪念馆:
5.沙洲坝:地名,江西省瑞金城外的一个小村子。
6.瑞金:地名,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地处武夷山南段西麓,赣江东源贡水上游,因“掘地
得金,金为瑞”所以得了这个名字。
7.红井:
1933年4月,毛泽东随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来到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后,毛泽东看到村子
里的人总是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去,就问:“老表,这水挑来作什么用?”老表回答说:“吃呀
!”毛泽东又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表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毛
泽东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表回答:“塘里挑来的。”毛泽东要老表带他去看看。走了一
阵,只见一口不大的池塘,杂草丛生,水混浊得怕人。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
泽东皱了皱眉,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去挑水吃?”老表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
呀!河又远,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毛泽东又问:“不能在村子附近打口井吗?”老表苦笑着
摇了摇头。毛泽东若有所思地走了。
第二天,毛泽东找来村子里的人一起商量挖井,勘察水源,选择井位。当井位确定后,毛
泽东卷起衣袖、裤腿,带头挖了起来。于是,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
在挖井的日子里,毛泽东和临时中央政府的其他领导人,一有空就到工地参加劳动。经过
十几天的奋战,水井终于挖成了。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甜的井水,群众们激动地说:“
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毛泽东真是什么事情都为我们想到了!”
红军长征转移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他们要把这口井填掉。沙洲坝人民听了怒火满
腔,决心拼死保住水井。敌人白天来填,群众就晚上挖开;敌人填了五次,群众也挖了五次。
敌人无可奈何,只得罢手。沙洲坝人民终于把毛主席亲手挖的水井保住了。
建国后,沙洲坝人民把这口井称作“红井”,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后来又把木牌改为
石碑,碑上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板书设计: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挖井
毛主席乡亲们
不忘
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吃上甘甜
的井水,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的吃水难问题,让我们深刻感悟到
毛泽东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解放后,乡亲们在井边立碑,表达对
毛主席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本来意思上是我们喝水时不能忘记那起先挖井的人。后来,“吃水
不忘挖井人”,并非专指吃水这件事情,它有了比喻意义,比喻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好
处,不能忘本。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接着出示课文插图帮助理解课文。带领学
生以多种方式认读生字词,解决生字后再带领学生细读课文。提出问题“你觉得乡亲们吃水方
便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很远)“如果让你挑着两桶满满的水,你会遇到什么困难,
会有什么感觉?”让学生置身其中,联系生活来说一说,使学生更能体会乡亲们生活的艰辛。
再讲述毛主席看到后,立即带领战士挖井,顿时崇敬之情涌上心头。沙洲坝的人民为了纪念毛
主席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说到这的时候,我读了一则材料:国民党几次填井,乡亲们几次
挖井,国民党甚至还下了禁令,可乡亲们却没有胆怯,这都是因为乡亲们对领袖的怀念之情。
最后再对课文进行拓展:在享受其他东西的时候,又应不忘哪些人呢?学生纷纷举例。感悟饮
水思源的好行为。
23、王二小
教学目标:
1、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3、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
活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小组合作小英雄图片课件或录音机、挂图、《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磁带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说说你今年多大了?有一首歌是唱一个12岁的小英雄的,他只比你们大四五岁,想听
这首歌吗?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听过这首歌的学生一定会说出歌名,有的同学还能简单
地讲出王二小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二小的故事。(板书课题)
(从学生的年龄入手,自然地引出小英雄王二小,再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歌曲《歌唱二小
放牛郎》一下子将学生带入王二小生活的年代,学生在婉转的歌声中入情入境。为下面的有感
情朗读课文打下基础。)
2、展示:将你收集到的小英雄图片展示给大家,用简短的话介绍他们的事迹。你们想知道小英
雄王二小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对话平台
(一)听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点击课件或出示文中插图,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境,整体感知内容,挖掘学生的认知。)
自读(尝试读文,扫清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边读边画出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用你自己喜欢的符号作上标记。
(二)识字(检查自学情况,利用插图巩固生字。)
1、汇报你在课前是怎么自学生字的。
(课前布置学生按照教参142页儿歌中的方法自学生字,让学生交流自学方法,互相学习。教师
给以必要的点拨指导。)
2、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在组内汇报: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用插图引出生字、认识生字。
出示图一:王二小在干什么?(认识生字“助”、“哨”)
出示图二:敌人在干什么?(认识生字“敌”、“荡”)
出示图三:王二小怎么做的?(认识生字“顺”)
补充图四:结果怎样?(认识生字“突”、“枪”、“杀害”、“英雄”、“冲”、“部”)
4、采蘑菇游戏:小白兔去森林里采蘑菇,可是蘑菇的后面藏着生字和生词,小白兔学习不认真
,不认识这些字,你能帮小白兔把蘑菇采回家吗?
(三)朗读(合作练读,共同进步。)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字音是否准确。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人的不足,虚心接受他人的评价,从而学会评价
。
2、找一找。找出与四幅图相对应的课文段落,读一读。指出不理解的地方。
(让学生大胆地质疑,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好习惯。)
3、画一画。在段落中画出直接写图意的句子,读一读。
(四)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照样子说一说:
(1)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2)敌人把王二小杀害了。王二小被_____。
(3)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八路军把_____。
(五)写字(交流写字方法,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王、边、进”,指导认读。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这三个字怎样写好看。
3、重点指导走之旁的写法(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4、指导学生描红,提示学生注意笔顺。
5、展示学生作品,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贴在成长记录册上。
(融书写、观察、评价于一体,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复现字词,加强巩固。)
上节课的生字宝宝又到我们班做客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1、开火车读生字新词。
2、小小擂台赛:男女生各找一名学生比赛认读生字,其它同学做评委,看谁能当上小擂主。
(以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二)读文(多种形式练读,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1、指名读第一段。(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2、自由练读第二段。想象:敌人会怎么“叫”他带路?(引导想像当时的情景)
3、男女生比赛读第三自然段。理解“顺从”,表演:王二小是怎样“顺从”的?为什么要“装
”?
4、同桌互读四、五段,体会这两段应该用怎样的速度读。(边想象边读)
(启发学生多形式的读文,增强学生感悟,发展学生语文思维。)
(三)感悟(创造性复述课文,感悟英雄的品格)
假如你是王二小,你能想象出王二小当时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吗?
(进行角色换位,训练学生语言。)
(四)讨论(升华情感,激发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为什么说王二小是英雄呢?
(通过讨论,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训练学生语言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
选读(自主选读,加深品味。)
1、找出文中使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组内练读)
2、以《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乐曲为伴音(参见相关链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五)扩展(延伸课外,引导创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1、把你收集到的小英雄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写字
学习“从、这、道”三个字,教师指导,学生练写,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指导总结(启发谈
话,理解升华。)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想法?(可从两方面引导学生:一是向王二小学习,学习他的什么品质
;二是你有哪些感想。)
板书设计:
23、王二小
一边……一边……
装着顺从
(机智、勇敢)
教后反思:
虽然王二小牺牲时只有12岁,只比一年级的孩子大四五岁,这个故事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
但是王二小的时代离现在的学生毕竟有段距离。不了解时代背景又怎能让学生对王二小的行为
有真切的体会呢?又怎能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呢?对于课文中讲到的“八路军、抗日战争、根据
地、扫荡”听得一楞一楞的。我向学生讲了“三光”政策体会敌人的凶狠。为了让学生体会到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学中,将歌曲《歌唱英雄王二小》引入课堂,营造歌唱英雄、怀
念英雄的氛围,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情感,在学习中受到情感熏陶。
24画家乡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4、让学生用最美丽的彩笔构画出自己可爱的家乡。
认识12个生字。流利的朗读课文。
感受家乡美在哪里。能读出家乡的美。
小组合作
画笔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图片导入)
出示课题——画家乡,读题。
你的家乡在哪儿呢?喜欢吗?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在哪里?
你想把自己美丽的家乡画下来吗?我们先学一学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用画笔,向我们介绍家
乡的?(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拉近生活与学习的距离,体现学为所用,即学习有明确的目
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我们都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家乡,让我们来看看几位新朋友的家乡,他们
的家乡是怎样的呢?
2、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3、听后说说谁与我们是同乡?
三、在比较中学课文段落,自主体验感悟课文内涵(以“山山”、“平平”的家乡教学为例)。
(一)分组,以相同的生活区域为标准。
(二)欣赏景色美。(先欣赏同乡的美景)
1、看课件——(以“山山”的家乡为例)
2、请学生讨论说这画是什么地方?是谁的家乡?哪些景物最喜欢?画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三)配音乐,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语言美
(四)说话训练:请生活在同地区的学生说说自己与山山的家乡有哪些相同、不同之处。
(五)欣赏语句,运用语句。
1、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会用“那么……那么……”句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
3、随文教学有关生字。
四、在学习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
1、选一个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图片,自学。
2、完成口头练习。
()的家乡在()。他画的()那么()那么()。
还有(),那个孩子()。
3、指导感情朗读。
4、会欣赏美的语言并背诵。
五、有感情朗读有关章节。
六、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了解、搜索自己不太熟悉的生活区的有关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检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用“那么……那么……”说说已学的句子。
二、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1、介绍自己搜集的是谁的家乡资料。
2、汇报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上网、查书……)
3、说说自己资料中介绍的与课文内容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三、根据学生的交流合作,学习有关段落。
(一)分组,以搜集相同区域资料为标准。
(二)以“涛涛”的家乡教学为例。
1、作为海边长大的孩子,涛涛最引以自豪的是什么?
2、“涛涛”又是怎样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3、教学生字“虾”“贝”的音、形、义。
4、配乐,感情朗读。
5、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记住。
6、看课件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说涛涛的家乡。
7、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你会怎样说说自己的家乡。
(三)拓展:(美术课画家乡的基础上)
1、学着课文中的介绍,给你自画的家乡图旁边写上一段话,要求用上“那么……那么……”来
赞美自己的家乡。
2、写好后请你当导游,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评一评,改一改。
四、作业: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朋友。
板书:24画家乡
那么…………那么
山山
京京画家乡涛涛
青青平平
教学反思:
《画家乡》一课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祖国清
新美丽的山水。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
景画。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积累了美的语言,获得了美的享受,培养了美的
情操。一幅幅的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家乡的可爱,更激发了对祖国
和家乡的热爱,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笔去画自己的家乡。在学习《画家乡》时,我让
学生读课文,想想你喜欢谁的家乡,找出来好好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学生非常高兴,显得兴趣极高,但让他说说为什么喜
欢时,显得有些词不达意,或干脆哑口无言。说明这个问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
的,尤其只读了两三遍,生活经验不丰富,还不能深刻的理解课文,于是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
文,理解词句意思,并结合课文插图,全方位理解课文。指导朗读重点句,加深理解,用那么
-----那么的句式表达小朋友热爱家乡的确思想感情。
25、快乐的节日
教学目标:
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会写“吹、地”等6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情感: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操作:.能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识字、写字。
感受美好的生活。
歌曲《快乐的节日》、生字卡片。
小组合作表演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播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课件)老师讲述:在《快乐的节日》欢快优美的歌声中,一群活泼
可爱的少先队员蹦蹦跳跳地来到花园里、草地上,他们尽情地歌唱、欢跳,小鸟在他们面前飞
翔,小溪从他们面前流过,他们兴高采烈、朝气蓬勃。他们为什么那么快乐呀?他们在过什么
节日呢?想知道吗?咱们一起去瞧瞧吧!(板书课题:快乐的节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①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本课出现的14个生字,要读准字音。
②同桌交流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③请小老师根据出示的生字卡片教读生字,老师给予辅导。
④老师出示词语,全班一齐读一读,发现容易错的字,提醒学生注意。(祝贺,祖国,勇敢,丰
满,理想,度过,希望,羽毛)
⑤学生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⑥分四人小组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⑦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偏旁归类识字:"祝"、"祖"都是"示字"旁;
分解部件识字:贺=加十贝,国=口十五,羽=习十习;
形近字比较识字:席-度;
积累词语识字:希望,勇敢。
⑧生字扩词练习。
如:吹风、吹牛、吹捧;祝愿、祝福、庆祝;贺电、贺信、恭贺。
三、指导写字
①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做到写字前心中有数。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中,有
2个独体字和4个左右结构的字。4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②注意提示:
"吹"字的"口"旁要写得高而小。
"地"字右边的"也",横折钩要往右上斜,但是不能写得太长;竖要写得高一些;竖钩要拖长,
出钩前,先回锋。
"乐"字一共5画,第一笔是横撇,第二笔是坚折,横撇不出头。
"师"字的第二笔是竖撇,不是一竖,第三笔是横不是横撇。
③学生描红、临写,老师巡视检查、指导。
④师生共同评价、修改。
⑤同桌相互欣赏对方的字,给对方提出建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①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轮流读生字。
②谈话导人:这节课,让咱们一起来分享小朋友们的快乐。
二、分节朗读课文,感受快乐
①自由朗读课文。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样的心情?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并在读中求解
。
②分小节朗读,选择你认为快乐的地方再读一读。同桌互读互听互评。
③在伴奏的音乐声中,学生自由朗读,进一步体会小朋友们的欢乐和幸福。
④小组比赛朗读。
三、欣赏歌曲,展开想像
①播放歌曲,学生歌唱。
②同学们,什么节日最快乐呢?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快乐的心情吗?
③听曲子,愉快地朗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请同学们随着课件的画面和歌声,试着自己背一背这篇课文。
方法一:提示关键词语。
第一节小鸟、风儿、我们;第二节:花儿、小溪、他们;第三节:感谢、我们、像、等、
就;第四节:唱啊--跳啊——
方法二:
①唱《快乐的节日》歌曲,根据曲子背诵歌词。
②能背诵的同学自愿站起来背诵。
③在音乐声中,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④学生自由地边唱边跳。
五、小结
在我们这个充满甜蜜、幸福和希望的新时代,每一天都是快乐的节日。
六、分小组编集体舞。
板书设计:
25、快乐的节日
小鸟风儿我们
花儿小溪它们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为内容,描写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愉快渡过自
己节日的动人场面。内容生动活泼,充满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语言优美,适合朗读。通过学习
对学生进行珍视今天,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教育影响。
课文是一首诗,诗不同于一般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一一叙述清楚,诗讲究意
象,想象丰富,跳跃性比较大,理解时较多地依赖学生的想象和对语言的感受力,应该说学习
时比一般文章更困难一些。对于生活阅历浅、语言感受能力还不强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尤其如
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更应该利用音乐、图象、语言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台阶
,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入诗中,读诗、联想、悟情。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的识字方法,认识五个生字,体
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引导学生在读词语、背诗歌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3.能以“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并做到举止文明、态度自然、语言清
楚明白。
4.通过展示课外识字情况,懂得从课外书中识字,愿意阅读课外书,主动识字。
5.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重点
1.探究、发现“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的识字方法,认识五个生字。
2.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难点
1.进行口语交际时做到举止文明、态度自然、语言清楚明白。
2.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识字方法,基本掌握“我的发现”和“日
积月累”中的内容。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是本次语文园地的重难点,而且练习对学生来说,比
较枯燥。针对这种情况,本课教学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每人一本新华字典,收集在课外书上认识的字,准备在展示会上交流,准备幼儿园过
“六一”节的照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的识字方法,认识五个生字,体
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引导学生在读词语、背诗歌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台湾有一个小朋友叫小明,他和我们一样,也上小学一年级了,他想和我们交朋
友,想到我们学校玩,你们欢迎吗?好,小明现在就出发了。(课件)
二.爬雪山(我的发现)
小明走啊走,突然,一座雪山挡住了去路,原来他来到了大兴安岭了。大兴安岭中的雪姑娘
要考考他,只有通过雪姑娘的难题,才能过大兴安岭,我们一起帮助他吧!
(课件依次出示雪姑娘,“我的发现”中的三组字,雪姑娘的话:“小朋友,你们好好读读这
些字,仔细观察,看谁最先发现这三组字各有什么规律。”)
1.学生按要求自由准备。
2.指名说规律,第一组:“减一笔”,第二组:“加一笔”,第三组:“加两笔”。
3.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4.教师示范,学生试着创编儿歌,识记生字。
5.给生字找朋友。
6.雪姑娘看我们这么能干,还出了一道难题。(课件)①给“木”加两笔,能变成、
、。②给“口”加两笔,能变成、、、。
三.过长江(我会读)
小明爬过了大兴安岭,又来到了长江,只见长江两岸,柳枝已经发芽,可是江水很急,过不
了,怎么办呢?别急,别急!那边有一座桥,只要我们会读桥上的词语,小明就可以过桥了。
(课件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
1.学生自由练习。
2.开火车读,分小组读,竞赛读。
3.自由选词说一句话。
4.齐读词语。
四.游海南
这一天,小明来到了海南岛上,海南岛到处都盛开着鲜花。瞧,花姑娘们正在做游戏呢!原
来,她们在做“我会连”呢。(课件)
1.学生在书上自由连线,指名校对。
2.同桌互读,男女生分组读。
一、背诗歌
小明游览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课件:出示中国地图)祖国可真大呀,他情不自禁地朗诵了
一首诗。(课件:出示诗,师配乐朗诵)小朋友们,我们也来学一学这首诗。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诗歌读通顺。
2.指名读,评议,同桌读,齐读。
3.这首诗这么美,小朋友们想不想把它记住?(课件:中国地图,配乐)学生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以“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并做到举止文明、态度自然、语言清楚
明白。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游览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今天,小明终于来到了我们学校,只见校园里灯结彩,可
美了!哦,原来快过“六一”儿童节了,小明还想和大家一起过“六一”节呢!你瞧,他还
带来几张照片,和我们分享呢!
一.播放照片,示范引路。
(课件播放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活动的照片)师模仿小明讲述。
二.展示图片,回忆过去。
小明跟我们分享他上幼儿园过“六一”儿童节的快乐,我们也要和他分享儿童节的快乐。
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谁讲得最好,就可以得到小明带来的红苹果
。
让事先准备好过“六一”照片的同学,把图片展示给大家看,并介绍当时的情景,让大家分享
他的快乐。
没有准备照片的,把过得最高兴,记忆最深的事跟大家交流交流。
注意鼓励学生做到态度大方,语言清楚。
三.设计方案,积极参与。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你们打算怎么过呢?大家讨
论讨论。
1.说说自己准备怎样过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让大家参谋,看看设计方案行不行。
四.总结谈话。
小朋友们讲了很多方法,很快我们就要过“六一”儿童节了,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课外识字情况,懂得从课外书中识字,愿意阅读课外书,主动识字。
2、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小明在学校里可能干了,他会很多本领。不过,老师认为我们小朋友更能干,你们
愿意和他比一比吗?
2、小朋友,我们已认识了很多字,也知道许多识字的好办法。今天,小明又给大家带来一种识
字的好办法。(课件出示小明的话)指名读,了解题意。
3、展示课外认识的字,与大家交流。
①拿课外书读给同学听。
②展示自己制作的海报,读给同学听。
③用认识的字组词说话。
4、小结
小朋友,只要我们多读课外书,就会认识很多字,以后我们还要进行交流,你打算怎么做?
二、比比谁最快
1.出示新华字典,问:谁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有什么用?
2.小明已经学会了查字典。我们班有谁已经会查字典了,怎么学的?(表扬已经学会查字典的
小朋友)还不会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想学会这个本领呢?
3.以“母”为例,引导学生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老师总结音序查字法。
①按顺序背熟汉语拼音字母表,熟练掌握音序。
②看清要查的音节第一个字母是什么,在字典的《音节表》里查到这个大写字母。
③在查到的大写字母下面找到音节,再看它右边标的页数。这个数字就是这个音节在字典中的
页数,翻到指字的页码查到音节以后,再按四声的顺序,找到所查字的音节,就查到要查的字
了。
1.比赛查字典(课件)
①看谁先从字典里找到这几页。20、187、206、395。
②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宽、溪、往、解、准、楼。
2.小结
小朋友们,熟能生巧,只要我们勤查字典,就能很快找到我们要查的字。这样,读书看报就
方便多了。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2~P3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
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利用学具模型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派代表全班交流。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 : 没有角(即封闭的) 不断开的
三角形: 有3条边 3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的第1题 。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 观察结果 。
四、总结
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
五、课堂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 : 没有角(即封闭的) 不断开的
三角形: 有3条边 3个角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及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用具:
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
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生答: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对了,这就是三角形。出示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
(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
① 先在小组里交流。
② 学生回答。
③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
(3)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2.认识平行四边形
(1)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教师巡视
(3)交流。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
(4)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
(5)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探讨。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每出现一种拼法,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X k B 1 . c o m
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板书)
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把它稍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你看:(演示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如: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三、体验深化
(P3做一做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四、练习巩固
(1)练习一第1题。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练习一第1题图,学生分组找学过的平面图形并涂一涂,最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一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二)
认识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P6~P7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 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
第7页练习一的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上下前后》一年级数学教案
本课教学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教材提供学生熟悉的教室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领会上下、前后的含义,认识上下、前后的方位,再组织学生领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想想做做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椅、小朋友)
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2)小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
前拍拍,后拍拍,
你拍拍,我拍拍,
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2)小组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境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
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境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排队。
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境3:(投影演示冰箱)
小朋友,你能根据冰箱里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
情境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
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总评]
认位置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具体地讲,这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悟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不但培?养了学生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3.选用了观察、讨论、游戏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主动探索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如小组同学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小组成员间开展互帮活动,把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等等。
小学数学《第几》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1.出示排队买票图。
2.谈话
(1)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
(2)请小朋友数一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
(3)反过来,排在第2的是谁?排在第5的是谁?这里的第2指的是几个人?第5指的是几个人?
指出:这里的第2、第5不是2个人和5个人,而是指排在第2个或第5个的那个人。
(4)看了图你还可以说出什么?(自己轻声说,说后交流)
适当提示,如排在前3个的是哪几人,后4个的是哪几人,谁排在第4?
[评:紧密结合排队买票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进一步感悟新知
1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比赛呢
(1)教师读题后学生口答
(2)除了这几个问题外,还想到了什么
2.想想做做第4题。
提问:山那边在举行什么比赛啊?从图上你能说出什么呢?(小组讨论)
交流:1号车前面是5号车;5号车前面是2号车;1号车后面是4号车和3号车;前3名的是2号、5号、1号车;最后一名是3号车
追问:刚才说的前3名和第3名一样吗?为什么?
3.小结
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评:每个画面都引导、组织学生充分地说、自由地说,在说的过程中感悟几和第几的不同,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交流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学会了肯定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同时,把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4题整合成学生喜爱的连续的动画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显得生动活泼。
三、巩固深化
1.摆一摆
(1)教师口述,学生摆放。
摆5个正方形,从左数起第3个换成圆片,从右数起第3个换成长方形。
(2)同桌互练
2.涂一涂。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同桌相互说一说:4个和第4个有什么不同
[评:这一环节是对前面新知感悟的检验,对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教师及时进行辅导。]
四、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题(右图)
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说一说)
交流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2.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
讲述:小女孩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
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3.想想做做第5题。
小组讨论:小动物们的家住在几楼几室呢?说说你们是怎么看的
交流:竖着看有几层,也就是说几楼。横着看有几家,也就是说几室。
小兔家竖着看在5楼,横着看在第1室,所以它家住5楼?1室。
4?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在我们身边找一找!?
引导:自己的座位是几排几座,红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几楼几室等等。
[评:把数学知识拓展、应用到生活中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用数学、学数学的能力。]
五、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
[总评]
本堂课分三步走:由买票情境图的初步感知,到连续的动画情境的再感悟,最后是动手操作的深化巩固,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次很清晰。在拓展应用中注意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魅力。练习中,采用了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表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总之,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预案
识字五
教学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已是怎样猜出来的。
3、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谁、最”的书写;能说出自已是怎样猜出谜语的,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布置学生搜集谜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都爱猜谜语,也爱读谜语,小朋友们还喜欢编谜语。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猜一猜谜语
,既开动脑筋,还能在猜谜语的同时认识很多汉字。大家有兴趣吗?有信心吗?
2、先听教师说说猜谜的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
在话里藏。”听后说说,猜谜语有哪些窍门?
二、读谜,识字。
1、学生自由朗读,提示学生遇到生字要看清拼音读正确,指导学生猜出谜底。
2、进一步朗读,想一想是怎样猜出来的。必要时教师可示范。接着,指导学生读完一句想想说
了什么,再读一句想想又说了什么,连起来想想自已是怎样猜出谜语的。最后再读读谜语,欣
赏谜面优美的语言。要让学生通过读,猜出谜语,感悟语言,积累词语,巩固识字。
3、表演读:请小朋友上台表演,先分说,再齐说。分说前两句之后,三人齐说“团结起来力量
大,人多谁也不离群”,并做手拉手往上举的动作,然后全班一齐重复一遍。
4、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团结、力量、谁。”认记他们,并给“量”编个字谜:元旦到,家里真
热闹;日下一横长,里字下边藏。
5、读第二首谜语,读一句说说自已知道了什么,想一想:什么是绿色的,什么是红色的?什么
时候起“凉风”呢?教师引读:读到这里一下子可能想不起来,再看看谜面里还怎么说?想想
什么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连起来想想,谜底会是什么字?当学生猜出来时,老师出
示“秋”字。
6、组织学生回想一下,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猜谜有什么窍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7、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并组织学生自学,并讨论。
8、尝试背诵谜语。
三、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跟”字,让学生观察,说说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让学生练写,同桌两个互相纠
正。
四、实践活动:
1、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已打算从什么地方收集谜语。
2、自编谜语:教师可提供示范。“一只狗,打个哈欠摔跟头,又张口,眼流泪,主人心痛抱着
走”小朋友们猜一猜是个什么字?
3、向学生介绍编谜语的方法:抓住“哭”字特点,由三个部分组成,上面有两个口,下面的“
犬”是狗的意思,编成顺口溜,好玩、好记,还能让我们开动脑筋。
4、希望小朋友们像书上的两位小朋友们一样,在课外积极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看谁编得多
。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昨天所学生字,出示生字,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2、今天我们继续进行:猜、读、编谜语的活动。
二、学习新内容。
1、教师读一则谜语(第三首),学生猜。
2、由于这则谜语较难,所以先和学生一起复习汉字:“请、清、睛、精、晴”,让学生发现这
几个字的异同。
3、让生表演:生表演互用礼貌用语的情景,让大家观察,发现他们俩彼此友好、互相尊重的特
点。然后师生创设情境,教师当妈妈,学生扮生病的孩子,“妈妈”问寒问暖,“孩子”深情
地望着妈妈。提示学生:看了这两则表演,用谜语里的话怎么说?读读谜语里的句子,或发表
自已的见解。
4、再读谜语,说说体会到了什么。再说说谜底,并说说自已是怎能么猜出来的。有兴趣的同学
可以背一背谜面。
5、出示谜语中的生字“互相、尊重、令人、纯净”组织学生自已记忆生字。
三、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怕、谁、凉、量、最”五个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五个字写时需注意什么,左右结
构的字写时要左窄右宽,“量、最”两个字写时注意:中间的一横要长,横与横之间挨紧一点
,各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所有横都朝右上方适当倾斜。
四、实践活动:
全班进行猜谜大赛,展示和交流自已从不同地方收集的谜语,及自已编的谜语。
板书设计:
识字5
一个人,两个人,
一个在前两个跟。
团结起来力量大,
人多谁也不离群。谜底:众
左边绿,右边红,
左右相遇起凉风。
绿的喜欢及时雨,
红的最怕水来攻。谜底:秋
“言”来互相尊重,
“心”至令人感动,
“日”出万里无云,
“水”到纯净透明。谜底:青
教后反思:
猜字谜是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在识记生字字形这一环节,教师以“做字谜,猜字谜”的游戏,
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尽管学生的识字方法还不成熟,
有些甚至还幼稚可笑,但学生在自己动脑识字的过程中却收获初步的识字能力。
18四个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事太阳要表达的美好心愿,体会作者想像之美。
4.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善于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为、光”的笔顺)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园、因”的书写及“熟”的字形。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件。
2.《种太阳》的歌曲磁带和录音机
3.搜集一些描绘四季景色的图片或照片
4.彩笔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学生的认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太阳的课文。(板书课题)
2.听歌绘画:(播放歌曲《种太阳》的录音),边听边想怕这首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内容?把自
己喜欢的太阳画下来好吗?你们画得太阳可真漂亮,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课文《四个太阳》
(板书课题),看看文中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二、对话平台:
(一)听读(听读思考,整体感知)
1.启发思考:说说听读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认真倾听、积极思考)
2.教师范读,启发学生思考课文里讲了什么?把你听到的和同桌说一说。
(听的能力培养同样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倾听,促进思考,互相交流,引导学
生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二)自读(尝试读文,找画字词,扫清阅读障碍,进一步感知课文。)
1.启发思考:初读课文要注意哪些事项,完成什么任务?
2.按大家说的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字词,了解内容,发现问题。重点的字词多读几
遍。
(低年级读书方法的正确指导,对于促进学生会读书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要有意识地
了解学生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三、识字(多形式识字记字,突出教学重点。)
1.同桌互读课文,检查字音情况,全对的,奖励一面小红旗。
2.利用自己手中的识字卡片,同桌认读生字,比比谁识得又快又准。
3.教师利用识字卡,组织学生分组开火车读生字,比一比哪组读对的生字最多。认识的同学可
以试着组词。
4.你还有哪个字不认识,请大家来帮忙。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字音,扫清生字障碍。同时发挥互助优
势,促进学生交流,把识字环节落实,突出教学重点。)
四、选读(学生自选段落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1.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与评价。
2.采用同桌、小组读等形式,让学生自由读文,努力读出小作者的心愿。
3.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积极组织学生读书,投身语文实践,从读入手,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充分感悟,
体会小作者要表达的心愿,多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相互的评价和教师指导,促进了
朗读活动的高效。)
五、写字(交流记字方法,指导规范书写。)
1.出示生字:园、为、因、脸、光、阳。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识字和。
2.引导学生写一写自己能写好的字,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
3、组织学生互相展示和评价书写的字,如果好就奖励给一颗小五星。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一)说话(利用图片,激发兴趣,练习说话,建立思维联系。)
1.师生共同欣赏收集的四季的图片,从美景中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思考:小作者画出的四
个太阳都是什么样的?他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2.出示准备的放大的插图,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进行说话练习。
3、组内交流,练习说话。
(充分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结合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适时地引导学生借助画
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文章内容。促进语言内化,提高表达能力,增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朗读(抓住词句,诵读研究,理解课文。)
以学定教,学生喜欢哪段,就指导学生学习哪段。
绿绿的太阳------说说炎热夏天、烈日当空时的感受和愿望,体会它所带来的清凉,指导朗读
。抓住“挂”字让学生做动作体会。引导学生用“街道”说一个句子。
金黄的太阳------想像秋日果园的景象,引导思考秋天都有什么成熟了,味道如何?表演或用
自己的话描述“落叶邀请小伙伴品尝水果”的情景。
红红的太阳------说说“漫天飞雪”的感受和心愿,指导朗读,体会它带来的温暖。
多彩的太阳------联系画面,描述春景,感悟想像之美,指导有感情地引读、赛读、齐读。
二、绘画(自由画太阳,练习填空,促进个性表现。)
1.你想画一个太阳吗?利用你准备的材料,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太阳,想一想,你为什么要这么
画?(教师播放音乐《种太阳》)
同时出示:我画了一个()的太阳,献给()。因为()。
2.展示作品,引导学生按上面句子的形式练习说话,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
见。
(配乐画画,表达交流,把美术、音乐和语文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理解,训练了学生的表
达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的良好构建。)
三、背诵(升华理解,促进语言积累。)
1.配乐朗读,并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教师引导学生按季节顺序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四个太阳
绿绿的太阳(图)夏天到处一片清凉
金黄的太阳(图)秋天果子熟了
红红的太阳(图)冬天温暖小朋友
彩色的太阳(图)春天多彩的季节
教后反思:《四个太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8课。
本教材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同样,
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只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主题来编排,《四个太
阳》这篇教材就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
色的太阳分别送给“夏、秋、冬、春”,表现出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时时美丽、处处舒适的善良
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
亲切、惬意,琅琅上口,适合背诵。一年级的学生非常熟悉太阳及一年四季的特点,对太阳与
四季的联系有较为丰富的生活体验,所以由多媒体课件创设出情景去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然
后在读中理解本文是非常容易的。
19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
—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扩展说句。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找”的书写和“喝、渴”的字形辨析;感悟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投影片,瓶子,小石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谈话导入:老师曾经给同学们讲过关于乌鸦的一个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小乌鸦爱妈妈,乌鸦反哺的故事)
2、乌鸦不仅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还十分聪明可爱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另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
3、出示课题,学习“乌,鸦,喝”三个生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三个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明确学法:用感情朗读的方法感悟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
3、学生回答:课文写了关于乌鸦的什么事?
4、对老师的朗读做以评价,为生的自读自悟做好准备。
5、学生自读,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并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6、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的生字和课文的朗读情况,然后汇报。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学生练读课文,认为给怎样读就怎样读,并想想为什么要这么读。
2、指名读,学生评价,自己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3、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想办法:如果乌鸦旁边没有小石子,怎么能喝到水?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学习三个独体字“石、可、办”注意“办”字的两个点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实践活动
1、探究活动。
分小组进行,合作完成乌鸦喝水的小实验。
2、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体会“渐渐”一词的含义。
3、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比乌鸦的好。同时也可随学生说的进行演示。
三、识字写字
1、学生自己在课文里找到要求会认的和要求会写的字,连词勾划,再读一读。
2、指导”喝、渴“两个字的区分。
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怎样记住?(喝水需要用口,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点水旁)
3、小结:我们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找一找,生字中还有哪些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字形相近
?你能用这个办法学习其它生字吗?
4、学生汇报。
四、写字指导。
1、复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
2、找一找,哪几个字写的时候是从左到右?
(法、找、许)
3、这几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旁边许多小石子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教后反思:在理解“渐渐”的意思时,如果教师直接就告诉学生:“渐渐”就是慢慢的意思,
学生对词语的感悟也许就只能停留在字表面上,不够深刻。在这一片段中,教师是逐步启发学
生,先是从学生感悟中说说词的意思,也许学生并不能把心里想法说得很准,这时,老师就让
他们用换词的方法来理解,用浅显易懂的词语来解释新词的意思。这种理解建立在学生已有的
知识水平上,学生容易接受。接着让学生亲自体验“渐渐放下来”,通过实践,既检验了学生
掌握的情况,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最后让学生用“渐渐”说一句话,学
生在说话的过程中掌握了词语的运用。此设计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
20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慌、假”的字形;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二、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三.练习。
(1)读通长句。
(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
下子就没了头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四、词语认读。
砸缸伙伴捉迷藏亭子躲在扑通急中生智哗夸机智勇敢
五、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叫,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2)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
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砸缸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都慌了
小朋友掉进缸里别的小朋友—————叫喊跑找
↓没慌
司马光———————拿砸(几下子)
得救了(遇事不慌机智勇敢)
教后反思:
教完这堂课后,我深深地悟到了:
其一: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应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
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学语文,悟语文,用语文,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其二:拓展训练不是要学生钻牛角尖,走死胡同,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而是要引导学生
在现有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积极思维,展开想像,大胆创新,展示个性。
其三:教师要敢于跳出编者和自己以前的思维定势的"套子",带领学生大胆地进行改革创
新。允许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独特见解,灵活运用教材,处理教材。我想,这也是编者愿意、乐
意看到的。
21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象、像”的书写;“腿、微”的字形;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影片或实验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
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
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由课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
(引导学生充分自学,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促进共同提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
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
三、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
师应善于在这种交流中捕捉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四、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
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五、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
1、出示“我会写”中的“再、象、像、做”四个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
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象”等。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实现新旧过渡,促进学生表达。)
二、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2、小组讨论,交流意见,陈述理由。
3、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
(围绕核心问题,读书讨论,避免了繁琐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训
练学生的语文思维,促进学生合作及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
2、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
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充分利用学生爱动手、爱观察、爱表现的特点,将演示与读文结合,培养合作能力,实践
操作,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巩固学生的认识,从中受到启发,激起对曹冲的喜爱。)
四、扩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
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像,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五、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
1、出示“我会写”中的“点、照”,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
2、指导书写,强调“四点底”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称象
有的大树造大秤没人提得起
官员曹操直摇头
有的把大象割成一块块再称
赶大象到船上沿水面画线
曹冲曹操微笑
装石头称石头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汉字特点,自己小结识记方法。
2、能按顺序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分清大小写字母。
3、通过猜谜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进行自主识字的展示和交流,愿意多渠道识字。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汉语拼音字母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我会认。
a.学生自己认读汉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b.在学习小组内读一读,说一说,这一组组的字都有什么特点?(都是一对对意思相反的
词)
c、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激趣认字。(师生擂台读,同桌对读,用动作比划读等)
d.巩固识字:出示生字卡片读。(带音节读去音节读)
e.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形。
f.用“矮、瘦、暗、丑、闲、旧”等字进行组词练习。
g.拓展练习,说一说其他反义词。
如:正一反,大一小,前一后,左一右,上一下。
2、我会读。
a.学生自己读一读词语,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谁能给每个词语换个字来说
说“打”的意思?
b.趣味读记:老师说“打”,学生开火车,每人组一个带“打”的词语。
二、展示台
1、读题,明确要求。(读学习伙伴的话,了解题意)
2、展示数学书、美术书、音乐书上认识的字,与大家交流。(可以用实物投影显示有关内容,
当场点读给大家听)
3、“识字擂台”赛。比一比,看哪个组收集的字最多。(派代表汇报本小组一共识了多少字,
并可用这些字组词,也可说句子。用实物投影仪将所认的字读给大家听。以小组为单位,把本
组所识的字抄写在黑板或投影片上,展示识字内容及识字总数)
4、小组评比,评出优胜小组。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1、老师简述汉语拼音字母表的作用。
2、学生先读读小写字母,再认识对应的大写字母。
3、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字母完全一样?(Cc,Oo,Pp,Ss,Vv,Xx,Zz)
4、仔细看,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Ff,Kk,Mm,Nn,Tt,Uu,Yy)
5、记一记,哪些大小写字母差别大?(Aa,Bb,Dd,Ee,Gg,Hh,Ll,Qq,Rr)
6、指导学生背诵字母表。多媒体放《字母歌》,教学生唱歌,帮助记忆字母顺序。
7、游戏巩固:找朋友。
在卡片上分别写上26个大、小写字母,学生分别来摸一张卡片,一个学生读出卡片上的大写
或小写字母(如a),问:我的朋友在哪里?相应的小写或大写字母(如A)就回答:“你的朋友在这
里。”再一起读两遍字母。
二、我会读
1、学生自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2、分小组学习,把儿歌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大家互相帮助,看谁最先把儿歌读正确、读流利。
3、小组推荐同学比赛读儿歌,师生评一评。
4、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内容。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
课前准备:
1、学生根据“识字5”课后布置的要求,用彩色纸剪一种灯笼造型的纸片作底,在上面放
大、工整地写出自己收集或编写的一则谜语。(不写谜底)
2、老师布置游戏活动的会场。
一、创设情景
1、布置“谜语王国”会场。黑板上写着“谜语王国猜谜高手选拔赛”。(播放轻音乐)
2、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谜语开始“谜语王国猜谜高手选拔赛”。老师鼓励同学积极竞争。
二、出示要求
猜谜高手过三关:
1、比一比,看谁能把收集或自编谜语的过程简单做个介绍。
2、赛一赛,看谁最先猜对了谜语。
3、争一争,看谁能大大方方地把怎样猜出谜语的道理说清楚。
挑选裁判员
讨论:怎样的人才能当裁判员呢?
裁判员的要求:一位裁判员专门给主动介绍自己的谜语并闯过第一关的同学打“五星”;
另一位裁判员专门给积极猜谜并成功过了第二关的同学打“五星”;第三位裁判员对说清楚猜
谜语过程的同学打“五星”。最后三人一道统计参赛名单表上闯过三关的同学。
三、互动交际
1、学生向大家介绍收集的或自编的谜语。收集的谜语,可以说说谜语出处;自编的谜语,说一
说自己是怎么想、怎么编的,但不能说出谜底。(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谜语)
2、组织学生积极猜谜语。
3、过渡:“谜语王国真热闹,猜谜高手真不少!别着急,闯过两关很不错,现在要闯三关可不
容易。”如果猜对谜语,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是抓住哪些特点猜的?其他学生评一评
。
四、自由猜谜
请同学在“猜谜王国’’里各自“游览”,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灯谜”,与制作“灯谜”
的朋友交流,看猜得对不对,并告诉对方是怎么猜出来的。
五、评选猜谜高手
1、小裁判员宣布入围名单。
2、给能参加决赛的候选人颁奖。
六、作业
猜谜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把谜语张贴在学习园地里,方便课间交流。
附谜语五则:
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打一物(香皂)
屋子方方,有门没窗,屋外热烘,屋里冰霜。打一家用电器(电冰箱)
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荷花)
颜色白如雪,身子硬如铁,一日洗三遍,夜晚柜中歇。打一餐具(饭碗)
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打一水果(西瓜)
《8和9》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体验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活动掌握8、9的组成。难点是:将数字8、9按序分合。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我向同学们呈现了学生最喜欢的五角星,让学生猜猜有多少个,之后,我告知学生五角星的数量是“比9个少,比7个多”,学生猜出后,我故意呈现7个五角星,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了,7添上1就是8。这样自然地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探究发现法
教学8,9的组成时,教师发给学生一些小棒和一些三角形,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小棒摆三角形,让学生发现8和9的组成,掌握8和9的组成。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3.游戏巩固法
学生在完成了8和9的组成后,我便和学生一起作对口令的小游戏,当学生知道了游戏规则,学生和学生相互对口令。课堂上一派热闹景象,人人争先恐后,个个参与其中。
本节课主要由四个环节来完成;
复习旧知激兴导入
新课开始,我向学生展示5个漂亮的画片,让学生填写图上空白的地方,接着让学生猜老师手中的五星,有意思的渗透8和9的组成,从而很自然揭示了课题这样设计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了孩子爱玩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动手操作学具,合作学习数的组成
教学8和9的组成,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感知8和9的组成。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记录边讨论,自己发现知识的构成。
这样设计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体会到了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师生互动游戏巩固
学习8、9的组成以后,如何牢固掌握至关重要。我采用对口令的形式深化学生记忆。教师说7,学生对7和1组成8,7和2组成9。除了师生互对,同桌之间也开展了对口令。
找朋友。教师把8张数字卡片发给8个学生,让他们面对面站好,要求他们找到朋友以后手中的数字卡片组成8。
这样设计教学,再次深化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了升华,孩子们对8、9组成的记忆将牢记心中。
(三)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知道这节课学的是什么,学到了什么,进一步系统的梳理本节课的知识,使之内化于学生的脑海。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统计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统计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注意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统计内容的选择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学生统计花坛每种颜色花的数量,统计学生的生日在几月份,调查同学们周日喜欢做什么事情,调查同学们喜欢吃什么水果等。.内容的编排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如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颜色、喜欢吃什么水果、喜欢做什么事情等,了解到大家的爱好是什么?特长是什么等等,使大家体验到统计确实是有用的.。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
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课题统计教科书第93页、94页.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笔,食品图片。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原始数据,并指导看图.
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吗?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想不想听?
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叫聪聪的猴子。
大家好,我叫聪聪。明天是我的生日,我邀请了许许多多的好朋友来为我庆贺,你想认识它们吗?瞧,这就是我的朋友们。
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1.提问。
a.聪聪的好朋友都是谁?它们各有几只?
b.不知道,没数清,那我们再来看一遍,这次你可要数仔细。
3.提问。
a.三种动物各有几只?谁同时数出来了?
b.没有数出来,(大家数的只数不一样)看来光靠数还不行,还要用笔记一记,我再给大家放一遍,但你们要想出一个又简便又好记的记录方法把小动物的只数记下来,行不行?小组讨论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好。
4.汇报整理数据的方法。
a.谁来说说你们组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b.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好记就用哪种方法,好吗?
c.下面就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记下小动物的只数,开始!
5.再看画片。(慢动作的。)
6.展示整理数据的方法。
a.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b.大家同意吗?
c.还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吗?
7.小结。
同学们真棒!想出了用各种符号记录每一种动物的只数。大家知道吗?这些方法,就是数学中的“统计”真聪明!板书课题:统计
8.比较。同样是用符号来统计,哪种统计方法简便?为什么?
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
1.出示统计表。
2.提问。
a.这个同学统计出的每种动物各有几只?学生说教师在表中填出数:7、4、6
b.聪聪的朋友各有几只?请看!
3.继续看画片。
4.提问:这个同学统计的对吗?你们统计对了吗?
5.你能不能把这些数量填到表中?
6.学生在练习纸上填写统计表。
7.展示学生填的统计表,集体订正。
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1.根据这三种小动物的只数,请你在这幅图上涂上颜色表示出来。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对又快。
2.学生根据数据用水彩笔在条形统计图上涂色。
3.展示条形统计图,集体订正。
a.你涂了几个格子?为什么这样涂?
b.他涂得对吗?
c.我这儿还有几个同学的作品,请看!
d.他们涂的又对又漂亮!你们涂对了吗?
4.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能发现些什么?
练习应用
1.聪聪明天要过生日了,现在它在干什么?我们去看看。
2.继续看动画片。
(小猴聪聪):这么多好朋友来我家,我要买些好吃的食品招待它们。
这么多好吃的,我该买些什么招待它们呢?小朋友,你能帮我选一选吗?
3.大家愿意吗?
4.打开桌上的信封,看看有什么?
5.听清要求:根据聪聪家来的客人和食品的种类以及数量,先小组讨论一下要选哪几种食品,把食品的图片贴在这个表的上面(出示统计表),下面写出所选食品的数量,然后每位同学再根据所选食品的数量,在下图中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出示统计图)。
6.展示、评价。
a.××,给大家说一说,你选了哪几样?为什么这样选?
b.还有谁愿给大家说一说?
c.这么多同学想说,这样吧,说给同位听一听。
7.看着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8.同学们帮助了聪聪,聪聪可高兴了。
9.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小猴聪聪):谢谢小朋友的帮助,欢迎大家明天到我家做客,再见!
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到统计的方法。比如,刚入学时,老师要统计出班中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以便给大家安排好座位;学校要统计出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有多少人,以便给大家订做校服,这些都是运用了统计知识。
实践活动
课下就请你做个小小统计员。咱们学校有这么多树,你能统计一下有几种,各有几棵吗?
现在我们就拿好笔和要填的表到校园里去看一看,统计一下。
1、创设情境,从学生熟知的投篮比赛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体育比赛中的统计得分用到的就是统计知识,学生对于此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我设计了小动物投篮比赛的场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使学生对统计的目的非常明确,为下一个环节的调查统计指明了方向。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探索统计的方法,使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分析统计的结果。在教学中,我先和学生一起用小方格来表示红花的盆数,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尝试这种表示方法,为下一个环节正式的统计图的出现奠定基础。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时我要学生用写“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数据,对学生来讲是个比较生疏的方法,要指导练习。我给学生推荐了用写“正”字的方法,就让他们来统计,结果发现有的学生无所适从,所以在这里我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今后要注意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才是。
课题统计练习十七第1题和第2题。设计
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并学会统计的方法。.
教学重点教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进步理解统计的意义.。
教学难点填写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方法.。
课前准备12两题事先画在小黑板上.。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说说统计图和
统计各是怎样的?
二这节我们再来练习做统计图和统计表.?
出出示小黑板第一题.指导看懂图意,并进行统计,。.
一月份出生的几人举手、让一个同学在表上涂几格。.
就这样每个月份出生的人数全都统计出来.。
填下面的统计表.。
完成填空.。
校对。
出示第二题:
图上画了什么?是用那些图形拼起来的?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
各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来填写统计图,每个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各组各自完成。.
各组在全班班进行交流,用的是什么方法,是怎么统计的?这样的方法好不好?为什么?
各组学生按照自己组的方法填好统计表.。
检查校对。
说说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巩固提高..
小组合作:各小组完成一个统计表.自己去搜集资料,喜欢什么就搜集什么?
例喜欢吃什么水果?喜欢什么活动等。.
汇报交流.。
课题统计练习十七第三题第四题。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统计知识,并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和找规律的知识.
教学重点巩固统计知识.。
教学难点统计的方法。
课前准备小黑板准备第四题.。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0以内加减法,
指名板演上面四道,再说说是怎么算的?
全体学生在书上完成第三题.。
检查校对。.
二小黑板出示第四题。.1指导看懂第四题.。
指名提出问题。
把个种交通工具的数量在格子中涂上颜色.。
按小组填好统计表.。
检查校对.。
鼓励学生说说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思考题:
看!小猪出了一个题目,要考考我们,用这三张卡片有六中排法你能排出来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完成.。检查校对。
四课外延伸:自己去调查一样喜欢东西,然后再交流.。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雪山乐园》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雪山乐园》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雪山乐园主题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做整理复习。
3、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整理复习。
教学难点: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应用。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模型。
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物体。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雪山乐园中参观了凉亭和滑雪场,复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加减法。圣诞节到了,你们看,谁来了?(课件)
圣诞老爷爷带来几棵圣诞树(指黑板),等我们把这些树上挂满知识果实以后,老爷爷就会送礼物给我们。想得到礼物吗?
好,让我们和圣诞老爷爷一起走进雪山乐园。(板贴课题:雪山乐园)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天真可爱,为了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以圣诞老人派发礼物来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二、复习:
(一)图形、位置的复习
1、复习立体图形(课件出示)
(1)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
(2)师:仔细观察一下,图中有没有我们学过的图形,在哪?(学生一一说明,教师随机板贴。)
(3)师:你们的桌子上就有这些形状的物体,小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他们的样子。(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相应物体摸一摸、说一说,感受物体的特点。教师随机指导。)
(4)师:谁愿意上来和大家说说这些物体的样子。(生自己选择,拿的是什么体,它是什么样的。)
(5)师:教室里也有这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朋友,你能找到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纠正。)
(6)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图形”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板贴:图形)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观察主题图,回顾以前学过的图形,并从图中找到与学过图形相对应的物体。然后通过摸实物进一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点,同时说出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物体。真正的把学过的知识整理并运用。】
2、复习位置
(1)师:打雪仗堆雪人真有趣,圣诞老爷爷还会带我们去哪呢?(课件出示)
(2)师:咦,圣诞老爷爷呢?(课件)
(3)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小组内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都在哪儿?(师巡视,随机指导。)
(4)找生交流。(是板贴:前后、上下、左右)
(5)师:同学们看的很认真,你们看老师现在在哪?
(6)你能说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吗?我们平时说话还经常会用到表示位置的“上下、前后、左右”,你能说一个吗?
(7)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位置”的知识还真不少呢!(板贴:位置)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由找圣诞老爷爷引导学生对位置的描述,然后让学生具体说说图中每个图形的位置,最后说说生活中需要用表示位置的词语来描述的例子。通过以上几个环节,来复习整理并巩固位置的这部分知识。】
(二)比较和统计的复习
1、复习比较
(1)师:圣诞老爷爷接着带领我们去哪,你看到了什么?(课件)
(2)师:这么多的冰雕小动物,你能给小鹿和小松鼠比比个吗?(板贴:高矮)它们还能比什么?(板贴:多少、大小)
(3)师:你怎么知道猴子比兔子少?(因为小猴3只,小兔4只,34。所以,小猴比兔子少。)
(5)师:同学们回答真积极,老师请两个同学过来,你们说他俩该怎么比较?(学生回答)现在老师和他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师:看来谁比谁很重要,不能单独的说谁高或者是谁矮。)
(6)师:同学们既会看又会说,还真的是很会“比较”呢!(板贴:比较)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出冰雕小动物不同之处,并以此展开对生活中不同事物的比较。同时,教师渗透比较的对象发生变化时比较的结果也发生变化的数学思想。】
2、复习统计
(1)师:如果想知道这些冰雕小动物各有多少只该怎么办?(统计一下)
(2)师:好,请你们小组合作完成手中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3)【板贴四个小组统计表】师:谁能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统计的?(学生说,教师随机提炼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并板贴。)
(4)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分一分、数一数、排一排”的过程就是“统计”。(板贴:统计)
(5)(课件出示)看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口头提问并口头解答。)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由学生独立解决老师所提出问题,引出对“统计”知识的回顾应用。同时,在小组交流中,回顾整理统计的方法。】
三、律动:同学们,现在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拍拍手。(1)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2)看谁能说出和老师意思相反的词,并做出动作。(师说大,生说小)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氛围中,回顾刚才所复习内容:位置、比较。】
四、练习:
师:好,刚才我们休息了一会。接下来,我们再努力闯过四关,圣诞老爷爷的礼物就会来啦!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
1、第一关分一分:(课件)这两个小朋友的房间太乱啦,大家能帮忙整理一下吗?你打算怎么整理?
好,请打开书第115页,大家按照统计表对以上物品进行分类统计。
【实物投影展示订正】学生说数量,老师表扬数一个划掉一个的好方法。
2、第二关:比一比。(课件)师:你看到了什么?。追问,小狗一定比小兔重吗?
3、第三关:圈一圈。(课件)师:这个叫小华的女孩在干什么?仔细观察,想象出是“前、后、侧”那一面照出的,然后圈出来。问:你怎么知道照的是后面,你是怎么判断的?你怎么知道照的是侧面,你是怎么判断的?
4、第四关捏一捏:同学们,你们喜欢捏橡皮泥吗?(喜欢)。请你捏一个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者是球的物体送给圣诞老爷爷吧!(学生捏)
【实物投影展示】找生展示并说。我相信圣诞老爷爷一定很喜欢!
五、小结:
今天我们和圣诞老爷爷一同游玩了雪山乐园和数学王国,同时装饰了几棵圣诞树,这些知识果实是:图形、统计、比较和位置。圣诞老爷爷对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满意,所以他要把礼物送给大家!同时他也祝愿同学们圣诞节快乐!(课件)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涉及到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钟表等共8节知识点,这些知识是同学们正式进入数学世界的第一步,希望同学们好好用心学习。
一、目标与要求
1.通过数数活动,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3.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4.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5.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6.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二、重难点
1.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4.关概念的意义;
5.学会分类的方法。
6.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7.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
8.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
1.数一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1]
2.比一比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1]
草莓比香蕉多(1)个。
3.长短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下前后》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过程与方法: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交通情景挂图,十二生肖图。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画面一: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画面二: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
①观察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们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清楚,(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的上、下位置关系吗?我们的身体上呢?
②练习。
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
(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
①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说它们又是什么位置关系呢?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⑦练习。
a.出示十二生肖图,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谁排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
b.教室里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在另一个同学的(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还可以问:从前往后数,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师生一起玩“做一做”的游戏。然后同桌两人出座位玩边说方向位置边拍手的游戏。
(2)做“说反话”游戏。
四、质疑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师指着板书)“上”“下”“前”“后”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例子说明吗?学会了“上、下、前、后”的位置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将它们进行应用。请小朋友回家后结情境给父母说一说生活巾的“上、下、前、后”。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教学内容】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正确列式并能理解、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熟练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做家务了吗?那么,你平时在家会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
生:拖地、洗碗。
师:真能干!看来,大家都是热爱劳动好孩子!小明也是个爱劳动的孩子,这个星期天,他到农场帮王爷爷照顾小动物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1)探究连加
课件出示小鸡图(1):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提醒:是一起来的吗?)
生:原来有5只小鸡,先来了2只,又来了1只。
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齐说。
师:根据你的发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考考大家?
生:一共有几只小鸡?
谁会列式?
2、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鸡,你们能不能列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呢?
随生答板书:5+2+1(多说)5+1+22+1+5
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列出了5+2+1和5+1+2这样的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诉老师?
(生回答)就把5只小鸡、2只小鸡和1只小鸡合起来。
(师恍然大悟状)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还可以直接把5、2、1三个数加起来!你们太能干了,老师要从这些算式中选出一个来考考大家。(5+2+1)
3、读算式。
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加1)
师:刚才的小朋友读得真不错,你再来大声的带同学读两遍。
4、比较不同。
师: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不一样,(不一样在哪?)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加号,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加号。
生:有3个数,而且是加两次。
教师指出:像这样三个数或三个以上的数加在一起叫做连加(板书:连加)连加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一个新知识。生齐读。
5、说算理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连加和它的读法,那么,你们会计算吗?先自己想一想,这个式子应该怎么计算呢?想好了就请举起手。
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或是先算5+2=7再算7+1=8()……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师:有谁听懂了他刚才说的,老师还想请其他同学也来大声地说一说,它的计算过程是什么。小组来比一比,哪组说的声音最响亮。
师: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师指板书:5+2=7),算出得数7(将7写在这两数的下面)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
师:这样的计算,它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计算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
学生齐说计算方法。(先算5+2等于7,再算7加1等于8)
(5、2、1、8分别表示什么?)
6、小练习。(说一说,你怎么算?)
师: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计算连加的方法,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
2+3+2=2+1+3=
师:谁来说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谁来完整地说你是怎么算的?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连加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写在这两数的下面,然后再把得数加上第三个数,算出结果。
(B)探究连减
1、说图意
师:小鸡吃得可开心了,好,我们来观察屏幕,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小鸡们怎么了?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师:谁来说一说你刚才看到的画面呢?
指名说图意,用“原来……先……又……”来说
(原来有8只小鸡,先走了2只,又走了2只,)
师: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
2、列式并说意思
师:要求还剩多少只小鸡,谁能列式回答?
学生列式。板书:8-2-2
为什么要-2又再-2?
这个算式怎么读?
3、比不同
(1)8-2-2这个式子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不一样,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减号,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减号。
(2)像8-2-2这样的减法算式,你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连减。
师:你们给它起的名字与数学家起的名字是一样的,你们真像个小小数学家。
师:像8-2-2这样的减法算式我们叫他做连减。(板书:连减)连减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二个新知识。(板书:连减)生齐读
5、说算法
师:你能不能根据刚才连加的计算方法,想一想连减应该怎么计算呢?请你们再讨论一次把过程先想好,然后再大声的告诉老师。(先算···再算···)
师:谁听明白他说的话了,再来说一说。(多说)
指出:计算连减时一般也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把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练习(说一说,你怎么算?)
7-3-1=10-1-3=
师:谁来说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谁来完整地说你是怎么算的?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减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减的得数写在这两数的下面,再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算出结果。
(C)初步小结:
小朋友今天学到了不少知识,它们是什么?都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连加、连减,在计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又对。(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师:喂完了小鸡,小明来到了奶奶家后面的小河边,看到小河边有一棵高高的树,一群小鸟正在上面快乐地飞翔呢!(多媒体出示动态的图)
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看了这幅图,小朋友能自己列出一道连加算式吗?(板演齐练)
指名问:你是怎么计算的?
3、师:小河边有高高的树,清澈的小河边,还有着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在游玩呢!(出示图片)
你会列出一个减法算式吗?你是怎么计算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怎么计算连加和连减呢?
(指出:在以后的计算中,小朋友们要慢慢学着把第一步的得数记在脑中,不写出来,直接写最后一步的得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教学预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862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