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及反思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及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课题:套圈游戏(教材76~77页)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

争当“小裁判”铺垫练习

1、口算算得快的同学争当小裁判。

2、考试题目:口算。

活动二:

套圈比赛(探讨两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课件播放比赛的得分。

1、估一估:笑笑、淘气谁会赢。

2、尝试计算。

3、交流和探讨口算算法。

4、交流和探讨竖式计算的写法。

5、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并说出原因。

活动三:

套圈挑战赛—探讨最高分、最低分

活动四:

幸运套圈,智慧套圈

活动五:

幸运礼物—神奇数字迷(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力目标:

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试题,并熟练掌握连加舒适的写法。

3.情感目标

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复习旧知识

1、2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情激趣

2.师生互动,探求新知

3.快乐学习,巩固提升

4.拓展思维,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课件

课题:乘船(教材78~79页)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1.你编的数学故事是什么?

2.数学问题是什么?

------------------------------,

------------------------------。

------------------------------?

3.列算式

()-()-()=()

4.小组讨论一下,你能想到几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5.你知道了什么?

活动二:

数学书:P79-2

1.你能读懂题目要求吗?

2.你觉得那个字(词)是重点字(词)?

3.看到“一共”你想到用什么法计算?

4.列式

()○()=()注意单位名称()

5.还剩多少米?列式解答

6.张老师需要20米,剩下的够不够?

1)小组讨论

2)学生代表汇报

活动三:数学书:P79-3

1.回顾统计表的知识

2.根据题目要求,补充统计表内容

3.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你觉得哪个字最重要?

4.出数学问题

------------------------------,

------------------------------。

------------------------------?

5.列式解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能力目标:掌握笔算竖式连减的方法,并能够准确进行计算。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预习、质疑,看书乘船内容,完成学案活动一至活动三,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交流展示

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三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

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

课题:乘车(教材80~81页)

上课时间:

一、仔细阅读第80页上面的情境图。(分清条件和问题)划出重点字。

二、小组交流估算结果。

三、按照算式独立完成计算后交流。

四、独立完成试一试后组内交流。

五、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后小组内交流。

六、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二题后小组内交流。

七、独立完成练习八的第一题后小组内交流。

八、独立完成练习八的第二题后小组内交流。

九、小组讨论完成81页思考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和运算的方法。(重点)

2、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难点)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指名读出完整的应用题。展示划批结果。

二、指名汇报估算结果,注意指导。

三、指名列式

四、投影展示试一试的结果,注意指导运算顺序。

五、指名展示练一练的第一题。

六、指名展示练一练的第二题。

七、指名展示练习八的第一题。注意强调运算顺序。

八、指名展示练习八的第二题。集体订正。Jab88.cOm

九、指名汇报练习八的思考题。教师注意指导。

第七单元反思:

7.1套圈游戏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时,首先以生动形象的情境吸引学生,激发求知的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因此,通过问题情境“谁会赢”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为学生的思考留下充分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出几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在新知探索中,我又通过不同的形式营造一种研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鼓励算法多样化,并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思维,同时也使其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运算的方法。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小组活动时,还是没有完全让每个学生释放出自己的潜能,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与改进。

7.2乘船

1.重视学生算法的动态生成,鼓励算法多样化,真正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并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信心和创新思维。

2.把计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生存的世界,解决这个世界中发生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提供着丰富的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机会。本节课从主题图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到算法多样化中的算理。

3.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点拨,选择教材和生活中有价值的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培养学生表达和倾听的习惯,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7.3乘车

《标准》提倡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本节课让我再一次地感受到情境教学的魅力,如果没有“畅游动物园”这一情境,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字较大、计算过程相对复杂(有进位退位)的混合式题,最多算4,5道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烦。但是,当把计算融入到“坐车”“采花”“拔河”“赛跑”等具体的情境之中,学生要感兴趣得多,他们不觉得是在做题,只觉得有趣好玩,尽管计算过程比较复杂,题量也不少,但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兴奋点,都让学生意犹未尽。特别是“接力赛跑”这一环节,掀起了课堂的高潮,学生的辩论热烈而精彩,这种大胆想像、敢于创新、积极思辨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也是其受用终身的。整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甚至很久以后还有学生对我说,最喜欢动物园这节课。

尽管如此,我觉得仍有遗憾。1.对学生放得不开,留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还不够。在“接力赛跑”这一环节,我有意识地培养和展示学生敢于创新、合理想像、积极思辨的精神,但不够充分。课后也有本校的老师对我说:“你的学生说得多好啊!为什么不让他们继续说下去呢?我们还觉得没听够。”2.“小熊回家”这一题,不一定每道题都要计算出准确得数,在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指导上略有欠缺,比如可以用估算、直觉思维等多种方法。

延伸阅读

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及反思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及反思,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课题:买文具(教材70~71页)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

说说压岁钱—人民币的作用

活动二:

请你来购物—人民币的认识

说说有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说说人民币正反面图案的意义。

1、“估一估”商品的价格。

2、自由购物。选出自己喜欢的商品,只要付对了钱,就可以拿走商品。

3、“限时抢购”。每件商品只售1元钱,付钱的方法要不同才可以买到文具。

活动三:

我们的买卖—人民币的应用

4人小组合作进行买卖文具的游戏。

活动四:

谈谈你的感受—爱护人民币。

谈谈你的收获—买到了哪些商品,怎样才能做到不浪费。

二、巩固提高

学生独立完成数学书71页的题目。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购物情景,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3.情感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点:

1、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

2、以角为单位的面值有3种,以分为单位的面值有3种

教学重难点:

结合购物情景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预习:

1提前了解人民币的基本情况。

2了解人民币的重要性。

3了解其他国家的货币。

课题:买衣服(教材72~73页)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1)你今天带来的是多大面额的人民币?()(10元、20元、50元和100元)

2)通过观察,你发现你所带的人民币和其他同学的人民币在()、人的头像、()、()、盲文点和图案等方面不同。

3)向组内其他同学介绍你的人民币。

评价对象总分

1号

2号

3号

4号

4)如果你有20元钱,你愿意和以下哪位小朋友持有的人民币进行交换?

1)小明:两张10元

2)小刚:四张5元

3)小丽:一张5元

4)小毛:一张10元

5)完成填空

两张10元=()张20元

五张10元=()张50元

十张10元=()张100元

活动二: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式

1)看P72主题图,利用我们所学的编故事的方法来描述图意。

2)你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问题1:

问题2:

……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抓住了哪个重点字词?()()()

我们选择()法来计算。

解答1:

解答2:

……

总结:购物付款有多种方式,无论用什么方法付款,付款的总额都是()的。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币值。

2.能力目标:掌握大面额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互换。

3.情感目标:通过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形成合理地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预习、质疑,看书买衣服内容,完成学案活动一至活动二,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交流展示

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二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

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

课题:小小商店(教材74~75页)

上课时间:

一、学生独立观察小小商店里各种柜台的商品信息。然后指名汇报。

二、按照课本中的要求依次解决各个问题后小组内交流。

三、准备展示汇报。教学目标: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体验付款的多样性。(重点)2、掌握人民币元、角单位间加减的计算方法。(难点)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一、第一个问题指名用投影仪展示订正。

二、第二个问题同上。

三、第三个问题有两种方法,注意教给学生表示方法。

四、第四个问题指名展示汇报。

五、学生汇报所提问题,教师注意指导提问题的方法。帮助其解决解答时所遇困难。

六、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此问题答案比较多,力争展示完全,注意单名数与复名数的相加的方法指导。

第六单元反思:

6.1买文具

本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与学生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我认为,“生活中的数学”应体现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数学来自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数学内容的基础;第二,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即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简单地说,即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再用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本节课则利用社会调查活动这一形式,给学生创造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为学生积累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提供时空。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感性知识,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而在学生认识了小面额人民币,了解了元、角、分之间进率后,又设计购物的实践活动,正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深化对新知识的认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2.数学活动的教学。我们都知道“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做过才能学会”,因此,“动手”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所以,在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及了解元、角、分之间进率这个环节时,分别设计“动手”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直观观察,并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完善彼此的结论,使学生认知更充分,提高合作能力。

6.2买衣服

1.数学学习回归生活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非常熟悉,教师把数学学习置于一个现实的背景之中。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学习活动的组织上,教师都注重回归生活,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引入部分并不是由教师提出,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的内容。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贯穿始终,学生在一个亲切熟悉的环境中学习,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2.活动丰富,循序渐进

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学习。本节课在一个情境中设计了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活动,由浅入深,先是一件衣服的付款方式,再是两件衣服,然后提出找钱、换钱的问题,这样由易到难,步步深入。以这种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调动学习热情,同时不断提高活动的要求,由独立思考到合作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认识了人民币,同时练习了如何使用人民币。“换钱”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安排在最后,学生在经过大量的活动经验积累之后,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再进行这个活动就不会感到困难。教师还把活动延伸到课下,让学生记录购物的钱数,使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锻炼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

小小图书馆

(教材59~60页

七、仔细阅读第59页上面的情境图。(分清条件和问题)划出重点字。

二、小组合作用小棒摆一下33-6的计算过程。

三、小组合作用计数器拔出33-6的计算过程。

四、尝试用竖式计算,做完后小组交流结果。

五、讨论是否有其它的计算方法。

六、独立完成59页试一试后相互交流。

七、独立完成60页练一练第1题后相互交流。

八、第2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由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九、第3题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十、第4题同上。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题目。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进一步渗透要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思想。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题目。

教学难点:掌握口算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挂图,投影,小棒,计数器

一、指名汇报图的意思。

二、指名列式。

三、指名用小棒演示讲解过程。

四、指名用计数器演示讲解过程

五、学生板演后讲解计算方法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规范数学语言。

六、指名汇报不同的计算方法。

七、指名汇报试一试的计算方法。

八、指名汇报60页第一题的计算结果,注意分析错误原因。

九、用投影仪展示森林医生的结果,分析错误原因。

十、指名汇报第四题结果,集体订正。

十一、小结:各种计算方法。

跳绳(教材63~64页)

上课时间:

八、仔细阅读第63页上面的情境图。(分清条件和问题)划出重点字。

二、小组交流62-48的计算方法。

三、小组合作用计数器拔出62-48的计算过程。

四、尝试用竖式计算,做完后小组交流结果。

五、讨论是否有其它的计算方法。

六、独立完成63页试一试后相互交流。

七、小组交流想一想的计算方法。

八、独立完成64页练一练第1题后相互交流。

八、第2题小组内交流完成。

九、第3题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十、第4题同上。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题目。

2、利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一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投影,图片

一、指名汇报图的意思。说全信息。

二、指名列式后讲一讲怎样估计。教师注意指导。

三、指名讲解计算方法。

四、指名用计数器演示讲解过程

五、学生板演后讲解计算方法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规范数学语言。

六、指名汇报不同的计算方法。

七、指名汇报试一试的计算方法。想一想需要有教师指导,此题难度大。

八、指名汇报60页第一题的计算结果,注意分析错误原因。

九、用投影仪展示第二题,注意分析错误原因。

十、指名汇报第三、四题结果,集体订正。提示学生遇到困难可以用竖式帮忙。

十一、小结:各种计算方法。

第五单元反思:

5.1图书馆

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出发,精心设计“图书馆”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2.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真心交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平等的态度,走进学生的心灵,去把握、分析学生的内心感触与想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针对学生计算时出现的错误,教师没有简单地放过去,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细细揣摩学生的心理及错误的原因,趁热打铁,有的放矢,就势带领学生去看一看、找一找、改一改,纠正学生的不良做题习惯。3.注意学生的练习反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练习时,教师没有就题讲题,而是引导学生回顾“满十进一”的法则,注意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反思——对于自己做出的题目,给予适当的评价,发现自己做题的错误之处,并想一想错误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对于他人所做的题目,也能给予适当的评价,并能同自己的方法比较,发现优劣,从而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调整。4.评价内容多元化,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评价。《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交流算法时学生出现了“算法复杂化”的情况,教师没有批评学生,而是让学生继续发言,然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评价,“你认为你的方法怎么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对于学生正确的答案教师先是不置可否,尽量用不带倾向性的语言要求学生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评价的权力和机会交给所有的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公正的互相评价,在争辩的过程中发现错误,使所有的人都知道错误如何避免,并提出建议,选择合理算法。

5.2练习四(2课时)

5.3发新书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良好,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较好地体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下面几点感触较深。1.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时空,还学生自主,学生的创造力将不可限量。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后,学生的表现会让你大吃一惊。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18+27到底得几,学生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究其原因,就是学习变成了自己的事,学得更主动,潜能得到了更好地发挥。2.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效地交流。在合作学习中仅仅充分交流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彼此沟通和相互理解。教师应该不仅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方法,而且要引导相互间的理解;不仅让学生了解方法的多样性,而且让学生理解方法的合理性,培养优化意识。比如在课堂中用“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能解释一下吗?”“与他的方法差不多的还有吗?”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中深化理解,让他们真正达到成果共享的目的。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比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和碰撞,才有可能引导学生不断调整并优化自己的计算方法,达到熟练灵活地计算的目标。

5.4练习五(3课时)

5.5小小图书馆

随着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我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和想法……我希望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氛围,所以课的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呈现一个不完整的情境,富有创意地写上学生自己喜欢的书名,学生的兴奋以及积极参与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可见,让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与注意,进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我希望创设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所以我尽可能摒弃自己的权威意识,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唱主角,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的关注不够,这一方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我想创设一个互相接纳、欣赏的课堂氛围,所以我和我的学生一同去学会耐心地等待、倾听及正确地评价他人的发言,我认为大家能以一种相互尊重的、清晰的以及有见解的方式来直接交换彼此的看法,会更有助于建立相互间的信任、愉快地合作。

5.6练习六(2课时)

本课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抓住其心理特征,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树立自信心。为了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巧妙地布置数跳绳的次数及谁多谁少,自然地引入本课内容。这样学生兴趣高,下面的教学自然就容易多了。怎样使学生想算理、找方法,充分发挥其潜能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进行新的教学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天性——好动好玩的特性,让他们根据自己收集的实际数据,在“玩”中来比多比少,然后教师收集与教学有关的数据,请他们帮忙算,以显示其聪明才智,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学生的“玩”来达到教学目的,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这种轻松自在的“玩”中互相探讨,相互启发,得出算理,掌握多种计算技巧。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又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的潜能被唤醒,内在的个性得到展示,发展了推理能力、想像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室里有一种热烈的交流氛围,而这一切都与“比”有关。在“比”的过程中,面对生2的“笨方法”,教师不武断否决,而是让其他同学在比较的基础上让他明白简便方法。正是这样,学生讨论的气氛高涨,个个都抢着说,急着找方法。整个过程教师不作过多干预,也不让学生坐在凳子上沉思默

想,而是他们自己“玩”、自己“比”,试想在这种“玩”中谁能说他们没有“思考”呢?同时还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把时间真正地还给学生。从侧面还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知识是通过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玩”的基础上建立的,改变了以往的“教室安静、学生坐好、教师讲好”的教学模式,在这里学生是主体,他们自由地“比”“争”。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自编应用题或应用题补条件填问题的教学埋下很好的伏笔。因此,在“玩”中学数学,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能发展其思维,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我认为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学方式。

5.8练习七(3课时)

5.9小小运动会

反思整节课的教与学,本节课有以下一些特点及问题。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本节课能够把活动课与复习课有机地整合,使学生能够在有趣的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来提问题、解决问题,并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内化。如:设计奖杯这一环节,看似美术课,其实里面包含着辨认图形及图形的运用等数学知识。正是由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所以比较好地体现了本节课是数学的复习课,而不是其他科目的复习课。

2.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不但有自己的观察思考,更有小组的合作探讨、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交流中发展自我——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同时,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完善自我认知方式,从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充分地发挥。如:这些运动员怎样安排在两辆车内比较合理?这个问题经过学生的讨论,他们的回答让你惊奇,“小狗和松鼠一辆车,猴子和兔子一辆车,车上空余的位置给它们放行李”。

3.注重数学应用

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会应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了解数学的价值。如设计奖杯、安排车辆等问题,都是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与值得思考的地方。

1.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方面是如何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如:可以把“动物们的运动会”改为“学校学生自己的运动会”;另一方面是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一些知识整理与归纳的方法,潜移默化,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

2.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虽然本节课已经精心设计了小组的分工协作,如: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2人合作:一人提问题并记录,一人解答写算式,然后交换。但实施时,出现一些学生代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做练习等现象。因此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如何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60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由于时间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很紧密,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一定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兴趣。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1时=60分,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但是,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时间仍然是个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理解。

通过半年的教学实践,一年级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逐步加强。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挤出来设计教学活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面,认识整时和几时半

高年级:名数的化聚、时分秒的认识、年月日等

四、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五、单元评价要点

1、读、写几时几分(5分5分数的方法和1分1分数的方法)。

2、1时=60分

课题认识时间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正确的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

课时

教学过程

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你们能说说自己的一些作息时间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有关的时间)。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点半表示时间,还有的同学用像7∶20这样的时间来表示。你能从表面上正确读出这样的时间吗?(课件显示)请同学们看这是小红同学的午饭时间。你知道是多少吗?(学生猜测。)

有的学生猜是2时,有的猜是12时10分。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让学生尽可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一时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自主探究学习

1.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这样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显示的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互相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a.小组观察交流,教师巡视。

b.分组汇报议论结果,小组间互相补充。

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

2.认识几分。

a.师:同学们都知道:时针是用来记时的,分针是用来记分的。你知道时针走多少是1时?分针走多少是1分吗?

生: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师:对。(课件演示1分。)

师:分针走1大格是几分?为什么?(5分。)

b.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一个数字各是几分?

c.小组交流后,汇报进几分。(课件演示10、15、20等)也就是说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针?(60分。)你能很快记住每个数表示几分吗?(学生想办法记住。)

d.课件演示分针走到5、8各是几分?

3.认识1时=60分。

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课件显示。)

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个大格。

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1时。)

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相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时=60分。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面,知道了时针和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时或几分了。

5.学习读时间

师:现在你知道小红的午饭时间是几时几分了吗?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是12时10分的?

巩固练习

同学们都能正确的读出和写出时间,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看谁学的最棒,好不好?

1.读出钟面上的时间。2.连线。3.拨表练习。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怎样学到的?

师:下课时间到了,请同学们看现在的时间是多少?(让学生观察实物投影仪上的手表。)

回家后,把你上午和下午放学到家的时间记下来好吗?认识时间

1时=60分

“认识钟面”重点认12个大格和每个大格里的5个小格,课件一小格一小格地演示,这为认识一大格表示5分作了铺垫。认识分针指到各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难点,因为他们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个格一个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究交流的时间,同时借助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正确读出几时几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写钟面的时刻,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的方法,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这个钟面的。时与分的关系难在1时=60分的推导,采取让学生自己动手拨小闹钟,认真观察分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圈又回到12,时针有什么变化?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在相同的时间里,分针转了一圈,时针走了1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钟走一圈是60分。让学生自己发现1时=60分,即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突破了重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认识时间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几时几分,并能写出来。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正确的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认识时间,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认识时间。

1.你会读、写这些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吗?

你能在你的钟或表上拨出这些时间吗?

7:3511:053:555:25

二、教学新课

出示课件

先让学生读出4时15分,再接着数4时16分、4时17分、4

时18分、4时19分,也可先让学生读出4时20分,再往回数1分。在这里,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100以内的数数能力。

让学生了解一个大格中间有5个1分钟,所以一小格就是1分钟。

三、练习巩固

1.出示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和同学讨论或向教师请教。

在做这些题目时要引导学生尽量使用钟表外圈已有的分钟数很快读出时间,例如,第3小题中可以先读出10时35分,再1分1分地数到10时39分,也可以先读出10时40分,再往回数1分钟。

2.拨钟面练习。

让学生拨出以下的时间:

5:332:1610:58

四、课后小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怎样学到的?

媒体出示一分钟价值图片,“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你们看一分钟能创造多少财富,做多少事情,时间的价值是多么巨大呀!小朋友们,对你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时间是人类所拥有的全部财富。希望你们珍惜每一分钟,读好今日书,成为明日才!

认识时间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七单元统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每小组准备5个正方形、7个三角形、4个圆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手中拿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怎样才能知道装的是什么?那么你们知道盒子里有多少个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怎样才能知道?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统计的知识,来帮助小朋友整理这个盒子。(板书:统计)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用什么办法能知道盒子里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圆?

(如果学生说先把三种图形分开,再一种一种数出个数。可以请几名同学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演示这种方法)。

(2)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指挥学生看书,仔细看图,说说图中的学生是怎样统计三种图形个数的,其中一名学生做什么事,其他学生做什么事,你也能像图中的学生那样统计吗?

4人一组分组活动,一人报名称,其他三个人记录。学生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展示和交流学生记录单,说说各种记法的特点,比一比谁记得清楚又方便?(画“√”)

老师讲解画“√”表示1个图形.有几个“√”就是几个图形.你会用画“√”的方法记一记吗?(学生再用画√的方法记录一遍,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4)提问: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面的表面国吗?统计表里的“一共”这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集体交流时提问:(1)从统计表里能知道点什么?(2)除了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圆和一共的个数以外,你还能想到些什么?

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在统计之前,同学们要想好用什么方法统计,如果是小组统计,要分派好每个同学的任务,一般选用画“√”的记法记录统计结果比较方便,最后完成统计表,从统计中我们不仅可知道统计的结果,还能想到许多问题。

三、完成“想想做做”1

完成“想想做做”1。

1.四人一组,统计小组里的铅笔、橡皮、直尺各有多少,要求学生用画“√”的方法记录,并把记录的结果填写在表中,老师解释表中的“文具”栏里定的是文具的名称,“数量”里只要把整理的数据填进去就可以了。

2.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边看边分、边记。

3.集体交流,说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种文具多?哪种最少?

教学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有关统计的知识,知道了一些统计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地一节练习课,看看谁掌握得好。

二练习:想想做做2-5。

1.完成“想想做做”2你知道一星期数学课、语言课各有几节吗?

(1)教师看着周课表逐天报出语文、数学课,学生边听边用画“√”的方法在左边的表中记录。

(2)学生独立整理数据填写写右边的表,集体交流提问:一周中语文课有多少节?数学课有多少节?谁多?多多少节?

(3)你还喜欢什么课?在表格里填上名称,统计一星期有几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老师说明题意:这是一个月的天气情况。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种方法,统计一下各种天气的天数。

(2)独立统计,老师巡视,帮助困难的学生。

(3)集体交流。提问①“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样算?应该是多少?(如果哪个小朋友算得不是30,要让他们分析可能错在哪里)。

②雨天比晴天少几天?比阴天呢?

③晴天比阴天多几天?

3.完成“想想做做”4。

(1)分小组活动,统计前第小组同学商量一下打算用什么办法记录。然后再活动说说“你家有哪些家用电器?”并按照商量好的方法记录,完成统计表。

(2)集体交流统计结果,说说看了上面的统计结果。你想到什么?

4.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活动,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种?

(2)老师出示一张记录表巾在黑板上,并请几名学生当记录员,全班学生逐个说自己喜欢的寻种活动,边说边记。

(3)学生独自把记录的结果填成统计表,集体交流,说一说,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数最多,喜欢哪种活动人数最少?你有哪些想法?

三、小结。

这两天我们所学的统计知识作用很大,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通过统计表,我们可以了解许多信息,便于掌握、比较。

教学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感兴趣。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整理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整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整理

19.三个小伙伴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种笔画。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投影片、头饰。

四、板书:

三个小伙伴

小野猪用嘴巴挖树坑

小袋鼠用皮口袋运肥料

小象用鼻子浇水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初读课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是讲一个关于三个小伙伴的故事。

板书课题:14三个小伙伴

2、读题,讲解:伙伴就是同伴、好朋友。

3、提问:你有好朋友吗?你们经常一起干什么?

4、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它们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挖坑施肥培土浇水嘴巴鼻子拱就把

2)指名读生字词。

3)指名读课文。

看图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挂图,指名回答三个小伙伴是谁。

小黑板先后出示下列词语:

yězhūdàishǔxiàng

小野猪小袋鼠小象

指名读,齐读。

从图上能看出它们去干什么吗?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好句中停顿。

一同上山栽树还可以怎么说呢?

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多高兴啊!咱们来高高兴兴地读这句话。分组读,表演。

指导写字

1、指名读:同拉么把巴没有要

2、根据笔顺集体书空。

3、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字形结构、笔画。

左右结构的有:拉把没写时左窄右宽。没,右上不是“几”。

上下结构的有:要上下部分写扁些,要紧凑。

4、学生在书上描红,在《习字册》上练写。

5、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理解课文第二到第三自然段,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谈话导入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初读了14课课文,齐读题目,学习了它的生字,现在让我来看看小朋友的生字掌握情况。

2、出示卡片:一同没有嘴巴就不要紧长鼻子怎么办手拉着手

指名读,师生评议。

新授

1、课文中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根据回答贴图片(作板书):小野猪小袋鼠小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三个小伙伴是怎么上山栽树的。出示挂图: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了,它们手里带了栽树的工具吗?它们怎么栽树呢?

2、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指导读好这句话。

这时谁第一个想出了办法?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板书:用嘴巴挖树坑

出示:小野猪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不一会儿,小野猪就用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指导读,指名读,齐读。喜欢小野猪的小朋友再读一遍,可边说边演,评议。

3、树坑挖好了,第二个困难又来了,是什么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出示: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这时谁想出了办法?它怎么说、怎么做?板书:用皮口袋运肥料

你喜欢小袋鼠吗?为什么?指导读。男女生赛读,评议。请喜欢小袋鼠的小朋友演一演。

4、树坑挖好了,肥料也运来了,三个小伙伴就要栽树了,我们来看看它们接下去怎么做。指名生读第四自然段。

什么叫培上泥土?指名做动作示范。

5、没有水桶怎么浇水呢?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板书:用长鼻子浇水

出示三个小伙伴说的话:你们看,三个小伙伴都这么说,都那么积极主动,没一个偷懒的。指导读小象说的话。

什么叫“吸足了水”?小伙伴在山上栽树,小象从山上跑到河边,一定很远,还要把长长一鼻子的水运到山上,多不容易呀!指导读第五自然段,小组比读,评议。你喜欢小象吗?为什么?演一演小象。

6、小树终于栽好啦!出示挂图2,看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怎么写的?齐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导读。

7、三个小伙伴不仅使出自己最大的本领,还那么积极主动,相互配合,一同把树栽好,都很可爱。小朋友也很聪明,你们和小伙伴一起做事一定也能很顺利。指名带上头饰表演,评选“表演小能手”,发智慧果。

8、小朋友在一起学习,一起玩,就应该像这三个小伙伴一样,发挥自己的本领,一起努力,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得到快乐。

看图讲故事

1、出示投影片

2、小结:小熊生病住院后,小伙伴都带上礼物来看望它,关心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伙伴还应该怎样?希望大家以后也能成为好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20.蚂蚁和蝈蝈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吗?

2、今天,老师就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和蚂蚁有关的故事。(贴蚂蚁图)

3、板书课题:16、蚂蚁和蝈蝈

4、指名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第二个"蝈"为轻声。

5、读了课题,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个故事里不止有可爱的小蚂蚁,还有蝈蝈。(贴蝈蝈图)

蚂蚁和蝈蝈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自己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把字音读准;词要连读;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

(1)指读生字词及难读词句:

粮食乘凉装满洞里神气

躺在躲到自由自在

(2)指读难读句子:

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3)分自然段朗读。

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三、细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看图:

(1)这是什么季节?(夏天)你怎么知道这是夏天?

板书:夏天

(2)太阳怎么样?(太阳火辣辣的)

(3)夏天,天气这么热,太阳火辣辣的,小蚂蚁在干什么?(劳动)

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忙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2、男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3、提问:

(1)这些小蚂蚁在忙什么呀?(搬粮食)

板书:搬粮食

(2)你读了这一自然段之后,你觉得小蚂蚁怎么样?(爱劳动,不怕吃苦)

(3)你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来的?(背、拉、满头大汗)理解:满头大汗

4、指导朗读:

(1)夏天,太阳火辣辣的,天气真热。这群勤劳的小蚂蚁还这么爱劳动,在搬粮食,个个干得满头大汗。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这些小蚂蚁吗?那么,小朋友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喜爱的语气)

(2)下面,先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老师在读的时候突出了哪些词,来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

(3)学生练读。

(4)齐读。

火辣辣的太阳下,小蚂蚁在搬粮食,我们再来看看这时候蝈蝈们又在干什么呢?

(二)第二自然段:

1、女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

(1)几只蝈蝈看到蚂蚁在火辣辣的太阳下面搬粮食,都笑蚂蚁是傻瓜。

(2)蝈蝈为什么笑蚂蚁是傻瓜?(因为,它们觉得,蚂蚁大热天里还在干活,不知道享受,真是太笨了。)

蝈蝈笑蚂蚁是傻瓜,不知道享受,那蝈蝈是怎么享受的,我们来看看图。

3、看图

(1)描述图。("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板书:树下乘凉

(2)什么叫做"自由自在"?

4、指导朗读:

(1)小蚂蚁在努力干活,可是,蝈蝈却嘲笑他们,自己还躲到大树下乘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读的时候就要读出蝈蝈这种自以为是的语气。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突出"有的……有的……"、"满头大汗"这几个词。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

转眼,夏天过去了,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小蚂蚁是不是真的是傻瓜呢?

板书:冬天

(三)第三自然段:

1、看图:

(2)蚂蚁在做什么?(吃东西,烤火)

(3)蝈蝈又怎么样了呢?(冷得发抖,很饿,还有的哭了)

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3、提问:

(1)谁来告诉老师,这时候,蚂蚁怎么样?(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

板书:洞中过冬

(2)那么,小蚂蚁为什么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呢?(因为,蚂蚁夏天准备了粮食)

(3)那蝈蝈呢?(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板书:又冷又饿

(4)蝈蝈为什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夏天它们没有准备粮食)

(5)假如你是蝈蝈,你这时候会怎么想?

蝈蝈很后悔夏天没有准备粮食,那我们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呢?

4、指导朗读:

(1)小朋友自己来试一试。

(2)齐读。(指导突出词句)

(四)总结:

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说完了,小朋友你们喜欢谁?为什么呢?

四、教学生字:(冷、歌、汗)

1、指读生字。

2、组词。

3、你怎么记这个字形?

4、书空。

5、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范写。

7、描红。

8、《习字册》。

2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20古诗两首

锄禾悯农

日当午汗滴春

一粒盘中餐辛苦

秋万颗

饿死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

课外: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古诗两首。解释“古诗”的意思。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

二、初读指导

1、板书:锄禾,领读。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

(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指导看书上的图。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

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

1、板书课题,领读。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

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教师介绍粟。

2、学生查字典,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所以讲一讲。同桌试讲,共同纠正。结合讲解板书:春一粒秋万颗饿死

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

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锄禾〉、〈悯农〉的意思。

3、背诵〈锄禾〉、〈悯农〉。

4、再次朗读〈古诗两首〉,想: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禾午粒辛苦农收闲夫。

2、这几个字里,你认为哪几个比较好写?说说你是怎么写好的。学生自学后逐字讲每个字写时的注意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补充和小结。

3、按笔顺描红。

三、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选择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把诗意写下来。

练习7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

2、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学会做客,真善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巩固所学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说话。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字词句。通过看文字画了解象形字的特点,感受字义组合与事物之间的天然联系,最后在现实交际中完成连字成词、连词成句的训练。

2、熟记成语,朗读诗歌。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成语卡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文字画)

2、这些都是古代人写的字,有没有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3、对,所以这些字都是古代人写的象形字。

4、那么,随着时间的推进,象形字慢慢演变成我们学的字。能把这些象形字相应的汉字写出来吗?

5、评比,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6、这么多的景物,你能将这些象形字变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并介绍给大家吗?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看谁画得最美,说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

7、评选最佳图画,同时将学生的画贴在黑板上。不光要画得好,还要说得好。学生在下面说,其余三人出谋划策。

8、指名上来说,评选最佳解说员。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1)小蚂蚁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夏天就背过冬的粮食呢?

(2)为什么在窗户上钉栅栏呢?

(3)为什么人们要忙着修筑水坝呢?

2、是呀,他们都在预防以后的困难,提前作好准备,到时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我们可以用这四个成语概括图上的意思。

2、自读成语,读准字音。

3、说说你对这些成语的意思的理解。

4、齐读成语。

5、(出示图)图上画了什么?渔夫是多么辛苦呀?

6、读读诗,看看图,想想诗句的意思,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7、生互相交流。

8、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捕鱼的危险和对渔夫的同情。

10、指导背诵。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写出反义词。

早——()里——()出——()落——()深——()

粗——()人无()虑,必有()忧高兴——()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2、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出示:同、向、扁。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规则,并按规则每人写一个字。

(2)出示:日。像这样全包围的字,该怎样写呢?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月”。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提出表扬。

(2)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并指导学生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别人家做客,在门口该怎样做?见到主人该怎样说?受到主人的招待该怎样说?跟主人告别时该怎样说?

3、生按问题一个一个地说。

4、你能连起来说说吗?自由说,同座位互说,指名说。

5、自由组合来表演“做客”。

6、评选最好的组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26、小白兔和小灰兔

教学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拉、把"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

3、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式教学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童话引入。

1、放动画课件,教师讲述课文主要内容。

2、过渡:这个童话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渎。

要求学生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相检查认生字的情况和朗读课文是否通顺情况。

4、指名试读课文。大家进行评议。

三、认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度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2、小老师领读生字。

3、重点指导易读错的生字。

“翻”是前鼻音,“施”是翘舌音。“浇、挑”是三拼音。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找朋友,给生字组词。

6、“彩虹过桥”游戏,字——组词——说句训练。

7、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析这八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8、小组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订正。

四、写字指导。

1、读“我会写”里的字。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每个字均为左窄右宽)

2、练习给这几个字组词。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

五、快乐复习。

1、快帮小兔找到它们要吃的蘑菇。

fijioshhutiofndne

候挑担肥浇施饿翻

2、快来帮小兔把山上的词语读准,他就能顺利回家了。

挑担子「」浇水

翻松

「〕

饿了时候

〔〕

施肥

六、作业

完成《随堂练习》P75页第一题。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演示:

看完动画,用简练的语言回答:小白兔——————

小灰兔——————

二、新课学习:

1、回归问题:

随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提问:白菜最开始是从哪来的?老山羊为什么要送他们白菜?

2、学习第一自然段。

理解“收”的意思就是‘拔“

3、学习第2、3、自然段。

老山羊干的很辛苦,小白兔和小灰兔看到了是怎么做的?

从这里可看出小白兔和小灰兔怎么样?

老山羊是怎样感谢他们的?小白兔和小灰兔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板书;要菜籽收下了)

情境表演:老商鞅送白菜的场面。

4学习第4、5自然段。、

小白兔要了菜籽干什么呢?小白兔怎么种的?它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学生默读4、5自然段。

口述小白兔种白菜的过程。(板书;种白菜)

自由说——指名上台说————同桌互说

翻地、浇水、施肥、拔草、捉虫。

小白兔翻地、浇水、施肥、拔草、捉虫都干了几次?从哪个次看出来的?

理解”常常“的意思,说明小白兔怎样?

三、课中操

歌曲《劳动最光荣》

四、讨论自学6、7、8段。

小灰兔回家后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

交流学习结果。

(板书:吃白菜、要白菜)

在要白菜的路上碰见了谁?它去干什么的?

(送白菜)

小灰兔所以什么态度啊?

用奇怪的语气读这句话。

小白兔的才从哪来的?

齐读第9段。

你觉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自由发言。

师总结:正像歌里唱的一样:”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五、自由续编故事。

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会怎么做啊?

自由准备——指名发言

六、巩固课文

1、复述课文。

2、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小白兔:要菜籽___种白菜____送白菜(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小灰兔:拿白菜___吃白菜____要白菜

27、两只小狮子

【教学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头饰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昨天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呢?(在已画上草地、森林的黑板上贴上两只小狮子)

2.板书课题。随机学习“狮”的读音和字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认识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画下来,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

2、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请组长领着小伙伴把课文再读一遍,然后学习生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用“和狮子交朋友”的游戏检查字音。交流记字形的好方法。)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随机指导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想和哪只小狮子做朋友呢?

三、创设情境、朗读感悟1、2自然段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分别读写两只小狮子不同表现的句子。

3.指导读第一句。

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A、指名读。

B、贴出“滚、扑、撕、咬”四幅图片

C、请四个学生把“滚、扑、撕、咬”四个字贴到相对应的图下。

D、.学生再练读,边读边想象小狮子练功的情景。

4、指导读第二句

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A、指名读

B、看图说说这只小狮子的样子。

C、请学生表演“懒洋洋”的样子,并把“懒洋洋”这个词贴到黑板上恰当的狮子图身上

D、看着图,把它懒洋洋的样子读出来。

5.请两名同学把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读出来,其他同学可以配合做动作表演。

6.你想对这两只小狮子说什么呢?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用生字组词

2、指导书写第2自然段的5个生字

学生观察,教师范写,学生临摹,师生讲评。重点指导“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导读3~7自然段

1.自由练读,读出角色的语气。

2.同位合作读,可以分角色读。

3、指导读好小树和狮子的对话

A、小树看到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会怎么想?

B、读小树的话,要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C、观察图上懒狮子的样子,体会该怎样读懒狮子的话。

4.引入情境,重点指导读狮子妈妈的话。

A、师来当懒狮子,你们当狮子妈妈,看谁能把狮子妈妈说的话读给我听,让我听了直点头。

(想想狮子妈妈和懒狮子说话时的态度,指导学生读好狮子妈妈帮助懒狮子时耐心的语气。)

B、老师来当狮子妈妈,你们当懒狮子,用你们的表情告诉大家老师是否读得好,你们是否听懂了狮子妈妈的话。

C、狮子们,你们有的在点头,有的好象在思考,有的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你们在想什么呀?

D、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生活谈更好。

结合前文勤奋小狮子的表现理解“什么是生活的本领、什么是真正的狮子”

E、在刚才大家说的基础上表演读懒狮子和狮子妈妈的对话。(懒狮子的话是学生自己创编的。)

5、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全文。

三、拓展训练,积累词语

积累“懒洋洋”这一类的词语,教师提供图片或词语,再鼓励学生到课外书中收集。

四、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五、作业(任选一题)

1、小组成立《小狮子》剧团,把课文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2、续编故事:以“懒狮子的变化”为主题,形式可以多样,演小品剧,画连环画等。

[NextPage]

28、小伙伴

学习目标:

1、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

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当真诚地予以帮助。

教学重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从而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人最需要的帮助。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预习本课要求认识的13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的身边一定有许多小伙伴,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伙伴呢?

2、今天,老师也请来一位外国小朋友,她很想成为你们的小伙伴,你们愿意吗?(愿意)

播放课件:一个外国小朋友玛莎高兴地走出来,说:“Hi!大家好,我是玛莎,很高兴认识104班的小朋友。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要去春游,和我一块儿去,好吗?”(好!)

3、让我们一同与玛莎春游吧,在那儿我们还会认识她的几位小伙伴(板书课题:小伙伴)。齐读课题。

(设计目的:从生活出发理解“伙伴”之意,并运用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读书、合作探究。

1、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同桌交流,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组长检查,总结方法,练习说话。

(1)认读卡片上的生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记字方法。(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3)扩词练习。用“丢、共、汽”扩词。(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词汇的积累)

(4)课件出示:

我会读:

丢失粗心忘记矿泉水

共同保密记得餐巾纸

先认读词语,再练习用上面的词语说话。(注重说话训练)

4、自由读文,并标上小节号。

5、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谁愿意在他读之前,提醒他应注意什么?小评委们应注意什么?

6、指名学生朗读、评议。

7、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1)课件出示插图,思考:他们都是谁?图中谁是玛莎、谁是维加、安娜和安东?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分析判断,并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这一设计目的是通过观察插图,让学生初步了解文中的四个人物,为深入理解打下基础。)

(2)他们中谁是谁的小伙伴?(教师可引导学生:玛莎是维加的小伙伴。维加是玛莎的小伙伴。玛莎的小伙伴有维加、安娜、安东。……这样不仅了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

(3)同学们可真棒!一下子就认识了玛莎的小伙伴,就让我们一块儿去春游吧!(播放课件:小伙伴们都去春游了,一路上他们说着笑着,欣赏着春天的美景,玩得很开心。到了中午,小朋友们都在吃午餐,只有玛莎一个人站在一旁。)

(4)玛莎怎么了?她会想些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

(5)小伙伴们是怎样关心玛莎的?请同学们自由读2-8小节,在小组内交流。

(6)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a你觉得安娜、维加和安东三人谁做的最好?为什么?

b安东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c这三个小伙伴你最喜欢谁?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d如果你是安娜、维加,看到安东主动帮助玛莎会怎么想呢?

(7)分角色朗读。

a四人一小组读读、演演。

b集体分角色读。

(设计目的:在阅读教学中,应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说话的训练、语感的培养,体现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原则。注意体现读书的层次性,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读美课文。)

二、质疑问难。(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让他们自己讨论解决。)

三、创设情境,设问导思,拓展延伸。

1、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2、在生活中,你的小伙伴也一定遇到过许多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设计目的: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适合学生独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阅读者变为当事者,学生的体验就会更深刻,感情的抒发就会更真切。)

四、总结课文。

春游结束了,小朋友们在这节课上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懂得了一些道理。回家后,请大家把你们的收获告诉爸爸妈妈,并能用你的行动表现给大家看。

29、手捧空花瓶的孩子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内容及寓意。

3、通过阅读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

认读14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

环节教师指导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激趣

导入

1、情境引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指导读书,提示读书要求

2、引导学生结合字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3、指导读通顺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提出认读过程中较难的字全班交流好办法帮助识字

3、同桌互相指认生字,互相教读。

4、当小老师读生字

5、游戏:“花盆蹦字”

6、四人小组内接读

7、指名各小组汇报读课文体现自主合作及独立识字能力

细节探究朗读感悟重点段落引导体会感悟、朗读好重点段落

?第三段用“有的说,有的说有的说”句式

引导想象孩子们在议论什么?

?第四段引导想象国王在想什么?手捧空花盆的孩又在想什么?

?第五段引导读好3个“!”号的句子体会感悟朗读想象说话丰富故事内容培养边读边想象的能力

小组合作讲故事指导、评价1、小组合作再讲故事

指名讲培养学生复述故事大意和精彩情节的能力。

总结相机引导理解课文的寓意谈谈对小男孩和国王的看法?通过谈话理解寓意

附:板书设计:

诚实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读14个生字。

2、学会要求掌握的7个生字及生词。

3、指导书写8个生字。

4、继续开故事会。

教学重难点:指导书写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田字格卡

2、练讲好故事

教学安排:

一、回顾全文,有感情地朗读。

二、复习生字

1、利用生字卡读生字

2、生字开花组词游戏

三、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浇”

左右结构的字“挑”

四、开故事会

1、自由交流故事

2、评出故事大王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认识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和由部件组合成新字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读,积累句子,巩固生字。

3.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4.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个有心人。

教具准备:

1.字词卡片。

2.与“口语交际”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2.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一.我会认。

1.(出示识字卡片)学生大声朗读后,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答。

学生甲:我发现“饿、饼、饮、饺”这几个字都有“饣”,都与“食”有关。

学生乙:我发现“猴、猫、狗、狮、猪、狼”这几个字都有“犭”。

学生丙:我发现……

3.识记生字。

4.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二.我会填。

1.引导学生回忆,在学过的生字中,“今、相、自、音、你、原”都可以和哪一个字在一起组成另一个字?

2.指名说一说填上哪一个字?(心)

3.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识字方法?(我发现用学过的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新的字的识字方法)

4.扩展练习:

“少”、“工”、“气”、“羊”加一个什么偏旁可以换成新的字。(氵)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2.朗读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出示句子,学生自读。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

2.指名读句子,要读正确、读流利。

3.练习背诵。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时,可以多搜集、背诵一些说得很有道理的句子。

二.我会写。

1.出示字卡:“冷、长、老、前、开、慢”,指名认读。

2.想想这些词的反义词是什么?

冷——热长——短老——少前——后开——关慢——快

3.照样子,在书上的田字格中写出意思相反的词,注意书写姿势。

二.我会读。

1.学生自由认读,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用铅笔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画读懂故事。

2.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

3.鼓励学生在交际中做到:说话要说清楚,听话要听仔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注意听(课件:破碎声)你们听到什么了?想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二.学习交流。

1.看图(课件出示)了解故事。

①.请男同学看图了解这件事,并将你看到的事情,讲给女同学听,看谁讲得最清楚,谁听得最仔细。

②.请几位女同学把听到的事情讲给大家听。

③.(出示课件)请同学门看着课件说说,看谁讲得最清楚。

④.师小结:小朋友们,我们在和别人进行交谈时,要注意:说话要说清楚,听话要听仔细。

2.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松该不该如实地将实情告诉爸爸呢?爸爸的做法对吗?

3.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呢?

4.同桌交流。说说你怎么做,并把自己的想法表演出来。

5.师小结学生的几种做法,你觉得哪种做法好?为什么?你觉得哪种做法不太好?为什么?请以小组讨论一下。

6.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7.刚才小朋友们谈到了自己心理想的,那你们一定想知道爸爸、妈妈们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想、怎么做?那么,今天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他们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想、怎么做,好吗?

8.课前,老师采访了几位家长,这几位家长虽然说法不一样,但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三.拓展延伸。

①小朋友们,平时我们在学校学习,可能会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东西,比如:折断别人的铅笔、弄坏别人的文具盒……这时你会怎么做?

②如果是你的东西被别人损坏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不仅知道了和别人交谈时,说话要说清楚,听话要听仔细,而且还知道了弄坏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做。

五.展示台。

1.鼓励学生将自己课外认识的字读给大家听(师板书),比比谁认得多。

2.玩字词游戏。

①出示写有独体字的卡片,指导学生认读。

王、禾、木、门、虫、又、口、朱、木、下、寸、里

②学生仔细观察哪两个字可组成一个新字?

③学生汇报:王+里=理又+寸=对禾+口=和木+朱=株门+口=问虫+下=虾门+木=闲

④学生在书上通过连线的方式组字。

⑤完成扩词练习。

一年级语文期末第七单元复习


第七单元复习

第一课时

35、壶盖为什么会动

1、熟读课文,特别是第七小节

2、复习生字注意“英”“定”读准后鼻音强调“为”的笔顺组、祖区分

3、读词语:英国一位科学家好奇半天祖母一定推动

4、用“谁是什么”造句

36、数星星的孩子

1、熟读课文,特别是第一小节

2、复习生字区分:祖、组注意“指”“楚”读准巧舌音多音字“斗”组词

3、比喻句:什么像什么

37、一个奇怪的问题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区分:题、提

古诗七步诗

1、背诵并能连线

2、书空会写的字,填空

38、望梅止渴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区分:渴、喝;朝、潮“精”换部首积累士字旁的字书空“止”

39、花木兰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战”换部首“常”一字开花

3、词语搭配: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

读词语:巾帼英雄女扮男装赫赫战功英勇善战

40、责任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书空“必”

3、读句子: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有出息的。

七、快乐宫7

1、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

2、复习查字典

3、书空:善

第二课时:见复习卷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七课时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七课时导学案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P65练习十一的13T到17T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25+770+921+832+9

2+5559+94+669+91

38+767+443+279+7

2、听算

60-3050-4063-386-6

45+459+104+5863+8

2、填空:(课件出示)

65+4=(),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38+6=(),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二、练习十一的习题

1、计算练习:

23+775+98+23

56+950+548+6

76+542+505+44

先说计算过程,在写得数。

2、练习十一的第14题

要求:(1)、看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现在一共有多少架飞机?怎样计算?

(3)、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3、练习十一的第15题

要求:自己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列式计算。

4、课件出示第16题,比一比谁算的又快又对。

57+86+5625+70

42+671+97+80

80-6068+515-9

9+7237-448-6

三、作业设计

练习十一的第17题。

自己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计算。

四、思维训练

读题,解答P66面的思考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七单元故事里的智慧
乌鸦喝水
学习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11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心字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课前准备
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小石子,空塑料瓶。
第一课时(7--7)
激趣导入
小朋友,认识这种鸟吗?(贴出乌鸦图)
看看乌鸦是什么样子?(黑色的羽毛,尖尖的嘴)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乌鸦的故事。(板书课题:乌鸦喝水)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乌鸦喝水》是怎么回事呢?请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听了以后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生自由说)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学习生字
1.出示“乌”“鸦”等9个生字,同桌交流识记生字的情况,会认的同学当小老师。
在这些生字中,有两个字很相像,你怎样记住并区分它们呢?
喝—渴(口“渴”需要水—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口字旁)
比一比:乌—鸟鸦—鸭石—右
2.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学习书写“可”“石”等六个汉字
观察汉字结构特点:三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重点指导“可”“办”两个字。
1.“可”字的横要写长一点,注意“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办”字中的撇是竖撇,注意观察左右“点”的区别。
3.生练写。先描红,再练写。
老师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课时(7--8)
猜谜语引入,朗读课文
1.大家先来猜个谜语:
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
──打一种鸟
知道是什么鸟吗?为什么?
2.对,谜底就是乌鸦。现在我们继续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课件展示配音的动画故事或朗读全文)
引导理解
1.把教材的第一幅插图(教学挂图)挂在黑板上。
课文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找出来认真读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大家都有过口渴的感受吧?(口渴了真难受!)乌鸦虽然找到了水,可是却喝不着水。
板书:遇到困难
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呀?你能找出这个句子画下来吗?快试试。(指名读句)
这时乌鸦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
3.我们都体会到了乌鸦着急的心情。可是光着急不能解决问题呀!那么应该──(板书:想办法)乌鸦想出什么办法来了?大家读读课文。
4.现在我们按照乌鸦的办法来做个实验,请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发现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想想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说“渐渐……”,比如:天气渐渐热起来了;我们渐渐长大了。
5.你看,乌鸦用这个办法解决了困难,它喝到水了!心里多高兴啊!(贴图并板书:解决困难)让我们也来分享乌鸦的快乐,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6.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多有意思啊!让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
提示方法:
a.想想乌鸦先遇到了什么困难,接着它想出了什么办法,最后怎么样。
b.把自己当作小乌鸦,边做动作边背诵。
c.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
(学生练习背诵,全班试背)
启发想象,鼓励创新
1.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该怎么办呢?看谁想出的办法最好。
2.学生思考。
3.引导学生对想出的各种办法进行评议。
学生谈体会,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识记了8个要求会写的字,11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了“心字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乌鸦喝水》测试题(8--1)
一、读拼音写词语
bànfǎkěyǐxǔduōshítouzhǎodào
()()()()()
二、比一比,组词语
找()为()石()许()
我()办()时()午()
三、选择正确的字,把序号填入括号中
喝渴
我最喜欢()牛奶。
小乌鸦口()了,到处找水()。
升生
国旗()起来了。
小草从地里()长出来了。
进近
我家离学校很()。
老师走()了教室。
四、照样子写一写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渐渐()。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衔来。
()一个一个()。
司马光砸缸
学习目标
1识记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第一课时(8--2)
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a.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
b.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c.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
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指导朗读。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课后思考,拓展思维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第二课时(8--3)
讨论交流
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1.学生自己想办法。
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鼓励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积累词汇,巩固识字)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
3.采取小组竞赛、词语接龙等形式,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1.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2.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教师引导背诵。
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别”“到”等6个字。
2.引导观察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双耳的书写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4.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议。
教学反思:识记了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
能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曹冲称象
学习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愿意把《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3.能从曹冲称象的方法中受到启发,养成遇事开动脑筋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实验演示准备:自制船,大象或用小件重物代替“大象”,小碎石若干,面盆。生字卡片(包括本课形近字的卡片)。
2.课件准备:多媒体演示材料。
3.收集中外名人动脑筋的故事。
第一课时(8--5)
课题引入
板书题目。生齐读:称象。
过渡:象这么大,能称吗?读读课文你就知道了。
通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读课文,留意本课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抽读,齐读。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和巧妙的方法记住生字。
3.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记住生字的窍门。
教师注意引导:“称”“秤”和“沉”字音的区别;“艘”是平舌音;“柱”“址”是翘舌音。
4.识字的巩固。
a.抽字块认字。在硬纸块上面分别写上本课的13个生字。学生自由抽字块认字,全部读得准的给予表扬。
b.在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教师把容易与本课生字混淆的生字块混入13个字块中,再让学生抽读。
自读感悟
1.生自由读课文,看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2.教师示范朗读。
3.自读感悟:课文里介绍称象有几种办法?哪种办法好呢?在小组里说说你对这些办法的看法。
4.实验演示,突破难点。
教师可用多媒体或模型演示“大象”如何上船,使船身压低的位置,再演示装“石块”,使船身压得与大象等高,从而称出石块重量而知道大象的过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演示,再读课文,感悟文字。
5.老师小结,启发创新。
曹冲称象的办法比其他两种办法都好,这种办法,既不需要造称象的大秤,也不必把大象宰了,他很有创造性。曹冲的办法实际上利用了水的浮力原理。
启发学生动脑筋想一想:你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称象办法?
6.读后表达。
(重点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四个步骤)
生字
写“再”“象”等6个字,要求一“看”(看清楚字形结构);二“描”(在书上描红);三“写”(独立书写,不要看一笔写一笔)。
注意指导关键笔画。“点”“照”二字重点指导四点底;“象”“像”二字重点指导“象”字(写好“象”字的关键是把下面的弯钩写正──起笔和收笔处都在竖中线上);“再”字要把下横写长,注意第四笔是“丨”。
课外实践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爱动脑筋的故事。
第二课时(8--6)
我会认
生字检测巩固。同桌互相检测,统计全对的同学,再根据学生生字掌握情况确定是否需补救教学。
我会说
小组中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说得好的,推荐到班上说。
例: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我会读
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评议。
我会讲
讲一讲自己课外收集的动脑筋故事,评“最佳故事员”。
我会讲
选择你愿意写的几个字写一写,说说为什么选这几个字,评一评谁写得好,谁写字进步大。
我会填
在再
?我()家里看电视。
?放学了,我们和老师说“()见”。
?田方()跑步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我回家先看书,()写字。
自我评价
自己评一评,能得多少☆,就画多少☆,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多画☆☆☆☆☆
教学反思: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
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从曹冲称象的方法中受到启发,养成遇事开动脑筋的习惯。
比力气
教学目标:
1、感受阿凡提的智慧,学会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2、认识14个生字,进一步培养识字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识字卡片、幻灯片或挂图
第一课时(8--7)
一、激趣引题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一场比赛,你们谁愿意跟老师比“掰手腕?”,比赛之前你们先猜猜谁会赢?
生:老师。
师:谁知道老师为什么会赢?
生:老师力气大。
生:老师是大人。
师:是不是只要力气大,所有比赛就一定能赢呢?
生:是。
师:到底你们猜的对不对,学了今天的课文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比力气》)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下面请听老师读课文,然后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阿凡提和大力士比力气。(板书:阿凡提大力士)
生2:我知道阿凡提赢了。
生3:……
2、师: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注意要看好每一个字,读准字音,并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新词。
3、师:现在小组合作,组长带领小组同学,完成这样几项任务。
(1)朗读课文,注意你画出的生字的读音。
(2)小组同学一起把你画出的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3)互相考一考,看谁认的字多,不认识的字问问小组同学或请教老师。
4、师:请各组小组长向老师汇报你们小组谁字都认下来了?
谁认识的字最少?
5、师: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出示没有叶子的树)
你们看这棵小树没有人爱护它,都快枯死了,让我们重新给他们添上绿叶好吗?
生:好。
师:老师这有许多绿叶,每片叶子上都有一个生字,请你找出你认识的生字读给大家听,并用这个字组一个词,然后把绍送给小树。(生游戏开始,师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在大家的关心和爱护下,小树又变得枝繁叶茂了,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做一个关心自然,热爱自然的好孩子。
三、朗读课文,感悟文章
1、师:请同学们读课文,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别忘了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师: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个自然段?读的时候应注意什么?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1:我喜欢第5自然段,读的时候要读出大力士的好奇。
生2:我喜欢第2自然段,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优点是什么?不足的地方在哪里?怎样读会更好?
生3、生4……
师:谁能根据刚才大家说的读时注意的问题,把课文完整的读一遍?
3、师:谁愿意与老师合作,分角色读课文?
(师与2名学生合作分角色读)
4、师:你想和谁合作分角色读课文?下面就自己找合作伙伴分角色读课文。
(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练读)
5、师:如果我们把课文内容演一演,你们能演好吗?
生:能。
(生演课本剧,师相机指导)
6、师:通过我们的朗读和表演,相信你一定知道了阿凡提为什么能战胜大力士,快点跟老师说一说。
生1:因为手帕轻,扔不远。
生2:因为阿凡提聪明。
生3:包上石头就重了,所以能扔远。
生4:……
四、扩展练习
(1)师:如果让你当比赛设计师,请你设计两场不同的比赛,一场让大力士赢,一场让阿凡提赢,说说你怎样设计?
(生自由回答)
(2)搜集阿凡提的故事,下节展示给大家。
第二课时(8--8)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5个要求会写的字
2、巩固要求会认的字
3、做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认读生字卡片
二、知道书写
咱:左右结构,注意左边的“口字旁”的位置
答:上下结构
之:独体字,注意笔画所在的位置
灰:半包围结构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要读准要求会写的字的读音。听写:提前、之后、扔东西、公斤、灰心
2、“填一填”,考察学生生字的运用的能力
四、活动
1、读词语(书上63页)
自由读、指名度、比赛度
2、游戏“送桃子”
3、讨论:生活中的智慧
五、作业
书写生字
教学反思:认识14个生字,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表达故事会
教学目标:
1、喜欢故事、学会讲故事
2、采用多种办法去获得故事
3、召开故事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9--2)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故事吗?
2、你知道哪些故事?
二、总结获得故事的方法
想一想,这些故事你是怎样获得的?
三、明确讲故事注意的事项
想一想,故事会上大家讲故事应当注意什么?
四、课后作业
回家准备故事
第二课时(9--3)
教学目标:
1、召开故事会。提高表达能力
2、总结评价
表达过程:
一、分组
组长、组员、故事名称、互评
姓名故事名称互评
组长
组员
组员
二、讲故事
1、组长负责小组内讲故事,互评
2、完成上边的表格
三、总结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互评为表现好的学生发奖
四、学习活动
回家之后做一个“读书计划”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及教学反思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及教学反思”,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课题:数铅笔(教材2~3页)

自学导航:

活动一

数铅笔、小棒、吸管

要求:每个小组4个人,分清楚要数什么,

然后用最快和最喜欢的方法数清铅笔等的数量。数正确的小组获胜。

活动二

交流汇报数数的方法。

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

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活动三

抢答数数。老师随便出一个数,学生抢答出下一个数。同桌之间互相抢答。

活动四

圈一圈、数一数(教材第2页)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报

活动五

拨数活动。老师示范,同桌之间一个人说数,另一个人在计数器上拨出相应的数。

活动六

接力赛,开火车。

教师小结。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经历从实际情景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能力目标:

在数数活动中,了解计数单位“百”,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情感目标

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知识点:

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预习:

数物体个数的方法

1.必须对着物体一个一个地数,切莫

“空数”。

2.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目比较少的,在数数目比较多的。

交流展示:

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

课题:数豆子(教材4~5页)

课型:新授课时数:2课时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一碗豆子(可以是黄豆、绿豆等)

(1)你估计有()粒;其他同学估计有()、()、()粒呢?

(2)先数出10粒,比较一下碗里剩下的和数出的10粒个数上有什么不同?

(3)你采用()粒几粒数的方法来数碗里的豆子?

(4)你的估计正确吗?()

活动二:数位的意义

(1)小组分工合作,一个同学在计数器上拨珠子,另一个同学读出计数器上的数;

(2)请第三个同学在计数器上拨数:28、32、14、56;

(3)8表示()个一,2表示()个十,读作();

(4)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表示几个(),第二位是(),表示()个十。

活动三:100以内数的写法。

(1)计数器的十位上有3颗珠子,是3个();个位上有6颗珠子,是()个一,读作()。

活动四:

35、23、93、59、73、56、58、63、83

请帮我把十位上是5的数填到这里()

请帮我把个位上是3的数填到这里()

活动五: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多3,这个两位数是多少?你能写出来吗?说说你的想法。

活动六:

给小动物编序号,小动物的号码是由3,8,7,0组成的两位数,快来写一写吧!

小猫(),小狗(),小兔(),小马(),小鹿(),小熊(),小鸭(),小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会写100以内的数。

2.能力目标:

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情感目标

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预习、质疑,看书数豆子内容,完成学案活动一至活动六,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交流展示

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六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

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

1.

2.

3.

4.

完善导学案2分钟。

教学这部分内容,最大的问题出现在估计上面,孩子总是认为估计值和准确值一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水平,所以纠正起来着实费了一番功夫,究其原因在于孩子们还没有真正懂得估计的实际意义,方法掌握得还不牢固,所以我暂时告诉孩子,估计的意思就是“猜测”,猜测不可能那么准确,这个问题多少有所缓解。

课题:动物餐厅(教材6~7页)

课型:新授课时数:2课时

一、仔细阅读第6页上面条件和问题。(分清条件和问题)

二、情境图中上两幅可以用小棒代替摆一摆。

三、用学具中的计数器分别拨出21和18。填空:21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1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四、完成图下练习。

五、独立完成填一填。小组交流,注意订正错误。

六、小组交流完成:

1.最小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2.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一定比位数少的();试举例说明。如果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相比首先比较()位,()位上大的数就大,高位(什么叫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七、独立完成练一练1.后小组内交流订正。有错误的要讲讲是怎样错的。

八、独立完成第7页第二题组内交流讨论最小能填几,最大能填几。指名汇报。

九、独立完成第7页第三题后组内交流,相互批改。

十、独立完成第7页第4题小组内交流。

十一、以小组为单位课下完成小调查。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一、巡视指导,解决文字障碍。

二、观察学生操作情况,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三、小组交流时老师注意巡视指导。最后指名汇报。

四、小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五、学生完成相应练习时指名汇报。重点是第7页的第二题及第四题

六、小调查给出一定的时间范围鼓励学生去做。

课题:小小养殖场(教材8~9页)

一、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

二、自己找到问题,谁多谁少?小组内相互交流。

三、小组讨论:鸡比鹅多得多,鸭比鹅多一些的含义。

四、再次交流还可以怎么说。

五、独立完成想一想后小组内交流结果。为什么问题中要用可能两个字。

六、独立完成第九页练一练的第一题题后小组内交流结果。

七、独立完成第九页练一练的第二题题后小组内交流结果。

八、独立完成第九页练一练的第三题题后小组内交流结果。

九、学生两个人一组完成猜数游戏。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理解数量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数感,体“多些”“少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重点:根据题意学会选择。

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教具:投影仪。

一、指名讲一讲图中的数学信息。

二、指名汇报交流结果。

三、小结:多得多,多一些的含义。

四、小结:少得多,少一些的含义。

五、指名汇报想一想的结果,集体订正。注意反过来可以怎么说。

六、指名汇报交流成果集体订正注意反过来怎么说。

七、指名汇报交流成果集体订正注意理解差不多的含义。

八、指名汇报交流成果集体订正。注意要讲出理由。

九、指导学生如何完成猜数游戏,找一名学生跟教师演示。

十、巡视指导学生完成猜数游戏。

第一单元反思:

1.1数铅笔

从本节课的设想到实践体会很多,最深切的是以下几点。1.加强估算,重视数感的培养: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方法掌握得较少,因此,一开始通过猜铅笔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对实物的观察、数数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使学生能用数字将小棒的根数表示出来,培养学生的数感。2.转变了教师的角色: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告诉学生。如数的组成,反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1)

1.谈话:看,春天到了,草地上的数字花都开了(多媒体演示:课本35页“想想做做”第一题),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呢?哪位小朋友说得正确,春姑娘将送给他两朵花,祝他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练武场:(照例题填空。)

3和(7)合起来是10;

6和()合起来是10;

5和()合起来是10;

9和()合起来是10。

2.打扑克牌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出牌,一个出,一个对,可以把“A”看成1,两张牌上的数要合成10。

教师先与一位学生合作示范,再让同桌小朋友合作玩牌,(1)左边小朋友从1~9依次出牌,右边小朋友出一张与其合成10,结束后对调进行;(2)左边小朋友任意出牌,右边小朋友出一张与其合成10,结束后对调进行。

[评析: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给了学生又一次合作的机会。结束后对调练习,加快了同桌小朋友之间对牌的准确性与反应速度,有很强的挑战性。]

让小朋友说一说感受。

3.谈话:小朋友们看看,什么过来了?(多媒体演示:课本35页“想想做做”第二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火车头上的数是几?(10)你发现第一节车厢上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合起来是10)这辆火车是留给小朋友去北京看长城的,现在,只有将每节车厢上的两个数合成10火车才会开起来,大家想让火车开起来吗?我们来比一比哪一小组说得又对又快,其他小组的同学都是小裁判。

做个大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5和5合起来是10。………………………()

(2)10可以分成9和1。………………………()

(3)10可以分成1和0。………………………()

(4)10可以分成8和2;8和2合起来是10。…()

4.手指游戏。要求学生出的手指数要和老师出的手指数合成10,先师生对出,再学生之间自由练习。

派兵谴将:(把合起来是10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5.说数抢答。讲清游戏规则:四人一组,每人任意说数,其余三人抢答,并与其合成10,一组结束后对调进行。

竞技广场:(老师说数,小朋友抢答出一个数与其合成10)

1—()3—()5—()7—()9—()

2—()4—()6—()8—()()—7

()—5()—4()—8()—1()—3

[评析:练习结合具体情境展开,生动有趣,有挑战性,几轮分层次练习下来,来到“竞技广场”,学生的计算速度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既注重基础,又促进了发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聪明的小朋友,现在你该知道我的10个宝宝怎样分成两部分了吧,欢迎你下次再来我们果园玩,小朋友们,再见。”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

1.根据学生分的结果,出示4的分成。

444

///

□□□□□□

先说说分的是几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每个盘子里分了几个桃子,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再说一说4的分成。

2.我们说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1和3,看他们三个你比较喜欢谁,为什么比较喜欢它?

自由说一说,并说出认为特殊的原因。

(如果学生说4分成2的2比较特殊,说出原因后顺势引导学生看剩下的两个,很相似。告诉学生它们是一对小姐妹,要看到其中的一个就能想到另一个。)

3、请大家将你们分的桃子合起来看看一共有几个。

我们除了说4可以分成3和1,也可以说,3和1合成4。

你还能说说谁和谁合成4?

自由说一说是将几和几合起来的。

4、刚才我们将分开的物体又合到了一起,这就是合。(板书课题: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3)

1、“试一试”的学习。

7的分与合让学生一边分圆片,一边想数的组成。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再组织交流。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操作是否有序地进行,能不能从7的一种组成在虚线框里写出相应的另一种组成。

在7的分与合都找到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能很快记住这些组成,把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引到“有序”和“联想”上。

让学生自己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分,避免重复和遗漏,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掌握7的组成。

2、“想想做做”要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以对口令等形式巩固已学的数组成。在学习8和9的组成时,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

第7、8题都是巩固8和9的组成的练习。练习以后,可以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能记住8和9的组成。对学生说的方法要尽量肯定,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忆。

小学一年级文下册全册第七单元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文下册全册第七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6小白兔和小灰兔

教学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拉、把"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

3、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式教学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童话引入。

1、放动画课件,教师讲述课文主要内容。

2、过渡:这个童话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渎。

要求学生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相检查认生字的情况和朗读课文是否通顺情况。

4、指名试读课文。大家进行评议。

三、认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度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2、小老师领读生字。新课标第一网

3、重点指导易读错的生字。

“翻”是前鼻音,“施”是翘舌音。“浇、挑”是三拼音。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找朋友,给生字组词。

6、“彩虹过桥”游戏,字——组词——说句训练。

7、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析这八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8、小组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订正。

四、写字指导。

1、读“我会写”里的字。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每个字均为左窄右宽)

2、练习给这几个字组词。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

五、快乐复习。

1、快帮小兔找到它们要吃的蘑菇。

fijioshhutiofndne

候挑担肥浇施饿翻

2、快来帮小兔把山上的词语读准,他就能顺利回家了。

挑担子「」浇水

翻松

「〕

饿了时候

〔〕

施肥

六、作业

完成《随堂练习》P75页第一题。

第一教时

一、课件演示:

看完动画,用简练的语言回答:小白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灰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新课学习:

1、回归问题:

随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提问:白菜最开始是从哪来的?老山羊为什么要送他们白菜?

2、学习第一自然段。

理解“收”的意思就是‘拔“

3、学习第2、3、自然段。

老山羊干的很辛苦,小白兔和小灰兔看到了是怎么做的?

从这里可看出小白兔和小灰兔怎么样?

老山羊是怎样感谢他们的?小白兔和小灰兔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板书;要菜籽收下了)

情境表演:老商鞅送白菜的场面。

4学习第4、5自然段。、

小白兔要了菜籽干什么呢?小白兔怎么种的?它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学生默读4、5自然段。

口述小白兔种白菜的过程。(板书;种白菜)

自由说——指名上台说————同桌互说

翻地、浇水、施肥、拔草、捉虫。

小白兔翻地、浇水、施肥、拔草、捉虫都干了几次?从哪个次看出来的?

理解”常常“的意思,说明小白兔怎样?

三、课中操

歌曲《劳动最光荣》

四、讨论自学6、7、8段。

小灰兔回家后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

交流学习结果。

(板书:吃白菜、要白菜)

在要白菜的路上碰见了谁?它去干什么的?

(送白菜)

小灰兔所以什么态度啊?

用奇怪的语气读这句话。

小白兔的才从哪来的?

齐读第9段。

你觉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自由发言。

师总结:正像歌里唱的一样:”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五、自由续编故事。

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会怎么做啊?

自由准备——指名发言

六、巩固课文

1、复述课文。

2、总结课文。

27两只小狮子

教学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头饰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昨天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呢?(在已画上草地、森林的黑板上贴上两只小狮子)

2.板书课题。随机学习“狮”的读音和字形。

[儿童喜欢和小动物交往,愿意做他们的朋友,所以老师从小动物入手切入话题,亲近自然,激发兴趣。以鲜活的画面展示在黑板上,更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兴奋点。教师再顺势利导教学“狮”的读音和字形,可谓衔接紧密,学中有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认识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画下来,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

2、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请组长领着小伙伴把课文再读一遍,然后学习生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用“和狮子交朋友”的游戏检查字音。交流记字形的好方法。)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随机指导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想和哪只小狮子做朋友呢?

[教师没有先范读课文,而是让学生尝试自读,边读边找出不认识的字,这是尊重了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建构课堂教学,其目的是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学习的功效,注重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检验。小组合作并没有放任自流,而是有组织的,有调控的,有导向的。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方法识字,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这要比教师领着学,记忆扎实,基础牢固。识字与游戏相结合,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知情互促,兴趣浓烈。

读书要思考,读书要解决问题,读书还好讲究方法,所以老师在引导学生读书是有导向的,如,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要求边读边想,可贵的是让学生读出情感“想和哪只小狮子做朋友呢?”这是注重了学生个体感受。]

三、创设情境、朗读感悟1、2自然段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分别读写两只小狮子不同表现的句子。

3.指导读第一句。

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A、指名读。

B、贴出“滚、扑、撕、咬”四幅图片

C、请四个学生把“滚、扑、撕、咬”四个字贴到相对应的图下。

D、.学生再练读,边读边想象小狮子练功的情景。

4、指导读第二句。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A、指名读

B、看图说说这只小狮子的样子。

C、请学生表演“懒洋洋”的样子,并把“懒洋洋”这个词贴到黑板上恰当的狮子图身上

D、看着图,把它懒洋洋的样子读出来。

5.请两名同学把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读出来,其他同学可以配合做动作表演。

6.你想对这两只小狮子说什么呢?

[情境应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方略也有好多,但要建立课文的内含情感与学生情趣的联系,也就是顺应学生的心理,学生喜欢看直观的画面,愿意接受感官的刺激,内心希望得到快乐的享受,所以,教师从图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建立图与文字的联系,这样就比较直观的理解了词语的含义,变抽象为具体。

当学生感悟了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后,自然的生成了情感,这时让学生带着情感读,一定能读得滋滋有味,要比老师先讲解怎么读要好的多。

表演是体验课文内容的方式之一,儿童兴奋的时候,他们会通过各种情态表现出来,往往是难以自控的,抓住这个心理,让学生把情感表演出来,他们会得到最大的满足。当然,,表演要为内容而服务,要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过去的教学之所以古板,是缺乏人文的关怀,语文教学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教师应立足于精神建构语文教学。“你想对这两只小狮子说什么呢?”人与动物的沟通与对话,是情感的交流,是人性的体验,是真善美的发现,]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用生字组词

2、指导书写第2自然段的5个生字

学生观察,教师范写,学生临摹,师生讲评。重点指导“练”

[低年级识字任务比较重,用一课时来解决,显然是不科学的,学生识字快,忘得也快,因此,必须把识字任务分散开,每课都识字,每课都巩固,这样不断的复现,识字就很容易扎实的掌握了。

指导写字是建立在认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写字前让学生观察很重要,通过他们自我分析、自我发现、自我归纳,在学生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再有重点的指导怎么写,关注的是学习过程,体现是师生的合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导读3~7自然段

1.自由练读,读出角色的语气。

2.同位合作读,可以分角色读。

3、指导读好小树和狮子的对话

A、小树看到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会怎么想?

B、读小树的话,要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C、观察图上懒狮子的样子,体会该怎样读懒狮子的话。

[课堂教学绝不是几个人的行为,采取自由读、合作读、角色读,形式比较灵活,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参与度。读还要有重点,特别是最能表达情感的句子,一定要多读,并且读中有指导。例如,读对话,读出疑问的语气,读懒狮子的话,很好的体现了主导与主体的结合。]

4.引入情境,重点指导读狮子妈妈的话。

A、师来当懒狮子,你们当狮子妈妈,看谁能把狮子妈妈说的话读给我听,让我听了直点头。

(想想狮子妈妈和懒狮子说话时的态度,指导学生读好狮子妈妈帮助懒狮子时耐心的语气。)

B、老师来当狮子妈妈,你们当懒狮子,用你们的表情告诉大家老师是否读得好,你们是否听懂了狮子妈妈的话。

C、狮子们,你们有的在点头,有的好象在思考,有的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你们在想什么呀?

D、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生活谈更好。

结合前文勤奋小狮子的表现理解“什么是生活的本领、什么是真正的狮子”

E、在刚才大家说的基础上表演读懒狮子和狮子妈妈的对话。(懒狮子的话是学生自己创编的。)

[读有所想,读有所感,读到情深之处,必有真情的体验,那么就让他们说出来,让他们表演出来,顺其而教,教而生情,可谓“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课堂教学的生命就这样在流淌着。

教师在孩子的心中是尊敬的长者,一旦,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把他们当成了朋友,孩子会感到其乐无穷。正是因为如此,教师与学生合作,互扮角色读课文,学生的兴趣倍增,他们读得也一定很投入。

以生命来体验生命,才能感悟到真与美。孩子虽然不能直接体会到“什么是狮子的本领”,但生活中他们自己有这样的体验,联想到了自己,也就领悟了狮子,可见,生命与生命是相互沟通的。

此环节的教学策略是:读狮子——说狮子——演狮子。]

5、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全文。

三、拓展训练,积累词语

积累“懒洋洋”这一类的词语,教师提供图片或词语,再鼓励学生到课外书中收集。

[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用好语文重在积累。学过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积累材料,要很好的利用起来,那么积累什么,可以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有目标的进行,也可以由学生自我选择,想积累什么就积累什么。这里除了教师做引导的之外,也注重了学生到课外积累,从而扩大了阅读量,符合新课程理念。]

四、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落实识字要求,完整的达标]

五、作业(任选一题)

1、小组成立《小狮子》剧团,把课文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2、续编故事:以“懒狮子的变化”为主题,形式可以多样,演小品剧,画连环画等。

28小伙伴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13个生字。会写"问、间、伙、伴、共、汽"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并学会分角色朗读。

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初步学习13个生字。

2、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小伙伴们的不同态度。

教学环节:

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

(一)说一说,你的小伙伴是谁?

(二)板书"小伙伴",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在小伙伴之间发生过什么事?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话,理解"伙伴"之意,并运用阅读期待激发学习兴趣。]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二)想一想,课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交流反馈。

(一)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部分学生读,其余当评委。

2、同桌同学互读。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4、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

一个个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把它藏在课文中,你也会读吗?谁来念念课文?

(二)学生交流汇报:

1、再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小朋友?谁是谁的小伙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玛莎、维加、安娜、安东。同时引导学生说说:玛莎是维加的小伙伴。维加是玛莎的小伙伴。玛莎的小伙伴有维加、安娜、安东。……)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简单叙述)

四、复习巩固生字。

(一)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二)读书小组长检查组员识记生字。(取出生字袋中的生字,带领组员读,然后把会读的生字放回袋中。遇到不会或不熟练的,请同学相互帮忙。)

五、指导书写"问、间、伙、伴"四个字。

(一)出示四个字,引导学生分析(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并尝试书写。

("问、间"都是半包围结构,偏旁是"门字框";"伙、伴"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单人旁"。)

(二)重点指导书写"问"、"伙"。

(三)学生书写。

[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弄清主次笔和间架结构,然后请学生尝试书写,再辅以教师指导,力求使学生达到书写规范、整洁。]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理解感悟小伙伴们的不同做法,懂得安东的关心帮助是最具体、最实际的。

教学环节:

一、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二、研读课文,初步理解感悟。

(一)自由读课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饭了,惟独玛莎站在一旁。同学们见了,是怎么做的呢?

师生抓住对话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维加关心、询问,安娜关心、责怪,玛莎难过委屈的语气。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进一步读懂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

(维加、安娜只有询问关心、责备,没有实际行动。安东用行动去关心,玛莎很感动。)

(三)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比一比,哪组分角色朗读得最好(可以配上动作表演)。

三、开展"图文"配对活动,深入理解感悟。

(一)仔细观察插图,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图上的四个小伙伴分别是谁?说清楚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语言文字思考、分析判断,并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如:从左往右数,第三位是玛莎,因为她是两手空空的,又低着头,好象很难过。从右往左数,第二位是玛莎,因为旁边的安东正掰了半片面包给它吃呢。身穿兰色背带裤,头梳两根长辫子的是玛莎。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拿着矿泉水的小男孩是维加,拿着酸奶的小女孩是安娜。头戴帽子,快步走来,把把半片面包递给玛莎的男孩是安东。……

[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能有效的挖掘创造潜能。让学生"根据图文对照,说说图上的人物分别是谁"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依据自己不同的感悟来分析判断。应该说学生的思维已进入开放状态。同时,这环节的安排也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说明,达到资源共享。]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讨论: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谁做的最好?为什么?

2、小组同学编排课本剧,尝试表演。

[通过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把文字故事转化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小伙伴的不同表现(维加:问,说;安娜:说,说;安东:掰,放,说。),想象安东当时是怎么想的,深入了解安东的帮助,在当时来说是最有用的,最具体的关心。

四、创设情境,设问导思,拓展延伸。

(一)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这样吧,现在老师就是丢了中餐的玛莎,你们就是我的小伙伴们。你们发现了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这样去做呢?

(学生走近"玛莎",采用不同方式的关心帮助。)

(二)在生活中,我们的小伙伴也一定会遇到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适合学生独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进入课文,从阅读者变为当事者,学生的体念就会更深刻,感情的抒发就会更真切。]

五、巩固生字新词。

1、出示新字词,学生自主识记,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

2、汇报交流,强化记忆。

六、书写指导"共、汽"两个字。

29手捧花盆的孩子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内容及寓意。

3、通过阅读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

认读14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

环节教师指导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激趣

导入

1、情境引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指导读书,提示读书要求

2、引导学生结合字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3、指导读通顺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提出认读过程中较难的字全班交流好办法帮助识字

3、同桌互相指认生字,互相教读。

4、当小老师读生字

5、游戏:“花盆蹦字”

6、四人小组内接读

7、指名各小组汇报读课文体现自主合作及独立识字能力

细节探究朗读感悟重点段落引导体会感悟、朗读好重点段落

?第三段用“有的说,有的说有的说”句式

引导想象孩子们在议论什么?

?第四段引导想象国王在想什么?手捧空花盆的孩又在想什么?

?第五段引导读好3个“!”号的句子体会感悟朗读想象说话丰富故事内容培养边读边想象的能力

小组合作讲故事指导、评价1、小组合作再讲故事

指名讲培养学生复述故事大意和精彩情节的能力。

总结相机引导理解课文的寓意谈谈对小男孩和国王的看法?通过谈话理解寓意

附:板书设计:

诚实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第二课时(略案)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读14个生字。

2、学会要求掌握的7个生字及生词。

3、指导书写8个生字。

4、继续开故事会。

教学重难点:指导书写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田字格卡

2、练讲好故事

教学安排:

一、回顾全文,有感情地朗读。

二、复习生字

1、利用生字卡读生字

2、生字开花组词游戏

三、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浇”

左右结构的字“挑”

四、开故事会

1、自由交流故事

2、评出故事大王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认识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和由部件组合成新字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读,积累句子,巩固生字。

3.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4.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个有心人。

教具准备:

1.字词卡片。

2.与“口语交际”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2.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一.我会认。

1.(出示识字卡片)学生大声朗读后,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答。

学生甲:我发现“饿、饼、饮、饺”这几个字都有“饣”,都与“食”有关。

学生乙:我发现“猴、猫、狗、狮、猪、狼”这几个字都有“犭”。

学生丙:我发现……

3.识记生字。

4.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二.我会填。

1.引导学生回忆,在学过的生字中,“今、相、自、音、你、原”都可以和哪一个字在一起组成另一个字?

2.指名说一说填上哪一个字?(心)

3.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识字方法?(我发现用学过的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新的字的识字方法)

4.扩展练习:

“少”、“工”、“气”、“羊”加一个什么偏旁可以换成新的字。(氵)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2.朗读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出示句子,学生自读。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

2.指名读句子,要读正确、读流利。

3.练习背诵。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时,可以多搜集、背诵一些说得很有道理的句子。

二.我会写。

1.出示字卡:“冷、长、老、前、开、慢”,指名认读。

2.想想这些词的反义词是什么?

冷——热长——短老——少前——后开——关慢——快

3.照样子,在书上的田字格中写出意思相反的词,注意书写姿势。

二.我会读。

1.学生自由认读,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用铅笔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画读懂故事。

2.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

3.鼓励学生在交际中做到:说话要说清楚,听话要听仔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注意听(课件:破碎声)你们听到什么了?想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二.学习交流。

1.看图(课件出示)了解故事。

①.请男同学看图了解这件事,并将你看到的事情,讲给女同学听,看谁讲得最清楚,谁听得最仔细。

②.请几位女同学把听到的事情讲给大家听。

③.(出示课件)请同学门看着课件说说,看谁讲得最清楚。

④.师小结:小朋友们,我们在和别人进行交谈时,要注意:说话要说清楚,听话要听仔细。

2.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松该不该如实地将实情告诉爸爸呢?爸爸的做法对吗?

3.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呢?

4.同桌交流。说说你怎么做,并把自己的想法表演出来。

5.师小结学生的几种做法,你觉得哪种做法好?为什么?你觉得哪种做法不太好?为什么?请以小组讨论一下。

6.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7.刚才小朋友们谈到了自己心理想的,那你们一定想知道爸爸、妈妈们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想、怎么做?那么,今天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他们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想、怎么做,好吗?

8.课前,老师采访了几位家长,这几位家长虽然说法不一样,但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三.拓展延伸。

①小朋友们,平时我们在学校学习,可能会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东西,比如:折断别人的铅笔、弄坏别人的文具盒……这时你会怎么做?

②如果是你的东西被别人损坏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不仅知道了和别人交谈时,说话要说清楚,听话要听仔细,而且还知道了弄坏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做。

五.展示台。

1.鼓励学生将自己课外认识的字读给大家听(师板书),比比谁认得多。

2.玩字词游戏。

①出示写有独体字的卡片,指导学生认读。

王、禾、木、门、虫、又、口、朱、木、下、寸、里

②学生仔细观察哪两个字可组成一个新字?

③学生汇报:王+里=理又+寸=对禾+口=和木+朱=株门+口=问虫+下=虾门+木=闲

④学生在书上通过连线的方式组字。

⑤完成扩词练习。

识字8

教学目标

1、识“初、眉”等十个生子,会写“北、南”等5个字。

2、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3、树立主动积累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了解谚语、懂得自然常识。留心生活,热爱科学。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谈话导入。

师生互谈有关谚语的知识。

2、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圈出生字。

2、试读课文。(读准、读顺。)

3、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4、反馈识字。

三、朗读感悟

1、教师应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了解科文。

(1)、那位小朋友知道早上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

(2)、谁能说说大雁排着队往南飞,天气要怎么样了?

(3)、请大家读读课文,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写太阳升起和大雁南飞的句子。

2、教师范读或领读。

3、用读读、想想、说说的方法,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感悟。

(1)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后给同桌说说自己读的那句谚语是什么意思。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请学生提出不懂之处,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相互帮助理解。

四、试背课文

1、小组内合作学习,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快速背诵课文。

2、反馈背诵情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齐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2、认读生字卡片,分析记忆方法。

二、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三、实践活动

1、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谚语,学完本科后在班级进行交流,比一比,看谁找的多,看谁记得牢。

2、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晚上观察北斗星,然后互相说说北斗星的样子。

四、布置作业

收集谚语,将你喜欢的谚语制成谚语卡片。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及教学反思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1.2数豆子

“数豆子”是“生活中的数”的第二节课。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教材通过智慧老人“抓一把豆子,估计一下有多少”这一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入估计活动,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我在处理这个环节时,采用的是用一个透明的杯子装进22粒豆子,让学生去猜有多少,因为最初学生是无意识、无根据地去想,所以我用了一个词“猜一猜”;然后我又取了10粒放入另外一个杯子,通过学生对这10粒豆子数量的感知,对第一个杯子中物体的多少有了大致的认识,然后通过推理去进行判断,因而这个过程我又巧妙地将“猜一猜”改成“估一估”,让学生学会思考,用推理的方法去估计,这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十分有益的。为了进一步结合实际正确地去估计,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较小,数豆子不好操作,因而用学生熟悉的小棒来代替,采取一个“抓小棒”的游戏,使学生对数形成感性的体验,在具体活动中发展数感。

此外,整节课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活动,数一数、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让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使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有学,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本课中我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几个小组合作的项目,让学生在活动中做自己能做、会做、要做的事,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思考、表达、交流及尝试。

1.3动物餐厅

本课教学以“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猜数游戏”很快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地提出了问题:“究竟谁拿得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试图有理有据地证明自己的想法正确。学生的思维始终是活跃的,并在“猜数”活动中体会到数学“区间套”的思想。2.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构建活泼、富有个性的课堂。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学生经历了具体情境、利用计数器、抽象地比较三个层次的活动,每次活动都是在原有认知水平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在丰富的感知积累上,体会到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本节课虽然较好地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但又有些囿于教材编写的程序,教学设计上如果能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会更有利于课堂的学习活动。

1.4小小养殖场

“小小养殖场”一节的内容,涉及的概念比较多,有“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等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再加上教材没有从数量上给这些概念界定,而直接从具体的数量引入,这就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本节课的开始设计了第一关:出示准备好的三杯水,一杯清水,一杯蓝水,一杯红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三杯水,然后用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多一些说一句话。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对“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些概念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后再学习“小小养殖场”,通过具体数量理解、感悟这些概念,自然迎刃而解,水到渠成。教材只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素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课题:观察物体(教材12--13页)

一、自学导航

课前,请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

如家里的家具、电器、玩具等,从上、

下、左、右、前、后仔细观察,不同的观察角度所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并选择一种物体画出六个面来。

二、探讨交流

活动一:交流展示

1、小组内交流介绍自己所选物体及六个面

2、选择5-8名同学全班介绍。

活动二:观察思考

教师出示各种物体请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说一说它们的不同,为什么。

活动三:探究原因

小组内讨论为什么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的面是不同的。请学生说一说。

活动四:巩固提高

单独完成书中12-13页的练习。

三、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才能了解物体的全貌,丰富和积累学生的生活体验。

2.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从前面、后面和侧面观察物体,能根据平面图判断观察物体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知识点:

观察物体时应注意,要从前、后、左、右等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去观察。

教学过程

1、初步感知,发现问题。

2、观察操作,建立模型。

3、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4、创新思维,开拓进取。

教学准备:课件

课题:桌子有多长(教材14~15页)

课型:新授课时数:2课时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组内四名同学采用不同方法测量课桌的长度。

A.你采用的方法是(),结果是();

B.你采用的方法是(),结果是();

C.你采用的方法是(),结果是();

D.你采用的方法是(),结果是()。

(2)比较四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3)如果想要测量结果一样,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活动二:厘米的意义

(1)每个小组准备至少一支尺子,大家一起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2)用食指和拇指比画感受1厘米的长度。

(3)在生活中寻找1厘米的事物,介绍出来。

(4)你们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活动三: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步骤

(1)每个小组准备一条细绳,大家商量如何运用尺子量出1厘米,3厘米和5厘米。

(2)总结方法;

(3)剪下同样厘米数的纸条。

活动四:画线段

(1)画一条3厘米和6厘米长的线段。

(2)有一把模糊不清的尺子,只有0,1,2,5,6,10,11,12这几个刻度,能用这把尺子画出几条线段?你是如何思考的?

活动五:测量

(1)估计身边事物的长度,如文具盒、手掌宽、铅笔长等。

(2)实际测量一下。

活动六:综合

如何使用刻度模糊不清的尺子画出5厘米长度的线段。尺子上只有0,1,2,3,7,8,9,10几个刻度。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2.能力目标:

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

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预习、质疑,看书数豆子内容,完成学案活动一至活动六,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交流展示

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六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

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

1.测量时是否对准零起点。

2.画线段时注意两端的端点。

3.注意估计值和准确值有区别。

4.不用考虑误差因素。

完善导学案2分钟。

通过教学发现,由于年段较低,学生四人小组分工配合还不熟练。学生头脑中存在错误观念,认为估计值和准确值一样才是正确的,也就是对估计的方法和意义没有掌握,其次画线段的时候如果用零起点画问题不大,但是换作其他起点,不能正确画出线段长度,往往较短。

出现以上种种问题,原因大部分在于教师,首先虽然强调估计就是“猜测”,但是由于以往对于正确与否的关注,导致孩子产生迎合教师的态度,导致错误。其次,虽然一再强调测量方法,但是孩子年龄较小,遇到操作活动较多的课时,掌控全局的能力不强,由于没有更好的媒体展示,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只能是出现问题纠正错误,没有提前预防。回顾教师的提示语是不是还不到位,让孩子不能明确自己的活动方向?

[NextPage]

课题:估一估、量一量(教材18~19页)

课型:新授课时数:2课时上课时间:

一、学生用手指、手臂比划出一厘米、一米的大致长度。

二、独立完成18页的试一试后小组内交流结果。

三、小组合作实际测量讲台、黑板、从地面到窗台的高。

四、小组讨论分析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五、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后小组内交流结果。分析一下不同结果的原因。

六、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二题后小组内交流结果。讲解一下理由。为什么要用约这个字。

七、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三题后小组内交流结果。讲解一下理由。

八、小组合作完成练一练的第四题。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加深对厘米、米长度单位的认识,进一步感受米、厘米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2.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巩固概念,体会米、厘米。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感受米、厘米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具准备:米尺。

一、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比划的结果并且注意加以指导。

二、指名汇报交流结果,讲出估计的理由,教师板书部分答案。

三、小组代表汇报测量结果,教师注意板书答案。

四、教师实地测量后小结产生误差的原因。

五、小组代表汇报结果及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六、指名汇报结果并且陈述理由。

七、指名汇报结果并且陈述理由。集体订正注意分析错误原因。

八、小组代表汇报测量结果。

九、小结本课收获。

第二单元反思:

2.1观察物体

本课以观察学生熟悉的小汽车、茶壶、玩具等物体为线索,引导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因此,本课教学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趣”“实”“活”三个方面。首先,我创设了“猜一猜,它是谁”的问题情境,从一开课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为什么刚开始猜的时候,我们不敢确定谁猜的对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在“猜”中思考,在思考中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趣”还体现在换位置观察小汽车、当“小小摄影师”为同学“照相”、用肢体语言模仿茶壶是什么样子的、看图找位置游戏等多个环节,这既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充分展现了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深入挖掘教材,“遵循而有所立”,是设计本课的指导思想;怎样既让学生真正觉得“有趣、好玩、有新意”,又使这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落到实处,是本课教学所极力追求的目标。在课堂上如何更科学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开展数学活动,以及如何适当把握本册“观察物体”中学生发散的“度”,还有待进一步思考、改进。

2.2桌子有多长

反思让学生合作之前,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用什么工具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自己的课桌有多长。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看出,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多数学生能够做到合作有序、分工明确,但部分学生合作能力较差。我们看到,学生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还不够开放,有些问题的设计过于琐碎,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把握不好,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于提高等。

2.3去游乐园

1.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入活跃,有力地调整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时我遵循激励性原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设计课的导入。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带着想解决的问题走进了课堂。这样,既设置了悬念,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为主要教学手段,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得出“10个10厘米是1米”。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重视引导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比、走、说、想,在多种感官协调合作下获取知识。整个过程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真正的数学学习。

2.4估一估量一量

1.《标准》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能对一些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实际教学中,测量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什么大的难题,但是对于测量结果的记录,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学生没有学过小数,没有学过复名数,对于一些不是整厘米的或不是整米的情况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表示。因此,本节课我将这个内容作为一个难点,交给学生自己来解决。让学生对其中一个小组的记录结果先进行补充,展示出多样的记录方法后让学生进行评价,在讨论中得出结论。用小数来表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规定、不强求,因此,学生说是家长告诉他的,我也就没有过多地追问。2.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对培养他们对单位的感觉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但是在估计时,因为学生年龄小,头脑中对长度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如一开始就有一个学生估计课桌高100cm,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估计标准,通过比较来进行估计。在教学时我抓住一个学生以妈妈的身高为标准来估计老师的身高这个契机,引导学生以自己身上的长度为标准来进行估计,并将估计的结果进行验证,使估计较准确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估计不够准确的学生找到较好的估计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锻炼学生的估测能力。

《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及反思》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849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