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的46个生字,积累“禾木旁”的字。正确书写34个字。
2、巩固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3、复习本单元的5篇课文,背诵古诗,积累词语,能抓住关键词语读好人物的词语。
4、指导审题,根据不同的题目能正确答题。
5、指导检查题目的方法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41小壁虎借尾巴》
1、认真齐读课文。
2、巩固7个生字,积累词语。
借——还逃——追高兴——难过
挣:正音。积累“提手旁”的字。转:多音字。组词。
断:书空。
了解动物尾巴的用处。
二、《42鱼和潜水艇》
1、正确朗读课文。
2、巩固8个生字,积累词语。
艇:两种查字法。
舱:重点知道右半边。
浮——沉。缩——伸/胀
力:(加部首)助劳动
知道人类模仿生物的特点进行发明创造。
三、《43棉花姑娘》
1、认真齐读课文。
2、巩固6个生字,积累词语。
绵()盼()
棉()伴()
积累“匠字框”部首的词语。
书空:稻
碧绿碧绿:积累词语
恶:多音字。
理解“可恶、盼望”的词义。
四、《池上》
背诵古诗。
复习4个生字:池偷采莲
五、《44你像一个巨人》
1、认真齐读课文。
2、巩固9个生字,积累词语。
弱——强巨大——渺小
巨甲丛
跳:积累“足字旁”的生字。
保:积累“单人旁”的生字。
护。
联系生活实际,为绿化设计标语。
懂得保护绿化人人有责。
六、《45小花鹿卖空气》
1、认真齐读课文。
2、巩固8个生字,积累词语。
成()气()平()专()
城()汽()坪()传()
偏僻——繁华热闹——冷清
运动——()——()——()——()
新鲜——()——()——()——()
知道绿色植物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七、语文快乐宫8
1、一字开花。楚奖袋怒
第二课时
完成练习卷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第一课时:认识整时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91、92内容,练习十六1—3题
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能准确、熟练的认出整时。
2、学会时刻的两种记录方法。
3、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能准确、熟练的认出整时。
教学难点:时刻的两种记录方法,读法。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一个钟面模型,一个实物钟,作息时间表.
学具准备:每人一个实物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T:小朋友们请看。
课件先出示闹钟,再出示摆钟,再出示一般的钟,手表,电子表,最后出示有很多钟表的画面
T: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2、这些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3、今天,4、我们就来和钟表交朋友(出示课题)
教学新课:
5、认识钟面。
(1)、小朋友们都带了小钟,是吗?请你仔细观察小钟的钟面(师拿起学生的小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
(2)、把你的发现和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3)、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说说你们组的发现啊?(实物投影说)
(4)、小朋友们都讲的不错,我们来听听钟自己是怎么说的,好吗?(课件出示一个动画钟自述。)谁能告诉大家刚才你听到了些什么吗?
(5)、出示模拟钟,生说师板书:
分针
时针
6、认识整时
(1)、拨1个钟面,进行整时认识。
看样子小朋友们都认识了钟面,那么看看这个钟面上指的是什么时候呢?
(2)、小朋友们真能干都知道是3点钟。
贴一个钟面到黑板上。
(3)、不错,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所以是3点钟。但3点钟是我们平时的说法,标准的称法应该是3时(师板书),谁愿意来读一读,愿意读的都站起来读。
(4)、再拨7时,8时,10时,并把钟面贴到黑板上
(5)、仔细观察钟面,这4个钟面的分针藏着一个小秘密,你们发现了吗?
(分针都指向12)
(6)师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就是?时(板书)
(7)再看3时这个钟面,除了可以这样记,你还看见过其他的记法吗?(板书3:00)
(8)学生试着写写其他3个钟面的时间(投影展示)
三、巩固应用:
1、投影出示几个钟面,说说这是几时,你在这时干什么?
(出示6时、11时、1时、4时)
2、拨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整时
3、师出示1个刻度不全的钟面,小朋友们都很聪明,看看这个钟面你们知道是几时吗?连小花后面的数字你们也猜到了呀,真聪明。
4、现在的钟表除了帮助我们认时间之外,还有美化生活的作用。你们看,出示一些时尚表,运动表等。
5、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6、课堂延伸: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如何看时间,那么你在生活中见过时间吗?电脑或投影出示生活中的时间。(如:商店的营业时间8:00—22:00,汽车站牌,作息时间表等等)
以后请你去生活中找一找。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认识半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93内容,练习十六4、5两题
教学目标:
1、能准确、熟练的认出半时,包括认电子表。
2、进一步巩固时刻的两种记录方法。
3、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准确、熟练的认出半时
教学难点:时间的读法。
教具准备:一个实物钟,一个钟面模型。
学具准备:每人一个实物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认识了钟面,
2、也学会了认时间,
3、你能介绍一下,
4、你早上起床的时间吗?
5、袁老师平时起床比较早,不过双休日,就要睡得晚一些,(出示7时半的钟面)你知道我昨天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吗?
6、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时吗?今天,我们要继续来认识时间。
二、教学新课:
学会认半时及书写方法。
(1)你是怎么知道这是7点半的呢?(时针在7和8之间,分针在6这里)谁听明白了?
(2)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谁来说?
(3)这个7点半,比较规范的读法应该是怎样的呢?(同时板书书写方法。7时半)
(4)除了这种书写方法,还可以怎么写呢?(7:30)
出示2时半的钟面模型。
(5)知道时什么时候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为什么不是3时半呢?
(6)请你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7)反馈书写方法。
3、看来大家都已经会认半时了,那么这个时间你能认吗?(出示一个刻度不全的表,认9时半。)
4、练习认时间及书写。P93做一做。
(1)你能看懂这位小朋友上学的时间吗,请你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反馈,表扬书写。
(2)这四个时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为什么你认半时能认得那么快呢?
(3)小结:对分针指着6,就表示半时。这时时针在两个数的中间。
5、机动:P95第4题。
三、小结:
1、师小结所学内容。
2、游戏:拨钟。
师说一个时间,学生拨时间。
同桌合作拨钟。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
教学内容:
复习100以内的数。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统计,100以内加、减法口算;乘法意义、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用学到的加、减、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关键:
重点:1、100以内加、减法口算。
2、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用口诀求积。
关键:1、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
2、正确地解答加、减、乘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倍”的含义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对知识之间的联系有进一步的理解,巩固本学期教学的基础知识。
2、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表内乘法等计算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在计算正确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意识和思维的能力。
课时划分:(4课时)
复习100以内的数,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统计(1课时)
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1课时)
复习乘法意义,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1课时)
用学到的加、减、乘法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课时)
第一课时:复习100以内的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99页期末复习1~5。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组成、数位、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
2、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统计的认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期末复习,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100以内的数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数。
二、复习100以内的数。
1、复习计数单位“十”与“百”、数数、写数。
(1)要求学生从37数到52,再从52数到37。
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从5数到100。
(2)完成98页复习题1。
按要求数数,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一共有几个5本,几个10本?一共有多少本?
(3)完成98页复习题2。
老师说明题意并指导学生完成。
①先圈出10个,再看一看图中的草莓大约有几个十,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十个?
②老师指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边数边用铅笔做记号,防止漏数或重复。
2、复习数的组成和数的比较大小。
(1)出示复习题3,师生先示范一下题目要求,同桌同学拿出计数器按要求完成此题,第一步在计数器上拨上数并说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第二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刚才我们复习100以内的数,你有哪些收获?
三、复习平面图和简单的统计。
1、出示第5图仔细观察并提问:看一看题中有哪些图形?并从题中各指出一、两个。
2、仔细观察横着每排有哪些图形?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接下去的应该是什么图形?并在右边的四个图形中找出合适的一个,用线和括号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括号里是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统计出上面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四、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好
第二课时: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99~100期末~复习0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
教学准备:
第100页第八题的教具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二、复习口算。
1、完成期末复习6。
(1)学生独立口算。
(2)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比一比。
①竖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三道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
②横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两道题在口算上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4)老师小结:
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方法不惟一,同学们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要从十位算起;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从个位算起。
2、完成期末自习7。
(1)教师说明题意“不计算,你能说出哪几道题的得数比50小,哪几题的得数比50大”。
(2)学生独立估计,集体交流说说估计时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比能很快地看出来?(同一组的上下两题也可以比一比)
3、完成期末复习8。
(1)出示第8题的教具图,全班同学集体练几遍。
(2)同桌同不合作,朴互算,相互评。
4、完成期末复习9。
15题口算要求学生在3分钟内完成,做完后请学生自查一遍,养成良好的习惯,集体订正时统计全对人数,了解学生错题情况,及时订正。
5、完成期末复习10。
(1)出示第9题看题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男孩有8张邮票,小女孩有12张邮票,求小女孩比小男孩多多少张?)
(2)学生自己解答第1题,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集体口答。
(3)第2题同桌同学先讨论,再口答,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怎样口算?
四、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学生巩固得好,感兴趣。
第三课时: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1页期末复习11~15。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准备:
口诀卡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有关乘法的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二、复习乘法的意义。
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口诀。
○○○○○○○○○○○○○○○
一共是()个()相加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2、◎◎◎
□□□□□□□□□□□□
◎有()个,□有()个()个。
□的个数是◎的()倍。
3、完成期末复习11。
沉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老师小结:
4+4+4只表示3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可以写成3×4或4×3,求5的2倍也就是求25相加是多少,写成乘法算式5×2。
三、复习乘法口诀。
1、请学生齐背1~6的乘法口诀。
2、出示口算卡片,齐说得数并说说用了哪一句口诀?
3、完成期末复习12。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根据口诀“对口令”的游戏,然后根据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4、完成期末复习13。
(1)学生独立完成把得数写在孔雀羽毛的外端圈里,集体校对。
(2)然后指导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再如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
(3)2和一个数相乘,得到的积的个位有什么特点?5各一个数相乘呢?
(4)和一个数乘,得到的积的个们有0、2、4、6、8。5和一个数乘得到的积的个位是5或0。
5、完成期末复习14。
16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完成,督促学生写好后要检查,养成良好的习惯,集体校对。
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一说在1~6的乘法口诀中哪两句乘法口诀的得数是一样的?
(一四得四、二二得四)(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二六十二)
四、复习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
五、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学生巩固得好,感兴趣。
第四课时:复习加减、乘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02页期末复习16~19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用学到加、减、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看看哪一位小朋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二、基本训练。
列式计算。
3个6相加是多少?3的6倍是多少?
3与6的和是多少?3比6少多少?
仔细审题,集体列式口答。
三、复习。
1、期末复习16。
(1)出示第16题,说一说这道题已知什么?为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算?你是怎样想的?
(求3人浇多少棵,也就是3个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学生集体口答书中的三个问题。
2、期末复习7。
(1)出示第17题,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2)你能解决书中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书中第1~4个问题,集体交流说说想法和算法。
(3)选出你喜欢的两件玩具。算一算买这两件玩具一共要多少元?(学生独立解答,小组内交流)
(4)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分组讨论,集体交流时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3、期末复习18。
(1)出示第18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2)你能解决收中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书中所提的3个问题,集体交流时说说想法和算法。
(3)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时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期末复习19。
(1)出示第19题,看图说一说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图中告诉我们“小松鼠采了5个椰子,小猴采的比小松鼠的4倍多一些,5倍少一些”需要解决的是“猴子最少采了多少个,最多采了多少个”)
(2)提问:“小猴采的比小松鼠的4倍多一些,5倍少一些。是什么意思?你会解答吗?”
(3)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学生课堂气氛好,解决实际问题。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数一数、比一比》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能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比较。并且能熟练的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比较物体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复习策略):在数一数、分一分、比一比的游戏活动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复习重点:
能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比较,并且能熟练的掌握数数的方法。
复习难点:
发现并提出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
复习过程:
一、 动手游戏《数一数、比一比》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老师说你们做》的游戏。老师说学生边说边做(大小)
二、说一说
1、小朋友,你们在家愿不愿意帮助妈妈收拾家务?我们的好朋友小明他帮助妈妈把家务收拾好后,把妈妈、爸爸、自己的衣服分类放好,说“妈妈的衣服真多啊”,你能告诉老师,小明是怎么知道妈妈的衣服多?数一数有多少?(出示课件图片)
2、学生自由发言(因为我看到妈妈的衣服叠的最厚了。)
3、看到老师的图片,你还能比较什么?(妈妈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短,比小明的衣服长,所以小明的衣服最短;还能比较花瓶,观赏的装饰品,古董马,妈妈小明的身高)
4、同学们观察的真细致。闭上眼睛,跟老师旅游轻松一下!看!出示课件,我们到哪儿了啊?(花果山)你能在这儿比较什么?(学生尽情发挥数,猴子,比较多少)接着去旅游出示课件我们又来到哪儿了啊?(海边我们能比较什么啊?(学生自由说)
5、我们旅游到了这么多的地方,能不能从我们生活中进行比较呢?把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告诉大家你比较的是什么。(矿泉水瓶,汽车,球,铅笔,纸)看看我们教室里能比较什么?生活中我们还能比较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老师随机鼓励肯定其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6、游戏《小组找家》出示课件让学生比较完书的厚和书的多少之后,分组,听老师口令找家。
7、游戏〈男女找家〉出示课件,轻重的比较,然后男生女生分组找家。
8、小猫看到我们玩的这么开心,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但是它带来一只小猫和两团线球,它要问问我们小朋友哪团线球长?学生自由发挥,肯定起想象的答案。你还能比较什么?
9、动手涂一涂。出示课件,看到大数受不了了,为什么?(我们小朋友可不要象他这样,要爱护树木)下面把你认为是大树的涂上深绿色,小树涂上浅绿色,动手涂一涂,比一比谁涂的又快又好,老师就奖励他一个大拇哥。学生动手老师巡视。
三、练一练:
1.数数练习:
(1)全班同学一起报数,看看全班有多少人.
(2)让学生看着图数数,注意手指着的小球和口头数出的数要一一对应.
(3)要求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数数.
(4)同学随便说个数,数出后面五个数来.
2、在○里填上“>”、“
14○14 18○15 10○10 5○4
19○20 9○13 6○8 9○0
3、说一说,是对还是错.
(1)9>10( ) (2)6>5( ) (3)7>8( )
四、单元试题检测
1、数一数,每一种物品有几个? (12分)
( )个苹果 ( )个杯子 ( )个球
2、看图圈数。(12分)
3、按要求,画一画。(20分)
(1)画○,比△多 △ △ △
(2)画△,比○少 ○ ○ ○ ○ ○
(3)在最短的后面画“△”,最长的后面画“○”。
( )
( )
( )
(4)在最高的下面画“√”。
( ) ( ) ( )
4、看数画图。(10分)
(1)画5个○ (2)画7个△
5、我会连。
△△△△ △ △
6、想一想,画一画。(30分)
1、在多的后面画√。
2、在少的后面画√
3、多的画√,少的画○。
4、长的画√,短的画○。
第二课时:复习《位置》
复习要求:
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复习重点: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复习难点: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复习准备:挂图 投影 课件 座次卡
过程:
一、自我介绍,初步感知位置
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咱们班今天来了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可想和你们交朋友呢(出示动物卡片)你想跟哪个动物交朋友,你就对它介绍一下你的位置,它好过去找你
2、小朋友自我介绍,并拿到动物卡。
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
1、找座位游戏
师:每个小动物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打开看一看(动物卡背后有新座位号)
师:先用你的眼睛找一找你的新座位在哪里,与你的同伴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
师:在行动之前,你想提醒小伙伴们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互相谦让。
学生按卡找座位
2、介绍方法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座位的?
师:同学们在小动物的帮助下,找到了新座位,而且有的同学很乐于助人,看来同学们对前后左右掌握得较好,刚才你们的找座位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位置”
板书课题:位置
3、介绍新位置
师:你们都有了新的座位,周围有了新的学习伙伴,现在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位置,然后请小朋友起来说给大家听一听。(多说一些)
4、点名游戏
师: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
第6组第3个站起来!
第2组第1个拍拍手!
××在哪里?
第3组第4个是谁?
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
5、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
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小组汇报
生: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
三、练习反馈
1、 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我们就到电影院去看看
(1)课件出示练习题
师:让我们好好看看电影院的座号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
(2)师:那第一位小女孩拿着9排12号,不知道应该坐哪呢?谁来帮帮他,上讲台指出。
师: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座位的?(生口答)
看书:把剩下的小朋友找见座位连线
(3)全班汇报,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都给小朋友找到了座位,你瞧他们多高兴呀!小蚂蚁又给我们出了道难题!
2、 挂图出示
(1)情景导入
师:有这么多好吃的,小蚂蚁都爱吃,但它最爱吃苹果,我们帮它想一想,小蚂蚁怎样走能吃掉苹果?
(2)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为么多办法,它太感谢你们了,下面请你们帮助它完成练习题吧。
3、 同学们帮助小朋友找到了座位,帮助小蚂蚁找到了好吃的,小兵、小明也想考考我们!
完成剩下的练习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师:同学们学习很认真,解决了许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一做大家都喜欢的游戏,“听反话”
要求:
(1)同座位的,一个说一个做。
(2)一个同学说,全班做
(3)一个同学做,全班同学说。
第三、四课时:复习《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数出1~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1~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复习重点: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复习难点:1、序数。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复习过程:
一、引入课题
(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三和第五两个单元,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两单元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可先让学生翻书看再说)
汇报: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这单元内容我们都要注意什么?
1、加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表示第几个时要注意说明方向、顺序。如:从左往右数,第2个是( )。
重点练习从左(右)圈几个和第几个。
(1)图中一共有( )个图形。
(2)从右往左数, 是第( )个。
(3)从左往右数, 排第( ).
2、相邻数:( )6( )。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3、10以内数的组成。递增、递减、交换方法。
“对口令、找朋友”游戏进行复习10以内的组成。
4、10以内的加减法;
(1)写出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2)在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出示计算卡片练习。重视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如:( )+6=6,
尤其是( )-3=3,学生容易填成0。
在○里填上“+”或“-”
9○6=3 6○5=1
5、用数学解决问题。
(1)看图列式:一图一式、一图二式、一图四式。
三、通过这两单元的复习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练一练
1.圈一圈,连一连。(共8分)
2.数一数每种花各有几朵,写一写。(共5分)
3.涂一涂,填一填。(共10分)
(左) (右)
把左边的3个 涂上红色;把右边的5个 涂上绿色;给从左边数排第5的 涂上黄色。
绿 比红 ( ), 红 比黄 ( )。(填“多”或“少”)
4.请你填上合适的数。(共12分)
5>( ) ( )4
2
1( ) ( )
5.要使盒子里都是5个皮球,每个盒子里要添上几个皮球?请画上去。并写数。(共16分)
6.把4个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写一写。(共6分)
7.请你先写数,再填空。(共10分)
8.比一比,看谁吃得多。(共12分)
( ) ( ) ( ) ( ) ( ) ( ) ( ) ( )
10.看图回答问题。(共9分)
一共有( )个人在排队买票, 排在第( ), 排在第( )。
11.把5枝花插在两个花盆,有几种插法,请写出来。(共8分)
四、想一想,做一做。(13分)
1、写出 上的数:
2 3 5
4 3 1
2、
3、看图填数。
比 少 ;
比 多 。
4、从左边起涂颜色。
涂 2 个: ☆ ☆ ☆ ☆ ☆
涂第2个: ☆ ☆ ☆ ☆ ☆
五、画一画,你能行!(可以画你喜欢的任何简单的图形)(6分)
¤ ¤ ¤ ¤
1、比¤多画1个。
2、比¤少画2个。
3、和¤画同样多。
六、看图计算。 16分
七、根据要求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0分
八、按规律填一填。
九、是几就圈几
十、画一画,填一填,说一说。 5分
十一、把右边的6串葡萄圈起来,把从左边数第7串涂上颜色。
第五课时:复习《认识图形》
复习要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重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复习难点: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复习过程:
一、谜语导入
教师分别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谜语,让学生来猜。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二、根据特点进行分类
长方体: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 :光光的,能滚动 ……
三、练习
长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
正方体有( )个,球有( )个,
2、
从左起 ,第( )个是球,第( )个和第( )个是正方体,球的左边是( ),球的右边是( )
3、
长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
正方体有( )个,球有( )个,
4.请你试一试。
( )个正方形 ( )个三角形 ( )个正方体
5. 小明在家里拿来下面这些物品,你能帮他分一分吗?请把序号填在合适的括号中。
四、练习
1.填一填
(1) 是( )体,它有( )个面。它的每个面都是( )形。
(3) 是( ),上下两个面都是( )。
(4) 是( )体,它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
2.
3、数一数 ,填一填。
(1)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第八单元教案及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题:组织比赛(教材85页)
五、自学导航
1、课前,请学生了解爸爸、妈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
2、课前,请学生了解好朋友喜欢的运动。
快“六一”了,这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节日。老师想在班上开一个联欢会,想请小朋友们帮忙设计设计。
二、探讨交流
活动一:
了解学生“想要表演的节目”
活动二:
统计学生“最喜欢的食食品”
活动三:
统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
活动四:
统计学生“最喜欢去的景点”
三、动手操作
学生动手画简单的统计图。
四、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经历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
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目标
学会与人合作,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旧知识
1、象形统计图:用食物图形表示物体的多少的统计图叫象形统计图。
2、简单统计表:在表格中用数据表示物体的多少叫简单统计表。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情激趣
2.师生互动,探求新知
3.快乐学习,巩固提升
4.拓展思维,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课件
课题:买气球(教材86页)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1.○□○〓△□〓□〓□△○□△○△□△〓〓△
2.画一个统计图
3.○有()个
□有()个
〓有()个
△有()个
4.()最多,()最少,()与()同样多。□比△多()个,□比○多()个,○比□少()个,○比△少()个。
活动二: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调查全班同学喜欢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各有多少名同学?
2.学习小组四个同学比较一下,哪个同学的记录方法你最喜欢?
3.在数学书P86上的表格涂一涂。
4.说一说,你一共调查了()名同学,
喜欢()色的人数最多,喜欢()色的人数最少。
活动三:
1.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A.喜洋洋灰太狼
B.家有儿女
C.猫和老鼠
D.天线宝宝
2.调查你们大组成员,喜欢这四种节目的同学有哪些?
3.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说说你的方法。
4.喜欢哪种节目的人数最多,哪种最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能力目标:体验通过统计结果,进行判断与决策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预习、质疑,看书买气球内容,完成学案活动一至活动三,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交流展示
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三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
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
1.
2.
3.
4.
完善导学案2分钟。
第八单元反思:
8.1组织比赛
本节课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由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学习方法掌握得较少,因此,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侧重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这节课中,安排了两次合作学习。第一次是在“组织比赛”这个活动中,由组长带领组员一个一个依次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然后请组长根据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再由大家观察统计表,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绘制统计图。这次活动只是初步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调查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第二次是在“果汁生产”这个活动中,让学生运用调查的方法。组长成为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让大家为了完成调查任务而进行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2.充分运用激励性评价。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评价方式是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体现。同时,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和对学生评价方法的指导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在这节课中,我非常注重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在学生的两次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完成学习任务有先有后,我对先完成学习目标的学生说:“你们的速度真快!你们看,大家都在向你们学习”。对于那些速度比较慢的小组,我更多的是采用鼓励的方式,比如:别着急,相信你们一定做得很仔细。运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对那些速度快的小组起到鼓励的作用,还在全班树立了榜样,让大家都向他们学习;而对于慢的小组,让他们减小心理压力,使他们感觉学习并不困难。在评价中,我不仅经常运用激励性语言,还注重给学生象征性的鼓励,如:在小组调查“最喜欢的体育比赛”结束后,我对每个调查方法好、结果准确的小组都要送给他们小青蛙做奖励,让学生明白:只要你付出努力,你就会有收获。
不过,我觉得还有两方面做得不够。第一,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还应加强。一年级的学生,探究的意识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还没有真正掌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重视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方法。第二,还应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在“组织比赛”“饮料购买”“水果生产”这三个活动中,可以通过“老师介绍、师生共同探讨和学生独立说出统计意义”这三个过程加深学生对统计意义的理解。
8.2买气球
在本节课中,根据教材安排,引导学生开展“买气球”和“最喜欢的动画片”两个统计实践活动。
首先,努力使情境的设计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如:结合单元教学时间恰恰在“六一”儿童节前夕,让学生为庆祝活动出谋划策,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教科书安排的调查“学生最喜欢的电视节目”,通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学生对电视内容的认识和选择大多局限于动画片,因此结合学生特点我稍加改动变为统计“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气氛热烈而活跃。其次,力图体现师生共同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如鼓励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尊重学生的意见,努力创设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互动空间,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整理与复习(二)
1.改进活动方式,激发兴趣:在教学“你学到什么”时,采用“摘智慧果实”的游戏形式,利用生动的画面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2.注重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探究:本节课教学注重采用小组合作、同桌交流等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出谋划策,在相互交流中擦出思维的火花、相互补充,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3.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在课堂上创设“成功”的情境,让学生回顾自己成功的经历,欣赏自己的作品,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些都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教师信任的眼神、及时恰当的表扬以及来自同学激励的掌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半点)》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内容:
认识半点(第95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教学准备:
自备小闹钟一个,电脑课件一套,小动物的头饰多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电脑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
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二、认识半点
电脑出示钟面:7时半、8时半
1、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
所表示的时刻,你能发现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吗?
2、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
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
电脑再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师:你说一说
这两个钟面的时刻是多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3、认一认
电脑出示图片(即书中第93面的做一做)
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
4、电脑出示7时、7时半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表示的时
刻,看一看两根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三、练习反馈,激活思维
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
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
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
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就各位的
游戏。
3、小明、小军小强约定星期天上午9时半到健身房参加
锻炼,请你说说谁提前到、谁准时到、谁迟到?
出示图片
图1:小明9时半
图2:小军8时半
图3:小强9时
4、快乐的周末
第95面的第4题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谈话激趣:
在前两节课中小朋友们表现不错,想在今天的课上表现更棒吗?老师准备了一些奖章,想发给这节课表现最棒的同学。你们想得到吗?那就努力吧?
二、探究解题:
1、小朋友,今天有几只小猴子要来和大家玩游戏,你们欢迎吗?它们来啦。小猴子带来了一些题目,想请你们计算,能给小猴子满意的答案吗?。
(1)学生独立完成第10题。
(2) 指名交流。
(3)有错的小朋友订正。
2、小猴子们很高兴,又拿出一些卡片来考考大家,看看他们是怎样玩的?
(1) 根据猴子的方法,先指名两人上台示范一下。
(2) 同桌合作,师巡视了解情况,及时指导。
(3) 在书上写出算式,同桌互相检查。
(4)指名几组学生上台表演。
3、小组竞赛:请小猴子当评委,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1)独立计算12题,做完的举手,小猴子会给你们记录好。
(2)交流计算结果,找找算错的原因。
(3)公布竞赛结果。
4、完成第13题。
(1)独立计算,在圆圈内填上大于、小于、或等于号。
(2)独立思考判断后进行交流。
(3) 师生交流总结方法。
5、第11、17题。
师读题,学生填空。列式计算。
交流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 回顾评价。
这节课我们主要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减法进行了系统的复习,通过这节课你有何收获?谁应该得到奖章?
对于这部分知识,你还有什么想提醒其他小朋友要注意的?
指名生说说。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2020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第八单元)》,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2020年人教版
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
八单元)
八单元复习教案
单元重难点:
本单元围绕“问好”这个主题编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3篇
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借助图画阅读
文。读出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是本单元教学的另
个重点。本单元要继续训练根据信息做简单推断这项阅读能力。
语文八单元复习指导:
1.熟读19-21
和115页《三只白鹤》。
2.会背114页《画鸡》,会填空。
3.会写田字格生字组词,会认生字条并口头组词。会读113页词语。
4.会写句子:105页“形容词+名词”说句子,形容词是ABAB词。
5.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6.会默写11页“汉语拼音字母表”。
已学习的识字方法:结构分析法、加
加、减
减、换
换、编字谜、组词、反义词识字、对对子识字、看图识字等。
部分归类识字:
1、青——清、晴、情、请、蜻
2、女——姓、她、姐、妈、奶
3、氵——清、江、河、洗、池
4、扌——招、找、拍、捉、打
5、讠——请、讲、许、语、让
复习题
、基(jī)础(chǔ)知(zhī)识(shí)。(分)
1.把(bǎ)下(xià)列(liè)字(zì)的(de)音(yīn)节(jié)补(bǔ)充(chōnɡ)完(wán)整(zhěnɡ)。(10分)
p_____t____w____sh____l_____
瓢逃蚊甩领
___ú____ō___í____ián___án
熟拨奇棉拦
2.读(dú)句(jù)子(zǐ)写(xiě)生(shēnɡ)字(zì)。(10分)
jiāpà
(1)我自己
个人在感到很害。
jiějiezhuōtiáoxià
(2)了虫子唬我。
yībiébìng
(3)生为人除去痛。
3.仿(fǎnɡ)照(zhào)例(lì)子(zǐ)连(lián)
(yì)连(lián)。(8分)
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刷牙梳头擦手洗脸洗澡
4.把(bǎ)下(xià)列(liè)的(de)词(cí)语(yǔ)排(pái)队(duì)组(zǔ)成(chénɡ)
(yì)句(jù)通(tōnɡ
)顺(shùn)的(de)话(huà)。(6分)
(1)帮忙吧还是请你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里木瓜高高的
个从树上掉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bǎ)下(xià)列(liè)的(de)谚(yàn)语(yǔ)补(bǔ)充(chōnɡ)完(wán)整(zhěnɡ)。(11分)
(1)早晨下雨当________,晚上下雨到_______。
(2)朝霞________,晚霞行_________。
(3)_____雨山戴帽,____雨半山腰。
6.根(ɡēn)据(jù)
(kè)文(wén)内(nèi)容(rónɡ)选(xuǎn)
(yì)选(xuǎn)。(6分)
(1)相信“咕咚”很可怕的动物有。
①小兔②野牛③大象④山羊⑤小鹿⑥狐狸
(2)“咕咚”其实是。
①木瓜成熟后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②
种可怕的动物。
(3)小壁虎的尾巴是___________
①其他动物借给它的。②自己长出
条
尾巴。
二、阅(yuè)读(dú)理(lǐ)解(jiě)。(15分)
(
)
(kè)内(nèi)阅(yuè)读(dú)。(6分)
《棉花姑娘》节选
忽然,
群圆圆的小虫飞来了,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小虫说:“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裂开嘴笑了。
1.七星瓢虫是什么样子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姑娘的病好了以后,变得怎样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归类复习重点
填空
1.一个数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在43中,()位上是4,()位上是3。
3.5个十是(),()个十是100。
4.9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5.7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6.比60小1的数是()。
7.比69大上的数是()。
8.99比100少()。10
9.在10、8、13、22、51这几个数中,双数有()。
10.两个加数都是10,和是()。
11.6个一和8个十合起来是()。
12.74是()位数,74里有()个十和()个一。
13.()个十是40,()个十是80。
14.57里,5在()位上,表示5个(),7在()位上,表示7个()。
15.一个数,个位上3,十位上4,这个数是()。
16.从小往大数,67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17.60比()大1,比()小1,。
18.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19.把52、47、68、90、70、25、86、这几个数,从小到大的排列,70是第()个数,最后一个数是()。
20.十位上7,个位上是(),这个数是双数。
21.9个十是(),再加上()个是100。
22.7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个一和()个十合起来是32。
23.一个数个位上4,十位上6,这个数是()。
24.按规律写数。
15、20、25、30、()、()、()
88、86、84、82、()、()、()。
25.和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26.一个加数是18另一个加数是40,和是()。
27.被减数是76,减数是52,差是()。
28.
一角=()分10分=()角
7角=()分。60分等于()角。
1角7分=()分。9元1角=()角。
25分=()角()分。一元=()角=()分。
29.填元,角,分
一个鸡蛋6()
一双皮鞋70()
一枝钢笔()
*31、一个数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和是9,这个数字可能是()、()、()、()、()、()、()、()、()、()。
*32、一个数它的个位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
*33、一个数它的十位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
34、一个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是5,比十位上的数字小3,这个数是()
35、一个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是5,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的数字小3,这个数是()。
36、50比()大1,比()小1。
37、()比50大1,()比它小1。
38、比89大1的数是(),比它小1的数()。
39、88左边的8在()位,表示()个(),右边的8在()位,表示()个()
40、个位是5,十位是3的数()。
41、在31和43之间的双数有()个,单数有()个
42、比45大,比60小的两位数中,个位是6的数有()、()
43、按顺序填数:()、()、78、()、76、()、()、()
50、()、48、()、()、()、()、()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5-8方法一:15-5=1010-3=7
方法二:10-8=22+5=7
方法三:8+(7)=1515-8=7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总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
总数-运走的=没运走的
总数-吹灭的=没灭的(亮着的)
总数-下来的=树上的
总数-已经浇的=没浇的
原有的-卖出的=剩下的原有的-剩下的=卖出的卖出的+剩下的=原有的
总数-借走的=剩下的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用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画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
用一个正方体画出的正方形都一样。
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能折出4个长方形,或4个正方形或4个三角形。
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
29添上1是30,39添上1是(),49添上1是(),59添上1是(),99添上1是()。
100少1是()。40比()多1,比()少1.
10根10根的数,从10数到100.(10、20、30、40、50、60、70、80、90、100)
10个十是一百100个一是100.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几个十是几十,几个一是几。
十位是几表示几个十,个位是几表示几个一。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一个地数,相邻数是指这个数的前一个数(比这个数小的)和后一个数(比这个数大的)。
一共要搬的数-已经搬的=还要搬的。
筐外的+筐里的=总数
百数表中横着看,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竖着看,下一个数比上一个数多10.
同一行(除第一行)中前9个数十位相同;同一列中的数个位相同。
100以内个位和十位相同的两位数有:11、22、33、44、55、66、77、88、99。
100以内个位是6的数有:6、16、26、36、46、56、66、76、86、96.
100以内十位是6的数有:60、61、62、63、64、65、66、67、68、69。
1-100中个位上是0数有0、10、20、30、40、50、60、70、80、90、100
2个2个的数数(略)5个5个数数(略)
比大小;位数多的比位数少的大(三位数比两位数大,两位数比一位数大);位数相同,最高位大的数就大(两位数比较中十位数大的数就大);两位数中十位相同,就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
两数比较,较为接近叫差不多,也可叫多一些或少一些;相差较大,叫多得多或少得多。
个位是1、3、5、7、9的数是单数(奇数),个位是2、4、6、8、0的数中双数(偶数)
第四、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0+30=70想: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是70。
45+30=75想:先算40+30=70再算70+5=75
45+3=48想:先算5+3=8再算40+8=48
24+9=30想:先算4+9=13再算20+13=33
个位和个位加,十位和十位加(相同数位相加)
个位满十,十位多1;个位不满十,十位不变
原有的+跑来的=现有的原有的-跑走的=现在的
求总数
第一次的+第二次的=两次有的
已经摘的+没摘的=原有的
已经拼好的+没拼好的=一共要拼的
已经收的+没收的=一共要收的
没吃的+已经吃的=一共买的
易错:原有的+送来的=现有的原有的+送走的=现在的
卖出的+剩下的=原有的
45-30=15想:先算40-30=10再算10+5=15
28-7=21想:先算8-7=1再算20+1=21
34-8=26想:先算14-8=6再算6+20=26
个位和个位减,十位和十位减(相同数位相减)
个位不够减,十位少1;个位够减,十位不变。
车的座位总数-已经上车的=空座位数
求去掉部分:
总数-剩下的=已经吃的
总数-剩下的=划走的。
总数-剩下的=借走的
总数-没栽的=已经栽的
上午飞走的+下午飞走的=一共飞走的
总数-飞走的=剩下没飞走的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
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后再减。
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甲比乙多多少?乙比甲少多少?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
第五单元角分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1元=10角=100分1角=10分
1元=(2张)5角=(10)张1角=(5张)2角
5元=(5)张1元
10元=(10张)1元=(5张)2元=(2张)5元
20元=(2张)10元=(20)张1元
50元=(5张)10元=(50张)1元=()张20元+()张10元
100元=(10张)10元=(100)张1元
付出的钱数-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剩下的钱数)
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付出的钱数
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用去的钱数(商品的价钱)
按规律填数
6、12、18、()、()、()、()、()、()。
7、14、21、()、()、()、()、()、()。
8、16、24、()、()、()、()、()、()。
9、18、27、()、()、()、()、()、()。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第三、五单元 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 型 复习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数出1~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1~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复习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 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难点 1、序数。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上有练习题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三和第六两个单元,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两单元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可先让学生翻书看再说)
汇报: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这单元内容我们都要注意什么?
二、基本训练,根据学生汇报内容出相应的基础练习,每练习一项都要说做题方法及注意事项。
1、 看图写数。
师:你有什么提醒大家注意的吗?(阿拉伯数字不倒笔,占左半格,书写规范)
2、重视比较方法的梳理:一一对应比较;---数数比较
三者之间的比较(先两两比较,再选出最大、多、小、少的)
出示下列式题比大小。怎样比较不会出错?
程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3、加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表示第几个时要注意说明方向、顺序。如:从左往右数,第2个是( )。
重点练习从左(右)圈几个和第几个。
(1)图中一共有( )个图形。
(2)从右往左数, 是第( )个。
(3)从左往右数, 排第( ).
4、相邻数:()6()。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5、 10以内数的组成。递增、递减、交换方法。
“对口令、找朋友”游戏进行复习10以内的组成。
6、10以内的加减法;
(1)写出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2)在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出示计算卡片练习。重视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如:( )+6=6,尤其是( )-3=3,学生容易填成0。
在○里填上“+”或“-” 9○6=3 6○5=1
7、 用数学解决问题。
(1)看图列式:一图一式、一图二式、一图四式。
(2)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复习:加强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1)妈妈买了3个苹果,有买了2个梨,苹果和梨一共有几个?
2)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3个,还剩几个?
3)8个小朋友玩跳绳,走了一个,还剩几个人?
4)花丛里有7只蝴蝶,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
5)池塘里10只青蛙,走了2只,还剩几只?
三、通过这两单元的复习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第二课时
一、1.圈一圈,连一连。(共8分)
2.数一数每种花各有几朵,写一写。(共5分)
3.涂一涂,填一填。(共10分)
(左) (右)
把左边的3个 涂上红色;把右边的5个 涂上绿色;给从左边数排第5的 涂上黄色。
绿 比红 ( ), 红 比黄 ( )。(填“多”或“少”)
4.请你填上合适的数。(共12分)
5>( ) ( )4
2
1( ) ( )
5.要使盒子里都是5个皮球,每个盒子里要添上几个皮球?请画上去。并写数。(共16分)
6.把4个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写一写。(共6分)
7.请你先写数,再填空。(共10分)
8.比一比,看谁吃得多。(共12分)
( ) ( ) ( ) ( ) ( ) ( ) ( ) ( )
10.看图回答问题。(共9分)
一共有( )个人在排队买票, 排在第( ), 排在第( )。
11.把5枝花插在两个花盆,有几种插法,请写出来。(共8分)
四、想一想,做一做。(13分)
1、写出 上的数: 2 3 5
4 3 1
2、
3、看图填数。
比 少 ;
比 多 。
4、从左边起涂颜色。
涂 2 个: ☆ ☆ ☆ ☆ ☆
涂第2个: ☆ ☆ ☆ ☆ ☆
五、画一画,你能行!(可以画你喜欢的任何简单的图形)(6分)
¤ ¤ ¤ ¤
1、比¤多画1个。
2、比¤少画2个。
3、和¤画同样多。
六、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分
七、看图计算。 16分
八、根据要求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0分
九、按规律填一填。
十、是几就圈几
十一、画一画,填一填,说一说。 5分
十二、把右边的6串葡萄圈起来,把从左边数第7串涂上颜色。
第三课时测试
加深对0的理解:在不同情境中,0的含义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0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和温度计上的“基准”0度。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0的含义。
复习第三、五单元 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看图数数
比大小
序数、相邻数、单数、双数
数的组成
加减法、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计算
用数学
教
学
后
记
教学设计
课 题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复习
复习内容:认识物体和图形
课 型 精讲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媒体课件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教师分别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还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谜语,让学生来猜。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二、根据特点 进行分类
1、让学生小组进行和做,把老师写的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并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分?理是什么?
2、总结出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特征。
长方体: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 :光光的,能滚动 ……
三、练习
1.数一数
( )最多,( )最少,( )和( )同样多。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2.用小棒分别摆一摆。
我摆一个△用了( )根小棒,
摆一个 用了( )根小棒,
摆一个 用了( )根小棒。
3.数一数.
(1)
有 ( )个,有 ( )个,有 ( )个。
(2)
有( )个 ( )个
( )个 ( )个
4.数一数
长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
正方体有( )个,球有( )个,
5
从左起 ,第( )个是球,第( )个和第( )个是正方体,球的左边是( ),球的右边是( )
6.
长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
正方体有( )个,球有( )个,
7.请你试一试。
( )个正方形 ( )个三角形 ( )个正方体
8. 小明在家里拿来下面这些物品,你能帮他分一分吗?请把序号填在合适的括号中。
第二课时
一、复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
二、活动
1、沿虚线折一折,看看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样,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分组进行).
2、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
①长方形有几条边?正方形有几条边?
②长方形四条边怎么样?正方形四条边怎么样?
③长方形与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教师归纳:
长方形有四边条,正方形也有四条边,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长方形对着的两条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三、练习
1.填一填
(1) 是( )体,它有( )个面。它的每个面都是( )形。
(2)( )形有3条边,3个角。
(3) 是( ),上下两个面都是( )。
(4) 是( )体,它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 )形。
2.
(1)有( )个 , ( )个
有( )个 , ( )个
(2) ( )最多,( )最少,( )和( )同样多。
(3)
比 多( )个, 比 多( )个。
(4)
比 少 ( )个, 比 少( )个。
3.
4.数一数
有( )个 ( )个
( )个 ( )个
5、数一数 ,填一填。
(1)
认识图形
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长方体 长方形
正方体 正方形
圆柱体 圆 形
球 体 三角形
教学设计
课 题 第六单元复习——11——20各数的认识 课 型 复习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以达到熟练的掌握。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进制。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十位、个位的认识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熟练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十位、个位的认识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熟练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复习巩固
一 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到数学乐园去玩,好不好?但是有个条件,必须要过以下几关,敢不敢迎接挑战?
第一关:(数数,从0——20正数、倒数、双数、单数)
第二关:对口令
第三关:计算
二、新受
师:同学们顺利的闯过了这三关,我们来到了数学乐园,数学乐园里有这么多的果树,快看看都有哪些果树?
生答:苹果数、梨树、桃子树
师:快点数一数每种果树各有多少棵?
生:苹果树6棵、梨树9棵、桃树5棵
师:根据这些信息谁能提个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师:谁会列式计算生:6+9+5=20
师:智慧老爷爷看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拿来了水果招待我们,看看有多少个水果?
主 体 设 计
生:16个
师:16是个几位数,各位是几,表示什么?十位的数是几?表示什么?
生:16是个两位数,各位的数是6,表示6个一,十位的数是1,表示一个十。
师:这个数是由几个一和几个十组成的?
生:6个一和一个十组成的.
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小动物们也都来和您们交朋友了。
师:小狗的左边有6只小动物,小狗的右边有8只小动物,这一排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生:15只
师:怎样列式?
生:6+8+1=15
师:小动物们想出题考考你们,敢不敢迎接挑战?
生:敢
三、巩固练习
1、按顺序填数
2、填空
3、看图列式计算
4、看数画珠子
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读出下面各数.
24 46 54 18 80 98 13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十六( ) 四十五( ) 八十九( )
五十八( ) 六十四( ) 九十( )
七十九( ) 八十一( ) 一百( )
3、填空.
(1)3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25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 )个十和( )个一组成23.
(4)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
4、在○里填上“>”、“
5、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5+( )=13 3+( )=12
4+( )=12 4+( )=13
5+( )=14 5+( )=12
2+( )=11 6+( )=14
10+9= 9+1= 2+5= 8+10=
5+5= 3+4= 3+12= 6-3=
4+6= 10-9= 2+7= 4+10=
6+10= 6+1= 4+6= 6-6=
5+12= 4+2= 3+5= 2+8=
6+2= 10+3= 0+3= 6+1=
3+6= 11+7= 9+0= 0+4=
3+7= 12+4= 19-5= 5+4=
4+4= 10-7= 9-3= 8-6=
7+2= 10+10= 17-3= 7-4=
6-3= 4+3= 16-5= 9-2=
6-4= 5+5= 9-4= 6-2=
3+7+2= 5+5-4= 7+2+1= 10-1+0=
8-5+10= 18-6-10= 10+4-2= 4+4-3=
9-7+8= 4+6-2= 17-4+0= 9-3+10=
四、小结:师:天快黑了,我们该回去了。今天你们玩的开心吗?把你今天
第二课时
综合复习第五、六单元
一、 计算。(18分)
二、填空。(44分)
1、一个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 )。
2、一个数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
3、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 )。
4、20里面有( )个十。
5、比18大1的数是( )。
6、16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7、○1一个加数是10,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 )。
○216—2=( ),被减数是( ),减数是( ),差是( )。
8、按规律填数。(6分)
○1 8、9、( )、( )、12、( )
○2 10、( )、14、16、( )、( )
○3 ( )、( )、18、17、( )、15
○4 ( )、13、15、( )、( )
9、在10、3、6、2、16五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写出四道算式。(4分)
( )+( )=( ) ( )+( )=( )
( )—( )=( ) ( )—( )=( )
10、4 +6( )+3( )—2( )
3 +5( )+2( )+8( )
11、在 ○.里填上“>、
10+4○.13 16—10○.8 11+3○.13 18—8○.1
12、(8分)
写作:
读作:
13、写出时间。(4分)
升旗 踢球 吃午餐 上课
三、判断。(4分)
1、数位表从左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 )
2、写10到20各数时,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 )
3、19—7=12,减数是19,被减数是7,差是12。( )
4、10+8-2=18。 ( )
四、实践操作。(10分)
1、
○1把左边的10个圈起来,右边第二个涂色。(2分)
○2一共有( )正方形。(1分)
2、看数画珠子,再填空。(4分)3、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和分针。(3分)
五、用数学。(24分,每题各4分)
1、一个加数是11,另一个加数是2,和是多少?
2、被减数是16,减数是4,差是多少?
教学设计
课 题 第八单元复习——认识钟表 课 型 复习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珍惜实践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地看出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 能够迅速、准确地看出整时和半时。
教学准备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问题导入:
师:你们每人桌上都有一个生活中的小伙伴,是谁呀?
钟表是用来做什么的?
你们认识时间吗?(指名学生回答)
结合学生的经验,让学生拨出认识的时刻
让学生拨出自己认识的时刻。并提出,不会拨的小朋友可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拨的。
投影展示
可以出现的三种情况:
拨出整时 拨出半时 拨出几时几分
认识整时
1、 结合拨出的整时刻,出示其中的三个,让认识的学生说出时刻,少数不认识的也会在其中找到整时的特点,慢慢学着认。
说完三个时刻后,教师规范学生语言,再出示两个时刻让学生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进一步认识然后问这样的时刻都是整时,仔细想一想你们是怎样认识整时的?
(总结整时的特征,让全体学生都认识整时)
认识半时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对比认识整时的方法来讨论如何认识半时,得出认识半时的方法在对比中加深印象(学生小组讨论)
出示三个时刻巩固
认识钟面
课件出示钟面时针分针及12个数字在闪动
提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写时刻
1、 认识点子表上的时刻
出示两个整时一个半时让学生认并问一问在哪见过这种表示方法,为后面的写法做准备。
2、 写时刻
教师板书学生学写并知道数字表示法,电子表的表示法是一样的
学生完成作业纸上的内容,小组订正。
综合练习
1、 找座位
2、 小朋友的一天
教师说时刻学生在钟表上拨并及时订正。
教学设计
课 题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课 型 新授
备 课
时 间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能够熟练的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两种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布娃娃图片移动的数字卡片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数的组成:
2.板演:
8+5= 8+7=
9+5= 9+7=
8+6=
3.口算:
7+( )=10 7+3+4=
7+3+1= 7+3+2=
7+3+3=
提问:7加几等于10?
二、复习凑十法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9加几、8加几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是用什么方法算得又对又快?(用凑十法)对!用凑十法来计算,谁能告诉大家9加几怎样凑十?(9和1凑成十)8加几怎样凑十?(8和2凑成十)那7加几呢?(7和3凑成十)你们真聪明,7加几还没学,你们就知道了用7和3凑成十来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凑十法.(板书课题)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1.教学例1.
(1)出示娃娃图:先贴出7个红色布娃娃,再贴出5个黄色布娃娃.
师说:谁能看图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题:有7个红色布娃娃,5个黄色布娃娃,一共有多少个布娃娃?
师问:根据同学们编的题,应该怎样列式?怎样算?(板书:7+5=12)
师问:7+5=12你是怎样想的?
老师指名一个同学到前面边口述边演示想的过程.
老师指布娃娃图说:我们看到7,想到了3,于是就要先把5个黄色布娃娃分成3个和2个,7个和3个凑成10个,10个再加剩下的2个,等于12个.
(2)谁能看算式把想的过程再说一遍?学生说老师连线:
师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3和2?
2.教学例2.
想一想:
7+4=□ 7+6=□ 7+7=□
师说:我们不看图、不摆实物,这几道题谁会算?
自己小声说怎样想.两人一组悄悄算.
指名说:7+4=□怎样想.
7+6=□怎样想.
7+7=□怎样想?
师说:你们真聪明,不用看图、不用摆实物、运用凑十法很快就把这几道题算出来了.
3.教学例3.
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7+8=□ 7+9=□
引导学生这样想:你们学过9+8=17,8+9=17这两道题吗?
为什么9加8得17,8加9也得17?
(因为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师问:你们算过8+7,9加7的题吗?看到7+8,7+9这两道题怎么想?
想:8加7等于15,7加8也等于15.
想:9加7等于16,7加9也等于16.
师说:对,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来计算更简便,就不用凑十了.这样能很快说出得数.
齐读黑板上的式题.
4.小结.
今天我们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共6道题.这6道题中是用两种方法来计算的,第一种用凑十法;第二种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同学们在计算当中,要认真审题,见到大数加小数的题,就用凑十法计算;见到小数加大数的题,就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三、巩固反馈.
1.口算,并说想的过程:
7+3+1= 7+3+3=
7+4= 7+6=
7+3+4= 7+3+2=
7+7= 7+5=
7+5= 9+7= 8+7=
7+6= 7+9= 7+8=
2.移动7,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3.猜一猜,苹果代表多少?
7+7= 8+7= 7+6=
7+5= 7+8= 7+4=
9+7= 8+9=
7+9= 8+6=
4.先说出得数,再写算式:(写在练本上)
第二课时
四、应用题:
(1)教室里有8个小朋友,又进来4个,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个小朋友?
这道题求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把教室里的小朋友和又进来的小朋友合起来,列式为□○□=□( ),答:现在教室里有______个小朋友.
(2)教室里有8个小朋友,出去了4个小朋友,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个小朋友?
这道题求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从教室里的小朋友里面去掉出去的小朋友,列式为□○□=□( ),答,现在教室里有______个小朋友.
2(1)小云有9个纸飞机,又做了4个,现在有多少个?
(2)学校有10只兔子,卖了7只,现在有多少只?
先让学生读懂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再列式计算.
3.选择正确答案.
从树上飞走9只小鸟,又飞走了4只小鸟,两次共飞走了多少只小鸟?
小云这样做 9+4=13
小明这样做 9-4=5
小华这样做 9+4=13(只)
小林这样做 9-4=5(只)
他们4个人中谁做得对?为什么?
4.让学生自己编题练习.
5、有50个花生,大猴吃掉30个,小猴吃掉10,还剩多少个?
师:请你帮小猴算一算.
订正:你是怎样算的?
6、同学们前年栽了30棵树,去年栽的和前年同样多,今年又栽了50棵,三年一共栽了多少棵?
师:你会解答吗?请你试着做一做.
订正:你是怎样想的?
7、出示图片“填一填”
把10、20、30、40、50填在圆圈里,使
每条直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第三课时测试(数学冲刺100分)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
10-3 8+4 9-1 9-8 8+2 15+3
8+7 7+5 5+6 3+9 11-1 9+6
8+8 6+7 8+6 9+8 2+9
2、()里应填什么数?
(1) 比9大2的数是(),比7多4的数是()。
(2) 写出得数是13的四道算式?
( )、 ( ) 、( )、 ( )
(3) 练习
9+()=13 8+()=15 12-()=2
()+7=14 ()+()=12 ()+()=19
第八单元分析
一
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用10以内的加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是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三是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学习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它数学知识打好基础,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为以后的学习切实打好基础。
3、得数在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材中采取的是:以学习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合起来”的感性经验建立加法的初步概念;利用学生已有的“去掉一些”的感性经验建立减法的初步概念。教材有计划地安排从“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再到“一图四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4、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各有大量例题,让学生通过学习例题,应用所学的数学方法,主动探索其他算式的计算。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动手实践、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习方法发生较大变化。
二
单元目标要求
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式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三
单元设计意图
得数在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材中采取的是:以学习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合起来”的感性经验建立加法的初步概念;利用学生已有的“去掉一些”的感性经验建立减法的初步概念。教材有计划地安排从“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再到“一图四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各有大量例题,让学生通过学习例题,应用所学的数学方法,主动探索其他算式的计算。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动手实践、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习方法发生较大变化。新
四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第八单元分析
一
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用10以内的加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是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三是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学习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它数学知识打好基础,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为以后的学习切实打好基础。
3、得数在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材中采取的是:以学习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合起来”的感性经验建立加法的初步概念;利用学生已有的“去掉一些”的感性经验建立减法的初步概念。教材有计划地安排从“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再到“一图四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4、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各有大量例题,让学生通过学习例题,应用所学的数学方法,主动探索其他算式的计算。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动手实践、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习方法发生较大变化。
二
单元目标要求
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式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三
单元设计意图
1.加法和减法意义的教学分四个阶段进行。
教学加法和减法,首先要教学运算的意义。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要在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才能教学。
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是抽象的概念,形成概念需要很长的过程。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单元只要求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经过四个阶段的教学,逐步达到这样的要求。
(1)联系生活经验以及分与合的思想,初步认识加、减法。
第40~47页是教学加、减法意义的第一阶段。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分与合的思想,有意义地接受加法和减法,知道加、减法的一些知识。
①通过例题讲解运算意义。在加法例题的情境图里,3个小朋友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学生立即会想到“合起来一共5个小朋友”。这里的“合”是加法概念的生长点,也是加法意义的核心成分。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3“加”2计算,很自然地引出了加法运算。
减法例题设计了两幅内容连续的画面,呈现原来有5个小朋友浇花,走了2个小朋友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结合现实情境和具体数量关系感知减法的意义。
②变换情境内化运算意义。从例题里接受的运算意义需要及时巩固,两次“想想做做”的第1题都是看图写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让学生在变化的情境里继续感受运算的意义。每题都是三幅图(三小题),左起第一幅图的算式已经写出,要求学生联系图意体会算式的意思,并填写得数。第二幅图的算式里缺一个加数或缺减数,要求学生依据图意先补充式子,再算得数。第三幅图的算式让学生独立写。可见,学生对运算意义的内化是逐渐提高要求的。
学生能否正确写出算式,理解图意是关键。要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帮助他们把图意说清楚。特别是减法的最后一幅图,必须想到荷叶上原来是4只青蛙,这是算式的一个数据,也是写减法算式的难点。
③操作学具体验运算意义。两次“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变换认知角度,通过画图形表达算式的意思,反馈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教学时要注意三点:先让学生说说算式的意思。如2+3是2个和3个合起来,5-3是从5个里去掉3个。再让学生体会左边第1小题的图为什么这样画,并完成另两题。最后组织学生议论,还可以怎样表示算式的意思?画别的图形、摆学具、操作铅笔等实物可以吗?从而对运算意义有较概括的体验。
(2)通过“一图两式”发展对加法和减法的认识。
第48~53页是教学加法和减法意义的第二阶段。根据一幅图中“合起来”的数量关系写两道加法算式;根据一幅图里总数的构成,从中去掉一部分,剩下另一部分的数量关系,写两道减法算式,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因此,从“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不是算式数量的变化,是对运算意义认识的发展。
①例题让学生体会“一图两式”。第48页例题求一共多少人植树,两个卡通分别在情景图的右上角和右下角观察。一个卡通先看到近处的队伍中有5人,再看到远处还有1人推着车,于是列算式5+1=6。另一个卡通先看到身旁的1人,再看到另外5人,列出算式1+5=6。两个算式虽然不同,但只要把两部分学生人数合起来,都能算出参加植树的人数。
第50页例题一共有6人植树,通过已知男同学人数求女同学人数和已知女同学人数求男同学人数两个问题,列出两道减法算式,直观显示从6人里去掉一部分,剩下另一部分。
这两道例题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现象,列出不同算式,体会“一图两式”。
②“试一试”和“想想做做”帮助学生掌握“一图两式”,教材充分考虑了“一图两式”是教学难点,经常“扶”学生一把。
第48页在辣椒图下面列出3+4=7,这道算式是顺着图意列的,算式里的“3”和“4”分别与图中的3个青辣椒和4个红辣椒上下对应。让学生补充另一道算式,体会只要把两种颜色的辣椒个数相加,都能得到辣椒的总数。同样,第50页在萝卜图下面顺着图意,对应着两部分萝卜已经有算式7-2=□。让学生填写另一道算式的减数和差,再次体会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剩下的是另一部分。
教材对学生的“扶”体现在两点:一是顺着图意思考的算式比较容易,教材已经写出,让学生写另一道算式,着重体会这道算式的意思以及和图的关系,从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二是另一道算式只填第二个加数或减数,已有的第一个加数和被减数降低了补充算式的难度。
“想想做做”和练习六里加法的“一图两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减法的“一图两式”只要学生写减数,一般不要他们写被减数。一方面是适当降低要求,另一方面防止出现其他意思的减法算式。
(3)通过“一图四式”感受加、减法的联系,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第54~60页是教学加、减法意义的第三阶段,在“一图两式”的基础上继续提出“一图四式”的要求。四道算式中的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分别在第二阶段教了,现在只是把两个“一图两式”组合成“一图四式”。通过组合,感受加法与减法间的内在联系。尽管本单元不给加法和减法下定义,更不讲“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学生还是能在现实情境和具体的算式里“有所感觉”。这种“感觉”,使他们对减法的理解又深入了一步。
教学有关8、9、10的加、减法的三道例题都是“一图四式”,三次“试一试”也都是“一图四式”。另外,第54页“想想做做”第1题和练习八第1题也是“一图四式”。教材提供这么多机会,让学生反复经历“一图四式”的过程,其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体会运算的意义。
“一图四式”的教学着重安排在第54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三个层次。
①例题在情境图下面已经列出四道算式,让学生写出得数。这是他们首次接触“一图四式”。教学要注意三点:一是仔细看图,统一看法。学生对情境图一定很有兴趣,各人观察的切入点不同,获得的信息也不同。如2人有救生圈,其他人没有;1人戴游泳帽,其他人不戴……这些信息与下面的算式无关,必须排除。要组织学生交流,把观察点放在“池里有5人,池边有3人”上。二是让学生解释算式的意思。在写出得数后,先一道一道地进行。然后两道加法算式为一组,两道减法算式为另一组,一组一组地解释。三是让学生看一看,根据一幅图列了几道算式,其中几道加法、几道减法,从而知道“一图四式”。
②“试一试”根据图意已经列了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让学生写另一道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这样安排是激活“一图两式”的经验,把两个“一图两式”组合成“一图四式”。教学时也要注意三点:第一,引导学生联系图意,从6+2=8写出2+6=8,从8-2=6写出8-6=2;第二,安排学生分别复述两组算式的意思;第三,让学生体会怎样写出这幅图的四道算式。
③“想想做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会“一图四式”。还要思考右边的图为什么只写两道算式,体会每道算式都有两种解释。
(4)在应用中加强理解。
第66~70页是教学加、减法意义的第四阶段。引导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问题中的“合”或“分”的关系,选择加法或减法解决问题,继续理解运算的意义。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蕴含在事件的过程中,发现数量关系的方法是让题意“活”起来,使情境“动”起来。在看图、想图、说图的活动中了解事件的发生与发展,理清其中数量的变化状况,与头脑中已有的加、减法概念相互呼应,从而选择适宜的运算。另外,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计算,对理解运算意义也是有益的。
2.教学加法和减法计算,引导思路、发展思维、有效练习。
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这些数的分与合,很多学生还在生活中进行过简单的加、减法计算,这些都是教学10以内加、减法的重要基础。教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一方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另一方面加强算法引导,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计算。
(1)不把算法强加给学生。
由于本册教材加强了分与合的思想以及加、减法意义的教学,所以大多数学生能够应用数的组成的知识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当然,也会有部分学生可能凭直觉说出得数,甚至通过数数得到结果。对这些学生,在不否定他们算法的同时,可以引导他们改变思考方法。
①联系运算意义想算法。加法是把两个数“合起来”;减法是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从中去掉一个数。这里的“合”与“分”和前一单元数的“合”与“分”意思一致。突出加法算式的“合”、减法算式的“分”,学生容易应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如加法的第一道例题,3+2是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这是很自然,也是很流畅的思路。又如减法的第一道例题,5-2是从5个人里去掉2个人。因为5分成2和3,所以去掉2还剩3。
从表面上看,这两道例题似乎没有讲算法。其实是把探索算法的机会留给学生,通过运算意义带出算法。
②通过一些设计引算法。如果说5以内的加、减法,由于数比较小,学生还能凭感觉说出得数。那么,随着运算的数逐渐变大,说出得数就越来越难了。因此,教材在教学有关6、7的加、减法时,加强了算法的引导。第49页第6题,6只蜜蜂排成一行,看图填算式□+□=6。在学习数的分与合时,学生已经很熟悉这样的图,能够每次移1只蜜蜂,有序地说出6的一组分与合。教材让学生利用经验,通过写算式体会6的组成能计算6的加法。类似的安排还有第51页第6题、第55页第5题、第56页“试一试”等。
③结合渗透数学思想以及和、差的变化规律,启发其他算法。第62页的例题教学求未知加数,渗透方程思想。计算8+()=10的思考方法与加、减法不完全一样,学生会有一定困难。要指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含有括号的式子的含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求括号里的数的方法,着重让学生体会可以从分与合的角度想10可以分成8和几或8和几合成10,从而求出括号里的数。63页“想想做做”让学生继续体会求未知加数的含义和基本方法。其中还多次让学生计算成组的题,如3+2、3+3、3+4,7-4、7-5、7-6等,学生通过算算比比,就发现了相邻算式间的联系。利用一道已经掌握的算式帮助计算邻近的算式也是一种有效的算法。第58页第4题,根据2+6=8,不计算就在2+4和2+7中找到得数比8小的算式,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启示学生利用相邻算式帮助思考。单元复习整理出加法表和减法表后,找出表中横着、竖着、斜着一行算式的规律,也有助于学生利用熟悉的算式帮助计算其他算式。
(2)练习形式活泼多样,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
熟练地口算加、减法需要充分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①为计算题配置有趣的背景,如送信、青蛙跳伞、小鸡回家……这些背景为计算练习增添情感色彩,能调节学生的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这些练习还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为了帮助小动物,要认真地算,争取都算对。
②组织学生互练。如第43页第5题、第49页第5题等。练习用的算式卡片和数字卡片制作方便,一人出题,其余人口答,容易进行。这样的练习要经常进行,并且应该延续到后面的计算教学中去。
③安排学生自练。如第52页第1题,照书上那样做九张数字卡片,每次任意拿出两张,用大数减小数。又如第55页第2题、第56页第1题等。这些练习只摆卡片,不需要书写,学生不觉得累,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有利于主体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④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口算水平。练习六第3题给16道口算题加上色块,在练习七、练习八和单元复习里也各出现一次,是用于检查口算能力的。16道题一般在2分钟内完成,不要提过高的速度要求,个别学生还可以再多用一点时间,要鼓励学生争取全部算对。如果有错,要及时改正。
⑤通过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一道题内连续进行两次加、减口算,对掌握10以内加、减法无疑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利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进行第二步计算,能锻炼短时记忆,培养注意力的转移和集中。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口算能力的提高。为此,先引导学生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写在第一个运算符号的下面,看着写的这个数继续算下去。在学会这样思考后,逐渐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记在心里,进行下一步计算。
3.改革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应用题教学确实存在许多弊端。首先表现为题材封闭,应用题都是教材为学生编就的,学生感受不到应用题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失去了在实际情境中收集、表述信息的机会。其次是呈现形式单调,几乎都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和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比反差太大,学生学习应用题是为了解答应用题,不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分析应用题时不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偏重形式逻辑和抽象的数量关系。四是解题时过分拘泥于不必要的细节,给学生制造了一些人为的约束,牵制和分散了学生的精力。
教材安排了许多现实的、有意义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题材开放,以图画、对话、表格等形式呈现生活原型;还给学生收集、表述、加工信息的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问题或提出问题;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把解决问题和计算教学结合在一起。
本单元许多计算题都是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来的,如教学的第一道加法算式3+2=5和第一道减法算式5-2=3分别是解决一共有几人浇花和还剩几人浇花的问题。教学的加减混合算式7-2+3是汽车里原来有7人,到站后下车2人,上车3人,为计算汽车里现在有几人这个问题列出来的。所以说,本单元既是教学加、减计算,也是教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把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和计算教学结合起来至少有以下好处:一是使计算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方法教学和技能练习,还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教学。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教学计算,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使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数学教学的经常性内容,得到切实加强。三是现实的、熟悉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已有知识,有利于理解运算的意义,探索计算方法,有助于形成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有层次地进行的。
教材一方面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结合起来教学,另一方面也设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线索,使教学活动扎实地展开。
①呈现方式:图画——图文结合——简单的符号。
在5以内加、减计算中,实际问题都用图画方式呈现。原因有三点:一是物体的个数少,画面能够容纳;二是图画有趣,学生喜欢且容易看懂;三是信息直观,容易收集。如练习五第1题右边一题,左边3只兔,右边2只兔,下面是□+□=□,学生一看就明白是把两边的兔合起来。
从6、7的加、减计算起,实际问题采用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用语言表达物体的个数,就不需要把所有物体都画出来了,能使画面简洁。学生也无法在图画里数出答案,必须进行计算。如第60页第6题里说了“小芳种10棵向日葵”这句话,图中就不把10棵向日葵都画清楚,“还剩多少棵没有采”只能计算。二是便于提出问题。如第53页第7题,如果不用文字叙述,问题很难表达。由于学生识字尚少,独立阅读有困难,所以,文字表达的条件和问题,教师要读给学生听。
从第61页起,安排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括线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直观地看到加法是把两部分合起来的运算;减法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
②信息容量:少——多。
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起步阶段,出现的是小情境,如第41页第1、4题等。小情境里的信息少,一般只解决一个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理解问题的数学内容,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在第44页第1题里,盘子里桃的个数的变化是数学信息,算式4-4=0表达了这种变化,是求盘里还有几个桃的数学方法。在解决小情境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安排学生仔细读图,充分说出在图里看到些什么、有多少,以及由此想到了什么。然后要安排学生看图下面算式的运算符号,体会式子的含义。当根据图画想到的问题与算式的含义一致以后,解题就顺利了。
在学生能够解决小情境里的问题后,适量出现一些大情境,如第47页第4题。图画里的信息多,可以提出和解决许多问题。让学生看图说出几道算式,培养对信息的简单分类和选择利用的能力。如树上有2只鸟,又飞来1只,一共有3只鸟;3个小朋友跳绳,2个小朋友观看,一共5个小朋友。又如第69页第5题,根据画面中的各种动物列出不同的连加、连减算式,体会数学问题的多样性。教学开放情境里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引导学生把观察和思考集中在一种物体及其数量上,防止信息相互干扰。如观察小鸟的时候,暂时不要观察小朋友;观察兔子拔萝卜时,不要观察猴子摘桃。待一种物体的算式列出来以后,再去观察另一种物体。二是要组织学生间的交流,尤其是各人观察的物体不同,获得的信息不同,思考的问题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从而体会情境的开放和问题的多样,但不要每个学生把所有的算式都列出来。
(3)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
本单元结束时,安排一次场景型实践活动《丰收的果园》,让学生综合运用认数、计算和位置等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在丰收的果园里有梨树和苹果树,各种小动物正在收获水果。画面中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和回答。要注意的是,回答这些问题不是这次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要让学生感受这些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到画面中去选择有关的信息,更要让学生试着提出一些问题并自己解决。如果学生都能积极热情地参加活动,主动地与同伴合作交流,增进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就达到了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
四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2、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10以内所有加减法。重点: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难点:加深认识10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课前准备:挂图或光盘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情境导入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三、练习巩固四、全课小结以儿歌的形式导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通过引出学生对图意的不同理解,再把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及时引到正题,而后放手让学生说得到算式结果的多种途径,引发一些精彩的思考方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通过独立抛花片,自主写算式以及汇报交流得到全部的算式这些自主探索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掌握10以内所有加减法。教
学
反
思
课题: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会正确地叙述图意,理解“求和”“求剩余”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图画应用题。(能运用数和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2、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和语言表达能力。重点:理解图中数量关系。难点:正确选择算法。课前准备:挂图或光盘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教学图画应用题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通过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追问学生明确,要把两部分合起来,必须用加法来算。进一步认识图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会正确地叙述图意,理解“求和”“求剩余”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图画应用题。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沟通加法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和语言表达能力。教
学
反
思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求未知加数的含义,掌握求求知加数的思路。(能运用数和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2、通过合作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重点: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会正确填写求知加数.难点:能正确填写算式中的求知加数。课前准备:挂图或光盘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自主探索,体验合作
三、深化巩固,练习体验、四、总结点拨
通过先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内容用评议叙述出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摆学具,积累感性认识,再经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探索出求求知加数的几种方法。理解求未知加数的含义,掌握求求知加数的思路。教
学
反
思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熟练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联系。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算式。
难点:图画应用题的计算和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课前准备:光盘和口算卡片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创设情境通过写一写、采花蜜、口算比赛、比一比的练习,学生能够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算式。通过观察、比较,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锻炼表达。二、进行练习
三、总结
教
学
反
思
课题:练习八2第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进一步理解相关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2、在进一步体会减法算式实际意义的同时,感受其中蕴含的规律,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重点: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算式。
难点:图画应用题的计算和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课前准备:光盘和口算卡片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解决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问题的方法,能够自主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四道题采用逐步放开的形式,从引导审题、说题意、列式计算、交流算法到完全自主审题列式,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进一步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进一步理解相关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通过适当进行题组的比较,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相关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的同时,沟通各种题型之间的联系。在进一步体会减法算式实际意义的同时,感受其中蕴含的规律,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通过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填出相应的得数;再让学生联系情境图,说一说每道算式的实际意义,并比较这一组减法算式,逐步渗透函数的思想。
教
学
反
思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学生正确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2、能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正确进行连加、连减的口算。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运用数和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重点: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顺序。难点:理解图意列出算式。课前准备:挂图或光盘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创设情境,感知连加二、观察合作,探究连减三、巩固深化四、总结评价通过操作学具,初步体会到连加和连减的过程,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为学习新知埋好伏笔,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通过比较两个计算的方法让学生认可连加。老师的追问非常有必要,对算理细致地分析可以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有收获。连加算式的学生正确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通过丝瓜图的表述对学生来说困难比较多,所以摘丝瓜的过程可以分布呈现,尤其是第2次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1条是从5条里面摘掉的,为正确计算做准备。举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会感兴趣,大多数学生会是模仿,老师要肯定学生的思考,但要注意引导:举例范围要广,表述简洁明了。大多数学生能很快地列出连加算式,但连减有困难,所以列连减算式花的时间要充分,交流时让学生联系具体的情境解释自己的想法。教
学
反
思
课题:加、减混合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观察、联系生活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2、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在教师指导下能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里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能运用数和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景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顺序。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图中的动作过程。课前准备:挂图或光盘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自主观察,合作探究四、课堂总结教
学
反
思
课题:练习九第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和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以及连加、连减的含义,体会加减法的联系和连加连减的应用。2、培养观察表达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重点:巩固和是10的加法及相应减法以及连加连减的含义,体会加减法的联系。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课前准备:光盘和口算卡片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导入二、进行练习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一题让学生计算后观察算式的特点,思考还可以怎样算。通过跳青蛙、比一比、填一填,学生在独立练习的过程中有失败有成功,让它们自己说说得失比老师的提醒效果更好。培养观察表达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
学
反
思
课题:复习1第1课时
教学目标:1、学生能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正确熟练地求出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巩固和是10的加法及相应减法以及连加连减的含义,体会加减法的联系。难点:感受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
课前准备:光盘和口算卡片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创设情境,提出和解决问题二、整理1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三、总结,质疑
通过在交流中纠正学生错误的理解,这样通过自主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掌握。通过学生独立面对表格找规律会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同桌一起合作,老师通过巡视指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说自己的发现。学生有了找规律的经验,减法表的学习可以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通过游戏既可以巩固刚才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调节放松一下,更积极地投入下面的学习活动。
教
学
反
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未知加数与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的能力。3、引导学生根据场景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写出相应的算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根据具体情境选择信息提问题并列算式。难点:根据具体情境选择信息提问题并列算式,体会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含义。课前准备:光盘和口算卡片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让学生独立解题,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方法。二、引导学生根据场景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写出相应的算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含义。三、自编交流,拓展延伸。通过()+()=10是个开放题,先让学生独立去挑战,再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何有序地填写,拓展思维。通过白雪公主的故事学生非常喜欢,让学生说说故事的简单情节,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己选择信息提问题并加以解决,说思考的过程,这样能进一步掌握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提供这样的机会,满足每个学生的要求,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
学
反
思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在一定的情境中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培养积累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解决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课前准备:挂图或光盘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观察对比,质疑探究三、联系生活,培养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游园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看和说的过程是学生收集画面信息的过程,信息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源泉,让学生仔细看、充分说果园里都有什么,能为接下来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游戏是低年级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穿插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方位操等,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思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身边处处有数学。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热情地参与活动,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增强了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教学
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目标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获得可以根据已有知识、方法学习新内容的初步经验。
3、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思考、交流、倾听,体会学习的成功,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
难点 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
准备
卡片
教 学 程 序 师 生 活 动 二 次 修 改
一、创设情景
二、自主探索
三巩固应用
四、全课总结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出示实物糖球,左手三串,右手两串)。
2、教师举起左手的糖球,提问:老师左手拿着多少个糖球,你是怎么知道的?右手呢?
小结:一串糖球有10个,三串糖球就是3个十,是30,两串糖球是2个十,是20。
1、教学例题。
)提问: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求一共有多少个糖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20=?
(3)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你想怎样算?
(4)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5)全班交流,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能会说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3+2=5,所以30+20=50。)
(6)谈话: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我们的好朋友也来了,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
2、教学“试一试”。
提问:刚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你会列式计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0-20=10。
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3、小结: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让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题情况。
4、“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请看第3题,我们来做开火车的游戏。仔细看图,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订正。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直接写得数。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课时数 第 2课时 总课时数
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掌握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方法。
2、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弄清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区别发展学生的思考力。
3、发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
重、
难点
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程 序 师 生 活 动 二 次 修 改
一、复习旧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应用
四、全课总结
1、口答(数的组成)
2、口算
口算70+2你是怎样想的? 70+20呢?
1、教学45+30
(1)谈话:今天停车场里开来了几辆汽车。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2)求:大客车和小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板书:45+30=
(3)你是怎么算的?和同位说一说。
(4)全班交流。
A、先摆4个十5个一是45,再摆3个十是30,合起来是75,因为有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就是75。
B、演示:计数器
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个位上拨5颗珠子是45,再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合起来是75。
追问:这3颗珠子,为什么要拨在十位上?
C、 40+30=70 70+5=75
总结:其实无论是摆小棒还是拨算珠,我们都是先算40+30等于70,再算70+5等于75。
2、教学 45+3
提问: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
45+3等于多少?你会算吗?
学生独立计算。
全班交流,重点围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算”展开。
3、比较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不同?
计算45+30时,要先算40+30;而计算45+3时,要先算5+3。
1、想想做做第1题:
追问:在计数器上拨26+20和26+2有什么不同?在计数器上拨50+34和5+34有什么不同?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比较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40个苹果,34个梨,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你会求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你有什么收获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课时数 第3 课时 总课时数
课时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中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
2、在联系实际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能根据数量间的联系说明思考的大致过程,初步积累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推理、判断等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
3、通过探求问题解决的活动,体验自己思考、探索的成果,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
重、
难点 重点: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程 序 师 生 活 动 二 次 修 改
一、 激趣导入
二、 引导探究
三、 巩固应用
四、课终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可爱的小猴子皮皮将和我们一起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咱们来比一比谁学得更好一些。有没有信心?
师:看,猴妈妈带着皮皮正在做什么? (摘桃子。)
师: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这幅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猴妈妈带小猴去摘桃子,已经摘了23个,树上还剩5个。)
1、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板书: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图的意思和要求的问题。
(猴妈妈带小猴去摘桃子,已经摘了23个,树上还剩5个,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2、解决问题。
师:你知道原来是什么意思吗?
师:现在桃子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是哪两个部分?要求原来的桃子,我们就要______?
谈话:谁能完整的来说一说,怎样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师:你会列算式计算么?
23+5=28 或 5+23=28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要求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小结:把已经摘下的23个桃子,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就是树上原来的桃子。(再次出示)
3、指导写单位名称、口答
从今天开始,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后,小朋友都要自己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 这里的单位名称应该写什么呢?板书:个
解决实际问题时,除了要在得数后面写单位名称,还要回答题目里的问题,以后在求出结果后,都要口头回答,这叫口答。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
师:检查一下,想的对吗?算的呢?
4、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把还剩的和已经的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图中小朋友在玩拼图。从图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师: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板书:一共有多少块拼图?
学生列式计算。(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算式)
2、“想想做做”第3题。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已经知道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师:你会列式计算吗?
生:12+4=16(个) 4+12=16(个)口答:。。。。
师:要求妈妈买了多少苹果就是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
3、“想想做做”第4题。
师:生活馆里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两个小朋友在养蚕)
出示:(1)玲玲养了36条蚕,兵兵又送给她10条。玲玲现在有多少条?
(2)玲玲养了36条蚕,送给兵兵10条。玲玲现在有多少条?
请学生自己默念,边看边思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学生分析交流,列式计算,口答。
4、拓展练习
最后老师还要带大家到智慧屋里去转装,看看谁能赢得智慧之星的称号!
树上飞走了24只小鸟,_______________,树上原来有几只?
问:这个题目能算吗? 再问:为什么? (只有一个信息或缺少一个数学信息。 )
追问:你能给这个题补充一个数学信息吗?你想怎么填? 你会算么?怎么列式。
写出算式。 24+_____=_____(只)
口答。
我们学习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把已经用去的和还剩的合起来,用加法。列式计算后还要写出单位名称,还要口答。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真不错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练习七 课时数 第 4课时 总课时数
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练习能说明和归纳相应的口算过程,逐步形成口算技巧,提高口算能力。
3、在正确口算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
重、
难点 熟练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 学 程 序 师 生 活 动 二 次 修 改
一 、计算练习
二、解决问题
三、全课总结
1、 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
34+2 2+35 61+8
34+5 2+53 80+17
34+20 20+35 3+36
34+50 20+53 37+20
认真观察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通过比较进一步突出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整十数计算方法的不同。)
2、先估算,再计算。
出示题目:
59+20 6+33 40+27
43+6 18+70 92+5
30+28 6+31 23+40
(1) 请学生先说出得数是几十多,再算出得数。 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 学生独立计算。 (限时2分钟)
(3)小结;估计时既要看清要加的数是整十数还是一位数,还要看清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3、不计算,比大小。
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3题,
(1)小朋友们,不计算你能比出两边的大小吗?(2)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例如:47+2与47+20,同样是47,要加上的数大和就大,要加上的数小和就小。47+2得四十几,47+20得六十几。
1、 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4题。
(1) 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2) 怎样列式呢?要求学生独立列式填空。
(3) 交流结果,列式理由。
2、 练习七第5题。
(1) 集体读题,理解题意。
(2) 独立列式。
(3) 交流思考过程和结果。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上有了哪些进步?
课题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课时数 第 5课时 总课时数
课时
教学
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2、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
难点 掌握两位书减整十数和两位十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能比较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 学 程 序 师 生 活 动 二 次 修 改
一、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三、巩固深化
四、课堂总结
1、口算:
73+30= 40+5= 36+20= 21+50=
60-30= 30+8= 36+2= 21+5=
2、指名说硕6+20和36+2这两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3、板书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1、情境图。提问:
①车上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已经坐了多少人?
②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
③用什么方法计算?
④指名列出算式,板书45-30=?
学生探索算法。
A、同学们,45-30=?请你们开动小脑筋,如果喜欢借助学具的话也可以,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们肯定会有收获的。
B、学生设想,独立操作。
C、组织学生交流。估计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第一种:用摆小棒或拨算珠的方法来计算。在学生交流时让他们到黑板上来摆一摆。着重让学生说说:减30怎样减。
第二种:想30+(15)=45
第三种:把45分成40和5,40-30=10,10+5=15
2、出示情境图。
(1)指导看懂图意:一共有45座,还有3个作为空着。
(2)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3)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45-3=
(4)你想怎样算?先考虑考虑,想好了跟好朋友说一说?
3、比较45-30和45-3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呢,请你们仔细观察观察,相信你们肯定会有发现的。
(2)分组讨论、交流、补充,归纳出两题的异同点。
1、“想想做做”第1题,用算珠拨一拨,并说出结果。
54-20=( ) 86-50=( )
54-2=( ) 86-5=( )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比较。
3、“想想做做”第3题:
读懂题意,学生根据已知的条件列算式解答。
交流时,提醒单位名称,让学生尝试口答。
同学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肯定有不少收获吧!能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吗?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期末复习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847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