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第46页的内容以及做一做和练习十的第1题。
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学习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本节课学习的,对于教材提供的情境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感到困难,但对用数学符号表示条件和问题会有困惑。因为教材中出现的的大括号和问号,学生学还是第一次接触,将用语言描述的情境和数学符号结合起来理解,会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应把这里作为一个教学突破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括号和?号,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答。
2、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教学难点:
通过图画情境和数学符号来理解题意。
教具准备:
挂图、课件
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6、7解决问题时,让学生先观察图意,不要求他们编题,只要说出图里有什么,大括号和?号分别表示什么,怎样计算,再让学生列出算式,最后让学生说出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分别表示什么。让学生完全明白自己列算式的理由,可以检查自己列的算式符不符合题意,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习难度,从而让学生学得轻松、学的有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比比看,谁更棒。
1、课件出示(7以内数加法算式)
2、课件出示(主题图)
今天,小兔要请我们用数学知识来帮它们解决问题,大家乐意吗?那我们赶快行动吧(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小朋友,我们来看看小图遇了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图)
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画面,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左边有4只小兔,右边有2只)
小朋友接着看,这里还有两位新朋友,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2、初步认识大括号和问号。
①出示︸和?。(说明:大括号表示让我们把两边的兔子合起来,下面加一个?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
②同桌探讨新符号的名字、意义。
③学生汇报研究符号的情况。(指名回答)
④小结:大括号表示把左边4只和右边2只合起来(师边说边做手势),下面的?只就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小朋友也来说说,边说边做动作。
⑤指名说图意
谁来说给大家听(指名回答)。
谁能完整地说说图上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指名边说边做动作)。
3、列式解决问题(板书:怎样解答)
①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指名说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6(只)
②因为是要把两边的小羊合起来(教师做手势),所以用加法来算。那算式中的4、2、6各指什么?(指名说说)
③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检查的?(同桌讨论或小组讨论后,指名说说。)
④左边有4只就写4,右边有2只羊就写2,再来看得数是不是6只,同学们按照这样的顺序来检查,我们就不是小马虎了。好,让我们一起来口答(师板书:一共有6只)。
⑤小结:现在大家跟着老师来回忆刚才解决问题的时候,经过了哪几个步骤?(先看图里有什么,找出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然后再进行列式解答,并进行检查,最后别忘了口答。)(师逐一步板书: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独立完成例题。(师生集体订正)
2、第46页做一做
3、练习十的第1题。
4、我来当小老师,指名说一说,师生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
图里有什么?
怎样解答?5+1=6(只)
解答正确吗?
一共有(6)只。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学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第46页的内容以及“做一做”和练习十的第1题。
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学习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本节课学习的,对于教材提供的情境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感到困难,但对用数学符号表示条件和问题会有困惑。因为教材中出现的的大括号和问号,学生学还是第一次接触,将用语言描述的情境和数学符号结合起来理解,会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应把这里作为一个教学突破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括号和“?”号,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答。
2、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教学难点:
通过图画情境和数学符号来理解题意。
教具准备:
挂图、课件
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6、7解决问题”时,让学生先观察图意,不要求他们编题,只要说出图里有什么,大括号和“?”号分别表示什么,怎样计算,再让学生列出算式,最后让学生说出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分别表示什么。让学生完全明白自己列算式的理由,可以检查自己列的算式符不符合题意,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习难度,从而让学生学得轻松、学的有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比比看,谁更棒。
1、课件出示(7以内数加法算式)
2、课件出示(主题图)
今天,小兔要请我们用数学知识来帮它们解决问题,大家乐意吗?那我们赶快行动吧(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小朋友,我们来看看小图遇了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图)
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画面,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左边有4只小兔,右边有2只…)
小朋友接着看,这里还有两位新朋友,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2、初步认识大括号和问号。
①出示“︸”和“?”。(说明:“大括号”表示让我们把两边的兔子合起来,下面加一个“?”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
②同桌探讨新符号的名字、意义。
③学生汇报研究符号的情况。(指名回答)
④小结:大括号表示把左边4只和右边2只合起来(师边说边做手势),下面的“?只”就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小朋友也来说说,边说边做动作。
⑤指名说图意
谁来说给大家听(指名回答)。
谁能完整地说说图上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指名边说边做动作)。
3、列式解决问题(板书:怎样解答)
①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指名说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6(只)
②因为是要把两边的小羊合起来(教师做手势),所以用加法来算。那算式中的4、2、6各指什么?(指名说说)
③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检查的?(同桌讨论或小组讨论后,指名说说。)
④左边有4只就写4,右边有2只羊就写2,再来看得数是不是6只,同学们按照这样的顺序来检查,我们就不是小马虎了。好,让我们一起来口答(师板书:一共有6只)。
⑤小结:现在大家跟着老师来回忆刚才解决问题的时候,经过了哪几个步骤?(先看图里有什么,找出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然后再进行列式解答,并进行检查,最后别忘了口答。)(师逐一步板书: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独立完成例题。(师生集体订正)
2、第46页“做一做”
3、练习十的第1题。
4、我来当小老师,指名说一说,师生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
图里有什么?
怎样解答?5+1=6(只)
解答正确吗?
一共有(6)只。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用除法解决问题》,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河底小学李晓芳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二年级(2)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
a.抽生回答,并讲一讲思考过程;
b.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2.二年级(2)班学习唱歌的有6人,学打乒乓球的是学习唱歌的3倍,学打乒乓球的有多少人?
3.二年级(2)班学习弹琴的有4人,学吹号的是学习弹琴的4倍,学吹号的有多少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动画课件)
师: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
2.活动:学生动手摆飞机;(播放音乐)
3.汇报结果
师: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
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数的除法含义”
4.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
5.小组讨论
6.汇报结果,学生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15÷5=3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
2.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
4.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抽生讲解题思路;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基本练习:
完成第55页的做一做
自己独立分析题目,然后解答
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学生自选一问解答,并相互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变式练习:
完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1.要求学生认真看图,图中画了哪些小动物?分别是多少只?
2.自己独立分析解决: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列式是:18÷6=3)
3.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师: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学生相互解决)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用6和7解决问题》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用6和7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创设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时空,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3)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5)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热爱我们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生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知道大括号、小问号的意义。
(2)理解画面内容表达的意思,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就数的认识来看,一年级的学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但一年级学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很难作出正确的回答,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结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
【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和问题探究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第一次来到这个教室,你们高兴吗?教室变大了,我们回答问题的声音就要更加的响亮,对吗?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数字朋友6和7,今天我们接着和它们一起去数学王国中探索奥秘。
板书(6和7)
2、明确目标
师:今天的课上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同学们想认识他们,那得先闯过老师这关。看大屏幕(课件)。
第一关:快速抢答
第二关:想一想,填一填
3、效果预期
师:好,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学过的知识,你们都是认真听讲的好学生。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引导学生学习加法图文应用题。
1、任务呈现
(1)师:接下来,我们有请第一位好朋友。几只可爱的小白兔。我们先看一下画面上的小白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左边有4只小白兔,右边有2只小白兔。)
(2)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几只小白兔?)
(3)引出大括号、问号并解决问题。
1、这个问题在图上怎样直观地表示出来呢?我们的数学家找到了一种简洁明了的方法,你们想知道吗?(想)好,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两个新的数学朋友吧!
2、(出示、粘贴大括号)我们的这个新朋友叫大括号,它表示把两部分小朋友合在一起。
3、(出示、粘贴“?个”)这是我们认识的第二个新朋友,它表示我们提出来的问题。
2、自主学习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先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最后,大家把答案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师巡视)
3、展示交流
生交流,师板书:4+2=6(个)。
任务二:引导学生学习减法图文应用题。
1、任务呈现
(1)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一个问题,而且认识了两个新朋友。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位叔叔家,他有东西送给大家。快猜猜他会送什么呢?(向日葵)
(2)师:对了,他要送向日葵。为了保护环境,老师先替你们收下,待回校再分,师边说边从图上摘下3个向日葵。
(3)师:此时,你们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快说出来大家一起来分享吧!(地里一共有7个向日葵,老师摘下了3个向日葵,还剩下几个向日葵?)
(4)师:那怎样表示?怎样解决呢?
2、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
3、展示交流
汇报交流。师适时粘贴图画,并让学生说清楚采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要这样解决?
(5)小结:比较异同。
提问:这两幅图在表示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用到了“大括号”和“问号”;不同的地方:第一幅图的“?”表示把两部分小朋友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求一共有几人。第二幅图的“?”表示两部分中的一部分,求还剩几个。)解法又有什么不同呢?(求整体,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三)说儿歌学数学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和大括号、小问号成为了好朋友。好了,又到了我们说儿歌学数学的时间了。(课间出示)大括号,小问号,在一起,我会算。小问号,在尖尖,求一共,用加法。小问号,在两旁,求部分,用减法。
三、检测导结
师:你们还想到其它地方玩玩,继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吗?
播放《左手右手》伴奏乐,生课间休息,做课间韵律操。(向前伸伸手,向后仰仰头,向左弯弯腰,向右拍拍手。双手摆一摆,安安静静坐下来。)
1、目标检测
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订正。(选一小题让生说说想法。)
2、结果反馈
集体订正
3、反思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学生随意说,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师讲述:同学们真聪明,这节课大家发现了许多数学信息,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并解决了它们。记住你这节课交到的两位好朋友,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我们要用好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它。
板书设计:
6和7解决问题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案
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了一些基本解题策略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学习的是同数连加的实际问题,这个内容不仅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加法的含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同时还搭建了由加法到乘法过渡的桥梁,为今后学习乘法进行了铺垫。
例题是以文字配合辅助图的形式出现的,由于题目中只有两个条件,然而算式中要有3个加数。像以往那样将题目中的两个数直接相加显然不能解决此问题了,这对一年级的思维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7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学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同数连加的实际问题。
2、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感悟数学价值,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同数连加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解读题目信息,掌握连加问题结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热身运动:看图列算式(出示课件)
2、出示幸运星,创设情境:瞧!大头儿子一家也正在折星星呢,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出示例4折星星图其中3个同学换成大头儿子一家)
3、交流: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画图表述数量关系
学生自主画图,教师巡视,选择有代表性的板演
2、交流算法,归纳特点
(1)学生自主列式解决
(2)指名回答,并板书:6+6+6=18(个)
(3)追问:题中的“一家3口在折小星星”,算式“6+6+6”中怎么没有“3”呢?“3”到哪去了?
(4)交流:观察这三个加数,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小结:加数相同也可以称作同数连加。今天我们就学习: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3、丰富解题策略
(1)列表解答
出示不完整表格,提问:表格中的“1”表示的是什么?它下面的这个格你认为填什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同桌合作填表。
汇报,追问:12是怎么来的?18呢?
(2)画箭头的方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并指名板演
4、比较三种方法
5、检查答案,总结方法
(1)检查答案:这道题解答完了吗?说说你准备怎样检查呢?
(2)小结方法:回顾解题过程,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分了几步?(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课件)
三、实践应用,内化提高
继续创设故事情境——大头儿子一家到农场采摘苹果
1、小头爸爸摘了3袋苹果,每袋8个,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全班反馈,集体订正
2、大头儿子也摘了苹果,一袋有3个,另一袋有8个,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独立解答,指名汇报
3、观察对比
四、回顾整理,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大头儿子:我买了一套精品故事书,每本7元,有4本,一共花了多少钱?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对熟悉的生活事例探究活动中,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并能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2、经历应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继续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感知“进一法”的运用,发展应用意识。
3、在数学活动中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灵活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尝试发现。
1.口算
28÷7=40÷8=11÷5=14÷4=23÷5=
2.有17个苹果,每3个分一盘,可以分()盘,还剩()个?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复习题,加深对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为新知学习做好准备。
师:看来同学们对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继续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3.出示主题图例5
(1)找同学读题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解决问题的步骤有哪些: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贴上)
4.按步骤开始学习探究
(1)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汇报中,帮助学生理解“最多”和“至少”两个词语。课件中把两个“词语”变成红色)
追问:“最多坐4人”用你的话说一说最多是什么意思?(坐满了是4人,坐5人不行)
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至少”是什么意思?(就是最少的意思,应该让每条船上都坐满人,并且22个学生都上船)。
师:谁能再完整地说一说我们知道了什么?
二、探究形成
1.该怎样解答呢?谁会列式?
生:22÷4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求要租几条船,就是求22里有几个4,用除法解答)
2.那么22÷4的结果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条船呢,你们会算吗?(会)好,请同学们在答题卡上先圈一圈、再算一算,看看至少需要几条船。
3.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4.学生汇报交流(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答题卡)
(1)先汇报怎么圈的。
(2)在汇报怎样算的。
小结: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和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写的时候要静心思考。
刚才同学们已经用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他们至少需要租多少条船呢,为什么是6条船而不是5条?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然后集体反馈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有剩余的情况,余下的不管多少,都要给商再加上一个1
5.检验: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我们解答正确吗?
学生讨论检验:4×5<224×6>22
小结:在研究问题时大家发现,解决问题要注意考虑实际情况,即使坐不满,剩余的人也要再租一条船,这样才能满足让22个学生都去划船的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师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在看、想、说、算、展中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发现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建构,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联想应用
1、有27个同学带了背包,为了减轻负担,我们要租几个储物柜,每个储物柜最多能放8个背包,至少需要几个储物柜才能放下这些书包呢?
问题: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
3.至少需要几个储物柜才能放下这些书包呢?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加1”。
2、时间过得可真快啊,转眼午餐时间到了,让我们一起去买午餐吧!
做一做第二题
问题: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
3.最多能买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4.还余下1元呢,应该再加上1个面包吗?
3、同时出示“例5”和“做一做”第2题。
对比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4个人为一个小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这两道题,我们都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问题,但上面这道题余下“2人”就要增加1条船,下面这道题余下“1元”,却不增加1个面包。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道理?(说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与安排,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巩固练习: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
设计意图:变化练习,完善余数的认识,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对比中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拓展练习:
游乐项目
过山车
海盗船
限承人数
每车最多
做6人
每船最多
坐8人
我们班级54人,如果都玩“过山车”,至少需要几辆车呢?
我们都玩“海盗船”,最多可以坐满几船?会有剩余的人吗?
设计意图: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用9加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运用“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熟练进位加法的算法;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会选择有用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二)过程与方法
在不同形式的练习内容中运用“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并在原有基础上灵活运用计算解题问题,提升思维水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计算学习的价值和用途,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目标分析】学生在掌握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后,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运用所掌握的计算技能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信息的整理,数据的分析,初步的推理,充分感受计算学习的价值和用途。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运算技能。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中,能够巧妙地利用推理等方法灵活解题。
三、教学准备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一组口算题目,学生进行抢答,个别题目请学生叙述算法。
【设计意图】设计口算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复习已经学习过的计算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后面的学习进行铺垫。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动态情境,激发已有经验。
(1)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呈现问题情境。兔姐姐已经拔了9根萝卜,兔弟弟又送来了2根萝卜,问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2)请学生根据教师叙述,重复问题情境,并找到情境中已知的两个条件(已经拔了9根萝卜和又送来了2根萝卜)以及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3)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交流得出已经拔了的9根萝卜是一个部分,又送来的2根萝卜是另一个部分,求它们的整体,需要把两个部分合起来。
(4)请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9+2=11(根)。
2.静态情境,观察整理信息。
(1)课件出示情境图。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共同交流,找到两个条件(小熊已经摘了9个桔子,还要再摘6个)以及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小熊一共摘了几个桔子)。
(4)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交流得出已经摘的9个桔子是一个部分,还要摘的6个桔子是另一个部分,要求的是它们的整体,用加法来解决。
(5)请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9+6=15(个)。
3.抽象情境,看图叙述提问。
(1)课件出示图画应用题。
(2)引导学生观察“大括号线图”,找到图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说清图意——篮子外有3个苹果,篮子里有9个苹果,问:一共有几个苹果?
(3)通过交流,学生得出这次仍需将已知的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出整体。
(4)请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3+9=12(个)。
(5)小结:无论是实物图还是大括线图,同学们都是利用了两个部分求出了整体,正确地用加法解决了问题。
4.开放情境,自主寻找信息。
(1)课件出示“练习二十”第4题情境图。
(2)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尝试找到图中藏着的条件信息,并提出一个相关的、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随即汇报。
(4)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图中可以找到如下条件,提出相关问题:
①左边有9只蜜蜂,右边有5只蜜蜂,一共有几只蜜蜂?
②左边有9朵红花,右边有4朵红花,一共有几朵红花?
③左边有6朵黄花,右边有3朵黄花,一共有几朵黄花?
(5)请学生将自己找到的条件信息标注在情境图中相关事物旁,并根据自己所选择的条件,在书上列算式解决问题,每人解决两个问题。
(6)同桌交流自己所列算式,相互评价。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解决的形式,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运用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问题。在环节设计中,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的情境从动态情境——静态情境——抽象情境——开放情境,由易到难,帮助学生激发原有解决问题的经验,并经历了复述信息——整理信息——描述信息——构建信息的信息分析的发展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运用计算,进一步熟练了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三)巧用方法,灵活计算
创设小动物运白菜大赛的问题情境,请学生来做小裁判,判断小动物运的白菜谁多谁少。
1.巧用推理比较大小。
(1)出示情境图,小动物运白菜比赛,第一个出场的是小牛兄弟,它们一个运了(9+5)棵,另一个运了15棵。
(2)引导学生比较9+5和15的大小。
(3)学生交流后发现,可以有以下方法。
①先计算出9+5=14,然后比较14和15的大小。
②不用计算,思考10+5才等于15,推理出9+5的得数一定比15小。
2.巧用算理比较大小。
(1)出示情境图,第二个出场的是小灰猫和小白猫,它们一个运了(9+8)棵,另一个运了(7+9)棵。
(2)引导学生比较9+8和7+9的大小。
(3)学生交流后发现,可以有以下方法:
①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得数再比较大小。
②观察算式的特点,两个算式都有一个相同的加数9,因此只需要比较算式中的另一个部分8和7的大小,就可以比较出算式和的大小。
3.巧用结果逆向思考。
(1)出示情境图,第三个出场的是小熊兄妹,哥哥运了20棵,大于妹妹运的“()+9”棵。
(2)引导学生发现,这次是知道了数20和算式“()+9”的比较结果,但不知道括号里的数是几。
(3)学生交流后,有的学生只想出其中一个答案,并通过计算验证对错即可;有的学生可以根据10+9等于19,推理出()里最大填出的数是10,因此可以填入0~10这些数。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创设了小动物运白菜的比赛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比较算式与数、算式与算式的大小。本环节选取了有特点的3组比较,学生不仅可以依靠计算来比较大小,还可以用推理、算理、结果等等进行巧妙地比较。这样的练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平台,更是着眼于计算中有思维含量的发展点,帮助学生在计算内容中发展思维、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四)实际问题,自主解决
创设购买午餐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尝试自主选择、自主解决问题。
1.提供信息,算一算。
(1)出示情境图。
(2)请请说一下小熊购买的午餐中各个商品的价格。
(3)请计算一下小熊购买的午餐一共要花多少钱。
2.逆向问题,猜一猜。
(1)出示情境图。
(2)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中的两个条件是“小狗的午餐一共花了16元”“其中主食是9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所买的饮料是多少钱”。
(3)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借助思考9+()=16,来找到小狗购买的饮料是什么。有以下一些方法:
①学生可以用前面学习中掌握的“9加几等于十几,得数个位上的数都会比加数几少1”的规律得出这个数是7。
②可以通过思考6+10=16,现在一个加数少1是9,另一个加数就要多1,因此是7。
3.开放情境,选一选。
(1)请学生自己搭配午餐,选择一种主食和一种饮料,并计算自己的午餐要花多少钱。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搭配和计算的算式。
【设计意图】本环节创设了与生活中常见的情况非常相近的情境,让学生在算一算、猜一猜、选一选中不断运用计算解决问题。尤其是在猜一猜中,这样逆向的题目,不仅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了铺垫,更是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学习的规律和加数的意义帮助自己进行逆向思考,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五)总结全课,交流提升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案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P77及相关练习
二、学情分析: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上教材的内容与本学期学习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中,学生已基本掌握连加的计算,本部分内容创设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现实情境,学生在学会连加算式的基础上用同数连加来解决问题,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同时为今后的乘法计算作铺垫。经过近一年的小学生活,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独立分析题意,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简单的示意图,但题目中只有两个条件,算式中却要有3个加数,这对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教学中,我觉得要注重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动手实际操作,学生在实际画图操作活动中找出有效的数学信息并且能够用同数连加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1、根据加法含义,会用同数连加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当中初步理解“几个几相加”的含义。
2、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对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有所感受。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同数连加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几个几相加。
难点:初步理解“几个几相加”的含义。
五、教具准备:
课件、草稿纸。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探索新知
1、教师拍手学生听次数。
【连接词】同学们,今天上课前,周老师先和大家来玩一个游戏。我拍手,你猜猜我到底拍了几下,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的耳朵最尖。
(分别拍3+3+39下,5+5+515下2+2+2+28下中间间隔拍,比如拍三下停1秒,再拍3下类推)
【设问】你从老师的拍手中,你发现我是怎么拍的?
【预设】有间隔
【总结】是的,你们听的可真仔细,周老师有间隔的拍,但每次拍的手次数是一样的。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相同的数相加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拍手游戏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拍手游戏让学生感受连加的实际问题并为新课学生独立画图做准备。)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连接词】六一儿童节就要快到了,小朋友们正折星星布置教室呢!(出示例4图片)
1、仔细观察,说说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3、那你能用图来表示这一道题目吗?
4、汇报画图结果
【预设】
5、小朋友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了这个题目,现在,我们根据图,又能列出一个怎样的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预设】6+6+6=
6、请你独立解答这个算式。
预设一:6+6+6=18(个)
(1)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提出质疑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
(3)观察这三个加数,你发现什么特点?
(4)题中“3个同学在折小星星”算式“6+6+6”中怎么没有“3”呢?“3”表示什么?
预设二:
如果前面学生没有想到列表的方法解答,由教师在这里介绍。出示表格。让学生填空。
人数123
星星数61218
分析:(1)12表示什么?(2个人折的星星数)
(2)18呢,是怎么算出来的?(3个6相加)
(3)如果(每人折6个星星)4个人折星星折了多少个星星,表示几个6相加?(每人折6个星星)5个人呢
7、现在,我们一起回顾反思解答的正确吗?
第一步(1)看信息(2)想方法(3)查结果
预设三: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乘法算式:3×6
是的,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这两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区别?这个3是什么意思?
(三)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一、专项练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的意思
2、动手摆一摆
(1)摆3组小棒,每组4个(2)摆4组小棒,每组5个
二、对比练习
1、师兄弟每个人摘了7个桃子,他们3人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独立完成)
2、猪八戒摘了7个桃子,师傅摘了3个桃子,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设问】观察1、2题进行对比。
3、每个人吃了3个,师徒4人一共吃了多少个桃子?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今天的内容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五)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册页。(课堂中完成)
八、板书设计
同数连加解决问题
知道了什么?
条件: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
问题: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怎样解答?
6+6+6=18(个)表示3个6相加
解答正确吗?
口答:他们一共折了18个小星星。
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要点: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1、应知应会:
本册的解决问题是部分、整体关系的实际问题。(部分+部分=整体;整体—部分=部分)。
连加连减混合可能出现。
要求能根据情境图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能根据括线图给出的信息,准确地找到要解决的问题,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
2、解题要求:读明白题(至少读3遍)
确定正确的计算方法,保证抄数(数数)正确后再列式计算。
3、基本形式练习形式:
(1)纯图题
提示:一图四式确定部分与整体,切勿将左右两部分割裂看图,四个算式是一个角度。
提示:划去、箭头指向外面、用虚线围起来都表示去掉,竖虚线整体减左或右,必须用减法。
实线圈表示合起来,必须用加法解决。
(2)大括线图
提示:找到问号并弄清求部分还是求整体,再确定计算方法。计算结束后,把得数写在问号的地方,看是否符合题意。
(3)图文结合
提示:对于文字中没有给出的信息,要学会到图中寻找,并把条件补充完成。
(4)表格
提示:表格题中要注意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
(5)综合
4、对于家长的复习建议:
①不能确定的题目及时与老师联系,避免误导学生。
②让孩子给您讲讲解决问题的想法,以了解孩子思路。
第三届长兴杯决赛
解决问题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书本70-71页的习题
教学目标:能根据图画和文字找出题目所给的数学信息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决,巩固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文结合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以及问题并能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图文找出有用信息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题
1、谈话:小朋友想不想去动物园观看动物呢?(想)我们一起坐车出发吧。在车上有点无聊,我们一起来闯两个数学大关,好不好?(好)那就来吧!
2,第一关:口算,抢答。
5+2=9-5=3+6=8-3=6-2=4+3=
8-6=2+6=10-4-2=3+0+6=9-7+3=4+4-7=
小朋友真不错。口算的时候要注意看清数字和符号,在连加连减的时候要注意运算顺序。接下来请看第二关是什么呢?
第二关:看图列式
写出四道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写出来的算式就不一样。各数字各代表的意义也不相同。
二,综合练习:
师:时间过的真快,很快就到目的地喽。老师先带大家到草地上休息。咦,这里有很多蝴蝶和蜗牛呢。小动物们遇到了难题,你能帮他们解决吗?
出示书本71页的第3题
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解答。
①?在大括号下面:把上面的5只和下面的3只蝴蝶合起来用加法。
②?在左边:一共有9只蜗牛,走了2只蜗牛,草丛里还剩几只蜗牛?
③?在右边:一共有9只蜗牛,草丛里剩下7只蜗牛,走了几只蜗牛?
小结:在看到有大括号和问号的题时,要知道问号的位置在哪,找到要求的问题,求部分时用减法,求整体时用加法计算。
注意大括号摆放的位置不同,但表达的意思相同,都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小动物很感谢大家帮他们解决了问题,他们邀请大家一起去看长颈鹿表演喝牛奶比赛。
3,书本71页的第5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还有小猴子的划船比赛
交流后把算式写在书本上。小动物在比赛,这边还有大熊猫在吃竹子呢。看,
出示书本70页的第4题
说说要解决的问题,找出信息并解答。
为什么不选择3只小鸟,提醒学生要选择与问题有用的数学信息。
我们在解决某些问题时,要注意图和文字结合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选择正确的方法计算。解答完后还要记得检验。
4,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小朋友也玩累了,我们一起来分食物吃吧。大家把带的东西都拿出来一起分享。有很多好吃的食物。出示:一共有9个桔子,一人2个,一人3个,剩下几个?
吃完东西后,细心的小朋友发现有很多空的矿泉水瓶,我们一起来捡吧。
2人各捡3个,一人捡了2个,一共捡了几个?
希望小朋友在外出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卫生,做个讲卫生的好学生。大家吃的差不多了,我们就准备回家了。一起坐车吧。
现在车上有几人?
小朋友们真厉害,在观看动物园的过程运用自己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问题,大家玩的开不开心,还想不想玩?
5,
你能在图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三课堂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疑问吗?有没有要提醒的地方?你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综合练习
①提取数学信息,提问
②列式解答
③检查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解决问题》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实际应用中,会灵活的选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2教学难点:
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引入
复习:
1.取下面小数的近似值
保留一位小数:1.29≈1.30.056≈0.1
保留两位小数:3.424≈3.424.6372≈4.64
保留三位小数:7.4856≈7.4867.2465≈7.247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
2新知探究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
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kg。
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别装在一些玻璃瓶里,需要准备几个瓶?
自己列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分三个层次)
(1)2.5÷0.4=6.25(个)
(2)瓶子数必须是整数。6.25≈6,需要6个瓶子。
(3)6个瓶子只能盛2.4千克,剩下的0.1千克,还需一个瓶子,共需7个瓶子。
总结:这就是“进一法”,不管小数点后的尾数是多少,都是将小数点后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一。
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25÷1.5=16.666(个)
考虑实际情况:包装礼盒数是整数。包装17个礼盒丝带不够,所以最多只能包装16个礼盒。
总结:这就是“去尾法”。不管小数点后的尾数是多少,都是直接将小数点后的尾数舍去,变成整数。
3.对比两个题目:同样是取商的近似数有什么不同?
4.回想前面学过的“四舍五入”法,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总结:求近似值的方法有三种,但又各不相同。“四舍五入法”在一般求近似值时可以广泛应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是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生活需求求近似值。
3学以致用
(一)基础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去尾法,因为多余的布不够做一件衣服。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进一法,不管剩多少煤都得再拉一车。
(3)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
进一法,剩余的人需要再坐一辆车。
(4)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
去尾法,剩余的纸不够装一本。
(5)李叔叔用100元钱买得了15个茶杯。每个大约多少钱?
四舍五入法
(6)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去尾法,因为多余的布不够做一件衣服。
(7)1袋大米48.5千克,如果每天吃3千克,够吃多少天?
去尾法,剩余的不够一天,所以不能算一天。
(8)幼儿园买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进一法,剩下的蛋糕需要再装一个盒子。
2.我么可以怎么对这些题进行分类呢?
第一类:(都是进一法)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
(8)幼儿园买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第二类:(都是去尾法。)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4)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
(6)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7)1袋大米48.5千克,如果每天吃3千克,够吃多少天?
总结:
进一法:运货物、装油、坐船、坐车……
去尾法:做蛋糕、分东西、做衣服、包装……
(二)综合提升练习
1.一筒橙汁粉450克,每冲一杯需要14克橙汁粉和8克方糖,冲完这筒橙汁粉,大约需要多少克方糖?
450÷14≈32(杯)
32×8=256(克)
答:大约需要256克方糖。
2.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kg面粉。李师傅领了4kg面粉做蛋糕,她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4÷0.32=12.5≈12(个)
答:她最多可以做12个生日蛋糕。
课后小结
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计算的结果是小数,有时不管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多少,要将小数部分的数舍去,向整数部分进一,这就是“进一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把一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的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
板书
解决问题
——“进一法”和“去尾法”
1.2.
2.5÷0.4=6.25≈7(个)25÷1.5=16.666···≈16(个)
进一法:不管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多少,去尾法:把一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全部
要将小数部分的数舍去,向整数部分舍去。
进一。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解决问题,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3、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是运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难点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算一算,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方法
2、文字题的列式计算:【去除3与2.25的差,所得的商再减去0.9,结果是多少?】
☆友情小提示
(1)这里的结果是表示什么?(差)
(2)什么数与什么数的差?(商与0.9的差)
(3)那么商是多少?怎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练一练
(1)25.16除以3.7的商,减去乘20的积,结果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74.8减去74.7,所得的差除以0.91,得出的商再减去100.95,结果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小提示:从以上练习中可以看出,在文字题中数学术语的理解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除法中
有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着重掌握。
【例如】ab可以读作:(1)a除以b;(2)b除a;(3)a被b除;(4)b去除a
【可以看出】a被b除与a除以b是一样的;b去除a与b除a是一样的。
二、知识应用:列式计算
1、认真读题,说一说题中分率表示的意义。
(1)200的3/5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减少4/7后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数是500,乙数是甲数的4/9,乙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1/6,乙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4/9,乙数比甲数多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决问题
1、自学P82例2,说说解决问题时有哪些主要步骤?
2、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①这里的1/4表示什么?
(表示把六(1)班作品平均分成4份,六(2)班的作品比六(1)班多其中的1份)
②看懂线段图,并会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③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几分之几?
(六(2)班的作品是六(1)班的1+1/4)
④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实际是求什么?
(实际是求六(1)班的1+1/4是多少,也就是求32件作品的1+1/4是多少。
⑤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请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四、知识梳理
1、交流讨论:说一说解决问题有哪些主要步骤?
【不必统一,找到自己所理解的方法。】
☆友情小提示:①认真读题,理解题意;②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③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④计算;⑤验算。
2、归纳总结:四则混合运算要认真审题,观察题目里的运算符号,决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简捷算法。对于文字题列成综合算式,审题时要注意最后一步求的是什么?在列式时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就要合理地使用括号,以及注意题目中的叙述,如除与除以等。
五、巩固训练
独立完成P82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六、拓展提高
P83练习十四第5、6、7题。
七、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用乘法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次上的课不是新授课,而是复习课,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基本上都会,最重要的是教他们方法,帮他们总结,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年级上册《用数序解决问题》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765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