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世界历史第一册第12课《新航路的开辟》-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世界历史第一册第12课《新航路的开辟》-》,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课前分析

1、本课知识的历史地位:“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中世纪历史结束时期14─16世纪,欧洲巨变的一大标志,对欧洲和整个世界历史影响巨大,特别是对世界近代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世界古代历史到世界近代历史的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在此以前的世界基本上是彼此隔绝的。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2、学情分析:分析学情,因材施教。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初二学生,教学班是实验班,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3、教材处理:“新航路的开辟”,在教材中是作为一个子目出现,内容叙述极为简略,甚至文字描述中连四大航海家的名字都没有全部出现,根据教材内容,无法让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历史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必需补充一些材料,并和教材内容重新进行整合,这些工作的完成必然离不开电脑这一教学工具,所以根据需要,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有效教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人在地理上的重大发现,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绕非洲到达印度;哥伦布抵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掌握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和意义。

2、德育目标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以下问题:

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中国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新航路的开辟需要技术条件,更需要决心和勇气,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

3、能力培养目标

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的开辟的动机和取得的成就,结合开辟新航路的成果和后果进行思考,加以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新航路开辟路线图》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充分利用资料,提取信息并运用信息的能力。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分析: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又对世界的发展尤其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影响;同时航海家们的勇于探索、不畏困难的精神也值得后人学习,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良好素材。在600年前,比四大航海家早近一个世纪,中国就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中国比西班牙、葡萄牙更早具有远洋航海的实力,为什么中国没有能够成为大航海时代的主角呢?这值得我们深思,原因何在?总结教训,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不但对学生有重大意义,对于每一个中国人,对于整个中华民族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难点: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学习中的疑惑。

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有不少知识既难于理解,又超出了现有的知识水平。从老师的专业理解角度出发,可能会与学生的实际疑惑出现偏差;即使没有偏差,也有可能与学生的兴趣点不相吻合,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即使老师花了很多精力在如何突破难点上作了精心准备,实际效果也不会太好。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本课以学生提出的比较普遍的、绝大多数学生又解决不了的疑惑作为难点,灵活处理,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突破难点。

三、--思路

1、以中国“神六”升天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导入新课,带着民族自豪感在世界历史学习中再次审视中国。

2、指导学生观察《新航路开辟路线》图,思考并提取有用信息完成《新航路开辟简表》。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充分利用资料,提取信息并运用信息的能力,归纳整理的能力。(书中字里行间没有关于四大航海家及航海过程完整的叙述,只有这副图中有一定的信息,所以以这副图为切入点,开展本课教学。)

3、指导各学习小组根据《新航路开辟简表》,归纳总结:从中能总结出哪些结论?还有什么疑问?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问题意识,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预计学生可能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有:

走在航海时代前列的是葡萄牙、西班牙。为什么这两个国家能走在世界前列呢?

各航海家航海的目的是寻求通往东方的航路。为什么那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呢?

目的地都是东方。为什么西班牙支持的航海家航行方向却是向西呢?

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够开辟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影响?

4、提供资料,指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疑问(关于没有预计到的问题,灵活引导学生解答;关于学生没有能够提出的问题,补充提问,启发思考。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解释疑惑点)。

5、课堂练习,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6、课后延伸,当时的中国比西班牙、葡萄牙更早具有远洋航海的条件,事实上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就远远超过了四大航海家,为什么中国没有能够成为大航海时代的主角呢?(启发学生思考历史的得失,积累经验教训,指导现实社会生活)

四、教学过程

今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讲,值得我们鼓掌的事情实在太多。10月12日,中国“神六”升天,翻开了中国航天历史新的一页,也大大推进了人类向无穷宇宙进军的步伐。世界在为中国鼓掌,那么我们的掌声呢?

同样是今年,世界又在一起纪念,中国历史上航海领域的一次伟大壮举。大家知道是什么事情吗?(郑和下西洋)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600年前,郑和率领万人船队,开始了世界上最早、最大规模的远洋航行,翻开了世界航海历史的新篇章,为人类征服辽阔的海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世界在为中国鼓掌,那么我们的掌声呢?

因为有了中国,才有了整个世界。正是郑和下西洋后的半个世纪,人类开始认识了海洋,征服了海洋。经过无数的努力,终于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上,开辟了一条条新航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大航海时代──新航路的开辟。

虽然是中国把人类带向了海洋,但可惜的是这个时代的主角却不是中国人。那么这个时代的主角有哪些人呢?(回答: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为什么说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是大航海时代的主角?请同学们结合书上58页《新航路的开辟路线》图来思考:完成《新航路开辟简表》。

航海家

时间

扶持国家

方向

目的地

开辟的航线

迪亚士

1487—1488

达伽马

1497—1498

哥伦布

1492

麦哲伦

1519—1522

(学生逐一回答)

根据以上表格,我们能总结出哪些结论?或者你还有什么疑问?下面大家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把你们小组的结论或者疑问进行全班交流。

讨论结束。请各小组来说说讨论的结果。(根据学生发言,灵活处理)

针对主要的几个问题着重讨论:

1、结论:走在航海时代前列的是葡萄牙、西班牙。

疑惑:为什么这两个国家能走在世界前列呢?

启发: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世界地图,从葡萄牙、西班牙地理位置的角度来理解。(学生回答)

不利位置:远离欧洲市场、世界市场,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有利位置:临近大西洋,为航海提供了便利条件。

那么,同学们请思考:同样的地理位置,葡萄牙、西班牙变不利为有利,由原来处于欧洲落后的地位,积极探索,反而走在了世界新航路开辟的前列,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学生回答)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里我还有几句话送给大家:

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

──徐特立

逆境也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道!

──拜伦

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孙武

所以对于我们同学来讲,我们不应害怕困难,而且根本没有必要害怕困难,只要我们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困难也会成为我们成功的阶梯。

2、结论:各航海家航海的目的是寻求通往东方的航路。

疑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呢?

(学生回答)

《马可·波罗行纪》

在书中,马可·波罗把东方描绘得遍地是黄金、香料和宝石。并在欧洲社会流传开来,大大刺激了西方对东方的向往,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到东方寻求财富。这也成为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

3、既然是为了到东方寻求财富,葡萄牙支持的航海家航行方向都是向东,为什么西班牙支持的航海家航行方向却是向西呢?

(学生回答)

大航海时代之前,很多欧洲人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大家看这副图:

很多欧洲认为地球是方的,世界是由欧、亚、非组成,在此之外就是无边无际的海洋,按照这种认识,如果哥伦布、麦哲伦向西航行会是什么结果呢?就会掉进海洋的深渊。事实上,当时就有很多人认为哥伦布是个疯子。而也有一部分人开始相信地球是圆的。按照这种认识,亚洲和欧洲就是一海之隔,向西才是到达东方最近的路。

4、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够开辟新航路?也就是说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和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马可·波罗行纪》引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强烈向往

地理知识的进步(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启发补充)现在我们进行进行一个假设,如果我们每个小组是当时的一支航海船队,必需具备怎样的条件,我们才能完成远洋航行呢?现在各小组进行讨论,说说你们小组为远洋航行是怎么做准备的?

造船技术的进步(多桅多帆海船)

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

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5、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影响?

请各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证明了地圆学说;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了世界的发展;

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

1、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

A.英国、法国B.西班牙、意大利

C.西班牙、葡萄牙D.葡萄牙、德意志

2、从欧洲出发最先到达东方国家的是航海家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麦哲伦D.哥伦布

3、最先到达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麦哲伦D.哥伦布

4、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麦哲伦D.哥伦布

5、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市场商品种类更加丰富,但是人们依然无法从市场上买回

A、非洲的饰物 B、澳洲的工艺品

C、美洲的纺织品 D、印度的香料

6、新航路的开辟,受到中国的哪些影响

①郑和下西洋②指南针的发明③中国的繁荣富庶④中国的闭关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JAB88.cOm

当时的中国比西班牙、葡萄牙更早具有远洋航海的条件,事实上郑和下西洋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四大航海家,为什么中国没有能够成为大航海时代的主角呢?(引导)

正是中国的郑和下西洋,把人类带向了海洋,正是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为人类远洋航行提供了可能,也正是中国的繁荣富庶,激发了西欧航海家们的勇气,促使他们开辟了新航路,征服了海洋。我们也期待中国的“神六”升天,能带着人类开辟宇宙的新航线,征服宇宙。中国古代有过无数的光荣,但我们缺少梦想,失去了很多机会。现在中国再创辉煌,我们不能再错过机会。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三更灯火五更鸣,

正是我们读书时。(原句: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恨读书迟。

──颜真卿

同学们,就让我们的智慧插上梦的翅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中国的腾飞而认真学习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做到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突出表现在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课学习中,学生对四大航海家实际航行的过程,仅是从《新航路开辟路线》图中获取了一定信息,由于时间问题,我也没有做补充,但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对本课学习延伸到课后,由于课后延伸问题的思考,不少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对这些内容作了补充了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建立在与学生共同探讨中完成,时间不太好控制,所以最后一个问题: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影响?对学生引导不够,导致学生没有深刻的理解。在后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殖民扩张与殖民地的反抗》两课的教学中,注意补充和强化理解。

扩展阅读

第一册世界的气候


[课题]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教学目的]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了解天气预报图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3.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

4.学会识别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天气预报图。

[教学重点]

1.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1.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常用天气符号的识别。

3.天气和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具准备]

1.近期的卫星云图录像及自制的天气预报软件。

2.自制天气符号的幻灯片。

3.反映各地气候差异的幻灯片。

4.扫描课文中8幅图例制成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教学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

学法指导

导入新课:放一组运动着的地球影片(包括自转和公转)及打出4张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幻灯片,让学生自己来讲述所看到的景象。教师配合朗读课文的引言部分: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在这里孕育了一个气象万千的世界。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严寒酷暑,干旱洪涝,……我们既沐浴着大自然的恩泽,又遭受着灾害性天气的侵扰。

了解和掌握气候变化规律,一直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内容,让我们在这风云变幻之中去探索并揭示气候现象的真实面目吧。

(板书)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教师讲述:

提问:

1.厦门这二天的天气特点?

总结回答:(视当天的天气情况而定)

厦门的气候特点?

总结回答:长夏无冬,秋春相连。

2.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

(板书)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板书)一、天气

在屏幕中打出课文中清晨上学所碰到的四种天气情况不同感受。老师提问:每天清晨,当你背上书包走出家时,你最先感受到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天气状况。

教师总结天气的概念。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如晴、雨、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特点:多变。

什么是气候呢?

(板书)二、气候:指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稳定性。

提问: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时间长短不同。

2.天气时刻在变,具有即时性,易变性;气候较为稳定,

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稳定性。

巩固练习:根据对天气和气候的理解,分辨以下几句话中哪些是说天气,哪些是说气候的。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天气B.气候

2.昆明四季如春。()

A.天气B.气候

3.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A.天气B.气候

4.在未来24小时,本地区将有六至七级偏北风。()

A.天气B.气候

5.请同学大家讨论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有何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又如何来影响天气的?

提问:这两天厦门的气候什么样?这种问法对吗?

教师总结:不对,天气是指短时间,气候是指长时间的。

导入:同学们,我们要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如查阅资料,电脑上网等等,但如果我们要了解某个地区具体某天的天气状况,就必须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板书)三、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

1.卫星云图(板书)

播放近期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前的卫星云图。提问:谁会看卫星云图?强调: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的程度愈浓,云层越厚,降水强度就愈大。

(过渡)学会看卫星云图后,要学会看天气预报图,要想看懂天气预报图,必须学会识别天气符号。

2.天气符号(板书)

打开幻灯片,显示常用的符号。

强调识别:

(1)阳、阴,多云,降雨,台风、降雪、霜冻、

(2)浮尘,扬尘,沙尘暴,强沙暴

(3)风力的表示:1)风杆,风尾,风旗的认识;2)风的来向就是风向,即在风杆上标有风尾,风旗的一端,如表示东风,表示北风。3)风级的表示方法,即每一道风尾表示风为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东北风力6级,

东南风力8级。(边讲边画图)

3、天气预报图(板书)

用电脑打出天气预报图,请学生抢答几个城市的未来24小时的天气预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记忆。

练习:(1)完成课文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进行的活动是否相宜,用制作的幻灯片让学生抢答。

总结:播放幻灯片对这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作业:(1)阅读课文57页的大气环境监测报告收看当晚厦视二套9:20的厦门大气环境监测报告做好记录。

(2)巩固练习:结合今天上课内容收看当晚新闻联播后的全国天气预报学会看懂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并粗略看懂天气预报图。

启发式导入法

设问推进法

返回

天气和气候

天气预报图的使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录像:天气预报

计算机课件:(1)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2)天气形势图;(3)各种常用的天气符号图;(4)风向示意图;(5)气象观测仪器----百叶箱、温度计;(6)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图。

(引课出示投影片1)你能够从投影片中读出哪些内容?

中央气象台城市天气预报:2002年05月28日20时至05月29日20时

城市

天气现象

温度(0C)

风向风力

夜间

白天

最高

最低

夜间

白天

东京

多云

多云

25

16

3

3

新加坡

雷阵雨

雷阵雨

31

24

3

3

卡拉奇

34

27

3

3

开罗

32

19

3

3

开普敦

小雨

小雨

12

5

3

3

莫斯科

20

7

3

3

伦敦

小雨

小雨

15

10

3

3

旧金山

小雨

多云

24

14

3

3

纽约

雷阵雨

雷阵雨

25

16

3

3

悉尼

小雨

17

10

3

3

(最高最低温度、降水与云、风力风向,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天气状况不同等)

(模仿练习)请你仿照投影片内容作本地区的天气预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是否有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学生活动)(注意天气预报用语及与当时天气状况的基本吻合)

(教师讲解)为了更好了解一个地区的天气状况,人们制作了天气图,在图中用各种符号和数字表示天气状况,你了解它们的含义吗?

(天气云图投影片)(学生活动,说出图中任一城市天气预报)

(常见天气符号与风向示意图投影片)在天气图中,为了更直观便捷地显示不同的天气状况,人们设计了一些符号(学生辨认,提醒学生注意:风向是指风来的方向,天气预报中风力较小时一般不在图中表示)

(承转)有一个广州人说他长这么大还没有看到下雪,你能很快地告诉他何时到何地能看到雪吗?(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任答,只要合理即可)为什么不看天气预报,你也能很快地告诉他呢?(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地方的气候是稳定的,是多年天气状况综合出来的,不必看每天的天气预报也可以推测到的)你能描述你居住地区的气候特点吗?(引导学生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这种气候特征在几年、几十年内会有很大的变化吗?它与我们前面所说的天气有何不同呢?请你完成下面表格

(总结板书)引言天气与气候

天气

气候

定义

区别

联系

实例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讨论、分析可以看出,天气与气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投影片板书)

(反馈练习)课本想一想P38

根据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设计了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以天气预报为例,使学生了解天气预报中包含的主要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用世界天气为例,主要是使学生有全世界的观念,而且潜在的可以看出气温的分布是时间、空间的分布都有不同的。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个环节是进行模仿联系和天气预报图的读法训练,以使学生更好的运用天气预报图,形成一种从地理角度解释天气现象的意识。

第三个环节是从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入手,引入气候的概念及与天气的关系,因为后面才学到具体的气候知识,所以不要更多的讲解气候的内容,重点应放在明确天气与气候的关系,能够正确的辨别这两个概念即可。

上述各个教学环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日常生活体验,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但是因为内容繁杂,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强,使学生产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引言天气与气候

第一册世界的人口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人是一切社会的主体,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本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了有关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识,为今后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增长、迁移和分布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习本章各部分知识的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要求

智能训练

思想教育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和地区差异

2、了解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关系,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现代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

3、了解世界人口分布大势及自然、经济、社会、历史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1、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分析人口分布图

3、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数据、文字材料等,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意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并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

3、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世界人口的分布可以知道人口发展的形势,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为学习和了解后面的人口问题打下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需要详细讲解

难点:由于人口迁移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再加上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比较多,因此人口迁移及其原因就成为了本节的难点,另外,分析人口分布的原因也是难点之一

4、教材处理

本节世界的人口内容共用两个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人口增长和人口的分布上,人口的增长主要详细讲解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不同,人口数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以学生自己阅读的方式来了解,并通过简单练习来讲解;人口的迁移内容比较难,我利用资料和图片让学生明白这种现象;人口密度的学习主要通过两个城市的对比及“做一做”让学生了解稠密和稀疏的区别;人口的分布主要详细讲解四大稠密区和四大稀疏区,让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分析人口分布原因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选择及其依据

以“读图+练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

2、教的手段及其依据

本节内容主要运用powerpoint课件来讲述,集录像、图表于一身,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三、说学法指导

通过启发式提问,让学生动手画简单的人口增长图,动脑思考课本问题,克服学生“只听不思”的现象,从中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运用图表、数据、文字材料等,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思想设计、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及其依据

教学

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

依据

时间

分配

导入

播放人口录像,问:录像里说了什么内容?然后引入新课——世界的人口

用录像从感观上吸引学生,激发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心理

3分钟

板书

第六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阅读

让学生阅读课本新闻报道,自己得出世界人口数量是在1999年达到60亿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分钟

板书

一、世界人口数:60亿(1999年)

引入

为什么在人口数量后要注明年份?——说明人口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自然过渡到人口增长

1分钟

讲述

利用跳动的人口钟让学生感受人口每时每刻的变化,从人口钟里可以看到人口在不断增加,然后利用课本“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让学生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所用的时间,然后从计算结果让学生总结得出人口增长的特点:从缓慢到加快

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从感观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并培养他们分析、总结的能力

10分钟

板书

1、速度:缓慢加快

练习

利用课本“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的数据,描绘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教师巡堂指导

培养学生用图、绘图能力

5分钟

讲述

通过自己描绘的人口增长曲线图,回顾人口增长的发展过程,并了解20世纪30年代后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3分钟

引入

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什么决定?——引入人口自然增长率

练习

利用课本例子,让学生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并让他们总结公式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3分钟

板书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提醒学生注意用的是千分率——‰)

读图

投影“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了解各大洲人口增长的状况,从中指出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和最慢的大洲,无常住人口的大洲。并从这里总结得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通过读图来获得新知识,符合地理课堂的教学特色

5分钟

板书

发达国家慢

发展中国家快

阅读

阅读课本“读一读”,了解人口增长的未来趋势

加深对人口增长的了解

5分钟

引入

人口数量不但时刻在变化,人口还会不断迁移,这是现代社会常见的社会现象。——引入人口迁移

讲述

1、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从中了解现代人口迁移的三种情况

2、投影资料,让学生总结科技移民的原因和影响

3、练习课本“想一想”思考劳动力输出的影响

4、投影国际难民迁移图片,让学生从平时的新闻报道中说出难民迁移的原因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文字材料等,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分钟

板书

三、世界人口迁移

科技移民

劳动力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引入

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是不一样的,那么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匀呢?首先,我们学习一个反应人口分布特点的指标——人口密度

前后联系,自然过渡

读图

利用课本甲乙两市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对比,让学生明白人口密度由人口数量和面积之比来决定,单位是:人/km2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

3分钟

板书

四、人口密度=(人/km2)

练习

1、计算甲乙两城市的人口密度

2、计算中国和加拿大人口密度

巩固所学知识

8分钟

小结

人口密度能准确地说明世界上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最明显的特征——很不均匀,从两个练习当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人口密度小,人口稀疏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2分钟

板书

人口密度大:稠密

人口密度小:稀疏

引入

下面我们就通过世界人口密度图,看一看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

读图

引导学生读“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地形图”1、找出人口稠密区,并分析人口稠密的原因

2、找出人口稀疏区,并分析人口稀疏的原因

通过读图来获得新知识,符合地理课堂的教学特色

15分钟

小结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3分钟

板书

五、世界人口的分布

分布地区

分布原因

人口稠密地区

亚洲东部、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平原面积广阔

气候温暖湿润

农业发展早,工业、交通城市发展快

人口稀少地区

苔原带、冰原带

热带雨林带

沙漠地区

高原、山区

以表格的形式总结,简单明了

练习

对本节书所学的内容进行练习

及时进行反馈

7分钟

总结

对本节人口内容的学习进行总结,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意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并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

让学生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5分钟

2、板书设计及依据

本节内容板书设计采用纲要式和表解式相结合,用powerpoint展示,边讲边板,穿插于教学过程中。

第六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人口数:60亿(1999年)

二、世界人口增长

1、速度:缓慢加快发达国家慢

发展中国家快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三、世界人口迁移

科技移民

劳动力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四、人口密度=(人/km2)人口密度大:稠密

人口密度小:稀疏

五、世界人口的分布

分布地区

分布原因

人口稠密地区

亚洲东部、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平原面积广阔

气候温暖湿润

农业发展早,工业、交通城市发展快

人口稀少地区

苔原带、冰原带

热带雨林带

沙漠地区

高原、山区

第一册绪言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表演小魔术:会变色的“水”(稀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看课本中的彩图:小猫烤火、水中的鸟笼,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区别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

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1

液态的水

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

又凝结成液体

液态的水

2

蓝色块状的胆矾

块状固体被粉碎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实验3]镁带的燃烧

[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3

银白色的镁带

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

发出耀眼的白光

白色氧化镁粉末

4

绿色粉末状的

碱式碳酸铜

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

管壁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

浑浊

三种其他物质:氧

化铜(黑色)、水、

二氧化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

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解答此类题要熟悉下列要点: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

变化

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

等等

实例

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

木材制成桌椅

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食物腐烂

根本区别

(判断依据)

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关系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讲述]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投影]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讨论]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A.导电性B.挥发性C.可燃性D.溶解性

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A.豆油和汽油B.水和酒精C.铁块和铝块D.面粉和白糖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小结]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画出不懂的问题。

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复习课本1-4页,画出概念和记忆要点

板书设计

绪言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观察实验的方法:

[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四、化学史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737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