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
右下角板块统计
教学内容:
雪山乐园回顾整理中对右下角板块的统计的相关内容的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统计”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统计的过程中,体验其方法,初步培养统计数据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从雪山乐园里发现了许多以前学过的知识,这节课,你再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一下,还有什么发现。
二、数一数,并统计。
1、投影仪出示课本98—99页雪山乐园的图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图画,(也可看书上的图)
2、观察图后,请学生说一说,雪山乐园有……
3、把你数的数量记录下来,就是统计。并出示表格。
4、学生自己数一数,完成统计表。
5、你还想统计什么?数一数,自己统计下来。
三、提出问题
下面我们看这张雪山乐园的统计表,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四、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综合练习
1、课本第12题
(1)说一说大海里有什么?
(2)你喜欢什么?树一数有多少?(在数的时候注意方位的准确性)
(3)一一列出数据制成统计表。
(4)根据表格提出问题。
2、小组合作。
统计一下小组成员中家用电器的数量。
3、实践作业。
统计一下你们家一周内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数量。看了之后你想说什么?
六、教学随笔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图示列出十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与动手操作摆一摆、数一数,发展抽象思维,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交流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十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难点:加法算式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教具:PPT,梨子和苹果的卡纸若干个。
学具:计数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图片——《猴子捞月》,并询问图片当中的猴子在干什么?有几只猴子在井旁站着?有几只猴子在井上空悬挂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作答后继续追问:那图片中一共有几只猴子呢?从而倒入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通过导入中的故事引出“3+2=?”,引发学生思考。设置小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可以利用手中的计数棒,在五分钟的时间内讨论如何计算3+2=?(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观察讨论情况,适时引导。)
讨论过后,学生可能会给出以下3种方法:
1.掰手指数数,数到5;
2.在2的基础上再往后数四个,数到5;
3.先拿出3根计数棒,再拿出2根,数一数,得到5。
全班分享后,对学生讨论情况及时总结并对他们提出表扬,并板书3+2=5。
(三)深化新知
接着拿出准备好的苹果卡纸,创设新的情境:老师上午买了4个苹果,下午又买了1个苹果,总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通过随机提问,找同学上台来现在讲台上贴一贴,在写出算式并给出结果,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4+1=5。
完成后,进行追问,若上午买了1个,下午买了4个呢?引导学生列出式子1+4=5,并提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得出:改变两个数的顺序,它们的和不变。
(四)应用新知
利用老师提供的梨子和苹果的卡纸,同桌两人完成游戏: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十以内数的加法一个出问题,一个回答问题,让同学们踊跃报名在讲台前展示。
(五)小结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并留给学生一道作业题:回家后,自己当一名小老师,给爸爸或妈妈出一道加法的题目考考爸爸妈妈。
五、板书设计
加法
3+2=5
4+1=51+4=5
改变两个数的顺序,它们的和不变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乘车》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年级数学上册《乘车》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10以内的两步式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本课掌握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后面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是数学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教材设计了乘车这一情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兴趣,并在具体的上下车情境中体悟到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刚学完10以内加减法,在之前没有真正接触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运算符号的计算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对于他们是较陌生的。这批一年级学生成长于热闹繁华的市区,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并且家长文化修养较好,使得他们有着宽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学前教育,大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好,表现欲极强。对于他们来说10以内的加减法并不困难,因此在本课教学中重点及难点就是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程序:
一、创造情境、故事引入
同学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每当公交车到站,你会发现什么现象?(有人上车下车)。我们坐公交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排队候车,先下后上讲文明懂礼貌,注意安全。淘气和笑笑的学校组织他们去欢乐谷游玩,他们的老师告诉他们在乘坐公交车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和数学有关的问题,老师说只有他们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了,才能顺利达到欢乐谷。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愿意)我们一起去找找乘车时有什么数学知识。板书课题:乘车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①、问1:仔细观察,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并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
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得到的数学信息:一车上原有2人,到站后前门上了3人,后门上了2人。
问题:车上一共有几人?或这时候车上有多少人呢?
把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用图形在黑板上表示出来,
③、你能列出算式吗?
③、学生列式2+2+3、2+3+2
3+2+2、
教师解释:三个数连续相加的计算我们叫它连加。
那怎么计算呢?同桌讨论,并说原因。
学生讨论计算方法。
计算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用得数再跟第三个数相加,就能算出结果了。
让学生结合情景说一说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
学生自己完成,说一说。
2.出示图二。
车在继续走,到了七里庄。
①、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得到的数学信息。这辆汽车上有8人,到站后从前门下来1人,从后门下来4人。
问题:车上还剩多少人?
并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
②、学生展示计算方法。8-1-4或8-4-1
②、你是怎样列式的,计算出结果的呢?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提示学生可以小棒摆一摆,练习本上画图等等)
教师解释:三个数连续相减的计算我们叫它连减。
③、探讨计算顺序。
③、学生同桌为一组进行讨论。参与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
计算的时候,我们要先算前面的减法,让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然后从得数里减去第三个数得到最后的结果。
3.公交车到了九棵树这一站
我们表演一下这两幅图的情景,并请同学说一说你看到的。
1.请学生表演。回答:车上有9人,到站后从前门上去1人,从后门下来5人。
①、提问:那你们知道现在车上还有几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请跟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讨论。
②、列式解答。
2.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
解释意思A、9+1-5=5,因为车上有9人再上1人就要加1,所以先
算加法9+1=10;又下去5人,就要减5,那么10一5=5,所以车上还剩5人。
B、9-5+1=5
因为下去5人,就是9—5=4,又上来1人就是4+1=5,结果也是车上还剩5人。
小结:像这样既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计算我们叫它加减混合运算,计算的时候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小结。
原来在乘车过程中我们找到这么多的数学知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它们的计算顺序都是从左向右依次计算。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帮助淘气和笑笑解决了难题,达到了欢乐谷。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
练习巩固
1.教材46页第一题。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题意再列式解答。
2.教材46页第二题。
先说一说故事情节再列式。
板书设计:
乘车
2+2+3=78-1-4=39+1-5=5
4710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左→右左→右左→右
从左向右依次计算。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单元 课题:数一数 第1教时 总第 1 个教案
执教者:
目标:
1、 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 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学具。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1、 讲述 :小朋友们,暑假里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哪玩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2、 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 思索探究
1、 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
2、 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 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引导学生看小图与之下面的圆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4、 第七、八、十这三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这个问号是什么意思?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交流共享
1、数数练习
(1)教室里有几扇窗?几扇门?
(2)教室的第一排坐着几个小朋友?
(3)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一边数一边拿,并摆在桌子上,让同桌同学检查对不对。
(4)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数,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复多数。
(5)连一连
(6)画一画
2、 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3、 游戏:火车钻山洞
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四、检测完善
1、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开心吗?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课堂作业。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2单元 课题:比一比 第2教时 总第2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长短、高矮和轻重是相对的。
课前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仪。
教学程序:
课前游戏:对口令。
师说上句,生对下句。
我说大,我对小;我说高,我对矮;我说低,我对高;我说长,我对短;我说薄,我对厚;我说轻,我对重;我说宽,我对窄;我说远,我对近……
一、情境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揭题。
二、思索探究
1.比长短。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从图中你能看到些什么?
(2)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
(3)指导学生用在□画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较的结果。
(5)巩固:实物出示两组绳子的比较,你能比出他它们的长短吗?
2.比高矮。
(1)出示主题图,观察,说说图中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
(2)追问:从哪幅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学生汇报交流,体会高矮的基本方法。
(3)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
3.比轻重。
(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
(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哪个重,然后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
(3)看主题图,说明石榴和柿子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些。指名交流。
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两棵树的高矮等。
5.组织讨论,加深认识。
教师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要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必须再拿一枝铅笔来比一比才能确定。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铅笔分别与之比较,使学生明确长短、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交流共享
1.“想想做做”第1题。
(1)光盘出示两幅图,观察第一幅图中谁的铅笔长,再说说第二幅图中哪支铅笔最长。
(2)同桌比一比铅笔的长短。指名汇报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按要求在书上练习。
(3)结合图对学生进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
(4)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最”加重音,学生体会最高、最矮的含义。)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折开后比较,让学生的头脑中知道走斜边最短。
4.“想想做做”第4题。
(1)读题,学生自主练习。
(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
四、检测完善
1.提问: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学生自由交流。
2.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3.完成课堂作业。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学生举行联欢会布置教室的情境图,让学生发现彩旗、灯笼、小花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使学生初步感受规律。学生分析小旗的排列方式,从颜色的角度发现并表述规律。教材以圈出一组黄旗、红旗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一组”旗子在旗子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就是这样的“一组”旗子的重复排列。同时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的方法,再让学生发现并表述情境图中的其他排列规律,以圈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理解规律的含义,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2、能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事物的排列方式。
3、感受数学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
理解规律的含义,能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确定事物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这节课就让我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都有规则,你们一定要听好哦!请听游戏规则:老师下达指令说一个词,你们来做出相应的动作。听清楚了吗?(好!)开始!指眼睛,摸鼻子,揪耳朵;指眼睛,摸鼻子,揪耳朵;指眼睛,摸鼻子,揪耳朵;(速度越来越快)指眼睛,猜一猜老师接下来会说什么?请用你们的动作告诉我。(学生做摸鼻子动作)你们都猜对了,谁来告诉我你是怎么猜到的?(指名回答)
师:真棒!你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很准确。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这样的规律,你们想不想把他们找出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过度:刚刚同学们在游戏中表现得这么好,老师接下来决定奖励大家,带你们去阳光小学参观一下。你们瞧,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阳光小学的孩子们正在布置教室呢!漂亮吗?
1.播放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看看同学们都用了什么来布置教室?(生答:小花,彩旗,灯笼)。图上还有什么?(小朋友)
请大家再仔细地观察一下,它们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吗?(是)
2.课件出示彩旗图
让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按照黄、红重复排列)猜一猜最后这面应该是什么颜色?
师:看看猜的对不对?(点击播放课件)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说)
师:如果让你给彩旗按你找到的规律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为什么这样分?(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
3.课件回到主题图
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彩花的排列、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朵花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该怎么给它们分组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学生思考、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分享给全班同学?(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播放课件)
该怎么分组呢?
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三、考眼力,发现规律(巩固练习)
(出示课件)
四、动手操作,创造规律
师:小朋友们的眼力可真不错,那你们的动手能力怎么样呢?能不能创造规律呢?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大家。
1.摆磁扣(指名到黑板摆一摆)
师:大家看,黑板上有这么多的磁扣,你能不能从它们当中选择一部分,来创造规律?(找两名同学到前面摆,说一说你的规律,评议)
2.摆学具(小组合作完成,展示)
师:还有没有想摆的?都想来,那么就用你手中的学具和你的同桌合作,创造规律。
3.涂一涂(书中85页做一做)
师:同学们创造的规律可真美啊,大家看,这些小花美不美?你能不能让它们变美丽呢?说说你的好方法。(指名说)发挥你的想象,拿着你的水彩笔,选择你最喜欢的颜色,到书中涂一涂吧!
五、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师:在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有规律的事物,小朋友们还知道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一说?
六、欣赏规律的美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请欣赏。
师总结:规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多动脑筋,一定能创造出更多的规律,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播放课件)
七、总结
师: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学习了《找规律》,你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以后多留一个心,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相信你们会有特别的收获。
板书设计
找规律
一组一组重复排列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学》教案分析”,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学》教案分析
用数学
教学内容:教材107页用数学及做一做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具准备:挂图、5个信封、5种数量不一的小动物、5幅情景图、5块黑板、5只粉笔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请来了好多小客人,想知道他们是谁吗?那就打开信封,请他们出来吧!
2、都有哪些小客人呀?
3、小客人都是第一次来我们班做客,同学们想不想和他们玩呀?不过小客人有个要求,就是在玩的过程中,大家要把小动物贴到情境图中,并根据你们贴的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把他写在纸条上。你们行吗?这么有信心呀!那就发挥你们小组的力量开始吧。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愉快最成功。学生分组活动。
4、展示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老师刚才到小组中去,看到同学们合作的非常好,老师真是为你们感到高兴。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组提的问题?
5、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你们能不能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呢?(让学生任选一个问题,但不能选自己小组的,分组解决问题,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6、小组汇报。
7、结合其中一幅图,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小马图为例)
我们重点来看一下小马图,除了按左右来分,还可以怎么计算?
(按颜色分,5+2或2+5;按大小分,1+6或6+1)
小结:同学们真太聪明了,能从左右、颜色和大小这三个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一共有多少匹马?”这个问题。你们真棒!
二、反馈练习,强化新知:
1、看到同学们玩的这么开心,小兔子们也想来咱们班做客,他们都等急了,让我们用掌声请出他们好吗?(出示带问题的兔子图)
2、今天小兔子是带着问题来的,它问咱们什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合作完成,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3、分组汇报。
4、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不但说得很好,而且还想出了两种来解答,连小兔都在夸奖你们呢!
对想出两种方法的小组给予奖励:每组奖一颗智多星。
三、巩固新知: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课本上第107页的内容。打开书,先把例4的算式填上。还想不想继续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该帮助谁解决问题了?
1、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题。
2、同位互评。做对的可以得朵花。
3、集体订正。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上的非常好,我们帮助小动物解决了这么多问题,都是用的什么知识?用数学来解决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揭题。数学知识可真重要呀!我们一定要学好它、用好它。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第三、五单元 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 型 复习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数出1~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1~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复习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 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难点 1、序数。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上有练习题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三和第六两个单元,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两单元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可先让学生翻书看再说)
汇报: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这单元内容我们都要注意什么?
二、基本训练,根据学生汇报内容出相应的基础练习,每练习一项都要说做题方法及注意事项。
1、 看图写数。
师:你有什么提醒大家注意的吗?(阿拉伯数字不倒笔,占左半格,书写规范)
2、重视比较方法的梳理:一一对应比较;---数数比较
三者之间的比较(先两两比较,再选出最大、多、小、少的)
出示下列式题比大小。怎样比较不会出错?
程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3、加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表示第几个时要注意说明方向、顺序。如:从左往右数,第2个是( )。
重点练习从左(右)圈几个和第几个。
(1)图中一共有( )个图形。
(2)从右往左数, 是第( )个。
(3)从左往右数, 排第( ).
4、相邻数:()6()。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5、 10以内数的组成。递增、递减、交换方法。
“对口令、找朋友”游戏进行复习10以内的组成。
6、10以内的加减法;
(1)写出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2)在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出示计算卡片练习。重视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如:( )+6=6,尤其是( )-3=3,学生容易填成0。
在○里填上“+”或“-” 9○6=3 6○5=1
7、 用数学解决问题。
(1)看图列式:一图一式、一图二式、一图四式。
(2)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复习:加强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1)妈妈买了3个苹果,有买了2个梨,苹果和梨一共有几个?
2)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3个,还剩几个?
3)8个小朋友玩跳绳,走了一个,还剩几个人?
4)花丛里有7只蝴蝶,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
5)池塘里10只青蛙,走了2只,还剩几只?
三、通过这两单元的复习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第二课时
一、1.圈一圈,连一连。(共8分)
2.数一数每种花各有几朵,写一写。(共5分)
3.涂一涂,填一填。(共10分)
(左) (右)
把左边的3个 涂上红色;把右边的5个 涂上绿色;给从左边数排第5的 涂上黄色。
绿 比红 ( ), 红 比黄 ( )。(填“多”或“少”)
4.请你填上合适的数。(共12分)
5>( ) ( )4
2
1( ) ( )
5.要使盒子里都是5个皮球,每个盒子里要添上几个皮球?请画上去。并写数。(共16分)
6.把4个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写一写。(共6分)
7.请你先写数,再填空。(共10分)
8.比一比,看谁吃得多。(共12分)
( ) ( ) ( ) ( ) ( ) ( ) ( ) ( )
10.看图回答问题。(共9分)
一共有( )个人在排队买票, 排在第( ), 排在第( )。
11.把5枝花插在两个花盆,有几种插法,请写出来。(共8分)
四、想一想,做一做。(13分)
1、写出 上的数: 2 3 5
4 3 1
2、
3、看图填数。
比 少 ;
比 多 。
4、从左边起涂颜色。
涂 2 个: ☆ ☆ ☆ ☆ ☆
涂第2个: ☆ ☆ ☆ ☆ ☆
五、画一画,你能行!(可以画你喜欢的任何简单的图形)(6分)
¤ ¤ ¤ ¤
1、比¤多画1个。
2、比¤少画2个。
3、和¤画同样多。
六、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分
七、看图计算。 16分
八、根据要求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0分
九、按规律填一填。
十、是几就圈几
十一、画一画,填一填,说一说。 5分
十二、把右边的6串葡萄圈起来,把从左边数第7串涂上颜色。
第三课时测试
加深对0的理解:在不同情境中,0的含义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0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和温度计上的“基准”0度。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0的含义。
复习第三、五单元 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看图数数
比大小
序数、相邻数、单数、双数
数的组成
加减法、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计算
用数学
教
学
后
记
教学设计
课 题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复习
复习内容:认识物体和图形
课 型 精讲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媒体课件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教师分别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还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谜语,让学生来猜。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二、根据特点 进行分类
1、让学生小组进行和做,把老师写的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并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分?理是什么?
2、总结出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特征。
长方体: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 :光光的,能滚动 ……
三、练习
1.数一数
( )最多,( )最少,( )和( )同样多。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2.用小棒分别摆一摆。
我摆一个△用了( )根小棒,
摆一个 用了( )根小棒,
摆一个 用了( )根小棒。
3.数一数.
(1)
有 ( )个,有 ( )个,有 ( )个。
(2)
有( )个 ( )个
( )个 ( )个
4.数一数
长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
正方体有( )个,球有( )个,
5
从左起 ,第( )个是球,第( )个和第( )个是正方体,球的左边是( ),球的右边是( )
6.
长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
正方体有( )个,球有( )个,
7.请你试一试。
( )个正方形 ( )个三角形 ( )个正方体
8. 小明在家里拿来下面这些物品,你能帮他分一分吗?请把序号填在合适的括号中。
第二课时
一、复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
二、活动
1、沿虚线折一折,看看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样,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分组进行).
2、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
①长方形有几条边?正方形有几条边?
②长方形四条边怎么样?正方形四条边怎么样?
③长方形与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教师归纳:
长方形有四边条,正方形也有四条边,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长方形对着的两条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三、练习
1.填一填
(1) 是( )体,它有( )个面。它的每个面都是( )形。
(2)( )形有3条边,3个角。
(3) 是( ),上下两个面都是( )。
(4) 是( )体,它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 )形。
2.
(1)有( )个 , ( )个
有( )个 , ( )个
(2) ( )最多,( )最少,( )和( )同样多。
(3)
比 多( )个, 比 多( )个。
(4)
比 少 ( )个, 比 少( )个。
3.
4.数一数
有( )个 ( )个
( )个 ( )个
5、数一数 ,填一填。
(1)
认识图形
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长方体 长方形
正方体 正方形
圆柱体 圆 形
球 体 三角形
教学设计
课 题 第六单元复习——11——20各数的认识 课 型 复习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以达到熟练的掌握。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进制。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十位、个位的认识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熟练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十位、个位的认识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熟练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复习巩固
一 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到数学乐园去玩,好不好?但是有个条件,必须要过以下几关,敢不敢迎接挑战?
第一关:(数数,从0——20正数、倒数、双数、单数)
第二关:对口令
第三关:计算
二、新受
师:同学们顺利的闯过了这三关,我们来到了数学乐园,数学乐园里有这么多的果树,快看看都有哪些果树?
生答:苹果数、梨树、桃子树
师:快点数一数每种果树各有多少棵?
生:苹果树6棵、梨树9棵、桃树5棵
师:根据这些信息谁能提个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师:谁会列式计算生:6+9+5=20
师:智慧老爷爷看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拿来了水果招待我们,看看有多少个水果?
主 体 设 计
生:16个
师:16是个几位数,各位是几,表示什么?十位的数是几?表示什么?
生:16是个两位数,各位的数是6,表示6个一,十位的数是1,表示一个十。
师:这个数是由几个一和几个十组成的?
生:6个一和一个十组成的.
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小动物们也都来和您们交朋友了。
师:小狗的左边有6只小动物,小狗的右边有8只小动物,这一排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生:15只
师:怎样列式?
生:6+8+1=15
师:小动物们想出题考考你们,敢不敢迎接挑战?
生:敢
三、巩固练习
1、按顺序填数
2、填空
3、看图列式计算
4、看数画珠子
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读出下面各数.
24 46 54 18 80 98 13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十六( ) 四十五( ) 八十九( )
五十八( ) 六十四( ) 九十( )
七十九( ) 八十一( ) 一百( )
3、填空.
(1)3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25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 )个十和( )个一组成23.
(4)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
4、在○里填上“>”、“
5、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5+( )=13 3+( )=12
4+( )=12 4+( )=13
5+( )=14 5+( )=12
2+( )=11 6+( )=14
10+9= 9+1= 2+5= 8+10=
5+5= 3+4= 3+12= 6-3=
4+6= 10-9= 2+7= 4+10=
6+10= 6+1= 4+6= 6-6=
5+12= 4+2= 3+5= 2+8=
6+2= 10+3= 0+3= 6+1=
3+6= 11+7= 9+0= 0+4=
3+7= 12+4= 19-5= 5+4=
4+4= 10-7= 9-3= 8-6=
7+2= 10+10= 17-3= 7-4=
6-3= 4+3= 16-5= 9-2=
6-4= 5+5= 9-4= 6-2=
3+7+2= 5+5-4= 7+2+1= 10-1+0=
8-5+10= 18-6-10= 10+4-2= 4+4-3=
9-7+8= 4+6-2= 17-4+0= 9-3+10=
四、小结:师:天快黑了,我们该回去了。今天你们玩的开心吗?把你今天
第二课时
综合复习第五、六单元
一、 计算。(18分)
二、填空。(44分)
1、一个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 )。
2、一个数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
3、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 )。
4、20里面有( )个十。
5、比18大1的数是( )。
6、16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7、○1一个加数是10,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 )。
○216—2=( ),被减数是( ),减数是( ),差是( )。
8、按规律填数。(6分)
○1 8、9、( )、( )、12、( )
○2 10、( )、14、16、( )、( )
○3 ( )、( )、18、17、( )、15
○4 ( )、13、15、( )、( )
9、在10、3、6、2、16五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写出四道算式。(4分)
( )+( )=( ) ( )+( )=( )
( )—( )=( ) ( )—( )=( )
10、4 +6( )+3( )—2( )
3 +5( )+2( )+8( )
11、在 ○.里填上“>、
10+4○.13 16—10○.8 11+3○.13 18—8○.1
12、(8分)
写作:
读作:
13、写出时间。(4分)
升旗 踢球 吃午餐 上课
三、判断。(4分)
1、数位表从左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 )
2、写10到20各数时,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 )
3、19—7=12,减数是19,被减数是7,差是12。( )
4、10+8-2=18。 ( )
四、实践操作。(10分)
1、
○1把左边的10个圈起来,右边第二个涂色。(2分)
○2一共有( )正方形。(1分)
2、看数画珠子,再填空。(4分)3、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和分针。(3分)
五、用数学。(24分,每题各4分)
1、一个加数是11,另一个加数是2,和是多少?
2、被减数是16,减数是4,差是多少?
教学设计
课 题 第八单元复习——认识钟表 课 型 复习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珍惜实践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地看出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 能够迅速、准确地看出整时和半时。
教学准备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问题导入:
师:你们每人桌上都有一个生活中的小伙伴,是谁呀?
钟表是用来做什么的?
你们认识时间吗?(指名学生回答)
结合学生的经验,让学生拨出认识的时刻
让学生拨出自己认识的时刻。并提出,不会拨的小朋友可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拨的。
投影展示
可以出现的三种情况:
拨出整时 拨出半时 拨出几时几分
认识整时
1、 结合拨出的整时刻,出示其中的三个,让认识的学生说出时刻,少数不认识的也会在其中找到整时的特点,慢慢学着认。
说完三个时刻后,教师规范学生语言,再出示两个时刻让学生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进一步认识然后问这样的时刻都是整时,仔细想一想你们是怎样认识整时的?
(总结整时的特征,让全体学生都认识整时)
认识半时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对比认识整时的方法来讨论如何认识半时,得出认识半时的方法在对比中加深印象(学生小组讨论)
出示三个时刻巩固
认识钟面
课件出示钟面时针分针及12个数字在闪动
提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写时刻
1、 认识点子表上的时刻
出示两个整时一个半时让学生认并问一问在哪见过这种表示方法,为后面的写法做准备。
2、 写时刻
教师板书学生学写并知道数字表示法,电子表的表示法是一样的
学生完成作业纸上的内容,小组订正。
综合练习
1、 找座位
2、 小朋友的一天
教师说时刻学生在钟表上拨并及时订正。
教学设计
课 题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课 型 新授
备 课
时 间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能够熟练的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两种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布娃娃图片移动的数字卡片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数的组成:
2.板演:
8+5= 8+7=
9+5= 9+7=
8+6=
3.口算:
7+( )=10 7+3+4=
7+3+1= 7+3+2=
7+3+3=
提问:7加几等于10?
二、复习凑十法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9加几、8加几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是用什么方法算得又对又快?(用凑十法)对!用凑十法来计算,谁能告诉大家9加几怎样凑十?(9和1凑成十)8加几怎样凑十?(8和2凑成十)那7加几呢?(7和3凑成十)你们真聪明,7加几还没学,你们就知道了用7和3凑成十来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凑十法.(板书课题)
主 体 设 计 二次修改
1.教学例1.
(1)出示娃娃图:先贴出7个红色布娃娃,再贴出5个黄色布娃娃.
师说:谁能看图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题:有7个红色布娃娃,5个黄色布娃娃,一共有多少个布娃娃?
师问:根据同学们编的题,应该怎样列式?怎样算?(板书:7+5=12)
师问:7+5=12你是怎样想的?
老师指名一个同学到前面边口述边演示想的过程.
老师指布娃娃图说:我们看到7,想到了3,于是就要先把5个黄色布娃娃分成3个和2个,7个和3个凑成10个,10个再加剩下的2个,等于12个.
(2)谁能看算式把想的过程再说一遍?学生说老师连线:
师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3和2?
2.教学例2.
想一想:
7+4=□ 7+6=□ 7+7=□
师说:我们不看图、不摆实物,这几道题谁会算?
自己小声说怎样想.两人一组悄悄算.
指名说:7+4=□怎样想.
7+6=□怎样想.
7+7=□怎样想?
师说:你们真聪明,不用看图、不用摆实物、运用凑十法很快就把这几道题算出来了.
3.教学例3.
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7+8=□ 7+9=□
引导学生这样想:你们学过9+8=17,8+9=17这两道题吗?
为什么9加8得17,8加9也得17?
(因为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师问:你们算过8+7,9加7的题吗?看到7+8,7+9这两道题怎么想?
想:8加7等于15,7加8也等于15.
想:9加7等于16,7加9也等于16.
师说:对,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来计算更简便,就不用凑十了.这样能很快说出得数.
齐读黑板上的式题.
4.小结.
今天我们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共6道题.这6道题中是用两种方法来计算的,第一种用凑十法;第二种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同学们在计算当中,要认真审题,见到大数加小数的题,就用凑十法计算;见到小数加大数的题,就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三、巩固反馈.
1.口算,并说想的过程:
7+3+1= 7+3+3=
7+4= 7+6=
7+3+4= 7+3+2=
7+7= 7+5=
7+5= 9+7= 8+7=
7+6= 7+9= 7+8=
2.移动7,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3.猜一猜,苹果代表多少?
7+7= 8+7= 7+6=
7+5= 7+8= 7+4=
9+7= 8+9=
7+9= 8+6=
4.先说出得数,再写算式:(写在练本上)
第二课时
四、应用题:
(1)教室里有8个小朋友,又进来4个,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个小朋友?
这道题求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把教室里的小朋友和又进来的小朋友合起来,列式为□○□=□( ),答:现在教室里有______个小朋友.
(2)教室里有8个小朋友,出去了4个小朋友,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个小朋友?
这道题求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从教室里的小朋友里面去掉出去的小朋友,列式为□○□=□( ),答,现在教室里有______个小朋友.
2(1)小云有9个纸飞机,又做了4个,现在有多少个?
(2)学校有10只兔子,卖了7只,现在有多少只?
先让学生读懂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再列式计算.
3.选择正确答案.
从树上飞走9只小鸟,又飞走了4只小鸟,两次共飞走了多少只小鸟?
小云这样做 9+4=13
小明这样做 9-4=5
小华这样做 9+4=13(只)
小林这样做 9-4=5(只)
他们4个人中谁做得对?为什么?
4.让学生自己编题练习.
5、有50个花生,大猴吃掉30个,小猴吃掉10,还剩多少个?
师:请你帮小猴算一算.
订正:你是怎样算的?
6、同学们前年栽了30棵树,去年栽的和前年同样多,今年又栽了50棵,三年一共栽了多少棵?
师:你会解答吗?请你试着做一做.
订正:你是怎样想的?
7、出示图片“填一填”
把10、20、30、40、50填在圆圈里,使
每条直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第三课时测试(数学冲刺100分)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
10-3 8+4 9-1 9-8 8+2 15+3
8+7 7+5 5+6 3+9 11-1 9+6
8+8 6+7 8+6 9+8 2+9
2、()里应填什么数?
(1) 比9大2的数是(),比7多4的数是()。
(2) 写出得数是13的四道算式?
( )、 ( ) 、( )、 ( )
(3) 练习
9+()=13 8+()=15 12-()=2
()+7=14 ()+()=12 ()+()=19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理解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1、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2、体验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并会正确计算加减法。
教学准备:
课件、圆珠、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愿意吗?但是淘气和笑笑说了,只喜欢和聪明好学的小朋友玩,有信心吗?
1、口算:
6+4=5+3=9-9=8+2=
8-4=5+5=2+7=3+7=
2、填空:
(1)1个十、4个一合起来是()。
(2)18里面有()个十,()个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淘气和笑笑决定和大家一起玩“搭积木”我们来看看笑笑搭的积木。大家来看,笑笑搭了多少块?你是如何知道的?(又加上2块)那你能用“先……又…….”完整地说一说笑笑搭积木的过程吗?(先搭了13块,又加上2块)这就是我们找到的数学信息,你看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几块积木?)
1、学生回答
2、动手操作验证(用你的学具珠子代替积木学着笑笑摆一摆,先摆13个,左边摆10个,右边摆3个,又在3个上面加2个,一共是15个)
3、用算式来表示:13+2=15或2+13=15
同学们和笑笑玩得很开心,但是淘气可急坏了,也想来参加我们的游戏,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淘气是怎么摆的吧。(出示大屏幕)
1、说一说淘气的摆法(左边10块,右边8块)
2、出示拿走2块,用“先……又……”完整地说说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3、动手操作摆
4、列式计算:18-2=16
看着大家和淘气、笑笑玩得真开心,那么不学他们,我们自己可以摆出来算式吗?下面根据老师给出的算式摆一摆、算一算。(大屏幕出示算式)
1、引导学生完成第一个算式14+5=19.先摆14个,左10右4,再在4个上面加5个,得出19
2、自己独立完成第二个算式:17-6=11
小结:观察我们上面摆的算式,你发现计算前后,十位和个位都有什么变化?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十位不变,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太棒了!于是淘气和笑笑决定再带大家去游乐场里玩玩碰碰车(出示大屏幕)别看是玩,里面可是有数学知识啊。你看到了那些?(数字)
1、小组讨论
相碰的加法:这些碰碰车哪两辆碰在一起,就可以把他们车上的数字相加,那么,你想让哪两辆车相碰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相碰的减法:那两辆车相碰,就用他们车上的数字列出一个减法算式。
2、集体交流算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十几加几时,十位不变的情况下,只需要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就可以了)
五、课堂作业
出示大屏幕(教材78页练一练的第二题),写在课堂本上。
六、板书设计:
搭积木
13+2=1518-2=16
103108
56
一年级数学上册《我会拼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形状的纸片拼出新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创造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
2、能较清楚地向别人说明自己拼图的内容和方法,并能评论别人的作品。
3、增强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能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4、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进行口语交际。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游戏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想玩游戏吗?——好!今天老师就和大家玩“万花筒”摸彩游戏,
请学生上前从万花筒里摸东西,摸出来后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讲得出来的同学东西就归他。
(通过游戏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练习说话的兴趣。)
小结:看来,不少同学中彩了,恭喜他们,请刚才摸到不同形状纸片的同学举起来,同学们想用这样的纸片来拼图吗?
二、揭示课题,“应聘”游戏导入。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会拼图》板书(指读课题)。?请大家一起用自信的语气告诉大家你会什么——
生:(齐声地)我——会——拼——图。
2.出示课件。
(1)今天呀,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拼图高手,这个小男孩叫——JACKY,你看,他都拼了些什么?(小白兔、大熊猫、小猪。)
(2)谁能观察到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拼的?(用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拼出来的。)
(3)同学们,JACKY可真能干,他不但是拼图高手还开了一间拼图超市,JACKY可会卖广告了,你们想听他是怎样卖广告的吗?(演示课件,“小白兔白又白,我是先用一个大半圆做小白兔的身体,再用一个圆纸片做小白兔的头,然后用一个长长的小半圆做它的长耳朵,用两个半圆做它的腿脚,最后在它的屁股上贴一个小圆纸片,做它的小尾巴,这样,小白兔就拼好了。快来把可爱的小兔带回家吧!”)
(4)拼图超市的总经理JACKY是怎样卖广告的?
教师提示:JACKY很会卖广告,他推销的拼图真可爱,我听了,也禁不住把拼图买了回来给大家欣赏。
(4)JACKY的拼图超市需要请一些售货员,同学们想做吗?JACKY说要大家过三个难关后才选出售货员,你们敢挑战吗?
(5)现在过第一关就是要求给小猪和大熊猫拼图卖广告。(小组讨论后,个别汇报)
(6)请同学们评一评刚才谁讲得好,为什么?
小结:同学们刚才的广告真不错,你们想听听JACKY是怎样给小猪和大熊猫拼图卖广告的吗?(播放课件)
三、发挥想象,明确要求,练习拼图。
1、下面准备过第二关,JACKY总经理说还要考大家有没有聪明的脑袋和灵巧的双手。
2、师:除了JACKY拼出的这几个小动物之外,大家开动脑筋想想你还能拼什么?谁来说“我能拼……”“我想拼……”。
(指名说,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想像,特别注意不能局限于拼小动物,还可以鼓励拼植物、玩具、建筑、食物、日用品等。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学生。)
3、.师:小朋友们说了很多,说明你们平时都能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说得这么好。我相信大家都很能干,而且这个学期的美术课大家都拼了不少的美丽的图案。那现在同学们拿出纸片,开始动手拼图,要一边拼一边自己说说是怎么拼成的。拼完了就送给小组的伙伴瞧瞧,大家互相评一评,不理解的可以问一问。
4、学生自由拼图,边拼边说。(生动手拼图,放背景音乐,教师巡视、指导。)
四、激情促说,多向互动
1、刚才JACKY总经理已经看到不少同学已经拼出了许多精美的拼图。
2、师:现在我们准备过第三关,也是最难的一关,就是请大家给自己的拼图卖广告,每小组都推荐了一个讲得最好的同学戴上工作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的拼图,听一听他们的广告,每个小朋友都要认真看,仔细听,等一会儿可以给他们提问或提提意见。
每组学生给自己的作品卖广告,最后把作品张贴在黑板上给大家。
3、师:每组售货员的作品我们都欣赏完了,现在请哪个评论高手来评一评黑板上的拼图?(内容:自己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一幅拼图有什么地方要改进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调整。可以说“我觉得你拼的……”;可以说“我看到你拼出来的……,让我想起……”;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你为什么要用……来做它的……呢?”;也可以提出好的建议“如果把……改成……,我认为会更好一些”等等。拼图的小作者要给予别人适当的解答。)
五、师:JACKY总经理说看到大家都很优秀想请大家做一天的临时售货员,请完成了拼图的同学跨组或向老师推销自己的拼图,同学大胆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别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提示学生注意参观时要注意文明有礼。)
六、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小朋友们各自开动小脑筋,用不同形状的纸片拼成了各种各样可爱而又美丽的图形,还学会了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拼得好,说得更好。今天回家,小朋友们就把自己拼的图介绍给爸爸、妈妈,好吗?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一、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的整时能用两种方法表示。
二、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然后出示生活的钟表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美,然后带着这样的感情去认识钟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学具认识时针和分针,通过近距离的感知学生能够充分感知到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2.通过早读,午读和晚读引出三个整时的时刻,让学生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指向的数字,从而总结出整时的认识方法。通过独立拨时间让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
3.通过学生的电子表引出整时的另一种表示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在探究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独立观察、同桌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以小明的一天为切入点,通过说一说每幅图什么时间在作什么?同时让学生独立去书写电子表的这种表示方法,也是对新知识的运用和巩固。
通过观察和引导让学生发现12时,6时,两个9时这样特殊的时刻,结合生活经验说明时针每转两圈。
四.总结全课,情感提升
通过说说小明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遵守和爱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教案(人教版)
第一课时:分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第40页练习六?1~3?题?
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物体进行分类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录像,商品柜台及相应物品,学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类:?
(1)播放录像①商场外景镜头。?
(2)播放录像②商场物品远景镜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2.明确分类?
(1)播放录像③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像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学生结合所看录像说说什么是分类。?
(2)猜一猜?
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从而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2.分一分,完成做一做。?
(1)教师导语,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
(3)汇报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3.练习,练习六1-3题?
(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前、后4辆车是同一类的。?
(2)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它三个不是同类。?
4.补充练习: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议一议怎样分,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准确。然后汇报说明。?
三、小结: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教案
第一课时:分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第40页练习六?1~3?题?
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物体进行分类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录像,商品柜台及相应物品,学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类:?
(1)播放录像①商场外景镜头。?
(2)播放录像②商场物品远景镜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2.明确分类?
(1)播放录像③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像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学生结合所看录像说说什么是分类。?
(2)猜一猜?
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从而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2.分一分,完成做一做。?
(1)教师导语,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
(3)汇报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3.练习,练习六1-3题?
(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前、后4辆车是同一类的。?
(2)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它三个不是同类。?
4.补充练习: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议一议怎样分,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准确。然后汇报说明。?
三、小结: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退位减》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退位减》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例2,“做一做”前两个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方法。
2.提倡算法多样化。
【重点难点】
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个位不够减时用退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情景图、小棒、投影片。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口算。
90-7=34-8=41-7=25-7=
40-5=46-7=33-6=70-6=
2.说一说:“33-6”和“70-6”的计算方法。
3.竖式计算。
52-31=79-37=84-23=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减法。(板书课题)
【进行新课】
退位减
1.出示课本第17页情景图和表格。
《wbr退位减wbr》wbr教学设计
2.学生活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可以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3.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引导列出算式。
问题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或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51-36
问题2:中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或俄罗斯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51-23
问题3:美国比英国多多少枚金牌?(或英国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36-19
……
4.引入问题:我们先来解答: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5.学习例2。
(1)出示问题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51-36=
(2)提问:①怎样列竖式?
②从哪一位减起?(个位)
③个位1减6不够减怎么办?
师:请摆小棒帮助我们找到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用小棒摆竖式。
交流汇报。
小结。
方法1:拿5捆零1根小棒,要减去3捆零6根小棒,1根不够减6根,拿出一捆打开变成10根,从10根中减去6根还剩4根,4和原有的1合起来是5根。再从整捆里拿走3捆,这时还剩1捆,1捆和5根合起来是15根。
方法2:拿5捆零1根小棒,要减去3捆零6根小棒,1根不够减6根,拿出1捆打开变成10根,10根和1根合起来是11根,11根减去6根,还剩5根。再从整捆里拿走3捆,这时还剩1捆,1捆和剩下的5根合起来是15根。
(3)研究竖式算法。
师:通过用小棒摆竖式,现在你能列竖式计算51-36吗?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交流汇报。
师:板书计算过程。
51-36=15
引导学生有序地说出计算过程,分3个小层次。
①说个位
引导学生和小棒建立联系,有序地表述:个位上1不够减6,从十位退“1”,在十位数字上点上退位点“·”,十位退1,“1”当10,和个位1合起来是11,11-6=5,对齐个位写5。同时引导学生说出“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十再减”。
②说十位
引导学生联系小棒,有序地表述:
十位5退“1”还剩4个十,4个十减3个十还剩1个十,对齐十位写1。同时引导学生说出“十位先减退位点再减,千万不要忘了减”。
③说完整个计算过程:
方法1:51-36,个位上1不够减6,从十位退“1”和个位1合起来是11,11-6=5,和个位对齐写5。十位5借走“1”还剩4,4减“3”还剩1,对齐十位写1。所以51-36=15。
方法2:51-36,个位上1不够减6,从十位退“1”当10,10-6=4,4+1=5,对齐个位写5,十位5借走“1”还剩4,4减“3”还剩1,对齐十位写1。所以51-36=15。
6.引导讨论:笔算减法应先算什么位,再算什么位?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从十位算起简便吗?(让学生感受从个位算起的合理性。)
【课堂作业】
1.动物医院。
2.竖式计算。
42-18=23-17=96-18=35-27=
答案:1.322440
2.246788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掌握了什么方法?
小结:引导学生总结笔算两位数减法的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课后作业】
《一年级数学上册《探索规律》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710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