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探寻新航路》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意义。
2.了解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船队的航海路线和成。
3.理解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推动作用。
过程与方法
依据教材内容动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要航海路线示意图,并通过列表对几位航计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指南针在航海中所起的作用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难点
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和影响。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师: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可是在古代人们并不这样认为,他们通常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生:是方形的。
2.师:什么时候人们发现了地球是圆的,他们又是通过什么进行了证明?这一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去了解新航路的开辟。
二、教授新课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师:请大家先自学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探寻新航路?什么又为探寻新航路提供了条件?
学生自读课文,梳理问题。
2.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5世纪欧洲掀起搜寻新航路热潮的原因,谁来根据课本说说?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梳理、补充讲解:
历史原因:
(1)经济根源: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2)社会根源:东方的商品受到欢迎,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3)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昂贵,欧洲人想要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客观条件:
(1)地理知识的进步: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2)航海技术的进步:13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了罗盘导航技术。
(3)造船技术的进步: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3.师:在上面这些原因中,历史原因讲明了探寻新航路的必要性,而客观条件则为探寻新航路提供了可能。我们来重点看一看历史原因中的“商业危机”,(对照“新航路的开辟”地图讲解,以下同)我们知道,在15世纪前,欧洲和亚洲就有贸易往来。地中海东岸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当时东方的香料、丝绸等在欧洲市场很受欢迎,是上流社会的生活必需品。但经过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的转手,价格一抬再抬成为昂贵的奢侈品。当时的东西方贸易基本上被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所垄断。更严重的是,1453年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的枢纽。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使正常的商业秩序遭到破坏,传统的东西方贸易几乎中断。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急剧减少,价格迅猛上涨。这迫使西欧各国纷纷采取行动,企图另辟蹊径寻找一条绕过地中海通达东方的新航路。(重点指出亚欧商路枢纽、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位置)
4.师:我们知道,欧洲人的本意是想开辟条到达东方的新航线,那么他们应该往东走。可事实上并非如此,不少航海家是往西走的。这是为什么呢?
生:他们相信地球是圆的,一直往西走也能到达东方。
5.师:关于地圆说你们知道哪些?
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以及“相交史事”的内容,观察学习托勒密的世界地图。
6.师: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大地是球体这一概念。亚里士多德也用观察北极星的方法证明了大地是球形:越往北走,北极星越高;越往南走,北极星越低,且可以看到一些在北方看不到的新的星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发现了古希腊的这些学说,当时
已有不少人相信地球是圆的,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们就都怀着这样的信念,向西边去搜寻到达东方的道路。除了上述这此原因,当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统治者都支持探寻新航路,教会也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这就些都激发了当时人们探寻新航路的热情。
(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1、师: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当时世界上的两大航海强国,他们的王室对新服路的探寻都给子了非常大的支持,但两国的探寻方向却不大相间。我们先来看葡萄牙。教材介绍了那两次航行?路线分别是怎样的?结果又如何?你能在地图上画一画他们的航海路线吗?
学生自学课文,尝试画出航海路线。
2.对照地图讲解:
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结合“相关史事”了解具体航行过程及“好望角”这一名称的来历)
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3.师:达.伽马到达了印度西海岸,他带回了大量胡椒、肉桂等香料,还带回大量黄金,获得高出航行成本几十倍的利润。这刺激了西班牙人,他们也想寻求一条通往亚洲的航路。葡萄牙的航海家向南航行越过非洲到达印度西海岸,西班牙的航行家选择了向西航行,他们的结果如何呢?让我们先来看哥伦布。哥伦布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航行历程是怎样的?试着在地图上画一画他的航行路线。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其航海情况。
4.结合地图梳理哥伦布的航海:
时间:1492年开始
资助者:西班牙王室
规模:87人,3艘船
路线:西班牙---巴哈马的圣萨尔多岛---古巴和海地(欧洲---美洲)5.师: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到达了美洲他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可是我们根据地图可以知道,美洲和印度差得还远呢,尽管如此,哥伦布“发现”的是以前人们所不知道的“新大陆”,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1.师:哥伦布的10年航海虽然都没能到达富庶的东方,给西班牙带来预想中的财富,但是向西航行寻找到达亚洲航线的梦想依然激励着欧洲人继续探险。当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经常为了争夺航海利益和殖民地发生冲突,后来罗马教皇为解决两国间的争前于1493年在没有任何地理根据的情况下在大西洋上划了一条线,把世界分为两部分,这条线以西为西班牙的探险范围,以东全部由葡萄牙进行探险活动。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接受了教皇的建议,约定从此以后西班牙向西,葡萄牙向东,两国从此大陆朝天各走边,互不相扰。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大家对照地图看看他的航行经历又是怎样的。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观察地图,了解其航海情况。
2.师:对照地图我们可以发现,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其航线由大西洋到太平洋,再到印度洋,又返回至大西洋,回到了西班牙,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这一壮举证明了地围说的正确。可惜的是,麦哲伦本人未能完成这次环球航行,他在菲律宾群岛被人杀死,回到西班牙时,
其船员也从最初的265名只剩下了18名。
(四)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1.师:新航路开辟有什么意义?你能分别从欧洲和亚、非、美洲不同的角度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吗?
学生交流探讨,站在不同的立场说出自己的看法。如:对欧洲来说,使其经济进一步发展;对美洲来说,给当地人带来了灭顶之灾;对非洲来说,黑奴贸易使当地损失大量人口等。
2.师:我们来看看教材是怎样介绍的?
生: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3.师:你怎样理解教材所说的?
学生发表看法,感受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探寻新航路》教案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主要航海家、时间、路线等基本史实。
2.依据教材内容动手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
要航海路线示意图,并能列表对几位航海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
比较。
3.学习航海家们的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精神。
比较几位航海家开辟的新航路
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知道世界有七大洲四大洋,可在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第一批实践这个设想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冒险呢?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__贸易市场__。
2.意大利
人__马可·波罗__描绘的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既古老神秘,又富庶昌明,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3.15世纪中期,__奥斯曼土耳其帝国__控
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4.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__圆__的。
5.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
知识点二哥伦布“发现”
美洲
6.1487年,__迪亚士__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__好望角__。
7.1497年,__达·伽马__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__印度洋__,1498年到达__印度西海岸__。
8.1492年8月,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从西班牙出发,横渡__大西洋__。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__古巴__和__海地__。他把当地人称为“__印第安人__”,即印度人。
知识点三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9.1519年,__麦哲伦__奉西班牙国王之命,船队穿越大西洋、__太平洋__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10.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__资本主义__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和__亚洲__、非洲、__美洲__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
阅读教材,说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
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掀起前往东方实现黄金梦的“寻金热”;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后对东地中
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之间商路受阻。
探究二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及影响
1.阅读教材,找出新航路开辟中的几
条主要航线,并尝试绘制航海路线图。
新航路: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辟的不经过地中海,而是绕过
非洲或美洲到达亚洲的航路。①从欧洲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航线:迪亚士: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1497年,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
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②自欧洲向西环球航行:哥伦布: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麦哲伦:1519年,受西班牙国王之命,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什么?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
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扩张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3.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比较
结果
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性质
友好交往义举
殖民扩张活动
时间
1405—
1433年
1492—
1504年
1497—
1498年
时间最早
次数
7次
3次
1次
次数最多
人数
27800人
1500人
60人
人员最多
到达
范围
到达亚非30多
个国家和地区
到达美洲
到达印度
范围最广
影响
促进国家友好
和经济文化交流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四)归纳总结整体感知
(五)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见本书对应练习。
文章来源://m.jab88.com/j/96144.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