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创设请境,激发兴趣——主动探索,协作交流,领悟解法——问题的方法——巩固深化,应用拓展——归纳。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1.谈话:同学们,元旦快到了,你们高兴吗?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游园活动。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参加?好!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游园活动,我们唱着歌出发好吗?
2.情境图
谈话:我们来到了游园点,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提问:你从这幅图上看懂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信息?
二、主动探索,协作交流,领悟解法
1.同学们,你们看得真仔细,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一共有多少人在看戏?
(2)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还剩多少人?
(3)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4)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又走了6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解决问题
提问:你们会解决“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1)独立思考
谈话:在四人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你是怎样算的?
3.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
22+13=35(人)22-6=16(人)
35-6=29(人)16+13=29(人)
(3)(4)
22+13-6=29(人)22-6+13=29(人)
4.比较(1)、(3)和(2)、(4)两种方法的联系
5.谈话:小朋友们看木偶戏看得多高兴呀!你们看这边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练习一的第1题)
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看懂了什么?
你能把图意说完整吗?
6、走着走着却被一扇门挡住了去路,这是哪里呀?大家想进去吗?我也想可是怎样进去呢?谁能告诉我(生读要求)答对3道题,就可以拿到钥匙,走进海洋动物馆看动物表演。
1、水果店原来有18箱苹果,卖出15箱,运来36箱,还剩多少箱?
2、树上有50只小鸟,飞走了20只,又飞来了54只。现在有几只小鸟?
3、合唱队有男生16名,女生比男生少5名,女生有多少名?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名?
通过打你啊的共同努力,我们拿到了钥匙,听,门开了,(播放课件)时间过得好快呀!精彩的表演已经结束了。我们的游园活动也即将结束。
7、在游园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许多的饮料瓶,细心的小朋友已经把它们收集起来了,我们看看他们要做什么呢?(课件出示习题)
8、我们走出游园点,被一张统计表吸引住了,但是它没有填完,我们帮助完成可以吗?这就是今天的作业。
9、在这次游园活动中,你高兴吗?谈一谈。
三、小结:在这次游园活动中,我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知道了一题能用多种方法来解。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去发现它解决它。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行,你们是最棒的。

精选阅读

解决问题(共4课时)


【教学内容】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

2.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3.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4.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发现法,问题教学法,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不只是单纯的计算题有不同的算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容易理解或比较喜欢的方法。

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课本插图。

【课时按排】

本单元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1.看木偶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教科书第1~3页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

1.利用木偶戏场景插图。

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2)22-6=16(人)

35-6=29(人)16+13=29(人)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1)22+13=35(人)(2)22-6=16(人)

35-6=29(人)16+13=29(人)

22+13-6=29(人)22-6+13=29(人)

2.买面包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课前准备】教科书第5页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过面包,今天老师也带大家去买一次面包。

2、出示买面包的情境图,“你能从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什么有关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利用买面包场景插图。让学生自由说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知道了什么?

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提示:现在还剩多少个面包?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54-8=46(个)(2)8+22=30(个)

46-22=24(个)54-30=24(个)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有什么不同。

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1)54-8-22

(2)能不能列成54-8+22?小组里讨论?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老师今天能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括号”,把(2)中的算式“54-8+22”变成“54-(8+22)”,就可以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先算8+22,然后再算54-30。大家说说括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8.小结。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的第2、3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请学生尝试解决第5题。有困难时给学生以启发。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1)54-8=46(个)(2)8+22=30(个)

46-22=24(个)54-30=24(个)

54-8-22=24(个)54-(8+22)=24(个)

3.跷跷板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教科书第8~9页跷跷板乐园情境放大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出示跷跷板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

1.利用跷跷板场景插图。

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图中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图中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6=12(人)(2)4×3=12(人)

12+7=19(人)12+7=19(人)

(3)……

5.观察比较解题方法的联系。

明确解题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6+7(2)4×3+7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巩固应用

1.第9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二的第1、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1)2×6=12(人)(2)4×3=12(人)

12+7=19(人)12+7=19(人)

2×6+7=19(人)4×3+7=19(人)

4.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页2、3、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教科书第10~11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看看第10页第2题中小白兔们在干什么?你最喜欢说什么?

2.出示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白兔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

1.利用木偶戏场景插图。

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巩固应用

1.说说生活中你了解的哪些事与这几节课的内容相似,把它编成一道应用题。

2、请学生尝试解决第5题。有困难时给学生以启发。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解决问题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解决问题,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3、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是运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难点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算一算,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方法

2、文字题的列式计算:【去除3与2.25的差,所得的商再减去0.9,结果是多少?】

☆友情小提示

(1)这里的结果是表示什么?(差)

(2)什么数与什么数的差?(商与0.9的差)

(3)那么商是多少?怎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练一练

(1)25.16除以3.7的商,减去乘20的积,结果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74.8减去74.7,所得的差除以0.91,得出的商再减去100.95,结果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小提示:从以上练习中可以看出,在文字题中数学术语的理解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除法中

有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着重掌握。

【例如】ab可以读作:(1)a除以b;(2)b除a;(3)a被b除;(4)b去除a

【可以看出】a被b除与a除以b是一样的;b去除a与b除a是一样的。

二、知识应用:列式计算

1、认真读题,说一说题中分率表示的意义。

(1)200的3/5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减少4/7后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数是500,乙数是甲数的4/9,乙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1/6,乙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4/9,乙数比甲数多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决问题

1、自学P82例2,说说解决问题时有哪些主要步骤?

2、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①这里的1/4表示什么?

(表示把六(1)班作品平均分成4份,六(2)班的作品比六(1)班多其中的1份)

②看懂线段图,并会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③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几分之几?

(六(2)班的作品是六(1)班的1+1/4)

④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实际是求什么?

(实际是求六(1)班的1+1/4是多少,也就是求32件作品的1+1/4是多少。

⑤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请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四、知识梳理

1、交流讨论:说一说解决问题有哪些主要步骤?

【不必统一,找到自己所理解的方法。】

☆友情小提示:①认真读题,理解题意;②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③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④计算;⑤验算。

2、归纳总结:四则混合运算要认真审题,观察题目里的运算符号,决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简捷算法。对于文字题列成综合算式,审题时要注意最后一步求的是什么?在列式时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就要合理地使用括号,以及注意题目中的叙述,如除与除以等。

五、巩固训练

独立完成P82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六、拓展提高

P83练习十四第5、6、7题。

七、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荷花(第一课时)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荷花(第一课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荷花(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与课文形成共鸣。

3、初步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

(荷花)

2、对,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挂图)说说你对荷花的印象。

2、(配乐)师范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话?把它有感情的读出来。(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指出这句话讲的是什么,归纳作者的观察顺序: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

3、小组内交流,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1、第一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未见其形,先闻其香;荷花清香诱人使作者迫不及待的来到荷花池看荷花)

②看图,想象荷花诱人的清香,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

作者循着荷花的清香,来到了荷花池旁,他看到了什么?

①默读第二自然段,结合图画。思考:请你用我看到了又看到了还看到了把荷花池的景色说出来。

②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

③师总结:碧绿的荷叶、白荷花、嫩黄色的小莲蓬,这些都表现了荷花的(色彩美板书)

挨挨挤挤、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表现出荷花非常(茂盛板书)

④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⑤在这一个自然段里,有两个字用的特别好,你看出来了吗?(冒、露)

冒写出荷花的活力的样子。露本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

⑥齐读冒、露两句。注意重音。

2、第三自然段

①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那么你能想象一下吗?他们都有哪些姿势?(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派代表全班交流)

②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种姿势,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③重点句: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指点:(板书活)一个活字,写出了多少种姿势呀!它是活的,它随时在活动,它随时在跳舞。作者把它比作一幅活的画,感叹道: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个画家指的是谁呢?(大自然板书)我要说,这个作家也真了不起,寥寥数语,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活的画。你来找找,课文中那些地方写出了荷花池的活?(挨挨挤挤、冒、露、饱涨、马上要破裂)

你来想象一下,荷花的活还能表现在哪儿?(放录像启发)

④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大自然的画儿吧!齐读课文二、三自然段。(配乐)

3、第四、五自然段

①站在这么美的画儿前,我忽然觉得(范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这是作者看荷花的感受。(板书化为荷花)

②如果,现在你就是作者,化成了这荷花池中的一朵荷花,身临其境,你想想一下,当微风吹来的时候,你会怎样?当风过了之后你又会怎样?蜻蜓会告诉你清早飞行的那些快乐?小鱼会告诉你它的什么好梦?还有那些小动物来告诉你什么?(小组内交流、派代表全班交流)

③让我们扎上想象的翅膀,一起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咱们看看谁读的最好!自己练习一分钟。

④作者被荷花的美陶醉了,过了好一会儿才会过神来,才记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呢!

四、体会课文,抒发情感

1、学了《荷花》这篇课文,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齐读课文,把你对荷花的感情融进去(配乐)

《蒲公英》第一课时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蒲公英》第一课时》,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领悟教材把握重点
《蒲公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中的讲读课文。这是一篇以植物蒲公英为题的语言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所持的态度、所作出的选择不相同,结果他们的命运也截然不同,从而告诫人们作任何事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应该听从前辈的正确教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根据课文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通过学习、理解课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录音磁带、投影片
二、精选教法激趣乐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借助录音故事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情绪,把学生领入乐学氛围。
2、本着新课程标准中“起点低,要求严,训练实”的要求,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使学生的主体状态得到激活。
3、根据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规律,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朗读复述课文等吸收积累语言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将吸收和积累范文语言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将知识、活动和审美融为一体
三、讲究学法贵在探究
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者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习惯和能力。本课我准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为学生营造能够让他们都愿意积极参与,都能自主选择的开放融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由而充分的学习活动中生成能力,提高素质。
四、巧设程序步入意境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全文。
第一课时:揭示课题,初读,整体感知全文,细读精思,突破教学重点。随课文进行分散识字。
第二课时:品读感悟,突破教学难点。
这里我主要说一下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借助媒体步入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1、听本文录音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出示图,导入课文。
[此环节设计说明: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利用电教媒体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生动,用它导入新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语境”,从而丰富和拓展了学生阅读的“心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增加密度开阔视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让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标出小节号,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习第一小节(出示图)
(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谁能看图向我们介绍这种植物?
(2)引导读第一自然段。
(3)相机出示词语:绒球降落伞,学习生字。
[此环节设计说明:设计自读、展示、交流这几个过程,教师就充分地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带着问题积极探究,用心地品位、揣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在自我感悟、讨论中自主学习。学生自我探索知识,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探求新知的灵气与悟性,营造了一种师生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学生探究知识、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得到了激活。]
3、学习第二小节
可爱的降落伞们究竟会飘落到哪里去呢?我们继续读课文。
(1)在学生反复读的基础上让他们交流读懂了什么?
(2)然后指导朗读。突出:别也不要只有……才……等词。
4、学习第三小节
(1)听了太阳公公的嘱咐,小降落伞齐声答到:……(引读第一句)
(2)绝大部分的种子听了太阳公公的话,到泥土中去生长了。可是,有两颗小种子却不这样想。请大家继续读课文。采用分角色比赛读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2、3自然段设计说明:第2、3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是全文的重要,教学设计遵循“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老师“导”而不“牵”,没有过多的提问和讲述,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抓着蕴涵丰富形象的重点词语,适当点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知识的容量和密度,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感知、感受、感悟”三个层次逐层推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探究知识。始终引导学生抓着课文的重点词句,以朗读为主线,让学生在反复读、仔细品、认真想中获得新知。]
5、学习第四小节
过渡:种子的选择不同,它们的结果怎么样呢?
(1)自由读,画出表示不同结果的词。
(2)根据回答补充板书。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此环节设计说明:从读通阶段的整体到读懂阶段的部分回到整体,将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融合贯通,进一步“入境悟情”,感悟会之于心,诵读出之于口,心口相应,增强阅读效果。]
三、激活想象丰富说话内容
1、你愿意把介绍给别人听吗?
2、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读后的收获告诉家长。
[此环节设计说明: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必须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表象再现,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受。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学生自然地丰富了说话的内容。这种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是非常适宜的。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复述了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蒲公英的种子给我们带来一些词语。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读,适当谈一些自己的理解。
2、出示生字,自读,指名自选生字,从结构、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3、学生进行部分字的描红练习。

《颐和园》第一课时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颐和园》第一课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引题,板书课题,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

3、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汇报,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下万寿山昆明湖

5、引导、点拨: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三、再读课文,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它。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按照学生的意见,选择学习内容

引入学习描写长廊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长廊的美。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质疑。

2、集中交流: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3、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深入体会、感悟长廊的美。

引入学习作者描写万寿山的相关段落,体会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万寿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组用学法合作探究学习,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五、创设情景、拓展思维,进行语言训练。

1、结合课文、参考相关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采取自己喜欢的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

2、学生自由展示

《赶海》第一课时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赶海》第一课时,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赶海》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在对课文的多层次朗读中走进课文,感受和体验赶海的情趣,感悟作者语言之生动、富有情趣,从而学写一件趣事。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视觉诱趣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老师有个朋友刚从青岛回来,他带回了许多海景照片,想来欣赏一下吗?

2、课件播放一组海景图(配合抒情的音乐),生欣赏。

3、师:能说一说看后的感受吗?(好美啊!太壮观了!真想亲自去海边看看……)

二、揭题质疑,初读感知

1、师:是啊,蓝蓝的大海真美,真令人向往。这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关于海的文章。[板书:赶海]

2、指名读题。(2~3人)

师:一起读读吧。(生齐读课题)

3、师:读过课题,你知道什么是赶海吗?(生说自己的理解,如:“把大海赶走”等)

4、师:看来大家各有各的说法,那赶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师在课题上打个问号]课文就讲了作者赶海的一则故事。咱们先来听播音员叔叔为我们朗读这则故事,好吗?请大家把书打开,边听边琢磨刚才的疑问:赶海是怎么回事?

5、播放课文录音,生边听边思考。

6、师:现在有点知道了吗?你觉得赶海是怎么回事?

(生交流,如说不到位,师可引导:什么时候?去哪儿?干些什么事?并可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

7、师结:大家说得不错,在大海退潮时,到海边捡拾海鱼、海蟹等,这就是赶海。听过课文,你们觉得赶海好玩吗?(好玩)以致于作者长大后仍常常回忆起小时侯去海边赶海的情景。同学们,想不想跟着作者一起感受赶海的乐趣呀?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师:咱们就先来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看谁能把它读得正确、流利?指名读,正音(2人)

2、师:读了这么几遍,你们觉得在这一段中,哪些语句读起来特别有趣的?你能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吗?

“海水哗哗往下退……远去的浪花”

(1)生找出来后,师出示文字投影。如找不全,问:除此以外,还有吗?

(2)师:你找得挺准确,可读得不够味儿,谁再来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读得更有趣些。(再指名几人读)

(3)师:同学们,读着读着,你们脑海中有没有浮现出什么景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呀?

(4)交流。

看到:海水涌入大海,一浪接一浪,浪花托起洁白的浪头,不忍离开。师可引导想象:浪花似乎在对人们说什么?

作者赤着脚,飞奔着,在踩浪花,与浪花赛跑,笑得好开心啊呀……

听到:海水“哗哗”往下退,传来一阵阵开心的笑声……

(5)师:这么有趣的情景,你们读出来了吗?如果你能边读边想象着画面,一定会读得更有味儿的。(指名读2~3人)

四、学习第3自然段

1、师:追浪花好玩吗?接下来,还有更有趣的事儿呢,谁来正确、流利地读一读第3自然段?这一段比较长,谁敢于接受挑战?

2、指名读,正音(2人)

3、师提出要求:(1)在这一段中,作者具体写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请大家再仔细默读这一部分,找一找;(2)再看看每件事分别写了哪几句话?用笔在书上做做记号。

4、交流。[相机板书:摸海星师相机提示: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捉螃蟹也可以相机提问:就这件事,作者写了

抓大虾]哪几句话?

5、师:在这些事中,你觉得哪件事最吸引你的,就请你像刚才读“追浪花”那样,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地读一读,读出当时的画面来,好吗?待会儿要来比一比,看谁读得棒。

6、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片段,练读。

7、展开评读、赛读过程。

(1)感受“摸海星”之趣

①师: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件事[出示语段]

对这件事感兴趣的小朋友,谁自告奋勇地来读一读。(指名读2~3人)

②师引导评议:你觉得他们几个中,谁最能读出当时的情景?你觉得她哪些地方读得好?

A“摸呀摸呀读得很慢,感觉摸了很长时间,摸得很仔细,不容易。

(师点:她真会读书,关注了这个动词。从这个动词中,大家感受到了摸海星很不容易。)

B“嘿:读出了心情高兴。让学生去掉“嘿”,读读句子,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师点:像这样的词叫语气词,刚才那位同学很会读书,在读的时候关注到了,一下子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内心。像这样的语气词,在下面的课文中还有不少,希望大家在读书时能关注到。)

C“!”师点:语气词与标点符号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更能表现作者的心情。

③师:摸到了海星多快乐呀!今天的收获真不少!谁再来读一读,把你的喜悦心情告诉大家?(再指名读)

④师:一起摸摸海星,好吗?(生齐读)

(2)感受“捉螃蟹”之趣

①师:这一部分挺长的,谁第一个来读?其他同学听一听,他有没有读出当时的情景来?(指名读2~3人)

②师:听你们读得这么带劲,老师也想来读。待会儿要请你们当当小评委,说说老师读得怎么样?(师范读)

③师: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样?(好!)哪些地方读得挺好的?你们觉得老师读出了什么?

引导生评议,谈感受:

A“哎”:好奇B“哎呀”:很疼,受惊

C螃蟹很难捉,东逃西窜,不甘束手就擒引导学生关注“束手就擒。

师:如果你是小螃蟹你会怎么想呢?(生想象)师点:这就叫“不甘束手就擒”。

D小伙伴小心翼翼地对付它,不敢让它受惊……(让一位学生上台演演“努努嘴”)

④师:能像老师一样,这么有声有色地读一读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听一听,他有没有把你们带到那有趣的情景中?

(指名读)读后,师问:你们仿佛看到那有趣的画面了吗?(生评议)

(3)感受“抓大虾”之趣

①过渡:师:捉螃蟹真是妙趣横生,想去捉大虾吗?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像刚才那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大声地读给你的同桌听,也可以边读边做做动作。待会儿,咱们要来比比,看谁读得最吸引人!

③生自由练读。

④赛读。

A指名读(3人)

[师调动:谁想向他挑战?/谁来和他比一比?/还有谁想来和他赛一赛的吗?可以边读边做做动作,加上表情]

B

师:真是一个比一个读得棒!瞧,一开始威武神气的大虾被我轻轻“一捏”,就成了我的手下败将,得意吧!想起来捉一捉这只大虾吗?请大家站在位子上再来读一读,可以边读边演。(全体学生边读边演)

8、师:同学们,刚才咱们有滋有味地读了第3自然段中的三件发生在赶海中的事情。读来觉得有趣吗?

师:那作者是如何写得这么有趣的?有哪些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生交流,如:加入了语气词;动词很准确;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标点恰当;选取了赶海过程中典型的事例来写,表现出有趣)

五、布置作业

1、师:同学们,其实大家在生活中也肯定经历过一些有趣的事,对吗?请大家选取其中最有趣的一件,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像作者那样运用恰当的语气词与动词,把自己的一次有趣的经历记录下来。

2、学生动笔写

3、反馈、评议

板书设计:赶海?

摸海星语气词

精选事例捉螃蟹动词

抓大虾标点

比喻

《解决问题》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解决问题》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实际应用中,会灵活的选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2教学难点:
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引入
复习:
1.取下面小数的近似值
保留一位小数:1.29≈1.30.056≈0.1
保留两位小数:3.424≈3.424.6372≈4.64
保留三位小数:7.4856≈7.4867.2465≈7.247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
2新知探究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
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kg。
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别装在一些玻璃瓶里,需要准备几个瓶?
自己列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分三个层次)
(1)2.5÷0.4=6.25(个)
(2)瓶子数必须是整数。6.25≈6,需要6个瓶子。
(3)6个瓶子只能盛2.4千克,剩下的0.1千克,还需一个瓶子,共需7个瓶子。
总结:这就是“进一法”,不管小数点后的尾数是多少,都是将小数点后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一。
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25÷1.5=16.666(个)
考虑实际情况:包装礼盒数是整数。包装17个礼盒丝带不够,所以最多只能包装16个礼盒。
总结:这就是“去尾法”。不管小数点后的尾数是多少,都是直接将小数点后的尾数舍去,变成整数。
3.对比两个题目:同样是取商的近似数有什么不同?
4.回想前面学过的“四舍五入”法,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总结:求近似值的方法有三种,但又各不相同。“四舍五入法”在一般求近似值时可以广泛应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是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生活需求求近似值。
3学以致用
(一)基础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去尾法,因为多余的布不够做一件衣服。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进一法,不管剩多少煤都得再拉一车。
(3)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
进一法,剩余的人需要再坐一辆车。
(4)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
去尾法,剩余的纸不够装一本。
(5)李叔叔用100元钱买得了15个茶杯。每个大约多少钱?
四舍五入法
(6)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去尾法,因为多余的布不够做一件衣服。
(7)1袋大米48.5千克,如果每天吃3千克,够吃多少天?
去尾法,剩余的不够一天,所以不能算一天。
(8)幼儿园买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进一法,剩下的蛋糕需要再装一个盒子。
2.我么可以怎么对这些题进行分类呢?
第一类:(都是进一法)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
(8)幼儿园买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第二类:(都是去尾法。)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4)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
(6)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7)1袋大米48.5千克,如果每天吃3千克,够吃多少天?
总结:
进一法:运货物、装油、坐船、坐车……
去尾法:做蛋糕、分东西、做衣服、包装……
(二)综合提升练习
1.一筒橙汁粉450克,每冲一杯需要14克橙汁粉和8克方糖,冲完这筒橙汁粉,大约需要多少克方糖?
450÷14≈32(杯)
32×8=256(克)
答:大约需要256克方糖。
2.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kg面粉。李师傅领了4kg面粉做蛋糕,她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4÷0.32=12.5≈12(个)
答:她最多可以做12个生日蛋糕。
课后小结
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计算的结果是小数,有时不管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多少,要将小数部分的数舍去,向整数部分进一,这就是“进一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把一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的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
板书
解决问题
——“进一法”和“去尾法”
1.2.
2.5÷0.4=6.25≈7(个)25÷1.5=16.666···≈16(个)
进一法:不管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多少,去尾法:把一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全部
要将小数部分的数舍去,向整数部分舍去。
进一。

统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设计

题统计(第一课时)课
时1课时



容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94、P95



标1、知识目标: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能力目标: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点1、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统计图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
第一步:兴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他们吗?(出示五羊图片)
师介绍五羊的来历及表示的意义。
2、师:大家喜欢他们么?
3、师:听!这几只小羊在争论着同学们到底最喜欢他们之中的谁呢!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4、师: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录整理数据?
5、师:我们在一年级下学期时学习了统计,我们都用了哪几种收集数据的方法?哪位同学说一下。学生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1、通过五羊的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介绍五羊的来历,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第二步:新授
1、师生共同调查。
师:我们我们班小朋友喜欢的小羊统计出来了,看看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
2、探索完成统计图
尝试:统计表不够清楚明了,有没有其他的统计方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明白的?
(出示统计方格纸)请学生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试着涂一涂,完成统计图1。
探讨:格子不够怎么办?请同学们仔细研究研究。用你们想的办法试一试,看哪种方法好。
4、师: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1格表示2人的方法在另一张统计图上再来画一画,(图2)。
学生活动。
师:用一格表示2个人的方法我们终于画出了统计图。当统计的人数很多时你觉得一格还可以表示几个人?
5、看图提出并解答问题。
(1)现在这张统计图能让我们一眼就看明了吗?你看明白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2)根据这幅统计图,请你回答一下下面的问题。
6、师:同学们通过对喜欢动物的统计学会了用一格表示2个人的方法画出统计图,你们可真了不起!学生填涂统计图并讨论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1格代表2个单位。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增强学生的统计。

第三步:巩固深化,应用练习
(1)创设情境:运动会快要到了,老师打算搞个小小运动会,但是老师不知道应该开展什么运动,你能帮助老师吗?
(2)学生举手投票。教师在黑板显示结果。
(3)师:你们能帮助老师把这份结果用统计图表示吗?
(3)展示统计表,并说说是怎么涂的?为什么这样图?(半格)
(4)分析统计表:从这份统计表中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师点拨知识点、重点、难点。学生填涂统计图并讨论进一步经历统计的过程,巩固对统计知识的认知。
第四步:课堂总结
师: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你表现的怎样?今天学习的和一年级学的有什么区别?学生反馈:一年级一格代表一,现在一格可以代表多。学生通过小结和对本节课的自评,加强对自己的认识。
第五步:后续激励
师:统计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用到,例如我们可以统计一下今天哪组的小朋友表现最好,或者统计一下我们班一个月以来哪位小朋友得的红花最多等等,数学源于我们的生活,处处都能用到。
师统计今天小组比赛情况,最高分的得到其他小组的表扬,并激励其他小组明天继续努力。学生对本节课最高分的大组进行表扬。通过联系本节课的内容和评比表,让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
(二)教学检测安排
该课时的教学检测重点是巩固学生填涂条形统计图的能力。在本课时,教师采用直接画图的检测方式,包括小组讨论、收集数据和填涂统计图,训练学生的填涂能力。在本课结束后预留五分钟为学生自评和他评时间,教师进行解疑和检测。
(三)板书设计

《草原》 ——第一课时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草原》 ——第一课时”,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了哪里的景色吗?

板书:

16、草原

二、看图说感受

1、你们看,这就是美丽的大草原。

播放草原的风光美图──老师简单解说。(并播放音乐短片《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2、草原给你怎样的感觉?

大、绿……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们想知道我国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吗?

2、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要求:

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注意把生字读准。

四、检查自学情况

1、那个同学有信心读准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

景美人美

五、学习第一段,领略草原之美

1、老舍先生初到内蒙古大草原,看到美丽的景色,还与内蒙古人民欢聚一堂,由衷写下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

(出示句子投影)

2、课文哪一部分写了草原的美景呢?谁想读读这一段?要求:

边听读边画出描写草原的美的句子。

3、自由读:

“那里的天比边处的天……轻轻留入云际。”

4、在这段话里,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的特点来写?按什么顺序写?

板书:

空气…………(清鲜)

天空…………(明朗)

小丘平地……(一碧千里)

羊群…………(白色的大花)

5、小结:

不愧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不但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了自己初到草原所看到的景物特点,还用优美的文笔写出了草原的美。你认为哪些句子写的特别美?美在哪?

6、小组交流、汇报(相机出示句子──品读句子):

“在天底下……并不茫茫。”

理解“一碧千里”、“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小丘也是绿的。”

理解这个比喻句,这是“静态”描写。

“羊群一会儿……白色的大花。”

理解这个比喻句,这是动态描写。

“那些小丘的线条……轻轻流入云际。”

理解“翠色裕流”,“渲染”与“勾勒”的区别。

7、小结:

作者笔下光辉,一会儿把草原写成一幅画,一会儿把草原的“动”写出来,动静结合,真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加深体会草原之美。

8、师生合作读:

师领读:“在天底下”……并不茫茫。”

生跟读:“四面都有……流入云际。”

9、过渡:

草原这么美,难怪作者“想高歌一曲”,“又想低吟一首小诗”呢!知道为什么吗?

(抒发自己的情感:愉快、赞美……)

10、导读:

谁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感情发挥出来呢?

(课件)出示句子:

“那里的天……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

11、过渡:

草原这么美,真让人陶醉其中,看!“在这种境界里……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这句话真的写骏马和大牛在回味吗?

(理解这个拟人句)

12、小结:

这种境界正是人们所说的景由心生,情境交融。草原这么美,多令人往啊!让我们一同回味草原的美景吧!

13、配乐朗读第一段,加深体会草原之美。

六、欣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草原这么美,何止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要赞美草原,连著名歌声蒋大为也要用自己优美的歌声去抒发自己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呢!想听吗?

播放乐曲。

七、拓展

1、听到这么美的歌声,老师也写了一首赞美草原的诗呢!

出示赞美草原的小诗:

草原

草原,我梦中的草原。

蓝蓝的天空朵朵白云,

清风轻拂绿色的梦谣;

阳光唤醒绚丽的花朵;

雁儿归,蝶儿舞

千里碧波如画卷。

草原,我向往的草原。

蒙古包里孕育勤劳善良的人们,

小伙子策马扬鞭显英姿;

姑娘们放声高歌满天涯;

牛儿壮,羊儿肥

牧民描绘幸福景。

2、你们也想赞美草原吗?用你们精彩的文笔赞美草原吧呢?

八、作业

抄生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美。

九、板书设计

16、草原

景美人美

空气…………(清鲜)

天空…………(明朗)

小丘平地……(一碧千里)

羊群…………(白色的大花)

授课时间:2009年11月10日星期二上午第1节

《观潮》第一课时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观潮》第一课时”,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潮》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观潮》任教版小学第七册22课。这是一片写景为主的散文。作者按时间的推移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把钱塘江描绘得有声有色,再现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自立行家按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片培养学生预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的好文章。

二、学生特征分析

1、学生是东风东路小学四年二班的学生2、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运用网络查询收集资料帮助学习。3、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知识面较广,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尤其是借助网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于学习水平的确定编号

知识点学习目标水平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来时的情景。

2、学习本科抓住事物的特点的几方面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写作方法。

3、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接受反映能力:

1、培养学生与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信息。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观潮》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

知识点学习水平描述词语

知识理解大自然的伟大,要热爱保护

能力理解利用网络增强自学理解能,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情感接受、反应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3、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来时的情景,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秒潮水的语句,熟练成诵部分语句。教学难点:四、教学策略复习归知创设情景、感受景的雄伟壮观自主探究网络查询(网络考察)制作导游图、解说词写、协作商议利用网络汇报交流探究实质归纳总结

四、媒体的运用

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类型媒体内容使用时间媒体的作用媒体使用方法知识理解网络潮的气氛10分创设情景提供观察资源浏览、观察能力应用网络潮的样子特点等15分提供观察资源制作简报浏览、制作情感接受、反应课件潮的壮观2分提供资源、情感渲染演示

《翠鸟》第一课时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翠鸟》第一课时,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4个生字的读音,认清巧、绣、纹、腹、衬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苇秆、小巧玲珑、鲜艳等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读懂课文第2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描写外形的语言,讲解句段关系,弄清总分结构

难点:讲解句段关系,弄清总分结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课前准备:录象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出示挂图或标本)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你现在见到的翠鸟吗?

二、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学,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翠鸟?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正音:衬衫、锐利.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zhǎngchng)着一张细长(zhǎngchng)的嘴。

b尽(jnjǐn)管小鱼只(zhǐzhī)把头露出水面来吹个小泡泡,可还(hihun)是难(nnnn)以逃脱翠鸟的眼睛。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每位学生读课文总数在2遍以上)

(3)交流: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

(讨论得出结论,并找出相应段落:外形1、2自然段;行动3、4自然段;住处第5自然段。)

三、学习1、2两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翠鸟外形一个什么特点?找出概括性的一个词。(小巧玲珑)

(1)理解小巧玲珑一词。

(2)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它的小巧玲珑?(一双红色爪、透亮灵活的眼睛,一张细长的嘴。看投影理解透亮。)

(3)用喜欢的语气读这一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翠鸟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珑,而且十分美丽。

2.范读第2段,边听边标句序,思考: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用划出。(1)自学。

(2)反馈:这句话是: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用。。圈出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一个词。(鲜艳)

小结:像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这句话既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把它叫总起句,鲜艳是这句话中的中心词。

(3)读24句:

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羽毛的鲜艳?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与原文比较:哪一处写得好?为什么?

③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好24句。

④这3句话与第1句是什么关系?(点明这样的段式叫总分段式。)

3.齐读这两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意思。

四、指导书写:巧、绣、纹、腹、衬衫。

五、作业。

(1)抄写字词。

(2)熟读12两段。

(3)比一比,组词。

逃()隐()疾()衬()

桃()稳()病()村()

(4)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疾飞()

①病②恨③快,迅速④疼痛。

锐利()

①快或尖②感觉灵敏③勇往直前的气势。

《春笋》第一课时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笋》第一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1春笋

共几课时2课时

第几课时第1课时

课型讲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词,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正确书写“声、冲、破、块”以及3个偏旁。

4.整体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资源

收集与春笋有关的资料。

预习设计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上小节数。

2.会用“声、冲、破、块”组词。

3.收集与春笋有关的资料。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春笋的信息。

2.[出示课题]指读,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1.打开语文书,翻到第18页,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读完一遍就标上小节符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开火车抽读(注意长这个多音字)

3.逐句朗读

全班交流,指读句子,从中强化或纠正生字新词的读音。

4.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请两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

师生点评,评出“小小朗诵家”

5.全文朗读。

这么嫩生生的小春笋能够长成这么又高又壮的竹子,真了不起!老师很佩服它,你呢?一起来把它再读一遍吧?男生第一段,女生第二段,“又一节”、“再向上”时男女生齐读。

1.请小老师上前面试,应征。

(1)考题: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的?有什么特点?

准确说出这个字的笔顺。(教师相机教学新的偏旁)

(2)面试成功后,由小老师请同学给这个字找朋友,并由小老师判断他是否正确。

2.学生按照正确笔顺进行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3.请同学们拿出习字册,准备临写。教师范写一遍,强调笔画的运笔和位置。学生临写两遍,教师巡视指导。

一、揭题、解题

1.小朋友们,仔细听,[播放:雷声]这是什么声音?

2.春天的第一记雷声能够唤醒整个大地,小草儿挺出了地面,花儿使劲地绽放,还有,你瞧,谁也探出了小脑袋呀?[出示实物春笋]对,春天长出来的笋就叫做春笋。它味道鲜美,长大后成为竹子还能派好多用场。

3.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可爱的小春笋交朋友,好吗?谁来读读课题?

二、正音、朗读

1.小春笋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2.听过课文,你能自己朗读吗?

3、出示词语

一声春雷冲破石块外衣迎着笑声一节再向上春笋唤醒掀开冒出

褐色娃娃生长长江

[逐句出示:

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

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

一节,一节,又一节。

向上,向上,再向上。]

4.句子读正确了,就请你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再把课文朗读一遍吧?待会老师要请你推荐读得最好的或者有进步的同学来读给大家听,好吗?找到你的好朋友,一起读课文。待会老师要请你来推荐朗读优秀的同学来表演。

二.教学生字

1.我发现交了节节向上的小春笋做好朋友啊,我们的小朋友们也变得更加好学上进了,真好!下面来做小老师,学写四个生字,好吗?先把我的问题回答正确,然后你就是合格的小老师了,可以带领大家一起来组词。

作业

设计

★熟读课文。

★描写习字册,“声、冲、破、块”。

★★收集相关春笋的美文、故事等材料并进行朗读。

ieueer第一课时学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ieueer第一课时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ieueer第一课时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üe特殊韵母er。整体认读音节yeyue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正确书写。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引导学生准确拼读声母与ieüe组成的音节。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习拼音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er的发音,jqx与üe相拼挖掉üe的鱼眼的规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在拼音王国里遨游一个多月了,认识了很多拼音朋友。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卡片)

aieiuiaoouiuzhichishirizicisiyiwuyu

打乱顺序开火车读,齐读。

2、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吗?(中秋节)是啊,中秋节可是举家团聚的日子,对于拼音王国来说也是一件大事哦!为了让拼音王国的臣民早日团聚,拼音王国的国王可着急了,希望我们早日找回已久的子民。

我得到消息,又有三个子民藏在一幅图中,你能帮我把他们找出来吗?

二、出示情境图,初识ieüeer

1.出示情境图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的发现吗?

(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2.练读语境歌

师:我这里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这幅图的意思,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吧!

(拍手念)中秋夜,月儿明,妈妈讲故事,孩儿静静听。

3.看图激发想象

师:小朋友们,猜猜妈妈会给图中的小哥哥讲些什么故事呢?(《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亮女神》等)

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藏在这张图中(在图相应位置出示ieüeer)

三、利用插图学习复韵母ie、üe和er的音形

(一)教学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

1.学习ie、üe、er的音形。(出示3幅插图)

2.师:今天我们继续迎接到拼音王国里参观的客人,小n和小l也要跟我们去。出发了,看,秋天到了,树上的枫叶都红了,是谁在爬树摘枫叶呢?只见他爬上去又滑下来,爬上去又滑下来。那不是小ei吗,小n兴奋地大喊:嗨!小ei!没想到他转过头奇怪地说:你认错人了吧。那他是谁呢?指导学生看插图说话,引出ie:图上画着什么?启发学生回答“枫叶”,板书ie。

3.教学ie的发音,记清形。

出示ie

①师:原来是ie,哪位小朋友认识他,来介绍一下。

指名读,范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师:原来他跟ei是双胞胎,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指名说,区别读。

提示注意:ie,老师是怎么读的呢?

(先发i,紧接着向e滑动,i重e轻,就成了ie。)

③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板书ye,教师讲解:ie是复韵母,不能给汉字注音,整体认读音节ye跟复韵母ie的读音一样,写的时候,要把i换成声母y。请小朋友跟我读ye。

5.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的四声练习。(自由读、抽读、组词读)

yē椰树yé爷爷yě田野yè叶子……

(二)教学复韵母üe及整体认读音节yue。

1.看插图。师:送走了小ie,小n继续在拼音乐园里玩,不知不觉天渐渐黑了,太阳公公回家了月亮姐姐上来了,咱们跟月亮姐姐打个招呼吧。

生齐说:月亮姐姐,你好!

师:月亮姐姐特别喜欢上课专心听的小朋友,瞧,她看着小朋友呢。就在这时小n突然听到有人在哭,会是谁呢?

2.出示üe。

看老师念üe,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

(先发ü音,很快地向e滑动。ü重e轻,就成了üe。)

师:哪位小朋友认识她。指名读,范读,齐读。

3.读准音。(范读、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师:你能编个顺口溜记住她吗。指名说。(üe,üe,相约的üe;üe,üe,约会的üe)

5.板书yue,yue与üe的读音相同,复韵母üe,整体认读音节yue。写yue时,要把üe的两点去掉,前面加上声母y。谁能说说为什么要去掉ü的两点?(大y来带头,小ü擦掉眼泪笑嘻嘻。)

6

ü不但和大y在一块儿把眼泪擦去,回忆一下,ü见了谁也把两点给藏起来了?(小ü见了jqx,去掉两点还念ü。)

7.练习üe与声母的拼音。

8.四声练习:quē(缺点)qué(瘸子)què(退却)(喜鹊)

(三)指导书写ie、üe

1.说说ie、üe复韵母的组成。

2.它们在书写时应占什么格?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呢?(教师提醒学生两个字母要写紧凑。)

3.播放古筝曲,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三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

4.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学生进行互评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不太好。

5点评后,再练写两个。

(四)教学yue

1.师继续编故事:你们知道小üe刚才为什么哭吗?原来她因为贪玩,忘了去拼音王国的路了。怎么办呢。大y走过来对她说:我带你回家去,但有个条件就是把你的眼泪擦去。小üe一听连忙擦去眼泪。

2.出示yue。师:大y带小ue还读üe,只是成了整体认读家族的成员了。来,跟她交个朋友。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师:带上帽子后,你还能认出她吗。

(1)带调读出示:yuēyuéyuěyuè

(2)能选择其中一个说话或找朋友(组词)吗?

①星期天,我和小红相yuē去公园玩。

②yuè,yuè,月亮的yuè,月饼的yuè。

……

(五)教学ye

1.师:刚才大y送小üe回拼音王国的时候,发现隔壁的小ie正在发脾气呢,原来他还想出去玩,可是妈妈说,天黑了,他那么小不能出去了。没想到他却有办法,原来他曾经跟孙悟空学过几招,只见他说了声“变”,小i就变成了大y。

2.出示ye师:你还认识他吗,还是读ie。但已经变成整体认读家族的成员了,跟他打个招呼吧。(指名读,齐读,分组读)

3.带调读。出示:yēyéyěyè

4.你能选择其中一个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句话吗?

①我最喜爱吃的水果就是椰子。

②夏天的夜晚静悄悄的。

……

课中休息: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六)教学特殊韵母er

1.猜谜引出er的教学

师:老师这儿有个谜语要请小朋友来猜一猜。

(出示)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指名说(出示耳朵图)

师:耳朵能帮我们干什么呢?(听故事,听老师讲课……)

师:看哪位小朋友用好自己的小耳朵了,认真听了。

2.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最后一位拼音朋友就是er,耳朵的“耳”读第一声就是它的名字。请小朋友们跟我读er(生读)

3.出示特殊韵母er,讲解: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我们之前学的复韵母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合而成的,但这位小er很特别,它是由e和r组合在一起,他不像其他韵母喜欢跟声母交朋友,他喜欢独来独往我们叫它“特殊韵母”。它发音时舌头要往上卷。

4.指导学生跟读,练读,指名读,正音,开火车读。

5.师:瞧,他带着帽子走来了。(带调读er的四声)

出示:ērérěrèr

6.你能选择其中一个联系生活来说话吗?

①老师上课经常说:“小耳朵,仔细听。”

②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③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

7.小结:er发音时舌头往上卷,是个卷舌音。它只能单独做音节,不和声母相拼,用法很特别,所以叫它“特殊韵母”。

四、巩固练习

1.师:今天,咱们在拼音乐园认识了不少拼音朋友,该回家了。咱们来点一下名,送他们回家吧。出示:ieeeryeyue开火车读,齐读。

2.加入新成员的《拼音休息操》是什么样的呢?一起背一背吧!

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

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m……y、w。

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o、e、i、u、ü、ai、ei、

ui、ao、ou、iu、ie、üe、er。

1.学习ie、üe、er的音形。(出示3幅插图)

2.师:今天我们继续迎接到拼音王国里参观的客人,小n和小l也要跟我们去。出发了,看,秋天到了,树上的枫叶都红了,是谁在爬树摘枫叶呢?只见他爬上去又滑下来,爬上去又滑下来。那不是小ei吗,小n兴奋地大喊:嗨!小ei!没想到他转过头奇怪地说:你认错人了吧。那他是谁呢?指导学生看插图说话,引出ie:图上画着什么?启发学生回答“枫叶”,板书ie。

3.教学ie的发音,记清形。

出示ie

①师:原来是ie,哪位小朋友认识他,来介绍一下。

指名读,范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师:原来他跟ei是双胞胎,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指名说,区别读。

提示注意:ie,老师是怎么读的呢?

(先发i,紧接着向e滑动,i重e轻,就成了ie。)

③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板书ye,教师讲解:ie是复韵母,不能给汉字注音,整体认读音节ye跟复韵母ie的读音一样,写的时候,要把i换成声母y。请小朋友跟我读ye。

5.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的四声练习。(自由读、抽读、组词读)

yē椰树yé爷爷yě田野yè叶子……

(二)教学复韵母üe及整体认读音节yue。

1.看插图。师:送走了小ie,小n继续在拼音乐园里玩,不知不觉天渐渐黑了,太阳公公回家了月亮姐姐上来了,咱们跟月亮姐姐打个招呼吧。

生齐说:月亮姐姐,你好!

师:月亮姐姐特别喜欢上课专心听的小朋友,瞧,她看着小朋友呢。就在这时小n突然听到有人在哭,会是谁呢?

2.出示üe。

看老师念üe,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

(先发ü音,很快地向e滑动。ü重e轻,就成了üe。)

师:哪位小朋友认识她。指名读,范读,齐读。

3.读准音。(范读、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师:你能编个顺口溜记住她吗。指名说。(üe,üe,相约的üe;üe,üe,约会的üe)

5.板书yue,yue与üe的读音相同,复韵母üe,整体认读音节yue。写yue时,要把üe的两点去掉,前面加上声母y。谁能说说为什么要去掉ü的两点?(大y来带头,小ü擦掉眼泪笑嘻嘻。)

6.ü不但和大y在一块儿把眼泪擦去,回忆一下,ü见了谁也把两点给藏起来了?(小ü见了jqx,去掉两点还念ü。)

7.练习üe与声母的拼音。

8.四声练习:quē(缺点)qué(瘸子)què(退却)(喜鹊)

(三)指导书写ie、üe

1.说说ie、üe复韵母的组成。

2.它们在书写时应占什么格?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呢?(教师提醒学生两个字母要写紧凑。)

3.播放古筝曲,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三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

4.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学生进行互评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不太好。

5点评后,再练写两个。

(四)教学yue

1.师继续编故事:你们知道小üe刚才为什么哭吗?原来她因为贪玩,忘了去拼音王国的路了。怎么办呢。大y走过来对她说:我带你回家去,但有个条件就是把你的眼泪擦去。小üe一听连忙擦去眼泪。

2.出示yue。师:大y带小ue还读üe,只是成了整体认读家族的成员了。来,跟她交个朋友。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师:带上帽子后,你还能认出她吗。

(1)带调读出示:yuēyuéyuěyuè

(2)能选择其中一个说话或找朋友(组词)吗?

①星期天,我和小红相yuē去公园玩。

②yuè,yuè,月亮的yuè,月饼的yuè。

……

(五)教学ye

1.师:刚才大y送小üe回拼音王国的时候,发现隔壁的小ie正在发脾气呢,原来他还想出去玩,可是妈妈说,天黑了,他那么小不能出去了。没想到他却有办法,原来他曾经跟孙悟空学过几招,只见他说了声“变”,小i就变成了大y。

2.出示ye师:你还认识他吗,还是读ie。但已经变成整体认读家族的成员了,跟他打个招呼吧。(指名读,齐读,分组读)

3.带调读。出示:yēyéyěyè

4.你能选择其中一个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句话吗?

①我最喜爱吃的水果就是椰子。

②夏天的夜晚静悄悄的。

……

课中休息: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六)教学特殊韵母er

1.猜谜引出er的教学

师:老师这儿有个谜语要请小朋友来猜一猜。

(出示)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指名说(出示耳朵图)

师:耳朵能帮我们干什么呢?(听故事,听老师讲课……)

师:看哪位小朋友用好自己的小耳朵了,认真听了。

2.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最后一位拼音朋友就是er,耳朵的“耳”读第一声就是它的名字。请小朋友们跟我读er(生读)

3.出示特殊韵母er,讲解: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我们之前学的复韵母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合而成的,但这位小er很特别,它是由e和r组合在一起,他不像其他韵母喜欢跟声母交朋友,他喜欢独来独往我们叫它“特殊韵母”。它发音时舌头要往上卷。

4.指导学生跟读,练读,指名读,正音,开火车读。

5.师:瞧,他带着帽子走来了。(带调读er的四声)

出示:ērérěrèr

6.你能选择其中一个联系生活来说话吗?

①老师上课经常说:“小耳朵,仔细听。”

②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③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

7.小结:er发音时舌头往上卷,是个卷舌音。它只能单独做音节,不和声母相拼,用法很特别,所以叫它“特殊韵母”。

四、巩固练习

1.师:今天,咱们在拼音乐园认识了不少拼音朋友,该回家了。咱们来点一下名,送他们回家吧。出示:ieeeryeyue开火车读,齐读。

2.加入新成员的《拼音休息操》是什么样的呢?一起背一背吧!

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

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m……y、w。

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o、e、i、u、ü、ai、ei、ui、ao、ou、iu、ie、üe、er。

站要直,做要正,我们来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

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

3.下面的韵母都是双胞胎,看谁很快地认识认识它?比一比,读一读。

ie---eiei--eriu---uiie---üe

4.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拿出自制的复韵母卡片,老师找一位同学读韵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剩余没有写完的内容。

2.《同步导学》第1、2、3题。

六、板书:

《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高中安全第一课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601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