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第二课时教案
【教材说明】
本课介绍了各种树的名称和特点,学生在朗诵儿歌的过程中学习树的名称和不同树种的不同特点,学会区分树的种类,认识它们的特征。
本课设计时围绕课文内容,注重学生识字能力,帮助学生分辨树的种类,拓展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树立保护树木的意识。
【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树的名称和特点,树立保护树木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和学习树的名称和特点,树立保护树木的意识。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图片。(教师)
2.搜集不同种类的树叶,与同学们交流分享;预习课文,自学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指名字检查背熟课文。
二、品读课文,延伸拓展。
1.细读课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树的不同特点。
2.拓展树木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树木的好处,树立保护树木的意识。
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树木呢?说说自己的看法。
◆认识树木的作用,树立保护树木的意识(教学拓展)
师: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树,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有什么作用吗?我们为什么要种树?
生:因为树能在夏天为我们遮阴。
师:说得很好,夏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大树下乘凉。除了这个作用之外,它还有什么作用?
师:其实,大树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呢。首先,树木就像一台净化器,它们能把我们吐出的二氧化碳吸进去,然后吐出氧气,使空气清洁。其次,树木还是最好的降噪器,如果没有这许许多多的树木,那我们的生活会因为噪音而受到威胁。然后,树木还能防风固沙,是沙漠里的小卫士,也能吸收各种粉尘,保护环境。你们看,树木的作用是不是很多?
师: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对待保卫我们的树木呢?谁想说一说?
生:我觉得我们应该多种树,减少砍伐树木。
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和我们一样都在生长,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砍伐树木却只要很短的时间。还有谁对保护树木有自己的看法?
生:我认为我们要节约纸张,尽量少用一次性的筷子,自带餐具,这样就能为保护树木出一份力。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希望我们都要做到爱护树木。保护地球上的一片绿色,那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三、总结全文,拓展内容
1.总结树的不同特点,学会辨别不同树的种类。
2.感悟树木在生活环境中起到的巨大作用,懂得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1)杨树的特点是______。
(2)梧桐树的叶子像______。
(3)木棉喜______,生活在______。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树木。
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第一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她沉沉地睡着,呼吸那么均匀。孩子静静的看着熟睡的妈妈,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情。
【学情分析】
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而如今,太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享用着甚至挥霍着母爱,自己却浑然不觉。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一篇好教材。因此,教学中要做到:
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
2.以爱召唤爱。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16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1.识字学词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教具准备】
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2.看出来了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歌中唱到了谁?
3.你们平时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
生自由发言
4.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课件出示课本插图)他观察了妈妈的什么?
生看图回答问题
5.揭示课题,板书《妈妈睡了》
6.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
7.生自由回答。(“睡了”应该读得很轻)练读。
8.下面我们一起去认识小作者的妈妈。师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在读的时候,要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2.生自由练读。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读,一会儿进行汇报朗读。
(2)指名朗读。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a、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b、她细软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儿的额头上。
这两个句子较长,注意断句指导。师范读。生练读。
三、由扶到放,自主识字
1.同学们的课文读得真认真,老师相信你们对生字朋友也一定很熟悉了,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词,认识哪个读哪个。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读生词。
3.去掉拼音,学生认读生词。
4.开火车读。抢读。
5.出示课件“摘苹果识字游戏”这些生字朋友飞出了课本来到生活中你还认识他们吗?
6.生回答苹果树上相应的“禁止吸烟先下后上熟食吸尘器眉笔并说说在哪里见过他们。
四、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1.生字同学们已经牢牢掌握了,下面请同学学习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生1:我知道了妈妈睡得很香,是从“睡得好熟”知道的。
生2:我知道了妈妈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我是从“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知道的。
师:(板书“美丽”,出示“美丽”一段)自由读这段,看还能读出什么?
生练读,感悟:“好像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说明妈妈爱我们。
师小结:妈妈爱我们,我也爱妈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爱再读这段。
生练读。
4.除了这里,你还喜欢哪部分?
生3:我知道妈妈很慈祥。
你怎么理解“慈祥”?在你的生活中谁非常慈祥?(板书“慈祥”)
生3:奶奶或者老师……
师:究竟什么是慈祥,大家读了这一段,就会知道。(出示本段)
生读后,体会出妈妈对我们的爱。
5.出示“好累”一段。(板书“好累”)
生4:妈妈干了很多活确实累了,连小鸟、树叶奏出的歌声也听不到。
师:是呀,她确实该好好睡一觉了。应该怎样读这段呢?
生5:妈妈累了刚睡着,所以我们声音要小,别把妈妈吵醒。
生6:妈妈这么爱我们,要读出对妈妈的疼爱。
6.生练读。
五、小结
妈妈为了家庭,为了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操劳,可她却无怨无悔,多么值得我们去爱呀!就让我们带着深沉的爱再来读课文,千万别吵醒妈妈。
六、作业
熟读课文。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继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2.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提示: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二、进入新课:
1、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教师进行板书
(三次、鲤鱼、乌龟、青蛙。)
2、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结合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筛选后的。)
3、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
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
(第二自然段开始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第三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看见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教师:整个找妈妈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来描写的。自己认真地读读,找出描写动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语,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学生说的教师板书有关动词:“迎”“追”“游”
(小蝌蚪“迎上去”说明小蝌蚪与鲤鱼游的方向是相对的,他在有礼貌地打听。鲤鱼妈妈的一番话,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看见乌龟后,就“追上去”说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乌龟在前,小蝌蚪在后,表现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妈妈的心情。乌龟的话使小蝌蚪进一步了解了妈妈的外形特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后,就“游过去”说明他看见妈妈后,十分高兴。)
4)根据画面内容,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还可以说说读书时有什么困难?
教师进行指导:小蝌蚪想找妈妈,他们询问鲤鱼妈妈时,要有礼貌,读出渴望找到妈妈的心情;鲤鱼妈妈的回答语速放慢,非常可亲可敬,读出关心孩子的语气。小蝌蚪叫乌龟妈妈时,要读出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乌龟在与小蝌蚪说话时,要读出宽容、耐心、稳重、热情的语气,读书时速度放慢。小蝌蚪看见自己的妈妈后,要读出高兴的语气,青蛙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自然。
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演。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
评一评读书情况,为什么?
4教师提出问题: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是怎样变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说,可以用笔画出生长过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明。
在小组内与同学说说,交流交流。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教师出示电脑画面: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地,()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试着进行填写。
请学生把答案板书到黑板上: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短了→尾巴不见了。
师生共同读一读。
根据电脑画面画出小蝌蚪生长过程,与电脑博士比一比。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借助课外资料谈。)
教师小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
四、积累所得信息:
让学生想想通过学习打算积累哪些信息。
在全班范围内说说,相互交流。
二年级上册《秋游》第二课时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图文对照细读课文,并通过想象,抓住重点词语反复品味朗读,从而体会秋天的美丽,体会孩子们面对秋天美丽变化的天空和色彩斑斓的田野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反复品味朗读,感受秋天的美景。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小朋友,上一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还学会了许多生字新词,这些生字、新词还认识吗?出示:白兔农田追逐一望无边郊外草地开心笑着喊着蚂蚱棉花几只?(1)、指读词语。(2)、找一找轻声音节的词,多音字。(3)、选择其中的一个说句话。二、精读课文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到大自然中,去仔细感受一下秋天的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好吗?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朋友秋游时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一)、第二自然段1、你觉得秋天的天空怎么样?(美)美在哪里呢?我们读读课文好吗?2、学生自由读课文。3、师生讨论:抓住“蓝蓝的、一望无边、有时像……有时像……”(1)“蓝蓝的”对呀,秋天的天空真美,颜色是蓝蓝的,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再美一点;(2)“一望无边”哦,原来天空是这么广阔啊,真大呀,真是一眼望不到边,谁能读好这个词?指读,真不错,你把天空的广阔无边给读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试试;(3)“有时像……有时像……”嗯,秋天的天空真美,美在天上的白云真有趣,小朋友,你们看,这天上的云朵就只像白兔,绵羊吗?这些飘动的云变化真多啊!在这一望无际的天空中,这些云朵还在不断的变化着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也可以联系平时所看到的来说说天上的云还像什么?4、句式练习(学生说到有时……完成这个句子练习)出示句子: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小结:的确,秋天的天空多美呀!美在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多神奇!秋天的天空美在颜色是“蓝蓝的”,美在“一望无边”,多么广阔啊!那谁能通过朗读把秋天天空的美丽读出来呢?(指读课文)你读得真美,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试一下好吗?(齐读)(二)、第三自然段过渡:我们刚才感受到了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还有什么也很美呢?(田野)1、分小组读课文自己学习讨论,用一句话来说说田野的景色。2、学生交流(1)、田野里,稻子成熟了。(对呀,田野里稻子金黄金黄的,这就告诉我们稻子是成熟(2)、田野里,高粱火红火红的。(你看到了火红火红的高粱,秋天到了,高粱涨红了脸朝我们笑呢!那高粱也成熟了。)(3)、田野里,棉花白了。(棉花白白的,如果你看到一团团雪白的棉花,那你一定会替农民伯伯高兴,因为棉花成熟了,获得了大丰收。)3、谁愿意来读读呢?(指读)你能想象一下稻田里这丰收的景象吗?田野里稻子黄了,黄得怎样?高粱红了,红得怎样?棉花白了,白得怎样?可以说一种,也可以说两种,能说三种就更好了。4、出示:田野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5、是啊,秋天的田野五彩斑斓,确实很美。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老师还觉得,这些颜色不光美,还说明了庄稼成熟了,就要丰收了,大家肯定很高兴,所以读的时候还要——高兴点。真好,让我们来试一试。(三)、第四自然段过渡:小朋友,秋天的天空是那么的美,秋天的田野是那么的美,在这么美丽的季节里,小朋友来到郊外游玩,玩了些什么呢?谁来读读课文?1、指读第4自然段,思考:共有几句话?2、指读第一句: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1)、读得不错!圈点“有的……”读读体会,“亮开了嗓子”在干什么呢?(2)、引导学生看看图,小朋友还玩些什么?(3)用上“有的”来说说笑朋友还玩了些什么。3、小朋友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尽情欢笑,大家(引读):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4、那就让我们开开心心的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三、总结全文这篇课文写了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外秋游,秋天的天空和田野都很美丽,大家玩得也很开心。让我们再一起把课文美美的读一读好吗?四、作业1、有感情的背诵课文2、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板书:天空美秋游田野开心游玩乐
二年级上册《孔繁森》第二课时教案苏教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指导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用投影出示以下字词,指名读。
优秀干部拉萨市失去支援献血感动地震孔繁森
曲尼营养费帮助汉族勉强同胞恳求贡桑
2、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援藏”是什么意思?
二、细读课文
1、过渡:为什么说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2、细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
(2)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3)哪一句最能表现出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干部?
(4)齐读第三句话。
比较句子:(用投影出示)
孔繁森抚养他们。
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
这两句话都是说的什么?“抚养”是什么意思?
轻声读一读,比较一下,哪一句好?为什么?
齐读这一句。
板书:接孤儿到身边
(5)指导朗读。
3、3、4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两个自然段。
(2)这两段主要写孔繁森的什么事?孔繁森为什么要献血,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由这一句可以看出什么?
(3)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把有疑问的地方画出来。
(4)分段释疑。(学生讨论)
第3段:
“夜里”、“悄悄”说明孔繁森不想让人知道献血,说明他的无私。
“年纪大”、“身体又不好”还坚持要求献血,更说明的他的无私精神。
“请求”和“再三恳求”写出孔繁森要求献血心情的迫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一天夜里,孔繁森悄悄地来到医院,请求献血。
经孔繁森再三恳求,医生才勉强答应。
请求: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恳求:诚恳的请求。共同的地方都有“要求”的意思,“恳求”比“请求”程度上更加深一点,强调了态度上的“诚恳”强调这是一组近义词,“再三”突出了心情的迫切。
“勉强”说明医生是在孔繁森的再三恳求下才同意他献血的。(查字典,了解“强”的意思,说明这是多音字。)
过渡:孔繁森不顾自己的身体坚持要求献血,用自己鲜血换来的营养费供给几个藏族孤儿上学读书,当藏族同胞知道这件事后,他们——(感动得留下了热泪)。这时,他们只能用歌声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激和深情。
(5)范读歌词。
自由练读,知名读,齐读。
指名说说藏胞们唱着这首歌,心里会想些什么?
板书:献血供孤儿上学
(6)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
2、
学过这篇课文,你觉得孔繁森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优秀的援藏干部
你还知道哪些像孔繁森这样的干部?
3、
出示提纲。
(1)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2)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三个孤儿。
(3)孔繁森去医院献血。
(4)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孤儿上学,这深深感动了藏族同胞。
4、
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学案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
2、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理解寓意。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幻灯、纸筒、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生根据课文内容提问题。
师:下面,我们就围绕“它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1、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不到井口范围以外的天,所以它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因为小鸟天天在空中飞,亲眼看到天很大很大,所以它认为天“无边无际”。
二、亲身实践,探究新知。
师:说得真好,请同学们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天,无边无际。
生:天,的确很大。
师:你们再用纸卷成纸筒去看看天,说说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天不过纸筒口那么大。
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
生:因为长长的筒壁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所以看上去天只有纸筒口那么大。而走出教室看天,没有什么障碍挡住我们的视线,所以天无边无际。
师:看画面,你们明白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吗?(多媒体画面演示:青蛙坐在井里看天)
生:(看画面)明白了。这时因为青蛙的视线被厚厚的井壁挡住了。所以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说得好极了,下面,我们来读读第二次对话。
(小组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三次对话。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笑的含义一样吗?
生:他俩笑的含义不一样。
师: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次对话,先分角色朗读,再相互讨论他们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生讨论后回答:
1、青蛙笑小鸟错了,自己是对的。
2、小鸟笑青蛙过于自信,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
3、青蛙觉得自己天天坐在井里看天,最了解天的大小,不会弄错的,小鸟居然和他争论,实在可笑。
4、小鸟笑青蛙确实弄错了,还自以为是。
师:说得太棒了。
5、我觉得“天天”“不会”要重读,这样就读出了青蛙很傲慢的语气。
6、我来读读小鸟说的话。
7、我觉得“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要读得很有耐心。
师:你真是一只聪明可爱的小鸟。
四、拓展知识。
师:假如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这时它会怎么说?(投影出示习题: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这下子,它惊呆了,心想:。于是对小鸟说:“。”小鸟“。”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再回答。
五、整体回顾课文。
分角色带头饰朗读。
六、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的要求有两个,其一是学会本课“植、旅、降、备、乘、晒、识”这七个生字的字形并指导书写。其二是指导朗读与背诵。为了完成这两个教学要求,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背诵时,我借助投影片,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记忆课文内容,避免了死记硬背。在教生字时,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媒体,成了我的好帮手。《汉字的笔顺笔画和结构教学》软件对笔画和部首具有闪烁和重写功能。运用这两个功能就突出本课识字教学的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本课中“旅”和“降”是教学重点,这两个字的右下部“氏”、“ヰ”是这课识字的难点。我在教“旅”是先显示“方”,再用闪烁键闪显“ノ”,提醒学生是平撇;接着显示“し”,同样用闪烁键提醒学生不要写成“J”;最后显示撇和捺,并用“擦去重写键”反复重写捺,让学生注意它的起笔位置。在教“降”时,“阝”和“攵”都是学生熟悉的,直接用“部首键”显示。
用“闪烁键”闪显“└”和“ㄧ”引起学生注意。以上这些难点,通过计算机荧屏显示及闪烁、重写等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动态的感觉,与教师光凭嘴上反复强调及学生反复练写相比,效果明显提高。运用此软件进行教学时,也只要按指定键,偏旁就依次显示在荧屏上。我在教“植”、“乘”时,按指定键依次显示“木”、直”“千”、“北”、“八”这几部分,使学生明确“植”是由“木”、“直”组成的,“乘”是由“千”、“北”、“八”三部分组成的。这就体现了二年级的识字重点是结构教学。
另外,由于本课中“备”、“晒”、“识”这三个字的结构较简单,各组成部分也是以前学过的熟字。因此,我就采用了让学生自学的方法,即学生自己先在计算机上独立操作学习,看清各字的组成部分及书写位置,然后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最后在作业本上练习书写。
这就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避免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如果笔画或笔顺错了计算机就会报警,并且不显示笔画。这样就能促进小学生从小养成严格的规范的写字习惯。
一.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中的七个生字的字形,指导书写。
2.指导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旅”、“降”的字形,指导书写。
2.指导背诵课文。
三. 电教软件:
1.投影片:
《植物妈妈有办法》活动投影片一套四张(自制)
2.计算机软件:
名称:《汉字的笔顺笔画和结构教学》
3.硬件环境:所有PC机
四. 教学过程:
(一)指导背诵,学习生字。
1.复习,进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题目是(出示卡片)24植物妈妈有办法(齐读)
(1)学习生字“植”
出示词卡:植物
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语读两遍。
学习“植”荧屏显示图1:
a.谁来说说这个字怎么记呢?学生说,教师操作(“植”是左右结构,左面是“木”,显示图2,右面是“直”,显示图1)
b.学生自己操作一遍,在本子上写一遍。
c.除了“植物”这个词语,你还能说出哪些词语呢?
2.回忆课文,学习生字
提问:谁还记得24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是说植物妈妈干什么有办法呀?
根据回答出示卡片:传播种子
课文把传播种子说成种子怎样?
根据回答出示卡片:旅行
(1)学习生字“旅”
齐读词语“旅行”
荧屏显示图3,学习生字“旅”。
a.这个字怎么记呢?
学生说左右结构,部首是“方”教师击键显示图4,右边的上面是撇横,教师击键显示图5,下面先写平撇,显示图6并用“闪烁键”提醒学生是平撇,接下来一笔是显示图7并闪烁,然后是两笔,教师击键显示图8并闪烁捺的起笔。
b.学生操作一遍,在本子上写一遍。
c.“旅”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2)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旅行的方法呢?
出示词卡:
蒲公英 苍耳 豌豆
演示投影片1
a.看,这是什么?(蒲公英)这篇课文中说它是降落伞。
出示词卡:降落伞
b.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出示词卡:准备
c.那么它们怎样四海为家呢?(齐读最后一句)
d.教师演示活动投影片,学生练习背诵。
e.学习生字:备降乘
备:屏幕显示图9
学生自学,先独立操作,然后说说怎么学的?(教师操作显示图10,再击键显示图9)最后说说它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降:屏幕显示图11
提问谁来说说你怎么记?
教师操作击键,显示图12,图13,然后击键显示图15,并闪烁,最后显示图16,闪显“1”,提醒学生要出头。
学生操作一遍,在本子上写一遍。
提问:“降”还可以组成什么词语?
乘:屏幕显示图17
提问:哪个小朋友来说说,你怎么记住它?(一个“北”字中间嵌个“千”)
那么它的笔顺是怎样的呢?学生说,教师操作:先显示图18,再显示图19,然后再显示图17
学生操作一遍,在本子上练写一遍。
谁来用“乘”组词
f.巩固背诵第二段。(边演示投影片)
(3)演示投影片2
看,这是什么?(苍耳)
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什么?(带刺的铠甲)
那么它们怎样传播种子呢?(齐读最后一句)
边演示边背诵
(4) 演示投影片3
这是什么呢?(豌豆)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它让什么晒在太阳底下?(豆荚)
出示卡片:晒
豆荚是怎样离开妈妈的呢?(齐读最后一句)
演示投影片,指导背诵
学习生字“晒”屏幕显示图20
巩固背诵这一段。
(5)巩固背诵2-4段
教师演示,学生背诵。
(6)指导背诵第1节和第5节
指导背诵第1节
a.提问:这节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
b.指名背诵、齐背。
指导背诵第5节,学习生字“识”
a.小朋友,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植物妈妈的办法怎样?(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那里有许许多多的(出示卡片:知识)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b.齐读第5节,背诵第5节。
c.学习生字“识”屏幕显示图2
学生自学:自己操作电脑,并学习书写。
交流自学情况,教师操作(“识”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讠”显示图23,右边是“只”显示图22)
练习组词
(二)巩固、总结
1.指名读词语
2.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真多。
下面,我们一起看着投影片来说一说。(齐读课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语文教案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 9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 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 是庄稼的好朋友, 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生长阶段的挂图打乱次序, 请学生辨析,依次排列,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在课下可到池塘边细致观察小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变化。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 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 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 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切,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安排:3课时。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再结合课文,说一说。
2.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读,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 “长出了两条后腿” “捕食”“迎上去” 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 “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 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 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 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 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 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 “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 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 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 指导朗读第三段。 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 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 通过看图和朗读四、 五段, 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
2.品析重点词语: 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 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 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 小蝌蚪不急着追赶, 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 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 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 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
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四、练习,巩固:
投影出示练习题: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 ________。
正确答案: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青蛙四条腿, ________嘴巴, 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 ________,露着________。
正确答案:宽、鼓着、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
长出后腿 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
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二年级语文上册《拍手歌》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齐背课文,再指名背诵课文。
二、拍手游戏,品读课文。
1.学生自己拍手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
2.同桌拍手互读。
3.全班拍手对读;教师引读。如教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保护动物要牢记”,体会诗歌的节奏。
三、整体把握,练习说话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第1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讲了什么道理。
2.学生思考后交流。
3.让学生抓住文中动物的特点练习说话,交流对动物的了解,升华情感。
(1)先说说自己对课文中动物的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
(2)让学生模仿例句,用一句或几句话夸夸它们。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动物的特点来(详见“教学建议”)。
四、书写“保、伙、伴”
1.观察偏旁,归类书写。出示生字卡片“保、伙、伴”,观察比较,说说写好单人旁需要注意些什么。
2.观察部件,交流提醒。引导学生观察生字部件中的笔画,说说书写时要特别注意哪些笔画或部件。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师生赏评,练习改进。
五、拓展小结
1.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特点。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共同拥有美丽的大自然。
2.拓展延伸: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内容的《拍手歌》,准备在后面的学习中交流。
六、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把今天学过的内容讲给家人听。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语文上册《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幸、福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3.对怎样维护友谊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教学难点:理解“漂”和“飘”字义的不同。
教学准备:课件;松鼠、小熊、纸船、风筝的图片;漂、飘的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引入新课: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0课,生齐读课题。出示课题。
2、师:纸船和风筝多美啊!今天,小松鼠折了许多纸船要送给咱们班的小朋友呢。大家想要吗?小松鼠想考考大家,看谁把词语读得又快有准。我们来开火车读词语,小火车,谁来开?齐读。师:真棒!小朋友们都得到了松鼠送的纸船啦。
二、入情入境,品味朗读。
(一)感悟1——6小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1、师:松鼠还把纸船送给了他的一个小伙伴,是谁呀?
生:小熊。小熊住在山脚,松鼠住在山顶。师贴小熊、松鼠图。
师:松鼠是怎样把纸船送给小熊的?指名说。
生: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出示第二段。漂是个多音字,它还读什么?请组词。
生:漂,漂亮。)师做动作演示纸船漂流。
师:瞧,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贴纸船图。小熊收到礼物心情怎么样?谁能用书上的词语告诉我?
生:乐坏了。出示:乐坏了。
师:对了。请大家看图,说说你从哪里看出小熊乐坏了?
生:小熊笑得眼睛眯起来了。
师:你们观察真仔细。瞧,小熊笑得眼睛眯起了,还手舞足蹈的呢。谁来表演一下小熊乐坏了的样子。
师:这只小熊好快乐呀!谁来当乐坏的小熊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师:你是只比较快乐的小熊,还不是乐坏了的小熊,谁再来试试?
师:你真是乐坏了的小熊!我们一起当乐坏了的小熊吧。齐读。生齐读。
师:哇!大家都变成了乐坏的小熊啦。
2、师:小熊送了一只风筝给松鼠呢。小熊是怎样把风筝送给松鼠的?
生:小熊扎了一只风筝。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出示第四段。师做动作演示风筝飘:看,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贴风筝图。
师:松鼠收到礼物,心情怎么样?用课文里的词语回答。
生:乐坏了。出示:乐坏了。
师:是啊,松鼠也乐坏了。出示第五段。谁来当乐坏了的松鼠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师:我感到小松鼠开心极了!
师:我们一起当乐坏了的小松鼠吧!齐读。生齐读。师:听你们朗读,我看到一只只乐坏的小松鼠了!纸船和风筝让小熊、松鼠成了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把书拿好,齐读1—6段。生齐读1—6段。
(二)品读7——11段,体会失去友谊的难过。
1、师:大家读得多开心呀。可是有一天,松鼠、小熊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出示第7段。
师:看红色的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漂流的漂左边是三点水旁。飘荡的飘右边是风字。
师:你的眼睛真亮!发现了飘、漂字形不同。师:那这两个字该贴到风筝还是纸船旁边呢?请一个同学上台来贴。生上台贴漂、飘。
师:你为什么把这个飘贴到风筝边上,这个漂贴到纸船边上呢?指名答:因为风筝靠风飘荡。纸船靠水漂流。
师:你真聪明,通过观察漂、飘不同的字形,明白了它们不同的意思。
2、出示词组: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
师:请小朋友一起美美地读读这两个词组。生齐读。
师:纸船和风筝多美啊!(神情变得严肃)可是,松鼠、小熊吵架后,这么美的事物看不到了。师边说边摘掉纸船和风筝。
师:小朋友,你现在心情怎么样?
生:松鼠、小熊吵架后心情怎么样呢?小熊和松鼠吵架后,心情怎么样呢?请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的7—9段。
师:下面,我是小记者。我要到小熊家进行采访。小熊,你和松鼠吵架后,心情怎么样啊?
生:我很难过。
师:我看见你每天在家扎风筝,却没把风筝给放起来,为什么呀?
生:我想放风筝与松鼠和好,但又有点不好意思,我怕它不理我。
师:我再到小松鼠家去采访。小松鼠,你和小熊吵架后心情怎么样呢?我听说你每天在家折一只纸船,但没有把它们放到小溪里。为什么?
生:我的心情也很难过,每天都给小熊折一只纸船,想和他和好,但不好意思放,怕小熊不理我。师生合作读课文。播放悲伤音乐。
师:体会了松鼠、小熊很难过又不好意思的心情,请男同学当小熊读第8段,女同学当小松鼠读第9段。老师先来开个头。
3、师:就这样,好几天过去,它们俩谁也没有放纸船和风筝。终于,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折好的纸船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出示: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指名读。出示,理解:如果——就——。“如果——,就——”是什么意思呢?谁能用“如果——,就——”说一句完整的话?指名说。松鼠多想和小熊和好啊,让我们一起把松鼠的心愿告诉小熊吧。齐读。生齐读松鼠写的话。
师:说完,松鼠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4、师:小熊最后放风筝了吗?你从课文哪个地方知道的?请你读11段。
生:放了。(出示故事结尾的图片以及11段)
师:小松鼠为什么高兴还哭了呢?
生:因为他终于和小熊和好,心里很激动、感动。
师:松鼠、小熊和好了,纸船、风筝又出现了,师贴纸船、风筝图。这是多么令人高兴、激动、幸福的时刻呀!齐读11段。生齐读11段。
5、想象松鼠、小熊和好了,他们会在一起做些什么?生:他们会在一起聊天、唱歌、玩游戏。
师:小朋友想象力真丰富,让我们祝福松鼠、小熊永远幸福地在一起吧!出示生字:幸福。生齐读。生仔细观察字形,想想写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写幸字要注意上面是土字不是士字。福字左边是氏字旁不是衣字旁。生观察、找出两个字的关键笔画。指名答。师范写,生书空、描临、组词。
三、联系实际,迁移运用:
1、师:幸福的生活是人人向往的。但有时候,我们难免和朋友发生矛盾。出示:请你想想,如果你与朋友吵架了,你会怎么做?同桌交流。指名答。你像
板书设计:
20.纸船和风筝
飘风筝(图)松鼠(图)
主动和好
宽容
小熊(图)纸船(图)漂
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学习你人、比喻的手法的运用。
3、结合图片想想其他奇石的形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学习你人、比喻的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结合图片想想其他奇石的形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用具:卡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检查生字认读
2、认读词语。
二、品读2~6自然段。
(1)轻声读2~5自然段,用笔画出文中所描写的黄山奇石的名字(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学习要求: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的2~5自然段,用笔画出文中所描写的黄山奇石的名字。
2、边读边想:如果我们全班都去黄山,你会在那快石头前面拍照?
(2)出示奇石“仙桃石”。
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你知道它的有关资料吗?怎么介绍的?指名读。
哪儿在写这块奇石的句字?它是什么样的?它在什么地方?(重点指导“飞”和“落”两个字,突出石头形成的趣味性。)
再读这一段,想象奇石的样子。
(3)出示奇石“猴子观海”图。
说说图上的岩石象什么?
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话哪里写的最有趣?
猴子观海在什么地方?认真看图,结合上下文什么是“陡峭”?
4、师:猴子在这陡峭的山峰上干什么?在这陡峭的山峰上,猴子怎样观海?
自由练读,体会石猴的奇特与可爱。再读读这个段。(分小组读,引导看图说话)
指名读,读出石猴的奇特和可爱。按照刚才的方法自己来学第4、5自然段行吗?(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自读、勾画、批注。)
(4)出示奇石“仙人指路”图。
阅读第4自然段。
自由练读这几句话,并学着做一做仙人指路的样子,想象高山上仙人指路的神奇。
(5)学习第5自然段。
自由读,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为什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
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并把自己的想象说一说。
指导朗读,抓住“就变成了……雄鸡”“就像对着……啼叫”等句子指导,读出金鸡叫天都的可爱。
(6)齐读第6自然段。
黄山奇石还有很多很多,课文还怎说?(引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
你还知道黄山有什么奇石吗?
初步了解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4)回归文题,体会“奇”的意思。
欣赏了这些黄山奇石,你觉得这些奇石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有趣、神奇)题目中“奇”字的意思可以用文中哪一个词来概括?(奇形怪状
三、学习写作方法
(1)学习比喻和拟人写法。
这么美的奇石,作者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刻画出来的?
(2)学习谋篇布局
四、仿写奇石
(1)选择“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任选一中奇石,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的形式进行仿写。
你能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再说一说吗?
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善于从奇石的名字中想象出它们的样子。那么,你们能不能试着像课文的第2到第4自然段那样,把它们的模样说得更加详细,更加有趣呢?
(2)交流仿写内容。
五、关注写字,提高写字习惯。指导写“闪、狗”
1、认读生字,组词。
2、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老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
六、回归整体,再现“奇”
1回读课文,想象黄山奇石的特点。
2表演读:像导游一样把这些有趣的黄山石介绍给游客。
3、欣赏了黄山石的独特与神奇,老师送给大家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一定去黄山看一看,也希望你们给黄山那些还没有命名的奇石起一个充满想象与神奇的名字。
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2~5自然段
板书设计
1黄山奇石
仙桃石飞落
猴子观海抱蹲望
仙人指路站伸指
金鸡叫天都伸啼叫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二、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让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要引导学生的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三、演读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
教学建议
(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加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语感,丰富学生的积累。)
四、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五、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
六、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七、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学生认读。
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
4、学生再练写。
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第二课时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524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