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全套教学案5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全套教学案5”,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全套教学案5
重难诠释
1.民主、法制及其关系
①民主首先和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它有两个方面:一是国体,即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这是民主的本质。另一方面是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这是民主的形式。国体决定政体,而政体是国体的具体体现和保证条件。
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所建立和完善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全体人民利益的民主,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民主权利,并且享有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的权力。
③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制定或认可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高度民主和完备法制相统一的国家,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与法制化的统一。
2.关于“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各项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各方面的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化、法律化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或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它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要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做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和司法制度,立法机关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还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要做好普法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民主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决策。
巩固练习
1.“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践踏,主要表现在:①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②国家的法律形同虚设③党的各级组织遭到破坏④党内的组织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是
A.修改并完善《宪法》B。平反冤假错案
C.改进政治协商制度D.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3.为“民告官”提供法律保证的法律文献有:①《刑事诉讼法》②《民事诉讼法》③《行政复议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A.①②B.②③C③③D.③④
4党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十二大”上C。“十五大”上D。“十六大”上
5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A.人事自治B.民主选举C.民主管理D.民主监督
6.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通过本节内容及其有关知识回答:
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

②建国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文革”时期对民主法制又是怎样践踏的?

第27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实践,掌握其特定含义,理解它为什么能成为解决祖国统一的理论构架。
2.过程与方法:有效利用教材提供的文字材料和图片资料,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和成功实践的科学分析,认识到它是实事求是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一,也反映了港澳台同胞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预习思考:
1.列举台湾与祖国大陆几经分离与回归的史实。并分析当前台湾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
2.“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怎样形成的?
3.香港地区是怎样一步步沦为英国的殖民统治的?中国是怎样收回香港地区的主权的?
4.请思考:“一国两制”与“台独”分子提出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有何区别?两岸对峙局面出现后,海峡两岸关系有了哪些新发展?

5.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主体知识
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
1.“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而提出来的,在20世纪年代中后期就有了雏形。
2.年9月,全国人大委员长在谈话中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这些原则后来成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在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台湾和港澳保持原有的不变,两种制度,这是实现的必经之路。这样,完整的“一国两制”理论逐渐形成。
4.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在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以法律规定,使“”有了宪法保障。
5.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上通过,正式成为我国的国策。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时机的成熟:20世纪80年代,中国,不断提高,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日渐完善,为解决港澳问题指明了方向。
2.香港回归
①经过
A.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了《》,确认中国政府将于年月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年月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同日,《》正式生效。
②意义:洗刷了百年国耻,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在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澳门回归
①年4月,中葡正式签署了《》,宣布中国将于年月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②年月日,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退守台湾后,两岸关系长期紧张,双方时有战斗发生,互不承认对方的。但争执中也有共同点,即都认为,只是中国的一个省。
2.在统治后期,顺应了一些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两岸的交流中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态度。
3.主政期间,台湾岛内公然出现了一股“”势力,企图制造“”或“”2000年,台湾地方领导人更公开宣扬“”论。
4.面对的大是大非问题,中国大陆坚持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华民族的心愿,但针对“”,决不承诺“”,并把这作为中国的一贯立场。
5.2002年党的报告中再次强调,“”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重难阐释:有关“一国两制”的认识
①含义:“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②提出:它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它是在中国国际地位日渐提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中国在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中,已明确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获得了大会的通过。
③评价:“一国两制”构想,是根据我国国情,实事求是地科学地以和平方式解决一个国家统一问题的成功尝试,在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原则方面毫不含糊,同时在具体政策和措施上又充分照顾实际情况和各方面的利益,完全符合港澳台地区和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同时,这一构想也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巩固练习
1.“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2.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D.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3.台湾问题的产生最主要是由于
A.中国内战遗留问题造成的B.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
C.雅尔塔体系划定造成的D.联合国托管造成的
4.邓小平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表明
A.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5.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是
A.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不变B.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
C.外国资本不动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6.台湾回归祖国是双赢,说明
A.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
C.台湾政府鼓励台湾人民到大陆投资D.台湾政府实行改革势在必行
7.“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在香港问题上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符合①社会主义原则②祖国统一原则③实事求是原则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原则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

第七章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9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的形成及其背景,以及与此相关的重要史实,理解两极对峙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运用教材图表等材料论证文字材料中提出的历史观点。
2.过程与方法:分析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原因,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出发,弄清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培养综合归纳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认识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培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和平意义与国际意识。
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格局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预习思考
1.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是什么?“冷战”对峙局面是怎样形成的?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什么是“冷战”政策?美国推行“冷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除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外,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新民族独立国家分别又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如何认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相互关系及其实质。

4.“冷战”中的热战主要有哪两次?对中美关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主体知识:
一、“冷战”的兴起
1.背景
①美苏合作基础的丧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战时的关系瓦解,关系逐渐。
②美苏二战后的目标: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实力,确立了__的全球战略,把苏联看作其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把确保______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努力扩展自己的。
③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都把最终战胜对方的______和______作为目标。二战后社会主义跃出一国范围,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为首的;美国力图把推广到全世界,积极推行______、______的政策。
④决策者的推动:美苏两国领导人、之间存在严重的,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
2.兴起的标志——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公开宣称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对抗,这就是“”。
3.影响:“”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由此出现了分别以和为首的和长达40多年的对峙。
二、发展
1.“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对抗
①“马歇尔计划”的提出:“”提出后不久,美国马歇尔提出了的“”,即“______”。这是“____________”一次大规模运用。
②苏联和在年成立了,简称,与此相对抗。
2.北约和华约的对抗
①北约的成立:美国利用年美苏“冷战”出现的第一次高潮——______危机,为遏制苏联,加强对的控制,策动西方12国于年签定了《》。北约实际上是由领导的。
②华约的成立:年,为对抗北约,苏联等8个社会主义国家签定《》。至此,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标志着美苏两极的正式形成。
3.冷战”的中的“热战”
①朝鲜战争:朝鲜战争使彻底破裂,美国采取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
②越南战争
A.背景:法国殖民者在重返越南,占领了。在领导下,越南北方人民抗击殖民者。年,被迫撤出。
B.概况:趁虚而入,发动。由开始的升级为。最后美国撤出越南。
C.影响:
a.对两极格局:美国战略地位,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了美国,双方攻守易势。
b.对中美关系:美国主动调整了中美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
三、美苏两极“冷战”的影响
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依靠美国、东欧依赖的局面。
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的威胁下;两大集团,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爆发新的。
3.美苏两国为争夺,肆意践踏,干涉,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
重难诠释——“冷战”政策
1.含义:冷战政策是指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同时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
2.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步骤:
①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对希腊、土耳其进行援助,以遏制这些国家共产党力量的发展。
②紧接着,开始实施对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③1949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德国西部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④1949年,美国拉拢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国成立了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⑤朝鲜战争后,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巩固应用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苏联结盟的基础是
A.美国和苏联力量的均势B.互相承认各自的社会制度
C.双方意识形态趋于一致D.打败法西斯势力的共同目标
2.二战后,美国确定的战略目标是
A.控制欧洲B.称霸世界C.称霸亚洲D.遏制苏联
3.“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柏林危机的爆发D.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4.“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开始于
A.朝鲜战争爆发B.越南战争爆发C.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D.美国派舰队进犯台湾海峡
5.下列关于对美国和苏联“冷战”对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两个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中②两国都竭力避免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根除了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③美国发动的局部“热战”导致了其霸权势力的衰落④两极对峙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结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Jab88.CoM

第30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挑战美苏两极格局的政治经济力量发展壮大的史实,记忆有关的组织、机构名称,理解世界由美苏两极对立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认识图片材料的价值及其与文字材料的印证。
3.通过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预习思考:
1.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是什么?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西欧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日本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原因有哪些?与美国有何关系?日本的崛起给美苏对峙格局产生了怎样影响?

3.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条件原因是什么?有何特点?给世界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受到哪些方面的冲击而使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的?
主体知识: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各国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开始谋求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地位,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2.两极格局严重损害了第三世界的利益,也给世界带来战争的危险,第三世界国家强烈要求改变美苏控制世界的不合理状况。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①背景
A.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只得依附于以______和______。
B.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得到较快的发展,强烈要求从的阴影下走出来。但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美国和苏联相比,只有起来,才能保障自身的。
②形成
A.年,欧洲煤钢联营、______和______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______。
B.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断合作,建立了______,实行了共同的______政策,建立了欧洲______体系,并加强。
③影响
A.政治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B.随着实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______的竞争对手,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对欧洲的政策。
2.日本的崛起
①崛起的表现
A.经济上:经过战后的恢复和调整,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了战前水平;在年间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______位,一跃而成为仅次于______的经济大国。
B.政治上: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______关系为轴心的______外交。
②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A.美国的扶植:冷战爆发后,美国把日本作为______的反共桥头堡,从转而日本。
B.日本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
a.推行______改革,铲除了______以来残存的,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b.政府把放在首位,采取了制定______等方式,利用______推进经济的发展。
c.高度重视,采取引进______的方法,还根据实际情况边引进、边。
d.高度重视,政府保持对教育的,实行______教育制,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
C.利用有利的:朝鲜战争和______战争,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日本成为的重要供应地。
③日本崛起的影响
A.使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三足鼎立的局面。
B.经济的,既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______的冲击。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①兴起背景
A.二战结束后,______地区掀起了斗争的浪潮,诞生了许多新型独立的国家。
B.的国际格局,使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上处于,甚至成为的战场。他们强烈要求改变这种状况。
②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A.诞生标志: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______举行,通过了《_____________》,确立了独立、自主、______、______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B.不结盟的含义:不是消极的中立,二是要积极地反对______,主张用______代替“冷战”,实行全面裁军,销毁______。
③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标志着______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______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重难阐释: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从专制独裁到民主自由,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国际关系也是一样。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实质是整体世界发展中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近代以来,民族意识日益觉醒,反对国际压迫,追求民主平等的斗争风起云涌,一部世界近代现代史,就是一部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国际关系走向民主化的历史。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只是源于他们的野心膨胀,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在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西欧和日本重新崛起,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东欧也力图摆脱苏联的控制,离心力越来越强。随着国际力量的多元化,两极格局被打破,多极化趋势代之而起。
巩固应用
1.二战后初期,面对国际地位下降的状况,西欧采取的策略是
A.依附于美国恢复经济B.和苏联进行全面对抗C.加强内部联合D.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1967年欧共体成立时,不包括
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联盟C.欧洲经济共同体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有单独占领转为扶植政策是出于
A.加强美日经济联系的需要B.反共的需要C.发动侵朝战争的需要D.拓展美国海外市场的需要
4.二战后,日本为提高生产率,改变工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状况而采取了
A.铲除封建因素,推行民主化改革B.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C.引进先进的技术,并进行消化改造D.保持对教育的高投入
5.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三个首倡国家都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B.冷战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C.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家战后的一贯政策D.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6.20世纪60年代,某国驻联合国的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的美丽建筑物(联合国总部),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大国和小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相互制约B.小国在联合国取代了大国的发言权
C.小国的行动不受第三世界的制约D.第三世界拥有发言权,但未能改变大国霸权政治的现实
第31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掌握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理解掌握新中国在日内瓦和亚非国际会议上取得的外交成就。理解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原因、概况和意义。理解掌握中国与美国、日本关系正常化原因、概况和意义。理解掌握新时期多边外交的原则及其指导下的外交成就和意义。理解掌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新发展及其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整体把握我国五十多年的外交发展历程,培养综合分析和认识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外交政策发展演变和外交成就,认识外交是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课标要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预习与思考: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政策相比有何不同?

2.在谈到中国加入联合国的问题时,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来的。毛泽东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试分析中国能够加入联合国的原因有哪些?

3.19世纪英国外相巴麦尊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联系中美、中日关系的演变,谈谈你的看法。

4.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取得的重大成就。

主体知识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外交政策
①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A.原因
a.新中国成立初,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处于状态中。
b._____等西方国家却对新中国采取________态度。
c.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内容:包括“”、“”和“”三大政策,成为新中国外交的。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提出:在同和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年,周恩来接见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第二年访问和时确立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B.内容:、、、、。
C.意义:标志着;它超越和的差异,其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的基本准则。
③“求同存异”的方针。
2.以独立姿态登上世界政治舞台
①初期建交情况:1949年,______首先和中国正式建交,其后一年中,中国就同___个国家建交。
②日内瓦会议:年,新中国第一次以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会上起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③亚非会议:年,在举行的国际会议,以________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坚持________的方针,推动会议在________的基础上达成了________原则,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取得了的成就,会后,中国与更多国家建立了外交联系。
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①原因:20世纪70年代,美国;________国家在联合国作用大为加强;中国成就显著,国际地位提高。
②恢复:在支持和拥护下,_____年第___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______、______等23国代表的提案,______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历史性的握手
①中美关系:
A.实现正常化的原因:
a.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相对衰落;战争的影响;在美苏中处于不利地位。
b.中国;增强和提高;中苏关系,苏联构成对中国安全的。
B.过程
a.乒乓外交:“”指的是中美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乒乓外交,由此打开了外交的大门。
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Ⅰ.尼克松访华:年,美国总统______访问中国,双方在_______签署中美___________,中美两国终于重新走到了的起点。
Ⅲ.内容:强调要以___________来处理两国间关系,指出双方都不应在亚太地区谋求;美国声明只有_________,_____是中国的一部分。
Ⅲ.意义:使中美两国结束,开始走上。
c.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年月,中美两国发表___________;年月日,中美两国。
C.影响: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国家纷纷和我国建交,出现了一个的热潮。
②中日关系:在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______”的冲击下,年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华,签订中日,实现了中日_________,揭开了中日两国关系新的一页。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1.坚持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在_______中,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项原则,与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2.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20世纪年代开始,中国主张不与和结盟,坚决反对_______,维护世界和平;按和一切国家发展关系,中国走向了时代。
3.取得的成就:
①不断扩大了同发展中国家的_____合作,现已被接纳为的观察员国,巩固和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②在多边经济领域,______年底,中国正式加入___________(WTO)
③积极参与组织的活动,促进了其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参加___________的各项活动,促进了亚太组合组织的健康发展。______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中国和东盟签订__________,决定建立,加强了该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
④改善和发展了之间的关系,与______、____、、____等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_________,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和,形成了的外交格局;
⑤积极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________年,中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国在上海签署,正式成立__________,在维护_________的和平、与稳定方面做出了贡献;
⑥积极支持联合国根据___________的宗旨和原则开展的各项工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难诠释
1.新中国外交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主权的原则下,新中国积极发展与苏联、临国和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还打开了外交新局面,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在冷战格局下,新中国采取“一边倒”的方针,站在社会主义一边,成功地维护了国家主权,打击了帝国主义。
六十年代: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发动侵略越南战争,威胁中国,中国采取“两只拳头出击”政策,为捍卫国家主权,坚决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行径。
七十年代:由于中国的发展壮大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和斗争,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由于美苏争霸形势的变化和帝国主义、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分化,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外交关系,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八十年代以来:美苏争霸互有攻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第三世界壮大起来,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主题,中国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外交上“无敌国”,只有“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运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忠实奉行者。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深受强权欺压,历经救亡图存的百年奋斗,深知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是何等重要。因此,新中国外交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和平外交的方针,选择了永远不称霸的道路,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立和运用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亚洲和非洲出现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民族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积极谋求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努力改善外部特别是周边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很快得到多国的响应。1955年,有20多个国家出席的亚非会议接受了五项原则。此后,五项原则被相继载入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二.五项原则内容之间的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地处理内部和外部一切事务而不受其他国家干涉的权利,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和独立的根本标志。主权国家有选择本国社会政治制度、独立自主地决定本国对内对外政策、管辖本国公民及事件的权利。领土完整则是主权国家存在的物质基础。各国主权一律平等,应充分享有领土物质基础。各国主权一律平等,应充分享有领土不受侵犯、内政不被干涉的权利。平等互利则是指导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国家不分大小和强弱,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和平共处是目标,而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遵循前四项,才能实现和平共处。
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包容性是指: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开放性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第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运用是对国际关系发展的贡献。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一,它提出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其二,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其三,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其四,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第五.当前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内涵
2004年6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题为《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就如何充实和丰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提出了以下五点主张:第一,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平等;第二,尊重和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第三,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促进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第四,通过对话与协作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第五,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多边机制的重要作用。
巩固练习:
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特点是
A.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高涨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
C.社会主义开始形成世界体系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
2.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①1953年由我国政府首先提出②目的是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③运用这一原则成功解决了与苏联等国的建交问题④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B.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建立
C.《共产党宣言》D.“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4.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其根本原因是
A.不断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
C.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D.美日对华关系的改变
5.“求同存异”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B不依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决定亲疏、好恶
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
D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意义
6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为此,他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
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C第三世界的南南合作D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7.为维护再眼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国际组织是
A“七十七国集团”B亚太经合组织C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D上海合作组织
8.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外交形势发生一系列变化,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并一直为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
请回答:
①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国际地位有哪些提高?与旧中国国际地位相比你有何认识?

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致力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有何影响?

第32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瓦解的基本史实;分析理解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两极格局的瓦解、当今世界形势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学习,培养综合分析和认识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曲折性,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明确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增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感;树立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科学观念。
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预习与思考:
1.简述苏联解体的原因和过程。

2.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成因分别是什么?

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质是什么?怎样看待它们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4.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主体知识
一、两极格局瓦解——苏联解体
1.原因
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A.1985年,________就任苏共总书记。苏联开始进行________改革,遇阻后转向________。同时,苏联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方针,寻求缓和。
B.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提出________路线,改革的指导思想发生根本改变。苏联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________。国内政局逐渐失控,民族纷争迭起,各派政治力量激烈争斗,一些________先后脱离苏联独立,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②东欧剧变
A.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过程中,发生剧变。
B.东欧新政权要以与昔日的盟主苏联分道扬镳,向西方靠拢。1990年,以________合并到________的方式,德国实现了统一。
C.1991年,_______和_______相继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③1991年发生的________成为苏联崩溃的催化剂。
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2.经过
①年月,________等____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________,简称________。
②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告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完全解体。
3.影响: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________最终瓦解,世界处于________时期。
二、当今国际局势的特点
1.和平与动荡并存
①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缓解。世界形势总体上________,________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②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________的对比平衡,被________掩盖的________纠纷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以________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________活动频繁,________和________时有发生,世界呈现________并存的局面。
③1998年,________境内________地区因________爆发战争。1999年,以________为首的________未经________同意,对________发动了大规模空袭。这是北约成立以来首次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主权国家采取大规模军事运动。
2.多极化趋势加强
①表现
A.由于苏联解体,________成为惟一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________,积极推行________。
B.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________、要求________的呼声越来越高,________趋势加强。
②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________,有利于世界的________。在21世纪的今天,受到全球越来越多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支持,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重难诠释
1、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流,但世界明显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二战后的两极格局,主要是由美苏两家的军事力量来支撑的。在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峙和为争霸世界而全力以赴进行的争斗及军备竞赛,使世界处在新的世界大战甚至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霸在第三世界的争夺,也不断加剧世界的紧张局势。随着华约宣布解散,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紧张对峙的局面消失,使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明显增长,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主题,既是今年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又是有待于解决的两大问题。
但世界还很不安宁。东西方的失衡,势必导致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也会增加,依然对世界和平构成现实的威胁。主要表现在:
①原有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失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和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方面矛盾暴露出来。如,1992年的波黑内战,1998—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
②苏联解体,美国处于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秩序,独霸世界的欲望更加强烈,于是高速战略,到处施威,频繁用兵,给世界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③国际恐怖主义恶性膨胀,已成为危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大公害。
因此说,世界明显呈现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但动荡、冲突、战争是局部的,大国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总而言之,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呈现出“三个总体、三个局部”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的状态是: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时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但世界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第一,美国企图独霸世界,表现出强烈的单边主义色彩。
苏联解体被美国看成是建立美国霸权的极好机会。1992年2月,即苏联解体不久,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就声称:“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好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同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一篇阐述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的讲话中更武断地说,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领导”,而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打着反对恐怖主义、维护本国安全的旗号,采取所谓“先发制人”的政策,紧锣密鼓地对外用兵。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没有充分理由和合法性的情况下,先后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有显著战略意义的地区,表现出极强的单级独霸气派。
第二,世界政治多极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早在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此之前,社会主义阵营就已出现大分化;第三世界崛起,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相反,多极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了很大发展。
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都在不断发展壮大。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在全球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日本随着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在外交方面,已由过去主要是扩大日本在世界经济上的影响,转向主要是扩大日本在世界政治上的影响:建立日美同盟关系和全面合作的日欧关系,提出以日、美、欧三方面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经历了一个动荡的过程。目前,俄罗斯新型政治体制的框架已基本确立,以私有制为主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现在正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这些政治力量,相互竞争,相互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虽然“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3、国际政治格局新旧转换时期的特点
第一,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
第二,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并不是因为多极格局已经发育成熟所致,这就决定了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三,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还受地缘政治差异的制约。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单一性变成了多重性,亚太地区多元关系相对稳定,这种地缘政治的差异决定了两地区新旧格局交替的进程和方式都是不同的。
第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经济上,除美国、欧盟、日本外,中国、东盟、拉美的巴西和墨西哥、中东的石油输出国都是各有优势的力量点;政治上,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中国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没有一个大国或国家集团具有单独左右世界全局的战略能力;军事上,除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中国具有巨大潜力外,还出现了地区军事强国。
第五,西西矛盾和南北矛盾均有新发展。两极格局结束后,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东西矛盾已不是世界的主要矛盾,西西矛盾即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上升,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逐渐具有相互争夺的性质。
第六,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经济竞争更为激烈。发展中国家经济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第七,局面战争、武装冲突、恐怖主义活动增多,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海湾战争、前南斯拉夫问题、巴以冲突、美国“911恐怖事件”、伊拉克战争等。
巩固练习: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实质上是
A外来势力的颠覆活动B国内敌对势力的反革命政变
C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D资本主义复辟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表明: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不够成熟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我们的最大教训是
A.改革应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原则B.社会主义国家要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C.社会主义的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社会主义国家要注重民主和法制建设
4.1991年12月成立的“独联体”是
A.苏联的别称B.一个主权国家C.与华沙条约组织性质相同D.主权国家的联合组织
5.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交替”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过渡
C.由意识形态的对抗向组织对抗过渡D.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
6.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
A苏联虽然解体,但美国难以独霸世界B世界政治力量结构呈现多样化
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D第三世界力量壮大
7.“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体,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局面结束;同年中东地区爆发海湾战争,前南斯拉夫地区出现了战争和冲突,其激烈程度为欧洲地区50年所罕见;2000年6月,韩国和朝鲜两国领导人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上述材料表明:①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②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③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④冷战结束,使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增加,同时出现一系列新矛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下列与世界格局多样化发展无关的是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B苏联解体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9.目前的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对此不正确的说法是
A它是各国综合国力对比的结果B反映了世界格局变化的多极化
C它是世界各种力量分化组合的结果D美国实现了独霸世界的企图
10.阅读下列材料:原为超级大国的苏联解体,直接加快了多极化趋势。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衰落,日本、西欧各国经济力量的上升,也使得多极化趋势变得不可逆转,都具备成为多极中的一极的潜力。请回答:
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

②成为一极的条件是什么?

③多极化发展对世界总的影响是什么?

相关推荐

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全套教学案3


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运动
①概况
A.19世纪末,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汇集成了义和团运动,他们怀着朴素的激情,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清政府无力镇压,只好,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北部迅速发展。
C.慈禧太后在逃亡西安的途中发出“”,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②意义: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运动。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目的:镇压中国人民的,维护帝国主义的。
②经过
A.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的率领下从进犯北京。
B.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和光绪帝在逃往途中任命和与联军议和。
③结果及影响:1901年,八国联军胁迫清政府签订了,这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重难诠释
1.关于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是近代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运动;都以宗教作为发动、宣传和组织运动的主要手段,采取暴力斗争的方式;规模和影响都很大;都暴露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都说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②不同点:从兴起的原因看,前者主要是由于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空前激化;后者主要是由于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矛盾的尖锐。从斗争的主要对象看,前者把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清王朝;后者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从运动的进程看,前者有统一的领导,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后者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和斗争纲领,始终处于分散状态。从清政府对运动的态度看,清政府对前者自始至终坚持“剿”;对后者则经历了“剿”→“抚”→“剿”的变化。从对西方的态度看,前者在反对列强侵略的同时,主张学习西方;后者盲目排斥一切外来事物。
2.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①“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然而,这一口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之后提出的。因此,这个口号既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又是大多数中国人民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
②这一口号继承了群众在反洋教斗争中所逐渐形成的朴素认识,也反映出广大小生产者无法冲破皇权主义的思想枷锁,而只能将封建国家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思想认识阶段。“灭洋”触及了时代救亡的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同样具有“爱国”和“保清”的含义,却又将“中国”、“朝廷”和“大清”等观念混同,这表明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对清政府,也不反对封建制度。
③这一口号的提出,最初曾起了发展队伍和壮大声势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但是,这个口号也使义和团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不能识破清政府的阴谋诡计,以至后来上当受骗。
知识运用
1.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内河新航线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新口岸C.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巨额赔款
2.下列对三国干涉还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日本妥协告终B.反映了列强在侵华上的矛盾
C.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D.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3.帝国主义在中国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所产生的最严重的影响是
A.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B.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C.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D.形成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高峰
4.下列对于义和团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B.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C.导致对清政府放松警惕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5.“农民阶级可以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可以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请结合义和团运动的有关史实评价这一观点。

第17课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历史意义。结合时代背景综合认识“三民主义”。
2.过程与方法:掌握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具有的伟大历史意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革命成果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预习思考
1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

2概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酝酿到高潮的过程。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说约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作为封建官僚的袁世凯为什么能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说明了什么?

5.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主体知识
一、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加深: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2.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的政府企图用来挽救其统治危机,反而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二、过程
1.兴起
①建立团体:年,在成立中国团体,其目标是推翻,建立。
②资产阶级思想广泛传播和革命团体。
2.发展
①组织上:建立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A.建立:年在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
B.纲领;,,,。
C.机关刊物:
D.性质:。
②理论上:阐发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A.主要内容及其地位:民族主义是指;民权主义是指,是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的核心是。
B.意义:
③思想上:宣传革命思想——论战
A.论战双方:革命派和、为代表的。
B.主要内容:主要围绕、等问题展开。
C.意义:使。
④军事上:发动武装起义
A.主要起义:和。
B.结果及原因:由于缺乏和没有而遭挫折。
C.影响:沉重打击了,日趋成熟。
3.高潮
①武昌起义: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率先发难。起义胜利后,成立了以为都督的,定国号为,政体为“”。短短一个月,全国个省宣布独立,许多地区也积极响应,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
②中华民国的成立: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3月,颁布《》,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性质的国家临时约法。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但并没有实现国家的,也没有结束全国的。
③清朝灭亡:年月,下诏退位,清王朝在中国多年的统治结束。
三、结果——成功与失败并存:
1.成功之处:推翻了的统治,结束了制度,建立了,颁布了。
2.失败
①标志——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年月,袁世凯在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到了袁世凯手里。
②原因
A.革命党人的幼稚妥协:武昌起义后,同盟会处于的境地,成分复杂,很多人把推翻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时也表示。在南北议和时双方达成协议:袁世凯赞成共和,并逼,革命党人。
B.旧势力的破坏:和害怕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也希望袁世凯。
C.帝国主义扶持袁世凯:帝国主义积极物色新的,把目光投向袁世凯,不断制造中国政局的舆论。
D.袁世凯具有一定的政治资本:袁世凯控制,有雄厚的军事实力;武昌起义后组织责任内阁,掌握清政府的;镇压义和团运动,受到的青睐;新政中大刀阔斧改革,颇有作为,获得一定好感。
③含义: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从根本上说是失败了。
三、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的资产阶级革命。
2.作用: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从此的观念深入人心。
重难诠释
1.三民主义及其评价
①三民主义包含民族、民权、民生三大部分。
A.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有两层意思:一是反满,即推翻清政府。反满不是“排满”,是指反对清朝统治者及其特权,非所有满洲人。二是独立,即推翻作为帝国主义走狗的清王朝,建立“民族的国家”,暗寓了反帝的意愿。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前提,其提出是民族矛盾的反映,它在客观上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广大爱国者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但是,反帝旗帜不鲜明,只把对帝国主义的仇恨集中于其代理人满族统治者身上,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有三层含义:一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二是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共和国。三是防止帝制复辟。这一主张不仅批判了保皇派君主立宪的谬论,也打破了推翻清王朝后重建汉人君主政体的观念。民权主义是阶级矛盾尖锐的反映,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实现民主、自由、平等的愿望。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与民族主义紧密相联,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但是它仅要求推翻封建专制政府而不是消灭整个地主阶级,因此反专制是不彻底的。
C.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通过核定地价,征收土地税的办法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建立资本主义的土地国有制。其目的在于消灭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是民权主义的补充和发展。它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希望从封建生产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解决土地所有制与发展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革命纲领,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农民的同情。但它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也不能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②评价:
A.进步性: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因而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B.局限性: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制定的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又不敢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它主张民权,又不敢发动人民,它主张民生,又不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些都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的体现,其局限性决定了在三民主义指导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
①主权在君还是主权在民,是传统国家与近代国家观念的分水岭。建设主权在民的国家,是世界潮流和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政治近代化的本质特征。
②西方列强的入侵触发了“天朝”深刻的国家危机,又激起先驱者对外部世界和西方国家制度的朦胧向往。经过林则徐、魏源等人的介绍,外国传教士、出使人员和早期改良人士的输导,康、梁、潭、严等维新人士的思想启蒙和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勇敢尝试,议会制、三权分立、民主自由、天赋人权等先进思想广为传播。“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也。”“民之自由也,天之所畀也。”类似的惊世咳俗之论,猛烈抨击了“朕即国家”、“皇权至上”等神圣不可侵犯的天条,从理论上移植了构建中国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本框架,初步实现了国家学说的基本框架,初步实现了国家观念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
③正是在国家观念更新和国家制度变革的互动中,孙中山以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趋利避害的价值尺度,融会中西,继往开来,系统探究国家理论,创立了以三民主义打造近代国家的政治理念,并以“知难行易”为实践指导,百折不挠地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而赴汤蹈火。从世界大趋势来看,辛亥革命是顺潮流而动;在中国当时的情况下,孙中山的理论和实践都超越了前人与同辈,将中国近代国家推进到最高水平。
④西方近代的国家学说和政治体制也是五花八门。孙中山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体系,把民族解放、国民革命和社会改革三大历史任务融为一体,完整地提出了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思想,将革命党人团结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从而推动了民主革命的不断发展,使救亡图存的运动与政治近代化结合在一起,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就在于推动中国走向民主、文明、富强之路。
3.孙中山为什么让位于袁世凯
①客观原因
第一,辛亥革命以后的国际国内形势,欢唤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收拾局面,而此人非袁世凯莫属。武昌起义发动成功,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但是社会动荡,列强环伺;而革命尚未成功,清军尚在眼前。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个铁碗人物来完成革命的任务—推翻清政府,同时又帮助他们稳定秩序,清除内乱,迅速体育内政,以防外人干涉。
第二,袁世凯在清末“新政”中,成绩颇著,得到了资产阶级的信任和欢呼。
第三,列强与资产阶级各阶层一致倾向“拥袁弃孙”。武昌起义后四天,以立宪派为主的江浙政治代表,就开始制定拥护袁世凯以收拾大局的计划。他们一方面让拥有实力的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以顺应一致要求共和的全国人心;另一方面则压迫革命党人交出政权,由袁世凯当共和政府的大总统。立宪派看好袁世凯,革命党人也是如此,就连革命领袖孙中山、黄兴以及汪精卫等也看好袁世凯。孙中山在担任临时大总统后,面对复杂动荡的局势,穷于应付,颇感心有余而力不足,遂认为“清帝退位,民国统一,彼此建设之事,自应让熟有政治经验之人”。
第四,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由于缺乏经费,时刻面临着军队解散、政府崩溃的危险。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革命党人拥有了半壁江山,但离革命的真正胜利甚为遥远。革命党人要兴师北伐,各级政府机构要正常运转,这都需要大量经费,而当时国穷民困,各地库存空虚,列强又迅速控制了海关税款,使革命党人举步维难。可以说,此时革命党人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财政问题最为突出。孙中山“让位“固然是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但比较而言,财政困难是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原因。
②主观原因
第一,革命党人对掌握政权缺乏思想准备,以为中华民国建立后,只剩下建立民国的问题了,从而产生功成身退的思想。襟怀虽坦荡,但也反映革命党人没有足够的思想认识,没有一个成熟的组织政府的准备方案。于是,大权旁落也就成了自然的事。
第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尚不具备管理国家的政治经验和才能。从同盟会来说,可以说它还不具备领导全国的规模,还不成熟。并且革命党人常年寓居海外,从事的多是些革命暴动和宣传,对于任何管理、组织一个国家,并无实践经验。他们与长期宦海浮游的立宪派和其他新旧官僚相比,明显缺乏政治经验。儒家政治理想和“道德本位”思想对孙中山也有很大的影响。“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孙中山的政治抱负之一。在孙中山看来,袁世凯就任总统后受到的约束,不仅来自《临时约法》,而且还有他自己的诺言和誓约,即中国人对政治家持信守约的责求。孙中山让位也与其信守的“民本”思想有关。
问题探究
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同意哪种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巩固应用
1.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A.成立时间最早B.有明确的纲领、共同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C.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D.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B.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的矛盾
3.辛亥革命爆发后,江苏在宣告独立时,仅"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都督。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主要现象是
A.辛亥革命迅速扩展B.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旧官僚投机革命D.民族资产阶级软弱
4.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A.总统B.议会C.内阁D.全体国民
5.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6.阅读下列材料
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摘自《孙中山选集》第587页
请回答,
(1)孙中山在上文中指出的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除孙中山总结的原因外,造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

(3)谈谈你对孙中山上述讲话的认识。

第18课五四爱国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理解“五四精神”。
2.过程于方法:联系中外史实,分析五四运动发生的国际、国内背景;通过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的分析,理解五四运动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五四运动作为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所体现的爱国精神、民主与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体会民族精神的觉醒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预习与思考:
1.结合课后解析与探究,分析五四运动发生的国际国内背景有哪些?

2.五四运动的意义有哪些?你怎样理解五四精神?这种精神有什么作用?

主体知识
一、背景
1.日本加快侵华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侵华步伐。
②1915年,日本公使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二十一条”,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①中国政府派出以外交总长为首的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希望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②欧美列强做出将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
二、经过
1.爆发:1919年5月4日,从北京开始。
2.发展:在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3.结果:斗争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北京政府罢免了、章宗祥、的职务,拒绝在《》上签字。
三、意义(五四精神)
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2.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传播和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的精神。
4.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的开端。
重难诠释
1.新、旧民主注意革命的异同:
①相同点:
A.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革命的任务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
②不同点:
A.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B.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C.目标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D.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2.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不同:
①从领导力量看:前者是资产阶级领导,由于其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且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后者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工人阶级等上历史舞台,进行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②从规模和群众基础上看,前者虽有群众参加,但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敢发动群众;后者的规模是空前的,工、学、商等阶层都参加,反帝反封建方面的彻底性是空前的
③从结果和影响看,前者虽结束了封建专制,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后者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从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问题探究
结合“重难诠释”中的“不同点”探讨: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巩固应用
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所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北洋政府的腐朽无能B.中国代表团妥协退让
C.帝国主义蛮横无理D.弱国无外交
2.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
A.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B.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无产阶级是五四运动的领导阶级
4.在运动中,爱国学生提出的口号得以初步实现的有: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废除二十一条”③“拒绝和约签字”④“还我山东”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5.“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B.追求科学C.追求真理D.勇于解放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二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
——《淤沪护车使卢永祥电》
材料三6月3日以后……在学生要求下,(上海)商人罢市。商店门上贴着:"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等揭贴。……
材料四(五四运动)浦东一带码头工人"全体一致表示,凡遇日本船只抵岸,不为起货,并分发传单,劝导各码头劳动界切实进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学生的基本主张。

(2)据材料二,北洋政府最担心的是什么?

(3)据材料,分析五四运动后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熟悉《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巴黎公社政权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培养探求真理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革命。教学难点: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预习与思考:
1.空想社会主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主要主张有哪些?结果如何?为什么?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重大意义?

3.简述巴黎公社革命的经过,并简析其意义。

4.你认为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体知识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
①19世纪初,随着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②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了一股
思潮。主张新社会实行制度,被公认为“”的最早预言家;傅立叶的理想社会是制度,主张;欧文是
的实验者,但他的“”也耗尽全部资财后瓦解。
③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和考察,创立了理论。
2.诞生
①标志:1848年《》的发表。
②社会历史观:社会主义不是某个天才思想家头脑中的产物,而是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前景,社会主义的实现系于的革命斗争。
3.意义: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在其指导下,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第一个工人政权---巴黎公社
1.背景
①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普军包围巴黎,巴黎人民组成,保卫首都。
②1871年3月,资产阶级妄图解除巴黎人民组成的武装。
2.政权的诞生及措施
①巴黎工人群众发动起义,临时政府总理逃跑,由市民选举产生的
政府接管了政权。
②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政权。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公社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维护的利益;还通过了其他的改革法令,如用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等。
3.结果--失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消灭,不惜血染巴黎,1871年5月28日公社失败。
4.意义
①马克思发表《》,对人类历史第一个政权的经验教训做出了理论总结。
②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重难诠释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政治基础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经占据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所固有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集中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这就为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可能,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社会经济前提。
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阶级的、政治的前提。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抗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为争取自身的政治权利,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表明无产阶级以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就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有史以来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其中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恩主义主要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德国的古典哲学指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哲学,主要代表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唯物主义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两人思想的合理部分,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i8世纪下半期和19世纪初期,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但没有指出资本家财富的真正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9世纪初期,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积极的主张和天才设想,但他们不懂得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因此其理论只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伟大动力的新条件下,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巩固练习:
1.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发展B.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C.个人不能享受社会财富D.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提出了改造社会方案
2.被公认为“工业社会”的最早预言家的是
A.莫尔B.圣西门C.傅立叶D.欧文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B.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建立
C.《共产党宣言》D.“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4.巴黎公社是
A.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权B.无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C.巴黎自治政府D.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
5.阅读下面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一变革将把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想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创立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办法,使政府相信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
--欧文《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或走向理性的社会》
材料二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丑恶制度”指的是什么?你认为作者的愿望能够实现吗?

(2)材料二中所说的目的是什么?你怎么认识材料中提到的观点?

第21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背景、爆发、结果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全面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掌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在思想上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形成社会主义最终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发展观念。
预习思考
1.分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认识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2.二月革命后,俄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及时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3.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关键是什么?在十月革命过程中有什么表现?

4.结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的思想,分析俄国苏维埃政权的特点。

5.比较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异同。

6.分析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主体知识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1.历史条件
①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进行改革,推进,为创造了条件,使俄国发展成中等发展水平的帝国主义国家,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
②由于改革,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在西方列强中处于,使社会矛盾集中尖锐,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俄国的,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和,激化了各种矛盾。
④俄国无产阶级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战斗性,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还拥有广大的同盟军农民。
2.酝酿准备:
①1917年3月,工人和市民游行发展为武装起义,沙皇被迫退位。二月革命推翻统治俄国年的王朝,形成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内没有,拒绝,对外。在此历史关键时刻,列宁回国发表《》,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夺取政权,实现,通过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四月提纲》成为的纲领,为革命指明了方向并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③1917年7月,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布尔什维克党确定的方针,并掌握越来越多的的领导权,起义时机日趋成熟。
二、概况
1.爆发:1917年11月6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攻占,推翻,取得起义胜利。
2,建立政权:全俄代表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通过了《》和《》,选举组成,世界上国家诞生。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苏俄政治体制建设初具规模。
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对俄国历史的影响: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的束缚和的统治,建立起专政,开辟了的道路。
2.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十月革命是第一次获得胜利的革命。它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同时给各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的道路。
重难诠释
1.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工兵代表苏维埃是在革命起义过程中诞生的,是武装起义的领导机关。1917年3月12日,在武装起义取得关键性胜利的时候,彼得格勒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执行委员会,之后,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在全俄苏维埃成立前,彼得格勒苏维埃实际上起着全俄苏维埃的作用。
掌握苏维埃领导权的孟什维克认为无产阶级没能力管理国家,劝说资产阶级出面组织政权,这样临时政府于1917年3月15日宣布成立。它是由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地主代表组成的资产阶级政权。
由于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大多流亡国外或在监狱中,俄国无产阶级缺乏经验,1917年6月16日召开的全俄工兵代表第一次代表大会,做出了支持临时政府的决议。临时政府成为全国合法的政权。
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不断激起人民的反对,使临时政府陷入危机。1917年7月,俄国惨败的消息激起首都工人和士兵的游行示威,临时政府派兵镇压,接着实行白色恐怖,大肆逮捕布尔什维克党的干部,解散工人武装,这就是“七月流血”事件。这个事件表明,资产阶级已经用暴力夺取了全部政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不复存在,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2.俄国十月革命前的社会矛盾:主要有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的矛盾。
巩固练习
1.19世纪60年代,俄国改革很不彻底的突出表现是
A.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B.俄国在列强中仍处于落后地位
C.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D.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2.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的直接目标是
A.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反对参加世界大战D.推翻临时政府
3.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这两个政权是:①沙皇政权②工农苏维埃政府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工兵代表苏维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二月革命爆发②《四月提纲》发表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④攻占冬宫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5.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有:①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胜利②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道路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④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
6.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变革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7.为什么俄国二月革命后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而赢得人民的拥护?

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全套教学案2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全套教学案2”,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9课渐进的制度创新

教学目标:《大宪章》的诞生及主要内容,1640年革命及其实质,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诞生及其内容、后果,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特点,
重点知识:《权利法案》诞生的过程及其后果
难点知识: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主要探究活动:
1、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的史实
2、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导学提纲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第9课渐进的制度创新

一、《权利法案》
1、背景——英国革命的成功
①原因——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17世纪初,英国处在的统治之下,两位国王和信奉“”,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英国议会则依据《》给王权设定界限的规定,积极要求。
②经过:年,议会以“”为旗号,领导英国革命;年的“”最终解决了议会与国王的之争。
③结果:推翻了的统治,议会中的党和党联合起来,邀请接受《》为其登基条件的执政和其妻继承英国王位。
2、颁布: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国王的权利受到。
3、意义:
①《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建立了的政体,并以法律的形式将革命的成果固定下来。
②英国阶级实行,统治方式从转向。
③《权利法案》的颁布为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内阁制的形成和特点
1、形成过程:
①“”后,英国国王逐渐退出,成为“”的国家元首。承担实际的职责。
②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协调各部门工作。
2、特点
①集体负责制:内阁全体成员对集体负责,并与在政治上。
②内阁与议会相互制约:如果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1、回忆: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给后世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2、英国《大宪章》的目的是什么?它的颁布,反映了英国社会遵循怎样的法制原则?

3、讨论:17世纪,英国国王与议会斗争的实质是什么?双方争夺的焦点是什么?

4、《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精神?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光荣革命”后,英国民主政治具有怎样的特点?

6、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重新进行选举。
③两党轮流执政:世纪,由辉格党和托利党分别演变而来的和轮流执政;20世纪20年代以来,和轮流执政。
④执政党议席占多数:和必须从议会的多数党中选出。
三、民主化趋势
1、早期民主特点
①民主范围:“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基本上掌握在手中。
②权力分配原则:以为依据分配政治权力。根据法律规定,议员必须拥有。
2、19世纪以来的议会改革
①背景:随着的开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②改革进程及结果
A.年,英国政府进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改革法案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增加了一些为选区,新兴城市的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
B.在19世纪后半期,英国获得了。
C.20世纪初,的议员在中首次超过了半数,这是英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D.20世纪,女子逐步获得。1918年,议会通过《》,岁以上有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1928年,法律将女子的选举资格年龄降到岁;1969年,则进一步降到岁。
3、发展趋势:由把持议会的民主逐步向民主转变。

7、19世纪以来,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知识运用
1、英国历史上最早提出限制王权要求的文件是
A、《权利法案》B、《大宪章》C、《人权宣言》D、《独立宣言》
2、最终解决国王与议会主权之争的是
A、《大宪章》的颁布B、1640年革命的发生
C、1688年“光荣革命”D、《权利法案》的颁布
3、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标志是
A、1688年“光荣革命”B、《权利法案》的颁布
C、内阁制的形成D、1832年议会第一次改革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民主政治
B、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降低了对议员的财产资格要求
C、19世纪后半期,取消了对议员的出身和财产资格要求
D、19世纪末,打破了对议员的性别资格要求
5、“光荣革命”后,英国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不断发展。请回答:
(1)民主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概述民主化趋势的具体表现。

第10课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教学目标: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制定、体现的原则和发展,联邦制的建立和特点,美国内战和联邦制的巩固,两党制的形成、特点和发展演变。
重点知识: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美国内战的意义,两党制的特点。
难点知识:1787年宪法的历史地位,两党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主要探究活动:
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2.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导学提纲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第10课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1、背景
①美国的独立:_____年,北美________宣布独立,结成,国诞生了。
②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美国独立后,需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以在经济上实行统一的政策,防止英国的;在政治上来、保护国家的和。
③正确解决面临的问题:美国建国之初,面临着既要加强____________、又要确保_____________的新问题。
2、制定
①制宪会议的召开:______年____月,出席____制宪会议的和的代表们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即________宪法。
②基本原则
A.________原则:行使行政权,统辖,
指挥全部;行使立法权,掌管着;联邦司法体系行使,其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
B.________原则:、、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C.________原则:和都由民选产生。
3、发展
①1789年,国会制定________修正案,规定了______的若干________。
②南北战争结束后,国会制定了关于、承认的________修正案,其中,第14条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___________和。
③1920年,国会通过________修正案,给予________________。
④20世纪60年代,国会制定了关于的第、条修正案。
二、联邦制:
1、建立:
①依据:依据________,美国建立了________国家。
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________,________属于联邦,________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1、回忆:英国的民主政治是依据什么文件建立的?其政体是什么?

2、阅读课本P56麦迪逊的话,其中两个“政府”的含义是否一致?从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3、美国的开国元勋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联邦制的?

4、依据课本P57《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关系示意图》,指出美国政府中立法、行政、司法之间的关系。它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哪一重要原则?

5、《权利法案》与1787年宪法的异同点是什么?

6、阅读课本P60“解析与探究”1,指出美、英两国政体的特征。两国政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7、美国总统与英国国王在职权上有何异同?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2、美国内战:联邦成立后,________观念活跃。_______年南部个________州发动叛乱,总统________提出“”的口号,最终北方获得胜利。
3、巩固:内战后,国会通过宪法________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和。________,成为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_______前提。
三、两党制
1、形成
①萌芽:两党制在________之初就已萌芽,第一任总统________卸任之后,________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成为________的局面。
②成立:年,以为基础的民主党成立;1854年,以和为基础的成立。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
2、影响:两党制成为美国________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操纵政治选举:政治选举是两党的战场。选举、和选举、选举、选举等,都受两党操纵。
②实行“政党分脏制”
A.时间:开始实行。
B.内容:竞选获胜的新总统把政府机构中的分配给的成员,特别是那些在中为自己出力的人员及其。
C.影响:这种制度既损害了政府的,又造成了严重的。
D.解决——改革文官制度
a.时间:年,国会通过《》,即《》,对文官制度进行改革。
b.内容:文官,不与执政党;,根据决定其。
c.影响:稳定了,不因的交替而影响政府的。

8、阅读课本P60“解析与探究”2,指出两党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知识运用
1、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之时,国家结构是
A、松散的州际联盟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紧密的中央集权联邦制
2、1787年宪法制定的核心人物是
A、华盛顿B、富兰克林C、麦迪逊D、林肯
3、1787年宪法规定的三权分立中的三权不包括
A、行政权B、立法权C、司法权D、外交权
4、19世纪中期,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利益的政党是
A、民主党B、共和党C、自由党D、保守党
5、下列关于1787年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阶级相互妥协的产物B、规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权
C、一定程度上调和了大小州之间的矛盾D、确立了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6、下列关于美国联邦制政府建立后政治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
B、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C、州权主义彻底消失
D、曾出现过严重的政治分裂,但国家很快归于统一

第11课走向共和的艰难之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法国的等级制度、《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和内外措施、法国政体的反复演变和结局;通过对英美法政体的比较,提高对历史发展特定性的认识;通过对法国整体反复性的学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参照导学提纲的知识体系,学会按照历史概念的要素组成来分析整合教材,形成依托教材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所列问题的思考分析,学会从整体角度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同类问题的比较,掌握分析、认识问题的角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法国共和制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艰难性的认识,提高抗挫折的能力,认识民主建设的艰难性和必然性。
重点知识:1875年宪法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知识:法国政体多次反复的原因
主要探究活动:法国共和制政体是怎样确立的?
问题思考:
1、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是怎样进行政治民主化建设的?从法国政体的多次反复中,你得出了什么认识?

2、阅读课本P63右边最上方的一段引言,指出:“1789年瘟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拿破仑扩散“1789年瘟疫”?为什么说拿破仑是“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

3、1789——1875年,法国政体经过了几次反复?在漫长的反复过程中,法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简述《拿破仑法典》、1875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知识体系和基础知识的落实:
一、共和制在法国的首次确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1.背景
①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A.原因——阶级矛盾的尖锐激化:18世纪,法国仍处于之下,森严。
一、二等级包括和,是统治阶级。第三等级主要由、城市平民和组成,深受压迫,是被统治阶级。
B.爆发:年月,法国大革命爆发,这是一场革命。
②资产阶级民主建设的进行
A.制宪会议的建立和职能: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正在开会的转变为,成为。
B.《人权宣言》的颁布:年8月,通过了《》(简称《人权宣言》)。
C.废除贵族世袭制:制宪会议明确宣布废除头衔,人们均以互相称谓。
D.1791年宪法的颁布:年,颁布法国历史上宪法——,它以为前言,规定法国为国家,实行原则。
③国民大会通过废除君主制的决议
A.背景——王权的颠覆:年8月,起义,推翻了。
B.国民大会召开:年月日,产生的国民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通过了。
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年月日,国民大会正式宣传法国为共和国,史称。
二、法国政体的多次反复
1.从共和制到君主制——法兰西第一帝国(第一次反复)
①存在时间:年,加冕称帝,史称,到年,帝国覆灭。
②内外措施
A.对内
a.复辟旧制:仿效封建君主,逐步恢复一些旧制度,尤其是。
b.颁布法典:拿破仑制定了体现原则的《》,确定了和原则、原则和原则。它是第一部,确立了社会的,对后来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都产生了影响。
B.对外:拿破仑多次挫败。他的军队所到之处,宣传、推行。
③政权性质:君主制政权。
2.从君主制到共和制——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第二次反复):年月,法国再次爆发革命,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从流亡归来的拿破仑的侄子当选为总统。
3.从共和制到君主制——法兰西第二帝国(第三次反复)
①建立: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国再次实现了稳定,经济得到发展。
②覆灭:年爆发,法军溃败,被普军俘虏,“”就此破灭。
4.从君主制到共和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四次反复)
①建立: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后,国民议会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②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A.时间:年1月。
B.依据: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即,确立法国为制共和国。这部宪法规定,由众议院和两院行使;行政权由和掌握,内阁部长由任命,总统的命令须经副暑,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负责。这标志着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建立。
③维护: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和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案的平反是民主力量的重大胜利,捍卫了法律和人权的尊严。
知识运用
1.法国以共和制为政体形式的统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第一共和国建立B.第二共和国建立C.第三共和国建立D.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2.拿破仑加冕称帝时说:“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这句话的含义是
A.领导法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B.以共和制政体维护革命成果
C.实行军事独裁维护资产阶级利益D.恢复法国的旧秩序
3.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是
A.《人权宣言》B.1791年宪法C.《拿破仑法典》D.1875年宪法
4.“拿破仑神话”破灭的标志是
A.第一帝国覆灭B.第二共和国建立C.第二帝国覆灭D.第三共和国建立
5.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下列职务没有创议法律之权的是
A.总统B.参议员C.众议员D.内阁部长
6.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的产生方式是
A.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B.由选民间接选出
C.由议会两院国民会议选出D.由众议院选举产生

第12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德意志的统一、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德意志帝国宪法、魏玛共和国和魏玛宪法、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参照导学提纲的知识体系,学会按照历史概念的要素组成来分析整合教材,形成依托教材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所列问题的思考分析,学会从整体角度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同类问题的比较,掌握分析、认识问题的角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德国统一和统一后历史发展状况的学习,了解历史传统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双重影响,认识改革和革命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增强从历史中感悟现实的意识,明确历史发展的方向。
重点知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知识:德意志国家具有浓厚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的原因和影响。
主要探究活动:法国共和制政体是怎样确立的?
问题思考:
1、推动德意志完成统一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为什么说德意志的统一实质上是一场对“诸侯君主专制”的革命?这场革命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这对德意志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从中你得出了什么认识?

2、有的学者认为:虽然德意志帝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你同意这一结论吗?为什么?
3、比较法国总统制共和制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知识体系和基础知识的落实:
一、德意志帝国的统治
1.德意志建立
①前提——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A.背景
a.经济发展的要求:19世纪中期,德国经济,但是,会议(1814—1815年)根据“”原则所造成的局面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障碍。
b.人民渴望统一:18世纪末,德国进步人士就提出了的主张。
c.统一的中坚力量和中心人物出现:19世纪中期,迅速发展,成为德意志各邦国中实力最强大的邦,有能力完成统一;而其首相则制定了“”,积极推进德意志的统一。
B.统一过程:从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王国在首相的运筹下,先后发动三次,完成了统一。
C.统一的影响:统一不仅解决了德意志的问题,也是一场结束的革命。但它保留了普鲁士的传统。
②建立:年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宣告成立。
2.德意志帝国的统治
①存在时间:年至德国战败,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为第一帝国)。
②政治特点:
A.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年颁布了带有色彩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和真正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议会只有参与制定和的权力。
B.强烈的军国主义传统:德意志帝国加强王国的特色,在帝国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使德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二、德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反复
1.发展——魏玛共和国建立
①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德意志帝国覆灭。
②建立:年月,德国颁布新宪法,建立,史称“”。
③特点:德国人民享受到一些;但没有摧毁和的基础,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薄弱。
2.反复——法西斯专政建立
①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受到严厉制裁,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在20世纪30年代冲击下,这种情绪抬头。
②建立:以为首的党法西斯势力乘机笼络人民,于年夺取政权,逐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③启示:在影响深远的国家,要建立民主共和,必须进行。
知识运用
1、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这个事的实质是
A.建立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B.为近代化扫清障碍
C.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的统一D.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2、上题中德国人完成的这个事是指(从上题的选项中选出)
3、德意志帝国完成统一后建立了
A.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B.资产阶级专政
C.地主阶级专政D.军事独裁专政
4.维也纳会议所坚持的“正统”原则是指
A.民族自决B.封建割据C.封建专制D.维持原状
5.19世纪中期,德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封建专制B.封建割据C.军国主义D.自由主义
6.造成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主要原因是
A.普鲁士国王操纵宪法的制定B.普鲁士具有专制主义传统
C.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D.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7.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下列各项由选举产生的是
A.皇帝B.首相C.联邦议会D.帝国国会
8.下列对“魏玛共和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民享有一些民主自由B.摧毁了旧帝国军国主义的基础
C.保留了旧帝国专制主义的基础D.是一个“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第13课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

知识整合
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形式及确立的时间和标志
1.君主立宪制
(1)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2)法国:1791年——1791年宪法
(3)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2.(总统)共和制
(1)美国:总统共和制1787年——1787年宪法
(2)法国:法国大革命后,君主制和共和制经过数十年反复斗争,直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3)德国:1919年——“魏玛宪法”
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特点
1.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美国: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3.法国:1789年大革命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斗争,直到1875年才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制度。总统执掌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
4.德国:1871年宪法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三、资产阶级代议制(议会制)的一般特点
1.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由民选的代表民意的议员组成,讨论并制定国家的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并监督政府的行为。是一种间接的民主方式。
2.一般都采用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3.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大都实行政党政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统或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4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从中西历史比较中把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并结合中国政局的变化理解鸦片战争的双重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明确其顺应人民要求、积极应对列强侵略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和开明、开放的进取精神。
预习思考
1.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

2.有人认为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矛盾,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也有西方学者认为鸦片战争英国是为了维护正当的中外贸易而进行的正义的自卫战争。你如何评价?

3.鸦片战争的结果如何?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局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是怎样迈出的?

6.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较量均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你认为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主体知识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①必然性: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为争夺更广阔的而疯狂扩张。而此时的清王朝,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②直接原因――禁烟运动
A.原因:为扭转,以为主的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鸦片,烟毒肆虐,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灾难;19世纪30年代,清朝出现了的强烈呼声。
B.概况:任命林则徐为,赴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林则徐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海滩当众销毁。
C.意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经过:年6月,战争爆发。1842年8月,英国军舰侵入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条约——中英《》。
3.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传统的体制被打破,中国从此被卷入了资本主义,开始了被迫的历程。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提出了的要求,被清政府断然拒绝。
2.经过
①年10月,联合发动战争,中国战败,被迫议和。
②1857年战事再起,英法联军一直攻入北京城,皇帝仓皇出逃,列强洗劫并焚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③1858年与1860年,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和《》。
3.影响:中国兴起了旨在推动清王朝中兴的。
重难诠释

1.关于闭关锁国政策
①含义: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政府对外推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对外贸易的政策。
②产生的根源:既是小农经济和封建主义劣根性的产物,也是清政府民族狭隘性的表现。
③实施原因
A.自然经济的特点所决定。封建自然经济比较稳定,自给自足,不需要大量的外来商品。
B.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影响。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
C.清政府的民族狭隘性。清政府时刻防范汉族人民,防止中外结成反清同盟,因此采取闭关政策。
④评价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活动,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
B.限制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水平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以至于造成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
2.关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②清朝封建统治腐朽落后,皇帝和多数大臣愚昧无知,不了解外部和时代的变化,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
③战争爆发后,腐朽的清政府战和不定,指挥混乱,用人不当,抵抗派屡屡受压,妥协派日益得势,终于导致战争的节节失利。
④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实力雄厚,武器先进,并且蓄谋已久。
3、协定关税:又称协定税率,是关税税则制度的一种。它是一国根据与他国缔结的条约或贸易协定,对进出口商品所规定的税率,有双边、多边和片面协定关税数种。前两种一般是平等互利的,是为了相互发展经济。片面协定关税,则是帝国主义强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在这种税则制度下,强国依靠强权或武力,强迫弱国或落后国家在条约和关税税则中订立适合强国要求的片面的低税率,以便达到他们侵略的目的。缔约国双方权利是不平等的:一方有权利而无义务,另一方却有义务而无权利。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被迫同列强订立了片面的协定关税。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是中国被迫接受协定税则的开始。此后,在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中又规定,一般货物应纳税额,皆按值百抽五核计,如欲变更,则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
4.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也被称为“治外法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1843年英国通过《五口通商章程》首先在中国攫取到该项非法特权,据此特权,英国在华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约束和法院审判,在中国犯了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受英国领事依照英国法律审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随后,美、法、俄等国也取得了此种特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5.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及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它的取得必须有条约(通常为商务条约)根据,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最惠国条款》。这种待遇一般是相互给予的,其享受范围可由缔约国双方协议确定。这是发展国际间正常贸易和消除贸易歧视的一种手段。但鸦片战争后中国与外国所订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外国才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
6.关于中英《南京条约》的危害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使香港岛从此远离祖国怀抱达百余年之久。
②赔款2100万银元,使清政府的财政更加困难,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加紧搜刮人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巨额赔款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加了资本。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加紧对华进行商品输出,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
7.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和战争后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①《天津条约》增开的10个商埠沿中国海岸线南北展开,又沿长江向内地延伸,比《南京条约》仅限于东南沿海的五个通商口岸是个明显的突破;《北京条约》则把商埠开到了清政府统治的心脏地区,这样,外国的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
②《天津条约》准许外国公使进入北京,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列强取得了期望已久的侵略权益,中国的主权进一步丧失。
③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趁火打劫,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被侵犯。
④《北京条约》首次允许华工出国,使得列强掠夺中国的劳动力合法化,中国劳工大批地输往国外,中国劳动人民遭受到更多的苦难。
⑤总之,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8.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发生了全方位剧变,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过渡;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始终居于主导地位;革命任务由反封建转变为反封建反侵略;中国革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被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②中国政局发生变化。满洲贵族势力减弱,汉族官僚地主势力增强,清政府被迫启用汉族官僚。清政府对西方侵略者的态度由排斥到抵抗,再到妥协投降,继而“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分化,以奕訢、曾国藩为代表的新官僚集团势力膨胀。
③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的起步。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冲击了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的起步创造了条件。
④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劳动人民的负担加重,清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落后进一步暴露,社会矛盾、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⑤促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重新认识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探究拓展
1.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清代采用银、钱并用的货币制度。百姓出卖劳动产品得到的是铜钱,按市场比价折合成白银向国家纳税。清中期以前,银钱比价基本平稳(1两白银=1000文铜钱)。鸦片战争之前以及战后,银钱比价从1000文攀升至1300文、1400文、1600文甚至更高,出现空前严重的银荒(银贵钱贱)。试分析其原因及社会影响。

2.清代鸦片战争时期有人作有这样的谣谚:“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人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三三里。我所闻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从上面的谣谚看,鸦片战争时期,人们对毒品已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为什么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毒品仍有一定的市场?我们应当怎样做?

知识运用
1.18世纪时,英国多次要求扩大中英贸易,清政府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以通有无”。此话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坚持闭关自守的外交政策B.夜郎自大,愚昧无知
C.已感受到来自资本主义的威胁D.认为中国经济水平高于英国
2.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等人禁烟主张的原因是
A.鸦片输入危害人民健康B.鸦片输入威胁清朝的统治
C.鸦片输入造成白银外流D.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3.中英《南京条约》的规定最能体现英国侵略欲望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2100万银元C.开放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
4.清政府多次拒绝西方列强的“修约”要求,这说明清政府
A.不与西方列强打交道B.维护民族尊严C.对西方列强心存疑惧D.坚持闭关政策
5.根据《天津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
A.营口、汕头B.营口、琼州C.烟台、琼州D.天津、淡水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以间接支持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的理由反对政府的政策。”
一一《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纺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你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境地,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位。如果曲解自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过唐吉诃德化了。”
材料三莫克维卡在同一封信中还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反对派”为何反对政府的政策?

(2)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

(3)据材料三,分析“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的真实含义。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第15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金田起义的原因、概况和太平天国兴衰的历程、纲领。分析理解太平天国运动
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特点和历史功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及其失败的分析,认识中国农民阶级的革命精神和阶级局限性;通过对天京变乱的学习,培养学生在胜利面前保持冷静、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精神。
预习思考
1.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回声”,请问,你是如何理解的?

2.你怎样理解拜上帝教?

3.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认为有实现的可能吗?为什么?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5.与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主体知识
一、背景
1.社会矛盾尖锐:
①列强不断向中国,冲击了传统的,导致部分破产。
②连年激增,外流更加严重。
③各级官吏趁征收和之机搜刮人民,。
④天灾不断,民不聊生,尤为突出。
2.洪秀全的发动:洪秀全创立“”,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二、经过
1.前期的斗争
①金田起义:年初,洪秀全在起义,建号。
②定都天京:年3月,太平军攻克,改名天京,与清朝。
③军事全盛:为保卫京师,太平军进行了和。至年,在上达到全盛。
④政权建设:颁布纲领性文件——《》。
2.转折: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了严重内讧——,太平天国。
3.后期的斗争
①重建领导集团:天京事变后,洪秀全起用、指挥军事,任用主持朝政。
②颁布新的纲领;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色彩的施政方案——《》。
三、结果——失败:1863年,在、军队的支援下,(首领)兵分三路围困天京;年6月,病逝;1864年7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四、影响
1.它扫荡了秩序,冲击了旧,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解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成为当时先进中国人向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重难诠释
1.关于拜上帝教
①从拜上帝教理论的形成来看,农民平均主义和平等思想是其来源之一,因此这一宗教理论必然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从拜上帝教的主张来看,明确提出清朝统治者是“阎罗妖”,号召群众共击之,符合农民阶级要求推翻封建统治,求得平等自由的愿望,因此这一理论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从农民阶级的思想认识水平来看,由于长期受到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宗教的形式更易于被农民所接受。
②拜上帝教是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思想武器。在起义的酝酿时期,它起到号召、发动并组织群众的作用。洪秀全创立该教后,积极从事宗教理论建设,将农民千百年来要求平等平均自由的理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对广大劳动人民产生了很大的号召力。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就是拜上帝教广泛传播的结果。在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中,拜上帝教是领导集团精诚团结、太平天国将士英勇作战的思想动力。太平天国前期由南向北胜利进军,定都天京,在军事上达到全盛,都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
③拜上帝教宗教理论也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宗教不可能把苦难深重的人民引向光明与幸福。
2.太平天国对清朝统治的冲击:太平天国这场大规模的反清起事虽然失败,却严重地削弱了清朝的统治力量。太平天国所宣扬的民族革命精神,大大鼓励了下层民众的斗志,从此在各地出现更多反清秘密组织加速了清朝的覆亡。另一方面,清朝能够镇压太平天国起事,主要是依赖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官僚的力量,事后他们不得不加以重用,以致汉人势力渐大,原来由满洲统治的中央集权帝国,逐渐出现了地方坐大的趋势。
问题探究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有人认为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

知识运用
1.洪秀全把拜上帝教作为组织起义的武器,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B.农民阶级自身有很大局限性
C.农民阶级受封建思想影响严重D.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宗教色彩
2.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材料表明
A.《天朝田亩制度》在农村得以实施B.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C.农民在太平天国的支持下进行反封建斗争D.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被彻底废除
3.太平天国举行的北伐,只半年左右便逼近天津,威震北京,然而最终全军覆没,其主要原因是
A.武器落后装备简陋B.纪律松弛军心涣散C.优柔寡断贻误战机D.孤军深入,后援不继
4.导致天京变乱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A.太平天国领导者革命进取心的减退B.太平天国领导者腐朽思想的滋长
C.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的尖锐D.太平天国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
5.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太平天国运动是由农民阶级领导的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据此回答:
①举例说明农民阶级局限性在运动中的体现。

②这场运动在反侵略斗争中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③这场运动的结局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16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预习思考
1分析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

2.甲午战争后,中国各阶层面对民族危机进行了哪些探索?

3.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如何对其进行评价?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带来哪些严重的危害?
主体知识
一、中日甲午战争
1.背景
①日本侵华野心由来已久,从明治天皇开始,日本逐渐形成了强占,侵略朝鲜、夺取,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②朝鲜是中日战争的导火线。
2.经过
①1894年7月,日本在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②日本在两个战场同时对华作战。1894年,日军在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③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这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3.影响
①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惩阻碍着中国的发展;巨额的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②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沉重的危机。俄、德、法“”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各国纷纷在中国划分,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③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进行了改革。
④中国和各阶层民众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救亡图存的斗争。

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全套教学案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
知识目标:
夏朝政权的建立;商朝建立及显著特征;内服、外服制度;商朝的神权色彩;西周灭商;封邦建国;宗法制度;大宗、小宗;周朝的礼乐制度。
预习思考:
1、商朝内服、外服划分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2、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3、西周的诸侯国与商代的方国有什么不同?
4、分封制和宗法制对西周的统治起了什么作用?
导学提纲: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
①建立:时间:前历史地位:第一个、开端
②制度特点:
2、商代的政治制度
①建立:时间:人物:
生活方式:
王朝特征:
②主要制度:___________和_________制度。_________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________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方国形成了_________的关系。
③重要补充:商朝是个弥漫_________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_________以强化王权。
④局限性:
二、封邦建国
1、周族的兴起和西周的建立
①兴起:生活方式:
兴起地点:
兴起时间:
②建国:时间:
人物及事件:
都城:
2、分封制
①概念:
②概况
A、直辖地:
B、分封类型:同姓(地位?)异姓(几类?)
C、发展:
D、特点:
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1、目的:
2、特点: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夏代是奴隶社会的开端?
2、历史研究中,哪些可以作为可资利用的凭证?
3、思考:
①内、外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商王是如何通过双轨制来控制联盟实际权力的?
②结合“知识链接”分析为何商代“人殉”、“人葬”现象较为普遍?
补充:夏、商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③“封邦建国”与“封建社会制度”的区别?
④西周的诸侯国与商代的方国有什么不同?
⑤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如何?
⑥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
4、理解:《大宗、小宗示意图》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3、内容:
①大宗:

②小宗:

③大、小宗间的关系:
4、评价:

5、强化:5、总结:
①西周为遏制商人势力采取了哪些措施?
②归纳“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③西周是如何通过宗法关系加强周王权威的?
6、提炼:西周分封的原则-“强干弱枝”“内外相制”。

知识运用:
1、下面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
《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指周文王之父)之兄也。”
《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
《燕召工公世家》:“召(shao)公奭(shi)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陈杞世家》:“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商,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晋世家》:“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
《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顓頊(zhuanxu)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
请分析,上面西周封侯的共有几类,与课文中所述是否相同?同时思考,当时西周统治者为什么要这样做?

2、(1996年全国高考题)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势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3、《荀子儒教》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这说明:①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的居多②利用血缘纽带与分封制度配合,团结同姓贵族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功臣和先代贵族
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①③④
4、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B、强化国家机器C、普遍实行分封制D、压迫奴隶和平民
5、在西周分封制下,各封国对周王承担的义务有:①服从周王室的政令,重要官职任免要报周王批准②对周王承担各种军事义务③定期朝觐和交纳各种贡赋④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简述西周分封制概况。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目标:
春秋战国的分裂和秦的大统一及其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的建立;
重要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联系。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即为皇帝,体现了皇权的不可动摇性;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执行中央政府的命令并受制于中央政府。
这一政治制度的出现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这一制度初步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即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和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基本趋势。
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要注意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具体分析。在明清前,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因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体现出它的进步性。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这表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反动,而就整个封建制度来说亦已渐趋衰落。
预习思考:
1、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2、封建社会时期基本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是怎样建立的?秦朝又是怎样巩固统一的?
导学提纲: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第二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第一课时)
一、春秋战国的群雄割据
1、历史分期:
2、历史地位:
3、政治特征:
①春秋

②战国

二、秦的统一
1、历史条件

2、进程
①时间:
②人物:
③过程:
3、疆域:东临_____,西到______,南到,北抵。
4、意义:1、讨论: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政治特征分别是什么?从其不同上反映出来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

2、讨论:秦统一的历史条件。(从大势所趋、实力所及、个人所能三方面考虑)

3、讨论: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1、措施
①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A.措施
a.皇权——至高无上、皇位继承制

b.中央——各级官员的配合与牵制

c.地方——废分封、置郡县,严格控制

d.维护——选、考官吏制度;细密、严苛的法律

B.基本特征
C.意义

②修长城
③开交通
④五统一——币、度、量、衡、字
⑤整风俗
2、影响:
①积极性

②局限性

4、思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5、讨论: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所产生的影响。

知识运用:
1、《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一天,始皇帝到梁山宫,从山上看见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了朕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
请分析,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这则小故事反映出什么问题?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目标:
汉、唐、宋的地方管理制度;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加强;汉初、唐末、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汉、宋时期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预习思考:
1、西汉时期在地方管理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七国之乱”、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其共同原因是什么?
3、五代十国时期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4、汉、宋两朝为削弱地方分权势力所采取的措施分别有哪些?
5、比较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异同?
导学提纲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第三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七国之乱
①原因
A.汉初的地方管理措施及后果:
人物
措施
后果
B.有识之士的主张
人物
主张
C.汉景帝的举措
②经过——时间、旗号、首领、参加者

③结果
2、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①目的
②措施
A.建立中朝
成员
职能
后果

B.设置刺史
数量
职责
作用
C.实行“推恩令”
目的

内容
后果
③评价
A.积极作用

B.弊端

1、讨论:西汉时期在地方管理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讨论:《治安策》、《削藩策》及“推恩令”的措施有什么共同之处?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二、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藩镇割据
①原因——安史之乱的影响、地方节度使的设立
②表现——节度使的继任方式
③影响——导致了国家分裂
2、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①原因——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②特点
A.北方——五代相继、混战割据、周世宗改革奠基
B.南方与山西——十国并立、相对稳定、发展经济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宋的建立——时间、地点、人物、方式
2、中央集权的加强
①措施
A.收精兵
机构设置
兵力部署原则
统、发兵权分离
B.削实权
中央——分割相权为三
地方——州郡直属中央、置通判限制州郡长官、废武用文
C.制钱谷——中央通管
②评价
A.积极作用——加强、改变、消除

B.消极作用——造成

3、讨论:五代十国时期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4、讨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两大着眼点是什么?

5、小结:比较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异同?

知识运用
1.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王国制
A.都是中央集权制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D.都由于诸侯王国的乱上而瓦解
2.西汉的主父偃曾建议皇帝:“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必稍自弱矣。”这表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真实目的是
A.主张推行分封制B.提高诸王的政治地位
C.剥夺诸侯王的直属领土D.施德于诸侯,收买人心
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并规定
A.侯国相当于县,直属朝廷B.列侯名义上受朝廷节制
C.侯国受王国管辖D.列侯归郡统辖
4.五代十国时期,皇帝要调动一个实力较大的地方将领,事先总是调兵遣将防备其反抗,如临大敌。这反映出
A.地方将领会发动兵变B.皇权专制制度已趋没落
C.地方将领反对封建专制D.皇权与割据势力矛盾尖锐
5、“时方镇阙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用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其实质是
A.剥夺朝中大将的兵权B.防止分裂割据
C.防止“陈桥兵变”重演D.加强中央集权
6.从总体上看,北宋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要解决的根本矛盾是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D.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知识目标:
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枢密院、计相、中书省、丞相制度的废除、殿阁大学士、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预习思考:
1、隋唐、宋、元三朝中枢权力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宰相的地位和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应如何评价的这两个方面的变化?
2、明清时期中央权力机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应如何评价的这一变化?宰相的地位和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传统相权的衰落和废除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导学提纲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第四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一、隋唐至元朝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1、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
①机构组成

②丞相间的关系

③评价

2、宋朝
①机构设置——“二府”、三司

②职责

③评价

3、元朝
①机构设置

②丞相组成及权力

③评价

二、明清专制皇权的强化
1、明朝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
①丞相制度的废除
A.时间、人物
B.原因——吸取元朝教训、确保家天下的需要

C.废除

D.评价

②内阁的设立
A.背景——殿阁大学士的设立:人物、目的、地位

B.设立——人物、成员、地位

1、回忆:历史上何时、采取何种措施曾削弱过相权?

2、讨论:应如何看待三省六部制下相权的牵制与配合?它与当代的三权分立制度是否有区别?为什么?

3、讨论:宋太祖分割相权的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

4、讨论:传统相权的衰落和废除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2、清朝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
①清初中央机构的设置及职能(一阁一会)

②军机处的设立
A.设立——人物、目的、成员地位

B.职权的变化

C.评价——提高、集中、标志

5、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实质是什么?

6、明的阁老和清朝的军机处大臣能否与明朝以前的宰相相提并论?为什么?

7、小结:古代中国中央机构的变化概况。

知识运用

1、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中央集权B、防止宰相权重难制
C、扩大民主权利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开始于隋朝②它是两汉以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③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④对隋唐以后各朝影响深远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
3、图A-图B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图A与图B,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放到兵部与吏部
4、、北宋政府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是以下哪一矛盾的结果?
A、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B、中央官吏中文臣和武将间的矛盾
C、中央政府和广大人民的矛盾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5、元朝中书省的职能类似于唐朝的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吏部
6、、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最准确的表述是
A、废除丞相避免了君权与相权矛盾B、设内阁,参与国家决策
C、严加控制中书省和丞相权力D、加强君权,空前强化君主专制
7、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是:①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②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③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④皇帝可以避免决策失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
8、清朝军机处的鼾实质上反映了:①封建专制的加强②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③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④君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③④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的城邦制度
知识目标:
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的不同特点,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地理、社会特点,古希腊城邦政体的的性质和主要形式
主要探究活动:
1、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政治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2、结合教材第33页的“知识链接”,试分析造成东西方不同政体的原因。
重点知识: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点和政体的主要形式。
难点知识:古希腊公民政治的形成原因和实质。
导学提纲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的城邦制度

一、爱琴文明
1、存在时间
2、地理位置
3、历史地位
4、概况
①克里特文明
 时间
地点
出现标志

②迈锡尼文明
时间
地点
出现标志

③两个文明的不同特点

二、古希腊城邦
1、出现时间
2、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①政治(自治、权利归属、公民政治)

②经济(商品生产、海外贸易)

③对外关系(殖民扩张)

④文化(广泛吸收东方文化成果)
1、回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什么?

2、讨论:结合教材第32页的地图,试分析造成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不同特点的原因。——迈锡尼文明地处战略要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克里特文明地处孤岛,在当时航海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可能能够免受外来冲击

3、讨论:古希腊城邦在政治、经济、对外关系、文化上的突出特点分别是什么?结合教材第33页的“知识链接”,试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地理环境的影响、生活方式的要求、血缘纽带的松弛、对个体作用的重视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3、古希腊城邦政体
①主要形式

②划分依据
③实质
④评价

4、讨论:结合教材第33页的“知识链接”,试分析造成东西方不同政体的原因。——地理环境的影响、生活方式的差异、血缘纽带的强弱、价值观念的不同

5、应如何评价古希腊城邦的公民政治?

知识运用

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请回答1—2题。
1、克里特岛产生了君主制国家的标志是:①王宫建筑群的出现②象形文字的出现③《荷马史诗》④迈锡尼狮子门上的石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
2、西方人称之为“黑暗时代”的是
A、公元前2000~前1700年B、约公元前1400年左右
C、公元前16~前12世纪D、公元前12世纪后的300多年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走上了复兴之路,城邦逐渐发展起来。请回答3-5题。
3、古希腊最大的城邦是
A、斯巴达和雅典B、克里特和迈锡尼
C、斯马达和迈锡尼D、特洛伊和雅典
4、古希腊城邦中最为流行的政体是
A、贵族制和君主制B、贵族制和民主制
C、君主制和寡头制D、君主制和僭主制
5、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走上了复兴之路,城邦逐渐发展起来。请回答:
(1)什么叫城邦?

(2)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希腊城邦的公民政治有何意义?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知识目标:
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雅典民主的得失。
主要探究活动:
1、雅典民主制是怎样确立起来的?
2、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重要特点?
重点知识: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难点知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古希腊公民政治的形成原因和实质。
导学提纲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民主制的确立
1、从君主制到贵族制
①时间
②贵族制的特点:是一种的制度,实行、的法治原则。
③意义:使君主制时期的和变为集体领导的和,为政体进一步向演化准备了条件。
2、从贵族制到民主制
①原因
②过程:公元前年的改革和公元前年的领袖的改革,使雅典最终确立了民主制。
二、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及其体现
1、基本特点:。
2、体现
①公民大会:
A.地位
B.职能
C.公民权利
D.重要程序、贯彻及作用

②五百人议事会
A.地位
B.职能
a.大会期间b.休会期间
③民众法庭
A.地位及职能
B.执法原则

④其他众多行政和军事机关
三、雅典民主的得失
1、积极作用
2、局限性1、回忆: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特点是什么?

2、如何理解雅典民主制的确立是个长期的过程?这反映了什么历史发展趋势?——由专制向民主

3、归纳总结:雅典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民主制的正常运作?这些措施是否有效?——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选举公职人员和定期审查制度、陶片放逐法反对民主的敌人、制定辩论的章法和发言人条件

4、请总结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

5、动脑:雅典民主政治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健全的监督机制、突出的道德建设要求、规范的管理、对个体价值的重视
知识运用
1、雅典民主政治先后经历了①君主制②贵族制③民主制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①②
2、梭伦改革中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的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B、设民众法庭C、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公职D、按财产划分公民的等级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是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点。请回答3-4题
3、雅典民主制下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民众法庭D、执政官
4、五百人议事大会是①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②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③在两次大会的休会期间,议事会是大会的最高权力的代表④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5、以下对雅典民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新形式B、有利于发挥每一个公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在城邦内部每一个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D、促进雅典政治、经济和民主全盛时期的到来
6、阅读思考: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根据每年谷物收入,雅典公民被分为四个等级,并担任相应的官职。
第一等级:500麦斗以上称为“五百麦斗级”,可担任执政官、司库。
第二等级:300麦斗以上称为“骑士级”,可任执政官。
第三等级:200麦斗以上称为“牛轭级”,只能任低官。
第四等级:200麦斗以下统称“日佣级”,与一切官职无缘。
请回答:梭伦改革中这项重要措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①以财产的不平等打破了基于出身不同的不平等。②鼓励了雅典公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雅典经济的繁荣。
③使公职人员有时间处理公共事务。
7.课外探究:
“有些人生来就注定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人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
思考:东西方这几位思想家,为什么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竟如此相似?你能进行分析、对比和评价吗?从中你如何感悟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与特性?
相似原因:男性是生产动力的主要来源、血统以男性为准来计算、私有制下依据生产资料的拥有量来分配社会产品和依据财产的多少或血统分配政治权利
共性:同一生产力基础导致相似的思想意识;人的社会地位决定于经济地位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8、各抒己见:
●一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希腊城邦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
●有些中国学者认为,在伯利克里时代,尽管民主政治有了高度发展,但其阶级本质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对奴隶进行专政的手段,所以不能过度美化。
你比较倾向于哪种意见?为什么?
第一种意见:要站在历史的特定时空点上来认识历史。在当时的情况下,古希腊的雅典人创造出以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为基本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民主制度,充分发挥了城邦每一个公民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为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有利的社会保障,使古希腊文明成为现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先声。因此,对于以雅典城邦为典型代表的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第二种意见:尽管雅典的民主政治高度发达,但它只是雅典城邦少数人——祖籍本邦的成年男性即城邦公民的民主,是城邦公民联合起来欺压妇女和奴隶及外邦移民的工具。因此,雅典的民主深深打上了阶级和男权主义的烙印,不能过度美化。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知识目标:
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共和制的组成机构和职能,保民官的设置,元首制的建立和实质,《十二铜表法》的诞生、特征和历史地位,《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组成,《查士丁尼法典》的意义,罗马法的历史地位
重点知识:古罗马政体的演变历程,罗马法的组成
难点知识:古罗马政体演变的特点和原因,《十二铜表法》的实质和意义
主要探究活动:
1、罗马政体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2、罗马法的构成及其历史地位如何?
导学提纲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一、古罗马政体的演变
1、演变历程
①君主制:罗马,实行。
②贵族共和制
A.存在时间:从到。
B.机构组成及职能:主要由、、三层机构组成。执政官设名,一切政令必须经同意方可执行。元老院是国家的机构,全体成员皆由组成,实行、的原则。公民大会是可参加的会议,负责和通过拟定的提案。
C.权力分配:共和国早期,垄断一切国家权力。后来,又设置了平民自己的官员——,其职责是保护利益、;他们有权否决的决议。
③君主制
A.开始时间和人物:年,正式确立起个人独裁统治,罗马由贵族共和制转变为帝制。同年,元老院授予他的尊号。
B.制度名称及实质:因最高统治者采用“”称号,其制度被称为。其实质是披着外衣的。到,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C.君主权力:在元首制下,元首控制着,集、、等大权于一身。
2、演变的特点:
二、古罗马的法律
1、主要法律
①《十二铜表法》
A.时间和原因:诞生于时期,是由于的强烈要求和而制定的。
B.主要内容:包括、和等。
C.评价1、复习:古希腊人留给后世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集体领导和民主管理的诸多形式和以“个人导向”为倾向的价值观

2、古罗马的政体演变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演变的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特点?
3、古罗马共和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贵族民主、平民监督、法律维护

4、古罗马贵族共和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个人专权、协调贵族与平民的关系?——决策原则、执政官设置、同僚制和任期制、公民大会和保民官的设置、《十二铜表法》

5、雅典民主政治与古罗马贵族共和制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决策机构、民主范围、权力分配依据、维护方式

6、应怎样评价《十二铜表法》?特点、实质、作用、地位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②《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A.组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由《》、《》、《》和《》等四部法典组成。
B.代表作——《》: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阶段。它保留了罗马在上的创造成果,成为后来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
2、评价:

7、罗马法的确立对后世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知识运用
1、阅读与思考:《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请回答:你对这个条文怎么看?当时为什么会规定这一条文?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妇女在法律上不能享有完全的权利。
妇女不享有家族权,处于受支配的地位。
歧视妇女。

2、阅读下列摘自《十二铜表法》的材料: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第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需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请思考:这些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吗?为什么?
不能体现。
如第8表中自由人与奴隶在受到伤害时所付罚金的不同、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的规定,就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

3、古罗马贵族共和制建立于
A、前8世纪B、前7世纪初C、前6世纪末D、前5世纪初
4、古罗马共和制由哪三层机构组成:①执政官②元老院③公民大会④保民官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5、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的理由是
A、他击败群雄B、他恢复了罗马和平C、他确立了个人独裁D、他推行元首制
6、下列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促其产生B、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C、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D、它极力打击贵族,维护平民利益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高一历史上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知识点汇总岳麓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一历史上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知识点汇总岳麓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高一历史上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知识点汇总岳麓版

(1)汉高祖巩固政权——打出汉高祖画像和《大风歌》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衣锦还乡。他大宴家乡父老乡亲,并组织120个小儿“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史记 高祖本纪》)。

课堂设问: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打出西汉前期形势图便于得出结论)

(2).汉景帝平息叛乱

课堂设问:面对诸侯国的尾大不掉,西汉的有识之士是怎样做的呢?

情境营造二:(打出贾谊、晁错的建议引导学生)贾谊上《治安策》:……晁错上《削藩策》:……过渡到七国之乱与汉景帝平息叛乱

(3).汉武帝的集权(重点)

课堂设问一:汉武帝即位后为解决王国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课堂设问二:汉武帝的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此知识点进行着重处理,可依据课本进行知识点的重点落实)

2、唐末五代的割据分裂局面

大举分封进一步发展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局面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设计意图:本部分依据教材简单介绍即可,但是应突出的是此时期的社会特征,体会国家分裂的痛苦与国家一统的重要性。

小结设问:、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出现的原因及本质是什么?

提示: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51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