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1课工业革命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第1课工业革命”,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课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1)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

(2)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次飞跃;

(3)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

(4)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

1、历史条件

前提

基础

条件

资本

劳动力

资源

技术

市场

17世纪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最基本的条件)

海上贸易、殖民掠夺、奴隶贸易积累了资本

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取充足的劳动力

英国煤铁资源丰富,从海外殖民地掠夺原料

工场手工业蓬勃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18世纪成为最大殖民帝国,市场不断扩大

可能性

必要性

※点拨: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是工业革命的根本动力和直接因素。2、基本历程(1)棉纺织业的革命: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项目

概况

备注

首发部门

棉纺织业新兴工业,新技术易推广;

导火线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引起纱荒;

开始

标志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①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②引发了棉纺织业中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③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2)动力机器的革新:蒸汽革命;

项目

基本概况

背景

机器生产的增多,畜力、水力和风力等动力无法满足需要;

发明

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意义

①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资源;②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③把人类社会带入“蒸汽时代”;④蒸汽革命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根本标志;(3)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近代工厂制的出现;①背景:机器生产的出现,传统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②目的:为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③概况:资本家建造厂房,安置机器,雇工集中生产,标志近代工厂出现;④意义:工厂作为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成为工业化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4)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项目

基本概况

目的

为快捷便利地运送货物、原料;

表现

水上交通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蒸汽汽船试航成功;

陆上

交通

①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②1825年,史蒂芬孙驾驶拖有34节小车厢的火车试车成功;

意义

人类的交通运输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

发明

时间

国别

人物

备注

飞梭1733年

英国

机械师凯伊提高织布速度,使棉纱供不应求;珍妮纺纱机1765年哈格里夫斯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骡机1779年克隆普顿纺纱机,提高纺纱速度;水力织布机1785年卡特莱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瓦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火车机车1814年史蒂芬孙把交通运输业带入蒸汽动力时代;汽船1807年

美国

富尔顿3、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1)时间:1840年前后(19世纪40年代);(2)标志:用机器制造机器(即机器制造业的建立或机器制造业实现机械化);(3)认识①英国实现了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②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③工业革命完成,使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二、工业革命的扩展1、扩展时间:18世纪末;2、扩展概况(1)法国工业革命

项目

基本概况

前提条件

①法国大革命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道路;②工场手工业比较发达;③邻近英国,最早受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革命进程

开始

18世纪末19世纪初,纺织业首先开始;

加速

19世纪20年代起;

结束

19世纪中期,基本完成;

不利因素

资本因素高利贷资发达,使工业资本相对缺乏;劳动力因素小家经济长期存在,使工业劳动力相对缺乏;技术因素中小企业大量长期存在,使经营分散,新技术推广困难;市场因素商品市场不很景气;政治环境工业革命初期,社会动荡不安;(2)美国工业革命

项目

基本概况

优势

条件

①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②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害;③外国移民涌入,提供了劳动力、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④没有封建因素的干扰,是美国特色的优势条件;

革命进程

开始18世纪末19世纪初,与法国基本同时;加速19世纪以后;结束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主要发明

①轧棉机、缝纫机、拖拉机、轮船……②最突出成果:采用和推广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大大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主要特点地区不平衡:北方较快,南方缓慢;(3)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

国家

开始时间

不利因素

德意志

19世纪早期;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

俄国

19世纪中期前后;封建农奴制的落后性;

日本

奥地利

※归纳:工业革命的特点①生产手段: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本质特征);②发明者:大多是实践丰富的工匠;③领域:从棉纺织业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部门;④区域:首先从英国开始,逐渐扩展到欧美各地;⑤性质:双重性,既是技术革命,又是社会革命;⑥各国工业革命发展不平衡;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首先是一次生产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性发展;(1)生产手段的变革: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2)生产组织的变革:近代意义的工厂制出现;(3)产业结构的变革:由农业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2、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1)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①使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开展巨大的社会改革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②自由资本主义兴起发展;

项目

基本概况

含义

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

1776年,英国亚当斯

密发表《国富论》;①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②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③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巩固了自身的统治地位,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2)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①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关系日益简单化)②促使工人运动逐渐兴起;(3)改变了城乡结构: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4)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①密切世界联系的纽带:廉价工业品(商品);②改变了东西方的社会结构: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东方国家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加剧了东方的贫困落后;③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

扩展阅读

第1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1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历时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2、历史条件(1)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问题设计:①问: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其前提基础是什么?答: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②问:工场手工业时期有哪些国家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答:英、美、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方式;③问:19世纪六七年代有哪些国家通过何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答:俄国、日本通过改革;德意志、意大利通过统一战争;④问:欧美各国先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重要影响是什么?答: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2)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3)科技方面: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为技术革新准备了条件;(4)市场方面:国内外市场的拓展,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①美国、德意志、意大利、日本、俄国通过革命或改革,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拓展了国际市场;(5)资金方面:大机器生产以及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积累了丰足的资本;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电力的广泛应用;

项目

基本概况

主要发明

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②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③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发明;

基本认识

①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系列电气发明把人类社会带入电气时代;③电力的广泛应用成为第二次革命的首要标志和最显著特点;(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重要发明创制

简评

内燃机的发明

①19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①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总是;②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业的产生,使石油日益成为重要的新能源;②19世纪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

交通工具的新革命

③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④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相继问世;(3)电讯事业的发展;☆电讯事业的重要发明:

①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②19世纪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

☆电讯发明的历史作用①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②使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使世界变得更小了”;(4)化学工业的建立;

重要成就

简评

①19世纪80年代,开始从煤炭中提取氨、苯、染料等化学产品;②化学家诺贝尔1867年,发明炸药;大大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19世纪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技术;③19世纪80年代,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5)推动了老工业部门的技术革新和发展(钢铁工业最为突出);※点拨提示:①科学对生产的发展能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并且走在生产前面,起了指导作用;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含量较高;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主要特点

两次对比

①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技含量较高);第1次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未真正结合;第2次科学技术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促进生产发展;②几个先进的大国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第1次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由英国发明,英国可谓“一枝独秀”;第2次新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百花齐放;(势必引起国际关系的新调整)③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日本、德国,既可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从而使经济发展速度较快;④最显著特点: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第二次飞跃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走向成熟,促进了垄断和垄断组织的产生;

(2)使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强大,资本主义制度更加稳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最主要);

(3)促使各国加紧侵略扩张的步伐,从而进入瓜分世界,资本输出的新时期;

(4)致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更加不平衡,加剧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5)促进了生工业部门的大发展,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归纳总结: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点;(1)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2)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变化:①第一次: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导致社会阶级结构的巨变;②第二次:使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使垄断组织形成;二、垄断组织的形成1、垄断和垄断组织(1)垄断:即独占,是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的结果;(2)垄断组织:在竞争中壮大起来的企业之间,就产量、产品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形成垄断组织;2、垄断组织的形成(1)形成时间:19世纪晚期;(2)形成原因:①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②外部因素:自由竞争加速了大生产吞并小生产的过程;③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集中;(3)形成途径: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集中;(4)形成方式:企业间的兼并或联合、购买;(5)主要形式

领域

形式

盛行国家

备注

流通

领域

初级:卡特尔

德国流行;

①垄断组织最初产生在流通领域,后深入到生产领域;②美国、德国的垄断程度最高;③垄断不仅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残酷;

中级:辛迪加

法国流行;

生产

领域

高级:托拉斯

美国盛行;

复杂:康采恩

3、垄断组织的影响

项目

基本概况

备注

经济方面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垄断组织出现在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化学、石油、汽车;②垄断组织的出现,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高级垄断组织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③垄断组织的出现,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政治方面

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大垄断资本家为获取更多的利润,更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

对外

关系

垄断组织跨越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资本主义发展进程

19世纪末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际

格局

加剧了资本主义发展平衡,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1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历时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2、历史条件

(1)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问题设计:

①问: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其前提基础是什么?

答: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问:工场手工业时期有哪些国家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答:英、美、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方式;

③问:19世纪六七年代有哪些国家通过何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答:俄国、日本通过改革;德意志、意大利通过统一战争;

④问:欧美各国先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重要影响是什么?

答: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2)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3)科技方面: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为技术革新准备了条件;

(4)市场方面:国内外市场的拓展,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①美国、德意志、意大利、日本、俄国通过革命或改革,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拓展了国际市场;

(5)资金方面:大机器生产以及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积累了丰足的资本;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电力的广泛应用;

项目

基本概况

主要发明

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②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③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发明;

基本认识

①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系列电气发明把人类社会带入电气时代;

③电力的广泛应用成为第二次革命的首要标志和最显著特点;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重要发明创制

简评

内燃机的发明

①19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①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总是;②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业的产生,使石油日益成为重要的新能源;

②19世纪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

交通工具的新革命

③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④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相继问世;

(3)电讯事业的发展;

☆电讯事业的重要发明:

①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②19世纪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

☆电讯发明的历史作用

①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②使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使世界变得更小了”;

(4)化学工业的建立;

重要成就

简评

①19世纪80年代,开始从煤炭中提取氨、苯、染料等化学产品;②化学家诺贝尔

1867年,发明炸药;

大大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19世纪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技术;

③19世纪80年代,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5)推动了老工业部门的技术革新和发展(钢铁工业最为突出);

※点拨提示:

①科学对生产的发展能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并且走在生产前面,起了指导作用;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含量较高;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主要特点

两次对比

①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技含量较高);

第1次

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未真正结合;

第2次

科学技术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促进生产发展;

②几个先进的大国同步进行,相互促进;

第1次

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由英国发明,英国可谓“一枝独秀”;

第2次

新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百花齐放;(势必引起国际关系的新调整)

③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如日本、德国,既可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从而使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④最显著特点: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第二次飞跃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走向成熟,促进了垄断和垄断组织的产生;

(2)使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强大,资本主义制度更加稳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最主要);

(3)促使各国加紧侵略扩张的步伐,从而进入瓜分世界,资本输出的新时期;

(4)致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更加不平衡,加剧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5)促进了生工业部门的大发展,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归纳总结: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点;

(1)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2)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变化:

①第一次: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导致社会阶级结构的巨变;

②第二次:使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使垄断组织形成;二、垄断组织的形成

1、垄断和垄断组织

(1)垄断:即独占,是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2)垄断组织:在竞争中壮大起来的企业之间,就产量、产品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形成垄断组织;

2、垄断组织的形成

(1)形成时间:19世纪晚期;

(2)形成原因:

①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②外部因素:自由竞争加速了大生产吞并小生产的过程;

③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3)形成途径: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集中;

(4)形成方式:企业间的兼并或联合、购买;

(5)主要形式

领域

形式

盛行国家

备注

流通

领域

初级:卡特尔

德国流行;

①垄断组织最初产生在流通领域,后深入到生产领域;

②美国、德国的垄断程度最高;

③垄断不仅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残酷;

中级:辛迪加

法国流行;

生产

领域

高级:托拉斯

美国盛行;

复杂:康采恩

3、垄断组织的影响

项目

基本概况

备注

经济方面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垄断组织出现在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化学、石油、汽车;

②垄断组织的出现,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高级垄断组织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③垄断组织的出现,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政治方面

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大垄断资本家为获取更多的利润,更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

对外

关系

垄断组织跨越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资本主义发展进程

19世纪末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际

格局

加剧了资本主义发展平衡,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条件、过程及影响,工业时代经济组织的形式及作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影响。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史实,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要发展,科技要先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教学重点、难点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出现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影响。
教学方法
1、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逐层递进,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2、采用多媒体软件教学,直观形象地展示两次工业革命成果、过程,创设情境,时空结合让学生感受工业革命成果对社会及人们生活带来的冲击。
3、采用模仿性学习方式,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的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大企业时代到来等部分内容。
4、结合课本上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课前搜集的工业革命前后的相关数据资料,让学生合作探究,对比分析,从而认识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联系的加强。从而加强对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史论结合的基本能力的培养。
教具制作
自制教学课件。
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图片、数据资料。板书设计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一课时)
工业革命的含义、原因(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代表性发明及影响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第一次相比有何特点)
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代表性的发明及影响
工厂制的确立
(第二课时)中小企业为主
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时代的到来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
自由主义
工业时代的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生产经营
经济组织所有权与经营分离
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时代到来联合、规范
与政府关系密切
影响国际化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国际贸易的发展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方式人口和资本的流通
武力威逼
世界市场的形成的影响及表现教学过程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1)18世纪中期,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
(2)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国外市场的需求日益扩大,于是各行业兴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导致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2.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
(1)机器的发明
①棉纺织业 织工约翰凯伊发明飞梭,加快了织布的速度,引起该行业技术发明的连锁反应: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相继研制成功。
②冶金业 铁匠达比父子发明并改进焦煤炼铁法。
③采矿业 锁匠托马斯纽可门研制出蒸汽抽水机,用于排干矿井里的积水;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明了安全灯。
④交通运输业 工程师约翰麦克亚当发明碎石路;到处掀起开凿运河、疏浚河道的热潮。
(2)动力机器的革新:工业革命中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它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3)工业布局的变化:蒸汽动力的出现,最终使工厂摆脱了水力条件的限制,工业化速度加快。
(4)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蒸汽动力的使用,带动交通运输业革命,人类进入铁路运输时代。
影响:一方面,铁路的兴建普遍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另一方面,铁路旅行的盛行不仅加剧了整个社会流动的速度和规模,还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冲击。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工业革命对社会变迁的巨大影响。
3.工业革命的扩展
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了近半个世纪以后,开始向欧美大陆扩展。在各国随后的工业革命中,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工业革命的爆发需具备哪些条件?
提示:资本、技术、市场、劳动力、安定的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的保护。
(1)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为英国积累了巨额财富。
(2)市场——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3)原料——国内资源丰富,海外掠夺。
(4)劳动力——圈地运动,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
(5)技术——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手工工场时期培养了一批具有熟练技能的工匠,他们成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新力量。
(6)国家政策保护: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能为资本家带来利润的技术革新。
二.进入电气时代
1.标志
以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为标志,其中最突出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
2.突出特点
科学成了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科学家进行系统研究的科研机构取代了发明家孤零零的阁楼或工场,一些重要发明大多直接来自科学家的实验室,而不是个别发明家的经验积累。
3.主要成就
电力得到广泛应用,内燃机成为一种新的动力机,化学领域新材料层出不穷,炼钢技术突飞猛进。具体表现为:
(1)交通领域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和狄塞尔分别在!##$年和!#%年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不久,人们将内燃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事业,创制了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
(2)化学领域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最早提出使用有机化肥,他的再传弟子柏琴发明了人类第一种人工合成染料。德国化学家雷佩发明了合成橡胶、合成油漆及多种塑料。
(3)钢铁部门先后出现了多种以发明家名字命名的炼钢法:英国的贝塞麦的酸性转炉炼钢法、德国的西门—马丁的平炉炼钢法、英国的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的碱性转炉炼钢法。
(4)电力的发明及应用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而且还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迅速跨进了电气时代。
(5)电讯事业的发展早在发电机产生之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有线电报。在电气时代,电话和无线电报出现。
(6)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在电力的生产上,发电、输电形成配套的生产系统,一大批生产发电机、电动机、输电线、变压器等相关器材的新兴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在电力的应用上,电报、电话、电灯、电梯、电影放映机等新兴电器相继问世,电报电话公司、电影公司等企业纷纷建立。
4.影响
电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有了电力这种高效、便捷的能源作为动力,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的影响。

科技革命对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
提示:第一次科技革命因为主要在英国,所以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当时法国因为各种原因,新技术和新机器的发明与推广比较困难,工业革命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美国则借助移民带来的技术和引进英国技术,不断产生新的发明,工业革命较快地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应用较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业生产总值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而英法等国,不愿更新设备,导致其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工业生产分别被美德赶上和超过。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1)现代工厂的出现!在工业时代,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下的工人,一方面受严格纪律的约束,另一方面又受到精密分工的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但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2)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在工业时代早期,中小企业占多数。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他们雇佣上百个乃至上千个工人进行生产。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同时,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工业,如电力、石油工业,从一开始就需要巨额资金。于是,大企业时代到来了。
(2)大企业的代表
美国的摩根、洛克菲勒、梅隆、杜邦等“八大财团”,日本的以家族财阀为中心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法国的“二百家族”以及德国的通用电气、西门子电气、莱茵—威斯特伐里亚煤业等都是规模空前的大企业,它们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甚至掌握着该国的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
(3)大企业的影响
大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企业日趋国际化,出现了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工厂和工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工厂是指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其特点是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场是指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生产的场所,特点是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手工生产。工厂制度是适应机器大生产的需要而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主要方式
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动,武力威逼
(1)国际贸易的发展
①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后,欧美工业化国家生产出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产品;同时,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国际贸易得到很大发展。
②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缩短”了世界的距离,进一步刺激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③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加速发展。这一时期的贸易增长主要发生在欧洲内部。此外,欧洲与海外殖民地及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也有一定的发展。
④英国是#$世纪国际贸易的中心,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随着欧美其他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它们开始分享英国这一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
(2)人口和资本的大规模流动。19世纪,大约有6000万人离开欧洲到海外定居。这些国际移民给移入国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和先进的制造业技术。这种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3)资本输出达到空前规模。资本输出,即对外投资,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达到空前规模。它加强了欧美投资国与资金接受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4)武力威逼,甚至直接殖民统治。欧美工业国在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还经常动用武力逼迫一些落后国家满足它们通商、投资的要求,甚至直接实行殖民统治。
3.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表现
(1)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了日本,亚洲国家大多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陆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赢得政治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在经济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强。
(2)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坚船利炮,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网撒向全球的各个角落。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我们应如何认识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
提示:(1)一方面使当时作为先进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国际化,打破了世界上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经济和闭关自守状态,向全世界传播了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2)另一方面,世界市场是在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中形成的,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不平等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也就是工业国剥削农业国、西方统治东方的历史。小结
[学生对各小目作总结,教师引导作结]
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经济组织发生变化,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社会经济也受到冲击,这是我们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
巩固练习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B、电力取代蒸汽广泛应用于生产
C、新发明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D、人类跨入计算机时代
2、下列关于铁路运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14年,约翰.迈克亚当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蒸汽做动力的火车
B、铁路集中了工业革命的多项成果
C、铁路的兴建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D、铁路旅行的盛行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冲击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
B、整个革命进程时间缩短
C、先进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4、“珍妮纺纱机”成为工业革命序幕的原因是()
A、是最早的机器
B、以水力做动力
C、引起棉纺业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
D、推动了其它工业部门使用机器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案


课题: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兴起的前提和条件:

2.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主要

表现

主要成就及意义

时间

国家

发明者

发明

意义生产

领域18世纪

60年代

英国大大提高了

的功效。

英国英国棉纺织业的各个生产部门实现了

在业和业,也出现了重大技术发明

大大提高了

动力突破

影响最深远的技术变革成就是

人类由此进入

“”交通领域

在海上交通方面,

它对加强

起到了重要作用。

1814年,

人类进入了

“”

3.完成:

4.工业革命的扩展:

欧美国家纷纷效仿,

5.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1.开始时间:

2.国家:

3.最突出的特点:

4.主要成就:

④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1.工厂时代:

(1)出现时间:

(2)特点:

2.大企业时代

(1)时间:

(2)原因:

(3)著名大企业:

(4)特点: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时间:

2.方式:

(1)国际贸易:

(2)资本输出:

(3)武力威逼:

3、影响:

1.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想一想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同一时期的中国为什么没有发生工业革命?2.思考工业革命各项成就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结合教材,找一找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新特点?

1.手工工场与工厂的比较:

(1)相似点:

①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

②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

(2)不同点:

①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而工厂主要运用机器大生产(本质区别)。

②手工工场的工人往往是在较分散的状态下生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

通过上述可见,工厂比手工工场更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两次工业革命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受外国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2)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③中国人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或答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3.概括归纳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1)16至18世纪中期,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一.选择题

1.下列因素中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圈地运动的进一步进行

C.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D.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

2.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

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

C.标志着英国工厂制度的确立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3.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求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B.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C.蒸汽机的发展中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4.1815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力织布机

5.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

A.以重工业为中心B.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结合

C.范围更加广泛D.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6.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7.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技术方面的最突出成就是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B.汽车的发明

C.飞机研制成功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广泛应用于生产

8.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包括

①交通运输业②机器制造业③汽车工业④电力工业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

9.工业时代到来的标志是

A.蒸汽机的发明使用B.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C.工厂制度的建立D.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

10.工业革命最深远的影响是

A.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B.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D.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材料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也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这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2)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3)材料二中说的“文明”是指什么?

(4)材料二分析的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原因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C

B

B

D

D

D

C

11.(1)核心内容: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手工作坊。

(2)社会关系变化:产生了近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出现了两者的对立。

(3)文明:资本主义。

(4)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交通的便利、商品价格的低廉。

核心: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先进。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71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