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标志、疆域、意义及覆灭?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及各方面的具体措施。
3、如何评价秦的统一;评价秦始皇;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①社会基础:的提高。之间、之间联系加强。
②人心所向: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
①秦国变法,国富兵强,实力超过其他国家。
②赢政广用,部署统一全国的和。
①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掉。
②统一,加强对的统治。
③击退,取得。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局面,符合的要求。
②为我国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为的恢复和发展,为各族人民的提供了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皇权:至高无上。凡、、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
御史大夫:掌,下达,兼理。
太尉:管理。
地方:实行制,县下设、等基层行政组织。
制订:参照,制订秦律,通行全国。
评价:集中体现了意志,对后世律令制订很有影响。
措施①承认,纳税。
②统一。
③统一:以秦国钱为统一货币。
④统一、修。
①:以为标准字体,后又流行更简易的。
②,加强控制。
③;教育只能官府办,严禁私学,实行政策。
①加强了。有利于发展;
②对祖国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以及形成以族为主体的
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专制权威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人民处境。
①繁重:秦始皇大兴土木修筑;筑、
戍边塞,修驰道,每年服役者不下三百万,大量人口脱离生产。
②严酷:一人犯罪,株连亲族、邻里,致使数十万人成为囚徒。
③沉重:有田租,有户赋,还有苛捐杂税。
④: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爆发:、发动,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爆发,不久在陈建立张楚政权。
结果:刘邦军至咸阳附近,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①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②推翻了沉重打击了,迫使汉初统治者采取政策。
③为汉初“”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评述这一史学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2:(西汉人严安说:秦灭六国之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史记》
材料3: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乱人逾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无为》
回答:
(1)依据材料,说明秦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原因。
(2)依据材料3,指出作者的着眼点和思想特征。
第二章第一节
秦朝的统治
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按现实的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行法治。法家的这些学说为秦始皇所采用,确立了皇权至高无上和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并以严刑酷法镇压人民的反抗,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6分)孟子提出“民贵君轻”,主张实施“仁政”,给农民一定的土地和劳动时间,放宽刑罚,减轻赋税。但秦朝实行苛政、重役、酷法,违背了孟子的思想,结果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为农民起义推翻。费正清的观点符合秦朝的历史,是正确的。(4分)
(1)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得天下的重要原因;举措暴众,用刑太极是秦失天下的主要原因。(5分)
(2)着眼点:用秦亡的教训告诫西汉统治者,劝其休养生息,以巩固统治。(3分)
思想特征:无为。(2分)
统一的旋律有效的管理
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统一不仅使中华民族历史前后相接.而且使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延续性是世界文明史上独有的。
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多民族。伴随着各民族的多元起源与发展,以及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反复交替,古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中国各民族的共同进步。中华民族是中华境内各民族的总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多民族不断融合、各民族构成不断变动的历史。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与重点.尤其是历代中央政府对边境地区的开发和管辖,历代中央政府同国内分裂势力和国外干涉势力的冲突与斗争。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从地区来看,台湾、新疆、西藏、东北、云南、两广等都考查过。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统一是我们面临的两大任务,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当前特别要反对陈水扁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
考点一: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一、知识梳理
我国封建社会历时2300多年,其中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并且在处于分裂状态的700余年中,还出现过许多局部统一时期。
1.局部统一:如曹操统一黄河流域、前秦统一北方、北魏统一北方、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2.全国统一:夏商西周王朝(公元前21世纪一公元前771年)共约1229年;封建社会的统一共4次9朝,即秦汉(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0年)440年.西晋(265年一316年)51年,隋唐(581年一907年)326年,元明清(1271年一1912年)641年。统一时间约2687年。统一时间最长的是唐朝,计289年.最短的是秦朝,计15年。我国古代有四个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王朝,即秦朝、两晋、隋朝和元朝。
3.我国古代三个大统一时期:即秦汉、隋唐和元明清。
4.近代中国的短暂统一:1928年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
5.当代中国的统一大业(“一国两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大陆统一。
“一国两制”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回归的香港、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坚决反对将台湾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图谋。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国两制”的实践进程: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②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主张通过谈判方式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③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逐步进行了全面阐述。④1982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⑤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⑥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⑦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中国。⑧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归中国。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的内政。我们坚信,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6.封建社会的分裂:封建社会的大分裂共有三次: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宋、辽、夏、金时期。
7.近代中国的分裂问题:1853—1864年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对峙;国民革命时期,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京政权三权并立;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抗日民主政权、伪满洲国、伪国民政府等四个政权并立: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葡萄牙占据中国澳门;英国割占香港;日本一度侵占台湾(1895—1945)。
8.现代中国的分裂问题:澳门、香港、台湾问题。
9.中国古代反对分裂的斗争:①西汉景帝时发生“七国之乱”.汉武帝时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②随着豪强地主势力发展,东汉末年形成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最终出现三国鼎立局面。③唐朝中期藩镇节度使权力增长,导致“安史之乱”,此后出现长期藩镇割据局面.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北宋建立后.宋太祖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④清朝的康熙皇帝对内平定“三藩”,维护了国家稳定;三战噶尔丹,平息了内蒙古草原上的反叛:对外坚决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在雅克萨打败了侵略者.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郑成功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10.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分裂的斗争:中国近代从1916年起出现过军阀割据局面。主要军阀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张作霖为首的奉系。产生这种割据局面一是由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决定的.军阀割据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产物.二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决定的,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导致了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大革命期间军阀割据局面结束。
二、升华认识
1.国家统一是主要趋势.是主流和长久的:分裂是支流和短暂的。①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中.其中真正分裂的时间约七八百年左右。②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③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大。④从朝代来看,秦汉隋唐元明清都是统一王朝.汉唐明清的统治均在二百年以上,影响巨大而深远。⑤从分裂时期来看.即使国家处于分裂时期也仍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统治者大都致力于国家的统一。⑥从地位和作用来看,统一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作用之大,超过任何一个分裂时期,统一王朝所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也对后世影响很大。如秦汉、隋唐。
2.促成国家统一的因素:①政治因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统一提供制度保障.局部统一的出现、力量对比的变化为全国性统一奠定基础。②经济因素: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③民族因素:民族频繁交往,民族融合增强,有利于统一。④民心因素:人民反对战争,渴望统一。⑤意识因素:儒家大一统思想所起的积极作用。⑥个人因素:杰出历史人物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在统一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⑦外部因素:有利的外部环境。
3.统一是中国历史的进步潮流:①使中华民族历史前后相接。②使中华文明绵延至今。③有利于社会稳定。④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⑤有利于科技进步,文化繁荣。⑥有利于民族融合。⑦有利于抵御侵略。⑧有利于国际地位的提高等等。
4.国家分裂的因素:
内部因素:①封建时代,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分散性。②由于政治黑暗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及阶级矛盾激化.导致中央集权统治力量的衰弱而无力控制地方。③地方割据势力膨胀而最终压过中央集权力量。④由民族矛盾尖锐所导致。
外部因素:外国列强强占中国领土。如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骗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后来强行租借澳门:1841—1898年英国侵占香港地区;1895年,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等。
当今影响祖国统一的主要因素有二:①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②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5.如何正确认识国家分裂的规律?
①从原因来看,封建经济的分散性、统治政策的失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专制主义中央政权的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民族矛盾的激化:民族融合不稳固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外国势力的策动等,都是导致国家分裂的重要因素。
②从过程来看,每次分裂时期都充满了战争,其中有民族间的战争,也有统治阶级的内战。在分裂后期都崛起一个强大的王朝。分裂中都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许多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局部统一政权的出现,人民渴望统一等。
③从影响来看,长期的分裂割据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如影响到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影响到人民的生产和社会生活,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动荡、国弱民穷等。但分裂时期历史也在发展着,如各民族不断融合、生活范围扩展等。
6.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结果。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于1946年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蒋介石退踞台湾,并在美国的继续支持下维持所谓“代表全中国”的反共政治、军事机构,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分离状态。
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谋求其所谓的全球战略利益与国家利益,全面扶植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这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从所谓反共全球战略及国家利益出发.不遗余力地孤立和遏制新中国。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1954年与台湾当局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进行战争挑衅。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迫于1954年、1958年两次奋起还击,炮击金门国民党守军,两次台湾危机由此产生。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问题,阻碍中国统一的错误政策.造成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后,一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利用台湾问题打压和遏制中国。美国政府的错误政策与行动,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增添了新的障碍和阻力。李登辉于1999年抛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分裂言论后.2004年陈水扁又提出“台湾公投”,两岸关系到了危险的关头。美国虽然表示遵守一个中国政策,但仍强调坚持《与台湾关系法》,再一次严重干涉了中国内政.使台湾问题复杂化。由此可知,美国推动“以台制华”战略和“双轨”政策。维持两岸分裂现状.阻挠中国统一.这是台湾问题直到现在还未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7.台湾自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①三国吴:孙权派卫温去夷洲.这是古代文献中关于大陆人大规模去夷洲的最早记录。②隋: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③元朝: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流球(台湾正式归人中国版图)。④前清: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⑤晚清:1885年设台湾行省,刘铭传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⑥台湾历代称谓:三国两晋南北朝称夷洲,隋唐称流求,元称流球,明朝称小流球(东番),明末以后称台湾。
8.列强对台湾的侵略与台湾人民的反侵略:
9.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
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国际法规定.凡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就某些重大问题所公开制定和发表的含具体权利和义务的宣言和声明都具有国际法的效力和意义。
从国际法来说,二战后期,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二战即将结束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它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的条款。”10月25日,台湾光复,重归中国版图。台湾的光复和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作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成果之一,是以《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社会的正式文件为依据的,国际社会明确承认中国对于台湾拥有主权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已有160多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些国家同中国建交的同时.它们都庄严承诺不与台湾当局建立“邦交关系”或同台湾当局断绝原有的“邦交关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它们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的政府。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也证明了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可以看出,在1945年台湾已经归还中国.不复存在主权问题,目前存在于海峡两岸之间的统一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而不是国际问题。同时,国际社会公认“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任何要将台湾从中国领土分割出去的做法和主张都是违反国际法的。
三、复习提要
1.掌握我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基本概况.分析统一与分裂出现的原因及对社会的影响。
2.掌握我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发展的基本规律。
3.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统一是长久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短暂的,是历史发展的次流。
4.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5.合则利,分则害,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任何分裂势力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6.统一需要实力和政策,实力是基础。政策是关键。历史上的统一措施对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发展经济实力,为统一奠定坚实基础:争取政治优势,为统一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增强军事实力,为统一提供可靠的保证。
7.对于历史上的分裂应持全面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要看到其危害,又不能忽视分裂时期客观上存在的有利于统一的积极因素。
8.联系台湾问题,批判“两国论”,坚决反对台独的图谋。掌握我国对台湾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只要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什么都可以谈和“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含义。
9.形成正确的认识,自觉拥护党的有关方针、政策,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一切分裂势力和行为。
考点二:历代疆域的变迁
一、知识梳理
1.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2.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3.西汉:东到大海,西跨葱岭,北到西伯利亚.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南到南海。
4.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5.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6.明朝:东到大海,西到葱岭,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7.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二、升华认识
1.纵观中国历史,统一的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2.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贡献.少数民族对统一疆域的形成也有不可替代的贡献。
3.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
4.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的疆域。
5.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片中国国土的沦丧。
考点三: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一、知识梳理
1.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辖:①秦:夺河套,在此筑城设县;征服越族,设象郡、桂林郡、南海郡,管辖珠江流域。②西汉: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管辖今新疆地区。汉武帝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③唐朝: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东北设黑水、渤海都督府。④元朝:设岭北、云南、辽阳行省,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派官吏管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⑤明朝:东北设努尔干都司。在西藏设乌斯藏都司.任用藏人担任各级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法王是最高僧官。⑥清朝:清军人关前,漠南蒙古已归属清。后来漠北和漠西蒙古也臣服清朝。1696年,清军(康熙帝)在昭莫多战役中平定噶尔丹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l733年,清朝(康熙帝)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1759年,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被清军迅速平定(乾隆帝)。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乾隆帝),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达赖和班禅;雍正时期,清朝设驻藏大臣,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1684年清设台湾府(康熙帝),隶属福建省。1884年中法战争后设行省,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2.分区概况:新疆。①西汉: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这是新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②东汉:重设西域都护。③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④清朝:设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分区概况:东北。①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这标志着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归唐朝版图;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渤海也正式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州。②元:辽阳行省。③明: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④清:在东北设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省级行政单位。
4.分区概况:西南。①西汉:武帝派唐蒙经略西南夷,武帝改滇为郡,赐予滇王玉印。②唐: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③两宋:云南处于大理国统治。④元:在云南设省。⑤清: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l726年雍正帝在云南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实现改土归流。
5.分区概况:东南。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略)
6.分区概况:.西藏。①唐: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加强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再次和亲;“长庆会盟”.会盟碑至今仍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②元:在西藏设宣政院辖地,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③明:在西藏设乌斯藏都司,任用藏人担当各级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法王是最高僧官。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都一心拥护中央。④清:顺治帝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须经中央册封。雍正时设驻藏大臣,确立金瓶掣签制度,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二、复习提要
1.注意西北(西域)、东北(黑龙江流域)、西南(西藏)、东南(台湾)四个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这在当前是很敏感的问题。①西域: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进行军事政治管理,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②东北黑龙江流域: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水地区建立黑水都督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行政机构进行统治。③西藏地区:元朝政府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行政事务和全国佛教事务。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④台湾: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就是台湾,从此台湾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新疆问题联系古代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西部大开发、东突问题、西气东输、新疆民族区域自治、上海六国组织等。
3.西藏问题联系古代文成公主、金成公主人藏、近代西藏人民反英、非法的麦克马洪线、西藏和平解放、西藏民族区域自治、达赖分裂祖国与西方对西藏的干涉、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等。
考点四:古代的民族融合
一、知识梳理
1.春秋:华夏族与周边各族接触频繁.加强了联系。
2.三国:蜀汉统治下的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有了更多的接触;吴国境内的山越迁出山区.与汉族共同开发江南地区。
3.西晋:“五胡”内迁,同汉族联系日益密切。
4.南朝:随着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迅速.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5.北朝: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那里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6.两宋: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各族人民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7.元朝:汉族人民大量迁居边疆地区,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东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融合,在元朝已被称为“汉人”。唐宋以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杂居、通婚.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8.清朝:境内生活着50多个民族,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二、升华认识
1.民族融合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由50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国。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彼此融合而成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关系、友好往来、互通有无,平等互利,共同建设祖国、反抗阶级压迫和剥削、反抗外来侵略构成民族关系.这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
2.严格说来,我国现代以及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所有民族,血统都不是纯而又纯的,都曾经历过不同类型的融合与同化。如今我们所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
3.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三次民族融合高潮:春秋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
4.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①民族迁徙。如秦朝时中原人民迁徙到河套地区和珠江流域,魏晋以后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②友好交往。特别是在统一的局面下友好相处,融合加速。③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④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⑤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⑥联合斗争。阶级斗争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⑦国家统一促进融合。(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汉、唐、元、清的大一统局面等)。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秦朝的统治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秦朝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末农民战争。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及历史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评价秦始皇,培养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从此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2.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3.秦朝的暴政,引发了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残暴的秦朝,迫使后来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秦统一的历史条件与意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难点:全面掌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复习回忆商鞅变法的意义?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国逐步强盛起来,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讲授新课:
一、秦朝的统一
1.统一的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
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和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人民苦于战乱,渴望统一;
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主观条件: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赢政掌权(公元前238年)后采取的措施:
重用尉缭、李斯等大臣;
取消“逐客令”,搜罗任用外来人才;
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各个击破)。
2.统一的过程及措施
灭六国:结合《秦灭六国形势示意图》,讲清: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
10年,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建
都咸阳。
平越族:
A.越族和西南少数民族越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散布在东南沿海和珠江
流域。他们有的以农耕为主,有的靠渔猎过活。
B.公元前214年,秦朝派军队征服了珠江流域的越族。秦朝政府在那里设置桂林、
南海、象郡,派官吏进行管理。
C.秦朝迁徙50万中原人到这些地区,与越族杂居。中原的铁器和先进生产技术,
随之传人越族地区,促进了当地生产事业的发展。
D.在秦军攻打越族的时候,为了解决军粮运输困难,秦政府派史禄负责开凿了灵
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
击匈奴:结合《秦朝长城》讲清以下内容:
A.秦朝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夺取了河套广大地区。
B.秦朝在河套建城设县,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发展生产,加强边防。
C.秦朝大规模修筑长城。把原有的秦、赵、燕北方长城连接起来,再向东、西延
伸出去,西起临挑、东抵辽东。这道城防就是著名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
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我国历史上农牧分界的一个最显著标志,是我国
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见证。
3.秦朝的疆域(对照《秦朝疆域》图)
秦朝疆域的四至。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一带。
4.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
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王嬴政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完成统一大业,功不可没。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
政治方面:
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A.规定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为皇帝,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自“始皇帝”;
B.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
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
C.影响: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至清末,延续了2100多年。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A.在中央设“三公”及“九卿”。
“三公”。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太尉负责管理军事。
“三公”以下设“九卿”: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分掌政要。
B.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这些机构负责管理百
姓,收取赋税,征发兵徭。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中央对地
方的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
C.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
地方权力。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A.秦律制定的基础是秦国自商鞅以来的律令,同时也参照了东方六国的律令。
B.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影响了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
销毁天下兵器,迁徙六国富豪,其目的是防止百姓造反和六国贵族的反秦势力。
经济方面。
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指出: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地主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封建国家保护土地私有制,有
利于社会生产的组织,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但加重
了人民的地租、赋税负担。
统一度量衡;
A.引导学生看《铜权》图,指出“权”就是秤锤。
B.指出统一度量衡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的混乱局面,便利了经济交往和发展。
统一货币;
A.引导学生看《秦半两钱》图,指出圆形方孔钱的形制,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
用,只是重量、大小不一。
B.货币的统一,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质交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
的统一。
统一车轨、驰道和邮驿。
A.规定全国大车两轮之距为六尺(秦朝1尺相当于今25cm,6尺等于1.5m),
史称“车同轨”。
B.“车同轨”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文化方面。
书同文,即统一文字。
A.指出小篆作为当时的官方文字,民间则使用更加简易的隶书。
B.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
C.秦统一文字后,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定型,影响深远。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A.主观积极影响: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B.客观消极影响:毁灭了文化典籍,极大地摧残了文化。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A.规定了教学的内容(法令)和教师的资格(官吏,当时设有专门担任教师的
官吏)。
B.秦朝只许官府办学,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
积极方面:为维护封建统一提供了条件;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消极方面: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三、秦末农民战争
1.原因。
徭役繁重。秦始皇大兴土木,修阿房宫,筑骊山墓等;征发徭役,筑长城,开灵渠,
戍边塞,修驰道等。大量人口脱离生产,田地多荒芜。
刑罚严酷。秦的刑罚名目繁多,对农民和奴隶往往轻罪重刑,从严惩处,一人犯罪,
株连亲族、邻里,致使数十万人成为囚徒。
赋税十分沉重。除田租、户赋外,还有种种苛捐杂税。秦朝的田租、户赋要占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已是相当沉重了,再加上名目繁多的捐税,农民很难承受。
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2.经过:(注意结合《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及其失败。
A.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
B.起义军队伍迅速壮大,并在陈建立张楚政权;
C.陈胜、吴广兵败被害;
D.反秦起义由刘邦、项羽领导继续进行。
刘邦、项羽领导起义
A.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消灭秦军主力;
B.秦统治集团内讧,赵高杀秦二世,子婴被立为秦王;
C.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3.意义
直接意义:
A.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B.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迫使后来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C.大大削弱了奴隶制残余。
间接意义:
A.他们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
B.他们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汉初“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4.秦王朝对后世的影响。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
建国家,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秦朝开创的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造;
秦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促成了西汉初年兴盛局面的出现。
第22课元朝的统一
[教学目标]
1.知道元灭南宋后,结束了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再次实现统一;知道元朝疆域的四至;知道采用汉人汉法,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农业经济;知道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民族融合;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了解马可波罗来华的基本史实。
2.观察《元朝疆域与行省分布图》、《元朝的丝绸之路以及马可波罗从陆路来华海路返回的路线》图,汲取相关信息,学会运用历史地图分析元朝的统治和对外关系的特色;掌握秦、隋唐、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变革,学会梳理和分析历史事件发展与变化的方法。
3.认识行省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发展和变革,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认同辽阔的疆域有利于民族融合,开放的政策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重点与难点]
重点:元朝统一全国和行省制度
难点:正确理解元朝政权的历史地位
说明:
1.自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以来,中国虽经历过多次分裂,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五代十国以来,经历了370多年的多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分裂局面以后,历史把统一的使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新兴的蒙古政权,充当了历史的工具,扮演了统一全国的角色。元的统一,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一直沿用至今。因此,这两个内容是本课的重点。
2.正确理解蒙古贵族历史进步,既不夸大其经济文化方面落后的一面,又不回避这种落后性对中原、江南经济的破坏作用,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同学们结合画面想一想,歌曲反映的是哪一个民族?提到这个民族你会想到哪些?(草原、蒙古包、游牧生活……)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时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他们又是如何统治全国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回顾蒙古政权的建立: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②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完成全国的统一。
③提问: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大统一局面?(秦、西晋、隋、元朝四次大统一。)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指出:这些史实说明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思考: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归纳总结出:(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的长期统一;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多民族的国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条件。)
2.讲授元朝社会经济
①指导学生读书,结合练习与测评1和补充材料分析元朝经济发展的措施:指出第一采用汉法,提倡文治。(补充材料一、二)适应农耕地区的特点,对蒙古旧制作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实行一些有利于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措施,使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第二蒙古统治者在中央设立劝农司,编写农书。通过读书,学生能够完成此题,既达到当堂巩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②关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讲清三点:第一,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补充黄道婆);第二,结合文献选读讲清海运的畅通,同时利用《元朝漕运和海运图》进行识记,比较隋朝和元朝运河,说明元朝漕运的特点;第三,商业(元大都的繁荣)。
忽必烈是一位“思大有为于天下”的杰出人物。他深知“人才乃治之本”,“天下治乱系于用人”的道理。因此,他多次礼贤下士,注意访贤问治,经常向“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
------《宋史纪事本末》卷99,《蒙古诸帝之立》
姚枢有“王佐之略”,忽必烈“待以客礼”,同汉族有识之士谈今论古,讲求治道,因此笼络一批封建知识分子,姚枢曾向忽必烈上书数千言,陈述帝王治国方略,并针对时弊提出关于立法、建制、重农桑、修学校等三十多项措施。
------《元史》卷158,《姚枢传》
3.讲授元朝政治行省制度和对西藏、台湾的管辖
结合《元朝疆域与行省分布图》,进行具体分析:
①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②中书省又称?它主要的职能和管辖哪些部门?
③最大的行省是哪一个?理解“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归纳秦、隋、唐、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变革,使学生学会梳理和分析历史事件发展与变化的方法;
④元朝对西藏、台湾采取了怎样的管理方法;请同学结合已有知识列举历史上西藏、台湾与中央政府的联系?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西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任何妄图分割祖国领土的行为都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⑤完成读图学史,来比较一下汉、唐和元的疆域。(展示汉、唐、元三个朝代的疆域图)概括元朝疆域四至,说明元朝不仅在领土上,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超出汉唐盛世的史实。汲取相关信息,学会运用历史地图分析元朝的统治的特色;
⑥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元史地理志》中写到“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总结出:行省制度,为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省一直沿用到今天;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元的疆域,比汉唐盛世时的领土,更加广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卷58,《地理志》
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如大征伐,则会枢府议。其用人则自为选,其为选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至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以国师。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元史百官志》
4.讲授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和民族分化政策
①关于民族融合,讲清两点:第—,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指导学生阅读“知识链接”,讲清回族的形成过程。
②关于民族分化政策,首先要求学生读书知道四个等级名称和范围。其次由学生重点讨论其实施的目的和实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民族分化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实质是民族形式划分下的阶级压迫。
5.讲授中外交往马可波罗来华
①提问:元朝时来中国的外国人中,最著名的是谁?记述他在东方见闻的著作是什么?
②关于中外交往,应讲清三个方面:第一,分析原因:元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四大汗国横跨欧亚;元朝重视海外贸易;南宋海外贸易留下的基础。第二,表现: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十几年;丝绸之路再次兴盛;泉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第三,要求学生结合《元朝的丝绸之路和马可波罗来华海路线图》进行识记,同时汲取相关信息,学会运用历史地图分析元朝对外关系的特色。
马可波罗曾说:“商货、宝石、珍珠输入之多,竟至不可思议”。
------《马可波罗行记》第2卷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说:“泉州城最大,为世界最大商港之一,城中织造天鹅绒及缎,品种均极优良。港中船舶极多,大者约有一百,小者不可胜记。其中回回商人,则另成一市”等等。当时泉州港口指示航行的灯塔——六胜塔,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元代泉州的繁盛情况于此可见一斑。
------《伊本白图泰游记》
5.组织学生讨论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①小组合作进行知识梳理:统一全国;经济发展;行省制度和对西藏、台湾的管辖;民族融合和民族分化政策;中外交往。
②小组内交流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③全班交流达成共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强大国家政权,建立了行省制度,行使了对西藏、台湾的等边疆地区的管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它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它的许多措施对我国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元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但是,元朝也有其弊端。它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分化政策,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消极作用。
④结论我们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蒙古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板书设计]
[训练设计]
材料一:所谓“国家官制,率以国人居班簿首”。
------《元史》卷13《霸州长忽速剌沙遗爱碑》
材料二:诸蒙古人因争及醉殴死汉人者,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
------《元史》卷105《刑法志》
材料三:至元二十年(1283年)二月,中书省刑部准兵部享如蒙古人员殴打汉儿,不得还报,指立证见,于所在官司赴诉。如有违犯之人,严行断罪。请依上施行。
------《元典章》卷44《刑部6蒙古人打汉人不得还》
材料四:黄庆二年(1313年),在科举考试科目上规定,蒙古、色目人考两场,而汉人、南人则须考三场;考题难易也有差别;虽然赴试的汉人、南人士子人数远在蒙古、色目人之上,但录取名额确是按四个等级平均分配;在录取排列上,南人不得进入前三名;蒙古人一旦及第即委任六品官,而其他等级则递降一阶。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下册
问题:上述四段材料所涉及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四段引文反映了元朝社会中,各民族在法律和政治上的不平等。)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54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