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2届高考历史学业专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学业专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专题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在中曲折发展
1.理解三大改造
2.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3.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2)过程:
a.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建立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赎买”政策,采用公私合营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3)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1956年)
(1)背景:随着三大改造即将完成,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2)主要内容:
①国内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实质: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失误表现:
1958年“大跃进”(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人民公社化运动(刮“共产风”,片面强调公有化的程度与规模)
结果给我国经济造成极大的困难(1959年~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2)失误原因:
中共“左”倾错误、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又急于求成。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2.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1)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实现现代化,必须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3)对外开放的决策: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先进经营方法和管理方法。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标志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正式开辟,揭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三、经济体制改革
1.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2)农村改革先锋:安徽凤阳,最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川广汉,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
(3)意义: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国有企业改革和作用
(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作用
(2)作用: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城市经济得到发展。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1)创办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广东省)和厦门(福建省境内);
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2)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开放连云港、南通、上海等14个海港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3)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
(4)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这成为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5)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到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的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理解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1.中共十四大
(1)时间:1992年10月
(2)内容:
a.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b.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2.中共十五大
(1)时间:1997年
(2)内容:
a.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b.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公有制经济形式可以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精选阅读

专题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专题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一、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在中曲折发展
1.理解三大改造
2.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3.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2)过程:
a.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建立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赎买”政策,采用公私合营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3)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1956年)
(1)背景:随着三大改造即将完成,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2)主要内容:
①国内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实质: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失误表现:
1958年“大跃进”(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人民公社化运动(刮“共产风”,片面强调公有化的程度与规模)
结果给我国经济造成极大的困难(1959年~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2)失误原因:
中共“左”倾错误、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又急于求成。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2.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1)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实现现代化,必须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3)对外开放的决策: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先进经营方法和管理方法。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标志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正式开辟,揭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三、经济体制改革
1.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2)农村改革先锋:安徽凤阳,最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川广汉,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
(3)意义: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国有企业改革和作用
(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作用
(2)作用: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城市经济得到发展。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1)创办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广东省)和厦门(福建省境内);
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2)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开放连云港、南通、上海等14个海港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3)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
(4)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这成为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5)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到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的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理解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1.中共十四大
(1)时间:1992年10月
(2)内容:
a.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b.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2.中共十五大
(1)时间:1997年
(2)内容:
a.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b.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公有制经济形式可以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探索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探索”,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水平测试讲义(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了解“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1)重要项目: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集中于重工业方面和东北地区)

(2)意义: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

2.理解三大改造

(1)时间:。

(2)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农业、手工业实行形式。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政策,实现公私合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项创举。

(3)实质:生产资料由的社会主义革命。

(4)意义:标志:

标志标志

3.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1)时间:年

(2)主要内容:

①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由落后的。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根源:“左”倾思想的泛滥。

主要表现大跃进人民公社

开始时间()年

内容或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一大二公、一平二调)

评价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损害农民积极性,束缚生产力发展。

③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④是我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严重失误,是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纠正措施1960实行“”的八字方针。到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补充理解:

教训:社会主义建设中:①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建设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②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不能超越生产力实际水平。③必须从国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1)时间:年12月

(2)内容:

A重新确立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工作重点战略决策;作出以为中心,实施的决策。

(3)历史意义:

6.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2)主要史实:1978年12月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包产到户;1980年,广汉的一个公社取消人民公社;

(3)主要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4)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7.了解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1)重要推动因素

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中心环节:。

(3)主要内容

改革前改革后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以

(根源: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

经营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十四大以后努力建立

和现代企业制度。)

产品分配形式平均主义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4)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快速发展。

8.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1)综述

原因:世界是开放、联系的,中国需要融入主流,抓住机遇;闭关自守只会使中国落后。

目的:引进外国的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前提: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原则:平等互利。

(2)主要史实

①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深圳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②1984年,开放大连、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广州等14个港口城市,在这些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放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其中位于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秦皇岛和湛江。属于江苏的有。)

③1985年起,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④1988年,划定为经济特区。

⑤1990年,决定开发开放,这成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浦东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

格局:

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9.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1)中共十四大()

①主要决定: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②意义: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2)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

①主要决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起基础作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②意义: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具体化,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3)中共十五大(年)

①主要决定: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意义: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世纪。

了解: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课程内容标准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课程内容标准分析

这一学习主题主要阐述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中国社会历史性的巨变。它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一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紧接着,进行“一化三改”,即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革。到1956年,我们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说明,新中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内容标准要求通过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这二十年可以分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从1956年到196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当时面临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速度问题。我们党在处理这两大问题上,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重大的失误。其间,虽然遭受过严重的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1956年秋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对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4月下旬,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随着整风运动的迅猛开展,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6月8日党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但在反右斗争中,我们党犯了严重的扩大化错误,造成了不幸的后果。1958年初到1960年秋,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来又发动了反右倾运动,“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造成了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从1960年冬到1966年春,中共中央制定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地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国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是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我们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十年工作中的主导方面。但是,“左”的错误在经济方面尚未彻底纠正,而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又有发展,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使党、国家、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它从反面为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

20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2.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正确路线,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会议针对过去的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会议指出:现行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让地方和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大力精简各级行政机构;应该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解决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问题,从而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使整个经济普遍地蓬勃发展。会议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审议并通过了农业问题的两个文件,根据一些地方农民的创造,明确提出应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肯定包括“包工到组”、“联产计酬”在内的多种具体形式。这样,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蓬勃开展,随后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而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3.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深化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农村的重点是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内容标准要求通过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束缚,我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僵化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应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但当时还“不许包产到户”。1980年5月,邓小平同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发展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邓小平的谈话,对消除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顾虑,推动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文件。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双包”生产责任制,但对其性质仍未作结论。文件还进一步放宽政策,认为凡是有利于鼓励生产者最大限度地关心集体生产,有利于增加收入和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和可行的,都应加以支持,而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在文件的推动下,我国农村各种联产责任制迅速发展,特别是“双包”责任制很快发展成为各种联产责任制形式中的主要形式。1982年元旦中共中央批准的《全国会议纪要》对“双包”责任制的性质给予明确的结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一种责任制形式,它不同于合作化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从此以后,农村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广,其主要形式就是人们所总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2年底,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占80%以上。这种责任制,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家庭变成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村每一个经济细胞都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生长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我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缺乏活力。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试验探索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二是全面改革阶段,从1985年到现在。

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把原来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立存在、共同发展的格局;再是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三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不能解放生产力。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

4.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其要旨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贸易往来,吸收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经济管理经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的进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使我国经济结束了由于多种历史因素造成的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转向了开放型的经济。内容标准要求概述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经济特区是我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1980年建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实行国家给予的优惠经济政策,有效地吸收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迅速地建立起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并举的外向型经济。创办经济特区是打破封闭、走向世界、利用国际资金、国际资源、国际市场以及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场伟大试验。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随后,对外开放区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1990年设立的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区迅速崛起,如今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浦东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增光添彩。这一切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英明的、正确的。让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内容标准要求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979年11月,邓小平率先提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概念。在1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从三个方面着手的。一是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形式和手段,不断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二是把各种经济活动建立在等价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使国家对经济活动管理逐步由以直接管理为主向以间接管理为主过渡。三是逐步建立起“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使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融为一体并覆盖全部经济活动,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逐步理顺各种经济关系,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有效的管理。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开拓和开放各种市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使我国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概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②手工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2)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2)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4、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1966-1976)

5、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应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④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⑤经济建设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三)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五)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制定的史实,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特点:包产到户;

③过程: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

④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①经济特区:(广东)深圳、珠海、汕头、(福建)厦门、海南)

②沿海开放城市:福建的福州。

③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4、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

5、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91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