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一语文下册《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高一语文下册《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体会词作的声律之美,感受豪放词的特点。
2、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词中壮阔的意境。
3、体会本词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4、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获得人生启示,培养勇于面对困难的旷达乐观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诵,感受豪放词的特点。
2、体会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3、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导入课文,简介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明确】
刚才的画面把我们拉回到了三国时期硝烟弥漫的赤壁战场,当年只有34岁的周瑜,以东吴都督的身份,率领三万士兵,用火攻击败了号称83万的曹操大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北宋时期,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担任没有实权的团练副使。传说黄州附近的赤鼻矶就是当年周瑜大败曹兵的战场。胸怀大志而又年近半百的苏轼,多次来到江边。面对滚滚奔流的江水,遥想起周瑜的功绩,联想到自己的遭遇,苏轼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滚滚的长江啊,你荡涤了千年,淘尽了多少风流人物?滚滚的长江啊,你见证了周瑜火烧赤壁的不朽功勋,你可曾知道我苏东坡壮志难酬啊?于是,苏轼文思泉涌,大笔一挥,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公元2012年,武汉大学一教授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宋词排行榜》,从两万多首宋词中遴选100首来排名,《念奴娇·赤壁怀古》当之无愧排在第一。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千古绝唱。
“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
PPT展示:
二、初步朗读,读准字音。
PPT:初嫁了lio羽扇纶gun巾一尊还huán酹lèi
三、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词句内容,自由朗读,读顺节奏。
补充:
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千古风流人物。
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风流才子/风流倜傥。
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风流案件/风流韵事。
轻浮放荡:风流女人。
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本词中用“樯橹”代指水军,指明是水战,与“灰飞烟灭”的火攻相呼应,形成对照,更能表明周瑜“水上偏能用火攻”用计之巧妙高超。(有的版本用“强虏”,各有其妙。“强虏”突出了对方的强大,反衬周瑜英雄豪杰的本色。)
PPT展示:课文节奏划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加着重号的表示重读,“~~”表示拖长音,“/”表示节奏停顿。)
四、读懂内容,学会初步鉴赏诗歌。
PPT
怀古诗:观眼前之景——怀古人之事——抒一己之怀
1、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分析词中的景物描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就是指长江,以大修饰江,突出滚滚长江,浩浩汤汤,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之感。“大江”同时暗指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
“浪”,实指波浪,虚指时光。孔子站在河边感叹“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就是感慨时光飞逝。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指时光冲刷了千古风流人物,也就是说千古风流人物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千古”穿越时空,给人以深邃厚重的沧桑之感。
这三句气势磅礴,雄视古今,从时间和空间上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把读者带到了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之中,抒发了诗人对古往今来风流人物的无限怀念之情。
(朗读指导:因为这三句气势磅礴,雄视古今,所以我们朗读时,要奇峰突起,语音浑厚,情感激昂。“大”要重读,一锤定音,定下全文豪放的基调。示范)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寓动于静,写出了乱石高耸入云的动势。描摹出赤壁山势之险要高峻。(形状、动静)
拍:动态感极强,水石相搏,仿佛能听到一阵一阵浪花击打岸边的声音,描摹出赤壁水势汹涌澎湃。(声音、视听)
卷:动感十足。雪:突出浪花的颜色。卷起千堆雪,表现出惊涛拍岸、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气势,给人展现出一幅雄奇壮丽的景象。(颜色、夸张、比喻)
这三句运用夸张、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从形状、声音、颜色等多方面描写赤壁雄奇壮美、波澜壮阔的景象。面对如此景象,词人心中满是慷慨激昂的情感。
(朗读指导:正因为这三句波澜壮阔、雄奇壮丽,要读出这种感觉,语调就要慷慨激昂,情绪饱满,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几个形容词和动词重读。示范。)
2、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分析词中的人物刻画。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小乔初嫁了:衬托出周瑜年轻英俊,风流倜傥,春风得意。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表现出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气定神闲。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刻画了周瑜从容沉着,指挥若定,潇洒从容的形象,表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朗读指导:这几句是表现周瑜春风得意、潇洒从容、气定神闲的,要读出那种得意、轻快,“谈笑间”语速稍快一点,显示轻松获胜,灰飞烟灭读得舒缓,强调对方的失败,来反衬周瑜指挥战争的游刃有余、胸有成竹。示范)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分析词中的思想情感。
先看周瑜和苏轼的一个对比:
周瑜苏轼
年龄:34岁47岁
生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职位:东吴都督团练副使
功业:功成名就功业未成
作者为什么从众多豪杰当中,单选周瑜来写呢?(原来是周瑜得到了孙权的充分信任,志得意满;而自己虽然身怀报国之志,却得不到统治者的信任和重用。)
真是造化弄人,当年的赤壁是周瑜建立赫赫战功的战场,眼前的赤壁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连的去处,相比之下,苏轼的内心涌起了情感的波涛,发出一声浩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抒发的是词人年岁将老、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感慨。
“人生如梦”,是早年颇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词人,在仕途失意,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后,对人生的一种感慨。苏轼是知道“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个道理的,所以在本词开篇就写道:“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千古风流人物的是非成败都转头皆空了,千古风流人物都消失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他在《赤壁赋》中写到曹操时也这样说:“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从这种感慨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旷达洒脱。
苏轼对永恒的“江月”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他在《赤壁赋》中还说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本词他也写到“一樽还酹江月”,江月见证了英雄人物的功绩,祭奠江月也可以看成词人对古人功绩的仰慕,词人依然渴望建功立业、具有积极进取的思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人旷达乐观的情怀。
(朗读指导:前三句要读出词人心中的落寞伤感、惆怅失意,后两句要读出词人的豪放旷达洒脱。)
五、理清思路,读透情感。
1、齐读一遍,感知整体思路。明确: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是由写大江过渡到写赤壁的语句,“故垒西边”承“大江东去”而来,“三国周郎赤壁”承“千古风流人物”而来,“人道是”说明苏轼知道这里并非真正赤壁大战的地方,他只是借山川来抒发怀古之情。“故垒西边”要读得平和一些,“人道是”要读得轻柔一些,“三国周郎赤壁”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要停顿鲜明,语气要读得舒缓一些。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也是过渡句,(联系毛泽东的诗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过渡到下片写周瑜。“江山如画”是对前三句的小结,朗读时要延续激昂的语调,“一时多少豪杰”要读出词人神思飞扬于三国的感觉,读出词人对当时英雄豪杰的钦佩、仰慕之情
PPT
作者描写了大江向东奔流,浪涛汹涌,拍打着堤岸卷起层层白浪,山石林立高峻等景,描绘出一幅雄伟、壮丽的画面。作者笔下的英雄人物周瑜,青年时期就英姿勃发,才华过人,能从容指挥三军,轻而易举地打破曹军,建立了显赫的功勋。作者本来胸怀报国之大志,在政治上却屡遭打击,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今年岁渐老,事业无成,他深感人生恰似一场梦。词中所写的壮丽山川、古代英雄、自己壮志难酬的胸怀以及酒洒江月的豪举,共同和谐地营造出了一种壮丽、雄浑的意境。都体现了全词豪放的风格。
2、再读一遍,理清词的线索。明确:
线索: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多情应笑我
PPT
六、熟读背诵,读出自我。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一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设计”,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高一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1、结合微课和反转课堂的理念,在预习课件中包括这首词的背景介绍(乌台诗案的大致经过),赤壁之战的经过(视频展示)和意义(微课展示)。
2、诗词的教学重点在于诵读,这节课的设计也是紧紧围绕这一原则展开。此外,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从手法、情感入手,理解作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面对人生挫折的态度。
教材分析:这首词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二课《宋词两首》。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古典文学作品。这首词作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品,要引导学生理解豪放词派的特点,并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通过诵读、分析,理解词作内容,把握作品情感。
学生分析:学生都是职业生,有着很大的潜力,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引导课前预习。结合微课的形式,在课前,做好了充分的预习准备。学生通过微课理解这首词的背景,乌台诗案的经过与结果,利用视频回忆了赤壁之战的经过,通过微课了解了赤壁之战的意义。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工作:计算机、网络、投影机、应用软件
板书:
周瑜年华早衰
赤壁→怀古{→愁{→洒脱
苏轼壮志难酬
评价与反思:
1、根据教学设计中预期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
2、采用的教学方法适合学生,且达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品读赏析环节中对下片的分析中,应该在引导学生理解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揣摩朗读。而这一部分在实际操作中,训练略显薄弱。
3、在赏读感悟环节后应有归纳总结环节,应带领学生按照板书,理解词作的豪放特点,体会苏轼的洒脱精神,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板书,用箭头、括号连接。可是这各环节,在实际上课中没有完成。
4、在教学设计中的作业设计中,要求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感悟,将其呈现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个作业没有布置。
5、在多媒体应用中,学生最开始的自由朗读环节设置了背景音乐,但由于事先考虑不周,没有将声音调至最大,导致学生自由朗读后的声音盖住了乐声,没有达到配乐的效果。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1——2分钟,由词作的背景入手,自然导入新课。)
在预习的微课中,我们知道了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心中有无尽的忧愁。于是他寄情山水,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面对滚滚长江,作者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赤壁怀古》。(板书题目)
2、讲授新课(31——38分钟,分为初读感知、品读赏析、赏读感悟三个环节。)
这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初读感知:接下来,我们就自由朗读这首词,思考:这首词写了哪些景、人?
(目的:熟悉这首词的内容)(播放背景音乐)
音乐停止(2分钟),提问:这首词写了哪些景、人?
品读赏析:这首词是豪放派词作的代表,被历代的文人墨客所喜爱。同学们,你喜欢哪一句?请从手法、情感入手分析,揣摩其朗读技巧。
(目的:引导学生学习鉴赏诗词的基本步骤,体会情感,揣摩朗读)
教师预设: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作品开篇奠定了豪迈的基调,东去的大江和滚滚的江浪,既是眼前的景色,又是暗喻,喻指时光易逝。苏轼登赤壁临长江,自然会由滚滚东去的江水想到不断流逝的时光。无情的时光淹没了多少古代显赫一时的风流人物。朗读时要大气磅礴,有如滔滔江水奔流而下。
②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据考察,赤壁大战发生在今湖北武昌,而作者所游的赤壁市湖北黄冈。所以作者用“人道是”说明此赤壁非彼赤壁,但这不影响作者的联想。
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乱——写出了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了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拟人、比喻、夸张手法运用其中。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了它的雄奇壮丽。前一句把视线引向天空,后两句把视线引向脚下,呈现一幅立体的画面。
朗读时重读动词“穿”、“拍”、“卷”,读出山之高峻,水之汹涌,“千堆”后要拖音,形容浪花之重。
④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比喻手法的运用。“江山如画”承上总结,朗读时读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一时多少豪杰”启下,引起对周瑜的回忆,镜头由全景式缩至周瑜个人,读出作者对周瑜的欣赏、敬佩之情。
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衬托手法的运用。作者用三国美人小乔衬托周瑜的英俊潇洒,暗示他不仅事业有成,并且婚姻幸福美满。(板书:周瑜)
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已经34岁,这时也已婚十余年,作者在这里说“小乔出嫁了”,并不矛盾。因为艺术的真实并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尤其是这类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抒情诗,原来就不以再现细节真实为目标,我们当然也就不必处处以生活的细节去衡量它。
作者对周瑜充满了敬佩,并且此时是在“遥想”,所以朗读时要缓慢,语气要充满对周瑜美满生活的向往之情。
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的运用。“羽扇”是用鸟羽所制的扇,汉末盛行于江东。“纶巾”是用青丝带编的头巾,汉末名士多以此为服。周瑜风雅翩翩,谈笑自若,运筹于帷幄之中,很容易地就挫败了敌人。“樯橹灰飞烟灭”形象地写出了曹军败北的惨象。
朗读时“谈笑间”要读得从容自若,“灰飞烟灭”要重读并拖音,读出曹军的惨景。
⑦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周瑜由于眷恋母国,故地重游,遇到我,看到我现在的境遇,也会投以同情的笑。
“笑”,不应是嘲笑,而是同情的笑。周瑜身为英雄人物,心量广大,对于同样有着建功立业抱负的苏轼,目前被贬黄州的处境,一定会予以同情的苦笑。
同情苏轼什么呢?
周瑜
苏轼
功成名就(34岁)
被贬黄州(47岁)
婚姻幸福
发妻亡故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对比中,能体会出苏轼感叹年华早衰、功业难就之愁情。(板书:年华早衰、功业难就或壮志难酬)
在朗读时,重读“笑”,“早生华发”也读出时光易逝、年华早衰、功业难就之愁绪。
⑧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比喻的运用。梦有怎样的特点?短暂,难以捉摸,就好像人生之短暂,生活中的得意与失意,都难以把控,与其哀声连连,叹人世之变迁,不如以清风为伴,与江月对饮,用一颗更博大的心胸容纳失意(或失败)。这显示了苏轼阔达的胸襟。我们从中窥见了一个洒脱的苏轼。(板书:洒脱)
赏读感悟:人生像一个调料盒,包含了五味杂陈,我们要怎样面对人生的酸楚和苦痛。请大家写几句话,抒发自己的感情。
(目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挫折,学习苏轼阔达、洒脱的精神)
3、总结归纳(3——5分钟)理解词作的豪放特点,体会苏轼的洒脱精神。
(引导学生观看板书,并进一步用箭头、括号完善板书)这首词通过对于赤壁之景的描写,对于周瑜故事的记述,感叹自己年华早衰却功业未成的愁绪,从中我们看到了洒脱的苏轼。
同学们,把一滴墨水洒入清水中,清水立刻变成混浊,而把一滴墨水洒入大海中,大海则岿然不动。同样一滴墨水,滴进不同的容器中,就对容器产生了不同的变化,看来问题不在这滴墨水,而是这个容器。这滴墨水就像人生中的挫折,容器就像每个人心的容量。挫折遇到心量小的人,称之为困难,挫折遇到心量大的人称为机遇。
我们学习苏轼,学习他顺境中积极上进,更要学他逆境中阔达洒脱。
至此,老师也不由自主想为大家吟诵此词,感受东坡居士的博大胸襟。(配乐朗诵)
4、作业(1——2分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此词,把学习这节课的感悟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会思想。
2、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感知苏轼词的风格特点。
2、难点:本词的语言美,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教学时教: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预习反馈(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查找资料,说说对本文几作者的了解)。
了解内容:介绍“东破突围”,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市、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1079年,他突遭逮捕,审讯,这是著名文字狱“乌台诗案”,他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总之,苏轼贬黄州,是因为遭人暗算,不知不觉转入政治斗争漩涡,而不是什么因写诗攻击新法。他这次受打击,心情是复杂的,所以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抒发自己的抱负。
教师课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补充。
二、整体感知,重视朗读
1、指导朗读,疏通文字。
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注意多种形式朗读,指读、范读、齐读等读中引导了解词的大概。
2、读后反馈:词的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
三、精读词句,注重鉴赏,
①思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
②思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先写江岸,后写江水。既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又勾勒古战场景象,真可谓是有声有色。
③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④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
明确:a、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团练副使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b、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⑤思考: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在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
明确:周瑜儒将风流,从容潇洒,指挥若定。插写小乔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气宇不凡。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四、深入探究,揭示主题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这难道算是消极吗?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想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豁达境界。苏轼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拼搏进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乌台诗案”让他站到了死亡的边沿线上,也许鬼神在向他敲门的时候,苏轼才能真正的体会和领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这就是“消极”,那么,我想说,人生需要这样的消极,建立自己的弹性人生,或许正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另一种表现。
五、小结豪放词的特点
特点:豪放派相对婉约派而言。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律严谨,表现婉曲含蓄,就用“婉约”两字来形容它的风格。后来慢慢有了变化,到苏轼笔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了,所谓“以诗入词”,形式上也不再严格遵守腔调韵律,词境更壮阔了,确立了豪放派的风格。豪放派词人中,辛弃疾是集大成者。
1、要有壮阔景2、要写英雄事3、要表功业志4、要抒苍凉的情。
六、拓展训练
上网浏览:按学生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上网查找和品读有关豪放派和婉约派的词。
七、作业布置
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板书)
上阕:(赤壁)(怀古)
所见:大江、故垒所想: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惊涛一时多少豪杰
下阕:(怀古)(伤今)
所忆:(周郎)雄姿英发所慨:多情善感
风流潇洒早生华发
才华横溢人生如梦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895.html
更多